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中日甲午战争资料战争当时世界处于什么状态

甲午中日战争题库_甲午中日战争试题_解析_答案_大全-跟谁学题库
搜索你想学的科目、老师试试,例如“钢琴”搜索吉安
>>分类:甲午中日战争试题热门50热门6热门7热门7热门8热门4热门0热门1热门4热门7热门1热门0热门1热门4热门0热门219热门5热门3热门3热门5课程推荐基础试题........拔高试题........热门知识点热门推荐
关注我们官方微信关于跟谁学服务支持帮助中心为什么两次中日战争结果不同?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当时清朝的北洋水师号称世界第七、亚洲第一,是当时清朝的主要国防力量,可以说实力远在日本之上,但是最终中国战败了.而1937年到1945年长达8年的中日战争,中国胜利了.请大家分析下这两次中日战争为什么结果各不相同?
甲午中日战争中方舰队虽号称亚洲第一,但如果细看,中方舰船是属于主力舰定远镇远吨位远超其他军舰,质量和工艺也超过清军其他舰船,这就导致了局部战力优势明显全局却落后日军.海战最注重平均主义,单方面一条两条舰船强是很难形成对全局的掌控.日军方面虽无像定远镇远这样的大型主力舰,舰船火力均落后于两条主力舰,但其他舰船却要超过清军的大部分战舰,且所使用的舰船结构先进,炮塔位置非常容易形成火力优势.结果导致清军对日军舰船大多数击而不沉,而日军通过舰船火力优势却能对清军造成致命的威胁.8年抗战就要说到二战的最大的主题,二战并不是单个国家和单个国家的战争,而是整个世界卷入了空前的战争.而且二战是正义与邪恶的对决,以美国为首的国家在太平洋战场上给予日军重创,导致日军将精锐的士兵大批调出中国战场.同时国军采用的空间换时间战略极大的牵制了日军.最终随着美军太平洋战场重创日军奠定亚洲战场的胜利.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甲午中日战争120周年:习近平两提甲午曾称剜心之痛
关键字:&甲午甲午战争甲午战争120周年甲午海战中日甲午战争中日关系习近平治军再逢甲午
2014年,又逢甲午。120年前的7月25日,甲午中日战争爆发。这场战争的结果使中日两国自此国运殊途,中华民族一步步走到了亡国灭种边缘。甲午年,成了中国的命运转折之年。
甲午战争,民之痛、国之殇,以史为鉴知兴替。120年后的甲午年,被中国人称作全面深化改革的开局之年,习近平年初担任了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组长。而在今年在公开场合讲话中,习近平两提&甲午&,其中在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大会上,强调坚定不移走科技强国之路。在今年2月与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的会面中,习近平说:&今年是甲午年。120年前的甲午,中华民族国力孱弱,导致台湾被外族侵占。这是中华民族历史上极为惨痛的一页,给两岸同胞留下了剜心之痛。&
会连战忆&甲午剜心之痛&
&今年是甲午年。120年前的甲午,中华民族国力孱弱,导致台湾被外族侵占。这是中华民族历史上极为惨痛的一页,给两岸同胞留下了剜心之痛。&
2月18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钓鱼台国宾馆会见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及随访的台湾各界人士时说,在台湾被侵占的苦难岁月里,无数台湾同胞用鲜血和生命来证明自己是中国人,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不可分离的成员。
谈&甲午&表明维护祖国统一是主流
旅日作家萨苏介绍,甲午战争和台湾关系十分密切,《马关条约》签订后,台湾人民自发抵抗,黑旗军也加入此行列。这场战争日本称为乙未战争,这场战争又打了将近一年台湾才沦陷,而台湾人民在这场战争中付出的牺牲极大。
在这次战争后台湾人民也一直坚持着&中华衣冠&。&我们可以看到,1919年在台湾拍摄的照片中,台湾士绅的服装依旧是没有顶戴花翎的清朝士绅服装,保持中华衣冠,这一点难能可贵。&萨苏说。
台湾在这次战争中的抵抗是值得后人敬仰的,他们为维护祖国统一和中华几千年传统付出了很大牺牲。萨苏认为,习近平的这一评价,表示了国家对在这场战争中台湾人勇气的承认。
在日本佐世保海军基地至今还有当年台湾抗日军民所使用的大炮,这种大炮很多是嘉庆和道光年间制造的,但台湾人民当时就用这样的武器抗日。&肯定他们也表明了当年维护祖国统一的主流。&萨苏说,过去的历史无法选择,但是现在的事情是可以把握的,所以不应该让历史重演。如果台湾同胞能够与大陆同胞荣辱与共,在血浓于水情境下,双方肯定能开创一个美好未来。
&甲午之年&院士大会提创新
&今年是甲午年。甲午,对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具有特殊的含义,在我国近代史上也具有特殊的含义。&
在6月9日召开的两院院士大会上,习近平说,回首我国近代史,中华民族遭受的苦难之重、付出的牺牲之大,在世界历史上是罕见的。习近平强调,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我们就必须坚定不移贯彻科教兴国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定不移走科技强国之路。
&甲午&战败输在科技输在体制
军科院世界军事研究部原副部长罗援将军说,甲午战争作为一段耻辱史,对中华民族来说锥心刺骨,历史教训非常深刻,落后必然挨打。习近平在院士大会上谈及甲午历史,提倡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这体现了对科技人才的重视,实际上战斗力的较量就是科技和人才的比拼。&罗援说。
萨苏表示,甲午战争前后中国科技发展极大影响了国运。1870年开始,中国开始&同光中兴&时代,也出现了一次科技发展高潮,主要是向先进国家学习。当时日本也在进行科技改造,在国家政策鼓励下,日本科技水平在一定程度上超过清王朝,使日本在甲午战争中占尽优势,如日本专家下濑雅允研制的炸药使日军在海战中具有了很大优势,炮弹威力大,北洋水师深受其害。可见日本科技发展极大推动了日本走上强国之路。
&我们不仅输在体制上,也输在科技上,当然根子还是在体制上,因为封建王朝体制对于科技发展的鼓励是不够的。&萨苏表示,习主席讲话表明他清楚意识到甲午战争我们输在什么地方,也符合一直强调的&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原则。不管是对国防还是对于国家的繁荣昌盛,科技都是非常重要的力量。作为大国,我国科技不可能完全依赖国外,必须要有自力更生的能力,中国科学院和工程院就成了践行这种努力的基地。
图为著名的&长崎事件&油画,1896年北洋水师水兵在日本长崎上岸休整时与日本警察民众发生冲突,中国水兵方面有五人死亡、44人受伤、五人失踪(一说为十人死亡)。警察也被打死五人、30人受伤,而长崎市民亦有多人受伤。(中日甲午战争博物馆陈列油画)
来源:京华时报
责任编辑:晓丹
&&看完这篇文章有何感觉?已经有人表态
o&最热新闻&o
o&最热评论&o甲午中日战争测试题(有答案)
您现在的位置:&&>>&&>>&&>>&&>>&&>>&正文
甲午中日战争测试题(有答案)
作者:佚名 资料来源:网络 点击数: &&&
甲午中日战争测试题(有答案)
本资料为WORD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
文章来源莲 山课件 w ww.5 Y
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侵略与反抗第4课甲午中日战争[;汕头]若建立邓世昌纪念馆而收集文物,准备打捞“致远舰”,你认为应该到哪里打捞(D)A.丰岛海域B.威海卫海域C.旅顺海域D.大东沟海域[;扬州]下列历史事件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B)①左宗棠收复x疆②邓世昌抗击日军③林则徐虎门销烟A.①②③B.③①②C.③②①D.①③②[;鸡西]“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这幅挽联哀悼的是黄海大战中牺牲的民族英雄(B)A.林则徐&B.邓世昌&C.岳飞&D.关天培[;福州]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的不平等条约是(C)A.《南京条约》B.《瑷珲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黄石]1895年有人写出这样的对联:“台湾今已归日本,颐和园又搭天棚。”该对联反映了哪个条约签订后的情形( C )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成都]中日《马关条约》是继中英《南京条约》签订以来,对中国造成最严重危害的不平等条约之一。前者内容与后者相比,最大的不同点是允许列强在中国(D)A.开埠通商B.索取赔款C.割占土地D.开办工厂[;常德]全国人大十届会议期间,温家宝总理有答记者问时,引用了清末台湾爱国诗人丘逢甲的诗句:“春悉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万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诗中的“往事”和“割台湾”与哪一条约有关(C)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包头]近代中国被迫与列强签订了许多不平等条约,其中19世纪90年代与19世纪40年代的不平等条约相比,最主要的区别是(D)A.割占中国领土的面积扩大B.开放的通商口岸深入内地C.索取中国赔款的数额加大D.列强获得对华资本输出的特权[;青海]老王一家人在1890年为了谋求生路到重庆做生意,8年后他们会遇到下列那种情况(D)A.老大听人议论英法联军焚毁圆明园的事情B.老王在《申报》上看到太平军痛打华尔的一则消息C.老二从西部回来告诉家人俄国侵占中国西北部7万多平方公里的领土D.老三在一家本工厂打工[;茂名]以下事件和1895年《马关条约》有因果关系的是(C)A.第二次鸦片战争&&&&B.八国联军侵华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北伐战争[;青岛]康有为在诗中写道:“海东龙泣舰沉波,上相锚轩(古代使臣乘坐的一利轻车)出议和……台人号泣秦桧歌,九城谣谍遍网罗。”该诗中的“议和”与下列哪一条约的签订有关(C)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陕西]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唯一提到的一个中国人是工茂荫(清朝户部侍郎),他币制改革在1854年受到申斥。这件事的背景不可能是(A)①马克思理论传入 中国,促使币制改革②鸦片大量倾销,导致白银外流③镇压农民起义,军费开支浩大④通商口岸日本开设工厂,政府收入锐减A.①④&&&B.①②&&C.②③&&D.③④[;潍坊]《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该条约中有利于外国人直接利用中国廉价劳动力和原料,剥削中国人民的条款是(D)&A.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B.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C.增辟通商口岸D.允许日本在中 国开设工厂[;黄冈]与1842年的《南京条约》相比,1895年中日《马关条约》反映了帝国主义阶段列强侵华的新特点,这主要体现在(D)A.割地赔款B.开埠通商C.协定关税D.设立工厂[;佛山]据《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统计,1894年前的50多年间,外商在华共创办企业103家,到1913年,外资企业增加到300余家。外商企业骤增的主要原因是(B)A.鸦片战争爆发B.《马关条约》签订C.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D.《辛丑条约》签订[;泰州]小明同学学习了“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内容后,整理的笔记中不正确的是(A)A.林则徐――《海国图志》B.左宗棠――收复x疆C.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D.日本――割占台湾第四课甲午中日战争(2010年四川省成都市,9)近代时期,在清政府被迫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中,首次出现允许外国人在中国通商口岸开设工厂条款的是A.中美《望厦条约》&&B.中英《北京条约》C.中日《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2010福建龙岩,4)在电影《甲午风云》中,可以看到下面哪个历史人物英勇杀敌的光辉形象A.戚继光B.林则徐C.关天培D.邓世昌(2010广东汕头,7)丘逢甲《春愁》:“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万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这首诗写于()A.1843年B.1894年C.1896年D.1902年(2010内蒙古包头,1)中国近代,确定把香港岛和台湾割让给列强的不平等条约分别是()A.《南京条约》《马关条约》B.《马关条约》《辛丑条约》C.《北京条约》《辛丑条约》D.《南京条约》《北京条约》(2010湖北孝感,18.)刺激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中国的野心,从而掀起瓜分中国狂潮,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的近代战争是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中日甲午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2010年广东省广州市,1)有一位外国人手中有四部反映清朝晚期历史的影视作品,请你按照历史发展进程向他推荐观看的先后顺序()①《鸦片战争》②《末代皇帝》③《火烧圆明园》④《甲午风云》A.①②③④B.①③④②C.④②①③D.④③②①(2010山东泰安,9)下面是几位几司学关于“甲午中日战争”的讨论。其中,表述与史实不符的是&A.小华:黄海大战中牺牲的邓世昌是当之无愧的英雄B.小李:战后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使台湾人民饱受了日本50年的殖民奴役C.小林:战争爆发于1895年D.小王:战争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2010湖南衡阳,7)清末著名诗人丘逢甲在《春愁》中写道:“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诗中的“往事”指的是哪次战争的失败?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中日甲午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非选择题(2010四川资阳,34)(10分)以下是某摄影爱好者游历历史文化遗迹时拍下的照片。读图,回答问题。&(1)李宏同学用这三张照片作为素材办了一份历史手抄报,请你为这份手抄报拟定一个主题名称。(2分)(2)任选一位照片中的历史人物,用你自己喜欢的形式(如漫画、对联、杂文、诗歌、故事、历史短剧等)简介其主要事迹。(要求:符合选择形式的基本要求;史实详尽、真实;语言清晰,想象合理。)(5分,特别优秀的可得6-7分,但34题总得分不超过10分)(3)当你某天旅游到这些雕像前的时候,你会有哪些感想?(3分)34.(10分)(1)近代中国人民的抗争(或抗击列强侵略的民族英雄)。(2分)(2)分三等级评分:①表达形式新颖,符合所选择表达形式的基本要求,史实全面、准确,语言清晰流畅,想象合理,给5分,特别优秀者可给6―7分。②符合所选择表达形式的基本要求;史实不够详尽、基本准确,语言较为清晰流畅,想象基本合理,给3―4分。③不符合所选择表达形式的基本要求;史实不准确,语言不清晰流畅,给0―2分。(3)中华民族英雄辈出;面对外敌入侵,应坚决反抗;落后就要挨打。(只要积极向上,言之成理即可给分)(3分)(2010四川内江,38)观察图片,感知历史,回答下列问题。&请回答:(1)这是近代史上中国和日本签订的一个不平等条约的场景。请说出这个以签约地点命名的条约名称。(1分)(2)这个条约是在什么背景下签订的?(2分)(3)请列举出这个条约有关割地的内容。(2分)(4)这个条约给中国带来了怎样的危害?(2分)38.(1)《马关条约》(1分);(2)甲午中日战争结束;中国在甲午战争中战败;日本在甲午战争中胜利;北洋舰队全军覆没。(以上4点任写一点均给2分)(3)割地:割让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及附属岛屿给日本;(2分)(4)使中国丧失了大片领土和更多的主权,刺激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野心,中国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各1分,不超过2分)(2010四川达州,43.)请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关内容。(4分)①揭开了中华全民族抗战序幕的事件――②允许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的条约――③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初步建立的标志――④20世纪70年代,融化中美关系“坚冰”的美国总统――43.①七七事变(卢沟桥事变)②《马关条约》③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④尼克松(4分)(2010广西河池,11)下列材料:帝国主义列强通过战争,强迫中国签订不平等条约,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控制、操纵中国,阻碍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主要表现在:政治上践踏中国主权:割占土地;强行租借土地和划分势力范围;强迫开放通商口岸;控制海关、司法、航海、外交主权等等。经济上操纵中国经济命脉:垄断航运、工矿企业、铁路等行业;通过银行实施金融控制;以大量政治性贷款控制中国的经济命脉和各个方面;利用特权向中国倾销商品和输出资本,使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无法与其竞争,阻碍中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文化上:通过办医院、学校、报纸和吸引留学生等手段实施文化侵略,灌输殖民主义思想。此外,帝国主义列强通过战争侵略和掠夺给中国人民带来无法估量的物质损失和精神伤害。帝国主义列强在侵略中国的过程中,杀人放火,抢劫财物,无恶不作,对中国人民犯下了不可饶恕的罪行。总之,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奴役,是阻碍中国社会发展与进步的首要力量。先是用坚船利炮轰开中国大门,然后从经济、文化上对中国进行侵略,还签订不平等条约。请回答:(1)列出对中国近代社会性质形成有决定作用的三个不平等条约。(3分)(2)三个不平等条约给中国社会造成的共同影响是什么?(2分)(3)香港被割占后,香港岛哪一年回归?结合条约,你想说什么?(3分)(1)《南 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3分)(2)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2分)(3)日,雪洗了三百年的耻辱。(3分)(10山东莱芜,22)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不断寻求救国之路,进行着民主革命的伟大实践。材料,回答问题。(7分)材料一1898年,康有为向光绪帝建议:“大抵欧美以三百年而造成治体,日本效欧美,以三十年而摹成治体。若以中国之广土众民,近采(采纳)日本……”十年而霸图定矣。”但维新变法仅历时103天就失败了。(1)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戊戌变法的起因。康有为为何主张“近采日本”?(2分)材料二孙中山领导了辛亥革命,但未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他后来说:“政治上、社会上种种黑暗腐败比前清更甚,人民困苦日甚一日。”(2)简述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孙中山为什么说“黑暗腐败比前清更甚”?(2分)材料三毛泽东说:“为什么我们要上井冈山呢?……我们要实现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任务,就举起了反帝反封建的大旗。可是这旗帜不许我们在城内插,我们就只好到山顶上去插,永不放下。”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最终取得了民主革命的胜利。(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毛泽东为什么要上井冈山。他找到了一条怎样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2分)(4)以上三则材料体现了什么历史结论?(1分)22.(1)甲午战争中国失败,签订《马关条约》。(1分)日本通过明治维新摆脱了民族危机,走上资本主义道路。(1分)(2)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1分,答出其中一条即可得分)北洋军阀窃取了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统治更加黑暗。(1分)(3)敌人力量薄弱。(1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1分)(4)在中国,资本主义道路走不通;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1分,答出其中一条即可得分)(10山东莱芜,23)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工业革命的进行对东西方国家都产生了巨大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8分)材料一1306年―1308年,意大利的佛罗伦萨市区有手工工场300家,年生产呢绒十万匹,1343年佛罗伦萨市中有九万余人,从事呢绒生产约三万人,占全城居民的三分之一。(1)材料一中佛罗伦萨手工工场的兴旺说明这一时期欧洲出现了什么现象?中国何时最早出现了这一现象?(2分)材料二马克思说:“蒸汽和新的工具把工场手工业变成了现代化的大工业,从而把资产阶级社会的整个基础革命化了。工场手工业时代的迟缓的发展进程变成了生产中 真正的狂飙时期。”(2)根据材料二,说出英国工业革命的标志性成就与工业革命后的主要生产方式。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工业革命的影响。(4分)(3)为了开辟市场和掠夺原料,英国对中国发动了什么战争?由此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什么变化?(2分)23.(1)资本主义萌芽。(1分)明朝中期以后。(1分)(2)瓦特改良蒸汽机;大机器生产。(2分)影响: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确立了资本主义对世界的统治。(2分)(3)鸦片战争(或两次鸦片战争);(1分)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分)题:(2010江苏苏州,28)甲午中日战争中,下令用自己的军舰撞击日舰最后壮烈牺牲的爱国将领是邓世昌。改错题(2010福建龙岩,21)1901年《马关条约》的签定,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错误:《马关条约》,改正:《辛丑条约》8年级上册第4课甲午中日战争●考点1:黄海大战中的邓世昌八上P16-17能力要求:识记邓世昌率领将士同仇敌忾,为国捐躯是在A.黄海大战中B.威海卫大战中C.丰岛海战中D.平壤战役中[参考答案]A[08山东中考]第6题右图所示的历史人物的主要事迹是&A.领导人民进行虎门销烟B.收复除伊犁地区以外的全部x疆领土C.在黄海海战中,下令用自己的军舰撞击敌人的军舰最后壮烈牺 牲D.威海卫战役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时,自杀殉国[参考答案]C[09甘孜中考]第18题“此目漫挥天下泪,有功足壮海军威”这句诗歌颂的是清朝爱国将领A.林则徐B.关天培C.左宗棠D.邓世昌[参考答案]D[2007年扬州中考]第5题“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此联是为哀悼图7中的清朝将领而写,这位将领是A.林则徐B.邓世昌C.关天培D.左宝贵[参考答案]B[06年徐州中考]第16题“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这两则材料都A.赞扬开发边疆的献身精神B.盛赞同一位著名历史人物C.哀悼战死疆场的民族英雄D.歌颂抗击侵略的伟大壮举[参考答案]D[08连云港中考]第30题“我们从军卫国,生死早已置之度外。我们虽然牺牲了,但可以壮国家的声威。”说这番豪言壮语的,是在中日黄海战役中英勇牺牲的民族英雄A.佟麟阁B.邓世昌C.戚继光D.赵登禹[参考答案]B[08咸宁学业]第4题有人认为,“把37年之后‘九•一八’的炮声看做是黄海海战炮声的历史回响并不为过。”其中在“黄海海面炮声”中涌现的英雄事迹是A.戚继光抗击倭寇B.郑成功收复台湾C.林则徐虎门销烟D.邓世昌等官兵英勇战斗[参考答案]D[09连云港中考]第32题下面三幅图片中的历史人物都曾英勇抗击外来侵略,他们为国立功的先后顺序是&A.①②③B.③②①C.①③②D.②③①[参考答案]C[09河南中考]第2题图1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地点的代号是:&[参考答案]D[08乐山中考]第17题●●●考点2:《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影响八上P17能力要求:识记理解应用梁启超说:“我支那四千年之大梦唤醒,始自甲午战败割台湾,偿二百兆以后始也。”“大梦唤醒”的表现是A.地主阶级以“自强.求富”为口号掀起洋务运动B.各地人民的反清斗争风起云涌C.甲午战败,清政府被迫割地、赔款D.资产阶级开始领导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参考答案][08潍坊学业]第7题日,纪念台湾光复60周年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在近代史上,导致台湾与祖国分离的不平等条约是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参考答案]C[06年泰州中考]第7题张元济在回忆戊戌变法时说:“我们被日本打败,大家从睡梦里醒过来,觉得不能不改革了。丙申年(1896年,光绪二十二年)前后,我们一部分同官,经常在陶然亭聚会,谈论朝政。”其中所谈的“被日本打败”的战争是指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参考答案]C[09衡阳中考]第8题对联“万寿无疆,普天同庆。三军败绩,割地求和”中“割地求和”是指清政府A.与英国签订《南京条约》B.与俄国签订《北京条约》C.与法国签订《天津条约》D.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参考答案]D[2007年江西沪教版中考]第6题关于甲午中日战争,下列说法有误的是A.海军将领邓世昌在黄海大战中为国捐躯B.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标志洋务运动破产C.日本通过《马关条约》割占台湾,导致今天海峡两岸分离D.《马关条约》的签订,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参考答案]C[09长沙中考]第18题台湾是祖国的宝岛,侵犯过它的国家除了西班牙、荷兰、法国、美国外,还有A.葡萄牙B.德国C.沙俄D.日本[参考答案]D[09佛山中考]第5题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个组成部分,近代史上,日本强迫清政府割占台湾及其 附属岛屿的不平等条约是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参考答案]C[06年金华中考]第2题十九世纪末,日本通过发动侵华战争,与清政府签订的将台湾割占的不平等条约是A.《尼布楚条约》B.《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参考答案]C[06年绍兴中考]第9题2006年春节联欢晚会上,大陆赠送台湾大熊猫的乳名揭晓――“团团”、“圆圆”,这一乳名寄托了中华民族早盼祖国统一的愿望,请回答8-9题。8.近代史上割让台湾的条约是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参考答案]C[06年舟山中考]第8题年台湾曾离开祖国怀抱50年。造成这种状况的不平等条约是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参考答案]C[2007年太原中考]第10题全国人大十届二次会议期间,温家宝总理在答记者问时,引用了清末台湾爱国诗人丘逢甲的诗句:“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万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诗中的“往事”和“割台湾”是与哪一次侵略战争有关?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参考答案]C[09苏州中考]第5题清末著名诗人丘逢甲《春愁》“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诗中“往事”是指什么战争的失败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参考答案]C[09淄博中考]第11题台湾诗人丘逢甲在诗中说:“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这首诗应写于A.1842年B.1860年C.1896年D.1901年[参考答案]C[2007年广安中考]第3题爱国诗人丘逢甲在《春愁》中写道:“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诗中内容能让人联想起中国近代哪个屈辱条约A.《南京条约》B《瑷珲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参考答案]C[06年河南中考2]第6题110年前,著名诗人丘逢甲在《春秋》一诗中写道:“春愁难道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shān,流泪的样子)。四万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诗中的“往事”所指的历史事件是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参考答案]C[06年自贡中考]第21题近代中国经济一直受到帝国主义的制约。《马关条约》内容中对中国民族工业发展阻碍最大的是A.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B.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C.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 D.增辟通商口岸[参考答案]B[2007年娄底中考]第14题《马关条约》和《南京条约》相比,最根本的不同点是A.割地B.赔款C.开设通商口岸D.开设工厂[参考答案]D[09贵阳中考]第11题与中英《南京条约》比较,中日《马关条约》新增的内容是A.割地B.赔款C.开通商口岸D.外国人可在华开设工厂[参考答案]D[08黄石学业]第9题一家日本企业征得清政府同意后,在重庆开设了一家工厂。你认为此事最有可能发生在A.鸦片战争后B.洋务运动中C.第二次鸦片战争后D.甲午战争后[参考答案]D[08南充中考]第3题一个日本人在杭州开设工厂,其时间可能在A.签订《东京条约》之后B.签订《北京条约》之后C.签订《南京条约》之后 D.签订《马关条约》之后[参考答案]D[09耒阳中考]第10题一外国人在征得清政府允许后,在苏州开办了一家工厂。这一现象最早可能出现在A.《南京条约》签订后B.《北京条约》签订后C.《马关条约》签订后D.《辛丑条约》签订后第5题[参考答案]C[2007年连云区调研]一家日本企业在征得清政府同意后,在杭州开设了一家工厂。你认为此事最有可能发生在A.鸦片战争后B.第二次鸦片战争后C.甲午中日战争后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参考答案]C[2007年广安中考]第4题近代历史上,日本最先在中国获得开设工厂的权利,它依据的条约是A.《辛丑条约》B.《爱珲条约》C.《南京条约》D.《马关条约》[参考答案]D[2007年来宾中考]第2题观察图一,请将下列地点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图中相应的方框内。(2分)&A.《马关条约》签宁的地点:马关B.《马关条约》规定割让的领土:辽东半岛[参考答案][09重庆中考]第17题上框:B下框:A(2分,填正确一处给1 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下图是1842年,中英双方在英国军舰“皋华丽”号上签订条约的场景。&材料二:条约规定:“割让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及附属岛屿给日本;赔偿日本费白银二亿两;增开苏州、杭州、沙市、重庆为通商口岸;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开设厂。”――摘自川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17页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回答这是哪一个不平等条约签 订时的场景?该条约是在哪次战争签订的?(2)这场战争对中国社会产生的最重大影响是什么 ?(3)根据材料二,回答:这又是哪一个不平等条约的内容?该条约的签订又对中国造成了怎样的影响?(4)材料二的条约签订以后的中国局势,下面的哪幅图片可以显示?(将字母填人括号内)&[参考答案][09甘孜中考]第44题(5分)(1)《南京条约》中英鸦片战争(2)它使中国由封建社会开始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转化,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3)《马关条约》,该条约使我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大大加深(4)C阅读下列材料:材料:清政府派李鸿章到日本马关,与日本内阁总理大臣伊藤博文举行谈判。日本诱逼李鸿章在早已拟定的条约文本上签字,蛮横地表示“但有允.不允两句话而已。”日本限定必须在一个月内办理割让台湾的手续,李鸿章请求放宽期限,说:“台湾已是贵国口中之物,何必着急。”伊藤博文回答:“还没有咽下去,饿得厉害!”经过二十多天的谈判,日本下了最后通牒,限四天内答复,否则北京必不可保。清政府被迫全部接受了日方提出的条件。请回答:(1)材料反映的是我国近代史上哪一个不平等条约签订的情况?该条约给中国社会带来的严重危害是什么 ?(2分)(2)近代以来,台湾与祖国大陆经历了两次分离,这两次分离的本质区别是什么?(2分)(3)材料反映了旧中国怎样的外交历史?你有何感想?(2分)[参考答案](1)《马关条约》(1分)该条约使中国丧失了大片领土和更多的主权,刺激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野心,使中国民族危机空前严重。(1分)(或大大加深了中国半列民地化程度也可得1分)(2)本质区别:第一次分离是国家主权受破坏(或是帝国主义侵占)(1)第二次分离是中国内政(或国共内部矛盾所致)。(1分)(3)屈辱的外交。(1分)感想:弱国无外交,落后就要挨打;勿忘国耻,振兴中华等。(答对其中一项即可,其它只要符合题意,言之有理,价值观正确都可给1分)[08玉林中考]第13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条约规定:“割让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及附属岛屿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增开苏州、杭州、沙市、重庆为通商口岸;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开设工厂。”---摘自川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17页材料二:1898年爱国人士谢缵秦创制的《时局图》&(1)根据材料一,回答这是哪一个不平等条约的内容?从条约中的哪些内容能说明日本的势力已伸入了内地?(4分)(2)这一条约的签订给中国带来了哪些严 重危害和影响?(3)根据材料二,说出该图反映了什么样的[参考答案](1)中日《马关条约》重庆开埠通商。(4分)(2)使中国丧失了大片领土和更多的主权,中国的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日本割占台湾后,台湾人民掀起了反抗日本统治,争取回归祖国的斗争。(4分)(3)反映了帝国主义国家对中国的侵略与瓜分势力范围的情况(2分)虎:英国(1分)[2007年成都中考]第33题在《马关条约》中,最有利于列强对华经济扩张的条款是A.开辟新的内河航线B.允许日本投资办厂C.给与日本巨额赔款D.增开新的通商口岸[参考答案]B[06年韶关中考]第7题下列通商口岸,按开放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组是①广州②汉口③天津④重庆A.①②③④B.①③②④C.①②④③D.①④②③[参考答案]A[06年曲靖中考]第8题帝国主义列强进入资本输出、全面瓜分中国的新侵略阶段是在A.鸦片战争以后B.甲午中日战争以后C.中法战争以后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以后[参考答案]B[06年随州中考]第3题《马关条约》是一个严重的侵略条约,它使列强侵略势力向中国内地最远深入到了当时的A.台湾地区B.江苏地区C.湖北地区D.四川地区[参考答案]D[06年自贡中考]第19题导致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的条约是A.《南京条约》B.《天津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参考答案]C[06年曲靖中考]第9题《马关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被迫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参考答案]错[06年通州中考]第31题文章来源莲 山课件 w ww.5 Y
上一个试题: 下一个试题:
? ? ? ? ? ? ? ? ?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甲午中日战争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