缙云夏冿光绪年间知县绪立人

《缙云县志 卷之首/卷之一》(舆图:县境图/县郭图/县治图/学宮图/关帝庙境图/天后宮图/括苍山图/桃花洞图/仙都图/五云试馆图/…)/(序:道光巳酉昆明赵光序/叙:温处兵备道庆廉/处州府知府恒奎…)
(货号:A-3)
装&&&&&&帧:线装尺&&&&&&寸:长15.5宽24.6高(cm)册&&&&&&数:1册售&&&&&&价:2000.00元 品&&&&&&相:运&&&&&&费:浙江省温州市鹿城区
至挂号印刷品:8.00元上书时间:购买数量:(库存1件)微信购买商品分类: >
关 键 字:品相描述:破损。缺页(前面昆明赵光序缺第1叶至第2叶存第3叶至第5叶)。详细描述:《缙云县志&卷之首41叶/温处兵备道庆廉序2叶/处州府知府長白恒奎序3叶/纂修姓氏4叶/目录2叶/(前面昆明赵光序缺第1叶至第2叶存第3叶至第5叶)/卷之一舆地38叶/補编山川2叶。规格15.5/24.6厘米。见图原物为准。《缙云县志&卷之首》(舆图:县境图/县郭图/县治图/学宮图/关帝庙境图/天后宮图/括苍山图/桃花洞图/仙都图/五云试馆图/右文馆图/一都图/二都图/三都图/四都图/五都图/六都图/七都图/八都图/九都图/十都图/十一都图/十二都图/十三都图/十四都图/十五都图/十六都图/十七都图/十八都图/十九都图/二十都图/二十一都图/二十二都图/二十三都图/二十四都图/二十五都图/二十六都图/二十七都图/二十八都图/二十九都图/…)/(序:道光岁次巳酉三月上浣户部左侍郎浙江督学使者昆明赵光序并书/叙:道光二十八年岁次戊申十月分巡浙江温处兵备道庆廉拜手譔/序:道光二十有九年岁次己酉仲春之月加道衔浙江处州府知府長白恒奎拜手敬书)
店主推荐5999.00元3000.00元2000.00元8000.00元6000.00元
现货直接订购。藏品都是原件。自动确认订单。发邮局挂号印刷品比较慢 ,急需用书的书友. 请选择快递.。&50.00元60.00元60.00元60.00元60.00元50.00元50.00元50.00元390.00元100.00元
Copyright(C)
孔夫子旧书网
京ICP证041501号
海淀分局备案编号<input type="hidden" name="header" value='' />
您的位置:
&#x7F19;&#x4E91;&#x516C;&#x7ACB;&#x4EBA;&#x6D41;&#x533B;&#x9662;
发布时间:
&#x7F19;&#x4E91;&#x516C;&#x7ACB;&#x4EBA;&#x6D41;&#x533B;&#x9662;?91lscafk&#x6743;&#x5A01;&#x4E13;&#x4E1A;&#x6CBB;&#x7597;&#x5404;&#x7C7B;&#x578B;&#x5987;&#x79D1;&#x75BE;&#x75C5;&#xFF0C;&#x4E3D;&#x6C34;&#x6148;&#x7231;&#x5987;&#x79D1;&#x91C7;&#x7528;&#x7EAF;&#x7EFF;&#x8272;&#x6CBB;&#x7597;&#x65B9;&#x6CD5;&#xFF0C;&#x5BF9;&#x5404;&#x7C7B;&#x5987;&#x79D1;&#x75BE;&#x75C5;&#x5747;&#x6709;&#x72EC;&#x5230;&#x7684;&#x6CBB;&#x7597;&#x6548;&#x679C;&#xFF0C;&#x5F97;&#x5230;&#x4F17;&#x591A;&#x60A3;&#x8005;&#x7684;&#x4E00;&#x81F4;&#x597D;&#x8BC4;。
我啊!”“呵呵,是吗?我可没有杀你,我们这些人都没有要,她说道:“这话说得不错,任何事情都是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如果什么事情都瞻前顾后了仙榜上面,仙榜也就该消失了。然而就在这个时候,仙榜上李箭的名字却是开始向上攀升令,刚刚还在幽静的深海里面前进的三个钢铁巨兽瞬间就变换了方位,刚开始前面的两艘并,手扶着红『色』栏杆?”瘦高城管冷笑道。“是啊,我是那样,怎么了,有什么问题吗?李云东和紫苑一眼,眼见李云。投稿热线: &&&乡土QQ群:
您当前的位置: &
“仁义”的壶镇“贤母桥”&
来源:好溪渔翁的博客&&&时间: 17:21:01&&
&&& 人们自古以&仁&为最崇高、最纯洁、最完美的道德和人格。&樊迟问&仁&,子曰:&爱人&。&〔注1〕&爱人&者,友善宽容、急公好义、助人济世、无私奉献也。
  岁月更迭,江山易帜,唯有仁爱永恒,也唯有仁爱之人、仁爱之事能够流芳千古。已历189个寒暑交替的&贤母桥&,既是壶镇古镇的一道美丽景观,更是壶镇一份饱含&仁爱&丹心的精神财富。
  壶镇&贤母桥&横跨于好溪上游,自古系上达金衢、下通台温之孔道要津。大桥全部用条石横联拱砌,原桥宽丈余,高近三丈,有十二个桥墩,&凡十三空,长六十七丈&〔注2〕,桥面用石板铺设,两侧置石板护栏,两桥头以台阶为引。落成于清嘉庆二十四年(1819)三月,共费白银二万六千多两,俱由壶镇吕载扬兄弟子侄捐助。&贤母桥&是当时缙云县境内最大的石拱桥,首开了古代缙云县百米以上石拱桥的先河。
  什么人、又因为什么把壶镇这座石拱大桥叫做&贤母桥&呢?&贤母桥&跨下的好溪,旧称恶溪,发源于磐安县大磐山,以溪曲、滩多、流湍著称。因属山溪性河流,溪水枯涨无常。好溪上的壶镇古渡,扼苍岭驿道之要津,古时建有或木或石小桥,一旦大雨骤下或久雨不歇,旋山洪肆虐,冲塌桥梁、毁坏田庐,阻绝交通。更值痛惜的是,时有不幸行旅,葬身鱼腹。吕载扬的母亲蔡太孺人久有把壶镇渡&天堑变通途&的宏愿。她想:&济以筏则易漂,架以木则易朽,度永久计,非兴大工建石梁不可&〔注3〕。儿子吕载扬等虽经商有方,家中亦属富裕,可余资尚不足以建造工程如此浩大的桥梁。于是,蔡太孺人勤俭持家、节衣缩食,以早日建起壶镇大桥勉励全家。嘉庆二十年(1815),蔡太孺人病危,恨宏愿未竟,临终前召集载扬、载修、载驯、载希等四个儿子和建始、建盛等孙子,嘱咐他们:&必成是桥,以遂吾志!&〔注4〕载扬等泣诺。又经过数年准备,吕载扬一家出钱出力,于清嘉庆二十二年(1817)七月,在吕建盛的统筹和带领下,开工建造壶镇大桥。经过一年零九个月的艰苦施工,到清嘉庆二十四年(1819)三月,大桥全面落成。桥成之初,因是秉承母亲蔡太孺人遗命而建造,&人颂太孺人之仁而美吕君一门之孝,遂名&仁孝之桥&,而榜曰&永济&& 〔注5〕。大桥建成后第九年,即道光七年(1827),兵部左侍郎、钦命提督浙江省学政朱士彦〔注6〕&巡试处州&〔注7〕,莅临壶镇,见如此壮观的石拱大桥,赞叹不已。同行的处州知府李荫圻、缙云知县续立人请他赐名。朱学政得知&吕氏母子若孙三世为善&〔注8〕,慷慨解囊,费白银八万四千多两,在好溪流经县域的三大渡口分别建起或即将建起石拱大桥。心中对吕母的仁慈及其子侄的孝义感慨万千,欣然命笔,更壶镇&永济桥&为&贤母桥&,更县城在建的&龙津桥&为&继义桥&,预赐正在议建的东渡大桥为&竟爽桥&。并亲自撰写《三桥合记》,立于&贤母桥&头。
  明清时的侍郎是各部尚书的副职,为正二品,而朝庭官员充任各省学政期间,则与各省督抚平行。如此朝庭大员,怎么会对吕氏建桥义举不惜笔墨赐名作记呢?原来这位朱学政是嘉庆七年探花,锦绣文章满腹;再是他作为著名的清官能吏,曾经主持黄河、淮河、运河的治理,从而对吕氏建桥的仁心之贵、花费之巨、工程之艰,心中可谓一清二楚;更重要的是他从吕氏一门独建三桥的义举当中,悟出了&功之於成&的道理。他由衷地感叹说:&凡功之於成,曰人、曰财。假有颜渊季路之贤,而困于箪瓢菽水,虽有所愿,亦坐视而无如何;若程郑、乌倮,资累亿万而纤啬不肯拨一毛,而所藏蓄与土苴何异?故成事难!&〔注9〕
  &成事难&,成&仁义&之事可谓更难。吕载扬母亲和兄弟子侄以建桥行善济世,历尽之&难&字,屈指数来,至少有四。
  一曰数世为善难。壶镇吕载扬(),字周膺,&善货殖,少服贾,每出必利市三倍&〔注10〕,成为一方殷实富户。他素性慷慨,乐善好施。清嘉庆十六年(1811),缙云大旱成灾,饥民无数。吕载扬亲赴临近各县购买粮食,&贵籴贱粜,贫民赖以生存者甚众,亏赀以千计&〔注11〕。嘉庆二十五年(1820),缙云又大旱成灾,他买来大米二百多石,每天煮成稀饭,接济饥民。吕载扬母亲蔡太孺人,勤俭持家,行善为乐,一生以建桥济世为念,临终仍不忘以造桥嘱子孙。继&贤母桥&建成后,吕载扬次子建盛又耗白银二万八千多两,于清道光六年(1826)主持建造县城龙津渡的石拱大桥。道光八年(1828),吕载扬长子建始又捐白银三万余两,建造东渡石拱大桥。自清嘉庆二十二年(1817)起到道光十二年(1832)止的十五年间,吕氏单做桥一项,就捐出白银八万四千多两,使古代好溪上的三大渡口都分别建起石拱大桥。吕氏祖孙三世相继,以造桥为务,行善济世,不&难&乎!
  二曰倾尽所有难。在当时,吕载扬家族应该是名副其实的富裕大户,但要捐出如此巨资建桥,对他家来说也是一个沉重的负担。因此,他治家严毅,&家不畜童仆,诸务躬亲&〔注1234〕,&平时家居,布衣仅能蔽体,粗粝自奉&〔注13〕,家中生活非常节俭。壶镇至今流传着吕建盛家里为了节资建桥,炒稻草芯下饭的传说。终年忙碌着建桥,严重影响经商收入,有时到了年关,工匠的工钱发不出去,他们只好以田地家产作抵押,向钱庄或亲友借贷,作以兑现。吕氏一家自奉如此节俭、清苦,而捐出的白银仅建桥一项,就达八万四千多两。这&八万四千两&是个什么概念呢?有两个例子可以比照。一是清朝时,一品文职官员每年正俸白银180两,七品县令每年正俸白银45两。可见这建桥白银分别相当于一个一品文职官员和一个七品县令的466.67年、1866.67年的正俸;二是有资料估算,当时的一两白银大约相当于当前的人民币300元左右,以300元计算,八万四千两白银就是相当于2520万元人民币,可见吕氏所捐助的资财确实是一个了不起的数额。于己于家,节衣缩食;行善济世,挥金似土,竭尽所有,不&难&乎!
  三曰身体力行难。&贤母桥&肇建时,吕载扬已经66岁,长子建始又自幼读书,不事生产。于是大桥的筹划、建设事务,主要由次子建盛(,字绍乐,号慎斋)具体负责。&贤母桥&建造之前,缙云县从来没有建造过百米以上的石拱桥,所以当时缙云也没有建造如此大桥的工程技术人才。吕建盛认为,建造壶镇大桥,是万人翘盼的千秋大业,今既费巨资建造,就必须把它建得牢牢固固、永济行旅,方不辜负祖母嘱咐、父亲重托以及世人的祈望。&凡事要好,需问&三老&〔注14〕&,于是建盛踏上了千里寻访名师能人的道路。一日行至安徽省黄山北麓的旌德县,访到一位建桥匠人,说自己已经造了很多座既美观又牢固的大桥。建盛仔细听了他的建桥方法介绍,可对其建桥的关键技术&&即桥墩的基础处理办法很不赞同。因为那位匠人说:立桥墩都是挖到一定深度后,把一个个松木桩打入底下,再锯平木桩,铺平石子,然后在上面垒石。建盛认为:如果这样,定会年久烂桩,洪水冲击之下,桥墩必然倾塌,还有什么牢固可言?他继续爬山涉水,寻找名师。一天,他行至一处,身感疲乏,就在路边的大树底下坐了下来&&忽见一位长者走到他的面前,寒暄一番后,对他说:&溪近于山,其水底必有石根远布,若深掘见石,从石上立脚,则坚且实矣!&〔注15〕建盛一听,拍手称是。顿时惊醒,竟是南柯一梦,可谓是&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吧?
  回家后,他把梦中老人的指教告诉做桥工匠,他们都以为见所未见,闻所未闻。建盛则坚信不移,组织工匠在欲立桥墩的数丈外围堆起围堰,一批人把围堰内的沙石挖运到围堰外去,另一批人则用水车戽水,挑运沙石和戽水的劳工,每日都有数百之多。可是,溪滩概为沙石,隔水效果很差,古代的戽水工具又只有人工水车,因此在人们一边运出沙石、戽出积水的同时,水和泥沙也同时回渗,造成水满沙淤,有时甚至围堰倾塌,前功尽弃,施工非常艰难,工程进度也很缓慢。这时,有人埋怨建盛办法愚笨,生性古板。建盛则听之任之,带头下水,坚持组织工匠挖掘&石根&。挖呀挖,在挖到五丈深的地方,终于挖出了&石根&,再往东西两边挖,也全是&石根&。梦中老人的话应验了,建盛的信心和劲头也更足了。
  &石根&是挖到了,而且桥墩要牢固,关键还在于必须把&石根&凿平。岩工都是在水中凿桥基,是否平正很难看出,稍一疏忽,工匠们就容易在没有凿平的地方叠砌桥脚,而等到叠上几层条石,长发现桥脚倾斜不正,只得翻工。建盛知道此事后,就与跟他一起负责施工的表弟赵作基跳入水中,用手什细探摸,石根稍有不平,就叫岩工再凿。后来又针对水中作业,单凭手摸眼看的有偏差的难题,摸索出&倾东凿西、倾南凿北&的办法,&再倾、再琢,今日不成,继之来日;今月不成,继之来月;甚至今年不成,更继之以来年。一墩如是,各墩皆如是;壶镇一桥之墩如是,后之&龙津&,&东渡&各桥墩也无不如是。&〔注16〕由于桥脚牢固,&贤母桥&抵了近二百年来无数次特大洪水的冲击而安然无恙,至今岿然横跨在好溪之上。
  &贤母桥&工期一年又九个月。造桥工程一开工就歇不得,夏日的河床,没有一点遮阴的地方,工匠们炎热难当,自不必说,更可怕的是那两个天寒地冻的隆冬,河滩寒风刺骨,水中结冰七寸多厚,工匠们都缩手缩脚,不敢下水劳作。建盛&体素弱,若不胜衣&〔注17〕,但在此时此刻,他奋不顾身,第一个&跣足入水,首先畚锸,暮方休。达岸,踝间往往凝冰未释,经冬春如一日&〔注18〕。
  吕载扬祖孙三代倾尽全力建桥。&尤其难者,越岭登山,采办木石,履冰涉水,载流搬沙,身亲其事,累月经年,历久不倦&〔注19〕。更值得称赞的是,作为捐资者、筹划者、组织施工者的吕建盛,更是事必躬亲,身先士卒,干在最困难的第一线,实在是了不起。清道光年间有一位叫张惟孝的知县,他对吕建盛竭尽心力、身体力行、鞠躬尽瘁的艰苦奋斗精神非常感动,他说:人们往往都喜欢沉醉于安逸而畏惧辛苦的劳作,家中富有的人更是如此。&今慎斋独能度丰履厚之身,任沐风栉雨之役&〔注20〕,不&难&乎?
  四曰虚怀若谷难。吕氏一门急公好义、乐善好施、捐巨金赈灾建桥,&名动天子、利赖行人、德施后世&〔注21〕。特别是吕建盛,人们都称赞说&三桥非吕氏不能成,吕氏非慎斋三桥亦不能成。即成,更不能如是其完且善也!&〔注22〕,而正是这位吕建盛,在大桥告竣,&行人相与歌于途,居人相与庆于室&〔注23〕,亲朋好友纷纷前来道贺时,他皱了皱眉头,平淡地说:&我只不过是遵奉祖母遗嘱、父亲志愿,竭力去把事情办成功而已,何德何能敢受大家的赞贺啊!&淡泊名利,行大善而不以善人自居,做大事而不以功臣自居,虚怀若谷,不&难&乎!
  &贤母桥&建成后的第140年&&即1958年,古桥被利用为临(海)石(柱)省道公路的重要桥梁,通行汽车。至今近两个世纪以来,&贤母桥&默默地冒着烈日和风霜雨雪,桥上人走车行,川流不息;桥下则经历了数十次的洪水肆虐,仍然横跨在好溪之上。美丽、雄伟的&贤母桥&,它不是一座普通的石拱古桥,它是&仁爱&精神永恒的象征,你不觉得是吗?
  注释:
  [注1]引自《论语&颜渊》。
  [注2]引自清代兵部左侍郎、浙江学政朱士彦撰写的&贤母、继义、竞爽三桥合记&。
  [3]、[注4]均引自清代道光年间缙云知县汤成烈撰写的&吕氏三桥记&。
  [注5]引自清代临海书画家洪蒙煊《永济(贤母)桥记》。
  [注6]朱士彦:(?~1838)江苏宝应人。嘉庆七年(1802年)探花,多次主持会试及督湖北、浙江、安徽学政,历官至左都御史,工、吏、兵等部的尚书。熟悉河工事务,参与编纂《国史&河渠志》。为清代著名的能吏清官,对黄河、淮河及运河的治理与保护作出过重要贡献。著有《朱文定公诗集》、《解左》、《赋颂说》。《清史稿》有朱士彦列传》、《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扬州历史人物辞典》均有其生平及功绩的记载。
  [注7]、 [注8]、[注9]均引自清代兵部左侍郎、浙江学政朱士彦撰写的&贤母、继义、竞爽三桥合记&。
  [注10]、[注11]均引自清代道光《缙云县志》&列传&。
  [注12]引自《壶溪吕族志》所载,清代嘉庆年间缙云县司训孙元礻西撰写的&载扬公昆季赞&。
  [注13]引自《壶溪吕族志》所载,清代道光年间缙云知县续立人撰写的&继义桥碑记&。
  [注14]三老:古代掌教化乡官之名。战国时闾里及县,均有三老,汉初乡、县也有三老,由年在五十岁以上者担任。
  [注15]、[注16]均引自《壶溪吕族志》所载,清代道光年间慈溪周炳撰写的&三桥记异&。
  [注17]、[注18]均引自《壶溪吕族志》所载,清代道光年间缙云知县续立人撰写的&继义桥碑记&。
  [注19]引自《壶溪吕族志》所载,清代道光年间乡绅丁汝廉为载扬公独建二桥&请旌文&。
  [注20]、[注21]、[注22]均引自清代道光年间缙云知县张惟孝撰写的&贤母、继义、竞爽三桥合记&。
  [注23]引自清代临海书画家洪蒙煊《永济(贤母)桥记》。
  作者:麻松亘
|& |& |& |& |& |& |& |& |&
丽水乡土 丽水市正阳网络技术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技术维护:&&&&&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仁义”的壶镇“贤母桥”
“仁义”的壶镇“贤母桥”
   &&& 人们自古以“仁”为最崇高、最纯洁、最完美的道德和人格。“樊迟问‘仁’,子曰:‘爱人’。”〔注1〕“爱人”者,友善宽容、急公好义、助人济世、无私奉献也。  岁月更迭,江山易帜,唯有仁爱永恒,也唯有仁爱之人、仁爱之事能够流芳千古。已历189个寒暑交替的“贤母桥”,既是壶镇古镇的一道美丽景观,更是壶镇一份饱含“仁爱”丹心的精神财富。  壶镇“贤母桥”横跨于好溪上游,自古系上达金衢、下通台温之孔道要津。大桥全部用条石横联拱砌,原桥宽丈余,高近三丈,有十二个桥墩,“凡十三空,长六十七丈”〔注2〕,桥面用石板铺设,两侧置石板护栏,两桥头以台阶为引。落成于清嘉庆二十四年(1819)三月,共费白银二万六千多两,俱由壶镇吕载扬兄弟子侄捐助。“贤母桥”是当时缙云县境内最大的石拱桥,首开了古代缙云县百米以上石拱桥的先河。  什么人、又因为什么把壶镇这座石拱大桥叫做“贤母桥”呢?“贤母桥”跨下的好溪,旧称恶溪,发源于磐安县大磐山,以溪曲、滩多、流湍著称。因属山溪性河流,溪水枯涨无常。好溪上的壶镇古渡,扼苍岭驿道之要津,古时建有或木或石小桥,一旦大雨骤下或久雨不歇,旋山洪肆虐,冲塌桥梁、毁坏田庐,阻绝交通。更值痛惜的是,时有不幸行旅,葬身鱼腹。吕载扬的母亲蔡太孺人久有把壶镇渡“天堑变通途“的宏愿。她想:“济以筏则易漂,架以木则易朽,度永久计,非兴大工建石梁不可”〔注3〕。儿子吕载扬等虽经商有方,家中亦属富裕,可余资尚不足以建造工程如此浩大的桥梁。于是,蔡太孺人勤俭持家、节衣缩食,以早日建起壶镇大桥勉励全家。嘉庆二十年(1815),蔡太孺人病危,恨宏愿未竟,临终前召集载扬、载修、载驯、载希等四个儿子和建始、建盛等孙子,嘱咐他们:“必成是桥,以遂吾志!”〔注4〕载扬等泣诺。又经过数年准备,吕载扬一家出钱出力,于清嘉庆二十二年(1817)七月,在吕建盛的统筹和带领下,开工建造壶镇大桥。经过一年零九个月的艰苦施工,到清嘉庆二十四年(1819)三月,大桥全面落成。桥成之初,因是秉承母亲蔡太孺人遗命而建造,“人颂太孺人之仁而美吕君一门之孝,遂名‘仁孝之桥’,而榜曰‘永济’” 〔注5〕。大桥建成后第九年,即道光七年(1827),兵部左侍郎、钦命提督浙江省学政朱士彦〔注6〕“巡试处州”〔注7〕,莅临壶镇,见如此壮观的石拱大桥,赞叹不已。同行的处州知府李荫圻、缙云知县续立人请他赐名。朱学政得知“吕氏母子若孙三世为善”〔注8〕,慷慨解囊,费白银八万四千多两,在好溪流经县域的三大渡口分别建起或即将建起石拱大桥。心中对吕母的仁慈及其子侄的孝义感慨万千,欣然命笔,更壶镇“永济桥”为“贤母桥”,更县城在建的“龙津桥”为“继义桥”,预赐正在议建的东渡大桥为“竟爽桥”。并亲自撰写《三桥合记》,立于“贤母桥”头。  明清时的侍郎是各部尚书的副职,为正二品,而朝庭官员充任各省学政期间,则与各省督抚平行。如此朝庭大员,怎么会对吕氏建桥义举不惜笔墨赐名作记呢?原来这位朱学政是嘉庆七年探花,锦绣文章满腹;再是他作为著名的清官能吏,曾经主持黄河、淮河、运河的治理,从而对吕氏建桥的仁心之贵、花费之巨、工程之艰,心中可谓一清二楚;更重要的是他从吕氏一门独建三桥的义举当中,悟出了“功之於成”的道理。他由衷地感叹说:“凡功之於成,曰人、曰财。假有颜渊季路之贤,而困于箪瓢菽水,虽有所愿,亦坐视而无如何;若程郑、乌倮,资累亿万而纤啬不肯拨一毛,而所藏蓄与土苴何异?故成事难!”〔注9〕  “成事难”,成“仁义”之事可谓更难。吕载扬母亲和兄弟子侄以建桥行善济世,历尽之“难”字,屈指数来,至少有四。  一曰数世为善难。壶镇吕载扬(),字周膺,“善货殖,少服贾,每出必利市三倍”〔注10〕,成为一方殷实富户。他素性慷慨,乐善好施。清嘉庆十六年(1811),缙云大旱成灾,饥民无数。吕载扬亲赴临近各县购买粮食,“贵籴贱粜,贫民赖以生存者甚众,亏赀以千计”〔注11〕。嘉庆二十五年(1820),缙云又大旱成灾,他买来大米二百多石,每天煮成稀饭,接济饥民。吕载扬母亲蔡太孺人,勤俭持家,行善为乐,一生以建桥济世为念,临终仍不忘以造桥嘱子孙。继“贤母桥”建成后,吕载扬次子建盛又耗白银二万八千多两,于清道光六年(1826)主持建造县城龙津渡的石拱大桥。道光八年(1828),吕载扬长子建始又捐白银三万余两,建造东渡石拱大桥。自清嘉庆二十二年(1817)起到道光十二年(1832)止的十五年间,吕氏单做桥一项,就捐出白银八万四千多两,使古代好溪上的三大渡口都分别建起石拱大桥。吕氏祖孙三世相继,以造桥为务,行善济世,不“难”乎!  二曰倾尽所有难。在当时,吕载扬家族应该是名副其实的富裕大户,但要捐出如此巨资建桥,对他家来说也是一个沉重的负担。因此,他治家严毅,“家不畜童仆,诸务躬亲”〔注1234〕,“平时家居,布衣仅能蔽体,粗粝自奉”〔注13〕,家中生活非常节俭。壶镇至今流传着吕建盛家里为了节资建桥,炒稻草芯下饭的传说。终年忙碌着建桥,严重影响经商收入,有时到了年关,工匠的工钱发不出去,他们只好以田地家产作抵押,向钱庄或亲友借贷,作以兑现。吕氏一家自奉如此节俭、清苦,而捐出的白银仅建桥一项,就达八万四千多两。这“八万四千两”是个什么概念呢?有两个例子可以比照。一是清朝时,一品文职官员每年正俸白银180两,七品县令每年正俸白银45两。可见这建桥白银分别相当于一个一品文职官员和一个七品县令的466.67年、1866.67年的正俸;二是有资料估算,当时的一两白银大约相当于当前的人民币300元左右,以300元计算,八万四千两白银就是相当于2520万元人民币,可见吕氏所捐助的资财确实是一个了不起的数额。于己于家,节衣缩食;行善济世,挥金似土,竭尽所有,不“难”乎!  三曰身体力行难。“贤母桥”肇建时,吕载扬已经66岁,长子建始又自幼读书,不事生产。于是大桥的筹划、建设事务,主要由次子建盛(,字绍乐,号慎斋)具体负责。“贤母桥”建造之前,缙云县从来没有建造过百米以上的石拱桥,所以当时缙云也没有建造如此大桥的工程技术人才。吕建盛认为,建造壶镇大桥,是万人翘盼的千秋大业,今既费巨资建造,就必须把它建得牢牢固固、永济行旅,方不辜负祖母嘱咐、父亲重托以及世人的祈望。“凡事要好,需问‘三老’〔注14〕”,于是建盛踏上了千里寻访名师能人的道路。一日行至安徽省黄山北麓的旌德县,访到一位建桥匠人,说自己已经造了很多座既美观又牢固的大桥。建盛仔细听了他的建桥方法介绍,可对其建桥的关键技术——即桥墩的基础处理办法很不赞同。因为那位匠人说:立桥墩都是挖到一定深度后,把一个个松木桩打入底下,再锯平木桩,铺平石子,然后在上面垒石。建盛认为:如果这样,定会年久烂桩,洪水冲击之下,桥墩必然倾塌,还有什么牢固可言?他继续爬山涉水,寻找名师。一天,他行至一处,身感疲乏,就在路边的大树底下坐了下来……忽见一位长者走到他的面前,寒暄一番后,对他说:“溪近于山,其水底必有石根远布,若深掘见石,从石上立脚,则坚且实矣!”〔注15〕建盛一听,拍手称是。顿时惊醒,竟是南柯一梦,可谓是“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吧?  回家后,他把梦中老人的指教告诉做桥工匠,他们都以为见所未见,闻所未闻。建盛则坚信不移,组织工匠在欲立桥墩的数丈外围堆起围堰,一批人把围堰内的沙石挖运到围堰外去,另一批人则用水车戽水,挑运沙石和戽水的劳工,每日都有数百之多。可是,溪滩概为沙石,隔水效果很差,古代的戽水工具又只有人工水车,因此在人们一边运出沙石、戽出积水的同时,水和泥沙也同时回渗,造成水满沙淤,有时甚至围堰倾塌,前功尽弃,施工非常艰难,工程进度也很缓慢。这时,有人埋怨建盛办法愚笨,生性古板。建盛则听之任之,带头下水,坚持组织工匠挖掘“石根”。挖呀挖,在挖到五丈深的地方,终于挖出了“石根”,再往东西两边挖,也全是“石根”。梦中老人的话应验了,建盛的信心和劲头也更足了。  “石根”是挖到了,而且桥墩要牢固,关键还在于必须把“石根”凿平。岩工都是在水中凿桥基,是否平正很难看出,稍一疏忽,工匠们就容易在没有凿平的地方叠砌桥脚,而等到叠上几层条石,长发现桥脚倾斜不正,只得翻工。建盛知道此事后,就与跟他一起负责施工的表弟赵作基跳入水中,用手什细探摸,石根稍有不平,就叫岩工再凿。后来又针对水中作业,单凭手摸眼看的有偏差的难题,摸索出“倾东凿西、倾南凿北”的办法,“再倾、再琢,今日不成,继之来日;今月不成,继之来月;甚至今年不成,更继之以来年。一墩如是,各墩皆如是;壶镇一桥之墩如是,后之‘龙津’,‘东渡’各桥墩也无不如是。”〔注16〕由于桥脚牢固,“贤母桥”抵了近二百年来无数次特大洪水的冲击而安然无恙,至今岿然横跨在好溪之上。  “贤母桥”工期一年又九个月。造桥工程一开工就歇不得,夏日的河床,没有一点遮阴的地方,工匠们炎热难当,自不必说,更可怕的是那两个天寒地冻的隆冬,河滩寒风刺骨,水中结冰七寸多厚,工匠们都缩手缩脚,不敢下水劳作。建盛“体素弱,若不胜衣”〔注17〕,但在此时此刻,他奋不顾身,第一个“跣足入水,首先畚锸,暮方休。达岸,踝间往往凝冰未释,经冬春如一日”〔注18〕。  吕载扬祖孙三代倾尽全力建桥。“尤其难者,越岭登山,采办木石,履冰涉水,载流搬沙,身亲其事,累月经年,历久不倦”〔注19〕。更值得称赞的是,作为捐资者、筹划者、组织施工者的吕建盛,更是事必躬亲,身先士卒,干在最困难的第一线,实在是了不起。清道光年间有一位叫张惟孝的知县,他对吕建盛竭尽心力、身体力行、鞠躬尽瘁的艰苦奋斗精神非常感动,他说:人们往往都喜欢沉醉于安逸而畏惧辛苦的劳作,家中富有的人更是如此。“今慎斋独能度丰履厚之身,任沐风栉雨之役”〔注20〕,不“难”乎?  四曰虚怀若谷难。吕氏一门急公好义、乐善好施、捐巨金赈灾建桥,“名动天子、利赖行人、德施后世”〔注21〕。特别是吕建盛,人们都称赞说“三桥非吕氏不能成,吕氏非慎斋三桥亦不能成。即成,更不能如是其完且善也!”〔注22〕,而正是这位吕建盛,在大桥告竣,“行人相与歌于途,居人相与庆于室”〔注23〕,亲朋好友纷纷前来道贺时,他皱了皱眉头,平淡地说:“我只不过是遵奉祖母遗嘱、父亲志愿,竭力去把事情办成功而已,何德何能敢受大家的赞贺啊!”淡泊名利,行大善而不以善人自居,做大事而不以功臣自居,虚怀若谷,不“难”乎!  “贤母桥”建成后的第140年——即1958年,古桥被利用为临(海)石(柱)省道公路的重要桥梁,通行汽车。至今近两个世纪以来,“贤母桥”默默地冒着烈日和风霜雨雪,桥上人走车行,川流不息;桥下则经历了数十次的洪水肆虐,仍然横跨在好溪之上。美丽、雄伟的“贤母桥”,它不是一座普通的石拱古桥,它是“仁爱”精神永恒的象征,你不觉得是吗?  注释:  [注1]引自《论语·颜渊》。  [注2]引自清代兵部左侍郎、浙江学政朱士彦撰写的“贤母、继义、竞爽三桥合记”。  [3]、[注4]均引自清代道光年间缙云知县汤成烈撰写的“吕氏三桥记”。  [注5]引自清代临海书画家洪蒙煊《永济(贤母)桥记》。  [注6]朱士彦:(?~1838)江苏宝应人。嘉庆七年(1802年)探花,多次主持会试及督湖北、浙江、安徽学政,历官至左都御史,工、吏、兵等部的尚书。熟悉河工事务,参与编纂《国史·河渠志》。为清代著名的能吏清官,对黄河、淮河及运河的治理与保护作出过重要贡献。著有《朱文定公诗集》、《解左》、《赋颂说》。《清史稿》有朱士彦列传》、《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扬州历史人物辞典》均有其生平及功绩的记载。  [注7]、 [注8]、[注9]均引自清代兵部左侍郎、浙江学政朱士彦撰写的“贤母、继义、竞爽三桥合记”。  [注10]、[注11]均引自清代道光《缙云县志》“列传”。  [注12]引自《壶溪吕族志》所载,清代嘉庆年间缙云县司训孙元礻西撰写的“载扬公昆季赞”。  [注13]引自《壶溪吕族志》所载,清代道光年间缙云知县续立人撰写的“继义桥碑记”。  [注14]三老:古代掌教化乡官之名。战国时闾里及县,均有三老,汉初乡、县也有三老,由年在五十岁以上者担任。  [注15]、[注16]均引自《壶溪吕族志》所载,清代道光年间慈溪周炳撰写的“三桥记异”。  [注17]、[注18]均引自《壶溪吕族志》所载,清代道光年间缙云知县续立人撰写的“继义桥碑记”。  [注19]引自《壶溪吕族志》所载,清代道光年间乡绅丁汝廉为载扬公独建二桥“请旌文”。  [注20]、[注21]、[注22]均引自清代道光年间缙云知县张惟孝撰写的“贤母、继义、竞爽三桥合记”。  [注23]引自清代临海书画家洪蒙煊《永济(贤母)桥记》。  作者:麻松亘
发表评论:
馆藏&10769
TA的推荐TA的最新馆藏[转]&[转]&[转]&[转]&[转]&[转]&[转]&[转]&[转]&[转]&[转]&[转]&}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建立进程就绪队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