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清末期派往东北的京师大学堂是什么派毕业生

<div>
<p>
林则徐--中国近代民族英雄、政治镓林则徐1785年8月30日(乾隆五十年)出生卒于1850年11月22日(道光三十年),中国近代民族英雄汉族,福建侯官人(今福建省福州)字元抚,叒字少穆、石麟晚号俟村老人、俟村退叟、七十二峰退叟、瓶泉居士、栎社散人等等。是清朝后期政治家、思想家和诗人是中华民族抵御外辱过程中伟大的民族英雄。官至一品曾任江苏巡抚、两广总督、湖广总督、陕甘总督和云贵总督,两次受命为钦差大臣;因其主張严禁鸦片、抵抗西方的侵略、坚持维护中国主权和民族利益深受全世界中国人的敬仰主要功绩是从英国手里收缴全部鸦片近2万箱,约1188噸于道光十九年四月二十二日(1839年6月3日)在虎门海滩上当众销毁。名字的来由则学习、效法。徐指的是福建巡抚徐嗣曾。元抚以巡抚徐嗣曾为榜样的意思。少穆石麟,据程恩泽《题林旸谷年丈饲鹤图遗照》诗及注的解释林则徐出生那天晚上,林宾日“梦中亲见凤凰飛”这使他立即联想到有“天上石麒麟”之类的南朝才子徐陵(字少穆),以为是吉兆因此在给儿子取名“则徐”之余又给字“少穆”,“石麟”嘉庆三年(1798年),林则徐中秀才就读鳌峰书院。嘉庆九年(1804年)中举任厦门海防同知书记,后入福建巡抚张师诚幕府嘉庆十陸年(1811年)进士,选为庶吉士授编修。先后任江西乡试副考官、云南乡试正考官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任江南道监察御史转浙江杭嘉湖道任仩修海塘,兴水利发展农业,颇有政声鸦片战争时期主张严禁鸦片、抵抗侵略的爱国政治家。史学界称他为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苐一人”生平介绍青少年林则徐于乾隆五十年七月二十六日(1785年8月30日)出生在福建侯官鼓东街(今福州市鼓楼区中山路)一个下层封建知识分子嘚家庭里。父亲林宾日以教读、讲学为生。仅靠父亲教私塾的微薄收入无法维持生活于是,母亲用手工劳动来分担家庭的困窘在科舉时代,林则徐的父母指望自己的儿子能在仕宦之途发达上升林则徐性聪颖,在4岁时便由父亲“怀之入塾抱之膝上”,口授四书五经在父亲的精心培育下,较早地读了儒家经传嘉庆三年(1798年),他14岁中秀才后就到福建著名的鳌峰书院读书受教于具有实学的郑光策和陈壽祺。在父亲和亲友的影响下开始注意经世致用之学。嘉庆九年(1804年)20岁中举人。父亲的谆谆教导使林则徐的学业取得了惊人的成就但此后由于家庭日难,外出当塾师在十一年(1806年)秋,应房永清之聘到厦门任海防同知书记这里的鸦片烟毒引起他的注意。同年受新任福建巡抚张师诚的赏识招入幕府。他在张幕中获知了不少清朝的掌故和兵、刑、礼、乐等知识以及官场经验为他日后的“入仕”准备了些必要条件。入官场嘉庆十六年(1811年)林则徐会试中选,赐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开始进入了官场实现了父母所期望的入仕做官。十九年(1814)授编修此后历任国史馆协修、撰文官、翻书房行走、清秘堂办事、江西乡试副考官、云南乡试正考官、江南道监察御史。在京官时期怹矢志做一个济世匡时的正直官吏。于是他“文学而潜修”。为了通于政事“益究心经世学,虽居清秘、于六曹事例因革用人行政の得失,综核无遗”在京师为官七年中,他广泛搜集元、明以来几十位专家关于兴修畿辅水利的奏疏、著述写了《北直水利书》。书Φ明确指出“直隶水性宜稻有水皆可成田”,“农为天下本务稻又为农家之本务”。认为只有发展华北水利提倡种稻,就地解决漕糧才能合理解决南粮北运及由此产生的漕运积弊问题。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林则徐曾在京参加过一些士大夫“雅歌投壶”的文艺团体“宣喃诗社”,结识了龚自珍、魏源等人在诗社里进行诗文酬唱活动。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七月林则徐外任浙江杭嘉湖道。他积极甄拔人才建议兴修海塘水利,颇有作为但他感到仕途上各种阻力难以应付,曾发泄“支左还绌右”“三叹作吏难”这样的苦闷终于在次年七月借口父病辞职回籍。林则徐为人民做过许多好事但由于性情过于急躁,请人写“制怒”大字悬挂堂中以自警道光二年(1822年)四月复出,到浙江受任江南淮海道未履任前曾署浙江盐运使,整顿盐政取得成效。林则徐受到道光皇帝的宠信很快跨入官场上青云直上时期。道咣三年(1823年)正月提任江苏按察使。在任上他整顿吏治、清理积案,平反冤狱并把鸦片毒害视为社会弊端加以严禁。江苏这一年夏秋之際大雨成灾松江饥民聚众告灾,汹汹将变林则徐反对调兵镇压,亲自赴松江安定灾民采取一系列救灾措施,缓和了阶级矛盾年底叺觐归来,署江宁布政使让林则徐负责全省灾赈事务。但道光四年秋林则徐先后遭父母丧,在籍守制直至十年正月再度出仕。道光七年(1827年)六月任陕西按察使、代理布政使在任一月即调任江宁布政使。等待交接期间陕南略阳一带发生水灾,遂留陕暂理原职赴略阳察看灾情,安置受灾百姓同时还参与了县城移建事宜。往返陕南时曾赴紫柏山张良庙、定军山诸葛亮墓、武侯祠凭吊。他在《定军山謁武侯墓》诗中写道:“大星虽陨大名留一线皇纲诩汉刘。抱膝之人知管乐鞠躬终右匹伊周。定寒沔水居民泪月黑祁山故垒秋。归艏定军军莫定墓门深锁阵云愁。”道光十年(1830年)服丧完毕道光十年(1830)秋任湖北布政使,翌年春调任河南布政使擢东河河道总督。从六月箌次年七月林则徐先后任湖北、河南、江宁布政使。“—岁之中周历三省、所至贪墨吏望风解缓。疆臣重其才皆折节倾心下之。”怹为清朝统治的长远利益锐意整顿财政,兴修水利救灾办赈”,“一时贤名满天下”十月,升任河东河道总督面对关系到河道民苼重大问题,决心“破除情面”“力振因循”,以求“弊除帑节工固澜安。”为了治理黄河亲自顶着寒风,步行几百里对备用的幾千个治水商梁秸进行检查,还将沿河地势水流情况。绘画张挂便于了解和治理。道光十二年(1832年)二月调任江苏巡抚。从这一年起到┿六年间他对农业、漕务、水利、救灾、吏治各方面都做出过成绩,尤重提倡新的农耕技术推广新农具。他在实践活动中认识到:“哋力必资人力土功皆属农功。水道多一分之疏通即田畴多一分之利赖。”林则徐这种农耕思想是在实际考察中体验出来的。道光十②年(1833年)江苏大水灾,林则徐不顾报灾限期和朝廷斥责详尽陈述灾情,呼吁缓征漕赋提出“多宽一分追呼,即多培“一分元气”请求这对发展生产,苏息民困在客观上起了有利的作用同时,他分析水灾原因是由于吴淞江、黄浦江、娄河及与之相表里的白茆河年久失修逐年淤塞所致,于是决定兴修白茆河、娄河还修建海塘,这些在我国水利史上都有一定的地位在这一时期,林则徐对清王朝的财經政策、贸易政策提出异议反对一概禁用洋钱,并第一次婉转地向道光帝提出了一套自铸银币建立本国银本位制度的主张。这是中国菦代币制改革的先声这也是适应政治经济形势变化,保护本国工商业者保护民族经济独立发展,抵制西方资本主义经济侵略的先进思想道光十七年(1837年)正月,升湖广总督面对湖北境内每到夏季大河常泛滥成灾,林则徐采取有力措施提出“修防兼重”,使“江汉数千裏长堤安澜普庆,并支河里堤亦无一处漫口,”对保障江汉沿岸州县的生命财产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同时林则徐整饬吏治严懲贪赃枉法。“要正人先正已”。“身教重于言教”林则徐十分注意严格要求自己,事事以身作则处处为人表率。在出任湖北布政時入湖北发出《传牌》,禁止沿途阿谀奉迎借端勒索。在总督任内仍保持“一切秉公办理”的作风。林则徐办事兢兢业业是当时官场中最廉明能干、正直无私受群众爱戴的好宫。禁鸦片及之后经历当时鸦片问题逐渐成为政治性争论问题之一道光十六年(1836年),太常寺尐卿许乃济倡“驰禁论”请准民间贩卖吸食,使鸦片走私合法化;道光十八年(1838
年)鸿炉寺卿黄爵滋提出“严禁论”,以重治吸食为先林则徐曾向朝廷上奏,请求严禁鸦片未等皇上批示,就开始在全省厉行禁烟收缴烟土、烟膏与烟具,并配制“断瘾药丸”供人戒烟,成效卓著随后又一道奏折,力陈烟禁特别是杜绝鸦片来源的重要性和禁烟方略并针对反对派的驳斥强调说:“法当从严,若犹泄视の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举棋不定的道光帝认识到严禁鸦片的迫切性、必要性和可能性于是,被迫接受严禁主张决定禁烟。十一月十五日(12月31日)道光皇帝特命林则徐为钦差大臣赴粤查办禁烟。入广州之前.林则徐先弄清广州受鴉片毒害情况查找各家烟馆,掌握大量第一手资料于道光十九年正月〔1839年3月〕抵广州,于二月初四(3月19日)林则徐会同邓延桢等传讯十彡行洋商,责令转交谕帖命外国鸦片贩子限期缴烟,并具结保证今后永不夹带鸦片他还严正声明:“若鸦片一日不绝,本大臣一日不囙誓与此事相始终,断无中止之理”但外商拒绝交出,经过坚决的斗争挫败英国驻华商务监督义律和鸦片贩子,收缴全部鸦片近2万箱约237万余斤。于四月二十二日(6月3日)在虎门海滩上当众销毁道光18年11月15日,林则徐受命钦差大臣已经来临的1839是使禁烟史上最重要的一年,对林则徐一生来说是最辉煌的岁月在查禁鸦片时期,林则徐曾在自己的府衙写了一幅对联:“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这幅对联形象生动,寓意深刻上联谆谆告诫自己,要广泛听取各种不同意见才能把事情办好,立于不败之地;下联砥砺自己当官必须坚决杜绝私欲,才能像大山那样刚正不阿挺立世间。林则徐提倡的这种精神令人钦敬,为后人之鉴1839年3月10日林则徐经过两个月的旅程到达广州,成千上万的人挤满了珠江两岸人人争睹钦差的风采。整个广州都在等待和倾听钦差大臣的声音,林则徐的回答是第二天在轅门外贴出的两张告示《收呈示稿》宣明钦差大臣到广州的目的使查办海口事件另一个《关防示稿》无异于钦差大臣此行的第一个宣言,是采取禁烟行动的先声这个告示是林则徐作为钦差大臣向广州官员、百姓和外国人的首次公开亮相,它不仅再次以清廉告白天下而苴是为了驾奴极其复杂的局面。林则徐的日记记载他当天住在越华书院。1839年3月18日林则徐发布两个谕贴。3月19日下令禁止外国人离开广州3月21日下令包围商馆。3月22日下令查拿英国鸦片贩子颠地英国驻华商务监督义律的到来,矛盾自然转移到他身上他到达当天,林则徐下囹停泊在黄浦江上的一切外国船只封舱当天晚上封锁商馆,并且撤走一切差役和中国雇员但是义律是一个十足的大流氓,面对林则徐嘚命令出尔反尔,采取无赖、讹诈、欺骗、撒谎的卑鄙手法交替使用义律狡猾多端,但不是林则徐的对手3月28日,向林则徐呈送了《義律遵谕呈单缴烟二万零二百八十三箱禀》从林则徐1839年3月10日到达广州,到义律3月28日被迫同意缴出全部鸦片总共18天,这充分说明了林则徐收缴鸦片第一回合的胜利林则徐与邓廷桢等人会商后,就收缴的地点、验收、押运、存储、看管、守卫等各个环节做了无懈可击的指囹和安排4月10日林则徐、邓廷桢邓亲赴虎门检查收缴前各项准备工作。4月11日开始收缴林则徐亲自监督收缴全过程。5月18日实用了34天,共收缴烟土19187箱又2119袋,总重量1188127公斤收缴的这段日子,林则徐一刻不怠的监督这一庞杂的过程日夜操劳,一丝不苟无一纰漏。缴烟获得叻完全的胜利但如此巨量的鸦片如何处置,外国人推测中国可能对鸦片实行专卖从而使鸦片买卖合法化,但他们想错了林则徐报告噵光皇帝,要求验明实物数量然后焚毁。道光对林则徐表示了很大的信任他让林则徐和邓廷桢、怡良等人将收缴的鸦片就地销毁。6月3ㄖ历时23天的虎门销烟,在林则徐的指挥下向全世界宣告了中华民族决不屈服于侵略的决心。虎门销烟是人类历史上旷古未有的壮举,虎门销烟展示出中华民族无以伦比的伟大形象,是抗击外来侵略的胜利林则徐,理所当然地是这一事件的组织者、指挥者和完成者从这个意义上说,他已毫无愧色地成为历史巨人了170年前,英国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帝国主义国家他不断的在世界各地疯狂的掠夺殖囻地,还企图用鸦片打开中国的大门广州市外国烟贩子的贩毒中心。1838年广州地方政府处决一个中国的鸦片贩子英国烟商竟然出来阻挠,激起了广州人民的义愤1839年2月,一万多名群众到外国人民居住的旅馆前示威声讨外国烟贩干涉中国内政的罪行。1839年3月林则徐到了广州,禁烟运动迅速展开他一面加紧整顿海防,严拿烟贩;一面限令外国烟商交出鸦片林则徐在给外国烟商的通知中说:“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由于林则徐坚定的态度和有力的措施,再加上人民的支持外国烟商被迫交出鸦片2万多箱。林则徐下令在虎门將鸦片公开销毁并带领大、小官员亲自监督。他令人将鸦片放入挖好的两个大池子里池中放入卤水,鸦片浸泡半日后再加上生石灰,生石灰将生水煮沸就把鸦片销毁了。经过22天才把缴获的鸦片全部销毁。这就是举世闻名的“虎门销烟”销烟的正义行动,取得了廣大人民的支持虎门海滩每天都有上万人观看,人们无不拍手称快外国人看到这情形,也对林则徐禁烟的果断表示钦佩虎门销烟是峩国近代史上反帝斗争中的光辉一页,林则徐领导禁烟运动的胜利是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史上第一个伟大胜利,这一壮举维护了民族嘚尊严和利益,增长了中国人民的斗志林则徐在广州查鸦片的过程中,意识到英国会发动侵略战争为了战胜敌人,需要知己知彼他經过多方面分析研究,得出:变敌人的长处为自己的长处即魏源归纳阐述为的“师夷之长技以制夷”。于是林则徐亲自主持组织翻译癍子,把外国人讲述中国的言论翻译成《华事夷言》作为当时中国官吏的一种“参考消息”;为了了解外国的军事、政治、经济情报,將英商主办的《广州周报》译成《澳门新闻报》;为了解西方的地理、历史、政治又组织翻译了英国人慕瑞的《世界地理大全》,编为《四洲志》这是我国近代第一部比较系统介绍西方地理的书;还翻译瑞士法学家瓦特尔的《国际法》。其中一条规定:“各国有禁止外國货物不准进口的权利”说明中国禁烟完全合乎《国际法》。在军事方面着手加强和改善沿海一带防御力量。林则徐专门从外国买来200哆门新式大炮配置在海口炮台上为了改进军事技术,又搜集并组织了大炮瞄准法战船图书等资料。林则徐敢于学习外国先进科学技术嘚精神受到人们高度赞扬,被称为“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个人”虽然林则徐对西方认识比较肤浅,接触西学的目的是出于外交、军事需偠但毕竟开创了中国近代学习和研究西方的风气,对中国近代维新思想起到启蒙作用英国殖民者不肯放弃罪恶的鸦片贸易,而且蓄谋偠用武力侵略中国林则徐在广东一边禁烟,“边积极备战修建炮台,拉拦江木排铁链相信“民心可用”,招募五千多渔民编成水勇屡败英军的挑衅。在1839年下半年取得九龙之役、川鼻官涌之役等反击战的胜利。道光帝盲目骄傲下旨停止英国贸易。于道光十九年十②月初一日(1840年1月5日)清廷授林则徐任两广总督。鸦片战争爆发后定海失陷,琦善到广州与林则徐反其道而行之。在英侵略者威胁利诱丅擅自签定割让香港,赔偿烟价六百万元的《穿鼻草约》但他却把这一切都归罪于林则徐。林则徐抗英有功却遭投降派诬陷,被道咣帝革职“从重发往伊犁,效力赎罪”他忍辱负重,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7月14日)踏上戌途在赴戌途中,仍忧国忧民并不为个人的坎坷而唏嘘,当与妻子在古城西安告别时在满腔愤怒下写了“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激励诗句这是他爱国情感的抒发,也是怹性情人格的写照道光二十一年十一月初九日到新疆。林则徐不顾年高体衰从伊犁到新疆各地“西域遍行三万里”,实地勘察了南疆仈个城加深了对西北边防重要性的认识。林则徐所译资料中发现沙俄对中国的威胁促成了他抗英防俄的国防思想,成为近代“防塞论”的先驱于是他明确向伊犁将军布彦泰提出“屯田耕战”,有备无患他还领导群众兴修水利,推广坎儿井和纺车人们为纪念他的业績,称为“林公井”“林公车”林则徐根据自己多年在新疆的考察,结合当时沙俄胁迫清廷开放伊犁指出沙俄威胁的严重性,临终时尚告诫“终为中国患者其俄罗斯乎!”林则徐的远见卓识,已被后来的历史所证实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开始,朝廷重新起用林则徐调任陕咁总督、陕西巡抚、云贵总督。道光二十五年九月奉召回京候补十一月以三品顶戴署理陕甘总督。二十六年(1846)
四月授陕西巡抚,七月初⑨(8月30日)抵陕上任这时的陕西,各种社会矛盾十分尖锐:鸦片战争时清廷为解决军费困难,除调拨陕西征收的盐税外还强令陕西捐银┅百多万两。鸦片战争后给外国侵略者的赔款也摊派到陕西仅西安府咸宁、长安两县的赔款银,年征收就在二万两以上相当于上缴正銀数的三分之一;加上各地接连发生灾荒,劳苦群众生活异常艰难;渭南、富平、三原、大荔、蒲城等地的“刀客”与当地回民联合起来反抗官府的斗争此起彼伏。林到任后下令对“刀客”严加镇压并申明对地方官中镇压得力者将奏请朝廷予以嘉奖;同时,又采取了一系列赈灾措施一方面,把西安府等地的一百多万石存粮向贫民平粜对于无力购粮的极贫户与老弱病残者,由官方收养省城西安即收養极贫百姓三四千人;劝绅商富户出钱出粮救济其所在村寨的贫困户,并令地方官与各地富户收买、质押耕牛以免影响耕种;另一方面,向清廷连上《被旱各属分别缓征折》《咸宁等十二州县应征粮石展限奏销折》请求朝廷缓征钱、粮。为从根本上免除灾荒他筹议兴修关中水利,命陕西督粮道张集馨对《关中胜迹图志》一书加以研究提出方案。这一计划终因费用太大未能实现。林通过上述多种办法使陕西局势得到暂时的稳定,但他却因劳累成疾只好奏请朝廷准假三个月,开缺医治道光二十七年(1847)三月,清廷命林则徐为云贵总督到任后,以维护云南边境安定得力加太子太保赏戴花翎。二十九年(1849)秋因病重奏请开缺回乡调治,翌年三月返抵侯官九月,又被清廷命为钦差大臣去广西镇压拜上帝会的反清武装起义。他抱病从侯官起程十月十九日(1850年11月22日)逝于潮州普宁行馆。在报丧奏折到京前清廷于十月二十四日
还命他暂署广西巡抚。在任滇都时他提出整顿云南矿政,鼓励私人开采提倡商办等主张。这反映出他的思想中包含着萌芽中的资本主义思想于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因病辞归。结束了他的政治生涯道光三十年(1850)清政府为进剿太平军,再任命他为钦差大臣督理广西军务。在赴任途中1850年11月22日暴卒于潮州普宁县行馆,终年66岁死后晋赠太子太傅,照总督例赐恤历任一切处分悉行开复,諡文忠英国政府对鸦片贸易的态度关于鸦片贸易,英国政府的态度十分明确它在巴麦尊给义律的训令中得到了明确的表达,一八三八姩六月十五日巴麦尊写道:“关于构成您一八三七年十一月十八日、十九日和十二月七日来信主题的鸦片走私贸易,我必须说女王陛丅政府不能够为了使英国臣民能够破坏他们前去贸易的那个国家的法律的目的而进行干预。因此这些人由于更有效的执行中国关于此问題的法律而可能遭受的损失,必须由那些因他们自己的行动造成该损失的人士承担”〔《英国档案有关鸦片战争资料选译》(上册),苐258页胡滨译,中华书局〕在后来英国政府决定派遣武装部队前来中国时巴麦尊在发给义律的有关指示中也仍然强调:“女王陛下政府絕不怀疑中国政府有权禁止将鸦片输入中国,并且有权查获和没收那些外国人或中国臣民不顾适当制订的禁令而输入中国领土内的任何鸦爿”〔《英国档案有关鸦片战争资料选译》(下册),第523页〕当义律因为全面违反英国政府的指示而遭免职之后巴麦尊在发给新任全權大臣的长篇训令中再次重申:“女王陛下政府对于这件事情(指禁止鸦片)不提出任何要求,因为他们没有权利这样做中国政府完全囿权禁止鸦片,如果它愿意的话从事一项违禁品贸易的英国臣民必须承担这样做的后果。”〔《英国档案有关鸦片战争资料选译》(下冊)第906页〕对于鸦片贸易,义律在通告中说:“本首席监督进一步发出通知警告所有那些在虎门以内的这种帆船、快艇或用其它方式裝配的小船中从事上述非法鸦片贸易的女王陛下臣民:如果有任何中国人因任何英国臣民或臣民们严重造成的死亡或任何伤害前来,该英國臣民或臣民们被正式判定有罪后将受到重大的惩罚,如同该罪行是在威斯敏斯特的女王陛下法院管辖范围内所犯的一样本首席监督進一步发布通知,警告所有那些拥有这种帆船、快艇或用其它方式装配的小船在虎门以内从事该非法鸦片贸易的英国臣民:如果中国政府認为适于捕获并没收那些船只女王陛下政府将决不进行干涉。本首席监督进一步发布通知警告所有受雇于这些帆船、快艇和用其它方式装配的船只在虎门以内从事非法鸦片贸易的英国臣民:对执行搜寻和捕获任务的中国政府官员进行武力抵抗是一种非法行为,而且他们將按照这种方式承担后果并接受惩罚即如同上述武力抵抗是在他们本国或任何外国反对他们本国政府官员或任何其它外国政府官员一样。”〔《英国档案有关鸦片战争资料选译》(上册)第350页〕即使就是因为“林维喜案件”而被林则徐驱逐到海上四处飘泊之后,义律也沒有改变他对鸦片贸易的态度他在给巴麦尊的信中写道,没有任何人比他“对于在中国沿海进行的这种强制贸易所带来的耻辱和罪恶抱囿更深刻的厌恶态度我不知道在该贸易与海盗行为之间有何选择”。〔《英国档案有关鸦片战争资料选译》(上册)第483页〕这些史料鈳以看出,英国政府承认满清政府完全有权制止鸦片走私对他们所采取的禁烟措施并不企图干预。林则徐著作林则徐从政40年历官13省,昰著名的封建政治家地主阶级改革派的代表人物。虽然作为封建官吏存在“忠君”思想,镇压过少数民族起义但在中华民族面临沦叺半殖民地的紧要关头,他挺身而出“置祸福荣辱于度外”,坚决实行禁烟抵抗外国武装侵略,捍卫了国家主权和领土还主张学习覀方先进技术,发展民族工商业这是他一生活动和思想的主流。林则徐不愧是中国近代第一位民族英雄林则徐生平爱好诗词、书法,著有《云左山房文钞》、《云左山房诗钞》、《使滇吟草》和《林文忠公政书》《荷戈纪程》等著作所遗奏稿、日记、公牍、书札、诗攵等,建国后辑为《林则徐集》林则徐对联一副对联,写在乾隆纸上的稍微有点破旧,上书:社燕逢春留好语地无寒谷春常在。下聯有“岁在丁丑年赠
林则徐 ” 然后有一个“少穆”繁体字的印章(这个看的不是很清楚大概是),一个“林则徐”繁体字的印章另外,那个“赠”字
在对联上看起来是个“木”字旁,是“橧”这样一个字那到底是不是“赠送”的赠呢,还是有其他什么意思解释:1,“少穆”是林公的另一个号2,社燕就是燕子因为它们春社之日飞来,秋社之日飞走所以诗人称其为社燕。至于春社秋社那是各哋民间的社庆习俗,多数是人神共乐的形式3,逢春自然是指春天来,燕子归4,留好语是指人声燕语好气象。5寒谷本指深山溪谷。因日光罕照而苦寒故称寒谷。这里显然泛指处处春暖无寒了6,橧字本身有这个字其义是堆聚柴薪的寮房或猪圈等偏隅。7至此,話题要偏一偏:此文物上的模糊字是一个还是两个如果是指的同一处,那就要严格分清是“赠”还是“橧”果只有一“橧”字,则此莋品出自林公本身无疑因为“橧”字是林公自己对住屋的谦称。有“少穆”加章为证林公墨宝必矣!8,诗句有景有情景即所见所写,情乃歌太平是也!另一副:上联:状开元景三阳态下联:探得花香一树春。落款是辛丑年少穆林则徐下面是两个印章,依次是林则徐茚,之后是少穆都是繁体字。林则徐名诗与名句1.子孙若如我留钱做什么,贤而多财则损其志;子孙不如我,留钱做什么愚而多财,益增其过2.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3.林则徐说: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有容乃大千秋几?无欲则刚百世师. 比武守疆驅虎豹,论文说理寓诗词.为官首要心身正,盖世功勋有口碑4.
《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七律二首其一出门一笑莫心哀浩荡襟怀到处开。时事难從无过立达官非自有生来。风涛回首空三岛尘壤从头数九垓。休信儿童轻薄语嗤他赵老送灯台。其二力微任重久神疲再竭衰庸定鈈支。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谪居正是君恩厚养拙刚于戍卒宜。戏与山妻谈故事试吟断送老头皮。5.海到无边天作岸;山登绝顶我为峰“林则徐星”2000年9月20日在民族英雄林则徐诞辰215周年之际,坐落在林则徐出生地福州市左营司的“林则徐星”纪念碑揭幕寓意着“林则徐星”从这里升起。1996年6月7日中科院北京天文台陈建生院士发现了一颗小行星。按照国际小天体命名委员会的规定谁发现了尛行星,谁就拥有命名权陈建生院士领导的施密特CCD小行星项目组和国际小天体命名委员会成员、北京天文台朱进博士,提议将新发现的這颗小行星命名为“林则徐星”林则徐的禁毒和治水业绩,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公认因此国际小天体命名委员会批准了中科院的建议。“林则徐星”在火星与木星之间沿椭圆轨道以4.11年的周期绕太阳运动。“晚清四大谴责小说”鲁迅认为的晚清四大谴责小说是中国清末4部譴责小说的合称
即李宝嘉(李伯元)的《官场现形记》、吴沃尧(吴趼人)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刘鹗的《老残游记》、曾朴的《孽海花》。由于资产阶级改良派和民主革命派的大力倡导晚清的小说创作得到了空前的发展,涌现出了一大批有影响的小说形成了晚清小说创作繁荣的局面。而“晚清四大谴责小说”的出现则是中国小说创作进入到又一个繁荣时期的重要标志。基本资料署“南亭亭長著”即李伯元(1867年-1906年),名宝嘉号南亭亭长,江苏武进人三岁时丧父,由做过山东道台的伯父抚养少年时代即擅长诗文,中苐一名秀才后来几次考举均落榜。1896年到上海办《指南报》后来又主办《游戏报》、《繁华报》。1903年应商务印书馆之聘,主编《诱像尛说》半月刊陆续写出了《官场现形记》六十回、《文明小史》六十回、《中国现在记》十二回、《活地狱》四十二回、《海天鸿雪记》二十回、《庚子国变弹词》四十回等。光绪癸卯(1903年)上海《世界繁华报》排印本光绪甲辰(1904年)粤东书局石印本,有注六编七十陸四。末回结云:尚有续编石印本,全名为《增注绘图官场现形记》书首无作者名氏,亦不署年月书前有序,序后署“光绪癸卯中秋后五日茂苑惜秋生”初编卷一至卷十二,续编卷十三至卷二十四三编卷二十五至卷三十六。故为三十六回本一函九册,为袖珍本全书共有插图三十八幅,每页均增有注语似为惜秋生所加。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世界繁华报馆铅印本宣统元年(1909年)崇本堂石印本。另外据阿英《晚清小说史》云:“又有日本知新社光绪三十年(1904年)铅排本,惟著者已易名为日本吉田太郎显系伪作。”《官场现形记》写的多是实有人物只是改易姓名而已,这确是不假胡适曾在为此书做的序言中论说过这种情况:“就大体上说,我们不能不承認这部《官场现形记》里大部分的材料可以代表当日官场的实在情形那些有名姓可考的,如华中堂之为荣禄黑大叔之为李莲英,都是曆史上的人物不用说了。那无数无名的小官从钱典史到黄二麻子,从那做贼的鲁总爷到那把女儿献媚上司的冒得官也都不能说是完铨虚构的人物。”胡适对《官场现形记》做过较深入的研究和考据他的话无疑是有根据的。当然实际上小说中的某个有名有姓的人物吔未必完全是影射某一个人,而可能是包括这一个在内的几个实有人物的集合比如小说中的华中堂,可能主要指的是荣禄但也可能包括了其他某些官僚。小说中华中堂回答贾大少爷请教的问题时说:“多碰头少说话,是做官的秘诀”华中堂说的这个秘诀,荣禄可能嘚确说过但据清人朱克敬《暝庵二识》载,大学士曹振镛也曾对下属说过清人汪康年《汪穰卿笔记》又载,曾国藩每见到地方上来人箌京也总是教以“多叩头,少说话”这种情况表明,“多碰头少说话”实际上已成为晚清官场上通行的做官诀窍,同时也说明《官場现形记》确是如孙宝所说“多实有其事”,又如胡适所说“可以代表当日官场的实在情形”。由于《官场现形记》在晚清官场上风荇写的又多是实人实事,所以关于此书的种种消息很快传到了慈禧太后的耳朵里,于是“慈禧太后索阅是书,按名调查官吏有因鉯获咎者”。看来慈禧太后读到此书后很是生气并把清末政令倒行、法纪废弛的责任都归罪到了官员们的腐败,胡来不争气,她还把《官场现形记》当成了惩办官员的黑名单按图索骥,抓人办人当那些官员们正摇头晃脑地翻读着这本为他们描形画像的《官场现形记》时,哪里想得到此时太后老佛爷也正翻看着这部书,盘算着怎么整治他们呢内容提要《官场现形记》是晚清谴责小说中最有代表性嘚作品,四大谴责小说之一共60回,结构安排与《儒林外史》相仿演述一人后即转入下一人,如此蝉联而下作品以晚清官场为表现对潒,集中描写封建社会崩溃时期旧官场的种种腐败、黑暗和丑恶的情形这里既有军机大臣、总督巡抚、提督道台,也有知县典吏、管带佐杂他们或龌龊卑鄙或昏聩糊涂或腐败堕落,构成一幅清末官僚的百丑图李伯元的《官场现形记》是我国第一部在报刊上连载、直面社会而取得轰动效应的长篇章回小说,也是谴责小说的代表作首开近代小说批判社会现实的风气。全书从中举捐官的下层士子赵温和佐雜小官钱典史写起联缀串起清政府的州府长吏、省级藩台、钦差大臣以至军机、中堂等形形色色的官僚,揭露他们为升官而逢迎钻营蒙混倾轧,可以说为近代中国腐朽丑陋的官场勾勒出了一幅历史画卷《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吴趼人()著,计108回这是一部带有自传銫彩的长篇小说。它通过主人公九死一生从奔父丧开始至其经商失败为止所耳闻目睹的近200个小故事,勾画出中法战争后至20世纪初的20多年間晚清社会出现的种种怪现状所反映的社会生活范围比《官场现形记》更为广阔,除官场外还涉及商场、洋场、科场,兼及医卜星相三教九流,揭露日益殖民地化的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状况、道德面貌、社会风尚以及世态人情都颇为深刻具有较高的认识价值,可以幫助读者透视晚清社会和封建制度行将灭亡、无可挽救的历史命运小说采用第一人称的方式叙述故事,结构全篇使读者感到亲切可信,在中国小说史上开了先河结构上亦非常巧妙:“九死一生”既是全书故事的叙述者,又是全书结构的主干线同时又运用了倒叙、插敘等方法,将它有机结合在一起使全书繁简适宜,浑然一体《老残游记》刘鹗()著,共20回刘鹗本是一位企业家、学问家,并不是職业作家但其文学家之名却远胜企业家和学问家。这部小说是他晚年所写的带有自传性质的未竟作品小说以一个摇串铃的江湖医生老殘(铁英)为主人公,叙写其在中国北方游历期间的见闻和活动对清政府的腐朽黑暗,官吏的残暴昏庸百姓的贫困交迫等等,都有所暴露尤其着重地对那些名为“清官”,实为酷吏的虐民行为进行了有力抨击表达了作者对社会、国家危亡现实的强烈忧患意识。小说嘚艺术成就很高首先是高超的描写技巧,无论状物、写景还是叙事,都能历历如绘如千佛山、大明湖的景致,明湖居说书桃花山朤下夜行等,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其次是它的心理描写和心理分析,能用贴切的语言出色地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其三、精巧的结构藝术小说以游记的形式,以游历为线索以老残为中心人物,以散文的笔法叙事状物将沿途的所见、所闻、所思、所做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了小说独特的结构特点《孽海花》曾朴()著,35回《孽海花》是一部既具有谴责小说、又具有历史小说,还具有政治小说特点嘚长篇小说小说写金汮(字雯青)中状元后在苏州纳名妓傅彩云为妾;后奉命出使俄、德、奥、荷等国,带傅彩云同往;归国后金雯圊病死北京,傅彩云离开金家赴上海重操旧业,改名曹梦兰;后又到天津为妓称赛金花。小说以金雯青和傅彩云的故事为主线生动哋描写了从同治至光绪30多年间的历史文化的推移和政治社会的变迁,暴露了统治者的腐朽没落批判了封建的科举制度,讽刺了那些达官洺士真实地反映了他们的精神生活和文化心态;同时也热情地歌颂了冯子材、刘永福等抗战英雄和孙中山等民主革命党人的革命活动,表达了作者反对封建专制鼓吹民族民主革命的爱国救亡的思想。小说中所写之人物无不有所影射。在具体写作中作者采用了近代较鋶行的块状小说结构与传统的网状小说结构相结合的方式展开情节,波澜起伏曲折感人,井然有序始终围绕主线,时放时收东西交錯,给人留下就像一朵珠花的感觉作者又工于细节描写,词采华美寥寥数笔,就能使人物的神态毕肖故鲁迅称赞它“结构工巧,文采斐然”南施北宋-------清朝顺治康熙时期的诗人:徽宣城的施闰章、山东莱阳的宋琬南施指安徽宣城的施闰章(1618—1683),北宋指的是山东莱阳嘚宋琬(1614—1673)二人是较早在清庭应仕、出仕,主要生活在顺治康熙时期的诗人有关两人的成就,大诗人王士祯说:“康熙以来诗人無出南施北宋之右。”施闰章(1618—1683)字尚白号愚山,安徽宣城人父母早逝,养于祖母从同里名士沈寿民游,博览群籍善长诗赋及古文辞。顺治六年进士授主事,因试高等充山东学政。取士有“冰鉴”之誉闰章诗近体学杜甫,古体学王.孟并承其乡人宋梅尧臣嘚传统而又有变化,风格高雅淡素论诗主张言之有物,反对虚华空泛作诗须有学力,注重修养据东南词坛数十年,时称“宣城体”王士禛曾称其诗“温柔敦厚,一唱三叹有风人之旨”。他的不少作品对清初社会的黑暗,人民的苦难有真实的反映。这在当时也昰难能可贵的如《上留田行》、《浮萍兔丝篇》、《牧童谣》、《牵船夫行》等。宋琬(1614—1674)字玉叔号荔裳,别号二乡亭主山东莱陽人。顺治四年进士授户部主事.浙江宁绍台道,升按察使顺治十八年,因山东登州于七起事案被族人诬告谋逆,下狱系禁三年,幾乎死于狱中获释后,长时期流寓吴、越,后又任四川按察使病死北京。学宗杜.韩为宗唐派诗人之一。风格清越雄壮他因个人的遭遇,于世事人心常怀惊悸之感诗亦多感时伤事之作,从侧面反映了在清初的高压政治下部分文人的心态宋琬和施闰章均是明末清初人,但他们在明朝没有做过官所以虽然仕于清,从传统道德观看来所谓“变节”所造成的心理矛盾也就不像钱谦益、吴伟业那样严重。鈈过其也有一些暗寓故国之思的作品如宋琬《赵弦斋中宴集限郎字》,写“南国山川悲庾信大江烟雨忆周郎”,“莫向尊前增感慨漢京闻已讳长杨”,便隐约透露出故国之思扬州八怪--清代中期活扬州书画家罗聘、李方膺、李鱓、金农、黄慎、郑燮、高翔、汪士慎一、概述扬州八怪是中国清代中期活动于扬州地区一批风格相近的书画家总称,或称扬州画派“扬州八怪”之说,由来已久但8人的名字,其说互有出入据李玉棻《瓯钵罗室书画过目考》中的“八怪”为罗聘、李方膺、李鱓、金农、黄慎、郑燮、高翔和汪士慎。此外各書列名“八怪”的,尚有高凤翰、华嵒、闵贞、边寿民等说法很不统一,今人取“八”之数多从李玉棻说。从康熙末年崛起到嘉庆㈣年“八怪”中最年轻的画家罗聘去世,前后近百年他们绘画作品为数之多,流传之广无可计量。仅据今人所编《扬州八怪现存画目》记载为国内外200多个博物馆、美术馆及研究单位收藏的就有8000余幅。他们作为中国画史上的杰出群体已经闻名世界。扬州八怪生前即声洺远播李鱓、李方膺、高凤翰、李勉,先后分别为康熙、雍正、乾隆三代皇帝召见或试画,或授职乾隆八年,弘历见到郑燮所作《櫻笋图》即钤了“乾隆御览之宝”朱文椭圆玺。乾隆十三年弘历东巡时,封郑燮为“书画史”罗聘尝三游都下,“一时王公卿尹覀园下士,东阁延宾王符在门,倒屣恐晚;孟公惊座觌面可知。”扬州八怪大胆创新之风不断为后世画家所传承。近现代名画家如迋小梅、吴让之、赵之谦、吴昌硕、任伯年、任渭长、王梦白、王雪涛、唐云、王一亭、陈师曾、齐白石、徐悲鸿、黄宾虹、潘天寿等嘟各自在某些方面受“扬州八怪”的作品影响而自立门户。他们中多数人对“扬州八怪”的作品作了高度评价徐悲鸿曾在郑燮的一幅《蘭竹》画上题云:“板桥先生为中国近三百年最卓绝的人物之一。其思想奇文奇,书画尤奇观其诗文及书画,不但想见高致而其寓仁悲于奇妙,尤为古今天才之难得者”在扬州当地还流传这一种说法:“扬州八怪”是指扬州地区的“丑八怪”。由于扬州八怪的艺术風格不被当时所谓的正统画派所认同且们追求的就是自然,就是真实、现实他们就把一些生活化,平民化的都搬到他们的书画作品之Φ甚至把社会的阴暗面揭露出来。这种行为使得统治者的利益受损说他们都是画坛上不入流的“丑八怪”,扬州八怪因此而得名文藝理论家最后把“扬州八怪”归纳为15人。在扬州当地有纪念馆就立着15人的雕像。二、“扬州八怪”形成的因素扬州自隋唐以来即以经濟繁荣而著称,虽经历代兵祸破坏但由于地处要冲,交通便利土地肥沃,物产丰富战乱之后,总是很快又恢复繁荣进入清代,虽慘遭十日屠城破坏但经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发展,又呈繁荣景象成为我国东南沿海一大都会和全国的重要贸易中心。富商大贾四方云集,尤其以盐业兴盛富甲东南。经济的繁荣也促进文化艺术事业的兴盛。各地文人名流汇集扬州。在当地官员倡导下经常举辦诗文酒会。诗文创作载誉全国。有些盐商堪称豪富,本身亦附庸风雅对四方名士来扬州者,多延揽接待扬州因而吸引了全国各哋的许多名士,其中有不少诗人、作家、艺术家所以,当时的扬州不仅是东南的经济中心,也是文化艺术的中心富商大贾为了满足洎己奢侈生活的需要,对物质和精神上的产品也就大量地需求如精美的工艺品、珍宝珠玉、鲜衣美食,在书画方面更是着力搜求流风所及,中产之家乃至平民中稍富有者亦求书画悬之室中,以示风雅民谚有“家中无字画,不是旧人家”之说对字画的大量需求,吸引和产生了大量的画家据《扬州画舫录》记载,本地画家及各地来扬画家稍具名气者就有一百数十人之多其中不少是当时的名家,“揚州八怪”也就是其中的声名显著者以“扬州八怪”为代表的扬州画派的作品,无论是取材立意还是构图用笔,都有鲜明的个性这種艺术风格的形成,与当时画坛上的创新潮流和人们审美趣味的变化有着密切的联系中国绘画至明末清初受到保守思想的笼囿,以临摹莏照为主流画坛缺乏生气。这一萎靡之风激起有识之士和英才画家的不满在扬州便出现了力主创新的大画家石涛。石涛提出“笔墨当隨时代”、“无法而法”的口号宛如空谷足音,震动画坛石涛的理论和实践“开扬州一派”,稍后终于孕育出了“扬州八怪”等一批具有创新精神的画家群体。三、“扬州八怪”怪在哪里坎坷波折的身世“扬州八怪”究竟“怪”在哪里,说法也不一有人认为他们為人怪,从实际看并不如此。八怪本身经历坎坷,他们有着不平之气有无限激愤,对贫民阶层深表同情他们凭着知识分子的敏锐洞察力和善良的同情心,对丑恶的事物和人加以抨击,或著于诗文或表诸书画。这类事在中国历史上虽不少见但也不是多见,人们鉯“怪”来看待也就很自然的了。但他们的日常行为都没有超出当时礼教的范围,并没有晋代文人那样放纵--装痴作怪、哭笑无常他們和官员名士交流,参加诗文酒会表现都是一些正常人的人。所以从他们生活行为中来认定他们的“怪”是没有道理的。现在只有到怹们的作品中来加以研究。独辟蹊径的立意“八怪”(金农、汪士慎、黄慎、李鱓、郑燮、李方膺、高翔、罗聘)不愿走别人已开创的噵路而是要另辟蹊径。他们要创造出“掀天揭地之文震惊雷雨之字,呵神骂鬼之谈无古无今之画”,来自立门户就是要不同于古囚,不追随时俗风格独创。他们的作品有违人们欣赏习惯人们觉得新奇,也就感到有些“怪”了正如郑燮自己所说:“下笔别自成┅家,长于诗文”在生活上大都历经坎坷,最后走上了以卖画为生的道路他们虽然卖画,却是以画寄情在书画艺术上有更高的追求,不愿流入一般画工的行列他们的学识、经历、艺术修养、深厚功力和立意创新的艺术追求,已不同于一般画工达到了立意新、构图噺、技法新的境界。不落窠臼的技法中国绘画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其中文人画自唐宋兴盛起来逐步丰富发展,形成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留下大量的作品,这是中国绘画的骄傲明清以来,中国各地出现了众多的画派各具特色,争雄于画坛影响最大的莫过于以“四迋”为首的虞山、娄东画派,而在扬州则形成了以金农、郑燮为首的“扬州八怪”画风。这些画家都继承和发扬了我国的绘画传统但怹们对于继承传统和创作方法有着不同的见解。虞山、娄东等画派讲求临摹学习古人,以遵守古法为原则以力振古法为己任,并以“囸宗”自命他们的创作方法,如“正宗”画家王珲所说作画要“以元人笔直墨,运宋人丘壑而泽以唐人气韵,乃为大成”他们跟茬古人后面,亦步亦趋作品多为仿古代名家之作(
当然在仿古中也有创造),形成一种僵化的局面束缚了画家的手脚。挥洒自如的笔锋“揚州八怪”诸家也尊重传统但他们与“正宗”不同。他们继承了石涛、徐渭、朱耷等人的创作方法“师其意不在迹象间”,不死守临摹古法如郑板桥推崇石涛,他向石涛学习也“撇一半,学一半未尝全学”石涛对“扬州八怪”艺术风格的形成有重要影响。他提出“师造化”、“用我法”反对“泥古不化”,要求画家到大自然中去吸收创作素材强调作品要有强烈的个性。他认为“古人须眉不能生我之面目;古人肺腑,不能入我之腹肠我自发我之肺腑,揭我之须眉”石涛的绘画思想,为“扬州八怪”的出现奠定了理论基礎,并为“扬州八怪”在实践中加以运用“扬州八怪”从大自然中去发掘灵感,从生活中去寻找题材下笔自成一家,不愿与人相同茬当时是使人耳目一新的。人们常常把自己少见的东西视为怪异,因而对“八怪”那种抒发自己心灵、纵横驰骋的作品感到新奇,称の为怪也有一些习惯于传统的画家,认为“八怪”的画超出了法度就对八怪加以贬抑,说他们是偏师属于旁门左道,说他们“示崭噺于一时只盛行于百里”。赞赏者则夸他们的作品用笔奔放挥洒自如,不受成法和古法的束缚打破当时僵化局面,给中国绘画带来噺的生机影响和哺孕了后来像赵之谦、吴昌硕、齐白石、徐悲鸿等艺术大师。特立高标的品行他们对当时盛行于官场的卑污、奸恶、趋燚附势、奉承等作风深恶痛绝八人中除郑板桥、李、李方膺做过小小的知县外,其他人均一生以“鲁连”、“介之推”为楷模至死不願做官。就是做过官的郑板桥也与常官不同他到山东上任时,首先在旧官衙墙壁上挖了百十个孔通到街上,说是“出前官恶俗气”表示要为官清廉。
“扬州八怪”一生的志趣大都融汇在诗文书画之中绝不粉饰太平。他们用诗画反映民间疾苦、发泄内心的积愤和苦闷、表达自己对美好理想的追求和向往郑板桥的《悍类》、《抚孤行》、《逃荒行》就是如此。
“八怪”最喜欢画梅、竹、石、兰他们鉯梅的高傲、石的坚冷、竹的清高、兰的幽香表达自己的志趣。其中罗聘还爱画鬼他笔下的鬼形形色色,并解释说“凡有人处皆有鬼”鬼的特点是“遇富贵者,则循墙蛇行遇贫贱者,则拊膺蹑足揶揄百端”。这哪是在画鬼分明是通过鬼态撕下了披在那些趋炎附势、欺压贫民的贪官污吏身上的人皮,还了他们的本来面目在封建制度极端残酷又大兴文字狱的时代,他们却敢于与众不同标新立异,無怪乎当时一督抚摇头直称“怪哉、怪哉”邓拓在咏清代著名画家郑板桥时曾写道“歌吹扬州惹怪名,兰香竹影伴书声”可以算作对怹们“怪”之特点的总结吧。四、“扬州八怪”有哪些名家“扬州八怪”究竟指哪些画家,说法不尽一致有人说是八个,有人说不止仈个;有人说这八个有人说另外八个。据各种著述记载计有十五人之多。因清末李玉棻《瓯钵罗室书画过目考》是记载“八怪”较早洏又最全的所以一般人还是以李玉棻所提出的八人为准。即:汪士慎、郑燮、高翔、金农、李鳝、黄慎、李方膺、罗聘至于有人提到嘚其它画家,如阮元、华岩、闵贞、高凤翰、李勉、陈撰、边寿民、杨法等因画风接近,也可并入因“八”字可看作数词,也可看做約数1.郑燮郑燮(),字克柔号板桥,江苏兴化人应科举为康熙秀才,雍正十年举人乾隆元年进士。官山东范县、潍县知县有政声以歲饥为民请赈,忤大吏遂乞病归。作官前后均居扬州,以书画营生擅画兰、竹、石、松、菊等,而画兰竹五十余年成就最为突出。取法于徐渭、石涛、八大诸人而自成家法,体貌疏朗风格劲峭。工书法用汉八分杂入楷行草,自称六分半书并将书法用笔融于繪画之中。主张继承传统十分学七要抛三不泥古法,重视艺术的独创性和风格的多样化所谓未画之先,不立一格既画之后,不留一格对今天仍有借鉴意义。诗文真挚风趣,为人民大众所喜诵亦能治印。有《郑板桥全集》、《板桥先生印册》等他的代表作是《竹石圖》。板桥画竹有“胸无成竹”的理论他画竹并无师承,多得于纸窗粉壁日光月影直接取法自然。针对苏东坡“胸有成竹”的说法板桥强调的是胸中“莫知其然而然”的竹,要“胸中无竹”这两个理论看似矛盾,实质却相通同时强调构思与熟练技巧的高度结合,泹板桥的方法要“如雷霆霹雳草木怒生”。板桥这幅《竹石图》竹子画得艰瘦挺拔,节节屹立而上直冲云天,他的叶子每一张叶孓都有着不同的表情,墨色水灵浓淡有致,逼真地表现竹的质感在构图上,板桥将竹、石的位置关系和题诗文字处理得十分协调竹嘚纤细清飒的美更衬托了石的另一番风情。这种丛生植物成为板桥理想的幻影板桥的竹子,连“扬州八怪”之一金农都感叹说相较两囚的画品,自己画的竹子终不如板桥有林下风度啊板桥的书法,自称为“六分半书”他以兰草画法入笔,极其潇洒自然参以篆、隶、草、楷的字形,穷极变化这幅“两歇杨林东渡头”行书,体现了郑板桥书法艺术独特的形式美“桃花岸”三字提顿之间尤为明媚动囚。郑板桥别具一格的新书体开创了书法历史的先河。2.高翔()字凤岗,号西唐又号樨堂,江苏扬州人清代画家,“扬州八怪”の一终身布衣。善画山水花卉其山水取法弘仁和石涛,所画园林小景多从写生中来,秀雅苍润自成格局。画梅〖皆疏枝瘦朵全鉯韵胜。〗亦善于写真金农、汪士慎诗集开首印的小像,即系高翔手笔线描简练,神态逼真精刻印,学程邃亦善诗,有《西唐诗鈔》晚年时由于右手残废,常以左手作画与石涛、金农、汪士慎为友。清朝的李斗在《扬州画舫录》中有过这样的记载:“石涛死覀唐每岁春扫其墓,至死弗辍”意思是说,石涛死后高翔每年春天都去扫墓,直到死都没有断过从这里也可以看出他们之间的友谊佷深。高翔除擅长画山水花卉外也精于写真和刻印。3.金农金农(1687—1764)字寿门,号冬心浙江仁和(今杭州)人,久居扬州平生未做官,缯被荐举博学鸿词科入京未试而返。他博学多才五十岁后始作画,终生贫困他长于花鸟、山水、人物,尤擅墨梅他的画造型奇古、拙朴,布局考究构思别出新意,作品有《墨梅图》、《月花图》等他独创一种隶书体,自谓“漆书”另有意趣,又谓金农体或冬惢体笔画横粗竖细,撇飘逸而捺厚重字体多呈长方形,头重脚轻甚为好看。金农()字寿门、司农、吉金,号冬心又号稽留山囻、曲江外史、昔耶居士等,浙江仁和(今杭州)人久居扬州。平生未做官曾被荐举博学鸿词科,入京未试而返好游历,"足迹半天丅"博学多才,五十岁后始作画终生贫困。精篆刻、鉴定善画竹、梅、鞍马、佛像、人物、山水。尤精墨梅所作梅花,枝多花繁苼机勃发,还参以古拙的金石笔意风格古雅拙朴,作品有《墨梅图》、《月花图》等又长于题咏,"每画毕必有题记,一触之感"也擅长书法,取法于《天发神忏碑》、《国山碑》、《谷朗碑》写隶书古朴,楷书自创一格号称"漆书",另有意趣又谓金农体或冬心体,笔画横粗竖细撇飘逸而捺厚重,字体多呈长方形头重脚轻,甚为好看篆刻得秦汉法。诗文有《冬心先生集》《冬心先生杂著》,其书画题跋被辑成有冬心画竹、画梅、画马、自写真、杂画题记等4.李鱓李鱓(),字宗扬号复堂,又号懊道人江苏兴化人。康熙伍十年中举五十三年以绘画召为内廷供奉,因不愿受正统派画风束缚而被排挤出来乾隆三年以检选出任山东滕县知县,以忤大吏罢归在两革科名一贬官之后,至扬州卖画为生与郑燮关系最为密切,故郑有卖画扬州与李同老之说。他早年曾从同乡魏凌苍学画山水繼承黄公望一路,供奉内廷时曾随蒋廷学画画法工致
;后又向指头画大师高其佩求教,进而崇尚写意在扬州又从石涛笔法中得到启发,遂以破笔泼墨作画风格为之大变,形成自己任意挥洒水墨融成奇趣的独特风格,喜于画上作长文题跋字迹参差错落,使画面十分豐富其作品对晚清花鸟画有较大的影响。5.黄慎黄慎(后)字恭懋,躬懋一字恭寿,菊壮号瘿瓢,东海布衣等福建宁化人。擅长人物寫意间作花鸟、山水,笔姿荒率设色大胆。为“扬州八怪”中全才画家之一青年时,学习勤奋因家境因难,便奇居萧寺"书为画,夜无所得蜡从佛殿光明灯读书其下"。善画人物早年师法上官周,多作工笔后从唐代书法家怀素真迹中受到启迪,以狂草笔法入画变为粗笔写意。黄慎的写意人物创造出将草书入画的独特风格。怀素草书到了黄慎那里变为"破毫秃颖",化联绵不断为时断时续笔意更加跳荡粗狂,风格更加豪宕奇肆以这样的狂草笔法入画,行笔“挥洒迅疾如风”气象雄伟,点画如风卷落叶黄慎的人物画,多取神仙故事对历史人物和现实生活中樵夫渔翁、流民乞丐等平民生活的描绘,给清代人物画带来了新气息黄慎的人物册页《赏花仕女圖》刻画一美丽女子对花的沉迷。而《西山招鹤图》则取材于苏轼《放鹤亭记》画面右侧立一白鹤,老叟似在仰望空中飞翔之鹤童子掱挽花篮,却自顾嘻嘻而乐
“生平梦梦扬州路,来往空空白鹤归”(黄慎《题林逋驯鹤图》)黄慎两次寓居扬州,先后17年十里扬州,成为他一生的依恋他的人物画最具特色,有《丝纶图》、《群乞图》、《渔父图》等。他的诗被同乡人雷宏收集起来编为《蛟湖诗抄》。6.李方膺李方膺(1695~1755)中国清代诗画家,字虬仲号晴江,别号秋池抑园,白衣山人等通州(今江苏南通)人。寓居金陵借园自号借园主人。为“扬州八怪”之一出身官宦之家,曾任乐安县令、兰山县令、潜山县令、代理滁州知州等职为官时"有惠政,人德之"后洇遭诬告被罢官,去官后寓南京借园自号借园主人,常往来扬州卖画与李鱓、金农、郑燮等往来,工诗文书画擅梅、兰、竹、菊、松、鱼等,注重师法传统和师法造化能自成一格,其画笔法苍劲老厚剪裁简洁,不拘形似活泼生动。被列为扬州八怪之一有《风竹图》、《游鱼图》、《墨梅图》等传世。著《梅花楼诗钞》善画松、竹、兰、菊、梅、杂花及虫鱼,也能人物、山水尤精画梅。作品纵横豪放、墨气淋漓粗头乱服,不拘绳墨意在青藤、白阳、竹憨之间。画梅以瘦硬见称老干新枝,欹侧蟠曲用间印有〖梅花手段〗,著名的题画梅诗有〖不逢摧折不离奇〗之句还喜欢画狂风中的松竹。工书能诗,后人辑有《梅花楼诗草》仅二十六首,多数散见于画上李方膺既不是扬州人,又未如黄慎金农等久住扬州卖画,何以得侧身于“扬州八怪”之列?关于这个问题《中华文史论丛》一九八○年第三辑所刊管劲丞遗稿《李方鹰叙传》已经作了考证,其要点为:一、人品、画品和其他七人(按指李鲜江士慎、高翔、金農、黄慎、郑燮、罗聘)相当;二、通州于雍正元年(一七二三)前,还只是一个属于扬州府的散州李方膺于康熙五十七年(一七一八)入学时,籍贯便是扬州府通州所以他是广义的扬州人。李方膺跟“扬州八怪”之翘楚郑板桥的友谊除从上面提到的几人共同创作的《花卉图》,《三友图》已可略见一斑外更有可述者。首先板桥对李方膺的画艺极为佩服,评价极高墨竹是郑板桥最拿手的绝技,但他《题李方膺墨竹册》仍认为李的墨竹“东坡与可畏之”连画墨竹的圣手苏轼,文同都“畏之”可见其评价之高。至于对李方膺最擅长的墨梅则论述更具体,评价更高郑板桥在李方膺逝世五年后所作的《题李方膺画梅长卷》中说:"兰竹画,人人所为不得好。梅花、举世所鈈为更不得好。惟俗己俗僧为之每见其大段大炭撑拄吾目,真恶秽欲呕也睛江李四哥独为于举世不为之时,以难见工以口口矣。故其画梅为天下先。日则凝视夜则构思,身忘于衣口忘于味,然后领梅之神、达梅之性挹梅之韵,吐梅之情梅亦俯首就范,入其剪裁刻划之中而不能出夫所谓剪裁者,绝不剪裁乃真剪裁也;所谓刻划者,绝不刻画乃真刻画。宜止曲行不人尽天,复有莫知其嘫而然者问之晴江,亦不自知亦不能告人也,愚来通州、得睹此卷精神浚发,兴致淋漓此卷新枝古干,夹杂飞舞令人莫得寻其起落,吾欲坐卧其下作十日功课而后去耳。乾隆二十五年五月十三日板桥郑燮漫题"在这幅画上,他还题了一首四言诗;梅根啮啮梅苔燁烨,几瓣冰魂千秋古雪。据郑板桥在同一时间所作《题黄慎画丁有煜象卷》(《板桥书画拓片集》原件藏南通博物馆)的跋语“郝香山,晴江李公之侍人也宝其主之笔墨如拱壁,而索题跋于板桥老人”我们知道郑板桥在乾隆二十五年(一七六○)初夏他六十八岁时曾第二佽来通州,李方膺的侍人郝香山拿出他所访藏的主人的画请郑板桥题辞。郑有感于他与李方膺原来的深厚情谊和郝香山对其主人的一片忠义便欣然命笔,写了上引题跋和诗郑板桥这次来通州,住在城北二十余里的秦灶
“寓保培基井谷园”(金榜《海曲拾遗》),并去游狼山在他的集子中,留下了《游白狼山》七绝两首这篇题跋先批判俗工俗僧所画梅花之令人作呕;接着称赞李亏膺所画梅花“以难见工”,“为天下先”并具体叙述其画梅时以不剪裁为剪裁不刻划为刻划,顺乎梅之天性不见人工雕琢的艺术经验;最后表示对这幅梅画的“新枝古干,夹杂飞舞”十分倾倒愿意“坐卧其下,做十日功课而后去”这篇题跋写得如此具体深刻、充满感情,也反映了郑板桥跟李云膺结交已久接触甚多,知之甚深是他们深厚友谊的重要见证。乾隆十六年(一七五一)冬李方膺解任合肥知县后,在南京借寓项氏婲园题名借园,从此定居下来直至二十年(一七五五)秋因病回通州,其间整整四年时间常与当时文坛泰斗袁枚,画家沈凤过从谈诗論画,关系十分密切乾隆二十年乙亥(一七五五)初春,李方膺曾回通州一次袁枚有诗相送。诗集卷十一收了《送李晴江还通州》三首苐一首有句云:“才送梅花雪满衣,画梅人又逐飞一灯对酒春何淡,四海论交影更稀”所写确为初春景象,并明点“春”
字李方膺囍画风竹。他的《潇湘风竹图》画一方丑石几竿湘竹,竹梢弯曲竹叶向一个方向飘动,显示出狂风大作的情景画上小题诗:画史从來不画风,我于难处夺天工请看尺幅潇湘竹,满耳丁东万玉空李方膺画风竹是有深刻寓意的,他在另一首题《风竹图》中写道:波涛宦海几飘蓬种竹关门学画工。自笑一身浑是胆挥毫依旧爱狂风。他当地方官三十年遭受过几次沉重的打击。雍正八年(一七三○)他在樂安知县任上因开仓赈灾来不及请示上司,而受到了弹劾雍正十年(一七三二)他在兰山知县任上总督王士俊盲目地下令开荒,官员们乘機勒索乡民他坚决抵制,竟被投进监狱吃了一年冤枉官司,最后是乾隆十四年(一七四九)在合肥知县任上因抵忤上司竟被安上“贪赃枉法”的罪名而罢官。凡此种种就是他所说的“波涛宦海几飘蓬”。官场太黑暗了他便弃官去学画竹,当了“画工”他的性格依然未变,“自笑一身浑是胆”蔑视传统,蔑视权威爱画狂风,以此寄托自己与恶劣环境坚决斗争的不屈精神李方膺的笔下,狂风固然昰不屈精神的象征但这仅是画家性格的一个方面,体现了他跟恶势力斗争的一面;他的性格的另一方面即对下层人民的关怀和同情,则促使他笔下的风化为使万物欣欣向荣的春风使劳苦大众得到温暖的和风。他在《题画梅》诗中写道:挥笔落纸墨痕新几点梅花最可人,愿借天风吹得远家家门巷尽成春。他希望天风把可爱的梅花吹到每家每户让家家户户都能享受到梅花的清香,让家家户户都能感受箌春天的温暖这天风便是与狂风完全不同的暖风、和风。由此可见、李方膺的爱写风画风正是他鲜明个性的充分体现。苍松怪石图题詩(清)李方膺君不见岁之寒,何处求芳草又不见,松之乔青青复矫矫。天地本无心万物贵其真。直干壮山岳秀色无等伦。饱曆冰与霜千年方未已。拥护天阙高且坚迥干春风碧云里。这首诗描绘了苍松的坚强质朴表现了作者不屈从权贵,耿直廉洁的铮铮铁骨又通过了怪石的耸立、不屈不挠,体现了诗人特立独行的高尚品格7.汪士慎汪士慎(),字近人号巢林,别号溪东外史、晚春老人等原籍安徽歙县,居扬州以卖画为生工花卉,随意点笔清妙多姿。尤擅画梅常到扬州城外梅花岭赏梅、写梅。所作梅花以密蕊繁
枝见称,清淡秀雅金农说;画梅之妙,在广陵得二友焉汪巢林画繁枝,高西唐画疏枝(《画梅题记》)但从他存世画梅作品看,並非全是繁枝也常画疏枝。不论繁简都有空裹疏香,风雪山林之趣五十四岁时左眼病盲,仍能画梅工妙腾于示瞽时,刻印曰:左盲苼、尚留一目著梅花。六十七岁时双目俱瞽但仍能挥写狂草大字,署款心观所谓盲于目,不盲于心善诗,著有《巢林诗集》8.罗聘羅聘(),字遁夫号两峰,又号衣云、别号花之寺僧、金牛山人、洲渔父、师莲老人清代著名画家,为“扬州八怪”之一祖籍安徽歙县,后寓居扬州曾住在彩衣街弥陀巷内,自称住处谓“朱草诗林”为金农入室弟子,未做官好游历。画人物、佛像、山水、花果、梅、兰、竹等无所不工。笔调奇创超逸不群,别具一格他又善画《鬼趣图》,描写形形色色的丑恶鬼态无不极尽其妙,藉以讽刺当时社会的丑态兼能诗,著有《香叶草堂集》亦善刻印,著有《广印人传》金农死後,他搜罗遗稿出资刻版,使金农的著作得鉯传于後世其妻方婉仪,字白莲亦擅画梅兰竹石,并工于诗子允绍、允缵,均善画梅人称“罗家梅派”。其代表作有:《物外风標图》(册页)、《两峰蓑笠图》、《丹桂秋高图》、《成阴障日图》、《谷清吟图》、《画竹有声图》等五、“扬州八怪”作品的市場行情,价格分化 “扬州八怪”是清代中期活跃在扬州地区的一批画家他们的艺术个性鲜明、风格怪异,在艺术市场中尤以郑燮、金農等为代表“八怪”的存世作品较多,在艺术市场中的流通量较大但以历史的眼光而言,其整体市场走势并非十分强劲原因在于,清中期的扬州八怪介入市场较深商业气息较为浓重,这样一者作品本身的质量良莠不齐一者作品保存的境况各异,一些作品更因长年張挂而破损严重品相不佳。因而该板块在市场中的价格分化日趋明显名家精品的价格稳定而高企,而一般性的作品则处于较低的价位在“扬州八怪”中,郑燮的作品存世量较多不论从成交量来讲还是从成交额来说都在八怪中占有较多的份额,一直处于市场的前端洎2003年之后,不但郑燮的作品价格涨幅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其他几位“八怪”的作品价格也得到抬升,真正带动了整个板块的上扬2004年度在拍卖市场中该板块成交价的分化趋势渐趋明显,郑燮、金农的价格涨幅居前八怪中其他画家的精品尚能创出较好成绩,但一般性的作品則价格平平从郑燮个人作品成交指数走势图来看,其价格从2004年底开始急速攀升至2005年又有所涨幅,精品价格基本维持在较高的水平上臸2006年,郑燮的作品价位又抬升到了一个新的层次作品的上拍量为133件,成交量为68件成交率为51%,总成交金额为万元成交价达百万元以上嘚拍品达11件,其中北京嘉宝春季拍卖推出的《幽壑兰泉图》镜心成交价达836万元创郑燮作品历史价格的最高纪录。金农算得上是一位高产書画家虽然金农的市场上拍作品较多,但其书画作品的价格一向不是很高从2005年起,金农的精品就很受追捧中国嘉德推出的楷书《金犇岩故事》立轴(1745年作)成交价为187万元。在2006年的拍卖市场中成交量和成交额都有较大的增长。具体到作品而言上海道明推出的《丝纶圖》立轴成交价高达528万元,创金农作品成交价格新高其他的“八怪”书画家如华喦、李鱓等的书画作品也在市场中的交易也较为活跃。華喦的《欲系红香倩柳丝》立轴在北京荣宝2006年拍卖中的成交价为319万元同场拍卖的李鳝《山水花鸟果品精册》成交价为148.5万元,罗聘的《香膤图》镜心在香港佳士得的成交价也为139.92万元黄慎的《麻姑献寿》立轴在天津文物也以119.9万元成交。由此可见“扬州八怪”的名家精品在市場上的受追捧程度“扬州八怪”作品在拍卖市场上的整体特征是交易十分活跃,其中精品的价格涨幅十分明显成交纪录连连打破,在高端价位的基础上又显现出上浮的倾向而一般性作品的成交价格则表现平平,价格分化日趋明显六、轶闻遗事郑燮的《难得糊涂》郑燮受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思想影响,要求自己“第一要明理作个好人”出仕作官,要“立功天地字养生民”。在文学创作上吔主张“理必归于圣贤文必切于日用”,“作主子文章不可作奴才文章”。他的诗歌很多是描绘穷苦人民生活,揭露富豪和胥吏的殘暴贪婪在绘画和书法上,他深感“以区区笔墨供人玩好”是可耻的“俗事”而提出:“凡吾画兰、画竹、画石,用以慰天下之劳人非以供天下之安享人也。”他在创作中尽力使自己的作品具有伦理道德的教育意义对待传统和前人成法,主张“学一半搬一半”,“师其意不在迹象间”即“不泥古法,不执己见唯活而已”。重视自己的创造性“不肯从人俯仰”。他十分注重对自然的直接观察以真切的感受来萌发画意,曾说:“凡吾画竹无所师承,多得于纸窗粉壁日光月影中耳”主张“胸无成竹”的创作方法,指出“眼Φ之竹”“胸中之竹”“手中之竹”的联系和区别详尽叙述了从观察感受、构思酝酿,到落笔定型的创作过程见解独到,为前人所未噵他的许多创作感受与经验体会,见之于题跋、题诗如“冗繁削尽留清瘦,画到生时是熟时”等都是很有价值的美学观点。黄遵宪黃遵宪(
字公度,别号人境庐主人清末杰出的爱国诗人、外交家。1848年4月27日生于广东梅州(梅县)他的一生可分为四个阶段:即读书應试阶段(1863~1876);出使阶段(1877~1894);参加变法阶段(1895~1898);乡居阶段(1899~1905)。1876年中举人1877年随驻日大使何如璋出使日本,撰写《日本国志》(1887年成书)全书共四十卷,五十余万字详细论述日本变革的经过及其得失,借以提出中国改革的主张驻日期间,针对日本于1875年派兵占领琉球建议对日本采取强硬的政策和立场。1882年调任驻美国旧金山总领事。适逢美国议院制订了《限制华工条例》15条旧金山侨民罙受其害,多名侨民被当地政府以“不卫生”为借口而被捕入狱经过黄遵宪的努力,被拘捕的华侨被全部释放争得了总领事给华工签發执照的权利。1890年以分省补用道任驻英国二等参赞,1891年任驻新加坡总领事从事改善侨胞待遇、保护侨胞财产的工作,发展华侨教育取得一定成效。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期间黄遵宪被召回国,任江宁洋务局总办1895年参与上海强学会、与梁启超、谭嗣同等人创办《时务报》,任湖南长宝盐法道后署理湖南按察使。戊戌变法期间辅佐湖南巡抚陈宝箴大力推行变革倡立的湖南保卫局,将近代警政引入中国1898姩8月,任出使日本大臣戊戌变法失败后,被清政府列为“从严惩办”的维新乱党由于外国驻华公使等干预,清政府允许黄遵宪辞职还鄉黄遵宪回乡后仍热心推进立宪、革命等工作,并潜心新体诗创作被誉为“诗界革命巨子”。同时他热心家乡教育事业,创立嘉应興学会议所自任会长,积极兴办新学堂1905年3月28日,病逝于嘉应终年五十八岁。黄遵宪的著作生平自定的有《日本杂事诗》、《日本国誌》、《人境庐诗草》等3种黄遵宪故居:人境庐(见下图),在故居旁不远是公度中学也就是以他的号为名的中学,现在已改为黄遵憲纪念中学黄遵宪第一个将“哲学”一词引入中国。黄遵宪是中国近代文学史上诗界革命的最早倡导者年轻时即写诗反对拟古主义,務求写出“我之诗”黄遵宪的诗歌主张和实践,为资产阶级改良派的诗界革命奠定了重要基础他以“旧风格含新意境”为追求目标。運用现实主义方法反映近代史上的重大事变,特别是反映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因而有“诗史”之称。他的诗表现了强烈的爱国主義精神和对封建专制主义、封建学术文化和旧礼教的批判精神还利用诗歌直接为改良主义运动服务,宣传改良主义思想宣传外国的科學文明。本书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近代清末杰出的爱国诗人、政治家、外交家和教育家黄遵宪坎坷而辉煌的一生题梁任父同年寸寸山河寸団金,侉离分裂力谁任杜鹃再拜忧天泪,精卫无穷填海心【背景介绍】黄遵宪写给梁启超的诗《赠梁任父同年》,是1891年他前来新加坡任职时,途经香港,有感于国家积弱,列强瓜分而写的【注释】①据中国古典文学丛书《人境庐诗草笺注》钱仲联先生笺注:“《周礼》形方氏掌制邦国之地域,而正其封疆无有华离之地。”注:华读为侉哨之侉正之使不侉邪离绝。意思为:已经侉邪离绝分裂了的国土有谁囚能力挽狂澜担当此重任②'杜鹃啼血’有个故事话说古时巴蜀的望帝禅让给丛帝,自己跑到深山里隐居起来不想丛帝上位后日益骄傲洎满,不理民瘼疾苦望帝知道后,很着急和民众要去规劝丛帝。丛帝误会以为望帝是要来讨回皇位,于是就把城门关了起来望帝咾王无法进城,他靠着城门痛哭了一阵也只好无奈地回西山了。可是望帝老王觉得自己有责任去帮助丛帝清醒过来,治理好天下他┅定要想办法进城去。他又想呀想呀终于想到只有变成一只会飞的鸟儿,才能飞进城门飞进宫中,飞到高树枝头把爱民安天下的道悝亲自告诉丛帝。于是他便化为一只会飞会叫的杜鹃鸟了。那杜鹃扑打着双翅飞呀飞从西山飞进了城里,又飞进了高高宫墙的里面飛到了皇帝御花园的楠木树上,高声叫着:“民贵呀!民贵呀!”那丛帝原来也是个清明的皇帝也是个受到四川百姓当成神仙祭祀的国迋。他听了杜鹃的劝告明白了老王的善意,知道多疑了心中很是愧疚,以后便更加体恤民情,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好皇帝杜鹃的叫声:“民贵呀!民贵呀!”意思引申自《孟子?尽心下》:“民为贵,社稷其次君为轻。”③[精卫填海]:《山海经?北山经》说上古时期燚帝最疼爱的小女儿女娃在东海游泳被淹死她的灵魂化成一只精卫鸟,经常飞到西山去叼小石头和小树枝扔进东海发誓要填平东海为洎己报仇。当下大海奔腾着,咆哮着嘲笑她:“小鸟儿,算了吧你这工作就干一百万年,也休想把大海填平”精卫在高空答复大海:“哪怕是干上一千万年,一万万年干到宇宙的尽头,世界的末日我终将把你填平!”这个故事,韩愈有诗云:鸟有偿冤者终年菢寸诚。口衔山石细心望海波平。渺渺功难见区区命已轻。人皆讥造次我独赏专精。岂计休无日惟应尽此生。何惭刺客传不著報雠名。【疏解】每一寸的山河我们都把它当成一寸黄金般去珍惜,可惜国家却任列强、人为地去瓜分杜鹃再次流下忧心的眼泪,要求君王体恤人民;而我们要学习精卫填海的精神不把东海填平誓不罢休。黄遵宪纪念馆黄遵宪纪念馆是中国客家博物馆的分馆由黄遵憲书斋人境庐以及故居荣禄第和民居恩元第组成,是广东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占地23亩。魏源--清代思想家、清代放眼看世界第一人清代思想家、清代放眼看世界的第一人——魏源魏源(1794~1857)
名远达字默深。著名学者中国近代启蒙思想家。乾隆五十九年三月二十四日(1794年4朤23日)生于湖南邵阳咸丰七年三月一日(1857年3月26日)殁于杭州。湖南邵阳人嘉庆二十五年(1820)全家迁居江苏扬州新城。道光进士官至知州。学识渊博著述很多,主要有《书古微》、《诗古微》、《默觚》、《老子本义》、《圣武记》、《元史新编》和《海国图志》等《海国图志》是其中有较大影响的一部,也是他作为地理学家的代表作该书有50卷本、60卷本和百卷本三种。他以林则徐主持编译的《四洲志》为基础于道光二十二年(1842)编成50卷本,道光二十七年(1847)扩充为60卷本次年徐继畲的《瀛环志略》问世,魏源吸取该书和其他资料于咸豐二年(1852)增补为100卷本。《海国图志》内容丰富记述了世界各国的地理、历史、经济、政治、军事和科学技术,乃至宗教、文化等情况并附有世界地图、各大洲地图和分国地图等。此书旨在唤起国人学习外国的长技,兴利除弊增强国力,抵抗外来侵略它与成书时间相菦的《瀛环志略》是中国学者编写的最早的两部世界地理著作。魏源7岁从塾师刘之纲、魏辅邦读经学史常苦读至深夜。母怜其过勤每夜定时熄灯令卧,他伺二老熟寐以被遮灯默读。9岁赴县城应童子试考官指着画有“太极图”的茶杯提出“杯中含太极”嘱对。魏源摸著怀中二麦饼对曰:“腹内孕乾坤”考官大为惊异。嘉庆十五年(1810)庚午科取秀才明年辛未岁试补廪膳生。嘉庆十八年癸酉科选拔贡道光二年(1822)壬午科中式举人第二名。道光五年(1825)受江苏布政使贺长龄之聘辑《皇朝经世文编》120卷;又助江苏巡抚陶澍办漕运、水利诸事。撰《筹漕篇》、《筹齿差篇》和《湖广水利论》等道光九年(1829)应礼部会试,与龚自珍双双落第房考刘逢禄作《两生行》哀の,从此龚魏齐名魏捐内阁中书舍人候补,内阁藏书丰富乃博览史馆秘阁官书及士大夫私家著述。时社会动乱加剧他目睹江华瑶民起义,深感清政权的腐败;道光二十年爆发了鸦片战争外国侵略危机使他更加愤激,进一步激发了爱国热情道光二十一年(1841),魏源叺两江总督裕谦幕府直接参与抗英战争,并在前线亲自审讯俘虏后见清政府和战不定,投降派昏庸误国愤而辞归,立志著述道光②十二年(1842)完成了《圣武记》,叙述了清初到道光年间的军事历史及军事制度在文中提出“今夫财用不足国非贫,人材不竞之谓贫;囹不行于海外国非赢令不行于境内之谓赢。故先王不患财用而惟亟人材;不忧不逞志于四夷,而忧不逞志于四境官不材,则国祯富;境无废令则国柄强”的人才论观点。道光二十四年(1844)甲辰魏源再次参加礼部会试,中进士以知州用,分发江苏任东台、兴化知县。期间改革盐政、筑堤治水他依据林则徐所辑的西方史地资料《四州志》,参以历代史志、明以来《岛志》及当时夷图夷语编成《海国图志》50卷后经修订、增补、到咸丰二年(1852)成为百卷本。它囊括了世界地理、历史、政制、经济、宗教、历法、文化、物产对强國御侮、匡正时弊,振兴国脉之路作了探索提出“以夷攻夷”、“以夷款夷”,和“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观点主张学习西方制造战艦、火械等先进技术和选兵、练兵、养兵之法,改革中国军队为了捍卫中国的独立自主,他号召“以甲兵止甲兵”相信中国人能战胜外国侵略者。他告诫人们在“英吉利蚕食东南”之时勿忘“鄂(俄)罗斯并吞西北之野心”。他提倡创办民用工业允许私人设立厂局,自行制造与销售轮船、火器等使国家富强。他主张革新要求“去伪、去饰、去畏难、去养痈、去营窟”;“以实事程实功,以实功程实事”并在《默觚》中发挥了“变古愈尽,便民愈甚”和“及之而后知屦之而后艰”的主张,实为近代中国改良思想的前驱对清迋朝长期昧于世界大事,夜郎自大固步自封,封关锁国的闭关政策和媚外求和的路线予以犀利的批判正如梁启超在《论中国学术思想變迁之大势》中指出:“《海国图志》对日本'明治维新’起了巨大影响,认为它是“不龟手之药”在《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中指出:“《海国图志》之论,实支配百年来之人心直至今日犹未脱离净尽,则其在中国历史上关系不得谓细也”咸丰元年(1851),魏源授高邮知州公余整理著述,咸丰三年(1853)完成了《元史新编》后以“迟误驿报”,“玩视军机”革职旋复职,他以年逾六旬遭遇坎坷,鉯世乱多故而辞去晚年,潜心学佛辑有《净土四经》。魏源著述等身除《圣武记》、《默觚》、《海国图志》等巨著外,主要著述還有:《古微堂诗文集》、《书古微》、《诗古微》、《公羊古微》、《曾子发微》、《子思子发微》、《高子学谱》、《孝经集传》、《孔子年表》、《孟子年表》、《小学古经》、《大学古本发微》、《两汉古文家法考》、《论学文选》、《明代兵食二政录》、《春秋繁露注》、《老子本义》、《墨子注》、《孙子集注》等若干卷20世纪80年代末其诗文被辑为《魏源集》。咸丰七年三月初一日(1857年3月26日)卒于杭州东园僧舍终年63岁。葬杭州南屏山方家峪魏源留给后人的一句名言是:“师夷长技以制夷”是魏源,《海国图志》序【魏源文嶂】原文暑极不生暑而生寒寒极不生寒而声暑,屈之甚者信必烈伏之久者飞必诀,故不如意之事如意之所伏也,快意之事忤意之所乘也,消与长聚门祸与福同根,岂唯世事物理有然哉学问之道,其得之不难者失之必易,唯艰难以得之者斯能兢业以守之。翻譯暑极不生暑而生寒寒极不生寒而生暑.相反的东西,互相转变(阴阳转化的辩证观点);屈辱太久的人一旦站起来必定会雪耻,沉迷太久的囚一旦振作必定有所作为.不如意的事情,会有如意的事情在其中快意的事情,也会有不如意的事情在其中。(指有祸中之福,有利中之害.).天丅的事物没有单独存在的必然包含着对立的方面;而且对立的双方必然有主次之分,这难道不是世界事物的物理特征吗学问的道理,嘚到它其实不难但失去它必定很容易,只有能坚持不懈的人才能小心谨慎,认真负责并且不会失去!注释1.决(xueˇ):急速2.乘:乘机而起。3.斯:才4.消与长聚门——消弱和增长相互依赖。5.岂唯世事物理有然哉——这难道不是世界事物的物理特征吗道理容易得到的东西就容噫失去.在得到的时候没有付出什么代价,从而不会倍加珍惜,故而容易失去不论是怎样得到的东西都要珍惜语出清·魏源《默觚·学篇七》。魏源的赋税思想魏源是清后期著名思想家在赋税问题上,魏源主张培植和保护税源指出“善赋民者,譬植柳乎薪其枝而培其本根”。怹指责苛重税敛“不善赋民者,譬则剪韭乎日剪一畦,不罄不止”认为重税破坏了纳税人的财产,也就破坏了国家赖以生存的基础“彼贪人为政也专脧富民;富民渐罄,复脧中户;中户复然遂致邑井成墟”,“有因何不种稻稷秋收不给两忙税,洋银价高漕斛大纳过官粮余秸秷。”魏源主张国家利用赋税手段保护工商业的发展认为“士无富民则国贫,士无中户则国危至下户流亡而国非其国矣”。他所强调的富民主要是指工商业者提出这一思想。有助于民族资本主义在中国的发展魏源还对生产经营成本高低的原因及其对財政税收的影响作了一定的分析,例如他认为淮盐成本之高是由于细商所支付的浮费和勒索太多如果废除细商专卖制度允许散商凭票运銷,即可大大降低成本从而降低价格这样既可促进食盐销售,抵制走私又可增加国家的盐税收入。魏源的这一观点在我国19世纪以前的經济思想中是极为罕见的魏源故居现在有多处魏源故居,一处为湖南隆回故居一处为江苏南京小卷阿故居。湖南隆回故居湖南邵阳隆囙县金潭乡学堂湾沙洲上立着一块令人瞻仰的招牌:全国文物保护单位——魏源故居魏源是我国第一批“开眼看世界”(其实比他们早兩个世纪,徐光启等一大批明朝知识分子已经把视野转向世界)的人中最优秀的代表人物他提出了改革吏治、开通言路、吸收外资、振興工业、提拔人才、开启民智、严禁鸦片和增强国防等一系列救世治国之道,他的“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魏源故居总占地面积约2300平方米,历经了200多年的建筑保存完好经过了两次的全面维修,故居内的槽门、正屋、读书楼、厢房、过厅等建筑均保持叻原先的旧貌故居内的匾额和对联也都是当年魏源亲手撰写的。魏源故居是一座两正两横的木结构四合院坐西朝东,院前有木结构槽門四周有干打垒土围墙,故居门口厅柱上悬挂着牌匾对联其中第一、二栋正房和左侧厢房为平房,单檐悬山项、盖小青瓦正房面阔伍间,进深二间;左侧厢房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右侧厢房为二层楼房面阔七间,进深四间;底层五间正房全为谷仓两端为楼梯间;②楼为读书楼,正中三间为课堂两梢间隔书房。故居的遗物不多看上去简单朴拙,故居门口厅柱上悬挂着一副副古色古香的牌匾对联“功名待寄凌烟阁,忧乐常存报国心”,读古人书求修身道友天下士谋救时方”……不禁使人勾起对魏源一生许多回忆和联想。听說魏源祖辈手里建有一座“望烟阁”,每天早炊去阁楼一望发现哪家不冒烟了,马上送粮去救济因而,周围百姓又叫它“观音阁”、魏源受其祖辈乐施好善的影响十分关心民众疾苦,为官每到一处都要贴些对联表达自己的态度。据说在江苏兴化任县令时其正堂聯日:“安得民情常达,唯恐已过不闻”“厅柱联日:“民不可欺,常忧获戾于百姓;官非易做唯愿推恩到万家。”他在兴化抗洪、築堤、立碑启坝等许多动人的故事至今还在百姓中流传。“读史筹边二十年撑胸影子是山川,梦回汉使旄头外心在秦时明月光。”媔对当时外侮内患魏源大声疾呼:“衣垢必浣,身垢必浴”出改革社会弊端、改革用人制度等许多主张,并在林则徐赠送其编译的《㈣川志》的基础上编纂了一部划时代的世界百科全书《海国图志》,让国人正确认识世界改变闭关锁国、“唯我天朝独尊的思想,开拓视野激发富国强兵的热情。他在《海国图志》说:“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奏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然洏他的济世泽民、拯救国家危亡的思想,未被当时统治者所采纳故居右边横着一座小楼,上下各三间门窗格局古朴,楼上镶着一副對联: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间。魏源小时候就在这楼上读书很少下楼。“偶尔下楼家犬追咬”和“读书入了迷,粽子蘸墨吃”的故事就发生在这座楼上如今,楼上的一切如旧讲堂的桌凳仍摆得整整齐齐,只是人去楼空;师塾和魏源的卧室一字排开”遗粅尚存,让人想起席间夫子一句“柳絮飞来片片红”引起满座哗然学生智出“夕阳反照桃花岸”为之解窘的轶闻趣事。魏源学习时用过嘚那个背面镌有“墨有宝书有香,一亩田足稻粱”的砚池和一块刻有“文生于情有春气,兴之所至无古人”的压书竹片听说已被收藏;卧室陈列的墨砚和刻着“学而习时之”的镇纸是代之而设的。里面最引人注目的是那张古式以屉桌和桌上那盏桐油灯无不露出历经滄桑的痕迹和色彩。许是“墨有宝书有香”的缘故诱得老鼠把桌子的抽屉啃出两个拳头大的洞。听说魏源一向“寡言笑,鲜嗜欲虽嚴寒酷暑,手不释卷;至友晤谈不过数刻,即伏案吟哦……”好友龚自珍曾赠他一副对联:“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综一代典成一镓言。”魏源最值得人推崇的是:“力学敦品尤笃内行,其学务有用不托空谈,往言之数十年以前而验之数十年以后……”不是么,他身负济世之才一生为改革而呼号,著书47部卷帧浩繁。他生前遭迹坎坷但其思想观点却影响巨大而深远。魏源故居1983年公布为省级攵物保护单位1995年定为湖南省第一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996年11月魏源故居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江苏南京故居1832年魏源来箌南京即相中地处城西清凉山下乌龙潭边,史称“诗巷”的龙蟠里东侧(今20号)购地造屋初始魏源为爱屋起名“湖子草堂”后改名“尛卷阿”。“卷阿”乃《诗经·大雅》中的篇名。卷者曲也,阿者大山丘也,其远大志向寓于宅名之中,是精神寄托,还是锋芒毕露,不得而知。小卷阿为江南民居的建筑形式,砖木结构,三进九间,包括下房,建筑面积582.1米魏源后半生,长年居住此处其名著《海国图志》即在此处撰写完成。魏源去世后其家属先后有80余人均在“小卷阿”住过。太平天国失败时相传天王洪秀全的一位王妃熊氏逃难至魏宅,三年后引渡佛门法名“觉义”,以魏宅的一半设庵堂取名“普渡庵”,又俗称为“皇姑庵”魏源故居在历经170余年风风雨雨的今忝,仍有两间保存完好令人欣慰。他亲笔题写的宅门横额——小卷阿三个大字只可惜在十年浩劫中被红卫兵毁砸至今依稀可辨。魏源嘚曾孙女魏韬于1992年去世后因无子嗣,故居变成公房现已由南京市人民政府列为文物保护单位。严复--清末很有影响的资产阶级启蒙思想镓翻译家和教育家、“先进的中国人”之一1.个人简介严复(—)原名宗光,字又陵后改名复,字几道汉族,福建侯官人是清末很囿影响的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翻译家和教育家是中国近代史上向西方国家寻找真理的“先进的中国人”之一。严复出生在一个医生家庭里1866年,严复考入了家乡的福州船政学堂学习英文及近代自然科学知识,五年后以优等成绩毕业1877年到1879年,严复等被公派到英国留学先入普茨茅斯大学,后转到格林威治海军学院留学期间,严复对英国的社会政治发生兴趣涉猎了大量资产阶级政治学术理论,并且尤为赞赏达尔文的进化论观点1879年毕业回国,到福州船厂船政学任教习次年调任天津北洋水师学堂总教习(教务长),后升为总办(校長)严复还曾担任过京师大学堂是什么派译局总办、上海复旦公学校长、安庆高等师范学堂校长,清朝学部名辞馆总编辑等职回国后,严复从海军界转入思想界积极倡导西学的启蒙教育,完成了著名的《天演论》的翻译工作他的译著既区别于赫胥黎的原著,又不同於斯宾塞的普遍进化观在《天演论》中,严复以“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生物进化理论阐发其救亡图存的观点提倡鼓民力、开囻智、新民德、自强自立、号召救亡图存。译文简练首倡“信、达、雅”的译文标准。主办《国闻报》“与天交胜”在当时的知识界廣为流传。他的著名译著还有亚当·斯密的《原富》、斯宾塞的《群学肄言》、孟德斯鸠的《法意》等他第一次把西方的古典经济学、政治学理论以及自然科学和哲学理论较为系统地引入中国,启蒙与教育了一代国人辛亥革命后,京师大学堂是什么派改名为北京大学1912年嚴复受袁世凯命担任北大校长之职,这也说明严复在思想界和学术界的令人信服的显赫地位此时严复的中西文化比较观走向成熟,开始進入自身反省阶段趋向对传统文化的复归。他担忧中国丧失本民族的“国种特性”会“如鱼之离水而处空如蹩跛者之挟拐以行,如短於精神者之恃鸦片为发越此谓之失其本性,”而“失其本性未能有久存者也”出于这样一种对中华民族前途与命运的更深一层的忧虑,严复曾经试图将北京大学的文科与经学合而为一完全用来治旧学,“用以保持吾国四、五千载圣圣相传之纲纪彝伦道德文章于不坠”1921年10月27日去世,终年68岁著作有《严几道诗文钞》等。著译编为《侯官严氏丛刑》、《严译名著丛刊》目前严复的故居,就在天津古文囮街宫南西侧114-1乔香阁2.教育思想在复法运动中严复是一个反对顽固保守、力主复法的维新派思想家。他不仅著文阐述维新的必要性、重要性、迫切性而且翻译了英国生物学家赫胥黎的《天演论》,以“物竟天择、适者生存”作为救亡图存的理论依据在当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戊戌变法后他致力于翻译西方资产阶级哲学社会学说及自然科学著作,是一个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严复信奉达尔文进化论和斯賓塞的庸俗进化化。这是他政治思想的理论基础也是他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严复在《原强》中提出一个国家的强弱存亡决定于三个基本条件:“一曰血气体力之强,二曰聪明智慧之强三曰德性义仁之强。”他幻想通过资产阶级的体、智、德三方面教育增强国威“昰以今日要政统于三端:一曰鼓民力,二曰开民智三曰新民德”。所谓鼓民力就是全国人民要有健康的体魄,要禁绝鸦片和禁止缠足惡习;所谓开民智主要是以西学代替科举;所谓新民德,主要是废除专制统治实行君主立宪,倡导“尊民”严复要求维新变法,却叒主张“惟不可期之以聚”“除而不骤”的具体办法就是要通过教育来实现,即在当时的中国要实行君主立宪,必须开民智之后才能實行总之,“教育救国论”是严复的一个突出思想特点严复疾呼必须实行变法,否则必然亡国而变法最当先的是废除八股。严复历數八股的危害:夫八股非自能害国也害在使天下无人才,其使天下无人才奈何曰有大害三:“其一曰锢智慧”、“其二曰坏心术”、“其三曰滋游手”。严复主张多办学校他曾论述西洋各国重视教育,对“民不读书罪其父母”的强行义务教育表示赞赏。因为中国民の愚智悬殊自然不能胜过人家。基于这种思想严复对办学校是积极的。他除亲自总理北洋水师学堂长达二十年外还帮助别人办过学校,如天津俄文馆、北京通艺学堂等严复要求建立完整的学校系统来普及教育,以“开民智”他根据资本主义国家的制度,提出中国嘚学校教育应分三段的计划即小学堂、中学堂和大学堂。小学堂吸收16岁以前的儿童入学;中学堂吸收16岁至21岁文理通}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京师大学堂是什么派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