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代人的诗歌里有与念奴娇,念奴娇 赤壁怀古赏析同一风格的吗?

当前位置:
念奴娇赤壁怀古感悟
念奴娇赤壁怀古感悟
导读: 念奴娇赤壁怀古感悟(共5篇)念奴娇 赤壁怀古市优质课一等奖教案念奴娇 赤壁怀古苏轼【教学目标】1、在诵读的基础上,感悟词人的情感,品味语言之美。2、体会景、史、情的交融,品鉴技巧之美。【教学方法】
以读带赏,以赏促读,讨论探究【课时安排】 1课时【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过程】一、 情境导入中国著名作家林语堂曾评价过一个古人...
念奴娇 赤壁怀古市优质课一等奖教案念奴娇赤壁怀古感悟(一)
念奴娇 赤壁怀古
【教学目标】
1、在诵读的基础上,感悟词人的情感,品味语言之美。
2、体会景、史、情的交融,品鉴技巧之美。
【教学方法】
以读带赏,以赏促读,讨论探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手段】 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 情境导入
中国著名作家林语堂曾评价过一个古人,请大家猜猜他是谁?
他是一个秉性难改的乐天派,悲天悯人的道德家,黎民百姓的好朋友。【幻片1】 他是一个大文豪,新派的画家,伟大的书法家。
他是一个酿酒实验家,水利工程师。
他是一个假道学的反对派,瑜伽术的修炼者,佛教徒。
他是一个士大夫,皇帝的秘书,饮酒成瘾者。
他是一个心肠慈悲的法官,政治上的坚持己见者,月下的漫步者。
请问,他是谁?——苏轼。诗文词赋、绘画书法,皆臻化境。工程建筑、农田水利、教育、音乐、医药、数学、金石、美学、烹饪等方面也都取得了重要成就。 这是林语堂在他的《苏东坡传》一书中的描述,苏轼可谓中国古代第一全才,人间不可无一难能有二的旷世奇才。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他的被誉为“千古绝唱”的名作《念奴娇 赤壁怀古》。【板书课题】
我们看一下课题,念奴娇是?(词牌名)赤壁怀古是?(题目)谁和内容有关?(赤壁怀古)从题材上来说属于怀古诗。接下来,我们看一下这节课的学习目标:
【幻灯片2】1、在诵读的基础上,感悟词人的情感,品味语言之美。2、体会景、史、情的交融,品鉴技巧之美。
二、 朗读诗歌,整体感知。
学习,重在朗读。
1、学生自由朗读,参照注释,弄懂大意。
在读前,谁给大家说说读诗有哪些要求呢?①读准字音②读出节奏(句读、停顿、诗与诗之间,句与句之间的停顿)③读出感情(初步传情达意,把自己的理解通
过声音传达出来)
2、师播放一段配乐朗诵的视频。
请大家看时结合词的内容想象。
你看完之后,有何感受?结合你刚刚读诗的初步理解(豪放)。宋词在风格上有豪放和婉约之分,可谓双峰对峙、二水分流。这首词是豪放派的发轫之作,整首词如挟天风海雨,横溢斜出,犹如贝多芬的洋溢着英雄气概的交响乐。因此我们读时要铿锵有力。
3、生个别读。
谁来读一读?将这种气势从声音中表现出来。
他读得怎么样,谁来评价? 评价:读出点气势,朗读时如行云流水。你读得比老师还要棒。读得很好,听得出你是将自己的理解读出来了。听你们的朗读是一种享受,你们不但读出了声,而且读出了情,我很感谢你们。
要把这种气势读足,我们还需细细的咀嚼。下面,我们就来品一品。【幻灯片3】
三、 合作探究
(一)上阕
1、人说学士之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要唱苏轼的词
都要高歌“大江东去”,可见开篇之句“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已然成了苏轼作品的象征,这是唯有苏轼能驾驭的大开大阖之典型。下面请同学们来品一品,你品味出了什么?
【明确】“大江”空间之广阔,“千古”时间之悠久,人物之众多。
①字面:难道江浪真的像淘沙一样,淘洗着风流人物,把他们都淘洗净吗? ②面对长江我们会想起苏轼在赤壁赋中引用谁的感慨?(孔子)“逝者如斯,而未尝往已”喻指时光的流逝。孔子早就有这样的嗟叹,苏轼登赤壁临长江,也会由这滚滚的江水想起不断流逝的时光,无情的逝水,淹没了古代多少显赫一时的英雄人物,在历史的长河里,他们渐渐销声匿迹,不再有当年的光彩。苏轼把倾注不尽的大江与名高累世的历史人物联系起来布置了一个极为广阔而悠久的空间时间背景,它使人看到大江的汹涌奔腾,又使人想见风流人物的非凡气概,并将我们带入历史的沉思之中,气势恢宏,笔大如椽,但苏轼挥起这如椽巨笔,只轻轻一句“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2、“三国周郎赤壁”交代了什么时代?(三国)什么地点?(赤壁)
空间之阔大只聚焦于“赤壁”,时间之悠远只聚焦于“三国”,人物之众多只聚焦
于“周郎”。
3、 在我看来,“周郎赤壁”四字更耐人寻味。这里,周郎是指周瑜,能否改成“周瑜赤壁’?联系课下注释揣摩一下。
明确:“郎”显得特别年轻潇洒,这是一个有亲切意味的美称。
赤壁,原不属于哪个人,词人却让他归了周瑜,赤壁因周瑜而著称。反过来,周瑜指挥了赤壁大战而扬名,周郎与赤壁密不可分地联在一起。
接下来,词人浓墨重笔描写赤壁的景色。【齐读】
4、 我们知道,古人作词讲究炼字,留下许多炼字佳话。【幻灯片4】下面请同学们品一品,你喜欢哪几个字?【讨论】结合图片来细细的咀嚼。
【明确】“乱”:岩石山崖的奇形险怪。“穿”:陡峭山崖直插云霄的高峻。石: 从形的角度,写出了山石奇峭高峻。
“惊”:本意为“马骇也”,像惊马一样的波浪拍击着岸边,非常凶猛,写出江水的汹涌澎湃。水:从声的角度。写涛,不但写出了波涛粗野凶暴的性格,而且还描述了急流澎湃的气势,同时仿佛可以听到狂涛拍岸的吼声,看到它不可阻挡的威力
“卷”:滔滔的江流卷起千万堆澎湃的雪浪,犹如白雪。从色的角度。“拍岸”后的“惊涛”所出现的浪花飞溅的奇丽景象。这三句写景,真是字字珠玑,历历在目。
词人从不同角度而诉诸于不同感觉的浓墨健笔描写出赤壁景色的什么特点?(雄奇壮阔)【板书赤壁雄奇景】把我们读者顿时带进一个奔马轰雷、惊心动魄的奇险境界,使人心胸为之开阔,这种境界能暗示当时的社会背景、时代环境,通过这种描写能体现三国时怎样的社会环境?用四字成语概括一下。
(群雄逐鹿,三国鼎立。群雄割据。问鼎中原。英才辈出。)
从形、从色、从声上,我们能一起感受到也仿佛回到金戈铁马的古战场,写景的目的是为抒情,也是为写人,只有这样的赤壁,这样的长江才能和英雄周瑜相配,就像“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只能写伊人一样,就像杨柳岸晓风残月只能写离情一样,这样的赤壁长江才能千呼万唤出周瑜的形象。作者通过长江写赤壁,通过写景这种描写手法,最终为人物出场作出铺垫,这种写法叫?(衬托的手法)我们齐读上阕,再次感受这赤壁雄奇景。
(二)下阕
6、既然三国时代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在你们的心中,可堪称英雄的有谁呢?(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的曹操,流行歌曲;驰马射虎的孙权{天下英雄谁敌手?生子当如孙仲谋};隆中对策的诸葛亮{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一身是胆的赵子龙,,)真是“一时多少豪杰”!
7、同学们纷纷说出了自己心目中的英雄,但作者却情有独钟地认为周瑜是英雄,我请个同学读描写周瑜的句子,【个别学生读】词人是怎样描写周瑜这个英雄人物形象的?【讨论】
为了让大家看得更清楚,老师制了一个表格。【幻灯片5】
①“遥想公瑾当年”,“当年”指何时?周瑜指挥赤壁大战时,34岁,正意气风发。【念奴娇赤壁怀古感悟】
②“小乔初嫁了”, “小乔”,是乔玄的小女,是当时有名的美人。 建安三年东吴孙策亲自迎请二十四岁的周瑜,授予他“建威中郎将”的职衔,。周郎与她结婚,到赤壁之战的时候,他俩成为夫妇已经10年了。在这里,老师有个疑问,小乔在赤壁之战前十年嫁给周瑜的,把他和赤壁之战放在一起写,是不是诗人的疏忽了?应把“初”改成“出’比较好吧?写他的婚姻生活,是否是闲笔?
【明确】“初”刚刚开始,“出”既可现在时,也可过去时。在这里,词人玩了个时空穿越,因为一女子刚出嫁时是最美的,更何况是江南美女小乔呢,看似闲笔,其实不闲,有意用这国色天香的绝代美人嫁给他主要衬托周瑜的,这是侧面描写,衬托周瑜什么呢?(雄姿英发,英俊潇洒)更显得周瑜少年英俊 ,春风得意
③赤壁之战是历史上以少胜多的战役,曹操深谙兵法,八十万大军直下江南,不可一世。当时周瑜只有34岁,作为东吴的主帅,本来应一身戎装,一脸严肃,作者是怎样描写他的装束的?(羽扇纶巾),什么是羽扇纶巾?(羽扇是鸟羽所制的扇,纶巾是青丝编成的头巾。魏晋以来,上层人物以风度潇洒,举止雍容为美,这是儒将的行头)把周瑜描写成儒将,风度翩翩。
④接下来,又写其谈笑。于是写他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在赤壁火光中,在刀光剑影中,周瑜这一笑,比星空还灿烂,写出了周瑜临战前的从容镇定,稳操胜券。曹操八十万大军化为灰、化为烟,曹军的惨败情景形容殆尽,很容易挫败了敌人。老师在查阅资料时,看到一个版本,把“樯橹”写成“强虏”可以吗?
【明确】“樯橹”指船桅杆,船桨,这里泛指船。借代的修辞,抓住了火攻水战的特点
试看,在滚滚奔流的大江之上,一位卓异不凡的青年将军周瑜,谈笑自若地指挥水军,抗御横江而来不可一世的强敌,使对方的万艘舻,顿时化为灰烬,这是何等的气势!在这里,词人怀着极大地热情赞颂周瑜【板书英雄周瑜颂】。苏轼为什么如此艳羡周瑜?我们一开始不是说他是中国古代第一全才,人间不可无一难能有二的旷世奇才吗,他应该是春风得意马蹄疾,难道他也有不如意吗?在哪一方面?政治上。谁来说说这首词的背景。从某种程度上说,周瑜是他热切向往的,又是难以企及的梦。
8、接下来,我们看苏轼此时是什么样的形象呢?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这是个倒装句,词人形象和周瑜形象构成什么关系?(对比)在诗中如何呈现?有几层?我们看大屏幕,填一下表格:【幻灯片6】
【明确】①年龄:方才我们说过周瑜指挥赤壁大战时34岁。而苏轼被贬黄州是四十七岁,可谓知天命年,这是年龄对比。
②外貌:周瑜外貌是雄姿英发,而词人是早生华发,雄姿英发的周瑜与早生华发的苏轼形成第二组对比。
③婚姻生活;周瑜有倾国倾城的江南美女小乔相伴,苏轼被告贬黄州之前,
【幻灯片7】便已失去了相濡以沫的爱妻王弗,她年轻貌美,知书达礼,可谓苏轼绝佳的贤内助,他曾经为她写了一首读后令人柔肠寸断的《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远处话凄凉。” 两人一生一死,隔绝十年,音讯渺茫。克制自己的思念,却本来难忘。妻子的孤坟远在千里,没有地方跟她诉说心中的凄凉悲伤。东坡失去了这样一位爱侣,对东坡是绝大的打击,其心中的沉痛,精神上的痛苦,是不言而喻的。以上三组对比,都是为下文的对比作铺垫,下文重要对比应是什么对比?
④事业上的对比。周瑜34岁就是赤壁大战的指挥者,而苏轼被贬时是四十七岁,可谓报国无门,【幻灯片8】所以苏轼在他《自题金山画像》一诗中这样自嘲:“心似已灰之木,心若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什么意思?想我一生的功业,就是被贬到黄州之后,又被贬到更远的惠州,儋州,可谓满纸芳荒唐言,一把辛酸泪。在泪眼朦胧之中,我们似乎看到词人孤独的背景,事业上的对比是非常强烈的,强烈的对比导致一种失落,一种悲剧的美。【幻灯片6】我们看一下表格:周瑜:情场、官场、战场,场场得意。苏轼:黄州、念奴娇 赤壁怀古说课稿念奴娇赤壁怀古感悟(二)
《念奴娇 赤壁怀古》说课稿
湖南省华容县职业中专
各位领导各位同行,大家好!我今天要说课的题目是《念奴娇 赤壁怀古》,下面我将从教材学情的分析、教学理念、教学目标及重难点的设定、教法和学法的选择、教学过程的设想、教学板书的设计、教学反思七个方面来对本课进行说明。
一、 教材学情的分析
教材的分析
《念奴娇·赤壁怀古》选自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文化基础课中等职业教育教材《语文》第二册第六单元,本单元阅读与欣赏的学习重点是古诗文欣赏。目的在于欣赏时联系不同时期、不同创作背景和不同创作风格的优秀古诗文,体会其丰富的情感意蕴和优美的语言,逐步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感受、鉴赏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
本单元选取了唐代的诗歌、散文,宋词和清代小说,本课是学生在学完《唐诗二首》中的《将进酒》和《琵琶行》的基础上,学习《宋词二首》中的一篇,教材选取了苏轼的《念奴娇 赤壁怀古》和柳永的《雨霖铃》两首,宋词是我国古典文学继唐诗之后的又一高峰,按其艺术风格,宋词分为豪放、婉约两大流派。本课是豪放词的典型代表,被誉为“千古绝唱”的名作,是宋词中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作品之一。《雨霖铃》则是婉约词的典型代表,通过本单元学习,要了解词的一般特点,明确词的大致发展脉络,掌握词的有关常识。了解以苏轼为代表的豪放词风和以柳永为代表的婉约词风。进一步学会鉴赏古典,培养鉴赏能力,提高文学素养。
本文写于神宗元丰五年,苏轼被贬于黄州游赤壁所作,这既是作者的代表作,又是豪放派词的主要代表作之一。本词的主旋律感情激荡,气势雄壮。词的上阙,从眼前见到的赤壁江景,联想到古代特别是三国时代的英雄豪杰,侧重写景。下阙,再现周瑜形象并且赞美他的功业,引出自己功名无望、壮志难酬的感慨,转而以旷达的心态看待历史和人生,求得思想解脱,由咏史进而抒情。将写景、咏史、抒情融为一体。
《念奴娇·赤壁怀古》是一首怀古词,主要是通过对古迹的描写和对古人、古事的记叙,来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学习该词有利于提高学生对古典诗词的鉴赏能力,陶冶性情,追求高尚的人生旨趣。
学情的分析
本篇课文的授课对象是中专一年级的学生。在中专一年级阶段,学生在基础模块上册中掌握了现代诗歌,基础模块下册本单元前两课中了解了唐诗。在以往教学中,学生对古典诗歌的意象,意境、表现手法也有一定了解,对苏轼也不陌生,有学习古典诗歌的热情,但如何品味语言,品味作者的人生思想,常常会因为他们缺少生命体验,而难以深入。对学习资源利用和知识信息的获取、加工、处理与综合能力较低,但富有朝气且对本课学习有浓厚兴趣。在学习习惯上,知识面仍较为狭隘,习惯于教师满堂灌式的被动接受式的传统教学,缺乏独立发现和自主学习能力。学习交往上,多表现为个别化学习,课堂上群体性的小组交流与协同讨论学习机会很少。
二、教学理念:
在大语文思想的指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自己动手,查阅相关资料,引导学生自己走进词中,从内容、思维、审美的视点和角度,激发学生诵读感悟的兴趣,陶冶审美情趣。
三、教学目标和重、难点的确立
根据教学大纲提出的“在反复吟诵的基础上领悟作者情怀,提高审美情趣”的要求,结合以上教材分析与学情分析,制定教学目标如下:
1.知识与积累:背诵《念奴娇 赤壁怀古》。
2.能力与方法:(1)体味和品赏词作豪放雄浑的意境美。
(2)品味词中精炼传神的语言,掌握对比、衬托的手法。
(3)理解作者复杂的心情、丰富的情感世界。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本词的理解来感悟作者乐观旷达的情怀,使学生能以旷达的人生态度面对挫折。
1、感受苏词豪放词风。
2、品味词中精炼传神的语言,掌握词中的表现手法。【念奴娇赤壁怀古感悟】
教学难点:
通过对本词的理解来感悟作者乐观旷达的情怀。
四、学法教法的选择
(一)诵读感悟法
中国自古“诗乐同源”,诗歌里天生就带有音乐的悠扬旋律,抑扬顿挫,极富美感 。古人常言,“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朗读是诗词教学中的重中之中,课堂上要引导学生自由诵读,听专家诵读,品读诗词过程中诵读,赏析把握感情后诵读。以达到“掌握一定的朗读技巧,诵读中撞击心灵,丰富感情世界。”的目的。本词是宋词中的经典,文辞优美,感情浓厚,境界雄阔,应认真引导学生诵读文章,感悟意蕴,让学生发现诗词中的语言美、情感美、意境美!在朗读、背诵中提高欣赏水平,提高审美情趣。【念奴娇赤壁怀古感悟】
(二)合作探究、问题探讨法
好的问题可以激发兴趣,激活思维,启迪心智,最大限度的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发展性和创造性。古希腊学者普罗泰戈拉说过: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个需要被点燃的火把。高质量的问题源于老师对教材内容的深刻领会,源于对学生思维的准确把握。
我通过设计“读出上阕中描写赤壁景色的并说说它的作用?”和“下阕中从几个方面刻画了周瑜什么样的形象?插入小乔初嫁的细节有什么作用?”来引导学生对诗词中景物描绘和人物刻画的解读,在质疑中点拨,互动中推进,让学生感受“豪放”词风,品味诗词的意境。
可通过“人生如梦”的感情是消极还是积极的来探讨作者抒发的感情以及对我们的启迪。让学生在分组进行交流和思想碰撞中,激起思想的火花,在相互切磋中,加强领悟,共同提高。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恰当的运用联想和想象,领悟其中的意境。
(三)情景教学法
根据文中所描绘的情景,利用多媒体,配以形象的图片,生动的语言,模拟实景,创设情境,使学生如见其景,如闻其声,直观的感受情境和意象,
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本课上阙以讲授为主,用语言再现当时场面,再现赤壁此地的景色,引导学生去想象苏轼登赤壁面对滚滚大江,怀念英雄的情景,尽可能使其有如临其境之感。
五、教学过程的设想
以语文学科的特性和学生的主体性为教学设计的出发点,本堂课的设计始终贯彻诵读这一主线,做到以读入境,以读悟情,以读促思,读写结合,在反复诵读中走进词人的情感世界,感受艺术魅力。一个完整的学习流程应该包括课前准备,课堂教学,课后巩固三个基本环节。本节课的教学,我设计了“一备二导三读四品五悟六练”六大教学板块。
即课前预习准备。
1、要求学生通过图书馆,上网等途径大量查找有关苏轼的资料,了解苏轼的生平、思想和赤壁之战及周瑜的一些基本情况。这个环节在于以点带面,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也培养学生养成课前预习,自主学习的习惯。
2、预习课文,借助工具书疏通词义
3、预学案:(前提测评中反馈)
(1).说说这首词的作者和写作背景。
(2).这首词的题目是什么?词牌名是什么?
(3).试读这首词,要求读准字音,同时在感情上要激昂饱满,在语调上要高昂激越。
第一环节:激趣导入
1、 激趣导入
选用《三国演义》的片头曲“滚滚长江东逝水”作为背景音乐,同时展示气势壮观的赤壁图片,自然引出导语:古之文人雅士,每当登高望远,必有所触动;每临名山大川,必有所感怀。如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范仲淹“临洞庭而忧苍生”,他们心为山动,情为水发,留下许多千古绝唱。宋代词人苏轼来到赤壁古战场,不禁俯仰古今,抒写一曲《念奴娇·赤壁怀古》让世人传唱,今天我们来共同学习这篇词作。
通过这种音画结合,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磅礴豪迈的气势,激起情感共鸣,这是感悟诗词意境的第一步。
2.前提检测
针对学生学习资源利用和知识信息的获取、加工、处理与综合能力较低,老师就作者生平、写作背景以及词和词的相关知识等内容的预习检测,最后进行总结、归纳。注重了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的的培养,让学生养成自学和运用语文的良好习惯,以达到课前预习和课堂教学的结合顺利完成教学目标的目的。 第二环节:新课学习
为本节课完成各项教学任务的基础,分为初读(感受豪放)、研读( 品味意境)、精读(探究情感)、诵读(领悟人生)四个层次来读。
初读(感受豪放)
朗读有利于记忆,有利于理解,有利于把握意境,反复诵读是走近诗词,体味其美,感悟其情,理解其思的重要方法。
这里我设计三个环节,听专家朗读,生自由朗读,生齐读。
(通过诵读体味苏轼词的豪放风格,感受诗词的语言美和形象美,挖掘诗词的意境美。)
(1)听名家范读
多媒体播放名家朗读的视频,让学生与自己前面的试读对比一下,找出自己的不足。思考上下阙各写什么内容,整体上感知课文上阕重在描绘雄奇之景,下阕有感周瑜丰功伟绩抒发个人感慨。
(2)学生朗读和自由读
a 多媒体播放背景音乐,指名一学生配乐朗读,全班同学和老师纠错。
b纠正读音,纠正节奏,调整感情。(目的在于落实语基,扫清障碍)
c 留出四分钟左右的时间让学生自由读,一边朗读,揣摩作者的感情,一边理解词意。使学生在诵读之中初步体味词的意境,获得感性的认识。加强对文章主旨和内容的理解,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
品读(品味意境)
此环节是本堂课的重点部分,主要通过情景教学法和合作探究教学法来解决问题。本课重点是解读诗词中的景物描绘和人物刻画,感受本词的豪放风格的同时体味词人复杂的情感,重点揣摩“穿、拍、卷”等重点字句,深入体会响遏行云,气势非凡的雄奇壮观的赤壁之景,从景中悟壮阔宏观之豪放;另一方面,品读刻画人物形象的语句,把握年少得志、指挥若定的周瑜形象,从人中悟叱咤风云之豪放。让学生逐步融入到诗词意境中,进而全面把握豪放风格,为走进作者的情感世界做铺垫,为此设计了问题加以引导:
问:(1)这首词的豪放风格体现在哪儿?词人在上阕中写了哪些赤壁景观?你认为哪几句写得好?好在何处?这些景物有何特点?
(2)面对壮美的赤壁景观,作者想到了什么?在问题的探讨中学生边读边品。
设计以下几个问题,在互动中推进。我个人觉得要特别关注几个动词作用的探讨
①、你觉得这样写好在哪里?重点引导分析几个动词“穿”“拍”“卷”的作用。
②、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拟人,比喻,夸张
③、这样的景给你什么样的感觉?抓住“惊”,心惊胆战,惊心动魄。赤壁的雄伟壮丽,波澜壮阔的画面。
④、词人面对这样壮观的景致,用了一句话总括,是哪一句?“江山如画” ⑤、由此不禁想起“一时多少豪杰”,这句话起了什么样的作用。“总结上阙,引起下阙”。
(2)请一学生朗读:
提示朗读注意的要点:整首的基调气势雄浑,磅礴。
精读(探究情感)
(1)滚滚长江东逝水,多少风流人物。上阙写景,也引发了对“风流人物”“英雄豪杰”的怀念。下阕探析周瑜形象来体味词人复杂的情感是本课的重点。因此我设计以下问题,学生讨论探究。
(1)说说下阕可以分为几个层次。
(2)三国时期正是英雄辈出的时代,在诸多英雄中,词人为何要选择周瑜作为咏诵的对象?
(3)下阕从几个方面刻画了周瑜什么样的形象?插入“小乔初嫁了”这一细节有何作用?
“小乔初嫁了”“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
引导解读:从生活细节,以美人烘托英雄。从肖像上刻画周瑜装束儒雅,风度翩翩。“谈笑间”从仪态上反映了周瑜临战前的潇洒从容。“灰飞烟灭”从侧面显示了周瑜的才略。
可谓写出了周瑜的“雄姿英发,年轻有为,功成名就”。
这里还可补充赤壁之战史实,说明周瑜的功劳最大。周瑜与孙权的“外托君臣之义,内结骨肉之恩”关系,能得到统治者的赏识,而建功立业,这正是苏轼所渴望的。这也是周瑜令人艳羡的一个原因
周瑜可谓“功成名就,情场,官场,战场,场场得意”,这样更易与自己形成鲜明的对比。
(3)词人如此刻画周瑜,写出了对周瑜毫不掩饰的艳羡,不禁联想到自己,感慨万千, “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从而将周瑜和自己形成鲜明的对比:
这里我设计一个表格将苏轼和周瑜从年龄职务境遇外貌进行比较,体味词人艳羡周郎,悲叹自己复杂的情感。
高大英俊 (雄姿英发)
(4)在这样情感之下 词人的最后发出“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的感叹,如何理解“人生如梦”的复杂情感和精神内涵?(这里是本课理解的一个难点。我设计通过讨论合作探究。学生为主体,真正参与,调动积极性,激发创新思维,讨论中碰撞共鸣,有助于体味词人复杂的情感)为降低问题理解的难度,我特设计了选择哪种观点来让学生讨论。
观点一:由对比,苏轼有些消沉,寄情于山水,“一尊还酹江月”。
观点二:他已经看清了历史的沧桑,所有英雄豪杰都已经随着历史的潮流而被淘洗了,人生就如梦境一样,那又何必执着于这些不如意的事呢。只有江月是永恒的,所以他洒脱地把酒洒在地上祭奠江月。
生讨论发言后,师总结
(这是个拓展性的话题,不在于形成统一的结论。我设计着重分析出苏轼的情感的复杂。)
对周瑜的追述表现的是一种理想,而落泊失意是一种现实,感情基调的矛盾实际反映的是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作者又是如何解决这种矛盾的?在与周瑜如此鲜明的对比后,苏轼感慨万千,有点悲慨,这也是情理之中。但能不能说其是悲观呢,苏轼这样被贬后,为什么想到的千古风流人物是周瑜,而不是陶渊明呢?他的潜意识里还是想和周瑜一样建功立业的。但现实又没有给他这个机会,他也没有愤世嫉俗,而是习惯于淡泊和静定。苏轼深受儒道佛三家思想影响,貌似出世,实是入世,拿得起放得下的洒脱旷达乐观的情怀。念奴娇赤壁怀古赏析念奴娇赤壁怀古感悟(三)
赤壁怀古读后感念奴娇赤壁怀古感悟(四)
前几天看,那江流澎湃,波澜壮阔的场景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伴随着那一系列熟悉的人物,那许多运筹帷幄,出奇制胜的战争故事,我的思绪一下子就飘向了那个英雄倍出的遥远年代,而苏轼的这首千古绝句更是令我心灵震撼,久久无法释怀。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作者一开头就描绘了奔腾汹涌的长江水,并且把江山,历史,人物合写,&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三句正面写赤壁景色,惊心骇目。赤壁怀古读后感。词中把眼前的乱山大江写得雄奇险峻,渲染出古战场的气氛和声势,令人联想到当年赤壁鏖战的壮阔场面。&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词人不由得发出感叹:锦绣的河山,美丽如画,那时候,出现了多少英雄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下阕从周瑜写起,写得具体,丰满:刚刚娶小乔为妻的周瑜,春风得意,英姿焕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周瑜手中挥着羽扇,头上系着纶巾,一身儒将装束,风度翩翩。谈笑风生中,就使曹军船舰烧为灰烬。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这三句,作者由怀古而转入个人身世的感慨。&故国&,指赤壁古战场。&故国神游&,即神游故国,是说三国赤壁之战和那些历史人物,引起了自己许多感想,好像灵魂向古代游历了一番。赤壁怀古读后感。
赤壁大战的时候,周瑜才三十多岁。苏轼写这首词时,已经四十七岁了,不但功业未成,反而谪居黄州。此次游览赤壁,壮丽江山,英雄业绩,激起他豪迈奋发的感情,故谓&多情&。然而,仕途坎坷,年华虚度,壮志难酬,自己又能怎样呢?故说&多情应笑我&,即笑自己自作多情。
&早生华发&,即白发早生,表面上是说年岁已大,实际上是感叹光阴虚度。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人的一生就像一场梦啊,何必自寻烦恼呢,还是酒洒江月,把人生寄托于山水自然之间吧。篇末的感伤是一种苍凉,抒发了自己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从侧面进一步烘托了全词的豪迈气派。
苏轼的这首融景物,人事感叹,哲理于一体,将人带入江山如画,奇伟雄壮的景色和深邃无比的历史沉思中,唤起读者对人生的无限感慨和思索。
赤壁怀古读后感(二)
今天,我读完了苏轼的这首被誉为&千古绝唱&的名作,是宋词中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作品,也是豪放词最杰出的代表。
词分为上下两阙。上阙泳赤壁,着重写景,即写景抒情,引起对古代英雄人物的地怀念。()下阙着重写人,借对周瑜的仰慕,表达了词人壮志未酬的郁愤和感慨。
读了这首词后,使我想起了三国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使我想起了历史上有名的赤壁之战。
公元208年,曹操东下,率领百万雄师攻打东吴,驻军在赤壁。面对强敌,蜀、吴联盟,一起抗击曹军。诸葛亮随同鲁肃一同来到了东吴,和周瑜用计谋以10万军队打败了曹操的百万大军。在此期间留下了许多故事:诸葛亮舌战群儒,草船借箭,借东风&&最后,东吴联军火烧赤壁,将曹操的百万雄师一举歼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酹江月。&这句话写出了作者功业无成的感慨,但对我们而言,这句话激励着我们要好好学习,长大后才能创造出丰功伟业。
赤壁怀古读后感(三)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北宋大文豪的这首一直是我的最爱,词中所蕴涵的大气磅礴的气势、豪迈的英雄气概、浪漫的伤感情怀深深地感染着我,而这几天北京师范文学院年轻潇洒、才气横溢的副教授康震在百家讲坛对苏轼传奇人生的精彩解读更增加了我对这位伟大文学家的景仰之情,尤其是今天的再一次强烈地震撼了我的心灵,官场失意的苏轼举家来到湖北,面临无钱、无房又无粮的流放生活,苏轼却没有颓废下去,而是潇洒面对人生,却把对历史和人生的感悟都凝聚在了长江边的赤壁,看滚滚不尽的东逝水,发出了响彻千古的天籁之音,诵出了千古佳作,把惊心动魄的美丽和潇洒而多情的感伤如此完美地结合在一起,谱写了震撼古今的伟大绝唱,这是何等的胸怀、何等的洒脱、何等的撼人心魄!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念奴娇赤壁怀古感悟(五)
大江东去,浪淘尽,
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
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
惊涛拍岸,
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
一时多少豪杰。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遥想公瑾当年,
小乔初嫁了,
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
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
多情应笑我,
早生华发。
人间如梦,
一樽还酹江月。
这首词是苏词豪放风格的代表作。他以赤壁怀古为主题,将奔腾浩荡的大江波涛、波澜壮阔的历史风云和千古而来的风流人物,
相关热词搜索:
1、“念奴娇赤壁怀古感悟”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念奴娇赤壁怀古感悟" 地址:/zuowen/shicijianshang/446543.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