有哪些电影里面场景是比较唯美小清新图片的知乎

把排版做到极致的杂志有哪些?
【带灯的回答(367票)】:
看到有人说《IdN》我不得不说,这是我的初恋好吗???
如果你是专业学习平面的同学,我建议每本都入,不仅能看到各种神,
还能看到各种印刷工艺!!!!
还能看到各种印刷工艺!!!!
还能看到各种印刷工艺!!!!
你看到过有多少会用到潘通专色的?这时我不禁想起动心杂志居然也用过专色。
但是《IdN》的杂志偏向欧美式风格,而且特么的你学不来啊!!
因为《IdN》主要作为介绍各类艺术家和设计师的杂志,他们的作品本身就能为杂志添光异彩,只需要配合那些作品设计同样风格的排版就能很出彩,再加上各种专色、荧光色、各种纸张,简直让你目不暇接。但也限制了其很难在其他杂志上普及开来,不仅是排版,还在于预算。
其实我所知道的杂志只限于和设计相关的杂志,而且还只是日本的。所以欧美方面的不甚了解。
当我觉得无法在《IdN》上学到太多东西的时候,我被另一本杂志所吸引了,就是日本堪称最贵的杂志《IDEA》。
这本杂志的封面做工我是觉得超越《IdN》的,不过价格也摆在那里,2970日元的价格不是所有杂志能拥有的,国内某宝卖出来的价格还是翻倍的……同样是设计杂志,如果《IdN》是设计资讯类杂志的话,《IDEA》就是设计资讯、学术、教育类杂志。《IdN》无法教你怎么排版,但是《IDEA》则会教你。而且印刷工艺的种类比《IdN》还多。
把排版做到极致是如何做到的,题主你想知道吗?
《IDEA》杂志主编白井敬尚(武藏野美大字体排印领域教授)亲自教你如何排版《IDEA》,题主你想知道吗?
世界上无数排版优秀的杂志都向你介绍,题主你想知道吗?
另外还有一本本人特别喜欢的日式风格的杂志就是《Brutus》,其为生活情报类杂志,内容保罗万象,每个选题做的都很细致。基本能看到不同主题的不同排版方式,是我喜欢她的理由。
如果你被如果你被《IdN》那种充实饱满花俏的版式有点受不了的时候,这时候翻开《Brutus》,则能让你感受到轻松有趣暖心的各类生活体验。我相信当你看到杂志封面和杂志LOGO的时候就已经会有这种感觉了吧。对了,价格只有《IdN》的一半哦。
我觉得有这3本杂志,基本能作为我日常设计排版的参考了。当然我自己还买《typography》和《デザインノート》这两本教你如何字体排印更针对的两本设计杂志。
希望对题主有帮助。
【unll的回答(1269票)】:
(多图杀猫~)
比起字体排版的high level 我更关注内容的high level, 这里我要推荐一下《IdN》(International Designers Network),第一次见到她是在东京六本木的一家超文艺的专卖艺术类书籍的书店~当时买了英文版 看完不过瘾在某宝上订了全年的,同时我订的还有《艺术与设计》,以大量文字为主,不过内容也是超级丰富,不知道颜控的你们是否能接受呢。
另外《Vision》和《恋物志》我两年前各有买过,不过不太符合胃口就没有继续看下去的动力了,前者摄影和非主流服装比较多,还有现在流行的整页的高像素大图23333,后者比较森女风,还有各种卡哇伊小手工,满满的少女心,后来就不知道变成什么样了。
还有买过《数码设计》 ,内容炒鸡赞,但是去年绝版了QuQ伐开心;
《知日》的几个小册子排版设计也很魔性,也就是风格很不统一,但是形式排版依附于内容 眼睛和心都很享受~举个栗子《知日·和制汉语》《知日·日本禅》《知日·设计力》《知日·美术馆》《知日·家宅》...超爱知日~
嘛,先放几张我力推的 IdN封面 开开胃
( 这本就是我的第一本IDN囖)
有没有觉得很高端很牛逼?什么??不过瘾?再放一个他们的官网~里面有更详细的信息(plus更多封面23333_(:з」∠)_ &
以下是内容
就问你们 爱不爱!!
推销员口吻+一本正经脸....首先这是一本双月刊,每本定价90(笑哭..)购买链接我就不提供了~在大陆可以买到香港出版的,也有简体字,不过出版顺序是英文→繁体→简体,所以能看懂英文或繁体的可以选择这两种先睹为快啦。
内容为王的时代,这本书的内容也是当之无愧的top level~每期内容信息量都很大,简直让下一期的等待变成一种煎熬。
内容涉及平面设计、动画、字体设计、摄影、广告、数码媒体、品牌设计、移动应用、包装设计、纯艺术、工业设计、家具设计... 除了内容的无可挑剔,在每个作品旁边会显示作品信息+工作室信息还附带一个二维码or作品网址,连接到这个作品的视频和详细介绍~
视觉控们真是CAN NOT ASK FOR MORE~(≧▽≦)/~
-----------------------------大家的热情吓得我瓜子都掉了----------------------
二更,刚刚找了一些颜值超高的封面,太多我就不一一上图勒~感兴趣的旁友们可以自行Google一下内页,排版也应该不会太差噜
最后一张是任性的乱入~最后一张是任性的乱入~
真的不要太美!!
以及.....O(??? ?? ???)O
【田师傅的回答(53票)】:
杂志本身因为有刊行周期,所以时间限制比一般书籍要紧。在这种情况下还要要求“排版做到极致”,不太现实。我常逛书店的艺术、设计、建筑和摄影专柜,很多杂志用料华美,但是连个 rag 都调不好。对,包括很多答主推荐的那本 IdN。要讲极致排版?先把 river 和 ladder 消掉,把 rag 调好再来说吧。
我逛了这么久,也只有 Slanted()一本的排版是真正做对了的,光凭这个基本点已经秒杀大部分用料华美的小清新杂志们。当然它是年刊,有足够时间来调细节也是理所应当。每期都会附送一本样张小册子,介绍当年度他们认为好的字体,足见编辑部对 Typography 是下足功夫对待。(当然他们选字的品味跟我有出入,这不是问题)他们请的人也是大牌(比如 Wolfgang Weingart 和 Jost Hochuli),无论是呈现还是内容都不错。
要说专攻 Typography,非 Eye 莫属()。但 Eye 的文字量比较大,失误之处难免更多。
要说又有干货,又要失误少,那只能是 Monotype Recorder 了()。Recorder 本来是蒙纳的广告杂志,以推销字体为主,中途停刊过很久。近来复刊,既然是作为大厂的颜面,用料奢华自不必说,每一个小细节都经过精雕细琢。不仅内容有分量,本身设计品味也极 classy,非一般实验性设计能比,值得买来收藏。
来我们观摩一下 Recorder 丧心病狂的花样和奢侈的用料、工艺:
暗红的背景搭配紫色,是极少见但又配得好的颜色,因为有金色大字提亮。那只手能使人联想起活字的 Manicule 花饰,同时纹理又提示这是 engraving,既低调又处处表现出蒙纳作为字体大厂的历史。金色大字是 foil stamp 上去的,不仅字形与手相互呼应,而且这工艺本身也很费钱。暗红的背景搭配紫色,是极少见但又配得好的颜色,因为有金色大字提亮。那只手能使人联想起活字的 Manicule 花饰,同时纹理又提示这是 engraving,既低调又处处表现出蒙纳作为字体大厂的历史。金色大字是 foil stamp 上去的,不仅字形与手相互呼应,而且这工艺本身也很费钱。
丧心病狂的多色,而且那绿色还是 spot,也就是不能用 CMYK 模拟,要印厂单独调配颜料。作为提升自己形象的杂志,Recorder 用了十种字体。一般做书三四种字体已经是过犹不及,不得不佩服设计师的功力。一本薄薄杂志用了四种不同的纸(而且全都是 Mohawk 的高级货),奢侈地使用 stitch 装订,还有 fold-out。那些 perfect bound、只用 CMYK Offset 印刷的根本不能比好吗。丧心病狂的多色,而且那绿色还是 spot,也就是不能用 CMYK 模拟,要印厂单独调配颜料。作为提升自己形象的杂志,Recorder 用了十种字体。一般做书三四种字体已经是过犹不及,不得不佩服设计师的功力。一本薄薄杂志用了四种不同的纸(而且全都是 Mohawk 的高级货),奢侈地使用 stitch 装订,还有 fold-out。那些 perfect bound、只用 CMYK Offset 印刷的根本不能比好吗。
不过说到底,Recorder 本身就是给蒙纳打广告的,估计是不惜重金地砸钱。它跟一般杂志的盈利模式根本不一样。更多图片请移步:。
杂志设计师?怎么能不提 Roger Black?此君号称我设计过的杂志比你吃过的米还多。
【KOSMEO的回答(40票)】:
(多图预警)
已经有人推荐了不少国外杂志,我补充几个国内的吧.分别是《新视线》《design 360》《天南》
《新视线》杂志封面识别度高,走的一直是怪诞复古的拼贴风格。相对其他专业性的设计杂志,更加艺术化,也不缺偏小众口味的精彩选题。
每期都会有相关专题的Information design,排版精美,创意形式多样,我觉得这是相对其他杂志,《新视线》做得最好最有特色的地方。
2.《design 360》
是一本专注于视觉传达的杂志,每期会有新主题,最新一期好像是在介绍全球设计师周的视觉设计,负责台湾设计师周的李根在老师成为唯一入选的亚洲设计师。内页排版一贯精美,特立独行的是它的装帧形式,线装、结构外露,如图:
3.《天南》
设计、艺术类杂志的美是先天的,文学类杂志则相对保守很多(比如《人民文学》、《收获》),之前令人眼前一亮的是《天南》杂志(现已停刊)。封面如下:
之后想到再更新吧。
【鹿儿的回答(2票)】:
忍不住来安利一发《ideaアイデア》(日英双语),前面有知友提到了说它不仅是设计资讯类,更涵盖了学术、教育的内容,确实《ideaアイデア》作为季刊,每一本特辑基本上都可以用来当作教科书了!自1953年创刊以来,有过无数经典的设计和独特的视角,比如从诗人的角度、建筑设计、服装设计的角度来看平面设计,可以看到更深层次的东西。有些特辑甚至会直接跟你讲设计史,譬如这期:
「特集:日本のグラフィックデザイン史 」
这期主要讲的日本平面设计史。
放出这期目录:
90年代以降における、コンピュータとグラフィックデザインとの関係性/蜂賀亨 (90年代之后计算机与平面设计的关系)渋谷系デザイン/ばるぼら(涉谷系设计)
デザインの本質を学ぶ/紫牟田伸子(学习设计的本质)
タイポグラフィの余白に /古賀稔章(字体的留白)
一般每本特辑会有特殊企划或者连载,其中会有固定的イエローページ (yellow page),这期内容是讲「東アジア?本の交流2014レポート」(东亚2014书籍设计交流报告)
还有最近我想看的几期特辑(不知道能不能找到……):
1.「ポスト?インターネット時代のヴィジュアル?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
这期讲了一些摄影、动画及社交网站(如flickr,vimeo,油管推特之类的),以及一些视觉艺术家。
(后网络时代的视觉传达)▼
2.「デザインを書く」
这期是61位设计名家为文字形式把对设计的感悟写出来,再加几篇长访谈,超みたい!
(写设计)▼
3.ビデオ?ゲーム?グラフィック
筒子们看封面应该就知道这期讲的了吧
4.文字デザインのマニエリスム
(字体设计的独特风格)▼
题主看完是不是想定全年!进某宝翻了翻价格,我放弃了……正准备下手海淘的时候我想到了亲爱的学校,赶紧去翻图书馆,竟然被我找到了一本九几年的合集,质量还是杠杠的。
翻了一下午旧书,后来觉得我脑袋是不是坏了……找错地方了,期刊室有最新的!!
这个时候,我只想对学校表达我抑制不住的激动的心情!!
【张佳的回答(3票)】:
题主看过《求是》吗?
私以为极简是从排班,到内容都追求没有一丝多余。
《求是》就是,从封面到里面的文章,可以说没有一个标点是多余的。所有语言都追求最精准和最简练。
【HUANGhumxm的回答(4票)】:
推薦幾個不同類型的。
Monocle是由及所創立的一本全球性議題雜誌和網站。根據
新聞記者 Harry Forestell 的描述,Monocle 是
兩本雜誌的集合體,雜誌提供了全球性的觀點和國際議題、文化與設計。 的編輯 Hamilton Nolan 形容 Monocle 雜誌是一本是適合給、家、讀的生活風格雜誌。
From Wikipedia
不說了。上圖
下一個 給吃貨的
KINFOLK - 2011發行 的小清新 慢活 吃貨雜誌 成為各insta大神的 coffee table 必備
【Dreamer的回答(4票)】:
还有杂志比CNS更精致?
【饭饭的回答(54票)】:
多图长文预警!!
写在前面:
楼主不好意思,写到一半发现自己开始严重偏楼可能要是整理小众杂志们了,在此说一句抱歉。
以下文字图片部分来源于网路如有侵权问题请联系我删除。
刚上momo正好看到他们也在介绍独立杂志
直接贴链接啦2333
------------------------------------分割
《Kinfolk》
为什么把kinfolk放在第一本因为它真的现在是辨识度最高的网红小清新杂志了。
它的排版比较清晰简单,也是反应这本杂志所要体现的生活态度。
“慢一点、美一点,吃餐好饭,再多陪陪家里人”
图片来源Pinterest。
《Colors》
这本杂志我没有买过,因为我是前段时间才知道的,朋友圈里转疯了说它要停刊然后每一个人几乎都是难以抚平的惋惜情绪,后来又似乎说是假消息,我没有确认过。colors里面会有各式各样的故事和专题,很多内容我看介绍,觉得除了它们应该没有人会想到去做。我要赶快找找有没有地方买了!!
图片资料来源微信公众号:虎必来。
这封面上的图案都可以拿下来当冰箱贴用。这封面上的图案都可以拿下来当冰箱贴用。
《COLORS 72 没有色彩》是一本为盲人设计的杂志,除了全部用黑白色呈现外,还附赠了一张光盘供盲人收听。《COLORS 72 没有色彩》是一本为盲人设计的杂志,除了全部用黑白色呈现外,还附赠了一张光盘供盲人收听。
《COLORS 90 足球》随刊附赠了一张黄牌,里面印有登记比赛信息的格子。《COLORS 90 足球》随刊附赠了一张黄牌,里面印有登记比赛信息的格子。
《Vision》
这本一定要强推,中国原创杂志,而且它真的很!好!买!啊!像kinfolk这种杂志你大概只能在机场或者某些书店买到当然还有它逆天的价格,更不要提那些外国的小众杂志你真是不知道去哪儿买了,但是vision你可以在各大报刊亭买到啊而且是三十块钱一本吧。它经历了历代改革,现在做的真的超级棒,每次在开始会有本期杂志的团队介绍,比如请了什么设计师、摄影师、造型师等等。
图片来源网络。(vision找不到特别高大上的图片但是真的请去书报亭参考实物!)
封面发展历程。封面发展历程。
它会做出各种细节 。它会做出各种细节 。
这个可能是张海报。这个可能是张海报。
它还出了一本书把自己历年来的优秀排版集合了一下,分了图片、文字等等板块。叫《无序之序》,作为有收藏癖的人我自然是买了,而且觉得真的很有用啊,平时做排版的时候,有很多值得参考借鉴的地方,但是说心里话,其实这些排版图片资料在网上都是可以搜到的啦。
图片来源网络。
《恋物志》
关于这本,我只想说,市面上根本再也找不到比这还让人少女心爆棚的杂志了好吗!!!!!!!每期都很粉粉嫩嫩完全就是给少女看的杂志,我觉得即便你是一个一直保持性冷淡风格的女子,偶然看到它,也会悄悄地收入包里面,因为真的让人难!以!抗!拒!它每一期都会随书附赠一些可爱的小手工的东西,比如mini扑克牌,比如那种要你自己做的立体贺卡等等。
哦对了它家还有淘宝店,除了卖自己的杂志以外,还会卖一些符合自己风格的衣服包包小物件什么的。
图片来源网络。
像这期我有,里面就介绍了各种只画兔子的艺术家,然后根据艺术的主题拍了照片等等。像这期我有,里面就介绍了各种只画兔子的艺术家,然后根据艺术的主题拍了照片等等。
它的内页排版不能说有多精致,但是真的很可爱,让人很舒服的配色。它的内页排版不能说有多精致,但是真的很可爱,让人很舒服的配色。
《Modern Design Review》
图片文字来源微信订阅号:外滩时尚。
这是一本半年刊,致力于改变读者对当代产品与家具设计的传统看法。该杂志由 Graphic Thought Facility 设计,旨在通过感受当下的主题和潮流趋势,将当代设计潮流与产业现实情况结合起来。
《Re-Edition》
图片文字来源微信订阅号:外滩时尚。
《Re-Edition》是一本季刊,在英国和比利时两国编辑制作,在安特卫普发行。该杂志以复古为主要风格,同时会配以一些珍贵的摄影照片。
图片文字来源微信订阅号:外滩时尚。
每年推出两期的杂志《Noon》,第三期的特写“The Modern Love Issue”由 Mel Bles、Max Farago、Zoe Ghertner、Adrian Henri、Brett Loyd、Clunie Reid 和 Wu Tsang 合作而成。和普通杂志相比,《Noon》的尺寸很大,重量也不轻,其别出心裁的版式设计使得读者能够用一种缓慢而悠闲的节奏阅读杂志,而不只是随便翻看几页作罢。杂志以艺术和时尚为主线,辅以一些当代的批判性文章。值得称赞的是,无论是文章还是影像,《Noon》都能够把单调乏味的事物用一种美妙又富于创意的方式表现出来。
《Day Job Magazine》
图片文字来源微信订阅号:做书。
顾名思义,Day Job Magazine 是一本关于工作的杂志。里面有喜欢工作的人的故事,也有讨厌工作的人的故事。Day Job Magazine 每期都有主题,首刊主题为“制造业”。
《Fathers Quarterly》
图片文字来源微信订阅号:做书。
Fathers Quarterly 来自波兰华沙,是一本关注男性读者的杂志。更准确地来说,它其实就是给酷爸爸们看的。主创团队对这本杂志的内容定位非常明确---没有肌肉男,也没有香艳女,只有细条慢炖的温情故事(以及特别好看的爸爸和小孩)。和快餐式杂志不同,Fathers Quarterly 倡导慢阅读,而编辑们在创作上同样讲究一个“慢”字,简称 Slow Journalism。
《The Holborn》
图片文字来源微信订阅号:做书。
近几年,越来越多的独立出版物开始转换道路,从线上起步,之后再走入线下。The Holborn 就是其中之一。杂志主要介绍有品质的日常生活用品,内容既包括手工匠人的深度访谈,也涵盖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两位主创是大学同学,他们认为:华而不实的奢侈并不能打动人,性价比高的优质物件才是美好生活的必需品。
图片文字来源微信订阅号:做书。
Holo 半年发行一次,主要关注艺术和科学领域的新趋势,以及科技如何影响和改变艺术家的创作。每一页的排版都非常有讲究,鄙人文科生,也是说不清。反正,就是技术含量特别高、内容特别实在的一本杂志。
《Krass Journal》
图片文字来源微信订阅号:做书。
Krass Journal 就不多介绍了,封面写得很明白。女权不用喊口号,看杂志吧。
图片文字来源微信订阅号:做书。
MC1R 非常有意思,是一本只关注红头发人群的杂志,所以里面所有的受访者都是红头发。MC1R 是一种与毛色相关联的基因(理科生可以纠正,如果我说的不对,因为我也是谷歌来的,不是很懂),目前世界上只有2%的人口是天生红发(人工染发的自然不算在内)。
图片文字来源微信订阅号:做书。
NOUA 的创刊号从组稿、排版到最后的发行只用了14天时间,但这并不影响该出版物的质量。事实上,它是鄙人这段时间以来发现的最令人兴奋的新鲜杂志,幕后团队是大名鼎鼎的Froh! NOUA 首刊的文章全部由罗马尼亚、摩尔多瓦和乌克兰三地的学生写成,调查感和社会性极强,在文字的呈现方式上,通常左边是俄罗斯语|罗马尼亚语,右边是英文。
《Pinholet》
图片文字来源微信订阅号:做书。
Pinholet 出了一段时间,但是第二本仍旧不见踪影。主创来自巴黎的Pinholet 旨在关注特定城市、区域里的那些小创意。首刊聚焦香港,讨论纸钱、旧时印刷和后院摄影等等,是一本精致的读物。
《Apartamento》
图片文字来源微信订阅号:栋梁DONGLIANG
半年刊《Apartamento》创刊于2008年的巴塞罗那,杂志背后的四位创始人都是爱好创作的青年。Nacho Alegre是一位极有潜力的新晋摄影师,在时装、音乐摄影方面有一定的声望,是瑞士家居设计品牌Vitra年度画册的御用摄影师;Marco Velardi则是居住在米兰的自由撰稿人和策展人;Omar Sosa和Albert Folch是Aberlt Folch工作室的同事,他们在出版领域以及设计杂志上有着丰富的经验,《Metal》、《Tiger》杂志的设计都出自他们之手。
在《Apartamento》杂志中现身的也多是来自全世界的创意人,有些是小青年,有些业已有成。过往的采访名单里包括《Purple》杂志的Elein Fleiss、设计师Mike Mills、艺术家Terence Koh、设计组合Bless等等,每期的封面上都会写上很多吸引人的名字。
写在后面:
因为我还要去准备月考(高中生说多了都是泪。。)所以还有很多没有涉猎(整理)到的,(对不起很多都是我把自己零零散散看来的资料拼凑整理起来的)如果大家反响很好就请等等我慢慢更啦谢谢。整理下来发现其实现在纸质杂志,大多在做的都是希望通过自己的杂志,来反映倡导一些生活态度和方式,虽然纸质媒体的前景可能不太好,但是我相信,这些杂志,还是会继续存活下来的~同时,其实很多平面设计专业的学生都会做一些杂志的设计,可能因为很多原因不能继续发展下去,世上只有一刊,但正因如此,而更值得推敲。
另外,我在一条上看到过一家叫无(繁体字)早在二楼售卖超过两百本来自世界各地的独立杂志的店,在成都,有机会并且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看看啊。
大家可以点进去看采访视频。
地址:成都市青莲上街5号(锦江印象)底楼
微博:rosabooks無早
微信号:rosabooks
线上书店:
【StigLuan的回答(5票)】:
不知道你们看过isis那本杂志没有 排版十分六
【DiWeiWAN的回答(2票)】:
【平克一的回答(2票)】:
有一本叫《24格》的日本动漫杂志
国内所有动漫类杂志,它家排版最棒,没有之一
【李智捉的回答(8票)】:
Typography方向的杂志的话可以安利一下Eye Magazine。
最新一期的封面:
往期的封面们:
内页图网上不太好找,答主的杂志也不在身边,所以就不上内页图了。
Eye Magazine是本专注文字排印的季刊,连广告都是卖字体的。它的文字排版设计很棒,不那么追赶潮流,是个老头子/太婆设计师也会喜欢的设计杂志。有一期他们讲了Metahaven,也是在Metahaven还没有这么潮之前。内容以专题故事,访谈和评论为主。每一期的用纸和印刷工艺也是真材实料。
他们家blog内容不错,不买杂志看看也挺好:
【卢航宇的回答(2票)】:
小学教材,尤其是一二年级的
【爪子的回答(2票)】:
【OliviaLaw的回答(2票)】:
kinfolk,极简。
没有多余的点缀,只有恰当的留白。
【太史公的回答(2票)】:
&&&&&本文固定链接:
【上一篇】
【下一篇】
您可能还会对这些文章感兴趣!
最新日志热评日志随机日志哪些电影适合推荐给学习绘画的人看?
面向学习绘画的人,有哪些推荐的电影?若是因画面漂亮,则更偏向于单帧画面的构图、用光、色彩搭配方面,不太偏向配乐、分镜、人物塑造等电影性的美感。或者艺术相关人物传记或纪录片。或者涉及严肃的美术理论、美术史知识。在这里谢过不吝分享的大家~相关问题:,
138 个回答
-------------------------号外!大玉玉肥来了,说好的破500更新在这里------------------------------------------------------------------------------没想到随便回答盘点了一下居然真的破500赞了,表示好鸡冻\(≧▽≦)/,言而有信地回来更新了,自己给的承诺,加班也要写完!!!!!请持续赞和关注哦!说起动画电影,就不能不提我大天朝和隔壁岛国,虽然天朝在电影艺术(动画艺术)上确实跟欧美国家有,额。。。那么一丢丢的差距,但值得学习的作品(万氏兄弟系列和上美)却也是世界动画史上有名有姓的,如数家珍!!稍后细说而岛国自不必说,动漫娱乐业早已成为其支柱型产业,在世界范围内独负盛名,技术性、艺术性,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拥有大批死忠粉!当然。。。我也是其中之一。。。岛国篇:(可能有番剧乱入)1.恶童 鉄コン筋クリート
06年日本上映,07年我上高中才看到,结果这部电影我前前后后看了至少六遍(还不包括看幕后制作特辑),买了全套原画集。。有很长一段时间我画速写的风格都很像恶童。所以,你们懂得!导演是在日本生活的美国人,也是前面推荐过的《黑客帝国动画版》的总制片人。电影剧情讲述了一个残酷的故事,关于城市、关于生存、关于社会,虽然从两个流浪的奇怪儿童的视角来讲,但天真与现实之间,本来就是残酷的!这也是日本电影的一贯手法和题材。恶童中对城市“宝町”的设定,估计也只有4度工作室能认真到这种程度,将电线杆上的涂鸦、斑驳的人偶、路上的灰尘放大到城市级,还一个不落的表现出来,并且在电影中也得到了至少80%的细节还原,以下是原画:恶童中对城市“宝町”的设定,估计也只有4度工作室能认真到这种程度,将电线杆上的涂鸦、斑驳的人偶、路上的灰尘放大到城市级,还一个不落的表现出来,并且在电影中也得到了至少80%的细节还原,以下是原画:以下是剧照:以下是剧照:这是对细节刻画的精细程度,在对绘画表现力的判断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是非常值得学习和提高的skill,因为对细节的观察也是绘画能带给我们的不一样的看世界的方法!这是对细节刻画的精细程度,在对绘画表现力的判断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是非常值得学习和提高的skill,因为对细节的观察也是绘画能带给我们的不一样的看世界的方法!另外一个就是大家能看出来的,对庞杂色彩的把控力:这部影片给人的另一个最大的感受,就是丰富丰富丰富的色彩!!!有和谐有冲突,观影的每一个场景都仿佛一场色彩盛宴,带给人充盈的视觉感官享受。这部影片给人的另一个最大的感受,就是丰富丰富丰富的色彩!!!有和谐有冲突,观影的每一个场景都仿佛一场色彩盛宴,带给人充盈的视觉感官享受。人物形态的设定超有特色!对动态的概括也非常准确,简洁,这也是日漫的一大特色。人物形态的设定超有特色!对动态的概括也非常准确,简洁,这也是日漫的一大特色。这里有一个Tip:在画直线的时候可以适当抖动一下,这样子画出来的东西会比较放松,并且更有细节哦!总之,再赘述更多也不足以表达这部影片的牛B之处,大家还是自己去看吧!2.东京教父 東京ゴッドファーザーズ
提起这部电影大家可能知道的不多,但提起《盗梦空间》你们就知道了,之前传闻盗梦空间设定抄袭日本动画《红辣椒》——就是它的导演今敏创作了这部《东京教父》。而且东京教父算是更早期一点的作品,其实《红辣椒》也真的是一部相当优秀的动画作品,作为学绘画的人是一定要研究的,我还在犹豫介绍哪一部给你们。。。。。。但考虑到个人喜好和案例类型的丰富哈哈,我还是把《东京教父》作为案例来讲,因为风格实在很突出!说到导演,10年过世的今敏,实在令人扼腕,这位与大友克洋、押井守(都是殿堂级的说!!)多次合作的日本动画大师,在世仅有屈指可数的几部作品,但部部堪称经典,对魔幻现实主义情有独钟,在他的作品风格里有突出的体现,有兴趣大家可以一一观赏:1997年,(常译作//蓝色恐惧)2002年,2003年,2006年,(常译作红辣椒/)《东京教父》虽然没有《红辣椒》《千年女优》中绚烂的色彩和奇幻的场景,但胜在故事主线清晰,讲述了一个贴近现实的不平凡的事件。。。画风跟其他几部有所不一样的就是现实感,真真切切的现实感,所有的夸张都仿佛是真实存在的,观影时始终有一种奇妙的2.5次元的感觉。每一个画面,都不得不佩服其扎实的人物造型功底,让剧中人物的一举一动都牵扯着观众的心!值得学习!3.回忆三部曲 Memories
对中国观众来说略冷门吧。。。怎么说呢,大友克洋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今敏与他合作的一部里程碑式的作品。本片由三段互无关联的故事组成。《她的回忆》、《最臭兵器》和《大炮之街》,通过三个故事提出了对人类、环境、社会的拷问,这种反思式的主题、弘大的场景、超现实主义的设定一向是大友克洋的风格——参考《大都会》、《蒸汽男孩》。。。《她的回忆》中回忆的场景,(可能你们不太习惯20年前的画风)但我看完只有一个感觉,震撼!《她的回忆》中回忆的场景,(可能你们不太习惯20年前的画风)但我看完只有一个感觉,震撼!《最臭兵器》《最臭兵器》至今仍记得其中一个场景是所有人都被主角散发出的臭味给熏死的时候,漫天遍野的花却竞相开放。。。。。。。《大炮之街》诡异的画风让人想起了法漫,浓浓的蒸汽朋克风——对。。没错,大友就是这个调调。。。。。。喜欢蒸汽朋克的千万不要错过!《大炮之街》诡异的画风让人想起了法漫,浓浓的蒸汽朋克风——对。。没错,大友就是这个调调。。。。。。喜欢蒸汽朋克的千万不要错过!PS.大友克洋在日本漫画界的地位仅次于漫画之父“手冢治虫”,你们可以感受下。。。。4.怪化猫 モノノ怪
讲到日本动画电影的美学,虽然这个是短番剧,但学画画的绝对必看啊啊啊!!!答主敢说,在我看过的所有动画里,没有一个形式感和色彩能跟这部相比。这部充满了传统日本风情的动画,充分利用了日本传统的配色、纹样、符号乃至传说故事,画风华丽繁琐,构图非常浮世绘,巧妙的组合让画面充满解构主义的感觉。简直是一部瑰丽的日本文化盛宴!而且,剧情也清新脱俗,诡异奇幻中带着一丝人情味。啥也不说了,反正见啥学啥,上图:
5.15名动画人 アニ*クリ15
啦啦啦,五个实在没法讲完,就放个合集吧《15名动画人》是由创作《攻壳机动队剧场版 无罪》的押井守,《红辣椒》的今敏,《恶童》的Michael L.Arias等,日本在世界上引以为傲的动画创作者们与NHK共同制作的1分钟原创动画的企画。
由15个具有导演代表风格的不关联的小短片组成,不多说,光看导演阵容就给跪了:好几个之前都有介绍过哦,风格各异,真的可以所有作品都可以统统一并收了慢慢看:好几个之前都有介绍过哦,风格各异,真的可以所有作品都可以统统一并收了慢慢看:金敏 《早上好》金敏 《早上好》新海诚 《猫的聚会》这位不用再介绍了,近两年火出天际的动画导演,虽然有烂片,但《秒速五厘米》《云之彼端》还有《言叶之庭》的场景依然美得没朋友,反正是答主的老DELL永恒的桌面,喵~新海诚 《猫的聚会》这位不用再介绍了,近两年火出天际的动画导演,虽然有烂片,但《秒速五厘米》《云之彼端》还有《言叶之庭》的场景依然美得没朋友,反正是答主的老DELL永恒的桌面,喵~Michael L.Arias 《追逃》,这不是恶童里性冷淡的警察?你不要骗我!!!!。。。。。剩下的不翔说,总之这个短片也就是个影子吧,如果要真的学习某位导演的精髓,可以把他的作品一一翻出来学习哦!至于EVA、手冢治虫、井上PAPA,宫崎骏老先生的作品,就不拿出来献宝了,地球人都知道。。。欢迎大家继续补充哦~~~~-----------------------------------------------------------------------------------------------------------------------------------------------------天朝篇-------------------------------------------------------关于天朝篇, ( ̄y▽ ̄)~*答主要休息一下再更~~~~PS.补充几个大家在评论里提到的好片哦!谢谢大家贡献~!!!TOP1海洋之歌 Song of the Sea
与凯尔经同一个创作团队,画面唯美梦幻。。。。。跟凯尔经画风有异曲同工之妙TOP2
艾特熊和赛娜鼠 Ernest et Célestine
又一部法国动画(赛高!!),画风清新唯美到好像如沐春风,颜色搭配舒服到位!喜欢水彩小清新的可以截图摹了!Top3 自杀专卖店 Le magasin des suicides
上月刚看过,又一法国动画(话说法国动画真的部部堪称精品,因为独立团队独立运作的缘故,摈弃了很多所谓商业运作的规则,加之法国本身的艺术底蕴,他们会更注重作品的艺术性和个性,有机会可以遍览)夸张大胆的画风和用色,歌剧风格,加上略显诡异的主题定位。。。。。虽然剧情尚显幼稚,但传递的感觉还是很美好的~至少看完心情不错!
TOP4 玛丽和马克思 Mary and Max
不算小众,豆瓣top250,虽然答主看这种挖掘心灵负面和关于友情的悲伤故事总是有点接受不能,有人说“孤独的人是可耻的”,但谁又能永远站在阳光下呢?面相光明,身后不知有多长的阴影。。啊~我又文艺了。。。。都说悲剧是艺术的最高表现形式,因为人们对于悲伤的感受力远大于喜悦。。。扯远了总之这部定格动画在人物、道具的造型细节上可圈可点,细节细节细节!----------------------------------以下是之前的回答,欧美篇---------------------------------------因为太喜欢电影了,所以这个问题一定要呕血推荐!多图肾入。。。提主的问题是推荐给学绘画的人看的电影,言下之意就是希望能通过看电影提升自己绘画方面的能力。虽然我真心觉得电影不管内容也好、形式也好、甚至演员也好,只要有一点是能看完让你觉得身心愉悦的,都是对你有帮助的!因为人的经历、审美、三观不一样,所以不用太刻意去相信别人的推荐,有的人看完豆瓣排名top100都觉得无感,看完郭德纲却被感动了。。。这也是无可厚非的。以下,我就单纯从影片的形式感、色彩、画面、风格等等方面来推荐了!!!关于电影中的形式美学,手把手教你画(zhuang)画(bi)!!!干货杠杠的,接好!看了前面知友的推荐,我觉得很多好的电影都被推荐过了,却没有人推荐一些非常优秀的动画电影作品,我就把知道的结合绘画的知识罗列一下:(内容不剧透自己去看)1.《我在伊朗长大》(又名茉莉人生)Persepolis
电影改编自伊朗女插画家Marjane Satrapi的同名漫画,以自传的形式讲述了自己的成长经历,反映了伊朗的社会变迁。此时的伊朗,依然经历着战火的洗礼,宗教对妇女生活的限制越发严苛,主角开始怀疑自己是否应该在这个充满专制的国度继续生活下去。
感染人的是整个电影贯穿始终的黑白风格,色块分明,线条硬朗。传递压抑、黑暗、不安的情绪。感染人的是整个电影贯穿始终的黑白风格,色块分明,线条硬朗。传递压抑、黑暗、不安的情绪。强烈的木刻版画风格代表刻板的旧制度旧时代。。。值得注意的是这样的简笔画在造型能力上可圈可点!对物体形态和人物肢体动作的准确概括让人佩服!(看到这一幕直接笑尿。。。。画画的懂!)(看到这一幕直接笑尿。。。。画画的懂!)整部电影最让我感动的一句话是,主人公历经生活的种种狂欢和痛苦之后,猛然想起祖母的话:“不管过的多颠沛流离,要记得在自己的胸罩里放一朵茉莉花,这样你就会保持芬芳~”2.凯尔经的秘密 The Secret of Kells
(2009)一部关于爱尔兰传说中的著作《凯尔经》的故事。从主人公-少年修士布兰登的视角讲述了古爱尔兰与维京人之间的战争,和这本奇书的诞生。。。当然,是基于宗教故事的,大家可以理解为圣经故事神马的。。。。(对原书有兴趣的可以参考维基百科
)原书长这样:从原书的感觉应该大致可以猜到这部动画的风格了------对!没错,就是这种复杂的花纹以及各种带有象征意义的图腾,并且用动画的形式进行了生动的重复排列。从原书的感觉应该大致可以猜到这部动画的风格了------对!没错,就是这种复杂的花纹以及各种带有象征意义的图腾,并且用动画的形式进行了生动的重复排列。学画画的童鞋应该会心水到不行,尼玛满满的逼格与形式感有木有!!!!就是随便截一张图都可以当桌面的那种,你们感受下就是随便截一张图都可以当桌面的那种,你们感受下值得一提的是除了对图形和花纹的运用使得整个片子很有形式感之外,利用水彩的上色方法以及色调的处理是非常值得学习的点!水彩的高明度、以及清新明亮的感觉为整个略显阴暗晦涩的影片加分不少!3.了不起的狐狸爸爸 Fantastic Mr. Fox
一部相当惊艳的定格动画根据挪威藉英国儿童文学作家罗尔德·达尔(Roald Dahl)的同名儿童故事改编。讲述了一只自信的狐狸爸爸带领全村的小动物与人类农场之间的斗争的故事(为啥被我讲出来这么无聊。。)值得一提的是该片的导演——韦斯·安德森 Wes Anderson,前段时间火到没朋友也同样逼格满满的电影《布达佩斯大饭店》就是他的手笔,一起安利!这两部影片的共同之处在于强烈的舞台剧感、明快的色彩搭配、和快到不自然的影片节奏这两部影片的共同之处在于强烈的舞台剧感、明快的色彩搭配、和快到不自然的影片节奏配合同样风格的BGM,看的时候整个人都忍不住随着节奏开始蹦跶~值得学习的是两部影片中的色彩搭配,狐狸爸爸以红黄蓝为主---用亮色系的画面代表幽默、自信、搞笑、轻松的情节,用深蓝色表现人物的失落、悲伤、思索和深沉。。。。布达佩斯中则是纯度很低的,俗称冰淇淋色做为主色调,每一幕都显得和谐复古,相当漂亮。。。总的来说,韦斯·安德森这位导演的整体风格就是对称强迫症重度+色彩搭配控。。跟他学配色就对了!!!!!有兴趣可以直接把他的所有电影一起收了,慢慢看!1996年: 《瓶装火箭》(Bottle Rocket)1998年: 《都是爱情惹的祸》(Rushmore)2001年: 《天才一族》(The Royal Tenenbaums)2005年: 《水中生活》(The Life Aquatic with Steve Zissou)2007年: 《大吉岭有限公司》(The Darjeeling Limited)2009年: 《超级狐狸先生》(The Fantastic Mr. Fox)2012年: 《月升冒险王国》(Moonrise Kingdom)2014年: 《布达佩斯大饭店》(The Grand Budapest Hotel) 有人特意为他的电影总结了配色,以下图片来自
好了剩下的自己去看。。。。。好了剩下的自己去看。。。。。-----------------------这样传图真的好累,上班狗伤不起,求点赞求关注------------------------------------------------------------------------(╭ ̄3 ̄)╭?
---------------------------------------------4.《黑客帝国动画版》(The Animatrix)2003相信大部分人都看过黑客帝国电影版一二三部了,那种宏达设定不再赘述。。。但动画版应该还没看过。动画版跟电影版关系有!但不大!沿用了基本的世界观设定,介绍了电影里一带而过的起源问题,讲述了人类不同觉醒状态的故事。。。比较牛逼的是该片制作汇集了来自、、三国的7位顶尖动画制作人,包括骇客之父前田真宏、川尻善昭等等,由九个不同的小短片组成,风格各异,而且剧情都非常赞,简直是黑客控的饕餮盛宴~~~~不说了,直接上图:世界纪录 by小池健,非常喜欢的一部,色调和画风都超有张力,妥妥震撼!超越极限by森本晃司 ,画面清新柔软日系风,颜色大爱,胜在故事别出心裁!虚拟程序by川尻善昭 ,强烈的浮世绘风,颜色很漂亮,动效非常有张力!侦探的故事by渡边信一郎,灰色素描风格,人物塑造饱满。。。。。还有5部,不一一赘述了,自己去看!5.疯狂约会美丽都 Les triplettes de Belleville
(2003)豆瓣Top250,相当有年头的电影了,应该有很多人看过。。。我好像初中的时候在电视上看过一次,唯一脑海中的印象就是主角粗壮的小腿。。。。但那时候没看懂,就想找来再看一遍,于是按腿索骥,终于找到了这个屌炸天的法国电影!!!!妥妥看哭。。。虽然画风真的很法国,但关于亲情、情怀和梦想,你懂得!说好不说剧情只谈颜值,好吧,如果你看的法国片够多,比如:说好不说剧情只谈颜值,好吧,如果你看的法国片够多,比如:两小无猜 Jeux d'enfants放牛班的春天 Les Choristes芳心终结者 L'arnacoeur天使爱美丽 Amélie蝴蝶 Le Papillon这个杀手不太冷。。。。。。你就能总结一二,法国电影有三宝:复古、浪漫、音乐屌。。。。动画电影还有一屌——人物造型除了最有名的这部,还有《魔术师》、《自杀专卖店》、《夜曲》。。。感兴趣可以找来看看,真的每一部的造型都超级屌。要知道,对于国际艺术之都法国,动画里的人物造型如果不夸张到妈都不认识,那绝对是一种耻辱。当年想考北影动画系的时候(因为中国动画学院非常反感那种尖脸大眼的日漫风格),曾经一帧一帧地临摹过这里面的人物,非常有用!会让你对人的结构和动态的理解迅速上升到一个层次!里面贯穿始终的歌剧三姐妹里面贯穿始终的歌剧三姐妹长方形的反面角色给人一种滑稽又压抑的感觉。。。长方形的反面角色给人一种滑稽又压抑的感觉。。。整部电影细腻的细节和色彩不必说,各自学习吧整部电影细腻的细节和色彩不必说,各自学习吧----------------------------------未完,以上是欧美系我觉得值得一学的作品---------------------------(不算冷门)大家可能看过也可能没看过 ,欢迎留言补充-------------------------------破500更新!中国及日本优秀电影中的美学原理--------------------------
谢题主邀“单帧画面的构图、用光、色彩搭配方面”问题有点大不太好回答默片时代的很多电影,都是瑰宝。法国印象派一批阿贝尔·冈斯《轮回》其他同期作品豆瓣百度都能顺藤摸瓜。其他同期作品豆瓣百度都能顺藤摸瓜。德国表现主义单说弗里兹朗《大都会》《尼伯龙根:西格弗里德之死》默片时代后,很多影片延续了构图影像上的精湛,如汪洋大海无从下手只能想到什么说什么。约翰福特《青山翠谷》然后有色彩的。鲁斯塔姆·克哈姆达莫夫《安娜·卡拉曼佐夫》谢尔盖·帕拉杰诺夫《石榴的颜色》和《岛》日本的像寺山修司的《死者田园祭》《箱舟》关于画家传记型的依稀记得看到过有很全的列表和介绍。单推荐一部《皮罗斯马尼》吧以导演分的话就可怕了...塔可夫斯基 、费里尼、戈达尔、伯格曼、库布里克、安哲罗普洛斯、贝拉·塔尔、黑泽明、大岛渚等等等等。两眼一黑觉得坑实在太大,还是不填了!
下面推荐的电影我并不是都看过,一些是身边的电影爱好者推荐的。【多图预警】【简介皆来自网络】1.《生命之树Tree of Life》  电影《生命之树》是由泰伦斯·马力克执导的剧情片,布拉德·皮特,西恩·潘,杰西卡·查斯坦领衔主演。  影片故事开始于一个1950年代,生活在美国中西部的家庭,电影跟随着大儿子杰克的生命展开,穿过其无辜天真的童年到幻灭的成人时代,他力图与他的父亲(布拉德·皮特饰)达成和解。杰克(成年时代由西恩·潘扮演)发现他在现代社会失去了灵魂,他寻觅生命的原初以及意义的答案,拷问信仰的存在。  “画面的视觉冲击力无可否认,但让我清醒过来的是它们传递的感情。第一样鲜明的感情是恐惧,不是因人或鬼的邪恶阴谋而生的恐惧,是看到宇宙对所有生物一视同仁的不屑而生的恐惧。这恐惧令人绝望而振奋。恐龙出现的那一段非常好,在各样无机物令人目眩的光影后忽然看到肌肉的纹理,这是绝望里的温柔史诗中的孩子气。 ”——摘自豆瓣影评。  画面太美先给我个呼吸机让我休息一会~2.《布达佩斯大饭店The Grand Budapest Hotel》  故事要从一位无名作家(裘德·洛 Jude Law 饰)说起,为了专心创作,他来到了名为“布达佩斯”的饭店,在这里,作家遇见了饭店的主人穆斯塔法(F·莫里·亚伯拉罕 F. Murray Abraham 饰),穆斯塔法邀请作家共进晚餐,席间,他向作家讲述了这座饱经风雨的大饭店的前世今生。   饭店曾经的主人名叫古斯塔沃(拉尔夫·费因斯 Ralph Fiennes 饰),而年轻的穆斯塔法(托尼·雷沃罗利 Tony Revolori 饰)在当时不过是追随着他的一介小小门童。古斯塔沃为人正直,精明能干,在他的经营和组织之下,布达佩斯大饭店成为了当时首屈一指的度假胜地。古斯塔沃和年迈的D夫人(蒂尔达·斯文顿 Tilda Swinton 饰)情投意合,D夫人去世后,在遗嘱中将一副价值连城的名画留给了古斯塔沃,这一举动惹恼了她的儿子迪米特里(阿德里安·布洛迪 Adrien Brody 饰),布达佩斯大饭店和古斯塔沃的厄运就此拉开了帷幕。  很多很多,不胜枚举。  很多很多,不胜枚举。  “它具有韦氏电影的一切元素:移动长境、暖色调的艳丽布景、精致装潢与服饰、冷幽默、一个了不起的焦点人物、一段或几段令人惊艳的成长关系,还有永恒的Bill Murray。当然,迷你布景和对摄影光线的控制也依然赏心悦目,加上Randall Poster和Alexandre Desplat配乐,短短的一小时四十分简直是一场童话体验。 ”——摘自豆瓣。3.《坠入The Fall》  电影特技演员罗伊o沃克(Lee Pace 饰)在拍摄一组骑马从桥上一跃而下的镜头时严重受伤,导致下半身瘫痪失去知觉。此时的他极度绝望,万念俱灰,只想一死了之。正当罗伊沮丧之际,因摔断胳膊住进医院的5岁小女孩亚历珊卓(Catinca Untaru 饰)闯入了罗伊的世界。   这两个年龄悬殊的病友就此交上了朋友,亚历珊卓每天来罗伊的病房报到,只为听朋友讲那个玄幻神奇的故事。而罗伊用这个顺口编出的故事吸引小女孩,却想完成借机完成他的自杀计划……   本片荣获2007年柏林影展玻璃熊特别表扬-最佳影片奖、Sitges - Catalonian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的最佳影片奖、2008年奥斯汀影评人协会奖最佳剧本。4.《入侵脑细胞The Cell》  儿童临床医学家凯瑟琳o迪恩(珍妮弗o洛佩斯 Jennifer Lopez 饰)供职于一家研究大脑的医疗研究机构,她的任务是通过高技术手段陷入幼年患者的梦境中,治愈她们幼小心灵中的疮疤。   警方接到报案,说当地有很多幼女失踪。负责此案的FBI探员(文斯o沃恩 Vince Vaughn 饰)断定,此举为一个连环作案的变态凶手所为。经过调查,警方锁定了犯罪嫌疑人——卡尔o斯塔格(文森特o德奥诺费奥 Vincent D'Onofrio 饰),但是苦于他守口如瓶,无法救出被他囚禁的女孩。这时,警方联系了凯瑟琳,希望她可以通过梦境的方法,潜入犯人的大脑,找到受害者的所在位置。然而,事情远比想象得更加险象环生……  美学价值很高的一部电影,导演很好地借用了其他艺术形式(油画、雕塑、装置作品),以动态的电影形式,描述了电影情节的精髓。  美学价值很高的一部电影,导演很好地借用了其他艺术形式(油画、雕塑、装置作品),以动态的电影形式,描述了电影情节的精髓。5.《圆周率π》(又名《死亡密码》)  犹太天才数学家马克西·米利安·科恩(希恩·格莱特 Sean Gullette饰)痴迷沉醉于数字的世界,他认为一切自然界的事物都可以用数字解释。他潜心研究,试图透过数字推演出种种生命迹象背后的奥秘和规律。可越是逼近答案,他越是无法忍受致命的头痛。他发现了过去十年来股票市场的混乱波动,其实是由背后的一套数学模式在操纵。与此同时,他的研究引来了华尔街股票市场的炒家们和犹太神秘教派的注意。在介乎真实与虚拟的世界中,马克西正在走向疯狂。   1996年2月,阿伦诺夫斯基开始筹备这部成本只有六万美元的长片处女作。两年后,《死亡密码》以其新颖的创意和崭新的拍摄手法,一鸣惊人。先是斩获圣丹斯电影节的导演奖,翌年又摘得独立精神奖的最佳编剧处女作奖。2000年,他再次自编自导了《梦之安魂曲》,也赢得了不错的反响。2005年,他还入围“最需要关注的好莱坞100人”。  “达伦的《π》,几乎是一个突破了很多原有的电影理念的开山之作。从它的剧本,到摄影,到音乐,都极富创意。在一阵阵令人眼花缭乱的摇晃镜头和快速剪切中,很容易就产生令人迷乱的感觉。而这样的手法,也被更成熟的运用在他最著名也赞誉最多的那部《梦之安魂曲》中。马科斯吞药的镜头,分明就与珍妮弗.康纳利的吸毒如出一辙。 ”——摘自豆瓣。  “达伦的《π》,几乎是一个突破了很多原有的电影理念的开山之作。从它的剧本,到摄影,到音乐,都极富创意。在一阵阵令人眼花缭乱的摇晃镜头和快速剪切中,很容易就产生令人迷乱的感觉。而这样的手法,也被更成熟的运用在他最著名也赞誉最多的那部《梦之安魂曲》中。马科斯吞药的镜头,分明就与珍妮弗.康纳利的吸毒如出一辙。 ”——摘自豆瓣。6.《尘与雪Ashes and Snow》  自然摄影师格雷戈里·考伯尔,13年时间,27次长途旅行走遍世界,拍下人、野生动物和大自然微妙关系结集而成《尘与雪》。他的镜头充满诗意和灵气,他捕捉到的影像纯净无暇,没有恐惧和危险,有的只是在人和野生动物之间的爱和信赖。  《尘与雪》是一部美得足以令人窒息的纪录片,它是一部活动的摄影集,每一帧单独抽出来都可以成为令人驻足观赏并流连忘返的摄影精品。影片始动于1999年,加拿大籍摄影师格利高里·考伯特(Gregory Colbert)的作品受到许多收藏家的青睐。在此之后,他的足迹更延伸到埃塞俄比亚、纳米比亚、汤加等国家。在那里,人与大象、鲸鱼、花豹、老鹰、、山猫等野生动物毫不违和地出现在同一画面中。他们彼此依靠,和谐共存,言语在绝美的画面前失去了用途,每次呼吸都成就了灵魂对生命的膜拜。   羽变火,火变血,血变骨,骨变髓,髓变尘,尘变雪。生命周而复始,生生不息。这是一次对自然的无上赞颂。  实在是很喜欢这部电影。贴一下它的中文旁白吧,如果没兴趣请忽略。  实在是很喜欢这部电影。贴一下它的中文旁白吧,如果没兴趣请忽略。  《Ashes and Snow》   If you come to me at this moment   Your minutes will become hours   Your hours will become days   And your days will become a lifetime   To the Princess of the Elephants   I dissapeared exactly one year ago   On that day, I received a letter   It called me back to the place where my life with the Elephants began   Please forgive me for the silence between us has been unbroken for one year   This letter breaks that silence   It marks the first of my three hundred and sixty five letters to you   One for each day of silence   I will never be more myself, than in these letters   They are my maps of the bird path   And they are all that I know   To be true   You will remember everything   All will be as before   In the begining of time, the skies were filled with flying elephants   Every night they lay down in the same place in the sky   And dreamt with one eye open   When you gaze up at the stars at night   You are looking into the unblinking eyes of elephants, who sleep with one eye open   To best keep watch over us   Ever since my house burnt down   I see the moon more clearly   I gazed upon all the Edens that have fallen in me   I saw Edens that I had held in my hands, but let go   I saw promises I did not keep   Pains I did not sooth   Wounds I did not heal   Tears I did not shed   I saw deaths I did not mourn   Prayers I did not answer   Doors I did not open   Doors I did not close   Lovers I left behind   And dreams I did not live   I saw all that was offered to me, that I could not accept   I saw the letters I wished for, but never received   I saw all that could have been, but never will be   An elephant with his trunk raised is a letter to the stars   A breaching whale is a letter from the bottom of the sea   These images are a letter to my dreams   These letters are my letters to you   My heart is like an old house, who's windows have not been opened for years   But now I hear the windows opening   I remember the cranes floating above the melting snows of the Himalayas   Sleeping on tails of manatees   The songs of the bearded seals   The bark of the zeebra   The clicks of the sand   The ears of the caracals   The sway of the elephants   The breaching of whales   And the silhouette of the eland   I remember the curl of the meerkat's toes   Floating on the Ganges   Sailing on the Nile   Ascending the steps of ****** *****   I remember wandering through the corridors of Hatshepsut and the faces of many women   Endless seas and thousands of miles of rivers   ...I remember father to children...   ...And the taste...I remember...   ...and the pealing of the peach...   I remember everything   But I do not remember ever having left   remember your dreams   remember your dreams   remember your dreams   remember   The longer I watch the Savanna elephants,   the more I listen, the more that I open,   they remind me of who I am   May the guardian elephants hear my wish to collaborate with all the musicians of nature's orchestra   I want to see through the eyes of the elephant   I want to join the dance that has no steps   I want to become the dance   I can't tell if you are getting closer or farther away   I long for the serenity I found when I looked upon your face   Perhaps if your face could be returned to me now,   I would find it easier to recover the face I seemed to have lost my own   Feather to fire   fire to blood   blood to bone   bone to marrow   marrow to ashes   ashes to snow   The whales do not sing because they have an answer.   They sing because they have a song.   What matters, is not what is written on the page,   what matters, is what is written in the heart.   So burn the letters   And lay their ashes on the snow   At the river's edge   When spring comes and the snow melts   And the river rizes   Return to the banks of the river   And reread my letters with your eyes closed   Let the words and the images wash over your body like waves   Reread the letters, with your hand cupped over your ear   Listen to the songs of Eden   Page, after page, after page   Fly the bird path   Fly   Fly   Fly  如果此刻你进入我的世界   你的每一分钟将会凝聚成时   时累积成天   而天将会堆积成一生   谨献给至高无上的象神   一年前我消失了   那天,我收到了封信   它召唤我回到和象神初遇的地方   请原谅我一年来保持沉默   这封信打破了这段沉默   它将是我给你的365封信中的第一封   沉默的每一天都将会有一封信   这些信记录了真实的我   它们是我经历的回眸   也是我的信仰   你将会回忆起所有 一切都像从前一样   混沌初开的时候天空中游弋着飞翔的大象   每天晚上它们沉睡 在同一片天空的同一个地点   朦胧中半睁着一只眼   当你仰望星空   你看见的是大象熟睡中睁开的那只眼   注视着我们   当房间烧成了废墟 我看见了更皎洁的月光   我看见了所有赐予我的幸福   所有转瞬即逝的欢乐   我看见了我违背的誓言   不曾释怀的痛楚   未能痊愈的伤痛   压抑住的泪水   我看见了我不曾哀悼的死亡   没有回应的祈祷   未曾开启的门 和始终开放的门   我看见了被我遗弃的爱人   未能实践的梦想   我看见了所有给予我却不能接受的一切   我看见了我期盼的却未能收到的来信   我看见了所有应该发生但从未发生的一切   抬起长鼻的大象是在向星空递信   跃然水面的鲸鱼是海底深处的来信   这些都是通往我梦境的来信   这些也是我寄给你的信   我的心灵像尘封多年的旧居   但是现在 我听见了窗棱打开的声音   我想起了苍鹰在天顶上盘旋   喜马拉雅山上积雪消融   海牛身上的酣睡   海豹的歌声   鬣狗的低吼   沙尘的撞击 野猫的耳朵   大象的蹒跚 鲸鱼的跳跃 和羚羊的身影   我想起了鼬鼠卷曲的脚趾   恒河上的漂流 尼罗河上的扬帆   我想起了埃及王后穿过走廊和许多女人的面庞   无边无尽的海洋和成千上万的河流   我想起了父辈 后代 桃树开花的声音   我想起了一切   但是我却不曾想起我失去的一切   回忆你的梦 回忆你的梦 回忆你的梦   回忆   当我久久凝望着丛林中的大象 我听见了更丰富的声音 开启了更多的心灵   它们让我了解自身   愿象神听见我的祈愿 和大自然的音乐融为一体   我愿透过大象的眼神看万物 我愿加入这场没有舞步的舞蹈   我愿化身为这场舞蹈   我不能告诉你是近还是远   当我看见你的面容时 我愿意看见安详的眼神   也许现在你就可以面对我   我将会找到我遗忘多年的面孔   我自己   羽毛化成了火焰 火焰变成了鲜血   鲜血注入了骨头 骨头中流淌着骨髓   骨髓化成了灰 灰归于雪   羽毛化成了火焰 火焰变成了鲜血   鲜血注入了骨头 骨头中流淌着骨髓   骨髓化成了灰 灰归于雪   羽毛化成了火焰 火焰变成了鲜血   鲜血注入了骨头 骨头中流淌着骨髓   骨髓化成了灰 灰归于雪   羽毛化成了火焰 火焰变成了鲜血   鲜血注入了骨头 骨头中流淌着骨髓   骨髓化成了灰 灰归于雪   羽毛化成了火焰 火焰变成了鲜血   鲜血注入了骨头 骨头中流淌着骨髓   骨髓化成了灰 灰归于雪   羽毛化成了火焰 火焰变成了鲜血   鲜血注入了骨头 骨头中流淌着骨髓   骨髓化成了灰 灰归于雪   鲸鱼有了答案后不再歌唱   他们歌唱是因为他们有了歌   重要的不是纸上的文字   而是刻在心灵上的镌刻   烧掉这些信吧 将灰烬撒在雪中   在河岸上   当春天来临 冰雪消融   河水满溢 回到岸边   闭上你的眼睛 重读我的来信   让语言和美景像海浪般抚慰你的身体   重读我的来信 用双手蒙住你的耳朵   静听天堂的歌声   一页 一页 又一页   像鸟儿一样翱翔   飞翔 飞翔 飞翔7.《少年派的奇幻漂流Life of Pi》  故事开始于蒙特娄,也结束于蒙特娄。一名在找寻灵感的作家(拉菲·斯波 Rafe Spall 饰)无意间得知派·帕帖尔(伊尔凡·可汗 Irrfan Khan 饰)的传奇故事。派的父亲(阿迪勒·侯赛因 Adil Hussain 饰)开了一家动物园。因这样特殊的生活环境,少年派(苏拉·沙玛 Suraj Sharma 饰 )对信仰与人的本性自有一套看法。在派17岁那一年,他的父母决定举家移民加拿大以追求更好的生活,而他也必须离开他的初恋情人。在前往加拿大的船上,他们遇见一位残忍成性的法国厨师(杰拉尔·德帕迪约 Gérard Depardieu 饰)。当天深夜在茫茫大海中,原本令派感到刺激无比的暴风雨一瞬间就成了吞噬货船的大灾难。派却奇迹般地活了下来,搭着救生船在太平洋上漂流,而且有一名最令人意想不到的同伴——理查德·帕克,一只孟加拉老虎。神奇的冒险旅程就这样意外开始了……  2013年,该片在第85届奥斯卡奖颁奖礼上获得了包括最佳导演、最佳视觉效果在内的四项奖项。  这部电影的美,不需要赘述了。  这部电影的美,不需要赘述了。8.《轮回Samsara》  《轮回》是2011年美国纪录片,是一场跨越25个国家的视觉之旅,Ron Fricke花费了5年之间捕捉每种文化中令人震撼的场面,试图建立人类与自然的桥梁。  影片的名字“Samsara”来自藏语,Frricke希望借此诠释其独特的视觉风格。全片使用70mm胶片拍摄,才得以保证影像如此细腻丰富的质感。轮回是藏语,意思是“生命,一个概念既亲密和广阔的,明显,斜,为电影制片人马克Magidson和罗恩弗里克谁拥有完善的学科敬畏与世俗精美的画面我们更加转轮;制片人与一离奇的能力,揭示了宇宙的互连,通过与我们的生活运行难以捉摸的电流。 既哲理和技术上轮回将建立在球队的前期工作。扩大在互连和超越的主题,他们在巴拉卡发展(1992),轮回将集中在出生,死亡和轮回从许多文化的角度。无论是传统的纪录片,也不是游记,轮回将采取一种非言语的,引导冥想形式,将改变世界各国的观众,因为他们席卷了心灵之旅沿线。通过强大的图像,影片将照亮人类与大自然的其他部分的联系,展示了我们的生命周期反映了地球的节奏。轮回将成为一个21世纪神话的一部分,揭示了我们前所未有的拍摄危及地球部分。它将结合舞蹈,以及其他当代艺术形式的原始和土著音乐。今天先更新到这里吧。
北野武《阿基里斯与龟》 通过这个电影可以看出来北野武对艺术的理解还是比较透彻的,注意看的时候不要被里面的煽情骗了,要冷静地看。班克斯《画廊外的天赋》(也翻译成《走出礼品店》,这个电影的定位很有意思,纪录片、灾难片……崮rz)里面有两种人,纯粹的艺术家和艺术投机分子,还可以了解那些做社会艺术的艺术家们的想法。齐泽克《变态者观影指南》虽然是讲电影分析的,但其中的道理也可以用在艺术作品上,讲如何用精神分析学角度看待艺术作品和创作。马修巴尼他的电影不少,都可以看他的电影全部都是当代艺术作品,因为他就是当代艺术家
画面精美类推荐的基本上都是用色比较鲜艳的,因为印象太深刻了,画面灰暗的基本上记不得名字……1.坠入 The Fall (2006)2007年柏林影展玻璃熊特别表扬-最佳影片奖、Sitges - Catalonian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的最佳影片奖、2008年奥斯汀影评人协会奖最佳剧本。豆瓣短评“每一帧都很奢侈”。2007年柏林影展玻璃熊特别表扬-最佳影片奖、Sitges - Catalonian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的最佳影片奖、2008年奥斯汀影评人协会奖最佳剧本。豆瓣短评“每一帧都很奢侈”。2.花魁 さくらん (2006)第31届日本电影学院奖最佳美术指导提名,第二届亚洲电影大奖最佳美术指导提名。蜷川实花作为以配色鲜艳出名的摄影师,挑战起电影来也是充满个人风格。第31届日本电影学院奖最佳美术指导提名,第二届亚洲电影大奖最佳美术指导提名。蜷川实花作为以配色鲜艳出名的摄影师,挑战起电影来也是充满个人风格。3.狼狈 ヘルタースケルター (2012)依然蜷川实花执导。我将这个片子推荐给了一位希腊同学,她惊呼这是她看过的最美丽的电影。依然蜷川实花执导。我将这个片子推荐给了一位希腊同学,她惊呼这是她看过的最美丽的电影。第36届日本电影学院奖
最佳女主角(提名)第36届日本电影学院奖
最佳女配角(提名)4.十面埋伏 (2004)不要觉得国产就LOW,张艺谋的《十面埋伏》在配色上还是没的说的。有一次聚会,在一群荷兰人比利时人面前放这部电影,就算语言有障碍,也不能阻挡他们对这部电影的赞叹之情。不要觉得国产就LOW,张艺谋的《十面埋伏》在配色上还是没的说的。有一次聚会,在一群荷兰人比利时人面前放这部电影,就算语言有障碍,也不能阻挡他们对这部电影的赞叹之情。第77届奥斯卡金像奖
最佳摄影(提名)第24届香港电影金像奖
最佳亚洲电影(提名)第14届MTV电影奖
MTV电影奖 最佳打斗(提名)5潮涨海岸 Tideland (2005)有没有想起美国画家安德鲁·怀斯的《克里斯蒂娜的世界》?这部电影是很久以前看的,故事内容已经没有印象了,但大片金黄的草地和地平线依然印在脑海。有没有想起美国画家安德鲁·怀斯的《克里斯蒂娜的世界》?这部电影是很久以前看的,故事内容已经没有印象了,但大片金黄的草地和地平线依然印在脑海。7.梦 夢 (1990)黑泽明导演。片子借鉴了很多梵高的画作:《麦田里的乌鸦》,《阿尔的吊桥》。日式的绚烂这一次和后印象派的浓墨重彩结合了起来。黑泽明导演。片子借鉴了很多梵高的画作:《麦田里的乌鸦》,《阿尔的吊桥》。日式的绚烂这一次和后印象派的浓墨重彩结合了起来。第14届日本电影学院奖
最佳影片(提名)第14届日本电影学院奖
最佳导演(提名)第14届日本电影学院奖
最佳摄影(提名)艺术家传记类 其实很多画家都有传记电影,卡拉瓦乔啊梵高啊蒙克啊,推荐几部拍的比较贴合画家本人风格的。1.弗里达 Frida (2002)演员长得还是挺像的,这个不羁的女画家的故事,她在男人与女人之间纠结的感情,还有历史与革命。演员长得还是挺像的,这个不羁的女画家的故事,她在男人与女人之间纠结的感情,还有历史与革命。第75届奥斯卡金像奖
最佳女主角(提名)第75届奥斯卡金像奖
最佳美术指导(提名)第75届奥斯卡金像奖
最佳服装设计(提名)2.风中新娘 Bride of the Wind (2001)海报灵感来自于哪大家都认识的吧。关于20世纪初的维也纳,画家,作家,音乐家和一个女人。海报灵感来自于哪大家都认识的吧。关于20世纪初的维也纳,画家,作家,音乐家和一个女人。3.雷诺阿 Renoir (2012)关于印象派画家雷诺阿的故事,那些关于印象派画家雷诺阿的故事,那些第39届法国凯撒电影奖
最佳男主角(提名)第39届法国凯撒电影奖
最佳摄影(提名) 第28届美国摄影协会
聚光灯奖(提名)4.毕加索的秘密 Le mystère Picasso (1956)这部电影是以犯罪片出名的导演到毕加索的画室进行实地拍摄的。最有价值的是,片中展现的毕加索创作的作品,都在电影完成后被他销毁了。这部电影是以犯罪片出名的导演到毕加索的画室进行实地拍摄的。最有价值的是,片中展现的毕加索创作的作品,都在电影完成后被他销毁了。第9届戛纳电影节
主竞赛单元 金棕榈奖(提名)第9届戛纳电影节
主竞赛单元 评审团特别奖更多的推荐这个网址:——————17/12更新————————————————————感谢
推荐《斯托克》感谢
推荐《一代宗师》感谢@Sean 推荐《戴珍珠耳环的少女》感谢
推荐《花落花开》
【【多图预警】】能想到的不多……tilda女神的作品真心都非常棒。最近看的有《奥兰多》/《唯爱永生》两部《奥兰多》本片被提名奥斯卡最佳艺术指导之舞台设计奖及最佳服装设计奖,获英国电影电视协会最佳化妆奖及最佳服装设计奖提名,一整部英国史和英国时尚的变迁都涵盖在里面了,有些场景更是像油画一样棒w(光影感实在是太美)(服装考据)像极了油画……女王气质太棒!TUT!强推!这部剧涵盖了历史,女权,思想,两性责任,爱情观,不论是从美学角度上来说还是知识的角度上来说,都强推一下w!对于艺术很有帮助w!反复看!另一部片子比较现代w《唯爱永生》讲的是两个文艺吸血鬼青年(老年?)的生活。整部片子节奏特别慢,中间夹杂了很多很生僻的知识,属于文艺片。因为大多是晚上拍摄所以给人一种安静催眠的感觉…女王气质太棒将吸血鬼的感情演绎的淋漓尽致,同时也让人有了对理想化感情的向往w抖森粉可能熟知这部剧,which is抖森卖肉剧w不论是服装,演员,原声,场景都是非常美w(画面太美///q///)在imdb上的评分也是很高的w强推!另外之前上面有提到恶女花魁这里就不重复了………自杀空间的分镜也是相当棒的w谢谢w
谢邀(以前说要放图 不是我食言 试了几次知乎都不让放 没办法咯 明明别的回答放图也成功了的…)撞上特感兴趣的问题了 我打算认认真真回答这个问题 争取多码字 分个类吧 题主好看一些我只说我知道的 欢迎补充和纠错非严格意义剧情类:《罗丹的情人》(卡蜜尔这人还是很传奇的)《雷诺阿》《带珍珠耳环的少女》《达利和他的情人》(我也是刚知道有这样一部电影,我只是喜欢他俩的故事)画风极佳的动画类:《大闹天宫》(你知道,我说的是上世纪60年代的那一版…)《凯尔经的秘密》(看了不下五遍,我说不上是具体哪儿的画风,反正就是有很美很精致的地方特色就是了)《艾特熊和塞娜鼠》(那种很棒很棒的渲染效果,专业上叫什么?)《丹麦诗人》一位用居中构图到偏执地步的导演——韦斯·安德森:《了不起的狐狸爸爸》(粘土动画)《穿越大吉岭》《布达佩斯大饭店》《月升王国》《瓶装火箭》《水中生活》韦斯安德森乃文艺青年一枚啊 他的电影颜色特别鲜艳 对比特别强烈 他偏爱的那几种颜色打眼一看就能认出来 颇具风格 而且每一部电影的配乐都可圈可点 同样颇具风格至于纪录片嘛:《世界名画》(以前在电视上看过的,中国的,一个系列,二十来集,虽然做的不能跟BBC比但我还是学到了不少)有个地区的电影只要看看景就很满足了——北欧(列这一条是出于强烈的个人情感因素):不是很好举例了 我有一个朋友爱死北欧电影了 经常发给我美到爆的截图 让我自己感受下 不过我小时候看瑞典版《生人勿近》时确实被切切实实的冻到了 它那种冷冽的氛围哟(美版《龙文身的女孩》也有…)补充第一弹:逛了题主给的相关问题后想到的几个《无姓之人》《裂缝》《故园风雨情》(这几个跟绘画关系不大但画面给人的感觉好棒好棒哒)想到再补充吧 这两天累成狗脑细胞枯竭 周末回家上图
分享一个片目单,这些片子是由一个艺术家朋友在我碟库里挑选的,一部分代表了他的兴趣,一部分是我补充给他的。从前网络不太方便的时候,这个破烂的碟包在北京朝阳某艺术区各工作室之间流传了几个月时间,经过了一群艺术家的检验,我想多多少少能满足一些题主的要求。首先隆重推荐一部电影,不仅是喜欢画画的朋友应该看,所有从事与创意相关工作的朋友们都应该看一看。这部影片是1956年法国着名导演亨利·乔治·克鲁拍摄的毕加索作画过程的纪录片《毕加索的秘密》。本片获得第九届戛纳电影节评审团特别大奖,1984年法国政府将这部影片纳入国家宝藏之列。这部影片是1956年法国着名导演亨利·乔治·克鲁拍摄的毕加索作画过程的纪录片《毕加索的秘密》。本片获得第九届戛纳电影节评审团特别大奖,1984年法国政府将这部影片纳入国家宝藏之列。然后分几个单元来介绍:一,电视节目1,BBC的几套片子 2005年的《How Art Made the World》(艺术创世纪 5集)艺术中的人体、图画的诞生、说服的艺术、电影的古老基因、死亡的图像。2005年的《Landmarks of Western Art》(西洋艺术史 6集)2005年的《Landmarks of Western Art》(西洋艺术史 6集) 2006年的《Art Collection》(艺术精选10集)分别介绍莫奈、毕加索、伦勃朗、罗丹、惠斯勒、波洛克六位艺术家,以及见识救世主4集专题。 2006年的《Art Collection》(艺术精选10集)分别介绍莫奈、毕加索、伦勃朗、罗丹、惠斯勒、波洛克六位艺术家,以及见识救世主4集专题。2006年的《Power of Art》(艺术的力量 8集)分别讲述卡拉瓦乔、贝尼尼、伦勃朗、雅克、透纳、梵高、毕加索以及罗斯科八位艺术家的创作和生平。2006年的《Power of Art》(艺术的力量 8集)分别讲述卡拉瓦乔、贝尼尼、伦勃朗、雅克、透纳、梵高、毕加索以及罗斯科八位艺术家的创作和生平。2011年的《The Impressionists: Painting and Revolution》(印象派:绘画与革命 4集)2011年的《The Impressionists: Painting and Revolution》(印象派:绘画与革命 4集)此外,BBC还出了大量艺术的纪录片专题片,比如西班牙艺术、俄罗斯艺术、澳洲艺术、德国艺术等等,大家可根据喜好自行搜索。2,NHK的几部片子1998年的《故宫的至宝》 26集1998年的《故宫的至宝》 26集2008年的《敦煌莫高窟》 2集2008年的《敦煌莫高窟》 2集3,其他公司2004年《Vincent: The Full Story》(梵高传奇 3集)2004年《Vincent: The Full Story》(梵高传奇 3集)2005年《Picasso: The Full Story》(毕加索传奇 3集)2005年《Picasso: The Full Story》(毕加索传奇 3集)2011年荷兰专题片《REMBRANDT EN IK》(伦勃朗与我 4集)2011年荷兰专题片《REMBRANDT EN IK》(伦勃朗与我 4集)二,电影1,著名艺术家传记/野史类《Edvard Munch》(爱德华·蒙克 1974年)《Edvard Munch》(爱德华·蒙克 1974年)《Camille Claudel》(罗丹的情人 1988年)《Camille Claudel》(罗丹的情人 1988年)艾德·哈里斯自导自演的《Pollock》(波拉克 2000年)艾德·哈里斯自导自演的《Pollock》(波拉克 2000年)《Frida》(弗里达 2002年)《Frida》(弗里达 2002年)《Modigliani 》(莫迪利亚尼 2004)《Modigliani 》(莫迪利亚尼 2004)《klimt》(克林姆和他的女人 2006年)《klimt》(克林姆和他的女人 2006年)培根电影三部1988年的《Francis Bacon》(弗朗西斯·培根)1988年的《Francis Bacon》(弗朗西斯·培根)1998年的《Love Is the Devil: Study for a Portrait of Francis Bacon》(情迷画色)1998年的《Love Is the Devil: Study for a Portrait of Francis Bacon》(情迷画色)2006年的《Bacon's Arena》(培根:男人与竞技场)2006年的《Bacon's Arena》(培根:男人与竞技场)卡拉瓦乔的电影两部1986年,牛逼的德里克·贾曼导演的《Caravaggio》(卡拉瓦乔)。多说一句,喜欢实验影像的朋友应该把这位导演的所有能找到的片子都看一下。1986年,牛逼的德里克·贾曼导演的《Caravaggio》(卡拉瓦乔)。多说一句,喜欢实验影像的朋友应该把这位导演的所有能找到的片子都看一下。2007年,《Caravaggio》(一代画家卡拉瓦乔)2007年,《Caravaggio》(一代画家卡拉瓦乔)马格利特传记两部:1978年的《Monsieur René Magritte》(马格利特先生)1978年的《Monsieur René Magritte》(马格利特先生)2009年的《Magritte, le jour et la nuit》(马格利特 画
夜)2009年的《Magritte, le jour et la nuit》(马格利特 画
夜)伦勃朗的电影4部(其实还有很多)1936年的《Rembrandt》 (伦勃朗 )1936年的《Rembrandt》 (伦勃朗 )1999年的《Rembrandt》 (伦勃朗传)1999年的《Rembrandt》 (伦勃朗传)2007年彼得·格林纳威的电影《Nightwatching》(夜巡)2007年彼得·格林纳威的电影《Nightwatching》(夜巡)2008年彼得·格林纳威的电影《Rembrandt's J'Accuse》(伦勃朗之我控诉)2008年彼得·格林纳威的电影《Rembrandt's J'Accuse》(伦勃朗之我控诉)梵高的电影(作为老百姓最喜欢的艺术家之一,他的故事拍了太多了数不过来)推荐两部:第一部是1956年的《Lust for Life》第一部是1956年的《Lust for Life》第二部是2010年卷福出演的电视电影《 Vincent Van Gogh: Painted with Words》(梵高,画语人生)第二部是2010年卷福出演的电视电影《 Vincent Van Gogh: Painted with Words》(梵高,画语人生)其他艺术家的传记数不胜数,这里不一一列举了,大家可以按照美术史自行搜索。像达芬奇、戈雅、塞尚等等大师都有很多片子可看,达芬奇还有美剧~~2,主角是艺术家的电影大导演塔可夫斯基拍摄的 《Андрей Рублёв》(安德烈·卢布耶夫 1966年)大导演塔可夫斯基拍摄的 《Андрей Рублёв》(安德烈·卢布耶夫 1966年)《The Agony and the Ecstasy》(万世千秋 1965年)米开朗基罗绘制西斯廷大教堂天顶壁画的故事。法国新浪潮代表人物雅克·里维特的电影:《La Belle Noiseuse》(不羁的美女 1991年 )法国新浪潮代表人物雅克·里维特的电影:《La Belle Noiseuse》(不羁的美女 1991年 )西班牙导演维克多·艾里斯拍摄的,以画家安东尼奥·洛佩兹几个月作画过程作为主要情节的电影:《El Sol del Membrillo》(温勃权的阳光 1992年)西班牙导演维克多·艾里斯拍摄的,以画家安东尼奥·洛佩兹几个月作画过程作为主要情节的电影:《El Sol del Membrillo》(温勃权的阳光 1992年)黄蜀芹的《画魂》 (1993年)黄蜀芹的《画魂》 (1993年)《Artemisia》(欲海轮回 1997年)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女画家阿特米西亚的爱情故事贾科长的《东》(纪录画家刘小东在三峡创作过程的电影
2006年 )《Girl with a Pearl Earring》(戴珍珠耳环的少女 2003年)《Séraphine》(花落花开 2008年)原始画派代表人物塞拉菲娜的故事。2009年BBC出剧《Desperate Romantics》 (情迷画色 6集)说的是19世纪的伦敦,拉斐尔前派兄弟会(Pre-Raphaelite Brotherhood)的故事。2009年BBC出剧《Desperate Romantics》 (情迷画色 6集)说的是19世纪的伦敦,拉斐尔前派兄弟会(Pre-Raphaelite Brotherhood)的故事。3,影片本身画面美的,或者很有启发性这个部分各人有各人的看法,每个人的点也不同。有人喜欢《花样年华》,有人喜欢《五百年后》;有人喜欢《2001漫游太空》,有人喜欢《天使爱美丽》;有人喜欢《花火》,有人喜欢《杀死比尔》......其他答案这一部分写了很多,我就不啰嗦了,只说一部在美学上对我影响比较大的电影:侯导的《海上花》挖个坑,随时填。
我来填坑了!(图多,前方流量注意)其实我们不妨留心一下,那些曾经在艺术学院学习绘画的导演们,顺藤摸瓜地会发现,一般着迷于建立画面趣味的人,拍了一部是拍成这样,拍十部也没差到哪里去。比如:大卫·林奇(David Lynch,1946-)高中毕业后去波士顿的艺术博物馆学院(the School of the Museum of Fine Arts)学习,毕业后亦曾计划去欧洲继续进行为期三年的艺术学习,因不适应才回到美国。这是他1986年拍的《蓝丝绒》:1997年《妖夜荒踪》:2001年《穆赫兰道》:美学趣味一直都蛮统一的。彼得·格林那威(Peter Greenaway ,1942 -) 12岁就立志成为画家,曾进入Walthamstow艺术学院就读。1989年拍《厨师、大盗、他的太太和她的情人》的时候,他的画面是这样:1996年拍《枕边书》,这样:2007年拍的讲伦勃朗的《夜巡》,是这样:他的电影画面非常华美残酷,更注重仪式感和戏剧感,但故事性都不怎么强。甚至包括黑泽明(Akira Kurosawa,),他的专业是艺术与绘画系,早年的梦想是成为一名出色的画家,晚年在构思《乱》的时候,还亲手绘制了几乎所有的电影场景。这是《乱》中的一文字秀虎:画下的秀虎:画下的秀虎:《梦》中大量的绘画式镜头,直接致敬梵高《麦田里的乌鸦》:还有好多,不一一列举,但他晚年彩色的作品情绪上很沉郁,反倒是早年黑白片拍得极其好看。还有北野武(Takeshi Kitano,1947-)在电影《阿基里斯和乌龟》中,更是过了一把无名艺术家的瘾,并以“绘描小僧”为名号分别在巴黎和东京开办了画展。他跳出导演的行业眼界,对当代艺术的思考其实很有趣的。《花火》中的画面:菅野美穗演的《玩偶》:艺术家自己演绎的自己,讲述疯魔艺术家的《阿基里斯与龟》:还有好多,比如前面大家提到的《布达佩斯大饭店》的导演安德森等等... ...但,如果要论跟美术史有关的,受绘画影响的,那得囊括一大票人进来,甚至连 帕索里尼(Pier Paolo Pasolini,)都曾经说过:“我对电影的品味,最初并不是从观看电影中获取的,在我的脑海中,经常浮现一些影像,就像马萨乔欧(Masaccio)和乔托 (Giotto)的壁画,在十四世纪的绘画中,人总是位于画面的中心… …我在电影中的构思,经常以绘画作为范本,这也是为什么我的人物都是从正面拍摄。” 像拉斯·冯·提尔(Lars von Trier,1956-)也是一位非常喜欢在影片中借用图像隐喻的导演。在他的影片《抑郁症》中,片首中Kirsten Dunst扮演的女主角漂浮在水上的画面也无法不让人想起——哈姆雷特在水中坠亡的情人奥菲利娅(Ophelia)。英国画家约翰.埃弗雷特.米雷斯爵士 John Everett Millais
画的板上油画《奥菲利娅》。他2014年的新作《女性瘾者》中表现女主角Joe 的性幻想的片段,也很难不让人想起神秘莫测的巴尔丢斯(Balthus,),以一种懒洋洋,自得,却又邪恶败坏的怀春姿态手脚摊开地横卧在客厅沙发上的半裸少女,似乎在期待欲念的缠绕,却也不乏神圣又亲切的色情甚至暴力。 原本画作的暧昧气氛与种种性暗示以景观呈现的方式置于银幕,的确放眼艺术史,有谁能够比巴尔丢斯更适合注解一个为情欲所扰的少女的故事?接着填坑... ...反过来看,受到电影影响的画家也不在少数,比如:美国艺术家爱德华·霍普(Edword Hopper,),他非常喜爱电影,“当我不想画画的时候,我就去看一周电影”。而黑色电影(Film Noir)成了他的最爱,但真正影响他的是30,40年代好莱坞大制片厂时代外景地拍摄的那些电影镜头。像好莱坞黄金时代的电影一样,他的画作主题关乎“城市”, 一个被强调的抽象观念而非指称任何具体的大都市。他创造了一个孤独,隔绝以及充满心灵痛苦的世界,以至于我们将这种风格称之为霍普式的。他的画长这样:Nighthawks By Edword Hopper (1942)Nighthawks By Edword Hopper (1942)亚伯拉罕·博隆斯基 (Abraham Polonsky)曾经带好莱坞最伟大的摄影师之一,乔治·巴恩斯(George Barnes,)去看了霍普的的画展并说道:“我就是要拍得像这幅画一样”。而事实上他也的确做到了。巴恩斯回到好莱坞拍了《参孙和达莉拉》(Samson and Delilah,1949) 为塞西尔·B·戴米尔拍了《戏王之王》(The Greatest Show on Earth,1952)。自此,有意识的或无意识地,霍普的影响便在电影界拓展起来。受霍普影响最有名气的大概是这位——希区柯克(Alfred Hitchcock,),他的《惊魂记》(Psycho 1960)中的场景应用,与霍普饱受赞誉的画作《铁路边的房屋》(House by the Railside 1925)对比看一下,他对希区柯克电影的影响一目了然。霍普对黑色电影最了不起的贡献是他渲染色彩和阴影的方式,那些光和黑暗的对比,如所谓的“镜头就是将图像潜意识意识化”,至今仍停留在许多导演的创作意识当中。左边霍普的画作,右边《惊魂记》剧照。然后,我要私心强烈推荐一个电影语言美如画,不仅仅是画面,而是整部影片都带着浓得化不开的美的导演的作品。然后,我要私心强烈推荐一个电影语言美如画,不仅仅是画面,而是整部影片都带着浓得化不开的美的导演的作品。安德烈·塔科夫斯基
Andrei Tarkovsky ()。飞向太空 Солярис (1972)俄罗斯式的美感非常非常动人!好,既然说到这个电影,当中那幅《雪中猎手》就不得不提。而同样爱着这幅画的另外一个导演玛祖斯基,拍了一个重磅绘画类电影——《磨坊与十字架》。电影剧照与荷兰画家老彼得·布鲁盖尔的原作对比如此:整部影片围绕画作《前往受难地》 (The The Procession to Calvary)展开,是已知布鲁盖尔尺寸最大的一幅画。作于1564年, 画家将基督受难的故事置于时逢佛兰德斯人(Flanders)在残酷的西班牙治下的历史背景中。布鲁盖尔也许曾经是,现在仍然是,画家中最具哲思者。在他的大多数作品中,将痛苦隐藏在表面平静的场景中,然而这隐藏着的痛苦又昭然若现。通过这样独具匠心的安排,表面上仿佛无人会特别关注于此,痛苦被抛诸脑后,被丢弃,被遗忘。人们仍旧过着他们自己的生活,并以某种方式想办法将痛苦消弭,这种对痛苦的压制疏离,与现代人支离破碎的心境高度吻合,使得布鲁盖尔成为20世纪以来知识分子导演频繁亲近的中古时代画家。特别是这幅《雪中猎手》,塔可夫斯基 就在他的影片《索拉斯星》(Solaris,1972)和《镜子》(The Mirror,1974)中都用到过这幅画。导演如是说:“我的概念是把这些复杂的人物群像按照绘画的方式安置下来,但在画面中我们可以看到他们的脸,听到他们的思想。在电影的魔法时刻,没有一个人是动的。如同希腊人所说,遑论忧伤欢愉,人生拥有意味的刹那,时间总是停滞不流。” 暂时大概就到这儿吧,坑毕。
电影什么的比较多,这个看题主喜好。个人喜欢《戈雅之灵》,《午夜巴黎》,《戴珍珠耳环的少女》。BBC有关于大师的纪录片,《艺术的力量》系类,个人很喜欢。有一部讲述梵高的《画语人生》,还是卷福演的。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桌面壁纸唯美小清新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