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进一步构健全党内监督制度,完善党内监督机制体系

人民日报评论员:加强制度建设&强化党内监督
――四论学习贯彻习近平同志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讲话
本报评论员
&&&&来源:&&&&
  信任不能代替监督,管长远要靠制度。新形势下,不断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引向深入,需要加强制度建设、强化党内监督。
  “向制度建设要长效”“强化监督执纪问责”,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上的讲话,强调了反腐倡廉建章立制的重要意义,明确了反腐倡廉制度建设的四个重要方面,为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指明了方向。贯彻落实讲话精神,就要对症下药、真抓实干,使制度更完善、监督更有力。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全面深化改革重大部署,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作出战略部署,体现了“破”和“立”的辩证统一。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同样要做好“破”和“立”这两篇文章。“打虎拍蝇”是为破,建章立制是为立。从现实来看,产生腐败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反腐败体制机制建立了但还不够完善,一些体制机制仍存在漏洞。全面深化改革,全面加强制度建设,是深入反腐倡廉的必然要求。
  问题是时代的声音。制度建设重在务实管用,突出针对性和指导性。反腐倡廉建章立制,需要突出重点、针对时弊,有什么漏洞堵什么漏洞,有什么问题解决什么问题。从体制机制上分析,近年来查处的腐败案件,暴露了一些共性问题。比如,一把手权力过于集中、受到的监督很少;用人风气不正,存在任人唯亲、卖官鬻爵现象;一些人凭借行政审批权设租寻租、以权谋私;官商勾结、利益输送,造成国有资产资源损失,等等。
  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走向反面。针对突出问题,我们要查漏补缺,通过改革创新完善体制机制,不断把制度笼子织密织牢,全方位加强党内监督。
  依规治党,就要进一步完善党内监督制度,着手修订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巡视工作条例,完善全党一体遵循的准则,让党纪成为红线、巡视彰显威力。端正风气,就要着力健全选人用人管人制度,加强领导干部监督和管理,敦促领导干部按本色做人、按角色办事。防止权力滥用,就要着力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最大限度减少对微观事务的管理,推行权力清单制度,公开审批流程,强化内部控制。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就要着力完善国有企业监管制度,加强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加强对国企领导班子的监督,强化对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富集的部门和岗位的监管。
  明制度于前,重威刑于后,好的制度离不开铁的执行。坚持零容忍的态度不变、猛药去疴的决心不减、刮骨疗毒的勇气不泄、严厉惩处的尺度不松,把制度落到实处、让监督如影随形,我们就一定能遏制腐败蔓延势头,不断取得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新胜利。
  《 人民日报 》( 日 01 版)
(责编:白宇、文松辉)
善意回帖,理性发言!
恭喜你,发表成功!
请牢记你的用户名:,密码:,立即进入修改密码。
s后自动返回
5s后自动返回
恭喜你,发表成功!
5s后自动返回
最新评论热门评论
观点集粹|精彩博客
24小时排行&|&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cn. all rights reserved如何进一步构健全党内监督制度,完善党内监督体系_百度知道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光明日报-光明网
您想去哪里?
07版:理论·实践
&& 往期回顾 & && &
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
&&&&党的十八大把“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作为推进我国政治体制改革要抓好的重要任务之一。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中进一步指出:“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应健全集“以制度制约权力、以权力制约权力、以监督制约权力、以权利制约权力”等为一体的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问题。
以制度制约权力是基础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必须坚持以制度制约权力,确保权力在制度的范围内良性运行。
&&&&要健全制度体系。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治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制度建设领域不断拓宽,制度建设成效不断显现。但也应清醒地看到,有些制度存在着不足、漏洞和缺陷,有些制度已难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要结合实际,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建立健全各项制度,夯实以制度制约权力的基础,切实做到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要在坚持民主集中制的基础上,坚持突出重点、整体推进,及时完善、修订、废止有关制度,建立健全内容科学、程序严密、配套完备、有效管用的制度体系,确保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确保党和国家机关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要特别注重以制度规范党内民主权利、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等各自的领域和作用范围,防止权力过分集中。要完善党务、政务、司法等领域办事公开制度,健全质询、问责、经济责任审计、引咎辞职、罢免等制度,推进权力运行公开化、规范化。
&&&&要提高制度的执行力。以制度制约权力,必须切实提高制度的执行力,做到执行制度不走样、维护制度不变通、违反制度必惩处。要通过形式多样、扎实有效的制度教育,使党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领会制度精神、熟悉制度内容、增强制度意识,牢固树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制度面前没有特权、制度约束没有例外的观念,增强带头学习制度、真正相信制度、严格遵守制度、自觉维护制度、模范执行制度的自觉性和坚定性。要坚持民主集中制,健全制度运行监控机制,形成各方面监督制度运行的合力,确保制度在阳光下运行,有效防止有制不依、胡作非为行为。要切实加强制度执行的组织领导,加强制度执行情况的督促检查,改变在制度执行上以会议贯彻会议、以文件贯彻文件、以讲话贯彻讲话的做法,对违反规章制度情况较轻者严肃批评教育并予以纠正,对违反党纪、触犯国法造成严重后果者要严格执纪执法追究责任。
以权力制约权力是核心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确保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必须坚持以权力制约权力,严密防范权力的主体既是决策者,又是组织实施者,还是监督管理者。
&&&&要科学划分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科学划分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不但能够有效地消减一些重点领域、关键岗位、重要部门尤其是“一把手”的权力,还可以铲断权力运行链条,使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分离,又相互制约,有效遏制腐败。同时,还能有效解决党和国家机关职能交叉与扯皮、部门分割、资源分散与浪费、整体效能和公共服务质量低下等问题。因此,要通过严密设计,推动党和国家机关大部门体制改革,科学设置决策部门、执行部门和监督部门,科学划分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使其分归互不隶属的不同部门,并制定相应的程序使之能够既相互协调配合又相互牵制,从而形成科学的权力结构。
&&&&要科学规范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科学分权固然可以克服权力难以受到有效监督的难题,但也有可能带来权力协调困难的问题,从而导致权力运行效率下降。因此,要严格划分不同权力的使用边界,加强对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的规范和限制,明确执行权对决策权负责,决策权、执行权都必须无条件地接受监督权的监督,确保各种权力运行不缺位、不错位、不越位。要把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的行使通过法律和规章确定下来,确保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各种权力。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各种权力运行规范、有序,使决策更加科学、执行更加高效、监督更加有力,从而有效防止因权力过分集中而滋生腐败。
以监督制约权力是关键
&&&&当前一些重点领域、关键岗位、重要部门的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发生腐败的概率比较大,一个关键的原因在于对他们手中掌握的权力缺乏有效监督,尤其是缺乏来自权力结构外部的监督。因此,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必须坚持以监督制约权力。
&&&&要强化监督意识。要强化党和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监督意识,既要努力克服不能监督、不敢监督的心态,依法依规履行监督权力,又要克服不必监督、怕权力受损的心态,主动把自己置于各方面的依法监督之下。要强化国家专门机关、民主党派和社会等各方面的监督意识,引导各方面积极参与监督。总之,要通过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增强全民监督意识,使人民认识到权力腐败不仅危及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也与自己息息相关,努力营造敢于监督、善于监督的良好氛围。同时,党和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要正确对待和处理各方面的监督意见,增强各方面监督的信心,鼓励和动员社会各界和广大人民关心、支持和参与对权力运行的监督。
&&&&要建立健全立体的、多维的权力监督体系。要努力营造平等公开的监督环境,除党纪国法规定不能公开的事项以外,其他一切信息都应当及时、准确、充分地向社会公开,使监督者对权力运行的全过程能够实施民主监督。要突出监督重点,加强对重点领域、重要部门、关键岗位的领导干部尤其是“一把手”的监督,对其权力的行使进行事前、事中和事后全程监督。要健全监督网络,形成以党内监督、人大监督、政府监督、政协监督、司法监督、舆论监督、群众监督等为主体的全方位的权力监督格局,保证权力在制度化、法制化的框架内运行。要整合权力监督力量,使各方面的监督相互配合、相互协调、相互补充,从而汇聚起强大的监督力量。
以权利制约权力是保证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保障人民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是权力正确运行的重要保证”。因此,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必须坚持以权利制约权力。
&&&&要增强人民的权利意识,提高维护和行使自身权利的能力。要加强宣传教育,增强人民的权利意识,提高其依法行使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的能力。要通过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民主权利的基本内涵、精神实质和现实意义,以及保障这些民主权利实现的具体法律法规和方式途径。要引导广大人民学法、懂法、信法、用法,使人民能够自发自觉地按照法律规定、通过合法途径维护和行使民主权利。要增强党和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民主意识,使其自觉带头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尊重和维护人民的民主权利。
&&&&要保障人民的民主权利。依法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是实现以权利制约权力的基础。要依法推进信息公开,保障广大人民能够有效获取和利用党和国家机关掌握的信息,形成上情下达、下情上达的良好局面。要加强法律和制度建设,保障人民依法通过协商、座谈会、听证会以及批评、建议等各种途径和形式,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要强化法律执行,保障人民所依法享有的民主权利,促进人民与党和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相互了解,实现和保障社会公平。要推进监督法制建设,规范和保障人民监督党和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公务活动的权利,促使权力运行合法、有序。
&&&&(作者单位:湖南师范大学)
<INPUT type=checkbox value=0 name=titlecheckbox sourceid="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光明网版权所有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健全和完善党内监督机制的思考.pdf51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全文免费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文档加载中...广告还剩秒
需要金币:200 &&
健全和完善党内监督机制的思考.pdf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湖南师范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健全和完善党内监督机制的思考 姓名:梁小洁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 专业:中共党史 指导教师:何一成 座机电话号码 摘要 党内监督机制的建设与完善是党的建设的重要内容,对于有效
地预防和惩治党内腐败现象,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具有重要意
义。改革开放以来,党内监督机制的建立和发展,改变了过去那种
靠“人治”、“运动”方式强化监督的状况,使党内监督步入了规范
化、科学化的轨道。但是,与新时期党内存在问题的严重性、复杂
性和党内监督面临的任务相比,目前党内监督机制还存在一些薄弱
环节,需要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以保证其科学、有效地运转。本文
论述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党内监督机制的理论;分析了党内
监督机制的现状,特别是新时期党内监督机制的形成、发展及其存
在的一些薄弱环节;提出了健全和完善党内监督机制必须强化监督
主体的能动作用,改革和完善党内监督机构领导体制,健全和完善
党内监督制度,疏通和拓宽监督渠道。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监督,机制,党内监督机制 Abstract and of mechanism Theconstruction perfectioninner-partysupervision of is to theadvance
is content keep important partybuilding.Itimportant the and theinner
of party,preventingpunishingpartycorruption. purity thereform since and of mechanism
Foundation developmentsupervision
state changed by“rulingbymen”、“sport’’ opening―up.has past to the the
waystrengthinner-partysupervising,makeinner-partysupervise into withthe
standardizing,scientifictract.However,compared of of new of
severity,complexityexistingprobleminner-partyperiod,there weaklinksin
aresome inner-party mechanismat supervision present,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严明党的纪律 完善监督制度
严明党的纪律 完善监督制度
发布时间:责任编辑:大字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有关严明党的纪律 完善监督制度全文内容,提供给大家参考,欢迎大家前来阅读。
  相关专题:
  王岐山同志在十八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的工作报告针对今年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部署了&七大任务&,其中第一项就是&严明党的纪律,完善监督制度&。
  报告强调,严明政治纪律,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贯彻落实;贯彻执行廉洁自律准则和党纪处分条例,实践好&四种形态&;完善党内监督和国家监察法规制度。这些任务要求贯彻了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不仅是各级纪检机关的工作遵循,也是对各级党组织的明确要求。
  严明党的政治纪律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严明政治纪律体现在党的建设全方位、全过程,严肃查处周永康、令计划、苏荣等严重违纪违法案件,消除了党内重大政治隐患,彰显了全面从严治党、严明政治纪律、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坚定决心。
  但从信访、巡视发现的问题及查处的严重违纪问题看,违反政治纪律的问题仍屡见不鲜。有的党员干部党性意识淡薄,漠视政治纪律、政治规矩,无视组织原则;有的政治问题和腐败问题交织,经济腐败为政治目的服务,严重危害党和国家的政治安全。
  政治纪律是最重要的纪律,政治可靠是对党员领导干部第一位的要求。干部在政治上出问题,对党的危害不亚于腐败问题,有的甚至比腐败问题更严重。
  对此,全会报告进一步强调,要严明政治纪律,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贯彻落实。
  吉林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崔少鹏认为,严明政治纪律要抓装关键少数&,坚决贯彻党中央的要求,把违反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组织纪律的行为作为执纪审查的重点,严肃查处搞团团伙伙、结党营私,政治利益和经济利益相互勾连等问题,坚决维护党的集中统一。
  &要加强对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严肃纠正不认真执行中央决策,对法规制度和规定搞选择性、随意性执行等阳奉阴违、我行我素,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行为。&海关总署党组成员、中央纪委驻海关总署纪检组组长胡玉敏表示。
  许多省(区、市)纪委书记认为,当前严明政治纪律要强调看齐意识,特别是在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上向党中央看齐。纪委必须督促党委切实履行好主体责任,加强对干部的日常教育、管理和监督,真正把纪律立起来、严起来,执行到位。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是&换届年&,全国各市、县、乡三级领导班子将陆续进行换届。对此,全会报告专门强调,在地方领导班子换届工作中,纪检机关要严格把好党员领导干部&党风廉政意见回复&关,严明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加强监督检查,推动形成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实践好监督执纪&四种形态&
  &四种形态&为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提供了实现路径。过去一年来,各级纪检机关在思想认识、责任担当、方法措施上跟上中央要求,实践&四种形态&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数据显示,2015年,全国纪检监察机关共谈话函询5.4万件(次),其中反映失实予以澄清了结的2.8万件(次);对违反纪律的给予党纪轻处分和组织调整20万人,党纪重处分和重大职务调整8.2万人;涉嫌犯罪被移送司法机关处理1.4万人。值得一提的是,还有5400余名党员干部主动向纪检监察机关交代违纪问题,彰显了&四种形态&的强大震慑和治病救人的感召力。
  此次全会报告再次强调,要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让咬耳朵、扯袖子,红红脸、出出汗成为常态,党纪轻处分、组织调整成为大多数,重处分、重大职务调整的是少数,而严重违纪涉嫌违法立案审查的只能是极极少数。
  &用好&四种形态&,首要的是充分发挥党委的领导核心作用,落实管党治党的主体责任。&江西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周泽民认为,运用&四种形态&,实质是寓&严&和&实&于党组织对党员的日常教育、管理和监督中,体现对党员的严管厚爱。
  纪检机关如何实践好&四种形态&?周泽民认为转变执纪理念是前提。&从日常调研的情况看,一些纪检干部仍然存在&违纪只是小节、贪腐才立案审查&的思维和工作惯性,与实践好&四种形态&的要求相违背。&他认为,纪检机关要首先转变思想观念,树立&查办大案要案是成绩、抓早抓小抓好预防更是成绩&的政绩观,坚持依&纪&进行监督执纪问责,既盯住少数&烂树&,更放眼整个&森林&。
  实践好&四种形态&,对各级纪检机关来说,责任不是轻了、而是更重了,执纪的力度不是小了、而是更大了。对此,不少纪委书记认为,应按照全会要求,在深化&三转&上更进一步、更深一层。要进一步创新方式方法,提高思想政治水准和把握政策能力;要从信访受理、线索处置、谈话函询,到执纪审查、调查谈话、审理报告都坚持纪在法前,把&四种形态&运用情况作为检验工作的标准。
  完善党内监督和国家监察法规制度
  实现全面从严治党,铲除不良作风和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土壤,离不开法规制度。全会报告着眼于探索党长期执政条件下强化党内监督和国家监察的有效途径,形成发现问题、纠正偏差的机制,就修订党内监督条例和研究修改行政监察法作出部署。这是对监督体系进行的顶层设计,必将是今年引人注目的&重头戏&,也是法规制度建设中的大事。
  &自我监督对于执政党来说极为重要。我们的政党制度决定了必须要靠党内监督实现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湖北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侯长安认为,要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要求,把加强党内监督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加强党内监督,必须进一步完善党内监督的法规制度。然而,现行党内监督条例已不能完全适应全面从严治党的实践需要,存在监督主体比较分散、监督责任不够明晰,监督制度操作性和实效性不强等问题。
  根据全会部署,今年要着手修订党内监督条例,以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为根本目标,围绕责任设计制度,围绕制度构建体系,把监督责任压给各级党组织,明确纪委监督执纪问责职责,加强上级党组织对下级党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的监督,加强对各级一把手的监督,把历史经验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开展党内监督的新实践新经验转化为制度成果。
  我们党总揽全局、领导一切,监督国家公务员正确用权、廉洁用权,是党内监督的题中应有之义。据统计,我国公务员队伍中党员比例超过80%,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中党员比例超过95%。可见,不少党员干部同时也是国家公职人员,党内监督和国家监察具有高度的内在一致性。
  全会报告提出,要研究修改行政监察法,坚持党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统一领导,建立覆盖国家机关及其公务员的国家监察体系,使党内监督和国家监察相互配套,依法治国和依规治党相互促进、相得益彰,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法规制度的修订和完善,必将有力推动全面从严治党的贯彻落实。但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只有严格执行,才能使法规制度成为管党治党的利器。今年1月1日,新修订的廉洁自律准则和党纪处分条例正式实施。全会报告对贯彻执行两部法规提出了明确要求。各级党委(党组)要认真履行抓执行、强落实的主体责任,通过真抓严管,推动两部法规执行到位。各级纪委(纪检组)要以&六项纪律&为尺子,把监督执纪各项工作做深做细做实,真正做到依规治党、违纪必究,把党规党纪的严肃性和权威性立起来。
All rights Copyright2016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完善党内监督制度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