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德军军衔期间 被击毙的日本将领军衔最高的是谁

抗战中到底击毙了多少名日军将领
抗战中到底击毙了多少名日军将领
抗日战争中,有关日军毙命将领的数目历来存在很大争议,不同版本很多。本人手头有一本早年购买的书籍——《380万军人之死》(作者:西尔枭,1993.9版),书后的附录列出了一份“九一八后毙命中国日军将领一览表”,这份名单共121人,时间跨度是从1931年的“9.18”事变开始,一直到1955年5月止。如果截止到抗战胜利之日(),该名单则有95人。不过,该书并未说明这份名单的来源,而且有些明显的疏漏和错误,例如,“毙命”包括所有的死亡类型,该表格中竟然没有1933年病死在东北的日军元帅武藤信义,另外还把几位负伤的日军将领算成了战死。网络上的很多其它版本也都不够严谨,出于对日军在华所犯滔天罪行的愤怒,往往倾向于把日军毙命的名单列得长一些。几年前,有位“子乔”网友写了一篇带有考证性质的好文章——“抗战击毙日军将领考――兼评国共战绩”,综合参考了很多日方资料,厘清了很多事实真相,同时,对有争议的人物也给出了多方面的说法,以求尽量地公允和客观。
本人根据子乔文章中所提供的信息,在上述95人的名单中新增了9人,总人数达104人;然后把他们分成了若干大类,如:国民党击毙,病死和事故死亡等等;最后配合“百度知道”的词条和其它网上的信息,按步骤进行“去伪存真”的筛查,以尽量基于事实而非民族情感的态度,得出中国军队到底分别击毙了多少名日军将领,当然,真正的真相可能永远是个迷,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去尽量地接近真相。
第一步,去除信息有误的人员,共18人,余下86人。
据子乔考证,大津和郎的职务是
“镇海湾要塞司令官”,
中方资料望文生义,多写成“驻中国镇海要塞司令官”,镇海湾在朝鲜,镇海则在浙江,一字之差,谬之千里。
冈本德三在诺门坎战役中受重伤,一般被认为是被伤兵砍死于齐齐哈尔的医院中,但日方资料一致表明他是死在的医院中,被一精神有问题的伤兵砍死不假。
有马正文以下4人均死于与美军的海战,有马正文更是“神风敢死队”的“发明人”,死亡海域在台湾以东的太平洋中,说属中国领域有些勉强,故凡是死于远海和美海军之手的共4人均从名单中剔除。
第二步,去除病死和其它非战死亡的人员,共7人,余下79人。
渡久雄和藤堂高英之死有争议,日方资料说病死,中方则认为是被击毙的,此处采信日方资料。服部晓太郎也是如此,但采信中方说法,视为被抗联击毙。
木谷资俊之死也有争议,日方有当时的军方电报,证明木谷资俊是病死而非战死的,故采信日方说法。
酒井美喜雄在诺门坎战役中受伤,在后方医院得知战役失败后自杀身亡,属非战死亡。
第三步,去除飞行事故或意外死亡的人员,共人,余下人
内藤正一是在指挥演习时意外坠入战壕毙命的,其余10人均死于飞行事故。
大角岑生和须贺彦次郎是同机死亡的,大角岑生更是日本海军的元老级人物,是毙命于中国的第一名大将军衔的日军将领。对其死因有争议。当时,大角岑生乘坐的飞机出现了引擎故障,一种说法是国民党在广东的一支游击队发现了飞机,于是一阵射击后将飞机击落。战后询问了一些当地人员,并不支持此说法。更可能的情况是该游击队是在坠机后才赶到现场的,并搜出了大量日军准备进攻东南亚的绝密资料。故本人采信事故说。
第四步,去除苏军在诺门坎战役中击毙的人员,共人,余下人。
诺门坎战役发生地在今中蒙边境,大部分在蒙古国境内,但当时蒙古在法理上还属于中国,故算为在中国击毙是无可厚非的。
第23师团长是小松原道太郎中将,他在战役失败后被解职,后来他在日本的第23师团阵亡将士的墓前剖腹自杀。
日军在诺门坎战役中可谓惨败,苏军的损失也不小啊,但苏日双方的阵亡人数一直是个迷,官方公布的数据都不可信。最新的推测是日军阵亡人数在1.8万人左右。而苏军的阵亡人数大约为
诺门坎战役虽然不大,但对二战日后的影响很深远,例如:
此战使日本重新认识了苏军战斗力(此前明显低估了),加上西伯利亚没有日本想要的资源,苏德签订互不侵犯条约,以及天皇是“南下”派等等诸多因素,促使日军决定南下,从而把美国拖入二战,从而中国不再孤军与日本抗战。
朱可夫将军一战成名,得到斯大林的重视,为日后苏军的胜利埋下了伏笔。
有了诺门坎的完胜,苏联吃准了日本不会北上,因此在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时,斯大林才敢果断地从远东的30个师中抽调了20个师赶赴斯大林格勒,最终围歼了德国的33万精锐集团军,彻底扭转了二战的局势。当然,中国战场拖住了日军大部分兵力也是日本不能进攻苏联的重要原因之一。
&第五步,去除中美联合空军或美空军单独击毙的人员,共6人,余下55人。
小笠原数夫之死颇具争议,中方认为是被我方飞行员击落的,日方却认为是因故障而坠亡的,双方证据都不充分。因为当时的中美联合空军以美方飞行员为主,技术也是美方飞行员更娴熟。因此,此处取折中方案,即不认为是飞机事故,也不认为是中方飞行员击落的,而把它算作中美联合空军击落。
据子乔考证,横山明和黑川邦辅是同机而亡的,但死因存在事故和击落的争议,本人采信击落说。
该表中有2人是被美空军单独击落的,但由于事发地点属于中国领空确定无疑,因此不被列入去除名单中。
第六步,去除抗日武装和其它义士击毙的人员,共10人,余下45人
有很多中文网站都把日野武雄(少将)列为被东北抗日武装所击毙,但在日方资料中查不到此人,子乔对此的评级是“严重怀疑”,有人说他是伪满的少将而非日军少将,故不收录。
对涩谷伊之彦,日方资料只是说“昭和10.12.14死去”,但没说死因。中方认为他是被抗联打死的,现采信中方说法。
服部晓太郎之死也颇具争议,日方资料倾向于病死说,而中方认为是遭抗联伏击而亡,事后日军相关人员为推卸责任才向上报告说病亡。子乔对此的评级是“基本可信”(指被击毙),故采信击毙说。
第七步,去除被刺杀的人员,共4人,余下41人
说明:此表中除了白川义则的死因是清楚的之外,其它3人的死因都存在较大争议,或者说真相不明。
浅野嘉一,普遍的说法是他因残酷虐待工人,于是被中共工人救国队杀死。而日方的说法则是“战病死”,即被击伤而死,以浅野的职位,似乎不太可能是在战场上受伤,故采信被工人打死的说法,但说是共产党领导的工人所为有些勉强,故笼统地说“工人”。
吉川贞佐被子乔列入“严重怀疑”类,原因是不但在日方资料中找不到此人,也找不到他的职位。但中方却能详细地描述出整个刺杀过程,而且刺杀的策划者和执行者都有名有姓,并且安全逃脱后活到了战后,有第一手资料,很难让人相信这是假的,故收录。据说,这次行动是国民党中统和共产党地下组织联合策划的,具体执行者是中共党员,故算作国共联手的锄奸行动。
大桥熊雄的尸体是在北京护城河中被发现的,目前主流的说法是中共地下党策划并执行了这次暗杀,但没有任何可靠资料佐证,因此也不能排除国民党或其它抗日组织所暗杀的可能性。故采信暗杀说,但被谁所杀不详。
至此,经过了上述七步的筛查后,中国军队一共击毙的日军将领人数合计共人。
第八步,共产党击毙的日军将领,共6人,余下35人。
说明:此表中除了阿部规秀的死因确切无疑外,其它5人都曾有过争议。
对清水喜代美和吉川资的死因,之前均有争议,后来各方的证据越来越清楚地表明他们是被八路军所击毙的,清水喜代美更是被八路军击毙的日军将领第一人。
对沼田德重的疑问是,沼田的第114师团被令要求回国休整,而沼田是在这之后的8.12死亡的,似乎矛盾。中方对此的解释是,沼田是7.16遭八路军鲁西军区主力伏击,身负重伤,因而没能马上回国,后抢救无效死亡。现采信此说。不过这样一来,沼田德重就成了被中国军队击毙的首位日军中将。并且,虽然同为中将,沼田是师团长,阿部规秀只是旅团长,级别只会在阿部之上,而共产党宣传最多的还是击毙阿部规秀,可能是对击毙沼田德重的准确性也吃不准吧。另外,还有人认为是国民党的于学忠部击毙的沼田德重,不过证据不足,不予采信。
山县业一被认为是被新四军(孙仲德部)击毙的,而且是新四军击毙的唯一的日军将军。其余的5人均是被八路军击毙的。
有意思的是,共产党击毙的日军将领的“质量”颇高,居然有“4中2少”,远远好于国民党的击毙“质量”,笔者历来不相信偶然因素,不知该如何解释上述数据。
解放战争期间,共产党军队还击毙了一名曾经的日军将领
元香罄(少将,曾任第14旅团旅团长),他当时已被阎锡山的部队所收编,毙命于1948.7。
第九步,国民党击毙的日军将领,计35人。
国民党击毙的这35名将领的可信度都较高,其中大将2人,中将8人,少将25人。
35人中,只有4人未被追晋,这主要是日军有追晋(追授)的传统,尤其以大佐追晋少将为甚,在25名少将中只有2人没有追晋,也就是说,有23人在被击毙时只是大佐军衔。
如按照被击毙时的军衔统计,这些日军将领的“质量”将大大缩水:大将(无),中将4人(其中2人死后追晋为大将),少将8人(其中6人死后追晋为中将),总共才12人。算上共产党击毙的,也不过:中将6人,少将11人,共17人。只有子乔估计的上限(30人)的一半。这的确也出乎本人的意料,不过细想一下,这也许就是当时中日两军战斗力差别的反映。国民党阵亡将领在排除了被追授为少将和少数非战斗死亡之外,人数仍接近100人(本人另文分析),双方的比例高达5-6 : 1(中:日),而中日双方军队在战争中的总死亡人数正好与这个比例吻合:中方320万人,日军55万人(取各种不同说法的中间值),这应该不会是巧合吧。
下面是从到,在中国毙命的日军将领分类统计表,共86人。
如果我们按照毙命时的军衔统计,则得到下表,共38人。
如果我们只计算国民党、共产党、抗日武装和刺杀这些中国人有关的类别的话,人数只有人。其中,在上海刺杀日寇大将白川义则的是位韩国义士,应该排除。前文说过,中美空军的战绩算作美军会比较客观,因此也不算。这样,由中国人击毙的日军将领总数为人,8中少,0大将。
&注:上述数据根据博友的质疑作了修正,主要是按毙命时的军衔计算,中将数应为4人,而非之前的2人。
下面是本人对国共抗日的一点个人看法。
近来出现了很多贬低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所作贡献的声音,本人试图站在客观的立场,尽量以可靠性较高的数据和事实为依据,分析了国共双方在抗日战争中击毙日军将领的情况。客观地说,共产党过去是刻意贬低了国民党在抗战中的主导地位和巨大牺牲,但因此走向另一个极端,全面否认共产党的抗日贡献也是错误的。八路军加上新四军总共不到7万人,却通过发动广大民众,开辟、发展和巩固抗日根据地,牵制了大量日军部队,最终击毙了6名日军将领,与国民党相比,“效率”和“质量”之高令人乍舌(有数据为证)。当然,我们不能就此得出共产党军队在消灭日军部队方面也有如此之好的战绩,但至少贬低共产党抗日贡献的说法是站不住脚的。
之前共产党说国民党是“消极抗日,积极反共”,这自然不准确。本人以为,国民党是“被迫积极抗日,时刻不忘反共”两手抓,而且试图“两手都要硬”。如果不是日本人欺人太甚,发动了“七.七事变”,以及张学良的兵谏,蒋介石应该还会继续执行“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因此说国民党“被迫抗日”是有根据的。但迫于日本人的强大军事压力,其反共之手还是弱于抗日之手。看看国民党军队与日军的22次大战役,以及阵亡了320万将士就知道了。因此,如果抗日表现的满分为10分,本人给国民党打7分,1分扣在国难当头,还不忘反共,制造内耗。2分扣在指挥水平和战斗力实在太差,加上军内派系斗争激烈,导致自身和百姓的巨大伤亡。
而共产党方面则是在保证自身生存的前提下,“扩充实力,积极抗日”两手抓,也是“两手都要硬”,其结果是“扩充实力”之手的效果要好于抗日之手,因为到抗战胜利之时,八路军发展到100万人,扩大了20倍;新四军也发展到了30万人,扩大了30倍。同样,我也给共产党的表现打7分,2分都扣在有保存实力之嫌,在抗战如火如荼之时,居然让359旅在南泥湾当了4年的农民;陕甘宁的留守兵团也达9个团之多,要知道,八路军的三个主力师一共只有15个团。1分扣在被动反“扫荡”有余,主动出击不够。除了初期的“平型关大捷”(其战果一直被夸大了,本人有另文讨论),八年中值得一提的只有“百团大战”了。还是让数据说话,从1940.11(即“百团大战”结束)击毙饭田太次郎后,有4年半的时间,八路军(不算新四军)再也没有击毙日军将领的记录,这应该不仅仅是巧合。本来化整为零,保存有生力量无可厚非,但影响消灭日军的数量而被扣分也是不冤的。
总之,抗日战争的胜利是整个中华民族的胜利,而非一党一人之胜利,不顾事实地贬低任何一方的贡献都是不正确的,我们民族只有团结起来,避免内耗,才能更加强大。
附录一:在中国毙命的最高级别日军将领名单(共7人)
附录二:在中国被处决的日军战犯将领名单(共10人)
镝木正隆是第一个被处决的日军将级军官,是由美国在上海设的军事法庭审判的,主要原因是他杀害了美国飞行员,以对中国人民所犯罪行而言,比他严重的有很多,如第13军司令官泽田茂曾在青浦杀害了800多人,却只被判了5年徒刑。这说明了美国军事法庭的双重标准。左近允尚正的情况与此相似,主要因为杀害了65名英国人而被处死的。另外还有一些曾在中国犯下滔天罪行的战犯在的“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受审,最终只有东条英机等7人被处以绞刑。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议定官等职,先后任多届内阁的海相,1931年晋升为海军大将。
1941年初,大角岑生代表日本最高军事当局来华策划南进、扩大侵略战争。2月5日凌晨,大角岑生一行从广州乘海军巨型运输机起飞,由6架战斗机护航,飞往海南岛准备就任南太平洋舰队司令官。途中飞机引擎发生故障,于是便返回广东中山县大赤坎乡上空准备降落。中国军队发现后,立即组织密集的机枪火力向空中射击,飞机被击中后坠毁。
事后,游击队员从飞机残骸里搜出了大批日军绝密文件,其中包括大角岑生草拟的日本海军南进程序计划的详细记录。
如果算追晋的至少还有冢田攻,是抗日战争中被中国军队击毙的日军陆军最高将领。
您的举报已经提交成功,我们将尽快处理,谢谢!
海军大将大角:抗战时国军击毙的日军最高级将领
深圳新闻网
【字号:大 中 小】
大角岑生曾经历过两次世界大战...
我只知道阿部规秀,阿不规秀不知道.
大家还关注
(window.slotbydup=window.slotbydup || []).push({
id: '2081942',
container: s,
size: '1000,60',
display: 'inlay-fix'}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琼崖纵队授军衔将领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