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结构产业化道路路对我国文化发展的弊端

&&&&&&&&&&&&&
十六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新进展
日 10:11 来源:中央文献研究室
作者:郭如才
内容摘要:当历史的车轮驶入二十一世纪的时候,“小康”的目标在中国已经由梦想变成了现实,解决了温饱,告别了贫穷,富裕起来的中国人民对于文化消费有了更多期许与渴望,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加速发展也对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浩荡前行的文化改革发展逐渐凝聚起这样的共识: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了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目标要求。强调文化改革发展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任务、以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成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指导我国文化改革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关键词:文化产业;文化体制改革;文化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文化建设;人民;社会主义文化;文化事业;发展道路
作者简介:
  当历史的车轮驶入二十一世纪的时候,“小康”的目标在中国已经由梦想变成了现实,解决了温饱,告别了贫穷,富裕起来的中国人民对于文化消费有了更多期许与渴望,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加速发展也对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与此同时,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发展,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方式凸现出来。  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了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的全面小康奋斗目标。文化更加繁荣,成为了我们党在本世纪头20年必须集中力量完成的重要任务之一。会议从经济、政治、文化“三位一体”的高度,对我国的文化建设和文化体制改革做了全面的部署,成为新世纪新阶段我国文化改革发展的新起点。  (一)解放思想,创新观念:开启文化发展道路的新探索。  落实好十六大提出的重要任务,最根本的就是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发展观念。2003年4月,针对非典疫情暴露出的突出问题,正在广东考察的胡锦涛同志提出要“坚持全面的发展观”。这是“发展观”一词第一次出现在党的最高领导人的讲话中。两个月后,在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工作会议上,“发展观”的概念便被运用到了文化领域。李长春在讲话中明确指出:要从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传统文化发展观中解放出来,树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新的文化发展观。  所谓发展观,就是关于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和要求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有什么样的发展观,就会有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因此,新的文化发展观的树立,必然会对文化发展的实践产生根本性、全局性的重大影响。“文化生产力是社会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向市场和面向群众是一致的,与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与‘三个代表’的要求是统一的,是把这些要求落到实处的重要实现途径”;“文化产品的意识形态属性与产业属性是紧密相联的,占领市场和占领意识形态阵地是统一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是一致的。只有更好地占领市场,才能更多地占领阵地”……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工作会议在文化发展观念上的这些重大创新,激励着全党冲破落后的传统观念和主观偏见的束缚、更加自觉地找准改革的突破口。  文化发展观念的不断创新,根源于对不断变化的文化发展形势的准确把握。日,胡锦涛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全面分析了我国思想文化领域面临的新形势,指出,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日益增强,社会意识出现多样化的趋势;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迅速增长,呈现出多方面、深层次、高要求的特点,而目前我们能够提供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还远不能满足社会需要;互联网、现代通讯系统等现代电子媒体的广泛运用,思想文化交流呈现出分散性、便捷性、跨国界等特点,文化市场、文化资源、文化阵地的争夺将更加激烈。  面对思想文化领域前所未有的新形势,胡锦涛提出了“深入研究回答现实生活提出、干部群众关心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增强理论工作的说服力和战斗力”、“把体现党的主张和反映人民的心声统一起来,增强宣传舆论工作的吸引力感召力”、“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健全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实现文化事业的全面繁荣和文化产业的跨越式发展”、“改进和创新宣传的内容、形式、方法、手段和机制,增强宣传思想工作的影响力”等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面临的主要课题。  “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文化发展观念的不断创新、文化建设主要课题的明确提出,催生了行动上的锐意进取,开启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道路上探索文化改革发展道路的新征程。  (二)抓住根本,引领方向: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旗帜和灵魂。文化的发展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同时文化的发展也承载着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提供有力的学理支撑,并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在多样多元多变的思想环境中增强马克思主义的说服力和吸引力、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历史使命。  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指出,面对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迫切需要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明确提出要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  日,中央办公厅转发《中央宣传思想工作领导小组关于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意见》,提出了加强对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研究,加强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编译和研究,研究和编写体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最新成果的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教材和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学科的教材体系,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队伍建设等几项具体工作。  2004年4月,中央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工作会议举行,正式启动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以现实生活提出、干部群众关心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为导向,以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和教材体系为重要任务,是我们党坚持用一元化的指导思想引领多样化的社会思潮、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发展的一大创举。  随着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实施,160多个课题组先后组建,直接参与工程工作的专家学者3000多人,间接参与的有数万人,涵盖了哲学社会科学的各个重要领域;10卷本《马克思恩格斯文集》和5卷本《列宁专题文集》正式出版;《理论热点面对面》等通俗理论读物,深入浅出、有针对性地回答干部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和切身利益问题,探索了理论指导实践、理论走进群众的有效方式;马克思主义学科体系基本建立,扭转了马克思主义学科一度弱化的倾向;《马克思主义哲学》等30多种工程重点教材相继出版,其他100多种教材编写工作扎实推进,哲学社会科学教材体系正在逐步形成;……作为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思想理论建设的一项标志性工程,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已经在推进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方面发挥着龙头作用、基础作用和导向作用。  (三)行己有耻,以德润人:倡导社会主义荣辱观。  思想政治工作,核心是理想信念教育,基础是思想道德建设。道德的阳光雨露起着滋润人心的重要作用,是形成良好社会风尚和人际关系的重要保证。在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不断坚定全社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的同时,中央也大力推动了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建设。  未成年人和大学生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期,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他们的思想道德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关系到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  日和8月2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相继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和《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并分别召开了全国性工作会议。《意见》和会议以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为重点,集中探讨了在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价值观呈现多样化发展的趋势下,怎样教育引导未成年人和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一重要问题。  未成年人和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离不开全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整体推进。针对一个时期以来,一些人价值观发生扭曲、是非观念淡漠,部分社会成员思想道德失范等突出问题,为了在全社会进一步划清了是非、善恶、美丑的界限,旗帜鲜明地表明坚持什么、反对什么,倡导什么、抵制什么,日,胡锦涛明确提出,要教育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广大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坚持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  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的本质要求。作为全社会普遍奉行的价值观念和道德准则,社会主义荣辱观,既有先进性的导向,又有广泛性的要求,贯穿社会生活各个领域,覆盖各个利益群体,涵盖了人生态度、社会风尚等方方面面,是我们党在社会价值日趋多元的背景下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一个重要成果。  正是在此过程中,理想信念教育、民族精神教育、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教育、公民道德教育、社会主义荣辱观等等,后来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本内容的要求已经相互联系地提了出来。  (四)大胆探索,有序推进:文化体制改革的逐步展开。  坚持文化的改革创新,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是文化发展繁荣的根本动力。没有思想观念的不断解放、体制机制的不断创新,一切文化改革发展道路的探索都将难以为继。  在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上,胡锦涛在向全会作工作报告时,总结了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取得的新成效,强调了“以体制机制创新为重点,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一手抓经营性文化产业,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的重要思路。  坚持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一手抓经营性文化产业,是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在文化发展理念上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理论创新。长期以来,把公益性文化事业和经营性文化产业相混淆,政府统包统揽,导致应该由政府主导的公益性文化事业长期投入不足、应该由市场主导的经营性文化产业长期依赖政府,是制约我国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就是要着力解决这个体制弊端,推动公益性文化事业和经营性文化产业协调快速发展,成为繁荣社会主义文化的两个轮子。  2005年1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了《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对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进行了总体设计,提出: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要以政府为主导,增加投入、转换机制、增强活力、改善服务,实现和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发展经营性文化产业要创新体制、转换机制、面向市场、壮大实力,满足人民群众多方面、多层次、多样性的精神文化需求。这从根本上厘清了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楚河汉界,廓清了我国文化体制改革的基本路径,成为我们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纲领性文件。  “妨碍文化发展的思想观念都要坚决冲破,束缚文化发展的做法和规定都要坚决改变,制约文化发展的体制弊端都要坚决革除。”《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用这段话表明了中央推进文化体制改革的决心与信心。  文化体制改革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既要大胆探索、勇于创新,又要逐步探索、有序推进。2003年开始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后,党的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分别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此后五年发展规划的战略高度,对文化体制改革进行了新的探索;《关于在文化体制改革综合性试点地区建立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机构的意见》和《国务院关于非公有资本进入文化产业的若干决定》则对文化体制改革的相关环节作了具体说明。经过两年多的试点,2006年3月,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工作会议召开,文化体制改革进入了一个由点到面、逐步铺开的新阶段,相关改革开始进入快车道。  改革的思路是渐趋完善的,从来都不会一开始就尽善尽美,关键的是不断砥砺勇气增长智慧;改革的实践是漫长的,从来都不会一蹴而就,重要的是不断从实践中积累前行的力量。9年来,多次召开的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工作会议、不间断的经验交流,在从局部试点到逐步推广再到全面展开,3000多天的夙兴夜寐,看似山穷水复的文化发展终于呈现出柳暗花明的盎然生机。通过改革,全国共注销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4000多家,核销事业编制超过18万个;120多家出版集团组建成功,一大批国有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为合格的市场主体;从2002年至2011年,国产电影年度票房从不足10亿元增长到130多亿元,银幕数从1800余块增至9000多块;主流媒体的国际传播能力不断提升,截至2010年底,人民日报社主管的网络和各类报刊的国外受众比2002年增长50%以上,新华社海外用户遍及170多个国家和地区,西强我弱的舆论格局有所扭转;……文化发展显现出前所未有的生机与活力。  (五)凝魂聚气,强基固本: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提出。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社会价值观念也日趋多样,各种非马克思主义思潮有所滋长,思想理论领域里的噪音杂音时有出现,意识形态领域呈现出更加复杂形势。但是,不管形式如何变化,我们同各种敌对势力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本质上就是社会主义价值体系和资本主义价值体系的较量。只要我们抓住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这条主线,凝魂聚气、强基固本,就能做到惊涛拍岸自岿然。  2006年10月,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首次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任务,指出“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强调要“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贯穿现代化建设各方面”、“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尊重差异,包容多样,最大限度地形成社会思想共识”,形成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党在思想道德建设上的一个重大理论创新,也是党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特别是和谐文化建设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理论成果。  一个社会是否和谐,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没有共同的理想信念,没有良好的道德规范,就无法实现社会和谐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然要求进行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一个鲜明特点就是,在承认矛盾和差异的基础上,强调社会活力和秩序的有机统一。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是强调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在多元多样中立主导、在交流交融中谋共识,形成既有国家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既包容多样又有力抵制各种错误和腐朽思想、既坚守基本社会思想道德又向着更高理想目标前进的生动局面。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鲜明地回答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党用什么样的精神旗帜团结带领全体人民开拓前进、中华民族以什么样的精神风貌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重大问题,是我们党在思想文化建设上的重大理论创新和重大战略任务,必须作为基础工程和灵魂工程,摆在文化建设的首要位置,贯彻到文化建设的各个方面。  (六)以人为本,服务人民: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建立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为了谁、依靠谁是我们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根本问题,决定着社会主义文化的性质和方向。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要,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让人民共享文化发展成果,是我们文化建设的根本目的;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建立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实现这一目的的主要途径。  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若干意见》,提出:加快建立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项重要任务、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要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优先安排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公共文化服务项目,逐步解决农民群众收听收看广播电视难、看书难、看电影难的问题,基本满足城镇居民就近便捷享受公共文化服务的需求。以农村和基层为重点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开始全面提速。  在公共博物馆和纪念馆免费开放、广播电视村村通、社区和乡镇综合文化站、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农村电影放映、农家书屋建设等一大批文化惠民工程的带动下,到2012年,3000多家博物馆已经遍布各地,县县有图书馆、乡乡有综合文化站的目标基本实现,6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已经形成;50多万家农家书屋覆盖全国84%的行政村;2600多个广播电视播出机构组成的广播电视网,综合覆盖高达97%。覆盖城乡、惠及全民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  (七)总揽全局,规划未来:确立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历史任务。  文化建设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方面,其发展方位只有全局中才能得到更好把握。党的十七大,全面系统地论述了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进一步明确了新的历史条件下文化为什么要发展、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和发展为了谁、发展依靠谁等根本问题;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出发,用“三个越来越”、“两个更加”、“一个兴起”对文化的地位和作用进行了高度概括;站在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战略高度,提出了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人民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的历史任务;阐述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明确了2020年文化发展的具体目标。这些都为新的历史起点上文化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  体现十七大的精神,2008年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对我国文化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进行了一次全面的梳理,使党的理论创新成果进一步转化成为我国文化改革发展的强大动力。会议提出:  加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对内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对外增强国家亲和力和影响力,是全面增强我国综合国力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我国和平发展的战略之举;  我国进入了文化消费的快速增长期,人们精神文化需要更加旺盛,文化已经成为衡量社会文明程度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显著标志;  不断提高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整个社会的文明程度,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显著标志;  要从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出发,坚持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原则,把建设的重心放在基层和农村;  深化改革,加快发展,是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必由之路,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为目的,以改革为动力,统筹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统筹体制改革和结构调整,统筹城乡区域文化发展,推动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和民族文化为主体、吸收外来有益文化的文化市场格局;  要创新对外宣传方式方法,善于运用现代化手段和国际通用规则,善于运用国外公众易于理解接受的形式和语言,善于借助国际友好机构、友好媒体、友好人士的力量,既体现我们的意图又表达共同的关切,增强对外宣传的吸引力、亲和力、影响力。要支持对外宣传事业发展,整合对外传播资源,建设多途径、广覆盖的对外传播网络,形成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国际地位相称的对外传播力量,让中国的声音和信息传得更广更远;  ……  这一系列新观念、新思路和新举措涵盖了文化建设的主要方面,明确了文化改革发展的主要任务和重要着力点,对我国下一阶段的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八)因势利导,化危为机: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在党和人民群众按照党的十七大和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的要求,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时候。一场席卷全球的  国际金融危机给我国经济带来巨大冲击,也正是在应对新挑战的过程中党中央对于文化产业的战略地位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  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中,文化产业上升为国家的战略性产业。  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导致经济增长过快下滑,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成为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保增长的关键是要解决市场需求不足问题。在外部需求不足的情况下,扩大内需成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基本立足点。也正是在这一时期,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跨越了三千美元这一重要台阶,来到了一个公认的文化消费快速增长期。文化产业成为少数几个总供给还远远不能满足总需求的朝阳产业之一。抓住了文化产业也就抓住了扩大消费的重要着力点。  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之初,国务院出台扩大内需促进增长的十大举措中就有加快医疗卫生、文化教育事业发展的相关要求。2009年7月,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了《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强调,要抓住机遇,大力振兴文化产业,为“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作出贡献。这是继钢铁、汽车、纺织等产业振兴规划后出台的又一个重要的产业振兴规划,为加大文化产业政策扶持力度、完善产业政策体系、推动产业跨越式发展提供重要指导,标志着文化产业已经上升为国家的战略性产业。  2009年8月,全国文化体制改革经验交流会强调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引擎。会议进一步明确了改革的目标任务、时间进度和责任主体,文化体制改革进入全面展开的新阶段,力度明显加大、步伐显著加快。  在一系列政策作用下,2009年,我国文化产业逆势上扬,成为国际金融危机寒气中我国经济发展的一股暖流。  在抢占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国际竞争制高点、谋求经济长远发展主动权中,确立文化产业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经过一年多的努力,我国在全球率先实现经济形势总体回升向好。  2010年2月,胡锦涛同志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专题研讨班上,明确指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在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国际竞争中抢占制高点、争创新优势的必然要求,提出了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八项重点工作,强调发展文化产业有利于优化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有利于拉动居民消费结构升级、有利于扩大就业和创业,要求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文化产业发展。2010年3月,中国人民银行等九部委联合发布了《关于金融支持文化产业振兴和发展繁荣的指导意见》,成为近年来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繁荣的第一个宏观金融政策指导文件。  随着文化体制改革向纵深推进,文化生产力得以进一步解放。2010年文化产业增加值突破1.1万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从2004年的1.94%提高到2010年的2.75%;北京、上海、江苏、湖南、湖北、云南等省市文化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超过5%,已经成为当地新的支柱产业。2011年3月,“十二五规划”从科学发展的高度正式提出了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的目标任务。  (九)自觉自信,文化自强: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浩荡前行的文化改革发展逐渐凝聚起这样的共识: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中国共产党是一个有着高度文化自觉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七十多年前,在“中国本位文化”论与“全盘西化”论争论不清、人们对于中国文化发展方向彷徨无措时,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系统地阐述中国共产党人对于文化发展方向的思考,从根本上解决了当时先进文化建设问题。从此,在为中国人民解放的斗争中,我们在文武两个战线更加势如破竹。新中国成立以后,毛泽东又明确提出了建设我们国家现代化的科学文化的要求。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党在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同发展,在推动文化建设不断取得成就的过程中,走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在新世纪进入第二个十年的时候,文化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关系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关系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关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正是站在这样的历史高度上,我们党认识到,准确地把握当今时代文化发展新趋势、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要求和各族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鲜明地回答新的历史条件下我国文化改革发展走什么样的路、朝什么样的目标迈进的重大问题,全面地研究和部署文化改革和发展的总体工作,已经成为大势所趋。  “千红万紫安排著,只待春雷第一声。”在全国人民的共同期待中,2011年10月,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召开。这是我们党九十年历史上第一次以文化改革发展为主题召开的中央全会,是我们党领导文化工作又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了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目标要求,强调文化改革发展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任务、以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成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指导我国文化改革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决定》全面系统地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深刻内涵,从文化的角度深化和拓展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识,体现了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高度文化自觉;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反映了我们党对于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高度自信;提出了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政策措施,勾勒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路线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已经开辟,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目标分外清晰。此时此刻,人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文化是一个民族真正有力量的决定性因素,一个国家,当文化表现出比物质和货币资本更强大力量的时候,这个国家的经济才能进入更高的发展阶段。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工厂,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但是,不断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扩大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完成从出口电视机到出口电视剧、既提供物质产品又提供精神产品的跨越,还需要一个不懈奋斗、不断创造的伟大过程。  建国之初,毛泽东就曾预言“随着经济建设的高潮的到来,不可避免地将要出现一个文化建设的高潮”;在十七大上,胡锦涛进一步强调“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然伴随着中华文化繁荣兴盛”。聆听着历史的回响,迎接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曙光,我们正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道路,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新征程上扬帆起航。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责编:宓存)
用户昵称:
&(您填写的昵称将出现在评论列表中)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
最新发表的评论0条,总共0条
查看全部评论
中国社会科学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C)
by .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传统文化的产业化发展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