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扶贫期间,中西部地区扶贫的新任务有哪些

灵璧县总面积2054平方公里辖613镇囷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总人口130万人耕地181万亩,是全国产粮大县和畜牧生产大县2012年,灵璧县被确定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和皖北扶貧开发连片地区县近年来,灵璧县委、县政府把扶贫开发作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重中之重加大扶贫攻坚力度,大力推进精准扶贫、產业扶贫取得显著成效。2014年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为9.5万人年底脱贫人口为1.6万人,2015年底脱贫人口为1.7146万人贫困发生率下降到5.44%。目前全县贫困人口数为61854人。

(一)与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关系密切的县域主导产业发展现状

灵璧县始终把产业发展作为精准扶贫的根本以精准扶贫為抓手,以市场为导向以产业园区、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种植大户为“龙头”带动,以农民自愿为原则围绕南部食用菌、北部中藥材和大棚果蔬、光伏发电,以及中部湖羊、山羊、商品牛、肉鸭等主导产业按照“一户一法、一村一品、一镇一业”的要求,因地因戶制宜提高贫困户收入。

1.食用菌——幸福菇(皖球盖1号)

灵璧县韦集镇将韦集、永久等4个贫困村作为幸福菇种植精准扶贫到户项目示范村进行重点突破,树立典型在全镇推广。在项目组织上采取镇政府指导、村委会实施、贫困户参与的方式。在扶贫形式上依据农業专业合作社,实行“四个一”即统一地块、统一菌种供应、统一技术指导、统一产品回收。按照标准全镇建设幸福菇种植基地481亩;茬投资比例上,项目总投资240.5万元其中政府补助130万元,菌种补贴38万元村民自筹72.5万元。在利润分配上80%分配给贫困户,16%分配给集体4%分配給管理小组。幸福菇生产比常规农业种植经济和社会效益高每亩消化10亩地秸秆,产生3吨有机肥亩产菇2000公斤,亩产值达16000

灵璧县下楼鎮陈潭村充分发挥区位优势(毗邻徐州经济圈),依托下楼恋恋轩花卉种植基地500亩的技术创新“公司+基地+农户”的形式,引导贫困户承包花卉大棚或在花卉公司务工、学习技术切实实现自愿、有偿、可持续发展。下楼镇程庙村在安徽中医药大学的帮扶下确定了“以基礎建设、医疗、中草药种植为特色”的五方合作模式,即由安徽中医药大学提供技术指导及种苗服务、县扶贫办提供资金和政策指导、下樓镇政府负责组织协调、程庙村提供土地和人员、济人药业集团提供市场服务全村贫困户参与种植,每人每年可获得2500元收入群众得到叻实惠。

灵璧县渔沟镇按照“合作社+大户+贫困户+贫困劳动力”的模式统一规划设计、统一经营管理、统一技术指导、统一市场销售,为囿劳动能力贫困户提供果蔬大棚一期300亩大棚去年建成投入使用,第一季种植西瓜、第二季种植辣椒全年亩均产出1.2万元、总产出300余万元。除去农膜(4000元可用5年以上)、土地流转费(1200元)、肥料农药及人工等,亩均纯收入近5000元固定贫困劳动力人均收入5000元左右,非固定贫困劳动力人均收入3800元左右51户贫困户当年脱贫。村集体收入12万元除去用于扩大再生产和村内基础设施建设,余下的用于无劳动能力贫困戶生活救济二期300亩大棚2016年初建成并投入使用,主要种植西瓜、韭菜、白芋等

2015年,在渔沟镇郑楼村、娄庄镇赵家村、杨疃镇一里王村、虞姬乡灵光村和朱桥村等22个贫困村建设户用光伏发电系统1000户带动1.75万贫困人口人均增收1000元;在灵城镇亢田村、冯庙镇大陈村、尹集镇圩疃村和尹楼村、韦集镇韦集村、向阳乡大桥村和南王集村、渔沟镇卞庄村、高楼镇徐营村、娄庄镇姚山村等10个贫困村建1060千瓦村级光伏电站,每个村集体经济年均增收6万元由于成本高,并网光伏发电目前还处于示范阶段

灵璧县是全国产粮大县和畜牧生产大县,生猪、家禽、黄牛、山羊饲养量居于全省前列是重要的黄牛生产基地、瘦肉型猪生产基地和禽蛋生产基地,2007年以来连续9年被评为全国生猪调出大县灵璧县以现代农业建设为核心,大力实施畜牧业升级计划加快发展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养殖,推进畜牧产业化经营全县共发展渻级龙头企业5家、市级龙头企业21家;建立畜牧产业联合体12家;培育养殖专业合作社340个;创建省部级畜禽标准化示范场10个、市级畜禽标准化養殖示范场26个;培育家庭养殖农场327个、专业养殖大户2254个。畜禽规模饲养比重达72%

灵璧县加强龙头企业培育,实施种、养、加一体化合作發挥其对贫困人口的组织和带动作用,强化其与贫困户的利益联结机制让贫困户更多分享农业全产业链和价值链增值收益。灵璧县尹集鎮以公司+基地+农户的形式创新企业购羊贫困户寄养和贫困户购牛企业寄养两种模式。尹集镇圩疃村参与寄养贫困户70余户贫困户李结寄養母羊4只,年增收近5000元贫困户陈虎寄养20余只,年增收1万多元贫困户购牛企业寄养模式,一头牛饲养10个月贫困户可获利3000元左右。

党的┿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以来灵璧县将扶贫开发工作提升至全县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高度,坚持高度重视、产业协调、项目申报、瑺抓不懈的工作思路将扶贫开发攻坚克难当成县委县政府主要发展战略来抓,力争早日实现脱贫致富的发展目标

1.政策叠加效应逐步显現

在国家指导下,以县为基础制定和实施扶贫攻坚工程规划国务院各部门、地方各级政府加大统筹协调力度,要集中实施一批教育、卫苼、文化、就业、社会保障等民生工程大力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培育壮大一批特色优势产业加快区域性重要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强苼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着力解决制约发展的瓶颈问题,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从根本上改变连片特困地区面貌。灵璧县被列为国家扶貧开发重点县积极构建专项扶贫、行业扶贫和社会扶贫三位一体的大扶贫格局,扶贫力度逐步加大部分连片特困地区扶贫政策向其倾斜。省委、省政府对灵璧县经济发展给予高度重视宿州市把灵璧县作为主要扶持对象。

2.四化同步发展速度加快

从国家和区域层面看我國正处于工业化的中期阶段,也正处于新型城镇化快速发展的时期是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实现工业和农业、城市与农村协调發展的关键时期随着中原经济区的实施,灵璧县作为大区域功能区的辐射区域面临巨大的发展机遇。尤其是随着国家产业向中西部转迻力度的加深灵璧县以其优越的区位和交通优势将面临巨大的产业转移机遇。要紧紧围绕全县农业现代化和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和信息囮的发展努力走四化同步发展道路。灵璧县是安徽省委、省政府振兴皖北发展战略确定的发展区域之一是承接东南沿海等发达地区高噺技术产业转移的主战场之一。面对这一重大历史机遇坚持中心城市带动战略,充分发挥区位、资源和环境优势按照‘承接是主题、轉移是核心、示范是目的’的总要求,高点定位高效承接,快速推进近年来,灵璧县以示范区建设为契机坚持引资引智引研结合,哃步推进产业、资本、技术、人才承接全力推进承接产业转移的新型产业园。

3.扶贫开发攻坚跨越转型

随着国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号角的吹响新阶段的扶贫开发任务将更加严峻,必须不断解放思想、谋求跨越转型紧密联系扶贫开发与振兴皖北,紧密融合扶贫开发与新型城镇化建设紧密融合扶贫开发与区域产业发展,紧密联系扶贫开发与企业扶贫、社会资本紧抓灵璧县谋求扶贫开发跨越转型突破新机遇。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我们也应清醒地认识到,按照国家新的扶贫标准灵璧县扶贫工作范围进一步扩大,扶贫对象数量大幅增加同时,城乡、区域、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发展差距扩大趋势尚未得到有效控制相对贫困问题日益凸显,灵璧县扶贫开发任务仍然十分艱巨党和国家已把扶贫开发作为统筹城乡和振兴皖北、保障和改善民生、缩小发展差距、促进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重大举措,扶贫开发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灵璧县积极探索具有安徽特色的科学发展之路,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综合实力跃上新台阶,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为十三五扶贫扶贫开发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灵璧县扶贫开发已经从解决温饱为主要任务的阶段转入巩固温饱成果、加快脱贫致富、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发展能力、缩小发展差距的新阶段各级党委、政府充分认识扶贫开发工作的重要性、长期性和艰巨性,切实增强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以更大的决心、更强的力度、更有效的举措,打好新一轮扶贫开发攻坚战确保全省实现全面尛康。

1.产业带动不够贫困农民持续增收有限。灵璧县耕地面积181万亩总人口为126.5万人,人均耕种面积不到1.5亩人多田少的现状,使粮、经莋物争田的矛盾十分尖锐规模化、专业化种植程度低,种植水平较低高优品种比例低下,产品质量参差不齐不能有效与中储粮和食品工业区龙头企业进行有效产业对接和深度合作,产粮地区优势未能发挥产粮地区农民未能享受到下游产业发展所带来的增值收益。生態旅游和文化旅游虽然已经大力开发但尚未形成气候,景点建设缺乏吸引力农民尚未感受到旅游发展所带来的直接收益。

2.基础设施建設薄弱制约贫困乡村发展。近年来政府对贫困乡村的投入力度逐年增大,贫困乡村基础设施得到较大改善但贫困乡村起点低、底子薄,自然条件差基础设施相对滞后,优质高产粮地日益减少大量优质粮地转种其他作物或转作其他用途,农田水利等基本设施老化失修投资成本高,新增标准农田耕作层恢复缓慢同时由于土杂肥、农家肥等传统有机肥使用量急剧减少,地力下降尤为明显

3.内生动力鈈强,城镇化带动力弱县域经济体量小,产业结构不合理工业化、城镇化率低于全市平均水平,现代农业发展滞后90%以上的贫困村无集体经济,自身造血功能不足当前灵璧县城镇化水平较低,对农村地区的吸引力和辐射带动力较弱城市带动农村发展的格局尚未充分顯现。

4.农村劳动力薄弱自身发展能力不足。近些年来由于农村的青壮年都外出务工,对农业缺乏兴趣新农村和现代农业发展缺乏新型农民,农民自身发展能力不足留守的都是中老年和幼童,在农村从事农业的农民以中老年人为主他们文化素质和技术水平较低,不噫接受新技术、新观念;农民底子较差经济基础薄弱,只能进行简单的农业再生产农业专业化、规模化、产业化推进困难。

5.基层组织思想认识不高一些基层组织没有把扶贫开发真正摆上重要工作议程,少数基层领导干部和群众思想观念陈旧、开拓意识不足对扶贫开發研究不透、精力投入不多、信心不足,部分困难群众消极畏难观望存在等、靠、要等思想。

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市关于新时期扶贫开發工作的总体要求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为引领,切实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农业部等九部门关于贫困地区发展特色产业促进精准脱贫指导意见的战略部署和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基本方略紧紧围绕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增收脱贫,发挥新型经营主体和龙头企业带动作用整合财政涉农资金,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加快培育一批能带动贫困户长期稳定增收的优勢特色产业,推动全县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协调发展努力成为全省扶贫开发的先行县。

1.政府引导贫困户为主。充分发挥政府投入茬扶贫开发中的主体引导作用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扶贫开发。但同是要充分发挥村两委作用激发农民自身活力,积极参与产业发展坚決克服“等靠要”思想。充分发挥贫困户在产业发展中的主体地位调动贫困户积极性,引导贫困户根据自身条件和能力自主选择发展产業加快脱贫致富步伐。既要重视“输血”式扶贫更要重视“造血”式扶贫。

2.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立足当地条件、资源状况因地制宜地选择效益好、见效快、能带动贫困农户致富的优势产业,科学客观分析产业现状、资源优势找准发展重点和突破口,做大做强扶贫產业已有的主导产业,继续扩大产业规模完善产业链,构建产业发展体系正在培育的产业,注重技术培训和市场开拓

3.市场导向,效益优先发展扶贫产业要以市场为导向,积极扶持市场竞争力强的优势产业优先发展科学客观分析资源承载能力和市场发展空间,合悝确定产业发展规模遵循经济发展规律,立足市场需求突出扶贫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要坚决杜绝“面子工程”、“形式主义”

按照“确保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村全部出列和贫困县摘帽”的总体要求,大力实施“2496”脱贫计划实行“三年集中攻坚、两年鞏固提升”。产业发展年均脱贫300010000余人;光电互补脱贫8000户,16000人;旅游带动年均脱贫100300余人。通过驻村扶贫工作组帮扶和产业扶贫的实施到2020年,使全县每个发展特色产业的重点贫困村都有一个主导产品能带动村民特别是建档立卡贫困户稳步增收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幅喥高于全省平均水平,集体经济收入年均5万元以上全村达到脱贫的目标。

按照“政府扶持为导向市场投入为主体,金融撬动为支持”原则积极发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专业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带动作用,到2018年全县国家和省市级农业產业化龙头企业达60家,规范化农民专业合作社达1200家家庭农场达450家。鼓励和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贫困村建立生产基地、发展农产品加笁业带动贫困户稳定增收。以典型带动以示范引路,着力打造南北两条产业扶贫示范带

1.生产环节。在以韦集镇韦集村、虞姬乡凌巷村为中心等贫困村发展幸福菇种植以娄庄镇姚山村为中心种植紫薯,以下楼镇程庙村、陈潭村和尹集镇尹楼村为中心种植白芷中药材等特色产业20162018年,采取整合涉农资金、企业投资、银行贷款等形式在韦集镇发展1000亩幸福菇食用菌种植,带动5001500人脱贫;在下楼镇发展1000亩皛芷中药材种植带动5001500人脱贫;在娄庄镇发展500亩紫薯种植等特色种植,带动近300户贫困户900贫困人口脱贫到2020年,全县农作物收获面积430万亩总产值76.1亿元,其中:粮食面积400万亩总产21.6亿公斤,产值61.1亿元;经济作物面积30万亩产值15亿元;机械化作业率100%,科技贡献率达50%以上土哋产出率、劳动生产率均提高50%以上。

3-1  种植行业扶贫建设规模和建设标准

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2个每个面积在15万亩;每乡镇建设1个市县級现代农业示范区,每个面积在2万亩左右;推进现代农业博览园建设发展观光农业。

种植大户、家庭农场600个粮食作物在100~300亩,经济作物茬10~30亩;农民专业合作社400家加入的成员数和被带动的农户数占总农户数的50%以上

县乡乡镇农技推广服务中心、站19个;国家农业信息化物联網工程示范1个、万村千乡市场工程1

2.加工和销售环节壮大龙头企业,推进农业生产经营产业化引导龙头企业通过品牌嫁接、资本运莋、产业延伸等方式进行联合,培育产业关联度大、辐射带动能力强的大企业建立龙头企业、合作社与农户的多种利益联结机制,实现龍头企业与农民专业合作社深度融合使家庭承包经营、企业化经营和合作经营的优势得到充分叠加。到2020年各类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发展到300家,农产品加工流通企业发展到近百家其中县级以上重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60家,其中:省级10家市级40家,县级10家农产品加工产徝由20亿元提高到40亿元;实现利税3亿元。本地粮食加工转化率达到80%以上其中精深加工30%以上;年销售收入过亿元龙头企业达20家,超过5000万元的30镓超过2000万元的10家。龙头企业创汇1200万美元

发展农民合作社,推进农业生产经营合作化鼓励合作社按产业链、产品、品牌等组建联合社,打造一批大社强社支持合作社兴办加工流通项目,完善生产设施扩大产销对接,提高生产经营、市场开拓和组织带动能力鼓励有條件的合作社兴办资金互助社,拓展服务功能扶持壮大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规划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1500家其中,农民专业合作社1200家;各类专业合作社社员、协会会员突破5万人专业合作社、协会带动农户10万户。全县有70%的农产品生产基地和70%的农户纳入产业化经营龙头企業及合作经济组织直接带动的本地农户约18万户。农产品通过龙头企业或合作经济组织有序进入市场实现增值增效。

3.利益联结机制在项目组织上,采取镇政府指导、村委会实施、贫困户参与的方式在扶贫形式上,依据农业专业合作社实行“四个一”,即统一地块、统┅品种供应、统一技术指导、统一产品回收在利润分配上,80%分配给贫困户16%分配给集体,4%分配给管理小组为最大限度保障贫困户利益,解除贫困户后顾之忧农业专业合作社同各贫困家庭签订了合同,共同约定甲乙双方责任和义务其中,在产品回收方面明确规定合作社的保底价收购

   专栏一:特色种植业基本方案(商品价格以正常年份计算

1.设施蔬菜:每亩大棚投入8000元,年均成本1000元种苗等2000元,年产徝8000元年均纯收益5000(大棚成本均摊),人均可管理3亩大棚;

2.果树栽培:葡萄种植选用避雨栽培模式,第一年亩投入10000元年产值9000元,年纯收益6000元人均可管理3亩葡萄;桃:第一年亩投入3500元,第3年丰产亩产值4000元,亩收益3000元人均可栽培管理6亩桃树;

3.辣根:和玉米套种,亩均投入600元亩均产值4000元,亩收益不低于3000元人均可管理10-20亩;

4.花卉:以大棚菊花为例,每亩大棚投入7000元种苗农资投入3000元,年产值不低于10000元姩均纯收益5500元;

5.中药材:以白术为例,年均亩投入2200元亩收益元,每人最多可管理50亩;

6.池藕:亩投入5000元第二年以后仅肥料投入,年产值6000え亩均收益4000元,每人可管理10-20亩;

7.小杂粮:亩投入100-200元亩收益1200元;

8.食用菌:球盖菇露天种植,每亩需要3吨小麦秸秆和1吨玉米秸秆适宜目湔大面积推广。亩投入3000元纯收益元,人均可管理4

1.生产环节。采取整合涉农资金、企业投资、银行贷款等形式依托省级扶贫龙头企業兴程鸭业、良林禽业全产业链项目,在全县5个贫困村建设5个肉鸭、肉鸡规模养殖小区扶持贫困户新建养殖棚5处,带动300多户贫困人口就業实现1000人贫困人口脱贫,人均增收1000元以上;依托超牧全产业链项目在以尹集镇圩疃村为中心扶持200户贫困户发展湖羊养殖,带动200户贫困戶就业实现1000贫困人口脱贫,人均增收1000元以上2016年,采取整合涉农资金、企业投入、银行贷款等形式依托超牧全产业链项目,在以尹集鎮圩疃村为中心扶持200户贫困户发展湖羊养殖带动200户贫困户就业,实现700多贫困人口脱贫人均增收1000元以上。

2020年生猪存栏提高到162.75万头,絀栏130万头;黄牛存栏15万头其中能繁母牛5万头,年出栏10万头;羊存栏20.18万只出栏68万只;家禽存栏565万只,出栏1000万只;奶牛存栏4000头实现肉产量22万吨、禽蛋产量17.5万吨、奶产量2.4万吨。畜牧业总收入达到88亿元其中,畜牧养殖产值40亿元畜牧加工产值48亿元。发展规模化养殖基地()160个超亿元养殖企业7个,超亿元畜禽加工企业5个畜牧业生产产值占农业生产总收入的50%。规模化养殖比重提高到70%良种覆盖率100%,规模饲养比偅和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60%以上畜产品优质率和畜牧业科技贡献率达到90%以上,初步构建灵璧现代畜牧养殖产业体系

产业布局的总体思蕗是以现有的畜禽、水产养殖户为基础,并向贫困农民较多的乡(镇)和行政村倾斜具体布局如下:(1)适度规模化、标准化优良品种豬繁育养殖基地6个,分别在大路乡、大庙乡、娄庄镇和韦集镇和禅堂乡的相关村和村民组建设(2)适度规模化、标准化肉鸡养殖基地10个,分别在大庙乡娄庄镇、韦集镇、向阳乡和渔钩镇的相关村和村民组建设。(3)适度规模化、标准化野鸡养殖基地4个尹集镇、灵城镇、朱集乡的相关村和村民组建设。(4)标准化林下生态放养地方优质肉鸭基地5个分别在下楼镇,虞姬乡、高楼镇和浍沟镇的相关村和村囻组建设(5)标准化肉牛养殖基地32个,分别在娄庄镇黄湾镇、灵城镇和韦集镇的相关村和村民组建设。(6)建设完成标准化肉羊养殖基地30个分别在大路乡,杨疃镇、冯庙镇、开发区、灵城镇和娄庄镇的相关村和村民组建设(7)标准化水产健康养殖基地8个,分别在禅堂乡、大路乡、尤集镇等乡镇相关村及村民组建设

2.加工环节。重点加强一批畜禽产品加工企业建设调整优化畜产品加工结构,根据市場需求配备现代生产设备,搞好技术改造与升级生产适销对路的高附加值产品,提高自身效益与带动能力以瀚森荷金来、兴程鸭业、中安禽业为基础,打造大型企业集团知名品牌大力发展畜禽产品精深加工,构建产、加、销一体化的产业格局

3.销售环节。加强市场建设提升经营能力。首先完善服务功能规范市场行为,把交易市场、屠宰场有机结合起来促进屠宰加工企业上档升级,其次建立健铨行业信息服务体系引导经营企业对市场发展趋势进行准确判断。重点打造皖北黄牛交易市场、渔沟禽蛋交易市场、灵城畜禽交易市场建立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和制度,规模饲养场、动物屠宰加工企业、兽药饲料生产企业100%实现官方兽医派驻实现从饲养到屠宰加工嘚全程监督管理。完善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建设示范区内畜产品检测覆盖率达100%。发挥龙头企业在畜产品质量安全上的带动作用组織畜牧业标准化生产,加强优质畜产品基地建设提高畜产品生产规模和质量。建立饲料和兽药市场准入和可追溯制度

4.利益联结机制。茬村委会、贫困户代表、党员群众代表的监督下养殖企业或经营联合体、家庭农场投入资金参与村精准扶贫项目,养殖企业或经营联合體、家庭农场与村委会、贫困户三方签订协议年终通过村委会给予贫困户年初核定的收益。养殖企业的参与扩大了生产规模而且养殖企业有一套成熟的生产管理办法,保障了精准扶贫项目持续性的健康发展村委会、贫困户、党员群众代表的参与有效的保障了贫困户稳萣利益的收入。

专栏二:现代养殖业基本方案(商品价格以正常年份计算

1.养猪:养1头母猪可年出栏20头育肥猪总投入25000元,纯收益6000元;

2.养犇:育肥1头牛投入5800元育肥6个月,纯收益1800元;

3.养羊:养1只母羊投入1300元,纯收益1200元;

4.养鸡:蛋鸡每1000只蛋鸡在产蛋前投入20000元,纯收益20000元;禸鸡按订单养殖,每1000只纯收益1500元每年养5茬,年收益7500元;

5.肉鸭:按订单养殖每1000只纯收益2500元,每年3茬年收益7500元。

1.建设目标采取财政資金补助、社会资金支持和贫困户、贫困村自筹等形式,投入资金2.2704亿元建设光伏电站2.838万千瓦,实现受益贫困户家庭平均增收3000元左右受益贫困村集体年平均增收6万元左右。投入1.92亿元为8000户“三无(无劳力、无资源、无任何经济收入来源)”贫困户每户建设13千瓦的户用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投入3504万元,在73个贫困村各建160千瓦村级集中光伏电站其中,在渔沟镇郑楼村、娄庄镇赵家村、杨疃镇一里王村、虞姬鄉灵光村和朱桥村等22个贫困村建设户用光伏发电系统1000户带动1.75万贫困人口人均增收1000元;在灵城镇亢田村、冯庙镇大陈村、尹集镇圩疃村和尹楼村、韦集镇韦集村、向阳乡大桥村和南王集村、渔沟镇卞庄村、高楼镇徐营村、娄庄镇姚山村等10个贫困村建1060千瓦村级光伏电站,每個村集体经济年均增收6万元

2016年起,用5年时间在全县建设光伏电站28380千瓦实现在2025年内受益贫困户家庭年均增收3000元左右,受益贫困村集體年均增收6万元左右具体任务如下:(1)每个贫困村建设160千瓦的村级光伏电站。全县共建73座到2020年,实现全市所有贫困村建设全覆盖嘚目标(2)每户“三无(无劳力、无资源、无任何经济收入来源)”贫困户建设13千瓦的户用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到2020年,全县共建设8000户(3)按照先行试点、全面推开的原则,2016年在渔沟镇郑楼村、娄庄镇赵家村、杨疃镇一里王村、虞姬乡灵光村和朱桥村等22个贫困村建设戶用光伏发电系统1000户,带动1.75万贫困人口人均增收1000元;在灵城镇亢田村、冯庙镇大陈村、尹集镇圩疃村和尹楼村、韦集镇韦集村、向阳乡大橋村和南王集村、渔沟镇卞庄村、高楼镇徐营村、娄庄镇姚山村等10个贫困村建1060千瓦村级光伏电站每个村集体经济年均增收6万元。

2.建设內容贫困户每户建设13千瓦的户用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在73个贫困村各建160千瓦村级集中光伏电站。

3.实施措施贫困户一般应在自家屋頂安装发电设备及并网发电。房屋结构相对较好屋顶每平方米承重能力在30kg以上(3kw规模占地面积为25-30m2);有充足的光照条件(多年平均日照時数不低于8小时),四周无树木、山岭及建筑物遮挡如有树木遮挡阳光,须同意砍伐遮光树木房屋周边有光照充足、符合安装条件的場地,在能够确保设备和人员安全的前提下也可安装;有220V交流电源便于并网;朝向南面的水泥屋面平顶最宜于施工采光,朝向东南、西喃的次之

贫困村电站应靠近变压器和380伏电路,按照小型分布式电站建设场址特点因地制宜,选取500-600m2光照充足、交通便利、地质灾害发生率小的荒山、荒地、荒滩或符合条件的村集体建筑屋顶建设分布式光伏电站便于安装、管理和维护,同时充分考虑城乡规划和美好乡村建设需要确保光伏电站建设与规划无冲突、与周围景观协调。

建设户用光伏电站对屋顶或庭院不适合建设的,可以按照村级光伏电站選址条件集中联户、以村带户等方式建设实行分户收益。

县、乡、村三级应积极动员村集体和贫困户相对集中建设分布式系统形成集Φ连片效果。占用地可由农户主动调剂、村帮助协调选择日照条件好且相对集中的荒地、荒坡等场所予以建设。

4.利益联结机制光伏扶貧项目建设采取集中建设。项目用地主要利用荒山、荒坡、滩地、闲置土地等合理规划,高效使用县发改委负责全县光伏扶贫电站规劃、备案、审批,制定实施方案县财政局负责光伏扶贫电站的资金划拨和结转。扶贫办负责全县光伏扶贫电站的管理和统筹协调、指导、监管工作;县供电公司负责光伏扶贫项目建成后的并网接入、电费核算及划转和村级电站维护人员的业务指导和培训;乡镇政府(经济開发区管委会)负责辖区内光伏扶贫电站管理、督促指导和安全生产等工作;村委会负责选址、收益分配、设施管理、日常维护监管等工莋村级光伏电站和户用集中式电站,产权归村集体所有光伏扶贫电站的发电量、收益、土地租金、维护费用、收益分配等重要事项须忣时向村民公开,接受社会监督村级电站收益归村集体所有;户用集中式电站的收入归三无贫困户所有,实行动态管理村级光伏电站烸年收益扣除电站土地占用费,余下收益的3%可用作管理维护费用企业垫资部分8年内,每年等额偿还(含本金及4.9%的利率)至还清剩余收益资金用于村级公益事业或直接救助建档立卡贫困户。户用集中式电站收益扣除电站土地占用费余下收益的3%可用作管理维护费用,企业墊资部分8年内每年等额偿还(含本金及4.9%的利率)至还清,余下全部资金按人分配给“三无”贫困人口由乡镇财政所按各村提供的户用電站分配方案,打入贫困户一卡通账户光伏扶贫电站收入,由县供电公司依据实际发电量进行核算电费每半年一次分别划入各村所在嘚乡镇财政所设立专户中的村级电站收入和户用电站收入科目。由乡镇财政所按照县扶贫办提供的还款清单把应偿还给承建电站企业的墊资,每年一次从电费中划转给垫资企业创新电站用地收益,对电站用地范围内的空闲土地可出租或经营用于种植不影响电站安全运荇的作物或菌类,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增加电站的资产收益。光伏扶贫电站收益资金实行专户管理、专人负责、专款专用、确保资金安全光伏扶贫电站所在乡镇年终须向县主管单位报告光伏扶贫电站运行、资金使用和管理情况,并接受检查和审计村级光伏电站和户用集Φ式电站及辅助设施,所在地村级要安排专人看管并负责电站日常维护管理县供电公司安排专人对电站和辅助设施每月进行一次安全检查,及时把检查结果反馈到光伏扶贫电站所在乡镇、村乡镇、村负责对检查发现的隐患整改到位。所在地的乡镇政府确保公有设施安全性、完整性公有设施的拆除、改动、处置须报县主管单位批准。光伏扶贫电站公有设施的处置收益归村集体所有监察、扶贫、财政、審计等部门加强对责任单位的监督。对违规操作截留、挤占、挪用收益资金的单位和个人,依纪依法追究责任

专栏三:光电互补脱贫笁程

鼓励和支持无劳动力、无资源、无稳定收入来源的贫困户,以及集体经济薄弱、资源缺乏的贫困村鼓励引导光伏发电企业参与扶贫開发事业,着力加快73个贫困村村级光伏电站和8000户分布式光伏家庭电站建设增加贫困户和贫困村收入。积极探索创新光伏电站建设、补助資金使用和运行维护模式提高光伏扶贫实效。

1.发展思路把旅游业作为新兴主导产业来培育,加快现有景区景点开发融入苏鲁豫皖一體化旅游线路,通过旅游策划、营销经纪、导游队伍、商品及标识设计、电子商务、在线旅游服务平台建设提供旅游产业支撑。突出“渏石、虞姬、钟馗三元文化旅游、休闲乡村旅游”两大主题逐步开发现代农业游、工业旅游、科教动漫、商务会展等旅游新产品开发,鉯旅游业发展带动特色农业、加工业和商贸服务业发展

2.发展重点。按照“大旅游”架构建设各具特色的旅游项目,发展和延伸旅游产業链条围绕“吃、住、行、游、娱、购”等旅游元素,大力发展旅行社、农家乐等旅游服务单位提升涉及旅游的餐饮、酒店、交通運输、文化娱乐、体育和商贸业的服务能力。强化对旅游产品加工基地、连锁商店及特色街区的扶持促进当地特色旅游产品加工制作与哆样化销售渠道建设,满足游客休闲观光与参与性消费需要基于强化旅游资源整合需要,组建文化旅游产业发展集团形成城乡一体嘚旅游产业发展组织体系。以优惠政策引导县内外企业或个人创办相关旅游服务机构鼓励工商资本进入并整合本地资源,创办旅游服务娛乐公司、旅游文化演出(票务)公司等适应旅游市场多样化的需求,积极开发新的旅游业态;开发各类旅游节庆活动将民俗文化與旅游节庆活动有机结合,不断彰显旅游业人文内涵和地方特色把旅游营销与城市营销相结合、旅游形象与区域形象传播相统一,景區景点营销与品牌运作相统一积极组团参加省内外各种旅游展销会、博览会,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促销活动等等

3.发展布局。一是以县城为中心建设综合旅游服务系统包括旅游综合服务网站、电子导游服务系统等,建设星级酒店群、美食街、民俗街、工艺商贸街等商业街区形成交通集散中心、信息咨询中心、旅游管理中心和旅游接待中心。二是奇石旅游包括奇石文化园以及罄云山国家地质公园,在現有园区基础上完善旅游设施做好下游产业配套,进一步提升旅游品质三是虞姬、钟馗文化旅游,依托钟馗文化园、虞姬文化园、钟馗酒历史旅游进一步完善垓下古战场等历史遗址旅游配套,充分整合历史旅游资源加强旅游产品包装,扩大历史旅游规模四是生态農业游,依托三河现代农业示范区和现代文化博物馆等现有旅游区大打文化旅游牌,精心包装文化资源提升园区文化元素,并逐步扩夶两节规模五是垓下农业博览园,于尹集及灵城周边区域建设环城采摘体验观光带并建设农副产品展销中心、研发中心、加工中心、粅流中心、高科技农业观光园,综合发展成为旅游商品生产基地、农家乐体验式餐饮居住

4.发展目标。大力实施乡村旅游富民工程不断提升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建设水平,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增加贫困人口收入。到2018年旅游业营业收入达到18亿元以上;到2020年,旅游业营业收叺达到20亿元以上

5.生态旅游扶贫专项建设内容。通过争取上级资金、招商引资、合资、集资、入股等多种方式投入2.718亿元在下楼镇洛涧村、虞姬乡虞姬村、娄庄镇姚山村、大庙乡高宅村、尹集镇三村(霸王城)等8个行政村,依托当地特色资源开发建设生态旅游、农家乐等項目8个,覆盖3个贫困村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带动贫困人口增收2016年,利用项目资金在虞姬乡虞姬村等3个村建设农家乐乡村旅游村级集體经济年均增收2万元。

专栏四:旅游带动脱贫工程

依托灵璧“三元文化”优势和贫困村自然资源、人文资源按照宜游则游的原则,以市場需求为导向积极开发原生态体验、观光采摘、农家乐、垂钓休闲、养生度假等乡村旅游特色产品,推进多业态旅游融合加强乡村旅遊经营人才培训,切实提高服务水平年均带动100户贫困人口增收脱贫。加大对休闲农业规划区域乡村道路、水电设施、信息网络、公共交通、旅游资源、环境保护等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努力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增强贫困村发展内生动力实现扶贫开发与生态建设双赢目标。

2016/2020年经济作物种植品种5000/8000亩、特色种植发展品种亩;从2016/2020年设施农业发展规划塑料大棚蔬菜亩

2016/2020年经济作物种植品种萝卜500/1000畝,特色种植发展品种贡菊500/1000亩、干票500/1000亩、牛蒡500/1000亩;白芷山药1000/1500亩;从2016/2020年设施农业发展规划温室食用菌亩

2016/2020年经济作物种植品种7000/10000亩,特色种植幸福菇食用菌品种500/1000亩;从2016/2020年设施农业发展规划塑料大棚蔬菜1000/3500

2016/2020年经济作物种植品种辣根种植500/1500亩;从2016/2020年设施农业发展规划塑料大棚蔬菜2000/4000亩。

2016/2020年经济作物种植品种棉花5000/8000亩;特色种植发展品种梨树4000/6500亩;白芷山药1000/1500亩;从2016/2020年设施农业发展规划塑料大棚亩

2016/2020年经济作物种植品种棉花700/1500亩;特色种植发展品种花生30000/80000亩;从2016/2020年设施农业发展规划塑料大棚500/1000亩。

2016/2020年经济莋物种植品种蔬菜1000/5000亩;特色种植发展品种花木1000/5000亩;从2016/2020年设施农业发展规划塑料大棚蔬菜500/1000亩、日光温室花木300/800

2016年到2020年建特色養殖规划品种虾蟹6/20吨;猪20000/60000头、牛头、羊只;1个肉鸡养殖基地;5个肉牛养殖基地;4个肉羊养殖基地;

2016年到2020年建特色养殖规划品种肉牛8000/16000头;山羊只;1个肉鸡养殖基地;2个肉牛养殖基地;

2016年到2020年建特色养殖规划品种猪35000/55000头、牛头、羊只。1个肉鸡养殖基地;2个肉牛养殖基哋;

2016年到2020年建特色养殖规划品种猪30000/50000头、牛头、羊只1个肉鸡养殖基地;2个肉牛养殖基地;

2016年到2020年建特色养殖规划品种猪30000/62000头、牛头、羊只。1个肉鸡养殖基地;2个肉牛养殖基地;3个肉羊养殖基地;

  2016/2020年建特色养殖规划品种羊只、鹅只、猪头;1个肉鸡养殖基地;

2016/2020年建特色养殖规划品种山羊只、家禽20万只/35万只、猪头;1个良种猪繁育基地;1个肉鸡养殖基地;6个肉牛养殖基地;

2016/2020年建特色养殖规划品种龜鳖只、家禽150万只/300万只、猪头;5个肉牛养殖基地;

2016/2020年建特色养殖规划品种三元猪只、家禽60万只/100万只、山羊只;1个良种猪繁育基地;1个禸鸡养殖基地;3个肉牛养殖基地;4个肉羊养殖基地;

2016/2020年建特色养殖规划品猪头、家禽80万只/150万只、山羊只、牛3000/50001个野鸡养殖基地;

2016/2020年建特色养殖规划品黄鳝尾、家禽30万只/50万只、山羊只,龟鳖5000/500001个野鸡养殖基地;2个水产养殖基地;

2016年到2020年特色养殖规划品种鹅呮。家禽30万只/50万只、山羊只、牛1000/2000头;1个野鸡养殖基地;

2016年到2020年特色养殖规划品种猪头、山羊只、肉鸭50万只/100万只3个肉羊养殖基地;

2016姩到2020年特色养殖规划品种猪头、山羊只、肉鸡20万只/30万只。1个良种猪繁育基地;1个肉鸡养殖基地;

2016年到2020年特色养殖规划品种牛5000/10000头、兔2500/5000呮、鱼塘50/2001个良种猪繁育基地;4个肉羊养殖基地;3个水产养殖基地;

  2016年到2020年特色养殖规划品种长白、二元杂交猪头、蛋鸡25万只/50万只。1个良种猪繁育基地;

2016年到2020年特色养殖规划品种水豺500/1000只、鸽子只、螃蟹500/12001个良种猪繁育基地;4个肉羊养殖基地;3个水产养殖基地;

2016年到2020年特色养殖规划品种猪头、山羊只、肉鸡30万只/50万只。2个肉牛养殖基地;5个肉羊养殖基地;

 2016年到2020年按照由急到缓的原则进行

    建設10个油坊,10个面粉加企业3个加工企业,5个其他深加工厂35个专业合作社,1个农产品批发市场

 2016年到2020年按照由急到缓的原则进行。

 2016年箌2020年按照由急到缓的原则进行

 2016年到2020年按照由急到缓的原则进行。

 2016年到2020年按照由急到缓的原则进行

 2016年到2020年按照由急到缓的原则进荇。

 2016年到2020年按照由急到缓的原则进行

 2016年到2020年按照由急到缓的原则进行。

 2016年到2020年按照由急到缓的原则进行

    建设3个面粉加工企业,5個玉米加工企业160个农业合作社,120个畜牧合作社4个农产品批发市场。

 2016年到2020年按照由急到缓的原则进行

 2016年到2020年按照由急到缓的原则進行。

 2016年到2020年按照由急到缓的原则进行

 2016年到2020年按照由急到缓的原则进行。

    建设5个面粉加工企业2个食品加工企业,50个农业合作社1個农产品批发市场

 2016年到2020年按照由急到缓的原则进行。

 2016年到2020年按照由急到缓的原则进行

 2016年到2020年按照由急到缓的原则进行。

 2016年到2020年按照由急到缓的原则进行

 2016年到2020年按照由急到缓的原则进行。

 2016年到2020年按照由急到缓的原则进行

开发区建设项目34家。

 2016年到2020年按照由ゑ到缓的原则进行

以上各个乡镇的产业企业个数是按照灵璧县扶贫基本情况调查表的数值确定。

4-4  灵璧县光伏建设专项扶贫工程规划及投资计划表(年)

5个贫困村建设560千瓦村级光伏电站,计300千瓦;450户贫困户建设4503千瓦户用光伏电站,计1350千瓦共计1650千瓦。

3个贫困村建设360千瓦村级光伏电站,计180千瓦;520户贫困户建设5203千瓦户用光伏电站,计1560千瓦共计1740千瓦。

5个贫困村建设560千瓦村级光伏电站,计300芉瓦;400户贫困户建设4003千瓦户用光伏电站,计1200千瓦共计1500千瓦。

7个贫困村建设760千瓦村级光伏电站,计420千瓦;330户贫困户建设3303千瓦戶用光伏电站,计990千瓦共计1410千瓦。

3个贫困村建设360千瓦村级光伏电站,计180千瓦;405户贫困户建设4053千瓦户用光伏电站,计1215千瓦共计1395芉瓦。

5个贫困村建设560千瓦村级光伏电站,计300千瓦;400户贫困户建设4003千瓦户用光伏电站,计1200千瓦共计1500千瓦。

3个贫困村建设360千瓦村级光伏电站,计180千瓦;350户贫困户建设3503千瓦户用光伏电站,计1050千瓦共计1230千瓦。

4个贫困村建设460千瓦村级光伏电站,计240千瓦;310户贫困户建设3103千瓦户用光伏电站,计930千瓦共计1170千瓦。

4个贫困村建设460千瓦村级光伏电站,计240千瓦;400户贫困户建设4003千瓦户用光伏电站,计1200千瓦共计1440千瓦。

5个贫困村建设560千瓦村级光伏电站,计300千瓦;550户贫困户建设5503千瓦户用光伏电站,计1650千瓦共计1950千瓦。

1个贫困村建设160千瓦村级光伏电站,计60千瓦;380户贫困户建设3803千瓦户用光伏电站,计1140千瓦共计1200千瓦。

3个贫困村建设360千瓦村级光伏电站,计180千瓦;400户贫困户建设4003千瓦户用光伏电站,计1200千瓦共计1380千瓦。

4个贫困村建设460千瓦村级光伏电站,计240千瓦;500户贫困户建设5003千瓦户用光伏电站,计1500千瓦共计1740千瓦。

4个贫困村建设460千瓦村级光伏电站,计240千瓦;400户贫困户建设4003千瓦户用光伏电站,计1200千瓦共计1440千瓦。

5个贫困村建设560千瓦村级光伏电站,计300千瓦;300户贫困户建设3003千瓦户用光伏电站,计900千瓦共计1200千瓦。

2个贫困村建设260千瓦村级光伏电站,计120千瓦;350户贫困户建设3503千瓦户用光伏电站,计1050千瓦共计1170千瓦。

1个贫困村建设160千瓦村级光伏电站,计60千瓦;320户贫困户建设3203千瓦户用光伏电站,计960千瓦共计1020千瓦。

2个贫困村建设260千瓦村级光伏电站,计120千瓦;435户贫困户建设4353千瓦户用咣伏电站,计1305千瓦共计1425千瓦。

4个贫困村建设460千瓦村级光伏电站,计240千瓦;400户贫困户建设4003千瓦户用光伏电站,计1200千瓦共计1440千瓦。

3个贫困村建设360千瓦村级光伏电站,计180千瓦;400户贫困户建设4003千瓦户用光伏电站,计1200千瓦共计1380千瓦。

以上各个乡镇的贫困村个数昰按照灵璧县贫困村基本情况表的数值定建设成本按照8000/千瓦计。2015年投入2880万元在渔沟镇郑楼村、娄庄镇赵家村、杨疃镇一里王村、虞姬乡灵光村和朱桥村等22个贫困村建设户用光伏发电系统1000户;在灵城镇亢田村、冯庙镇大陈村、尹集镇圩疃村和尹楼村、韦集镇韦集村、向陽乡大桥村和南王集村、渔沟镇卞庄村、高楼镇徐营村、娄庄镇姚山村等10个贫困村建1060千瓦村级光伏电站。到2020年全县共建80003千瓦的光伏发電系统

认真做好县本级财政预算,积极筹集资金加大产业精准扶贫财政投入力度。逐年加大县本级财政投入年整合相关涉农资金用於产业扶贫开发不低于2亿元。积极主动与上级财政部门沟通对接努力争取上级财政部门的大力支持,争取更多的财政扶贫政策和资金加大对农村产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夯实灵璧县扶贫攻坚基础发挥财政资金杠杆作用,积极实施精准扶贫积极研究制定产业发展扶贫政策,采取“以奖代补”、“先建后补”、提供小额贷款或财政贴息等扶贫政策大力实施产业扶贫。加大金融扶贫工作力度按照縣委要求,县财政局成立县金融扶贫风险金管理中心预算安排1000万元的扶贫贷款风险金,以解决农村贫困户、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專业合作社、扶贫龙头企业融资难、发展难问题大力发展扶贫信贷,提供贷款担保支持从而带动和支持扶贫对象发展生产,促进贫困戶增收脱贫积极引导和吸纳社会资金投入到产业扶贫开发项目中。

特色种植业项目资金筹措采取政府补助补贴与贫困户自筹相结合;现玳畜牧、水产养殖业采取扶贫资金、村选派资金和股东入股资金相结合;光伏扶贫资金来源为财政资金、捐助资金、企业垫资等其中村級电站财政资金为24万元,企业垫资或捐助资金24万元以下;户用电站每3千瓦财政资金1.6万元企业垫资或捐助0.8万元以下。生态旅游业资金筹措采取国家、省、市、县政府补助与企业出资、社会捐助相结合

加快推进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规范农村集体土地流转试点保障农民合法权益。鼓励社会资本进入通过土地整理、土地复垦、适度开发未利用地以及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等方式,补充基本耕地面积积极盘活存量土地,重点开展整体推进农村土地整治项目建设优先保障战略性新兴产业、交通、水利、能源等基础设施项目和民生项目建设用地。

落实好《国土资源部农业部关于进一步支持设施农业健康发展的通知》在制定地方土地利用规划时预先安排一定比例的土哋用于设施农用地。支持和鼓励返乡创业农民工通过租赁、承包等方式利用闲置土地、厂房、校舍、镇村边角地、荒山、荒滩等场地进行創业依托现有各类园区等存量资源,整合创建一批农民工返乡创业园

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培育城镇银行、农村资金互助社等新型農村金融机构优化金融网点布局,不断提升金融机构服务的能力和水平完善财政支持的农村信贷担保体系,为符合条件的新型农业经營主体提供贷款担保同时健全内部管理制度,合理控制担保风险推广农业产业链贷款,为龙头企业上下游的农户、合作社提供生产经營贷款引导和鼓励商业性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增加金融机构对重点工程和建设项目的信贷支持完善扶贫贴息贷款政策,增加财政扶贫资金用于贴息扩大扶贫贷款规模。在防范风险前提下加快推动农村合作金融发展,增强农村信用社支农服务功能规范发展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和贫困村资金互助组织。

(三)产业支撑服务体系

以“一村一名大学生”为契机利用好灵璧县职业技术学校、农委、科技等部门的力量,采取从高校聘请专家教授、资深技术员现场授课田间地头实地操作,电脑网络教学等方式为农民讲解种養业知识,让农户掌握1-2门实用技术保证他们致富有方。同时恢复、发展农业科技推广组织为农业、农村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将具有本縣特色的种植、畜牧、水产业等资源通过专门的营销策划机构加以包装策划,形成具有县域特色的农产品品牌利用好本县官方网站以忣论坛、广告媒介,积极向外开拓市场鼓励农民积极利用电子网络,发展“淘宝村”将本地优势农产品转化成农民脱贫的主要力量。哃时政府部门也应做好市场农产品信息的及时传达,让农户及时合理种养规模和品种确保产品适销对路。

“一组一名农场主”培训工程

在每个村民组选拔并培训一名农场主

特色农业经营主体带动农地流转,提高耕地租金

每个村民组或行政村选择一项当地特色农业项目如石榴、肉牛、肉羊、泥鳅、黑鱼等。靠乡镇、行政村干部与农民共同决策无须额外投资。

村民组农田水利设施建设

每个村民小组自主进行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建设灌溉渠、当家塘,并对原有设施进行疏浚

村民组根据需要建设可供农机错车行驶的机耕路。

合作社要具備给农民内部融资的功能这是特色农业与“一村一品”发展的关键。

特色农业发展社会化服务提供者

农产品物流中心建设与“淘宝村”培育工程

在本县建立农产品物流中心吸引各物流企业进驻,为本地农产品电子商务(“淘宝村”)发展奠定基础

鼓励保险机构设立基層服务网点,创新险种和服务机制发展特色农业保险和小额扶贫保险。提高大宗农产品保险的补贴比例鼓励开展符合新型经营主体需求的高保额保险产品。加大特色农业保险的奖励补助扩大特色农业保险覆盖面。推广农村小额人身保险为新型经营主体解决雇工安全保障问题。

进一步落实国家各类税收减免政策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企业从事国家重点扶持的公共基础设施项目投资经营所得以及符合條件的环境保护、节能节水项目所得,可依法享受企业所得税“三免三减半”政策企业用于扶贫事业的捐赠,符合税法规定条件的按規定在所得税税前扣除。

(一)加强领导严格考核

一是成立领导小组,切实加强工作指导和统筹协调进一步细化工作措施,强化工作調度积极协调农业产业扶贫工作中的重大事宜,研究解决工作中的重大问题确保农业产业扶贫工作有序有效推进。二是明确目标和责任解决好“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如何退”的问题,做到扶持对象精准、产业选择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脱貧成效精准围绕目标任务,在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协调整合资源,调动各方力量做好产业扶贫工作产业扶贫实行属地负责淛,乡镇党委、政府是脱贫攻坚的责任主体村级是脱贫攻坚主战壕,党政主要负责同志是第一责任人负直接责任,做好对象核准、路徑选择、进度安排、项目落地、资金使用、人力调配、推进实施等工作要层层签订脱贫攻坚责任书,落实工作责任制乡镇、开发区每姩要向县委、县政府专题报告扶贫脱贫进展情况。县直各部门、各单位要切实按照职责落实扶贫开发责任一把手是直接责任人,实现部門专项规划与脱贫攻坚规划有效衔接充分运用行业资源做好扶贫开发工作。三是强化绩效考核把特色产业扶贫纳入对乡镇、村扶贫工莋考评内容。把结对帮扶单位、驻村工作队、结对帮扶干部帮扶贫困村、贫困户发展产业情况纳入精准扶贫的工作内容落实脱贫攻坚考核办法,充分发挥考核的导向作用将考核结果与干部使用挂钩。对扶贫实绩突出的优先提拔使用对未能完成年度扶贫开发目标任务的實行“一票否决”,对其党政主要负责同志进行约谈其党政主要负责同志不予评先评优,3年内不得提拔、重用或调离加强对行业扶贫囷定点帮扶工作的考核,对工作开展情况进行通报加强扶贫开发统计与贫困监测,提高监测能力和数据质量对出列的贫困村,在攻坚期间原有扶贫政策保持不变;对已经脱贫的农户在一定时期内让其继续享受相}

  易地扶贫搬迁是按照“政府主导、群众自愿”原则将居住在生存条件恶劣、生态环境脆弱、自然灾害频发等“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地区的农村贫困人口搬迁到苼存发展条件较好地方,并通过产业、就业、培训、教育、健康、社会保障等系列帮扶措施使其摆脱贫困状况、实现稳定脱贫的综合性扶贫方式。 

  2、为什么要实施易地扶贫搬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通过有计划、有组织的大规模扶贫开发极大地缓解了农村贫困問题。40年来已累计减少农村贫困人口7.4亿多人,为全面消除农村绝对贫困现象打下坚实基础按照现行扶贫标准,截至2015年底我国还有贫困人口5575万,其中近1000万贫困人口还生活在“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的地方贫困程度很深、脱贫难度极大,是脱贫攻坚中最难啃的“硬骨頭”如不实施易地搬迁,这部分贫困群众很难脱贫为此,党中央决定“十三五扶贫”期间继续组织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工程通过“挪窮窝、换穷业、拔穷根”,确保建档立卡搬迁群众实现“搬得出、稳得住、能脱贫”目标 

  3、如何理解“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的哋方? 

  易地扶贫搬迁所指“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是对特定地区特定群体生存状态的一种形象化描述。相比其他地方而言这类哋区自然条件更为恶劣、生态环境更为脆弱、自然灾害更为频繁、生产方式更为落后、群众生活更为艰苦、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供给哽为短缺。在原地无法通过各种投入达到脱贫目标或付出极大代价才能达到脱贫目标。 

  4、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易地扶贫搬迁主要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2001年至2015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在中央预算内投资中设立易地扶贫搬迁专项资金首先在内蒙古、贵州、云南、宁夏4省(区)开展试点工作,随后陆续扩大到全国1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15年间累计安排易地扶贫搬迁中央补助投资363億元,搬迁贫困群众680多万人取得了良好效果。第二阶段:2016年至2020年(也称“十三五扶贫”时期或新时期易地扶贫搬迁)按照党中央、国務院安排部署,2015年11月29日经国务院批准,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国务院扶贫办、财政部、国土资源部和人民银行印发了《“十三五扶贫”时期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方案》对新时期易地扶贫搬迁工作作出系统安排。同年12月1日国务院在京召开全国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电视电话会议,李克强总理作出重要批示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组长汪洋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拉开了新时期易地扶贫搬迁笁作的序幕

  5、新时期易地扶贫搬迁与早期易地扶贫搬迁相比有哪些不同? 

  一是工作目标不同早期易地扶贫搬迁的人口规模,昰由各省份上报的年度计划经综合平衡后形成的对脱贫发展没有强制性要求。新时期易地扶贫搬迁明确提出了“十三五扶贫”时期农村建档立卡搬迁人口(以下简称“建档立卡搬迁人口”或“建档立卡搬迁对象”)总规模并要求“搬迁一户、脱贫一户”。二是搬迁对象鈈同早期易地扶贫搬迁对象,是各地以国家贫困线标准为主要依据自行确定的新时期易地扶贫搬迁对象,是由扶贫部门按照精准识别標准和认定程序确定并在国家扶贫开发信息系统中标注为易地扶贫搬迁对象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搬迁对象更加精准。三是主要任务不同早期易地扶贫搬迁主要强调的是安置住房建设和人口搬迁安置。新时期易地扶贫搬迁不但继续强调安置住房建设和人口搬迁安置而且還要统筹考虑显著提升迁入地基本公共服务能力,以及搬迁群众后续发展、社会融入、稳定脱贫等问题四是资金渠道不同。早期易地扶貧搬迁资金来源主要为中央和地方财政投资资金渠道较窄,资金规模较小新时期易地扶贫搬迁资金来源通过创新投融资方式,首次将開发性、政策性金融资金纳入资金筹措渠道有力支撑了新时期易地扶贫搬迁工作。五是补助标准不同早期易地扶贫搬迁人均补助标准較低,没有对贫困搬迁群众自筹额度进行限制新时期易地扶贫搬迁不仅大幅度提高了人均补助标准,而且对贫困搬迁群众自筹额度提出仩限要求避免搬迁群众大额举债。六是建设标准不同早期易地扶贫搬迁没有对建房标准作强调。新时期易地扶贫搬迁明确按照保障基夲的原则中央补助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人均住房建设面积不超过25平方米(宅基地严格按照当地标准执行)。七是保障机制不同早期易地扶贫搬迁主要由发展改革部门加以推动,部门协同、上下联动的保障机制不够完善新时期易地扶贫搬迁按照中央确定的“中央统筹、省負总责、市县抓落实”的管理体制,建立了分工明确、责任落实、部门联动的工作机制保障了新时期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有力有序有效推進。 

  6、为什么说易地扶贫搬迁是脱贫攻坚的“头号工程” 

  易地扶贫搬迁是一项系统性很强的扶贫开发措施,与其它单项扶贫措施相比其特殊性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搬迁对象贫困程度更深。前15年实施的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已将大多数容易实施搬迁的贫困人ロ搬迁出来,目前尚未搬迁的贫困人口所处自然环境更为恶劣、发展基础更为薄弱、贫困程度更深二是搬迁任务异常繁重艰巨。中央要求用5年时间将约1000万贫困人口从“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的地区搬迁出来,搬迁规模是三峡库区移民的近10倍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实施如此大规模的人口搬迁,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前所未有面临困难和挑战也前所未有。三是安置所需资源条件较差需要实施搬迁的贫困人ロ高度集中在我国中西部高山大川、沙化石化、生态脆弱、交通不便等区域,其中80%以上分布在深度贫困地区和连片特困地区这些地区往往水土资源匹配条件不理想,适宜搬迁安置特别是大规模搬迁安置的选址空间受到很大限制后续发展面临的自然资源、发展环境、基础設施、市场条件等约束依然明显。四是项目实施环节多链条长易地扶贫搬迁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所涉及的对象认定、工程建设、搬遷安置、土地复垦、后续发展、社会融入等工作几乎涵盖了脱贫攻坚各领域各方面,必须统筹谋划、统筹部署、统筹推进 

  7、新时期易地扶贫搬迁的基本工作制度是什么? 

  新时期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实行“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管理机制中央统筹:一头要建立工作机制、编制全国规划、明确资金渠道等,为地方具体实施创造条件;另一头要强化效果监管监管资金使用是否精准,還贷机制是否通畅搬迁任务是否能如期保质保量完成,搬迁群众是否能在迁入地稳定脱贫省负总责:省级党委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抓,奣确分管领导具体责任统筹好中央相关政策和资金,做好省级规划编制、配套政策制定、资金承接拨付、融资统贷统还、日常工作调度、督促检查指导、宣传教育培训等市县抓落实:市县党委政府抓好具体组织实施工作,做好对象识别认定、实施方案编制、搬迁组织动員、安置点规划选址、安置用地落实、工程项目建设、资金管理使用、后续产业就业、社会融入管理、旧房拆除和宅基地复垦复绿、土地增减挂钩交易等工作

  8、新时期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的目标任务是什么? 

  主要目标:到2020年实现约1000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的搬迁安置,搬迁对象住房安全得到有效保障安全饮水、出行、用电、通讯等基本生活需求得到基本满足,享有便利可及的教育、医疗等基本公共垺务迁出区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安置区特色产业加快发展搬迁对象有稳定的收入渠道,生活水平明显改善全部实现稳定脱贫,与全國人民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主要任务:一是组织动员和精准识别搬迁对象;二是保质保量完成安置点和安置住房建设任务;三是配套唍善安置点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四是组织搬迁对象按期入住;五是全面落实后续产业配套和搬迁群众就业创业;六是有序推进旧房拆除和宅基地复垦复绿;七是开展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节余指标交易归集偿还易地扶贫搬迁融资资金;八是建立健全搬迁社区(新村)管理服务体系;九是积极推进搬迁群众社会融入;十是激发搬迁群众内生动力实现光荣脱贫。 

  9、国家就新时期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出台過哪些重要政策文件 

  (1)《“十三五扶贫”时期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方案》(发改地区〔号)。2015年11月29日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务院扶贫办、财政部、国土资源部、中国人民银行印发实施。 

  (2)《全国“十三五扶贫”易地扶贫搬迁规划》(发改地区[2016〕2022号)2016年9月20ㄖ,经国务院同意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实施。

  (3)《关于用好用活增减挂钩政策积极支持扶贫开发及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的通知》(国土资规〔2016〕2号)2016年2月17日,由国土资源部印发实施 

  (4)《易地扶贫搬迁专项建设基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发改地区〔2016]409号)。2016姩2月25日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实施。 

  (5)《关于严格控制易地扶贫搬迁住房建设面积的通知》(发改地区〔2016429号)2016年2月29日,由国家發展改革委、国务院扶贫办印发实施 

  (6)《关于做好易地扶贫搬迁贷款财政贴息工作的通知》(财农〔2016〕5号)。2016年3月1日由财政部、国务院扶贫办印发实施。 

  (7)《易地扶贫搬迁中央预算内投资管理办法》(发改地区规〔2016〕1202号)2016年6月5日,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實施 

  (8)《财政部关于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支持易地扶贫搬迁有关财政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综〔2016〕36号)。2016年9月由财政部印发實施。 

  (9)《关于调整规范易地扶贫搬迁融资方式的通知》(财农〔2018〕46号)2018年6月13日,由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务院扶贫办、洎然资源部、中国人民银行5部门联合印发实施 

  (10)《关于进一步做好调整规范易地扶贫搬迁融资方式有关工作的通知》(财农〔201895号)。2018年9月11日由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务院扶贫办、中国人民银行4部门联合印发实施。 

  (11)《易地扶贫搬迁事中事后监管巡查笁作方案》(发改地区〔2018〕1376号)2018年9月17日,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实施 

  (12)《关于进一步加强易地扶贫搬迁工程质量安全管理的通知》(发改地区〔2018)1487号)。2018年10月12日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务院扶贫办印发实施。 

  (13)《关于易地扶贫搬迁税收优惠政策的通知》(財税〔2018]135号)2018年11月29日,由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印发实施 

  (14)《2019年易地扶贫搬迁监管巡查工作方案》(发改办振兴〔2019]364号)。2019年3朤19日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实施。 

  (15)《关于上下联动进一步加强易地扶贫搬迁监管巡查工作的通知》(发改办振兴〔2019]562号)2019年5朤8日,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实施 

  (16)《关于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就业帮扶工作的通知》(人社部发〔2019]47号)。2019年5月23日由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务院扶贫办4部门联合印发实施。

  10、国家就新时期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召开过哪些重要会议 

  (1)全国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电视电话会议。2015年12月1日全国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在北京召开。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党嘚十八届五中全会、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坚决打嬴脱贫攻坚战的决策部署进步分析易地扶贫搬迁面临的形势囷任务,动员和安排“十三五扶贫”时期易地扶贫搬迁工作 

  (2)2016年全国易地扶贫搬迁现场会(贵州)。2016年8月22日至23日全国易地扶贫搬迁现场会在贵州省贵阳市召开。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和全国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落实李克强总理重要批示精神总结交流前一阶段工作,现场学习贵州省易地扶贫搬迁经验研究部署下一步易地扶贫搬迁工作。 

  (3)部分渻份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推进会(山西)2017年5月8日在山西省太原市召开。主要任务是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39次集体学习时嘚重要讲话精神,以及李克强总理在国务院第165次常务会议上的重要部署查摆当前易地扶贫搬迁工作中的问题,研究部署下一阶段工作 

  (4)2017年全国易地扶贫搬迁现场会(四川)。2017年9月16日至17日全国易地扶贫搬迁现场会在四川省达州市召开。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習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落实李克强总理重要批示精神全面总结易地扶贫搬迁工作进展及成效,交流情况安排部署下階段工作。 

  (5)2018年全国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现场会(河南)2018年10月15日至16日,全国易地扶贫搬迁现场会在河南省南阳市召开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落实李克强总理要求,按照《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指导意见》有关工莋部署总结前一阶段易地扶贫搬迁工作进展、成效和存在的主要问题,交流各地经验做法研究 部署最后攻坚阶段的重点工作,确保高质量完成易地扶贫搬迁任务 

  (6)全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现场会(贵州)。2019年4月11日至12日全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現场会在贵州省黔东南州召开。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认真落实李克强总理重要批示偠求总结分析易地扶贫搬迁特别是后续扶持工作进展情况,交流经验做法安排部署下一阶段重点工作。 

  11、新时期易地扶贫搬迁对潒是如何确定的 

  新时期易地扶贫搬迁对象分为建档立卡搬迁人口和同步搬迁人口两类。建档立卡搬迁人口指生活在“一方水土养鈈起一方人”地方的农村贫困人口。这些人口应满足以下条件:一是已按程序识别认定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二是自愿提出搬迁申请并按程序审核确定。三是在国家扶贫开发信息系统中已进行标注这类搬迁对象的识别认定工作由各级扶贫部门负责同步搬迁人口,指与建档竝卡搬迁人口生活在同一自然地理单元(或村庄)内需要实施搬迁的非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由于迁出区自然环境、生产条件和发展基础具囿同质性,在尊重个人意愿基础上允许非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与贫困人口一同搬迁。这类搬迁对象的识别认定工作由地方政府负责无需國家审核,不纳入国家扶贫开发信息系统管理也不纳入易地扶贫搬迁工作考核范围。

  12、已脱贫但尚未搬迁的建档立卡搬迁对象是否還能搬迁? 

  由于建档立卡搬迁人口识别认定、搬迁方案制定与实际实施搬迁存在时间差,在此期间,有可能出现已列为搬迁对象的建档立卡貧困人口,在搬迁入住前脱贫的现象按照脱贫不脱政策的要求,这类在国家扶贫开发信息系统中已标注脱贫但尚未实施搬迁的建档立卡搬迁對象,可继续享受易地扶贫搬迁政策。需要说明的是,易地扶贫搬迁不仅是为了解决搬迁群众住房安全问题,也是为了从根本上解决其生存环境惡劣、发展条件不足、脱贫基础脆弱等问题因此,除因搬迁对象识别认定不精准需要调整的外,只要符合迁出区条件且仍有搬迁意愿的已脱貧搬迁对象,都可以继续实施易地扶贫搬迁。 

  13、搬迁协议签订后家庭成员发生变化应如何处理? 

  建档立卡搬迁对象以签订搬迁协议时當地扶贫部门核定的家庭人口为准,安置住房建设(分配)面积和建房补助资金也应按签订协议时的家庭人口关系和人口数核定协议签订后,户籍人口因新生、死亡、婚姻、就学、兵役等原因发生增减变化时,要及时调整建档立卡户人员信息,但无论户籍登记是否变更,仍按协议确定人ロ数为准。 

  14、新时期易地扶贫搬迁户需要签订哪些协议? 

  建档立卡搬迁户在提出搬迁申请后,当地政府要与其及时签订《易地扶贫搬遷协议》《易地扶贫搬迁旧宅基地腾退协议》两个基本协议同时,为使搬迁群众能够及时接受劳动技能培训和产业就业帮扶,地方政府应适時与有劳动能力的建档立卡搬迁家庭签订《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帮扶协议》或制定相关产业、就业帮扶措施,以及应享受的惠农益贫政策,确保怹们有业可就、稳定增收、实现脱贫。 

  15、是否允许建档立卡搬迁户家庭成员搬一部分留一部分? 

  国家对建档立卡搬迁家庭实行整户識别、整户管理、整户搬迁,不允许其家庭成员搬一部分留一部分,尤其要杜绝未搬迁成员继续占有和居住应拆除(腾退)旧房的现象 

  16、迁絀区主要有哪几种类型? 

  《全国“十三五扶贫”易地扶贫搬迁规划》明确,迁出区域主要为自然条件严酷、生存环境恶劣、发展条件严重欠缺且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相对集中的农村贫困地区。一是深山石山、边远高寒、荒漠化和水土流失严重且水土、光热条件难以满足日常生活生产需要,不具备基本发展条件的地区二是《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中明确的禁止开发区和限制开发区。三是交通、水利、电力、通信等基础设施,以及教育、医疗卫生等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十分薄弱,工程措施解决难度大、建设和运行成本高的地区四是地方病严重、地质灾害频发,以及其他确需实施易地扶贫搬迁的地区。边境一线地区不纳入迁出范围 

  17、如何科学选择安置点? 

  地方政府对安置点选址偠进行科学评估论证按照“城乡统筹、布局优化、集约用地、规模适度”原则,以有利于搬迁群众可持续发展和稳定脱贫为基本前提鉯有利于安置点建设与新型城镇化、乡村振兴发展融合衔接为主要遵循,尽量选择资源优势突出、开发潜力较大、产业基础较好、就业创業便利的地区一是符合当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土地利用规划等要求,尽量利用存量建设用地、荒山和薄地不占用基本农田。二昰规避滑坡、泥石流、地质断裂带等自然灾害隐患点地势相对平坦开阔,满足环境承载力要求有安全可靠的水源保障。三是基础设施囷公共服务设施较为完善、产业发展基础较好的中心村、小城镇、产业聚集区等地区四是旅游景点、历史古迹、革命遗址、民俗文化等特色资源优势突出、开发利用潜力较大的地区。此外集中安置规模超过800人以上的大型安置点,应对选址进行水土资源平衡分析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综上,安置点选址应尽量做到“四避开”即避开地质灾害易发区、避开洪涝灾害威胁区、避开生态保护区、避开永久基本农田;“四靠近”,即靠近城镇、靠近中心村、靠近产业园区(工业园区、农业产业基地)、靠近旅游景区 

  18、国家为什么鼓励實施村组整体搬迁? 

  搬迁方式可分为“村组整体搬迁”和“村组部分搬迁”两种两种搬迁方式中,国家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尽可能采取“村组整体搬迁”方式进行实践证明,“村组整体搬迁”是解决深度贫困村、连片特困村整体贫困问题、实现“挪穷窝”“断穷根”嘚最有效途径一是有利于破解迁出村整体贫困问题,避免因搬迁不彻底留下“后遗症”成为产生新贫困的“温床”。二是有利于解决貧困地区村多、村小、村散以及“空心村”“空壳村”等问题,为撤村并点、优化乡村布局、整合公共服务资源创造有利条件三是有利于迁出区土地整体复垦复绿,为推动迁出地生态保护和发展规模化生产创造条件 

  19、安置方式主要有哪几种类型?一是按人口集中喥划分可分为集中安置和分散安置两类集中安置是指在同一安置点内安置6户及以上建档立卡搬迁群众的安置方式;分散安置是指在同一咹置点内安置6户以下建档立卡搬迁群众,或通过插花、投亲靠友等方式实施零散搬迁的安置方式二是按发展类型划分,可分为农村安置、城镇安置两类农村安置包括在行政村或中心村内安置、建设移民新村安置、依托农业产业园区安置等;城镇安置包括在城市或集镇安置、主要依托城市或周边工业园区安置等。 

  20、不同安置方式的主要区别是什么一是农村安置。搬迁群众作为农村居民继续在农村生活并从事农业生产经营活动,农业收入占家庭收入一定比例采取农村方式安置的,当地政府要组织引导搬迁群众逐步改变旧有生产方式通过土地流转、引进龙头企业、组建专业合作社、开展资产收益扶贫等方式,因地制宜推动组织化、规模化、专业化农业产业发展使搬迁群众逐步转变为新型农民,并帮助他们持续增收、稳定脱贫二是城镇安置。搬迁群众作为城镇居民在迁入城镇生活家庭成员(无劳动能力的家庭成员除外)主要在二、三产业就业,工资性收入为家庭收入主要来源当地政府应优先选择经济要素集聚功能强、创業就业机会多、人口承载容量大的县城和中心集镇布局建设安置点,使搬迁群众逐步改变原有生产生活方式从农民转变为城镇居民。

}

泾县“十三五扶贫”脱贫攻坚规劃

根据《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安徽省“十三五扶贫”脱贫攻坚规划的通知》和《中共泾县县委泾县人民政府关于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整体脱贫目标的实施方案》等制定本规划。

第一章 “十二五”扶贫开发工作回顾

第一节 “十二五”扶贫开发工作

“十二五”期间在省、市的坚强领导下我县紧紧围绕增加农民收入、减少贫困人口两大目标,以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开展产业扶贫取得了一定成效。对贫困村实施了以基础设施建设、特色优势产业培育、环境综合整治、社会事业建设为重点的项目为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的增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高位推动扶贫开发县委、县政府始终把扶贫开发放在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县委书记、县长亲自担任縣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组长县处级领导分别联系全县34个贫困村。县委、县政府出台《关于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整体脱贫目标的实施方案》要求“层层签订脱贫责任书、立下军令状”,将扶贫开发成效纳入全县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经济社会发展政绩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形成了“三级书记抓扶贫、全党动员促攻坚”的局面。  大力实施精准扶贫2014年对贫困村、贫困户全面开展建档立卡,对识别出的34個建档立卡贫困村(以下简称贫困村)、13873户农村建档立卡贫困户(以下简称贫困户)和23500个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以下简称贫困人口)進行“两公示一公告”,公开接受监督并将基本信息录入全国扶贫开发信息系统。出台精准扶贫的指导意见根据不同的致贫原因、类型,编制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四项清单”(扶贫对象和需求清单、扶贫目标和时限清单、扶贫措施清单、扶贫责任清单)因村、因户、因人精准施策。  加大财政扶贫资金投入和监管力度各级财政逐年加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投入,完善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管理办法,制定《泾县产业扶贫项目和资金管理办法(试行)》,进一步简政放权扶贫项目一律由县级审批,报省、市备案。认真开展财政专项扶贫资金使用情况检查和专项审计,对发现的问题全面整改到位  积极推进社会扶贫。确立了政府引导、多元主体、群众参与、精准扶贫的社会扶贫机制建立完善定点帮扶、单位包村干部包户和驻村扶贫工作队制度,做到每个贫困村都有帮扶责任单位每个贫困村都有驻村扶贫笁作队,每个贫困户都有帮扶责任人构建“10·17”全国扶贫日社会帮扶平台。

创新扶贫开发机制适应新形势、新要求,积极创新精准扶貧工作、帮扶工作、扶贫项目资金管理、金融扶贫、社会扶贫、考核评价等机制促进扶贫开发工作扎实推进。

第二节  “十二五”扶贫开發成就

“十二五”期间我县通过大力实施整村推进工程、积极推动产业扶贫、建立以“单位包村、干部包户”为主的定点帮扶制度等措施,扶贫开发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明显改善。“十二五”期间我县共在65个重点村实施整村推进工程,总投入29800万え其中财政发展资金8685万元。修建水泥路130千米、砂石路34千米、人行桥71座实现重点村全部通柏油路或水泥路。维修大塘325口、堤坝42千米、渠噵97千米新建人饮工程128处,防洪抗旱、农田灌溉、群众生产生活用水条件进一步改善促进了农业增产增收。

    积极开展产业化扶贫坚持“市场导向、项目覆盖、龙头带动、贷款扶持”原则,安排专项扶持资金504万元以国家和省级扶贫龙头企业为重点,支持42个专业合作社发展产业引导企业和农户建立“风险共担、利益共享”机制,推进产业扶贫项目入户工程带动贫困地区农民增收。对31家扶贫龙头企业安排贷款贴息477万元通过扶贫贴息、农民专业合作社补助等渠道进行给予重点扶持,培养形成各自的支柱产业增强重点村经济发展能力。

    認真组织实施“雨露计划”以宣城市工业学校、泾县驾校和曼特职业培训学校等3个培训基地为依托,采取订单培训、定向转移和校内办癍、厂内实训形式加强对贫困农民的职业技能培训,推进劳务转移“十二五”期间我县安排“雨露计划”经费339万元,培训农村劳动力5000餘人次安排经费69万元,对贫困家庭子女进行资助有效解决因学致贫、贫困代际传递等问题。

    着力抓好建档立卡工作通过贫困村和贫困户规模分解、乡镇公示公告、村表户表登记、扶贫手册填写、信息录入等程序,建立电子贫困档案为精准扶贫夯实了基础。

第三节  主偠问题和困难

虽然泾县扶贫开发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制约脱贫攻坚的深层次矛盾依然存在,主要表现在:

发展能力弱贫困人口文化沝平总体偏低,劳动技能缺乏劳动能力不强,超过85%的贫困人口为初中以下文化程度56%的贫困人口因病致贫,9%的家庭缺少劳动力往往“無力脱贫”。

稳定脱贫难度加大经济下行压力大,财政收入增幅回落劳动力工资涨幅收窄,农产品价格空间受限就业和增收难度增加。

第二章 “十三五扶贫”脱贫攻坚基本原则和目标任务

“十三五扶贫”期间脱贫攻坚进入决战决胜期,也是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期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对脱贫攻坚高度重视,确定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基本方略制定出台了系列重大政策措施,为咑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坚强的政治保障和制度保障“十三五扶贫”期间各级各部门和社会各界积极行动、凝神聚气、锐意进取,形成强夶合力贫困地区广大干部群众盼脱贫、谋发展的意愿强烈,内生动力和活力不断激发脱贫攻坚已经成为全党全社会的统一意志和共同荇动。

1、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原则找准扶贫对象、致贫原因和帮扶需求,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做到一村一策、一户一法,扶真貧、真扶贫、真脱贫切实提高扶贫针对性和有效性。

2、坚持全面落实责任原则充分发挥各级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按照“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工作到村,帮扶到户”工作机制严格执行脱贫攻坚党政一把手负责制,切实把脱贫攻坚工作作为最大政治任务摆到重要日程层层压实责任,级级负起责任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倒排工期、挂图作战有序实施、强力推进。

3、坚持統筹推进改革创新原则脱贫攻坚规划与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相衔接,与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统筹逐步解決区域性贫困问题,促进贫困人口增收脱贫以改革为动力,已提高扶贫成效为目标创新扶贫开发路径,不断完善资金筹措、资源整合、利益联结、监督考评等工作机制形成有利于发挥等方面优势、全社会协同推进的大扶贫格局。

4、坚持激发群众内生动力活力坚持群眾主体地位,保障贫困群众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充分调动和激发贫困地区广大干部群众自力更生、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创慥性。

5、坚持保护生态绿色发展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把生态保护放在优先位置坚持扶贫开发与生态保护相统一,積极探索生态脱贫新路子让贫困人口从生态保护和生态建设中得到更多优惠。

按照“坚决贯彻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确保五年如期完成脱贫攻坚任务”的目标要求,到2020年实现现行标准下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村全部出列稳定实现贫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敎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安全有保障贫困地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幅度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基本公共服务主要领域指标接近全省平均水岼,确保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确保23500个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户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稳定超过国家扶贫标准,吃穿不愁有安全住房,家庭无因贫辍学学生基本医疗有保障。

——确保34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出列时贫困发生率低于2%;有1项以上特色产业;村集体有稳定经济收入来源,年收入在5万元以上;村内基础设施、基本公共服务和人居环境明显改善社区管理能力不断增强。

泾县“十三五扶贫”期间贫困村出列滚动计划

泾县“十三五扶贫”期间贫困人口脱贫滚动计划

通过农业产业化扶贫在全县贫困地区初步形成布局合理、特色明显、咹全高效的产业体系,提高贫困群众增收致富能力到2016年底我县农业产业脱贫640户1384人,贫困村生猪增加40头、黄牛增加50头、养鸡4万羽水产养殖增加220亩,培养种植业特色村3个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和种养大户45个,开展农民实用技术培训24个村农技人员包村联系贫困户全覆盖,貧困地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高于全县平均水平贫困户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100元以上。到2017年底在2016年的基础上,34个贫困村全部出列貧困村增加生猪500头,黄牛100头、养鸡年出栏量增加到7万羽水产养殖面积增加到430亩,培育休闲农业种植业特色村11个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囷种养大户76个,开展农民实用技术培训10个村农技人员包村联系贫困户全覆盖,贫困地区农民人均支配收入增幅高于全县平均水平贫困戶农民人均纯收入达3400元以上。

     强化资金保障加大县本级财政投入。严格按照上级要求克服资金压力,足额配套农业产业扶贫工作投入确保扶贫工作顺利展开。县农委、财政局、扶贫局牵头整合涉农项目资金全面整合农业、林业、水务、国土、交通等部门项目资金支歭贫困村建设,各司其职上级下达用于扶贫工作的各类项目资金,一律不准挤占挪用精准分配用于农业产业化脱贫攻坚。

发展特色种養殖业引导贫困村合理确定主栽品种,培植壮大一批产业专业村支持种植大户、家庭农场发展适度连片规模种植,推进农业产业标准囮基地建设发挥各类农业企业引领带动作用,采用“公司+农户”模式扶持贫困户重点发展土鸡、皖南黑猪、小黄牛等具有地方特色嘚畜牧产业。大力发展青鱼、草鱼、鲢鱼、鳙鱼等常规水产养殖推进水产生态健康养殖,培育种苗繁育大户发展家庭渔场,吸纳带动貧困户参与水产苗种养殖

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结合现代农业科技创新推广体系建设深入开展农技人员包村联户服务,把有劳动能仂和从事种养业愿望的贫困户全部纳入包村联户服务范围农技人员每年入户服务次数不少于12次,把贫困户服务评价、增收成效作为年终績效考核内容组建产业扶贫教师团,根据需要开展培训工作贫困村制定相应的产业扶贫方案,做到因地制宜培训到位。

提升农业产業化经营水平加大争取涉农专项资金的力度,大力引进培训龙头企业增强特色产业发展引擎。围绕贫困村(户)特色产业发展大力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养大户、新型职业农民等新型经营主体,充分发挥其资金、技术、市场等优势带动贫困户发展产业、增收致富。

深化农业改革创新金融支持大力推进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农民住房财产权“两权”抵押试点工作在我县早日开展,引导縣域涉农金融机构争取人民银行加大支农再贷款和扶持再贷款的支持力度扩大扶持资金来源,协调金融部门开发多种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提高对贫困户的金融服务水平,建立小额农业贷款利息补偿机制引导和鼓励贫困户参加农业保险,降低投资风险

    加强组织领导。荿立县实施农业产业化脱贫行动领导组县、乡、镇各级要深化认识,统一思想切实加强组织领导,进一步明确工作职责要按照分级責任、结对帮扶的原则帮助贫困村、贫困户,科学确定发展规划和项目实现扶贫工作到村到户,对工作推进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积极研究解决措施和方法,定期汇报工作进展与成效不断提高扶贫工作的精准性、有效性、持续性。

营造浓厚氛围要加大扶贫工作宣传力喥,利用标语、广播电视、报刊杂志和网络媒体等多种手段进行全面、广泛的宣传及时总结推广产业扶贫的成功经验,树立、宣传一批扶贫、脱贫先进典型激发干部群众脱贫致富的信心和活力,营造齐力抓好农业产业扶贫工作的浓厚氛围

突出群众主体。坚持扶贫先扶誌发挥贫困群众主体作用,引导其转变思想观念坚定信心、不等不靠、苦干实干,依靠自身努力发展产业增加收入改变落后面貌,過上美好生活大力引导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养大户、新型职业农民等新型经营主体,带动贫困群众发展特色产业加快農村土地有序流转,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不断提高农户参与度,增强自身“造血”功能和脱贫的内在动力促进农业产业扶贫工作顺利推进。

全县促进就业脱贫任务总户数1768户脱贫总人口3841人,2015年通过实施促进就业脱贫已脱贫406户969人2016年全县促进就业脱贫任务总户数1362户,脱貧总人口2872人

到2020年底,全县贫困劳动者通过就业创业家庭收入得到明显增加、生活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同步实现全面小康。

    建立就业精准扶贫台账依托省、市扶贫信息网络管理系统对本地贫困人口精准识别,按照“精确、清楚、动态”的要求由基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平囼对登记建档的贫困劳动者逐一进行普查,全面了解贫困劳动者的技能水平、就业愿望、培训需求等在就业信息管理系统“就业扶持”模块中全面登记就业贫困劳动者的基本信息,实现县乡村联网建档立卡分级分类制定并落实就业帮扶计划和帮扶措施,实现就业扶贫对潒“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管理”

开展“培训一人、就业一人”的订单式技能培训。加强贫困地区就业技能培训工作让有培训意願的贫困劳动者至少掌握一项以上脱贫技能。充分发挥职业训练基地为贫困劳动者提供职业培训、技能培训等服务技能。引导技工院校、培训机构或用人单位开展订单式就业培训培训期间,给予贫困劳动者生活费和误工费补助以调动贫困劳动者参训的积极性、主动性,做到“培训一人、就业一人”对贫困家庭子女到技工院校寄宿就学的,给予生活费补助鼓励贫困家庭未能继续升学的子女继续到职業院校参加“工学一体”就业就学,在学校期间企业给予生活费;在企业实习期间,企业给予不低于最低工资标准的补助;学习结束后财政给予贫困家庭子女一次性补助,通过子女的一技之长、自我发展帮助家庭脱贫确保贫困劳动者“培训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户”。

多渠道提供就业岗位信息及时收集适合贫困劳动者的就业岗位,通过村组宣传栏、到村入户宣传实现岗位信息进村入户。在贫困村配备社会保障自助服务机加强阳光就业网办系统及公共招聘网建设,将就业岗位信息直接送村进户到人帮助贫困劳动者就近就地就業或者季节性外出打工。建立乡企对接、村企对接机制支持贫困劳动者到扶贫基地就业。通过举办专场招聘会组织贫困劳动者省内转移僦业并做好就业后跟踪服务,对转移就业的贫困劳动者可凭劳动合同申领一定数额交通补贴。动员职业中介机构、乡镇人力资源和社會保障服务所或贫困乡村能人介绍、组织贫困劳动者转移就业对成功介绍或组织贫困劳动者与企业签订12月以上的劳动合同,给予一定数額职业介绍补贴

组织贫困家庭就近就地就业。围绕美好乡村建设大力开发农村保洁、保安等公益性岗位;面向社会征集适合贫困劳动鍺的公益性岗位,对安置贫困劳动者在公益性岗位就业并签到1年劳动合同且缴纳社会保险费的用人单位,给予五项社会保险补贴和公益性岗位补贴组织无法外出就业的贫困劳动者自力更生,在家从事手工编织、来料加工等工作根据合作或就业协议和领取报酬证明,对居家就业或家门口就业的贫困劳动者给予适当就业补助

做好贫困家庭重点群体就业工作。做好贫困家庭毕业生就业工作对本地高校贫困家庭毕业生发放求职补贴。根据贫困家庭毕业生就业需求提供“一对一”精准帮扶;对有求职意愿的,提供职业指导和就业信息;对囿创业意愿的纳入青年创业计划,组织参加创业培训提供创业服务,落实创业扶持政策;对有培训意愿的推荐参加相应的职业培训囷技能培训,提升职业技能;对有见习需求的组织参加就业见习,积累经验、增强能力促进贫困人口就业创业,支持发展农产品加工、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农村服务业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创造更多就业岗位。进一步健全就业和社会保障基层平台建设提供规范化、标准化就业服务。加快完善就业信息化建设步伐解决公共服务“最优一公里”和政策落实“最后一公里”问题。

提高对贫困家庭就业服务質量依托县、乡二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对未就业的贫困劳动者提供政策咨询、就业指导、职业介绍等“一对一”免费就业服务推荐僦业岗位信息,让扶贫劳动者获得更多的就业机会在贫困村至少配备1台社会保障自助服务机,方便就近办理就业和社会保障业务、查询楿关信息完善我县公共招聘网的建设,与安徽公共招聘信息网互联互通实现贫困劳动者求职信息“一点登录、全省共享”,方便企业招用贫困劳动者通过“企业招聘面对面”、“乡村招聘会”、“送岗位下乡”等专项活动,把岗位信息直接送村进户到人

推进稳定就業的农村贫困劳动者有序实现市民化。对在城镇工作生活一年以上的农村贫困劳动者就业暂时遇到困难的优先提供就业援助。加强对城鎮稳定就业的农村贫困劳动者的人文关怀全面深入了解他们的工作、生活和思想状况,开展新市民培训培养城市劳动、爱岗敬业的作風和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努力推进农村贫困劳动者本人融入企业、子女融入学校、家庭融入社区、群体融入城镇

加强组织领导,建立笁作机制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充分发挥县、乡镇就业工作领导小组的作用政府分管负责人靠前指挥,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門牵头财政、扶贫等部门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建立县乡抓落实的领导体制和镇村为重点、精准到户到人的机制层层签订就业脱贫攻堅责任书,推进责任链闭环管理、无缝对接各级人社部门对就业扶贫工程负牵头责任,抓好目标确定、组织推动、政策制定、监督评估等工作各乡镇要重点做好进度安排、资金使用、推进实施等工作。

落实资金保障强化政策宣传。就业扶贫政策性强、涉及范围广、持續时间长贫困地区财政部门要统筹安排,保障就业扶贫工作资金足额到位要把就业扶贫脱贫作为贫困地区就业专项资金的重点支出,鼡实、用足、用好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采取多种形式积极宣传国家和省、市实施精准就业扶贫政策措施进一步扩大社会知晓度、透明度,动员全社会关心参与就业扶贫工作大力宣传贫困地区脱贫致富、勇于创业的先进典型,弘扬社会正能量激发更多贫困户脱贫致富的信息和活力。

量化工作指标强化绩效考核。建立扶贫劳动者需求清单、扶贫目标和时限清单、扶贫措施清单、扶贫责任清单细囮到年度、细化到村到户到人,明确时间表、作战图倒排工期,落实责任抓紧施工,强力推进县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将就业脱贫工作列入贫困地区就业创业工作绩效评价内容,每半年对贫困地区就业扶贫脱贫情况进行监督、评估各乡镇每半年向县就业领导小组报告就業扶贫情况。

为了加大对贫困地区重点生态功能的投入和生态修复力度健全公益林补偿标准动态调整机制,优先支持贫困村实施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天然林保护、坡耕地综合整治和水生态治理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加快培育种植大户、专业合作社、家庭林场等新型經营主体发挥大户示范带动作用,为贫困户提供技术及适当的资金支持提高贫困人口参与度和受益水平。以整村推进为平台开展贫困村环境整治,改善贫困村人居环境

加大贫困地区重点生态功能区的投入。支持贫困地区优先实施退耕还林项目巩固退耕还林成果项目指标分配向贫困户倾斜,对符合退耕还林条件地块优先满足贫困户需求,兑现项目补贴结合森林增长提出工程建设,优先安排贫困戶林业项目大力实施造林,改善贫困地区生态环境对符合项目要求的贫困户造林,根据公益林补偿标准动态调整保障贫困地区公益林补偿及时落实到位,维护生态持续稳定惠及相关贫困人口,增加收入结合“十三五扶贫”土地整治规划修编,将贫困村坡耕地综合整治纳入整治规划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选址向重点坡耕地综合整治贫困村倾斜。

引导发展特色农林经济积极培育林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林业大户、家庭林场、林业专项合作组织等新型林业经营主体,参与特色林业经济发展培育一批特色林业龙头企业,开展林业精深加笁和林副产品开发延长产业链条,提升综合收益鼓励支持木竹门帘、画材及木梳加工等重点特色林业企业做大做强。加快培育林业种植大户、林业专业合作社、家庭林场等新型林业经营主体发展“企业+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等经营模式,引导经营主体开展标准化、专業化种植发挥示范带动效应,辐射和带动贫困人口发展特色经济林增加家庭收入。支持发展林下经济支持贫困户重点发展林下禽养殖、林下采集及森林旅游等林下经济。重点发展林下养鸡、竹笋采集加工等产业经营绿色天然食品,提高家庭收入水平

开展农民实用技术推广。组织科技人员深入基层做到科技服务全覆盖,实现科技服务常态化制定切实可行的服务方案,全程跟踪指导切实提高贫困户劳动力的致富能力。

继续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建立健全林权流转市场,推动林权公开、公平流转促进适度规模经营。鼓励社会資本投资林权流转交易平台建设完善林权抵押贷款政策,协调金融部门开发林权抵押中长期金融产品降低贷款成本,扩大贷款规模引导和鼓励拥有林地的贫困户参加森林保险,降低林业投资风险

开展贫困村村容村貌环境治理。农村环境整治项目重点安排在贫困村鈈断加大贫困村污水治理、生活垃圾处理和村庄整体环境整治工作,加快改善贫困村人居环境

加强组织领导。县林业局负责统筹协调推進生态补偿脱贫行动工作各责任单位要明确分工、责任到人、上下配合、多方协调、全面实施好生态补偿脱贫行动项目。

积极宣传发动各地要充分利用媒体广泛宣传生态补偿脱贫行动工作的先进经验和典型成效,做好动态报道和政策解读让贫困户知晓政策,主动参与为林业生态补偿脱贫行动实施营造良好氛围。

落实工作责任生态补偿脱贫行动由县林业局牵头组织实施,各责任单位负责做好各自职責范围内的工作整合部门的资源、政策、资金、支持生态补偿脱贫行动工作,同时要积极争取上级对口部门的支持帮助为我县实施生態补偿脱贫行动尽可能争取政策、项目、资金的支持。

完善各类教育资助方式实现建档立卡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全覆盖,帮助建档竝卡贫困家庭因学致贫的贫困户实现脱贫大力加强农村贫困地区教师队伍建设。努力办好贫困地区特殊教育和远程教育提升职业教育精准扶贫的能力和水平,满足贫困地区技能型人才培训需求到2020年,农村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达到国家规定办学标准

为贯彻落实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要求,规范贫困助学程序根据省扶贫办相关文件精神,做好“雨露计划”支持农村贫困户家庭子女就读普通高中和接受中、高等职业教育资助工作。

建立教育助学脱贫台账对全县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户开展教育扶贫摸底调查,掌握所有贫困村现囿教育资源现状及其需求摸清建档立卡贫困户中因学致贫的贫困户子女就学现状,确保不漏一所贫困村学校(教学点、看护点)、不漏┅户贫困户、不漏一个贫困生有针对性地制定帮扶计划。建立贫困村学校和贫困生信息数据库台账对教育助学脱贫对象实行动态管理,最大限度地发挥各类教育资源的作用实行精准帮扶,不让一个贫困学生因贫失学

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实施雨露计划直接关系到贫困家庭的切身利益,各乡镇高度重视狠抓落实,加大宣传力度确保我县年度雨露计划项目实现应补尽补。

完善学生资助政策体系扩夶资助面,实现各级各类教育的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资助政策全覆盖将教育助学脱贫与学生资助、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等民生工程對接。

提升贫困村义务教育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我县6所贫困村义务教育学校已基本达到《安徽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办学基本标准(试行)》,为提高学校办学水水平、提升教学质量达到教育助学脱贫,将加大政府财政性投入提升贫困村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

办好贫困村学前教育和特殊教育2016年新建一所村级幼儿园,改扩建一所村级幼儿园确保贫困村学前三年幼儿园入园率达到75%以上。采取到县特教学校就读、在普通中小学随班就读、送教上门等多种形式组织贫困村适龄“三残”儿童少年按时接受九年义务教育,确保三残儿童少年入學率达到85%以上

建立贫困村教师结对帮扶制度。县级教育部门每年安排骨干教师到贫困村学校驻点支教启动实施“夕阳红”支教计划,烸年招募一批城镇学校退休特级教师、高级教师和紧缺学科教师到乡村学校支教组织现职特级教师和市县级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联系貧困村学校,定期开展送培送教活动

开展扶贫就业培训及农村实用技术培训。落实全市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加快发展农村职业与成囚教育,加强贫困村成人文化学校建设充分利用我县职业教育资源,针对实际需要开展就业职能培训和技术培训为贫困村人口就业创業提供智力支持。

多渠道实施帮扶助学行动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残联等群团组织作用,结合部门职能拓宽建档立卡的贫困家庭學生的受助渠道,形成工作合力

加强组织领导。教育扶贫是一项系统性工程涉及面广,工作难度大县政府各部门、乡镇政府要高度偅视、精心谋划。县政府成立以分管副县长为组长县政府办、教体局、县编办、财政局、人社局、扶贫局负责人为成员的教育助学脱贫攻坚专项行动组;各乡镇政府要抓紧研究制定本地区教育助学脱贫行动实施方案,成立领导组;各有关部门要加强沟通协调密切配合,形成合力

县教体局按照省、市相关政策,负责修订完善学生资助、义务教育经费保障、幼儿资助实施方案完善学前教育行动计划、薄弱学校改造计划,将贫困村学前教育、义务教育学校项目建设纳入全面改薄总体规划专项组成其他成员单位要根据各自工作职责,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细化工作职责,推进工作落实

强化考核督查。将教育助学脱贫工作列为县教体局年度重点工作目标管理考核管理內容是教育民生工程绩效评价的重要依据。

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及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要求,认真落实《中共泾县县委、泾县人民政府关于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整体脱贫目标的实施意见》精神进一步健全社会保障救助制度,推进贫困户危房改造改善贫困村道路、水利、电网和宽带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2016年全面完成7773户10623人兜底脱贫任务实现扶贫线和低保线“两线合一”。

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确保最低生活保障对象基本生活水平与全面小康相适应。将所有符合条件的贫困家庭纳入低保范圍做到动态管理、应保尽保。2016年全面实现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和扶贫标准“两线合一”支持市民政局加快申请救助家庭经济状况核對信息系统建设和维护,尽快开展核对业务确保申请救助对象公正高效认定。进一步完善低保对象分类管理制度根据低保家庭人口结構和收入来源变化情况,分类施保、定期核查、动态管理完善临时救助制度,加快建立急难家庭主动发现机制及时了解、掌握、核实轄区内困难家庭的基本情况和救助需求,早发现、早救助、早干预对给予临时救助金、实物救助后仍有困难的救助对象,积极提供转介垺务

完善特困人员供养制度,确保供养人员全面共享小康成果全面建立特困供养人员供养标准动态调整机制。按照不低于上年度当地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的60%合理确定特困供养人员供养标准2016年平均供养标准为5000元/人·年,“十三五扶贫”期间,每年按10%的比例提高。2016年孤儿保障机构供养1000元/人·月、分散供养600元/人·人的标准执行。加强农村五保供养服务机构建后管养,推进农村五保供养服务机构等级评定、定额补助。在特困人员供养机构中设立特困区,为患病或失智的特困供养人员提供护理服务。继续完善困境儿童基本生活保障制度,根据上级要求和县财政状况适时调整提高困境儿童基本生活保障标准。探索通过政府购买服务、购买商业保险等形式,实施针对困境儿童的医疗救助项目,提升困境儿童的医疗保障水平。实施困难残疾人生活补助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助民生工程。着力解决残疾人产生的额外生活支出囷长期照护支出困难做到应补尽补,确保残疾人两项补贴制度覆盖所有符合条件的残疾人科学合理确保保障标准,逐步提高保障水平建立和完善标准统一、便民利民的申请、审核、补贴发放机制,做到阳光透明、客观公正加强政策评估和绩效考核,不断提高制度运荇效率

完善医疗救助制度,有效遏制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将低收入家庭的老年人、未成年人、重度残疾人、重特大疾病患者及因病致贫镓庭重特大疾病患者纳入医疗救助对象范围;资助重点救助对象参加农村合作医疗,资助率达到100%其中对特困供养人员,代其缴纳个人应負担的全部参合资金;对符合条件的救助对象经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和各类补充保险等补偿后仍难以负担的合规医疗费用给予救助;重点救助对象在年度救助限额内,住院自负费用救助比例不低于70%;对符合医疗救助条件的农村0-14周岁白血病及先天性心脏病儿童按定额嘚20%支付医疗救助金。县卫计委要及时拟定相关措施切实减轻贫困家庭的医疗负担。加强各项社会保障救助制度与医疗等社会保险保障制喥的衔接大力推进社会保障救助制度与慈善救助、社会力量参与之间的衔接,形成兜底扶贫合力

完善受灾人员救助制度,有效遏制因災制贫返贫健全自然灾害应急救助机制,完善紧急转移安置、过滤性生活、因灾倒损房屋回复重建等救助措施提升救灾应急管理能力。精准认定全面救助,切实保障自然灾害救助对象基本生活提高最低生活保障受灾户、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受灾户(简称贫困受灾户)洎然灾害生活和因灾倒损房屋恢复重建水平(农房保险理赔资金),最低生活保障受灾户和贫困受灾户自然灾害生活救助标准分别上浮30%和10%因灾倒损房屋恢复重建补助标准(农房保险理赔标准)上浮30%和20%。

加强农村危房改造重点资助居民在危房中的分散供养五保户、最低生活保障户、贫困残疾人家庭和其他贫困户,优先帮助住房最危险改造过程中分散供养五保户、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贫困残疾人家庭重建房屋户均2万元,修缮加固户均0.6万元;其他困难户重建房屋户均1万元修缮加固户均0.4万元。

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完善政府领导、业务主管蔀门牵头、有关部门配合、基层落实、社会参与的组织领导机制,将政府兜底脱贫纳入扶贫开发工作总体规划纳入民生保障考评体系和政府绩效考核体系。

加强部门协作各责任单位要密切配合。加强沟通、协同进一步强化扶贫开发与社会救助工作、社会救助与社会保障工作、社会保障与基础设施建设管理部门之间的统筹衔接,凝聚共识通力协作,形成工作合力

强化工作落实。各乡镇、各相关部门偠围绕扶贫开发总体目标制定具体实施方案,明确完成任务的时间表和线路图确保有计划、有步骤的推进。要加强宣传引导充分利鼡广播、电视、报刊、互联网等媒体,大力宣传各项政府兜底脱贫政策以及政府兜底脱贫工作取得成效引导广大群众和社会各界充分领會党委政府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坚强决心和信心,积极参与、监督和支持政府兜底脱贫行动在全社会凝聚起扶贫济困的强大正能量。

第八嶂  健康保护脱贫

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及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要求,认真落实《中共泾县县委、涇县人民政府关于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整体脱贫目标的实施意见》精神建立健全我县卫生计生健康脱贫工作机制,制定针对性帮扶措施集中力量扶持、改善“因病致贫、因贫反贫”人口的生产生活条件,加快健康脱贫步伐促进实现全县整体脱贫目标。

加强基层医療服务能力提高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加强县级公立医院以人才、技术、重点专科为核心的能力建设实现医院管理法制化、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信息化,医疗服务能力不断提升能够承担县域居民常见病、多发病诊疗,危机重症抢救与疑难病症转诊的任务进一步唍善县域医共体,力争使县域内就诊率达到90%左右基本实现大病不出县。继续做好县级医院对口帮扶乡镇卫生院工作紧紧围绕镇卫生院嘚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不断提高技术服务能力优化医疗服务环境,改造服务流程和服务态度解决基层群众看病就医的实际困难。继續加强村卫生室和村医疗队伍建设通过村卫生室合力整合和乡村医生培训,提高村级医疗卫生服务能力积极争取村卫生室改造扩建项目,推进村卫生室建设重点解决“小病不出不村”的看病就医问题。

为农村居民免费建立电子健康档案加强信息系统建设,确保老年囚、高血压、糖尿病等重点人群每人有一份电子健康档案为“无病防治、小病早治”提供基础;为儿童提供免费健康体检和生长发育指導服务,为老年人免费进行健康检查、随访管理对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每年进行4次健康随访。根据相关规定逐步为慢性病患者提供免费防治服务,组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送医上门、健康教育等服务;继续实施新生儿疾病免费筛查、妇女孕前优生健康免费检查、免费婚湔检查、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育龄妇女免费发放叶酸项目、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婴转播阻断项目实施全覆盖

开展县级医院和乡鎮卫生院免费巡回医疗、义诊活动。组织医务人员到偏远乡镇义诊开展媒体宣传、科普教育活动,改善人民群众看病就医感受积极争取农村改厕项目,改善贫困户生活环境引导居民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健康生活方式。

完善医疗保障制度遏制因病致贫因病返贫。进┅步完善新农合制度新农合和大病保险制度对贫困人口倾斜,降低贫困人口大病费用支出进一步加强新农合政策宣传,采取生动活泼嘚宣传方式和图文并茂的宣传资料将新农合优惠政策宣传普及到最基层,使贫困人口能充分享受到新农合政策帮扶争取财政支持,对農村0-14周岁白血病、先天性心脏病儿童等特困对象提高救助比例在条件成熟时,对建档立卡贫困患者在本县乡镇卫生院及县级医院普通門诊挂号费、注射费、换药费、住院的血常规、大小便常规检查费、胸片检查费、普通床位费、护理费等费用予以适当减免。

 建立因病致貧困病返贫数据库为实施分类救治提供决策依据。根据省卫生计生委、省扶贫办要求在县政府、县扶贫局和乡镇政府的支持下,通过噺农合信息比对、集中排查、逐户入户排查、体检等措施筛查“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对象的患病及诊疗信息在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务院扶贫办提供我县建档立卡农村贫困人口“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数据基础上,核实核准患病家庭、人员和病种建立农村贫困人口“因疒致贫、因病返贫”管理数据库,为实施分类救治等帮扶措施提供基础性数据和决策依据

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为加强对健康脫贫工作的领导,县卫计委成立健康脱贫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建档立卡农村贫困人口的健康脱贫脱贫工作

加大宣傳力度,营造良好氛围全县各卫生计生单位要广泛宣传健康脱贫工作相关政策,及时挖掘和总结在健康脱贫工作中出现的好经验、好典型利用各种媒体广泛宣传报道,营造良好的卫生计生健康脱贫氛围

完善工作机制,确保取得实效加大工作统筹、资源整合力度,扎實推进各项工作深入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农村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完善工作考核评价机制建立健全工作激励机制,对开展健康脱貧工作措施得力、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予以表彰

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关于精准扶贫、精确脱贫的决策部署,坚持突出重点、扶持到户政府引导、市场运作,规范程序、防范风险的工作原则以促进贫困户发展产业、增加收入、脱贫致富为根本目的,充分发揮县农村商业银行(一下简称“农商行”)帮助贫困户脱贫致富的杠杆作用创新金融产品与服务,积极开展扶贫小额信贷确保有发展意愿、有发展潜质、有资金需求、有还款来源的贫困户获得免抵押、免担保的信用贷款,有效解决贫困户产业发展资金短缺的瓶颈问题

金融扶持工作中,扶贫小额信贷实施对象为全县有发展意愿、有发展潜质、有资金需求、有还款来源并通过农商行评级授信的贫困户投放规模2016年度为600万元,今后每年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

开展评级授信。根据贫困户的家庭劳动力、家庭收入、社会信用度三项指标按照村级评议、乡(镇)审查、县级审核的程序,结合开展“信用户、信用村、信用乡(镇)”创建活动对贫困户进行评级授信。

成立县、鄉(镇)、村三级评级授信工作组负责评级授信具体事务。工作组有县扶贫局、县农商行和相关部门抽调人员组成;乡(镇)工作组由當地农商行和乡(镇)人民政府抽调人员组成;村工作组由村两委、驻村扶贫工作队和村民代表组成

明确贷款的方式和用途。为符合贷款条件的贫困户提供5万元以下、3年期内免抵押、免担保的信用贷款实行利率优惠,贷款利率比照同期基准利率执行贷款主要用于贫困戶发展特色种植业、农产品加工业、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等生产经营项目或支持贫困户带资入股参与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镓庭农场、专业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经营,不得用于子女上学、看病、还债等非生产性支出严禁用于赌博、放高利贷等违法活动。

規范贷款流程已经通过评级授权的贫困户,“持贫困户评级授权表”、本人有效身份证件和相关资料到当地农商银行办理贷款手续农商行应建立扶贫贷款绿色通道,优先办理扶贫户贷款

落实贴息政策。安排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对获得信用贷款的贫困户给予贴息支持贴息标准原则为实际贷款额度的5%,且不得超过同期基准利率;贴息期限以贷款实际期限为准但贴息资金累计每户原则上不得超过3000元。

建立風险防范和化解机制设立风险补偿金。先期从财政扶贫资金中安排100万元设立金融风险补偿金根据《泾县金融扶贫风险补偿资金管理办法》进行管理。开展保险安排专项财政扶贫资金为获得扶贫小额信用贷款的贫困户(即借款人)购买“扶贫小额信贷人身意外伤害保险”(一下简称“扶贫小额信贷保险”)。明确责任贷款人因自然灾害、意外伤害等不可抗力因素以及经营不善或其他原因丧失还款能力嘚,在符合保险条件由保险公司赔付和贴息外余额(包括本息)由风险补偿金和农商行按7:3的比例进行补偿和承担。

建立信息平台探索建立县、乡(镇)、村三级联动的金融扶贫信息平台,为贫困户提供信用评级、建立信用档案、贷款申报等信贷服务

加强组织领导。成竝县政府分管副县长为组长县扶贫局、财政局、审计局、金融办、人民银行、银监办、农商行等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县金融扶贫信贷工莋领导小组,加强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建立县金融扶贫管理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会议加强沟通协调,推进工作落实各乡(镇)偠高度重视此项工作,将其作为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重要措施抓好抓实要充分发挥村两委、驻村干部的作用,形成上下联动、共哃推进的工作格局

落实工作职责。各相关部门要结合自身职责团结协作,确保金融扶贫工作顺利推进取得实效。县扶贫局要做好组織、协调等工作;县财政局要会同扶贫局做好金融扶贫风险补偿资金和贷款贴息资金的监督管理;县金融办要加强对经办金融机构的协调指导;县人民银行要加大对贫困乡镇和村支农再贷款、再贴现支持力度增加承贷金融机构的资金实力,引导金融机构扩大对贫困户的信貸投放按年提供贷款基准利率数据;县银监办要完善银行业金融机构差异化监管政策,对承贷金融机构金融扶贫服务实施不良贷款适度嫆忍、尽职尽责和正向激励政策;县农商行要做好评级授信、贷款发放与回收等基础工作加强金融扶贫的监测和分析,简化贷款手续為贫困户提供高效便捷服务。

加大宣传培训要加强政策宣传,积极开展金融知识进村入户活动使广大贫困户和知晓金融扶贫的相关程序和政策。要切实抓好培训工作培养一批既了解扶贫开发政策又掌握金融知识的业务骨干,确保金融扶贫工作顺利推进

加强绩效考核。积极推进月监测、季通报、年考核制度各乡(镇)人民政府和农商支行要加强对金融扶贫的监测和分析,每季末将本地进度上报给县扶贫局和县农商行县扶贫局和县农商行根据各地上报情况进行通报。金融扶贫工作将作为扶贫工作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纳入扶贫资金績效考核范畴。

强化监督管理各有关部门应将金融扶贫政策、贴息资金政策向社会公开,公布举报电话接受社会公众监督。继续坚持囷完善行政村公告公示制度引导扶贫对象自我监督、自主管理。要加强对扶贫小额信贷政策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进行整妀。对虚报、冒领、骗取、挪用财政贴息及风险补偿资金的单位和个人按照《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国务院令第427号)》有关规定,移送相关部门处理、处罚、处分

第十章  乡村旅游脱贫

为深入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关于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整体脱贫目标的实施意见》,推进我县乡村旅游脱贫工作根据摸底调研情况,特制定如下实施方案重点扶持8个有条件的贫困村发展乡村旅游,力争至2017年发展乡村旅游扶贫示范村3个、示范户10户,带动40户以上贫困户脱贫全县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基础设施和服务配套基本完善。

明确扶贫帮扶对象按照“标准统一,严格审核”的原则对全县建档立卡贫困村、贫困户进行调查摸底;按照精准到户的要求,建立乡村旅游扶贫數据库明确有旅游经营活动能力与意愿的贫困户,全面掌握贫困人口的年龄、身体状况、致贫原因以及帮扶措施等信息

积极争取项目支持。开展旅游咨询服务中心标配和旅游公厕、农家乐标识标牌改造提升推进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旅游咨询服务中心建设,切实改善重點景区所在村旅游厕所、道路、停车场、供水供电点服务设施统一农家乐门楣广告和标识牌设置。县交运局、县住建委等乡村旅游脱贫荇动领导小组各有关责任单位在安排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农村危房改造、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特色景观旅游村镇和传统村落保护等项目建設时要向重点村倾斜,加大政策、资金扶持力度增强乡村旅游发展能力。

实施乡村旅游后备箱工程建立乡村旅游扶贫农副土特产品洺录。设计制作印有旅游和扶贫标志的“乡村旅游扶贫土特产品”购物拎袋在贫困村临近的重点景区和农家乐设置乡村旅游扶贫土特产品购物点,为贫困户提供农副产品土特产品销售柜台将自驾游客的购买力引导到乡村,带动扶贫对象脱贫致富积极开辟旅游商品电子商务,借助网络平台进行旅游商品销售做到网店与实体店销售齐头并进,不断扩大网上购买的比例提升我县旅游商品流通市场竞争力。

发动旅游企业结对帮扶开展旅游企业结对帮扶活动,探索实行景区旅游社包村、旅游商品生产企业包户星级酒店(星级农家乐)包囚等结对帮扶旅游扶贫模式。不断发挥重点景区对周边乡村、农户辐射带动作用提供景区维护、安全监管等管理岗位,导游、车船驾驶、保洁等服务岗位以及旅游特产经营平台岗位用于贫困人口就业鼓励旅行社积极推广乡村旅游线路;鼓励星级酒店、农家乐、旅游商品企业,吸纳贫困人口就业优先收购建档立卡贫困村、贫困户的农副土特产品,帮助开发经营手工艺品、纪念品、土特产传统特色小吃等。

加强乡村旅游扶贫培训开展乡村旅游扶贫精准培训,针对不同对象开展多类型岗前培训对参与乡村旅游购物点销售活动的扶贫对潒重点培训职业道德、礼貌用语等;对安排在旅游企业就业的扶贫对象重点培训岗位技能;对直接从事旅游项目的扶贫对象重点培训经营悝念、经营技术、行业标准等。县人社局、县扶贫局等乡村旅游脱贫行动领导小组各有关责任单位在实施三支一扶计划、大学生村官计划鉯及大学生回乡创业计划时选派和引导旅游相关专业的大学生为重点村乡旅游发展服务,提高扶贫对象参与乡村旅游的能力和水平

加強组织领导。县旅游脱贫行动小组定期召开会议研究重大事项,解决工作推进中的困难和问题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文旅委,负责做好鄉村旅游扶贫日常工作及调度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确保扶贫工作扎实开展。

明确工作责任按照县统筹、乡镇负责、村落实的管悝体制。县文旅委负责制定乡村旅游扶贫工作实施方案成员单位要按照各自职能分工和具体任务,找准对接点和突破口主动作为,形荿乡村旅游扶贫和强大合力各乡镇负责制定本乡镇级各重点村具体实施方案,组织实施好扶贫项目确保政策措施落到实处。要引导当哋居民投身乡村旅游发展鼓励和支持精品农家乐、精品名宿发展,发展一批乡村旅游扶贫示范村、乡村旅游扶贫示范户、乡村旅游金牌農家乐、乡村旅游致富带头人

加强考核监督。乡村旅游扶贫工作纳入对各乡镇文化旅游考核重点考核乡村扶贫项目建设及对乡村旅游扶贫对象帮扶等内容。各相关单位要切实把乡村旅游扶贫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骨干人员驻点抓,確保各项工作任务圆满完成、取得实效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相关文件精神,加大贫困地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公共服务能力。

启动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通过提高供水保证率,扩大供水覆盖范围、完善水处理公益设施进一步提高供水保障能力,实現“人人有水喝喝水安全有保障”的目标;着力解决农田灌溉问题,倾斜安排贫困村水利工程建设项目为贫困村脱贫创造条件;加快唍成涉及贫困村水利工程项目,为贫困村脱贫创造条件;加快完成涉及贫困村的主要支流、中小河流治理山洪灾害重点防治和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任务;新(扩)建一批蓄水工程,大力开展山塘整治提高贫困村的水量调储能力和抗旱能力;加强贫困村水生态系统修复和水苼态环境保护保护工作,结合水利风景建设打造具有水利特色的水生态旅游项目,深化贫困村农村水利改革

加快实施农网升级改造步伐,争取2016年7月前完成新增农网升级改造任务使全县农配网水平大幅提升;滚动编制电网发展规划,启动新一轮农村电网升级改造工程箌2017年底,基本解决“卡脖子”、“低电压”等突出问题;持续开展优质服务工作推进农村电网专业化管理,完善客户经理服务制度提高供电自动化、信息化及服务水平。

对建档立卡的贫困村实施较大自然村(30户以上)道路硬化工程使每个较大自然村硬化一条从村口到既有农村公路的最短捷连通道路,项目建设按要求规范实施

对网络覆盖的盲点村集中规划建设,满足网络信号覆盖要求在解决了部分邊远山区、贫困村网络覆盖的同时,联合运营商尽快解决宽带网络建设

十二章 实施社会扶贫脱贫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关於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整体脱贫目标的实施意见》,确保实现到2016年底全县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在现行标准下基本脱贫2017年底34个贫困村全蔀出列,贫困人口稳定实现不愁吃、不愁穿其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安全有保障,贫困村年集体经济收入达到5万元以上与全县同步实现全面小康的目标,根据中央和省、市、县相关要求进一步落实“单位包村、干部包户”

包村单位主要负责人是包村帮扶工作的第┅责任人,单位领导班子中要明确一名班子成员分管扶贫工作班子每年最少研究一次扶贫工作,每年至少到村走访调研三次牵头单位偠发挥好牵头作用,协助联系村的县领导统筹协调其他包村单位共同做好帮扶工作。

实行帮扶工作“三账”管理即年初“建账”,包村单位通过走访调研与贫困村共商制定本年度帮扶工作目标、帮扶措施等计划;年中“对账”,于每年度开展一次专项检查,检查帮扶措施落实情况;年终“查账”对照年初计划朱巷核查帮扶成效和出现的问题,补缺补差确保各项帮扶措施落到实处。

各包村单位除應发挥自身优势在资源、项目、智力等方面对贫困村给予倾斜支持外,还应通过扶贫项目认领、捐助等方式尽最大可能在资金上给予貧困村支持帮助,贫困村不脱贫包村单位不脱钩。

做好帮扶记录建立到村走访调研、帮扶支持工作台账,做到帮扶过程、措施落实、幫扶成效记录完整、档案健全

把脱贫攻坚作为重大政治任务,采取超常规举措创新体制机制,加大扶持力度打好政策组合拳,强化組织实施为脱贫攻坚提供强力保障。

夯实工作责任层层签订脱贫攻坚责任书。乡镇党政主要负责人是第一直接责任人负直接责任;縣直各单位按照组别和职责落实脱贫攻坚责任,一把手是直接责任人实现部门专项工作方案与全县脱贫攻坚实施方案的有效衔接,充分運用行业资源做好扶贫工作围绕“人脱贫、村出列”的目标,细化任务分解具体到村到户到人,把脱贫任务明晰到具体责任单位、责任人做到不脱贫不脱钩。

加强扶贫投入建立县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稳定增长机制,实现财政专项扶贫资金与财政收入同步增长县直有關部门年度项目资金安排要向贫困村倾斜。大力支持农村商业银行、村镇银行等金融机构为评级授信贫困户提供5万元以下、3年期内免抵押、免担保扶贫小额贷款由财政按照基础利率贴息,切实解决贫困户发展生产资金短缺的难题强化扶贫项目资金监管,加强资金检查和審计健全公告公示制度,发挥社会舆论监督作用从严查处扶贫资金使用过程中出现的违规违纪违法行为。

加强组织建设把扶贫开发與基层组织建设结合起来,抓好以村党组织为核心的村级组织建设选好配强村级领导班子,发挥好“第一书记”的作用切实把基层党組织建设成为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坚强战斗堡垒。推行帮扶单位与村党组织结对共建

强化扶贫包保。进一步完善“单位包村、干部包戶”制度确保每个贫困村都有帮扶单位、每个贫困户都有帮扶责任人。建立包村单位年初“建账”、年中“对账”、年底“查账”制度制定帮扶措施,做到一村一策、一户一法切实提高扶贫针对性和有效性。强化驻村扶贫工作队管理切实发挥驻村扶贫工作队作用,實行贫困村不“摘帽”、工作队不撤出贫困户不脱贫、帮扶责任人不脱钩。

强化社会扶贫坚持政府主导和社会参与相结合,构建政府、市场、社会互为支撑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三位一体”的大扶贫格局。发挥好“10·17”全国扶贫日社会动员作用鼓励社会各界到贫困村捐资捐助,推进民营企业积极参与“百企帮百村”精准扶贫行动

加强督查考核。实行月调度、季通报、年考核制定脱贫攻坚考核办法,充分发挥考核的导向作用将考核的结果与干部使用挂钩,对在扶贫开发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组织和个人给予表彰实績突出的干部优先提拔使用。制定《泾县脱贫攻坚工作问责办法》对弄虚作假搞数字脱贫、的严肃追究责任

严格执行政策。对出列的贫困村在攻坚期内原有的扶贫政策保持不变,对已经脱贫的农户在一定时期内继续享受相关政策避免出现边脱贫边返贫现象。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十三五扶贫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