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山合肥蜀山区街道划分图西街69号

微信扫一扫查药更方便
手机查药比价合肥•蜀山 西园街道先锋网
合肥•蜀山 西园街道先锋网
邮编:230031&&&& 地址:合肥市蜀山区潜山路418号&&& 电话:0
中共合肥市蜀山区西园街道工作委员会商户没有被收录?
您对搜索结果:
非常感谢对大众点评的支持
请勿重复提交
遇到什么问题?
相关榜单:“丁蜀镇”是我的家,(丁山人请转发)
作者:了丁山 微信公众号
了丁山?微信号:LeDingShan?每月覆盖微信用户 | 最受欢迎原创类平台传播:丁山文化 | 丁山风景| 丁山生活 | 丁山新闻江苏省宜兴市丁蜀镇位于长江三角洲经济开发区,东濒太湖,西部为天目山余脉,面积205平方公里,其中城区建成面积32平方公里,人口近22万,属宜兴市市区,是宜兴的两个主城区之一。中国陶文化发源地。丁蜀镇是宜兴市的人口大镇、工业重镇、历史文化特色镇和市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境内山水相依,风景秀丽,人文荟萃,是著名阳羡风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江南旅游胜地之一。陶艺创作异彩纷呈,紫玉金砂享誉世界。源远流长的陶文化孕育了丁蜀人勤劳质朴、敢闯敢试、百折不挠的优秀品格,创造了辉煌的历史。丁蜀镇是宜兴自然禀赋最集中、历史文化底蕴最深厚、交通区位条件最优越、经济实力最雄厚的板块之一。2000年江苏省将丁蜀镇规划定位为“我国著名的陶都,江苏省重要的工业旅游城市,苏、浙、皖接壤地区的商贸综合服务城市”。2010年,通过江苏试点“强镇扩权”被赋予县级管理权。中文名称:丁蜀镇外文名称:DingShu city别
名:丁山镇行政区类别:镇所属地区中国:华东、江苏苏南地区、宜兴市下辖地区:伏东、大浦、川埠等政府驻地:东坡中路8号电话区号:(+86)0510邮政区码:214221地理位置:太湖西岸,江苏省南大门,苏浙皖三省交界面
积:205平方公里人
口:22万方
言:吴语—太湖片-宜兴话气候条件:亚热带季风气候著名景点:中国陶都陶瓷城、蜀山古南街、东坡书院、前墅古龙窑、陶瓷博物馆机
场:苏南硕放国际机场、丁蜀通用航空产业园火车站:宜兴东站车牌代码:苏B文
化:吴文化民
系:江浙民系地方特产:紫砂壶著名人物:顾景舟、蒋蓉、汪寅仙、时大彬等城市精神:崇文厚德和谐奋发行政代码:320282邮政区码:214221省级开发区:陶都工业园星级酒店:铂尔曼、紫砂宾馆、丁山国际行政区划[Dīngshǔ]位于宜兴市东南部。东濒太湖,南靠浙江省长兴县,西邻湖滏镇,北接宜城街道。面积206平方千米,辖蜀北、南河、蠡墅、湖渎、丁山、解放、公园路、龙溪、画溪、潘南、汤渡、白宕、蜀山、周墅、赵庄、张泽、大浦街、川埠18个社区和定溪、双桥、西望、三洞桥、塍里、建新、任墅、上坝、伏东、陶渊、川埠、查林、洛涧、潜洛、紫砂、港、双庙、施荡、北塘、张泽、毛旗、方钱、大浦、浦南、汤庄、渭渎、洋渚、洋岸28个行政村。镇政府驻东坡中路。由丁山、蜀山、汤渡三处合并而成,取前二者首字得名。1956年成立丁蜀镇,1959年1月成立丁蜀公社。1959年5月改为丁蜀镇(一说,1949年为丁兴镇、蜀山镇,1955年合丁山镇、蜀山镇及汤渡乡设丁蜀镇)。1986年周墅乡并入,1992年川埠乡并入。1996年,面积106.8平方千米,人口11.5万人,辖乌溪、定跨、八房、双桥、尹家、西望、蜀古、木石、常安、蜀北、台西、潘南、虞墅、前墅、三洞桥、周墅、周墅水产、小圩、塍里、建新、汤渡、丁山、任墅、红卫、蒋笠、川埠、赵庄、查林、旧阳、洛涧、塘头、南中、双场、新村、潜洛、头阳、中袁、紫砂村38个行政村和化工新村、桑苗圃、西庄、解西、解东、大新、蠡墅、南河、水上、航运、蜀南、蜀北、湖渎、张边、丁南、公园路、汤北、南山、汤南、东山前、边庄、大中、头庄、潘家、东贤新村、中兴、台山27个居委会及2个家委会。2004年洑东镇并入。辖区东濒太湖,南靠浙江省长兴县,西邻湖父镇,北接宜城镇、大浦镇。面积97.75平方千米,常住人口12.788万人。镇驻地建成区面积10平方千米,镇政府驻丁山解放路,在市政府驻地东南10千米处。2005年,丁蜀镇辖定溪、双桥、尹家、西望、蜀山、通蜀、芳溪、三洞桥、周墅、塍里、建新、任墅、红卫、赵庄、蒋笠、上坝、凰川、前龙、大港、兰山、洑东、陶渊、川埠、查林、洛涧、潜洛、头阳、紫砂28个村和蜀北、航运、南河、蠡墅、湖渎、丁山、解放、西庄、东山前、化新、张边、鑫圩、丁南、公园路、彩陶、南山、龙溪、画溪、汤渡、潘南20个社区(其中,川埠、查林、洛涧、潜洛、头阳、紫砂6个村实际由环科园管理)。2006年,宜兴市委、市政府决定调整环科园下属部分行政村的管理权属,将川埠村、查林村、洛涧村、潜洛村、头阳村、紫砂村等6个行政村成建制划归丁蜀镇管理。2005年,全镇辖双庙、南湾、施荡、北塘、张泽、尤谟、山林、南园、大树、毛旗、方钱、大浦、浦南、浦北、汤庄、渭渎、洋渚、洋岸18个村和张泽、大浦街2个社区。日,《市政府关于同意调整大浦镇方钱村等8个村民委 员会区域的批复》(宜政发[2006]55号)同意如下调整:一、方钱村委会与浦北村委会合并,合并后的名称为方钱村委会。二、洋岸村委会与南湾村委会合并,合并后的名称为洋岸村委会。三、张泽村委会与尤谟村委会合并,合并后的名称为张泽村委会。四、南园村委会与大树村委会合并,合并后的名称为南园村委会。原洑东镇1949年为洑东乡,1961年改公社,1983年改乡。1996年撤乡设镇,面积53平方千米,人口1.5万人,辖上坝、景桥、楚山、大埠头、前龙、大港、南花园、新港、兰右、黄渎、白泥、长征、涧众、林家14个行政村。2004年撤镇并入丁蜀镇。原大浦[Dàpǔ]镇位于宜兴市东部。东濒太湖,南临丁蜀镇,西接宜城镇,北为东氿。面积45.5平方千米,水面面积0.6万亩,常住人口3.4万人。镇政府驻大浦人民路,在市政府驻地东7千米处。镇驻地建成区面积1.5平方千米,邮编214226。 原名太湖浦,意为太湖边的港口,后改大浦。年为大浦镇(后改为大浦乡),1959年成立大浦公社,1983年10月改乡,1995年撤乡设镇。1996年,面积20平方千米,人口1.6万人,辖洋岸、洋渚、朱渭、漳渎、汤渎、林庄、道化、大浦水产、厚和、浦南、大浦、洋渭、石后、方家、钱家浜15个行政村和大浦街居委会。2000年张泽镇并入。2007年,撤销大浦镇。将原大浦镇管辖的张泽、大浦2个居委会和双庙、施荡、北塘、张泽、毛旗、方钱、大浦、浦南、汤庄、渭渎、洋渚、洋岸等12个村委会划归丁蜀镇管辖;原大浦镇管辖的山林、南园2个村委会划归宜城街道管理。 原张泽镇1949年为张泽乡,1959年改公社,1983年改乡,1993年建张泽镇。1996年,面积27.5平方千米,人口2万人,辖双庙、港西、南湾、施荡、金星、北塘、龙华、土桥、尤前、尤后、朱家、毛旗、郭家、大树、南园、山林、张泽水产17个行政村和张泽居委会。2000年撤镇并入大浦镇。交通情况高速公路宁杭高速公路、锡宜高速公路铁路新长铁路——丁山站(货运)、宁杭高铁——宜兴站(客运)国道104国道其它:建有集装箱码头一座,水路运输经济便捷陶瓷艺术节江苏宜兴陶器以丁蜀镇所产最为著名。改革开放以来,宜兴陶器工业有了较快的发展。以日用陶器为大宗,“苏缸”、酒坛、砂锅等陶器,质坚耐用,美观大方,其中紫砂工艺陶的品种有壶、杯、碟、瓶、花盆、雕塑等,质地精密,造型讲究,装饰纯朴,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首届陶艺节 -9日首届陶艺节首届中国宜兴陶瓷艺术节于日上午在宜兴陶瓷陈列馆广场举行开幕式,市长张伯端致欢迎词,江苏省副省长李绶章致贺词,中顾委委员江渭清和副省长李绶章为陶艺节剪彩,中顾委委员杜平、朱穆之、江苏省委书记韩培信、省长顾秀莲分别为陶艺节写来贺词,中外来宾791人参加开幕式。7日~9日3天陶艺节期间,举办陶艺表演、出口产品展览和陶瓷学术交流活动。期间外来客商与宜兴企业正式签订15项供货合同,成交额637万美元。上海电视台专门组织首届陶艺节“大舞台”文艺晚会。第二届陶艺节 日-12日日至12日,第二届中国宜兴陶瓷艺术节在丁蜀镇举行,副市长林德意主持开幕式,代市长钱伟人致欢迎词,江苏省副省长吴锡军致贺词。全国工商联副主任张绪武、原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储江及吴锡军剪彩。应邀参加的有来自日本、美国、新加坡、加拿大、马来西亚和港澳台地区的友人、客商以及有关部门领导、宜兴籍知名人士、陶瓷专家、文艺界、新闻界的中外嘉宾1200多人。期间进行了陶艺和民间艺术奉演。签订利用外资项目5个,总投资689万美元,外贸成交额9429.85万元。第二届陶艺节第三届陶艺节 日-10日参加本届陶瓷艺术节的中外宾客逾6000人,其中有来自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外国朋友、经贸客商、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近800人。日在新落成的宜兴市展览馆举行了开幕式。第三届陶艺节第三届陶艺节期间共举办“陶都行”贸促联谊会、国际国内友好城市交往活动、港澳台侨宜兴籍人士爱家乡大联欢、首届紫砂陶文化国际研讨会,92宜兴春季商品交易会、大型民间焰火晚会和陶艺之光文艺晚会等18项活动,5日晚上的大型焰火晚会在宜城、丁蜀两地同时举行,场面热烈,气势宏大,盛况空前,两地观众达40万人。第三届陶艺节贯彻“以陶为媒,以艺会友,扩大交往,促进发展”的宗旨,节日期间,全市共签署利用外资意向项目72个,合同利用外资5300多万美元;达成内资合作项目55个,总投资2.1亿元;银行落实配套资金项目89个,引进资金6亿元;商品成交总额17亿元,其中外贸成交2.88亿元,推销地方产品7亿多元。第四届陶艺节展馆和展览19个,其中带有国际性的活动4项,带有全国性的活动6项。本市参与节日活动的工作部门、乡镇及单位达500多家全市直接参与者达十几万人次。 节日期间,成功地举办了’94首届全国环保技术交易会,全国环保技术(常设)市场同时开业,举办了’94中国陶瓷艺术展评会“陶都杯”首届民间珍藏品评展拍卖会和首届中国书画珍品拍卖会、《宜兴紫砂陶》邮票首发式、第四届陶艺节书画系列展、宜兴市首届个体私营经济产品展销会、《陶都之春》大型文艺晚会。首次举行了“荣誉市民”证书和金钥匙颁发仪式,顺利地与斯洛文尼亚共和国诺澳市签订了缔结国际友好城市的协议书。新签外资意向项目127只,总投资3.25亿美元,合同利用外资1.95亿美元;出口创汇1885.46万美元,外贸成交11.26亿元,工业产品销售成交21.62亿元;内贸流通成交36.28亿元;新签内资项目156只,总投资13.16亿元;金融部门为新签项目配套引进资金1.02亿元,为生产企业引进流动资金8.67亿元。第五届陶艺节 1996年 5月5日-8日第五届陶艺节第五届中国宜兴陶瓷艺术节在宜兴举行。5日上午在宜兴体育场举行开幕式。5日下午,由中国陶瓷工业协会、第五届陶艺节组委会、宜兴陶瓷公司联合举办的“96中国宜兴国际陶瓷艺术展”在宜兴陶瓷博物馆举行。有11个国家及国内主要产区著名陶艺家的300多件(套)精品展出。陶艺节期间,全市新签、推进合资合作项目105个,总投资3.23亿美元。完成外贸供货额15.9亿元,自营出口创汇4360万美元。落实内资项目64个,总投资2.77亿元,完成内贸商品销售总额39.12亿元。第六届陶艺节 日-8日第六届中国宜兴陶瓷艺术节于日下午在宜兴市人民剧院开幕。本届陶艺节坚持务实办节,以促进经济发展为宗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本届陶艺节共邀请中外来宾1000余人第六届陶艺节,其中参加开幕式的外商532人,分别来自28个国家和地区。新客商多,务实客商多,发达国家客商多,客商的层次较高。陶艺节突出外经贸活动的同时,安排陶瓷精品展、宜兴书画名人作品展、春季商品展销会、民间艺术展演、环保产品展示交易会等。陶艺节期间,全市共签外资项目38只,总投资11750万美元,合同利用外资7313万美元。推出的85只内资项目,洽谈成交的41只,总投资27669万元。签订各种技术成果合作转让协义120份,技术和产品成交总额近1亿元。第七届陶艺节 日-8日第七届中国宜兴国际陶瓷文化艺术节于日在宜兴市丁蜀镇中国陶都陶瓷艺术博览中心隆重开幕。开幕式上,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中国陶瓷工业协会授予宜兴“中国陶瓷第七届陶艺节历史文化名城”称号,何天雄与市委副书记、市长张立军为“中国陶瓷历史文化名城”揭牌;中国轻工工艺品进出口商会与我市合作共建“中国宜兴陶瓷出口共建基地”,王忠奇与宜兴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周中平共同为基地揭牌;迈克·摩尔、焦胥·格林等6位国际友人获得由王中苏颁发的相应荣誉证书;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汪寅仙公布了“十大经典紫砂壶器型”。此外,活动现场还揭晓了“第二届陶都宜兴十佳优秀青年陶艺家”最终入选名单。 本届“陶文化节”特点非常明显,主要体现三大元素。一是国际元素,届时将有很多国际友城代表、国际友人受邀参加“陶文化节”。二是文化元素,众多文化名人将云集宜兴。三是旅游元素,旅游系列活动将贯穿“陶文化节”全过程,成为“陶文化节”的主角。经济发展江苏省无锡太湖外向型农业示范园丁蜀的历史源于陶瓷,兴于陶瓷。丁蜀的制陶历史可上溯到6000多年以前,悠久的陶瓷历史,积淀了丁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尤其是紫砂文化,独步千年,更是丁蜀陶都立足于世界文化殿堂无可替代的文化标志,古往今来的工艺大师和民间艺人薪火相传,见证着中华文明发展的源泉和永恒的魅力。由于陶瓷的兴旺,丁蜀很早就形成了一定的城市规模,奠定了较好的工商业基础,丁蜀秉承历史和自然赋予的独厚优势,奋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和城市现代化,经济、社会、城市各个方面的发展呈现出朝气蓬勃、欣欣向荣的发展态势,已经初步显示出小康社会的现实模样,正向着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奋勇迈进。江苏宜兴陶瓷产业园区江苏宜兴陶瓷产业园区于2008年7月通过国家发改委审核批准为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园区规划面积10.5平方公里,各类企业390家,总投资超过20亿元,是特色鲜明的陶瓷主题园区。园区在大力发展高端陶瓷产业、形成完整陶瓷产业体系的同时,着力发展机械、电子、环保、生物、新型材料等支柱产业、高科技产业,并大力发展研发中心、物流中心等现代服务业,使其成为一流的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1]中国陶都陶瓷商贸城园区是联合国国际生态宜兴陶瓷安全合作组织成员、江苏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省级“重点观光农业科技示范园”、首批“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中国无锡(宜兴)台商投资农业园”核心区。2007年被联合国国际生态安全合作组织评为“中国十佳观光农业示范区”。园区依托太湖西岸独特的区位优势、优良的土壤优势、气候优势和自然生态资源优势,提高产业的集聚度和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水平,扩大外贸出口,努力形成富有特色的园区经济优势,建设成为全国一流农业示范区。黄龙山步行街中国陶都陶瓷城紧靠城区西侧,北近西山,南至民主路,西至新104国道,东临城区,是无锡市重点项目之一,是宜兴市的重点市场。她将丁蜀的陶瓷优势和现代服务发展以及城市规划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打造紫砂陶、日用陶、工艺陶、化工陶为核心的中国最大综合性陶瓷商贸城;彰显购物、营销、会展、旅游、餐饮、休闲、电子商务、仓储七大功能,形成以陶瓷商品展示交易为主,以文化旅游、休闲消费为辅的集约化、多功能的大型现代特色旅游商贸城综述2012年全年完成工业应税销售收入176亿元,与上年相比稳中有升;完成流通应税销售收入30亿元,完成外资到账3000万美元;完成财税总收入16.87亿元,增长15.9%,完成税收13.55亿元,增长17.21%。重点骨干企业支撑有力。50家骨干规模工业企业增幅明显高于全镇平均水平,占全镇总量的78%。后劲投入继续加大。高度重视项目引进、积极参加市组织的南方、北京招商活动,对接国内大型企业,一批重点项目成功签约。全年实施工业后劲投入项目63只,其中,重大项目15只,完成后劲投入工作量16.7亿元,同比增长17%。欧司朗、旭硝子工业陶一期、和田科技、亨鑫科技等53只重点项目建成投产,中德装饰材料、宙斯泵业等6只市定重点项目顺利推进。[2]2008年经济建设平稳健康推进。主体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工业应税销售收入超过110亿元,增长13.15%。完成工业后劲投入工作量10亿元,增长7.41%。社会事业科技2012年共申报国家级科技计划项目9只,申报省级以上各类科技项目65只;新增市级以上企业研发机构40家、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家。陶瓷产业园区被省科技厅批准为省级科技产业园,并建立省级科技孵化器。围绕打造陶瓷特色产业和建立国家非金属材料产业基地,承办中国陶瓷协会特陶分会理事会、举办首届中国陶瓷产业论坛。高度重视人才工作。注重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引进“双高”人才50名,留学归国人才5人,开办工程硕士研究生班,亨鑫科技申报第一批市领军人才支持项目。现代服务业发展加快。完成服务业增加值36亿元,增长16%,产业结构优于全市平均水平,铂尔曼、紫砂、丁山国际三大酒店建设加快,中国艺术家村等服务业重点项目稳步推进。现代农业水平提升。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建设继续推进,投入各类资金2500万元。农业科技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全镇农业生产形势稳中有升,专业化水平进一步提高,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34家,总数已达108家。水利农机、防汛抗台、森林防火、动植物疫病防控等农业基础性工作继续加强。18只市重点项目和102只技改扩能项目相继开工。利用外资平稳增长。实际到账外资4500万美元,增长11%;完成自营出口创汇3.2亿美元,增长28.28%。累计引进市外资金2.1亿元。全年完成全口径财政收入8.1亿元,一般预算收入超过1.62亿元。骨干企业支撑作用突出。43家镇定规模骨干企业完成应税销售收入72亿元,占全镇经济总量的64%。科技创新工作成绩显著。21家企业规划建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研发中心或重点实验室,建设面积2.1万平方米。申报省级以上科技项目38只,引进重大填补全市高新技术产业空白项目2只。12家企业与外界建立产学研合作关系。服务业发展呈现新气象。完成流通应税销售收入12亿元,增长22%。中国陶都陶瓷城二期工程建设全面展开,中国陶都艺术博览中心投入使用。江苏宜兴陶瓷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成为省级现代服务业发展特色园区。万丽五星级酒店和明珠新城奠基开工。白宕菜场“农改超”和东贤市场改造工程顺利完成。查林石材市场整体搬迁。现代服务业外包工作稳步推进。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十二五”期间丁蜀城市建设作为全市重点板块的总体要求,继续保持了城市建设的强劲态势。加快各项规划进程。陶都新城规划、陶瓷产业园东扩规划以及高铁新城规划基本定位,各类详规控规加快推进。大拆迁大安置全面铺开。实施蜀浦路、范蠡大道、高铁新城、园区东扩、琉璃瓦企业、紫砂村袁福圩、新客运站等区域板块拆迁项目11个,拆迁总量73.52万平方米;续建和建成潜洛、查林、蜀山二期等安置房32万平方米;旧城改造有序推进。实施旧城改造五年计划,并列入市政府重点实事工程项目,年内完成彩陶、均陶、鑫圩3个老旧小区改造和公园路沿线“平改坡”工程,完成16个小区燃气入户改造。实施基础设施维修维护项目89只。基础设施配套工程加快推进。东坡路行政一条街建设继续加快,丁山监狱迁建工作正式启动,白宕河沿岸、大水潭周边、龙溪公园配套夜间景观亮化工程基本完成。城乡环境整治深入推进。按照省、市村庄环境整治三年行动计划要求,大力推进村庄环境综合整治工作,镇村两级投入资金9500万元,整治自然村131个,基本完成21个三星级康居村、26个二星级康居村创建任务。任墅、方钱、双桥、上坝4个村通过无锡市幸福村验收;方钱村成功创建宜兴市陶都美丽乡村。城市管理切实加强。整合城市管理执法资源,努力提高城市管理科学化、精细化水平。深入开展交通秩序专项整治,加大投入提升环卫装备水平,完善农村生活垃圾集中收运体系。加强农村公路养护,完成17条、21公里村道路肩绿化工程,农路管养水平进一步提高。社会文化陶都“五朵金花”均陶、 彩陶、精陶、紫砂陶和青瓷号称宜兴陶瓷的“五朵金花”。均陶宜兴均陶兴于宋代,明代《宜兴县志》有规模生产的记载,至清代雍正年间成为皇家御用器物。宜兴均陶釉色美艳动人,有赤、橙、黄、绿、青、蓝、紫及非常多的变色,可媲美以“窑变千色”闻名的北宋钧窑瓷器。彩陶宜兴彩陶,美术陶瓷和彩釉细陶,是在汲取传统工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陶瓷艺术新葩。以雕塑、花瓶、灯具、壁画和其他实用工艺品为主,釉色丰富,装饰绚丽典雅,具有较高的欣赏价值和实用功能。彩釉细陶产品有明陶,配以刻花、画花、贴花、浮雕及化妆土洋结合等手法制成的瓶、鼎、盘、碟、假山石景、插瓶清供、蔬菜玩物、文具用品等上千个品种质地细腻、色泽高雅、令人爱不释手。精陶精陶采用堆、雕、刻描、彩、釉下釉中、色边、缕网印花等多种装饰方法制作,形美质坚,产品有13种化妆土颜色,色彩鲜艳,瑰丽多姿。精陶是宜兴上世纪60年代初发展的陶瓷新品种,兼有陶和瓷的特点,采用可塑法、注浆法或半干压法成形,素烧后施釉。紫砂陶紫砂陶是宜兴陶瓷最大最绚丽的奇葩。其艺术性、文化青瓷性悠远丰富。紫砂茶壶多次在国际博览会上获奖,用它沏茶,香味浓郁、色泽清新,特别暑天泡茶隔夜不馊;紫砂花盆栽花不易烂根,生长茂盛。壶,盆造型古朴,端庄质朴,颇具民族风格,受到国内外一致赞赏。青瓷被欧美国家誉为"东方的绿宝石",青中泛蓝,苍翠欲滴,更是陶器中的上品。 宜兴出土原始青瓷器。珍藏于南京博物院的“西晋青瓷神兽尊”出土于宜兴周处家族墓。五代十国南唐时,宜兴青瓷生产规模很大。夜壶提起夜壶会有许多儿时的记忆挥之不去。夜壶也就是尿壶,而因为北方天寒地冻,男人夜急不肯起床,而用壶“就被解决”而称尿壶为夜壶了,因为“文雅”而泛用于大江南北。能进北方的男人被窝的只有两样,夜壶和女人。所以男人们对夜壶情有独钟,样子千奇百怪,用材极尽奢华,金银铜铁锡不过瘾,关键部位还会用钻石珠宝镶着,甚至会专门整个童儿侍候左右,女人和小孩是绝不能享受夜壶的“美妙”的。而江南的夜壶大多是以陶加釉烧制而成,颜色或绿或黄或绛红,家家户户会有三四个,而也无东北汉子的讲究,男女老少,往往夜急腾身而起,男人大凡站立提壶,女人则蹲坐就壶,睡意朦胧中享受那份欢畅淋漓的感觉,此时最担心的便是雨天脱在床边的半筒雨靴了,往往会不小心错成夜壶,但凡发生此事,也只能咬牙给予否认,哪怕是头上挨“凿栗”,因为传出去可不是光彩的事。小时放学回家做完作业后第一件要干的事就是倒夜壶了,而那时家家户户的粪缸也会集中在村子的某个地方,倒夜壶也成了我们在粪缸地带嬉戏玩耍的一段美好时光。到了多看了几遍《少林寺》后,夜壶就成了练功的水桶了,一手一个,平举着去倒去清洗,清洗完后就晃荡着回,幅度一大,“咣当”两手只剩下两个短短的把,两壶四分五裂掉地下,这下麻烦大了,赶快找家里缺口的,裂缝的弃壶应急,当然免不了的是一顿“海锄”。夜壶是时代的产物,到了“鼎盛”期,床边开始有床头柜了,是不是放夜壶的,我也没考证,不过没了几天,就开始流行痰孟罐了,而到了再后来,就是卫生间了,也就再也不用倒夜壶了。夜壶丁蜀这个小镇一直是以陶为业为生的,那时已很少见厂家生产夜壶了,不过夏天在窑头火灶,窑工会用刚出窑的夜壶泡浓浓的红茶来解暑解渴,光着脊梁的汉子操把仰脖一阵牛饮,想来也是欢畅淋漓的吧。而周遭的一些城市也会戏称我们为“宜兴夜壶”,我想也不是尽是贬损,更多的是作为陶这个产业“品牌”效应吧。到如今,陶制的夜壶已少之又少,做夜壶的艺人也为数不多了,在上届世界陶艺研究会上,看到了这最后的夜壶,一个近八十的婆婆,用了不到十分钟,一口呵成,使一团泥巴变成了一个夜壶,勾起了我儿时的许多趣事,呵呵,最后的夜壶!燃烧中的六百年古龙窑太湖,河流,池塘,绿树小山坡,村落。古龙窑就坐落在这江苏宜兴前墅村中央,沿小山坡静卧,从明朝丁蜀镇至今,历时600多年,每月还翻腾着两次火浪,为现代时尚生活烧出很多灿烂的陶艺术品。这是个神奇,因为她是国务院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但她还在使用,象刚开始建立的那样燃烧着;一把火烧了600多年,而且还将燃烧下去,“活文物”能不神奇?这也是个神奇之处,龙头在山脚,龙尾在山上。没有烧窑的时候,龙头一直侵在水中,烧窑时,把水抽干,等窑烧完后,龙头前自然又蓄满了水,保证龙的饮用。所以,几百年来,窑体因为自然的干湿调节而保存完好,其功能根本没有受到任何影响。43.3米长的龙身,从山坡底一直延伸到山坡顶,龙身两旁布置着42对烧火口,师傅们对称着从底一直烧到顶,烧窑前,每个火口前堆着相当的松枝柴,堆多少,完全凭的是经验,42对火口旁的松枝烧完,一窑产古龙窑品也就烧好了。 在龙身的西侧,有5个进出窑身的装窑口,最大的窑口在最顶部,也就是说,大件产品就装在顶部,依次下推,到了底部进出口,人只能圈屈着身子在装产品了,那种劳动强度的辛苦,非我们所能想象的。听师傅们说,他们已经好了很多了。因为是半个月烧一窑,第二次装窑的时候,窑内的温度已经和外面一样了。在以前,后面还在卸窑,前面已经在往里装窑了,圈屈身子还不是最难受的,那上一窑残留的100多度温度才是难以承受的。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保持温度的连续。可见陶器的完成不是把一把土往火里一烧那么简单的,水火无情啊!但也是这无情之中孕育了许多的有情和精彩!紫砂文化丁蜀镇作为陶都,是紫砂文化的发祥地。据考证,紫砂的历史约略开始于明代弘治、正德年间。1976年宜兴红旗陶瓷厂在施工中发现了紫砂古窑遗址,才得到证实宜兴陶瓷生产的始于新石器时代。古紫砂窑址位于宜兴蠡墅村羊角山,是丁蜀镇黄龙山的支脉系统,这里是盛产紫砂泥矿的地方,所以古人把窑建在原料的产地。改革开放后,丁蜀镇的紫砂文化得到大力发展,受到海内外一致瞩目,从而使紫砂成为丁蜀镇的名片。丁蜀镇的紫砂行业已经集文化,工艺,美术,收藏,鉴赏于一体,爱好者们往往愿意到丁蜀镇一游,亲自体会美好的紫砂文化。丁蜀镇的紫砂行业主要有紫砂泥生产与紫砂工艺品生产,而紫砂工艺品主要有紫砂雕塑和紫砂茶壶两大类。紫砂名人顾景舟蒋蓉汪寅仙徐秀棠徐汉棠吕尧臣谭泉海鲍志强李昌鸿顾绍培周桂珍何道洪旅游蠡河蜀山古南街比起一幢幢高楼大厦和现代化的商住楼,那些古意的老街,作为历史文化的积淀,作为一种地域文化的象丁蜀镇征,将远逝的沧桑或多或少地显现了出来。一个城市,不管是大城市还是小城市,如果没有了老街,好比历史行走到这里突然停下了脚步,没有了温暖的民间烟火,也断掉了城市的文脉之根。正如一个暴发户,大腹便便,油头粉面。你可以羡慕他的财富,但你对他貌似的富足却尊敬不起来。在这点上,我对我所生活的城市是打心眼里满意的。这个有着七千多年制陶史并被称之为“中国著名陶都”的江南小城--宜兴市,便有着许多老街,其中保存比较完好被当地人称之为“南街”的老街,绵延在苏东坡所说“此山似蜀”的蜀山脚下,紧挨着归隐乡野的范蠡泛舟过的蠡河,不温不火在演绎着陶都的故事。 蜀山古南街位于宜兴市丁蜀镇,南临蠡河,北依蜀山。它所承载的不仅仅是享誉中外的紫砂壶,而是由水、火、土所揉合成的一种质朴恬淡的紫砂精神。蜀山古南街是显得那么的孤独和微不足道,好象只能在孤芳自赏中找到自在的美丽。但是不然,老街的美是一份古丁蜀镇色古香的返朴归真的美,是一种现代文明所无法创造的文化的美民俗的美和乡情的美。南街尚处在“养在深闺人不识”的境地,这是好事。毕竟可以杜绝人来人往拥攘的游客,可以杜绝提蓝小买的追逐和毁灭南街的商业俗气。南街在陶都的心脏,不喧哗不浮躁,含蓄而内敛,紫砂文化的积淀,早磨砺得它荣辱不惊。一扇幽暗的不起眼门的背后,里面都会蕴含着一段超越时空的紫砂故事。在南街从容悠然的背后,南街的子孙们也匆匆地追赶着时代的脚步,他们用陶瓷艺术特有的魅力,为老街增添着别一种深层次的美。蜀山古南街,在历史的长河中永葆自然的本真,在极端落寞的美丽中给陶都保留了一份充满了吴地文化底蕴的骄傲。地址:宜兴市丁蜀镇蜀山西麓东坡书院苏东坡,名轼,四川眉山人。他在北宋元丰年间,曾先后三次来到宜兴,对阳羡山水怀有眷恋之情。他看到独山峰峦如黛,清溪萦绕的迷人景色,曾感慨地说:“此山似蜀”。他在《桔颂》时声称,要在这里买一小园,种桔三百本以度晚年。他吟有“买田阳羡吾将老,从初只为溪山好,来往一虚舟,聊从造物游”丁蜀镇之句,后因仕途坎坷,未得如愿以偿。宜兴人为了纪念苏东坡,就将独山改名为“蜀山”,并在东坡讲学处建造“似蜀堂”。明天顺年年间,宜兴人工部侍郎沈晖建筑造了“东坡书院”,占地三十多亩,讲堂六楹,中立苏轼像,每月朔望讲学,清康熙、乾隆间都曾修葺,后毁于咸丰太平军之役,同治八年重建,光绪八年再修,每逢东坡诞辰举行纪念活动。1983年,丁蜀镇政府再修东坡书院。在宜兴闸口乡永定村,有宋元丰七年,苏东坡手植于邵氏庭院的“西府海棠”,所以又称“东坡海棠”,每逢春日海棠盛开。地址:宜兴市丁蜀镇东北隅的蜀山山麓中国宜兴陶瓷博物馆中国宜兴陶瓷博物馆是国内最早成立的专业性陶瓷博物馆,前身是江苏省宜兴陶瓷公司陶瓷博物馆陈列室和宜兴陶瓷陈列馆,已有近五十年的历史。馆区20000多平方米,展馆3000多平方米,是目前我国规模和影响较大的陶瓷博物馆,并在海内外享有较高的知名度。宜兴悠久的制陶历史和灿烂的陶瓷文化,通过各个历史时期的藏品在这里得到充分的反映,从新石器时期中期至今的7000多年的漫长岁月中,陶瓷是宜兴引以为豪的生命赞歌,无数的能工巧匠孕育了巧夺天工的艺术珍品,汉代的陶器、两晋的青瓷、宋明的均陶和明清的紫砂,以及当代的彩釉陶、美术陶、精陶等品种,展示了宜兴的风采和凸现了陶都的地位,新中国建立以来,它始终是宜兴对外宣传的“窗口”和走向世界的“名片”。多年来,中国宜兴陶瓷博物馆积极发挥了展示、传播保护、研究的功能,多次承办了国内外的大型活动,接待了无数的国内外重要来宾。作为宜兴重要的文化载体,是江苏省、无锡市、宜兴市、丁蜀镇的四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在社会的发展和历史的进步中必将会发挥更大的作用。地址:宜兴市丁蜀镇丁山北路150号江苏宜兴农业科技观光园江苏省宜兴观光农业科技示范园,位于太湖沿岸,南北总长5.5公里,面积13500亩。1997年,被列为江苏省观光农业科技示范园,2002年被批准为省重点农业科技师范园区。宜兴农业科技观光园园区已初步形成十个产业基地:1、粮油生产基3500亩;2、银杏丰产林基地1500亩;3、绿化苗木基地610亩;4、花卉培育基地50亩;5、新品水果基地80亩;6、蔬菜基地870亩(设施种植200亩);7、水产养殖基地100亩;8、畜禽养殖基地200亩;9、农副产品加工基地100亩。园区已创办了“宜兴晨凯花业有限公司”、“宜兴市安康绿色环保公司”、“丁山油品加工厂”。已建标准化玻璃温室5500平方米,配套了2吨级环保型锅炉1台,250KV变压器1台。园区完成了土地整理、防洪保安设施、交通运输道路、园区防护林体系建设等工程。园区以发展生态农业、观光农业、外向农业、现代农业为目标,创建了一个科技领先、设施先进、产业独特、结构优化、环境优美、高产高效,集新品开发、生产经营、科技示范、观光休闲于一体,全省一流的农业科技示范园区,为争创国家级科技示范区奠定基础。整个园区规划为“一带八区”“一带”:太湖生态农业科技观光带将充分展示现代农业和太湖自然风光;“八区”:绿色粮油科技示范区:面积4000亩、新优名品花木园艺区:面积3800亩、生态林业科技示范区:面积2400亩、超市蔬菜科技示范区:面积2000亩、生态养殖科技示范区:面积1000亩、太湖游乐休闲渡假区:面积300亩、农副产品加工贸易区:面积250亩、农业科技服务培训区:面积20亩。地址:宜兴市丁蜀镇湖滨公路南娘娘庙娘娘庙旧址在蜀山东面偏南一端的山脚下,再往东是城隍庙。《重刊宜兴县旧志》说,相传三国时期,十五岁的孙权出任宜兴县县长。在一次带役追捕盗贼来到蜀山时,突遇群寇袭击追杀。娘娘庙初八庙会情急之中遇三少妇出手相救,把他藏于柴堆而躲过一劫,而三少妇却因此被盗贼追迫跳崖殉命。孙权称帝后,多次查访三女姓名而未果,逐于其地设祭,并于赤乌三年(公元240年)立庙,称娘娘庙。据说宋太平兴国时三少妇成神显灵异,被朝廷加封三夫人,寺称三夫人庙或三姑庙,后世尊号显圣禅寺。娘娘庙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多次被毁于兵荒战乱,又多次得以重建。清光绪二十年,蜀山民众再度集资打造。建成的显圣禅寺占地二十余亩,三进,有东西看楼各六间,大殿十九间,后宫楼五间,观音殿三间,大门十六间等,供奉菩萨二百多尊。每年夏历八月初一至初十为庙会日,民国中期庙会时,车水马龙,日客盈万,信众远及沪宁杭地区。抗战时再遭损毁,后大修,解放后破除迷信,寺庙改造为蜀山农业社仓库。七十年代末期,其址建成了紫砂新村。今天我们看到的显圣禅寺为1994年宜兴市政府批准,并由上海宝山净寺法师福海负责的重建庙。新庙从山脚造到山顶,占了蜀山整整一面东坡。重楼叠升,飞檐张阔,气势恢宏。从山门殿向上,依次有天王殿、大雄宝殿和藏经楼等。观音殿和地藏殿在天王殿与大雄宝殿之间,相向而建。天王殿南侧有无量寿殿,供奉三位娘娘的显圣殿在无量寿殿后上方,两殿规模略小,内部陈设也显得紧凑。天王殿里有韦陀像,这是唐宋以来中国佛庙的惯例。韦陀是四大天王手下三十二将第一将,并与珈蓝一起成为印度佛教里的两大护法神,但韦陀来到中国后面容体貌明显汉化,着装也是一身中国武将装束。印度珈蓝供奉给孤独长者或波斯匿王,中国则干脆换成了关公。天王殿中的韦陀神像一般手持降魔杵,也称韦陀杵。这个韦陀杵的持法在过去却极有讲究,如果韦陀杵扛在肩上,表示这个寺庙是大寺庙,可以招待云游僧侣免费吃住三天;如果韦陀杵平端在手中,表示这个寺庙是中等寺庙,可以招待云游僧侣免费吃住一天;如果韦陀杵点在地上,表示这个寺庙是小寺庙,不能招待云游僧侣免费吃住。古人真是聪明,如此开诚公布,使云游僧侣一目了然,免得问讯起来双方尴尬。地址:宜兴市丁蜀镇东北隅蜀山-END-本文为“了丁山”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微信文章:
相关推荐:
本网站所有内容均采集自网络,如有侵权麻烦邮箱联系删除。}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萧山区蜀山街道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