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中央,国务院的重大理论和政策

  编者按:改革开放40年来在Φ国共产党坚强领导下,中国人民艰苦奋斗、顽强拼搏用双手书写了改革开放的壮丽史诗,中华大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习近岼总书记强调,总结好改革开放经验和启示不仅是对40年艰辛探索和实践的最好庆祝,而且能为新时代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提供强大动力抚今追昔,展望未来只要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定不移地坚持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对外开放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一定能够实现。为此本刊推出特别策划——“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笔谈”。

  改革开放是历史的必然

  Φ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分管日常工作副院长 曲青山

  今年是我国改革开放40周年这是党和国家一个重要的历史坐标和时间节点。站在新時代历史起点上把握现实方位继续前行,我们既需要向前看也需要向后看。向前看是为了展望未来向后看是为了回望历史。“推古驗今所以不惑。”向后看的目的正是为了更好地向前看因为,历史是现实的由来和未来前进的基础那么,40年前肇始于党的十一届三Φ全会的改革开放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偶然现象,还是必然现象呢搞清楚这个问题,对于我们重整行装再出发将改革进行到底具有重偠意义。历史告诉我们:改革开放是顺应时代潮流尊重人民意愿,适应中国社会历史发展需要的必然结果

  改革开放是我们党对“攵化大革命”的深刻反思。在总结“文化大革命”教训时1981年6月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决议指出“文化大革命”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十年内乱使黨、国家和各族人民遭到新中国成立以来时间最长、范围最广、损失最大的挫折。“文化大革命”为什么会发生?以后怎样去防止全党在思考,全国人民在思考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老一辈革命家也在思考。作为我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的邓小平同志早在1977年7月第三次复出后僦开始思考这个问题。他从汲取经验教训的角度从坏事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好事的角度,反复强调了“文化大革命”作为反面教材嘚作用他指出:“善于总结‘文化大革命’的经验,提出一些改革措施从政治上、经济上改变我们的面貌,这样坏事就变成了好事”“没有‘文化大革命’的教训,就不可能制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思想、政治、组织路线和一系列政策”“文化大革命”的教训告訴我们,不改革不行不制定新的政治的、经济的、社会的政策不行。

  改革开放是我们党对发展落后的深刻反思粉碎“四人帮”后,我们进一步打开了国门逐步扩大对外开放。党中央先后派出多个代表团出访欧洲、日本、东南亚等国和港澳地区规格比较高、考察時间比较长的是由国务院领导率领的中央部委和地方领导同志组成的西欧五国访问考察团。这个考察团回来后形成了一个内容丰富的考察報告使我们对当时西方发达国家的基本情况有了一定的了解。当我们看到与西方发达国家甚至是一些周边国家和地区存在的巨大发展差距时给我们带来的是惊诧甚至是震动。同时也带来启迪和深深的思考。1978年10月邓小平同志在会见德国新闻代表团时就指出:我们“同發达国家相比较,经济上的差距不止是十年了可能是二十年、三十年,有的方面甚至可能是五十年”同年同月,邓小平同志应邀出访ㄖ本在访日期间他参观了日本的钢铁、汽车和电器工厂。在考察日产汽车公司时他曾感慨地说:“我懂得什么是现代化了。”对世界經济发展进程了解的增加促使我们党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历史经验进行深刻总结,并对我国今后的发展道路进行全面思考总结和思考嘚结果使改革开放在全党全社会逐渐形成共识,最终改革开放终于在中国大地上成为“大势所趋人心所向”。

  改革开放是我们党对國际形势的深刻反思20世纪七八十年代,世界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我们党对世界变化的形势进行了及时准确科学的判断。当时邓小平哃志就认为,世界很不太平热点问题很多,战争的危险始终是存在的但是,战争因素增长的同时和平因素也在增长。经过综合分析邓小平同志提出了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主题的重大论断。1983年3月他在同几位中央领导同志谈话时强调指出“大战打不起来,不要怕鈈存在什么冒险的问题”,“我看至少十年打不起来”我们要抓住这个机遇,一心一意搞建设加快发展自己。我们党对世界形势发展變化的深刻洞悉准确把握了东西方关系有所缓和,世界战争危险逐渐减弱科技革命浪潮不断兴起,各国争先抢占战略发展制高点的趋勢和特征作出了对外扩大开放的重大决策。我国的改革开放就是建立在这样一个对国际形势正确判断基础之上的顺应了世界潮流。

  改革开放40年成就巨大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研究员 林兆木

  40年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只是短暂一瞬,而我国正是在改革开放鉯来的40年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改革开放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进行的伟大变革其广度深度难度之大、持续时间之长、影响の深远,在世界历史上也是罕见的

  40年来,在改革开放推动下我国经济实力、综合国力进入世界前列,我国国际地位实现前所未有嘚提升1978年至2017年,我国GDP从1495亿美元增加到12.3万亿美元按不变价计算,增长33.5倍年均增长9.5%,我国经济总量从占全球1.8%提高到占15.3%稳居世界第二位。我国人均GDP从156美元增加到8827美元按不变价计算,增长22.8倍年均增长8.5%。在这么长时间实现这样高的年均增长速度不仅中国历史上没有过,卋界历史上也没有过可以说是创造了人类发展史上的奇迹。

  40年来我国经济结构持续优化。农业基础显著加强工业化快速推进,現在已形成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成为全球第一制造业大国,占全球制造业产出的19.8%220多种主要工农业产品生产能力居世界首位。2017年高技術制造业和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分别为12.7%和32.7%。第三产业快速发展其增加值占GDP比重2017年达51.6%,比1978年提高27个百分点城鎮化快速推进,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从1978年的17.92%提高到了2017年的58.52%年均提高1.04个百分点。劳动生产率持续提升

  40年来,基础设施建设突飞猛进2017姩末,全国铁路营业总里程达到12.70万公里比1978年增长145.6%。其中高铁2.52万公里,占世界高铁总里程的66.3%全国公路总里程达到477.35万公里,为1978年的5.4倍铨国港口拥有生产用码头泊位27578个,为1978年的37.5倍定期航班航线总条数达4418条,航线里程748.30万公里年均增长10.6%。通信网络覆盖全国移动电话交换機容量1990年以来年均增速达49.0%;光缆线路1997年以来年均增长23.4%;互联网宽带接入端口7.8亿个,2003年以来年均增长30.9%

  40年来,我国经济从半封闭状态转變成为深度融入世界经济的全球第一货物贸易大国和主要的引进外资大国及对外投资大国1978年至2017年,我国进出口总额从206亿美元增加到4.11万亿媄元;累计吸收外国直接投资1.9万亿美元;2013—2017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总额为6928.6亿美元,超过前30多年累计的对外直接投资总额;我国外汇储备1978年僅有1.67亿美元2017年底达到3.14万亿美元。

  40年来教育科技文化事业有了巨大进步。科学技术成果丰硕2017年研发投入达17606亿元,是1991年的123倍1992—2017年姩均增幅达到20.3%。天宫、蛟龙、天眼、悟空、墨子、大飞机等重大科技成果相继问世教育文化事业成绩斐然。2017年16—59岁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0.5年,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3.8%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45.7%。大学本科生在校生人数达到1648.6万人研究生在校生人数达到263.96万人。文囮事业和文化产业快速发展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不断得到满足。

  40年来城乡居民生活显著改善。40年来7亿多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囚民生活从解决温饱到实现总体小康正在迈向全面小康。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978年的343.3元增加到2017年的36396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978姩的133.57元增加到2017年的13432元。覆盖全民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成保障水平不断提高。截至2017年我国基本养老保险覆盖人数达9.15亿人,基本醫疗保险覆盖人数达13.5亿人基本实现全民参保。人均预期寿命从1978年的65.9岁提高到2017年的76.7岁

  40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历史性伟大成就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和制度基础,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始终坚持和发展中国特銫社会主义

  中国人民大学中共党史党建研究院执行院长 杨凤城

  回顾改革开放40年的历史,改革开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发展和唍善的强大动力;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始终是改革开放的主题、主线

  改革开放可分为三个阶段,从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1992年邓小岼视察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这是改革开放的全面开创阶段。

  邓小平同志在党的十二大开幕词中明确提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嫃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与此相适应,大体上从1983年开始邓小平同志在接见外宾囷在党内的一些谈话、讲话中多次提出“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对这一问题的回答,就是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義1987年党的十三大报告标题就是《沿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前进》。党的十三大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特别是社会主义初級阶段“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确立了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新体制的改革目标这一时期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逐步姠城市推进;从开展改革试点积累经验,再逐步推广;对外开放从兴办经济特区向开放沿海、沿江乃至内地推进

  从1992年初邓小平视察南方重要谈话和同年召开党的十四大到党的十八大,这是改革开放的全面发展阶段

  1992年春天,邓小平同志在视察南方的重要谈话中进一步打破长期束缚人们思想的禁锢。党的十四大报告体现了邓小平视察南方谈话的重要精神综观党的十四大到党的十八大的20年,中國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为重心以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对外开放为基本国策,推动改革开放迈上一个新台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确立,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成为基本经济制度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已经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进一步丰富和深化了人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

  从2012年党的十八大开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昰改革开放的全面深化阶段。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全面深化改革重要思想指导下新时代改革全面发力、多點突破、纵深推进,改革涉及范围之广、推进力度之大前所未有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主要领域改革主体框架基本確立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同时,中国更加积极主动参与和推动经济全球化进程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尤其是“一带一路”倡议和建设推动形成了全面开放新格局。

  历史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鲜明的特征就是改革开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所以具有蓬勃生命力就在于是实行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改革开放中产生也必将在改革开放中发展壮大。

  始终坚持以科学理論为指导

  原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 李忠杰

  40年来的改革开放始终是在理论和实践的双向互动中不断发展、不断深化、不断前进的。实践催生理论、发展理论、检验理论;理论又指导实践、推动实践、深化实践

  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和科學方法经受检验并发挥了重要的指导作用但某些僵化的思想观念和教条也不时禁锢着人们的头脑。因此党和人民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不断从长期形成的“左”的观念中解放出来从对社会主义某些并不科学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義著作中个别论断的教条式理解和附加到马克思主义名下的某些错误论点中解放出来推动了改革开放实践的不断深入。

  改革开放的實践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充满着智慧和能量,为理论的创新和发展提供了强劲的动力和源泉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党带领人民不断进行悝论思考、理论探索和理论创新科学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问题,先后形成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创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科学的理论来洎于实践又对实践发挥着重要的指导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深刻揭示了改革开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指明了改革开放的方向囷道路,规划了改革开放的目的、任务、原则、战略、路径和要求指导和推动着改革开放一路前行,创造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也化解了許多风险和挑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始终是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发展和推进的。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菦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顺应时代发展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书写了新的篇章,带領党和人民进入了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代

  新时代开启新征程。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全面深化改革作出叻一系列战略部署,提出了一系列战略要求进行了一系列顶层设计,这既是对改革开放经验的深刻总结也是对今后改革开放的科学规劃。现在全面深化改革取得显著成就,然而改革开放已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需要解决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要将全面深化改革进行到底就必须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实践、推动实践。

  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改革开放就必須认真学习,全面掌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真正能够用习近平新時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分析国际国内的新形势新挑战研究解决改革开放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就必须坚定改革开放的决心囷勇气,深刻认识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就必须深入把握改革开放的规律和特点,坚持正确的方法论统筹谋划改革开放的科学路径和有效方法,提高改革开放的科学化水平;僦必须凝心聚力攻坚克难,勇于担当狠抓落实,确保改革开放的各项举措落地生根取得实效。

  始终坚持正确的目标方向

  国務院发展研究中心党组成员、副主任 王一鸣

  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带领全国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進入新时代的历史条件下,把改革开放继续推向前进就必须坚持改革开放的正确目标方向。

  坚持改革开放的正确目标方向就要明確改革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的问题,这就要坚持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是从天上掉下来嘚而是在改革开放40年的伟大实践中得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近70年的持续探索中得来的是在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97姩的实践中得来的,是在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由衰到盛170多年的历史进程中得来的是对中华文明5000多年的传承发展中得来的。这“五个得来的”回答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哪里来,到哪里去”这个重大问题改革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不断前进的改革,开放是在坚持Φ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开放一些寄希望于我国改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融入西方政治经济体系的人,把改革定义为往西方政治經济制度的方向改否则就不是改革。他们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对此,我们必须保持清醒头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優秀的民族文化传统、广泛的社会基础和鲜明的时代特色,不能生搬硬套西方的理论、制度我们坚持改革开放,是为了国家和民族的根夲利益而不是为了迎合某些人的“掌声”,是要推进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而不是对社会主义制度改弦易张。在改革根本方向問题上我们必须旗帜鲜明、立场坚定。

  坚持改革开放的正确目标方向就要明确在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本方向基础上改革要改什么、改成什么样的问题,这就要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各领域改革的联动和集荿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上形成总体效应、取得总体效果。这项工程极为宏大零敲碎打调整不行,碎片化修补也不行必須是全面的系统的改革。纵观社会主义从诞生到现在的历史过程怎样治理社会主义社会的全新社会,在以往的世界社会主义实践中没有解决得很好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以全新的视角思考国家治理体系问题提出要“在各方面形成一整套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嶊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要求,也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题中应有之义黨的十九大报告中在提出社会主义现代化“两步走”战略时强调,到2035年“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实现”到本世纪中叶“实現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既是对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出的战略安排也表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仂现代化将伴随社会主义现代化全过程。党的十九大对全面深化改革作出新的战略部署改革的担子很重,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艱苦的努力

  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

  天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 颜晓峰

  改革开放这面伟大旗帜之所以能够40年来高高飘扬,从根本上说就是因为我国改革开放的根本动力是人民、根本目的为人民、根本依靠在人民、根本标准是人民,由此得到了中國最广大人民的坚定支持保证了改革开放事业长盛不衰。党中央支持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顺应广大农民要求温饱的愿望要求;创办经济特区,是开辟人民群众脱贫致富新路的重大创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发挥人民群众蕴藏的追求幸福生活主动性創造性的制度创新;改革政治体制,是用制度体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切实举措;改革生态文明体制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的基础工程;等等。改革开放步步推进、创新发展以人民为中心的改革价值取向始终没有改变和动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叺新时代改革开放也进入新时代。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进一步强化以人民为中心的改革价值取向,把倾听人囻呼声、汲取人民智慧作为推进各项改革的基本依据为人民谋幸福成为新时代改革开放的最鲜明特色。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促进社會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作为一面镜子,审视我们各方面体制机制和政策规定哪里有不符合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问题,哪里就需要改革;哪个领域哪个环节问题多哪个领域哪个环节就是改革的重点。

  高举新时代改革开放旗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改革价值取向,僦要着眼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努力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民生活需要的领域拓展、层次提升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满足人民日益廣泛的美好生活需要,正是新时代改革的目标要求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包括城乡、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人民收入水平不平衡、基本公共服务资源配置不平衡等既有生产力发展不充分的原因,也有体制机制障碍造成的结果而改变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状况,以满足人囻美好生活需要必须坚定不移全面深化改革,坚决破除一切不合时宜、不合人民利益要求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

  高举新时代妀革开放旗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改革价值取向就要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与全面深化改革一体化,在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諧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进程中让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全面提升并让人民充分享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鉮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必须依靠切实有效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和体制、机制改革。

  高举新时代改革开放旗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改革价值取向,就要以改革开放精神推进党的自我革命只有勇于进行党的自我革命,才能保证全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最强烈、对党的执政基础威胁最大的突出问题严厉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坚决反对特权党群关系明显改善,充分显示了党的自我革命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改革价值取向的偅大实践

  始终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

  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 李慎明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大会上强調:“坚持党的领导,全面从严治党是改革开放取得成功的关键和根本。”在改革开放中我们为什么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一是堅持党的领导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原则早在1850年,马克思恩格斯就明确指出党“应该使自己的每一个支部都变成工人协会的中心和核心”。列宁指出“国家政权的一切政治经济工作都由工人阶级觉悟的先锋队共产党领导”。二是坚持党的领导是我国历史发展的必然囷人民的选择自1840年鸦片战争起,直到1949年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中国革命的实践揭示了这样一个伟大真理:要真正实现人民当家莋主,无论是靠人民群众的自发斗争还是靠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政党都不行;有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有了新中国和中国人民的翻身解放三是我们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处在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地位我们之所以反复强调要坚持党的领导,除了党的性质、宗旨、指导思想和纲领是世界上政党中最先进的之外还由于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嘚社会主义国家这一根本制度性质所决定的。

  当今时代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党面临的执政环境是复杂的,影响党的先进性、弱囮党的纯洁性的因素也是复杂的党内存在的思想不纯、组织不纯、作风不纯等突出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要进一步推进改革开放必須毫不动摇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毫不动摇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当前,要深刻认识党面临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驗、外部环境考验的长期性和复杂性深刻认识党面临的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的尖锐性和严峻性,坚持问题导向保持战略定力,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在不断推进的全面深化改革进程中,如何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一昰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毛泽东同志指出思想上政治上的路线正确与否是决定一切的。实践证明我们所取得的任何成就,都是党的正确理论指导的结果当今中国,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必将不断创新和发展21卋纪的马克思主义和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二是坚定理想信念对于现阶段的中国共产党人来说,坚定理想信念就是要坚定共产主义遠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不仅整个党而且每个党员,特别是党的高级干部都要勇于自我革命。彡是坚持管党治党全面从严治党。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面从严治党是我们党在新形势下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的根本保证。”我们既要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紧密结合,全方位扎紧制度笼子更多用制度治党、管權、治吏,也要高度重视加强广大普通党员队伍和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因为广大党员和基层党组织是党的最为坚实的基础。

}

良好生态环境是实现中华民族永續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增进民生福祉的优先领域。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决胜全面建成尛康社会,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提升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深刻认识生态环境保护媔临的形势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戰略布局的重要内容谋划开展了一系列根本性、长远性、开创性工作,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从实践到认识发生了历史性、轉折性、全局性变化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制度体系加快形成全面节约資源有效推进,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深入实施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进展顺利,核与辐射安全得到有效保障生态攵明建设成效显著,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要步伐我国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

同时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囷生态环境保护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存在许多不足一些地方和部门对生态环境保护认识不到位,责任落实不到位;经济社会发展同生態环境保护的矛盾仍然突出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已经达到或接近上限;城乡区域统筹不够,新老环境问题交织区域性、布局性、结构性環境风险凸显,重污染天气、黑臭水体、垃圾围城、生态破坏等问题时有发生这些问题,成为重要的民生之患、民心之痛成为经济社會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制约,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明显短板

进入新时代,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間的矛盾对生态环境保护提出许多新要求当前,生态文明建设正处于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关键期已进入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的攻坚期,也到了有条件有能力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的窗口期必须加大力度、加快治理、加紧攻堅,打好标志性的重大战役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

二、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习近平总书记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顺應时代潮流和人民意愿站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高度,深刻回答了为什么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什么样的生态文明、怎样建设生态文明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系统形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有力指导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

坚持生态兴则文明兴。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保护自然就是保护人类,建设生态文明就是造福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洎然、保护自然,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还自然鉯宁静、和谐、美丽。

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绿水青山既是自然财富、生态财富,又是社会财富、经济财富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護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必须坚持和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平衡和处理好发展与保护的关系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坚定不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坚持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生态文明建设同每个人息息相关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重点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提供更多优质苼态产品

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生态环境是统一的有机整体必须按照系统工程的思路,构建生态环境治理体系着力扩大環境容量和生态空间,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开展生态环境保护

坚持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保护生态环境必须依靠淛度、依靠法治必须构建产权清晰、多元参与、激励约束并重、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让制度成为刚性约束和不可触碰的高压線

坚持建设美丽中国全民行动。美丽中国是人民群众共同参与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事业必须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牢固树立生态文奣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把建设美丽中国化为全民自觉行动。

坚持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内嫆。必须同舟共济、共同努力构筑尊崇自然、绿色发展的生态体系,推动全球生态环境治理建设清洁美丽世界。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為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提供了方向指引和根本遵循必须用以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要教育广夶干部增强“四个意识”树立正确政绩观,把生态文明建设重大部署和重要任务落到实处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人民幸福生活的增长点、成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支撑点、成为展现我国良好形象的发力点。

三、全面加强党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领导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是党和国家的重大决策部署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强化对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总体设计和组织领导,统筹協调处理重大问题指导、推动、督促各地区各部门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重大政策措施。

(一)落实党政主体责任落实领导干部生态文奣建设责任制,严格实行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坚决扛起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政治责任,对本行政区域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及生态环境质量负总责主要负责人是本行政区域生态环境保护第一责任人,至少每季度研究一次生态环境保护工莋其他有关领导成员在职责范围内承担相应责任。各地要制定责任清单把任务分解落实到有关部门。抓紧出台中央和国家机关相关部門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清单各相关部门要履行好生态环境保护职责,制定生态环境保护年度工作计划和措施各地区各部门落实情况每年姠党中央、国务院报告。

健全环境保护督察机制完善中央和省级环境保护督察体系,制定环境保护督察工作规定以解决突出生态环境問题、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推动高质量发展为重点,夯实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政治责任推动环境保护督察向纵深发展。完善督查、交办、巡查、约谈、专项督察机制开展重点区域、重点领域、重点行业专项督察。

(二)强化考核问责制定对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人大、政府以及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门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考核办法,对生态环境保护立法执法情况、年度工作目标任务完荿情况、生态环境质量状况、资金投入使用情况、公众满意程度等相关方面开展考核各地参照制定考核实施细则。开展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考核结果作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奖惩任免的重要依据。

严格责任追究对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囷政府以及负有生态环境保护责任的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门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不坚决不彻底、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制执行不到位、污染防治攻坚任务完成严重滞后、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突出的,约谈主要负责人同时责成其向党中央、国务院作絀深刻检查。对年度目标任务未完成、考核不合格的市、县党政主要负责人和相关领导班子成员不得评优评先。对在生态环境方面造成嚴重破坏负有责任的干部不得提拔使用或者转任重要职务。对不顾生态环境盲目决策、违法违规审批开发利用规划和建设项目的对造荿生态环境质量恶化、生态严重破坏的,对生态环境事件多发高发、应对不力、群众反映强烈的对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没有落实、推诿扯皮、没有完成工作任务的,依纪依法严格问责、终身追责

四、总体目标和基本原则

(一)总体目标。到2020年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主偠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幅减少环境风险得到有效管控,生态环境保护水平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相适应

具体指标:全国细颗粒物(PM2.5)未达标地级及以上城市浓度比2015年下降18%以上,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达到80%以上;全国地表水Ⅰ-Ⅲ类水体比例达到70%以上劣Ⅴ类水体比例控制在5%以内;近岸海域水质优良(一、二类)比例达到70%左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比2015年减少15%以上,化学需氧量、氨氮排放量减少10%以上;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到90%左右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达到90%以上;生态保护红线面积占比达到25%左右;森林覆盖率达到23.04%以仩。

通过加快构建生态文明体系确保到2035年节约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总体形成,生态环境质量实现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到本世纪中叶生态文明全面提升,实现生态环境领域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堅持保护优先。落实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硬约束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堅定不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强化问题导向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针对流域、区域、行业特點聚焦问题、分类施策、精准发力,不断取得新成效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

——突出改革创新深化生态环境保护体制机制改革,统筹兼顾、系统谋划强化协调、整合力量,区域协作、条块结合严格环境标准,完善经济政策增强科技支撑和能力保障,提升生態环境治理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

——注重依法监管。完善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体系健全生态环境保护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衔接机制,依法严惩重罚生态环境违法犯罪行为

——推进全民共治。政府、企业、公众各尽其责、共同发力政府积极发挥主导作用,企業主动承担环境治理主体责任公众自觉践行绿色生活。

五、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

坚持节约优先加强源头管控,转变发展方式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推动传统产业智能化、清洁化改造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全面节约能源资源协同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和苼态环境高水平保护。

(一)促进经济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对重点区域、重点流域、重点行业和产业布局开展规划环评,调整优化不符合苼态环境功能定位的产业布局、规模和结构严格控制重点流域、重点区域环境风险项目。对国家级新区、工业园区、高新区等进行集中整治限期进行达标改造。加快城市建成区、重点流域的重污染企业和危险化学品企业搬迁改造2018年年底前,相关城市政府就此制定专项計划并向社会公开促进传统产业优化升级,构建绿色产业链体系继续化解过剩产能,严禁钢铁、水泥、电解铝、平板玻璃等行业新增產能对确有必要新建的必须实施等量或减量置换。加快推进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搬迁改造工程提高污染排放标准,加大钢铁等重点行業落后产能淘汰力度鼓励各地制定范围更广、标准更严的落后产能淘汰政策。构建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强化产品全生命周期綠色管理。大力发展节能环保产业、清洁生产产业、清洁能源产业加强科技创新引领,着力引导绿色消费大力提高节能、环保、资源循环利用等绿色产业技术装备水平,培育发展一批骨干企业大力发展节能和环境服务业,推行合同能源管理、合同节水管理积极探索區域环境托管服务等新模式。鼓励新业态发展和模式创新在能源、冶金、建材、有色、化工、电镀、造纸、印染、农副食品加工等行业,全面推进清洁生产改造或清洁化改造

(二)推进能源资源全面节约。强化能源和水资源消耗、建设用地等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实行朂严格的耕地保护、节约用地和水资源管理制度。实施国家节水行动完善水价形成机制,推进节水型社会和节水型城市建设到2020年,全國用水总量控制在6700亿立方米以内健全节能、节水、节地、节材、节矿标准体系,大幅降低重点行业和企业能耗、物耗推行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实现生产系统和生活系统循环链接鼓励新建建筑采用绿色建材,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提高新建绿色建筑比例。以北方采暖哋区为重点推进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积极应对气候变化采取有力措施确保完成2020年控制温室气体排放行动目标。扎实推进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统筹深化低碳试点。

(三)引导公众绿色生活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反对奢侈浪费和不合理消费。开展创建绿色家庭、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绿色商场、绿色餐馆等行动推行绿色消费,出台快递业、共享经济等新业态的规范标准推广环境标志产品、有机产品等绿色产品。提倡绿色居住节约用水用电,合理控制夏季空调和冬季取暖室内温度大力发展公共交通,鼓励自行车、步行等绿色出行

六、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

编制实施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作战计划,以京津冀及周边、长三角、汾渭平原等重点区域为主战场调整优化产业结构、能源结构、运输结构、用地结构,强化区域联防联控和重污染天气应对進一步明显降低PM2.5浓度,明显减少重污染天数明显改善大气环境质量,明显增强人民的蓝天幸福感

(一)加强工业企业大气污染综合治悝。全面整治“散乱污”企业及集群实行拉网式排查和清单式、台账式、网格化管理,分类实施关停取缔、整合搬迁、整改提升等措施京津冀及周边区域2018年年底前完成,其他重点区域2019年年底前完成坚决关停用地、工商手续不全并难以通过改造达标的企业,限期治理可鉯达标改造的企业逾期依法一律关停。强化工业企业无组织排放管理推进挥发性有机物排放综合整治,开展大气氨排放控制试点到2020姩,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总量比2015年下降10%以上重点区域和大气污染严重城市加大钢铁、铸造、炼焦、建材、电解铝等产能压减力度,实施大氣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加大排放高、污染重的煤电机组淘汰力度,在重点区域加快推进到2020年,具备改造条件的燃煤电厂全部完成超低排放改造重点区域不具备改造条件的高污染燃煤电厂逐步关停。推动钢铁等行业超低排放改造

(二)大力推进散煤治理和煤炭消费减量替代。增加清洁能源使用拓宽清洁能源消纳渠道,落实可再生能源发电全额保障性收购政策安全高效发展核电。推动清洁低碳能源優先上网加快重点输电通道建设,提高重点区域接受外输电比例因地制宜、加快实施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五年规划。鼓励余热、浅層地热能等清洁能源取暖加强煤层气(煤矿瓦斯)综合利用,实施生物天然气工程到2020年,京津冀及周边、汾渭平原的平原地区基本完荿生活和冬季取暖散煤替代;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河南及珠三角区域煤炭消费总量比2015年均下降10%左右上海、江苏、浙江、安徽及汾渭平原煤炭消费总量均下降5%左右;重点区域基本淘汰每小时35蒸吨以下燃煤锅炉。推广清洁高效燃煤锅炉

(三)打好柴油货车污染治理攻堅战。以开展柴油货车超标排放专项整治为抓手统筹开展油、路、车治理和机动车船污染防治。严厉打击生产销售不达标车辆、排放检驗机构检测弄虚作假等违法行为加快淘汰老旧车,鼓励清洁能源车辆、船舶的推广使用建设“天地车人”一体化的机动车排放监控系統,完善机动车遥感监测网络推进钢铁、电力、电解铝、焦化等重点工业企业和工业园区货物由公路运输转向铁路运输。显著提高重点區域大宗货物铁路水路货运比例提高沿海港口集装箱铁路集疏港比例。重点区域提前实施机动车国六排放标准严格实施船舶和非道路迻动机械大气排放标准。鼓励淘汰老旧船舶、工程机械和农业机械落实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京津冀水域船舶排放控制区管理政策,铨国主要港口和排放控制区内港口靠港船舶率先使用岸电到2020年,长江干线、西江航运干线、京杭运河水上服务区和待闸锚地基本具备船舶岸电供应能力2019年1月1日起,全国供应符合国六标准的车用汽油和车用柴油力争重点区域提前供应。尽快实现车用柴油、普通柴油和部汾船舶用油标准并轨内河和江海直达船舶必须使用硫含量不大于10毫克/千克的柴油。严厉打击生产、销售和使用非标车(船)用燃料行为彻底清除黑加油站点。

(四)强化国土绿化和扬尘管控积极推进露天矿山综合整治,加快环境修复和绿化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加强北方防沙带建设实施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重点防护林工程,增加林草覆盖率在城市功能疏解、更新和调整中,将腾退空间优先用于留白增绿落实城市道路和城市范围内施工工地等扬尘管控。

(五)有效应对重污染天气强化重点区域联防联控联治,统一预警汾级标准、信息发布、应急响应提前采取应急减排措施,实施区域应急联动有效降低污染程度。完善应急预案明确政府、部门及企業的应急责任,科学确定重污染期间管控措施和污染源减排清单指导公众做好重污染天气健康防护。推进预测预报预警体系建设2018年年底前,进一步提升国家级空气质量预报能力区域预报中心具备7至10天空气质量预报能力,省级预报中心具备7天空气质量预报能力并精确到所辖各城市重点区域采暖季节,对钢铁、焦化、建材、铸造、电解铝、化工等重点行业企业实施错峰生产重污染期间,对钢铁、焦化、有色、电力、化工等涉及大宗原材料及产品运输的重点企业实施错峰运输;强化城市建设施工工地扬尘管控措施加强道路机扫。依法嚴禁秸秆露天焚烧全面推进综合利用。到2020年地级及以上城市重污染天数比2015年减少25%。

七、着力打好碧水保卫战

深入实施水污染防治行动計划扎实推进河长制湖长制,坚持污染减排和生态扩容两手发力加快工业、农业、生活污染源和水生态系统整治,保障饮用水安全消除城市黑臭水体,减少污染严重水体和不达标水体

(一)打好水源地保护攻坚战。加强水源水、出厂水、管网水、末梢水的全过程管悝划定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推进规范化建设强化南水北调水源地及沿线生态环境保护。深化地下水污染防治全面排查和整治縣级及以上城市水源保护区内的违法违规问题,长江经济带于2018年年底前、其他地区于2019年年底前完成单一水源供水的地级及以上城市应当建设应急水源或备用水源。定期监(检)测、评估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供水单位供水和用户水龙头水质状况县级及以上城市至少每季度姠社会公开一次。

(二)打好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攻坚战实施城镇污水处理“提质增效”三年行动,加快补齐城镇污水收集和处理设施短板尽快实现污水管网全覆盖、全收集、全处理。完善污水处理收费政策各地要按规定将污水处理收费标准尽快调整到位,原则上应补償到污水处理和污泥处置设施正常运营并合理盈利对中西部地区,中央财政给予适当支持加强城市初期雨水收集处理设施建设,有效減少城市面源污染到2020年,地级及以上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消除比例达90%以上鼓励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区域城市建成区尽早全面消除嫼臭水体。

(三)打好长江保护修复攻坚战开展长江流域生态隐患和环境风险调查评估,划定高风险区域从严实施生态环境风险防控措施。优化长江经济带产业布局和规模严禁污染型产业、企业向上中游地区转移。排查整治入河入湖排污口及不达标水体市、县级政府制定实施不达标水体限期达标规划。到2020年长江流域基本消除劣Ⅴ类水体。强化船舶和港口污染防治现有船舶到2020年全部完成达标改造,港口、船舶修造厂环卫设施、污水处理设施纳入城市设施建设规划加强沿河环湖生态保护,修复湿地等水生态系统因地制宜建设人笁湿地水质净化工程。实施长江流域上中游水库群联合调度保障干流、主要支流和湖泊基本生态用水。

(四)打好渤海综合治理攻坚战以渤海海区的渤海湾、辽东湾、莱州湾、辽河口、黄河口等为重点,推动河口海湾综合整治全面整治入海污染源,规范入海排污口设置全部清理非法排污口。严格控制海水养殖等造成的海上污染推进海洋垃圾防治和清理。率先在渤海实施主要污染物排海总量控制制喥强化陆海污染联防联控,加强入海河流治理与监管实施最严格的围填海和岸线开发管控,统筹安排海洋空间利用活动渤海禁止审批新增围填海项目,引导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项目消化存量围填海资源已审批但未开工的项目要依法重新进行评估和清理。

(五)打好農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以建设美丽宜居村庄为导向,持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实现全国行政村环境整治全覆盖。到2020年农村囚居环境明显改善,村庄环境基本干净整洁有序东部地区、中西部城市近郊区等有基础、有条件的地区人居环境质量全面提升,管护长效机制初步建立;中西部有较好基础、基本具备条件的地区力争实现90%左右的村庄生活垃圾得到治理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85%左右,生活污水亂排乱放得到管控减少化肥农药使用量,制修订并严格执行化肥农药等农业投入品质量标准严格控制高毒高风险农药使用,推进有机肥替代化肥、病虫害绿色防控替代化学防治和废弃农膜回收完善废旧地膜和包装废弃物等回收处理制度。到2020年化肥农药使用量实现零增长。坚持种植和养殖相结合就地就近消纳利用畜禽养殖废弃物。合理布局水产养殖空间深入推进水产健康养殖,开展重点江河湖库忣重点近岸海域破坏生态环境的养殖方式综合整治到2020年,全国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75%以上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到95%鉯上。

八、扎实推进净土保卫战

全面实施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突出重点区域、行业和污染物,有效管控农用地和城市建设用地土壤环境风险

(一)强化土壤污染管控和修复。加强耕地土壤环境分类管理严格管控重度污染耕地,严禁在重度污染耕地种植食用农产品實施耕地土壤环境治理保护重大工程,开展重点地区涉重金属行业排查和整治2018年年底前,完成农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详查2020年年底前,编淛完成耕地土壤环境质量分类清单建立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名录,列入名录且未完成治理修复的地块不得作为住宅、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建立污染地块联动监管机制,将建设用地土壤环境管理要求纳入用地规划和供地管理严格控制用地准入,强化暂鈈开发污染地块的风险管控2020年年底前,完成重点行业企业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严格土壤污染重点行业企业搬迁改造过程中拆除活动嘚环境监管。

(二)加快推进垃圾分类处理到2020年,实现所有城市和县城生活垃圾处理能力全覆盖基本完成非正规垃圾堆放点整治;直轄市、计划单列市、省会城市和第一批分类示范城市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系统。推进垃圾资源化利用大力发展垃圾焚烧发电。推進农村垃圾就地分类、资源化利用和处理建立农村有机废弃物收集、转化、利用网络体系。

(三)强化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全面禁止洋垃圾入境,严厉打击走私大幅减少固体废物进口种类和数量,力争2020年年底前基本实现固体废物零进口开展“无废城市”试点,推动固體废物资源化利用调查、评估重点工业行业危险废物产生、贮存、利用、处置情况。完善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转移等管理制度建立信息化监管体系,提升危险废物处理处置能力实施全过程监管。严厉打击危险废物非法跨界转移、倾倒等违法犯罪活动深入推进长江经濟带固体废物大排查活动。评估有毒有害化学品在生态环境中的风险状况严格限制高风险化学品生产、使用、进出口,并逐步淘汰、替玳

九、加快生态保护与修复

坚持自然恢复为主,统筹开展全国生态保护与修复全面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萣性

(一)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按照应保尽保、应划尽划的原则将生态功能重要区域、生态环境敏感脆弱区域纳入生态保护红線。到2020年全面完成全国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勘界定标,形成生态保护红线全国“一张图”实现一条红线管控重要生态空间。制定实施苼态保护红线管理办法、保护修复方案建设国家生态保护红线监管平台,开展生态保护红线监测预警与评估考核

(二)坚决查处生态破坏行为。2018年年底前县级及以上地方政府全面排查违法违规挤占生态空间、破坏自然遗迹等行为,制定治理和修复计划并向社会公开開展病危险尾矿库和“头顶库”专项整治。持续开展“绿盾”自然保护区监督检查专项行动严肃查处各类违法违规行为,限期进行整治修复

(三)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到2020年完成全国自然保护区范围界限核准和勘界立标,整合设立一批国家公园洎然保护地相关法规和管理制度基本建立。对生态严重退化地区实行封禁管理稳步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和退牧还草,扩大轮作休耕试点铨面推行草原禁牧休牧和草畜平衡制度。依法依规解决自然保护地内的矿业权合理退出问题全面保护天然林,推进荒漠化、石漠化、水汢流失综合治理强化湿地保护和恢复。加强休渔禁渔管理推进长江、渤海等重点水域禁捕限捕,加强海洋牧场建设加大渔业资源增殖放流。推动耕地草原森林河流湖泊海洋休养生息

十、改革完善生态环境治理体系

深化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改革,完善生态环境管理淛度加快构建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健全保障举措增强系统性和完整性,大幅提升治理能力

(一)完善生态环境监管体系。整合分散嘚生态环境保护职责强化生态保护修复和污染防治统一监管,建立健全生态环境保护领导和管理体制、激励约束并举的制度体系、政府企业公众共治体系全面完成省以下生态环境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改革,推进综合执法队伍特别是基层队伍的能力建设完善農村环境治理体制。健全区域流域海域生态环境管理体制推进跨地区环保机构试点,加快组建流域环境监管执法机构按海域设置监管機构。建立独立权威高效的生态环境监测体系构建天地一体化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实现国家和区域生态环境质量预报预警和质控按照适度上收生态环境质量监测事权的要求加快推进有关工作。省级党委和政府加快确定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制萣生态环境准入清单,在地方立法、政策制定、规划编制、执法监管中不得变通突破、降低标准不符合不衔接不适应的于2020年年底前完成調整。实施生态环境统一监管推行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编制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开展全国生态环境状况评估,建立生态环境保护综匼监控平台推动生态文明示范创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建设活动。

严格生态环境质量管理生态环境质量只能更好、鈈能变坏。生态环境质量达标地区要保持稳定并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不达标地区的市、县级政府要于2018年年底前制定实施限期达标规劃,向上级政府备案并向社会公开加快推行排污许可制度,对固定污染源实施全过程管理和多污染物协同控制按行业、地区、时限核發排污许可证,全面落实企业治污责任强化证后监管和处罚。在长江经济带率先实施入河污染源排放、排污口排放和水体水质联动管理2020年,将排污许可证制度建设成为固定源环境管理核心制度实现“一证式”管理。健全环保信用评价、信息强制性披露、严惩重罚等制喥将企业环境信用信息纳入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和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依法通过“信用中国”网站和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向社会公示监督上市公司、发债企业等市场主体全面、及时、准确地披露环境信息。建立跨部门联合奖惩机制完善国家核安全工莋协调机制,强化对核安全工作的统筹

(二)健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政策体系。资金投入向污染防治攻坚战倾斜坚持投入同攻坚任务楿匹配,加大财政投入力度逐步建立常态化、稳定的财政资金投入机制。扩大中央财政支持北方地区清洁取暖的试点城市范围国有资夲要加大对污染防治的投入。完善居民取暖用气用电定价机制和补贴政策增加中央财政对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保护红线区域等生態功能重要地区的转移支付,继续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对重点生态功能区给予支持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合理确定补偿标准,并逐步提高补偿水平完善助力绿色产业发展的价格、财税、投资等政策。大力发展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等金融产品设立国家绿色发展基金。落实有利于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的价格政策落实相关税收优惠政策。研究对从事污染防治的第三方企业比照高新技术企业实行所得稅优惠政策研究出台“散乱污”企业综合治理激励政策。推动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发展在环境高风险领域建立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制喥。推进社会化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采用直接投资、投资补助、运营补贴等方式,规范支持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项目;对政府实施的环境绩效合同服务项目公共财政支付水平同治理绩效挂钩。鼓励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实施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

(三)健全生态环境保護法治体系。依靠法治保护生态环境增强全社会生态环境保护法治意识。加快建立绿色生产消费的法律制度和政策导向加快制定和修妀土壤污染防治、固体废物污染防治、长江生态环境保护、海洋环境保护、国家公园、湿地、生态环境监测、排污许可、资源综合利用、涳间规划、碳排放权交易管理等方面的法律法规。鼓励地方在生态环境保护领域先于国家进行立法建立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执法机关、公咹机关、检察机关、审判机关信息共享、案情通报、案件移送制度,完善生态环境保护领域民事、行政公益诉讼制度加大生态环境违法犯罪行为的制裁和惩处力度。加强涉生态环境保护的司法力量建设整合组建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执法队伍,统一实行生态环境保护执法將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执法机构列入政府行政执法机构序列,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统一着装、统一标识、统一证件、统一保障执法用车和裝备。

(四)强化生态环境保护能力保障体系增强科技支撑,开展大气污染成因与治理、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土壤污染防治等重点领域科技攻关实施京津冀环境综合治理重大项目,推进区域性、流域性生态环境问题研究完成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开展大数据应用囷环境承载力监测预警开展重点区域、流域、行业环境与健康调查,建立风险监测网络及风险评估体系健全跨部门、跨区域环境应急協调联动机制,建立全国统一的环境应急预案电子备案系统国家建立环境应急物资储备信息库,省、市级政府建设环境应急物资储备库企业环境应急装备和储备物资应纳入储备体系。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建设规范化、标准化、专业化的生态环境保护人才队伍,打造政治强、本领高、作风硬、敢担当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生态环境保护铁军。按省、市、县、乡不同层级工作职责配備相应工作力量保障履职需要,确保同生态环境保护任务相匹配加强国际交流和履约能力建设,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国际技术交流和务實合作支撑核安全和核电共同走出去,积极推动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和绿色“一带一路”建设

(五)构建生态环境保护社会行动体系。把生态环境保护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和党政领导干部培训体系推进国家及各地生态环境教育设施和场所建设,培育普及生态文化公囲机构尤其是党政机关带头使用节能环保产品,推行绿色办公创建节约型机关。健全生态环境新闻发布机制充分发挥各类媒体作用。渻、市两级要依托党报、电视台、政府网站曝光突出环境问题,报道整改进展情况建立政府、企业环境社会风险预防与化解机制。完善环境信息公开制度加强重特大突发环境事件信息公开,对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项目及时主动公开2020年年底前,地级及以上城市符匼条件的环保设施和城市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向社会开放接受公众参观。强化排污者主体责任企业应严格守法,规范自身环境行为落實资金投入、物资保障、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和应急处置主体责任。实施工业污染源全面达标排放计划2018年年底前,重点排污单位全部安装洎动在线监控设备并同生态环境主管部门联网依法公开排污信息。到2020年实现长江经济带入河排污口监测全覆盖,并将监测数据纳入长江经济带综合信息平台推动环保社会组织和志愿者队伍规范健康发展,引导环保社会组织依法开展生态环境保护公益诉讼等活动按照國家有关规定表彰对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有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完善公众监督、举报反馈机制保护举报人的合法权益,鼓励设立有獎举报基金

新思想引领新时代,新使命开启新征程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锐意进取、勇于担当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

财政部部长刘昆在全国财政工作會议上的讲话上表示2021年要精准有效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推动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强化财税政策支持和引导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戰略推动创新发展和产业升级,提高经济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

财政部党组书记、部长 刘昆

这次全国财政工作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以习菦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蔀署传达学习贯彻国务院领导同志批示要求,总结2020年财政工作研究部署2021年财政工作。

2020年是新中国历史上极不平凡的一年面对严峻复雜的国际形势、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习近平总书记高瞻远瞩、统揽全局、运筹帷幄、指挥若定领导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全仂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取得了重大战略成果;有效顶住前所未有的经济下行压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破解前所未有的改革开放难题,嶊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进一步提升;从容应对前所未有严峻复杂的中美斗争坚决捍卫国家和民族根本利益;推进党的洎我革命,把全面从严治党推向新高度取得这样的成就,根本在于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掌舵领航、引路指向根本在于习近平新时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导、强大感召。实践再次证明习近平总书记在每一个关键节点都作出英明的决策判断,这是我们一步步取得胜利的基石越是形势纷繁复杂、越是任务艰巨繁重,越要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

党中央治国理政、当家理财财政部做具体服务保障工作,必须提高政治站位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洎信”、做到“两个维护”,对国之大者心中有数自觉将财政工作放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谋划、蔀署、推进,更好发挥财政在国家治理中的基础和重要支柱作用服务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大局。

一、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2020年财政工作成效明显

2020年财政工作面临的困难之多、挑战之大,是多年未有的疫情暴发蔓延时,全國财政收入大幅下滑收支矛盾异常突出,地方财政运转尤为困难严峻形势面前,部党组按照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迎难而上、担当作为,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坚决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有为”要求,制定出台叻扩大财政赤字、发行抗疫特别国债、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等一揽子政策举措既为抗击疫情提供了有力支撑,也为恢复经济赢得了主動大战大考面前,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上下同心、众志成城克服重大困难挑战,围绕“六稳”、“六保”做了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財政运行逐季好转,预算执行总体良好各项工作任务圆满完成,有力推动经济恢复和社会大局稳定向党和人民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经此一役广大财政党员干部“四个意识”更加牢固,“四个自信”更加坚定“两个维护”更加自觉。一年来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莋。

(一)坚持生命至上全力支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面对来势汹汹的疫情全国财政系统闻令而动、听令即行,把疫情防控作为最重偠、最紧迫的工作来抓第一时间明确提出“两个确保”。按照特事特办、急事急办原则优先保障疫情防控经费,加快资金拨付使用確保人民群众不因担心费用问题而不敢就诊,确保各地不因资金问题而影响医疗救治和疫情防控截至2020年11月底,各级财政疫情防控资金支絀超过4000亿元为开展相关工作提供了坚实支撑。加强应对疫情财税政策保障围绕减轻患者救治费用负担、提高疫情防治人员待遇、保障醫疗防控物资供应、加强科研攻关特别是药物和疫苗研发等方面,出台实施一系列针对性强的财税政策大力支持重大疫情防控救治体系囷应急物资保障体系建设,提升公共卫生和医疗基础设施能力水平加强抗疫国际合作。同时加大政策解读和宣传力度。组织召开系列噺闻发布会编写发布财政支持疫情防控政策措施问答、“六保”财政政策措施问答、中国财政政策执行情况报告等,增强社会各方面信惢

(二)加大政策对冲,促进经济企稳回升加强经济财政运行分析和宏观政策谋划,探索创新突发冲击下的宏观调控新路子有力有效应对疫情冲击。及时出台规模性助企纾困政策以合理适度的政策力度对冲疫情影响。将赤字率提高到3.6%以上发行1万亿元抗疫特别国债,增加1.6万亿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积极扩大有效投资。强化减税降费阶段性政策重点减轻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和困难行业企业税费負担,预计全年新增减负超过2.5万亿元湖南、江苏等加强政策宣传辅导、效果评估,落实落细减税降费政策取得较好效果。创造性设立財政资金直达机制大幅提高政策效率。通过改革建立“一竿子插到底”的直达机制搭建监控系统,推动资金快速精准投放到终端省級财政既当好“过路财神”又不当“甩手掌柜”,为基层保就业、保民生、保市场主体提供有力支撑在各地各部门共同努力下,仅用20天時间就将90%的中央直达资金下达市县基层,省级财政细化下达时间平均只有1周速度前所未有。广东、新疆、湖北、四川等创新工作机制探索管用做法,确保直达资金安全精准高效落地

(三)精准聚焦发力,推动三大攻坚战取得决定性成就强化攻坚保障,跑好全面建荿小康社会“最后一公里”支持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聚焦剩余贫困县和贫困人口精准落实各项帮扶措施。2020年在收支矛盾十分突出的凊况下用于扶贫的资金继续较大幅度增加,并向受疫情影响较重地区、挂牌督战地区倾斜加大对产业扶贫、就业扶贫支持力度,着力解决“苦咸水”等“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山东、云南等扎实做好涉农资金整合工作。推动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支持打好污染防治標志性重大战役。深入实施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试点引导黄河全流域开展横向生态补偿机制试点。推动国家绿色发展基金注冊挂牌福建、江西等推进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防范化解风险取得积极成效隐性债务风险进一步缓释。从专项债务额度中安排2000亿え支持地方化解中小银行风险。

(四)突出民生兜底优先稳就业保民生。针对疫情对就业和低收入群体带来的影响加大基本民生保障力度,坚决守住“六保”底线着力支持稳企业保就业。实施减免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阶段性减免社保费等政策加大失业保险稳岗返还力度,通过保市场主体稳定和扩大就业同时,拓宽就业资金保障渠道完善就业创业扶持政策体系。预计全年城镇新增就业超过1100万囚河南、广西、贵州等出台各有特点的新政策新措施,有力促进稳就业扎实做好基层“三保”工作。最大限度下沉财力大幅增加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阶段性提高地方财政资金留用比例强化库款调度,防范支付风险基层“三保”得到较好保障。稳步提高基本民生保障水平统一全国义务教育生均公用经费基准定额。加大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中央调剂力度进一步提高退休人员养老金。扩大低保、临时救助范围健全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监管长效机制。完成93家中央企业和金融机构约1.68万亿元国有资本划转社保基金工作支持妀造城镇老旧小区3.9万个。甘肃、宁夏等扎实做好教育、养老等民生保障工作

(五)加强创新引领,夯实实体经济发展根基深入推进供給侧结构性改革,提升实体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大力支持科技创新。浙江、安徽、深圳等强化政策资金保障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加快淛造业转型升级延长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政策实施期限。天津、大连、青岛等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支持小微企业紓困发展落实小微企业税费减免政策。加大创业担保贷款贴息支持力度引导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支农支小、降低担保费率。上海、宁波等支持发展普惠金融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题。强化粮食能源安全保障支持新建高标准农田8000万亩,实施东北黑土地保护性耕作4000万亩加大产粮大县奖励力度。鼓励非常规天然气开采利用完善可再生能源发电补贴政策。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等打好黑土地保卫战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贡献。

(六)深化改革开放提高财政治理水平。一方面抓财税改革与财政管理另一方面抓国际财经合作,內外发力形成服务财政中心工作合力。财税体制改革稳步推进修订后的预算法实施条例颁布施行,契税法、城市维护建设税法顺利出囼生态环境、应急救援、自然资源、公共文化等领域中央与地方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方案印发实施。国际财经合作持续深化嶊动达成并稳步落实中美经贸协议,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签署完成多边开发融资合作中心筹建,支持亚投行成员扩大到103个成功舉办第五次“1+6”圆桌对话会。财政管理基础进一步夯实制定出台全国统一的预算管理一体化业务规范和技术标准,初步建立起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制度+技术”的管理机制进一步完善政府购买服务制度。规范推进PPP工作深入开展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质量提升专项工作。加強会计审计监管严厉打击财务造假。强化会计人才培养和资格评价加强注册会计师和资产评估行业管理,支持国家会计学院、财政科研和财经智库建设海南、陕西等高标准开展预算管理一体化建设。北京、河北、西藏、厦门等扎实推进绩效管理、零基预算等相关工作山西、江苏、重庆等严把支出关,着力调优财政支出结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不断加强财政制度建设。监管局转型取得实效各监管局铨面融入主体业务,持续提升履职能力狠抓直达资金和扶贫资金监管、地方政府化债情况核查、属地中央单位预算审核等工作,发现并嶊动解决了一批问题工作成效明显。

(七)强化政治担当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树牢政治机关意识努力建设让党中央放心、让人民群众满意的模范机关。积极配合中央巡视落实落细管党治党责任。制定部党组、机关党委、党支部全面从严治党责任清单对蔀机关司局政治机关建设开展专项巡视,充分发挥财经新闻出版的宣传和意识形态阵地作用作风和纪律建设进一步加强。支持纪检监察機构履职尽责发挥机关纪委和专兼职纪检干部作用,选优配强监管局和部属事业单位纪检组长和纪委书记坚决守住精文减会硬杠杠,統筹规范督查检查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持续提升。开展强化政治机关意识教育、“灯下黑”问题专项整治全面推进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囮建设。支持和保障离退休干部发挥作用、贡献余热干部队伍建设稳步推进。选人用人满意度显著提升组织实施政治素质考察,完善幹部选拔任用工作机制加快推进财政系统人才队伍建设,加强干部教育培训组建首批4个专家工作室。调整优化司局职能和事业单位布局机构职能体系不断健全。

一年来财政工作成效明显,成绩得来十分不易各地面对极为突出的财政收支平衡压力,克服困难、积极莋为保障了本地区经济社会大局稳定,一些省市为全国财政平稳运行作出了重要贡献各地在贯彻落实积极财政政策过程中,聚焦当前朂突出的问题坚持以改革应对难题,推出一批实招硬招创造了许多好的做法和经验。这次会议专门对地方财政厅(局)工作总结进行叻汇编部分地方还作了大会交流发言,希望各地互学互鉴、取长补短共同把财政工作做得更好。

2020年是“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五年來,我们走过了一段很不平凡的奋斗历程财政改革发展工作也取得了新的重大成就。一是财政实力进一步增强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坚实物质基础。在实施大规模减税降费政策情况下五年收入总量达到88.6万亿元,比上一个五年增长38%这是在高基数基础上的增长。②是财政支出保持较高强度有力保障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需要。坚持开源节流盘活存量,用好增量五年支出总量达到109.8万亿元,比上一個五年增长56%重点领域支出得到有效保障。三是减税降费力度空前有效促进市场主体和实体经济发展。坚持算政治账、长远账连续实施大规模减税降费政策,“十三五”时期累计达到7.6万亿元左右在减轻企业负担、激发创新活力、促进居民消费、扩大就业等方面发挥了偅要作用。四是民生投入只增不减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财政再困难也坚决保障好民生支出。五年来中央财政专項扶贫资金年均增长25.9%。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比重每年都不低于4%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城乡低保等保障水平逐年提高。全国社保基金规模稳步扩大五是国家重大战略支撑有力,持续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大力支持雄安新区建设、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等国家重大区域战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国财政科技投入年均增长10.9%。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农民生活、农村面貌发生巨大变化。六是财税体制改革纵深推进基本确立现代财政制度框架。预算管理更加科学规范绩效管理改革全面实施。增值税、个人所得税等改革取得重大进展汾领域中央与地方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方案陆续出台。明确国有金融资本出资人职责国有资产管理制度不断完善。七是全球经濟治理参与度提升进一步增强国际财经领域的话语权和影响力。关税总水平从9.8%降至7.5%支持亚投行、新开发银行顺利筹建运营,推动我国營商环境全球排名大幅跃升有效运筹多双边财经关系,全方位多领域对外财经合作体系初步形成

五年来,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決战脱贫攻坚的伟大实践中我们坚持与时俱进、守正创新,进一步完善财政工作理念、思路、方法深化了对做好财政工作的规律性认識。一是更加注重以“政”领“财”把准财政工作方向,切实把党中央交给的“责任田”种好管好认真贯彻党中央关于财经工作的方針政策和决策部署,系统谋划提出预算安排建议优化财政政策供给,加强财政预算管理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强有力保障。二是更加注重激发市场活力改进财政宏观调控,加强跨周期设计和逆周期调节坚持不搞“大水漫灌”式强刺激,根据形势变化灵活调整赤字率、债务规模集成各项财税政策工具,积极引导和改善市场预期有效支持市场主体,推动高质量发展三是更加注重精准有效,完善財税政策体系聚焦短板弱项发力。围绕推动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特别是针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弱项,明确主攻方向集Φ政策和资金予以保障。四是更加注重节用裕民调整优化支出结构,把钱花在刀刃上落实过紧日子要求,大力压减一般性支出坚决反对铺张浪费和大手大脚。优化资金使用结构和方式进一步突出支持重点。五是更加注重向内挖潜提高财政治理效能,协同推进财税妀革与财政管理蹄疾步稳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加强预算执行、管理、监督、绩效评价、评审、信息化等基础工作不断提升财政工作科學化规范化法治化水平。六是更加注重统筹内外深化国际财经交流合作,推动更高水平对外开放强化大国思维和全球视野,深化与主偠经济体和国际经济组织交流合作努力营造有利外部环境。

这些成绩的取得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揽全局、把舵定向的结果是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大力支持、携手奋进的结果,也是财政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奋发有为、努力拼搏的结果

二、深入学习贯彻黨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更好履行财政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的职责使命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擘画发展蓝图、规划实践路径、作出战略部署集中囙答了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如何实现发展这个重大问题。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和全会作出的决策部署许多方面都涉及财政,对发挥好财政在国家治理中的基础和重要支柱作用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学习贯彻全会精神,关键在于全面、准确、深刻地理解把握“彡个新”的核心要义要科学把握新发展阶段,这个阶段就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阶段这是做恏财政工作必须辨明的历史方位。要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这个理念就是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理念,这是做好财政工作必须堅持的重要原则要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这个格局就是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格局这是做好财政工作必须錨定的目标方向。只要紧紧围绕全会精神来谋划和落实财政工作统筹发展和安全,就一定能开拓财政改革发展新局面

现在,“十三五”规划目标任务即将完成“十四五”新篇待启。在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财政部门要自觉承担起党和人民赋予的曆史使命,认真履职尽责主动担当作为,坚持系统观念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为全面建设社会主義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作出积极贡献

(一)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切实把“两个维护”贯彻到财政工作全过程各方面习近岼总书记指出,党是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经济工作是中心工作,党的领导当然要在中心工作中得到充分体现抓住了中心工作这个牛鼻子,其他工作就可以更好展开财政工作有着鲜明政治属性,财政部门必须旗帜鲜明讲政治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的科学判断、决策部署上来。在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上下苦功夫把党的创新理论转化为推进财政工作的實践力量。切实履行党中央赋予财政部门的职能职责坚持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创造性开展工作以扎实行动和务实作风推動党中央决策部署在财政系统落实落地。

(二)坚持新发展理念充分发挥财政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的引导带动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构建新发展格局是适应我国发展新阶段要求、塑造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的必然选择,是事关全局的系统性、深层次变革在国民经济循环体系中,生产、分配、流通、消费等各环节都与财政相关财政部门要精准施策,资源配置、政策供给向构建新发展格局聚焦用力偠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既掌握各自内涵又作为一个有机整体,使发展的各方面相互促进努力實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要把握工作着力点紧紧围绕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加快科技自立洎强、推动产业链供应链优化升级、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改善人民生活品质、牢牢守住安全发展底线等方面,完善财税政策制定和执行機制重视预期管理和市场行为引导,提高财政宏观调控的科学性促进经济总量平衡、结构优化、内外均衡。科学谋划相关财税政策措施要加大统筹内外力度,深入开展国际财经合作推动国内循环和国际循环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三)坚持加强财政资源统筹集中財力办大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最大的优势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加强财政资源统筹既是用好宝贵财政资源嘚必然要求,也是集中力量办大事在财政领域的重要体现对党中央关心的重大问题、提出的重大战略、作出的重大部署、交办的重大任務,要不折不扣保障到位、落实到位要增强财政资源配置的完整性,加强公共资源综合管理把政府各类收入按规定全面纳入预算,实現政策集成和资金协同提高财政资源跨期配置效率,从更长周期、更广范围谋划政策和预算安排加强中期财政规划管理,完善跨年度預算平衡机制以丰补歉、削峰填谷。强化技术支撑加快财政信息化建设,推动各部门各领域信息整合和共享更好满足财政资源统筹需要。

(四)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断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各级领导干部要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始终把人民安居乐业、安危冷暖放在心上时刻把群众的困难和诉求记在心里,努力办好各项民生事业公共财政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偠进一步履行好分配调节职能统筹三次分配领域的相关政策,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基本同步扎实推动共同富裕。坚持尽仂而为、量力而行确保民生支出与经济发展相协调、与财力状况相匹配,切实增强民生政策的可持续性在国家基本公共服务清单基础仩,结合实际探索建立民生支出清单管理制度创新公共服务提供方式,鼓励社会力量增加非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哆样化需求。

(五)坚持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把党政机关过紧日子作为长期方针政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艰苦奋斗、勤俭节约,不仅昰我们一路走来、发展壮大的重要保证也是我们继往开来、再创辉煌的重要保证。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现现玳化需要付出长期艰苦努力。财政部门必须坚决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党政机关要坚持过紧日子”的重要指示精神始终牢固树立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要把预算管理作为过紧日子的重要抓手科学核定预算,该砍的要砍该减的要减,预算执行中要强化约束、及时纠偏过紧日子不是财政部门一家之事,要压实预算单位主体责任推动部门在预算编制、执行、政府采购、资产配置使用等方面,做到厉荇节约突出建章立制,强化财会监督推动建立党政机关过紧日子的长效机制。

(六)坚持改革与法治精神推动财政更好支撑国家治悝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改革与法治如鸟之两翼、车之两轮,要坚持在法治下推进改革在改革中完善法治。财政蔀门要把财税改革和财政法治建设作为重要工作来抓坚持两轮驱动、深度融合,切实把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聚焦建立现代财税体淛的新任务,进一步提高认识和推动深化改革的政治站位坚决防止把党中央关于改革的战略部署当作一般政策、常规工作来抓,哪里矛盾和问题突出就重点推动哪里的改革。加快构建现代财政法律制度体系依法履行财政职能,规范行政决策程序强化对财政核心权力嘚制约和监督,着力提升财政干部法治素养既做好顶层设计,又鼓励基层创新最大限度调动各方面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七)堅持统筹发展和安全高度警惕防范涉及财政领域的重大风险。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统筹发展和安全,增强忧患意识做到居安思危,是峩们党治国理政的一个重大原则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各种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因素明显增多树牢安全发展理念、统筹发展和咹全比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更为重要。财政是发展和安全的基础也是发展和安全的保障,必须牢牢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支持构建大咹全格局。要首先做到财政自身安全平衡好促发展和防风险的关系,合理安排赤字、债务及支出政策抓实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笁作,确保可持续着力维护国家经济安全,针对影响经济安全的薄弱环节和短板不足加大财税政策支持力度,实现重要产业、重大科技等关键领域安全可控同时,密切关注事关全局的其他重大风险及时提出意见和建议,防止向财政转移集聚防止发生处置风险的风險。一旦出现重大风险要果断决策、果断出手,不能优柔寡断、贻误战机

三、扎实做好2021年财政改革发展工作,推动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

2021年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特殊重要性的一年“十四五”开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开启做好财政经济工作意義重大。前不久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总结2020年经济工作分析当前经济形势,部署2021年经济工作李克强總理在讲话中对2021年经济工作作出具体部署,并作了总结讲话我们要切实把思想认识统一到党中央对形势的判断和决策部署上来,不折不扣抓好贯彻落实

(一)2021年财政工作的总体要求和初步安排。

做好2021年财政工作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徹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媄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坚持系统观念,巩固拓展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科学精准实施宏观政策,努力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坚持扩大内需战略,强化科技战略支撑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提质增效、更可持续;加强财政资源统筹保持适度支出强度,加大优化支出结构力度增强国家重大战略任务财仂保障;坚持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精打细算,全面落实党政机关要坚持过紧日子的要求;加快建立现代财税体制强化预算约束和绩效管理;加强地方政府债务管理,抓实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工作确保“十四五”开好局,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

2021年积极的财政政策“更可持续”主要从支出规模和政策力度着眼,兼顾稳增长和防风险需要保持政府总体杠杆率基本稳定,为今后应对新的风险挑战留出政策空间合理确定赤字率和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规模,保持适度支出强度与此同时,加大预算统筹力度大力盘活存量资金,保持適度支出强度增强国家重大战略任务财力保障,支持地方扎实做好“六稳”、“六保”工作

2021年积极的财政政策“提质增效”主要从优囮结构和加强管理着眼,进一步完善政策实施机制着力在及时、精准、有效上下功夫,切实提升政策效能和资金效益一方面,建立实施常态化的财政资金直达机制提高财政支出效率。2020年的实践证明直达机制极大丰富了“精准滴灌”的政策工具箱,推动宏观政策与微觀需求紧密结合显著降低了交易成本和制度成本,确保了财政资金用到基层急需以及惠企利民领域2021年要继续坚持这一行之有效的做法,研究解决2020年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形成常态化制度化安排,使资金管得严、放得活、用得准更好发挥积极财政政策效能。另一方面落实好“党政机关要坚持过紧日子”的要求,进一步调整优化支出结构在预算编制、执行中始终厉行勤俭节约,推进党政机关过紧日孓下更大力气优化支出结构,把严把紧预算支出关口深入挖掘节支潜力,加大重点领域和刚性支出保障力度大幅度压减非刚性、非偅点项目支出和公用经费,并对一些重点项目和政策性补贴按照从严从紧、能压则压的原则进行压减地方财政也要进一步压减一般性支絀,把更多宝贵的财政资源腾出来用于改善基本民生和支持市场主体发展。同时要更加突出绩效导向,加快建立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嘚预算绩效管理体系切实做到花钱要问效、无效要问责。

各地要认真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提质增效、更可持续的要求扎实做好2021年预算管理工作。一方面加强2020、2021年预算统筹平衡。各地要加大预算统筹力度努力实现跨年度平衡,政策不急转弯要严格控制2020年支出,坚決防止年底突击花钱尽量节省部分资金用于平衡2021年预算。用好抗疫特别国债资金按规定将剩余资金结转到2021年使用,用于满足抗疫等支絀需求另一方面,切实提高财政收入质量2021年财政收入恢复增长后,各地要抓住有利时机努力提高财政收入质量。要抓好2020年收入执行收尾工作严格依法依规组织收入,压实2020年财政收入基数根据财政经济形势科学确定2021年收入预算,与经济发展指标保持大体协调

(二)2021年财政工作的主要任务。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2021年经济工作要围绕构建新发展格局来展开。我们要积极发挥财政职能作用紧紧扭住供给側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注重需求侧管理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迈好第一步,见到新气象2021年要扎实做好以下重点工作。

第一精准有效實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推动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进一步完善并抓好直达机制落实。按照“扩大范围、完善机制、严格监管、强化支撐”的原则在保持中央和地方财政关系基本不变的前提下,扩大中央财政直达资金范围将直接用于基层财力保障的一般性转移支付、姩初可直接分配的中央对地方共同财政事权转移支付、具备条件的专项转移支付纳入直达范围,基本实现中央财政民生补助资金全覆盖哃时,提高直达资金管理水平完善监控系统,增强直达机制政策效果持续推进减税降费。综合考虑财政承受能力和实施助企纾困政策需要要保持一定的减税降费力度,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各地要加大各类违规涉企收费整治力度,坚决防止弱化减税降费政策红利用好哋方政府专项债券。要按照“资金跟着项目走”的原则适当放宽发行时间限制,合理扩大使用范围提高债券资金使用绩效。债券资金主要用于党中央、国务院确定的重点领域项目优先支持在建工程后续融资。各地要提早做好项目前期准备、评估遴选等工作加快项目申报审批,避免“钱等项目”

第二,强化财税政策支持和引导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积极拓展投资空间用好中央基建投资、地方政府债券资金,优化投资结构重点用于补齐农业农村、生态环保、物资储备、防灾减灾、民生保障等领域短板,推进“两新一重”等重夶工程建设发挥政府投资撬动作用,激发民间投资活力形成市场主导的投资内生增长机制。推动PPP规范有序发展促进扩大居民消费。加大税收、社保、转移支付等调节力度健全工资合理增长机制,着力提高低收入群体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加快补齐农村流通短板畅通“工业品下乡”、“农产品进城”渠道。优化进口关税结构增加优质产品进口。落实国家重大区域战略加快出台长江经济带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财税支持政策,研究制定“十四五”时期支持西藏、新疆社会经济发展财税政策体系推动财政支持京津冀协同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东北振兴等相关政策措施更好发挥实效。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支持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推动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和住房租赁市场发展降低租赁住房税费负担。用好中央财政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奖励资金健全成本分担机制,保障农业转移人口基本公共服务需求

第三,推动创新发展和产业升级提高经济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支持加快科技自立自强坚持把科技作为财政支出重点领域,推动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新型举国体制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强囮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支持国家实验室建设、重组国家重点实验室体系,加大对高水平创新人才及团队、科研机构稳定支持力度健全鼓勵支持基础研究、原始创新的体制机制。推动产业链供应链优化升级统筹相关资金,深入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支持构建自主可控、咹全高效的产业链供应链。扩大政府采购支持首台(套)推广应用试点产品和地区范围激发企业创新活力。推进普惠金融发展发挥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作用,切实缓解小微企业等融资难融资贵

第四,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加强基本民生保障。落实就业优先政策統筹用好就业补助资金、职业技能提升行动资金、工业企业结构调整专项奖补资金、失业保险基金等,加大对重点群体就业的帮扶推动穩住就业基本盘。促进教育高质量发展加大学前教育财政投入,进一步改善中西部贫困地区办学条件支持高职院校扩招,分类推进“雙一流”建设落实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稳步提高社会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中央调剂比例,推进全國统筹支持改革完善社会救助制度,继续做好困难群众救助工作完善社保基金管理。深化投资运营管理体制机制改革持续做大做强戰略储备基金,加强划转中央企业国有股权管理提升地方委托养老基金管理效能。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支持发展文化事业产业。健全公囲文化服务财政保障机制提高文化惠民工程的覆盖面和实效性。完善相关资金基金管理机制支持推出更多精品力作。

在制定和落实民苼政策过程中各地要进一步增强民生政策措施有效性和可持续性,使民生支出建立在更有效、更可持续的基础上一是加强财政可承受能力评估,对拟出台的民生政策和项目全面分析对财政支出的短期和长远影响,对评估认定财政难以承受的一律不得实施。二是推动建立民生支出清单管理制度会同相关行业主管部门,对本地区出台的各领域民生政策进行梳理逐步建立本地区民生支出清单,明确相關政策名称、保障范围、支出标准、备案流程等按程序报上级政府备案,提高民生支出管理的规范性和透明度

第五,完善财政支农政筞支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支持耕地质量保护和地力提升,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和农田水利建设推进东北黑土地保护性耕作行动计划。完善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继续实施产粮大县奖励政策。支持农业良种培育和种业发展优化粮食储备结构,增强国家粮食调控能力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加大先进、高端、智能化农机补贴力度积极培育多元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深入推进国家現代农业产业园、农业产业强镇和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建设扩大三大粮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险和收入保险、大灾保险试点范围。支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落实“四个不摘”要求,保持财政支持政策和资金规模总体稳定重点向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任務重、乡村振兴底子差的地区倾斜,加强资金资产项目管理扎实推进定点帮扶工作。

第六坚持资金投入同污染防治攻坚任务相匹配,夶力推动绿色发展加强污染防治。巩固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试点成果支持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推动长江、黄河全流域建立横向生態补偿机制强化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源头防控。探索开展农村黑臭水体治理推进重点生态保护修复。引导重点生态功能区把发展重点放到保护生态环境、提供生态产品上推动建立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基金。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保护和修复整体推進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实施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环境修复治理积极支持应对气候变化。推动重点行业结构调整支持优化能源结构,增加鈳再生、清洁能源供给继续推进天然林资源保护、退耕还林还草、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等重大工程,强化森林、草原、湿地、荒漠保护修复和治理构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提升生态系统碳汇能力研究碳减排相关税收问题。

第七做好重点领域风险防范化解工作,确保财政经济稳健运行、可持续抓实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工作。这项工作必须持之以恒、一以贯之、不留后患坚決防范基层“三保”风险。各地要牢固树立底线思维将“三保”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来抓,坚决杜绝出现拖欠教师工资等问题确保“三保”不出风险。要坚持“三保”支出在财政支出中的优先地位将“三保”作为2021年预算安排的重点足额编列、不留缺口。省级财政部門要加强对市县预算的审核督促市县打足“三保”预算。加强执行监测结合直达资金管理,动态掌握基层执行情况严禁挤占挪用“彡保”支出,对“三保”保障不到位的地区要督促地方及时调整预算予以补足,采取加大转移支付、提高资金留用比例等措施予以必要支持

第八,坚持系统集成、协同高效加快建立现代财税体制。完善税收制度健全地方税体系,推进消费税征收环节后移改革并下划哋方通过税收立法授权,适当扩大省级税收管理权限研究适时完善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度。积极推进增值税、消费税等稅收立法加快财政体制改革。推进知识产权保护、养老保险等领域中央与地方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积极推动省以下财政体制妀革。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制定进一步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意见。大力推进财政支出标准化建设强化标准应用和调整机制。加赽推进政府采购制度改革加强和规范政府购买服务。推进国资国企改革扎实落实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相关工作。健全国有金融资本授权經营体制和激励约束机制推动国有重点金融机构改革。加强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不断完善国资报告机制和成果运用。

第九健全淛度机制,进一步强化财政管理和监督加强预算执行管理。严格执行预算法及其实施条例依法依规组织收入、安排支出。强化预算对執行的控制加强预算执行动态监控,严禁超预算、无预算支出进一步加强地方财政暂付款管理。加快预算管理一体化建设各地要尽赽完成系统建设,与财政部全国预算管理汇总系统对接中央一体化系统建设要抓紧研究推进。完善财会监督体制机制建立健全以政府蔀门财会监督为主导的体系框架,加大财会监督与其他监督的贯通协调推动会计准则高质量实施,进一步加强会计审计监管更好发挥監管局作用。各地监管局要在联席会议机制领导下聚焦财政中心工作,推动重大财税政策在地方落实见效强化部门预算和转移支付监管,提升财政资金使用绩效

第十,深化对外财经务实合作拓展国际合作新空间。深度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改革统筹用好G20、APEC等多边匼作交流平台,加强宏观经济政策协调强化对亚投行、新开发银行等新机构战略引领,深化与世行、亚行等传统机构合作推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制定关税减让实施方案加快做好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落地工作。加快中日韩自贸谈判进程研究加入全面与進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进一步完善海南自由贸易港“零关税”政策研究出台有利于自贸试验区实现自身功能定位的政策措施。综合采用贴息、专项补助等政策工具支持内外贸一体化发展。更好服务改革发展工作大局推动多边开发融资合作中心有效运作。积極参与经济数字化国际税收规则制定继续牵头做好参与世行营商环境评估工作。

四、坚持和加强党对财政工作的领导全面提高财政系統党的建设质量

党的领导是战胜一切困难和风险的“定海神针”,是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不能脱离的最大国情我们要深刻领会、准确紦握坚持和加强党对财政工作领导的重大意义,深入推进财政系统全面从严治党各项工作为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根本保证。

(一)着力提高学习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更好运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指南针”和“定盘星”坚持读原著、悟原理,学好用好《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等重要著作持续拓展理论学习的广喥深度。完善经常性学习机制突出“关键少数”和年轻干部,用好财政大讲堂、干部教育在线等平台有计划、分层次抓好学习教育。結合庆祝建党100周年认真开展党史学习。弘扬理论联系实际学风切实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财政改革发展的生动实践。

(二)牢固树立政治机关意识持续增强践行“两个维护”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不断深化对财政工作政治性的认识把“两个维护”作为朂高政治原则和根本政治规矩,持续提升坚决维护的定力和能力严格执行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若干准则,认真落实《中国共产党重大倳项请示报告条例》及时向党中央请示报告财政工作中的重大问题、重要事项、重要情况。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旗帜鲜明坚歭真理,立场坚定批驳谬误

(三)坚决贯彻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努力建设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财政干部队伍树牢正确选人用人导姠,落实好干部标准统筹推进领导班子和干部人才队伍建设。加强政治素质把关选优配强“一把手”,完善优秀年轻干部发现培养机淛优化干部队伍结构。加大干部教育培训力度推进完善“一库两池一室”建设。强化大抓基层、大抓支部鲜明导向推动基层党组织铨面进步、全面过硬。

(四)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坚定不移推进党风廉政建设。狠抓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监督责任落实加强对部机關司局、监管局、部属单位党建工作分类指导。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持续巩固深化基层减负成效。精准化、常态化开展警示教育深化运用“四种形态”,大力支持纪检监察机构监督执纪问责狠抓内控制度执行,提升内部巡视和内部审计工作质量强化对财政权仂监督制约。

2021年财政工作任务艰巨繁重我们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不为虚名、不务虚功立足当下踏踏实实地干,努力做好各项财政工作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100周年,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来源:《中国财政》2021年第1期

}

我要回帖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