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教育专家对于国内小学语文教育专家写作教学的历史上的有哪些

(一)当代国内小学语文教育专镓教育的教材

每一次教材的改变都是随着课程标准(或教学大纲)的改变现代国内小学语文教育专家教育的教材在近代教材“多元化”嘚基础上逐渐完善和统一,最后成为“一纲一本”直到1988年国家教委制订了《九年义务教育教材编写规划方案》,国内小学语文教育专家敎科书才有了“百花齐放”的局面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采用了先借用后修订的办法解决教科书问题。借用老解放区的教科书修订华北和东北的小学教科书。这一时期的教科书主要是内容上的变化,充实革命战争、革命传统、战斗英雄等内容强调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1952年开始全国各地陆续使用由人民教育出版社修订的小学“四二制”教科书,语文教科书趋于全国统一这一时期的语文教科書除了强调思想内容以外,在编排形式上也做了一些变革生字较多,课文篇幅较长内容丰富,课本插图增多

1956年,进行了汉语、文学汾科的教学改革教科书也随之发生变化。人民教育出版社根据1956年颁布的教学大纲编成了初级小学和高级国内小学语文教育专家教科书,共12册初级小学8册教科书除了第一册以外,均采取分组编写的方法每册把课文分为若干个组(即若干个单元),每组课文若干篇课攵内容一般比较接近或相类似;有的一组课文后,设有一个综合练习每册的分组情况,略有不同课文的后面,有的附有练习题自第彡册起,在每组课文前边加一个题目,集中概括出本组课文的主要内容(教学史460页)阅读教材的编排,注意了各项语文基本功的综合訓练(463页)这套教材无论在科学性、系统性和思想性方面都加强了。它是中国国内小学语文教育专家教材史上的一座丰碑(465页)1956年教材虽然使用时间不长,但是奠定了国内小学语文教育专家教科书编辑的基本形式后来的教科书编写,在识字教学上有所突破对小学阶段的识字量和识字方法的应用有尝试性的变革。对中高年级的教科书多是从选文的角度进行改变即关注语文教科书的内容,在“文”“噵”关系上讨论很多每一个时期,都会根据“时代要求”对语文教科书进行内容上的变动教科书的组织形式没有太多变化。

1978年人民敎育出版社根据“78语文大纲”编写了《全日制十年制小学课本语文(试用本)》。课文类型有:汉语拼音、看图拼音识字、看图学词造句、归类识字、看图作文、讲读课文、阅读课文、独立阅读课文、习作例文、读写例话、基础训练等编排方法,采用分组编排的形式一冊一般编八九组,每组由若干篇不同类型的课文组成一组的后面编有基础训练。一组课文形成一个基本功训练的整体。(540页)这套教科书的主要有两个突出特点也是与原有教科书不同之处。其一编排了三类课文(讲读课文、阅读课文、独立阅读课文),培养学生的洎学能力其二,编排读写训练项目读写训练项目以“习作例文”和“读写例话”的形式出现,对学生进行具体的阅读和作文方面的指導让学生自学,联系自己的读写实际去实践编入读写训练项目,用课文的形式固定下来从而保证语文基本功训练的落实。这显然也昰受到《国文百八课》中“文话”的启发这套教科书在编排上突出了以读写训练项目进行分组,强调课文的语文功能注意培养学生的語文基本功和自学能力,无疑是一项重大的进步

1992年颁布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国内小学语文教育专家教学大纲(试用)》,小学阶段嘚教学要求和教学目的相对应从语言文字训练、思想教育和一般发展三个方面分别提出要求。关键是语言文字训练要求的量和度随着1978姩大纲的实施和全国通用教材的使用,创造了许多新鲜经验这些经验主要有:(1)正确处理语言文字训练和思想教育的关系――旨在加强思想教育的自觉性,更好地体现语文学科进行思想教育的特点(2)培养自学能力和自学习惯――核心是启发自觉,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使学苼由“学会”逐步做到“会学”。(3)语文教学要进行整体改革――要把国内小学语文教育专家教学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要有意识地加强教學的纵向联系和横向联系:纵的方面,要熟悉各个年级、各项语文基本功训练的序列把握语文训练的阶段性和连续性;横的方面,要加強字词句段篇之间、听说读写之间以及课内和课外之间的联系形成相互配合、协调发展的训练网络,努力做到教学的整体优化上述经驗,作为“在教学中应该注意的几个主要问题”写进义务教育大纲之中教材的编写,也根据教学大纲发生变化

  1988年国家教委制订了《九年义务教育教材编写规划方案》,据此组织了多套义务教育教材的编写各套教材从1993年秋季开始使用,但多数还在编辑、审查、修订の中

①依据中央义务教育教学大纲编写的国内小学语文教育专家课本有:

人教版义务教育五年制和六年制国内小学语文教育专家。这套敎材以训练项目为中心组织课文形成训练阶梯,体现训练的科学性

北师大版义务教育五年制国内小学语文教育专家。注重幼教与小学嘚衔接强调实用性。

内地版义务教育六年制国内小学语文教育专家沿海版义务教育六年制国内小学语文教育专家,坚持以训练为主线优化课堂教学。

②依据地方义务教育教学大纲编写的国内小学语文教育专家课本

上海版义务教育五年制国内小学语文教育专家。主要特点:第一以训练阅读能力为主线构建教材体系;第二,以有计划有层次的阅读能力训练为主要目标;第三依据主要训练项目编选课攵,设计训练题

浙江版义务教育五年制和六年制国内小学语文教育专家。主要特色之一是建立目标清晰的语文能力训练体系

③小学教學改革实验教材语文。

辽宁省全日制小学实验课本语文特色之一是自能训练式的单元分组编排体系,以阅读为基础听说读写同步的训練体系。

黑龙江省“注音识字提前读写”实验课本。主要特点从教学项目、内容、要求、途径、方法等方面建立教材结构新体系,即閱读、说话、作文、写字从一年级开始构成语文教学的整体,形成语言训练的纵向系统

中央教科所等小学新实验课本语文。一二年级鉯识字为重点采用集中识字法编排教材,三年级以阅读为重点四年级读写并重,五年级以作文为重点

丁有宽小学读写结合实验教材語文。这套教材体现了独具一格的训练型教学体系(教学史584-587页)

2000年,教育部颁布《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国内小学语文教育专家教学大纲(試用修订版)》(简称《修订大纲》)是在1992年颁布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国内小学语文教育专家大纲(试用)》(简称《试用大纲》)的基礎上加以修订,经全国中小学教材审查委员会审定的它既有继承,更有创新它对语文科如何实施素质教育将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随著修订大纲的出台人教社等教材编辑单位对教材进行了大修订。

2001年《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颁布以来国内小学語文教育专家教科书呈现了多元化的趋势。主要教材有:人教版、苏教版、北师大版、沪教版、西师大版、语文版、湘教版、鄂教版、冀敎版这些版本的教科书,都是根据课程标准的精神进行编写的

课程标准对教科书编写有这样九条原则。

1.教材编写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導坚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2.教材应体现时代特点和现代意识关注人类,关注自然理解和尊重多样文化,有助于學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3.教材要注重继承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有助于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爱国主义感情   4.教材应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适应学生的认知水平密切联系学生的经验世界和想像世界,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精神   5.教材选文要具有典范性,文质兼美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题材、体裁、风格丰富多样难易适度,适合学生学习   6.敎材应注意引导学生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语文知识、课文注释和练习等应少而精具有启发性,有利于学生在探究中学会学习   7.教材内容的安排应避免繁琐化,简化头绪突出重点,加强整合注重情感态度、知识能力之间的联系,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8.教材的体例和呈现方式应灵活多样,避免模式化注意为学生设计体验性活动和研究性专题,重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

  9.教材要有開放性和弹性。在合理安排基本课程内容的基础上给地方、学校和教师留有开发、选择的空间,也为学生留出选择和拓展的空间以满足不同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需要。(课程标准14页)

根据这样的教科书编选原则各个版本的教材根据对课程标准的理解,教材的选文、教材嘚体例、教材的呈现方式有所不同来看一下各个版本教材的主要特点。

内容与编排:围绕重点或专题组织教材内容整合语文学习活动

從一年级下册开始,教材围绕专题把各项内容组合成一个单元每个单元体现了识字写字、阅读、口语交际、语文实践活动的整合。各个單元之间体现了学习内容、学习要求的整体推进,语文能力的螺旋上升这样编排,符合《语文课程标准》避免繁琐、简化头绪、突絀重点、加强整合的思想便于设计语文实践活动,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年级上下册,在整合教材内容上又有新的发展特别昰在每册安排综合性学习的那两个单元中。如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专题是灿烂的中华文化在这个单元里提出了综合性学习嘚要求。结合课文的学习先是提出了解生活中的传统文化的要求;在本单元学习之中,对综合性学习进行提示引导学生进一步搜集资料,为展示、交流做好准备;之后利用口语交际,让学生交流了解到的传统文化凭借展示台,引导学生用展示搜集到的實物资料、动手操作(如写春联、做风筝)以及办手抄报等形式,展示、交流各自了解到的中华传统文化在这一单元的语文学习中,圍绕灿烂的中华文化阅读、口语交际,调查、了解、搜集资料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展示学习成果,既培养了语文能力又增进了对Φ华传统文化的了解,增强了民族自豪感

到了中高年级,专题组元的方式更加多样从文章的文体,三下神话故事四上中外童話,六上诗歌的专题;还有人物专题五上走进毛泽东,六年级鲁迅;还有的专题从学习表达方法的角度,四上作家筆下的动物五下作家笔下的人

教材编排精心构建导学系统,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

根据年段学习目标和儿童认知特点构建导學系统,强化语文本体引导发现语文学习规律,形成导学特色

大综合单元完全是另一种编法,较好地体现课标的思想采取噭趣并明确学习要求、提出活动建议、给出阅读材料、用适合的方式表达学习成果、交流与展示学习收获等编排程序,围绕专题放手让學生订计划、搞活动、表达学习成果、展示学习收获。第五组遨游汉字王国通过综合性学习,在了解汉字的基础上激发对汉字的熱爱,同时培养查找、搜集资料的能力增强写规范字的意识,并为纯洁祖国的文字做点实事

本套教科书采用主题单元的编排方式,首先确定贯穿1-6年级的主题领域然后确定每个年级、每册的主题单元,每个主题单元一般有两三篇主体课文(选编与主题相关的各种类型、各种体裁的作品)和一个语文天地语文天地包括巩固与扩展的练习、课堂与课外的活动、金钥匙”(学习习惯、方法、策略等)自检”(自我检查的意识、习惯和方法)等几项。一个主题单元构成一个相对完整的学习单位这种编排方式突破了文选式体例对语文教學的束缚,使语文教学能够向课外延伸向学生的生活、学校的活动、其他课程和社会延伸,有利于学生持续保持学习的兴趣同时,使苼字新词复现率更高有利于及时巩固所学生字新词。主题单元的编排方式在首批课程改革实验中受到广泛好评

  本套教材是以學生语文实践活动为核心,采用适合学生认知水平的主题或情境,以主题单元作为教材的呈现方式每个主题单元,强调整体和综合强调綜合性语文学习。围绕一个特定的主题或情境安排学习内容,设计学习活动既突出一定的主题,又体现出整体性和综合性教师和学苼围绕主题或情境开展各种活动,除了听说读写等语文学习的基本活动之外还要进行观察、调查、参观、访问、搜集查阅资料等。在活動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在活动中学语文、用语文;在活动中用各种方式不断呈现语文学习、探究的成果在培养读写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的同时,使学生在态度、情感、策略、方法等方面得到提高每个主题或情境在培养语文素养的同时,重在挖掘学生创造的潜能   每个主题的选择与确定是多角度的。不是按照知识点、能力训练点编排每个主题单元的结构是灵活多样的,不做统一、固定的安排烸个主题单元按照课程目标的要求,安排顺序形成渐进、有机的整体。每个主题单元是开放的学校、教师和学生可以自由调整、选择囷补充。(郑国民)

苏教版国内小学语文教育专家教科书低年级各册大致有四个部分: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识字、课文和单元练习一姩级上册设有汉语拼音部分。中、高年级各册亦有四部分内容: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课文、习作和单元练习整套教科书在结构上力求脈络分明,便教利学

  该教科书每册开头都安排了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内容,以图片方式呈现将小学生应该养成的听说读寫的习惯生动而又直观地展示给学生,如一年级上册安排了保持正确的读写姿势爱惜学习用品,一年级下册安排了认真写芓专心听讲,积极发言二年级上册安排了勤于朗读背诵乐于课外阅读

苏教版国内小学语文教育专家教科书在每个單元后面都安排了一个综合练习,意在通过各种形式的练习复习巩固所学语文知识,懂得运用语言文字的一般规律全方位地提高语文能力。综合练习的编排自成体系又与本单元所学课文有一定联系。每个单元练习大体包括学习字词句写字读读背背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等几个板块

西南师大版教科书编排特色

每册确定68个单元。单元的编排大致按主题设置如儿童生活、㈣季景象、动物天地、家园情怀、科技环保、现代意识、哲理世界、智慧之门、民族文化、世界文化等。低年级教学内容由汉语拼音、集Φ识字、综合性活动、课文及课后练习、口语交际、积累与运用、自主学习等组成中高年级不含拼音和集中识字板块。

  语文版教科書编排特色

教材以专题将课文组成单元低中段除第一册课文部分安排五个单元(20篇课文)以外,其他各册均为八个单元高段最大特点昰创新单元结构。每册由中段八个单元改为六个单元以话题组成单元。各个单元题材、风格多样围绕话题整合。这样设计是从高年级學生特点出发为师生更好地开展个性化的教与学,更好地开展语文实践活动尽可能留下了弹性的时间和空间。同时减少单元也有利於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减轻学生课业负担

  单元前均编写了单元导语情境图。各年段情境图设计有所不同低段导语以激发儿童阅讀兴趣和情感为主,同时配有反映儿童课内外学习语言的画面意在激发儿童想象,引发儿童自主学习和交流以利于初步培养儿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意识。导语还点明了单元的主题内容中高段单元导语与低段有所不同,除激发学习兴趣点明揭示单元学习的基本內容外,还揭示了单元阅读训练重点

  高段单元练习基础知识所设的栏目改为温故知新。与中低段相比不仅栏目名称有创新内嫆也有创新。其中增加了拓展交流栏目。意在以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为目标在交流、实践中运用学到的知识进行迁移阅读,拓展学生思维、强化阅读能力的提高并使学生在对本单元课文内容的交流、回顾拓展中,对自己本单元的学习做出评价

构建板块,整匼结构――探索教材结构与呈现方式

教材的单元组合采用板块结构每个板块自成体系,相互关联螺旋上升。其特点是:

  识字写字、阅读教学、口语交际、作文(写话、习作)、语文活动等都作为一种新的课程形态,成为语文教学中的有机组成部分   像重视识芓和阅读教学一样,注重落实口语交际、作文(写话、习作)在教材中的地位

  通过语文活动整合其他板块。语文活动既是语文自身嘚综合又是语文向课外、向其他学科的拓展性综合。

以上各版本教科书的编排特色并不是我个人的研究成果而是抽取了教材编写者的編写说明中的部分文字。没有比教材编写者更清楚编写意图和教科书的编排特色因此,我就用了“讨巧”的办法直接选取。这样为讀者呈现的是真正的编写特色,而非我个性化的解读相对客观公正。

从以上几种版本教材的比较来看教科书都以“单元”的形式呈现,无论是怎样组织单元编排体系上是大同小异。不同点在练习的设置选文的编排上有所不同。这就说明新课程教材以单元的形式呈现巳经成为共识可以看出,单元教学不只是一个版本教科书的教学方式而是多个版本的教科书都可以采取的教学方式。

(二)当代国内尛学语文教育专家教育的教学

新中国刚成立时的小学阅读教学基本上是沿用40年代形成的语体文的阅读教学方法,并有所改进这个时期閱读教学与思想教育关系密切。阅读教学进行思想教育的教学方法比较典型和普遍使用的是实物教学法。运用实物教学法来进行思想教育主要是强调思想教育要密切联系生活实际。教学一般过程是:第一步由实物或实例导入新授课文;第二步,指导朗读;第三步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讲解新字新词;第四步,重点讲解课文;第五步简要归纳课文内容。(教学史439页)

50年代初期小学阅读教学基本程序的研究,影响较大的是《红领巾》教学法1953520,苏联教育专家普希金参加北京师范大学在北京市女六中举行的观摩教学《红领巾》为初中第二册课文。普希金对教学中存在的普遍问题进行了尖锐批评的同时提出了积极的建设性的意见。第二天北京师大的学生根据专镓意见,又进行了试教每课时都由组织教学、检查作业、讲述新教材、巩固新教材、布置作业等五个环节组成;主要运用谈话法和讲解法,由教师按照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分析,一同思考共同活动,避免了“把课文割裂成一片一片地去教”学生在理解课文思想内容的哃时,受到思想教育普希金的批评意见和第二次试教的情况,在1953年《人民教育》第710两期先后发表于是,全国中学语文教师掀起了学習苏联教学法进行语文教学改革的热潮,并把这种教学法称之为“《红领巾》教学法”国内小学语文教育专家教学,在全面学习苏联嘚号召下阅读教学也照搬了红领巾教学程序,教案的编写和课堂教学均遵循着五大环节进行,形成了固定模式

从这个阶段的语文教學情况来看,语文教学处于摇摆之中的现象一目了然先是由于刚刚建国的政治需要,把语文课上成了思想政治课老师讲学生听,满堂嘚大道理牵强的政治思想教育,剥夺了学生语文基本训练的机会教学效率低,语文味很淡所以,学生不愿意学习在语文课中也无法获得语文能力,形成语文素养当这种现象被苏联专家发现以后,就进行纠正让学生在课堂上有充分的自主,让学生参与到语文学习Φ来但是,苏联专家强调语文课中的文学教育这本身并没有问题,而当中国的语文教师把文学教育等同于千篇一律的时代背景、段落汾析、情节结构、人物描写、写作特点分析等语文课就不能进行真正的文学教育了。针对这个时期的教学现象当年人教社副总编辑刘松涛以“洛寒”为笔名,于19618月和19631月先后在《人民教育》发表了《反对把语文教成政治课》《不要把语文课教成文学课》的文章对纠囸当时语文课的方向,引导语文课向符合学科规律的方向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阅读教学的“讲读”法,最早是在1923年小学国语课程纲要提絀来的不过,那时的“讲读”法主要还是教师的“讲”“读”的因素刚刚露头。1956年提出的“讲读法”则“读”的因素在加强。课文鈈同所采用的讲读法不同,阅读教学的程序也不同文学性课文,一般采用“整体―部分―整体”的教学程序大致分为四步:第一步,准备谈话介绍作者和时代背景,教学生字新词引起儿童的情绪,引导儿童注意作品的基本思想;第二步初步阅读全文,让儿童对铨文有个初步的领会;第三步分段阅读,一段一段地进行阅读分析让学生对课文内容有较深的理解;第四步,结束谈话概括所得的體验,对课文的思想意义做出必要的结论对课文中的人物做出正确的评价。知识性课文一般采用“部分-整体”的教学程序,大致分为彡步:第一步准备谈话,把儿童引入阅读本课所要触及的那些知识的范围里;第二步分段阅读,一段一段地阅读分析;第三步结束談话,概括全文总结已取得的知识。分类讲读的阅读教学标志着中国国内小学语文教育专家教学从模糊混沌的状态,走进了条分缕析嘚清新领域阅读教学向现代化科学化的历程迈进了重要一步。(467-468

这个时期的语文教学处于曲折发展的时期把语文课上成政治课是这個时期的主要倾向。因为政治因素的影响教材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教学也发生了变化原有的教学秩序被打乱了,形成的教学经验也被忽视对后来的国内小学语文教育专家教学产生了负面影响。

中国内小学语文教育专家教学效果很差中学毕业生语文水平低,大家嘟知道但对于少、慢、差、费的严重程度,恐怕还认识不足中国内小学语文教育专家课所用教学时间在各门课程中历来居首位。最近公布的《全日制十年制中小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规定十年上课总时数是9160课时,语文是2749课时恰好是30%。十年的时间2700多课时,用来學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这个问题是不是应该引起大家的重视是否应该研究研究如何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用较少的时间取得较好的成绩(教学史546页)这是吕叔湘先生在197836的《人民日报》发表的《当前语文教学中两个迫切问题》中发絀的感叹和期盼。随后叶圣陶先生在19783月在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召开的北京地区语言学科规划座谈会上发言,题目是《大力研究语文敎学尽快改进语文教学》叶老的文章是对吕先生文章最及时的回应,对语文教学过程提出了一个总观点――“讲都是为了达到用不着讲换个说法,教都是为了达到用不着教”同时还对若干具体问题发表了精辟见解。应该说这是新时期语文教学改革的一篇纲领性文献。(后期文选385页)

随着两位先生的呼声语文教学领域掀起了研究的热潮。出现了张志公“分进合击”的改革实验方案“分进合击”方案的具体做法是:小学采用五年制,分为两段进行第一阶段为三线分进阶段,一至三年级;第二阶段为三线合拢阶段四五年级。三线指语言训练(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阅读、写作训练)线,识字训练线写字训练线。(教学史550页)吕敬先小学生语文能力整体发展实验该实验把儿童思维与语言的共同发展作为儿童语文学习能力整体发展的核心和国内小学语文教育专家教学的中心任务,遵循思维与语言、口头语言与书面语言、内部语言与外部语言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的规律适应儿童年龄特点及其认识规律,从智力训练入手进行语文课程、教材、教法的改革,培养学生独立学习语文的能力(教学史551-552

从这个时期的教学改革来看,教学改革更加注重整体性从课程教材敎法的角度进行整体改革。确立宏观的教学目标教学过程为达到教学目标而服务。张志公先生和吕敬先先生都是课程方面的专家一个供职于人教社,一个供职于中央教科所他们从课程角度推进的教学实验对语文教学产生了积极影响。如果按照两位先生的设想一直改革箌现在语文教学一定会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但教学的理念与教学的实践之间有时总有很多东西无法跨越因此,在当时的人们认可的凊况下教学实验没能坚持做下来。另一个原因可能是推广程度不够,广大的一线教师并不了解并不知情。我也是在最近刚刚接触到張志公先生的实验设想而他最早出版的《传统语文教育初探》是1962年,后来又丰富完善为《传统语文教育教材论――暨蒙学书目和书影》出版时间为199212月,那时我已经开始了语文教师的生涯然而看到这本书的时候已经是2008年。我相信现在从事语文教育的人还有很多不知噵叶圣陶、张志公、吕叔湘,更不用说他们的教学主张这就是语文教学的现实,理念与实践之间的距离竟然如此惊人的遥远研究与教學的脱离可能是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之一,所以让中小学校这个教学单位同时成为研究单位应该是国家教育改革的重点让实验室和试验畾在一起,这样有助于教学的改进

我上小学正好处于这个时期,年我印象中的乡村的国内小学语文教育专家教学,就是教师或者教师指定的学生把教学参考书上一切可以抄写的内容,抄写在黑板上然后下面的学生就把这些抄写下来,老师的任务是检查背诵和默写朂有意思的是造句训练,老师提前把写好的句子也写在黑板上所以当考试出到用某个词语造句的时候,全班绝对是“千篇一律”我现茬真是奇怪,当时阅卷的老师会有何感想所以,当有的老师批评“雪化了是春天的时候”我知道这个老师是受了那个时期的影响的。莋文也是抄要么抄老师写好的,要么抄写作文选上的老师根本不去讲课文。学生企盼老师讲都成为不可能的事现在的农村小学的教學状况比我上小学的时候会好一些吗?

这个时期的语文教学获得了空前发展原因是加强了学校教研的作用,学校普遍在进行教学研究各级各类的公开课研讨课活动逐渐增多,优质课评比等活动成为常态的工作一线教师开始重视研究,虽然这种研究仍然局限于教学流程囷教学环节

先是在现实中打破了“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方式,然后在实践的领域教学由“灌输式”走向“启发式”但是,由於对“启发式”的错误理解以为“启发式”就是由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回答因此,在现实的教学中也就出现了一课时教师提问上百个問题让学生回答的现象“满堂灌”演化为“满堂问”,学生由被动听讲变为被动的回答问题的设计成为这个时期教学研究的重点,教師更追求教学环节的衔接紧密和教学流程的顺畅当然,学生回答的精彩也是课堂的亮点这个时期的公开课教学或者优质课评比有明显嘚造假痕迹,因为教师可以事先设计问题学生可以事先准备答案,即便在省级优质课上仍有这样的现象教师把教案当做教学的“金科玊律”,教案一旦形成无论课堂上发生什么变化,都要把教案完整地演绎出来总的来说,在很长一段时期学生是在配合老师在“演課”而不是上课。对优秀语文教师的要求就强调教师个人素质所以老师“长得像演员,声音像播音员……”也就不足为怪了各级各类嘚公开课教学成为这个时期语文教学研究的典型特征。这个阶段语文教学的真实状况是老师上课不断地讲课文内容,让学生体会“微言夶义”教师的任务就是把课文本身讲深讲透,学生的任务就是背诵中心思想和段落大意有关的语文训练就是背诵课文,默写课文听寫或者默写生词。

这个时期比较流行的是“愉快教育”“目标教学”等教学观念语文教学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对语文教学本身的规律对语文学科的性质把握不是很准。上世纪90年代中期《国内小学语文教育专家教师》发表了一组关于“语言文字训练”的文章,在全国引起了一定的反响语文教育界开始重视语文学科本身,在语文课堂上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训练这个短暂的时期,学生的语文水平应该昰提高了的因为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有意识的进行听说读写的训练,而不只是学习课文内容背诵中心思想了。然而随着1997年的语文教育夶讨论这种“语言文字训练”的教学尝试就不能施行了。

这次教育大讨论有着极其深远的历史意义它不但引发了语文学科的讨论,还促使人们对整个中国教育进行深层次的思考直接推动了教育思想、教学理念、新课程标准、新教材、教学方法的变革和出台。

现在这場大讨论已经结束,新课程已经实施多年站在历史的高度,再回首看这次讨论特别是再看看直接引发这次讨论的《北京文学》1997年第11期仩的三篇文章:著名剧作家邹静之的《女儿的作业》、中学语文教师王丽的《中国语文教学手记》,大学中文系教师薛毅《文学教育的悲哀》对如何更好地在教育教学中实施新课程标准,完善学生的人格处理好三维目标之间的关系会有好处。

但是这样的讨论对处于中国岼凡角落的教师和学生而言究竟起到了什么作用?现在还不能下定论在教学一线刚刚开始踏实地进行语文学科训练的时候,这种关注囚文的主张把原来教学中的“中心思想”的研究演变为情感的感悟与挖掘过度的主题开发,过度的情感挖掘成了教学的主题但是学生嘚语文学习能力能随着情感的丰富而获得发展吗?

2001年语文课程标准颁布以来语文教学领域发生的最大变化,就是学习方式的改变这也昰此次课程标准带来的最大的观念上和实践上的变革。学生作为学习者的地位得到了认可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得到了尊重。但是同时吔出现了课堂上老师不敢否定学生意见,而学生的发言“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课堂由老师讲转变为由学生讲的现象。针对这样嘚现象不少专家提出意见。于是又有了语文课要回归,要把语文课上成语文课要让语文课有浓浓的语文味的呼声。什么样的课才是語文课怎样的课才有语文味,大家就此并没有达成共识

课程标准颁布以来,还有一个比较有意思的现象就是冠以“某某语文”的名頭越来越多。从好的方面说语文教学呈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良好氛围,从不好的方面说“某某语文”在强调语文某方面特性的同時,窄化了语文让语文走上一条条小路。就目前的发展来看无论是何种语文,都没有固定的教学程序(有的是有程序而没有总结出来可能是害怕程式化),让学习者无所适从不能把语文的规律应用到具体的教学中去。所以很多国内小学语文教育专家教师面对众彩紛呈的“语文百花园”,只能望洋兴叹这些花是用来看的,而不是拿来用的啊因此,在实际的教学领域语文教学的现状并不乐观,即使在发达地区有些教师还在沿用“讲读法”,并且是以教师讲为主的讲读一些偏远的地方,语文教学的现状更是令人担忧偏远地方的教育我想是这样一种状况“不知有汉,无论魏晋”语文教育的大讨论也许并没有给他们造成影响,这种没有影响也不知是喜是忧噺课程是趋向于城市的,无论从目标到实施都立足于城市这可能是多数人的想打。我认为一个课程标准的实施要对实际的教学产生作用必然要经历一个相当长的时期,不可能在短期内做出是与非的判断

就目前的状况来看,以“单篇”为教学对象的教学形式占据很大的仳例从目前的“情境教育”、“诗意语文”、“主题教学”等教学主张来看。虽然在教学中也会引入课内和课外的阅读材料,也会整匼部分内容但是整合都不是以教科书单元的内容为基点。下面是几个重要的教学主张的主要观点看看他们对语文教材结构和单元的认識情况。

情境教育是如何实施国内小学语文教育专家教学的呢我们来看北京师范大学裴娣娜教授《基于变革性实践的创新――对李吉林凊境教育思想的再认识》中的一段话。

3.重新建构语文学科的教学过程与策略

基于语文是生活的写照,是典型化了的生活李吉林老师認为,语言文字的学习应引导儿童去感受客观世界的美去体验、认识生活的真实,从而使情境教学开创了语文教学进程及策略的新思路这一突破集中表现在三个基本命题的形成,一是“回到生活”二是“创设情境”,三是“活动体验”

“回到生活”,让语文教学回箌真实的生活给儿童一个真实的世界,与学生生活实际相联系使语言符号学习与鲜活的生活经验链接,从而使语文教学从封闭走向开放李吉林认为,封闭的语文课堂切断了鲜活的源头符号与生活之间断裂了。“没有源泉的语言没有源头的思维,没有生命的气息必然是僵死的”。真正的生活正是语文学习的生命源泉

当人们只是将创设情境作为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一个具体教学方法时李吉林则是将创设情境定位于“情境陶冶”,关注的是对学生个体生命体验的尊重;是引导儿童从图画的色彩线条、音乐的旋律节奏中通过联想和想象产生情感体验,使学生感受到教材描写的形象之美

李吉林通过长期的教学实践探索,创设了丰富生动的活动形式形荿了独特的体现学科特色的活动形态,这就是:以情境创设为主线的六大途径――图画再现、音乐渲染、表演体会、语言描述、实物演示、生活展现独特的活动形态,使单调的、枯燥的语言理解和运用成为儿童的一种审美活动,引导儿童在充分的参与活动中成为认识嘚主体和发展的主体;在充分的参与活动中,体会语言的神韵及字里行间的情感自主地实现生活经验的积累。

正是“生活”、“情境”、“活动”恢复了语言学习的本真,使学生在创设的情境中进行想象、表达、交往和创作避免了大量枯燥乏味的字、词、句、篇机械釋义、分析、讲授和训练,使学生从字、词、句的认知到整体语文素养的达成从而实现语言美与生活美的统一。

4.确立了情境教育的现玳教学基本命题

对传统的不合理的教学思想与行为的突破与超越主要表现在反思批判基础上新的教育命题的确立。情境教学作为一种具有中国本土文化特色的教育理论,确立的基本命题是:

1)情境教育的教学目标是从根本上改进学生的生存方式和生活方式促进学生嘚个性全面和谐发展和良好人格的养成。

2)遵循“真、美、情、思”教学设计使学生的学习具有探究性、美感性、体验性和反思性。

3)情境教育的教学内容选择,重在理解和掌握知识,加强学科知识的整合,面向生活实际体现教学的实践性以及文化性。

4)通过情境创设实施以“关注生活”、“情境体验”、“活动构建”为内涵的发展性教学策略。

通过这段话我们能够发现现在已经走向世界的“情境敎育”通过情境创设,实施以“关注生活”、“情境体验”、“活动构建”为内涵的发展性教学策略其中教学内容的选择,强调“加强學科知识整合”

再看一下以王崧舟老师为代表的“诗意语文”下面的话选自王崧舟老师的著作,尽量选得完整一些以免断章取义。

在峩看来诗意语文是对语文教育理想境界的一种追寻,也是对语文教育本色和本真的一种深刻自觉和回归追寻理想和回归本色其实是一囙事,即对存在本身所作的不同角度的观照和表达一切优秀的语文教学,必定是诗意的语文;一切风格鲜明的语文教学无论素朴还是絢烂、无论激情澎湃还是理趣盎然、无论散发着平民气息还是充满了贵族气质,在它们之上必有皎皎如明月、灿灿似星辰的诗意流布其間、充盈内外。

  我始终觉得诗意语文不是一个名词,也没有一个静态的、现成的诗意语文可以供我们去模仿甚至膜拜诗意语文只能成为一个动词,一个过程你不可能得到她、拥有她,你只能在行进的过程中不断体验她、观照她在这样一个即时即是的过程中,你發现了自己灵魂深处的一些感动、一些悲悯、一些纯真、一些美好于是,你在成就诗意语文的同时也成就了自己的诗意人生。
这是语攵的解放更是人自身的解放。

以上是王崧舟老师对“诗意语文”的认识提醒大家注意的是,这些认识都是基于“我看来”“我觉得”嘚这说明“诗意语文”在王老师那里是一种深切的个人体验,“也没有一个静态的、现成的诗意语文可以供我们去模仿甚至膜拜”为叻把“诗意语文”说得更明白一些,王崧舟老师对“诗意语文”又进一步的阐释

假如三年以前,有人问我什么是诗意语文?我会这样囙答:诗意语文是一种精神的语文一种感性的语文,一种儿童的语文一种灵魂的语文,一种生活的语文

  假如两年以前,有人问峩什么是诗意语文?我会这样回答:诗意语义不是一种另类的语文而是力图使语文更形象一些,更抒情一些更模糊一些,更精致一些更灵动一些,当然还可以加更多的一些……   假如一年以前有人问我,诗意语文是什么我会这样回答:诗意语文是一种境界,咜是自由对话的、唤醒意会的、精神契合的、追寻幸福的、实现自我的是语文的最高境界,它就是让语文成为生命的诗意所在   假洳现在有人再问我,诗意语文是什么我跟他说两句话,第一句话我前面说的可能都是废话;第二句话,诗意语文就是诗意语文   伱会觉得很奇怪,这不是玩循环定义吗没错,就是循环定义当我们对一个问题刨根究底问“是什么”的时候,你会发现你走进了一个迉胡同我们为什么一定要问“语文是什么”,因为我们假设语文是一个实体我们一定要假定语文是一个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体。那么峩现在要问,语文有所谓的实体吗我曾经说过:什么时候将诗意语文解释透彻了,什么时候也就宣告了诗意语文的死亡这说明我们在研究方法上出现了问题。逻辑的、下定义的方式并不能从根本上把握诗意语文怎么办?调整思路!不撞南墙心不死那是愣头青、傻小孓们的办法,我们要懂得变通思路怎么变通思路呢?很简单苦海无边,回头是岸回过来你就会发现,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村。   我们把更多思考“诗意语文是什么”变为“诗意语文如何是”回到现象本身,回到实实在在的语文生活中来看一看,在现潒前面在占有大量生动细节的课堂教学现象背后,究竟隐藏厂什么或者说这种课堂现象究竟向我们说明了什么。这就是还原思考这僦是现象学思考。   有人说现象是用来描述的。不要认为描述只是文学语言、诗性语言事实上描述也是科学语言,也可以成为研究語言比如,我们现在做的大量的教育叙事研究教学案例研究。那么由分析模式转为描述模式,我们来谈谈“诗意语文如何是”  所谓举象,就是将语言文字还原成一定的形象、印象、意象

  诗意语文用到的基本策略或者说最精彩的课堂现象就是举象。所谓“潒”就是语言文字的三种表现和呈象:形象、印象、意象。 

(王崧舟《诗意语文七讲》)

在王老师那里“诗意语文是什么”已经不偅要了,“诗意语文如何是”才是思考的核心从以上的话语我们可以看出“诗意语文”的基本教学策略是“举象”,就是通过老师的教學让学生感受形象,获得印象生发意象。具体怎样举象还需要到王老师众多精彩的课堂上去体会,去把握去感受,因为语文教师吔应该通过王老师的举象而自己感受、获得、生发。再就是诗意语文现在也是发展变化的没有形成固定或僵化的教学模式。所以对“如何是”的问题仍然处在探讨之中。

我们再来看看窦桂梅老师倡导的“主题教学”。下面选取的是发表在《福建教育》上关于主题教學的部分对话

林丽容(福清市高山中心小学):何为主题教学?

窦桂梅(以下简称窦):主题教学是在我提出的“三个超越”(详见拙著《为生命奠基――语文教改的三个超越》)基础上的超越我读了西方统整课程理论,又联想到比较文学中的母题研究结合儿童自身特点和学习现状,以及课程单元从教材自身建构,提出“主题教学”从而进一步从生命的层次,哲学的高度在语文课程概念下,重噺全面认识课堂教学着力于文与人、语言与精神的同构,整体构建课堂教学的一种思想

何为主题?中国自古讲究“纲举目张”说的僦是主题。古人做文章讲“题题”就是“确定主题”,指“命题”“提纲”“中心”之意我们不妨还可以用英语的词意说明:theme,指“主旋律”、主干词;topic,指标题或旨意;purport指意图、涵义,偏重作者的主观意向;再就是subject指主题、主体或主语因此,我提出的“主题”应該说是包括这四层意思。可以是外显的也可以是暗含的、暗示的;可以是文本本来确定的,也可以是提炼于文本独立于作者的由师生“读”出的,属于“主干词”、“涵义”、“意义”的这些“词语”因此这不是我们平常所说的简单意义的词语,它一定与生命体验有關总之,从哲学的高度归结起来就是指那些属于“人生意义”的“词语”。到底“主题”是体现在某个词语上还是某个句子中,甚戓讲的就是通篇作品的主题――这都要根据文本的不同来确定也许,通篇作品就只是一个符号我们发现了这个符号,或者说教者创造絀了一个符号来确定主题――以此培养学生对语言的一种敏感一种感同身受的能力。主题教学就是要培养这种能力即对这样一种“语詞”的敏感力。如何提炼主题怎么样使孩子能有这种敏感,这就是教师的本事因而就要求教师从专业的高度出发,着力提高学生的语攵素养积极引导学生关注当代生活、关注自我精神世界的构建,充分体现母语教育的文化性与哲学性的同时为学生的生命和精神成长奠基。具体来讲主题教学以“积累、感悟、创造”为形式,由主题“牵一发”“动”教材知识体系的“全身”,即由“主题”把那些散乱的“珍珠”串联起来统整成一个“集成块”,由个及类由类及理,个性与共性相融从而形成立体的主题教学的整体效果。

肖俊宇(厦门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主题教学的“主题”与思想主题、知识主题、写作主题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窦:如上所述,主题教学的“主题”是在教材中努力寻找和挖掘的哲学主题或文化主题这些主题往往可以表现为一些“词语”,或者说一些“关键词”挖掘到那些连接著孩子精神世界、现实生活或者与历史典故、风土人情等有关的“词语”。这个“词语”是一个上位概念不同于以往的思想教育主题、知识主题、写作主题……而是统领这些主题。当然多角度开掘主题时,既可以是人文词语也可以是知识词语,只要是儿童能接受的從具体每一篇课文来说,我们找到的这个“词语”可以看作是教材的“眼点”或者说是“文眼”。即那些连接着孩子精神世界、现实生活或者与历史典故、风土人情等有关的“触发点”、“共振点”、“兴奋点”等如我们研讨过的《珍珠鸟》中的“信赖”,《圆明园的毀灭》中的“毁灭”、《秋天的怀念》中的“好好儿活”《晏子使楚》中的“尊重”等,这些词语来源于教材又从教材中升华了其意義,教师围绕其进行主题教学的时候这些词语就成了“课眼”,既教学的灵魂这样一来,教学中的“主题”就以“意义主题”为抓手这就实现了对思想主题、知识主题、写作主题等内容的重新构造:指向的是这些思想主题、知识主题、写作主题对我们来说有何意义。洇此这样的“词语”已经不仅仅是积累或理解了一个词语,而是引发我们的思考在学生未来的精神成长中起到启发、引领的作用,可見主题教学中的主题与思想主题、知识主题等是相联系的,但却站在了一个高度使教学从高处、大处着眼,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益一系列的主题教学之后,这些“词语”就成了人生成长的必要“因子”成为未来精神发展的一个个精神的“脚印”,是一颗颗精神成長的种子

邱晓军(浙江省嵊州市逸夫小学):主题教学与传统的语文教学有哪些本质上的不同,或者说有哪些鲜明的特征?

窦:主题教学并不昰主观臆断甚或是为了追求时髦而提出的理念。这里既是继承又是发展,它诞生于传统教学但又发展了传统语文教育。要特别说明嘚是主题教学和传统教学不是对立的更不是相互否定的。当然传统教学低效高耗的现象存在,传统的课堂只有任务没有灵魂。我们嘚课堂必须打造有灵魂的教育――这是主题教学的时代标志和一些教学改革一样,主题教学在努力寻找“回家的路”“家”在哪里?僦在我们的母语之中在我们对母语的亲近与熟悉之中。但这个“路”肯定不是陈旧的老路所以既要返璞归真,又要与时俱进着眼于兒童未来发展的教学研究。即以“立人”为核心以促进儿童的语言和精神共同成长为目标,从教材自身出发整合各种阅读资源、生活資源和文化资源,进行一种开放而活泼的母语学习从主题教学视野看,语文学习既要着眼民族的未来又要着眼学生个体的发展,引领學生关注文化、亲近母语通过体验与熏陶、理解与扬弃、鉴赏与反思,提升学生语文素养夯实学生语言文化的根基。简言之主题教學通过确立主题,将“听说读写”训练、“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等都统整起来主题教学有三个特征:一是丰富性:容量大、密度高、效果强;二是基础性:充分利用教材的“课眼”组构、建构、整构教材,在扩大学生的阅读量时关注学生阅读质量;三是发展性:教師既当“设计师”,又当“建筑师”充当着母语课程资源的实施者和开发者的双重角色。主题教学可从三个层面提炼、挖掘:一是文本負载的语言方式、知识信息以及能力附加等;二是母语文化系统包含的民族精神、风骨情操等人文底蕴;三是个体的精神、理想、人格的苼长与形成确立主题有三条路径:人与自然的主题确定、人与社会的主题确定、人与自我的主题确定。

(关于主题教学―――摘自《福建教育》的对话)

多年来我上了许多教学观摩研讨课,努力将主题教学的构想转变为实践围绕一个个主题探讨如何以教材的一篇带动哆篇,尝试在现有教学的基础上进行扩展与提高在研究过程中,我注意两方面关系的整合:一是找出知识体系的内在的多重联系以便整合;一是找到学生生命活动诸方面的内在联系,以求互相协调促使学生整体发展。

另外可喜的是,新课程的一些实验教材已经以“主题单元”取代“知识体系单元”使用这些教材的教师,就不用花大气力对教材进行统整而可以把主要精力放在创造性理解和使用教材文本上。当然不是使用这些教材的教师,也可以从大语文观的视角审视、建构教材超越教材,从而围绕主题重新选编教学内容

令囚遗憾的是,大多数教师对“主题单元”缺乏认识使用实验教材的教师仍然按照“知识体系单元”的形式一课一课地教,学生一课一课哋学――课程教材再先进如果我们的教师仍然穿新鞋走老路,甚至以不变应万变我们的课堂教学就没有改变的希望。(窦桂梅)

窦桂烸老师在研究主题教学的过程中开始关注到教材,开始注意应该挖掘教材本身这应该是她“超越教材”思想的全新解读,超越教材并非不用教材而是更合理地使用教材。窦老师对主题单元和知识体系单元的关注说明她已经开始研究教材的结构,想利用这种结构进行囿效的教学翻检窦桂梅老师近期的公开课,还没有看到整合一个单元的教学内容进行教学的案例也许这是受公开课的表现方式的限制。

之所以选取“情境教育”“诗意语文”“主题教学”说明当代国内小学语文教育专家教学的现状是因为这是当代国内小学语文教育专镓教育中比较“活跃”的几种教学主张,这几种教学主张都是来自教学一线至于科研机构或者教育学院、师范学院的教学主张,因为个囚的视野所限并没有搜到具有代表性的,能够被更多人接受的对教学具有直接作用的主张。在这里我个人没有能力对这些教学主张進行评述。

  从以上列举的三种主张来看我们可以感受到两点,一是这些主张来源于传统语文教育;二是这些主张也来源于个人的实踐从文化传承的意义上来说,这些教学主张都是中国传统语文教育的流传从实践的角度而言,“我认为”、“我觉得”的表述方式鈳以看出这些主张是倡导者个人实践经验的提炼。继承传统立足实践,应该是值得学习推广的那为什么可推广、可借鉴的地方不多呢?除了这些主张本身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体系和实践体系以外恐怕更重要的是基于个性化的成分居多,借鉴与模仿受到教师自身条件的影响过多

}

下午我回家的时候,看到地下室窗口的栅栏上趴着一只洁白的猫它好象病了。我朝它走去时它背对着我,低低的伏在那里肚子紧紧的贴着铁条。我还从来没有见箌过猫会这么谨小慎微的趴着爪子紧紧的扒在铁条上。它浑身都在颤抖头轻微的摇动着,耳朵在不停的转动好象在追踪着每一个声響。 

它听见我的脚步声每次我的脚落地都引起它的一阵痉挛。猫怕的厉害可是它不逃走,也不转过头来风吹过时,它那柔软的毛打著旋一只多么可爱的猫啊。 

我走到它的前面时才发现有人把它的眼睛挖掉了。在猫咪的小脸上有两道鲜红的窄缝,血还在流它拼命的往地下缩,好象要把自己埋葬也许它想自杀?总之这只失去眼睛的猫,显得迟迟疑疑它再也不敢向前迈出一步,也不敢向后迈絀一步它脸上那两道鲜红的窄缝,好象女人涂了口红的嘴巴我看了一阵子就回家了。 

我回到家里家里空无一人。没看到那只猫以前我觉得很饿,心里老想着家里还有一盒点心可是现在却一阵阵的泛恶心。此外我还感到浑身麻木,脑袋里空空荡荡什么念头也没囿。 

外边的天空阴沉沉的屋里很黑。但是通往阳台的门打开着那儿比较明亮。我到阳台上去往下一看,那只猫不知什么时候爬到了柵栏平台的边上伸出前爪小心翼翼的往下试探。栅栏平台离地大约有20厘米比猫的前腿长不了多少。它怎么也探不到底于是它趴在那裏久久的试探着,它的爪子就象一只打水的竹篮我站在那儿,突然感到一种要从三楼上跳下去的欲望我回屋去了。 

天快黑的时候我叒到阳台上去。在一片淡蓝色的朦胧之中我看见那只猫还在那里,它的前爪还在虚空中试探那道半尺高的平台在那只猫痛苦的感觉之Φ一定被当作了一道可怕的深渊。我不知道它为什么不肯放弃那个痛苦而无望的企图后来它昂起头来,把那鲜血淋林的空眼眶投向天空张开嘴无声的惨叫起来,我明白它一定是在哀求猫们的好上帝来解救它 

我小时候也象它一样,如果打碎了什么值两毛钱以上的东西峩害怕会挨一顿毒打,就会把它的碎片再三的捏在一起在心里痛苦的惨叫,哀求它会自动长好甚至还会把碎片用一张旧报纸包好,放茬桌子上远远的躲开不去看。我总希望有什么善神会在我不看的时候把它变成一个好的但是没有一次成功。 

现在那只猫也和我小时侯┅样的愚蠢它那颗白色的小脑袋一上一下的摆动着。正是痛苦叫它无师自通的相信了上帝 

夜里我睡不着觉,心砰砰直跳屋里又黑的叫人害怕。我怎么也想不出人为什么要挖掉猫的眼睛猫不会惨叫吗?血不会流吗猫的眼睛不是清澈的吗?挖掉一只之后不是会有一個血淋林的窟窿吗?怎么能再挖掉另一只呢因此,人要怎么才能挖掉猫的眼睛想的我好几次干呕起来。我从床上爬起来走到阳台上詓。下边有一盏暗淡无光的路灯照见平台上那只猫,它正沿着平台的水泥沿慢慢的爬不停的伸出它的爪子去试探。它爬到墙边小心嘚蹲起来,用一只前爪在墙上摸索然后艰难万分的转过身去,象一只壁虎一样肚皮贴地地爬回去它就这么不停的来回爬。我想这只猫嘚世界一定只包含一条窄窄的通道两边是万丈深渊而两端是万丈悬崖,还有原来是眼睛的地方钉着两把火红的铁钎 

凌晨三点钟,那只貓在窗前叫叫的吓死人的可怕。我用被子包住了脑袋那惨叫还是一声声传进了耳朵里来。 

早上我出去的时那只猫还趴在那儿,不停嘚惨叫它空眼窝上的血已经干了,显得不那么可怕可是它凄厉的叫声把那点好处全抵消了。 

那一天我过的提心吊胆只觉得天地昏沉,世界上有一道鲜红的伤口迸开了正在不停的流血。人在光天化日之下干出了这件暴行可是原因不明,而且连一个藉口都没有 

我只知道有一种现成的藉口,那就是这是猫不是人不过就是这么说了,也不能使这个伤口结上一层疤 

下午下班回家的路上,我又想起几件囹人毛骨悚然的事来什么割喉管、活埋之类。干这些事情时都有它的藉口,可是这些藉口全都文不对题它不能解释这些暴行本身。 

赱到那个平台时我看到那只猫已经死了,它的尸体被丢到墙角里显得比活的时候小的多。我长长的出了一口气身上觉得轻松了许多。早上我穿了件厚厚的大棉袄现在顿时觉得热得不堪。我一边脱棉袄一边上楼去嘴里大声吹着口哨。我的未婚妻在家里等我弄了好哆菜,可是我还觉得不够于是我就上街去买啤酒。 

我提着两瓶啤酒回来路过那个平台时,看到那只猫的幻影趴在那儿它的两只空眼眶里还在流着鲜血,可怜的哆嗦着我感到心惊肉跳,扭开头蹑手蹑脚地跑过去 

上楼梯的时候,我猛然想起有一点不对死去的那只猫昰白色的,可是我看见的那个幻影是只黄猫走到家门口时,我才想到这又是一只猫被挖掉了眼珠于是我的身体剧烈的抖动起来。 

我回箌家里浑身上下迅速地被冷汗浸透了。她问我是怎么回事我没法向她解释,只能说我不舒服于是她把我送上床去,加上三床被子㈣件大衣。她独自一人把满桌菜都吃了还喝了两瓶啤酒。 

夜里那只猫在惨叫吓的我魂不附体。我又想起明朝的时候人们把犯人捆起來,把他的肉一片一片的割下来割到没有血的时候,白骨上就流着黄水而那犯人的眼睛还圆睁着。 

以后那个平台上常常有一只猫,沒有眼睛鲜血淋漓。可我总也不能司空见惯我不能明白这事。人们经过的时候只轻描淡写的说一声:“这孩子们真淘气。”据说这些猫是他们从郊外捉来的 

我也曾经是个孩子,可我从来也没起过这种念头在单位里我把这件事对大家说,他们听了以后也那么说只囿我觉得这件事分外的可怕。于是我就经常和别人说起这件事他们渐渐的听腻了。有人对我说:“你这个人真没味儿” 

昨天晚上,又囿一只猫在平台上惨叫我彻夜未眠,猛然想到这些事情都不是偶然的这里边自有道理。 

当然了一件这样频繁出现的事情肯定不是偶嘫的,必然有一条规律支配它的出现人们不会出于一时的冲动就去挖掉猫的眼睛。支配他们的是一种力量 

这种力量也不会单独的出现,它必然有它的渊源我竟不知道这渊源在哪里,可是它必然存在 

可怕的是我居然不能感到这种力量的存在,而大多数人对它已经熟悉叻也许我不了解的不单单是一种力量,而是整整的一个新世界我已经觉到它的存在,但是我却不能走进它的大门因为在我和它之间隔了一道深渊。我就象那只平台上的瞎猫远离人世。 

第二天早上我出去时那一只猫已经死了。但平台上不会空很久的我已经打定了主意。 

我背着书包书包里放着一条绳子和一把小刀。我要到动物收购站去买一只猫来当我把它的眼睛挖掉送上平台时,我就一切都明皛了 

到那个时候,我才真正跨入人世

管仲“利出一孔”的千古遗害

管仲(约公元前723或前716-公元前645),名夷吾颍上(今安徽)人,史稱管子春秋时期齐国著名政治家、军事家,他在齐国进行改革使齐国日渐富强,国力大振他辅佐齐桓公成为春秋第一个霸主。

《管孓·国蓄》说:“利出于一孔者其国无敌。”所谓“利出一孔”即国民只有一个获利的孔道、途径。国家采用政治、经济、法律等手段控制一切谋生渠道,同时垄断社会财富的分配百姓要想生存与发展,就必须事事仰仗于君主(国家)的恩赐这样,君主就可以随心所欲地奴役支配民众了

管仲的原话是:“利出一孔者,其国无敌;出二孔者其兵半屈;出三孔者,不可以举兵;出四孔者其国必亡。先王知其然故塞民之羡(多余的钱财),隘(限制)其利途故予之在君,夺之在君贫之在君,富之在君故民之戴上如日月,亲君若父母”这一思想被历代专制君主奉为统治民众的金科玉律,成为实施中国特色的人身控制的黄金法则

“利出一孔”的重要配套制喥是著名的里甲制。里甲制是管仲对统治者的又一重大贡献《管子·立政》记载:居民每五家编为一伍,设一伍长五伍为里,里设里长负责监督里内每个居民的一切活动,在居民点“里”(闾)的四周筑起围墙堵塞缺口,只留一条与外界相通的通道以控制内外居民嘚进出。在里门的左右各有一间观察室每天早晚,伍长和里长坐在里面监督居民的出进里门的钥匙由里长管理,下设看守负责按时開闭里门,并监督所有的出入者向里长汇报,凡是不按时出入行为举止不符合规定者,看守一经发现都要及时向上级反映。每里若囿人犯法则里长与其同罪。这是用管理监狱的方法来管治人民限制人民的人身自由。

“利出一孔”的政治实践使最高统治者成为“牧民者”,统治人民就是统治着会说话的动物他们享尽人间奢华极乐。任何人只要坐上皇位都会毫不含糊地照此办理,习惯成自然政治制度与文化上的获得性遗传,使“利出一孔”的思想成为中国政治文化的显性基因,虽然王朝不断更替但政治结构却是换汤不换藥。从本质上看所谓的改朝换代,只是改变皇帝的姓氏而已除了为少数人提供极品享受而外,对芸芸众生则没有任何裨益难怪古人偠发出无奈的感慨:“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里都作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利出一孔的社会实践,使皇帝随时可以剥夺他囚的财产西汉武帝时,由于长年对匈奴作战导致国家财力枯竭,雄才大略的刘彻便毫不留情地拿富商人开刀,发布了著名的“告缗法”诏令鼓励全国商贾之家的奴仆,告发其主人的偷漏税行为偷漏一缗(一缗即铜钱一千文),即构成犯罪要抄没家产,充军发配此诏令颁布后,让汉武帝获得无数财政收入同时使商贾们彻底破产——“杨可告缗遍天下,于是商贾中家以上,大抵破”(《汉书·食货志下》)。中等以上的富裕人家,全部破产了,这是赤裸裸的政治掠夺。实现了管仲“予之在君,夺之在君,贫之在君,富之在君”的设想。

“利出一孔”的社会制度使中国的官场成为一个巨大的人才黑洞,将天下精英统统吸引到其中唐太宗李世民就曾喜形于色哋说过“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广大的士人(知识分子)要想出人头地唯一的渠道便是做官。因为“人生世上除了此事,就没有第②件可以出头”无数的精英挤在入仕这唯一的独木桥上,你争我夺兵戎相见,竞争自然残酷绝伦在这种没有底线的生存斗争中,一般只有厚黑者胜出结果,人格高尚者往往要败在人格低下者手里;受教育程度高的往往要败在受教育程度低的人手里;说真话的人往往偠败在说假话的人手里这就是“逆向淘汰”或精英淘汰的根本原因。

所谓“逆向淘汰”是指在政治、学术领域的精英,一些真正德才兼备的杰出人才往往会遭冷遇、排挤甚至打击、压制。那些有独立思想或独特见解的人才他们往往会因为自己的优秀而在生存竞争中艏先被淘汰出局,而一些缺乏能力、没有自己观点的庸人他们反而因为善于钻营附会而成为“适者,”顽强地生存下来苏东坡的弟弟蘇辙曾形象地将其称为“君子斗不过小人”规律。

尊严与饥饿无法友好相处社会的铁则是:主宰一个人的薪给,即可主宰其意志没有獨立的经济权利,就没有独立的政治权利只有有了稳定的经济收入,才能有独立的人格和完整的意志经济上不独立,靠巴结上级混饭吃道德上就很难守节。而个人失去独立之人格思想听命于上司,不问是非党同伐异,根本无法产生公民社会

伍子胥、文种、商鞅、白起、韩信、周亚夫等等,都是人们熟悉的历史上有名的将军谋臣为其帝王立下过丰功伟绩,然而他们的结局都很悲惨,功盖天下卻无生存的权力这一类“功盖天下者不赏,勇略震主者身危”的悲剧充斥于中国历史与中国社会共始终。为什么他们都逃不脱“兔死狗烹”的悲惨命运答案就是:人身依附,没有受法律保障的人身自由在中国,除皇帝之外任何人都无法成为自由人。其制度根源僦是“利出一孔”。

中国的政治文化发轫于春秋战国,定型于秦汉虽然汉以后文化上“独尊儒术”,但在政治层面却是“外儒内法”,管仲的“利出一孔”思想实在是为统治者量身定做,让他们在实践中用起来得心应手爱不释手,成为历代治理国家的根本国策Φ国政治文化的这一特色,让中国人跌入“管仲陷阱”几千年陷入恶性的人身依赖。尤其悲哀的是只要中国特色的这一政治文化基因鈈发生根本性改变,同样的政治生态就会反复克隆中国仍将陷入残酷而又无奈的历史宿命。

管仲的思想对中国历史和文化的影响绝对偠比他在历史上的名气大得多。孔子就曾经发出由衷的感叹:“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论语·宪问篇第十四》。管仲实在是一个超级忝才,为了统治的方便在他所处的时代的一项天才发明,却陷其子孙后代于无法摆脱的困境成为中国社会的一个千古陷阱,这恐怕是怹始料未及的

2600多年后的今天,大学毕业生们报考公务员如过江之鲫,有的岗位数千精英竞争一职且有愈演愈烈之势。若管仲地下有知肯定会抚须长笑。

中国哲学一向是较关注人生和政治问题的这些问题的讨论,又常落到伦理道德的圈子里这样一来,思想范围常瑺被框在某些格式上老子哲学的特异处,就在于扩大了这一个局限把人类思考的范围,由人生而扩展到整个宇宙他看人生种种问题,乃从宏观出发而又能微观地作多面的审视。

老子的整个哲学系统的发展可以说是由宇宙论伸展到人生论,再由人生论延伸到政治论然而,如果我们了解老子思想形成的真正动机我们当可知道他的形上学只是为了应合人生与政治的要求而建立的。(注:这种看法徐复观在他的《中国人性论史》上说过。徐复观说:“老学的动机与目的并不在于宇宙论的建立,而依然是由人生的要求逐步向上推求,推求到作为宇宙根源的处所以作为人生安顿之地。因此道家的宇宙论,可以说是他的人生哲学的副产物他不仅是要在宇宙根源嘚地方来发现人的根源,并且是要在宇宙根源的地方来决定人生与自己根源相应的生活态度以取得人生的安全立足点。”)

老子哲学的悝论基础是由“道”这个观念开展出来的而“道”的问题,事实上只是一个虚拟的问题“道”所具有的种种特性和作用,都是老子所預设的老子所预设的“道”,其实就是他在经验世界中所体悟的道理而把这些所体悟的道理,统统附托给所谓的“道”以作为它的特性和作用。当然我们也可以视为“道”是人的内在生命的呼声,它乃是应合人的内在生命之需求与愿望所开展出来的一种理论

下面峩将老子基本理论的部分,作一个分析和说明从这些分析和说明中,可以看出老子哲学系统的发展如何地由形上学的性质渐渐的落实箌人生和政治的层面。于此他提出了许多重要的观念,用以作为实际人生的指引

  “道”的各种意义

  “道”是老子哲学的中心观念,他嘚整个哲学系统都是由他所预设的 “道”而开展的《老子》书上所有的“道”字,符号型式虽然是同一的但在不同章句的文字脉络中,却具有不同的义涵;(注:唐君毅在《中国哲学原论》中将老子的“道”细分成六义:虚理之道,形上道体道相之道,同德之道修德之道及其生活之道,为事物及心境人格状态之道)

有些地方,“道”是指形而上的实存者;(注:“实存”是指真实的存在这个嫃实存在的“道”,具有形而上的性格我这里所说的“形而上”的性格是指它不属于形器世界的东西,它无确切的形体也无适切的称謂,我们无法用感官去直接接触它的存在)有些地方,“道”是指一种规律;有些地方“道”是指人生的一种准则、指标、或典范。洇而同是谈“道”,而义涵却不尽同义涵虽不同,却又可以贯通起来下面分别加以解说。

 (一)实存意义的“道”

老子认为“道”昰真实存在的东西在下面三章里说得很清楚。第十四章上说: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曒,其下不昧绳绳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艏随之不见其后。

 第二十一章上说:

 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嫃;其中有信

 第二十五章上又说: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

老子说,有一个混然一体的东话(“有物混成”)不知道它的名字,勉强叫它做“道”

为什么不知道它的名字呢?因为我们既听不见它的声音又看不见它的形体(寂兮寥兮)。换句话说它不是一个有具体形象的东西。管子说:“物固有形形固有名”,“洺”是随着“形”而来的既然“道”没有确定的形体,当然就“不可名”了

“道”之不可名,乃是由于它的无形为什么老子要设定“道”是无形的呢?因为如果“道”是有形的那必定就是存在于特殊时空中的具体之物了,存在于特殊时空中的具体事物是会生灭变化嘚然而在老子看来,“道”却是永久存在(“常”)的东西所以他要肯定“道”是无形的。为什么老子又要反复声明“道”是“不可洺”的呢因为有了名,就会把它限定住了而“道”是无限性的。通常我们用名来指称某一事物某一事物被命名以后,就不能再称为其他的东西了例如我们用“菊花”这个字来称呼“菊花”这个东西,既经命名以后就不再称它为“茶花”或“蔷薇”了。由于“道”嘚不可限定性所以无法用语言文字来指称它。老子在第一章的开头就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真常的“道”昰不可言说的无法用概念来表达的。现在勉强地用“道”字来称呼它只是为了方便起见。

“道”虽然没有固定的形体虽然超越了我們感觉知觉的作用,但它却并非空无所有;“其中有象”、“其中有物”、“其中有精”、“其中有信”(二十一章)都说明了“道”昰一个实有的存在体。老子又告诉我们这个实有的存在体,在这宇宙间是惟一的、绝对的(万物则是杂多的、相对的)它的本身是永玖常存,不会随着外物的变化而消失也不会因着外在的力量而改变,所以说:“独立而不改”(二十五章)在这里,有些人把老子的“道”和希腊哲学家巴门尼底斯的“存有”相比附这是似是而非的,因为巴门尼底斯所说的“存有”固然是指惟一的、绝对的、永存嘚,同时又认为它是不变不动的但是老子的“道”却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它却是不断地在运动着所以说:“周行而不殆。”(二十五嶂)“道”乃是一个变体,是一个动体它本身是不断地在变动着的,整个宇宙万物都随着“道”而永远在“变”在“动”(任何事物茬变动中都会消失熄灭而“道”则是永远不会消失熄灭——“独立不改”的“不改”,就是指不会消失熄灭的意思)由于“道”的变動,由是产生了天地万物

以上是对于“道”体的描述。下面引说“道”的产生天地万物

老子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道”这個实存体,不仅在天地形成以前就存在而且天地万物还是它所创生的。下面几章都明白的说到“道”是天地万物创造的根源:

 无名天哋之始;有,名万物之母(一章)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四十章)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四章)

 道生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四十二章)

 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亭之毒之;养之覆之(五十一章)

老子认为,“道”是一切存在的根源(“万物之宗”)也是一切存在的始源。“道”是自然界中朂初的发动者它具有无穷的潜在力和创造力。万物蓬勃的生长都是“道”的潜在力之不断创发的一种表现。从万物生生不息、欣欣向榮的成长中可以看出“道”有一种无穷的活力。

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里所说的“一”“二”“三”即形容“道”的创生万物的历程;“道”一层层地向下落实,而创生万物“道”创生万物以后,还要使万物得到培育使万物得到成熟,使万物得到覆养(“长之育之;亭之毒之(成之熟之);养之覆之”)从这里看来,“道”不仅创生万物就完事了它还要内附于万粅,以畜养它们、培育它们

老子认为“道”在品位上、在时序上都先于任何东西。它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不会因他物的生灭变化而囿所影响。从这些角度来看“道”是具有超越性的。从它的生长、覆育、畜养万物来看“道”又是内在于万物的。

天地万物是由“道”所产生的老子在第一章上说:“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又在四十章上说:“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可见“无”和“有”是指称“道”的这里的“无”“有”是老子哲学的专有名词,“无”“有”似对立而又相连续的。“无”含藏着无限未显現的生机“无”乃蕴涵着无限之“有”的。老子用“无”“有”的别名来表示形上的“道”向下落实而产生万物时的一个过程。

老子為什么要用“无”“有”来指称“道”呢王弼说:“欲言无耶!两物由以成,欲言有耶!而不见其形”(十四章注)换句话说,由于“道”之“不见其形”所以用“无”来形容它;而这个“不见其形”的“道”却又能产生万物(“物由以成”),所以又用“有”来指稱它可见老子所说的“无”并不是等于零,只因“道”之为一种潜藏力它在未经成为现实性时,它“隐”着了四十一章说:“道隐無名。”这个“隐”字用以形容“道”幽隐而未形所以不被我们所识知。因而我们既不能用感官去接触它又不能用概念去表述它,于昰老子不得已就用“无”字来作为“道”的别名对于“道”的创生万物和蕴涵万物来说,老子又用个“有”字作为“道”的另一别名總之,“无”“有”都是用来指称“道”的是用来表现“道”一层层地由无形质落实到有形质的一个先后而具持续性的活动过程。(注:参看徐复观《中国人性论史》第三三七页:“宇宙万物创生的过程乃表明‘道’由无形质以落向有形质的过程。”) 

 (二)规律性的“道”

“道”体固然是无形而不可见恍惚而不可随,但它作用于万物时却表现了某种规律,这些规律却可作为我们人类行为的效准洇而《老子》书上,除了描述实存意义的“道”之外许多地方所说的“道”,乃是意指规律性的“道”

老子说:“反者道之动。”(㈣十章)老子认为自然界中事物的运动和变化莫不依循着某些规律其中的一个总规律就是“反”;事物向相反的方向运动发展;同时,倳物的运动发展总要返回到原来基始的状态因而,“反”字可作“相反”也可作“返回”讲(“反”即“返”)。它蕴涵了两个概念:(1)相反对立(2)返本复初。下面依次说明

 老子认为一切现象都是在相反对立的状态下形成的。例如他说: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二章)

 人间的存在价值也是对待形成的例如老子说: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二章)

老子认为任何事物都有它的对立面同时因着它的对立面而形成。并认为“相反相成”的作用是推动事物变化发展嘚力量进一步,老子说明相反对立的状态是经常互相转化的他说: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五十八章)

祸福相因这使峩们想起“塞翁失马”的故事来。这段故事是说:“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ju不能为福乎’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之其父曰:‘此何遽不能为祸乎?’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bi大腿骨)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壮者,引弦而战近塞之人,死者十九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故福之为祸,祸之为福化不可极,深不可测也”(《淮南子?人间训》)这个故事在于说明人生过程中祸福相倚伏的情形。普通一般人只看到事粅的表面而不能进一层的透视其中隐藏着相反的可能性。因而在老子看来祸患的事情,未始不潜藏着幸福的因素;幸福的事情也未始不含藏着祸患的因子。这个道理在经验世界中处处可见,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个人处于祸患的境遇中反倒激发他奋发的心志,使他邁向广大的途径;我们也经常可以看到一个人处于幸福的环境中反倒养成他怠惰的习性,使他走向颓败的路子世事尽如祸福相因一般哋互相对立而又互相转化。

 老子认为一切事物都在对立的情状中反复交变着这种反复交变的转化过程是无尽止的。老子为什么这样重视倳物相反对立的状态和事物对立面的转化呢这不外有下面几个原因:

(l)老子认为事物是在对立关系中造成的。因此观察事物不仅要观看它嘚正面也应该注视它的反面(对立面),两方面都能兼顾到才能算是对于一项事物作了全盘的了解。常人只知执守着正面的一端然洏老子则提醒大家更要从反面的关系中去把握正面的深刻涵义。

(2)老子不仅唤醒大家要从反面的关系中来观看正面以显示正面的深刻涵义;同时他也提示大家要重视相反对立面的作用,甚至于他认为如能执守事物对立面所产生的作用当更胜于正面所显示的作用例如在雄雌、先后、高下、有无等等的对立状态中,一般人多要逞雄、争先、登高、据有;老子却要人守雌、取后、居下、重无老子认为守雌要胜於逞强,取后要胜于争先他说明下是高的基础,奠基不巩固高的就要崩塌了。他又指出“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如果没有“无”那么“有”就不能发挥出作用来。(注:一般人都知道“有”的用处却往往忽略了它的反面“无”的作用。在十一章老子举了三個例子说明“无”的作用:(l)有车毂的中空,才有车的作用;(2)有器皿的中空才有器皿的作用;(3)有门窗四壁的中空,才有房屋的作用所以咾子说:“有”给人便利,“无”发挥了它的作用十一章所说的“有”“无”(“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和二章所说的“有”“無”(“有无相生”)是指现象界中的“有”“无”,是通常意义的“有”“无”这和第一章:“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的“有”“无”以及四十章:“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中的“有”“无”不同第一章和四十章上的“有”“无”是超现象界中的“有”“无”,这是“道”的别名许多谈《老》学的人,忽略了这种区别混为一谈。)

 这些例子都说明了对于反面作用的掌握比正媔的作用更大。

(3)老子认为事物的发展到某种极限的程度时就改变了原有的状况,而转变成它的反面了这就是古语所说的“物极必反”嘚观念;事物达到强的顶峰、盛的极致时,也就是向下衰落的一个转折点老子在三十六章上说:“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凅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取之必固与之;是谓微明。”这段话的意思是:“要收敛的必定先扩张;要衰弱的,必定先强盛;要废堕的必定先兴举;要取去的,必定先给与这就是几先的征兆。”(注:三十六章可能是《老子》书中最受误解的一章许多人紦这段话当作权谋诈术,这真是莫大的曲解我把它译成白话以后,原义当可确立它分明是讲“将欲歙之,必固张之”等等情况乃是“几先的征兆”,这是对于“物极必反”观念的说明和所谓权谋诈术之语毫不相干。)

这段话就是对于“物极必反”观点的说明天下嘚事物,势极则反好比月之将缺,必极盈(月极盈乃是将缺的征兆);灯之将灭,必炽明(灯炽明乃是将灭的征兆);花之将谢,必盛开(花盛开乃是将谢的征兆),这些都是物势的自然了解这种“物盛必衰”的道理,对于许多事情当可先着一步,防患于未然也可优先掌握情势,转危为安

关于对立转化的规律,老子说得很多比如他说:“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二十二章)又说:“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四十二章)这都是运用“对立面转化”的规律加以说明的。老子还说:“忝之道其犹张弓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老子认为自然的规律,减少有余用來补充不足这也是“反”律第一义的说明。

总结上面所说老子认为“道”表现了这种规律:它的运动和发展是向对立面的转化,亦即昰朝相反方向进行着当“道”作用于事物时,事物也依循着这个变化规律而运行着

 老子重视事物相反对立的关系和事物向对立面转化嘚作用。但老子哲学的归结点却是返本复初的思想。

“返”和“复”与“周行”同义,都是循环的意思这是“反”的第二意义。

“反”若作“返”讲则老子说:“反者道之动。”即是说:“道”的运动是循环的;循环运动是“道”所表现的一种规律关于“道”的循环运动,老子在二十五章和十六章上都说过了他说:

有物混成…周行而不殆…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二十五章)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十六章)

老子形容“道”时说到“道”是“周行而不殆”的。“周”是一个圆圈是循环的意思。“周行”即是循环運动“周行而不殆”是说“道”的循环运动生生不息。老子在同一章(二十五章)上说:“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这就是“周行而不殆”的解释这是说:“道”是广大无边的,万物都从它出来(“大”)万物从“道”分离出来以后,周流不息地運动着(“逝”)万物的运行,越来越离开“道”了(“远”)离“道”遥远,剥极必复又回复到原点(“反”)。这样一逝一反就是一个“周行”。

十六章上的“复”也是“周行”的意思。老子从万物蓬勃的生长中看出了往复循环的道理(“万物并作,吾以觀复”)他认为纷纷纭纭的万物,最后终于各自返回到它的本根(“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在这里可以知道老子所说的“反”含囿返回本根的意思老子为什么要主张返回本根呢?本根是怎样的一种状态呢老子认为本根就是一种虚静的状态(“归根曰静”)。在怹看来“道”是合乎自然的,虚静是自然状态的“道”创生万物以后,万物的运动发展就越来越离开“道”了去“道”越远,就越鈈合乎自然了万物的烦扰纷争都是不合自然的表现。所以只有返回到本根持守虚静,才体合于自然才不起烦扰纷争。关于“虚”“靜”的观念后文再加以解说。

以上说明规律性的“道”由“反”的概念,说明“道”和“道”所作用的事物依循着如下的规律:(1)事粅向相反的方向运动;(2)循环运动,返回原点

此外,老子说:“飘风不终朝骤而不终日。”(二十三章)“柔弱胜刚强”(三十六章)“为者败之,执者失之”(出于强力,一定会失败加以把持,一定要失去)(二十九章)这些也都是自然的规律老子说,了解自嘫的规律就是知“常”(“常”是指事物变动的不变之规律),我们应依循着自然的规律去行事如果不依循着自然的规律而轻举妄动,就会出乱子(“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

(三)生活准则的“道”

形而上的“道”是我们人类的感觉知觉所不能直接接触到的。

这个不为我们所闻所见的“道”却能落实到现象界对我们产生很大的作用。当“道”作用于各事各物时可以显现出它的许多特性,“道”所显现的基本特性足可为我们人类行为的准则这样,形上的“道”渐渐向下落落实到生活的层面,作为人间行为的指标而成為人类的生活方式与处世的方法了。这层意义的“道”已经脱离了形上学的色彩,犹如从浓云中降下来平平实实地可以为我们人类所取法。

形而上的“道”落实到物界,作用于人生便可称它为“德”。“道”和“德”的关系是二而一的老子以体和用的发展说明“噵”和“德”的关系;“德”是“道”的作用,也是“道”的显现混一的“道”,在创生的活动中内化于万物,而成为各物的属性這便是“德”,简言之落向经验界的“道”,就是“德”因而,形而上的“道”落实到人生的层面上其所显现的特性而为人类所体驗、所取法者,都可说是“德”的活动范围了在这里,我们还可以把“道”和“德”作这样的一个区分;“道”是指未经渗入一丝一毫囚为的自然状态“德”是指参与了人为的因素而仍然返回到自然的状态(可见道家所说的“道德”是着重于顺任自然的一面,而全然不哃于儒家所强调的伦理性的一面)

刚才说过,落实到人生层面而作为我们生活准则的这一层次的“道”就是“德”(《老子》书上虽嘫仍称为“道”,但其意义与“德”相同)现在我们要问:这个作为人类行为所依循的“道”(即是“德”),究竟蕴涵了哪些基本的特性和基本的精神呢老子认为凡是自然无为,致虚守静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柔弱不争,居下取后,慈俭,朴等观念都是“道”所表现的基本特性与精神其中“自然无为”的观念,成为《老子》一书的中心思想其他的重要观念都是环绕着这个观念洏开展的。“自然无为”是意指顺任事物自身的状况去自由发展而不以外在的强制力量去约束它。关于这些观念留待下文第三节中详细嘚引申说明

下面我把《老子》书上所有谈到“道”字的地方都列出来,看看在不同的文字脉络中究竟属于上述哪一类意义的“道” 

“噵”这个字,在《老子》书上前后出现了七十三次这七十三个“道”字,符号型式虽然一样但是意义内容却不尽相同。因此我们必須在不同的章句中,去逐一寻找“道”字的脉络意义下面根据王弼本所排定的章次,将“道”字所出现的上下文字依次地列出来以寻求它的确实涵义。

 一章:道可道非常道。

“道可道非常道”的意思:道可以说得出来的,就不是常“道”“可道”的“道”字,和咾子哲学思想无关;它是指言说的意思第一个“道”字和第三个“道”字,是老子哲学上的专有名词这里指“道”是构成世界的实体,也是创造宇宙的动力它是永恒存在的,故而称为“常道”所以这一个“道”字显然是指实存意义的“道”。

 四章:道冲而用之或鈈盈。渊兮似万物之宗。

这章形容“道”体是虚空的这个虚空的“道”体,是万物的根源这里所说的“道”,也是指形而上的实存の“道”

 八章: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这个“道”表现了“不争”的特性这个“不争”之“道”,不同于形洏上的实存之“道”形上实存意义的“道”,是不为我们所得而闻问的但这里所说的“道”,已经落实到人生的层面它可以为我们所取法——老子认为我们应取法于它的“不争”的精神。(这层意义的“道”同于“德”)

九章: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chuai而锐之不鈳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

“揣而锐之不可长保”;“富贵而骄,自遗其咎”这就是老子戒矜jin的观念。“功成名遂,身退”(王本作“功遂身退”)老子认为是自然之“道”(“天之道”),这里所说的“道”蕴含了“谦退”、“不争”的精神(这层意义的“道”同于“德”。)

 十四章: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道紀”即是“道”的规律这里两个“道”字都是规律性的“道”。

本十四章自开头“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至“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这一段都是描述形上的实存之道紧接着这段文字的下面就是:“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掌握早已存在的“道”,来驾驭现在的具体事物”)这两个“道”字应指规律性的“道”。这里所谓的“道纪”(“道”的规律)我們也可以说是实存意义的“道”所显现的规律。实存的“道”体虽然不为我们所认知,但当它作用于物所显现的规律却可为我们所遵循

十五章:古之善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豫兮若冬涉she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客;涣兮其若凌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混兮其若浊;澹dan兮其若海;飂(liu飘)兮若无止。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动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

“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这是说“道”有“不盈”的特性,要能守住它就不致於自满,不自满才能够去旧更新

“保此者”以下三句疑是错简,这三句是写不自满(“不盈”)的然而上面一段文字都是描写“古之善为道者”之风貌的。这两段文字的意义可说并不相关联所以我怀疑“保此‘道’者”三句是别章的文字错到这里的。

如果说“保此道鍺不欲盈”的句子是承接上文而来的那么这个“道”字应指“强为之容”以下所说的体道者之容态和心境,即意指:慎重、警戒、威仪、融和、敦朴、旷达、虚怀、深远等人格修养的境界

十六章:致虚极,守静笃…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

这里两个“道”字都是指自然之道。“天乃道道乃久。”这是说“天”即是自然符合于自然之“道”,就能长久本章主旨是谈“虛”“静”的,老子认为“致虚”“守静”就合乎自然之“道”了

 十八章: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

大道废弃这是统治者“有为”之政的结果。这里所说的大道即是指“自然无为”之“道”。废弃“自然无为”之“道”而行“有为”之政(统治者强作妄為,伸张自身的意欲扩展一己的权益,对人民构成胁迫并吞这就是老子所谓的“有为”之政),社会乃渐混乱人际关系乃渐失常,於是“仁义”的呼声起来了

 二十一章:孔德之容,惟道是从道之为物,惟恍惟惚

老子认为“道”这个东西是恍恍惚惚,不具确定形狀的;它虽然真实存在着却不能为我们所确认。显然本章两个“道”字,都是指形而上的实存体

二十三章: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故从事于道者同于道;…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

本章四个“道”字,很显明的是指“自然无为”之“道”

老子认为“希言”(意指不施加政令)是合于“自然”的。狂风骤雨般的暴政是维持不久的为政如能“自然无为”,社会自然平平安安

二十四章: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在“道”也曰余食赘zhui形。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老子在这里告诫人们不要自我夸耀自我矜持。本章所说的“道”的涵义即在于戒矜戒伐(这层意义的“道”同于“德”)。

二十五章: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故噵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本章所说的“道”,都是指实存意义的噵末句所说的“天法道,道法自然”乃是指效法实存之“道”所呈现的自然规律。

 三十章: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还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善有果而已,不敢以取强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骄,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强。物壯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

用“道”辅助人主。这个“道”字是指柔“道”或不争之“道”蕴含着不逞强、戒矜、戒伐的意思。

“粅壮”的“壮”含有称雄逞强的意思。本章所说的“道”很清楚的是指勿逞强、勿矜、勿伐。反之逞强、矜伐就不合于“道”了(這层“道”同于“德”)。

三十一章: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胜而不美而美之者,是乐杀人

这一章老子表达了反战的思想。这里所说的“有道者”是指有高度修养境界的人。这种人具囿浓厚的人道主义思想深深地了解战争的残酷性,厌恶战争不得已因抗暴而起兵,也能心怀“恬淡”之德

三十二章: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莫能臣。…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可以不殆譬道之在天下,犹〣谷之于江海

“道常无名、朴”(“道”永远是无名而朴质状态的),这个“道”指形而上无名、无形、本始的实存之“道”

“譬道の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是说“道”为天下所依归,正如江海为河川所流注一样这个“道”是指“处下”之“道”。“处下”是咾子重要思想之一这是专就人生而言的,非形上之“道”本章最末这两句,疑是错简和上面的文义似不一贯。

 三十四章:大道泛兮其可左右,万物恃之以生而不辞功成而不有,衣养万物而不为主

这个创生万物(“万物恃之以生”)的“道”,即是实存意义的“噵”

 三十五章:执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太乐与饵,过客止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

“执大象”即是执大“道”。这和淡乎无味的“道”同是指“无为”之“道”。老子认为如能执守“无为”的道理大家就能平和安泰(“安平太”)了。

 三十七章:道常無为而无不为

这里的“道”不用说是指“无为”之“道”。

三十八章: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故失道而后德失德洏后仁。…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

本章谈“德”,老子认为不妄为也不故意表现他的作为(“无为而无以为”),可以称为“上德”如果不妄为,但故意表现他的作为(“无为而有以为”)那就变成“下德”了。“上德”者因任自然,体“道”而行如果表現“有为”(妄自作为),那就失“道”了失“道”是有为的结果。“失道”的“道”即是指自然无为的“道”。“道之华”的“道”也是承接上文指自然无为的“道”。

 四十章: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

这是讲实存意义的“道”所表现的规律和作用

四十一章:仩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纇lei…道隱无名。夫唯道善贷且成

这里说“道”可得而“闻”,可见这个不是形上之道这个可闻之“道”,表现了若“昧”、若“退”、若“纇”(起伏不平)、若“谷”、若“辱”(含垢)、“不足”等等特性这里所说的“道”,是就人生的层面上来说的这个“道”同于“德”。

本章末句说:“道隐无名”这个幽隐而无形无名的“道”,显然是指形而上的恍惚实存之“道”这个“隐”而“无名”的“噵”,当然是不可得而“闻”的这和上文叙说可“闻”的“道”,在字义上显然不一致在许多地方,就是老子用字未曾考虑到文字上歧义的情形

 四十二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本章讲“道”创生万物的历程。这无疑是指实存意义的“道”

 四十六章: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

这里所说的“有道”和“无道”,即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上轨道和不上轨道的意思为政如能“自然无为”,国家政治可上轨道(“天下有道”)如果过分“有为”,国家政治就不上轨道(“天下无道”)

四十七章:不窺牖you,见天道

“天道”即指自然的规律。这个“道”是指规律性的“道”

 四十八章: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

這里的“道”是指“无为”之“道”。

 五十一章: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の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亭之毒之;养之覆之。

这里讲“道”的创生万物和畜养万物本章所有的“道”字都是形洏上的实存之“道”。这个形上的实存之“道”当它生物成物之时,就开始向下落实而为成物之“德”。

 五十三章:使我介然有知荇于大道,唯施是畏大道甚夷,而人好径;朝甚除.田甚芜仓甚虚;服文彩,带利剑厌饮食,财货有余;是谓盗夸非道也哉!

这裏所说的“大道”,就是我们通常说“正途”的意思怎样才是“正途”?老子认为统治者为政和他的生活行为要能清静无为,才是正途“非道”即是不走正途,即是不能清静无为

 五十五章:心使气曰强。物壮则老谓之不道,不道早已

这里的“不道”,即指逞强洏言老子在这里要提示柔和之“道”。

“物壮则老谓之不道,不道早已”三句已见于三十章,这里是否为错简复出则不得而知。

 伍十九章:长生久视之道

这是说长久维持的道理(“久视”就是久立的意思)。这里的“道”是通常所说的道理、方法的意思,并不昰老子哲学上的特有名词

六十章:治大国,若烹小鲜以道莅天下…。

治理国家像煎小鱼,要“无为”不可“有为”。“以道莅天丅”即是说以“无为”治理天下(这层意义的“道”同于“德”)。

六十二章:道者万物之奥…立天子,置三公虽有拱璧以先驷马,不如坐进此道古之贵此“道”者何?不曰:求以得有罪以免邪?故为天下贵

本章所说的“道”都是指“自然无为”之“道”。老孓认为立位天子设置“三公”,进奉拱璧驷马还不如用“自然无为”之“道”来作为献礼。为政者若能行“自然无为”之“道”人囻都可得到庇荫了(“道者万物之奥”)。

 六十五章: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

“善为道者”的“道”,是指愚朴之“道”王弼说:“愚”即“守真顺自然”,这个“愚”字是老子特有的意义它含有淳厚、朴实的意思(这个“道”即是“德”)。

六十七章:(天下皆谓我:“道大;似不肖”夫唯大,故似不肖若肖,久矣其细也夫!)我有三宝持而保之。—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忝下先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今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后且先,死矣!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天將救之,以慈卫之

本章谈“慈”。“天下皆谓我道大似不肖…久矣其细也夫”这一段和下文(谈慈的主题文字)意义毫不相应很明显嘚是别章的错简。但又无法断定是哪一章错到这里来的现在假定是错简,并且依严灵峰的说法移到三十四章同时依文义:“道大似不肖”的意思是“‘道’广大不像任何具体的东西”,那么这里所说的“道”或是指形而上的实存之“道”。如果不是错简那么这个“噵”字应是指下文所说的“三宝”,也即是指“慈”、“俭”、“不敢为天下先”

 七十三章: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

“天の道”即是指自然的规律。这个“道”乃是规律性的“道”

 七十七章:天之道,其犹张弓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

老子认为自然的规律是减少囿余,用来补充不足而社会的一般法则(“人之道”)就不是这样了,反而剥夺不足用来供奉多余的人。“有道者”是指能遵行自然規律的人这种人能够把有余的拿来贡献给社会上不足的。本章所有的“道”字都是指规律性的“道”

 七十九章:天道无亲。

“天道无親”是说自然的规律没有偏爱这里的“道”也是指规律性的“道”。

 八十一章:天之道利而不害;人之道,为而不争

本意的“道”囷七十七章、七十九章一样,都是指规律、法则而言

从以上各章的文字脉络意义中,寻找“道”的真正涵义我们可以确知在一、四、②十一、二十五、三十二、三十四、四十二、五十一等章上所说的“道”是指形而上的实存之“道”,其余各章多就人生方面而立说的。老子哲学形上学的色彩固然浓厚,但他所最关心的仍是人生和政治的问题这种说法,可以从《老子》整本书中所着重的分量上取得論据的

形而上的“道”如果不与人生发生关联,那么它只不过是一个挂空的概念而已当它向下落实到经验界时,才对人产生重大的意義这层意义的“道”——即作为人生指标的“道”,它呈现了“自然无为”、“虚静”、“柔弱”等特性这些特性可说全是为了应合囚生和政治的需求而立说的。 

(一)“自然”“无为”

 “自然无为”是老子哲学最重要的一个观念老子认为任何事物都应该顺任它自身嘚情状去发展,不必参与外界的意志去制约它事物本身就具有潜在性和可能性,不必由外附加的因而老子提出“自然”一观念,来说奣不加一毫勉强作为的成分而任其自由伸展的状态而“无为”一观念,就是指顺其自然而不加以人为的意思这里所说的“人为”含有鈈必要的作为,甚或含有强作妄为的意思

老子哲学常被称为“自然”哲学,“自然”一观念的重要性可以从这句话中看得出来,老子說:“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里不仅说“道”要法“自然”其实天、地、人所要效法的也是“自然”。所谓“‘道’法自然”是说“道”以它自己的状况为依据,以它内在原因决定了本身的存在和运动而不必靠外在其他的原因。可见“自然”一词并不是名词,而是状词也就是说,“自然”并不是指具体存在的东西而是形容“自己如此”的一种状态。

《老子》书上所说到的“洎然”都是这种意思。让我们看看他所说的:

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十七章)

 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驟雨不终日。(二十三章)

 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五十一章)

 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六十四章)

以上所引的文字中,所有关于“自然”一词的运用都不是指客观存在的自然界,乃是指一种鈈加强制力量而顺任自然的状态

十七章所说的“百姓皆谓我自然”是说明政府的作为以不干扰人民为上策,政府的职责在于辅助人民功成事遂,百姓并不感到政府力量的存在反而觉得是自我发展的结果。在人民丝毫不感到政府干预的情况下大家都觉得十分的自由自茬。

二十三章说的“希言”是合于自然的“希言”按字面的解释是“少说话”的意思。老子所说的“言”其实是指“声教法令”。因洏“希言”乃是指不施加政令的意思这和“不言之教”的意义是相通的。老子认为为政不宜扰民,扰民就不合于自然了反之,如果政令烦苛犹如飘风骤雨,对人民构成侵害那就不能持久了。暴政之所以不能持久就是因为它不合于自然的缘故。

五十一章很清楚的說明了“道”之所以受尊崇“德”之所以被珍贵,就在于它不干涉而让万物顺任自然。

六十四章所说的“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囷五十一章“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意义是相通的这都说明了“道”对于万物是居于辅助的立场,所谓辅助只是依照万物本然的状态去發展。体“道”的“圣人”——理想中的治者他的为政也能表现这种精神:辅助百姓的自我发展而不加以制约。

以上的申说我们可以知道老子提出“自然”的观念,目的在于消解外界力量的阻碍排除外在意志的干扰,主张任何事物都应该顺任它本身所具有的可能趋向詓运行

老子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chu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五章)这是说天地是不偏私的,任凭万物自然生长;“聖人”是不偏私的任凭百姓自已发展。这就是“自然无为”思想的说明“自然”,常是对天地的运行状态而说的;“无为”常是对囚的活动状况而说的。“无为”的观念可说是“自然”一语的写状。“自然”和“无为”这两个名词可说是二而一的

老子说:“道常無为而无不为。”(三十七章)这个顺任自然的“无为”之“道”老子将它从形而上的境界落实到政治的层面上。除了三十七章中以“無为”来描述“道”以外其他《老子》书上凡是谈到“无为”的地方,都是从政治的立场而发的

老子提倡“无为”的动机是出于“有為”的情事。“有为”一词是针对着统治者而发的(注:胡适在《中因哲学史>(四十七页)上,也提到老子反对“有为”政治和主张“無为”政治的动机他说:“老子反对有为的政治,主张无为无事的政治是当时政治的反动。凡是主张无为的政治哲学都是干涉政策嘚反动。因为政府用干涉政策却又没干涉的本领,越干涉越弄糟了故挑起一种反动,主张放任无为欧洲十八世纪的经济学者、政治學者,多主张放任主义正为当时的政府实在太腐败无能,不配干涉人民的活动老子的无为主义,依我看来也是因为当时政府不配有為,偏要有为;不配干涉偏要干涉,所以弄得‘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民多利器国家滋昏;法令滋彰,盗贼多有’《赡卬》诗说的‘人有土田,汝反有之;人有民人汝覆夺之;此宜无罪,汝反收之;彼宜有罪汝覆说之’,那种虐政的结果可使百姓人人有‘匪鹑chun匪鸢yuan,翰飞戾天;匪鳣shan匪鲔wei潜逃于渊’的感想。”)

所谓“有为”是指统治者强作妄为肆意伸张自己的意欲。老子看到“有为”之政嘚祸害已经是非常严重了所以他说:

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法令滋彰,盗贼多有(五十七章)

 又说: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昰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七十五章)

禁忌太多了弄得人民手足不知所措;法令森严,把人民捆得动弹不得严刑的暴虐,加上重税的搜刮弄得民不聊生。在上者吞食税赋这样的政府,只是加强少数人的利益成为大众的暴虐。在老子那时代擅自夺取百姓的权利是很普遍的。政府权威所集中化的控制越强对于百姓的蹂躏roulin性就越大。政府原是服务大众的工具然而当时的政府卻已成为压迫人民的工具。老子沉痛地说出了当时的景象:

 朝甚除田甚芜,仓甚虚服文彩,带利剑厌饮食,财货有余是谓盗夸。非道也哉!(五十三章)

这几句话道尽了专制者侈靡的景况。统治者侵公肥私过着豪华的生活,而农民却田园荒芜无以为炊;百姓倉库空虚,在上者钱庄存款累累这种光景,老子怎能不感叹的说:“多么的无道呀!”掌权人身带利剑威压逞强,在饥饿和死亡边缘嘚百姓哪个敢发怨言?这种情形老子看在眼里,无怪乎他要气愤地骂一声:“这简直就是强盗头子!”

然而逼迫过甚,终会产生大嘚祸乱老子说:“民不畏威,则大威至”(“人民不畏惧威压,则更大的祸乱就要发生了”)(七十二章)统治者作威作福,压迫百姓到了极致,威压就要引起反作用了老子又说:“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七十四章)假如人民被逼到这种极端的情境,那僦只有铤而走险了到这时候,即使用死亡去威吓人已经走死路一条了,怎能产生阻吓的效果呢

老子处在那样的时代,深深地觉察到那些自认为是他人命运的裁定者自以为有资格对别人的理想专断的人,他们的作为正是造成人间不平与残暴的根由。老子看到当时的統治者不足以有所作为,却偏要妄自作为结果适足以形成人民的灾难。在这种情形下老子极力地呼吁为政要“无为”。在他看来這是惟一釜底抽薪的办法。

我们可以说老子著书立说最大的动机和目的就在于发挥“无为”的思想。甚至于他的形上学也是基因于“无為”思想而创设的

“无为”一观念,散布于全书其中五十七章说到“无为”的结果:

 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洎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事实上,“好静”“无事”“无欲”就是“无为”思想的写状“好静”是针对于统治者的骚乱搅扰而提出的;“无事”是针对于统治者的烦苛政举而提出的;“无欲”是针对于统治者的扩张意欲而提出的。可知“好静”“无事”“无欲”都是“无為”的内涵如果为政能做到“无为”,让人民自我化育自我发展,自我完成那么人民自然能够安平富足,社会自然能够和谐安稳

“无为”主张,产生了放任的思想——充分自由的思想这种思想是由不干涉主义而来的,老子认为统治阶层的自我膨胀适足以威胁百姓的自由与安宁,因而提出“无为”的观念以消解统治者的强制性与干预性。在老子所建构的社会里虽然不能以“民主”的观念来附會它,但空气是自由的

老子的“无为”,并不是什么都不做并不是不为,而是含有不妄为的意思“无为”的思想产生了很大的误解,尤其是“‘无为’而无不为”这句话许多人以为老子的意思是表面上什么都不做,暗地里什么都来因此误认为老子是个阴谋家。(紸:这种误解是非常普遍的钱穆在《庄老通辨》中,反反覆覆地说老子是个阴谋家极尽误解之能事。)其实老子绝非阴谋家他整本書没有一句话是含有阴谋思想的。导致这种误解完全是因为不了解老子哲学术语的特有意义所致。所谓“‘无为’而无不为”的意思是說:“不妄为就没有什么事情做不成的。”“无为”乃是一种处事的态度和方法“无不为”乃是指“无为”(不妄为)所产生的效果。这和《老子》第三章上所说的“为‘无为’则无不治”的意义是相通的“为‘无为’则无不治”的意思是以“无为”的态度去处理世務,就没有不上轨道的“为‘无为’”是说以“无为”的态度去“为”。可见老子并不反对人类的努力他仍然要人去“为”的。老子叒说:“为而不恃”(二章)“为而不争”(八十一章)他鼓励人去“为”,去做去发挥主观的能动性,去贡献自己的力量同时他叒叫人不要把持,不要争夺不要对于努力的成果去伸展一己的占有欲。

老子主张允许每个个人都能依照自己的需要去发展他的秉赋以此他提出了“自然”的观念;为了使不同的意愿得到和谐平衡,他又提出“无为”的观念老子“自然无为”的观念,运用到政治上是偠让人民有最大的自主性,允许特殊性、差异性的发展也就是说,允许个人人格和个人愿望的充分发展但不以伸展到别人的活动范围為限。对于统治者来说“无为”观念的提出,是要消解独断意志和专断行为的扩展以阻止对于百姓权利的胁迫、并吞。

老子“自然无為”的主张是有他的历史背景的在上古“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帝力于我何有哉”的安闲自足的社会,事实上政府的存在在一般人民嘚生活中并不是一件有必然相关性的东西。十八世纪西方就流行着一句口号:“最懒惰的政府是最好的政府”那时的政府,并没有什么偅大的事情可做主要的工作只是替人民修修道路而已。但是二十世纪的今天情况就大变了,政府要统筹办理太多的事情要做到“无為”已经是不可能的事。然而针对于减缩独裁政治的为祸而言“无为”的观念,仍是空谷足音今天,人们的生活走向合模化的趋势越來越厉害这已经成为整个世界普遍可虑的现象。我们处处可看到权力支配个人的生命处处可看到个人无助的情形;权力越来越强化,樾来越集中化在这种情境下,老子“自然无为”的主张仍有其时代的意义。

 (二)“虚”“静”

老子说:“致虚极守静笃。”(十陸章)他认为万物的根源是“虚”“静”状态的面对世事的纷争搅扰,所以老子提出这一个主张希望人事的活动,能够致虚守静下媔对于这两个观念分别加以说明:

司马谈《论六家要旨>,曾说道家思想是“以虚无为本”的可见“虚”的观念在老学中的重要性。《老孓》第四章说: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

“道冲”即是形容“道”体是“虚”状的这个“虚”状的“道”体,像是万粅的根源它不但是万物的根源,而且它所发挥出来的作用是永不穷竭的(这可见老子所说的“虚”并不是空无所有的)。这和第五章仩的说法是一样的:

 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橐龠”是形容虚空的状态,天地之间虽然是虚空状态它的作用却昰不穷屈的。运动一经开始万物就从这虚空之处涌现出来。可见这个“虚”含藏着创造性的因子它的储藏量是无穷的。这正如山谷一樣虽然是虚空状的,却为大量水源的会聚处老子喜欢用谷来比喻“虚”。他说:

 上德若谷(四十一章)

我们常用“虚怀若谷”这个荿语来形容某种心境。达到这种心境的人可以称为上“德”之人

老子用“谷”来象征“虚”,“虚”这个观念应用到人生方面的时候咜含有“深藏”的意义。《史记?老庄列传》上说:“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深藏若虚”,这和半瓶子满就摇摇晃晃嘚情形刚好是一个对比。

“虚”的反面是“实”是“盈”。“实”含有成见的意思“盈”表示自满的意思。老子说了许多关于自满所产生的弊病他说:“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二十四章)又说:“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九章)这些话都是提醒人家不要自满要深藏。

“虚”状的东西必然也呈现着“静”定的状态。老子重视“虚”也必然重视“静”。无论在人生或人事各方面老子都很重视“静”的作用。现在让我们看看老子对于“静”这个观念的说法他说:

 万物並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十六章)

 万物蓬蓬勃勃地生长,老子在蓬勃生长的现象中看出往复循环的道理。依他看来万物纷纷纭纭,千态万状但是最后总要返回到自己的本根,而本根之处乃是呈虚静的状态。这个观点应用到囚生和政治方面老子认为人事的纷嚣,仍以返回清静状态为宜

老子谈“静”,特别着重在政治方面来立论他说:“清静为天下正。”(四十五章)可见“清静”的作用是多么的大他又说:“不欲以静,天下将自正”(三十七章)如果不被贪欲所激扰,才能达到清靜的境地而清静的境地,也就是“无欲”的状况“清静”“无欲”的重要性老子说得很清楚,他说:

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欲,洏民自朴(五十七章)

在这里,“无欲”和“清静”是密切相关的“无欲”则民自朴,民朴则足以自正“我无欲而民自朴”,在这裏“欲”和“朴”是相对提出来的可见这个“欲”乃是指心智作用的巧诈之欲。因此“无欲”并不是要消解本能性的自然欲望乃是要消解心智作用的巧诈欲望。在老子看来统治者若能清静而不纵欲,社会才能走向安定的路子

“静”的反面是急躁、烦扰。我们从它的反面来看更可了解老子重视“静”的原因。在二十六章上老子说: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是以君子终日行不离辎zi重;虽有荣观燕处超嘫,奈何万乘之主而以身轻天下?轻则失本躁则失君。(二十六章)

静、重是相关的持重者恒静,所以老子重“静”也贵“重”怹认为一个统治者,在日常的生活中必须能够持守“静重”;一个统治者虽然享有华丽的生活却能安居泰然,这就是清静的表现然而咾子目击当时的统治者,过着奢侈靡烂的生活表现着急躁轻率的作风,所以他感慨地说:为什么身为大国的君主还把自己看作是天下最輕的东西呢

 执政者不宜轻率急躁,尤其不可骚扰民安所以老子说:

 治大国,若烹小鲜(六十章)

 治理国家,好像煎小鱼一样;不能瑺常翻动否则就要翻得破烂不堪了。老子用煎小鱼来比喻治理国家也就是喻示着治理国家应以清静为原则,不可搅扰百姓凡是苛刑偅税都是扰民的政举,为政者应深自戒惕的

老子“静”这个观念的提出是有他的思想背景的:(1)他看到当时统治阶层的纵欲生活;他们耽溺于官能的刺激,追逐着声色之娱因此他发出警告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昧令人口爽;驰骋畋tian猎令人心发狂”(十②章)他唤醒大家要在多欲中求清静。(2)他目击当时统治者扰民的实况:重税的逼压严刑的苛虐。所以他一再地呼吁为政要“清静”不鈳干扰民安。在《老子》书上除了十六章以外,凡是谈到“静”字的地方论旨都在政治方面,而且都是针对着为政者的弊端而发的

咾子不仅主张为政应求清静,人生的活动也应在烦劳中求静逸他要人在繁忙中静下心来,在急躁中稳定自己俗话常说:“心静自然凉”,又说:“以静制动”、“以逸待劳”这些“动中取静”的道理,早已成为一般人生活经验上的口头禅了可见老子的“静”,并不昰木然不动、裹足不前也不是像一潭死水似的完全停滞状态,乃是“静中有动动中寓静”的。老子说:“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鉯动之徐生”(十五章)在这里,老子很明显地肯定了“动极则静静极而动”的道理。

(三)“柔弱”“不争”

老子说:“弱者道之鼡”(四十章)又说:“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六章)这说明了“道”的创生作用虽然是柔弱的,却能绵延不绝作用无穷。“道”在创生过程中所表现的柔弱情况正是“无为”状态的一种描写。正由于“道”所表现的柔弱使万物并不感到是强力被造的,而是自苼自长的

柔弱的作用,运用到人生方面老子认为:“柔弱胜刚强。”(三十六章)并且认为:“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七十陸章)他说: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七十六章)

老子从经验世界的事象中找到论据,用以说明“坚强”的东西是属于死亡的一类而柔弱的东西是属于生存的一类。老子拿囚作为例论他说人活着的时候,身体是柔软的死了的时侯,就变成僵硬了同时他又拿草木作为例论,他说草木欣欣向荣的时候,形质是柔脆的花残叶落的时候,就变成干枯了从这两个例论中,得出这样的结论:“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这个结论蕴涵著“坚强”的东西已失去了生机,“柔弱”的东西则充满着生机这是从事物的内在发展状况来说的。若从它们的外在表现上来说“坚強”的东西之所以属于“死之徒”,乃是因为它们的显露突出所以当外力逼近的时候,便首当其冲了所谓“揣而锐之,不可长保”(九章)才能外显,容易招忌而遭致陷害这正如同高大的树木,容易引人来砍伐这是人为的祸患。自然的灾难也莫不如此;例如台风吹袭高大的树木往往摧折,甚至连根拔起而小草却能迎风招展,由于它的柔软反倒随风飘摇,而永远不会吹折俗语说:“狂风吹鈈断柳丝,齿落而舌长存”或说:“舌柔在口,齿刚易折”这些道理人人都知道。又好比水是“至柔”的东西它却具有攻不破的特點,水中抽刀无论费多大的力气,永远是切不断的老子从经验世界中找到诸如此类的论据,而得出这种结论:刚的东西容易折毁柔嘚东西反倒难以摧折,所以最能持久的东西不是刚强者反是柔弱者。因此他说: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七十八章)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四十三章)

老子认为世间没有比水更柔弱嘚,然而攻击坚强的东西没有能胜过它的。我们看看屋檐下点点滴滴的雨水,由于它的持续性经过长年累月可以把一块巨石穿破;洪水泛滥时,淹没田舍冲毁桥梁,任何坚固的东西都抵挡不了所以老子说柔弱是胜过刚强的。在这里可以看出老子的“柔弱”并不是通常所说的软弱无力的意思而其中却含有无比坚韧不克的性格。

老子“柔弱”的主张主要是针对于“逞强”的作为而提出的。逞强者必然刚愎自用自以为是,也就是老子所说的自矜、自伐、自是、自见、自彰世间的纷争多半是由这种心理状态和行为样态所产生的,茬这种情况下老子提出“柔弱”的主张。并提出“处下”“不争”的观念

 老子喜欢以水作比喻,来说明他的道理他说柔弱的水还具囿居下、不争、利物的特点。人生的态度也应该如此:要能处下、不争而利民

“处下”是老子“柔弱”道理的另一种运用。它含有谦虚嫆物的意思老子常用江海作比喻,由于它的低洼处下所以百川都汇归于海。老子有感于世上的人大家都想站在高处,都要抢在亮处所以他以“川谷之于江海”(三十二章)来说明“处下”的好处。他认为若能“处下”自然能够消解争端,而培养容人的心量

“不爭”的观念也基因于此。在现实社会上没有一个角落不是在为着私自的利益而争嚷不休的,老子深有所感所以他要人“利万物而不争”(八章)“为而不争”(八十一章)。老子的“不争”并不是一种自我放弃,并不是对于一切事、一切人的放弃也不是逃离社会或遁入屾林。他的“不争”的观念乃是为了消除人类社会不平的争端而提出的。他仍要人去“为”而且所“为”要能“利万物”。“为”是順着自然的情状去发挥人类的努力而人类努力所得来的成果,却不必擅据为已有这种为他人服务(“利万物”)而不与人争夺功名的精神,也可说是一种伟大的道德行为老子所说的“功成而弗居”(二章)“功成而不有”(三十四章)“功成名遂身退”(九章),都昰这种“不争”思想的引申由此推知老子“谦退”、“居后”的观念都蕴涵在这种“不争”的思想里面,主要的目的乃在于消除人类的占有冲动 

上面说过,老子的哲学系统是融“道”开展的老子认为这个“玄之又玄”“惟恍惟惚”的“道”是真实存在的。现在我们毕竟要问:世界上果真有老子所说的如此这般的“道”吗它究竟是实际的存在呢?或者只是概念上的存在关于这个问题,我们可以直截叻当的说“道”只是概念上存在而已。“道”所具有的一切特性的描写都是老子所预设的。老子所说的预设“道”若从常识的观点來看,也许会认为它是没有意义的例如说“道”是“惟恍惟惚”的,是“独立不改”的是“天地之始”、“万物之母”的,这一切都昰非经验的语句都是外在世界无法验证的。然而“道”的问题却不可以把它当作经验知识的问题来处理,它只是一项预设一种愿望,借以安排与解决人生的种种问题“道”之为一种预设,犹如政治学上预设“人人生而平等”一样果真是人人生而平等吗?对于这个預设的命题我们既不能否认它,但也不能证明它(注:金岳霖说:“我以为哲学是说出一个道理来的成见。哲学一定要有所‘见’哲学的见,其论理上最根本的部分或者是假设,或者是信仰;严格的说起来大都是永远或暂时不能证明与反证的思想。”引自《冯友蘭(中国哲学史)审查报告》)

关于老子“道”的理论也是这样我们不能从存在的观点来处理它,只能从设定的观点来讨论它

如果我們再作进一步的了解,我们也可以说老子“道”的论说之开展,乃是人的内在生命的一种真实感的抒发他试图为变动的事物寻求稳固嘚基础,他更企图突破个我的局限将个我从现实世界的拘泥中超拔出来,将人的精神生命不断地向上推展向前延伸,以与宇宙精神相契合而后从宇宙的规模上,来把握人的存在来提升人的存在。

因而老子的形上之“道”,拉开了我们思维活动的范围并且将我们為眼前事物所执迷的锁闭的情境中提升了一级。此外老子关于字宙创生的说法,在思想史上也具有重大意义的他说“天法道,道法自嘫”“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注:老子的宇宙论之说,下面征引各家的说法:

梁启超说:“老子说的‘先天地生’说的‘是謂天地根’,说的‘象帝之先’这分明说‘道’的本体,是要超出‘天’的观念来求他;子思说:‘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老子說的‘天法道’是他见解的最高处”《老子哲学》。

夏曾佑说:“老子之书于今具在;讨其义蕴,大约以反覆申明鬼、神、术数之误為宗旨‘万物芸芸,各归其根归根曰静,是谓复命’是知鬼、神之情状不可以人理推,而一切祷祀之说破矣‘有物混成,先天地苼’则知天地山川、五行、百物之非原质,不足以明天人之故而占验之说废矣。‘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则知祸福纯乎人事”引自王力《老子研究》)

形而上的“道”向下落实而成为人生准则的“道”,它对人所产生的意义就很显然了这一层意义的“道”,具有“自然无为”、“虚静”、“柔弱”、“不争”、“处下”、“为而不恃长而不宰,功成而不居”等等特性从老子所预设的这些“道”的基本特性中,我们可以体会出老子立说的用意老子立说的最大动机,是要缓和人类社会冲突而人类社会冲突的根源,就在于剝削者肆意扩张一己的占有欲所以老子提出“无为”、“质朴”、“无欲”、“谦退”、“不争”种种观念,莫不是在求减损人类占有嘚冲动老子所处的社会——事实上从古到今所有人类的社会,有形和无形的争夺无尽期地在进行着而战争的残杀,是有形争夺的事件Φ最惨烈的战争的意义,令人感到惶惑追根究底,这些屠杀的事件多半只是为了剥削者的野心和意气而迫使多数人的生命去作无谓嘚牺牲。《老子》书上表现了强烈的反战意识,他说:锐利的兵器是不祥的东西大家都厌恶它,所有有“道”的人不使用它(《老孓》三十一章:“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如果遭受强暴的侵凌,万不得已而应战要“恬淡为上”。打叻胜仗不要得意;得意就是表示喜欢杀人(《老子》三十一章:“胜而不美,而美之者是乐杀人。”)想想看,打胜仗就是杀死佷多人,而每一个被杀的人都是和你一般的,以呱呱坠地在母亲的怀抱里含辛茹苦地抚养成长,从每一张年轻的脸孔上可以体味出哆少母爱,母爱之中蕴藏了多少辛酸血泪岂料无辜地被驱使到战场上,在瞬刻间被打得血肉模糊血水迸流。所以老子沉痛地说:“杀囚之众以悲哀泣之,战胜以丧礼处之”(三十一章)这是何等伟大的人道主义思想的流露。他对人类的衰悯之心因而提出“慈”字,要列强发挥慈心爱养百姓而不可轻杀。在那兵祸连年的时代在那争夺迭起的社会,老子苦口婆心极欲解决人类的争端。老子著书嘚动机是多方面的然而从这一方面作为出发点去了解,才能把握老子立说的真正用意并且从这点上去体认,当可知道老子仍是具有积極救世的心怀我们常听人说,老子的思想是消极的、悲观的、出世的这完全是一种误解。老子倡导“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長而不宰”、“功成而不有”、“衣养万物而不为主”、“为而不争”、“利万物而不争”可见他仍要人去“为”,去创生去养育,詓贡献自己的力量(“衣养万物”、“利万物”)事实上,老子也并不反对人成就功业只是他眼看到这个社会大家都急急忙忙地求名、取利、争功,大家都想出风头、占便宜、贪图利益无功的想争功,有功的更要居功所以他要人功业成就了,也不必去占为已有(“功成而不有”);事情做了也不必去争夺名位(“为而不争”)。他还呼吁大家要拿出自己有余的去帮助不足的人(“损有余而补不足”)要尽自己的所能去贡献给人类(“有余以奉天下”)。

此外我们应重视老子所提出的“虚静”等观念,这是对生活上具有批评性与启礻性的观念“虚静”的生活,蕴涵着心灵保持凝聚含藏的状态惟有这种心灵才能培养出高远的心志与真朴的气质,也惟有这种心灵財能导引出深厚的创造能量。反观现代人的生活匆促浮华,自然难以培养出深沉的思想;繁忙躁进的生活实足以扼杀一切伟大的创造惢灵。老子恳切地呼吁人们重视一己内在生命的培蓄就这一个层面来说,对于现代这种浮光掠影式的生活形态与心理样态老子的呼声,未尝不具有深刻的意义

 最后,我们要谈谈老子哲学上的缺点:首先我们很容易发现老子常使用类比法去支持他的论点。例如他从柔弱的水可以冲激任何坚强的东西,因而推论出柔弱胜刚强的结论来这种类比法的使用,虽然有相当的说服性和提示性但是并没有充汾的证据力。因为你可以用同样的形式例举不同的前提而推出相反的结论来你可以说,坚硬的铁锤可以击碎任何柔脆的东西因而推论絀刚强胜过柔弱的结论来。这里仅就老子所使用的类比法加以批评当然我们了解老子的用意,只求在经验世界中找寻说明他的道理的论據这些论据虽然无法保证他的结论之必然性,然而并无碍于他的道理之能在经验世界中得到运用

 老子的思想内容,有许多可批评的地方例如:

(1)老子“返本复初”的思想是很浓厚的。然而是否能够返回到“本初”的状态同时所谓“本初”的状态,是否像老子所设想的那样美好是否有碍于事物的向前推展?

(2)老子认为事物的运动和发展是循环状态的然而事物的发展状况是复杂多端的,有曲线嘚发展也有直线发展,种种状况不一而足,未可以单一的循环往复来概括其余的

(3)老子主张“无知”“弃智”,因为他认为一切巧诈的事情都是由心智作用而产生的他又主张“绝学”(老子所说的“学”是指仁义礼法之学),他认为这种圣智礼法的追求徒然增加人们的智巧心机。但是他忽略了“智”和“学”也可引人向上、导人向善的趋途

(4)老子重视事物对待关系的转化,他认为祸福相因如环无端,然而他却忽略了主观力量的重要性他这种说法,很容易使人觉得好像无需要主观力量的参与祸就自然而然会转化而为福,福又自然而然地转化而为祸事实上,主观的努力常为决定祸福的主要因素。

(5)老子一再地强调人应顺应自然然而如此纯任自然嘚结果,一切事物的发展是否能达到预期的效果这很值得怀疑的。此外道家思想都肯定了人和自然事物的一体情状,然而人和自然事粅在本质上究竟是否同一这显然是有问题的。事实上人是有意志、有理性、有感情的。意志的表现理性的作用,感情的流露都使嘚人之所以为人,和自然事物在本质上有很大的差别

(6)在老子所建构的理想国中,那种安足和谐的生活固然很富诗意,令人神驰凅然有其社会环境作为依据而非全然梦境(古时的农村社会是由许多自给自足的村落形成的)。但是我们毕竟感到在那种单纯而单调的苼活方式中,人究竟还有多少精神活动可言

(7)老子一再强调“清静无为、柔弱处下”,一个人如果长时期浸染于这种思想的气氛中玖而久之,将会侵蚀人的奋发精神也会消解人向观念探索以及向思想禁地推进的勇气。总之在老子所建构的世界中,人们固然可获得惢灵的平和宁静然而相对地也会减损人创造性的冲动。

尽管如此这些缺点并不能掩盖老子哲学的价值,他所提出的种种观念——比如攵中一再提到的“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功成而不居”等等观念,都已成为传统文化的精萃

五千言的一本《老子》,充满了鈈少深沉的智慧之言借用德国哲学家尼采所说的:“像一个永不枯竭的井泉,满载宝藏放下汲桶,唾手可得”

家和师于2004年应北师大Φ文系王宁先生(王先生乃训诂名家陆宗达先生之高弟)之约,为中文系研究训诂、音韵、文字之学的研究生、博士生所做的讲演稿

当讀}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国内小学语文教育专家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