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哈河平南大洲镇镇长是谁谁

当前位置:>>>>>>
市委副书记胡丰走访看望乌中旗石哈河镇贫困户
巴彦淖尔市政府门户网站
  5月11日,市委副书记胡丰来到乌中旗石哈河镇,到扶贫联系点白音厂汗村调研精准扶贫工作,看望慰问帮扶贫困户,并就“十个全覆盖”工程、脱贫攻坚等重点工作进行了调研。&
  群众的生产生活状况怎么样?精准扶贫有没有产业支撑?这些都是胡丰十分关注的问题。在白音厂汗村贫困户贾连英家中,胡丰详细询问了致贫原因、享受到哪些扶贫政策后指出,发展是减贫脱贫的根本途径,产业是脱贫攻坚的有效抓手,要充分发挥产业扶贫的“造血”功能,把产业扶贫作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着力点,以产业发展带动贫困群众脱贫致富。&
  贫困户许套生的妻子因车祸致残全身瘫痪。胡丰在详细了解情况后指出,各级各部门要把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各项工作抓细、抓实、抓具体,落实到每一个贫困家庭。要切实关心因病致贫、家庭无劳力等贫困群众的生活状况,利用医疗救助、教育救助、专业技能培训等方式,切实帮助解决贫困家庭的教育、医疗和就业问题。要充分调动和发挥贫困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引导他们坚定信心、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用勤劳双手建设幸福美丽家园。&
  在走访75岁的牛银女和71岁的李子清两户时,胡丰关切地询问他们的生活情况、身体状况,鼓励他们到当地幸福院安享晚年。&
  胡丰一行就乌中旗石哈河镇的“十个全覆盖”工程和脱贫攻坚工作进展情况进行了深入的调研。他指出,石哈河镇的“十个全覆盖”工程思路清、进度快、措施扎实有效,但工作任务还很大,各级各部门要倒排工期,因地制宜,稳步推进“十个全覆盖”工程建设。石哈河镇是全市扶贫的重点区域,要精准施策,持续发力,补齐民生短板,确保如期完成脱贫攻坚工作任务目标,让群众生活更幸福。&
来源:市委办公厅综合调研二处&nbsp&nbsp&nbsp&nbsp&nbsp编辑:杨敬乌拉特中旗石哈河镇:400多人迎来滋润生活
您当前的位置:
巴彦淖尔市
乌拉特中旗石哈河镇:400多人迎来滋润生活
作者: 来源: 时间: 09:14 点击:1435次
  查看爱心井工程
  巴彦淖尔市乌拉特中旗石哈河镇地处阴山北麓,年均降雨量不足200毫米,年均蒸发量2400毫米,属典型的温带干旱气候区。农民以种植旱地小麦、莜麦、荞麦、土豆等农作物为主。2010年,全镇农牧民人均纯收入4039元。干旱缺水不仅严重影响着农牧业生产,人畜饮水也十分困难。&山秃和尚头,滴水难保留,雨过水流尽,年年是歉收&是这里农业生产的真实写照。
  不过,对于石哈河镇柏木井村柏木井组和双盛美村苏计组的群众来说,这样的日子已经属于过去。今年由《北方新报》与蒙牛集团携手推出的2012年大型民生工程&&&蒙牛爱心井&落户到这里,这意味着两个组共400多人彻底摆脱了缺水的日子,迎来了滋润的生活。
  为找水源整村搬迁
  从石哈河镇乘车顺着小油路一路往北走,走了大约25公里后,便来到了双盛美村苏计组。村东头不远处,立着一块白色的石碑,上面刻着的几个黑色大字分外醒目:&内蒙古民生工程蒙牛爱心井23#&。旁边一个粗粗的出水管,股股清泉正在流出。
  石哈河镇副镇长张新说:&这口爱心井深120米,水源极好,用一个6寸的水管1个小时可以抽80吨水,这样不间断的抽,1个月也抽不完。&
  石哈河镇双盛美村苏计组是由原双盛美村委毛安、苏计、北场3个小组合并而成。由于连年干旱,地下水位不断下降,该组水资源十分短缺,人畜饮水出现困难。自2000年以来,村民有效耕地面积人均不足4亩,难以维持生计。2010年,全村人均纯收入仅为1500多元。
  为了给村民寻找更好的生活环境,石哈河镇党委政府在反复研究的基础上,将苏计组整村迁入楚鲁湾。给每户人家配备了240平方米的院落,48平方米的房屋和2~3个温室大棚。因为该区域有深层地下水,水资源充足,地势平坦,耕地相对集中,适合发展温室蔬菜大棚。而且村村通砂石路横穿该村组,通讯网络已经实现全覆盖,水电配套齐全。
  整村搬迁后,尽管地下水资源丰富,可是没有打井资金。
  正当镇领导和村民为打井发愁时,北方新报社和蒙牛集团携手推出的2012年大型民生工程&&&蒙牛爱心井&就落户到这里,这给全村人带来了福音。
  &蒙牛爱心井&打井仪式在这里启动时,村民们早早地就聚集在了村前,他们的脸上都洋溢着喜悦的笑容。这一天对村民们来说,绝对是个值得纪念的日子。
  &现在好了,只要有水,我们还愁不能致富?&村民刘文成说。
  爱心井正式启动了。村民们自发投劳投工,天天盼着竣工。竣工那天,刘文成就跑到井口的出水管上,狠狠地喝了一大口甘甜清凉的井水。
  帮助76户村民致富
  站在&蒙牛爱心井&的旁边往西看,记者觉得眼前一亮:一排排高标准日光温室大棚整齐排列,犹如一排排威武的士兵。来往穿梭的种植户们有的驮着一包包刚摘下来的菜前来过秤,有的向技术人员请教下一步该怎样管理蔬菜。走进一座座温室大棚,青翠欲滴的各色蔬菜生机勃勃,长长的黄瓜静静地垂在秧苗上,翠绿的西红柿苗上,红彤彤的西红柿长得圆嘟嘟光溜溜&&
  石哈河镇副镇长张新介绍,2011年,镇党委政府立足实际,积极争取扶贫资金、社会帮扶资金和退耕还林后续产业资金,在该村兴建了200座温室大棚。目前,全村有76户农户从事温室大棚蔬菜种植,每户都有2~3个温室大棚。
  因为今年5月份新打了&蒙牛爱心井&,给园区提供了稳定的水源,种植户们从事大棚蔬菜种植的积极性越来越高。
  记者一行来到苏计组村民王裕的日光温室里。他正在自家的温室大棚里采摘西红柿。他说,自己今年是第一次种大棚,全家4口人,种着3个大棚。
  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一个大棚一亩地,种一茬西红柿可收入1万元,一年种2茬,可收入2万元。&今年因为新打了机井,水源充足,我家大棚里的蔬菜长势十分喜人。我7月份开始种大棚,到目前为止,已经卖了4000斤西红柿了,收入近4000块钱。&王裕说,&种大棚可比种大田收入高。种大棚用水有保障,种大田我们靠的是雨水。年景好的时候还行,赶上年景不好的时候,种地还赔钱呢!&
  王裕介绍,他家没种大棚之前,共有60多亩旱地,10多亩水浇地。一般年景下,一年也就是收入5000多块钱。去年,因为干旱少雨,旱地颗粒无收,一年下来不但没挣钱,还赔了3000多元。
  据了解,现在园区像王裕一样的种植户共有76户。村民们在技术员的指导下,除了吃饭睡觉,都在全天候地用心侍弄蔬菜。&因为今年是头一次种菜,需要学的技术多,觉得很忙,明年应该就会好些了。&提起前景,王裕对今后的发展显得很有信心,&有政府的大力支持,有好的水源,我们只要放心干就行了。&
  再不用求神拜佛
  在石哈河镇采访时,记者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几乎每个村子都有庙。随行的镇政府工作人员介绍说,这是龙王庙,一个村子一座。因为降雨偏少,旱情严重,人们就修建起了这些庙宇,用来祈求风调雨顺。到了旱情严重的时候,村民们就组织起来,杀鸡宰羊到庙里求雨。
  双盛美村苏计组村民刘文成是原双盛美村北场组的村民,他介绍说,在村组未合并前,他所住的村子后面就有个庙,是村里人自己盖的。到了年景不好的时候,村里的老人就把村民组织起来,杀几只羊到庙里求雨,可是有时候&龙王&就是不买账,连一滴雨都不下。刘文成笑着说:&我们都知道这是迷信,可是没办法呀,这都是被老天逼的。&
  后来村组合并后,他所在的北场组与其他两个村组共同搬迁到楚鲁湾,也就是现在的苏计组。村民们再没有在村子后面盖庙,而是想方设法寻找水源。&蒙牛爱心井&的落成,更是给他们吃了定心丸。
  &求人不如求己。现在人家北方新报社和蒙牛集团给咱们打了井,有了这么好的水,咱们再也不用求神拜佛了。&刘文成说。
  日子会越来越好
  在柏木井村柏木井组的村前头,有一片空地。看得出来,这里以前也是耕地,后来因为井里的水日益干涸,所以荒了。
  这两年,旗里支持镇里发展温室大棚,其他有水的村子都靠这个致了富,看得柏木井组的村民心里直痒痒,他们都想利用门前的这片荒地发展大棚种植。可是,因为缺水,村民的这个想法也只是一个梦想。今年,&蒙牛爱心井&打好后,村民们的美好愿望马上就能变成现实了。
  &今年我们打了这口井后,水源充足了。我们村的村委会商议,准备把门前的这500亩地全部再次用起来,发展成水浇地。然后,再搞温室大棚种植和肉羊养殖,我们的日子一定会过得越来越好。只要有水,我们就能发展生产。&柏木井村柏木井组的村民王春有些激动。
  &蒙牛爱心井&甘泉喷涌,开心的不仅是村民,石哈河镇的领导更加兴奋。石哈河镇副镇长张新告诉记者,有了爱心井,双盛美村苏计组和柏木井村柏木井组就有了发展前景。这几年,镇政府大力发展温室大棚种植,打算把这两个村组全部发展成大棚种植点,家家搞大棚种植,搞养殖,还可以精心打造农家院。那时,人均纯收入将增加3000元左右。
  爱心井解决了大问题
  从石哈河镇驱车行走20多分钟后,记者一行来到了柏木井村柏木井组。柏木井组有300多口人,人均年收入只有2000元。
  早已守候在村头的组长张二珍带领大家来到一口机井旁边。刻着&内蒙古民生工程蒙牛爱心井24#&几个大字的石碑旁,围坐着一群村民。
  见到有人来,村民们便七嘴八舌的议论开了:&这口井就是你们给我们投资打的吧?真是太谢谢你们了,给我们解决了大问题!&&你们不知道,自从打了这口井,我们这里的人心情可好了。&&&
  张二珍介绍,这口井修建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是村里人自发修建而成。那时候,没有机械,只能靠300多名村民用筐抬,手工砌,用了2个多月才把这眼深16.7米的机井打好。&那些年,这口井里的水好着呢,全村354口人,300多亩水地,全靠着它。&张二珍说,&虽然柏木井村地处贫困地区,可这里的村民过去从没因为缺水而发愁。&
  2000年以来,连年干旱,导致这里地下水位急速下降,井里的水一年不如一年,现在接近干枯,人畜饮水成了最大的问题。村子最西头的那户人家距离这眼井大约有2里地,人们每天都要挑着重五六十斤的水桶走上好几个来回担水。碰到人多的时候,挑水还得排队,排在最后的只能打点浑浊水,去晚了连浑浊水都喝不上。
  今年夏季,&蒙牛爱心井&项目正式落户柏木井村了,村里的人都欣喜若狂。经过村里人苦战20天的辛苦劳动,年久失修的机井再一次焕发青春。
  &水量充足吗?&记者问道。&绝对够,不但能满足我们300多口村民的吃水问题,还能解决这500亩地的浇水问题。&张二珍说。
  在张二珍的家里,他一拧开水龙头,立时流出了清澈的自来水。
  &以前用水很不方便,要去村里那口井去打水,根本不够用。现在好了,自来水&哗哗&地流,洗菜洗碗很方便,保证了饭菜干净卫生,爱心井为我们解决了大问题。&张二珍笑着说。(记者白忠义 通讯员梁震英)
版权所有@内蒙古社会扶贫工作促进会&&技术支持:&&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赛罕区昭乌达南路70号(中国农机研究院呼和浩特分院科研楼一楼)&&邮编:010010&&Email:当前位置: >
访石哈河镇党委书记石磊
发布时间:
09:12 & 作者:记者 菊娜 & 来源: 巴彦淖尔日报&&&&【字体: 】
  2016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中旗深入贯彻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做好这一年的工作意义重大。
  各苏木镇场将如何全面贯彻中央、自治区、市委和旗委的决策部署,深化对经济发展新常态的认识,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全力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近日,本报记者就此专访了各苏木镇场主要领导。从本期起,&直通中旗&专版开设《开局之年话发展&与苏木镇场领导面对面》栏目,陆续刊发访谈文章,集中报道各苏木镇场今年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思路、新目标、新举措,敬请关注。
  2016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也是&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作为一个发展转型中的乡镇,下一步如何在现有的基础上取得工作新突破?近日,记者专访了石哈河镇党委书记石磊。
  基层党建就是基层治理工作的&龙头&,石磊说,石哈河镇要牢牢把握从严治党这条主线,打牢基层党建工作根基。继续贯彻落实从严治党&1+3&制度体系,扎实开展&两学一做&学教活动,主动将党的建设工作融入到特色产业发展、&十个全覆盖&工程建设、精准扶贫的各方面和全过程,在扩大党组织覆盖面上下功夫,在突出党员教育管理上下功夫,在发挥农村党员作用上下功夫,全面提升石哈河镇党建整体水平。
  谈及如何打好&十个全覆盖&攻坚战,石磊说,石哈河镇上下以攻坚克难的决心推进各项工程进展,有序拆除已享受危改政策和拟搬迁入住新村、幸福互助院群众的5.24万平方米危旧房舍、2.93万米土院墙。投资4000万元,补贴拆除自主外出群众的4.51万平方米闲置危旧房屋。采取插花移民的方式,按照&四通、五化、六有&的标准,新建移民新村两个。按照住房26平方米、凉房7平方米、院落11平方米的标准,为全镇65周岁以上老年人打造总规模150户的幸福养老互助院两处。对常住户在30户以上且基础条件相对较好的23个村庄进行全面整治,完成剩余92个自然村的&五堆&清理工作,达到清理&五堆&全覆盖,切实改善农民生活条件。
  加强农村生产性基础设施建设是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有力支撑。石磊说,今年,石哈河镇要强化农田水利建设,积极争取土地整理项目,实施膜下滴灌工程3万亩以上。启动实施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工程1万亩,争取完成造林绿化500亩。争取实施7条全长147.3公里的水泥路建设工程和两条全长59公里的柏油路建设工程。争取实施&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19个,加强村级公益性基础设施建设。
  近年来,石哈河镇富农产业发展特色鲜明,设施农业发展势头良好,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石磊说,石哈河镇将着力提升设施农业发展质量,新建大棚200亩,示范推广两茬种植60座,推进温室蔬菜基地建设,实现种植效益最大化。推广舍饲、半舍饲肉羊养殖,以7个养殖新村、两个养殖加工园区及肉羊养殖专业合作社为依托,新建养殖棚圈540座。推动有机食品品牌化建设,加快土地集中收储和订单种植,扶持高塔梁、套宽等有机食品加工企业打造10万亩旱地有机农作物种植核心区,提升品牌影响力,开拓高端市场。采取&政府补一半、农户拿一半&的政策,补贴发放土豆良种6万斤,扩大&石哈河土豆&品牌影响力。当前位置:>>>>>>
乌拉特中旗党员干部联系群众服务基层纪实
【发布时间】日
& & & &【作者】菊娜
& & & &【来源】宣传部
&&& “把群众的冷暖挂在心上,乐群众所乐,忧群众所忧,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在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整个过程中,乌拉特中旗从领导干部到普通干部,投身生产第一线,深入基层,往实处走、往深处迈、往难处跑,积极联系群众服务基层。
干部下基层
&&& “当财壕、二羊倌两个设施农业园区是依托库区移民项目2013年底建成的,但是园区内的线路用的是以前的旧线路。大家对园区内线路老化问题反映非常强烈。回来后,要赶紧与电力部门协调,解决好这个问题。” 这是石哈河镇镇长陈刚的“民情日记”中的一段话。&&& 像这样的“民情日记”中旗的领导干部们人手一本,成了反映民情民生的“晴雨表”。&&& 近期,随着教育实践深入推进,我旗开展了领导干部定时走访记“民情日记”活动。旗委办、政府办、纪检委、组织部、宣传部等旗直单位及苏木镇的518名机关党员干部深入12个苏木镇(场)的91个嘎查村(社区)开展调研走访,直接到群众中听取意见建议,查摆“四风”问题。 为使“民情日记”中群众反映的问题落到实处,防止“纸上谈兵”,部分苏木镇还规范了管理制度,统一建立了首问责任、反馈处理、责任追究、检查落实等一系列制度,同时随时抽查干部们的“民情日记”,对日记中记录的问题进行总结、归类和专题分析,限时办理各类意见和建议,对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做到“件件有着落、件件有结果”,受到群众欢迎。
科技下基层
&&& 5月21日一大早,乌加河镇联丰奋斗村小广场上就红火起来,来自旗科技、农牧业、卫生等20多个部门的科技服务小分队,在这里设好咨询台,摆好宣传展板,把服务送到乡亲们的家门口。&&& “致富靠科技,咱们农民也得时常提高科技文化素质。”村民郝从荣说。他告诉记者,别看只是几本手册和宣传单,里面的内容可不简单,回去后自己还要好好看一看。&&& 旗科技局工作人员介绍说,现在农牧民用科技的意识强了,今天一上午他们就发放各类宣传资料手册1000余册,开展现场咨询、义诊义治260多人次。&&& 而在中旗像这样的送科技下乡服务随处可见。&&& 为了服务基层群众,早在年初旗农牧业局开展了“1+10”(即1个技术员指导10户农牧户)的科技帮扶活动。全旗101名农牧业技术指导员下乡进村,与1010户农牧民结成了科技帮扶对子,为农牧民提供及时、有效的科技服务。在春耕备耕期间,科技服务更是先行一步,组织农技人员深入到苏木镇嘎查村,向农民传授大棚蔬菜种植、大田管理等技术。同时结合当地主导产业和种植特色,开办专题培训班。据统计,期间,全旗累计培训农牧民达1.7万人(次)、技术骨干1600人(次),发放培训资料1.5万余份。
文化下基层
&&& 一辆大巴车,50多名业余文艺爱好者,走遍全旗11个苏木镇(场)和3家厂矿企业,为近万名基层群众送去精彩的文艺表演。连日来,我旗举办的“践行群众路线我们的中国梦文艺走基层民间文艺团体慰问演出”成为基层农牧民热议的话题。&&& “这样的节目以前只在电视上看过,现场看和电视上看感觉就是不一样。”德岭山镇大胜村张三宽说。&&& “演员都是咱们老百姓,感觉更亲切,更有家乡味儿。” 村民李润娥说。&&& 随团出行的中旗文体广电局局长田桂虎告诉记者,为了增加演出效果,演员们针对农村、牧区、企业观众的不同需求精心编排了三套节目。通过巡回演出的方式把这些具有民族民间特色、乡土文化气息浓厚的演出送到全旗各苏木镇和厂矿企业,为农牧民和一线的干部职工送去欢乐。&&& 据了解,我旗针对农牧区群众对文化的需求,精心策划了此次民间文艺团体慰问演出活动。从4月末开始,在全旗11个苏木镇(场)和3家厂矿企业巡回演出,有近万名基层群众受益。通过演出活动,展示了民族民间文化精髓,满足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营造积极向上的“文化走基层、文化惠民生”氛围,切实打通文化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附件下载:当前位置:>>>>>>
中旗石哈河镇备耕忙
巴彦淖尔市政府门户网站
  今年以来,在做好春耕贷款、农资储备等常规工作的同时,石哈河镇党委政府积极联系农业订单,开展科技下乡活动,大力推广使用有机肥,切实抓好春耕备耕工作。
  一是积极联系农业订单。为降低种植风险,切实增加农民收入,元月份,该镇积极与恒丰、和兴利等多个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开展规模化农业种植合作,积极引导种植户走“公司(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户”的路子,发展订单小麦、荞麦种植4万余亩,受益农户600余户。
  二是开展科技下乡活动。针对今春气候变化大的实际情况,该镇积极邀请旗、镇部分农业专家、技术员深入村组、田间地头,举办旱地小麦、荞麦、牧草等优质高产种植管理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群众种植技能。目前,全镇已举办各类农技培训3场次,培训农民400余人次。
  三是大力推广使用有机肥。为进一步促进旱作农业提质增效,提高有机食品品质和质量,石哈河镇以20万亩旱地小麦和莜荞麦有机食品种植基地为重点,积极引导农户使用农家肥,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耕地质量。(通讯员 张津瑞)
来源:巴彦淖尔日报&nbsp&nbsp&nbsp&nbsp&nbsp编辑:高也}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平南大洲镇镇长是谁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