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文言文停顿《活板》停顿

初二文言文《活板》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初二文言文《活板》
上传于||暂无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0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更多文档?
你可能喜欢初二语文下文言文知识整理 - 百度文库
初二语文下文言文知识整理
初二语文下册
课内文言文主要有《马说》、《陋室铭》、《山市》、《活板》、《核舟记》
《口技》、《送东阳马生序》
一、通假字:
1、才美不外见:“见”同“现”,显现。
2、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食”同“饲”,喂养。
3、食之不能尽其材:“材”同“才”,才能。
4、其真无马邪:“邪”同“耶”,吗。
5、板印书籍:“板”同“版”,雕版。
6、若止印三二本:“止”同“只”,只,仅。
6、已后典籍皆为板本:“已”同“以”,以后。
7、舟首尾约八分有奇:“有”同“又”,表示零数。
8、诎右臂支船:“诎”同“屈”,弯曲。
9、左手倚一衡木:“衡”同“横”,跟竖相对。
10、盖简桃核修长者为之:“简”同“拣”,挑选。
11、满坐寂然:“坐”同“座”,座位。
12、四支僵劲:“支”同“肢”,肢体。
13、同舍生皆被绮绣:“被”同“披”,穿。
14、与之论辨:“辨”同“辩”,辩论。
15、裁如星点:“裁”同“才”,仅仅。
二、古今异义字
1、一食或尽粟一石
或:古义为“有时”,;今义为“或者”
2、无丝竹之乱耳
丝竹:古义为“管弦乐器”,文中指奏乐的声音;今义为“丝绸
3、无案牍之劳形
形::古义为“身体”;今义为“形状、样子”
云::古义为“说”;今义为“云彩”
5、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
冒:古义为“蒙、盖”;今义为“冒出”
药:文中指“松脂、蜡和纸灰”;今义为“治病的药品”
7、有布衣毕升
布衣:古义为“平民”;今义为“衣服的一种”
8、而计其长曾不盈寸
曾:古义为“尚”;今义为“曾经”
9、其两膝相比者
比:古义为“挨着”;今义为“比较”
10、高可二黍许
许:古义为“左右、上下、光景”;今义为“答应或表
11、尝贻余核舟一
尝:古义为“曾经”;今义为“尝试”
12、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
但:古义为“只”;今义为“转折连词”
13、微闻有鼠作作索索
闻:古义为“听”;今义为“用鼻子嗅”
14、虽人有百手
虽:古义为“即使”;今义为“虽然”
15、两股战战
股:古义为“腿”;今义为“臀部”
16、几欲先走
走:古义为“跑”;今义为“行走”
假:古义为“借”;今义为“与真相对”
17、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是;古义为“这”;今义为“判断动词”
18、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
趋:古义为“奔向”;今义为“趋向”
19、不敢出一言以复
复:古义为“辩解”;今义为“又、重复”
贡献者:超人来也Y唐宋八大家
当前位置: &&
&&阅读下文《活板》,完成练习
阅读下文《活板》,完成练习
学习古诗词必备工具,!
庆历中,有布衣毕升,又为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熔,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 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 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 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熔,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指出下列句子的说明方法,并进行赏析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熔,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说明活板印刷部分(其法&&瞬息可就)可分为三层:第一层说明:第二层说明:第三层说明:1,课文说明活板印刷部分(其法&&瞬息可就)可分为三层:第一层说明:简述了雕版印刷在我国的发展情况。第二层说明:详细介绍了活版。第三层说明:交代了活版的下落2,第一层:制作活字第二层:活板用法第三层:活板功效文言文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指导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文言文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指导
上传于||暂无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0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更多文档?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4页未读,继续阅读
你可能喜欢谁有初二下学期的文言文题目(有答案的)我需要做补充练习!我是要相关的练习题目,不过还是谢谢你回答我的问题!
5、作者对“同舍生”的豪华生活毫不羡慕的原因是什么?6作者从哪三个方面写了自己学习的经历?(1)抄书之难(2)求师之艰(3)求学之苦7.读了上文,你得到了哪些启示?(答出两点即可)(1)学习的动力源于浓厚的兴趣(...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1.《马说》2.《陋室铭》3.《活板》4.《核舟记》5.《山市》6.《口技》7.《送东阳马升序》
扫描下载二维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文言文语句的停顿规律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