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左右哪个为尊到底以右为尊还是以左为尊

以左为尊还是以右为尊--《中国工会财会》2007年09期
以左为尊还是以右为尊
【摘要】:正中国自古以来讲究礼仪,在重要场合中位置、次序一定不能搞错。中国古代的等级制度尤为严格,左和右是区别尊卑高下的标志之一,可究竟左为尊还是右为尊,时代不同、场合不同,结果也就大相径庭了。
【关键词】:
【分类号】:K892.26【正文快照】:
中国自古以来讲究礼仪,在重要场合中位置、次序一定不能搞错。中国古代的等级制度尤为严格,左和右是区别尊卑高下的标志之一,可究竟左为尊还是右为尊,时代不同、场合不同,结果也就大相径庭了。我们常说的“虚左以待”这个成语,说的是“战国四公子”之一的信陵君见侯生时乘马车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王婷;;[J];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刘晓峰;;[J];文化月刊;2011年06期
任唤麟;何小芊;;[J];旅游论坛;2011年04期
水之湄;;[J];金色少年;2008年05期
张舒;;[J];青年作家(中外文艺版);2011年06期
李恬;;[J];大舞台;2011年06期
汪冲云;;[J];陶瓷研究;2011年02期
;[J];党的建设;2010年02期
;[J];中国拍卖;2010年04期
唐莹莹;严学明;;[J];烹调知识;2010年1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朱立新;;[A];区域旅游:创新与转型——第十四届全国区域旅游开发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海南国际旅游岛大论坛论文集[C];2009年
郑孝燮;;[A];中国紫禁城学会论文集(第一辑)[C];1996年
孟凡人;;[A];明史研究第8辑[C];2003年
孙大章;;[A];中国紫禁城学会论文集(第二辑)[C];1997年
楼庆西;;[A];中国紫禁城学会论文集(第一辑)[C];1996年
周保平;刘尊志;;[A];中国汉画学会第十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季静;;[A];2008中国花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楼庆西;;[A];中国紫禁城学会论文集(第二辑)[C];1997年
萧领弟;;[A];中国紫禁城学会论文集(第二辑)[C];1997年
张广熙;;[A];辽宁省社会科学普及系列丛书8——辽海讲坛·第六辑(民俗卷)[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韩洪奎;[N];中国水运报;2000年
郎寰;[N];中华读书报;2006年
廖翊;[N];人民日报;2008年
穆方顺;[N];光明日报;2007年
王静;[N];中国文物报;2008年
杨竞;[N];辽宁日报;2007年
游雪晴;[N];科技日报;2008年
科馆;[N];大众科技报;2008年
张驭寰;[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3年
;[N];中华读书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郑瑾;[D];浙江大学;2004年
仲星明;[D];南京艺术学院;2006年
李梅;[D];山东大学;2006年
崔圭顺;[D];东华大学;2007年
贾玺增;[D];东华大学;2007年
徐振杰;[D];山东大学;2006年
朱广宇;[D];东南大学;2005年
陈晖莉;[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姜波;[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石荣传;[D];山东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郝炎峰;[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5年
姚世庆;[D];苏州大学;2008年
杨英;[D];湖南工业大学;2008年
王玉成;[D];河北大学;2004年
王嫚;[D];景德镇陶瓷学院;2007年
代岱;[D];苏州大学;2008年
张强;[D];湘潭大学;2008年
曲伶俐;[D];山东大学;2007年
盛律平;[D];湘潭大学;2007年
陈晓华;[D];湘潭大学;2007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  近几年来,常常听一些讲礼仪的专家或教授说:“我国传统 以左为上,以左为尊。”并且有很多人以此来解释我国目前官方大会主席台的座次问题(这有可能受某位著名教授的误导)。
  但实际上呢,我国传统 真的“以左为上,以左为尊”吗?
这方面可靠的科学的佐证实在不多或不易找到,有个“男左女右”,也只是民间说法。而与之相反“我国传统 以右为尊,以左为卑”的说法,倒是有不少证据。  譬如成语“无出其右”,是说“没有人能超过他,没有人比他地位更高”,现在也指没人比他更优秀。典故出自《汉书·高帝纪下》:“贤赵臣田叔、孟舒等十人,召见与语,汉廷臣无能出其右者。”唐代语言文字学家颜师古也有文:“古者以右为尊,言材用无能过之者,故云不出其右也。”宋孝宗的《经进东坡文集序》也有“东坡忠言谠论,立朝大节,一时廷臣无出其右”的文字。  又如:“右丞相高于左丞相”。《史记.陈丞相世家》:“乃以绛侯勃为右丞相,位次每。平徙为左丞相,位次第二。”  再如:清钱大昕《十驾斋养成新录.左右》:“科场:蒙古、色目人称右榜;汉人、南人称左榜。亦右为上也。”   还有:宋戴埴《鼠璞》:“汉以右为尊。谓贬秩为左迁,仕诸侯为左官,居高位为右职。”这里的“左迁”就是指官员被贬,被降职;这里的“左”,就是“地位低下”的意思。唐代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诗,白居易《琵琶行》序“元和十年,余左迁九江郡司马”中的“左迁”也都是这个意思。  另外,古人以右为尊,还体现在其他众多的词语上:高级职位称“右职”;豪门贵族称“右族”;皇帝的贵戚称“右戚”;地位高的人居右称作“豪右”;等等。  并且,我国现代的辞书基本都是支持“古人以右为尊”或“古时以右为尊”的说法。刚出版的《现代汉语词典》第六版,也是如此。  这样看来,说“我国传统 以左为上,以左为尊”实在有点说不过去。即使有几个朝代“以左为尊”,但那也是不成气候。从大局来看,我国传统基本还是“以右为尊”。
楼主发言:1次 发图:0张
  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胜而不美,而美之者,是乐杀人。夫乐杀人者,则不可得志於天下矣。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言以丧礼处之。杀人之众,以悲哀泣之,战胜以丧礼处之。  具体楼主自行查访,顺带说一句,这句话老子说的
  秦汉之前以右为尊,秦汉之后以左为尊。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闲来无事,突然对中国古代“左”与“右”哪边大感兴趣。通过翻资料,从网上搜索,得出了一些结论,欢迎有识之士多多指教,共同探讨。本人水平有限,也欢迎大家拍砖扔鸡蛋。    
从记事起,每当家里来了客人,父母都会请他坐在右侧。渐渐的,我也养成了右为尊的习惯。但也时常想过,是不是古人也是右为尊呢?    
抱着这一想法,我查了一下资料,发现左与右谁为尊在不同时期,也不太相同。  
周时规定,天子面南而坐,诸侯朝天子,同姓从西面向北而上,异姓则从东面而上。这样看来,同姓讲诸侯是在周天子的右边,而异姓则在天子的左边。因此揣测,周时是以右为尊的。    
春秋时期,好像也是以右为尊的。但是在一些著作中记载:士大夫在室内是以左边为贵的。但是,在作战之时,则是以右为大。所以春秋时期,左与右谁为贵,还是不好确定的。    
到了战国时期,以右为尊是确定的事情。战国策中记载蔺相如在渑池之会上立了大功,赵王封他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因此,可以借此证明当时“右”边是比“左”边大的。当然,以此作为定论,有失公正客观,望有学识的朋友帮忙印证。    
到了西汉,好像右边大是很肯定的事情。《史记。项羽本纪》记载鸿门宴中有一段记载: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沛公北向坐。刘邦是客,而范增算是陪,由此,证明右为尊。并且,有一些词也值得注意,古语中讲官吏降职叫做左迁。并且,史记中也有陈平让周勃右相的记载。    
而到了东汉时,左右谁为尊,又不太好分辨了。没有找到相应的史料,不过,估计应是左为尊。因为魏晋南北朝皆是以左为贵,所以,推测东汉也差不多是以左为贵。魏晋时期,左仆射大于右仆射,左丞大于右丞。晋元帝快称帝之时,官职也是左丞相。到了隋唐时期,也是以左为贵的。但是到了唐玄宗时期,好像右相的权力要大一些,当然,也有君王宠幸,或身兼数职的因素在里面。李林甫、杨国忠,身为右相,权力却超过了左相。但六部里面,左侍郎之官位是高于右侍郎的。到宋时也差不多。    
以左为贵,历时差不多千年,直到元时,才发生改变。元朝统治者明确规定以右为贵。右丞相位高于左丞相,而其他官职也是以右为正,左为从。朱元璋称吴王之时,承元制,还是保持着以右为尊的习惯。当时以李善长为右丞相,以徐达为左丞相,李善长官位高于徐达。在称帝之后,才一改元朝体制,又改为左为贵。估计朱元璋此举出自应以宋时正统为继承的心理,并非是习惯问题。清承明制,应也是以左为大。在京戏里面,客、长辈皆是坐在主人公的左侧(为此看了一段京戏)。    
综上所述,传统的中国礼仪,还是以左为贵的。那右为贵可能是按国际的礼仪所施行,并非是中国之礼仪了。    
无聊之时,总爱想点特别的事情,所言所悟,让各位路过的朋友见笑了。  
楼主发言:1次 发图:0张
  虚左以待
  不错,能说的在具体些就好了
  男左女右
  左派、右派,呵呵
  在我心里  一直是右左的
  有时左大,有时右大,左即是右,右即是左,左不亦右,右不亦左。
  不是有句话  左尊右卑么
  呵呵,以周为礼。
  当然是右为尊。  有句俗话叫“无人能出其右”,说明右位的尊贵。    从方向上看,主人或皇帝都面向南,下席中,尊贵依次为东、南、西。其中南是面对主人或皇帝,地位最低,东即在主人或皇帝的右手。鸿门宴里,就是刘邦坐东度,范增坐西度,张良坐对席。刘邦是公爵,又是项羽的结义兄弟,其地位自然比范增尊贵。
  作者:梨公子 回复日期: 9:01:07   鸿门宴里,就是刘邦坐东度,范增坐西度,张良坐对席。刘邦是公爵,又是项羽的结义兄弟,其地位自然比范增尊贵。  ================================================================================================================  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沛公北向坐        呵呵,貌似两段话的中提到的方向完全不一致
  刘邦那个不能作数    因为那属于作客,刘邦坐的是客席    魏晋前以右为尊,后来则以左为尊    估计是因为某位皇帝是左撇子吧,哈  
  刘邦那个不能作数    因为那属于作客,刘邦坐的是客席    魏晋前以右为尊,后来则以左为尊    估计是因为某位皇帝是左撇子吧,哈  
  史记里关于陈胜大泽乡起义的记载有一句话:发闾左谪戍渔阳九百人.当时课本里的注释说古代以右为尊,闾右一般都是富人或者官吏,闾左一般都是穷人.
  无聊之时随便想到的题目,就能去查资料对照历代的情况,LZ真是有心人啊!  唐宋人说“左迁”都是指贬谪吧。
  其实,战国时左右就很混乱,在下读高中时想搞明白,现在也没搞懂。  战国时同一时期的两篇文章就反应了左、右不同的尊卑关系:  《信陵君窃符救赵》中描写信陵君接“大梁夷门监”侯赢的时候,用了一个“虚左”来表示对侯赢的尊敬,而同一时代的《廉颇蔺相如列传》又写蔺相如“位在廉颇之右”来说明蔺的地位高。  而这两件事所发生的时候,廉颇都在世,说明时间相去不远,但左右的尊卑就有些让人迷惑!!!!!!
  秦汉以前以左为尊,以后以右为尊.  (秦和汉,左右都有为尊的例子,说不清,但之前之后都很明确的!)
  陈涉世家里有  发闾左  闾左,就是穷苦人
  赵王封他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  ****************************************  这句话,楼主能确定是单纯的右边吗?有没有站位的问题!
  周时规定,天子面南而坐,诸侯朝天子,同姓从西面向北而上,异姓则从东面而上。这样看来,同姓讲诸侯是在周天子的右边,而异姓则在天子的左边。因此揣测,周时是以右为尊的。      ================  应该是客为尊。
    到了战国时期,以右为尊是确定的事情。战国策中记载蔺相如在渑池之会上立了大功,赵王封他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因此,可以借此证明当时“右”边是比“左”边大的。当然,以此作为定论,有失公正客观,望有学识的朋友帮忙印证。      =================  两个人都站在左边,廉颇的右侧离赵王更近一些。  我的解释是否?
  呵呵,我偶尔也有想过这个问题。  无人能出其右,左迁等词都显示以右为尊,而官职中左右以左为大。  偶想过一个问题,譬如左右仆射,天子南面为尊,则殿东为左,即天子的左边,所谓左仆射中的左,应该是指天子左手。  而以臣子的角度来看,左仆射实际上是位于朝班的右列,则左迁为左仆射贬为右仆射,就符合左迁贬官的意义了。  想想,我也只能这样认为了,呵呵~
  各位高手到底左右谁为尊。。你们还是没说清楚啊
  左右也要看是站在什么角度啊,大哥们
  现在搞成圆桌,无所谓左右了。
  右为尊,所谓虚左,是从对面看去,正好是信陵君的左边.后来又有变化,左相高于右相.偶这么理解哒,呵呵.
  非常感谢楼上那么多的朋友与我一起探讨此问题,今天就对所写再加一点补充.敬请指教.  其实,在汉时,还有几个词能证明“右”比“左”的地位尊贵。汉时,“右职”一词,就表示职位高。还有,世家大族被指为“右姓”、“右族”。  中国其实应是崇左的,因为与国际礼仪保持一致,故目前是以右为贵。今天看新闻,国家领导人接见外宾,就是让外宾坐其右侧。  如果要按明清之时,贵宾,重臣,皆是位于皇帝左侧。  官职也是一样,左高于右。比如:都察院长官叫都御史,副长官叫副都御史,都分左右。左职留在中央,主持都察院日常工作;右职派到地方,作为代表中央监察地方的大员。由此可见,左是尊于右的。  一时兴起,于昨夜写了以上那段文字,没想到引起了这么多朋友的兴趣,不胜感激与荣幸,在此致谢!
  现在更是以左为尊了,哪怕是块粪,被人说是“左粪”就昂首挺胸,  颇为自豪,要是被人说成是右粪,就要大叫冤枉,百般辩白。  
  秦汉之前以右为尊,  秦汉后以左为尊,  但元朝例外,以右为尊!
  作者:鹏恶少 回复日期: 19:52:03 
    现在更是以左为尊了,哪怕是块粪,被人说是“左粪”就昂首挺胸,    颇为自豪,要是被人说成是右粪,就要大叫冤枉,百般辩白。        呵呵,这位朋友真的很幽默!
  平时是以左为尊,但在军队中以右为尊。
  中国自古尊左,唯独几个朝代尊右,比如元朝  这是常识,看看历史书能查到
  杨左使官比范右使要大
  英语里left有贬义,right有褒义
  作者:帝高阳之苗裔 回复日期: 19:17:01   
     平时是以左为尊,但在军队中以右为尊。  --------------------------  同意。
  按照我们家乡的规矩,一张八仙桌,每边两个人,面南居东者为尊。
  所以是左为尊。
  谢谢楼上诸位的解答,这么一个问题,深研起来,还是要翻书的.
  匠人营国    方九里    旁三门    九经九纬    经涂九轨    左祖右社    面朝后市    市朝一夫    -----周礼.考工记
  中间那个能分出左右的最厉害。
  不知道耶...不过本ID记得,小时候,老妈总说要打得本ID&坐东看西&...左右哪个为尊不知道,不过东西却是以 坐西望东 为尊的.
  作者:名月天山 回复日期: 21:25:46 
    秦汉之前以右为尊,        这个不对吧?我记得韩信用&淮阴闾左&来表明自己出身卑微的意思.当时有点地位的好象都是住在闾里之右的说!
  西河我一笑 
  呵呵,,鸿门宴上项羽是主人,该是南向坐的,沛公是客人,但不能占了主人的位子呀,,
    欢迎加入煮酒论史讨论版,平等自由是这个群最大的特点    欢迎加入煮酒论史讨论版,平等自由是这个群最大的特点    欢迎加入煮酒论史讨论版,平等自由是这个群最大的特点    欢迎加入煮酒论史讨论版,平等自由是这个群最大的特点    欢迎加入煮酒论史讨论版,平等自由是这个群最大的特点    欢迎加入煮酒论史讨论版,平等自由是这个群最大的特点    欢迎加入煮酒论史讨论版,平等自由是这个群最大的特点    欢迎加入煮酒论史讨论版,平等自由是这个群最大的特点  
  视朝代而定,    有的尚左,有的尚右.    查汉书等等的典籍以后就不用问了,    
  秦汉正好是相反的!!!!
  奔流江河 回复日期: 21:53:20 
    作者:帝高阳之苗裔 回复日期: 19:17:01             平时是以左为尊,但在军队中以右为尊。    
从何而来???    
版主的意思是,比如出现两丞相时哪儿更尊点,明白否!!!
  我来说说我的所学的:左为尊,古代一直都是的,并没变。在观察者角度来说,通常情况下由于和被观察者处于对面的位子,各自对左右的位置的确定是相反的。  比如:我上大殿见皇帝,我以我为参照物所判定的左边对皇帝而言是右边,假如皇帝面南而坐,也就是西面对我来说是左边,而对皇帝来说东面是左边。那么贬官从皇帝角度来说是到了左边,叫“左迁”,但对我这个观察者来说是到了右边;升官则相反。我高中时对物理特别有感觉,所以对这个细节比较敏感,不知道楼住的疑惑解决没有。
  东篱剑客 回复日期: 10:25:22 
    我来说说我的所学的:左为尊,古代一直都是的,并没变。在观察者角度来说,通常情况下由于和被观察者处于对面的位子,各自对左右的位置的确定是相反的。    比如:我上大殿见皇帝,我以我为参照物所判定的左边对皇帝而言是右边,假如皇帝面南而坐,也就是西面对我来说是左边,而对皇帝来说东面是左边。那么贬官从皇帝角度来说是到了左边,叫“左迁”,但对我这个观察者来说是到了右边;升官则相反。我高中时对物理特别有感觉,所以对这个细节比较敏感,不知道楼住的疑惑解决没有。    
不妥,还是查查历史资料吧,兄弟.
  这就是我以前看古文学的,《崤之战》,所以在军队中,两军对阵,从敌人角度来说,我军左边是他的右边。升官降官是皇帝决定,以皇帝为大为主,我所看的右边对他来说是左,至于权力大小,那是政治问题,有关皇帝的信任,位尊而权虚是常有的事,比如东汉光武帝设尚书台(六百石)架空三公(万石)。
  至于元朝改变,我所看的史料不清,但是除此之外,华夏文化以左为尊是一定的,就如同我举的军队的例子,只不过是观察者的位置变了,而以谁的位置为准是问题的关键。
  好象每个朝代都在变    记得以前学文言文,我就老不明白为什么老师怎么一会说以右为尊,一会又变成了左了,朝三暮四????
  东篱剑客 回复日期: 11:10:38 
    至于元朝改变,我所看的史料不清,但是除此之外,华夏文化以左为尊是一定的    
非也,秦汉就相反,
  秦代并不反,也是以左为尊,左传、史记提到车的时候都是左为尊,参照物是乘车人。  《逸周书.武顺》:“天道尚左,日月西移。”在讲究天人合一的古代社会,自然秩序和社会秩序一也。但是这句话其实是有点问题的。在上面关于左右的论述中,左右是这样区别的:以坐北朝南者来看,左边就是东,右边就是西。但是在这个引注中,日月西移,也就是说“天道贵”西,那按照上面的方位而言,也就是“天道贵”右。但是在引注中却是“左”。笔误是不太可能了,可能的原因是两种区别左右的方式不同。前面是以坐北朝南的王者的视角辨明左右,而在这个例子中,辨明左右却是以面北的臣子的视角。或许,左右尊卑之“变”,并不是对于左右的态度的改变,而是对于左右所代表的方位的理解嬗变。  左为尊的另一个原因很可能跟华夏文化的阴阳学说有关,左为阳、右为阴(可能是一般人心脏偏左的原因),阳为上、阴在下,这也符合男尊女卑的社会观念。  《明史》志第四十八、职官一,记载中有如下:“先是,太祖承前制,设中书省,置左、右丞相,(小字注)甲辰正月,初置左、右相国,以李善长为右相国,徐达为左相国。吴元年命百官礼仪俱尚左,改右相国为左相国,左相国为右相国。”李作右丞相时右为尊,李作左丞相时以左为尊。所以就这个变动而言,其实二人的位置和官职并未更改,只是就“左”与“右”的辨明方式进行了变动。  按照这种理解,前面提到的乘车尊左的问题也在此迎刃而解:乘车的左,其实是相对于乘车的人而言的,如果按照车面北而驻,其实车内的“左”正是西,也就是大部分人理解的“右”。
  东篱剑客,    
仁兄可以再看看汉书!!!对否
  旧时礼制习俗观念。古代等级制度严格,左右为区别尊卑高下的标志之一,普遍实行于各种礼仪之中。由于君主受臣子朝见时,南面而坐,左东右西,臣子北面而立,左西右东,朝臣依官位由尊至卑一字排开,若官位高者有东,卑者在西,则尊右贱左;反是,则尊左贱右。各代情况不一,考核史籍,情况如下:夏商周时,朝官尊左;燕饮、凶事、兵事尊右。战国时朝官尊左;军中尊右。秦尊左。汉代尊右。六朝朝官尊,燕饮尊右。唐宋明清尊左,元代尊右。一般在喜庆活动中,以左为贵,在凶伤吊唁中,以右为尊。《逸周书.武顺》:“天道尚 左,日月西移。”《左传.桓公八年》:“楚人上左”《史记.陈丞相世家》:“乃以绛侯勃为右丞相,位次每。平徙为左丞相,位次第二。”《汉书.周昌传》:“左迁”颜师古注:“是时尊右而卑左,故谓贬秩位为左迁。”宋戴埴《鼠璞》:“汉以右为尊。谓贬秩为左迁,仕诸侯为左官,居高位为右职。”又,唐李白有《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诗。按,唐代字位应以左为尊,此题中“左迁”指贬谪,乃用汉代习惯语,是以右为尊。清钱大昕《十驾斋养成新录.左右》:“科场:蒙古、色目人称右榜;汉人、南人称左榜。亦右为上也。”     《元史·百官志》载:“右丞相、左丞相各一员……统六官,率百司,居令之次,令缺,则总省事,佐天子,理万机”。蒙古人尚右,故丞相中以右丞相为尊。据《元史·仁宗纪三》载,延佑四年(公元1317年),仁宗任命合散为右丞相,“合散言:‘故事丞相必用蒙古勋臣,合散回回人,不厌人望’,遂恳辞;制以宣徽使伯答沙为中书右丞相,合散为左丞相”。这段记载,说明了右丞相为中书省的最高长官,也证实了中书省之长只限于蒙人为之。   整理资料后结果如下:   夏、商、周、晋(包括春秋战国、南北朝、五代十国):文官尊左,武将尊右。   秦、唐、宋、明:尊左。   汉、元、清(包括三国时期):尊右。   
  东篱剑客,  
仁兄,从上面的文章中摘录,供您参考!!  
秦尊左。汉代尊右。
  鸿门宴有人坐错了位置    “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沛公北向坐”,还有一句是“张良西向侍”    项王是霸主,是主人,他坐西向东是尊位;亚父是主人的陪同,他坐北朝南是附位;刘邦是客,本来应该坐东向西,客位相陪;但他心惶恐,不敢面对霸王,一屁股先把坐南朝北的仆位占了,以示恭谦;这可害苦了张良,他才该作为客人的下属坐仆位的,现在只好在东边的客位侍立,不敢坐。也正因为刘邦坐了南边的位子,所以北边位置上的亚父,才示意项梁舞剑,击杀沛公。
  2v6lu6e5dztwd4,    
哪来的B,好大的锅Q!!!!
  brolin1990  那段总结以前我看过,我认为并没说到问题实质,如前所说,我提出的提一个关键是:以谁为参照物?无论“以左为尊”还是“以右为尊”都是缺少主体的-----以谁的---“左”(“右”)为尊。古人写这时也许不觉得有什么,因为它直接从当时限定的“主体”出发,而我则一开始并不知道是以谁为主。一句话,左右并不是一个确定的方位,它不像东南西北那样约定俗成。  第二个关键是,为什么以“左”(或“右”)为尊,等级社会一切规范的制定不是空穴来风。“若官位高者有东,卑者在西,则尊右贱左;反是,则尊左贱右。”这段话等于没说,假设开头,循环论证,为什么还是没说清楚。  而我所理解的是,朝堂之上,几乎肯定以君王为主、为观察者、为参照物,他的左边对进殿的朝臣来说是右边,君王坐北朝南,左为东方。燕饮、凶事、兵事尊右的原因可能是;1,观察者位置变化。2,性质相反,舍大取小,比如凶事。3,具体技术细节,比如排兵布阵,左右的出击给敌人带来的突然性和攻击力是不同,军事上,左翼迂回和右翼迂回是侧重不同的,因为大部分人是右撇子,所以右军攻击敌方左军有一定的天然优势,(如果你仔细观察,多数情况下操场上绕圈跑步的都是左转弯左脚为旋转轴)但这是基本,兵者,诡道,故后来又强调两边都作准备,最好两翼一起迂回,这是后话。  二,为什么?这关系到古时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我看古书不纠缠于他怎么说,而通过看表面的话想他是怎么想的,他为什么这样,古代写史著书的都不是泛泛之辈,他们都是有自己的或继承或改装的一套哲学体系做底子的。  1,阴阳左右上下男女尊卑贵贱,这在古代中华文化里是一连串的相对概念,在社会稳定讲究秩序的时候,他们都是有联系的,这是我举的左阳右阴,男尊女卑。如后汉书载的荀爽上帝文:“臣闻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有上下然后有礼仪。礼义备,则人知所厝矣。。。。今观法于天,则北极至尊,四星妃后。察法于地,则昆山象夫,卑泽象妻。睹鸟兽之文,鸟则雄者鸣鸲,雌则顺服;兽则牡为唱导,牝乃相从。近取诸身,则乾为人首,坤为人腹。远取诸物,则木实属天,根虚属地。阳尊阴卑,盖乃天性。” 你说的汉朝更可能是观察者的问题,荀爽的文中类似的提到“今汉承秦法,设尚主之仪,以妻制夫,以卑临尊,违乾坤之道,失阳唱之义。”,而这其实是君臣之义于夫妇之礼的冲突,公主借着皇室威仪大于驸马压着驸马(那时驸马还不是公主丈夫的通称,这里是为了便于理解),而荀爽认为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公主是驸马家的人了,应该听丈夫管,这就是观察者换位了,不再以皇室为主。  2,太阳东升西落,有以终点为极,尊西,观察者面向北,得出左为尊。中原河流大多自西北向东南流,古人认识到地势西高东低,又尊西,所以筑城时安排的高台、拱卫城都是优先筑于西北角、西北方。
  男左女右。右为尊。
  错了,是左为尊。
  我抛出的一块烂砖,能引到楼上诸位的美玉之言,真是收获不浅。    其实,各朝各代,对左右的定义皆不同。不过,明清左为尊是肯定的事情。    brolin1990与东篱剑客二位朋友的精彩评述,更是让我困惑之辈,有接近真相之感。    还是要谢过楼上这么多热心求知的朋友。  
  《逸周书.武顺》:“天道尚左,日月西移。”    楼主谬误,左右是以空间布局为标准。不是以皇帝的左右手为准。帝在北,左西右东。就是我们看地图一样的。    如果你是主人,待客时,你要是坐在正厅北边,则你的右手边是尊位。但是,从空间布局来看,你的右手边,是西边,也就是古代左丞相的站位。也就是“以左为尊”。    历史上以右(东边)为尊的朝代,只有两个,汉朝和元朝。  
  《逸周书.武顺》:“天道尚左,日月西移。”    楼主谬误,左右是以空间布局为标准。不是以皇帝的左右手为准。帝在北,左西右东。就是我们看地图一样的。    如果你是主人,待客时,你要是坐在正厅北边,则你的右手边是尊位。但是,从空间布局来看,你的右手边,是西边,也就是古代左丞相的站位。也就是“以左为尊”。    历史上以右(东边)为尊的朝代,只有两个,汉朝和元朝。  
  @阿竹  16:37:54    鸿门宴有人坐错了位置        “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沛公北向坐”,还有一句是“张良西向侍”        项王是霸主,是主人,他坐西向东是尊位;亚父是主人的陪同,他坐北朝南是附位;刘邦是客,本来应该坐东向西,客位相陪;但他心惶恐,不敢面对霸王,一屁股先把坐南朝北的仆位占了,以示恭谦;这可害苦了张良,他才该作为客人的下属坐仆位的,现在只好在东边的客位侍立,不敢坐。也正因为刘邦坐了南边的位.....  -----------------------------  因张良位,在汉朝是比项羽的位置还要尊贵,而刘邦却是坐在最卑微的位置(南边,汇报位置),故张良站立也是在情理之中。
  @梨公子  09:01:07    当然是右为尊。    有句俗话叫“无人能出其右”,说明右位的尊贵。        从方向上看,主人或皇帝都面向南,下席中,尊贵依次为东、南、西。其中南是面对主人或皇帝,地位最低,东即在主人或皇帝的右手。鸿门宴里,就是刘邦坐东度,范增坐西度,张良坐对席。刘邦是公爵,又是项羽的结义兄弟,其地位自然比范增尊贵。  -----------------------------  “无人能出其右”是以右为尊?那本人在那边?就这功底???汗!!!
  @寄曉陹  11:56:27    @梨公子  09:01:07      当然是右为尊。      有句俗话叫“无人能出其右”,说明右位的尊贵。            从方向上看,主人或皇帝都面向南,下席中,尊贵依次为东、南、西。其中南是面对主人或皇帝,地位最低,东即在主人或皇帝的右手。鸿门宴里,就是刘邦坐东度,范增坐西度,张良坐对席。刘邦是公爵,又是项羽的结义兄弟,其地位自然比范增尊贵。......  -----------------------------  东即在主人或皇帝的右手?那皇帝坐到南边去了,这个......笑而不语.....
  @dayss  09:51:57    刘邦那个不能作数        因为那属于作客,刘邦坐的是客席        魏晋前以右为尊,后来则以左为尊......  -----------------------------  皇帝是左撇子,就是用左手写字。如果当时的右丞相是文臣,则皇帝是左撇子的可能性极大。
  @独我销魂
0:40:00   清承明制,应也是以左为大。在京戏里面,客、长辈皆是坐在主人公的左侧(为此看了一段京戏)。  -----------------------------  左右,以空间布局为准,不是以主人或者是帝王的左右手为准。帝坐北朝南,则文臣武将以左东右西依官职大小依次排列。    帝王的右手边,实际上是左丞相(文臣)的方位,也就是西边。只有尚武的年代,如汉、元才对右丞相(武将)格外器重。
  修正一下,应该是左西右东。
  @梨公子
 09:01:07  当然是右为尊。  有句俗话叫“无人能出其右”,说明右位的尊贵。  从方向上看,主人或皇帝都面向南,下席中,尊贵依次为东、南、西。其中南是面对主人或皇帝,地位最低,东即在主人或皇帝的右手。鸿门宴里,就是刘邦坐东度,范增坐西度,张良坐对席。刘邦是公爵,又是项羽的结义兄弟,其地位自然比范增尊贵。  -----------------------------  @寄曉陹
11:56:27  “无人能出其右”是以右为尊?那本人在那边?就这功底???汗!!!  -----------------------------  对,对于从皇帝的角度出发,东边是左,为上。站班时,第一个人离皇帝最近,他的右边没有别的大臣了,所以说“无出其右”。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古代美女到底长啥样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