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山地震局罗明今晚会地震吗

您现在的位置: >
施甸地震后干线公路基本完好
施甸地震后干线公路基本完好
发布时间:日 点击数:
【字体: 】 【】
   9月11日上午11时20分16秒、11时21分19秒,保山市施甸县连发两次4级以上地震,施甸路政大队快速启动应急预案。
   这次地震震级分别为4.5级和4.9级,施甸路政大队办公楼发生剧烈晃动,大队领导果断带领大家迅速撤离至安全地带。在向县政府和地震局了解地震相关情况后,大队启动处置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内勤留守大队值班,负责及时转达上级命令及群众来电来访;其他队员随同赶往震源所在地的方向施孟公路(S232)查看辖区公路震后灾情,并通知辖区公路管理所将灾后巡查情况信息及时反馈大队。
   保山支队长罗明在获悉地震消息后要求施甸大队全体路政人员切实采取有力措施,确保自身安全,对桥涵、路段重点检查,全力投入到震后维护公路安全和畅通的行动中,为抗震救灾运输保驾护航。
   经现场查看,大队辖区公路及附属设施基本完好,没有出现新的路产损失和重大安全隐患。
作者:于海涛
上一篇: 下一篇:
·没有相关内容
交通要闻&&本省交通要闻&&行业新闻
&&&&&&公路新闻&&&&&&水路新闻&&&&&&运输新闻&&&&&&路政新闻&&&&&&科教新闻&&&&&&一线聚焦
没有相关内容当前位置:
保山芒宽勐林村:暖在群众心里的基层党组织
&&来源:云南网
正午时分,记者见到鲁应福时,他正顶着大太阳在玉米地里干着农活。见到我们,晒红的脸上露出了笑容。面对十几天前的天灾,这位朴实的老大哥依然振作。白天,他和家人在玉米地里劳作,晚上则回到帐篷里休息。鲁应福擦了擦额头上的汗说:“当天,要不是张支书、小组长带着大家及时赶到,我都不知道要怎么办,有党和政府的关怀,我们在灾害面前,不怕。”
8月26日19点50分,距离隆阳城区约120公里的芒宽乡勐林村浪坝组因暴雨导致山体近2万立方米土石滑坡、影响了该村25户、109名群众的生产生活。而村民鲁应福家,是受灾最严重的一家。灾害造成老鲁家的院子下沉近3米、房屋倒塌3间,所幸无人员伤亡。面对这样的突发事件,勐林村作为基层党组织,不等不靠,第一时间赶赴现场进行自救。
“接到电话我就连忙赶到他家,发现院子里有一条15公分左右的裂缝,地面开始下陷,站在院场上,听着地板咔吱咔吱的响,就像地震一样,一直抖。”浪坝组小组长鲁应豪说起当天的情况,仍然心有余悸。26日19点50多分,勐林村村支书张绍中接到小组长鲁应豪的电话,得知鲁应福家中因山洪暴雨出现了裂缝。张绍中第一反应就是:一定要尽快赶到现场,确保村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张绍中便一边打电话向乡党委、政府进行汇报;一边赶往浪坝组。
连续几天的暴雨,把通往浪坝小组的路冲断了。“当时,车子根本上不去,但时间不等人呀,我约着副主任、大学生村官等5个人骑着四辆摩托,一路磕磕碰碰,照着电筒赶到浪坝,6公里的路程用了50多分钟……”张绍中说。赶到浪坝后,天已经漆黑。“我们到鲁应福家时,村民们正帮着老鲁家的14头猪、2匹马、1头牛转移到安全的地方,他们还想继续把家具搬出来,我一看,当时的情况太危险了,随时会发生坍塌,于是让大家先撤出来,毕竟生命安全是第一位的。”
“我们家当天晚上9点多就发生了坍塌,房屋陷下去了,如果不是张支书叫我们先撤出来,那可危险了。”鲁应福坐在玉米地里,一边歇口气一边回忆的说道。据村民们介绍,当晚9点多、10点多、凌晨4点,鲁应福家分别发生了三次坍塌。
帮助鲁应福撤出安全地带后,村干部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对全村挨家挨户的进行排查。当晚,共排查出25户存在安全隐患的农户,随即将他们全部撤离到村里最安全的鲁明强家中休息。紧接着,成立了救灾领导小组,支部书记任组长,将25户农户分为5组,每组又选出一个临时小组长,负责本小组5户人家的生产生活相关事宜。
灾害后的第二天,从勐林到浪坝的路况更差了,连摩托都无法行驶,只能靠步行。“我们第二天早早的就赶去现场,平时都是从勐赖渡口直接渡船到浪坝,但由于连续降雨,渡口停渡,我们只能从芒宽绕到罗明,再到勐林,和区委、区政府的领导汇合后,再步行走进浪坝,3公里多步行路程,我们花了近2个小时。”芒宽乡副乡长杨富贵介绍道。灾害发生后,区委、区政府,芒宽乡党委政府的领导干部纷纷赶到了现场,帮助村民解决食宿,做好卫生防疫、地址灾害监测等相关工作。
27日晚上,26顶帐篷、35张床、10床棉被、10床毛毯运到了勐林村委会。但要怎样才能把物资运到灾害现场?难题又摆在了乡村组干部的面前。为了尽快解决村民的住宿问题,村干部当晚找来了26匹马,连夜把物资运送到浪坝组,第一时间把帐篷搭建在地势平缓且安全的地方,以供村民晚上住宿。
“以前帐篷都是在电视里面见过,面对这20几顶,还是费了一番功夫才搭好呢。”张绍中指着蓝色的帐篷向记者说。在这之前,村干部与村民们从未见过帐篷,更别说搭建,但总得走出第一步。大家照着说明书一点一点的学,你搭铁架、我扯篷布、他拉绳子……熟能生巧,在搭建过程中村民们自觉分成了几个小组,分工协作,在大家的配合下,4个半小时搭好了24顶帐篷。
采访当天下午2点多,记者走进排列整齐的帐篷发现,每顶蓝色的帐篷里都摆放着整洁的床铺,每个帐篷外面还摆放了一个垃圾筒,旁边搭建了临时男、女厕所,卫生环境整洁有序。“我们一开始住进来,张支书就要求每个帐篷外要配备一个垃圾桶,不得乱扔垃圾污染环境,而垃圾桶里的垃圾,我们5个小组长每天又统一回收进行焚烧。”鲁应豪介绍道。
有了临时安置点,为了确保每一位村民的安全,每天晚饭后,鲁应豪都会在家里用广播通知其余4位临时小组长,让他们清点各自负责的5户人家,确保每天晚上8点半以前,所有人员都要到帐篷里休息。记者在村子里发现,在乡村组干部的及时自救下,村民们白天在田间地头劳作,在家中吃饭,晚上则在帐篷休息,生产生活井然有序。
临时安置有了解决,最关键的还得帮助浪坝村民解决以后的生产生活问题。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隆阳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及时深入浪坝组,对44户村民进行了征求意见,每家每户还填报了《山体滑坡异地搬迁安置意见表》,具体的搬迁选址正在筹备中。
谈及这次惊险经历,村支书向记者坦言:“经历了这场灾难,我们做到了在困难面前不等不靠,也学会了如何处理突发事情,深刻地体会到,只有用实际行动才能走实群众路线,才能心暖群众。”
何鹭 汤竣 保山新闻网
责任编辑: 段晓瑞
扫一扫,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我想知道一位女孩名叫董晓梅信息,她是云南省保山市隆阳区罗明坝河湾村的,有电话号码最好,拜谢!!!_百度知道
我想知道一位女孩名叫董晓梅信息,她是云南省保山市隆阳区罗明坝河湾村的,有电话号码最好,拜谢!!!
您的回答被采纳后将获得:
系统奖励20(财富值+经验值)+难题奖励20(财富值+经验值)+提问者悬赏50(财富值+经验值)
我有更好的答案
可以查的,身份证号码,全家户口信息都能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河湾村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正午时分,记者见到鲁应福时,他正顶着大太阳在玉米地里干着农活。见到我们,晒红的脸上露出了笑容。面对十几天前的天灾,这位朴实的老大哥依然振作。白天,他和家人在玉米地里劳作,晚上则回到帐篷里休息。鲁应福擦了擦额头上的汗说:“当天,要不是张支书、小组长带着大家及时赶到,我都不知道要怎么办,有党和政府的关怀,我们在灾害面前,不怕。” 8月26日19点50分,距离隆阳城区约120公里的芒宽乡勐林村浪坝组因暴雨导致山体近2万立方米土石滑坡、影响了该村25户、109名群众的生产生活。而村民鲁应福家,是受灾最严重的一家。灾害造成老鲁家的院子下沉近3米、房屋倒塌3间,所幸无人员伤亡。面对这样的突发事件,勐林村作为基层党组织,不等不靠,第一时间赶赴现场进行自救。 “接到电话我就连忙赶到他家,发现院子里有一条15公分左右的裂缝,地面开始下陷,站在院场上,听着地板咔吱咔吱的响,就像地震一样,一直抖。”浪坝组小组长鲁应豪说起当天的情况,仍然心有余悸。26日19点50多分,勐林村村支书张绍中接到小组长鲁应豪的电话,得知鲁应福家中因山洪暴雨出现了裂缝。张绍中第一反应就是:一定要尽快赶到现场,确保村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张绍中便一边打电话向乡党委、政府进行汇报;一边赶往浪坝组。 连续几天的暴雨,把通往浪坝小组的路冲断了。“当时,车子根本上不去,但时间不等人呀,我约着副主任、大学生村官等5个人骑着四辆摩托,一路磕磕碰碰,照着电筒赶到浪坝,6公里的路程用了50多分钟……”张绍中说。赶到浪坝后,天已经漆黑。“我们到鲁应福家时,村民们正帮着老鲁家的14头猪、2匹马、1头牛转移到安全的地方,他们还想继续把家具搬出来,我一看,当时的情况太危险了,随时会发生坍塌,于是让大家先撤出来,毕竟生命安全是第一位的。” “我们家当天晚上9点多就发生了坍塌,房屋陷下去了,如果不是张支书叫我们先撤出来,那可危险了。”鲁应福坐在玉米地里,一边歇口气一边回忆的说道。据村民们介绍,当晚9点多、10点多、凌晨4点,鲁应福家分别发生了三次坍塌。 帮助鲁应福撤出安全地带后,村干部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对全村挨家挨户的进行排查。当晚,共排查出25户存在安全隐患的农户,随即将他们全部撤离到村里最安全的鲁明强家中休息。紧接着,成立了救灾领导小组,支部书记任组长,将25户农户分为5组,每组又选出一个临时小组长,负责本小组5户人家的生产生活相关事宜。 灾害后的第二天,从勐林到浪坝的路况更差了,连摩托都无法行驶,只能靠步行。“我们第二天早早的就赶去现场,平时都是从勐赖渡口直接渡船到浪坝,但由于连续降雨,渡口停渡,我们只能从芒宽绕到罗明,再到勐林,和区委、区政府的领导汇合后,再步行走进浪坝,3公里多步行路程,我们花了近2个小时。”芒宽乡副乡长杨富贵介绍道。灾害发生后,区委、区政府,芒宽乡党委政府的领导干部纷纷赶到了现场,帮助村民解决食宿,做好卫生防疫、地址灾害监测等相关工作。 27日晚上,26顶帐篷、35张床、10床棉被、10床毛毯运到了勐林村委会。但要怎样才能把物资运到灾害现场?难题又摆在了乡村组干部的面前。为了尽快解决村民的住宿问题,村干部当晚找来了26匹马,连夜把物资运送到浪坝组,第一时间把帐篷搭建在地势平缓且安全的地方,以供村民晚上住宿。 “以前帐篷都是在电视里面见过,面对这20几顶,还是费了一番功夫才搭好呢。”张绍中指着蓝色的帐篷向记者说。在这之前,村干部与村民们从未见过帐篷,更别说搭建,但总得走出第一步。大家照着说明书一点一点的学,你搭铁架、我扯篷布、他拉绳子……熟能生巧,在搭建过程中村民们自觉分成了几个小组,分工协作,在大家的配合下,4个半小时搭好了24顶帐篷。 采访当天下午2点多,记者走进排列整齐的帐篷发现,每顶蓝色的帐篷里都摆放着整洁的床铺,每个帐篷外面还摆放了一个垃圾筒,旁边搭建了临时男、女厕所,卫生环境整洁有序。“我们一开始住进来,张支书就要求每个帐篷外要配备一个垃圾桶,不得乱扔垃圾污染环境,而垃圾桶里的垃圾,我们5个小组长每天又统一回收进行焚烧。”鲁应豪介绍道。 有了临时安置点,为了确保每一位村民的安全,每天晚饭后,鲁应豪都会在家里用广播通知其余4位临时小组长,让他们清点各自负责的5户人家,确保每天晚上8点半以前,所有人员都要到帐篷里休息。记者在村子里发现,在乡村组干部的及时自救下,村民们白天在田间地头劳作,在家中吃饭,晚上则在帐篷休息,生产生活井然有序。 临时安置有了解决,最关键的还得帮助浪坝村民解决以后的生产生活问题。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隆阳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及时深入浪坝组,对44户村民进行了征求意见,每家每户还填报了《山体滑坡异地搬迁安置意见表》,具体的搬迁选址正在筹备中。 谈及这次惊险经历,村支书向记者坦言:“经历了这场灾难,我们做到了在困难面前不等不靠,也学会了如何处理突发事情,深刻地体会到,只有用实际行动才能走实群众路线,才能心暖群众。” 何鹭 汤竣 保山新闻网罗明:央视地震报道总结
当电视遭遇灾难
用我们的实力书写崭新一页
——罗明同志在2008全国电视新闻年会上的讲话
如果说,5.12汶川特大地震对我们整个民族来说,是一次巨大的时艰,对电视而言,则是一次巨大的考验。如果说,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国家救援行动背后更多体现出的是国家的硬实力,那么电视等媒体传播作为救援行动的一项重要组成,则体现了我们不断成长的软实力。两种力量的汇聚,改变了世界对中国的看法,也改变了观众眼中的电视新闻。
在过去一个多月的时间里,中央台和各兄弟台共同成就了电视媒体作为第一传媒的“第一影响力”,为取得这次抗震救灾斗争的阶段性胜利,发挥了信息传递、组织动员和舆论引导的巨大作用,忠实履行了我们的责任,赢得了荣誉和尊严,彰显了电视作为第一传媒不可替代的地位与价值。
在这次灾难事件报道中,我个人有两点体会非常深刻:一是近年来,特别是五年来,我们把对突发事件的快速反应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打造和完善了对突发事件的反应机制、直播流程和规范,积累了许多实战经验,并不断加以总结、固化,形成了一套操作性很强的突发事件直播报道的响应机制、流程和规范;二是我们和全国兄弟台在近年来的突发事件报道中,经过不断的磨合和交流,建立了稳定而有效的合作机制和共同的新闻理念。
这些经验的积累和机制的建立,使我们电视界在这场巨大的突发灾难中经受住了考验。可以说,这次报道更是全国电视新闻界“抗震救灾&
众志成城”的一次大会战。这里,我以灾难性报道为例,谈一下我对近年来电视突发事件报道实践的一些思考,和大家共同交流探讨。
灾难报道在不同阶段的变迁
灾难事件主要可分为“天灾”和“人祸”两大类。不管是“天灾”还是“人祸”,突发灾难事件因其破坏烈度,一直是容易引发公众关注的热点,也是新闻传播活动的重点。我国关于灾难报道的观念和做法,经历了一个不断发展和进步的过程。建国以后我国灾难报道经历了三个阶段的演变。
“灾害不是新闻,救灾才是新闻”是建国初期媒体的报道观念,主张用正面手法处理灾难新闻,即,正面宣传政府积极施救措施、宣传灾难事件中的英雄人物和事迹,稳定和鼓舞人民群众对于在党和国家领导下,以积极的态度战胜灾害的决心和士气;“文革”时期灾难报道的特点是“轻描淡写,报喜不报忧”,人们很难从媒体上获知关于灾难的消息。进入改革开放时期后,灾难报道的积极功能逐步得到了正常的发挥,在准确的前提下,开始注重时效性。但是灾情和救灾信息的报道还是不全面、不及时,因此削弱了对舆论的引导力和对救灾工作的动员和组织作用。
&“以人为本”灾难报道的经验积累
从2003年“非典”疫情直播报道开始,“及时、透明、公开”、“珍视人的生命和尊严”成为灾难报道的核心理念。作为诞生于“非典”期间的新闻频道,五年来,可以说是参与或主导并见证了中国灾难报道发生的一系列变化。
2003年,新闻频道在试播期间,对全国防治“非典”进行的直播报道,是中国电视媒体首次以直播的形态作灾难报道。直播包括多地连线、北京地坛医院情景直播、可视电话对杭州隔离小区进行采访等内容。在卫生部,我们还架设了一套直播系统对重要会议进行全程直播。当时,这种部级会议能对媒体做到“全透明”,是不可想象的。而五年后,我们围绕抗击雨雪冰冻天气推出的《迎战暴风雪》,在23个部委设置了直播报道点。
2004年,从禽流感、“云娜”台风登陆到印度洋海啸灾难,小型化直播手段的介入和灾难报道的关注角度都得以进一步丰富。
2005年,我们在贵昆铁路隧道塌方等重大安全事故报道中,首次引入直播方式,实时呈现救援进展。当年7月—8月,我们联合浙江、上海、江苏、山东、安徽、大连、青岛、台湾等省市13家地方台,对台风“海棠”、“泰利”、“麦莎”登陆和发展情况进行的接力式直播报道,则是首次对台风演变过程实施大范围多点联动、实时关注。
2007年8月,对营救河南陕县支建煤矿淹井被困69名矿工进行的直播报道,记录了国家不惜一切、珍视生命所创造的矿难救援史上的奇迹。
在这一系列灾难事件直播报道中,我们不断摸索电视直播的规律,发现问题、总结经验,探索出了一整套有效的电视直播理念和运行机制,就是要以现场为核心,打造一个开放式信息集合直播平台,及时均衡、全程动态跟踪报道灾情和救灾信息,为稳定人心,帮助救灾工作顺利进行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从信息提供平台到开放的信息集合平台
一般理解,电视的直播报道主要由前方记者对事件现场的采访来完成。但是从“抗震救灾众志成城”直播节目作为我们的基本方向起,我们就完全打破了常态惯性的操作模式,而是致力打造一个完全开放式的信息集合平台。
(一)平台的核心价值是形成信息流
我们这次面对的巨大的突发灾难事件报道,完全不像对一个预知事件的现场直播报道,没有任何预设的节目流程和资料背景。所以在这个平台上,信息的搜集、选择、组合,直接呈现在了屏幕上。特别是在地震发生后最初的几个小时,观众和我们一样,关注的状态和节目进程相一致,更具冲击力。
与这种高密度的信息流相比,一般消息类的报道模式,只是提供了零碎的信息。尤其是在事件初发、现场状况不明而信息需求迫切的时候,观众更注重获取大量即时的信息。如果我们期待在相关信息成型后的状态下组合再发布,虽然有深度,但也就忽略了观众的信息需求。因此,“高流量的电视现场直播报道更容易成为人们的第一依赖、第一选择、第一信息源。”
从今年初迎战暴风雪直播到此次抗震救灾直播,这样一个以信息流为核心价值的直播理念得到了最大程度的体现,也是这次超大规模直播报道取得很好效果和影响力的关键。
(二)平台的核心功能是复合信源
从2003年“非典”的直播报道,到其后的抗击台风、洪灾等各类突发灾难事件直播报道中,我们一直尝试把直播报道打造成一个开放式的信息集合平台。开放的信息集合平台确定了我们突发灾难事件直播节目的信息采集方式,保证了信息的及时、全面、有效的采集。
观察“抗震救灾”直播节目形态,其内容构成不仅包括大量现场连线,还有政府权威发布以及各类救助信息。其次,不仅集合了本台记者、兄弟台记者以及其他媒体的资讯,甚至还包括救援组织者、地震亲历者实时提供的信息。这些信息在平台上汇集、核实,重新编排后播报,丰富了承载的内容。第三,由于直播窗口不受栏目和时间限制,最新消息可以第一时间进入并及时播出。这,就是开放的信息集合平台的优势所在。
(三)平台的核心体现就是“现场”
从这次报道中前方直播车的构成也能看出复合信源组成的一个特点。在前后参加报道的20多辆直播车中,既有我们和各兄弟台的设备,也有地方机动的转播车,还有公安和武警系统以及军方的直播车。从地震发生后一个半小时后第一条视频直播报道开始算起,来自震区现场的直播报道有上千条。从生命救援、医疗救治、灾民安置、灾后防疫、恢复生产等等,都尽可能以直播报道的方式呈现了现场。
例如,5月13日上午首播的北川县城外公路受损画面,使此前网络上的无数传言、猜测、不解如烟消云散。几人高的巨石、彻底塌陷的路面和大桥、被砸报废的大轿车、沿着山间小道攀爬的受灾群众……短短几分钟的画面,胜过千言万语,无数电话打来要求重播,包括中央领导同志的电话。5月14日傍晚首播的映秀镇航拍画面,没有任何解说,只有直升飞机的轰鸣声,直观形象地解释了为什么伤亡惨重、为什么道路短时间内难以修复、为什么需要十万大军开赴灾区、为什么要空降。
来自灾区一线独家画面的不断更新,来自全国各地的踊跃献血、捐款捐物、转运伤员、异地救治等现场画面信息的密集汇总,不间断递进播出,使报道形成密集的主导态势,将谣言产生和传播的空间挤压到墙角,使全世界对中国政府的快速反应速度和救援组织能力刮目相看。
(四)平台的核心效益就是引领
在这个平台上,我们成功的引领了国际舆论,并成功塑造了国家形象。
一直以来,我们在国际传播领域相对处于弱势。西方四大通讯社控制了80%的信息量,我们长期以来是用他们的新闻稿,给他们做二次或多次传播。而在这之前,国内媒体对于国内突发事件特别是灾害事件的报道在国外的认同度也不高。这次地震现场直播报道可以说是一个全新的突破。一直以来认为“中国媒体不可信”的西方媒体,大量援引我们的节目内容,给予积极正面的报道。据粗略统计,有113个国家和地区的298家电视机构转播和使用了CCTV的电视信号。
就在此前因报道不公而让中国人印象深刻的CNN,在题为《中国政府对灾难展现了少有透明》的报道中称,“严重的地震发生在四川西南部后几天内,死亡与毁坏的图像画面不断地在中国国营新闻网络上播放。这么生动的视像在一个国家的灾难之后,少有地在国内媒体上这么广泛、如此快速地放映。”仍然是CNN,在其对灾区的报道画面中,有一个画面让人难以忘怀——一名中年男子在受访时突然接到对讲机里传来的最新情况,然后转头就往废墟里跑去。CNN的记者在旁白中说:“本地领导救援的共产党书记告诉我超过3000人失踪,当他带着我看他的地区受到的破坏的时候,我问他有多少人死亡。他在眼泪中崩溃了。‘500人死了’,他说,其中包括他的父母、妻子,还有他的两个孩子。正当他极度悲痛的时候,他的对讲机里突然传出来消息需要他,然后他就又跑回去继续工作了。”这篇报道中特地指出,“这位共产党书记是北川县陈家坝村的村支书凌立均。他的一家人受灾去世,但是他依然坚守在救灾现场。”西方媒体对共产党人这种褒奖的内容在以往极为罕见。
美联社发表评论说,“此次灾难正在转变中国与世界之间的感知。”有英国媒体表示,这次地震报道,中国电视引领了国际舆论。对国际舆论的引领,成功塑造了积极正面的中国国家形象。新加坡报纸这样评论:“四川大地震给中国人带来巨大悲痛,但抗震救灾的快捷、有序、开放和深沉的人道精神,却给世界留下深刻印象。北京所期待的展示现代中国形象的目标,已经在抗震救灾中得到一定程度的实现。”美国媒体感慨,“在八级地震的废墟上站起来的中国,是那么令人惊讶的现代、灵活、开放”。
针对大量外媒对中国救援速度给予正面积极的评价的现象,英国BBC认为“这与中国媒体第一时间推出四川地震电视直播,24小时滚动报道分不开”。
在国内,灾难的真实呈现,使凡是接触相关信息的人,对人生和责任都有了新的思考。中国青年报等机构开展的一项在线调查显示(4309人参加),88%的公众认为这场地震改变了自己的生活,82.1%的人表示会更加珍惜生命,努力学习和工作,去创造更大的价值;70.7%的人表示会献出更多的爱心。”
(五)平台的搭建凸显架构的合理性
平台的运转,需要一个合理的架构保障其向信息集合平台方向转变。
过去新闻频道的基本运作理念是以栏目为基本单位,由各栏目负责自己的节目制作,节目制作方式也以自采为主,这一运作方式曾经成就了众多的名牌栏目,但是栏目之间合作不多、优势资源没有得以放大,频道内部信息交流也不够通畅。经过多次重大报道经验的积累,今年初,我们从顺应现代电视新闻发展的需要和为应对新的竞争和挑战的考虑出发,对新闻中心实施了十几年来最大规模的一次架构调整:实现了新闻的采、编、播合一;把新闻系统与栏目系统的混合管理变为新闻与栏目、栏目与栏目的分类管理;强化整个频道的运营管理和节目管理,力求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化、科学化的频道化运作。
调整后的新架构,打破了过去部门条块分割的局面,使前期采访和后期编辑播出成为一个大系统,节目运转环节更加通畅、岗位责任更加明晰,增强了新闻中心应对突发事件的机制弹性和灵活度。新架构搭建后的第三天,我们就开设了《迎战暴风雪》直播特别节目,并在随后全国“两会”、火炬传递和反藏独分裂活动、胶济铁路列车脱轨、手足口疫情等多项重大报道中,进一步磨合和验证了新架构的合理性,其激发的生产力和积极性也逐步得到释放,为抗震救灾连续24小时不间断报道提供了成熟的运作经验。
应对本次震灾报道,我们在新架构的基础上,又搭建了导演和公共系统两大系统,统一将全天节目划分为四个时段,统一调配人力,成立了17个作业组,实现了新闻与栏目的完全整合。新架构支撑起了超大规模的震灾直播节目,并有效地保障了直播节目的质量和影响力。
国家级媒体编播体制变革,为信息公开提供了机制上的保障。抗震救灾直播报道之所以能够实现快速反应、前后联动,与架构的改革关系密切。
在这个新架构基础上,一个运行流畅、机制完善的信息集合平台逐步成形。
四大特点让电视成为高影响力媒体
与以往突发事件直播相比,从打造信息平台来看,本次5.12地震直播报道,有这样四个新的特点:即,即时报道的公开性理念、同步还原的现场信息流、全面均衡集纳的复合信源、规模化的战役思想。
(一)即时报道的公开性理念
对突发事件的反应更加快捷,报道时效和直播机制的启动更加自如。5月12日,汶川地震发生后22分钟,新闻频道播出滚动字幕新闻;32分钟后,播出第一条口播新闻;42分钟后,第一次电话连线重庆台记者;52分钟后,打破正常编排,推出现场直播。16:00,通过川台直播车已经引进了前方记者在成都的视频连线报道。胡锦涛总书记对抗震工作重要指示几乎与地震消息同时播出;16:40,时政记者跟随温家宝总理专机从北京起飞奔赴灾区,与此同时,第一批十人报道组已经在国家地震局集结完毕,准备和国家救援队共同奔赴灾区。
温总理飞往灾区的途中,在飞机上对抗震救灾工作做出重要指示,当晚,《新闻联播》超时10分钟,在总理飞机降落到成都太平寺机场十分钟后,就以最新消息的方式播出了该条重要新闻。这条新闻在当时的播出,归功于四川台的快速反应和支持。
第一个震中的图像北川公路损毁13号上午就回传播出;第一个飞机航拍映秀镇画面14号下午播出;15日21:15,从马尔康通往汶川的西线公路终于打通,转播车随即推进87公里,是最早播出的离汶川距离最近的电视画面;国务新办和四川省新闻发布会每天同步直播;《救灾快报》几秒钟一屏,高频次递进更新……同时,电话连线、专家解读、记者目击等多种报道形式和图版演示等多种报道手段集合推进,以最快的速度、尽可能多地向公众传递了关于灾情的各方面信息。
由于反应的快捷和信息的独家,我们的电视报道成为国内外主流媒体最重要的信息源,引导了这次国内外媒体抗震救灾信息公开的序幕和基调,凸显了电视媒体在事件报道中的地位和价值。
(二)同步还原的现场信息流
这次抗震救灾的直播中,从直播窗口打开后,就开始了抗震救灾的全程跟踪报道:党中央、国务院的指示,救灾指挥部的部署和行动,各部门、各机构全国各地救灾工作的开展,救援现场的实时报道,灾后重建等各方面的信息都以最快速度,汇集在新闻频道的直播平台,经过快速的复核、编辑和编排播出。
中央电视台以每天24小时不间断的现场直播、以现场直播中高比例的内容更新率递进报道事态的进展,以尽早尽快的态势掌握舆论的主导权、掌握议程设置的主动权,在舆论上将负面影响压缩到最小空间,报道的议题设置紧紧围绕“现场救援→医疗救护→伤员大规模转移→安置灾民→处置遇难者遗体→卫生防疫→开展心理干预→失事直升机搜救→堰塞湖排险→重建与规划”等等议题递进展开,始终把握着议题设置的主动权。即:让真相跑在谣言的前面,而且从始至终跑在谣言的前面。
(三)全面均衡集纳的复合信源
新闻频道直播平台由封闭的“信息提供平台”向开放的“信息集合平台”转化,给予这次抗震救灾报道一个鲜明的特点就是报道的全面均衡。在抗震救灾报道中,在各兄弟台的无私支持下,我们调用了包括网络在内的各路媒体、政府部门、军方资源、非政府组织等各方面资源。资源调用的理念从“迎战暴风雪”、“两会”报道、“胡锦涛主席访日报道”中就已经逐步明晰,在此次更是达到了新的高点。
从这个信息集合平台汇集的信息种类和来源来说,作为国家电视台的新闻频道,CCTV新闻频道是积聚各类资源的频道,有着一般媒体无法企及的独有资源:
1.来自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时政新闻;
2.来自国家部委发布的政策信息;
3.来自本台记者和各兄弟台的现场报道和地方新闻;
4.来自解放军三总部及各军兵种记者站的现场报道和军队信息;
5.专家资源带来的专业信息;
6.来自国际通讯社和本台驻外记者站带来的国际新闻。
这些资源和信息在新闻频道的直播平台上得到有效整合,所有这些新闻资源通过一个多月连续播出的《抗震救灾,众志成城》现场直播被最大程度地放大和深度开掘,使《抗震救灾,众志成城》现场直播节目成为其他新闻媒体艳羡的信息集合平台。
从功能和意义上看,抗震救灾直播的历史突破,更高层面上是已经搭建起了一个全国乃至全球瞩目的平台,这样的平台具有多重的功能和意义,是其他机构无法实现的,作为主流媒体的责任在这个高度上也因而凸显:
1.首先是提供了一个灾情的预警平台;
2.为公众提供获取信息、表达意见的平台;
3.成为媒体监督政府部门行动的平台;
4.各地、各部门获取信息、组织工作的平台;
5.成为党政高层获知民意、提供决策参考的平台;
6.全球获知灾情、观察中国灾情处理情况的平台。
从传播渠道的覆盖上看,新闻频道作为国家级媒体要发出“主流媒体”的声音,发挥直播节目更大的影响力,还要广泛利用互联网等新媒体。抗震救灾直播多个段落让观众印象深刻,是因为大量网站建立了央视抗震救灾报道的视频链接,让节目得到更多频次、更为有力的传播,节目的影响力有了“爆发式”的增长。
这个信息集合平台得以实现,依赖于我们最大限度地拓展稿源覆盖确保直播连线直抵灾情现场。围绕灾区的直播连线的支撑体系,既有四川电视台,也有成都、绵阳、德阳、江油、雅安、青川、阿坝州等地市电视台;来自军方和武警的支持,在中央电视台先期报道中也起到了重大作用;以往的很多垂直的联系和管理体系,在抗震救灾报道的紧急时刻变为了机动灵活的平面联系体系,使连线报道得以覆盖方方面面,如各大军区、武警部队的负责人、当地各级政府的负责人、直至基层普通灾民等等。
(四)规模化的战役策略
与第一时间和第一现场的直播理念同样重要的,还有相应的报道规模。因应这次地震灾害的严重性,这次直播的规模从时间跨度、地域覆盖、动员资源和报道力量、信息来源和种类到直播报道的影响范围,都是超大规模的直播报道,创了多项纪录。
“电视新闻为严肃、重大的民生题材、政治题材,投入大量资源,不遗余力。这种超强的实力化竞争意愿,也真正凸显了电视新闻的内容覆盖能力,凸显了电视作为第一媒体的力量。”此次快时效、长时间、高密度、高更新的现场直播报道,以24小时昼夜不间断的大量来自灾区现场的影像报道、来自全国各地的声援报道、来自海内外的信息汇总等等,不但使中央电视台成为观众获取救灾进展的信息平台,还成为全国声援灾区的动员平台,也成为世界各国重新认识中国形象的认知平台。
有媒体这样评价道:“地震骤发,中国媒体以前所未有的开放姿态,持续发布第一手灾情和救灾信息。对内无需信息垄断,对外没有信息遮蔽,媒体在各尽所能的有序竞争中,为公众和政府提供了全面、完整、客观的灾情信息,并成为凝聚共识、动员社会的另一支部队。”
在前所未有的大灾难面前,中央电视台抗震救灾直播报道在速度、深度和规模上都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这场直播,已经把国家信息公开和媒体责任紧密联系在一起,把中国人的民族情感凝聚在一起,深刻体现了国家级媒体的权威性和影响力。从5月12日14:50新闻频道发出第一条地震消息,地震两小时后第一批报道人员赶赴灾区开始,新闻频道就已经在最关键的时间点选择了跨越的姿态,为灾情的信息公开起到了率先的推动作用。
开放的信息集合直播平台的建立,帮助我们在最短的时间内,最大限度地克服了灾难导致的交通、通讯瘫痪造成的信息采集和传送的巨大困难,保证了直播报道快速反应、持续跟踪、全面均衡和规模传播地报道抗震救灾发展的动态进程,不给任何传言、谣言以任何机会,最大限度地满足救灾工作和观众对于突发灾难事件的信息需求。这是我们这次直播报道取得巨大影响的重要原因之一。
主播制:信息集合平台的体现者
直播平台最后的实现者在于演播室。演播室及其主持人对于直播节目的表现、直播节奏感的把控的影响是最终的。因此演播室的设计和主持的选择成为影响直播平台效率和效果的一个关键环节。
中央电视台的新闻大直播源自“香港回归”,在此次直播中,我们设立了北京和香港(现场)两个演播室。演播室除了串联,主要起垫播的作用。当时演播室的主要作用还包括“安全阀”作用,即,前方信号如果出问题了,就切回演播室调节。
在开放的信息集合平台的直播理念下,在采编合一的新架构下,我们对演播室的作用和功能有了重新认识和再设计,其主要的内容之一就是主播制的设立。
现在的演播室更像是飞机场的塔台,像是铁路的调度室,更像是战场上的司令部和作战室,宏观掌控着直播节目的全局,宏观掌控着现场报道的进程和节奏,真正调度和安排着节目的内容和播出。在主播制下,直播节目的主持人就不再只是念稿机器,或者只是起串联和垫播作用,而是要承担起演播室功能的主要部分,成为开放的信息集合平台的“龙头”。
在这次抗震救灾直播报道中,中央电视台将全天候的直播节目划分为四大时段:早间时段(1:30-8:30);上午时段(8:30-13:00上午时段);下午时段(13:00-19:00);晚间时段(20:00-第二天1:30)。依据这一划分,成立四套“导演系统”和为“导演系统”提供支撑的由13个小组组成的“公共系统”。如,成立最新消息组,负责处理最新消息与动态;成立新闻专题组,负责节目缩编、改编、精编、插播、加工、递进、精彩回放;成立电话连线组,负责电话连线等等。
在这四套系统里,每套系统设立一到两个固定的主持人作为直播节目的“龙头”。主播制下的直播节目的主持人担当了三种任务,或者说起到了三个作用:现场信息和直播节目内容的调度和播出;根据现场进展掌控直播节目的进程感和连续性;成为直播节目的一个符号。
(一)现场信息组织的调度与播出
采编合一的大编辑部推行后,如果说演播室是面上的司令部,那么前方出镜记者就是侦查兵、排头兵,还有一个重要兵种就是演播室内的主持人,因为直播中主持人的出镜率远远高于任何一个前方记者。
地震发生的头几天,观众只关心前方的情况:伤亡情况怎么样?救援工作开展怎样?救出多少人?医生够不够?路什么时候通?灾区群众安置情况怎么样?吃喝拉撒有什么问题?等等。
恰恰是这几天,通讯困难,前方情况不明,播出线上现场带画面的报道奇缺,这时候家里就靠主持人单练了,而直播开播的最初时间,我们的几位主播,捏着几条导语就进了演播室,前方消息也不明朗时,要生侃六七个小时呀。这就全靠平时的积淀了。
后来的电话连线、直播连线增多,对主持人的要求更高,大部分直播连线之前,只知道内容的大概轮廓,全靠临场发挥,话题涉及方方面面:震情?预测?遥感?防疫?捐赠?慈善?次生灾害?堰塞湖?等等。所有内容要说透、说到位,但又不能说冒了、说吐噜了,每天几个小时的直播,对知识面的要求,对现场把握的能力,可想而知。
而最难把握的还有传播导向和政策走向。带“中央”、“国家”字头的媒体,强调的是政治属性,强调舆论引导,这次抗震救灾直播,我们既是国家媒体、又是公民媒体,一会儿要高喊口号,一会儿要流泪悲情。尤其是默哀日那三天,主持人要擦干眼泪而慷慨激昂。
(二)现场信息进程感的把控与连贯
抗震救灾的发展进程中,每天都有新的情况、都有新的变化。为了保证直播节目的节奏准确反映事态发展的进程,建立每晚会商制度:每晚21:00,各个系统召开会商会,总结当天报道,规划次日报道,并及时传达上级的宣传提示。会商会上确立的报道重点和报道精神,通过主播制来加以实现。
固定一个或两个主播来负责一个较长的时段的直播节目,可以通过保证主播的状态和对节目前后关系的掌握,来保证一个时段节目的完整性和信息发布的全面均衡。特别是在对一个现场事件发展进程进行多次电话连线或视频连线的时候,由同一个主播和同一组记者进行多次连线采集现场信息,就能够保证对现场报道的连续性和进程感。
比如,唐家山堰塞湖泄洪,或者一个救援现场多次连线等,是一个较长的现场过程,由一个主播来连线报道,直播节目就能保持更好的连续性和传递完整的现场感。这样的场面在此次抗震救灾的报道中相当多,主播制的设立较好地保证了此次直播节目的质量。
(三)后方新闻和专题节目资源的承接与整合
主播制下,主播的工作与过去“处理稿件”或单点连线为主的工作内容有比较大的不同。主播不仅可以对一个固定时段内的节目信息加以通盘考虑,还可以对前一天已播直播节目和专题节目的资源,联系当天新的节目信息加以整合,实现资源的整合、链接,放大资源的开发效益。
开放式的信息平台的直播报道形态更加立体,充分的卫星或者电话连线、现场报道、组合式报道、嘉宾访谈、观众互动、网络互动、包装片提供信息等多种形式,也就是说,我们的报道不再建立在单纯处理稿件的基础上,而是更多地突出各种资源的链接、信息的整合。主播制下的主播,要对这些多种多样来源的信息,在播出平台上进行组合,实现集合信息平台的功能和效用。
四、实现主播的符号化功能
主播制下的主播作为直播节目的一个重要组成,成为直播节目的一个符号。当电视观众打开电视,一看到这个主播,马上就能识别相应的直播节目。主播的形象和播出行为也成为一个直播信息传播出去,影响观众对节目的认识。
主播制的设立有利于主播保持状态和对现场的理解能力。主播制的设立和实行,对提升这次直播报道的质量和效果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同时,一批主播也因此发掘出了巨大潜力,脱颖而出,赢得了观众认可和好评。同时也成为这次直播的巨大影响力的一个重要构成要素。有网站专门做了一个“抗震救灾泪洒荧屏的十大主持人”的主题,并配发点评,引起网民的热情关注。主播赵普也因为其在节目中的真情流露,受到大众肯定。一些自称“普迷”的网民还专门为赵普建了一个叫“阳光普照”的贴吧,亲切的称他为“暜普”、“普哥”、“普洱”,从这些称谓可以看出,这个群体是以80后和90后为主体的年轻观众,而这也正是我们一直关注并大力争取的受众群体。
有业内专家以“数字化平台、人性化直播”为题评论说:央视抗震救灾直播表现了“人性化的播出风格。主持人和记者的真情流露,在以往新闻报道中通常也是禁区。但是,此次震灾报道,许多电视新闻人在镜头面前的真挚情感也感染了电视机前的观众,充满人性力量的情感新闻,在受众心目中赢得了广泛的赞誉。”从我的理解看来,情感新闻就是:以沟通公众情感、维系和谐社会作为报道价值取向的新闻理念。
改进灾难性事件直播报道的五点思考
在抗震救灾直播过程中进行的同时,我们也在不断总结和反思直播节目的经验和问题,发现问题就及时指出加以改进。这次直播节目最大的问题还是集中在现场报道的质量和数量上,影响了电视直播的特点和优势最大限度的发挥,从而影响了直播节目的质量和效果。
在对抗震救灾直播报道初期内容分类统计分析上,可以看出,演播室内的专家访谈和对政府相关职能机构的采访仍占了相当数量,而灾难现场的报道偏少、偏短,特别是现场画面报道偏少,而且经常是以短新闻的方式对现场信息进行处理。现场记者多是蜂拥而至提问各级官员,这样的操作,采访对象雷同,报道题目也限制在少量已有类别上,却忽略了很多应该提问的人、应该记录的事。
现场报道的不足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技术装备的制约,在交通、通讯相当困难的情况下,限制了现场采访和节目的传送。二是编辑记者对于灾难事件的采访,以及对于电视直播的现场报道的理解还不到位,手法运用不够娴熟,需要进一步做专业培训。
基于这样的认识,作出以下五点思考,来与各位朋友一起讨论。
(一)建立快速反应的小型化直播队伍
目前,我们的直播设备以多讯道直播车为主,其对工作环境、道路通行条件等要求较高,严格来说,并非适宜新闻直播。目前在国外,特别是西方国家电视台直播报道通常采用“动中通”或“静中通”等小型化直播设备,机位往往是一台就足矣,而司机本身既是技术人员也是摄像。整个直播队伍两个人就可以撑起,机动灵活,便于操作。
我们一直有一个想法就是,引进包括军方正在使用中的一批小型化直播设备,在一定区域内建立一个能够在当天覆盖周边五百公里范围的直播报道网络,实现突发事件当日抵达,当日报道。配合这种小型化的直播设备,我们还设计引入“背包微波”等便携式设备,拓展直播机位的游动范围。
(二)用直播的方式处理现场直播报道
现在的直播报道最常见的问题就是我们的记者善于用做消息的方式处理直播节目。一是追求播出节目新闻要素完备;二是不善于借鉴长镜头等专题手法,过滤了太多的现场细节,降低了直播节目的效用。
直播的方式要求最大限度地发挥电视的特性和优势还原现场:首先,要在动态的报道过程中,递进实现新闻要素的完备;其次,善于运用纪实报道的手法,尽可能抓取丰富的富有表现力的现场细节。
(三)主播现场连线需要加强的两种能力
一是加强演播室的采访能力,要掌握引导被连线人的最佳状态,并能根据对现场最新信息的理解,作出有准备的即兴采访。
二是加强对现场信息和记者现场动态的敏锐把握、准确甄别,并采取恰当方式给予不同处理的能力。比如,对由于前后方沟通失误导致的连线失误、表达失范,要善于不落痕迹的应对,掌握“捞”记者的技巧。这也是对直播质量和媒体声誉的最大维护。
(四)丰富电视直播的表现元素
对于现场镜头无法表达或难以清晰呈现细节,要善于使用图示、FLASH和三维图像等电视元素来弥补现场画面表现力的不足,增强信息的解释功能。
(五)加强直播系统总统筹的全程指导和协调
直播的各工种、各人员、各岗位,把关注力放在自己岗位上的时候,往往缺少对全局、对事件发展趋势的理解和认识。特别是记者,在此类特殊情况下的现场采访中,由于通讯的困难,很难获取其他现场和全局发展信息,对事件发展的整体进程缺少把握,会影响他们对所在现场和报道重点的转换的理解。
直播系统的统筹策划应该具有这样的功能:为直播各岗位、各工种,特别是前方记者,提供全面的、前瞻性的指导和协调,帮助他们从全局去认识和理解他们各自所处的现场和过程,明确报道重点及其变化,对变化中的、富有表现力的细节保持高度新闻敏感。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保山地震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