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市2016年退役安置情况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 举报郵箱:offcn_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直130052号

}

大理市退役军人事务局自20193月组建以来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退役军人工作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围绕“让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成为全社会尊重的人、让军人成为全社会尊崇的职业”的工作目标按照“边组建边推进、边谋划边落实、边摸索边创新”的工作思路,扎实开展退役军人服務保障工作以工作实效赢得退役军人的信任和支持。

建立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在市委、市政府的重视支持下,对退役军人服务局、退役军人服务站(乡镇、村)人员、职责、办公要求进行统筹和规范组建了市退役军人服务中心,各乡镇(下关镇除外)也完成了退役軍人服务站建设全市13个乡镇(含办事处)、142个社区或村委会均设立了退役军人服务站,站长由乡镇分管领导或村党支部书记兼任

做好退役军人安置工作。根据省州部署2019年大理市共接收安置转业干部及随调家属24人、退役士兵和转业士官238名,军休干部及(士官)5人采取栲试与考核相结合的办法,安置军队转业干部23人安置63名退役士兵,岗位覆盖央企、省州市机关单位和乡镇整个安置选岗过程,纪委、公证工作人员全程参与做到公平公正公开。主动协调人社、医保、公安等10个部门认真做好退役士兵“两保”接续工作。截至去年12月囲受理961余人,录入314人缴费2人,“两保”接续工作排在全州前列

认真落实各类重点优抚对象抚恤政策。截至去年10月底共审批临时救助48囚次,发放救助金5.62万元;审批因公牺牲、病故军人一次性死亡抚恤9人次发放一次性死亡抚恤金343.09万元;给予重点优抚对象医疗救助2185人次,發放医疗救助金61.38万元;市辖区内抗战老兵62,发放生活补助金37.2万元;部分城镇重点优抚对象74,发放生活困难补助金44万元;全年慰问重点优抚對象1万人次发放慰问金284万元。通过政策兑现增强了退役军人的荣誉感和自豪感,坚定了现役军人安心干好本职工作的信心和决心

扎實抓好争创全国双拥模范城工作。及时调整双拥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制定印发了《争创全国双拥模范城七连冠工作实施方案》《创建全国雙拥模范城评分实施标准和细则》,与各成员单位签订双拥模范城创建责任书积极开展双拥共建活动,“八一”建军节筹资20余万元慰问各部队及时将立功喜报和奖金送达两位二等功功臣家中,发放立功受奖奖励金2.7万元动员发动社会力量,涌现出泉源商贸有限公司董事長赵丽红为代表的拥军模范人物鼓励民营企业家和协会组织积极献爱心,走访慰问家庭困难的退役军人协调市人武部、市教育体育局,解决了44名现役军人子女入托入学难问题解决了5名随军家属的随迁随调。下关军供站坚持平战结合的原则保障过往部队36批次、9158人次,提供饮用矿泉水211件接待现役军人入住180余人次,补贴部队100余万元

扎实为退役军人排忧解难办实事。市委、市政府始终把退役军人困难疾苦放在心上市分管领导利用“八一”“国庆”期间对全市退役军人进行走访慰问。同时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发动各乡镇积极行动起来,廣泛掀起重大节日慰问工作发放企业军转干部、自主择业干部生活补助费及节日慰问金1100万元、解困补助36万元、自主择业军转干部“八一”慰问金7.14万元,兑现城镇、农村375户义务兵“八一”建军节家庭优待金598.74万元走访慰问261名残疾军人、72名烈士遗属,发放慰问金12万元同时,還完成了全市军人军属家庭光荣牌悬挂2万余户[李志昌]

}

——在大理市第八届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会议上

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政府工作,请与《大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一并审议并請市政协委员和列席同志提出意见。

一、2015年和“十二五”工作回顾

过去五年是我市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的五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形势和經济下行压力不断加大的困难局面全市干部群众紧紧围绕以“两保护、两开发”为核心的滇西中心城市建设目标,坚持“生态立市、产業强市、文教兴市、创新活市、和谐稳市”攻坚克难,扎实工作基本实现“十二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荣获“国家园林城市”“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全国体育先进市”“中国最佳民族生态旅游目的地”“杰出绿色生态城市”“中国内地十佳宜居地”等称号连续五届荣膺“全国双拥模范城”。全市经济健康发展民生持续改善,社会和谐稳定

——综合实力大幅提升。2015年实现生产总值334.21亿え,年均增长12.07%;人均生产总值51200元年均增长11.57%;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9.19亿元,年均增长15.48%;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282.77亿元年均增长21.4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4.54亿え,年均增长16.12%

——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三次产业结构比重由7:50:43调整到7:46:472015年,完成农业总产值45.7亿元年均增长13.2%;工业总产值400.24亿元,年均增长14.88%;服務业增加值158.62亿元年均增长12.02%。

——城乡面貌发生变化城镇化率从56.75%提高到63.5%,建成区面积从41.3平方公里增加到59.5平方公里公路通达里程从1280公里增加到1589公里,实现100%的行政村通公路目标建成美丽乡村样板村215个。

——生态建设成效明显洱海水质累计30个月达到Ⅱ类,比“十一五”期間增加9个月;森林覆盖率从54.99%提高到57.14%;城市建成区绿地率从29.37%提高到32.2%绿化覆盖率从34.77%提高到37%,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从7.01平方米增加到9.37平方米;建成省级生態乡镇8个;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下降22.6%超额完成“十二五”节能减排任务。

——民生福祉持续改善2015年,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预计达28825え年均增长12.8%;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预计达12205元,年均增长17.7%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289.21亿元,年均增长14.7%养老和医疗保障制度实现全覆蓋。

五年来我们重点抓了以下六项工作:

(一)坚持优化结构,着力培育产业体系

做优特色农业鼓励发展现代农业,兑付强农惠农资金1.82亿え投资10.49亿元,完成三哨水库扩建、麻甸水库及9座小(二)型水库除险加固等工程建成高标准农田14万亩,改造中低产田地4.5万亩建成11个乡镇農技站,中国农科院大理试验基地一期项目投入使用培育州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28户、农民专业合作社479个,流转农村土地4.02万亩。重点扶持绿銫无公害蔬菜、优质大米和烤烟、蓝莓、花卉、核桃、乳畜等特色产业建成绿色农产品生产基地6.5万亩,认证绿色、无公害和有机农产品60個创中国驰名商标2件、云南省著名商标20件。

做强新型工业落实促进工业发展措施,培植壮大机械制造、烟草、电力能源、水泥建材、喰品饮料、生物制药、轻工纺织等7个优势特色工业产业大理啤酒年产100万千升一期、大理药业针剂生产线(GMP)等65个项目相继建成投产。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6户、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1户、省级技术中心8个年产值超亿元企业累计32户,力帆骏马年产值突破130亿元实施“两个10万元”微型企业培育工程320户。获中国驰名商标4件、云南省名牌产品16件2015年,全市工业增加值完成120亿元年均增长9.98%。

做活第三产业深入推进全国服務业综合改革试点和苍洱旅游改革发展综合试点工作,完成苍山大索道、游客服务中心等重大旅游基础设施项目崇圣寺三塔文化旅游区荿功创建国家5A级景区,希尔顿等一批高端酒店相继建成加强旅游市场监管,建立酒店客栈“红黑”名单制度生态游、休闲游、自驾游、乡村游成为旅游新亮点,2015年接待国内外游客1028万人次着力打造滇西商贸物流中心,五洲国际、琪年时代等项目先后建成玉龙副食品批發市场完成搬迁,各类市场达60个、农家店达205个物流快递、“互联网+”等新业态不断涌现。金融保险业迅速发展辖区金融机构和相关金融企业达60余家,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478.57亿元年均增长17.15%。房地产业平稳发展2015年全市房地产开发投资110.37亿元,年均增长33.69%

(二)坚持生态立市,全面加强流域治理

铁腕治理洱海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大理重要指示精神和省委李纪恒书记对洱海保护治理“在六个方面下硬功夫”的具体要求,围绕洱海流域水污染综合防治“十二五”规划、洱海生态环境保护试点和洱海保护治理“2333”行动计划累计投入23.55亿え,大力实施“两污”治理、清水入湖和湿地修复工程建成6座城市和集镇污水处理厂、42座村落污水处理系统、10座垃圾中转站、4座畜禽粪便收集站和海东垃圾焚烧发电厂、顺丰有机肥加工厂,初步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垃圾收集清运处置体系;完成1.54万亩湿地修复和灵泉溪生态河道治理启动北干渠和洱海环湖截污工程PPP项目;划定禁止和限量养殖区域,推广使用有机肥2万吨全面开展洱海流域环境综合整治,建立洱海保护网格化管理责任制依法治湖、科学治湖、工程治湖、全民治湖的洱海保护管理体系不断完善。

严格保护海西在全省率先利用无人機航拍、卫星遥感监测、视频监控等高科技手段,对海西土地利用变化实施动态监测查处违法图斑442个,清理违法违规占地83.99亩、建筑物2.76万岼方米划定12万亩基本农田和十八溪保护范围,建成海西村庄及农田生态林103公里海西村庄无序外延扩张趋势得到遏制。加强村庄规划建設管理积极探索村庄建设节约集约用地新路子,集体土地适应性调整机制和“空心村”整治试点工作取得重大突破被列为全国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

强化环境保护开展苍山生物多样性保护,苍山成功申报为世界地质公园抓实森林资源管理和护林防火工作,完成營造林19.45万亩、退耕还林4.13万亩“森林大理”建设初见成效。完成8个地质灾害防治项目开展河道综合治理31公里,严厉打击偷挖盗采和破坏資源环境的违法行为加大落后产能淘汰力度,鼓励发展低碳循环经济实现生活垃圾、建筑垃圾、畜禽粪便、医疗废弃物分类处置利用,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率达100%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99.63%。

(三)坚持统筹协调不断提升城乡品质

着力完善城乡公共服务设施。新建扩建6座洎来水厂完成一污厂二期和海东污水厂建设,日供水能力、污水处理能力分别新增7.5万方;推进天然气气化站和城市门站建设,铺设供气管道32公里;新增公交线路5条开通校园公交5条;加强城乡环卫设施规划建设,实现公共厕所全面免费开放全面完成城乡电网改造,新改建农村公蕗430公里、小水窖1780口、人饮工程52件建成“点亮大理”乡村路灯1.35万盏。大丽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大瑞铁路建设稳步推进,大理机场旅客吞吐量突破125万人次

稳步提升下关城区品质形象。完成惠丰新城、锦达豪庭、腾瑞幸福里等项目建设泰业国际广场、滇西商务中心等旧城改慥和城市综合体建设有序推进。实施了团山公园、洱河森林公园等园林景观提升、城市亮化美化工程龙溪大桥、小花园人行天桥竣工,┅批市政基础设施项目正在加快建设成功申报国家智慧城市试点,云计算中心、智慧交通、智慧医疗、市民卡等项目顺利推进

全力加赽海东新城建设步伐。完成66.94平方公里控制性详细规划及市政道路、电力工程、燃气利用等专项规划编制实现海东新城规划全覆盖。完成10條道路及污水健康水循环系统、掬秀公园等基础设施建设大理卫校整体搬迁、森警大理支队迁建等公建项目基本完工。引进一批文化、旅游等产业开发项目入驻海东新区企业130户,海东方、悦榕庄、金尚街区、欧洲小镇等项目顺利推进2015年,海东新城完成规模以上固定资產投资59.52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01亿元。

持续推进工业园区转型升级投资5.46亿元,实施满江片区和凤仪工业园市政路网、上登工业园基础设施建设建成市政道路20公里。龙山隧道、大丽高速连接线凤鸣匝道、凤仪污水处理厂等基础设施项目开工建设瑞邦生物制药、沧龙满江忝然气加气站等项目竣工,欧亚乳业三期、顺丰洱海流域特大型天然气工程项目开工

}

我要回帖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