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士在部队拉练三句半受伤后在医治疗有哪些费用需自己承担

最新播报:
“白衣战士”的强军梦——解放军第451医院保障打赢服务部队记事
新华网西安11月6日电(樊永强 何长贞 王志)何江兵,兰州军区某装甲旅战士,2011年初,因患急性脊髓炎而全身瘫痪,被紧急送到解放军第451医院抢救。
急性脊髓炎是世界性医学难症,能够把命保住已属不易。
为挽救这位普通战士的生命,医院调用全院医疗力量,邀请军地知名专家来院会诊,施用最有效的药物为他治疗——前后参与这场“生命抢夺战”的医护人员,多达100多名。
历经500多个日夜全方位救治,何江兵重新站了起来,并能独立行走,创造了医学奇迹!
“是他们给了我第二次生命,没有他们,我不可能坚强地活下来……”何江兵饱含热泪给军区首长写信,表达对“白衣战士”的由衷礼赞!
面对战场与市场,他们始终坚持“姓军为兵”的正确方向
建院62年来,451医院始终坚持战场第一、官兵至上,牢牢把握立院建院的正确方向,经受住了战场与市场的双重考验。
进入新世纪以来,医疗市场竞争愈发激烈。451医院的大部分医疗和保障用房仍是上世纪70年代的老建筑,相关配套设施陈旧老化,不仅市场竞争优势渐失,更与保官兵健康、保能打胜仗的使命需求不相适应。
2008年,医院筹措资金建设医疗综合大楼。16层的医疗大楼,不仅获得全国最高建筑奖鲁班奖,拥有西北地区一流的消毒供应室和手术室,而且还在全区医院中率先建起占地2700平方米的智能化战备器材库,有力提升了野战医疗救护效率。
四川芦山地震发生后,医院野战医疗分队仅用15分钟就全员全装准备完毕,比汶川地震医疗救援准备时间提前了近8小时。
近年来,医院整合医疗资源,组建了战场需要的烧伤整形、创伤骨科,加强了肝胆普外科建设,使之成为医院的“三大特色学科”,每年使上千名官兵解除病痛、走上训练场。
据医院院长李伟介绍,近年来,医院以战伤学科辐射带动其它学科,先后建成了1个全军专科中心、15个军区和省部级专科中心,先后获各类科技进步奖和科技成果奖205项,出色完成了抗震救灾、国际维和、跨区演习等上百次军事行动卫勤保障任务。
面对道义与效益,他们始终胸怀服务至上的医者仁心
451医院保障范围涵盖陕西、甘肃等地,体系部队距离医院最远的达700多公里,官兵请假看病不容易。
在医疗用房紧张的情况下,医院专门腾出黄金地段650平方米的门面房,投资购置先进医疗设备,建成兰州战区首家“军人特诊中心”,安排副高职称以上专家轮流坐诊,为官兵提供集挂号、检查、诊治、取药等“一站式”服务。
据统计,仅最近三年,医院军人门诊量就多达20万人次,住院官兵上万人次,治愈率达95%,满意率达98%。
1990年,20岁的空军士兵王兴元因患尿毒症入住医院。医院多方联系肾源,免费为他施行了肾移植手术,因术后严重排异反应又不得不摘除。此后,王兴元只能靠透析维持生命。
23年来,王兴元所在部队几经调整,医院始终对他不离不弃,10多次把他从死神手里拉回来,创造了军内尿毒症患者存活时间最长的纪录。期间,王兴元还和精心照顾他的护士结婚、生子。
王兴元所在单位领导说:“你们用行动和真爱告诉所有官兵——这里是值得托付生命的地方,这里是部队最坚实的后方!”
医院政委王琦锐告诉记者,近三年来,医院为抢救部队危重伤病员,已累计投入9700多万元,人均住院费用7841元,位居全区前列。
面对世风与行风,他们始终弘扬白衣战队的优良作风
医乃仁术,无德不立。
面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多种利益诱惑的冲击,医院让全体医护人员向社会公开承诺:绝不开大处方,绝不过度治疗,绝不收受患者财物,绝不违规参与药品医疗器械促销。
2010年3月,陕西合阳县农村妇女李翠花,因患胆结石、胰腺化脓等多种病症慕名来院治疗。手术前,李翠花让丈夫悄悄包上一个红包,硬塞给主刀副主任医师陈芦斌。
为使患者安心手术,陈芦斌没有推让,而是委托护士长把红包变成患者的住院费。在精心治疗下,李翠花不仅治好了身体的病,也打开了心底的结。她认识到,当今社会还是有德行的医生多,特别是在军队医院。
据统计,近三年来,医院共有700余人次拒收礼品礼金,1100余人次谢绝“感恩宴”“救命宴”,收到患者表扬信3000余封、锦旗牌匾480多面。
2011年8月,驻地一名私企老板因头痛来院就诊,接诊医生给他做了常规检查,确诊为普通感冒,就开了十几块钱的药。
老板不解:“我不差钱,为啥不给我做最好的检查,不用最好的药?”
医生告诉他:“对患者负责是医生天职,我们只对症下药,不对钱下药。”
没几天,这名老板又带着亲戚来院看病。他觉得,在这里看病放心,病人不会多掏一分冤枉钱。
近年来,医院先后被总后卫生部表彰为全军为部队服务先进医院,被兰州军区联勤部表彰为保障打赢、服务部队“十佳单位”。
[责任编辑:部队拉练过家门 军嫂守路边与爱人相聚2分钟(图)
关键字:&军嫂军嫂军人军人家庭军嫂感动人‘军嫂不容易军嫂图片军嫂探亲军嫂数量
向军嫂致敬!今日(1月28日),解放军报法人微博@军报记者 连发3条微博,用图片讲述发生在军嫂身上的那些事儿。都说军嫂不易,看过这组图片后你就会更加明白这句话。军中没有浪漫,却有一种浪漫守护叫军嫂!
【相聚2分钟】
1月24日一大早,军嫂黄薇带着一包云南白药、三箱橘子和数十瓶矿泉水,在云南省华宁县第一中学门口驻足,等待自己的爱人——驻滇某炮兵旅一连指导员任志刚。一天前,在县人社局工作的黄薇从相关部门得知,任志刚所在部队将拉练经过这里。为见丈夫一面,黄薇早上6点多就从家里赶来。
两个小时后,黄薇在行进的队伍里发现了任志刚,两人边聊边忙着给连队战士发矿泉水和橘子。两分钟后,任志刚与妻子告别。跑了两步又突然回头,给妻子敬了一个军礼。
这是他们去年国庆结婚后的第一次见面……
摄影:熊子军、马 飞
【军嫂探夫到边关,三年见过三次面】
1月27日,在风雪边关塔城军分区某边防团禾角克边防连,连队副指导员方自东与不远千里来自酒泉的富丹,结婚一年多时间后才第一次见面。他们从相识、结婚到现在,三年来是第三次见面。军人家庭不易,此刻,见证他们的幸福瞬间吧!
摄影:张文铣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来源:观察者网综合
责任编辑:关文平
&&看完这篇文章有何感觉?已经有人表态
o&最热新闻&o
o&最热评论&o受伤的士兵
北京千橡网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文网文[号··京公网安备号·甲测资字·文化部监督电子邮箱:wlwh@·
文明办网文明上网举报电话: 举报邮箱:admin1@&&&&&&&&&&&&&&&&    战士在部队训练因公受伤,领导拖延三年,不让看病,平时要求战士带病参加强度训练,造成双腿终身残疾,现在干部强制要求战士复员!没有给任何医疗补助,没有残疾保险金。    干部强制伤残战士复员
楼主发言:121次 发图:0张
  向上级单位反应,给解放军报发信
  @踏雪寻梅hx
13:42:17  向上级单位反应,给解放军报发信  -----------------------------  我已经反应到北京武警总部了 已经反应了好几个月,一直没有结果
  非战争时期炮灰无用。
  顶你,爆料给媒体关注看能不能帮到你。
  支持你曝光,让大家都看看,连它们最重视的枪杆子都腐败到何种地步了。  
  楼主有胆量啊。顶了
  楼主,放心大胆干。
  老徐都死了  
使用“←”“→”快捷翻页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某部队战士行军拉练,前4天走了360km,离目的地还有180km。按这样的速度行军,余下的路程要走多少天?
为您推荐:
扫描下载二维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部队拉练广播稿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