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门上广告贴用什么清除的基督教牌子叫什么

自家大门正对的邻居家大门贴基督教的图,怎么办_百度知道
自家大门正对的邻居家大门贴基督教的图,怎么办
这对我家有影响吗,并且邻居家是信基督或是天主的吧我家的大门与邻居家大门正对着?怎么办呢,大门口贴了一张图
提问者采纳
基督教图应该没关系 要是放镜子好像就不好 这个图应该问题不大吧 这样 你要是觉得心里实在不舒服看着 你就在你家门上边放个小镜子 这样就没什么事了 即使有不好的预兆也会让镜子给反回去的(听老人家这样讲)
提问者评价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基督教的相关知识
其他10条回答
不舒服看着..各种教图都应该没关系的,你也搞个什么贴上..有损邻居关系放镜子不好.
呵呵,我是基督徒。我实实在在告诉你,我所信的,是真神。所以,贴图不贴图根本没有什么影响的问题,真正有关系的,是你的生命!是你的信!耶稣爱你,愿你得救!
该放心,别忧虑。肯定没有不好的。不同其他迷信的,基督教完全是教导人归正、学义等,没有邪恶。
没事!就算你不信主,主也不会对人做什么坏事不是。你想贴就贴个福字对联什么的,别挂镜子。挂镜子不仅没用,对门还不高兴。
放心,主是公平的,您信不信都会保佑您的
没关系,你正常生活就是了。如果说真怕对你家有影响,而且你的邻居又是一位或者全家是敬虔的基督徒,那么上帝在保护他家的时候连你家也可能也是受保护的范围之内。愿上帝的灵能感动你归向上帝,愿上帝与你同在。
没有什么影响的,基督教信的是神,又不是什么邪魔歪道,对基督教信徒而言,是不应该拜偶像的,所以,基督徒不知道神的形象是什么样的,有时候就会弄张图阿什么的,那不代表什么,也没有任何意义。
没影响!上帝是圣洁,慈爱,公义的真神。即使是天主教,他们是信奉耶稣的母亲马利亚,也没有影响。希望你今后对基督教有更多了解!
我是基督徒,这个图对你或者你家都没什么影响,不要挂镜子什么的,挂镜子对你的邻居没什么影响,还可能会影响邻里关系,更可能对你自己家不好
上一帝是个灵,拜上一帝的需要用心灵和诚实来敬拜上一帝,三位一体的上一帝是道路、真理、生命,需要人一生不断的追求,这和挂图、带十字架等外表装饰都没关系。人是看外表,但是上一帝是看内心。如果你的邻居有这种信仰,那么他应该会有内在的生命的改变的。所以不用担心,早晚有一天,他的好行为会让你对他刮目相看的。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自己家建房子,老婆和我都是虔诚的基督教徒。窗户上挡板和阳台上当板上边沿上,想贴粘一些石龙石风。基督_百度知道
自己家建房子,老婆和我都是虔诚的基督教徒。窗户上挡板和阳台上当板上边沿上,想贴粘一些石龙石风。基督
想贴粘一些石龙石风,老婆和我都是虔诚的基督教徒自己家建房子。窗户上挡板和阳台上当板上边沿上。基督教家庭可以粘贴吗
提问者采纳
圣经上启示录明说
撒旦就是那古蛇
也是那大龙。我们再来说石龙石凤?希望它保佑你吗。因为我们的神是独一的真神,神所喜悦的我们就做,不绊倒弟兄姊妹的缘故
就不用那些石龙石凤来装饰,并且为着爱神的缘故?如果是这样那就不要粘,神所不喜悦的我们就不做,那完全可以用别的代替装饰?若是这样,你把石龙石凤当做什么呢。你还是以石龙石凤当做修饰品吗?偶像吗,憎恶一切的偶像,那么我们的心就应该向着神既然是虔诚的基督徒。所以我的意见是
用石鸡石风行吗?
为什么要用这些呢??
用风景图不可以吗?
不粘不美观,要粘唯一的选择就是石风石鸡了 。
虔诚的基督徒啊,中国是一个偶像林立的国家,所以我们尽量不要用那些动物来美观,以免自己跌倒,也绊倒别人。为神为主
舍弃一点吧
若是只想美观
一定还有别的办法代替的
可以有鱼吗
你自己看着办吧,最好不用动物。
在你的指点下,我房子上啥动物我也没有粘贴。现在我建的院子院墙的一角 ,有点冲路。我想粘贴一个“”泰山石敢当“”行吗?
是什么意思啊?泰山石敢当
是什么意思啊?是迷信吗?还是什么啊?只有一位神,只有一位主,与我们同在的是圣灵,不要怕,只要信!
提问者评价
太给力了,你的回答完美解决了我的问题!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基督教徒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基督教分为三大派:天主教、东正教和新教(新教各派在中国统称耶稣教、基督教),其中天主教是第一大教派,。基督教的核心是信仰上帝(天主)。
教义的主要内容包括:上帝创造天地万物;按上帝旨意,耶稣降身人世,被钉死在十字架后,又复活升天,成为救世主(即基督);圣父、圣子、圣灵(圣神)三位结成一体;人类由于亚当犯罪(原罪)和本人犯罪(本罪)而不能自救,耶稣之死担当了罪过,信徒和灵魂得到拯救;人都要接受神的审判,善者升天堂,恶者下地狱。天主教除了上述基督教各派共有的信仰外,特别崇敬圣母玛利亚,信徒尊之为天主之母,歌功颂德。天主教要求信徒严守十诫。天主教教徒须坚持一生中举行以下七种仪式:圣洗、坚振、圣体(圣餐)、告解(悔罪)、婚配、神品(圣职)和终傅。他们对于圣代节、复活节、圣灵降临节等宗教节日十分重视,每逢星期日和重大宗教节日,教徒们是一定要去教堂作弥撒的。
基督教发源于公元1世纪巴勒斯坦(旧称:迦南地)的耶路撒冷地区犹太人社会,并继承希伯来圣经为基督教圣经旧约全书。&&&
基督教的核心人物耶稣,出生在犹太的伯利恒,母亲名叫玛利亚。基督教发端于1世纪巴勒斯坦地区犹太人的生活和信仰环境,1至5世纪基督教创立并从以色列传向希腊罗马文化区域。313年,君士坦丁大帝颁布米兰诏书,基督教成为罗马帝国所允许的宗教。391年,罗马皇帝狄奥多西一世宣布它为国教。按照基督教经典的说法,基督教的创始人是耶稣,他30岁左右(公元一世纪30年代)开始在巴勒斯坦地区传教。耶稣声称,他的来临不是要取代犹太人过去记载在旧约圣经的律法,而是要成全它。耶稣思想的中心,在于“全心、全灵、全意、全力爱天主在万有之上”及“爱人如己”两点。耶稣出来传道,宣讲天国的福音,劝人悔改,转离恶行。他的教训和所行的神迹,在民众中得到极大的回应。
基督教提倡认罪悔改、饶恕、重生、与神同工、包容。敬
仰并感恩基督(指对神的儿子耶稣基督进行感恩,他为拯救人类的罪恶而死),基督教号召自由、民主、仁义、义气与道义。消除内心的不良欲望,对犯下的过错和自身的罪恶进行忏悔,净化心灵。
基督教占全世界有信仰人口的
40.21%。基督教与伊斯兰教、佛教并称世界三大宗教。全球共有21-26亿人口信仰基督教,占世界总人口30%-37%,为全球信仰人数最多的宗教。
基督是“基利斯督”的简称,意思是上帝差遣来的受膏者,为基督宗教对耶稣的专称。基督宗教是信奉耶稣基督为救主的各教派的统称。该教与佛教、伊斯兰教并称世界三大宗教。于公元1世纪由巴勒斯坦拿撒勒人耶稣创立。他是上帝的独生子,为圣灵感孕童贞女玛丽亚而降生;他曾行过很多神迹,让瞎子复明,跛子行走,死人复活,但是因为犹太公会不满耶稣基督自称为上帝的独生子、唯一的救赎主,把他交给罗马统治者钉死在十字架上;死后第三天复活,显现于诸位门徒,复活第40天后升天;还会于世界末日再度降临人间,拯救人类,审判世界。被12使徒中的犹大叛徒出卖并受难,受难日为星期五,最后的晚餐连耶稣有13人,所以在西方,13是人们忌讳的数字,并且与星期五一起视为凶日。
基督教三大教派均承认,即上帝创世说,原罪救赎说,天堂地狱说。《圣经》,由《旧约全书》和《新约全书》两部分组成,是基督教的经典。十字架是基督教的标志。
基督教的教义之一就是三位一体。上帝被当作是创造了世界的永恒圣父,解救了世界的圣子,以及帮助了人类的圣灵。三位一体是很难理解的,因为它并不意味着三个不同的神,圣父、圣子、圣灵为同一本体(本性),却是三个不同的位格。
上帝(神):基督教信仰圣父、圣子、圣灵三而一的上帝。上帝是三位一体——圣父是万有之源造物之主,圣子是太初之道而降世为人的基督耶稣,圣灵受圣父之差遣运行于万有之中、更受圣父及圣子之差遣而运行于教会之中。但这三者仍是同一位上帝,而非三个上帝——三位格、一本体,简称三位一体。人们理解上帝只能根据上帝的有形的形象来感知上帝,实际上还要透过上帝的形象感受宇宙万有。
&&&&&&&&&&&&&&&&&&&&&&&
圣父、圣子、圣灵三位一体
创造:基督教认为上帝创造了宇宙(时间和空间)万物,包括人类的始祖。
罪:亚当与夏娃在伊甸园中违逆上帝出于爱的命令,偷吃禁果,想要脱离造物主而获得自己的智慧,从此与上帝的生命源头隔绝,致使罪恶与魔鬼纒身,而病痛与死亡则为必然的结局。后世人皆为两人后裔,生而难免犯同样的罪,走上灭亡之路。
救赎:人生的希望在于信奉耶稣基督为主,因他在十字架上的赎罪,并他在三日后从死里复活,使悔改相信他的人一切的罪皆得赦免,并得到能胜过魔鬼与死亡的永远生命。
灵魂与永生:人有灵魂,依生前行为,死后受审判,生前信仰基督者,得靠基督进入永生。怙恶不悛者,将受公义的刑罚与灭亡。世界或许会有末日,但在上帝所造的新天新地中,却是永生常存。
上帝的独生子化身成人,以其在十架受死替人赎罪,背负人离弃上帝的罪,使人与上帝重新修和。
上帝本身、上帝的意志和上帝的话语自我显示并在人间的传播。启示是上帝的恩赐。基督徒根据启示认识上帝和信仰上帝。
&& (一)《旧约》中的“摩西十诫”
&&& 原文:
第一诫除了我以外,你不可有别的主。(3节)
第二诫不可为自己雕刻偶像,也不可作什么形像仿佛上天、下地,和地底下、水中的百物。不可跪拜那些像,也不可侍奉他,因为我上帝—你的主是忌邪的主。恨我的,我必追讨他的罪,自父及子,直到三四代;爱我、守我诫命的,我必向他们发慈爱,直到千代。(4-6节)
第三诫 不可妄称上帝—你主的名;因为妄称上帝名的,上帝必不以他为无罪。(7节)
第四诫当记念安息日,守为圣日。六日要劳碌作你一切的工,但第七日是向上帝—你主当守的安息日。这一日你和你的儿女、仆婢、牲畜,并你城里寄居的客旅,无论何工都不可作;因为六日之内,上帝造天、地、海,和其中的万物,第七日便安息,所以上帝赐福与安息日,定为圣日。(8-11节)
第五诫 当孝敬父母,使你的日子在上帝—你主所赐你的地上得以长久。(12节)
第六诫 不可杀人。(13节)
第七诫 不可奸淫。(14节)
第八诫 不可偷盗。(15节)
第九诫 不可作假见证陷害人。(16节)
&第十诫 不可贪邻居的房屋;也不可贪邻居的妻子、仆婢、牛驴,和他一切所有的。(17节)
天主教、新教(路德宗)
第一诫钦崇天主在万有之上。
第二诫 毋呼天主圣名以发虚誓。
第三诫 守瞻礼主日。
第四诫 孝敬父母。
第五诫 毋杀人。
第六诫 毋行邪淫。
第七诫 毋偷盗。
第八诫 毋妄证。
第九诫 毋愿他人妻。
第十诫 毋贪他人财物。
新教(安立甘宗)、(加尔文宗)
第一条不可拜上帝以外的主。
第二条 不可制造偶像与拜偶像。
第三条 不可妄称上帝的名字。
第四条 当纪念安息日守为圣日。
第五条 应孝敬父母。
第六条 不可杀人。
第七条 不可奸淫。
第八条 不可偷盗。
第九条 不可作假见证。
第十条 不可贪心。
&& (二)基督教的伦理:
1.「不可杀人」---尊重人的生命(马太福音 5:21-26)
2.「不可奸淫」---脱离情欲来的败坏,走向圣洁,敬畏圣洁、公义的神 (马太福音 5:27-30)
3.「若非淫乱,不可离婚」---上帝所设立的婚姻,二人成为一体(马太福音 5:31-32)
4.「不可起誓」---敬畏上帝,尊重真理 (马太福音 5:33-37)
5.「不可报复」---放下自我,学会饶恕;宽恕一切愿意悔改的人,伸冤在神 (马太福音 5:38-42)
6.「爱仇敌」---爱神,爱人如己,但不纵容犯罪 (马太福音 5:43-48)
& (三)基督教道德的核心是爱,原则是爱神与爱人的统一。
“要尽心尽性尽意爱主,你的上帝。这是诫命中第一的,也是最大的。其次也相仿,就是要爱人如己。这两条诫命,是律法和先知一切道理的总纲。"
&&& 圣经产生
《圣经》是基督教的经典,是其教派信仰的最高权威,是其教义、神学、教规、礼仪等的依据。信仰者认为《圣经》各卷是在长达1600多年的时间里,由不同作者,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不同环境中陆续记录下来的上帝的启示,所以把它奉为教派信仰和社会生活的准则。起初是犹太教徒,后来是基督徒把这些“上帝启示”的记录汇编成书,称之为《标准书》,《圣经》全书66卷,分为两大部分。把耶稣降生之前成典的各卷称之为《旧约标准书》(后称《旧约全书》)。耶稣降生之后,标志着开创了一个新的时代,所以成典的各卷称之为《新约标准书》。
(后称《新约全书》)。所谓“约”是指耶和华上帝与人之间订立的“盟约”。犹太教和基督教都相信古以色列人在逃出埃及时曾在西乃半岛南部的西乃山与上帝订立了一个“盟约”――《西乃盟约》,其核心即《上帝十诫》。圣经虽然是一部教派经典,但它还是一部文化巨著,是研究了解西方文化的丰富宝藏。
&&& 旧约全书
《旧约全书》原是犹太教的经典,基督教接受它为自己经典的一部分。全书39卷。按其内容可分为四大类:律法书、历史书、先知书和智慧书。
&&& 新约全书
《新约全书》是基督教自身产生的经典。全书共27卷,按其内容可分为四类:福音书、历史书、使徒书信、启示录。《新约全书》各卷的定型为原始基督教脱离犹太教成为一个独立宗教提供了必要条件。福音书4卷包括《马太福音》、《马可福音》、《路加福音》、《约翰福音》。历史书主要是《使徒行传》。使徒书信21卷包括保罗、彼得、约翰、雅各、犹大诸使徒写给几个地方教会或个人的信件,还有一封希伯来书作者不明,新约分《保罗书信》14卷、《公函》7卷。先知书1卷《启示录》。
基督教的基本经典是《圣经》,分为《旧约全书》和《新约全书》两大部分。天主教、东正教、新教的圣经并不完全一致,个别内容稍有出入。(在中国内地新教多数都是用和合本圣经(简称为神版圣经)
《旧约全书》即犹太教的《希伯来语圣经》,是基督教承自犹太教的,但因为采用的译本不同,《旧约全书》和《希伯来圣经》书目的顺序也不尽相同。天主教的圣经在旧约正典(39卷)基础上多了数篇《塔纳赫》跟基督教新教《旧约》都没有的数篇经卷,就是众所周知的“旁经”。旧约在《摩西五书》之后是历史书,天主教和东正教的历史书增加了《多俾亚传》、《友弟德传》、《玛加伯上》、《玛加伯下》4卷,其次又在文集中增加了《智慧篇(所罗门的智慧书)》、《德训篇(便西拉的智慧书)》。
&&& 基督起源
犹太地区是广义基督教的发源地,是最早且最古老的教派之一。
《旧约全书》或称《犹太教圣经》是亚伯拉罕,犹太列祖之父,信奉的唯一神YHWH(旧译耶和华)与亚伯拉罕的后裔达成的“圣约”,也就是犹太人与耶和华的圣约,亦称“亚伯拉罕之约”,亚伯拉罕与其十二子为基督宗教创始人及奠基人。这个圣约的内容是耶和华承诺亚伯拉罕的后裔(指上帝的选民)将来会被降临的弥赛亚所救赎,这群选民的聚集形成为属灵的国度,这个属灵国度就是现在所说的犹太教会,基督教会的前身。
“耶和华对亚伯拉罕说,你要离开本地,本族,父家,往我所要指示你的地去。我必叫你成为大国,我必赐福给你,叫你的名为大,你也要叫别人得福。为你祝福的,我必赐福与他。那咒诅你的,我必咒诅他,地上的万族都要因你得福。”这句经文正是对后来将来基督降临的印证。
亚伯拉罕的后裔因为大饥荒而流亡到埃及,在耶和华的先知摩西带领下前往应许之地,耶和华在与亚伯拉罕达成的契约的基础上又增加了十诫以及律法,又称《摩西五经》,包括《创世记》、《出埃及记》、《利未记》、《民数记》、《申命记》。
后来撒母耳为扫罗抹油,承认他为以色列的首位国王,是耶和华指定的国王。扫罗和大卫在应许之地建立了以色列王国。大卫之子所罗门死后,以色列分裂为2个国家,北国以色列和南国犹大,最后由于后续的数代国王都违反耶和华的律法,所以神就将北国交于亚述人的手中,南国交于巴比伦人的手中,第一圣殿也被巴比伦所毁灭。后来波斯国王居鲁士释放了巴比伦之囚的犹太人,先知尼希米和以斯拉重建并改革了犹太教,期待弥赛亚再次降临拯救以色列人,重建以色列王国。
之后的先知们逐渐强化对耶和华圣约的敬畏和一神论,耶和华从亚伯拉罕的神变成了普世的上帝,巴比伦之囚是因为以色列人背叛了上帝,但以色列人是的上帝选民,是超越其他民族的,耶和华将审判以色列人的邻居。正如在巴比伦的以赛亚(赛45:21-25)所说:“......除了我以外,再没有神。我是公义的上帝,又是救主,除了我以外,再没有别的神。地极的人都当仰望我,就必得救。因为我是神,再没有别神。……以色列的后裔,都必因耶和华得称为义,并要夸耀。”圣经预言“以色列在万国中被抛来抛去,却不至灭亡。”从以色列亡国,流亡,复国,对抗阿拉伯世界的事实中,可见其准确性。
因为犹太人在叙拉古王朝的希腊人统治下没有宗教自由,西元前140年,玛加伯家族(亦称马加比家族)起义赶走了希腊人并建立了哈斯摩尼王朝。由于对旧约理解和政治立场的差异,犹太人又分化为强调律法传统的法利赛人和以祭司长为中心的撒都该人,还有一个拒绝耶路撒冷祭司权威的异见者在旷野组成的爱色尼教派。
《新约全书》是基督徒(此处指基督教所有教派的教徒)与他们所信仰的神子耶稣基督达成的新圣约,以取代了先知亚伯拉罕和摩西与耶和华达成的旧约。新约分为四部分:四福音书、保罗书信、大公书信和启示录。
福音书被认为是记载耶稣的言行和生平,福音书所描绘的耶稣基督符合了旧约的先知们对弥赛亚特征的预言。因此,耶稣被他的信徒认为是耶和华派来的救赎主,是神独生子。
保罗(亦称圣保罗或使徒保罗)强调信耶稣得永生,耶稣用血与人类立了新约,旧约也就因此得到印证。于是,通过保罗神学的改造,“公义的神”耶和华被“圣洁仁爱的神”耶稣所体现出来。神是良善的,出于对世界的爱而为了他选民的原罪和本罪而钉十字架,用他的血洗清了选民的罪,通过信仰耶稣是神子以及耶稣死而复活,人类就能进入天国,重新与神在一起。因为神让耶稣复活了,所以信靠耶稣的人死后也能复活。保罗强调:“若基督没有复活,我们所传的便是枉然,你们所信的也是枉然。”
《启示录》据说是耶稣的门徒约翰所写的,主要是对未来的预警,包括对世界末日的预言:接二连三的大灾难,世界朝向毁灭发展的末日光景,并描述最后审判,重点放在耶稣的再来。
&&& 教会标志
(1)、十字架:源于拉丁文Crux,意为“叉子”。耶稣受难的刑具,由两根木料相交叉而成,形状近于汉字“十”,故汉译作“十字架”。天主教相信,耶稣为救赎人类,被钉十字架而死,故尊十字架为信仰的标记。教会以十字架为神圣的记号——圣号。信教人在行各种神功,如进堂、出堂、祈祷前后和饭前饭后、睡觉前起床后以及遇险、受诱惑时都要划十字。十字架在教会的各种场所、信徒家中以及在教会组织的标志、礼仪用品、圣书圣物上随处可见。十字架的式样很多,最常见的有竖长横短的拉丁字架及正十字形的希腊十字架。
(2)、苦像:凡带有耶稣被钉雕像的十字架称为“苦像”。在苦像上端十字架竖木上有一个牌子,牌上有“INRI”四个字母,这是拉丁文JesusNazarenusRexIudeorum的缩写,意思是“纳匝肋人耶稣,犹太人的君王”。根据《若望福音》记载,耶稣被判钉十字架时,比拉多写了一个牌子,放在十字架上端。(若19:19)这在当时是耶稣的罪状牌,以后,教会认为这牌子上的话实际说明了耶稣的真正身份。教会举行弥撒时,在教堂“弥撒间”或祭台上,必须有苦像,以表明弥撒圣祭是耶稣加尔瓦略山十字架祭献的重演。在圣周五“主受难节”的礼仪中,教友们朝拜十字架时都要“亲苦像”;平常信友们也有“亲苦像”的热心习惯。
  (3)、圣号:除十架被称为“圣号”外,天主教的“圣号”还有两种,一种是“JHS”与一个“拉丁十字架”的组合,另一种是“X”与“P”的组合。在“JHS”中间加一个“拉丁十字架”:“JHS”是拉丁文“Jesus(耶稣)Hominum(人类的)Salvator(救主)”的缩写;十字架表示耶稣死于十字架上救赎了人类。在X上加P:它代表“基督”,是希腊文“基督”一词开头的两个字母,也可以译成Paxchristus,即“在基督内平安”。这两种“圣号”在教堂门上、礼仪服饰、经本及祝圣用的大面饼上都可以看到。
  (4)、A和Ω:希腊文字母首、末二字,念作“阿尔法”、“敖默加”,意为“元始”和“终末”。圣经《默示录》第一章8节:“我是‘阿尔法’和‘敖默加’,那今在、昔在及将来永在的全能者天主这样说。”因此,教会用A和Ω表示天主是万物的根源与归宿。
  (5)、鱼:在天主教的艺术中,经常用“鱼”代表基督。这个标志源于希腊文“鱼”一词是希腊文“耶稣、基督、天主、儿子、救世主”五个词的缩写,其中I代表耶稣、x代表基督、Θ代表天主、γ代表儿子、∑代表救世主。因而,从教会早期便以“鱼”象征基督。
  (6)、羔羊:圣经上提及“羔羊”的次数非常多。所谓羔羊是指不超过一年的小羊,其肉可食。(肋7:23)旧约中几时提到羔羊,常有两种意义:或是用来作为祭品,或是用来象征喜乐、驯服及无瑕等美德。作为祭品用的羔羊,至少应在出生八天后,(肋22:27)都应是公的,早晚各献一只,(出29:38—42)安息日则双倍;(户28:9等)其次在每月月朔、逾越节、初熟节、新年等,都应向上主奉献羔羊。羔羊是喜乐的象征,(智19:9)以民的象征。(耶51:40)良善的耶肋米亚先知、(耶11:19)受虐待的默西亚、(依53:7)得救的以民、(依40:11)皆比作羔羊。羔羊的驯服与豺狼的凶悍相对,(德13:21)但羔羊与豺狼的共处,却是默西亚时代太平幸福的象征。(依11:6)羔羊在新约中特别用于耶稣身上,他是“除免世罪的天主羔羊”,(若l:29)他甘心接受了苦难,为救赎人类。(宗8:32,伯前1:19)羔羊一词在《默示录》中用了28次之多,大多是指耶稣的得胜及完善无缺。所以,教会用羔羊象征基督及他的良善服从、牺牲奉献。
  (7)、鸽子:代表天主圣神。《路加福音》第3章2l一22节记载耶稣受洗:“当他正在祈祷时,天开了,圣神借着形体,象鸽子一样降在他上面。”所以,教会常用鸽子表示天主圣神。圣经旧约《创世纪》记载洪水灭世后,诺厄从方舟中放出鸽子观测天候;鸽子衔着一枝青绿的橄榄枝回来,告诉诺厄全家大地已恢复了平静。因而,鸽子也象征和平与平安。
  (8)、耶稣圣心:耶稣圣心曾向圣女玛加利大显现,表达他对人类的爱。圣心上的火焰,表示耶稣圣心爱火炎炎,如同烈窑;圣心上的十字架,是耶稣爱世人的大凭据,他为爱人而受苦受难死于十字架上,舍了性命;茨冠围绕圣心,表示耶稣圣心为人类所受的苦辱与伤痛;圣心上的伤痕,即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时一个兵士用长枪所刺,(若19:34)他为救赎人类而流尽了最后一滴宝血。耶稣圣心流露着对人类无限的恩爱,是人类救恩的泉源。
  (9)、麦穗与葡萄:代表圣体圣血。福音书记载耶稣在最后的晚餐中祝圣麦面饼和葡萄酒为他的圣体圣血,给门徒们吃、喝.并要求门徒们如此做,为纪念他。以后教会举行弥撒常以麦面饼和葡萄酒做为成圣体圣血的材料,因而用麦穗和葡萄来象征奉献、祭品和圣体圣事。
  ⑽、饼与杯:代表圣体圣血及祭献。教会举行弥撒圣祭时,根据耶稣在最后晚餐中所做的,用麦面饼成圣体,用盛有葡萄酒的杯成圣血,这样,饼与杯便成了耶稣圣体圣血与感恩祭献的象征。
  ⑾、圣母的标记:在许多教堂或圣母像前,常会看到一个记号,由拉丁文字母A和M组合而成,它是拉丁文“圣母经”第一句“AveMaria”的缩写,意思是“万福玛利亚”,教会以此作为圣母的标记。
  ⑿、圣牌:是用金属、有机玻璃或其它工艺材料制成的徽章,上面有耶稣、圣母、圣人圣女的肖像或表示信仰的标志图案,经神父祝福后,称为“圣牌”。教友们将圣牌悬挂在颈项下,或佩戴在衣服上,以表示纪念、敬礼耶稣或圣者,并为信仰作证。[3]
基督教主要节日有圣诞节、受难节、复活节、升天节,圣灰节等,天主教和东正教还有圣神降临节、圣母升天节,命名日等节日。
圣诞节:12月25日(东正教为1月7日)[6]。原为罗马神话中太阳神阿波罗的生日;罗马帝国以基督宗教为国教后将此日改为纪念耶稣基督诞辰,但耶稣基督降生的真实日期无人知道。
受难日:复活节前的礼拜五,纪念耶稣基督被钉死于十字架上。
复活节:3月21日到4月25日之间,每年春分月圆后的第一个礼拜日,纪念耶稣基督复活。复活节(主复活日)是一个西方的重要节日,在每年春分月圆之后第一个星期日。基督徒认为,复活节象征着重生与希望,为纪念耶稣基督于公元30到33年之间被钉死在十字架之后第三天复活的日子。
感恩节:(北美洲基督教传统节日,而非普世基督教节日)11月的第四个礼拜四(美国),或10月的第三个礼拜六(加拿大)。
天主教与新教的区别&&&
1.在成义得救的大事上,新教各教派除圣公会外,其他各派都主张人只靠信德就可成义得救,不需要行善功。天主教却按基督的教诲,主张人的成义得救,一面要靠信德,一面要遵照天父的旨意去生活行善功。
在天主三位一体的基本教义上,天主教完全信奉不渝。新教中有的教派接受信奉,有的教派如惟一神派和耶和华见证人派则予以否认,他们只信有一个天主,不信一个天主有三位:父、子和圣神。关於耶稣所立的七件圣事,天主教都一一遵行。新教除圣公会外,其他教派只奉行圣洗圣事。对圣体圣事,他们则称之为圣餐,只举行耶稣在最后晚餐成圣体圣血时所举行的礼仪,以资纪念,但并不相信饼酒於祝圣后即已变成耶稣的体血。对其他圣事,如坚振、弥撒圣祭、告解、病人傅油〔终傅〕、圣秩、婚配等圣事都予以删除。在婚姻上救主基督曾郑重声明,不许离婚。天主教世世代代谨守不渝。新教各教派却准许离婚。
关於教义来源,按天主和救主基督的传授,教义的来源有二,即圣经和圣传,称为信德宝库。天主教自宗徒时代迄今,世世代代忠心保管此宝库。新教各教派却只承认圣经为教义惟一根源,对圣传却拒不接受。
关於圣经的卷数目录,天主教的圣经共计七十三卷,其中旧约四十六卷,新约廿七卷。新教的圣经却只有六十六卷,其中新约廿七卷,旧约却只有三十九卷,因为他们把旧约中希腊原文的巴路克、多俾亚传、友弟德传、智慧篇、德训篇、玛加伯上及玛加伯下七卷予以删除,不承认这七卷为圣经。圣经是天主的圣言有客观的正确真意,为此在解释上有应守的客观标准,个人不能主观的自由解释,以防圣经原意变质,犹如国家的宪法不能由每个国民自由解释一样。天主教对此标准,非常尊重谨守;新教各教派却拒不接受,主张每个教徒都可自由解释圣经。倘若两人的解释彼此不同、甚至不和谐时,他们认为双方的解释都是正确的,每人都可按看自己的解释去了解圣经。就因如此,新教内才产生了许多不同的教派,各行其事。
关於敬拜天主及救主基督之礼,天主教非常注重礼仪生活,俾能促进天人感应,为此每主日为教友举献弥撒圣祭,每年复活节前举行圣周特别典礼;为敬拜望体,常年内屡次举行圣时及圣礼降福;为恭敬耶稣圣心,每月举行首星期五敬礼;为丧葬举行追悼礼仪等。这些礼仪能激发参礼者敬拜天主和救主基督之心,使人体认到天人感应之亲切,加强信仰生活。新教各教派却不重视礼仪生活,即在主日礼拜中也只有读经、讲道、唱圣诗而已,其它礼仪生活,则付诸阙如。
在信仰内容及教务行政上,世界各国天主教会信奉同一教义,遵守同一诫命,领受同一净化、圣化心灵的圣事,参与同一祭祀天主的弥撒典礼,又在同一元首基督在世代表—罗马教宗的领导下,向普世万民宣扬基督福音,引导他们归信天主,获得基督的救赎大恩。新教各教派则不然,在教义及圣事上各教派彼此不同,在教务行政上更是各自为政,各行其事。
对耶稣基督的母亲玛利亚,天主教予以适当的敬礼,第一,因为她是耶稣的母亲,她养育了耶稣,当耶稣代人赎罪受苦受难时,她在精神上分担了耶稣的痛苦。耶稣基督都很敬爱她,我们作基督信徒的,对她也该予以尊敬。第二,因为圣母玛利亚拥有许多美德,如服从天主、谦卑自下、忍耐宽仁、慈善助人等,是我们为人处世的榜样,值得我们效法敬重。不过天主教恭敬圣母玛利亚、与恭敬天主和救主基督不同,天主教恭敬圣母玛利亚,并不认为她是神明主宰如同天主成基督一样、能降福免祸,只认为她是我们在基督前的中保,她在耶稣基督前说话有力量,她能为我们转求、为我们求得天主的丰富恩宠,加强我们的信仰生活,能更虔诚的事奉天主和救主基督。新教各教派并不恭敬圣母玛利亚,他们认为圣母玛利亚与其她一般妇女一样,为什么要恭敬她?有的教派还反对恭敬圣母,甚至谴责、曲解天主教恭敬圣母之本意;有的教派还公开诬蔑说:
「天主教不崇拜上帝,不崇拜耶稣基督,只崇拜玛利亚,天主教是玛利亚教。」社会上有许多人受到这种诬蔑宣传的误导,令人遗憾。
关於供奉圣像之事,天主教许可在教堂或教友家中供奉圣像,比如耶稣苦像、耶稣圣心像、圣母及其他圣人圣女像等,供教友瞻仰敬礼;其目的非为引人尊敬该像本身,乃为助人引发睹像思人之心,比如目睹耶稣苦像,内心就会想起耶稣被钉死在十字架上代人赎罪之大恩;目睹耶稣圣心像,就会想起耶稣圣心爱人之深;目睹圣母像,就会想起圣母的慈悲为怀。天主教供奉圣像,犹如我们供奉父母的照相一样,供奉父母照相之目的,乃为赌像思亲,天主教供奉圣像之目的也是如此。新教各教派反对供奉圣像,认为是崇拜偶像,罪恶行为;不过他们却把十字架供奉在他们的教堂顶上,令人瞻仰尊敬,不认为是偶像崇拜,这种矛盾作风,令人莫解。
关於祭祖之事,天主教过农历新年时,遵照中国传统礼俗举行祭祖典礼,因为按先哲立礼之本意,祭祖乃为提倡孝道,发扬祖先遗留美德,以达慎终追远,民德归厚之目的。这与天主十诫第四诫颇相符合,故在中国人中传扬基督福音也有助益。新教各教派反对举行祭祖典礼,认为在祖先牌位前举行祭拜,是崇拜偶像之罪恶行为。
关於创造宇宙万有的真神主宰之名称,天主教方面,当明朝末年利玛窦神父刚到中国传教时,曾用中国经书上所用之「天」或「上帝」之右,以后改用「天主」之名。新教方面则用「上帝」之名,也用「神」之名称。关於天主三位一体中之第三位,天主教从圣经原文译为「圣神」,新教方面则译为「圣灵」。圣经上有许多人名或地名,由於音译之故,天主教与新教所译者,有的相同,有的不相同。不同者颇多,兹略举数则:地名方面,耶稣诞生之地,天主教译为白冷,新教则译为伯利恒。耶稣成长之家乡,天主教译为纳匝肋,新教则译为拿撒勒。人名方面,耶稣的宗徒如伯多禄、保禄、玛窦、马尔谷和若望,是天主教按拉丁文所译者;新教方面则按英文译为彼得、保罗、马太、马可及约翰。其他不同译名尚多,兹不多赘。
基督教国家
&&&&&&&&&&&&&&&&&&&&&&&&&&&&&&&&
&&&&&&&&&&&&&&&&&&&&&&&
& 当今基督教各宗派在全球的分布图
天主教占主导的国家:法国,意大利,比利时,卢森堡,奥地利,爱尔兰,波兰,捷克,匈牙利,斯洛伐克,立陶宛,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西班牙,葡萄牙,列支敦士登,摩纳哥,圣马力诺,马耳他,安道尔。其中,捷克和匈牙利两国国内的新教的影响也很大,捷克的新教徒人口比例为30%,匈牙利为25%左右。
基督教(新教)占主导的国家:英国,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丹麦,挪威,瑞典,冰岛,芬兰,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其中,美国和澳大利亚两国国内的天主教的影响也很大,美国的天主教徒人口比例为35%,澳大利亚为28%左右。新西兰(18%)和英国(10%)的比例也较高。
天主教和新教势力相当的国家:德国,荷兰,瑞士,加拿大。
东正教占主导的国家: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罗马尼亚,摩尔多瓦,保加利亚,塞尔维亚,黑山,马其顿,希腊,亚美尼亚,格鲁吉亚。
其中,乌克兰的西部地区以东以天主教(其基本教义、仪式、体制都是东正教特征的,但承认天主教的教宗为其在世的教会元首)人口居多。而马其顿和保加利亚国内的穆斯林人口也不少,分别占到30%和10%。这主要是当年奥斯曼土耳其500年统治的结果所致。
&&& 在华情况
&&& 三自爱国运动
&&& 天主教
中国天主教爱国会成立于1957年7月。第一届代表会议日—8月2日举行,出席会议的代表共241(因病因事请假四人),代表着300多万天主教徒。会上成立了“中国天主教友爱国会”,选出了1名总主教、10名主教及150名委员,通过了中国天主教友爱国会章程及进一步开展反帝爱国运动的决议,强调,中国天主教会必须实行独立自主,彻底割断同梵蒂冈教廷在政治上和经济上的联系,反对梵蒂冈教廷利用宗教干涉我国内政、侵犯我国主权的活动。确定了天主教爱国会的任务是:全心全意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决摆脱罗马教廷的控制,彻底实现独立自主办教会的任务。团结神长教友积极参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坚持独立自主、自办教会的方针,反对任何外来势力干涉和控制我国教会,协助人民政府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对神长教友进行爱国守法教育。
基督教(新教)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由于特殊原因,中国基督教逐渐断绝了与外国传教团体的宗教事务以及经济联系,从而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独立发展,并形成了大规模的“三自”(“自养”、“自治”、“自传”)爱国运动。
1950年以中国基督教青年会全国协会代表为首的一批知名人士发表宣言,号召广大教徒断绝与帝国主义的联系,真正实行中国教会的自治、自传、自养原则,爱国爱教。特别是因为朝鲜战争的爆发,美国政府宣布冻结中国在美国的财产,使得原来依靠美国教会提供津贴的中国教会团体陷入经济困境。于是,在中国政府的支持下,全国各教会组织和团体制定了教会自立计划,迅速实现“三自”。1951年,基督教各派联合成立了一个委员会,使教会的“三自”爱国运动达到高潮。1954年,中国基督教领袖和知名人士在北京召开会议,正式成立了“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从此,中国基督教各派完全断绝了与外国差会的联系,走上了自立发展、爱国爱教的道路。但”三自“爱国教会并不符合基督教教义,所以遭到一些信徒的私下反对,只是害怕政府打击所以并未公开有人抗议。
本色化运动
辛亥革命后,教会采取了天主教“中国化”的措施。1922年教宗比约十一世派遣刚恒毅为教廷驻华专使。1926年教廷首次任命六位中国籍主教。1946年教廷宣布在中国建立圣统制,全国设137个教区,分属20个总主教区,辖教友300余万。中共建政后,中国天主教会仍然与教宗共融。教宗本笃十六世在日向中国天主教徒发一封名为《致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天主教徒信》的牧函,牧函中坚持教廷才有权任命主教,但在提名主教的名单上教廷可以和中国内地能够达成协议;此外,他促请中国政府给予信徒宗教自由,并期望能够和北京政府重新建立外交关系。教廷随牧函附有一份声明,声明中指出,“教宗本笃十六世表示完全愿意同民事当局展开平静而建设性的对话,最终找到解决有关公教团体的各种问题的办法;从而实现我们所期盼的圣座与中华人民共和国之间的关系正常化。”
基督教(新教)
19世纪后半期开始,由于列强加在中国的各种不平等条约,教案的不断发生,促使中国基督教徒决心摆脱外国宣传机构的控制,自立教会。1873年,中国人的第一个自办教会成立,此后这种活动不断开展,1918年“中华国内布道会”成立,这是中国基督教徒自治、自养、自传的最早团体。非基督教运动发生以后,中国教会中的领袖人物和广大信徒都认识到:中国人必须有自己的基督教信仰,必须建立中国人自己的教会,从而使中国基督教“本色化”。
1922年,中国基督教大会在上海召开,中国基督教(新教)“本色化”也由此开始了,该会议提出了中国本色教会的原则就是“自养、自治、自传”。中国基督教“三自”原则的确立和本色教会的发展,使中国教会在社会中体现出新的活力。在组织体系上,中国基督教开始了朝向本色化的结合和创新,出现了教派合一的趋势和突出“中华”的观念。在政治态度上,本色化运动也明确表明反对不平等条约,并积极参与到废除这种条约的运动中来。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挂在门上的牌子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