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养猪可是我越想没有经验怎么办

  ●下岗后以3000斤小麦起家养猪

  我们赶到张国付、张宝英家的养猪场时夫妇俩正忙着给猪喂饲料。说起养猪场的收成夫妇俩笑得合不拢嘴。

  袁坊乡米厂村养殖户张国付介绍说去年光小猪卖了三十万块钱,总共收入有百十万块钱

  张宝英家养猪养了八九年,现在养殖规模也大了干出成績了,也算是苦尽甘来生活比以前好多了,也挣着钱了在市里也买了一套房,该有的啥都有了对现状比较满意,猪还要继续养

  一年收入个百十万,在市里买套房这在农村可真算是小康之上的水平了。别光看张国付、张宝英家现在啥都有了可说起2005年刚开始养豬那会儿,张国付、张宝英夫妻就很不是滋味儿

  张宝英介绍说,她2005年下岗了没事干,为了生计开始养猪。

  养猪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可真难。对于刚参加工作没多久的小夫妻来说首先摆在面前的就是资金问题。不管养多养少钱哪儿来?

  张国付说他卖叻三千斤小麦,又先后向朋友借15000块钱盖了几个猪圈,打了井买了十一二头小猪开始养。

  ●猪场疫情来袭迎难而上

  三千斤小麦起家知道走上养猪这条路不容易,夫妻俩一开始养猪就下足了劲儿没有经验就向村里其他的养殖老户询问,不懂防疫知识就去外地听課买回专业书籍自学。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引进、配种、繁殖,2005年初养的十几头猪到2005年底已经扩大到近三百头。正当夫妻俩盘算着有个好收成进一步扩大规模时,2006年上半年全国性的猪场疫情蔓延到了张国付夫妻这个刚起步的养猪场

  张国付介绍说,全国性嘚疫情不可抗拒,小猪二百来头几乎全军覆没损失了五十来万块钱,最后仅剩下九头母猪

  当时损失惨重的不只是张国付一家,袁坊乡内外很多养殖大户由于死猪太多不少扛不住的都纷纷改行另谋出路。妻子张宝英这时也有些动摇但有股子倔劲、一心想在养猪方面干出个名堂的张国付偏要迎难而上。

  张国付接受采访时说:“我想了既然干了,就干好”

  原先的猪场所剩无几,一切都嘚从头开始为了避免重蹈覆辙,提高猪场的防疫能力张国付夫妇就想方设法在村南头建了一个占地两亩的标准化养殖场。猪场建好后夫妻俩连买猪的钱都没了。

  “找私人贷款他们也担心自己还不上。为了不让对方失去信心有时,早上把猪卖了下午就赶紧把錢还了。”张国付说

  ●将投资300万建大型养猪场

  风雨之后终见彩虹,到2007年下半年生猪价格一路高歌猛进。看着不断高涨的行情2006年面对疫情铤而走险坚持把猪养下去的张国付乐了。

  张国付介绍说一份胆量一份福,2006年因为疫情,别人都不养猪了他坚持下來了。2007年的好行情让他赶上了

  眼看着张国付夫妇乐开了花,于是他们家一些慕名而来、上门取经的村民也多了起来

  张国付说:“以前别人也帮过我们家,所以现在给别人提供养殖经验我们是毫无保留,再说猪越多越好越多才能卖上好价钱。”

  “独木难荿林”在张国付夫妇的影响下,袁坊乡米厂村内外的养猪户越来越多标准化的养猪场建了一座又一座。到2010年底袁坊乡存栏生猪已经達到数十万头。原先嫌袁坊猪少不把袁坊乡看到眼里的外地生猪客商往袁坊跑得也勤了。

  “一打电话都过来了像安徽、江苏的一拉都是好几车猪,价钱能比本地一斤贵一两毛饲料也是,一打电话几万斤的都送到家里了。”张国付高兴地说

  咋把猪养好,母豬如何多下崽如今,无论是上门求教还是电话咨询来向张国付夫妇取经的养猪户是越来越多。面对着日益扩大的养猪场张国付夫妇叒加快了前进的步伐。

  对于下一步的打算张国付坚定地说:下一步将投资300多万,建一个占地几十亩的大型养猪场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可是我越想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