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海区空军地空导弹19旅第七旅驻地

新四军第三师第七旅征战历程(罗版)03
我的图书馆
新四军第三师第七旅征战历程(罗版)0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三章 &七旅诞生
& & 1940年10月,教导第一旅由苏鲁豫支队,辖3个团旅长彭明治,政治委员朱涤新,副旅长田守尧,政治部主任郭成柱第一团,由第一大队改称,团长胡炳云,政治委员田维扬;第二团,由第三大队改称,团长周长胜,政治委员冯志祥;第三团,由湖西大队改称,团长俞增林,政治委员罗友荣。
  1941年1月“皖南事变”后,教导第一旅南下华中,编入新四军第三师第七旅。
& & 第七旅:彭明治为三师七旅旅长,田文扬为副旅长,朱涤新为政委,郭成柱为旅政治部主任。
& & 十九团团长胡炳云,政委王东保;
& & 二十团团长黄炜华,政委冯志祥;
& & 二十一团团长王良太,政委罗友荣。
& & 中央军委日对新四军旅级干部委任令:
& & 一、兹委任叶飞为新四军第一师一旅旅长兼政委,张藩为旅参谋长,吉洛为政治部主任;王必成为第二旅旅长,刘培善为旅政委,杜平为旅参谋长,陈时夫为旅政治(部)主任;张道镛为第三旅旅长,刘先胜为政委,张震东为旅参谋长,芦胜为旅政治部主任。
& & 二、梁从学为第二师四旅旅长,王集成为旅政委兼主任,詹化雨为旅参谋长;成钧为第五旅旅长,赵启民为旅政委,黄序周为旅参谋长,张劲夫为旅政治部主任;谭希林为第六旅旅长兼政委,孙仲德为副旅长,朱绍清为旅参谋长,徐祥亨为旅政治部主任。
& & 三、彭明治为三师七旅旅长,田文扬为副旅长,朱涤新为政委,郭成柱为旅政治部主任;田守尧为第八旅旅长,常玉清为副旅长,吴信泉为旅政委,李雪山为旅政治部主任;张爱萍为第九旅旅长,韦国清为旅政委,杨志雅为旅参谋长,张震球为旅政治部主任。
& & 四、刘震为四师十旅旅长,康志强为旅政委,沈启贤为旅参谋长,高农斧为旅政治部主任;滕海清为第十一旅旅长,孔石泉为旅政委,张太生为副旅长,黎同新为旅政治部主任;饶子健为十二旅代旅长,赖毅兼旅政委,黄思沛为副旅长,刘作孚为旅政治部主任;纵汉民为独立旅旅长,李中道为旅政委。
& & 五、周志坚为第五师十三旅旅长,方正平为旅政委;罗厚福为十四旅旅长,张体学为旅政委,夏农苔为旅政治部主任。此令。
& & 军部关于新四军各师团级干部配备给中央的报告
& & 一、一师团级干部
& & 一、一旅一团长王萱春,政委乔信明,参谋长汤万一,政治主任曾如清。二团长廖政国,参谋长张彬友,政治主任孙克骥。三团长田铁夫,团副陈宗宝,政委李一平,参谋长谢友才,政治主任缺。
& & 二、二旅四团长段焕竞,政委郭猛,参谋长俞炳辉,政治主任童炎生。五团长张强生,政委吴加民,参谋长林璋生,政治主任林胜国。六团长张日清,政委罗维道,参谋长刘史明,政治主任贺桂华。
& & 三、三旅七团长朱培兰,团副严昌荣,政委吴戴文,参谋长缺,政治主任符确坚。八团长王澄,政委彭德清,参谋长朱传保,政治主任鲍志春。九团长廖昌金,政委兼政治主任罗永华,参谋长缺。
& & 二、二师团级干部
& & 一、四旅十团长秦贤安,政委钟鸣标,副团长程启种,参谋长胡定千,政治主任蔡秉权。十一团长胡华德,政委高志东,参谋长文盛生,政治主任李清泉,副主任王义顺。十二团长杜国平,政委余嗣明,参谋长谭知耕,政治主任裴先白,副主任阮贤榜。
& & 二、五旅十三团团长刘别生,团副方戴阳,政委祝世风,参谋长缺,政治主任江腾蛟。十四团长徐生康,团副兼参谋长宋文,政委童炎浩,政治主任胡伟。十五团长饶守坤,政委朱云萱,参谋长胡健英,政治主任王敬群。
& & 三、六旅十六团团长张翼翔,政委邓少东,参谋长朱鹤云,政治主任郑庆和。十七团长艾明山,政委殷绍礼,政治主任谢曙光,参谋长缺。十八团长陈庆先,政委廖成美,参谋长方和平,政治主任杨效椿(交工作会议讨论)(原件如此)
& & 三、三师团级干部
& & 一、七旅十九团团长胡炳云,团副朱庆祥,政委王东宝,参谋长颜立荣,政治主任胡锦平。二十团长黄炜华,团副马云辉,政委冯志祥,参谋长缺,政治主任宋维栻,副主任蓝庭辉。二十一团团长俞增林,团副王良太,政委罗友荣,参谋长钟玉祥,政治主任陈发仁。
& & 二、八旅二十二团长张天云,团副童世明,政委兼主任张赤民,参谋长尹捷峰。二十三团长覃健,政委贺大增,参谋长叶达初,政治主任沈东平。二十四团长胡继成,政委鲍其祥,参谋长黄忠诚,政治主任李少云。
& & 三、九旅二十五团长缺,团副沙飞,政委李浩然,参谋长缺,政治主任顾寒星。二十六团长翁徐文,政委谢锡玉,参谋长严光,政治主任胡发祥。二十七团长赵汇川,政委蒋明,参谋长何玉祥,政治主任孙朝旭。
& & 四、四师团级干部
& & 一、十旅二十八团长冯志相,政委朱世金,参谋长晏盛明,政治主任温润生,副主任徐光友。二十九团长王德荣,政委王德贵,参谋长张杰成,政治主任尤奋涛。
& & 二、十一旅三十一团长张太生,团副陈芳明,政委缺,参谋长罗杰,政治主任缺。三十二团长姚运良,政委周启邦,参谋长扶庭修,政治主任缺。三十三团长蓝乔,政委王其梅,参谋长刘东光,政治主任贺恩宽。
& & 三、十二旅三十四团长张永远,政委李廷杰,参谋长缺,政治主任刘增奎。三十五团长寿松涛,团副李秉素,政委蔡文福,参谋长李春台,政治主任程堃元。
& & 四、三十团、三十六团暂缺(后由雪枫呈报)
& & 五、五师团级干部
& & 一、十三旅三十七团长夏世厚,政委戈平,参谋长黄世良,政治主任杜帮宪。三十八团长肖申久,政委李增林,参谋长罗孟刚,政治主任白相国。三十九团长蔡林快,政委杨唤民,参谋长缺,政治主任刘分海。
& & 二、十四旅四十团长杨天云,政委熊作芳,参谋长周正,政治主任蔚大魁。四十一团长熊桐柏,政委聂庆太,参谋长缺,政治主任冷新华。四十二团长冯仁崴,政委余雪礼,参谋长王远义,政治主任胡任。
& & 三、十五旅四十三团兼团长李理文,团副张卓然,政委胡林,参谋长杨学仿,政治主任林陷。四十四团长毛清,政委曹玉清,参谋长缺,政治主任缺。四十五团长张毅泉,政委岳林,参谋长缺,政治主任罗朱元。
& & 四、特务团长,政委黄德奎,参谋长谭执政,政治主任余潜。
& & 五、补报三师九旅二十五团长徐体山。
& & 六、六师团级干部
& & 十六团四十六团长黄玉庭,政委钟国楚,参谋长马柴波,政治主任陈佋海。四十七团长巫恒通,政委兼团副胡兆中,政治主任周乐生。四十八团长诸葛慎,政委罗福佑,团副参谋长杨汗,政治主任彭冲。十八旅五十一团长张开荆。五十二团长陈挺,政治主任张鏖。五十三团长兼政委刘松青,政治主任舒石生。五十四团长兼政委吴泳湘,政治委员吴吉民。
& & 七、七师团级干部
& & 第七师暂以游纵第二团二个营(谭希林部)及大别山挺进团八百余为基础,加上皖南突围部队编成二个大队……组成之干部配备尚未报来,待侯电告。
& & 三师的部队也做了一些调整。在这之前,新四军四师十旅,在豫西反顽斗争中失利,部队受到较大损失。经黄克诚同志提议,华中局和军部批准,将四师十旅与建制完整比较充实的三师九旅对调。十旅归属三师建制,九旅归属四师建制,旅团番号不变。九旅旅长张爱萍调任三师副师长。因此,淮海军分区改由十旅兼任。十旅旅长刘震,兼淮海军分区司令员,十旅政委吴信泉,兼任淮海军分区政委,盐阜军分区仍是单独组织,由洪学智任司令员,杨光池任政治部主任。七旅和八旅仍为机动部队。
& & 吴法宪回忆陈道口战斗
& & 黄桥战斗结束以后,汤恩伯奉蒋介石之命,率所部占领了津浦路以西的豫皖边区根据地。之后,又企图越过津浦路,东进至淮北的洪泽湖以北、运河以西一带,同国民党江苏省政府主席韩德勤在车桥、曹甸的据点打通联系,截断淮北根据地同淮海根据地的联系,企图以运河为依托组成一条封锁线,分割包围苏北新四军部队。
& & 当时,韩德勤率领所属的王光夏部一个旅,于一九四一年七月间侵占了我淮海根据地的泗阳至陈道口一带,构筑了坚固的据点,切断了淮海区同淮北根据地的联系,封锁了运河。同时,他又派刘立卓、余士梅、徐继泰率领一一七师、二十三师侵占了泗阳、涟水之间的大兴庄。
& & 王光夏原是泗阳县的一霸,为人凶狠残忍,杀人成性,占据陈道口之后,就疯狂摧残我抗日根据地,屠杀抗日根据地的干部、群众,还曾活埋我们的区委书记刘永安,对我们的干扰极大。
& & 为了消除这个威胁,陈毅军长决定,调集新四军二师四旅、五旅,三师七旅、十旅,四师九旅,以五个旅的兵力,要一区,协同进攻陈道口。
& & 陈毅当时的部署是,以教五旅全部以及四旅、七旅各一部,共六个团的兵力作为主攻部队;以五旅和九旅集结在皖东北地区,准备阻击东进的国民党顽固派军队;把十旅放在淮阴地区,八旅放在淮阴和涟水之间,准备阻击韩德勤向陈道口的增授。
& & 陈道口在泗阳西北,位于运河和六塘河的交叉之处。整个镇子由三个圩子组成,即东小圩子、老圩子和西小圩子。两个小圩子和老圩子之间隔以水沟,以吊桥相通。陈道口的工事非常坚固,三个圩子的四周都是丈把高的圩墙,圩墙下面是宽一丈、深一丈五尺的水沟,水与六塘河水相通。水沟的外面,密密地设置着四道铁丝网,铁丝网的外面还设置了两千米的扫清射界。这样的据点,确实是易守难攻。
& & 据侦察,陈道口的据点内有王光夏所部三个团,约三千余人,有迫击炮两门,轻、重机枪二十多挺,大小碉堡数十个。王光夏亲自在据点里组织指挥,自吹是兵精粮足,气焰十分嚣张。
& & 我三师七旅奉命于十月上旬从东沟到达黄圩子。在那里,陈毅军长亲自向部队作了动员报告。这个情况,当时的三师司令部参谋杨绪亮曾有一段回忆,现将这段回忆照录如下:
& & 我三师七旅奉命于十月上旬从东沟到达黄圩子。在那里,陈毅军长亲自向部队作了动员报告。他说:“蒋介石正在酝酿一个很大的阴谋,早在今年初,他就调集了三十万大军,企图肃清津浦路东的我军,然后再向苏北前进,将我军驱逐至黄河以北,配合日军歼灭我军于华北地区。六月份,汤恩伯以其三十一集团军,共九个师,约七倍于我四师的兵力,占领了我四师的地区。他们第一步计划实现了,得意忘形,企图进一步东犯我苏北根据地。看得出来,汤恩伯马上就要东进,向我苏北根据地进攻。而王光夏侵占陈道口,建筑坚固的据点,是想以陈道口为中心,控制河两岸,然后向两边扩张,东接曹甸、车桥,西达津浦铁路,构成一条通道,以便接应汤恩伯。我们劝他走开,去打日军,他们不听,他们的反共方针已定。既然如此,我们也只好用自卫反击战来彻底粉碎这个阴谋,关键是争取时间,要抢在他们东犯之前打下陈道口,切断他们的通道。这一仗关系到全局,我命令你们十九团,坚决攻下陈道口,拨掉这个钉子,祝你们战斗胜利。”
& & 陈道口战斗是由陈毅亲自组织指挥的,他根据曹甸战斗的经验教训,将这次陈道口战斗分为了四个步骤进行。
& & 第一步,挖地道,通过扫清射界。我们从十月上旬就开始包围陈道口,逐步肃清敌人的外围据点,稳扎稳进。十月十六日,我们的包围计划就绪,部队开始坑道作业,利用所挖的交通沟,步步为营,步步紧逼,断决了敌人的一切外援和粮食供应。当时,部队在前面挖,老百姓在后面修,整整四昼夜的连续作业,我们的地道就已经挖到了铁丝网的跟前。敌人用机枪、手榴弹,甚至土炮来打我们,都没有伤到我们一根毫毛。
& & 第二步,集中火炮轰击,摧毁碉堡群。坑道挖到外壕边,再也挖不过去了。我们便集中了所有的山炮、迫击炮,瞄准敌人的碉堡,一个一个地予以摧毁,把敌人的主要火力点摧毁了,总攻就开始了。
& & 第三步,破坏铁丝网。当时我们七旅十九团和教五旅一团担任主攻。十九团由陈道口的西北方向向西小圩进攻,一团由东北方向向东小圩进攻。十月二十日的黄昏时分,总攻开始,冲锋号一响,先砍铁丝网。破坏组的同志每人一把大刀,把铁丝网砍破一个洞,就从洞里钻进去,再砍第二道,四道铁丝网终于被我们全破了。
& & 第四步,攻城。第二次冲锋号响,就用事先准备好的浮桥,搭在外壕上,部队一过外壕,就架梯子,架好一个,就爬上去一群。为掩护部队爬上圩墙,我们集中了部队的轻、重机枪和几乎是百发百中的特等射手,只要敌人在圩墙上一露面,我们就立即开枪射击,密集的火力压得敌人抬不起头、还不了手。同时,总攻部队在圩墙下实施爆破,爆破成功了,把圩墙炸开了一个大缺口,部队冲进去了。
& & 部队攻进去以后,顺着街道与敌人展开拼杀,一座房子一座房子地与守敌争夺,敌人越来越缩小。大概经过两个多小时,西小圩子就被我十九团攻占了,不久,东小圩子也被教五旅一团攻占。
& & 东、西两个小圩子被我们攻克后,敌人士气十分低落,已无斗志。第二天晚上,只十分钟的战斗,我们就进了大圩子。
& & 陈道口战斗,我们共消灭了敌人三千多,俘虏了国民党泗阳县的县长、专署秘书和各类军官三十多人,缴获步枪一千多支,轻、重机枪十四挺,迫击炮两门,还缴获了电台及其他各种器材。
& & 可惜的是,王光夏在战斗中乘乱化装跑了。陈毅军长说:“他跑掉就跑掉好了,他是一个顽固派,他还会再来的嘛,他再来就再把他消灭掉。”果然,后来我们在洪泽湖的山子头战斗中,把他击毙了。
& & 陈道口战斗,是一次完全胜利的战斗。在陈毅军长的亲自领导和指挥下,在实践过程中,集中群众智慧,我们不断研究,摸索和创造出的一套水网地区的攻坚经验,是比较完善的,是宝贵的,战后推广到了整个部队。
& & 王光夏的部队被消灭后,运河上的整个封锁线全部瓦解。徐继泰、霍守义的部队撤回原地,都走了。韩德勤也回了曹甸原地,汤恩伯的部队也在津浦路西停止了东进,整个淮海区的根据地恢复了,同淮北四师的交通线也畅通了。
& & 因此,陈道口战斗的胜利,对巩固整个苏北根据地以及淮北和淮南根据地,都有重要战略意义。陈道口战斗是苏北一次极重要的战斗。
& & 屡立战功的第七旅
& & 《黄克诚回忆录》曾写道:“第七旅作为军部的机动部队,转战苏北、淮北、淮南等地区,屡立战功。”
& & 现在我简略的介绍一下七旅的情况。这是一支什么部队呢?
& & 新四军第三师是新四军的主力,而第七旅是新四军主力的主力。作为苏北抗日根据地的机动部队,它是三师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有时候也归军部直接指挥。
& & 七旅是一支有着光荣革命传统和卓越战功的老部队。一九二八年到一九二九年,在井冈山时期,它是“朱毛红军”的第二十八团,当时的团长是林彪。一九三O年下井冈山以后,部队扩大,编为红一方面军的一军团,林彪升任为军团长,聂荣臻任政委,二十八团编为一军团第二师第四团。这以后,它都始终是红一方面军的主力团。红军长征时,抢渡乌江,打腊子口的,就是这个第四团。当时的团长是王开湘,政委是杨成武。红军改编为八路军的时候,包括红四团的整个红二师改编为八路军一一五师三四三旅六八五团。平型关战役后,到一九三九年进入苏鲁豫边区后,改为苏鲁豫支队。皖南事变后,改编为新四军第三师第七旅。
& & 进入苏北以后,七旅在苏北、淮北、淮南进行过许多战斗,为苏北根据地的巩固和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除前面已经提到的及后面将要提到的阜宁、两淮战役等战役以外,还有以下一些较大的战斗:
& & 一、八月十五,中秋夜战马圩。
& & 马圩位于陇海路沿线的邳县之东,是汉奸马坤的据点。马坤经常配合日军到我们根据地里来“扫荡”,疯狂欺压人民。群众都非常痛恨他,当时有首歌谣:“天上乌云汉奸心,才狼本性要害人,不灭日军和汉奸,穷人日子难翻身”。
& & 一九四三年的农历八月十五,当马坤正和他的三个婕太太饮酒赏月,欢度中秋,匪兵们也都在大吃大喝,许多人喝得酩酊大西醉时,七旅二十团经远距离奔袭,突然包围了马圩。在团长王东保、政委宋维轼、参谋长彭飞的指挥下,不到两个小时,就攻下了敌人的四个炮楼。这时,马坤退入到圩子中最高的一个炮楼里,拼死顽抗,死不投降。他凭借着制高点,用机枪向进攻部队进行猛烈扫射,打死打伤我不少同志。眼看离天亮只有两个多小时了,马坤据守的那个炮楼还是打不下来。
& & 彭飞参谋长命令三营组织了一个爆破组,组长王二保、战士李启全在我火力的掩护下,带着弹药包,爬到了敌人的炮楼下,李启全同志用自己的身体和竹竿顶着炸药包,拉响了导火线。随着一声巨响,敌人的炮楼被炸了一个大口子。乘着烟雾弥漫的机会,战士们很快登上云梯,冲进了炮楼,当场击毙了马坤。
& & 但王二保、李启全两同志也壮烈地牺牲了。由于我们在政治工作上的缺点,对烈士的英雄业绩宣传不够,烈士的英名没能得到相应的褒奖和传扬,几乎被烟没了,这使我们深感遗憾。
& & 二、保安山,打得敌顽团团转。
& & 一九四四年十月,国民党顽军王毓文、陈梦洲率兵近四万人,向新四军四师部队驻地发动袭击,企图消灭四师部队。
& & 由于四师师长彭雪枫这年夏天在河南夏邑县与日伪军的战斗中不幸牺牲,为统一指挥,军部命令成立临时指挥部,任命七旅旅长彭明治为前线指挥,九旅政委韦国清为前线政委,统一指挥三师七旅、四师九旅和山东部队王秉璋旅的五十二团迎敌作战。
& & 我七旅部队奉军部命令,一路急行军赶往指定地点保安山,支援四师。部队刚刚到达保安山准备宿营,敌人的炮火就连珠般地向我袭来。面对敌人的猛烈炮火,七旅一面组织部队坚守阵地,一面组织飞虎队,抽调能打善战的战士八十余人,每人配备一支冲锋枪、一把大马刀、四枚手榴弹,并配备了两挺机枪、两个掷弹筒。飞虎队由一名连长带领,趁黑夜一直冲到敌人的军部附近。一个班长抓住了敌人的一个哨兵,逼问出了敌军部的所在地和当晚的口令,然后就直奔敌人军部。他们先是用掷弹筒和手榴弹向敌袭击,再用机枪和冲锋枪猛射。这一出奇不意的袭击,打得敌人晕头转向,敌人当官的就乘马逃走。这一跑,敌人军心立刻动摇,那些当兵的也纷纷逃跑。
& & 偷袭成功后,带队的连长按照事前的约定,下令点燃三堆大火,向指挥部报告。指挥部看到信号,立即命令七旅、九旅和山东王秉璋部全线出击。一时间,冲锋号四起,各部队乘胜追击,一直打到了蒙城、龙山集等地,共消灭顽军两个师,缴获了不少军用物资,取得了这次反击战的胜利。
& & 这次反击战不久,华中局和军部就下令,调三师副师长张爱萍接任了四师师长。
& & 三、支援二师,淮南反顽战斗。
& & 一九四五年四月间,为支援二师的反顽斗争,七旅来到安徽省的怀远、蚌埠、凤阳、定远一带。根据军部的决定,由二师四旅、五旅和三师七旅统一成立一个临时指挥部,由二师政委谭震林、七旅旅长彭明治分任正、副指挥。
& & 当时,驻在淮南津浦路西的国民党桂系部队的一七二师、一七一师,在一七二师师长李本一、一七一师师长曹茂琮的率领下,分两路向新四军二师攻来。为鼓舞士气,一七二师师长李本一竟抬着棺材上阵,口口声声要与新四军决一死战。担任正面阻击的七旅十九团、二十团,在站鸡岗拼死迎战,并取得了首战胜利。
& & 接着,七旅部队又在黄瞳庙一带,包围了一七一师的两个团。一七一师师长曹茂琮效法李本一,也命令士兵抬着棺材上了阵。只见黑漆漆的棺材两边,写着“不成功,便成仁”的碗口大白字。曹茂琮还叫嚣:“不消灭共产党誓不回还”。曹茂琮亲自上阵督战和指挥,还亲手枪毙了一个身负重伤的团长。敌人组织起强攻队,在二十多挺机枪的掩护下,向七旅的阵地猛扑过来。七旅沉着应战,向敌人反冲过去,与敌人拼开了刺刀,白刃格斗,刀光闪闪,敌人一下就垮了。战到最后,曹茂琮既没有成功,也没有成仁,扔下棺材就跑了。
& & 打扫战场时,发现被曹茂琮枪毙的是五二七团团长莫春漓。从他的尸体上,搜出了一本“阵地日记”。日记中有四句话,写的是:“站鸡岗,多伤悲,壮士冲锋不见归,千军万马无退路,北上剿共几人回?”
& & 七旅这次配合二师,在淮南津浦路西打击国民党广西部队,两次战斗都取得了胜利。为此,华中局、新四军军部给他们发了嘉奖电。
& & 七旅是个有光荣历史的部队,从井冈山到红一军团,到八路军一一五师,再到新四军三师,几乎每一次参战都起了重要的作用。所以写上这些,主要就是想多记载下七旅的一些活动。
& & 攻克阜宁城
& & 一九四四年,日军在太平洋战争中连续失利,败局已定。
& & 十二月十五日,毛泽东主席在陕甘宁边区参议会上,发表了,《一九四五年的任务》的讲话。他要求全军在一九四五年里开展攻势作战,把一切守备薄弱,在我们现有条件能够攻克的沦陷区,全部化为解放区,迫使敌人处于极端狭窄的城市与交通要道之中,等到各方面条件成熟后,就将敌人完全驱逐出去。
& & 之后,黄克诚师长兼政委,几次召集会议,研究贯彻落实毛泽东的指示。正好,当时国民党在冀鲁豫边区的孙良诚率部投降日本,被编为伪第二方面军,孙良诚被委任为总司令,张绥玺为副总司令,下编两个军,第五军军长王清翰,第四军军长为赵云祥。一九四四年底,他们从冀鲁豫边区出发,沿陇海路东进,到达了东海边,并在新安镇、灌云一线集结。随即,再经响水口、东坎、阜宁、上冈到达盐城。之后,第二方面军孙良诚司令部以及四军军部驻盐城,第五军王清翰部驻在阜宁,周围都没有据点。
& & 这时,我们苏北盐阜、淮海根据地的军民,以临战姿态,监视着敌人的一举一动。原准备在敌人的前进途中,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但由于敌人采取密集队形推进,队伍聚集在一起,不好打而作罢。
& & 到一九四五年一月,我们终于趁敌人在苏北地区立足未稳,南下队伍前面紧密,后面疏松之时,打了他们的尾部。一到三月份消灭了他们一千二百多人,解放了灌河以北的广大地区。这些地方人口都比较稠密,这一地区的解放,使根据地一下子增加了近百万人口。
& & 三、四月间,日本侵华军和南京汪精卫伪政权为加强长江下游的防务,再次收缩兵力,把阜宁、东坎等地区的日军全部调走。这样一来,阜宁及城北各据点的守军,就只剩下了王清翰军的五个团,约三千四百多人。
& & 黄克诚决心抓住这个战机,利用日伪军交替防务的大好机会,攻克阜宁城。他立即在师部所住的阜宁与淮安、涟水边界地区的孙老庄,召开了新四军第三师兼苏北军区党委会。参加会议的有洪学智、我,以及十旅旅长兼淮海军分区司令员刘震、十旅政委金明、吴信泉,八旅旅旅长张天云、政委李雪三,还有师司令部的参谋处长沈启贤。会上,大家一致认为,根据中央的指示精神,全国各抗日根据地都已经开始了夺取能够夺取的城市的行动,我们也应当立即开始行动。接着,大家分析了盐阜区的形势,认为在盐阜区,比较好打的是阜宁,原因是孙良诚部的主力已全部南下盐城,阜宁城比较孤立,北面已经没有可以增援的部队,从盐城到阜宁的一百二十里路中间,也没有什么敌人的队伍,加上目前日伪正在交接换防,因此打阜宁是最有利的,比较有把握的。于是会议决定,攻打阜宁城。
& & 目标选定以后,要研究的就是攻打阜宁城的具体部署。当时七旅已归军部直接指挥,到淮南津浦路西支援二师反顽斗争去了。所以会上大家一致同意,集中八旅全部、十旅主力、师特务团以及阜宁独立团、阜东独立团、盐城独立团、射阳独立团、建阳独立团,共十一个团的兵力,发起阜宁战役。
& & 阜宁城地处射阳河边,城南就是射阳河。阜宁城外,主要是东面、西面和西北面都设有许多大小据点。鉴于这种情况,会议又决定,以八旅全部和十旅主力先攻取阜宁城北的外围据点,并以主力一部阻击向阜宁增援之敌;攻击据点时以东坎的马路为界,马路以东由十旅负责,马路以西由八旅负责。同时,以师特务团为主,加上阜宁独立团和射阳独立团,将这三个团部署在川场河的两岸,阻击盐城或苏中可能向阜宁增援之敌,或截击阜宁可能南逃之敌;再将阜东独立团、建阳独立团和盐城独立团,分别部署在阜宁城以西、湖垛以北、鲁公祠、新兴场以东,牵制各处敌军的行动。
& & 以上就是当时在师部决定的阜宁战役的整个部署。
& & 阜宁战役从四月二十日、二十一日开始,参战部队分别向阜宁城以北、以西及东北方向开进。师部直属队也于四月二十一日从孙老庄出发,经过三天的急行军,于四月二十三日黄昏进入头灶以西的张家湾,并在张家湾成立了临时指挥所。
& & 临出发的前一天,黄克诚在上厕所时不慎摔了一跤,腰部受伤不能行动,是用担架把他抬进指挥所的。他一面接受师卫生部长吴之理的治疗,一面指挥战斗。
& & 这时,八旅已进到了阜宁的西北地区,十旅也已进到了阜宁以北及东北地区。在四月二十三日这一整个白天,十旅的刘震、吴信泉,八旅的张天云、李雪三,以及各旅的参谋长、侦察人员,加上各团、营的干部,都在按照师里的规定,对自己所负责的各自作战目标,进行侦察,选择突破口、前进路线和火力阵地,准备各种攻坚器材、爆破炸药等。到二十三日黄昏时,统统作好了准备。
& & 师特务团团长黄励华负责指挥的阜宁、射阳独立团及其它三个独立团,也各自进入了自己的指定位置,隐蔽集结待命。部队所在的地区,由民兵、地方武装封锁消息,滴水不漏,不使敌人发现我们大部队的行踪。
& & 四月二十四日黄昏,黄克诚发布攻击令。黄克诚、洪学智、我及沈启贤这时都在张家湾作战指挥所里,紧张地等待着战斗的开始。
& & 下午时分,先后,或者说,几乎是同时,各部队开始攻击各个据点;八旅主力在张天云、李雪三的指挥下,以二十二团猛攻头灶、七灶、张庄等据点;十旅主力在刘震、吴信泉的指挥下,攻击阜宁以北的大孤庄和小孤庄两个据点,并以十旅主力一部进到小孤庄以南地区,准备打击从阜宁出来增援的部队。
& & 四月二十五日上午,八旅和十旅先后顺利解决了战斗,据点里的敌人被全部消灭掉,没有跑掉一个。
& & 在攻击各个据点的战斗正紧张进行时,驻阜宁的伪第五军军长王清翰沉不住气了,他于四月二十五日拂晓时分,率领两个团分三路拼命前进,增援大、小孤庄。但这时大、小孤庄的战斗已经结束。十旅二十八团,在团长钟伟的指挥下,又回过头来猛攻王清翰带来增援的两个团,敌人支持不住,立即向阜宁城溃退。十旅二十八团和二十九团见状,乘机向溃退的敌人发起猛攻,尾追赶敌人进了城,与敌人展开巷战。这时,扫清了阜宁西北敌人据点的八旅二十二团、二十四团,同时也从张庄向阜宁城发起了攻击,占领了阜宁城北门外壕两侧的据点和炮楼。不久,也攻入了城内。十旅和八旅部队各自按照划分的攻击区域,一个街道一个街道地攻击前进。
& & 这个时候,黄克诚、洪学智、我及沈启贤,还有司令部各科室的人员,也前进至张庄指挥攻城作战。上述四个师,就是按照黄克诚的命令,在阜宁城与敌人展开了激烈的巷战。
& & 四月二十五日晚,王清翰乘双方在城中混战之际,令人在阜宁城的两边架起浮桥,率部分残敌渡过射阳河,向盐城方向逃跑。但桥小人多,逃跑的敌人一下子过不去,我二十八团很块就攻到了浮桥边,堵住了敌人的退路,敌人跑不了了。随即,二十八团与二十九团会合在了一起。至此,阜宁城全部被包围。我们这时是战斗攻势和政治攻势同进进行,通过喊话,要被包围的敌人放下武器,出来投降。结果,大部分敌人都缴械投降了。
& & 洪学智和我提出要到城里去看一看,黄克诚批准了,同意我们去城里,要我们看实际情况实施指挥。结果我们进城后,八旅和十旅的部队已经会合,战斗基本解决。我们见到了二十二团和二十八团的团长、政委,他们报告说,战斗已经结束,残余的敌人由一个副师长带领,已放下武器投降了,正在集合听命。
& & 四月二十六日上午十时,阜宁城内的战斗全部结束,我们胜利完成了攻取阜宁的任务。
& & 王清翰所率的南逃队伍,也在川场河两岸被黄励华所指挥的三师特务团和阜宁独立团、射阳独立团堵截。一场混战,又俘敌八百多人。我们自己的伤亡很小,但缴获很大。可惜的是,最后王清翰还是带一部分人跑掉了。这样,堵截敌人南逃的战斗也结束了。
& & 阜宁战役从四月二十四日开始,到二十六日结束,共历时三天。我们毙伤敌人四百人左右,俘敌副师长以下两千二百多人,攻克阜宁县城及外围据点二十二处,给孙良城部伪军以沉重的打击,不仅扩大了苏北根据地,切断了南通至赣渝这条连结苏北与苏中的重要公路,而且为即将开始的大反攻积累了宝贵的攻坚经验。
& & 攻克阜宁以后,从四月二十七日开始,师前指及八旅、十旅的参战部队集结于东沟、益林、羊寨、周门、甸湖一线,以一星期的时间,进行休息、整顿和总结。这次战斗总结,先是八旅、十旅分别开会,然后再集中到师里开会,共同总结阜宁作战的经验教训。
& & 总结阜宁战役的胜利经验,我认为主要有以下一些:
& & 第一、战前计划周密,部署得当,准备充分细致,这是最重要的一条。所有的军事干部都仔细看过地形,都了解自己所担任的任务,都组织部队进行了充分细致的准备。
& & 第二、突破点选择正确。我们先打阜宁城以北的据点,如张庄、大、小、孤庄等。这些据点大都筑有坚固的工事,守备的部队也比较强,都是防护阜宁城的要害。我们一打,敌人就会从城里出来拼死增援。我们刚打下据点,敌人就来增援,我们乘机入了城,减少了攻城这道步骤。这样,战斗结束得很快,也减少了我们的伤亡。
& & 第三、主力部队和地方部队配合作战,充分发挥地方部队的作用。这次攻打阜宁城,把五个独立团和师的特务团全部用上去了,牵制和截击了阜宁南逃之敌,这一着布置得好,最终使敌人没能全部退走,扩大了阜宁战斗的胜利。战后,有一次黄克诚对洪学智和我说,把师特务团放到射阳河以东是有点冒险,因为这样一来,我们手头就没有了一点机动兵力。但不这样做又不行,总得有足够的兵力,才能堵截南逃之敌呀!当时如果有足够的兵力担任打援和堵截任务的话,王清翰就跑不了了。
& & 第四、对孙良诚部队的政治攻势和瓦解工作做得好。自孙良诚部南下以后,我们就专门开展了针对孙良诚部的政治攻势。他们的士兵以冀鲁豫边区的北方人居多,我们三师也是北方人多。我们就通过各种关系,利用老乡关系去做孙部伪军的工作,散发传单、写联络信,以及用小孔明灯,通过射阳河,由上而下,使之飘到阜宁城里去,向阜宁城发出各种宣传品。我们在宣传品中指出,他们原来是国民党的部队,现在却向日本人投降,当了汉奸,这是多么可耻的事情,希望他们能回头是岸,弃暗投明,千万不能跟着卖国贼汪精卫走绝路。在阜宁战役中,我们又组织政工人员,向他们喊口号,要求他们过来谈判。这样才使得被围敌军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向我们缴械投降,从而使我们以最小的代价,取得了较大的胜利。
& & 自苏北根据地创建以来,淮海、盐阜两区的部队共同作战,打这么大的战斗,还是第一次。因此,两个地区的部队胜利会师后,大家交流作战经验,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亲热得不得了。许多干部好久都不在一起了,这次见了面,都很高兴,互相往来访问。这次相互配合作战,加强了淮海、盐阜两区部队的团结和战斗友谊。
& & 阜宁战役中的地方支援和配合工作也做得很好。战前他们封锁消息、准备粮草。战役刚一结束,盐阜区的党政部门和群众就杀猪宰羊,送来了各种慰问品,慰问参战的各主力部队和各独立团,以及在战斗中负伤的伤员们。
& & 淮海、盐阜两支部队会师不久,我们就集中师政治部的全部力量,在东沟以北召开了一个几万人的祝捷大会。这个大会由我主持,黄克诚在会上作了长篇讲话。淮海地委书记金明,十旅旅长刘震、政委吴信泉,盐阜地委书记刘彬、行署主任曹荻秋,八旅旅长张天云、政委李雪三等,也都在会上讲了话。会议结束后,十旅和八旅的文工团还分别给部队、群众演出了节目。这次祝捷大会对部队和群众的鼓舞很大。
& & 阜宁是我们在苏北地区从敌人手中解放出来的第一座县城。这次战役打得比较顺利,漂亮,是我们新四军第三师在苏北所打的一个比较大的战役,仅次于以后的两淮(淮阴和淮安)战役。
& & 七旅旅长彭明治
  淮北沦陷之后,苏鲁豫支队主力正在徐州西北。1939年春,彭明治派遣一个大队绕过徐州,到徐州、灵璧交界一带寻找战机,在灵璧小雷家打了一仗,初获战果。时任豫皖边特委书记的张爱萍同志奔赴津浦路东,开辟皖东北抗日根据地。&
  1939年7月,苏鲁豫支队一、四大队已先期到达灵璧,司令部设在张大路。该部积极配合张爱萍同志协调军事行动。张爱萍主持的第六行署专员盛子瑾与国民党灵璧县长许志远在张大路举行“和谈”,苏鲁豫支队稳妥地做好安全工作,并尽力为新来皖东北工作的苏皖区党委书记金明同志创造有利条件。苏鲁豫支队先后于灵璧的冯庙等地进行一系列战斗,有力打击日伪顽等几股势力。苏鲁豫支队还安排随军学校干部,留在灵璧以北开展活动,发展壮大抗日力量。1940年8月,苏鲁豫支队被改编为八路军第五纵队第一支队,转赴淮海地区。1941年皖南事变后,第一支队被改编为新四军第三师第七旅,彭明治任旅长。七旅作为军部的机动部队,转战苏北、淮北、淮南等地,作战1500余次,击毙日伪军5千余人,被陈毅军长称为“华中主力的主力,党指到哪里,就是哪里的钢铁部队”。
  1944年9月初,国民党内部顽固派势力试图破坏“国共合作,共同抗日”方针,在津浦路西调兵遣将的同时,又令驻扎在灵璧境内的国军三十三师段海州部及十四纵队苗秀霖等部,于9月中旬西进,妄图由东、南、北三面夹击新四军西进部队于萧永边,并声言9月底肃清该地区的共产党军队。
  新四军军部为粉碎对方图谋,于日成立路东战役指挥部,由三师七旅旅长彭明治任司令员,由四师九旅旅长韦国清任政治委员,统一指挥堵击段、苗西侵战役。彭明治、韦国清迅速调集一旅的二团、七旅的十九团、二十团,九旅的二十六团、二十七团,作好部署。9月12日拂晓,在灵北邱楼、周场一线展开激烈战斗,苗秀霖所部2千余人大部被歼,其余溃逃。新四军乘胜追击到宿县境内刁山及其附近一带,再将段海洲部主力打垮,使之不得再犯。&
  战役胜利结束后,彭明治又奉命率七旅部队离开灵璧,开赴路西,进行战斗。
& & 日,华中局和新四军决定,四师十旅与三师九旅对调,其旅、团编制、番号不变。九旅旅长张爱萍升任三师副师长。为充实十旅,将四师十一旅三十三团千余人编人十旅。同时,从十旅调出红军时期入伍的战斗骨干千余人(内有营、团干部16名)留在四师工作。20日。我十旅到淮海区。至此,我八路军第五纵队所属各部队全部归建,为创建苏北抗日报据地准备了力量。&
& & 1942年8月盐阜区反“扫荡”结束后,为了加强和扩大地方武装力量,新四军三师以二十四团的一营、三营实行地方化;一营和建阳地方武装合编,组建建阳县大队,三营和涟东地方武装合编,组建涟东县大队。二十四团—营、三营由阜宁县大队和二十二团十二连、师特务营二连补充。
& & 1942年12月,新四军三师决定将十旅全部和七旅部分主力部队实行地方化,二十九团和二十一团一营与地方武装合编为四个支队,每个支队辖三个小团。&
& & 第一支队活动于东灌沭地区。支队部由二十九团团部组成,辖第一、第二、第三团:一团由旅特务团二连、三连编成,团长惠占彪(后叛变)、政治委员刘镇山,活动于沭阳地区;二团由滨海大队编成,团长汪洋、政治委员吴书,活动于灌沭地区;三团由二十九团二营编成,团长陈大海、政治委员汪兴民。该团为支队的机动部队,主要活动于灌沭地区。&
& & 第二支队活动于沭宿泗地区及运河特区,支队部由淮海军分区机关一部组成。辖第四、第五、第六团;四团由泗阳独立团编成,团长王业奎、政治委员李干城(兼)。活动于泗沭地区;五团由沂河大队和原二十九团三连台编而成,团长张竭诚、政治委员晃福祥(兼),活动于宿迁地区;六团由二十九团的一连、二连、十连、十一连和一个重机枪排编成,团长喻和坦、政治委员蔡永。该团为支队的机动部队,主要活动于泗沭、宿迁地区。&
  第三支队活动于潼沭海地区辖第七、第八、第九团:七团由沭河大队三营(原东海大队)编成,团长宋耀南(兼)、政治委员李登云,活动于东海地区;八团由沭河大队一营(原沭河大队)和原二十八团二营五连编成,团长吴大林、政治委员郭水昌,活动于潼阳地区;九团(后)由马陵大队编成,团长张德胜、政治委员李石清,主要活动于宿北地区。&
  第四支队活动于淮涟地区,支队部由:二十一团机关一部及该团一营和地方武装组成。辖第十、第十一、第十二团:十团以淮阴独立营为基础编成,团长周良贵、政治委员李启明(兼),活动于淮阴地区;十一团由涟水独立团编成,团长陈书同,政治委员龙光瀛(兼)。活动于涟水地区;十二团(后)由涟水县总队编成,团长白辉先、政治委员李振山,主要活动于淮涟地区。&
& & 1943年1月七旅二十一团率团直一部和三营与建阳县总队合并为建阳县总队,二营与盐城大队合编为盐城县总队,马仁辉任总队长;该团另两个连到射阳县扩编为射阳县总队.&
& & 胡炳云和七旅十九团
& & 1937年7月,抗战全面爆发后,红二师改编为八路军一一五师三四三旅六八五团,原红二师四团改编为六八五团一营。刘德元任营长,胡炳云任副营长。
& & 10月,平型关大捷后,胡炳云被任命为八路军一一五师三四三旅六八五团一营营长,随即率一营参加了广阳伏击战。
& & 1938年10月,胡炳云接到命令,率一营赶赴长治,与在那里的六八五团会合后,改编成苏鲁豫支队。原六八五团第一、二、三营改为苏鲁豫支队第一、二、三大队。胡炳云任第一大队大队长,田维扬任政委。12月,胡炳云率第一大队经邯郸、濮阳、东明、金乡,越过平汉铁路,跨过漳河、卫河,抵达微山湖以西的丰县。初来乍到,胡炳云没有缩手缩脚,而是首先拿称霸丰县的伪军东海“剿匪”第一支队司令王献臣开刀,一举歼灭了伪军1000多人。
& & 首仗开门红,让湖西地区的老百姓知道了取得平型关大捷的八路军来了,抗日的底气就足了很多。胡炳云乘胜向微山湖边开进,抵达沛县县城北面的二郎庙、庙道口、郝寨一带,于1939年1月消灭了伪军一个旅4000余人。
& & 这一来,胡炳云“胡老大”的名号在湖西地区传开了,以至于后来在日、伪军中流传开来这样一句话:“天不怕,地不怕,就怕碰上胡老大!”
& & 自1939年5月至1940年2月,胡炳云指挥的第一大队转战苏皖边,在黄口、萧县歼灭日、伪军1700多人;在通过津浦路时,从徐州、宿县出来的1000余名日、伪军,不到两个小时就被第一大队歼灭了;在固镇,歼灭了100多名日军和伪军雷杰山部1000多人。日、伪军只要碰上胡炳云的第一大队,其命运就两个字:被歼!能不怕吗?
& & 1940年5月上旬,八路军一一五师政委罗荣桓找胡炳云和田维扬谈话:“现在中原局书记胡服(刘少奇的化名)已从延安到了皖东北。党中央和八路军总部命令我们一一五师派一支主力部队与胡服同志率领的中原局机关会合,并参加巩固皖东北根据地建设。这个任务,就交给你们大队。你们开至郯城码头镇时,先与钟辉、韦国清同志率领的山东纵队陇海南进支队会合,然后一起南下。有什么困难没有?”
& & &“请首长放心,一定完成任务!保证在胡服同志领导下做好工作,把日伪军和顽军的嚣张气焰打下去!”胡炳云和田维扬坚定地回答。
& & 就这样,胡炳云和田维扬率苏鲁豫支队第一大队与钟辉、韦国清率领的陇海南进支队会合后,一起赶往苏皖边区,与刘少奇领导的中原局机关会合。
& & 6月初,第一大队转移到泗县以南、洪泽湖以西的郑集。刘少奇住在郑集至双沟之间的水牛冲。一天,刘少奇准备召集皖东北地区党的负责同志开会,然而,驻扎在徐州、蚌埠的日军第二十一师团,悄悄在灵璧、泗县集中,向水牛冲猛扑而来。
& & 形势逼人,胡炳云认为这一仗非打不可了。他骑马飞奔至水牛冲,向刘少奇汇报了当面敌情以及准备作战的计划。刘少奇详细问了作战部署后,点点头说:“你们打吧,我们开会。这叫打仗、开会两不误。”
& & 这一仗,打得惨烈,最后进行了肉搏战。尽管最终打退了日、伪军,歼灭敌军400多人,俘虏了日军一名少佐,但胡炳云大队伤亡也不小,部队损失达二百多人。刘少奇前往淮南,一大队送至洪泽湖畔的管镇,才依依告别,进至泗洪以南的双沟镇,休整一个月,补充了100余名新战士。
& & 不久,胡炳云接到命令,南下与新四军会师。胡炳云遂率部队告别刘少奇,从双沟出发,经青阳、金锁,到达南新集。1940年8月,胡炳云所在第一大队改为新四军第五纵队一支队一团,胡炳云任团长,田维扬任政委。10月4日,八路军第五纵队第一支队和第二支队第六八七团在黄克诚率领下,由淮海区出发南下,配合新四军黄桥战役。9日,新四军第二纵队第六团和八路军第五纵队第一支队第一团三营在白驹会合。新四军苏北指挥部总指挥陈毅特意从海门乘汽艇北上,慰问八路军南下部队。南昌起义时任七十三团指导员的陈毅见到时任二十五师七十三团排长的彭明治,分外高兴,将所乘汽艇赠给第一支队。
& & 11月,第五纵队第一支队又改为八路军一一五师教导第一旅,所属部队不变,一团长胡炳云、政委田维扬(后郭成柱);二团长周长胜、政委冯志祥;三团长俞增林、政委罗友荣。
& & 胡炳云和田维扬仍分任一团团长和政委,参谋长颜立荣,政治处主任王东保。一营长刘治国、教导员宋维栻;二营长周良贵,教导员杨忠堂;三营长张万春,教导员石瑛;独立营营长王业奎,教导员丁光辉。全团3000余人。
& & 1941年1月皖南事变后,活动在陇海铁路以南的八路军、新四军统一整编,八路军一一五师教导第一旅改为新四军第三师七旅,原教导第一旅一团改为第七旅十九团。胡炳云任十九团团长,王东保任政委。
& & 自此,胡炳云在中原局和新四军领导下,转战在华中这片广袤的抗日根据地上,率部参加了盐阜、淮涟等地反“扫荡”战役和程道口、车桥、射阳、阜宁等战斗。
& & 1941年,1团改称新四军3师7旅19团,团长胡炳云、张万春,政委先后王东保、刘锦平。吴纯仁先后担任3营教导员、营长、团副参谋长、参谋长。1941年至1944年,石瑛担任该团政治处主任。李改担任过该团政治处副主任。1946年,19团进入东北,改编为东野6纵16师46团,团长张万春,政委魏佑铸。吴纯仁先担任副团长兼参谋长,后升任团长。郝盛旺担任过副团长。
& & 日,第十九团、二十团奉命攻击洪家桥,歼敌1200余人,缴枪1000余支、重机枪35挺、迫击炮4门。
& & 日,新四军宣布:
& & 七旅十九团团长胡炳云, &副团长朱庆祥,政委王东宝,参谋长颜立荣,政治主任胡锦平。
& & 七旅二十团团长黄炜华, &副团长马云辉,政委冯志祥,参谋长李荣泗,政治主任宋维栻。
& & 七旅二十一团团长俞增林,副团长王良太,政委罗友荣,参谋长钟玉祥,政治主任陈发仁。
& &7月20日至8月20日,参加盐阜区反日伪大“扫荡”,第七旅共作战25次,歼灭日伪军620余人,击毁汽艇12艘。伤167人,亡204人(其中营级干部2人,连级干部11人)。
& & 10月14日至21日,参加程道口战役,此战歼王光夏部2200余人。11月5日,新四军代军长陈毅、政委刘少奇传令嘉奖第第三师第七旅第十九团团长胡炳云、政委刘锦平。
& & 日,十九团三营长彭金高率全营在地方武装配合下,夜袭淮阴汤集伪军据点,歼敌100余人,击毁汽车3辆。取得42年淮涟反“扫荡”首战胜利。
& & 旧历除夕夜,十九团机关在史老庄宿营,日伪军200余人偷袭,警卫连和机关人员就地抗击,战至次日黄昏退去。
& & 6月,十九团和淮海地区地方武装在淮涟地区王营、高庄、王圩、小陈集、苗河庄、陈师庵等地重创日伪军。
& & 12月8日,和尚圩战斗十九团参谋长刘治国牺牲。
& & 1943年1月底至2月上旬,日军集中第15、17、35师团和独立混成第12旅团近万人,及伪军9000人,对盐阜区进行大“扫荡”。第三师副师长张爱萍指挥七旅第二十一团和8旅及地武坚持内线,七旅主力转至外线,击退日伪军的大“扫荡”。
& & 3月16日,日伪军300余人合击淮海区党政机关,在涟水梁岔一带遭到十九团二营4连的顽强阻击。17日,4连转移至刘老庄,被日伪军1000余人包围。战至18日晚。4连剩余官兵从容掩埋忠骨,焚毁枪支文件,集中未伤战士20余人,进行最后突围。一声令下,4连官兵、轻重伤员,一齐扑向敌群。连长白思才、指导员李云鹏等82人全部壮烈牺牲。战后,第4连被命名为“刘老庄连”,3月18日定为82烈士殉国纪念日。淮海区特意抽调地武涟水独立第9团二营4连,在连长朱丁祥、指导员许醒民带领下,补建新的十九团二营4连。
& & 3月18日,七旅参加山子头反顽战役。
& & 7月,十九团团长胡炳云升任七旅副旅长,第十旅第二支队支队长张万春任十九团长。1
& & 9月15日,在众兴、来安、葛集反击顽军戴传道部,歼敌210余人,缴枪130余支。
& & 10月20日,夜袭林桥日伪据点,歼敌80余人,缴获重机枪1挺,步枪8支。
& & 12月17日,两淮日伪军出动200余人“扫荡”钦工镇,被十九团击退,击伤日军山泽大队长,击毙一名日军小队长,歼日伪军30余人。
& & 1944年3月上旬,七旅配合1师进行车桥战役,攻克朱圩子据点,歼伪军300余人。
& & 4月19日至5月4日,7、第十旅在地武配合下攻击高沟、杨口,歼灭伪军3400余人,收复六塘河两岸500平方公里土地,扩展了淮海、盐阜根据地。
& & 5月2日,新四军三师副师长兼八旅长张爱萍指挥七旅十九团、八旅二十二团和二十四团和地武涟东、阜宁、滨海总队,攻击淮盐中镇陈家港,歼伪军425人,缴获石油40桶,食盐40万吨,解决了苏北军民的盐荒问题,打破日军的经济封锁,揭开盐阜地区局部反攻的序幕。
& & 6月22日至30日,七旅副旅长胡炳云指挥十九团、二十团团和盐阜军分区射阳、盐东、阜东、阜宁独立团,发起海边战役,攻击射阳大兴镇日伪合顺昌公司。毙伤日伪军253人(其中日军76人),俘202人,缴获机枪4挺,长短枪165支。
& & 9月上旬,配合新四军第四师恢复豫皖苏根据地,第三师7、9旅西进开往灵璧、冯庙地区。10月14日至19日,永城、涡阳战斗,歼灭顽军3600余人,基本恢复豫皖苏根据地。
& & 1945年春,军部令三师七旅进入淮南,配合第2、7师进行津浦路西反顽战役。4月14日至20日,攻克王子城、黄疃庙等据点13处,歼顽军3600余人,打破桂系顽军夹击新四军七师的企图,打通第二师、第七师师的联系。
& & 9月,七旅奉命回师苏北,参加攻击淮安城。9月22日8时,19、二十团在炮火准备掩护下开始攻城,不到10分钟,十九团突击队率先突破城防,后与二十团分头向城内穿插。战至15时,各路部队在城中心鼓楼回师。击毙伪军旅长吴漱泉以下300余人,俘敌4354人,缴获枪支3876支,机枪50挺,火炮5门。
& & 1945年10月,新四军第第三师进军东北。10月3日,七旅十九团由团长张万春、政委魏佑铸、副团长康化禧、参谋长郝盛旺、政治处主任李荣桂率领,从淮安出发,徒步北上。11日到达临沂,12日陈毅代军长给七旅排以上干部作北上动员。14日继续北上,历时两个月,行程1500多公里,11月24日到达锦州西之江家屯,编入东北人民自治军序列。
& &黄炜华和七旅二十团
& & 1938年11月,六八五团第三营在团编成内挺进华中,东赴山东微山湖西地区。次年1月,扩编为八路军苏鲁支队第三大队,稍后改称苏鲁豫支队第三大队,大队长刘忠英,政委李云桂,后为蔡元兴,1939年5月牺牲。
& & 3月,三大队攻克豫东虞城,俘虏伪县长,全歼伪武装。5月,三大队挺进陇海路以南肖县、睢宁、灵壁地区,粉碎敌人七路围攻。6月1日三大队在津浦路东椿村房连续打退徐州方向敌七、八次进攻,前沿山头三次失而复得,毙伤敌数百人。三大队转移路西后,在6月4日以勘沟为歼敌阵地,与2000多敌人展开血战,从早上5点到晚上8点,打退了敌人多次进攻,毙敌300余人,保护了地方政权(属统一战线性质),受到高度赞扬。敌撤走后,5日上午,三大队白昼转移,被日军发现,敌以200余人分乘汽车追我于小时村。三大队担负阻击,与敌激战4小时,又歼敌数十人,三大队大队长刘忠英在战斗中受伤。不久,支队整编,第三大队与支队第七大队(由收编的地方武装组成)、独立大队(由反正的湖西伪军籍兴科部改编)合编为苏鲁豫支队新的第七大队。9月,7大队返回湖西,参加恢复根据地斗争,此间,七大队恢复第三大队番号。
& & 1940年7月,支队部率三大队南下,在泗县与第一大队会合,执行中央命令转移华中,向苏北进军,发展华中抗战力量。此时三大队领导是:大队长周长胜,政委冯志祥,参谋长黄炜华,政治处主任邱子明,副主任蓝庭辉。8月16日,三大队奉命改编为八路军第五纵队第一支队(即苏鲁豫支队)第二团。10月初,新四军在黄桥与伪顽决战,一支队奉命攻占阜宁、盐城,策应黄桥决战。2团攻田湖,战北沙,协同友团占领阜宁全境,残敌纷纷溃逃。10月下旬,二团改编为八路军一一五师教导第一旅第二团,团长周长胜,政委冯志祥。11月底参加曹甸战役。
& & 1941年1月皖南事变,中外震惊。新四军重建军部,组建了7个师又一个独立旅,此时在江苏阜宁东沟镇的八路军教导1旅2团奉命划归新四军建制,改称新四军第三师第七旅第二十团,随旅作为军部机动部队,负责保卫中共中央华中局与新四军军部机关,此时团领导为:团长黄炜华,(后)王东保,政委冯志祥,副团长马仁辉,参谋长李荣泗,政治处主任宋维栻,副主任蓝庭辉。部队先后参加了苏北反扫荡、反蚕食、反摩擦战斗。
& & 1944年4月,二十团协同新四军三师十旅进行高沟、杨口战役。杨口据点,设有围墙盖沟、高碉低堡,外壕内设有暗堡,守敌系汪伪嫡系一个团。淮海兄弟部队由于连续拔点作战,剩下这一孤堡,攻打一星期未拿下。二十团奉命进入淮海后,迅速扫清杨口外围,打退日寇增援。以两个营的主力向敌据点发起攻击,仅10分钟就突破了敌堡垒。残敌一部在伪团长、营长的率领下固守在一个碉堡中,于半夜又被歼灭。这一战,第二十团毙伤敌200余人,俘敌600余人,受到了淮海区首长和人民的赞誉。战斗中,担任突击任务的该团红一一连的指战员非常英勇。该连抬梯组架梯时,敌人猛烈的炮火将梯子打断,他们为了使突击组能迅速爬上外壕,以自己的身体补起了断了腿的梯子。突击组员韦士忠第一个爬上,被盖沟里的敌人打下来,再爬上去,又被敌人打下来,这样连续4次,终于冲了上去,与敌人拼刺刀,最后壮烈牺牲。高沟、杨口战役共歼敌2000余人,攻克14个据点,将淮海、盐阜两区基本连成了一片。二十团杨口攻坚战的英雄事迹在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广播。
& & 王良太和七旅二十一团
& & 1941年2月新四军三师七旅二十一团在团长王良太率领下与第八旅二十二团联手击败顽军韩德勤第五旅,歼敌一千余人。
& & 1941年7月初,为抗击日伪对盐阜区的“大扫荡”,中共中央华中局,新四军军部由盐城移驻建阳北左庄、汤家碾一带,指挥反“扫荡”战斗。二十一团随行护卫前后与敌周旋15天,多处阻击敌人,保护华中局和军机关转移。
& & 蒋营、收成阻击战
& & 蒋营,现在已改名叫九龙口,也许多少年之后,蒋营这个地名会永远消失在历史的风尘中。蒋营,有人误解为因蒋介石在这里有驻军而得名。蒋营二字,是有历史感的名字,与元末明初一个叫蒋忠的大将有关,蒋忠奉朱元璋的命令在此扎营,为的是东征讨伐同样是造反起家的大丰草堰盐民,后来称为诚王的张士诚。蒋忠的营地,简称蒋营。蒋营老街依河而建,河名为蔷薇河,很好听的名字。蔷薇是一个乡村少女的名字,随跟着这个名字,还有一个美丽而忧伤的传说。有传说真好,传说让河水也有了风情之美。河水被重新清理过。有人在河边洗衣,曾经寻常的生活场景,今天看来简直有行为艺术般的美感。
蒋营老街南北走向,不宽,也不长。那街像是从蔷薇河边生长出来的,亲切、随性、自然。有铁匠铺、有藤柳编织的店,都是快要消失的手艺了。小街上的人,多半在门口晒太阳,或是做杂事,他们活得那么气定神闲,一种与世无争的悠闲与散漫,让人羡慕到忌妒。其实活着,就是要气定神闲。
& & 蒋营原是射阳湖的一部分。后来的黄河夺淮,湖被冲刷浸润,慢慢地成为荡。从地理上来讲,深水的叫湖,浅水的叫荡。蒋营荡多,每一个荡,都是芦苇的世界。今日的苇荡,在古代是宜稻宜麦的溪田,明代为盐城千户所军户的属地,相当于军垦农场。
& & 1941年4月,在蔷薇河边曾发生一场规模较大的战斗,吴载文烈士牺牲在这场战役里,与他一起牺牲的,还有39名连排指战员。吴载文,原名吴金秋,福建省宁化县人,当时任新四军第一师七团政委,牺牲时年仅30岁。
& & 1941年7月中旬,日寇对盐阜区发动第一次大扫荡。西路从宝应北犯的日伪军1000余人,20日上午11时由射阳湖镇出动,在飞机、大炮的掩护下,分两路向蒋营进犯。其时,新四军军部和中共华中局已从盐城转移至境内北左庄、汤碾至高作一带。
& & 为保护后方机关安全转移,新四军七旅第二十一团奉命阻击,在旅长彭明治、团长王良太的指挥下,该团二营坚守阵地,毙伤日伪军100多人,自己也损失惨重。当日下午2时撤出战斗。
& & 新四军在收成阻击北犯之敌,在罗汉院一带与敌进行巷战与肉搏。二十一团三营九连奉命阻击,九连指战员在庄北跑步冲入收成庄,与日军在庄东头相遇,当即在罗汉院周围与日军展开了巷战和肉搏。日军依仗人多武器好,拼命用火力压制九连,九连在敌我力量悬殊的情况下,利用灵活机动战术杀伤敌人。激战了2个小时,主动后撤至收成北大荒,利用坟地掩护阻击敌人,直到完成了阻击任务,才撤至建阳以北地区,为新四军后方机关安全转移赢得了宝贵时间。
& & 战至傍晚,我军完成阻击任务后撤出战斗。此役仅收成一地即有52位指战员光荣牺牲。
& & 这场战斗,九连官兵表现十分勇敢,全连毙敌30余人,有52名干部战士光荣牺牲。
& & ——为了纪念这次阻击战,20世纪六十年代,在收成村二组修建了简易纪念塔,1975年10月又重建高8米砖混结构的收成阻击战纪念塔,现该塔成为九龙口镇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 & 1941年7月中旬,日寇对盐阜区发动第一次大“扫荡”。西路从宝应方向入侵的日伪军1000余人,于20日上午11时由射阳镇出动,分乘30多只汽艇分两路向蒋营(今建湖县九龙口镇)进犯。为了保卫新四军军部和中共中央华中局安全转移,新四军三师七旅第二十一团奉命阻击。在旅长彭明治、团长王良太的指挥下,该团二营连续击退敌人多次进攻,毙、伤日伪军100余人。下午我军北移至收成,该团三营第九连英勇阻击,在收成庄东面罗汉院周围与日寇进行巷战和肉搏。后部队撤到收成北大荒,利用坟地继续阻击敌人,直到完成阻击任务才转移阵地。此役,第二十一团二营、三营官兵英勇顽强,为新四军后方机关和中共华中局的转移赢得了宝贵的时间,在战斗中仅收成一地九连就有52位官兵光荣牺牲,其中有3位同志因身受重伤被俘,但他们坚守秘密,决不投降,被敌人杀害。由于敌人突然袭击,收成的群众小部分没有来得有转移,有8人被敌人杀害,其中有一位青年农民吴国才在救护我军伤员时被敌人打死。
& & 1941年8月,新四军三师七旅第二十一团一营营长陈金保率所部400余人,去建阳、虹桥一带帮助干群开展反伪化斗争。某日上午,途经高作孤峰乡王家村(今建湖县高作镇合兴村境内)时,与从湖垛下乡扫荡的日寇遭遇,战斗持续3个多小时,终于迫使日寇撤退。是役,因事出突然,加之我军装备极为落后,军民伤亡10多人,时称“王庄惨案”。《建湖县高作社志》记我军为“八路军”,此为当时第三师刚由八路军五纵改为新四军,当地一般仍称为“八路军”。
& & 新四军第二十一团某排吕北舍阻击战中牺牲的烈士 &1942年农历正月初八日(公历2月22日)下午,驻湖垛的日伪军在汉奸带领下,分两路来一区(今建湖县高作镇)扫荡,企图偷袭吕北舍新四军第三师第二十一团团部。某排受命阻击。全排官兵奋勇杀敌,保证了团部的安全转移,而他们自己被敌人包围,17名官兵中12人当场牺牲,3位受伤被俘下落不明,只有2名战士在群众掩护下脱险归队。
& & 1941年8月初,二十一团誓师还击,袭入湖垛,上冈等日伪据点,毙敌甚众,俘获伪团长,缴曲线炮一门,敌甚恐慌,日军投放毒气弹,二十一团伤亡数十人。
& & 1941年8月底,皖南事变突围,辗转回军部的饶漱石等人,经建阳于二十一团驻地宿营。
& & 1941年9月上旬,二十一团围歼从湖垛出扰,扫荡的日伪军与敌激战,毙伤敌300余人,俘敌日伪军30余人。
& & 1941年9月底,二十一团猛攻草埝口日伪据点,毙敌80余,俘日伪军300余人,缴获机枪,长短枪300余枝。
& & 1941年10月,二十一团攻击建阳之敌,敌固守待援,伪军第七师与日军分三路增援,遭新四军埋伏被击溃,并烧、缴汽艇各两艘。
& & 1941年11月,二十一团在地方武装配合下夜袭黄土沟顽匪一部,毙伤土匪100余人,缴枪百余枝。
& & 1941年12月,盐城县伪保安队第四支队长率部反正,因失密遭日伪镇压,急带10余人来归,受到二十一团和建阳县政府召开大会,欢迎该部反戈归正。
& & 1942年2月,建阳县五区委员,区队长等携枪投敌。二区区长贪污腐化,勾结土匪,密谋投敌被二十一团截获,押至行署审查后开公审大会处决。
& & 1942年5月,三师副师长张爱萍(55年上将,后任广西军区副司令员)亲自率领二十一团及地方武装,动员人民群众,破毁日伪修筑的盐湖军用公路。在射阳河上修筑暗坝,打起仗来既可以通行,又可以阻止敌汽艇扫荡。
& & 1942年6月,二十一团对盘踞新阳村顽匪二十八支队发起进攻,摧毁碉堡1座,毙匪40余人。
& & 1942年9月,苏北日伪军抽调兵力,对盐阜根据地进行“清剿”。建阳全县掀起坚壁清野及反“围剿”斗争。
& & 1942年9月底,县武工队潜入新兴场据点,击毙伪情报分站站长等4名特务,为新四军扫除鬼子的情报机构立大功。
& & 1942年10月二十一团到县西南地区开展反“扫荡”斗争,半个月作战十余次,先后袭击了蒋营,楼夏等敌据点。
& & 1943年1月,二十一团某连在县三区境内与来犯的百余日伪军激战,毙敌24人,伤10余人。新四军一战士负重伤不下火线,仍奋力拼杀,直至壮烈牺牲。
& & 1943年1月下旬,二十一团与建阳县总队及永丰圩区联防队袭击花敦头伪军据点,毙敌35人,俘96人。
& & 1943年2月,大批装备精良的日伪军在汉奸的带领下对建阳镇进行二次大“扫荡”,前后搜索8天,烧、杀、抢、掠,抢走群众财物价值500多万元。奸污妇女100多人,其中三人致死。
& & 1943年2月下旬,二十一团在县、区队的配合下,展开复仇反击,分袭湖垛、蒋营、伍佑、便仓、新兴场、大岗、沙沟等日伪据点,毙敌数百名,取得反“扫荡”斗争的胜利。使伪军惊叹,“鬼子扫荡新四军,新四军扫荡我们”。
& & 1943年3月,日伪军在高作构建工事,企图在根据地长期立足,二十一团在县总队的配合下,日夜袭扰,20天打了18仗,迫使敌退切。
& & 1943年5月,县八区农会会长被坏人出卖被捕,受尽敌人针刺,烙铁等酷刑,宁死不屈被鬼子杀害,并惨遭割头示众。
& & 1943年6月,三师副师长张爱萍亲自率领二十一团展开反击报复,对又占建阳镇之敌伪猛攻一夜,与敌近战肉搏,毙伤日伪军百余。
& & 1943年7月,当地群众自卫团体小刀会的一支分支道会暗中勾结日伪,积极反共,打着小刀会的旗号纠集百余顽徒喝朱砂酒,前后胸贴上用黄裱纸写的符,每人手拿一把大砍刀,喊着“刀枪不入”的口号向二十一团驻地冲击,新四军朝天鸣枪警告,被蜂拥而上的反动分子当场砍头,砍手,刺死十余名战士,并抢走两挺机枪,却不会使用,某营营长不知所措,惊慌逃离。团长亲自带骑兵连、警卫排赶来,当即命令战士还击,顽徒随枪声倒下,大部分死的死,伤的伤,有的跪地投降。战士们抢回机枪,直捣道会老巢,烧掉十数间会堂,剩余顽徒跳河逃跑,全部被击毙在河中,沿河群众恐慌,急报三师师部,张爱萍副师长赶赴当地平息事件,张榜告示,并向群众宣传教育,取缔其他封建道会,随后民心安定。
& & 1943年10月,谢阳镇伪水上自卫队队长率部28人向二十一团投诚。经县武工队策反,东夏伪军连长率该部70余官兵起义投诚。
& & 1944年4月民兵英雄王洪章奉命阻击从湖垛下来的大批伪军,一连打死三个敌人,在掩护区队撤退中身负重伤,被敌人包围时又击毙几个伪军,用最后一粒子弹自尽而壮烈牺牲。
& & 1944年7月,县武工队潜入湖垛据点,捉获杀害我敌工干部的凶手汉奸4名,押至北马厂会场公审处决。
& & 1944年8月,盟军一架B-29型轰炸机轰炸日本军事目标返航途中坠落在建阳县境,王良太率二十一团和县大队与日伪激战争夺美军跳伞飞行员,以牺牲数十名战士的代价安全护送五名美军飞行员和飞机上的零件、机炮等部件到师部。
& & 1945年4月,驻湖垛、上冈、新兴场据点的日军全部撤离,防务交给伪四十师。
& & 1945年8月,建阳县境各据点伪军仓皇撤往盐城,全境解放。县武工队,执法队,便衣队,民兵,基干力量统一整编,县总队、区队上升为新四军三师独立一、二团。
& & 王良太回忆二十一团:
& & 平型关打过以后,到河北阜平一带周旋三天。这时,我当了连长。1937年10月上旬,又把我们团调回山西五台县,准备配合卫立煌的部队守忻口。但忻口丢了,我们撤到太原。太原失守,又撤到洪洞、赵城一带。这时,我们归入十八集团军的学兵团(团长肖延久,政委吴法宪)建制。1937年12月在侯马、绛县一带创建晋西南抗日根据地,扩军。我被分在绛县扩军。群众的抗日情绪非常高昂,我们三天就能扩大一个连。1938年2月扩军回来,我带了四个连。
& & 1938年3月中旬,部队整训后,由于日寇企图西渡黄河进攻陕北。我们六八五、六八六团火速驰援大宁,在午城、井沟、张庄歼敌八百余,击毁汽车近八十辆。接着,又在汾离公路上三次伏击日军。在井沟战斗中,四连长牺牲,我奉命去接替。这期间虽然没有大规模的战役,但是几乎天天都和日寇作战,纠缠了一年多。
& & 1938年9月,八路军总部来电,叫六八五团迅速向总部靠拢。这时,我被调到三营(营长刘中英)当副营长,我们营很快进驻潞城。12月7日,总部在长治召开营以上干部会,朱德总司令动员说:“你们要到苏鲁豫去,在敌后开辟抗日根据地。” 会后还和大家一起吃了顿饭。回来准备了一下,三天后从孝义县碾头出发,出壶关。途中,我们六八五团改为八路军苏鲁豫支队,支队长彭明治,政委吴法宪,副支队长梁兴初,参谋长田维阳。三个营变为三个大队。出壶关后,经陵川、临淇,在宜沟越过平汉铁路,又经濮阳、定陶、单县,行程2000余里,于12月下旬到达江苏丰县。途中一个月也是几乎天天打仗,主要敌人是红枪会等地主、汉奸武装。12月底,在丰县的崔庄打掉了王歪鼻子四个团的汉奸部队,与地方党组织的抗日武装李贞乾、郭影秋部会合。
& & 1939年到1940年上半年,我们苏鲁豫支队主要在丰县、沛县、砀山、铜山、鱼台、萧县一带活动,打击日伪军,摧毁伪政权,发动群众,扩大部队,建立、巩固了丰、沛、萧、砀根据地,,根据地形势非常之好。但是1939年下半年搞了个“湖西肃托”。由于扩大了打击面,给地方党和根据地造成很大损失,包括梁兴初在内的我们几个部队同志也被列入了黑名单。直到11月份罗荣桓同志从山东赶来,纠正了错误,放了被抓的人。记得罗政委在干部大会上,拍着桌子说:“有些人忘记了在江西中央苏区几次‘左’的路线中,发生的‘肃托’错误的历史教训。”他又指着白子明、王凤鸣等人骂道:“谁给你们的权利,既不请示,又不报告,就随便把梁兴初支队长都关起来了!”
& & 1940年2月,在谷亭附近的鬼王庙战斗中,我们三大队大队长刘忠英同志牺牲,我奉命接替。接着指挥了智取虞县城、奇袭太平庄等战斗。不久,又调我到苏鲁豫支队后方办事处警卫营当营长(政委黄励华,四平战役时牺牲了)。
& & 5月,根据中央指示,我们支队开始南下淮海地区,支援新四军,巩固扩大苏北抗日根据地。8月20日,苏鲁豫支队编入黄克诚领导的八路军第五纵队,为一支队(后曾编为一一五师教导一旅)。支队司令彭明治,政委朱涤新。我被调到一支队三团(六八五团的老底子)当副团长(团长俞增林,政委罗有荣)。
& & 到淮海区后,在沭阳、钱集打王光夏的一个旅,消灭了敌人两个团。9月,打到淮阴地区。10月初,新四军打黄桥,我们奉命火速南下支援。10月10日在白驹(龙王庙)与新四军挺进支队会合。会合后,我们北撤驻湖垛。
& & 11月初,在湖垛迎接到去盐城的刘少奇(化名胡服)同志,这也是我头一次见到他。之后,我带一个排,护送他去海安。
& & 1940年底,打完曹甸到达长江边的走马岗。正在准备过江时,“皖南事变”发生了(日)。遂放弃过江计划北上。我们怀着对国民党顽固派的深仇大恨,决心把反顽斗争推向高潮。
& & 1941年1月底,中央决定在盐城重建新四军,并且把八路军第五纵队编为新四军三师,黄克诚(建国后曾任总参谋长)是师长兼政委,我们团的番号改为新四军三师七旅(旅长彭明治,政委朱涤新)二十一团。
& & 这一年,三师主要活动在盐阜区、淮海区和皖东北。我们的主要斗争对象除了日本鬼子就是顽固派韩德勤,主要斗争形式就是反扫荡、打击顽固派、开辟和巩固根据地。夏天,打了蒋营、太平桥,最后(10月21日),我们集中了几个主力团,在淮海区、盐阜区交界处的程道口彻底消灭了韩的主力王光夏旅。1941年冬,团长余增林调延安学习,由我代理团长(不久转正),马仁辉任副团长,政委还是罗有荣。
& & 1942年,我们团团部驻在盐阜区的苏家嘴。2月的一天,黄克诚师长来到我们团视察,在我们团住了三天。师长平易近人、乐观坚定的品质,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他不住好房子,跟我们吃一样的饭菜,跟我的警卫员下棋不计较输赢,还特别发给我一个装文件的挎包(这个挎包我一直用到全国解放)。在我们汇报工作时,他反复强调,要全团同志树立抗战必胜的坚定信念。我们按照他的一系列指示,在整风、精兵简政中,整顿队伍,开展教育,全团面貌大有改观。此后,在历时半年多的反“扫荡”、反“清乡”中,我们机动灵活地打游击,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
& & 12月,根据中央和军部的指示,实行主力地方化,化整为零,就地分散,坚持原地斗争。我、罗、马各带一个营。我带的二营活动在建湖以南地区,并与建阳大队合并,成立建阳总队,归八旅指挥。我任总队长兼政委,并兼建阳县副县长。县长树海,县委书记金韬(后兼总队政委)。
& & 1943年2月中旬起,日伪军开始对盐阜区进行扫荡。我们发动群众,利用水网地形的特点,筑潜水坝、结稻草坝阻滞鬼子汽艇,打狗以防止敌人发现我们,人人学游泳便于机动、巧妙地打击敌人。在作战方针上是化整为零和相对集中相结合,灵活机动地打击或歼灭日军,孤立或歼灭伪军。先后拔除了建阳镇、高作镇、东郑庄等据点,把建阳县抗日民主政府基本固定在东夏、楼夏一带,打出了威风,鼓舞了群众,受到军部多次表奖。
& & 1944年,仗打得比较多,参加了春季和夏秋季攻势,拔掉湖垛地区日伪军的十几个据点,进一步巩固了建阳抗日根据地。5月,我们总队攻克北秦庄,打掉了土匪孙华堂部。 8月,根据斗争的需要,以建阳总队等为骨干,组建了盐阜独立团,我任团长,政委吴盛坤,副团长马仁辉。我们团在盐阜地区打出了威风,所到之处敌伪军望风而逃,东北军一个外号叫阎骡子的旅长发狠说:此地有王良太就没有我阎彬!并悬赏要我的人头。当地老百姓非常支持我们,只要是独立团需要,缺什么给什么。团部住在当地一个乡绅家里,有一次我生病了,房东精心料理,又做面条又烧汤。我们还经常和他讲抗日的道理,这位乡绅非常开明,不仅他积极支持抗日,后来还把自己的女儿也送去参加了新四军。想不到的是,解放后他的外孙女竟和我的大儿子都在沈阳八一学校读书,她跟我的儿子说:“我姥爷对你爸爸印象非常深刻,说你爸爸是抗日英雄。”
& & 这一年,还发生了一件难忘的事:8月20日晚8点,建阳县金桥村麦荡沟落下一架美军轰炸机。我赶去一问,知道是轰炸日本飞机受了伤,迫降在中国。我赶紧组织部队,打退了从湖垛来的日军,救出了5名美国飞行员,他们分别是萨沃埃中校、奥布赖恩上尉、斯特尔马克中尉、卢茨中尉、布伦迪上士,并把他们护送到师部,交给张爱萍副师长(这件事在美国大片《珍珠港》中曾有过描述)。1984 年,时任国防部长的张爱萍同志访问美国,还见到了他们,他们对当年被新四军营救的事情念念不忘。这是后话了。
& & 1944年底,八旅旅长张天云同志把我要到二十二团当团长,接替合德战役中牺牲的陈发鸿。开始政委是曹荻秋兼,后来是姚树梅,副团长黄经耀。从此,离开了我战斗了十年的老部队(象我曾经领导和战斗过的三十八军、三十九军一一五师一样,二十一团1946年组建成为现在的济南部队的主力一二七师)。
馆藏&67590
TA的推荐TA的最新馆藏}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地空导弹兵十四旅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