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 后看图回答下面的问题问题,窦花声

麻烦老师解答: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武陵春 张先 秋染青溪天外水,风棹采菱还.波上逢郎密意传.语近隔丛莲.相看忘却归来路,遮日小荷圆.菱蔓虽多不上船.心眼在郎边.
(1)作者在词中抓住了哪些意象来表现秋天的特点?这些意象的描写在词中有什么作用?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菱蔓虽多不上船”这是为什么?与此句意境类似的句子还有吗?如果有,请写出来.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秋季里清澈的水,成熟的菱角,荷莲等.它们为一对恋人相爱相恋的故事营造了一个美丽而成熟的背景.(意对即可) (2)因为采菱的姑娘心里只有莲叶遮住的情郎,所以无心甚至都忘了采菱.另外还有“相看忘却归来路”一句与之意境类似,由此可见姑娘对情郎的一片痴情.(意对即可)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1)开放性题目,只要能够从一个方面简要分析,有理有据则可。(3分)示例:①描写景物生动活泼,层次分明。先由远到近:远景(林断、山明),描写远处林尽头,高山清晰可见;近景(竹隐墙、乱蝉、衰草),描写翠竹遮隐着墙头,小池塘旁长满枯草,蝉声四起。再由上而下地写景:上写白鸟在空中翻飞,下写红水,散发着幽微的清香。②写景动静结合,形象逼真。词中写林、竹、山是静景,但用了动词和开断、明、隐,使这些静景顿时栩栩如生;写动景乱蝉、翻空白鸟,通过这种动静结合方式,生动地描写出一幅夏末秋初美丽的图景。③写景有声、有色、有得,相映成趣。乱蝉描写雨后蝉的鸣叫;翻空白鸟与水红蕖,红白相映,色彩鲜明;细细香写出荷花散发出的淡淡清香。(此外,还可以从炼字、修辞、寓情于景等方面去分析,只要有理有据则可)(2)词中的景物都是“昨夜三更雨”后作者乘凉出游时的所见所闻,从表面看,似乎是作者感谢天公的深情厚意,使得自己度过了凉爽的一天。其实从“又”“浮生”等中隐隐可见作者被贬黄州后无所事事,得过且过,日复一日消磨岁月的无可奈何的失落情绪。(意思对即可4分)
请在这里输入关键词:
科目:高中语文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 明月如霜,好风如水,清景无限。曲港跳鱼,圆荷泻露,寂寞无人见。紞如三鼓,铿然一叶,黯黯梦云惊断。夜茫茫,重寻无处,觉来小园行遍。
&&& 天涯倦客,山中归路,望断故园心眼。燕子楼空,佳人何在?空锁楼中燕。古今如梦,何曾梦觉,但有旧欢新怨。异时对,黄楼夜景,为作浩叹。
(1)这首词的词牌是_________,词人即景感怀,抒发了_________。
&& (2)这首词在《东坡乐府》中极有艺术特色,请选其一点,作简要分析。
科目:高中语文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8分)
韩琦(宋)①
尽室林塘涤暑烦,旷然如不在尘寰。
谁人敢议清风价?无乐能过百日闲。
水鸟得鱼长自足,岭云含雨只空还。
酒阑何物醒魂梦?万柄莲香一枕山。
韩琦是北宋名相,他为官清廉正直,生活俭朴,不尚奢华,尤重保持晚节
18.从全诗看,首联有什么作用?
19.试简要分析颈联是如何写景抒情的?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2015届江西省高二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段考语文试卷(解析版)
题型: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8分)
韩琦(宋)①
尽室林塘涤暑烦,旷然如不在尘寰。
谁人敢议清风价?无乐能过百日闲。
水鸟得鱼长自足,岭云含雨只空还。
酒阑何物醒魂梦?万柄莲香一枕山。
韩琦是北宋名相,他为官清廉正直,生活俭朴,不尚奢华,尤重保持晚节
1.从全诗看,首联有什么作用?
2.试简要分析颈联是如何写景抒情的?
科目:高中语文
题型:阅读理解
(08年阜阳三中第一次摸底)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江楼感旧赵嘏 独上江楼思渺然, 月光如水水如天。同来望月人何处? 风景依稀似去年。⑴这首诗是一首典型的怀人之作,它的第一句就奠定了全诗的感情基调.简要分析它是如何奠定全诗基调的?⑵本诗以虚寓实,给人留下了广阔的想像空间.简要指出作者把哪些东西藏到了诗的背后。
科目:高中语文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8-9题。
蔡确(宋)①
&&& 纸屏石枕竹方床,手倦抛书午梦长。
&&& 睡起莞然成独笑,数声渔笛在沧浪。
&&& [注]①这是蔡确夏曰游车盖亭时所作的十首绝句中的一首,又题为《夏日登车盖亭》。车盖亭,位于北宋时安陆境
内,蔡确在哲宗元祜年间被贬到此地。
&&& ②蔡确,北宋人,神宗年间做了宰相。哲宗元祜二年(1087年)被罢,出知陈州,徙安州、邓州,又因《游车盖亭》诗语
涉讥讪朝廷而被追贬英州别驾、新州安置,后卒于贬所。
8.全诗描绘了什么样的生活场景?请做具体分析。(4分)
9.《楚辞·渔父》中道:“渔父莞尔而笑,鼓桤而去,乃歌日:‘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
& 兮,可以濯吾足。’遂去不复言。”此诗中用到了其中两个典故,请指出并说说用典的艺术效果。(4分)提问回答都赚钱
> 问题详情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临 江 仙欧阳修记得金銮同唱第,春风上国繁华。如今薄宦老天涯。十年歧路
悬赏:0&&答案豆&&&&提问人:匿名网友&&&&提问收益:0.00答案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临 江 仙欧阳修记得金銮同唱第,春风上国繁华。如今薄宦老天涯。十年歧路,空负曲江花。闻说阆山通阆苑,楼高不见君家。孤城寒日等闲斜。离愁难尽,红树远连霞。【注】欧阳修贬任滁州太守期间,一位同榜及第的朋友将赴任阆州(今四川阆中通判,远道来访,欧阳修席上作此词相送。词中的“曲江花”代指新科进士的宴会,“阆苑”指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小题1:这首词蕴含着丰富的情感,请简要概括。(3分小题2:前人评此词,称其“飘逸”。请结合“闻说阆山通阆苑,楼高不见君家”两句作简要赏析。(5分
发布时间:&&截止时间:
网友回答&(共0条)
回答悬赏问题预计能赚取&91.00元收益
回答悬赏问题预计能赚取&3.00元收益
回答悬赏问题预计能赚取&4.00元收益
回答悬赏问题预计能赚取&3.00元收益
回答悬赏问题预计能赚取&3.00元收益
回答悬赏问题预计能赚取&91.00元收益
回答悬赏问题预计能赚取&4.00元收益
回答悬赏问题预计能赚取&3.00元收益
回答悬赏问题预计能赚取&1.00元收益
回答悬赏问题预计能赚取&1.00元收益
回答悬赏问题预计能赚取&3.00元收益
回答悬赏问题预计能赚取&2.00元收益
回答悬赏问题预计能赚取&3.00元收益
回答悬赏问题预计能赚取&2.00元收益
回答悬赏问题预计能赚取&3.00元收益
回答悬赏问题预计能赚取&91.00元收益
回答悬赏问题预计能赚取&3.00元收益
回答悬赏问题预计能赚取&91.00元收益
回答悬赏问题预计能赚取&4.00元收益
回答悬赏问题预计能赚取&1.00元收益
回答悬赏问题预计能赚取&1.00元收益
回答悬赏问题预计能赚取&3.00元收益
回答悬赏问题预计能赚取&1.00元收益
回答悬赏问题预计能赚取&1.00元收益
回答悬赏问题预计能赚取&4.00元收益
回答悬赏问题预计能赚取&3.00元收益
回答悬赏问题预计能赚取&3.00元收益
回答悬赏问题预计能赚取&1.00元收益
回答悬赏问题预计能赚取&3.00元收益
回答悬赏问题预计能赚取&91.00元收益
回答悬赏问题预计能赚取&3.00元收益
回答悬赏问题预计能赚取&3.00元收益
回答悬赏问题预计能赚取&51.00元收益
回答悬赏问题预计能赚取&51.00元收益
回答悬赏问题预计能赚取&3.00元收益
回答悬赏问题预计能赚取&3.00元收益
回答悬赏问题预计能赚取&3.00元收益
回答悬赏问题预计能赚取&1.00元收益
回答悬赏问题预计能赚取&1.00元收益
回答悬赏问题预计能赚取&1.00元收益
回答悬赏问题预计能赚取&3.00元收益
回答悬赏问题预计能赚取&22.00元收益
回答悬赏问题预计能赚取&22.00元收益
回答悬赏问题预计能赚取&2.00元收益
回答悬赏问题预计能赚取&1.00元收益
你可能喜欢的
[] [] [] [] [] [] [] [] [] [] [] []
请先输入下方的验证码查看最佳答案
图形验证:(1)开放性题目,只要能够从一个方面简要分析,有理有据则可。(3分)示例:①描写景物生动活泼,层次分明。先由远到近:远景(林断、山明),描写远处林尽头,高山清晰可见;近景(竹隐墙、乱蝉、衰草),描写翠竹遮隐着墙头,小池塘旁长满枯草,蝉声四起。再由上而下地写景:上写白鸟在空中翻飞,下写红水,散发着幽微的清香。②写景动静结合,形象逼真。词中写林、竹、山是静景,但用了动词和开断、明、隐,使这些静景顿时栩栩如生;写动景乱蝉、翻空白鸟,通过这种动静结合方式,生动地描写出一幅夏末秋初美丽的图景。③写景有声、有色、有得,相映成趣。乱蝉描写雨后蝉的鸣叫;翻空白鸟与水红蕖,红白相映,色彩鲜明;细细香写出荷花散发出的淡淡清香。(此外,还可以从炼字、修辞、寓情于景等方面去分析,只要有理有据则可)(2)词中的景物都是“昨夜三更雨”后作者乘凉出游时的所见所闻,从表面看,似乎是作者感谢天公的深情厚意,使得自己度过了凉爽的一天。其实从“又”“浮生”等中隐隐可见作者被贬黄州后无所事事,得过且过,日复一日消磨岁月的无可奈何的失落情绪。(意思对即可4分)
请在这里输入关键词:
科目:高中语文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 明月如霜,好风如水,清景无限。曲港跳鱼,圆荷泻露,寂寞无人见。紞如三鼓,铿然一叶,黯黯梦云惊断。夜茫茫,重寻无处,觉来小园行遍。
&&& 天涯倦客,山中归路,望断故园心眼。燕子楼空,佳人何在?空锁楼中燕。古今如梦,何曾梦觉,但有旧欢新怨。异时对,黄楼夜景,为作浩叹。
(1)这首词的词牌是_________,词人即景感怀,抒发了_________。
&& (2)这首词在《东坡乐府》中极有艺术特色,请选其一点,作简要分析。
科目:高中语文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8分)
韩琦(宋)①
尽室林塘涤暑烦,旷然如不在尘寰。
谁人敢议清风价?无乐能过百日闲。
水鸟得鱼长自足,岭云含雨只空还。
酒阑何物醒魂梦?万柄莲香一枕山。
韩琦是北宋名相,他为官清廉正直,生活俭朴,不尚奢华,尤重保持晚节
18.从全诗看,首联有什么作用?
19.试简要分析颈联是如何写景抒情的?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2015届江西省高二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段考语文试卷(解析版)
题型: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8分)
韩琦(宋)①
尽室林塘涤暑烦,旷然如不在尘寰。
谁人敢议清风价?无乐能过百日闲。
水鸟得鱼长自足,岭云含雨只空还。
酒阑何物醒魂梦?万柄莲香一枕山。
韩琦是北宋名相,他为官清廉正直,生活俭朴,不尚奢华,尤重保持晚节
1.从全诗看,首联有什么作用?
2.试简要分析颈联是如何写景抒情的?
科目:高中语文
题型:阅读理解
(08年阜阳三中第一次摸底)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江楼感旧赵嘏 独上江楼思渺然, 月光如水水如天。同来望月人何处? 风景依稀似去年。⑴这首诗是一首典型的怀人之作,它的第一句就奠定了全诗的感情基调.简要分析它是如何奠定全诗基调的?⑵本诗以虚寓实,给人留下了广阔的想像空间.简要指出作者把哪些东西藏到了诗的背后。
科目:高中语文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8-9题。
蔡确(宋)①
&&& 纸屏石枕竹方床,手倦抛书午梦长。
&&& 睡起莞然成独笑,数声渔笛在沧浪。
&&& [注]①这是蔡确夏曰游车盖亭时所作的十首绝句中的一首,又题为《夏日登车盖亭》。车盖亭,位于北宋时安陆境
内,蔡确在哲宗元祜年间被贬到此地。
&&& ②蔡确,北宋人,神宗年间做了宰相。哲宗元祜二年(1087年)被罢,出知陈州,徙安州、邓州,又因《游车盖亭》诗语
涉讥讪朝廷而被追贬英州别驾、新州安置,后卒于贬所。
8.全诗描绘了什么样的生活场景?请做具体分析。(4分)
9.《楚辞·渔父》中道:“渔父莞尔而笑,鼓桤而去,乃歌日:‘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
& 兮,可以濯吾足。’遂去不复言。”此诗中用到了其中两个典故,请指出并说说用典的艺术效果。(4分)答案:解析:
  (1)答案:本词分为两个层次。上片写现实,也自写心境,勾画出一个浪迹江湖的奇士形象,目的是写他豪放不羁的生活和心中的不平。下片写梦境,写远望故国时百感交集的心情及壮志难酬而壮心犹在的复杂感情,悲愤而激昂。
  (2)答案:全词处处交织在壮志难酬而壮心犹在的复杂感情之中,故悲愤而激昂,相应地,词笔亦极驰骋。从行迹写到内心,从现实写到梦想。从“钓鳌客”“五湖秋”“风波摇荡”“湖海豪气”“盆倾一雨”“瓦鸣沟”到“百川流”,一气呵成,所有的景象汇合成了一股汹涌的狂流,使人感到作者心潮澎湃,起伏万千,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
  (1)分析:本题考查理解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能力层级为C级。解读“思想内容”应通过诗歌形象特别是“诗人形象”,理清作者情感发展脉络来达成。本词上片为现实,写诗人行踪,下片为梦境,写作者内心,梦境是内心的折射。这样一来,答案就顺理成章出来了。
  (2)分析:本题考查对诗歌的评价鉴赏能力。能力层级为E级。分析情感,可引导考生通过“形象”即诗歌意象来品味与体验。如“钓鳌客”“五湖秋”“风波摇荡”“湖海豪气”来确定作者思想感情基调,同时借助“梦中原”“挥老泪”“怅望故园愁”等词句品读作者悲愤而又豪情四溢的双重情感来,所以说是“悲愤而激昂”。
请在这里输入关键词:
科目:高中语文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水调歌头& 登多景楼①
寒眼乱空阔,客意不胜秋。强呼斗酒发兴,特上最高楼。舒卷江山图画,应答龙鱼悲啸,不暇顾诗愁。风露巧欺客,分冷入衣裘。
忽醒然,成感慨,望神州。可怜报国无路,空白一分头。都把平生意气,只做如今憔悴,岁晚若为谋!此意仗江月,分付与沙鸥。
注①多景楼,位于镇江北固山。②杨炎正,南宋词人,与辛弃疾交谊甚厚,多有酬唱。
(1)从全词来看,诗人“强呼斗酒发兴”的具体原因有哪些?
(2)“风露巧欺客”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此意仗江月,分付与沙鸥”蕴含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2011年度苏、锡、常、镇四市高三教学情况调查考试语文试题
题型: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水调歌头&登多景楼①杨炎正②寒眼乱空阔,客意不胜秋。强呼斗酒发兴,特上最高楼。舒卷江山图画,应答龙鱼悲啸,不暇顾诗愁。风露巧欺客,分冷入衣裘。忽醒然,成感慨,望神州。可怜报国无路,空白一分头。都把平生意气,只做如今憔悴,岁晚若为谋!此意仗江月,分付与沙鸥。注①多景楼,位于镇江北固山。②杨炎正,南宋词人,与辛弃疾交谊甚厚,多有酬唱。(1)从全词来看,诗人“强呼斗酒发兴”的具体原因有哪些?(4分)(2)“风露巧欺客”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此意仗江月,分付与沙鸥”蕴含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6分)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学年河南省高三定位考试语文试卷(解析版)
题型: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题目。
&&&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词的上阕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5分)
2.造成“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的原因是什么?请结合诗句简析。(6分)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2011年度苏、锡、常、镇四市高三教学情况调查考试语文试题
题型: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水调歌头& 登多景楼①
寒眼乱空阔,客意不胜秋。强呼斗酒发兴,特上最高楼。舒卷江山图画,应答龙鱼悲啸,不暇顾诗愁。风露巧欺客,分冷入衣裘。
忽醒然,成感慨,望神州。可怜报国无路,空白一分头。都把平生意气,只做如今憔悴,岁晚若为谋!此意仗江月,分付与沙鸥。
注①多景楼,位于镇江北固山。②杨炎正,南宋词人,与辛弃疾交谊甚厚,多有酬唱。
(1)从全词来看,诗人“强呼斗酒发兴”的具体原因有哪些?(4分)
(2)“风露巧欺客”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此意仗江月,分付与沙鸥”蕴含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6分)
科目:高中语文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登多景楼①
寒眼乱空阔,客意不胜秋。强呼斗酒发兴,特上最高楼。舒卷江山图画,应答龙鱼悲啸,不暇顾诗愁。风露巧欺客,分冷入衣裘。
忽醒然,成感慨,望神州。可怜报国无路,空白一分头。都把平生意气,只做如今憔悴,岁晚若为谋!此意仗江月,分付与沙鸥。
【注】①多景楼,位于镇江北固山。②杨炎正,南宋词人,与辛弃疾交谊甚厚,多有酬唱。
(1)从全词来看,诗人“强呼斗酒发兴”的具体原因有哪些?
(2)“风露巧欺客”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此意仗江月,分付与沙鸥”蕴含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唐诗宋词精选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