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中国化与可裁判性可接受性

【摘要】:国际仲裁在我国的演進呈现出与西方相反的发展态势,即我国只承认机构仲裁而现代仲裁法的发展特征之一即在于对国内仲裁与国际仲裁进行区分。在近3年的Φ国仲裁实践中,最高人民法院的可裁判性折射出明显的国际化与包容化立场,尤其是在针对境外仲裁机构在中国内地仲裁的开放、中国仲裁機构适用境外仲裁机构仲裁规则的自由等例证但在无涉外因素纠纷能否约定境外仲裁的问题上,最高人民法院的立场却相对保守,且其可裁判性理由难以自洽。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杨长海;;[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曹俊,景蕾;[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杨屹峰;;[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宋翼;;[A];当代法学论坛(二○○九年第2辑)[C];2009年
王灿;;[A];2013年中华全国专利代理人协会年会暨第四届知识产权论坛论文汇编第三部分[C];2013年
吕勇;黄志勇;;[A];《WTO法与中国论壇》文集——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年会论文集(二)[C];2003年
刘宁元;;[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政治·法律·社会学科卷)[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武汉仲裁委员会仲裁员 张杰;[N];法制日报;2007年
北京仲裁委员会秘书长 王红松;[N];人民法院报;2008年
邓峰?王家路;[N];法淛日报;2008年
记者 卢丽涛;[N];第一财经日报;2013年
中国国际贸易仲裁委员会华南分会 林一飞;[N];人民法院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中国硕士学位論文全文数据库
程新桐;[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1年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可裁判性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