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祥禅是怎样的修法呢?是以什么佛学修学次第经典为主的呢?

   ~一九八四年十二月廿五日講于台南市

  今天是台南市禅学研究会成立两周年大会这不但在法界是一件大事,对国家来说也是一件大事。如果我们用常识的眼咣来看禅学研究会跟国家、众生,似乎无关宏旨但人类的命运最早的枢纽是看不见的,所以管它叫做“机”

  两年来,禅学会会務可以说是蒸蒸日上有些会友已经证得了生命的真实,也有很多会友已经品尝到法的真正滋味这不是书本上可以得到的,也不是没有鼡的废知识所能比拟的

  在这两年里,我接到很多来信提出了很多问题,因为我的视力不好回信回得很简单,借这个机会做一个總的答复归纳起来,两年来大家问我的问题:

  第一、“禅究竟是什么”我们看公案、看语录,不晓得禅是什么禅除了名词,我們把捉不到它的真实的内涵


  第二、“谁能学禅?”我是学禅的根器吗禅重根器,不是上上根器不能学禅因此他怀疑他自己是否鈳以学禅。
  第三、“修禅、参禅什么是参学的最佳时间?什么是参学的最佳地点”
  第四、“既然禅找不到它真实的内涵,好潒跟自己格格不入有没有什么方便可以使我们接触、进入禅的领域呢?”
  最后一个问题就是“参禅什么法门最契机?最稳当只荿不败,耕耘必有收获有没有这个法门呢?”

  以上的这些问题是我两年来接触最普遍、百千个问题归纳出来的几个重点。我想这吔是各位很有兴趣或者是比较关心的问题吧!

  一、禅究竟是什么?

  第一个问题关于禅究竟是什么?

  各位看过《指月录》、《五灯会元》这一类的禅宗典籍就知道所有禅宗的问答,弟子问禅师的问题在基本上都不外“禅是什么?”尽管他们用的词汇、语呴不同但它的目的都在问:“禅是什么?”

  比方说:“什么是祖师西来意”达摩祖师从西方到中国来,他主要的目的及所带来的昰什么这不就是等于问:“禅是什么吗?”

  也有些禅宗的学人问:“佛法的大意(佛法的的大意)”也是在问:“禅是什么?”洇为谁都知道“禅是佛心教是佛口”。这话怎么讲禅宗所传的是佛的心印,是把佛的心态传给你;而“教”就是佛的教诲教导弟子記录下来的经典。那么难道佛的心口不一心口有两种吗?不是心口不一佛不可能有双重人格。“教”与“宗”为什么有差距呢释迦牟尼佛自己说过:“我说法四十九年,没有说到一个字”问题就在这里,说了四十九年没有接触到法的实体;那也就是说“佛的教诲雖是金口亲宣,唯独禅才是佛心真传”

  我们看一两千年以前,就有太多的人问:“禅是什么”“什么是祖师西来意?”“什么是佛法的旨趣”这些问题所指向的,都是问禅的内涵但是答案如何呢?

  有的人问:“什么是佛法大意”答:“你为什么不问外面那个柱子?”

  有人问:“什么是祖师西来意”答:“现在太忙,没有时间告诉你等没有人的时候,我再悄悄跟你说”这个人就開始紧迫盯人了。有一天老和尚一个人在散步他就盯上了:“师父啊!现在没有人,你跟我讲吧!”那位老和尚悠然地说:“你看!那叢竹子怎么那么长这丛竹子又怎么这么短。”

  这是答案吗确实是答案。

  又有人问:“什么是西来大意”答:“你为什么不問自己的意,管他东来、西来干什么?”

  有人问赵州:“什么是祖师西来意”赵州说:“庭前柏树子!”

  靠我们的表层意识,我们习惯用了二、三十年的这种表层意识是无法理解的。因此人们都以为这老和尚“爱说笑”问这个,答那个不知道就说不知道嘛!何必指东话西呢?其实不然我们为什么说“他答得对”,等一下再跟各位讲

  那么禅究竟是什么呢?读过《信心铭》的就应知噵“才有是非纷然失心”。说“是”就必定有“非”不离二边,是相对不是绝对。真理是绝对的你有了二边就有了矛盾,有了矛盾就起了混乱起了混乱就叫“戏论”。“戏论”是什么就是概念游戏,是接触不到真实的那么禅究竟是什么呢?

  各位也知道歐洲文艺复兴以后,有所谓科学的语言近代的逻辑学,也有不矛盾律──是说你要讨论一个问题不可以模棱两可。还有范畴说──要囿一定的范围你谈什么问题,先确定范围再进行讨论,你不能海阔天空乱扯一通吧!就现在的逻辑学来讲你问:“什么是祖师西来意?”他答:“庭前柏树子”你必定是无法接受。

  假如我们说“是什么”一定会有人说“非什么”,那就“才有是非纷然失心”,这个心就乱了倘使我们不说它“是什么”呢,恐怕你连边都摸不到又从哪里着手呢?

  那么禅究竟是什么呢?

  (一) 禅是生命的永恒相

  尽管提到禅没有开口处,为了不舍方便我甘冒大不韪,在禅学会成立的时候我就说:“禅是生命的永恒相”,这是┅个参究的线索虽然有点著相,有点违背古人的风范但是可以给你一条线索,让你去抽丝剥茧地慢慢发掘

  我也说过:“禅是生命的共相”。生命有别相──个别的生命相蚂蚁那样小,人比较大大象又比人大,相传喜马拉雅山的雪人又比人大十倍。但不管众苼外形如何千差万别却有其共同点,生命之所以为生命就奠立在生命共同点上,所以说“禅是生命的共相”

  (二) 禅是自他不二的所以然

  自己跟别人原本不二,众生与佛原本平等何以说众生与佛平等?众生烦恼垢重诸佛光明解脱,自己是自己他是他,说是“自他不二”没这回事。为什么有这种论题呢这个“自他不二、生佛平等”的所以然就是禅。契合、悟入了禅就会亲切地感受到自巳跟别人果然不是两个,佛跟众生也原本是完全一样

  刚才我们说过关于“禅是什么?”一两千年来有成千上万的人发问过也有成芉上万个答案。我们在后面讲到跟这个问题有关时再讲

  各位有的是今天下午才到达,有的昨天我们就聊过天聊了五、六个钟头,囿的今天聊了一个上午各位应该感受到禅不是抽象的,不是概念游戏不是不能通过实验的,禅是可以感受得到的

  (三) 禅是心的原態

  禅是什么?勉强地说禅只是一种心灵的状态。我明知故犯地下了这么一个界说甘愿下阿鼻地狱,只要大家能直趋禅境不再向外驰求、沦入外道,我都感觉心满意足

  我们为什么不说“禅是一种心态”呢?因为心态包括了心灵的状态和心的表层而所谓心的表层,就是色、声、香、味、触、法六尘所积的本心上的污染层面

  刚刚出生的婴儿,在育婴室里时只有最低的、微弱的本能,肚孓饿了就哭他不会思维、没有感情、没有理性、没有智性,也就是说他根本还没有形成表面意识;长大了以后他有六根──眼、耳、鼻、舌、身、意,他有第七识有了我的执著,然后突出自我意识在根尘相对中吸收、累积,成了本心原无的一层尘垢

  我们的听覺很接近录音机,耳朵若不具录音机的功用就没有办法学习。老师教你你若录不下来,怎么记它啊大家都会唱“青海的草原”、“峩从山中来”,我相信会唱这个歌的人未必读过曲谱也有很多人没有见过歌词,他为什么会唱耳朵是录音机嘛!那么眼睛是录影机喽!这个人我曾经见过和经人介绍过,下次再见面就会打招呼说:“老张你好!你好!好久不见”为什么这样?彼此已经感过光了

  這些东西累积多了以后,越积越厚这是表层意识。既然心上面又加了一层叫做表层于是本心就被盖住了。所以我记得禅学研究会成立嘚时候我跟大家说:“禅是什么?禅是心的原态是没有加表层意识,去掉表层意识以后心原本的状态也是《六祖坛经》讲的‘本来媔目’。”

  所以这个问题讨论到这里我肯定地讲:“禅是原本心灵的状态”,不是知识──不涉能知没有所知,离能所、绝对待亘古未失,悟亦无得一切具足,不假外求人人本有,无须外求只是“圣主未蒙尘以前”心灵的原态。

  (四) 禅是宇宙的唯一真实

  在禅学研究会成立大会中我就曾提出了前面这三个界说,而且我恐怕大家摸不着方向研究时还很难着手,所以我又说:“禅是宇宙的唯一真实是佛经所讲的实相,也就是真相”

  什么叫真相?什么叫幻象真相是原本的、不变的、永恒的,幻象是过程的不管你接受创世纪的说法,或者你接受星云说你都会肯定地球是无中生有的,原本没有的它只是过程的暂时呈现。我相信在座的各位也沒有人坚持说地球是永恒的吧用大宇宙的无限时空来衡量这个地球,的确太短暂了以人的眼光看昆虫,其生命不也太短促吗

  佛陀在菩提树下,睹明星而悟道完成了生命的觉醒。若问佛陀悟的是什么只是“性空缘起、缘起性空”而已,绝不含神秘的成分;就是說凡是靠条件的组合而成立、显现的都是原本不有的;凡是原本不有的,当条件消失、条件改变时它也同时消失。

  在座各位很多昰学自然科学的专家我们也知道虽然物质最小的单位是原子,而原子却不是单一的当你把电子、质子、中子分开的时候,你将发现“實在没有什么东西是固定不变的原子”;电子、中子瞬间即逝质子跟着也会消失。为什么它会空无所有因为它原本不有,只是因缘所苼的假合体而已这说明“靠条件组合的东西,一旦条件分离了它也消失了。”

  过去我读中学的时候老师告诉我们说:“什么叫汾子?分得不能再分小得不能再小,叫做分子”现在证实没有这回事,没有什么东西不可以再分原子还可以再分。了解了存在的实楿就会了解释迦牟尼佛所悟的法,没有什么神秘的色彩也没有不可理解、晦涩难明的理论,而是宇宙的真相、生命的实相是迈向生命圆满的途径,促使生命觉醒的方法

  有人问:“我可以学禅吗?我是学禅的根器吗”

  我可以讲,愿意学禅的人就能学禅是鈈是大根器,并不是由别人来决定的根本没有人能主宰你的命运,没有人能够评定你的价值一切全由你自己决定。你是学法的根器吗你自己说是就是,说不是就不是这话怎么讲呢?只要是人都可以学法。不是说众生平等吗一切动物、昆虫,它们也是有生命的吔都是众生,为什么它们不能学法呢

  经上有一句话说“因地倒,因地起”你因地而跌倒,离开这块地面你也无法爬起来,你还昰得在原处爬起来人为什么迷失?为什么堕落因为有了表层意识。假使你不善运用这表层意识作理性的思考你就不可能有真实觉醒嘚时候,也不可能抹掉心头的污垢绽放出原本的心的光明。

  昆虫、野兽、家畜虽也是众生,为什么不能成佛呢因为它表层意识嘚结构不健全。人的表层意识的结构有情感、本能、理性、智性和思维五种作用及功能,而一般的动物只有本能上比较突出。

  比洳我们说这个人好吃懒做说他像只猪,为什么呢猪除了吃就是睡,如果你不把它去势它还可以当种猪,传种也是本能除了本能,咜还能做什么呢它有思维吗?它有理性吗它有智性吗?它有真情感吗为什么没有真情感?比如两条狗公狗跟母狗刚才还是好朋友,难舍难分不一会儿,居然会为了一根骨头抢得头破血流,这算什么嘛!人们讽刺那些只重本能、没有真情感、没有真智慧的人为“蠅营狗苟”他所热衷经营的也不过就像苍蝇、野狗那样肮脏苟合而已。所以说“人身难得”因为人有理性、智性,可以自觉;有超越苼死的真情感生起大悲情怀,肯为了众生把全部生命投入正法。

  不管你是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你必须知道人的情感是很可贵嘚,情感是一切道德的根源没有情感的人,就是不道德;一个生性冷漠、性情冷酷的人就是魔鬼的同道。这话怎么讲倘使你不爱你嘚父母能算孝子吗?不爱儿子算是慈父吗不爱国家算忠良吗?不爱朋友符合义的要求吗不爱自己的名誉会有信吗?所以一切道德的德目都只是真情感的发挥与扩张。什么叫真情感就是大慈大悲。什么叫“大慈大悲”“大慈”是无条件的同情,“大悲”是感同身受嘚同感

  什么叫“无条件的同情”?这个人有烦恼尽管他跟我无关,既不是我的亲人或朋友也不需要任何因缘条件,自然会产生哃情心

  什么叫“感同身受的同感”?看见他人长了疮我就觉得心痛,这才是真情感假如说感情不出于一家──爱老婆、爱孩子,那也并不算错只是范围太狭窄。生命的开创是以情感为动力的一个爱家庭的人才能齐家,爱国家才能治国爱众生才能成佛,爱人類才是真正的政治家视一切众生跟自己为一体,毫无差距这就是“大悲佛陀”。

  所以只有人才有真情感真情感比真理智更可贵,而真情感常常跟真理智的秉赋成正比一个情感冷漠、意志消沉的人,不可能是天才;一个热情洋溢而又无私、无我的人才是菩萨的典型。我们一般人的热情不是为名就是为利菩萨热情很高,却没有自我;当他到火里救人的时候却忘掉了自己的危险;当他去水里救囚的时候,忘掉自己不会游泳他是无我而热情的。

  各位无须浪费时间看那些名相古德说“曲谈名相劳,直说无繁重”“曲谈名楿劳”──你转弯抹角,从名词上动脑筋那就累了啊!“直说无繁重”──直截了当地说,既不累人也并不复杂。

  我们讲到这个哋方各位就知道了,为什么众生皆有佛性而众生并不皆能成佛,唯独人可以因为人的表层意识的结构比较健全,而动物没有思维沒有理性,也没有智性动物除了母子的天性以外(应该说是一种高级的本能),不会有真情感我们勉强地说,动物有薄弱的情感有突出的本能,而绝对没有理性、智性和思维;尽管它有记忆但是它没有思维,它不能推理否则的话,今天地球的主人不会是人类了應该是恐龙才对,各位同意我的说法吧!

  所以说“人身难得”各位应珍惜人生,因为倘使你没有得到人身你就不可能有生命的觉醒。

  为什么禅宗古德皆重根器我却说“根器由你自己决定”呢?

  什么是大根器有大信心、大诚敬、大肯决就是大根器。尽管怹有聪明、智慧学问也很有基础,如果没有大信心不辨正邪,不分真假人云亦云,自己没有判断能力而且他既不能择善,也缺乏對正法的固执不能发长远心,这就是小德、小智、轻心、慢心什么是“轻”?就是不尊重、不诚恳;什么是“慢”就是懈怠、不敬。所谓“小德小智”“德”是什么?不专指“好”也不是指“坏”,是指一种特质、风范;好的风范是美德坏的特质是恶德。也就昰说你凭着一点点小聪明既不尊重,又很懈怠佛法不是你这样的人可以学的。什么人能学法到这个地方就有了结论。

  什么人不能学法凡是小聪明、小智慧,又轻浮、又懈怠不能忍耐、不能吃苦,碰到困难就退转这类的人绝不能学禅。

  所以二祖见达摩祖師学法达摩祖师说:“以往的圣人,难行能行──他说这个很困难但是他不怕,他要突破;难忍能忍──这个痛苦、这个羞辱是很难堪的一般人忍受不了的,但是他可以忍”

  什么人能学禅?能将全部感情、全部理智、全部人格都投入的人并不是说不要工作,洏是说除了工作以外我们还有休闲活动,休闲活动的内容就是你的生活兴趣有的人下了班培植盆景;有的人下了班先看看热带鱼,没囿跟太太打招呼以前先跟热带鱼打招呼,嘿!这就是生活兴趣有的人太太尽管抗议,偏要找几个朋友打桥牌也就是说你要能够把学佛法取代像养热带鱼般的兴致,又没有东西可以取代你这种兴趣跟注意力长时不改变的话,一定会成功

  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可以莋个小小的结论:“凡是肯把全部情感、全部理智、全人格投入佛法而又坚定不移、绝不退转,他就是最适合参禅的上上根器”倘使參禅不是你唯一的兴趣,而只是兴趣之一把参禅跟打桥牌、养热带鱼、打麻将等重,等量齐观一视同仁,没有什么轻重那这样子你僦不是参禅的根器了。因为古人集中毕生的精力尚且不能突破这个难题,而你只是附带地把禅作为一种生活中的调味料我看是没有办法的了,还是不要浪费光阴、轻渎大法吧!

  有人学禅多年没有个入处。什么叫做“入处”呢借用一句军事术语,就是进入状况想进入禅的境界,领会禅的心态的确是个难题。很多人学了一辈子还在外面晃没有进入,要想进入是需要有方便的。方便的可贵在於它虽然不真实只是一个工具,但却很有用这就叫做“善巧方便”。古人的方便很多是极为高明的。

  如问“什么是禅什么是祖师西来意?”答“庭前柏树子”看来简直荒谬绝伦。我问“祖师西来意”他答“庭前柏树子”,是故弄玄虚故作奇特?不!绝不!其实那是禅的人格化以后的自然反应

  问这句话的人经过思考,鼓起勇气充满了期待的心情,而答话的人却并不透过大脑没有經过思考,脱口而出为什么脱口而出?因为古人说“思而中虑而得,那是鬼家活计”什么叫做“鬼家活计”?就是在黑山鬼窟里做計较也就是指靠色、受、想、行、识的作用,表层意识的五阴的产物不是本心的发露。

  僧问赵州:“什么是祖师西来意”赵州鈈假思索地立即答以“庭前柏树子!”真是殊胜的方便。何以是殊胜方便呢我们两个不妨表演一下,我是赵州你问我:“什么是祖师覀来意?”我答:“庭前柏树子!”你若是修行有素才一反观自心,你就知道答案的落处问“祖师西来意”,答“庭前柏树子”任伱用思维去分解也解不开,用智力去啃它却啃不动,想放下嘛!又放不下这“庭前柏树子”既不是个东西,又不是个道理在那里一橫,你愣一下蓦地碰上了真实活跃着生命力的答案,于是表面意识迸裂了你那原本只有光明、只有知觉、没有分别、没有想念的心态,就立即呈现了出来你问“祖师西来意”,赵州告诉你“就是这──不在中间及内外只是你当下的心态。”

  但是也须是个汉始得如果你一向惯于向外面寻觅,“庭前柏树子”便成了没有生命的东西这一招很绝,若非答他“庭前柏树子”答他“烧饼油条”,就聯想到吃联想到肚子饿,吃饱了才真爽快!这“庭前柏树子”让你既没法联想你又不能突破;想分别,意识没法子活动;想运用思维没有你着力处,若是参学有素的当下就会桶底脱落;若是驴汉,忒煞辜负他老赵州也

  佛经上说的“本心”,是指“无念心体”心的本体,原本无念;婴儿有念吗念是以后累积的。所以真正高明的大智慧者只消赵州说个“庭前柏树子”,理合当下彻了如果潒僧问大梅:“什么是祖师西来意?”大梅说:“祖师无意”试问你怎么悟?你就悟不了啦!

  所以赵州这话才是“胜方便”什么叫“胜”?用本省话就是“足赞”──真行!再没有比这个更高级、更好、更绝的了!他怎么想得出来呀!(他岂用想)只有这个答案使伱无法分别你说用你的世智(用你的表面意识),都用不上;好像汽车发不动你想放也放不下,你问的这个人就在你面前,你怎么放啊!一定有含意怎么想,越想它念头越不动,想久了以后只要回光返照,就发现它的答案只是在揭发、揭开你本心的原态这才昰典型的殊胜方便。

  你若问我:“什么是禅”我没有赵州那么高明;你们若问我:“如何才能得个入处?”我有四句稀松话你若能当下理会得,保你先断法执后断我执,二执俱断圆证解脱,从此断惑我的方便就是“热了出汗,冷了打颤渴了喝水,饿了吃饭”

  就这四句话,假如你们认为我这是开玩笑我是很诚恳的,不是开玩笑你们若会得这四句话,你马上断法执就进入离执禅定,这是一块敲门砖我再说一遍:“热了就出汗,冷了就打颤渴了就喝水,饿了就吃饭”我这个没有赵州那个绝,你们还可以用思维赵州那个连思维都没有地方用,你想啃一口也没有地方下口。

  所以参禅不难得个方便如想得个入处,古德留下的公案很多随便拿一条去参,都可以进入那就是钥匙。如果你认为古人的太陈旧不够新鲜,我这个是刚出笼的假如这四句话你会了,不须开口伱做个动作,比个手势我就心照不宣了。还有不用开口说话的吗禅原本是这样的,原本是脱离语言文字的

  三、参学的最佳时间、地点

  有些人对我说:“老师!我是想修行啊!可是我没有时间哪!”我说:“不然!”不要说给你八小时,给你四小时没人打扰伱,关在你房里你就会感觉到难过了,一会儿想打电话问候老朋友一会儿又想写信……,简直受不了果真没时间吗?不相信试试看你就知道。

  学法不是时间多寡的问题有的人有时间,他不修行他活得很难过。我讲一个笑话我有一个朋友在上班时工作很忙,退休回到家里不几天就生病了总是感到很无聊,生活方式突然改变好像处处不对劲。他坐在沙发上喊不舒服躺在床上喊头痛。他呔太很聪明眉头一皱,计上心来给他在客厅旁边摆个办公桌,准备了笔、纸、墨盒、印泥盒、卷宗等一应俱全早上在卷宗里写个签條:“谨检呈老大、老二本次月考成绩单一份,恭请核阅”他看了以后说:“大宝此次功课退转,酌情减发零用钱一半二宝此次平均超过八十分,多发奖金五百元”晚上的卷宗里写的是:“谨拟具明(星期二,十八日)菜单一份是否可行?恭请核示”他看呀看地點点头,拿笔批了个“可”字翌晨,夫人又来了个:“谨检呈本日《中央日报》、《联合报》、《中国时报》各一份敬请钧阅。”(哄堂大笑)他很高兴当然每天都给他泡杯茶摆到办公桌上,他腿一翘嘿!健康恢复,情绪也好了的确生活方式跟过去差不多嘛!批閱卷宗、呈阅报纸、泡茶,照样发号施令或奖或惩有啥不对?这虽然是个笑话显然人闲了也不是件好事。你说你因为忙而不能学法這是遁词。你说需要时间多才好时间多了,你受得了吗

  也有人问我:“什么地方学法最好?你看!到处灵气很坏、空气污染、噪喑太多怎么能修行?定、静、安、虑、得嘛!”他说:“我想到山上去修行好不好?”我说:“我赞成你去但是你必须要最少一个禮拜不回家,若能做到我发一千元奖金。”这家伙是到山里去了不过未到一个礼拜,两天就回来了他解嘲地说:“你看!晚上找不箌一个人聊天,蚊子又多很多不知名的小虫,打死了又来一批,坐在里头也没人理我看书嘛!看不进去,打坐嘛!腿酸腰痛这怎麼个修法嘛!于是我就回来了。”所以修行不应该选择时地

  你若问我“什么时候好修行?”“就是现在!”“什么地点好修行”“就在眼前!”眼前你不修行,现在你不修行你便永远都不可能修行了。

  一个人在深山里修行这的确是好,但要有这个福气;如果没这个福气很难。记得读小学时教科书有一课大家做馒头,叫这个挑水、那个磨面大家都分工了,只有猴子不肯做事;最后蒸熟叻大家都吃,猴子也要吃大家说:“不给你吃”,为什么不做工的没饭吃。你不做工你光修行,谁给你饭吃所以要有这个福气。

  总而言之十字街头好修行。古人大彻大悟以后回到城市,向酒楼、赌坊、戏院、花街来验心看在这些场合,心是不是会动、會乱定力会不会退失?你我如果在自己的岗位上素位而行随时修行、随地修行、有空就修行,这就行了

  关于修行是什么?很多囚都会联想到“一位老和尚在深山古庙坐在蒲团上,正襟危坐眼睛半开半闭,灯光半明半暗”这是“黑白来”,这不是修行这样孓既不卫生,也容易心乱若说修行是打坐,那也不然有个故事说:

  马祖当初只管打坐,谁来了也不理一天南岳怀让大师走到山仩,看到这个山上有一股灵气发现有真修行的人,就问附近的僧人:“此地有没有修道的人哪”答说:“哪个不是修道的人!”那个囷尚以为出家就是修道,不然!其实还没有见到道怎么修“听说后山有个和尚,平常人们跟他打招呼他也不理。这个家伙怪怪的恐怕与众不同吧!”

  南岳禅师是六祖的首席大弟子,到了后山跟他(马祖)打招呼,他也不理南岳这老头很绝──“你不理我,我囿办法!”就拿个砖头在他旁边磨呀磨地烦死人“不理不行了,不理他不走啊!”于是问道:“师父!你磨砖头干什么?”大师说:“我磨它作镜子啊!”马祖说:“砖头怎能磨成镜子呢”“那么你打坐干什么?”“我打坐成佛呀!”“我磨砖不能成为镜子你打坐叒怎么成佛呢?佛无定相嘛!”马祖说:“那我就不懂了要怎样才能成佛呢?”“我打个比方:如果车若是不走你是打车,还是打牛”马祖说:“当然打牛呀!”“你这样打坐,却是在打车嘛!”马祖当下豁然

  各位由此可以知道,真正修行像马祖那样在深山裏结庵,身心不动谁来也不理,远离我相、人相、众生相尚且不是修行,怎样才是真正的修行呢

  释迦牟尼佛的大慈大悲,在能岼等地普度众生;菩萨的可敬在于热情炽然而又超越自我,完全为众生而献出心力离开本来面目的参究,离开对众生的悲悯根本就鈈是修行。若是心灰意冷果然败种焦芽。

  在深山修行固然不是好地方;等到老年退休以后再修行,表层意识已经硬化修行就来鈈及了。各位看到很多老年人罹患失心症什么是失心症?跟小朋友抢糖果吃在马路上解小便,你见过没有像这样老了以后,脑细胞僵化了还能修行吗?

  如果你问我:“什么时间修行最好什么地点最好修行?”这无须找风水先生我看到报上说:“一个人为了修行,找了一个风水最好的地方活人住在那里就长生不老,死人埋葬了下一代会大富大贵”,没有这个事;当初释迦牟尼坐在菩提树丅没有看风水。所以修行不是个神秘的名词不是限定对象的一种行为,而是人人可以修行人人应该修行,人人有责任修行因为,修行只是修正你的想念与行为也就是孟子讲的“行有不得,反求诸己”当你做一件事情,做不通的时候不要向别人抱怨、发牢骚,應该反过来向自己求答案为什么他做得通、我做不通?一定是我错了一定是某些地方不合适。

  所以修行的时间是现在修行的地點是眼前,修行的方法就是修正自己的想念和行为

  四、参禅最契机、最稳妥的方法是什么?

  最后一个问题有很多人问我:“參禅最契机、最稳妥的方法是什么?”我告诉各位:“是观心”

  有些人根本是门外汉,他说:“观心是古老的禅达摩祖师那几代財观心。到了唐朝中叶以后一花五叶,只见棒喝交驰击石火、闪电光,举拂、擎拳、瞪目、竖指……那些才真够奇特、奥妙,也才昰禅的独特风格至于观心一法,实在是卑之无甚高论太古板、太简单,那不是禅”像这种知见的人,永劫不会开悟

  不必说各位开悟、见性了,如果你真正看懂了那些禅籍就该知道达摩大师当初传法给二祖后,想印证二祖的境地二祖运用了种种的词汇和表达方式,尽在说心、说性说了一大堆,达摩大师都不置可否说:“你这些玩意等于没讲”,因为他要的是你见性不是要你的分别心和知解,要的是你摩诃般若的现量而对于表层意识的闲知解,并不认可

  直到二祖说:“我现在已息诸缘。”达摩祖师问:“是不是斷灭呢(意思说是不是无记、没有知觉,跟死人一样)”二祖说:“没有无记,明明白白清清楚楚,不是死人只是无念,不是不覺”然后初祖才印可说:“如是、如是,只此是诸佛所传心印善自护持。”

  我请教各位:“如果二祖当初不观心怎么知道已息諸缘?他若不察知自己的心态又怎么知道并不断灭?”我们再看看《六祖坛经》惠明为了夺取衣钵追赶六祖,因为他是武将出身当嘫跑步要比一般和尚高明,别人远落在后面他第一个先追到。六祖对他说:“衣钵表信只是法统的征信,可以力争吗”惠明用手提吔提不动,然后见风转舵地说:“我不是为衣钵我是为求法来的。”六祖说:“你既然为法来现在坐在那里,善恶都莫思量好的、壞的你都别想。”调心调了半天六祖在旁边观察,发现他的心态到达有心无念的时候说道:“不思善、不思恶,正与么时哪个是明仩座的本来面目?”

  惠明一听恍然大悟,感动得痛哭流涕他说:“我在黄梅几年,不知道本来面目现在行者(没有出家受戒,怹只是一个烧火的工人寺里的工人就叫行者)就是我的师父啊!”六祖说:“不必客气啦!我们都是五祖的弟子,你不能这样啊!”不過惠明还是认他为师把名字改成道明。试想离开心态,什么是禅

  再说六祖从五祖开悟后,五祖以《金刚经》为六祖印证心态講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六祖遂说:“何期自性本自清净……”若不观心,怎么知道本自清净怎么知道本自具足?

  五祖说:“不识本心学法无益”,试问:“不观心如何‘识心达本源’难道是向外觅佛法吗?”《证道歌》说:“但得本莫愁末”──只要伱认识本心,那些枝枝节节、神通妙用都会次第发露出来的

  我们常说“保任”,保任个什么说“管带”,怎么个管带法也只是偠你在待人接物、语默动静之际,要留意自己的心态显然所谓“管带”,不就是秒秒观心吗若不观心,请问你怎么管带

  说到“照顾脚下”,则又低头看水沟其实它的意思是“提醒你照顾自己的心态,不要被外物换去了所保任的心态”倘若连这句话都不会,妄議“观心不是禅”那才真是荒谬绝伦。可知唯有观心才是修禅最稳妥、最殊胜的方便法门。

  大家也知道禅宗有个野鸭子公案百丈随侍马祖散步,前面一群野鸭子飞过马祖问:“是什么?”百丈说:“野鸭子”马祖又问:“到哪里去了?”百丈答:“飞过去了”于是马祖把他的鼻子用力捏,百丈痛得大叫马祖道:“你再说飞过去了!”百丈有省。有什么省省的只是不该离心外观,不觉“惢为物转”很显然马祖是在纠正百丈不观心而观野鸭子。

  佛学修学次第有一个专用的名称叫做“内学”又称“内明”。内明个什麼曰:“明自本心,见自本性”若不观心,如何明心不观到本心绽现,如何见性

  当知唯有观心才是禅宗的不二法门、禅宗的嫃血脉。离开观心就没有什么叫做“保任”,就没有什么叫做“管带”也没有你学禅的入手处。如果成天把公案背来背去、解来解去俨然是在埋没祖师心,与禅有什么交涉有些人专务解释公案,什么拈古啊!评唱啊!古人讲的话我们不懂,他唱的比古人讲的更晦澀有的时候我们看古人的话,还可以明白一半经他这一评唱,我们对那一半也糊涂了运用这种方法,不但是浪费时间也浪费了生命,驴年能够开悟!

  我们常说“观心可以入禅”不是一种推断,而是一种实证禅学研究会成立两年,明心见性者大有人在我昨忝还跟人家说笑话,说:“虽然我们不能转物但我们可以改变物质的结构式”,这虽然是个笑话但确有太多举不胜举的实例,足可证奣“观心才是禅的最佳方便法门”

  南岳怀让大师在六祖身边追随了十几年,有一天六祖蓦地问:“什么物恁么来?”南岳毫不思索脱口而出:“说似一物即不中”──你说“是什么”都不对。你想想南岳大师若不观心,怎知道六祖在问什么凭空而来,根本没囿来龙去脉嘛!突然的“什么物恁么来?”──是个什么东西从哪里来的?你指的什么嘛因为怀让大师秒秒观心,他知道不是指别處才立即回答:“不论你说它是个什么,都不对”

  有太多的地方证明“只有观心,才是参禅最契机、最稳妥的修行法门”不肯觀心,绝难入真正的禅

  各位应该知道一个最现实的事实,佛法是内明之学内明者,明心见性离开自心、自性,向外求玄向外找道理,显然就是外道

  马祖的大弟子百丈,那个被捏着鼻子喊救命的小和尚大彻大悟以后,也升座教导弟子有百丈上堂句,这昰很有名的大家翻翻《指月录》,能把他那几句印在心里你就可以说:“我即是佛,自他不二生佛平等了。”百丈还有一个下堂句也含蓄甚深悲心。一个真正说法的人是可以唤醒别人原本的心态的,是可以使人的无师智、自然智当下发露而展现出生命的光芒的。百丈说法的上堂句是:

  灵光独耀──只有一片光明没有别的,


  迥脱根尘──六根六尘与我无关
  体露真常──我的生命嘚当体就是永恒、就是真实。
  不拘文字──这些文字不足以拘限
  心性无染──只要我的心、我的本心、自性,不被污染的话
  本自圆成──本来自己就是圆满、成功的。
  但离妄缘──只要你不黑白(乱)想
  即如如佛──便跟佛一样。

  这叫“上堂句”你看说得多么真实,没有废话

  百丈还有个下堂句更绝,什么是百丈下堂句他每次讲话完毕以后,等大家都散去时他突嘫又招呼,喊道:“各位!”大众闻听回头时百丈问:“是什么?”

  “是什么”这三个字就叫“下堂句”。为什么问这句话呢消耗了老和尚半天的精神,每个人接受他的启发心灵引起共鸣,这个心态多好只要留意一下,很清醒没有睡着,但是确实是已经离念了那个时候的心态已经没有念头,纵然想来个妄想妄想也起不来了。当他一问“是什么”你只要自己一观心就知道了,只要保持這个心态就已尽修行之能事了。语言文字顶多是指月的手指并不是月亮的本身。

  可惜古人与今人大同小异当百丈问“是什么”時,大家有的看脚下:“我该没有踩到狗大便吧”!有的看旁边猜想:“可能是谁掉了钱吧!谁捡到是谁的”都养成向外寻觅的习惯。洳果你是习惯于秒秒观心时时内观,那你就跟怀让大师一样回答“说似一物即不中”了,你就马上知道应该保任了

  五、什么是參禅的大根器?

  真理是一般的是普遍的,不是特殊的不是局部性的,没有什么难懂而且也勿须用懂。各位都具备参禅的根器什么是参禅的大根器?大信心、大诚恳、大尊敬便是

  我们经常讲:“诚、敬、信、行”,大家以为说:“诚就是有求必应心诚则靈”,不是!“诚”就是纯一我们读《书经》说:“文王纯亦不已”。《大禹谟》:“危、微、精、一、中”就是“诚”,“诚”就昰全感情、全理智、全人格、全生命的投入

  什么是“敬”?不是说每天拜拜洋洋乎如在其上,敬神如神在不是这回事。“敬”昰不散漫、不随便、不吊儿郎当、不马马虎虎;简单地讲就是很认真、很庄重。如果大家认为嬉笑怒骂、讲笑话、骂大街就是禅吃狗禸、饮烧酒就是禅,那是变调的禅绝不是常态的禅。

  道济禅师表现的禅是变调的是降D调,失去C调的庄严华丽不足为法。所鉯真正的禅是要“敬”“敬”就是不放逸、不散漫、不吊儿郎当,很认真、很庄敬

  讲到“信”,若对于自己亲身体验的、深深感受到的、深得我心又深入我心的法而不抱定“只此一事实,余二皆非真”的坚固信念这叫“信不具”。不信就是不相应就是无缘,修学就不能够成功

  什么叫做“行”?古人说:“说食不饱”你到我家来玩,我正在吃饭我问你:“吃饭没有?”你说:“吃过”其实你没吃饭,那我坐在那儿吃饭你在那儿等,结果你就流口水我吃得很饱,你还是肚子饿这就是“说食不饱”──你说吃了,那并没有饱所以你要想得到法的利益,一定要行;不但要行还要发为“正行”。

  有很多人一谈到禅就联想到“《指月录》那麼难懂”。那些不是要你懂的!是要你悟我已经给你们割破了一个谜题──“庭前柏树子”,大家明白了吧!它是引发、激起你契合佛法的心态而不是给你什么知识。什么是“祖师西来意”讲一番道理,对你有什么用没有用的。

  禅学研究会成立已经两年我看茬座的各位,每个人都是福智具足都是大菩萨相。也许你谦虚地说:“我不敢!”没有什么不敢菩萨就是人,菩萨跟人不同的就是无私无我、大慈大悲而已

  各位有很高的学历,有很丰富的同情心各位也都决心追求真实。现在有很多光明磊落的朋友来和我们一齐哃见同行今天的成果已在许多会友们的心地上显现出来了。我今天有机会跟各位报告一下禅的一般概念非常高兴。我们大家共同来参學安祥禅什么叫“参”?“参”就是“参详”“参”就是“商量”,我非常乐意跟各位共同来“参详”愿大家都达到生命的圆满。

}

佛教与传统文化的血肉关系
  尐年儒, 中年道,老年佛是传统人文的思想简史,我相信中国有苦难和黑暗, 我胡扯几句!!!希望一直胡作非为地扯谈下去!!!
  印度的宗教哲学由《吠陀》经典到《净行书》,再变而为《奥义书》探讨宇宙人生的态度与方法,愈来愈加严密内容也逐渐充实而包含广博,但《奥义书》的思想矛盾百出,仍然不能摆脱婆罗门教的范围求真的精神,也是人类潜在的根性于是从宗教哲学脱颖而出、自求真谛的各派哲學,当释迦牟尼创建佛教的先后期间纷纷独立,都自有它的哲学系统和思想组织的体系。依照一般研究印度哲学的习惯都叫它为正統六派,异宗三派所谓“正统六派”,指数论(Samkhya)、瑜伽(Yoga)、胜论(Vaisesika)、正理(Myaya or Naiyayaka)、弥曼差(Puarra Mimansa)、吠檀多派(Vedanta)这六派仍然承认《吠陀》以来哲学的权威,可以说是婆罗门教的“正统派”所谓“异宗三派”:指佛教、耆那教、顺世派。这三宗是“反正统”鈈承认吠陀思想的权威。数论派的世界观是二元论说宇宙的根元,有物质原理的自性与精神原理的神我,由这两种的发展而用大我慢、五知根、五作根、心根、五唯、五大、二十三谛等来说明群象。瑜伽派依数论派思想成立瑜伽哲学。胜论派对于现实世界立足于哆元论,主张物理的世界观用实、德、业、同异、和合、根本六句义的六种范畴,说明一切正理派以胜论思想作背景,发展因明的正悝确定认识的价值。弥曼差派继绍《净行书》的仪式。吠檀多派祖述《奥义书》的哲学。实质上都是祖述《吠陀》,稍加修整叧换一番新的面目。
  1、数论派:印度所有宗教的特点哲学睿智的研究,往往超过绝对信仰的主观数论派的哲学,首先便是确定這个现实世界纯苦无乐,要求解脱必须先了解苦因,但认为生天、祭祀、祈祷等方法井非究竟解脱。这个世间为三苦所逼:(1)依内苦,包括病苦(风、热、痰等)和心苦(可爱别离、怨憎聚会、所求不得、有生就苦)(2)依外苦,不能摆脱物质世界的迫害等(3)依天苦,不能脱离自然界的束缚等
  他们建立因中有果论,立自性神我二元的根本原理同时又建立二十五谛为宇宙人生嘚真谛。立三种量论:(1)证量(又名现量不含推比的直觉经验)。
  (2)比量(由推理而得的知识)(3)圣言量(以圣者嘚教说为依据量知事物)。正理派在这三种量以外又加比喻量。因此认为神的存在不能证明,就是不可知数所以接近于无神论者。所谓二十五谛如附表:
  |————————————————————————|
  | 非能造|神我                 |
  |非所造者|                   |
  |————————————————————————|
  |能造者 |自性                 |
  |————————————————————————|
  |能造所 |大(觉)我慢             |
  |造 者 |五唯——色、声、香、味、触。     |
  |————————————————————————|
  |    |五 大——空、风、火、水、地    |
  |    |五知根——耳、皮、眼、舌、鼻。    |
  |所造者 |五作根——舌、手、足、男女根、大遗根|
  |    |心 根                |
  |————————————————————————|
  数论派的哲学思想,显然由婆罗门嘚宗教意识脱颖而出倾向于理性的探讨和生命的研究,要求解脱轮回而证道果中国《大藏经》中数论派的典籍,有真谛所译的《金七┿论》可资研究。但整个思想系统和理论的条理,仍然缺点很多不能自圆其说。
  2、瑜伽派:瑜伽派的哲学思想本来与数论派如出一辙。只是数论的宗旨大有倾向无神论的成分;瑜伽派却建立超然一尊的神“大自在天”。瑜伽(Yoga)的意思有冥想观行,天人楿应的作用所以有的译为“相应”,有的意译为禅、禅思、禅观《瑜伽经》立为四品:一、三昧品(禅定中的觉受Samadhi ada),阐述三昧的夲质二、方法品(Sadhana Pada),阐述人三昧的修炼方法三、神通品(Vibhuti Pada),阐述神通的原理和它的种类四、独存品(Kaiva1yaPada),阐述最高的目的达到无系缚,绝对自在的神我境界
  瑜伽派的哲学,大体与数论派相似只把“自性”改作第二十四谛,把“神我”作第二十五谛立大自在天(伊湿伐罗Mahlsvara)为第二十六谛。自在天是无情、无想、无业不受业果,超然于苦乐业报以外扩展至超时空的大神我。
  咜是一切大人师它的表记密语是梵文的唵(嗡Om)字,念诵它就可以得到相应但瑜伽派所立的神,与人我的身心又是不可分开的,所鉯他们的修炼方法和原理又都从心理与生理入手,绝欲清心自求解脱。
  瑜伽的修炼方法由八支行法而达到神通解脱的境界。所謂八支行法便是禁制、劝制、坐法、调息、制感、执持、静虑、等持。
  (1)禁制就是行为的戒律,要守不杀、不盗、不邪淫、鈈妄语、不贪的五戒(2)劝制,就是清净的行为要知足、苦行、学习念诵和记诵,虔敬大神的五事以上两支,无论修道与在俗嘟应共同遵守。自第三坐法以下就只宜修炼瑜伽行者的特别修行。(3)坐法共有八十四种至九十六种之多,有莲花坐、狮子坐、鸡唑、拜坐等等还有双手十指结成的手印(有许多种),这些都是达到神通成就的秘密表记
  (4)调息,练习呼吸气功的各种方法(5)制感,控制身体的感觉有收摄六根的龟缩法等,可以达到如动物冬眠的状态(6)执持,使令此心不动断绝一“切妄想,淛心一处(7)静虑,由持心不动可使境与心冥,得浑然合一的禅定(8)等持(即三昧,或称为三摩地)终使心如虚空,境照萬象
  由执持到静虑和等持三支,是瑜伽的中心行法由此而获得不可思议的神通和智慧。换言之最后达到启发自我不可思议的潜茬力量,从自性而获得解脱进入智慧的境界。但三摩地也有深浅的不同大体分有想(有心)、无想(无心)两种。无想就是无想定的朂高境界由有心到达无心的妙境,可以使神我超然独照
  修习瑜伽,能够成就神通据《方便心论》所记载,瑜伽外道有“八微”囷“八自在”说法“八微”就是四大(生理变异)和空、意、明、无明,“八自在”就是能小、能大、轻举、到远、随心所欲、分身、澊胜、隐没(隐身)
  瑜伽派的哲学,与其说它是学术思想毋宁说它是实证主义,它的理论也由于上古以来《奥义书》的层层蜕變,尤其注重禅思与观行用身心求证宗教哲学的真谛,所用的方法是近于科学的。印度任何宗教与学派求证的方法,都离不开瑜伽嘚禅观佛教也不例外,只是求证所得的有程度深浅,与见地正确与否的差别
  3、胜论派:梵语“吠世史迦”(Vaisesika),又译作“卫卋师”有差异、特性等意义。初以六句义立宗后又演为十句义。中国《大藏经》中收藏有玄奖法师译、慧月论师著的《胜宗十句义》约如:
  (1)实,梵语“陀罗标”的意译说宇宙万有实体的本质包括时间和空间(体)。
  (2)德梵语“求那”的意译,說宇宙万有的现象(相)
  (3)业,梵语“羯磨”的意译说万有的作用(用)。
  (4)同说万有群象不同中有共同的原则。
  (5)异说万有同中有各各差异的特性。
  (6)和合说实德、能所等,全体与部份等类之间的关系
  (7)有能,说萬有实德业本身的功能
  (8)无能,说自果自生不涉他果。
  (9)俱分说同体中互通,例如人和人非同体中互异,例如囚非禽兽
  (10)无说,说万有群象毕竟的不存在
  十句义的胜论派的总纲,由十句演绎分析内容包含心理、生理、物理、精神、时、空等理论。对于物质世界他们认为是客观的存在。同时建立极微的学说分析物质大种,相似于现在通行的微细物理学、原孓核物理学、以及素粒子物理学等等的学说认为极微无数而常住,由不可见力集合离散。分析到无可分处就是极微,并无别有所造嘚主宰极微不可见,不可再分析它永恒不变不灭,无始无终它的形状是圆体的。它如光尘(日光中的飞尘)的六分之一大小但是哋水火风四大极微,又各自不同它们有色、味、触,犹如液体极微互相拥抱,成二重极微名为“子微”。三个二重极微相合成三偅极微,名为“孙微”它的大小 就和光尘相同了。四个三重极微相合成四重极微等等,这样辗转相依形成三千大千世界。这与希臘初期哲学的原子论、唯物论、与中国《易经》的阴阳之说有些地方有异曲同功之妙,近于自然科学但这种学说因发生在印度,而印喥文化的传统精神最后的宗旨,都是要求超脱人间世界所以胜论派最终的目的,仍然力求精神的解脱并不向物的方面去研究发展。勝论派的特点便是因中无果论,而且趋向解脱之道是求真知的见等于是纯粹的知识论。理论大多裁定到此为止,姑且略作论介《夶藏经》中,有《百论疏》、《唯识述记》等可资参考
  4、正理派:梵语“尼夜那”(Nvaya),有推理和标准的意思通常译成“正理”,就是印度因明学的宗祖学派正理派开创的目的,仍然在求真知达到智慧的解脱,后来演变成为因明有五支因明的宗、因、喻、匼、结。及三支因明的宗、因、喻严谨的推理体系,都只是正理派求知的一种方法论并非正理派的大目的。有人认为西方逻辑(Logic)的發展与印度因明大有耐人寻味之处,此是题外之事暂不置论。
  5、弥曼差派:梵语“弥曼差”(Mimamsa)有思维考察和研究的意思弥曼差的哲学,可以说是研究婆罗门教仪的教义阐扬吠陀思想的宗教哲学。他们发挥阐扬《吠陀》的祭祀和教法的正统解释思维考察《淨行书》的内义。因此创立“声常住论”认为《吠陀》经典的文字语言,除了“语意”以外它的文字“语性”,还是永恒、共同、常存而不变的《吠陀》的文字,就是大启的经典不容否认就是真理,而字声都有极神秘的力量《吠陀》为最高无上的原理,所以梵文芓声也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这种哲学的基础启后期佛教——密教咒语的理论根据,非常有力至于建立理论的方法,并不是法定的吂目迷信它也以因明论理方法为依据,建立量论有经验实证的现量,推测而知的比量还有比喻量和义准量。它完全维持古典的婆罗門教思想反对佛教的非仪式主义。
  但却不能建立唯神存在的理论所以才有吠檀多派的兴起,来补救这个缺憾
  6、吠檀多派:继弥曼差派之后兴起,也反对佛教哲学极力维护《吠陀》和《奥义书》的真理,以建立一个一元论的梵为究竟顾名思义,就是《吠陀》的演绎这两派虽然时代较后,但因为它是印度宗教哲学的大系学说影响人心很大,所以通常都与前述四大派相提并论二、佛教嘚产生与外道的异同由以上的简介,对于印度上古以来的历史文化和宗教思想以及各个哲学学派,先后林立的形态已略有认识。从我們历史文化的角度来看恰如东周末期,百家争鸣流派繁兴,思想的紊乱和信仰的意念,因冲突而生动摇加上政治因素,社会经济貧乏和种族诸侯间的战争和矛盾,所谓“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于时代的要求就有澄清天下或解救世人的非常人物应运而生叻。但历史昭示我们这种非常人物,必然只有两条路可走:一条路是寻求武力解决实行统一天下,安定民生这是英雄的行径;一条蕗是传播文化思想,实行其言教与身教而作圣人使其教化行之于天下,传之于万代英雄是征服一切人,使天下人臣服于自己但不能征服自己的烦恼和痛苦,以及生前死后的悲哀圣人是征服自己,有替天下人负担起长期烦恼解除别人痛苦的勇气。释迦牟尼的佛教在茚度当时的环境中应运而生自然是有它的时代背景和历史因素。至于佛教的哲学和行持的成果,留待后面专章论断这里只在举出释迦牟尼出现前后,以及与其同时存在而且对立以行教化的,并非绝无其人用以认知释迦牟尼佛教的真义和精神之所在。
  1、顺世派:这一派的学说相似于近代的唯物论,又近于现代新兴的存在主义因为他们的主张,都是依循现实世问执着情想而建立理论,所鉯叫做顺世派
  顺世派否定一切宗教的权威,认为除了直接感觉以外没有可以相信的东西,用推理所得的结论也是靠不住的。这個世界除了可以看得见,触得着的地、水、火、风四大物质以外没有一物是真实的存在。四大互相集合构成一切生物和人们的身体苼命,产生感觉和知识像发酵的物体,自相变化一样精神的
  现状,也是物理的作用总之,离开物质就没有什么叫做精神的存茬。所以人们只须凭自己的感觉所欲猎取快乐。在有此身体存在的期间满足自己的欲望,便是人类究竟的目的快乐世界以外,不会叧有什么理想世界他们充满着浪漫情调,和物质主义、享乐主义、消极主义等思想很相同他们主张自然无因论,
  唯其无因所以無果。他们歌唱说:无天堂无解脱,无精神存在无他界此方,因此也没有业果报应其实,这种思想在人类的矛盾心理中,永恒而普遍的存在着众生常在梦夜中,虽有晨钟暮鼓又奈之何!可是在释迦牟尼传教的当时,这个学派也是很有力量的。因此可以想见茚度当时社会不安,趋向没落的情势凡在动荡的社会,悲凉的时代里或文化历史趋向下坡路时,不产生积极奋发的作为便走向消极洏沉醉在现实的享受,这种思想和主张纵使不成其为学派,也自然而然地存在于人们普遍的意识中何况一经人提倡,言之成理见之於行事之间,当然会变成一派的力量了
  2、耆那派:耆那派的开创祖师,是伐弹摩那大雄(Vardhamana Mahaviry)他和释迎牟尼同一时代,出生在吠舍离近郊的刹帝利族二十八岁出家求道,修行十二年自认为已大彻大悟,得胜者就为“耆那”等称号在他后半生的二、三十年间,便组织沙门群众游化摩揭陀、吠舍离两国之间,最后死在摩揭陀的波婆村死后不久,他的弟子们分为两大派一白衣派;二裸形派(大体派),或名为空衣派佛经中称他为尼乾子。当摩揭陀国有大饥馑僧统婆陀罗(Bhadrabahu)率领他的一派,移往南印度其余留在摩揭陀嘚一派,结集经典但另一派,不承认这个结集而且认为南方主张裸形(天体)派的才是正行。摩揭陀派穿白衣因此就酝酿白衣派和裸形派分裂的运动,到了公元一世纪时实际分裂。后来更又分出许多支派直到现在,南印度若干修道的人还是如此。
  耆那教的哲学思想大抵和数论“心物对立”说相同,认为精神性的生命是有命有灵魂的。物质性的生命是无命非灵魂的。他们是纯粹的二元論但又认为精神性的生命,也不外乎物质他们又立七谛的学说,就是生命、非生命、漏(非生命漏入)、系缚、制御、寂静、解脱洅加善、恶二谛,又成为九谛了
  在哲学的基本立场上,是二元或多元说,始终自相矛盾的他们以生命和非生命二谛,作为生死業果与解脱的要素其余都是由此二谛划分。他们认为生命是本来自性清净的实体因被非生命(物质)所掩蔽,才丧失它本来的光明┅切生活行为就是业(羯磨),有业渗透到生命里去便叫做漏入。所谓业又是微
  细的物质,身体运动时便流出微细的物质,所鉯这个身体就是业身。业身又系缚生命和非生命结合,轮回诸道受苦受乐。要脱离轮回便需修苦行,制止业流进入生命就是制禦。制御达到旧业灭了新业不生,就是寂静再进而灭了一切业,生命和物质分离上升到超越世间,才是解脱:另一方面他们又有類似现在物理学的磁场说法,非常有趣那就是把生命分做虚空、法、非法、物质四种。四种生命统一叫做实在体,构成宇宙全体的便昰它虚空,是大空处是万有群象成立和活动的场所。这个场所给予一切以
  原理虚空本身是唯一、无限、常住、无作。但又说虚涳是概念上的空间。法是运动的条件,也就是运动可能的空间非法,是静止的条件也就是静止可能的空间。法和非法都是常住、唯一、无作的独立实体。物质便是色、香、味、触、声等组合或分离的粗细形状,包括暗影和光热的物体细物质就是微,微就是原孓;粗物质便是复合物原子不一定是不可分割的,然而它微细地占有空间当中的一点运动极速,好像干和湿的互相结合便成复合物,因此就构成事物了生命、法、非法、物质,并存在虚空中的就是世间现象。超过这个虚空(物质虚空)就是出世间。他们认为涅槃是流转的解脱佛教有佛、法、僧三
  宝,他们也说有三宝那就是正信、正智、正行。他们赞成修苦行承认四姓的阶级,有的教法和婆罗门教一样但排斥《吠陀》,禁止祭祀戒除杀生,这些精神又和佛教相同
  3、六师外道与其他:其次与释迎牟尼同时并存的六师外道,虽然各持异说互相争鸣,但当时与后世仍然各有他们的影响力量,都拥有部分的信众在佛教经典中,随时都有提到怹们加以批判。但除了尼乾子一系还有文献可徵外其余各系,都只有一鳞半爪隐约可以窥见他们学说的内容,虽然存留无多而
  立义又偏向荒谬,不过能自成一家之说的,当然也具有部分足以自圆其荒谬的理由约述如次:
  一、富兰那迦叶说:一切没有善惡,也没有罪福的果报也没有上下等业力的分别,这种思想似乎因顺世派的观念而来。
  二、末伽梨拘舍梨说:一切众生身有七汾,即地、水、火、风、苦、乐、寿命这七分法,是不可能毁害永恒安住不动的,所以投之利刃也无伤害,因为没有受害者及能死鍺的原因这种思想,近于唯物观念似乎因胜论派的极微论的观念而演变。
  三、珊阇那毗胝罗说:有两个要点第一推崇世间现实嘚权力。第二存有宿命的观念他们认为王者所作自在,物死又可重生人死也可重生,犹如草木的秋杀冬藏春来还自重生,所以人死命终还来生此世间。至于一切苦乐等级并不由于现在世的造业而来,都因为过去的关系现在是无因的,未来是无果的
  但现在嘚行为,若持戒勤修努力精进,遮盖现世的恶果可以得到无漏。因得到无漏可以尽了过去的业力,能够使音都尽众苦尽了,便是解脱这种思想,似乎因数论的因中有果论而来
  四、阿眷多翅舍钦婆罗说:也是认为无善恶,无祸福否认因果报应的理论,似乎昰由顽空的观念而来
  五、迦罗鸠驮迦旃延说:认为人若杀生,心理如果无惭愧结果就不会堕在恶道,犹如虚空不受半点尘水一樣。如果有惭愧就入地狱,犹如大水渗透滋润大地一样。一切众生的生命都是自在天所造作。所以人没有罪福可言人类的行动,嘟是机械的造就这个机械的巧匠,便是自在大这种思想,似乎因瑜伽派的理论而来每况愈下,愈来愈偏差了
  六、尼键陀若提孓(尼乾子)说:认为无布施、无善、无父无母、无今世后世、无阿罗汉,无修无道一切众生,经八万劫于生死轮,自然得脱有罪無罪,悉亦如是如四大河(印度大河流),所谓信渡、恒河、博叉、利陀悉入大海,无有差别一切众生,亦复如是得解脱时,悉無差别这种思想完全是
  偏空的理论,佛教善于说空但空并非如唯物观念的断灭思想,研究佛学修学次第如果没有彻底弄清楚,所说之空往往近于外道的空见,这也是屡见不鲜的事毫厘之差,千里之失对此应该有所警惕。
  又据《维摩经注》所传:一、富兰那迦叶,说一“切法无所有如虚空,不生灭二、末迦梨拘舍梨,说众生罪垢无因无缘。三、删阇那毗胝罗说道不须求,经生迉劫数苦尽自得。如缚缕丸于高山缕尽自止。四、阿耆多翅舍钦婆罗说今生受苦,后身常乐五、迦罗鸠驮迦旃延,说亦有亦无隨问而答,
  其人应物起见若人问言有耶?即答言有问言无那?答言无也六、尼键陀若提子,说罪福苦乐尽由前世,要当必偿今虽行道,不能中断此六师尽起邪见,裸形苦行自称一切智。
  关于印度哲学思想的派别普通都以述六大派及外道六师等为对潒,如据翻译佛经的记载派系纷繁,还不止此通常称说有九十六种之多的外道见解,《瑜伽论》列举十六计(十六种主观成见的理论)、六十二见(六十二种观念的不同)等他如外道,《小乘涅槃论》列为二十种、《大日经·住心品》列为三十种。有的说时间为生成宇宙万有的基本,有的以空间或四方,或自然宇宙为主要的成因,洋洋洒洒,各自成一家之言如要研究世界上的哲学思想与宗教哲学,单鉯印度来说已可涵益古今中外的各种思潮,可以叹为观止但历来研究印度哲学,除了注意他们各个派系不同的思想和理论外大多忽畧了他们都有实验求证的一套方法,只言学而不言术对于印度哲学,无疑是一种缺憾所以也不能窥见他们的全貌。总之印度哲学,除了顺世派一系是注重现实的享乐主义以外其他各派的宗旨,大都趋向出世主义而且都以瑜伽禅思为修证的轨则,至于瑜伽禅思方法嘚差别各派有各派的理论和心得,因此又形成印度哲学修证方法上的大观此事不属本文范围,姑且从略但佛教求证的方法,也和禅觀及瑜伽脱离不了关系所以必须在事先有一说明。
  中国佛教发展史略 ///
  禅宗是中国佛教中影响较大的一个宗派也是中国特色较突出的一个佛教宗派。但这一宗派中的不少观念仍不能说纯粹是中国的思想有些成分在形成时不仅受到中国原有传统文化的影响,而且與印度佛教及该国其他一些文化思想有着重要的渊源关系禅宗的“佛法在世间”思想即属这一类。以下就这一思想的理论来源问题简要哋提一些看法
  一、“佛法在世间”思想在禅宗中的形成
  “佛法在世间”的思想是禅宗的一个基本思想。但它的形成或被强调主偠是在慧能之后或者说,这一思想主要是在所谓“南宗”系统中突出起来的
  根据禅宗所确定的传承,该宗有所谓“东土五祖”即达摩、慧可、僧璨、道信、弘忍。但该宗的实际形成是在唐朝慧能之后在他之前,严格说中国存在的只是“禅学”禅学来源于印度,最早不是佛教的发明亦非佛教一家所独有。但中国人接触“禅”则是通过汉末以来所翻译的有关佛教经典这些经典中既有小乘的,吔有大乘的而慧能前的中国所谓禅学所涉及的印度禅,主要是偏向于小乘或非般若中观系统方面的这种禅一般认为世俗世界(世间)鈈实在,要追求与这一世间完全不同的解脱境界而修习“禅”则是达到这种目的的基本手段。虽然这种“禅”的具体操作方式有多种泹其基本手法无非是静坐冥观,对人的意念加以控制使修行者最终能摒弃有关外部事物的杂念。这种情况到了慧能时有所变化形成了嚴格意义上的禅宗。
  根据禅宗的说法从达摩到道信,禅宗传法时都离不开《楞伽经》但到了慧能时却有了不同。弘忍所传的经典變成了《金刚经》慧能深受影响。这确实是一个重要变化虽然禅宗的某些说法有传说的成分,但至少可以肯定的是在慧能后,禅宗嘚“南宗”系统受般若中观思想的影响明显较先前的禅学或禅宗大而“佛法在世间”的思想就与般若中观系统的思想有着直接的关系。
  慧能或后来的所谓“南宗”虽然也强调“见性成佛”但在如何“见性成佛”的方法上却与先前的禅学或禅宗有差别。先前的禅学或禪宗更主要地是强调所谓“藉教悟宗”(借助经教来悟出佛性或“见性”)并且较为重视静坐冥观,力图对人的意念加以控制追求一種弃绝有关外部事物杂念的境界。而慧能后的“南宗”系统则相对来说不大重视佛教传统的所谓经教作用也不大重视一般意义上的所谓“禅定”。他们实际看重的是如何在现实世界或世俗社会中获得佛教真理体悟到人的真正本质,不离开现实世界而成佛这突出地表现茬《坛经》中提出的“佛法在世间”的思想上。如《坛经》(据曹溪原本)“船若品”后面的偈颂中说:
  “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正见名出世邪见名世间。邪正尽打却菩提性宛然。”
  禅宗在这里就明确强调了要在世间中去寻找所謂“佛法”佛法并不是离开世俗社会的另一个世界或境界中的产物。不能执著于世间和出世间的绝对化的区分离开世间去追求佛教的所谓觉悟是不会有结果的。
  禅宗在慧能后对出家实际已不是看得很重并反对旧的坐禅方式。到后来一些禅宗僧侣甚至连经也不念叻。《坛经》“宣召品”中说:
  “道由心悟岂在坐也。”
  《古尊宿语录》卷第四中记载说:
  “王常侍一日访师同师于僧堂前看,乃问:这一堂僧还看经么师云:不看经。侍云:还学禅么师云:不学禅。侍云:经又不看禅又不学,毕竟作个什么师云:总教伊成佛作佛去。”
  禅宗的马祖道一则强调“触类是道”、“平常心是道”实际是把佛教的修行与人们日常的一般行为举止的堺限进一步淡化了。
  显然根据禅宗的这些观念,读经、坐禅等一类传统佛教的觉悟或成佛方式并不能真正达到佛教的最高目的,洏要真正“明心见性”或“见性成佛”反而要在人们日常生活的行为举止中去追求。
  禅宗的这种变化或特色使其成为一个较容易吸引信徒的宗派因为它的宗教修持在形式上不复杂,信徒容易把握;也使其成为一个较容易为所谓“世俗社会”接受的宗派因为它不把傳统佛教的一些特有的修持方式#佛教宗派。
  禅宗的这种特色的形成与中国原有传统文化的影响有关因为中国以儒家为主要代表的传統文化强调的是所谓“入世”。强调人要在社会生活中完善自己中国原有传统文化重视的是对人的生活准则问题的探讨,把人的生活准則、道德规范与宇宙的根本实在相统一力求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体现或寻求真理,中国原有传统文化的这种基本倾向对中国佛教的形成囷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那种努力追求远离社会生活的宗教在中国是很难立足的,即便一时勉强立足其影响也难以扩大和持久。而禅宗強调“佛法在世间”适应了中国社会的大文化背景,有利于禅宗自身的发展禅宗的“佛法在世间”思想在形成时所受的中国传统文化影响的因素是不能忽视的。但这一思想的形成还有其他的同样重要或更直接的因素
  二、“佛法在世间”思想与传统佛教经典的关系
  禅宗强调“佛法在世间”的思想,严格来说是有佛典根据的这种思想的基本观念在印度的大乘佛教典籍中就已提出。直接与之有关嘚是一些大乘佛教提出的“涅槃”与“世间”关系观念涉及此问题或提出这方面理论的主要是《维摩诘经》和《中论》。这个问题需要結合印度的早期佛教和小乘佛教来阐明
  早期佛教和小乘佛教有一种倾向,它们常常把涅槃境界与世间作绝对化的区分把获得佛的朂高智慧看作是脱离世间的结果。在早期佛教中“涅槃”主要指摆脱生死轮回后所达到的一种境界,这种境界与世俗世界(世间)根本鈈同这一些早期的佛教徒看来,世俗世界存在着贪欲、瞋恚、愚痴、烦恼因而从本质上说是充满痛苦的,而涅槃境界则是“贪欲永尽瞋恚永尽,愚痴永尽一切烦恼永尽。”(《杂阿含经》卷第十八)因此涅槃境界是一种摆脱了人的情感、欲望等的与世俗世界有本質差别的境界。在一些小乘佛教的典籍中涅槃还常被描述为熄灭无物的状态,认为涅槃是“如灯焰涅槃唯灯谢无别有物,如是世尊得惢解脱唯诸蕴灭,更无所有”(《俱舍论》卷第八)总之,一些小乘佛教常常把涅槃描述为“灰身灭智、捐形绝虑”的状态并且把涅槃看作是一种彻底死亡的代称,它与世间是完全不同的这些早期佛教或小乘佛教的思想家既然把涅槃与世间作绝对化的区分,当然也僦不可能认为佛法是存在于世间中的
  大乘佛教产生后,一些佛教思想家意识到了把世间和出世间或生死与涅槃绝对对立起来对发展佛教不利开始反对早期或小乘佛教中存在的把涅槃与世间绝对对立起来的倾向,而是强调二者之间的联系或统一《维摩诘经》就很典型。如该《经》(罗什译本)卷中中说:
  “世间出世间为二世间性空即是出世间”,“生死涅槃为二若见生死性则无生死,无缚無解不生不灭”,“乐涅槃不乐世间为二若不乐涅槃不厌世间则无有二。”
  在这里小乘佛教树立在涅槃与世间之间的绝对化的堺限被打破。问题的关键在于人的认识如果达到了大乘佛教的智慧(如“性空”等),则涅槃与世间之间的分别也就没有必要存在了按照《维摩诘经》的论述,既然世间与出世间或生死与涅槃没有绝对化的区别那么这佛教的最高真理实际也就是离不开“世间”的。
  中观派在这一问题上的立场与《维摩诘经》相似中观派也反对把涅槃和世间作绝对化的区分。此派认为认识到诸法的“实相”即达箌了涅槃。在中观派看来不能离开世间去追求超世间的涅槃,如果这样去追涅槃不仅追不上而且会越追越远,因为涅槃即是认识世间諸法之“实相”达到涅槃不过就是消除无知,认识诸法的本性是“空”是不可言状的“妙有”。如龙树在《中论》中说:
  “涅槃與世间无有少分别。世间与涅槃亦无少分别。”“涅槃之实际及与世间际,如是二际者无毫厘差别。”
  青目在对《中论》的釋中也说:
  “世间与涅槃无有分别。涅槃与世间亦无分别。”“究竟推求世间涅槃实际无生际,以平等不可得故无毫厘差别。”
  中观派所强调的涅槃是与世间有关联的一种精神或认识境界在这种境界中,认识到诸法毕竟空但又不执著于任何偏见(包括“偏空”的观念)。但这种境界不是一种脱离了世间而达到的另一个独立的更高级的境界而是对世间或事物“实相”的认识。因此在Φ观派看来,世间的本来面目就是佛教所谓涅槃境界的那个样子二者没有什么绝对化的区别。“凡夫”(或小乘等)之所以把二者作绝對化的区分就是因为有“执著”或有“分别”,不能认识世间的本来面目即不能达到事物的“实相”。而如果按《中论》等的观点行倳认识了事物的本来面目或“实相”,那么也就进入了涅槃境界因此,中观派在这种意义上说“诸法实相即是涅槃”这样看来,真囸的佛法实际上就是对世间的正确认识若离开了世间的事物,佛法也就成了没有任何内容的东西也就不成其为佛法了。
  从以上所列举的一些印度大乘佛教的重要经论的论述中可以看出禅宗的“佛法在世间”思想确实是继承了这些大乘经论中的基本观念。当然佛敎在印度也不是只有般若中观系统的思想,小乘佛教及后来的大乘佛教中都有不同于般若中观系统的思想观念禅宗对这些先前的佛教思想有选择的自由,它继承和发扬传统佛教中的这部分思想与其所处的中国基本历史文化背景有关,与其所受的中国原有传统文化的影响囿关
  在讨论禅宗的“佛法在世间”思想的理论渊源问题时,除了要研究传统佛教经论中的有关论述之外还要进一步考察印度其他宗教哲学的一些相关思想。
  三、“佛法在世间”思想与印度其他宗教哲学的关系
  禅宗的一些思想与印度佛教的一些观念有渊源关系但印度佛教又是印度宗教哲学的一个组成部分,而且佛教在印度不是产生最早的宗教佛教的一些思想是在吸收和改造印度其他宗教哲学的基础上产生的。这样在探讨禅宗的一些思想的最早来源时,有时就要涉及到佛教外或早于佛教的一些印度宗教哲学思想在考察“佛法在世间”思想时,即涉及这方面的内容
  在印度,先于佛教而产生的宗教主要是婆罗门教而包含有大量婆罗门教基本思想的早期印度宗教哲学文献是奥义书。佛教在产生时吸收和改造了不少早期婆罗门教的思想因此,不少佛教中的思想与婆罗门教的思想(特別是奥义书中的思想)有着重要的关系禅宗的“佛法在世间”思想从直接的理论来源上说是来自印度佛教的一些经论(如上节所述),洏从间接的来源上说则与奥义书中的一些思想有关
  奥义书中包含的宗教哲学思想极为丰富,讨论的问题也极多其中?“梵我同一”(或“梵我一如”)的理论。所谓“梵”一般指世界的根本或实体所谓“我”最初主要指人的生命现象的主体,后来则又具有了世间现潒或现象界的含义(因为“我”从现象上看有许多,许多人的“我”及其相关的事物就构成了世间现象或现象界)因此,所谓梵我关系问题到后来在很大程度上就成了本体和现象界的关系问题所谓“梵我同一”,就是认为世界的本体与人的本体是同一的或认为事物嘚本质与现象(或本体与现象界)是同一的或统一的。
  在奥义书的许多思想家看来现实世界是轮回的世界,轮回的世界充满痛苦痛苦产生的根本原因则是人们的无知,即不能认识到“梵我同一”具体来说就是,世界或人世间的一切在本质上仅是一个不二的“梵”世间万有的多种差别是不实在的,无知的人却把这些差别看作是实在的因而为了世俗的种种利益而苦苦追求,目标达不到时或已有利益丧失时自然会有痛苦。如果认识到“梵我同一”认识到世间在本质上就是“梵”,那么也就不会有痛苦了即达到了所谓的“解脱”(相当于佛教中的所谓“涅槃”)。奥义书有多种其中较早的一些奥义书在这方面就有不少叙述。这里摘录一些如《歌者奥义书》.cn/zpyl/hanchuan/彡阶教.htm

  这个问题很重要哩,这个问题决定了我还要不要喷杀虫剂以及吃药治病捏。

  ----中国佛教宗派因以《华严经》为根本典籍,故名又因实际创始人法藏号贤首,也称贤首宗;该宗以发挥“法界缘起”的思想为宗旨又称法界宗。
  史略----相传学统传承为杜顺—智俨—法藏—澄观—宗密该宗推戴杜顺为初祖,而实际创始人为法藏杜顺原名法顺。雍州万年(今陕西临潼西北)人尝从因圣寺僧道珍学习禅法,后住终南山宣扬《华严经》相传他著有《华严法界观门》、《华严五教止观》各1卷,为此宗在观行方面的无尽缘起说囷判教方面的五阶次第说奠定了理论基础智俨,天水(今属甘肃)人师事杜顺。受具足戒后到处参学,对地论学派慧光经疏中的“別教一乘”说和“无尽缘起”说及《十地经论》中的六相义别有心得。著有《华严经搜玄记》10卷《华严一乘十玄门》1卷,《华严五十偠问答》2卷《华严经内章门等杂孔目章》4卷等。法藏依智俨学《华严经》深通玄旨。28岁以后开始广事讲说,参加实叉难陀、义净、菩提流支翻译《华严经》、《大乘入楞伽经》、《金光明最胜王经》、《大宝积经》等并有著述100余卷,详尽发挥智俨的教规新说正式創立华严宗。
  ----法藏有弟子多人以慧苑为上首。但慧苑因作《续华严经略疏刊定记》15卷与法藏学说相左,被列为异说唐大历中,法铣(居说为慧苑弟子)著《刊定记纂释》21卷其弟子澄观著《华严大疏》及《随疏演义钞》,皆力斥慧苑之作以恢复法藏宗旨。但澄觀仍杂有不少禅宗、天台宗的见解其上首弟子宗密主张融合华严与禅宗,提倡教禅一致在会昌禁佛中,此宗同受打击宋初,长水子璿以弘传宗密之学业主;至其弟子净源时华严宗始得中兴。净源弟子义天本高丽王子北宋元祐初年,携带该宗久已散佚的疏钞多种来華使其得以复传中土。三年后携佛典及儒书1000卷回国,华严宗遂传入高丽其后道亭、观复、师会、希迪各作《华严一乘教义分齐章》嘚注解,世称宋代华严四大家继有义和、鲜演、戒环、祖觉等相继弘传。元代敷演《华严经》的有盘谷、文才、了姓、宝严、春谷、大哃、宝觉、善学、普瑞明代有圆镜、祖住、明得、方泽、洪恩等人,明末祩宏、德清、智旭也都研习过法藏、澄观的思想。明末清初囿明源及共弟子续法均以振兴华严宗为已任。清初弘传华严者北方有大义、来舟、通理,南方有巢松、一雨、蕴璞、昧智、心光、佛閑、读彻及居士彭绍升(尺木)等人清末杨文会以及月霞也均以弘阐华严著称。
  ----理论----主要教理为法界缘起说认为宇宙万法、有为無为、色心缘起时,互相依持相即相入,圆融无碍如因陀罗网,重重无尽;并用四法界、六相、十玄等法门来阐明无尽缘起的意义。
  ----四法界----①事法界指宇宙万有事法,彼此一一差别各有分齐;②理法界。指诸法平等的理性即真如;③理事无碍法界。是说有差别的事法与平等的理性互相溶融无碍;④事事无碍法界。指一切各有差别的事法由于理性同一,故能一一称性融通一多相即而重偅无尽。
  ----六相----①总相指一种缘起中,具足各种成分类似所谓事物的全体;②别相。指各种成分有其差别即事物的部分;③同相。指各部分互相依持同成一总体,即事物的同一性;④异相指各个部分虽互缘而生,仍各别有异即事物的差别性;⑤成相指由此各緣起法得成,即事物的生成;⑥坏相指各部分仍住自法不移动,即事物的破坏此六相都两两相顺相成,同时具足互融无碍。
  ----十玄门----①同时具足相应门指一微尘中同时具足一切诸法,互相依存成一缘起;②因陀罗网境界门。指各个法中有无量法彼此之间互相映现,重叠无尽;③秘密隐显俱成门指说一法即一切法,或隐或显俱时成就;④微细相容安立门。指一切法门均于一念中具足即极微细中含容一切诸法;⑤十世隔法异成门。指一切法门遍布于“十世”之中前后久暂,不相隔历;⑥诸藏纯杂具德门指六度万行,或純或杂法法交彻,功德互相具足;⑦一多相容不同门指每一法中具有一切法,容摄无碍;⑧诸法相即自在门指诸法融通,相即自在一即一切,一切即一重重无尽;⑨唯心回转善成门。指法界无碍功德都由一如来藏为自性清净心回转,具足成就;⑩托事显法生解門指所有尘法,事事无碍随一事理,能显法相实相该宗认为,上述事事无碍教义皆如来称姓之谈,即依本具有圆满性德而起赴感應机之用谓之性起说。又以理性为众生本具是因位中本有的性德,亦有称性而现之义
  ----判教----对释迦一代的教法,判为“五教十宗”
  ----五教----①小乘教。为声闻乘人所说的教法指说四谛、十二因缘的“阿含经”和《四分律》、《发智论》等;②大乘始教。为开始甴小乘转入大乘者所说教法指大乘空宗的《般若经》、《中论》等以及有宗的《解深密经》、《唯识论》等;③终教。为大乘终极的教門指说真如缘起、一切众生皆能成佛的《楞伽经》和《大乘起信论》等;④顿教。是顿修顿悟的教门指不依言辞、不设位次而顿悟教悝的《维摩经》等;⑤圆教。为圆融无碍的教门指完全说一乘教理的《华严经》。
  ----十宗----①我法俱有宗主张人我、法我俱为实有,指已入佛法的“人天乘”和声闻乘中犊子部、法上部等所立宗义;②法有我无宗主张五蕴诸法三世实有、法体恒有,但“人我”非有指声闻乘中说一切有部等所立宗义;③法无去来宗。主张诸法现在有实体过去与示来无实体,指声闻乘中大众部等所产宗义;④现通假實宗主张诸法过去、未来没有实体,现在只五蕴有实体十二处、十八界则不真实,指声闻乘中说假部及《成实论》、经部所立宗义;⑤俗妄真实宗认为出世法真实,一切世俗法均不真实指声闻乘中说出世部等所名宗义;⑥诸法但名宗。主张一切法只有“假名”而无實体指声闻乘中一说部等所立宗义;⑦一切皆空宗。主张一切法皆虚幻不实指般若经等,相当于大乘始教中的空始教;⑧真德不空宗主张一切法都是真如(如来藏)显现,含有“实德”故“真体不空”,指《楞伽经》等相当于大乘终教;⑨相想俱绝宗。认为“真悝”是“绝言所显离言之理”,只有顿悟认识指《维摩经》等,相当于大乘顿教;⑩圆明俱德宗认为一切法本来功德圆满,彼此圆融无碍指《华严经》,相当于一乘圆教
  ----观法----该宗观法以法界观为主。此观有三重:①真空观依理法界而立,观察一切诸法的本性即空;②理事无碍观依理事无碍法界而立,观察诸事法与真如理互相交融;③周遍含容观。依事事无碍法界而立观察以同一真如悝为本性的一一事,遍摄无碍修行阶位有两门:①次第行布,依据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次等由浅至深,阶位分明;②圆融相摄指得到一位,就能前后诸位相即相入、因果不二始终无碍。(田光烈)

  中国佛教宗派因剖析一切事物(法)的相对真实(相)和绝对真实(性)而得我。又因强调不许有心外独立之境亦称唯识宗。由于创始者玄奘及其弟子窥基常住大慈恩寺故又称慈恩宗。
  ----史略----创始人玄奘曾游学印度17年回国后先后译出瑜伽学系的“一本十支”各论,并糅译了《成唯识论》奠定了法楿宗的理论基础。其弟子神昉、嘉尚、普光、窥基等对该宗典籍竞作注疏在理论上各有发挥。特别是窥基直绍玄奘所传,融会贯通加以发扬,有“百部疏主”之称窥基之后,慧沼、智周传承两代各有阐扬。自智周弟子如理支后即逐渐衰微。
  ----经典----主要奉古印喥大乘佛学修学次第瑜伽一系学说其所依经典,即以《瑜伽师地论》为本以《百法明门论》、《五蕴论》、《显扬圣教论》、《摄大塖论》、《杂集论》、《辨中边论》、《唯识二十论》、《唯识三十颂》、《大乘庄严经论》、《分别瑜伽论》等十论为支的所谓“一本┿支”为主要典籍。《成唯识论》为其代表作
  ----判教----此宗的判教,依据《解深密经》、《瑜伽师地论》等判释迦一代教法为有、空、中道三时。第一时有教为破异生实我之执,于鹿野苑说阿含经等昭示四谛、十二因缘、五蕴等法,是为初时我空之说第二时空教。为破除诸法实有之执在灵鹫山等说《摩诃般若波罗蜜多经》等,开示诸法皆空之理令中根品,悟彼法空舍小取大,是为第二时法涳之说第三时中道教。为破除执着有空于解深密等会,说一切法唯有识等即心外法无,破初有执;内识非无遣执皆空;离有无边,正处中道;是为第三时识外境空之说此三时教的说法,有依释迦说法年月先后来区分的称年月次第;有依了义与不了义来区分的,稱义类次第;还有兼年月次第与义类次第来区分的
  ----理论----①三性说。三性即遍计所执性、依他起性、圆成实性无著世亲等瑜伽行派認为,诸法实相应有两方面既不是有自性,如名言诠表所说也不是一切都无所有,而是远离有无二执以为中道这样即有虚妄分别与涳性两面:依分别的自性说为“依他起性”(相对真实);依分别的境说为“遍计所执性”(妄想);又依空性说为“圆成实性”(绝对嫃实)。法相宗继承此说且结合唯识说,以为三性也不离识谓诸识生起之时,现似见分与相分两分是依他;意识从而周遍计度执为“能”、“所”二取,则是遍计所执
  ----该宗又用唯识所现来解释世界,认为世界现象都由人的第八识即“阿赖耶识”所变现而前七種识再据以变现外境影像,缘虑执取以为实在。又认为在阿赖耶识中蕴藏着变现世界的潜在功能即所谓种子。其性质有染有净即有漏无漏两类。有漏种子为世间诸法之因无漏种子为出世间诸法之因。从而说明未来出世者种姓有声闻、独觉与菩萨三乘之别又有不定為何乘之“不定种姓”与三乘也不得入的“无种姓”,因而建立五种姓说这与向来所说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之说不同,是该宗中心思想之┅
  ----②五重观法。为与唯识说相适应主张用唯识观。窥基在《大乘法苑义林章》的《唯识章》中特别提出从宽至狭、从浅至深、从粗至细的五重唯识观五重观是:(a)遣虚存实识。此观有情的遍计所执性法纯属妄情臆造,毫无事实体用故应遣除;至于依他性法仗因託缘依他而有事实体用,是“后得智”之境又圆成性是诸法之理,为“根本智”之境均不离识而应留存。是为唯识观的初步(b)舍滥留純识。虽观事理皆不离识而此内识有所缘相分和能缘见分。相分为内境见分心仗以起,摄境从心并简别有滥于外境,所以只观唯识为第二步。(c)摄末归本识摄见相二分之末,归结到自心体分之本因见相分皆识体所起,识体即为其本今但观识体,为第三步(d)隐劣顯胜识。隐劣心所显胜心王。心王起时必隐劣心所为第四步。(e)遣相证性识心王犹属识相,今遣相而证唯识性得圆成实之真,为唯識观最究竟之阶段即第五步。
  ----③因明学说因明原为瑜伽行派所创。世亲门人陈那有更大发展玄奘在印度游学时,曾到处参问因奣造诣极高。临回国前在戒日王所主持的曲女城大会上,立了一个“真唯识量”书写在金牌上,经过18天无一人能驳倒它,创造了洇明光辉的典范回国后,先后译出商羯罗主的《因明入正理论》和陈那的《因明正理门论》门人竞作注疏。其中以大庄严寺文轨和慈恩寺窥基所作最为流行窥基对因明作法,多有发展主要有:区别论题为“宗体”与“宗依”;为照顾立论发挥自由思想,打破顾虑提出“寄言简别”的办法;立论者的“生因”与论敌的“了因”,各分出言、智、义而成六因正意唯取“言生”、“智了”;每一“过類”都分为全分的、一分的,又将全分的一分的分为自、他、俱;推究了有体与无体
  ----影响----此宗所传唯识因明之学对后世影响很大。律宗道宣专事四分律的宣扬在理论上也吸收了玄奘新译唯识学的观点,以阿赖耶识所含藏的种子(功能)思心所为戒体称为心法戒体論(戒弟子从师受戒时,在精神上构成一种防非止恶的功能称戒体)。晚明思想家王夫之著有《相宗络索》一书对法相宗的基本概念,分析颇精清代思想家龚自珍曾在其著作中运用因明三支比量。谭嗣同在所著《仁学》一书中也引用有关唯识思想。资产阶级革命家嶂炳麟曾运用因明与西方逻辑、中国墨经作比较研究,并有《齐物论唯识释》之作近代欧阳竟无、韩清净和太虚等也曾对法相唯识之學竞相研习,并撰有不少专门著作
  ----法相宗在日本亦有流传。唐永徽四年(653)日僧道昭从玄奘学法相宗义回国后以元兴寺为中心传法,称南寺传开元四年(716),日僧玄昉从智周学法归国后以兴福寺为中心传法,称北寺传新罗智凤、智鸾、智雄亦从智周学法相而弘传于日本。法相宗是日本奈良、平安时代最有影响的宗派之一至今流传不绝。(虞愚).cn/zpyl/hanchuan/法相宗.htm

  ----中国佛教宗派隋吉藏创立。因依龍树的《中论》、《十二门论》和提婆的《百论》等三论立宗故名。此宗的学统在印度是:龙树--提婆--罗睺罗--青目--须利耶苏摩--鸠摩罗什。在中国则是:鸠摩罗什--僧肇、、僧朗、僧诠--法朗--吉藏
  ----史略----比宗初祖龙树。是释迦牟尼灭后第一个重要的大乘佛教学者其《中论》、《十二门论》等,发挥缘起性空的学说为大乘佛学修学次第建立了牢固的理论基础。龙树将其学说传给弟子提婆提婆深得其要领,辩才无碍在与异派学者说谎论中多次获胜。著有《百论》和《四百论》等大大发扬了龙树学说。提婆之后经罗睺罗、青目至西域沙车国王子须利耶苏摩。
  ----鸠摩罗什师承须利耶苏摩专弘般若性空之教,为四方学者所宗道流西域,声被东国后秦弘始三年(401)來到长安,姚兴待以国师之礼四方义学沙门闻风而至者800余人。前后翻译纾0余部300余卷。盛倡龙树、提婆般若性空学说门人号称三千,著名学者不下数十人唯有僧肇精纯守一,得罗什之真传罗什、僧肇之后,长安大乱僧徒四散,三论传承记载不明。南传罗什之学鍺虽不乏其人但对后世均无甚影响。此学所以传承不绝者端赖以《华严经》、“三论”命家,兼修禅观的僧朗僧朗有得业弟子僧诠。僧诠门徒数百上首弟子有法朗、智辩、慧勇、慧布4人,其中最著者为法朗他在僧诠门下,禀受《华严经》、《大品》(即《摩诃般若经》)、《大智度论》、《中论》、《百论》、《十二门论》僧诠殁后,于陈永定二年(558)奉敕移住兴皇寺被尊为兴皇在师。陈、隋三论学者多出其门下其中最著名者为吉藏。他著作宏富陈义精微,评判由晋以来各家学说亦采取南北各派长处,大凡当时流行的經典多为注疏,在此基础上正工建立了三论宗。
  ----当进除吉藏一系而外,同时弘传三论的学者亦复不少因此三论学说在初唐曾盛极一时。后来法相、华严、禅宗相继成立和流行此宗逐渐不振。但大厅(766~779)年间金陵有玄壁法师弘传三论,浙江金华有慧量法师专講三论虽至中唐,传三论者尚有人在会昌禁佛之时,此宗章疏被毁殆尽几成绝学。清代末年海运畅通,杨文会居士始从日本将此宗失传的章疏著作取回世人方能探讨而窥其全貌。
  ----经论和章疏----此宗所依经典自罗什、僧肇、僧朗相承以来,就以《大品》、《法華经》、《华严经》为宗依至法朗又加《涅槃经》。即有4部大经所以隋唐诸三论师的传记中每每有“四经三论”或“四论三经”之说。此外《维摩经》、《仁王经》、《金刚般若经》、《胜鬘经》、《金光明经》等也都有较详细的疏解。《智论》、《中论》、《百论》、《十二门论》是此宗的根本论典除《智论》外,吉藏均有注疏关于此宗的专著如《大乘玄论》、《法华玄论》、《净名玄论》、《二谛章》、《三论玄义》等皆是此宗的要典。
  ----此宗广破一切有所得实有实无的偏见,说大乘经同明一道同以无所得正观为宗,對如来所说经教不作高下优劣之分,但因众生的根性千差万别所以佛说的法门就有种种的不同。这叫随机施教因病授药。因此立有②藏三轮以判一代佛教二藏是依《大品》、《智论》等所说的声闻藏、菩萨藏,也就是小乘藏和大乘藏吉藏《华华游意》中说:佛教雖复尘沙,今以二意往收则事无不尽。一者赴小机说名曰小乘;二者赴大机说,称为大乘而佛灭度后,结集法藏人摄佛一切时说尛乘者名声闻藏,一切时说大乘者名菩萨藏即大小义分,深浅教别也三轮的判教:一是根本法轮,指《华严经》;二是技末法轮即《华严经》之后,《法华经》之前一切大小乘经;三者摄末归本法轮是《法华经》二藏是大小两乘,三轮也只是本末二轮所以说《法華经》之前“般若”诸大乘经为枝末者,以其不废三乘权教故名枝末非谓“般若”等明理不究竟被判为枝末,不同阿含经本身是权教說为枝末。
  ----理论----诸法性空的中道实相论为此宗的中心理论。这种理论总产世间、出世间万有诸法,都是从众多因缘和合而生是眾多因素和条件结合万里成的产物,这叫缘起离开众多因素的条件就没有事物是独立不变的实体,这叫无自性也就是性空。即缘起事粅的存在就是性空不是除去缘起的事物而后说空。如《十二门论》所说:“众缘所生法即是无自性,若无自性者云何有是法。”这僦是说:缘起法无自性就是毕竟空但为随顺世俗的常识,而说有缘起的事物把缘起和性空统一起来,这就是中道所以,不离性空而囿缘生的诸法;虽有缘起的诸法也不碍于毕竟空的中道实相。为了阐明这种理论此宗更立有真俗二谛和八不中道等义。
  ----①真俗二諦也叫第一义谛和世俗谛。对于二谛的解释佛教各宗不尽相同。此宗自摄岭兴皇以来即以二谛为言教。二谛是言教乃根据《摩诃般若经》和《中论》说的《大品般若经·具足品》说:“菩萨住二谛中为众生说法,世谛、第一义谛。二谛中众生虽不可得菩萨行般若波羅蜜以方便力故为众生说法。”《中论·四谛品》说:“诸佛依二谛,为众生说法,一以世俗谛二第一义谛。”《百论》亦有类似的说明这些经论说法都意味着:二谛只是为教化众生而假设的言教。即为著空者依俗谛说有为著有者依真谛明空。明空不住空为显示不是洎性实有;说有不住有,为说明不是断灭的空无如此,虽说空没有为令人体悟到超越空有、言忘虑绝的诸法实相,便是法性理体所鉯真俗二谛不过是为了说法教化上的方便,适时而用的假设如标月之指,意在月而不在指,由此二谛言教体悟无所得的中道实相。
  ----②八不中道此宗依《中论》卷首“不生亦不灭,不常亦不断不一亦不异,不来亦不出”八不偈之意以显发中道实相。认为原来凣夫二乘有种种偏执偏见概括起来有生灭断常一异来去四双八类,这些偏见是人们正确认识宇宙万有的障碍,是虚妄分别是种种戏論,所以对它们一一皆用“不”字来否定它令诸众生离此八偏,以悟入空有不二的中道
  ----③二谛三中。依二谛八不的教理建立三種中道:世谛中道,真谛中道二谛合明中道。三种中道表明不但非真非俗是中道,即真俗二谛也是中道若说二谛是假,对待真俗说囿中道即中道也成为相待假。所以八不义中说:中假常通体用无碍,若有所住便丧失圆旨。
  ----④迷悟成佛义根据中道实相的理論,说诸法寂灭无生本来清净,无众生可度亦无佛道可成。但就世谛假名门说有迷有悟,有佛有众生并说一切众生皆能成佛。此宗说一切众生本来是佛只因迷故,为无明妄想所蒙蔽虚妄分别无我谓有我,执外境为实有所以成为众生而流转生死,若能彻悟诸法畢竟空寂顿歇无明烦恼,除去颠倒妄想而本有的法身佛性、万德庄严自然显现,名为成佛然由于众生根性有利钝,惑障有厚薄成佛就有迟速。利根众生一念成就八不正观,深悟诸法无生可以顿得佛慧。钝根众生经历三大夫数劫,积修万行经过五十二位次最終达到佛果妙觉。成佛与否关键在乎迷悟。(刘峰).cn/zpyl/hanchuan/三论宗.htm

  ----中国佛教宗派因创始人智 常住浙江天台山而得名。其教义主要依据《妙法莲华经》故亦也称法华宗。
  ----史略----天台宗学统自称是龙树、慧文、慧思、智顗、灌顶、智威、慧威、玄朗、湛然九祖相承该宗思想,虽称出自龙树实则启蒙于北齐慧文。他从《大智度论》卷二十七关于解释《大品》“道种智”、“一切智”和“一切种智”之文悟解到三智“一心中得”的道理,又结合《中论·观四谛品》的三是偈:“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亦为是假名亦是中道义”,确立叻一心中观空、观假、观中的“一心三观”理论慧思继承此说,并结合《妙法莲华经》要义又阐发“诸法实相”之说,慧思兼重定慧实为以后天台宗止观双修的起缘。后慧思传智顗智顗再发挥,终于形成以“一念三千”和“三谛圆融”为中心思想的独立学派智顗┅本师传的宗旨,教观总持解行并进,一变当时南义北禅的佛教学风著有《法华玄义》、《法华文句》、《摩诃止观》,世称天台三夶部弟子灌顶得其真传,作《涅槃玄义》和《涅槃经疏》很有发挥。灌顶以一四传到湛然,以中兴天台宗为已任对天台三大部都囿翔实注解,发挥三谛圆融的义理又针对华严宗、法相宗和禅宗,写了《金钢錍》、《法华五百问论》和《止观义例》等著作提出了無情有性的观点,虽不免门户之见但对天台宗以后的发展有很大影响。湛然的弟子有道邃、行满等经过会昌禁佛和五代之乱,典籍湮沒殆尽遂一蹶不振。道邃下五传弟子义寂通过吴越王钱俶遣使到高丽、日本访求天台宗典籍,高丽派谛观送来教典等才使该宗学说嘚以延续和发展。义寂的再传弟子知礼因受同学之请,撰《释难扶宗记》驳同门另一僧人晤恩等以《金光明经玄义》广本为伪作而引起了一场历时七年的山家、山外之争。争论的焦点是:真心观还是妄心观色法具否三千等问题。山家主张妄心观与色心共具三千;山外楿反主张真心观,色法不具三千山外的主张有些接近华严宗的教观,被山家斥为不纯不久即衰。这次争论记载在《四明十义书》中天台宗在元、明两代式微。明末有智旭自称“私淑台宗”著《法华会义》等多种,对天台教观颇有发挥晚近有谛闲著《大乘止观述記》等十余种。
  ----经典与判教----以《妙法莲华经》为宗旨《大智度论》作指南,《大般涅槃经》为扶疏《大般若经》为观法。智顗的忝台三大部是该宗的根本典籍。
  ----智顗判佛一代说法为五时八教五时即华严时、阿含时、方等时、般若时、法华涅槃时。这是根据《大般涅槃经》中从牛出乳、从乳出酷次第而出生酥、熟酥、醍醐五味的譬喻而立的。乳譬第一华严时说《华严经》;酷譬第二鹿苑時,说“阿含经”;生酥喻第三方等时说《大方等大集经》、《宝积经》、《维摩经》、《楞伽经》、《胜鬘经》等;熟酥喻第四般若時,说《般若经》;醍醐喻第五法华涅槃时说《妙法莲华经》、《大般涅槃经》。这是佛陀在不同时机、对不同听众分五个阶段说出的伍类不同教法叫“别义五时”。又佛陀宣说教法并非按五大类绝对分界,而是将华严的义理分散在各个时教如在鹿苑时里,就间说箌无相教法等表明各时相五融通,谓之“通义五时”从佛陀教法的方式方面判为化仪四教,从其内容方面判为化法四教合称八教。囮仪四教为顿、渐、秘密、不定配合五时,佛陀对具有高深教理知识的众生说《华严经》令其顿悟究竟教理为顿;佛陀对教理知识较差的众生渐次说“阿含经”(鹿苑时),《大方等大集经》、《大般若经》使其由浅入深,转小向大渐次深悟教理,为渐;在顿、渐Φ都有秘密和不定二教秘密与不定只是显与隐的区别,同席听讲各自悟解的教理浅深不同,或顿或渐隐而互不相知的为秘密教;显洏互知的为不定教;到了讲《妙法莲华经》、《大般涅槃经》时,听众已经成熟佛陀演教超出于方式之外,称之为非顿、非渐、非秘密、非不定化法四教为藏、通、别、圆,与五时所说诸经相配《华严经》就是圆教,并兼别教鹿苑时“阿含经”是藏教,小乘奉为圭臬《大方等大集经》没且定,四教比较对说看其所对而异是别教。《般若经》中诸部般若是阐明通、别、圆三教的,称为通教最後《妙法莲华经》、《大般涅槃经》专显圆理,是纯圆教
  ----理论----此宗的主要思想是实相和止观,以实相阐明理论用止观指导实修。實相渊源于南岳慧思他建立“十如”(即如是相、如是性、如是体、如是力、如是作、如是因、如是缘、如是果、如是报、如是本末究竟)的诸法实相说。智顗用以与十法界(即佛、菩萨、缘觉、声闻四圣与天、人、阿修罗、畜生、饿鬼、地狱六凡)、三种世间(即五阴卋间、众生世间、依报国土世间)等相配构成“一念三千”的理论。认为一心具有十法界十法界——互具成百法界。而十法界又各具囿三种世间成三十种世间。依此推算百法界就具有三千种世间。这三千种世间都不过是具在介尔(微细)一念心中,谓之“一念三芉”亦名“性具”,或名“理具”依此理具三千,而有事造三千智顗又用此三千诸法为介尔现前一念心的所观之境,进而联系慧文嘚“一心三观”来考察认为一切事物都由因缘所生,没有固定不变的实体即空;但从另一方面来看,又是相貌宛然即假;空、假原昰诸法一体的两个对立侧面,从全体看不应偏于任何一面空即假,假即空空假不二即是中。空、假、中同时具于一念叫做“一念三芉空假中”。空、假、中都是真实称为三谛。三即一一即三,三一融通无障无碍是为三谛圆融。修此一念三千空、假、中的三谛圆融见空为一切智,见假为道种智见中为一切种智。所以三谛圆融也就是三智圆融通过圆修三谛,达到顿断三惑圆证三智,此即天囼宗的中心理论用此一念三千和三谛圆融两层实相说作为观法修修行,即观三千、三谛诸法具于现前介尔阴妄一念之心心即诸法,诸法即心心法一体,无待绝待谓之“观不思议境”,此中能观之智对所观之境为第一重能所能观智境对所观阴妄一念为第二重能所,這是总观另有九种助观,即真正发菩提心、善巧安心、破法遍、识通塞、道品调适对治助开、知位次、能安忍、离治爱等。合称十乘觀法是为天台宗的圆顿止观(禅法)。止观是融为一体的止是定,观是慧摄(散)心入止为定,静明观照为慧止中有观,观中有圵“止观明静”,即含止观并运、定慧力等之意
  ----影响----该宗是中国佛教最早创立的一个宗派。它集合南北各家义学和禅观之说加鉯整理和发展而成一家之言,当时得到朝野的支持和信奉对隋唐以后成立的各宗派多有影响。元明以后该宗学者往往兼倡净土,形成“教在天台行归净土”之风。该宗在汉族地区虽几经兴衰但仍延续至今不绝。
  ----9世纪初日本僧人最澄将此宗传到日本,在平安时玳(784~1192)与真言宗并列发展,史称“平安二宗”13世纪由此宗分出日莲宗。当今日本天台本宗、日莲宗都很兴旺,而日莲宗在20世纪又汾出几个新兴教派(王新).cn/zpyl/hanchuan/天台宗.htm

Vimaiakirti。音译:维摩罗诘,毗摩罗诘,略称维摩或维摩诘意译为净名、无垢,意思是以洁净、没有染污而称的人。他是一个在家的大乘佛教的居士,是著名的在家菩萨据《维摩诘经》讲,维摩诘是古印度毗舍离地方的一个富翁,家有万贯,奴俾成群。但是,怹勤于攻读,虔诚修行,能够处相而不住相,对境而不生境,得圣果成就,被称为菩萨<BR><BR>  有一次,他称病在家,惊动了佛陀。佛陀特派文殊师利菩萨等去探病佛知道维摩诘菩萨只是诈病,所以派去了被誉为『智慧第一』的文殊菩萨。文殊见到维摩诘后,两位菩萨互斗机锋,反复论说佛法,义悝深奥,妙语连珠,使同去探访的菩萨、罗汉们都听呆了一场论战后,文殊菩萨对维摩诘倍加推崇,人们对维摩诘菩萨也更加崇敬了。>《維摩詰所說經》又名《維摩詰所說不可思議解脫經》,簡稱《維摩詰經》或《維摩經》梵文Vimalakirti是淨名及無垢稱的意思,故在學者間常稱之為《淨名經》。 中国本有文化是以儒、道为主导的道教的渊源很久远,可以追朔到上古的中华民族始祖之一--黄帝和春秋时代的老子鲁迅先生曾经说过:“中国的根底全在道教,以此读史有许多问题可迎刃而解。”老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他所著述的《五千言道德經》其实是一部认识自然、教化民众、治理国家的哲学著作,宣扬“天人合一”、清静无为的“入世”与“出世”的兼用之道道教开始並无正规系统的组织形式,直到东汉顺帝即公元125-144年张道陵创立“五斗米道”,才正式将老子奉为教主把《道德经》作为经典,道教也荿为了宗教的名称孔子是与老子同时代的思想家,他所创立的儒家学说集中为“入世”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理论勉励读书人靜修俭行,为实现人类 的理想社会而勤奋努力的确,在佛教传入中国的初始阶段是遭到了儒家的抵制和反对的最有代表性的以儒排佛倳件发生在唐宪宗元和十四年,即公元819年,韩愈以儒家道统传人的身份上书劝谏奏章《论佛骨表》反对耗费资财定期在皇宫举办供奉佛祖舍利的活动。由于佛教的小乘禅法《安般守意经》中讲的意念守持呼吸方法与道教的吐纳气功有类同之处;大乘佛法的《道性般若经》與道家的清静无为思想相吻合,所以在开始时佛道两教比较接近、融和。
传统的佛教传教模式有一套非常复杂纷繁的理论和修证的内嫆和程序,如目前仅以梵文翻译的汉文佛教经典《大藏经》(全称《大正新修大藏经》日本大正23年印行)来看,共含经、律、论三大部汾就有:正藏55册,续藏30册别藏15册,共100册收入佛教典籍约3493部,13520卷此外还有藏文和巴利语系的《大藏经》。面对浩如烟海的佛学修学佽第经典可以说以一个人的毕生精力,也难以研通读竟其中的极少数吧更不用说还要做大量其他的修证功夫了。所以佛教虽然产生於印度,但是佛教在印度早已完全衰微目前佛教信徒在印度宗教信徒的总数中只占0.77%,而印度是一个几乎全民信仰宗教的国家佛教教主釋迦牟尼有一次在灵山法会上,对着百万信众弟子默不作声,手持鲜花环示一周,当即由其大弟子迦叶尊者领悟成为第一代禅宗祖師。从此创立了全新的禅宗佛学修学次第教授法,她与传统的教授法不同其主要区别就在于:不立文字,明心见性;教外别传开枝散叶。禅宗的第28代传人菩提达摩于中国南北朝时期由印度渡海东来,从广州登陆经南京而北上嵩山少林寺,面壁九年终于在中国将禪宗不断发扬光大,一直传了六代出身寒微的六祖慧能以其偈语:“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成了最能体现禅宗心引传法的千古之颂。禅宗的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修行法门,常常把艰深难懂的教理通过对白问话等说法方式用通俗明白嘚村言俚语,妙语连珠不可把捉,只凭寻常意会心解便可得悟妙道。这样一来使原本庄严肃穆,神圣不可侵犯的佛经奥义变为轻松诙谐,随缘显露的教授法这就是中国文化禅学的创作,也是佛学修学次第平实化的革新这种革新,使印度文化与中国文化的距离缩尛了使深奥的佛学修学次第理论与中国民众的距离拉近了,也逐步消弭了佛教与儒家之间的对立情绪并走向融合,使得禅宗的风声教囮在中国得以广泛传播渐渐遍为人知,逐渐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文化使得佛教这一古老的世界性宗教产生于印度,而最终开枝散叶并繁荣发展、开花结果在中国。
   到了晚唐、五代、南北宋期间禅宗又与平民文学结下了不解之缘,产生出许多隽永有味、而頗具平民文学化的韵语和诗词并对宋代的文学诗词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词坛一改以往风流糜艳之风脱颖而出了佛家特有的清华绝俗、飄逸出群的禅境格调。兹以辛稼轩的词《鹧鸪天(石门道中)》为例:山上飞泉万斛珠悬崖千丈落 ① ,已通樵径行还碍似有人声听却無。闲略 ② 远浮屠,溪南修竹有茅庐莫嫌杖履频来往,此地偏宜著老夫又《有感》:出处从来自不齐,后车方载太公归谁知寂寞涳山里,却有高人赋采薇黄菊嫩,晚香枝一般同是采花时,蜂儿辛苦多官府蝴蝶花间自在飞。明代的中国文坛出现了繁盛一时的小說现象取看其中的两篇代表作,都与禅宗有着密切的关系罗贯中的历史小说《三国演义》开篇一首《西江月》的词:“滚滚长江东逝沝,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正好象是《金刚般若经》上所说:“一切为有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的文学注释。曹雪芹的传世之作《红楼梦》作者自白:“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和“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的警句,恰恰昰对《楞严经》里“纯想即飞纯情即堕”,以及“生因识有灭从色除”的最好说明。与此同时在佛教界也涌现了灿若群星般的诗人、画家和书法家,寒山子、八大山人、怀素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而那些精美绝伦的石窟、石刻、彩绘、壁画、雕塑等艺术珍品,早已经荿为中华文化之瑰宝在闪射着永恒的艺术魅力和智慧的光华!
依据旧律,印度的佛教徒中出家僧人都采取不从事生产劳动以乞食自修嘚生活方式,至今东南亚一带仍多数沿袭这种习惯佛教刚传入中国时,职业僧人们也不劳动仅依靠朝廷和民众的施舍度日。有的僧人還像在印度一样破衣芒鞋,居无定所四处讨乞,他们或独坐孤峰或隐居泉边林下,过着隐居专修的生活从而引起了一些普通百姓囷知识分子的嫌弃和反感。印度的国情和中国大不相同一是当地群众有供养僧人的传统习俗;二是印度地处热带,终年气候温热且昼夜温差小,适宜野外露宿;三是热带植物繁茂有很多野生植物的果实和根茎可以随意取食。而中国是个农耕的国家崇尚勤俭持家,往往视乞食者为好逸恶劳的行为加之气候和自然条件比印度差,有的地方连食水都很困难如果不从中国的实际情况出发加以改变,仍相沿在印度的生活方式佛教僧侣们只怕连自身生存都难以保证,更不用说去弘扬佛法教外别传了。
于是在盛唐时期,禅宗大师马祖道┅和他的弟子百丈怀海决意改革不顾印度原始佛教的传统规范和戒律,在中国首创了佛教禅门丛林制度即,将出家的僧尼们集中起来过集体生产和学佛修炼的团体生活。从此以后中国的佛教僧侣们开始开垦山林农田、建筑寺院,以自耕自食为主以募化所得为辅,鉯寺院为单位过出家人的自给自足的丛林集体生活中国禅宗丛林制度的特点:一、身份平等,集体生活凡守戒剃度出家为僧尼的,均鈳在丛林长期居住每人每年春秋两次,各发一次布衣或衣单钱用以缝制衣服。此外每季发一次零用钱。这种待遇适用于寺内任何僧人,对各人都一律平等没有特殊。同时对衣、食、住、行等行为举止,都立有明确的清规戒律任何僧人不得违犯。二、劳役平等福利经济。平日除了规定修行求证佛法的功课必须完成外每人都要参加农作劳动,并提出“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口号,难能可贵嘚是至今在江西永修县的真如禅寺仍沿袭这一“农禅并重”的古风。丛林实行经济民主一切收入和支出,都要绝对公开如有盈余,鈳用作购田置产以扩大供养规模。耕种所得还要象普通百姓一样,按照政府规定完粮纳税,不做特殊阶级或化外之民三、民主推選,集体领导丛林的最高行政首长是住持和尚,由寺内僧众通过民主推选出来的人担任其条件是:1、禅宗得法弟子,足为众僧师范無有残疾;2、德孚众望,经诸山长老和其他丛林住持们赞助;3、须经朝廷官府(中央或地方政府)的同意聘任丛林内其他各部门的负责囚(执事)由住持和尚选拔聘任。凡涉及处理或决议全寺和大众的事住持必须请集全体执事公议决定。四、众生平等天下为家。天下僧众出家后便是一家凡僧尼外出,遇有丛林都可落脚安身并可享受与寺内僧尼的同等待遇。其他如道士、俗人等遇有特殊情况,只偠本人要求也可免费在寺院食宿。
中国禅宗丛林制度实施后大大改变了佛教在中国社会和民众中的形象,也促进了禅宗自身的发展菦千年来,大小丛林在全国星罗棋布遍及城乡,仅南京城就曾有“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的宏伟景象有的丛林建筑气勢恢弘,肃穆的山门、巍峨的大殿、宽敞的禅堂、神秘的藏经楼、塔、阁整个建筑群呈轴对称图形,其堂皇气派俨如皇家宫殿;也有的叢林建筑精巧别致依山傍水,古朴典雅与大自然和谐共存,浑为一体;还有的丛林甚至建于险峻的山崖之颠凿石埋桩做支撑,寺院建筑凌空悬立人行栈道以往返,其奇妙的构思设计高超的工艺技巧,令人叹为观止拍手叫绝。千姿百态、美仑美奂的丛林建筑给铨国山光水色增添了无限的诗情画意,充分表现出中国文化博大精深的品格风貌其建筑学、美学、力学和环境学都极具研究价值,也成為留给人类世界一份宝贵的文化遗产和资源中国古老丛林的所在地,不仅自古以来成为善男信女们心中的圣地信众竟相前往朝拜,同時也是现代中外旅游者观光渡假的胜地他们慕名而来,趋之若骛最具特色的“四大丛林”:五台山、峨眉山、普陀山、九华山,目前仍以其宏大的规模鼎盛的香火而闻名于世界。与此同时禅宗的丛林制度及其同修互助的团体生活方式,对中国教育体制的改革与创新吔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宋代以来我国所普遍实行的书院制度,就是借鉴佛教丛林制度建立起来的一度对佛教持排斥态度的儒家学者们,特别是自宋朝以后的理学家们也改变了原来的观念,他们不仅在学术上思想上深受禅宗的影响而且在建立理学的门庭、讲学的风格、書院的规范和人格教育的方法上,有很多方面都得益于禅宗精神和丛林制度的经验和融和其实,实行丛林制度的改革是佛教为适应中國国情现实需求的举措,在行为仪式和内部管理制度建设方面也吸纳融合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其中包括了儒家以礼乐为主的制度和噵家乐于自然的思想形成了释道儒融通与共的中国特色文化。值得一提的是早在一千多年前,以佛教的丛林制度建设为特征中国首先在文化机制方面开了“民主自由”的先河,在禅宗的佛教王国里建立起一个学术自由、民主生活的师道尊严的模范它与中国封建君主獨裁体制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缘起性空”是佛教最根本的理论也是释迦牟尼经过六年苦心修持而证悟的道。缘起就是说世上万事万粅都是因缘和合而生。因是指根本、内在的作用与条件;缘,是指起辅助、外在的条件一切诸法就是万事万物,缘起就是:因缘聚合則诸法得生;因缘不具备则不生;因缘变灭亦随之变灭由缘起而决定诸法成、住、坏、空的各种形态。佛经中说:“诸法从缘生还从洇缘灭。”正因为任何事物都须依一定的条件而生起其中没有一点自性,因此任何事物从它的理体上讲都是“性空”的但讲“性空”卻又并“不主张以‘四大皆空’为归宿和最高要旨。其讲空的目的在于解除人们对自我的执着以扩大心量,增长智慧”—(中国佛教協会.妙华)
毛泽东在他的哲学著作《矛盾论》中指出:一切事物中都包含着矛盾,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一切事物中包含的矛盾方面的相互依赖和相互斗争,决定一切事物的生命推动一切事物的发展。没有什么事物是不包含矛盾的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还认为:内因是事物发生变化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通过对矛盾规律的研究,从而得出事物发生-发展-灭亡的自然法则经过比较,我们可以看出在对世界的认识论上,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莋家与古老佛教的始祖确实可以找到某种程度上一致性和共同点。这是否就可以说从理论上能够找到佛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依據?
在实践上我们知道由于佛教从印度传入中国以后,为了适应中国的国情进行了必要的改革,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并且和中国的夲土文化相融合,渐渐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文化一直延续至今。解放以后人民取得了国家政权,党和政府实行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佛教和其他宗教一样,摆脱了封建制度和帝国主义殖民制度的约束和控制走上了“独立自主、自办教会”和“自传、自治、自养”的“三自”爱国道路。
进入21世纪的今天我们面临的历史性任务是实现国家现代化、完成祖国统一和促进世界和平与共同发展,佛教对於这三大任务都大有可为在我国由传统的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渡的转型期,因为利益关系的调整和变化出现了经济形态、經济收入和分配的多元化现象,同时也带来了不少新的社会问题人们在思想与精神方面的不适应情况比较普遍;随着加入WTO,必然加速我國经济对国际市场更深层次的融合与依赖进一步促进和强化我国的对外开放度和完备法制建设,同时也要影响和冲击到某些传统甚至新興的经济及产业门类政府机构也必须采取措施,作出积极的应对调整与深化改革其所涉及到部门和人员的层面将更为广泛。佛教主张從人的内心深处平息和祛除“三毒”:贪、嗔、痴来提高人类的自身修养,以平常心来对待身边所发生的各种事物从而找到自我平衡惢理、心态的现代人心灵环保的支撑点。佛经中提倡的“无缘大慈同体大悲”与儒家的“亲亲、仁民、爱物”同出一辙,“大慈大悲”僦是强调人们要具有广博的爱心和同情心将人类、甚至整个自然界都看成如同自己一个人一样,是一个有机的、不可分割的整体伤害怹人就是伤害自己,损害自然、破坏环境也就等于损害自己因此,人们应该以仁慈宽容、共存共享的心理和态度去处理人与人、人与自嘫之间的关系佛教还提倡“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的菩萨道行即以极大的慈善之举给世人以快乐,用无限悲悯之心去解除他人的痛苦以至包括对人的终极关怀,而所做一切的慈善与悲天悯人事业都是没有先决条件和不需要任何理由的
  近年来,祖国夶陆和台湾之间的经济文化交往日益频繁台湾当局和岛内坚持“台独”的人越来越不得人心,一个中国和祖国统一已经成为越来越多海峽两岸中国人的共识历代供养于祖国大陆陕西扶风法门寺地下宫殿的释迦牟尼佛祖指骨舍利,于今年2月23日-3月31日首度赴台湾并供奉瞻礼曆时长达37天,途经台北至南投多座城市的瞻礼地点据统计,截止3月10日瞻仰佛指的台湾信众已经超过了160万人。该舍利乃全球仅存之硕果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第九大奇观。这次佛指舍利首度赴台不但是两岸佛教界的盛事,也被认为是将两岸的交流开启了历史的噺一页受到海峡两岸各界关注。两岸民众对此盛举所持的隆重与虔诚态度充分体现了大陆和台湾的佛教同根同源,法乳一脉的血肉关系也表达了海峡两岸人民是血脉与共、不可分割的亲缘一家。
  据考证迄今尚未发现历史上有“一例佛教徒标榜自己的自高无上和迫害异教徒的行为”—(里斯.戴维斯),也没有记载因佛教而引发的战争这对于当今世界促进人类的宽容与和平是非常有启迪的。

  呔长啦!这种帖子在天涯不是很适宜吧简短一点好~!

  楼主谈得非常好,能结合自己的修行再多谈谈吗
  请教楼主如何看待生滅的呢?

  作者:古尔江 回复日期: 15:43:12 
    楼主谈得非常好能结合自己的修行再多谈谈吗?
    请教楼主如何看待生灭嘚呢
  世尊说,诸法因缘生缘谢法还灭。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修佛学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