仇凌云生平原广西公安广西消防总队政委委

数据载入中......
20:07:26 | By:
日,郝希武出生在河北省蓟县下仓镇后官景村一个富农家庭。父亲郝钟琳在希武6周岁时因病去世;生母姓杨,在希武28岁时的1943年去世。郝钟琳平时乐于帮人,修桥补路,人缘好命也好。有人说他命好是因阴阳宅好。本家一人怕影响自己发迹,于是在他家坟地旁挖沟埋箭,埋桃木人,破坏郝钟琳家坟地的风水。两家还因此打过官司。郝希武7周岁上小学。当时镇上的私塾较多,上小学的还少,他们就组织起来抢私塾学生的书,打那里的学生。虽然小学不同于私塾,但老师管理学生的方法与私塾老师相似,对学生非打即骂。老师用“以夷制夷”的手段管理学生。他规定小声说笑的打三板,中声说笑的打五板,大声说笑的打七板,老师不在时就让值日生记录,同学轮流值日,学生们互相记,都轮着挨打,人人都被老师治服了。学生背书要是背不下也挨打,郝希武因学习努力严守纪律从来也没有挨过打。他的同族族孙郝永芳,族侄郝在文则是经常挨打罚跪。郝希武8岁那年,郝永芳又一次罚跪,郝希武不服,趁老师不在屋,把永芳拉起来,并让他点着老师的乳名骂。没想到老师就在他的身后,他吓得拔腿就跑回了家,老师要开除他,他母亲摆了一桌酒席才摆平。可是他心里不服,就和同学商量一起出逃到天津去找事干,当天就来到了津北的梅厂镇,被同学赵田的父亲拦住了。原来家乡因他们8人出逃炸了窝,好说歹说总算把他们劝了回来。郝希武琢磨老师不会饶过他们,可没想到的是,老师不但没有追查他这个罪魁祸首,以后对学生还好了许多。学校里没有学生被欺侮的事了,可是郝家因孤儿寡母不断被人欺侮。母亲教育他要长志气,长大了要做一个不欺侮别人也不受人欺侮的人。在上小学时,同学白砥中和刘德富对郝希武一生的革命道路影响很大。郝12岁那年以优异成绩考入了新建的大杨各庄蓟县第五完全小学。校长杨俊池是位旧乡绅,是蓟县城南管城人。是前清秀才,民国后受过专门的训练,是个很称职的语文教员,为人正直,又很自律,管理学生也有办法。数学教员王志道,邦均镇西太平庄人,完全师范毕业,为人浑厚憨直,不拘小节。每逢节假日,通宵打麻将牌的总有他一份,教高小数学绰绰有余,他不善于逢迎拍马,当时很不吃香。历史教员姓杨是本村人,为人纯朴老实,照本宣教,知识也欠丰富。英文教员是个洋打扮,头发总是亮亮的,西服革履。学校里还有一位打铃的兼饮事员,大杨各庄人,姓杨,他画得一手可观的蝴蝶水彩画,是个落魄的知识分子。伙食都是细粮,蔬菜管够,每天有豆腐,一星期能吃两次肉。教导主任刘鸿业,王志道也兼任过,虽然说不上有思想教育,但打人罚跪的事都没有了,改成记过、扣品行分。在大杨各庄完小的二年中,郝希武结识一些同学,有蒙瞿阝人陈锡福,在解放战争期间他在宝坻县经商,曾为冀东部队解决过冬装布匹。大王务庄同学王恩权,后来一直从教,教出过好多门生。大杨家庄同学王平章,抗日战争后曾任蓟县公安局长、代理县长,后病逝于内蒙古。杨丰澄同学,1935年参加革命,1986年以副省级待遇离休。杨九山同学后来改名冯寿天,参加革命后曾任冀东行署玉田县长,1990年后在广西工作。在大杨各庄完小读完书后,郝希武考上了蓟县乡村师范公费上学,不交学费每月还补助4元伙食费。但校方竟然私扣一半,每人每月只给2元,学生不服就罢课、请愿。那些年龄大的学生,只是背地里出主意,不出头,就推出年龄很小的郝希武当代表到教育局请愿。最后请愿胜利了,可是郝却被学校开除了。他失学在家里呆了近一年时间。1929年,郝希武在家乡谋得了一个小学老师的职位,校董是当地的盐商李永贵。他无恶不作,经常缺斤短两,惹得民愤极大,郝希武带领学生们站岗挂秤,监督李永贵拆盐包。李永贵对他威胁、利诱、收买都没达到目的,反盐商斗争取得了胜利。但不久郝就被校方解除了。1931年,16岁的郝希武考入了蓟县简师,即原来的蓟县乡村师范。郝希武在这里接触最多的是共产党员、教师赵步青,从他那里看到了《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纲领》、《新教育大纲》等禁书。接触较多的教员还有纪贺轩。接触同学较多的有贾润之,后来才知他当时是蓟县唯一的共产党员。在蓟县简师因与无理搜查的警方发生冲突,郝希武没按要求写悔过书,不等校方开除,自己就离开了学校。离校前夕,国民党县党部的王济川(郝觉得他是中共党员或“反帝爱国大同盟”成员),向他介绍了县城内的“一分利”文具店,这里是为党和进步青年提供的活动阵地,他从此开始频繁接触进步思想。郝受文具店张筱篷、孟学周影响,从蓟县简师回乡后在老家下仓办了“新新书店”。白砥中、刘敬斋(即德富)支持他以“新新书店”为掩护搞联络点。1932年1月,由白砥中,刘敬斋,郝希武,赵田(宋景甫)、李功等在下仓成立了党的外围组织“反帝大同盟。”,同年5月白砥中、刘敬斋介绍郝希武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从此他正式走上了革命道路。很快在州河北岸的康各庄发展了王子孚、王玉亭、李子馨等入党。此后,郝在下仓掀起了为雇工“增加工资、改善生活”的运动,并且从他的家里首先开始。1934年在何各庄教书二年后,1936年在蒙瞿阝小学教书。这年6月7日,郝接到白坻中从北平寄来的一些革命理论刊物,他经常向师生们进行宣传。这个学校的不少学生,后来都成了共产党员。曾在北京第二服务局的顾问陈景祥,就是当时的学生贾桂芝。郝的同行吕宝珍在文革前就是北京房山县县长。1937年,白坻中到香河县渠口镇教书,大秋假后,郝应白之邀也到了那里,以教学为掩护从事革命活动,共同办了抗日小报。1937年蓟县成立抗日救国会,白坻中任蓟县七区(即下仓一带)救国会主任,郝任副主任。成立救国会后,就开始组织蓟县、玉田、宝坻三角地带的武装暴动。通过教学、办夜校及走亲访友、街谈巷议、农闲聊天及办报等多种方式揭露日寇在中国的侵略罪行,宣传党的《抗日救国十大纲领》,宣传八路军在敌后的胜利消息。有选择地吸收群众入会,使当地基层群众和一些上层人物积极参加救国会,同时争取民团武装。主要有七区民团总张继尧、甲长张树德、刘尧臣、徐运富等,郝、白从1932年前后就开始做这些人的工作,使他们从对救国会的敌视、中立到主动参加救国会,积极抵制日寇收缴民团□□□。伪下仓镇长郝希文在武器、场所、物资等多方面支持抗日武装暴动。民团团丁曹佐廷也给暴动帮了好多忙。白砥中、郝希武接近过的小学教员在酝酿阶段都积极工作,高潮时都参加了暴动,后来有不少成为骨干力量。一些地富子弟也参加了暴动。贫雇农和小手工业者是暴动的主力,拿□□□战斗的主要是他们。日,白坻中参加了中共蓟县县委在塔园北梨树沟召开的紧急会议,确定7月16日全冀东统一举行大暴动,并拟定蓟县暴动队伍为华北抗日联军第五总队。但在7月14日,三区邦均镇就打响了蓟县暴动第一□□□,日以前,暴动指挥部设在下仓后官景的新新书店,当日夜里才搬到了村东头的天齐庙小学内。15日凌晨,由白砥中,郝希武率领下仓、少林口的暴动队伍进攻保安队伪警察所,与保安队内的陈雷、崔俊义里应外合,没有发生激烈的交锋就使敌交械了。活捉何队长和李永贵并当即就地□□□决。其余则交械释放,可靠和有意愿的编入暴动队。蒙瞿阝的敌人则由王辑率刘总兵李甲长、半壁店张树德解决,情况与下仓相似。此后下仓周边15公里范围内均成了下仓根据地。暴动两天后李子光、王崇实曾来下仓指导工作。二区龙山暴动队还派来30多人表示支援。三区、四区、五区和宝坻都与下仓暴动队取得联系。当时成立了华北抗联第五总队革命军事委员会,李子光、王崇实、徐志甫直接领导,白砥中和郝希武是委员。下仓暴动队伍编成了四个大队和一个特务连。暴动成功后,在下仓休整了七天,然后向别山镇进发,先后占领了别山镇、玉田县的采亭桥,稍事休整后,配合邓(华)宋(时轮)的四纵队,攻打蓟县城,于日进城。8月3日,按蓟县县委指示,暴动队伍撤到洇溜、上仓、王家浅沿州河一带,与敌多次发生战斗。8月中旬,县委书记王崇实领导下仓暴动队配合洪麟阁部攻克玉田县城,又挥师回蓟,在别山镇与日寇激战被围,王崇实不幸牺牲。剩余部队在州河寻找战机时又遭日寇夜袭,虽然重创了敌人,但我方人员士气低落,走失严重,2000多人的队伍当时只剩500人左右。此后,第五总队革命军事委员会已不存在,由县委政府直接领导。1938年9月中旬,按上级指示,下仓暴动队随邓宋支队向平西抗日根据地转移,进山时不足300人,缩编为一个大队,队长王辑,白砥中回到了救国会,郝希武到了县政府。原特务连编入县领导机关特务连。 下仓暴动涉及到蓟县、玉田和宝坻三县,前后历时两个多月,主要活动在蓟县的下仓、别山、上仓、王家浅;玉田县的采亭桥、五里屯、玉田县城;宝坻的新安镇、北坛一带。向平西转移随王威县长走的主要有两部分,一是二区龙山暴动武装,有刘卓群、王文(宋明波)、马力(马九孚)、石磊(黄姓)、张翠斋、安性存(女)、王载、王恕吾、徐志甫、仇凌云、李际享等。二是下仓暴动的有白坻中、郝希武、王辑、左明(左桂芝)、陈雷、崔俊义、张树德、杨景武、郝在成、郝在龙、张守义、白万义、贾子平等;另有郝霈霖、刘应龙、王少奇、卜荣久(卜庸)、卜占亚、卜占州、卜占言、张静溪、卜淑英(林江)、崔兰英、高才、王学黎、贾瑞生(子光二哥)等。行走路线是经靠山集、龙关、赤城、康庄、青白口、淤泥坑、斋堂。在靠山集附近,郝希武、白砥中、王威、卜荣久、王少奇等,受到邓华的接见。邓华分析了当时的形势,谈到了转移平西在上层曾有争论。过了淤泥坑就到了宛平县属的中共区委区政府了,此时转移队伍只有200多人,但全是骨干分子。平西根据地包括:宛平县,房山县,涿县、宣化县,怀来县山区。中心在宛平县斋堂处,到那以后部队就分开了。一部分领导分到清水村集训队集训,有的到随营学校,有的编入主力部队,清水集训队负责人是李子光。主要学习内容有《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和《论持久战》,主讲人姚依林、杨春溥,通过集训队的学习,郝希武对暴动武装西撤有了新的思索。燕山是抗日战争的重要堡垒,这次暴动队伍西撤过高地估计了敌人的力量,过低地估计了人民的力量,低估了人民群众的觉悟和客观上对我有利的形势,同时西撤又很仓促,在思想、组织及物资上都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集训的学习生活是很愉快的,集训主要是了解人员情况,并进行了分类。集训后在1938年11月初,人员进行了分配,郝希武分到了党校学习。区委书记马辉之,组织部长张明远,宣传部长姚依林,学校负责人、党支部书记李子光。党校同学有王家琪,遵化人;刘卓群,玉田人;林江(女),蓟县人;王载是党小组长。1939年2月,郝希武从党校毕业分配到永定河北工作团担任宣传委员,团委书记刘介愚,任务是开辟永定河地区的工作,不定期作当地的武装工作。1939年2月后,郝和工作团集体回到平西区党委,当时因郝患严重的胃病,组织上决定让他到北平治病。从北平回到平西根据地,正赶上区委安排一部分人去冀东工作,一部分去抗大二分校学习。1939年6月到8月,郝希武在抗大分校学习。1939年12月到1940年3月,国民党反动派在军事上发动□□□高潮的同时,在政治思想战线上也展开了猖狂的进攻。中国向何处去成了全国人民面前的一个大问题。毛主席在1939年12月写了《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1940年1月又发表了《新民主主义论》,明确指出了中国的前进方向。值此之机,平西区党委派郝希武到怀来县游击大队任指导员。县委书记(工委书记)马力,蓟县二区马家崖人,原名马久孚,与郝希武是蓟县简师的同学,县长卜庸,原名卜荣久,蓟县一区板桥人。县大队杨队长是本地人,党外群众。大队里的中队长是从主力部队派来的,单个、班、排教练主要靠这些同志,很有实战经验。月,郝到平西区党委党校高级队学习,同队的同学、支部书记仇凌云是二区仇庄子人,当时与郝在一起的同学有黄哲(女),天津人,组织部长张明远的爱人。李守善,李德利,都是从冀东过来的干部。1940年6月到1941年2月,郝分配到涞水县实教科任科长,党组成员;县委书记石尚农;组织部长李林;宣传部长吕达;县长、党组书记郝绍光,房山县人;秘书张铁铮也是房山人;教育科员王蕴心;公安局长贾润波,宛平人;武装部长姓陈。涞水县下辖五个区,其中一区区长张筱篷,是冀东蓟县人。以上都是中共党员。县议长姓曹,开明绅士;民政科长王琳,本地人,群众。1941年3月郝调到房良县政府任秘书。民政科长孟昭春,县政府的党组由郝与孟组成。当时郝与孟主要是负责承上启下的工作。1937年11月在115师师长聂荣臻领导下成立晋察冀边区。晋察冀边区成立了华北联大。1940年10月华北联大将部改为院,郝此时进联大学习。华北联大学生会主席是白砥中,通过他与杨沫、肖钧、田昭三位女同志相识。 每当月白风清的时候,这些同志总是到河滩聚拢谈一些新闻和风流韵事,也就在这时,从北方局党校来了一位学员,人称“王二萍”,她的头发天生弯曲,这就是郝的后续爱人徐子欣。1943年2月郝希武离开华北联大,到附近一个训练班当副手。在训练班里得了疟疾,住进了附近的一个山沟里养病,同在的还有徐子欣等几位女患者。她是冀中清苑县温仁村人,是河北省保定同仁中学的学生,“七。七”事变前在天津师范大学肆业,1938年初参加抗日,在县妇联当过宣传部长、组织部长,1939年来晋察冀分局党校学习过,回到冀中作了一段文建会工作,1942年冀中“五一扫荡”前,到了华北联大,现在还是独身。郝希武在1938年爱人就去世了。在养病中,因是一个单位来的,两人在养病过程中难免接触就多一些,于是,郝就把自己的阅历向她讲,开始总听她说要抱“独身主义”,郝就给她写了一个纸条,上写《西厢记》的四句话:“待月西厢下,迎风户半开;月移花影动,疑是玉人来。”开始了向她的主动进攻。两人经过多次的交谈加深了了解,出院前订了终身。1943年郝离开了二分区政治部后,敌人开始扫荡,直到年底扫荡才被粉碎。郝到了线外的线外,反比线内安全得多。反扫荡结束后,卜荣久已和戴文茜结婚,白砥中也和肖钧结了婚,郝经与徐子欣商量,两人经组织同意,在日结婚。新娘当即唱了《夜莺曲》:“河边流萤夜莺在歌唱,为何歌声充满悲怆?可爱的人儿最难忘,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唱吧,唱吧,尽情地唱吧,勇敢进取,莫再悲伤!”郝在孟阳县工作一年多时患过伤寒出了个笑话。因医疗条件很差,伤寒又不好治,请了位老中医给他开了药方,服下就好了大半,老中医嘱他一个月不要吃肉,只吃小米粥,可是他在服了十多天后,为补身子吃了一顿肉,不到一天就旧病复发,他只好又找到这位老中医,老中医又给他开了药方,他吃了十多天小米粥后,病情比先好多了,爱人徐子欣也来到他身边侍候他。郝因身体特别虚弱,想补充营养,央求子欣给他包了一次饺子吃,虽然只吃了十来个,不料第二天又发作了,比上次还厉害,几乎不醒人事,子欣只好又请来了那位老中医,老中医说还可以治,开了药方后说一个月内不要吃肉和白面,不然再犯就治不好了。一个多月后的1944年11月,郝的病好了就去了寿阳任县政府秘书、党组成员。寿阳与孟阳两县人民都为民族解放事业做出了应有的贡献,但当时那里的两性关系很差。孟阳县民间男女 “搭伙计”是公开的秘密,互不干扰。这里一些人把互相诱奸妻子看做是最大的享乐。1945年4月底,在延安举行了中共第七次代表大会。当年5月8日,德寇投降,解放区抽调大批干部准备完成七大确定的任务,郝于1945年6月到晋冀党校学习。这个党校设在平山县,校长是晋冀区党委书记王昭,任务是迅速宣传中共七大决定的路线,办训练班以保持机动力量,为大反攻作准备。当时全国已有19个解放区,总面积95万平方公里,人口9550万人,人民军队91万,民兵220万人,自卫军1000万人。日军占领的大城市和交通线大多置于人民军队的包围之中。日日本无条件投降,9月3日,抗日战争胜利结束。国内形势发生了新的变化。当时冀东行署驻在遵化县城,通过领导批准,郝把自己的三个孩子从老家下仓调到了工作岗位。1945年10月----1946年4月,郝在冀东行署任总务科长。行署管22个县,归冀热辽分局冀东区党委领导,行政上设公署,军事上设冀东军区,辖14、15、16、17、18军分区,当时区党委书记李楚离,组织部长苏林燕,宣传部长周克刚,委员有闫达开,行政公署主任张明远(区党委副书记),秘书长胡光,民政科长高敬之,教育科长田林,实业科长胡克实。1946年6月改科为厅。1946年4月,郝希武按组织安排回蓟县任县委委员、蓟县中学校长、冀东锰矿公司经理,兼管新华书店。当时蓟县中学没有一名共产党员,郝去了以后,县委调别山区长张兴育任教务处组织干事,另调进两名党员,组成了蓟县中学第一个党支部。总务主任于致中,河北省博野县人。教数学的梁老师,蓟县人,地主家庭,其家庭成员有的曾被镇压,但工作积极,不怕伤人,工作总是抢着干。教历史的张老师,是蓟县山北头人,要求进步,是工作中的骨干,只是他家庭历史情况弄不清楚。教化学的杨老师,河北省通县人,工作肯干,有实践知识,他年岁较大但体格健壮,思想中间偏左。教语文的王老师,是河北省蓟县人,原是国民党蓟县县委委员,工作表现肯干,喜欢石刻书法。教美术的王老师,是蓟县城里人,父亲是前清进士,当地有名的士绅,姐姐也是知识分子,国民党员。他年轻活跃,画一手好水彩画,有时也兼一些语文课,体育老师姓崔。蓟县中学撤出城后,还聘请了工科教师刘颖秋,语文老师鲁光,总务主任赵济川。郝到蓟县中学后的第一课就是带领全校师生参加土地改革,主要在青甸洼的柳子口和州河东岸的莫庄子。教职员工通过学习和实践,思想觉悟和工作能力都得到了提高,还培育出丛药汀、王春、王昆等成为学生中的第一批党员。暑假结束后,国民党军队向解放区大举进攻,蓟县中学从城内撤出城外,到比较安全的地方去学习和斗争。冀东锰矿也因形势紧张而停业。新华书店也随中学转移到城外。此时郝主要的任务就是掌握蓟县中学。此时转出城的学生远比在县城时的召生人数要少,主要是学生家长或本人不愿离城,没发现有组织的破坏活动。学校从县城撤出后的1946年8月到1947年11月,先后在马伸桥、马兰峪及山区开展活动,1946年新年后到下仓少林口,1947年春节后转到上仓、王家浅一带。期间因经济困难,郝提出发展生产以工养读养校,学校办了石印、卷烟、16锭及24锭纺纱机制造及纺纱,在上仓、下仓两镇办了酒厂,在穿芳峪用泉水落差建了水磨。以工养读养校收效很好,学校不但在经济上能自给自足,面对蒋军的疯狂进攻,召生人数从100多人发展到400多人,增加了三倍多。学生们主要学习党的方针政策和语文、数理化、体育等。从学校走出来的600多名学生走向社会后,都活跃在各条战线上。蓟县城乡的完小校长多数是从学生中的党员选拔的。在少林口时,蓟县中学与15地委和15军分区的驻地很近,新年时学校义演话剧《谁养活谁》,一位姓张的女生演出时被军区司令员看中,15分区一领导向郝提出被拒绝。中学在蓟县孟家楼时与玉田中学合并,改称冀东五、六联中,玉田中学原校长田林另有任用,学校成立党总支,郝任书记和校长,副书记有徐子欣、胡明。1947年10月郝离校学习,11月,调到东北局工作。在他调出前后,中学在胡明主持下开展整风,学校中的30多名党员除丛药汀外大部被开除党籍,送公安局或回乡管制,有的入了狱,直到1948年初毛主席批评了这种错误作法后才先后平反恢复了党籍。从1946年5月---1947年9月,郝在冀东工作二年,因对党的事业出以公心,他曾以党员和县委委员身份反映过有关土改政策执行方面的意见,大体内容有:一是对抗日期间曾与我党患过难并对抗日有贡献的地主和一般地主应区别对待;二是对大中小地主与富农,地主中的恶霸、非恶霸要区别对待;三是不要把本来是中农的上升划为地主、富农成分。他五次上书区党委的中心内容是不该侵犯中农的利益、对消灭地主阶级与地主肉体的联系相区别,特别是把消灭阶级和消灭肉体区别开。郝给区委的五次上书,从手续和内容上都是正确的,但在一次会议上,却受到了一位区委委员的点名批评。1947年5月上旬,晋察冀中央局召开了会议,提出一套排斥一切干部、实行所谓“搬石头”的极左做法。指示“要派出工作组,组织贫农团,超越党支部,踢开区村干部‘搬石头’。”在“左”的路线指引下,晋察冀“五月复查”进行20天,打人杀人现象十分严重。一些坏分子乘机报复破坏,打死了一些好的党员干部,在农村造成了一时的恐怖气氛。六月分又组织中央土改工作团,在平山、建平两县搞土改试点,把农村党员干部估计得一团黑,一概打倒。由于混淆了敌我界线,把党员干部和地主富农关在一起斗,致使土改的重点地主富农非但没有斗倒斗臭,反而气烟更加嚣张。1947年9月上旬,冀东区党委14地委的杨部长,公然要把地主的妻女强迫配给雇农、贫下中农。抗日家属白宝善(实系中农,错按富农处理),1946年春节在门楣上贴出对联,横批写上“抗日寒心”。幸而毛主席在1947年12月的《目前的形势和我们的任务》中对这些极左做法进行了批评纠正。土改时冀东区党委书记李楚离,副书记、行署主任张明远实际靠边站了,是另外两名把冀东土改搞成了“左”倾冒险主义,使土改运动和冀东解放区对国民党的防御受到严重损失。《中国土地法大纲》既肯定了日指示的方针,也对于这个指示中的某些不彻底性,如地主得到较农民为多的土地和财产,富农的土地原则不动等,作了明确的改正。这个大纲废除了封建、半封建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在运动中,要依靠贫雇农,团结中农,形成巩固的工农联盟。土地改革要消灭地主阶级,但不是消灭地主个人。区别地主与富农的不同。在土改的前提下,区别大地主与中小地主的不同,区别一般地主与恶霸地主的不同。不提倡平分中农和工商业户的财产,绝对平均主义是反动落后的倒退的,要防止“地主不分田,富农分坏田”的过左政策。“这是何等好的文件啊!”郝希武在学习了这个文件后发自内心的拥护,可是郝的“五次上书”却被列为右倾错误。直到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这个包袱才解除。1947年7月,人民解放军开始由战略防御转为战略进攻。郝一家人除三女儿外和另外6位同志从冀东向东进发。这六位是,杨纪高、张敬中一家;张瑞林、张月华一家;李尚武、林江一家;李子敬、杨静如一家、宋林他爱人和孩子;张振东同志是单身。 1948年春郝到东北工作,分配到贸易管理总局,后改为商业部,在那里先后任秘书、办公室副主任和秘书副主任,当年9月离开商业部,到东北军区军需部第一局任工务处长兼被服厂长。东北贸总当时跳舞风盛行,高岗是第一个带头的。局里有位女的,政治上有重大嫌疑,人长得风流漂亮。每逢舞会,高岗必派车接来作舞伴。因为这种关系,有好多局长看不到的文件这女人可以看到。有位办公室主任,爱人不在哈市而在热河省当县委书记,他就和秘书科一个女文书跳舞跳到了一起与爱人离了婚。到哈尔滨不久,冀东区党委派闫达开来给被当“石头”搬出来的同志表示了歉意。郝希武等六家没有被邀请,可见那时冀东区党委在调出这几家时, 没有把他们视为“石头”。1953年3月,郝奉命调到北京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学院。从1953年以后郝的职务变迁是:当年5月任军需系被服辎重商品学教授会副主任;1955年4月任被装商品教研室主任;1960年7月任被装教研室主任;1963年军需系取消,改成军需教研室,包括被装辎重、给养商品学和平时、战时勤务学,1965年底军需教研室又改成军需系,他任系主任,配备了教研室主任;因十年浩劫,事实上后勤学院新配的班子流产了。1966年到1969年7月,郝接受“审查”;1969年7月下放到贺兰山“五七” 劳动学校;1975年11月关系转到北京,1975年11月,总后干部部分配他到总后技术装备研究院军需所任副所长;1977年12月,任所党委副书记、临时党委书记。1978年4月,军委任命郝为后勤学院军需财务系副主任、党委书记;1979年8月,经中共中央批准任命为后勤学院专业三系主任、党委书记(正军单位,负责领导军需、财物、物资三个专业教研室和学员队);1981年11月,军委三大学院撤销系一级组织,待命分配工作,到1982年2月临时参加学院物资清点工作,任院务部清点组长。1982年4月底,物资清点结束。李怀德副政委征求郝的意见,根据中央精神和学院精简整编情况,同意他离休,1982年7月,郝把关系从待分配办公室转到老干部办公室。郝希武返院后正是1958年大练钢铁的时候,郝也是一个积极分子,把锅炉房里的铁都砸烂炼了钢。这个学院因大炼有成绩,钢铁学院还派人去参观。那时农村的浮夸风极重,好多地方增产不增收,如抚宁县农村玉米白薯割了秧子就算收了,赶紧向上级报喜。刚成立的幼儿园一个儿童就可以在花生地里拾到300斤花生。有个村一个女社员,挖地一米深,垫一层秫秸垫一层土,共垫三层,站在上面软软的,她在上面撒下一二百斤麦种,麦苗长出三四寸高时,地里绿油油一片,她说一亩地不产小麦一万斤不出嫁。就这样一个人,在河北省竟然成了著名人物。三年困难时期过后不久,郝奉命参加军事博物馆的筹备工作,后勤学院负责后勤部的筹划工作,总负责人是蒋汉卿,郝负责军需历史文物筹划小组。日,中央制定了《二十三条》,在全国城乡开展“四清”运动。郝参加了沈阳四清工作队,任3505厂四清工作队副队长。1965年秋末进厂,1966年7月离厂。历时八、九个月,这期间他们与当地的关系搞得很好,很长时间都与地方联系不断,而有的工作队离开后,文革起来,还跟他们要人要整。在这段时间内,郝若明若暗地听到上层一些消息,比如毛主席不同意刘少奇说的“党内外矛盾的交叉”、“四清四不清矛盾”的说法,毛主席指出“这次运动的重点是整党内那些走资本主义的当权派”。从报刊上看到冒出了江青、叶群、姚文元等大出风头,而刘少奇、邓小平、罗瑞卿、周扬等受到冷落。传说1965年10月毛主席找彭总谈话,请他出任三线副总指挥时说:“庐山会议已经过去了,成为历史了,现在看来真理可能在你一边”,“对你的事,看来批评过了,错了,等几年再说吧。但你自己不要等,要振作,把力气用到办事情上去。”但到了当年12月21日,又对陈伯达说“《海瑞罢官》的要害是‘罢官’。”日从沈阳四清工作队回京,第二天就参加了后勤学院的文化大革命,很快就靠边站了。直到1975年11月,郝像做了个恶梦。造反派污陷郝是叛徒,审讯中用指供、逼供、强迫照抄、强迫划押、死打硬定等手段,也没有找到郝是叛徒的材料,就用大批判,强迫他罚站、弯腰、殴打,刚爬起来再打倒。他们花了几个月的时间把郝16岁入党的材料都否认掉,这样,把郝打成叛徒的事弄没了,就把他打成“走资本主义道路当权派”,强迫他在已写好、经他手抄过的《认罪书》上签字。1969年7月,郝被解放恢复党籍、军籍,可以和家人团聚并下放到总后贺兰山劳动学校。郝在当政时,有好多下级平时与他有不同看法,有的甚至还顶撞他几句,比如程谷雨郝就觉得平时使着“不顺手”,但在文化大革命中,程当了群众组织的队长,让他讲点郝的坏话,他就是不肯讲。但也有一些下级,平时对他百依百顺,可运动一来,什么昧良心的话都敢说,把屎盆子往他头上倒。也有的在平时受到郝的照顾,运动一来,却是恩将仇报。郝从倒下到再爬起来,对这人间冷暖、在看人的事情上感慨万千。 贺兰山的“贺兰”二字是蒙语骏马直译,这条山脉把银川平原和阿拉善高原隔开。贺兰山南北长200公里,东西宽15―25公里,一般海拔2000米,最高峰3556米,阻住北边的流沙,使银川平原不被流沙侵没。银川就是说山脚下这条川在秋冬遍地都是硝盐,登高一望,到处都是白茫茫一片。这儿是我国西夏古都,当时叫兴庆府。郝在此住的地方,原来就是总后勤部的一个军马场。在贺兰山总后劳动学校、后改为“五七干校”,达六年多时间,郝一直受到林彪、“四人帮”的迫害。但郝自从1966年后半年身处逆境后,并没有放松自己,抓紧时间学习毛著和马列文章。特别是下放之前,他就花四分钱一公斤买来37元多的书刊,除了有马恩列斯的著作,还有《鲁迅全集》,《镜花缘》等书,都带到了贺兰山,写了几十本学习心得。也学到了许多机关学不到的东西,丰富了阅历,开阔了眼界,独立思考和识别能力有所增强。在干校读马列后,逐渐觉得毛主席搞的文化大革命与马列提到的文化大革命不一致,文革的搞法也与党的一贯作风不相符。觉得用的人和被搞的人和平时的认识整相颠倒。心中有这些,难免就与老伴和同在一起散步的王良流露出来。人处在逆境中,男女私生活反而会乱。有位造反派的夫人贺某,常把一马场青年拉到她的屋子里,以借用缝纫机为名干些暧昧勾当。校部派何干事盯梢抓人。有好多住在向东村的家属,要到砖厂干活,他们休息时就互相打情骂俏,眉来眼去。有人故意给对方糖吃时把糖块放在手心让对方去拿,对方会意,接糖时连手都给攒住,两双眼睛直勾勾地看,好像旁边无人一样。“四人帮”被粉碎后,郝希武经过反复思考,于日向党中央写了建议信,开头写了党中央采取组织原则服从政治原则的果断措施一举粉碎了“四人帮”,挽救了党和国家,此时全国人民在想什么?对党抱有什么希望?郝提出了七点建议:一是巩固无产阶级专政,制裁反动派。 二是落实政策,平反昭雪。被林彪、“四人帮”反革命集团迫害的好同志会不会得到平反,人们关心邓小平是不是能早日落实政策。三是执行宪法,反对“礼制”。四是保证人民对国家和社会的影响权。尤其接班人不能从天才家族的根苗中挑选。五是限制和取消特权。六是实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制度。七是认真学习毛泽东和马列的著作。郝当时上书党中央,是真心拥护党中央和华国锋同志任党中央主席的,但时隔两年多以后,人们对党中央还是很不理解,原因就是当时的中央还在坚持两个凡是那一套。日,总后技术装备研究院党委临时常委决定,成立中共临时党委,由郝希武等七人组成。实行对单位的运动、党政、科研、行政工作的全面领导。1977年11月中旬,郝作为特邀代表,参加了总后勤部全军科学大会主席团并作了发言。1978年1月到4月,任总后勤学院军需财务系副主任,兼所党委书记和教研室支部书记,白天在后勤学院搞建筑,晚上处理所里的党委工作。1978年5月军需财务系成立临时党委,郝任书记。1979年8月,郝任三系主任。1980年10月,郝参加了讨论《建国以来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军队总后勤部、后勤学院组的第一次会议,主持人洪学智。郝发言讲了五个问题。郝希武1955年9月被授予中校军衔,1960年6月晋升为上校军衔,1988年7月被授予二级红星功勋荣誉章。日离休,待遇从11级提到10级。郝希武于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7岁参考资料:郝希武著:《征程与思考》李武魁& 张艾藏:《一本独具特色的回忆录》蓟县一中《校史》郝希武去世悼词《蓟县志》《盘山风云》
&数据载入中......
数据载入中......
时 间 记 忆
数据载入中......
博 客 导 航
数据载入中......
最 新 日 志
数据载入中......
博 客 信 息
博 客 信 息
数据载入中......
友 情 连 接
数据载入中......}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广西消防总队政委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