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 发达国家家民众对中国的评价如何?为什么?

为什么德国是对中国看法最负面的国家?
最新的BBC民调中,“世界对中国的看法出现分裂”,该调查发现,世界民众对中国的正面看法基本稳定,比去年略增,达到 42%。认为中国对世界的影响基本负面的受访者比例也是42%。从国别来看,受访者对中国持正面观点比例最高的国家为尼日利亚,85%的民众认为中国对世界的影响积极,其次为巴基斯坦75%,加纳为67%,肯尼亚为65%。拉丁美洲国家对中国的看法也较为正面,秘鲁和巴西分别有54%和52%的受访者认为中国对世界的影响积极。在欧洲四国(英国、法国、德国、西班牙)中,英国民众对中国的正面看法比上次调查大幅上升,达到49%,英国也是西方国家中对中国正面看法最高的国家。德国则最为负面,76%的人认为中国对世界的影响基本负面。这甚至高于日本的73%。中国德国并无历史纠葛,为什么德国那么讨厌中国?我能想到的原因只有,德国有大量(300万)土耳其移民,世界维吾尔代表大会也是在慕尼黑成立的,这影响了德国对新疆问题的看法。但5%不到的土耳其移民真的能如此影响全体德国人对中国的看法么?有人可能会说是媒体宣传导致德国对中国的偏见,可是造成媒体对中国持负面态度的原因是什么?与之相对的是中国民间对德国的态度,认为其严谨,对待历史问题诚恳等,甚至有很多类似“德国油纸”的等非常需要想像力的文章在网上流行。
按投票排序
134 个回答
我就去刨了一下 2013 年 BBC 這個調查的數據(2014 的沒找到)(UPDATE:評論裡有人貼出了 2014 年報告的鏈接,不過變化不是特別大,懶得重新搬了):如圖所示,在除日本以外的國家中,德國人民確實是對中國持好感最少的。但是來看看別的結果:如圖所示,在除日本以外的國家中,德國人民確實是對中國持好感最少的。但是來看看別的結果:看來德國人民也是對印度持好感最少的。看來德國人民也是對印度持好感最少的。德國人民也是除了有特殊原因的中韓兩個國家外,對日本印象最差的。德國人民也是除了有特殊原因的中韓兩個國家外,對日本印象最差的。對美國的印象,除去中俄集團外,也是德國人民最為苛刻。對美國的印象,除去中俄集團外,也是德國人民最為苛刻。對巴西的印象,看來幾乎也是德國人民最苛刻。對巴西的印象,看來幾乎也是德國人民最苛刻。對韓國的印象也不例外。對韓國的印象也不例外。對俄羅斯更是如此。對俄羅斯更是如此。綜上所述,在 BBC 調查中,德國人民對任何國家持的印象都少有正面看法,並非是針對性的“对中国看法最负面”。甚至…… 對德國自己的印象:德國人民也同樣很苛刻…… 只有中俄集團和日本對德國給出了更低的結果。德國人民也同樣很苛刻…… 只有中俄集團和日本對德國給出了更低的結果。所以說只是德國人民對任何政權,包括本國,都沒太大好感而已。雖然德國群眾對哪個國家的印象都不好,但是 2013 年最後的結果顯示,各國群眾印象最好的是德國:也許這就是傲嬌的資本嗎…… 不過我對德國印象也挺好就是。也許這就是傲嬌的資本嗎…… 不過我對德國印象也挺好就是。除了以上數據外,還有就是,這個調查是調查民眾對於各國政權在國際政治舞台上的影響的評價;所以和歷史糾葛可能關係有限;像二戰中歐洲的同盟國國家,例如波蘭和法國的群眾,都對德國印象甚好。最後就是我覺得世界維吾爾大會存在感有限…… 在慕尼黑呆的這幾個月,一直都沒在電視、報紙等等媒體上見到有提到過;甚至在都不如丹增嘉措有存在感。數據搬運自
关于题主的问题,匿名用户和回答的很好了。我来歪个楼,向大家推荐一个相关纪录片《输家赢家》作为大家补充阅读的一个资料。希望不至于被折叠掉:)2007年Hot Docs 最佳国际纪录长片2007年 芝加哥纪录片至尊大奖评委会特别奖400多名中国工人漂洋过海来到德国多特蒙德,将多特蒙德焦碳厂拆迁运往中国。他们的工作热情让德国人感到震撼:他们每天工作12小时,一周工作7天,每个月挣400欧元,却干着德国工人给4000欧元也不愿干的工作;德国人以为需要3年才能完成的工作,中国工人一年半就完成了……在这场西方文明与东方文明的博弈中,究竟谁是“失败者”,谁是“胜利者”?《专访德国纪录片导演乌里克·弗兰克与迈克尔·吕肯》导演乌里克·弗兰克和米歇尔·吕肯联合执导的纪录片《赢家输家》(Losers and Winners),自2006年以来在世界各地频频获奖。影片运用朴素写实的手法,记述了2003年到2004年间,整整一座焦炭厂由四百名中国工人拆运回国的过程。
“帝座”焦炭厂并非第一家被迁往中国的德国工厂。早在1984年,坐落在慕尼黑的Zuendapp机械制造厂就被中国收购。来自巴伐利亚州的导演曼弗莱德·施泰茨勒把工厂的拆迁拍摄成一部剧情片,取名为《中国人来了》,并于1987年在全德公映。  题材的引人是毋庸置疑的,毕竟,“全球化”正在愈来愈成为热点。特别是对西方观众而言——陌生的中国人远道而来,从资本主义工业的中心拆走了一个威力十足的部件;他们用落后的手段驾驭了这个超前他们数十年的巨人。东方与西方一次模式崭新的相遇,折射出的远不仅仅是商业、文化之间的迥异,更为强烈的是失去与获得、发达与发展之间的巨大落差,以及差异中仍然不时显现的某种相通——对未来的似是而非的困惑。历史似乎已经开始了新的篇章,人们感到似曾相识,又难以捉摸。  中国人来了  二十年过去了,中国人仍旧不停地来到德国,买下工厂再拆掉运走。不同的是,他们搬拆的已经不只是被淘汰换代的设备;不时,也会有最先进的工厂被他们装进集装箱,运回遥远的祖国。2005年有一个数据:中国共买下近300家德国企业。这包括TCL和明基的失败收购、上工买下德国历史悠久的缝纫机厂、沙钢把蒂森克虏伯的钢铁厂整个搬到张家港等。  “帝座”来自于德语(Kaiserstuhl)的直译——“皇帝的宝座”。从这样的名字可以想象当年它所承载的期望和骄傲。1992年,德国最大的煤炭生产商——鲁尔工业集团(RAGAG)投资六亿五千万欧元,用五年时间修建了“帝座”焦炭厂。八年之后,中国和波兰提供的焦炭以低廉的价格占据了德国市场,加之焦炭工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最终导致“帝座”——这座当时世界上最现代化的焦炭企业,于2000年熄炉停产。  接手“帝座”的是中国山东的兖矿集团。在2003年初,一位已有相当经验的华商再次牵线搭桥,最终,兖矿集团以六千万欧元买下了“帝座”焦炭厂的全部技术专利。与其他来自亚非拉的买主相比,中国人态度真诚且出手大方。作为回报,德国人在售出全套技术之余,把工厂设备以近乎废品的价格(每吨15欧元)一并处理给了他们。  弗兰克和吕肯是在鲁尔工业区土生土长的两个纪录片制片人,十四岁的年龄差异并没有妨碍他们成为一对默契的工作伙伴。2003年,对家乡的关注把他们吸引到了已是荒草丛生的焦炭厂。在那里他们得知,这“皇帝的宝座”已被中国人买下,很快便将有四百名中国工人前来把它搬走。而帮助他们完成这项工作的,是留守在这里的三十名德国工人。
据吕肯事后回忆,这个消息使得她和弗兰克都立刻意识到,这里将诞生他们的下一部影片。“两种迥异的文化将在这片厂区里相遇并一起工作,那该是奇特而有趣的,但也该是严肃且悲伤的,但戏剧究竟将会如何上演,却是人们无从设想的。而其中那些个人,通过他们的‘小故事’,人们将会看到这个大时代的面貌。这样的天时地利人和,对每一个电影人来说都是可遇不可求的幸运”。
这份幸运被弗兰克和吕肯抓住了。他们以最快的速度加入到德国工人的日常运作之中,当某种熟悉建立起来的时候,中国工人到来了,导演们于是被顺理成章地理解成为工厂的一部分——他们起初被当做是监工,但不久以后,信任代替了疑虑,中国人接纳了这两名“额外的”德国人和他们的摄影机的存在。  在一年半的时间里,两位导演,有时还有摄影师、录音师以及助手,一次次地前往焦炭厂。他们观察着、倾听着,见证了一个钢铁巨人的消失,那是他们的家乡的一部分;见证了一个时代的结束和开始,以及身处其中的普通人的悲欢;见证了彼此间的费解与共通。他们用朴素的镜头语言记录下这些见证,命名为“输家与赢家”。这部96分钟的纪录长片随即引起了广泛的反响:相互遥远的世界忽然被拉近了——不论是在片中相遇的德中两国工人、两种文化,还是这种相遇与观影者之间的距离。  影片的最后一幕只是一行字:2006年,兖矿从德国引进的两座7.63米高炉(中国当时的最高高炉为6米,提升了163公分),第一次投料产出50吨冶金焦炭,标志着中国成功地吸收了德国技术,中国的炼焦技术由此一步跨越了20年。  德国中的小中国  面对操着简陋工具而来的中国工人,德国人的心理优势习惯性地存在着。这座世界上最现代化的工厂,就是他们建造起来的,他们掌握着最先进的技术。对于这一点,连中国人自己也从不讳言。他们承认这次成交对兖矿集团乃至对整个中国焦炭业都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但德国人的自豪也夹杂着苦涩。毕竟,“帝座”的转让是他们的无奈,随之失去的将是他们的工作、曾经的理想、家乡的一部分……这种担忧逐渐变得真实,最迟,当来自中国的工人举起蘸着白油漆的大刷子,在“帝座”的厂房和高炉上刷下一个又一个硕大的中国字的时候。  两个世界就这样相遇了,2003年春天,兖矿党委书记莫立崎带着中国机械工业建筑总公司的四百名工人来到德国多特蒙德,一个迷你中国城如天外来客般出现在城市的北郊。往日的秩序一去不返了。53岁的莱纳和52岁的维纳,是留守的三十名德国工人中两个“帝座”的元老级人物,由他们把“帝座”移交给中国人是最合适不过的。这是他们退休前的最后一项工作,然而,进展得并不顺利。  永远穿着蓝色工作服的中国工人,让德国人想到了蓝色的蚂蚁——在无声无息中移山倒海,显现群体的力量。他们日以继夜地工作着,拆卸着,仿佛这就是生活的惟一内容。每天下午五点,德国工人准时下班,中国工人却从不,他们会找出其他可以独立完成的工作再继续干上几个钟头。他们的干劲儿令人吃惊,但工作方式却令人震惊——无论是工人还是领导,好像没人知道什么是安全施工,即便是最基本的安全意识,也在那里踪影难觅。  “这可是全世界最现代化的工厂啊。”德国人不无伤感地叹喟,恼火而无奈,“你们这样是做不成的!”德国人摇着头告诫。这终于惹恼了一名中国的工程师。他用不流利但却清晰的德语历数了数家著名的德国企业,那些都已经被他们搬迁到中国去了。“这不是我们第一次拆迁工厂。”他拍拍德国人的肩,“我们是有经验的!”德国人的质疑是无法损伤中国人的自信的。虽然他们认可德国的先进,但中国的未来同样值得期待。“中国将会更加繁荣富强”,就是为了这样的明天,他们才“咬紧牙关,艰苦奋斗”,每次提到这些的时候他们的神情都变得庄重。而在党委办公室里,张贴着一张奔驰汽车的广告画。画面上,一新一旧两款奔驰迎面交错。这是莫书记格外喜欢的一幅画,因为它有着“深刻而浪漫的寓意”:旧款的奔驰好比德国,虽然稳固但已过时,熠熠闪亮的新奔驰如同中国,它正在迎头赶上,并且平坦广阔的通途尽在前方,那就是幸福的未来。“浪漫的风铃唤起人们去追求美好的生活。”莫书记把自己的诗句和广告画贴在一起,“作为对我自己的激励。”他对着摄影机说。在搬迁工程将近尾声的时候,莫书记告诉弗兰克和吕肯,他还有一个更大的心愿,虽然那不一定是他能亲眼看到的,但他希望“有朝一日中国人可以再来德国,把德国‘空中客车’的工厂也买下来搬回去,到时候,由中国来为全世界生产出更大更好的飞机!”这段原本说得很豪迈的话总会引来颇有意味的笑声。  莫书记提醒德国伙伴:“一个老牌的资本主义国家,虽然先进,但用不了多久,就会被中国赶上并且超过,中国还要超过和英国……”好在,工人们依然是冷静得多:“中国还落后德国很远,先不要提超过,如果能用一百年达到德国现在的水平,那就已经是足以让人自豪的了!”  “帝座”消失了  在影片的开始,借用了莱纳和维纳的视角观察和感受刚刚到来的中国人:那是一大群衣着统一、面目相似、表情温吞的中青年男子,令人难以区分;他们蜗居在简陋的由集装箱改成的临时房屋里,吃着用铁铲子从比浴缸还大的铁锅里炒出来的中国菜;他们几乎从不娱乐、从不外出,也从不休假;他们四百人共用一台电视却从没有出过问题,因为所有人都只看一个频道——中央电视台第四套节目,当那里传出中国播音员昂扬的声音或者中国领导人的讲话时,他们或会发出一些憨厚的笑声;除了电视以外,他们还四百人共用一部电话,过节时会排起长队轮着跟家乡的亲人说上几句。  他们的生活除了工作还是工作,每周多达60小时,工作七天没有休息日,每天12个小时也没有工间休息,每个月挣400欧元,没有德国人会接受这样的差事;总之,“正常的工作日”是中国工人的字典里缺少的一个概念。另一个他们也没有的就是“劳动安全”。  从中国来的时候,工人们带来了两个大件儿——两口巨型大锅,一口用于煎炒烹炸,一口用于接收电视节目。它们被放置在食堂,支撑起工人们物质和精神的基本生活,食堂因此成了迷你中国城的“中心点”。每周选出的劳动标兵,他们带着大红花的照片也被张贴在这里的墙上,那是最醒目的位置。  每天的晚饭时间该是工人们最轻松的时候。疲惫的一天后,《新闻联播》让身在异国的他们感到格外亲切。屏幕上,领导人在寄予殷切的希望,“为祖国的繁荣强大艰苦奋斗努力工作”,而他们正在为此而辛劳;“神舟五号”隆隆地飞向太空,他们黑漆漆的窗外恰巧也噼噼啪啪闪现从半空掉下的电焊火花,那是同事们在加班加点的工作;春节联欢晚会欢声响起,他们的白搪瓷缸子也倒满了白酒……过年的时候,他们会排队给家里打个电话,聊问安好,简报平安,或者,听女儿叫一声“爸爸”。  面对着弗兰克和吕肯的摄影机,他们慢慢敞开了心扉。食堂里最年轻的厨师希望回国后能立刻结婚,有了这一年半的收入,就差不多够钱成家了,婚礼怎么也得办得体面些才行;一人从会计那里支了些钱,他刚接到国内来信,重病的妻子因就医而举债,等他回家就要把在德国的所有工资拿去还债;有些书生气质的一位工人要挣出儿子以后的学费,叹息道:“因为没有文化,所以只能当工人。我绝不让儿子再像自己一样,从事这样辛苦的工作。这工作太苦了……”  终于发生了一起严重的事故,受伤的工人生命垂危。人们的态度确实有了一些变化。工地上,第一次有人援引德国人的安全标准提请注意。面对下属的提示,莫书记用“毛主席的教导”作为回答:“革命就是要有流血牺牲。没有牺牲,怎么能成大业?”当年,“咱们那些矿井里哪个不是头顶上吱吱哑哑的?那可是随时都会塌的!可要是没有那样的苦干,兖矿能有今天收购德国企业的壮举吗?”在施工安全上,双方最终也没有取得实际的共识。中国人提前两年完成了整个焦炭厂的拆卸和装运,“连一个钉子都没留下”。这样的效率是德国人始料不及的,按照他们的预期,工程此时应该刚进行到一半。  “帝座”消失了,莱纳说,那是他生命的一部分。最后一次脱下工作服,莱纳仍把它挂进了衣柜,就像每天一样。维纳已在门口等他。莱纳合上柜门,然后转身、关灯、锁门。他们正式成为“退休工人”了。  中国工人的离开要愉快得多。把德国人的焦炭厂装进了集装箱,大大小小的礼物也已经塞满了他们自己的箱子。为了这一天,他们已经在异国他乡辛劳了两年。  终于换掉蓝色工作服的人们,兴高采烈地走出迷你中国城。下一站在召唤,他们已经等不及了。  余波  漂洋过海之后,“帝座”在2006年得到了新生。它不负威名,焕发出强大的威力,把兖矿集团一举推上了中国焦炭业的霸主宝座。  在此期间,世界工业原材料市场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经济的迅猛增长不断拉大着中国对焦炭的胃口,这直接导致了焦炭价格的飙升——在一年之内,从每吨30美元猛涨到550美元。鲁尔区硕果尚存的三家焦炭工厂已持续满负荷运转,但仍不能满足需求。如果没把“皇帝宝座”卖给中国人——那将完全是另一番局面,而此时距离中国人把“宝座”搬走,不过才只有几个月。对德国人,对鲁尔人,对曾经的“帝座”人,似乎没有比这更苦涩的幽默了。  各种质疑和谴责纷至沓来。不惜巨资而建的最现代化的焦炭厂,仅仅停产三年就廉价卖出,这种决策是否太过轻率?太缺乏规划?太没有远见?……讨论声中,一座新的焦炭厂已经在建设中。当然它会比当年的“帝座”更为先进。德国人有这种自信。  焦炭工业重新回到了鲁尔区,“过去”在成为过去之后又回来了。但对于很多人来说,例如莱纳和维纳,这一切迟来了一年,他们不能再回到过去了。  依照弗兰克和吕肯的看法,至少在影片涉及的层面上,两个国家的工人都是失败者,而相对的则是他们的雇主或者公司的高层人员。中国工人在严酷的工作条件下追逐着一个能变得更好的未来,有时甚至近乎盲目。但当这种繁荣最终实现的时候,他们还能健康安然地看到吗?而德国工人不仅丧失了工作,更还有对未来的展望以及他们的故乡,如何面对这种社会身份的骤变?如何面对它所导致的后果——例如种种严重的心理问题?又有谁可以帮助他们?  当这些“人”的故事被一遍又一遍地聆听时,讲述它们的人已随着返回中国而再度消失在茫茫人海中。他们在哪里?他们是否仍继续过着每周工作60小时的生活,且拿着只有德国工人十分之一的工资?他们是否仍然在为了完成工程的进度而进行不安全的操作和劳动保护?他的婚礼是否已经隆重地举行?他的妻子是否已经康复?他的债务是否已经还清?他给孩子的学费是否已经存够?在这个匆忙的时代,也许,他们已经又变回了“蚂蚁”,穿着蓝色、橘色或者绿色的工作服,奔忙在为明天服务的巨大工地上。  谁败谁胜?孰输孰赢?《输家.赢家》四百个中国工人VS 二十个德国工人全文见:(补充,正片种子很难搜,不过淘宝有碟卖)
相对世界来说,中国只是很小的一个部分。到了国外千万别期望别人对你的祖国有超出礼貌的兴趣。所以,这样的调查其实根本没有什么意义,很多德国人都不知道中国其实是在亚洲的哪个位置。就拿我们的近邻越南来说,有谁知道越南有9千多万人,人口其实比德国还多呢?你对越南什么印象?番邦小国吧。同理,其实普通德国人对中国的直观了解基本就仅限于亚洲餐馆,离他们的生活最近的,还是made in china。倒是日本文化在德国有很强的影响力,四处都能买到日本漫画。---------------------------------------------------------------------------------------------------------------------------很多德国人对中国的理解往往都是报纸上片段的信息,他们的判断也很容易受新闻的影响。总体来说德国人对几乎所有的外国人的看法都很负面。
我是学土木的,硕士生。刚刚跟一群德国人环游德国实习考察回来,这个话题正是我现在最想聊的。请原谅,这篇文章更可能是篇游记。首先,德国人是一个极其骄傲的民族,过去的几百年里,他们落后在工业革命的起跑线上,几乎在世界范围里没有殖民地,却在上个世纪初在科学,艺术,技术几乎所有领域遥遥领先世界,如果没有洪堡大学主楼墙上挂的那些上个世纪的那些伟人,我们几乎编写不出现代的高等数学,大学物理教材。他们打了两场与世界的战争,虽然输了,可是战后仍然以不可想象的速度恢复,到今天,德国仍然是欧盟的老大,整个欧洲的希望。所以说,值得他们骄傲。海瑞克是我们实习考察的其中的一站,它生产着世界上最先进的盾构机(隧道挖掘机)。十年前,就是年,中国还不能生产盾构,隧道那帮人向海瑞克买盾构,像日本买盾构。工程界有这么一句话,德国的机子好用,耐久,但是贵;日本的机子便宜,但是适用性差,容易坏。可是所有机械运到中国,中铁的工程师都傻了眼,铭牌都被海瑞克的人摘掉了,我们可以用机械,但是完全修不了,每次出现故障,都要求着海瑞克的技术人员来华,所有的一切都要靠海瑞克,海瑞克垄断着一切。非常佩服这帮10年前的前辈和先驱,他们在这样的条件下,仍然刻苦钻研,现在中铁装备已经可以完全自主设计,自主生产盾构机,中国隧道已经摆脱了对外国的依赖。以上是中国人的说法,可是在海瑞克,对于这件事,德国人是这么给我解释的,我们把机械运到中国,中国人就把它拆开,一个个零件研究,然后再把它组装起来,可是装起来后又无法正常运行,才叫的我们的人去中国。德国人听了很满意,因为这个故事潜台词叫做“中国人不行”,这符合他们从小就被灌输的思想“德国人是最棒的”,不只针对中国人,对土耳其人,俄罗斯人,波兰人,都是如此。他们虽然都对我很有礼貌,同行的人大部分是我的朋友,我们一起喝酒,聊天,看世界杯,但他们骨子里却骄傲得看不起所有外国人;没有人可以再去追究事情本来的面目,我也没有能力凭一己之力去扭转他们的潜意识,我只能说,是啊,中国现在的确没有德国这么棒,所以我才来德国完成我的硕士学业嘛。在海瑞克里参观的时候,自由参观,出于技术保护,所有人都不被允许拍照,但是只是针对我,总有一个海瑞克的技术人员以一种很难察觉出来的姿态跟着我,到了总部办公室,墙上有一张温家宝总理er与默克尔总理in拿着小盾构模型的合影,我拉来一个德国女同学,问那个跟着我的人,能允许我在这张照片前玩一个cosplay照张相片吗? 跟着我的人很有礼貌的说,允许我说不吗?在介绍关于海瑞克在中国的分部的时候,技术人员反复强调,海瑞克在中国的分部只进行啊Ablagerung(仓储),并不zusammenbauen(组装),德国人听了很满意,因为这符合他们的潜意识“我们得想办法保护我们自己的技术”。午餐很荣幸,大老板马丁。海瑞克先生亲自来与我们一同在进餐,有个德国女生奉承他说,海瑞克先生,您拥有者世界上最大的盾构企业,与您进餐是我的荣幸。海瑞克低下头,很遗憾的说,可惜现在世界上最大的盾构企业在中国。午餐的时候我把一滴辣椒酱滴到了冷饮机的柜台上,却没有擦去,我非常的抱歉。海瑞克的自己宣传片里,有几乎四分之一关于中国的内容,介绍广州,深圳,香港,澳门的城际铁路隧道圈,然后才是卡塔尔,印度,美国,可以想象,这说明海瑞可目前至少有四分之一的中国客户。当晚海瑞克先生请客吃饭,席间我们所里最不欢迎外国人的欧以格在某一次干杯中高呼,为了中国客户而干!以上这个故事说明一点,中国正在崛起,我们即是他们的客户,又是他们的对手,他们需要我们,又必须防着我们,却发现根本阻止不了我们的脚步,他们既骄傲又害怕,但在雄厚的技术和经济实力下他们仍然可以自信,所以他们必须去挖掘一切关于中国的负面消息:中国人吃狗肉!(这一条实在没有什么,我支持吃狗肉! 因为我们中国人可以养火鸡当宠物!)中国人开车不打转向灯!中国人没有车!中国人不能喝酒!(我们没有saufen(狂饮)的文化,但这是他们的日常)中国人身体体质差!(的确要多锻炼!)中国人上网得翻墙!(所实话在墙内我得到的有用信息并不比墙外少!)中国穷人不能上大学!这只是为了让他们可以继续保持他们那份骄傲,好比一两百年前慈禧那份骄傲一样。这样他们才可以放心的一周只上四天半班,晚上喝酒到天亮,工作只用打些电话就够了。我们该为这些负面消息而感到高兴,这对于我们来说,就是龟兔赛跑里那只睡着的兔子,我们乌龟得抓紧这个机会赶快爬! 但我们得承认,很多地方我们不如他们,我们不够细致,不够负责,腐败严重,中国的未来得靠我们这一代人,我相信我们可以比上一代做得更好,我对我们的未来充满信心。
想写写我特别片面且主观的经历:曾经在一德国人家homestay两周,半年后她家女儿来北京住两周,去年圣诞节在她家过。女儿小我两岁。坐标在北部小城市,但不是小到没有游客。他们对我(也概括到中国人)的印象:1. 挺有钱的,因为我第一次去的时候带了一个iPad……那时候还是第一代,两年后她家饭桌上iPad的google translate是我们永恒的主题。。2. 重视学历,他们觉得硕士是很高很高的学历。3. 英语好,而且不像欧洲人学英语有互通感,挺不容易的~4. 长得年轻,总说看我像十几岁。。对于她家,我比较惊讶的事儿:1. 爸爸乒乓球比我打得还好。。(好歹我是校队的啊曾经2. 妈妈会耍太极剑3. 第一天就问我,什么是五行,阴阳,什么是气?看经济比我们不发达的地方的文化多少都会带着居高临下的优越感,谁都是是这样的吧,但我认为他们想法其实很善良简单,这个东西对我好,这个东西有意思,嗯,我喜欢。而且混熟了以后真是掏心掏肺地对你好。。。爸爸特别喜欢手球比赛,女儿来北京时带给我一个当地球队所有队员签了名的手球,我知道爸爸自己都没有这种待遇,然后送给了其实不怎么懂行的我。。两年后得知我在英国读书,请我到家里过圣诞,给我看我给他们寄过的卡片,小心地收藏着。圣诞节就像过年,各种亲戚家吃吃喝喝,亲女儿一样带着我,爷爷带我偷偷到房间玩猎枪,我不小心正中靶心,从楼梯上走下来全家围成一圈儿给我鼓掌~平安夜午夜时分去一个很小的教堂,每条长凳旁点着蜡烛,乡亲们各种问候,妈妈偷偷告诉我,我们就是在这儿结婚哒~爸爸偷偷告诉我,我在这舞台上弹过吉他呦~跑题了。且请看作跟题目「官方数据」完全不同的「民间交流」。
屁民对中国的看法都是负面多的,他们甚至好奇中国有没有麦当劳。有钱有文化人眼中的中国是个遍地是黄金的Morning Land。
德国人就类似欧洲人中的日本人,虽然表面中和颜有礼,内心是一百个瞧不起。
在德国工作那会,有回做调试,用到一个比较高端的仪器,到最后整个调试过程都很顺利。主管是个德国人,以为仪器是日本做的,一个劲夸 Japanese product,good! 后来有人告诉他是中国产的,德国人马上 chinese copy! 当时感觉憋着一口气,又很无奈
我看了上面的几个回答都特别好奇有些分享经验的人都是生活在德国什么地方,德国人什么时候对德语世界充满自豪了?我见过的除了不好好学习天天瞎整的非主流脑残少年少女,正常接受教育的德国人英语说得都挺好的,反正比中国人好,包括老头老太太,而且非常乐意和你说英语,如果你德语说的一般,他们有的时候甚至知道你会讲德语也要和你讲英语。说德国人不讲英语的,你还是先确定一下是不是你讲的英语别人听懂了?然后再确定一下和你讲话的是正常受过教育的人群么?就算是没啥文化的服务业从业人员也多少会讲点英语的,有个别是不会,但是如果他听不懂也会帮你叫懂英语的同事的。在大街上直接拿德语跟你讲话的一般就一种情况,因为德国现在移民还是挺多的,特别是大城市,也有好多亚洲人从小就在这边长大,如果没有特别的旅行者特征,有的人分不清楚可能会直接用德语问路,只要你表示听不懂别人就明白你不是本地人了,这也说明不了他们以德语自豪吧?相反我见过的很多德国人,特别是年轻人还是不怎么喜欢德国的,很多都想往外国跑,哪怕只是大学交换一下也会出去长长见识,而且去什么稀奇古怪的地方的人都有,他们对于各种文化的了解还是挺多的,什么民族自豪感看不起别的国家就算了,德国二战以后一直都特别忌讳给国民灌输这种东西,就算土耳其人现在在德国都泛滥了而且名声特别不好,大部分德国人提起来都不敢明确表示讨厌他们,当然愤青哪都有,不然新纳粹是怎么来的,只不过德国人对这种极端分子更讨厌就是了。那维族的什么玩意儿我在慕尼黑就从来没见过,还没那啥功有存在感呢,想多了,他们对德国人根本没影响的,反而你问问德国人好多因为土耳其人在这边太得瑟,他们深受其害所以对中国还有点同情,要说对中国有什么负面的意见还不如说大和尚,因为他们觉得大和尚比较温和。况且德国人又不是神仙,和中国一样什么人都有,你能说一个调查就代表你的意见或者你身边整个圈子里的人的意见了么?德国脑残的人比率其实比中国的还大,他们大部分人都挺傻的,就是那种没什么思想普通上班族,手工业劳动者或者家庭妇女,你让他们有啥意见,当然是新闻上怎么说的多他们就怎么信,德国有思想的人也是不少的,但是这种问卷也不能保证全问的是上层社会,有思想的人,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如果在这种人群里搞一下调查那当然不一样,但是这些人才是真的能影响德国的人,其实说一句深有体会的话,虽然现代社会德国是没有什么阶级的划分了,谁家孩子都能上大学,但是家庭教育的影响还是很大的,大部分受过高等教育的人都是出身于受过高等教育的家庭,手工业劳动者的子女从事手工业劳动的比率也很大,这都有有数据支持的,分化明显甚至超过中国,某些废话何必要听,听了还仔细的思考你就和他们一样傻了。
德国人学习起来很严谨,玩起来很风骚。个人经历过来觉得,德国人反感土耳其人的情绪一定高于对中国人的情绪,因为。。。八竿子打不着。但是他们对中国有几个非常不理解的点:1. 他们认为,只会说yes不会说no,不知道如何表达自己的观点。上课的时候不论什么观点,德国同学各抒己见,包括小组讨论。中国同学因为从小就没这种说自己想法的习惯,加上语言问题,给德国人的印象就是被GCD压迫了吧。。。不敢说自己的想法。2.他们认为,中国没有言论自由。包括我有很多对中国很友好的德国朋友,爱中国的食物死去活来,但是就是一点,中国没有言论自由。facebook,xing,google等等都禁用,发表个人言论会被和谐,电影会被删减,等等。3.他们认为,中国在压迫tiebet。不发表个人评论,但是德国人因为很多看了《xizang七年》,对dalailama有很好的印象,觉得他就是一个有信仰施善之人,好多人在facebook上有follow他,达赖也经常发一些佛家的和平言论。因此他们觉得中国在压迫tiebet。4.他们认为,中国人吃狗肉,太残忍了。这个问题很烦,有去过德国的盆友应该都懂。我都懒得解释了。这几个点足以让他们没有兴趣深度了解中国这个远在地球另一边的国家,只用来做谈资。德国的媒体对中国也不友好,正常新闻不发,尽发些未婚母亲把孩子扔马桶这种类似新闻。———————————————————分割线————————————————————--部分内容可能包含不宜公开讨论的政治内容,暂时仅自己可见,请修改或耐心等待审核。被审了两天终于发表了。。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成为发达国家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