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桃市陈华军公示财政局局长陈华军简历

&&&&(上接第一版) &&&&“虽然条件简陋,但工作人员作风扎实,三班倒轮番上阵。”沙湖镇党政办主任肖兴怀感慨。 &&&&百里通顺河,险在周家湖。市林业局防守任务恰是最险段面,从尧邦村到周湖村,总长7000米。副局长刘宜松连续几天几夜没有休息,“该段面堤身窄薄陡峭、河流冲刷堤脚薄弱、散浸点多、重点险段多达8处。” &&&&突击战连夜打响。7月11日,尧邦村三组险段,突发百米散浸群,河水汹涌而入。市林业局防汛专班和该镇防汛指挥部组织抢险队伍,百名干群迅速集结。 &&&&抢险的步骤,是疏挖导滤槽,沥清堤身积水。一边是薄弱的堤身,一边是紧急的险情,“危急关头,我先上。”市林业局工作人员挥起铁锹,清沟挖槽。经过五个小时鏖战,深夜11时,险情得到控制。 &&&&险情接二连三。第二天上午,周湖村三组险段突发散浸群,长达300米。市林业局防汛专班人员还来不及歇口气,又投入到新的战斗之中…… &&&&大堤之上,五步一岗,十步一哨,沿线干部群众筑起了一道防洪屏障。 &&&&通顺河流经至纯良村附近,变成纳河和通顺河两个支流,俗称“改道河”。在纯良村委会一间简陋的房间,就是市旅游发展委员会设立的指挥部。 &&&&这里,既是办公室,也是寝室。闷热潮湿的里间,见缝插针放着5张折叠床,市旅游发展委员会党组书记左泽华带领机关干部住在一线。 &&&&单位共有9名男同志,这次就上了6个人,占全委人数四分之三。人手少,任务重。他们的防守段面从纯良村到汤台村,总长4500米,5个险工险段。 &&&&当晚10时,在纯良村村支书冯浩德引领下,左泽华带领指挥部成员徒步察看所有段面,回到村部已是凌晨两时半。 &&&&“隐患排查,懈怠不得。”第二天,他们发现重点险段6处、散浸10处。上午11时,汤台三组险段、三岔河险段、黄家潭险段、红旗下闸、纯良泵站险段坐哨全部设立;晚上8点,通顺河段面所有防汛通道全部修通。 &&&&段面长,责任大。每一趟巡查下来,至少得2个小时。 &&&&18年前就在防汛一线的老党员刘泽怀、带病工作的张博、刚在党旗下宣誓的新党员郑祖义、既是“战斗员”又是“材料员”的王青松、“哪里危险哪里上”的陈理……24小时值守一线。 &&&&沿红旗垸村组公路一路前行,途经新口村,晴日朗照,通顺河北岸内垸一片平静。在黄剅村闸管所临时的“家”,市血防办主任杨世海双眼布满血丝,“堤在人在。水不退,我们不撤。” &&&&通顺河畔,市血防办工作人员已经坚守几个昼夜。匆忙扒了几口饭,杨世海头戴草帽,脚穿套鞋,带着工作人员又去巡堤查险。他晒得黝黑的胳膊上,蚊虫叮咬的小红疙瘩清晰可见。 &&&&“蚊子毒,蚂蚁多,送给我们不少‘红包’。”杨世海笑言,比蚊虫更难对付的是蛇和蜈蚣。7月12日,河口村六组散浸段面发现一处管涌,浑浊的泥水“咕咕咕”地往外冒。 &&&&“上。”杨世海拿起铁锹,当地干群纷纷加入抢险队伍。装泥土、扛编织袋……他们井然有序,采取围堰、反压、导滤的办法排险。 &&&&“蛇!”一名血防人员突然大叫,一蹦三尺高。茂密的草丛中,不知何时潜伏着一条花蛇,正滑溜溜地在人们脚边乱窜。 &&&&“有毒!”当地村民眼尖手快,操起手中的工具猛地挥了过去。 &&&&记者看到,巡堤时,他们走到堤坝背后仔细查看。面对记者的疑惑,杨世海解释,“除掉背堤面的杂草,容易查找安全隐患。” &&&&在纳河防守段面,市文广新局局长郑局廷带领20人的防汛队伍,分成两班,24小时不间断对险工险段部位进行重点巡查。每隔1小时对水情进行查看记录,并对镇、村两级防汛人员进行查岗,确保紧急情况及时上报汛情、快速处理。 &&&&市公安局党组一班人靠前指挥,一线作战。 &&&&副市长,市公安局长段少斌连续多日赴东荆河民垸,通顺河一带现场查看防汛工作。 &&&&7月4日9时,西流河庆丰垸溃口,35余名群众被困。段少斌率消防武警,公安民警,携冲锋舟快速赶赴现场,将被困群众安全转移。 &&&&政委卢启华,副局长向世斌等局领导连夜冒雨巡查东荆河杨林尾大堤,及时组织民警和群众排除险情。 &&&&7月6日,杨林尾镇五丰村告急。仙桃消防大队立即出动25名官兵,3辆运兵车,两艘冲锋舟,连续奋战5个多小时,筑起了一条200余米长的防洪堤…… &&&&7月6日,彭场镇北干渠芦林湖堤段出现险情,彭场派出所15名抢险突击队员赶赴现场,他们和群众一道扛沙包,打桩,汗水和雨水裹满衣裤,奋战5小时不下战场……保障:开辟通道,抗灾直达 &&&&“赤岭村抽水泵、变压器都不够?好,我马上到!”7月15日23时,已在沙湖镇抗灾一线坚守了6天6夜的市政府党组成员、财政局长陈华军,刚在办公室打个盹,就被电话惊醒了。赶到现场后,他发现刚架起的3台泵因电压不够,只开了一台。 &&&&陈华军拨通市防指电话,汇报赤岭村受灾情况。获批紧急调配20台抽水泵、一台400千瓦变压器,随即与供电部门联系……次日凌晨5时,变压器、抽水泵等全部安装到位。听着隆隆的水声,陈华军露出了疲惫的笑容。 &&&&早在汛期到来前,市财政局按照市委、市政府统一部署,未雨绸缪,做好战前准备。去冬今春,累计投入2000万元,对全市大小泵站进行全面整修,确保各泵站运行正常;投入奖励资金200多万元,鼓励各镇办疏挖沟渠;筹集电费160万元及时拨付到各大泵站;安排资金170万元,购买3台防汛应急车、20万只蛇皮袋、1万件救生衣等防汛物资和器材。 &&&&此外,及时筹措资金3000万元,拨付到全市各镇办和市城市排涝办公室,保障了排涝救灾工作“有底气”。 &&&&灾情发生后,原有救灾抢险设施设备多次出现缺口,市财政局特事特办,简化采购程序,用预拨方式确保排涝救灾不误事。如城区内涝严重,向市住建委急拨资金400多万元,保证了雨停路干。 &&&&“妈,仙桃灾情很严重。所有的灾情都要到我这儿汇总,所有的救灾指令、物资都从我这儿发出,这个科是全市的救灾中枢。我走了,这里工作怎么办……”这是市民政局救灾科科科长余功建近期打给妈妈的唯一一个电话。 &&&&他的老家在武汉江夏重灾区,家里房子被淹,绝大部分生活用品都没抢出来,年迈的父母被迫转移到亲戚家。面对亲人多次电话催促,余功建选择了默默坚守。从7月3日起,他吃住在办公室,已连续工作了15天…… &&&&大灾面前,全市民政人奔走在抗灾、救灾、核灾第一线,谱写了一曲曲感人的壮歌。 &&&&此次暴雨,我市共有105万名群众受灾,6671名群众被迫转移,11.95万公顷农田受灾,3837间农房倒损,直接经济损失达26.36亿元。 &&&&“哪里有灾情,哪里就应该有民政人抗灾救灾的身影!”市民政局局长赵映明说。 &&&&7月3日以来,市民政局设立应急协调、灾情管理、物资调配等6个工作组,在22个镇办场园区日夜奔走。紧急转移西流河镇河南村、长埫口镇剅河岭村、沙湖镇红土河村等地灾民6671人。 &&&&为了让受灾群众有饭吃、有衣穿、有地方住、有干净水喝、有病能及时就医,他们通常连夜将省里调拨的各类救灾物资分类、分送、反馈,“把灾民当亲人,一个都不落下”。 &&&&截止到目前,市民政局共向沙湖、杨林尾等7个重灾区紧急下拨救灾棉帐蓬296顶、棉被900床、毛毯250床、折叠床120张,采购下拨大米520袋、食用油520壶,矿泉水2320箱、方便面1400箱、蔬菜1400斤。 &&&&眼下,市民政局7个工作专班正深入灾区,查灾核灾,每日两次向省、市汇报,并向社会各界呼吁捐款,为我市灾后重建提供数据支撑与资金保障。 &&&&市卫计委、经信委等部门,各司其职,心系大灾,冲在一线。 &&&&市卫计委成立市洪涝灾害卫生应急指挥部,督促综合协调、医疗保障等5个工作专班,深入全市城市乡村,严格按照应急响应级别,开展消、杀、灭及医疗救助工作,确保大灾无大疫。 &&&&由3名班子成员带队的20名专业技术人员,赴7个受灾严重的镇指导卫生防疫工作。每镇安排3人负责抓好传染病疫情监测和处置、环境消杀灭以及厕所、垃圾、粪便管理等重点环节。 &&&&市经信委组织20多名机关干部分成5个小组,严格按24小时值班制度,密切关注我市各工业企业受灾情况并及时伸出援手。各地工业专班也都积极行动,快速响应,对重点企业、重点区域分片包点,组织和帮助企业开展抗灾自救。服务:应急谋远,精准施策 &&&&一张7月1日晚到武汉的动车票,再次被他悄悄退掉。 &&&&不到两岁的女儿,面部摔伤骨裂,需再次复诊,能不牵挂? &&&&“梅暴力”再度袭来,科学的防汛举措,少不了准确的气象预报,怎能离开? &&&&6月30日,仙桃暴雨倾盆。31岁的市气象局副局长牛奔,选择了坚守。连续6天,他带领观测预报及保障人员加强值守,严密关注天气形势,做好监测、预报、预警、服务关工作,为防汛抢险救灾提供气象预报。 &&&&“这个时候怎么能出问题!”7月5日早上6时,雨越下越大,通海口镇自动气象站突出故障,无法收集雨量。已经四天四夜没合眼的牛奔,立即赶往通海口,在大雨中抢修一个多小时,终于解决了雨量筒的堵塞问题,为及时汇集全市雨情快讯赢得了时间。 &&&&雨情大、汛情急。仙桃气象人放弃休息、坚守岗位,科学做好灾害性天气监测预警工作,为防灾避灾掌握主动赢得时间。 &&&&市气象局局长陈仁芳把天气会商室当成了“家”,饿了就啃方便面,累了就趁会商间隙打个盹。坚持第一时间把气象服务和预警信息发送到市防汛指挥部,每3小时发送一次雨情快讯,每1小时发送一次天气实况…… &&&&发布重大天气专报、发布雷电黄色预警信号、发布暴雨橙色预警信号,发布暴雨蓝色预警……市气象局及时通过市委机要传真、电话方式通知市委、市政府、防汛办、应急办及相关防汛成员单位,并采用短信方式将预报传递给气象信息员,网格员、“三农”服务大户,使预报到乡镇、到村、到户、到人。 &&&&及时科学的气象服务,在这场防汛抗灾主动仗中扮演着“消息树”“发令枪”的角色;而另一边,一场没有硝烟的救灾复产主动仗也早已吹响冲锋号。 &&&&良田受淹,畜禽养殖场被冲,鱼池汪洋一片。渍水的农田如何改种补种?漫溢的鱼池怎么消毒补苗?受灾群众的焦虑,牵动着每一个农业、水产人的心。 &&&&面对灾情,市农业局迅速成立了五大督导指导专班,由局党组成员带队包片开展指导,深入重灾现场指导救灾;组织动员全系统百名农技人员奔赴抗灾救灾一线,深入田间地头、鱼池圈舍,到渍水涝灾现场,实地查看灾情、精准施策作好指导,全力以赴做好防灾减灾工作。 &&&&“赶快抽排渍水,组织群众复产自救。”7月15日,暴雨再度来袭,望着张沟镇庆丰村一大片渍水的秧苗,市农业局局长郭金相眉头紧锁,“决不能让农业因灾减产、让百姓因灾减收。” &&&&眼下,市农业局正按照抢排渍水,抢修设施,抢抓田管,抢季补种,抢时收获,抢防疫病的要求,抽调4名分管领导蹲点沙湖、长埫口、张沟、郭河等四镇,深入一线,靠前指挥,及时解决实际问题,确保农业抗灾保目标各项工作扎实推进。 &&&&“要加强水体消毒,加强对鱼池的巡查。”7月13日,在五湖渔场东耳湖分场,市水产局局长戴先波不停嘱咐渔民。 &&&&从杨林尾鲫鱼湖基地到沙湖隔垱湖基地,从五湖渔场到西流河西沟村,从彭场宏旺基地到长埫口刘家垸……水产技术人员的脚步遍布全市每一个渔业受灾重点地区。目前,35名水产技术专家蹲点指导,并在五湖渔场、沙湖镇、彭场镇、西流河镇等地组织召开抗灾复产现场推进会。 &&&&市国土资源局局长王诗文转战抗洪救灾一线,现场指导工作。组织全市689名地质灾害网格管理员每天开展2次地灾巡查,每日17时向市局报告地质灾害排查情况;组织5个专班对全市38家关闭的砖瓦窑场取土区进行重点监测;组织31人,13个小分队,分赴21个项目、155个标段现场,检查已建水利设施工程的运行状况,发现并处置9处工程灾毁隐患;督导所有施工单位做好在建工程施工现场安全标识设置,安排安全员现场值守等工作,确保不发生一起安全生产事故。 &&&&发稿之时,天气依旧阴晴不定,风雨断续,我市抗洪救灾斗争远未谢幕。记者视野所及,难以尽情铺展这场宏阔的抗洪救灾画卷,难以完整记录各部门奋起抗争的生动故事和艰苦付出。但请相信,2016年7月上演的“大考验,大担当,大合唱”的活剧,将永远铭记在每个仙桃人的记忆中。
仙桃日报社 版权所有 鄂ICP备号-1 国内刊号:CN42—0093 邮发代号:37—53
中共仙桃市委机关报 仙桃日报社出版 技术支持:当前位置:&>&&>&&>&&>&
&&& 陈华军&党委书记、镇长
&&& 余克军&党委副书记、常务副镇长
&&& 杨代武&党委副书记、人大主席
&&& 林传生&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
&&& 张友斌&党委委员、副镇长
&&& 许少华&党委委员、副镇长
&&& 刘& 伟&党委委员、武装部长
&&& 肖述超&党委委员、宣传委员
&&& 左小红&党委委员、组织委员
&&& 李想萍&党委委员、派出所所长}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仙桃市财政局领导班子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