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板那就这样吧逼走了优秀的经理人第四章

严氏五兄弟把持卡尔丹顿
家族管理逼走经理人
查看: 1076|
评论: 0|原作者: 记者
何凤丹|来自:
  曾被央视315晚会曝光为“假洋品牌”的卡尔丹顿,在品牌风波逐渐散去之后,近日又被曝库存积压严重和经理人频繁出逃等问题。  有接近卡尔丹顿的业内人士告诉《投资者报》记者,卡尔丹顿创始人严家五兄弟形成的“五总格局”已阻碍了卡尔丹顿的进一步发展,造成职业经理人频繁离职。据了解,在2012年,卡尔丹顿公司就有市场总监赵恩明和人力资源总监高利先后离职。  九派咨询管理总经理邵立刚对《投资者报》记者表示,实际上,一系列问题的根本在于卡尔丹顿的公司管理体制,其中家族式企业架构下难以避免的家族式管理,使公司管理效率较为低下,继而引发一系列问题。  邵立刚也向记者证实了上述两位经理人的离职一事。邵立刚曾给卡尔丹顿公司做过相关培训,他认识卡尔丹顿人力资源总监高利。
  严家五兄弟掌管五大要职
  很多人不知,在国内众多机场、高档百货中设立专柜的“高端男装品牌”卡尔丹顿,实际上是一家广东的家族企业创办起来的品牌。  卡尔丹顿官网资料显示,深圳市卡尔丹顿服饰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3年(前身为深圳市兴亿实业有限公司)。据了解,20年前,来自广东汕尾的严小铅五兄弟一手创办了深圳市兴亿实业有限公司,一步步发展成为今日的卡尔丹顿品牌。  与国内很多服装企业一样,卡尔丹顿是“兄弟连”企业,创始人严家五弟兄既是创业者,也是管理者,五兄弟掌管着公司的五大要职。业内称卡尔丹顿是典型的家族式企业。  对此,卡尔丹顿公司总经理助理、品牌管理中心总监刘丹在接受《投资者报》记者采访时不断强调,“家族式企业”并非意味着“家族式管理”。“大家一定要区别家族式企业和家族式管理的不同。”刘丹对记者说。  刘丹介绍,公司在创始时是民营企业,创始人是五弟兄,大哥带着四个弟弟一起创业,从汕头一起到深圳,一直到今天,“五总”既是创业者同时也是公司的管理者,但分工比较明确。  记者从可靠渠道获知,在卡尔丹顿董事会,严家老大严小铅担任董事长,负责公司的战略和发展,公司人称“大总”;老二严晓华担任执行总裁,负责公司的营运,人称“二总”;老三负责装修、工程、形象,人称“三总”;老四负责皮具系列,人称“四总”;老五负责资金、资本,人称“五总”。有人称此为卡尔丹顿“五总”格局。  记者欲向刘丹了解董事会是否还有其他成员,但刘丹未予回应。刘丹仅表示,在治理模式上,20年来卡尔丹顿也有一批业务能力比较强的经理团队,而且在公司的时间都较长,总监级别的能独挡一面。  “我来卡尔丹顿3年多,从治理结构和治理模式上说,我觉得卡尔丹顿做得还是不错的,所以说家族企业和家族企业的管理模式还是有区别的。”刘丹说。他还举例称世界上大部分的奢侈品品牌都是家族企业,但治理模式不是。  但邵立刚表示,在服装企业中如卡尔丹顿这样的家族式企业非常普遍,很多声称在转型,在经营上“去家族化”,但实际上难有企业真正落实到位。“很多还在沿用创始时期的旧的管理机制,这是思维模式问题。”邵立刚说。  “在我接触的企业中,真正能去家族化的企业很少。”鞋服行业独立评论人马岗对记者说,福建、广东的创业者普遍对家族之外的人难以产生足够信任。  “中国家族企业的‘人治’问题还是比较突出,这种管理模式在企业创办初期和扩张期能起到积极作用,但是当市场出现萎缩时,这种模式的弊病就会越来越突出,阻碍公司发展。”邵立刚说。
  管理体制致经理人出走
  有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向《投资者报》记者透露,“五总格局”已严重制约了卡尔丹顿的进一步发展,扼杀了职业经理人的成长空间,近一年来中高层离职不时有之。  据记者不完全统计,2012年卡尔丹顿总监级别的高管中就有两人离职,分别是原市场总监赵恩明和原人力资源总监高利。据接近卡尔丹顿公司的人士透露,赵恩明为2012年3月前后离职,高利于2012年10月离职。  邵立刚认为,中高层离职对企业的影响是比较大的,如果卡尔丹顿的管理体制得不到改善,则暴露的问题会越来越多,经理人出走的情况或会更严重。  对此,刘丹回应为是公司组织架构调整导致的正常人员流动。“2011年下半年,我们对公司的组织架构做了一次非常大的调整。”刘丹说。  “为了应对外部环境的变化,我们进行合并,由于架构的调整,必然会引起岗位的调整,必然会有人员的进出流动。”刘丹称。  刘丹坦言2012年大环境不大好,压力比较大。据其提供的数据,卡尔丹顿2012年没达到20-25%的增长目标,但比去年略有增长。截至2012年10月,卡尔丹顿实际完成销售收入6.4亿元,预计年底自然财政年度比去年增8%~10%。去年全年其销售额为6.4亿元。  针对外界的诸多质疑,刘丹一直对记者强调“应该是离职员工的报复行为”。刘丹在采访中透露此前有一个公关经理离职后对公司有些看法。  对于服装企业的职业经理人离职现象,马岗分析认为,在家族化程度很高的企业,职业经理人的想法往往难以获得支持,其想推动的事情受阻较大,因此会选择出走。  “在服装行业中,职业经理人的地位也难以如新兴行业的经理人地位高,他们一般很少拥有公司股权,也很难进入核心管理层。”马岗说。■
官方微博/微信
Powered by[转载]职业经理人常犯的11个错误六
管理者常犯的第六个毛病:忘了公司的命脉:利润!
我们都晓得中国在改革开放以后,整个国家迈进市场经济。现在这个话大家都在讲,其实我们稍微客观点观察,就知道我们国家,还没有真正的达到市场经济。我们承不承认,整个中国其实是20%,最多30%的市场经济,还有是70-80%是计划经济,毕竟一个国家的开发和成长不是一下子翻过来的,他需要一段时间,可是我前面讲过了,叫做中国不能再等待,朱总理其实早已讲过这句话。中国不能再等待,这个门一开,就开始要竞争了。你记得中国政府把中国邮电,一刀切下去切成四块,现在又听说要把中国电信拿来,再一刀切成三块,这个叫分营。所以,国家受不了。朱镕基讲了一句有名的话,干脆让中国提早进入WTO,让世界来改造中国。受不了,养这么多人受不了。朱先早生曾经代理过中国人民银行行长,现在是戴相龙?当初朱先曾经干过中国人民银行的,他讲过一句还让得吗?替我准备100口棺材,其中一口留线我,这就证明,朱先生是豁出去了。后来的改革解放军,军人就是军人,搞什么企业?统统不要做,叫解放军把企业统统收起来,又得罪了很多解放军领导。后来开始改造国营企业,立行下岗政策。就中国人寿和中国人寿保险,就这样慢慢起来的,这些都是国家的政策,为什么?4个字,养活自己。最后,他就决定下岗,以前下岗他还给点津贴,以后连点津贴都没有了。朱先生讲,全国这么多公务员,我养不下去,为什么?我们看一个图片,也就知道朱先,忧愁是有道理的。其实,朱总理是非常的忧愁。
《中国马上就要面临崩溃》,其实这本书不是外国人写的,是中国人。这个人在美国后来变成一个华裔,后来回到上海,工作了20年,写下这本书,畅销的很,在香港都买的到,但是中国大陆还没有出版翻译本。这本书上简单的形容这么件事情,他说中国一进入WTO以后,外国的银行就会统统进入上海和中国各大都市,那一两年或三年后,中国人会把钱统统存在外国银行,为什么?因为他们对自己国家的银行没有信心,怕这个钱有一天会拿不到。如果这些钱统统存放在外国银行,我们来看看中国现在面临什么问题?公元1999年,中国政府的中央公债是九千九百亿人民币,在2000年,终于突破一兆,今年是一兆一千亿,就是中央政府的公债是一兆一千亿。中国4大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跟工商银行的合起来的债务是3500亿,所以一兆一千亿加3500亿,是一兆4500亿的债务。银行呆帐,其他的小银行还不算。中国银行的呆帐有多少?吊帐就是收不回来的钱。怎么催都催不回来,眼看是没有人想还,中国银行的呆帐是3兆5000亿,欧洲的10倍,整个欧洲只有中国的1/10。我们一个中国就是10个欧洲的呆帐,3兆5000亿。北京2008年要办,基本预算1800亿,追加预算1200亿,总预算3000亿。中国政府公元1996年-2004年,10年里面的总预算是六兆。长江三峡水坝计划总预算是8000亿,附加预算是2000亿,总共预算是一兆。请问,这些钱从哪里来?我就这么简单地问,从哪里来?就是不停的发行公债,不停的发行人民币。所以人民币有个很特殊的现象,对外是强势货币,一直在升值,对内是弱势货币,它一直在贬值。看看上海跟杭州的房地产就知道了,人民币在国内里面在悄悄地贬值。但是由于在国际上面,因为拥有大量的美金,它在升值,这种现象叫做矛盾离差,是人民币碰到一个痛苦,世界各国都在看,人民币什么时候会贬值。一贬值就会带动中国的通货膨胀。你如果是朱总理,你会不会非常的担心,所以这个图片就出来了。虽然这个图片是解放前的图片,可是这个书是去年刚刚出版的书,说明了中国有这种财政危机,我们但愿这个书有点夸张,但愿我们伟大祖国不会碰到这种问题。但是全中国人民都要把这个话摆在心上,中国未来是一锅很严重的财政负担,政府要养活这么庞大的人民,大家都要有这个责任,替国家创造利润。
现在我们来看看这个话讲的意思。我们的话题的第一句话是怎么讲的,没有利润,一个公司有再好的产品,再高的形象,再好的员工,很快就陷于困境。即使你的形象再好。以后不要常常跟人讲,中国人寿是全中国最大的保险公司,中国人寿有钢铁一样的队伍,人家只问一句话,赚钱吗?老外就问一句话,赚钱吗?公司大没有用,公司大赔钱的很多,当然这是我的假想。我们来讲几个现实的事情,你知道赚钱吗?这句话是非常重要的。日本国民产值是中国的两倍,日本人口1亿1000万,中国最近人口普查出来了,接近14亿。中国有14亿人口,日本是1亿1000万,他们做出来的产值,是我们中国的两倍。换句话说日本1亿1000万人所做出来的东西,他的价值是28亿中国人做出来的东西。
这样子日本只有4家航空公司,我是航空公司出来的,他们只有4家,你知道中国几家,29家。我研究过了,现在又听说啬了三家,所以未来是29家加3家是32家,你知道中国为什么会做成这样呢?我们再来看美国,美国地大物博吧,世界第一强国吧?才只有12家,如果美国只有12家,日本只有4家,整个欧洲只有12家,我们整个中国怎么会弄成30多家呢?很简单,中国航空公司是先按地区分,中国北方航空,中国东方航空,中国南方航空,中国西南航空。然后按照省份:新疆航空,山东航空,云南航空。按城市分:长安航空,上海航空,杭州航空。最后按照地区分:钱塘江航空,徐家汇航空,虹口航空统统飞上去。其实4/5不赚钱的,我是航空公司出来的,飞机只要坐一半,肯定赔钱,坐2/3勉强打平,坐4/5,小赚,客机如果坐满4/5小赚。
有一次我从青岛飞上海,飞机上只有7个人,那航空公司肯定哭死了,我正在想他会如何哭的时候,上来了一个人,各位旅客,我们的引擎有点小小的问题,正要维修,但不知修到什么时候?公司想请各位到酒店去住一下,公司替你包下了美丽的海泉酒店,你们去那里住一个晚上免费。那6个人欢天喜地的冲下去了,只有我悄悄的跟那个讲话人的讲,我再给你一倍的费用,我买两张票,你再给我打架飞机,让我飞回上海吧。他笑一笑,因为我知道审不可能的事。那个班机是那天最后的一班,其实那个飞机没有坏,飞机如果故障,飞机师不会坐在前面,我是航空公司出来的,飞机如果是不会坐飞机仓里的,其实那个政策是公司下的最后命令,飞机师最后也只好站起来回家了。因为这一架飞机飞到上海,你知道要5万磅航空汽油全部烧光吗?7个鬼坐在那里,够他赚的吗?统统送去海泉大酒店,也划得来。所以,那6个人就欢天喜地的下去了,我也只好非常失望的也只好去。不然怎么办呢?没有飞机了。
我是航空公司出来的,真正的理由3个字,不赚钱,不赚钱!所以你不要看上航这样飞,云南航空公司出来的,新疆航空公司这样飞,不容易赚钱的,你算算看,一架飞机要多少钱?这其实不大容易赚钱的。
那我们来说明一个道理了,拿企业出来讲讲看。你知道为什么不太容易赚钱?空调市场战云密布,各大企业出招迎战。全世界有什么地方,像中国这么便宜的买到一台彩电,还有空调,太便宜了。我以前从台湾过来带彩色电视机,最早,现在当然是不可能的,10几年前,现在巴不得要带彩电回去了。这么便宜,26寸的彩电,上海卖到元,太便宜了,因为有个数字出来了,中国没有卖掉的彩电,有3000万部。前年生产到现在没有卖掉的,有1000万部,换句话去年1000万部,跟前年的2000万部和今年算到现在为止1000万部,合起来是4000万部,没有卖。你认为长虹要怎么杀?康佳要怎么杀?海尔要怎么杀?中国春兰要怎么杀呢?所以他们只有一个字,杀!杀!杀!就杀得这个样子!消费者当然说,杀得好,杀得好!对消费者来说,无所谓吧!可是你知道这是国家的血汗,哪个国营企业都不靠中国政府吃饭?在中国大陆有国营的,哪个敢说我不靠共产党?所以,可怜的共产党在养活他们,实际是拿了国家的钱在开玩笑,杀!杀!什么都搞。其实世界上没有几个国家,敢拿一个省或一个市来开航空公司的?你看看美国有纽约航空吗?有洛杉矶航空,有基督山航空吗?没有一个国家敢做这种事。其实讲穿了,讲得难听点,就是开国家的玩笑,反正是共产党拿钱,才弄成这种样子。所以政府不能这样搞的,这样搞下去,这个资源耗费的太严重了。
你看中国各省哪个省不做烟不做酒?哪省不想搞几架飞机?就弄成这个样子。我建议中国政府以后办任何企业,先问有没有利润,没有利润,干脆关起来,不要办。宁可上岗,宁可去上班,不要统统都在搞。为什么?因为一搞,资源就重叠,而且浪费,所以空调市场会弄得这个样子。长虹、格力、美的、海信杀成这个样子,跟春兰拼成这个样子,就是因为太多存货了。你不要看海尔,海尔是中国10大企业之一,你不要看这个张瑞敏像神一样的,我提醒你两件事情,第一是海尔那个负担,超过他的资产,因为海尔的资产是不值钱的,堆积如山的电视、冰箱、冰柜,是没有人要的,那些空调是没有人要的,你会买一个去年生产的洗衣机吗?所以他们堆积如山的存货是不值钱的。以我这个学财务的观点来讲,我认为那个东西不值钱的,但统统在他的资产里面,列为他的资产。可是海尔欠17家银行的钱,你知道吗?通通都不给,不想还,就是不还,你敢逼海尔,你敢把他弄倒,你敢把张瑞敏逼死?我就不相信。中国政府袒护张瑞敏,在中国哪个敢搞海尔,哪个能从海尔身上把钱挖出来?把海尔告倒,你告告看?海尔是个不准告倒的公司。所以没有办法,他欠国家银行的钱。我讲得更难听点,他还欠我的钱,结果我们跟他去要钱的时候,他除以2,要就要,不要就算了,我们只好除以2。这招厉害吧!所以我们张总讲得,除以2,你要还是不要,去告,去告好了。后来才知道,是不能告的公司!上面写着不准告。所以告不倒的,海尔是告不倒的,所以这样我何必要跟他们硬着干呢?下次就不要跟他做生意就是了。所以宝钢也欠我们的钱,你能把宝钢告倒吗?但还好,宝钢没有除以2,但是我用了很多关系,慢慢把他们的钱拿回来了,这就是他们的习惯,一动就不给。
其实讲穿了,在浪费国家的资源。我那句话伟大的共产党在养活他们,如果今天你叫张瑞敏自己掏腰包,你看他敢不敢搞海尔手机,敢不敢玩海尔电脑?在中国搞电脑会马上想到谁?中国联想市场占有率39%,我不知道海尔那根脑筋不对劲,现在要搞中国电脑。搞吧!跟中国联想打打看?又开始搞手机,好吗?搞?跟诺基亚,爱立信,摩托罗拉大家拼吧?还有菲利浦,还有阿尔卡特,大家拼吧!其实海尔是不能搞手机的,不能玩电脑的,你就搞你的冰柜,弄你的冰箱吗?唉,现在不知道哪根筋不对劲,开始搞电脑了。电脑你不要忘了,还有两个美国公司,一个IBM,一个是戴尔,通通都在中国,大家打吧!还有那个可怕的康柏跟惠浦,对不对?市场如果打到这个样子,我就怀疑海尔会不会赚钱?有一天如果海尔垮了,我当然不是幸灾乐祸,一定是这方面出了差错,他的多元是非常危险的。一个公司搞多元化,一定要自己在行,做生意要让住三句话,不内行的不要做,没有远景的不要做,没有利润的不要做。这句话如果你记住,你就不会随便的多元化,不内行的不要做,没有远景的不要做。结果他做的事情都犯这个毛病。我不是故意要去讲他,我们就是就事论事,用他做例子。
我们再看另外的例子,当然每个国家都碰到这个问题。这个倒霉的日本最大的百货公司,太平洋辰光倒了。那上面有个绿色的字,看看他欠了多少钱?1兆8千7百亿,虽然是日币也很吓人,结果倒了。去年7月12日,东京地方法院宣布破产,那么请看看镜头上面,站着那里,弯腰的是谁,他们小姐,可怜啊!公司一倒就碰到这种情况,对不起,我们公司宣布今天暂停营业,对不起,害你们白跑一趟,我们公司这么久了,又倒闭,对不起,东京、日本、株式会。那么请问站在面前,那些人是谁?客户。下次如果你们发生问题,就统统站在门口去。对不起,中国人寿经营到今天为止,对不起,浙江分公司到今天为止,收了你们的保费,对不起。人家会怎么讲?不要做就不要做,做不起就不要做,就这样乱搞!消费都就这么简单,你倒的那一天,人家就讲得很难听的,所以一个公司要好好的经营,他旦发生风险,一旦出现动乱,就会像这个样子,这是一个难受!
我们来看看网络公司,当你讲到网络公司,我们大陆这边,上海人知道比较有名的,听到网络公司你会不会想起王志东。再见,王志东!王志东哭走了,眼睛都红了,他都哭走了。王志东是搞IT的,在新浪网里面非常有名,是CEO,那又怎么样?我们知道的是不赚钱的。后来新浪网看到中华网上有2倔美金,就是说想要靠过去,嫁过去,结果发现,要嫁到中华网去,两个CEO一定要拿掉一个。要拿掉谁?当然拿掉王志东嘛,拿掉谁啊!是你要嫁过去啊!不是人家要嫁过来啊!结果把王志东逼走。王志东说我是创始人,我是CEO。人家说NOTHING,都不是,结果左边那个起来了,毛道力,毛道力是学财务的,本身对于财务操作非常的内行,所以整个新浪网的财务大权,都操在毛道力的手上。结果美国董事认为,恩,老毛可以。把他拉起来,把王志东给干掉了,当然消息传出来中华网也没有跟他合并。所以,阳光卫视把它弄过去了。杨澜是个女的,但是有这个本事,手上有钱。新浪网过来,就过去了。所以,今天杨澜是不学IT的,先吃掉新浪网。那新浪网又怎么样?学IT又怎么样?我问你,有钱吗?赚钱吗?过来,就过去了。所以他们被阳光卫视给兼并了。
除了新浪网,你会想起谁?搜狐,结果没有想到青鸟搜狐劳燕分飞。那边有一只青鸟说bye-bye,那只狐狸很无奈地走了。你知道搜狐现在亏多少钱吗?美国纳斯达克指标,搜狐一降,就亏了300万美金,伙计啊你看纳斯达克美金一下降,就少了300万美金,吓得北京的青鸟说bye-bye!结果没想到搜狐跟青鸟一分家,搜的力量就立刻削弱下去。将来会碰到什么命运现在不知道。
除了新浪网跟搜狐你还想到谁?我们现在来看第三页,都是网易惹的祸,其实丁磊两兄弟我都认识,哥哥是丁磊,弟弟是丁波,一个在北京,一个在上海。他们也欠我一点钱,后来也是要回来了。丁波和丁磊两兄弟,去年在衡山路进亭餐厅请我吃饭,大谈他们未来的远景,公司的状况以及发展的前途,和个人的宏观,以及一些灿烂的想法。我都说Wonderful!我当然希望他好,他是我的客户。如果他们能够灿烂,我多少能沾点油水呢!结果,没有想到今年春天传出来的消息,是网易开始有点不稳。我就觉得我的钱可能有点麻烦。果然今年夏天,钱就拿不到了。后来我死抠活抠的,今年秋天算是拿到了。今年夏天末了传出来的消息,是财务顾问想卖。网易卖多少钱,上报了,8000万美金。8000万人民币都卖不掉。你知道网络公司一卖就不值钱吗?因为网络公司没有什么不动产,像人家有机器啊,厂房啊。他们没有啊,就这几个脑袋瓜子坐在那里啊。除了几台破电脑,几个桌子、几个脑袋瓜,什么都没有啊!
所以网络公司叫做泡沫就是这个意思。所以以后千万不要轻易地投资网络公司。高科技不是你想像的那么好赚钱。就这么三家,新浪网、搜狐、网易这三家都出现问题了。你认为原因是什么?这就是我讲的,做一个主管,他的眼睛要非常锐利,对市场要不断地分析。如果他们三年前读过这张图,会有这个情况吗?人家预言过了,你看到没有?三年前就预言过了,公元年,世界的世界会爬到最高巅峰,公元2001年市场网络开始开滑,公元2003年会跌到谷底,公元2005年和2006年会慢慢爬起来,2007年会形成一个稳定,从此网络公司会形成一个安定的状态。所以春秋战国时代是最近5年,一直打,最后就开始安静了。就像水桶里面搅过以后,就会慢慢地趋于平静。
这个图是香港分析的,香港人对于IT产业分析得很到位的,他们很快就发现,这个东西不能玩,所以香港人很精明的,把手里的网络股票的抛掉了。因为这种公司现在不赚钱。结果你看那条线,2002年的时候会跌谷底,所以明年更是不得了。网络公司今年就已经是一个秋天,明年是冬天,明年这个时候是冬天的冬天,结果我们三个网络公司要卖了。所以我讲了,一个老板一天到晚只懂自己的东西。在人寿公司当一个主管,是不能一天到晚只研究寿险,政治、经济、社会,贸易统统都要了解,整个广大社会的动向,都要非常清楚的。可话要讲回来,大老板有时间去研究整个市场的动向。未来的人寿会走到什么地步?将来春秋战国开打的时候,谁是主流?谁是非主流?谁是潜在的敌人?谁是现在的敌人?搞清楚这些东西?我们这个市场才能打。天天都只是看客户,甚至连客户都不看,只看自己的业务,那是不够的。
我们看另外一段,这就是刚才要讲的一段,那就是一个老板如果太忙于自己的事情,而没有注意到其他的事情,就会犯了这个看病,这叫只看问题,不见目标。
忘记了企业的命脉 ——
利润,即使有最佳的产品、最好的形象、最优秀的员工,企业也会很快陷入困境。一家成功的企业总需要经历追随者
—— 生存者 —— 领导者的过程。而世界 500
强每年的名单都不同,这一事实告诉我们,每一家企业都有机会,但是还是要企业正确认识自己,脚踏实地,用事实证明你到底是不是一个强者。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管理隨筆:從影片《墨攻》看老板和職業經理人的關系
論文類別: >
論文作者:
上傳時間:
  序言  
  中國有個成語,叫“墨守成規”。按《高級汉語詞典》的解釋,“墨守成規 [stick to conventions] 比喻拘泥於成見而不善于機變”。這個成語的來源是春秋戰國時期的一個學派,叫墨派,代表人叫墨子,相當於儒家學派的孔子,道家學派的老子。墨家的主張是“非攻 兼愛”,其軍事理論擅長防守和守城,我們叫“墨守”,後來發現其守的方法很有效,不需要怎麽靈活機动地進行運做,直接按其要求和規矩进行操作即可,後來逐漸演變成了現在的成語“墨守成規”,並用來比喻拘泥於成見而不善於機變。
  而影片《墨攻》從命名上講就有營銷學上的catch eyes 的創意設計。人們都知道墨家擅長防守,怎麽還能進攻?到底怎麽回事情?哦,那就去電影院看看吧,看了之後,發現影片中主要描寫的,還是墨家的防守。
  排除影片方的營銷創意不說,就影片的故事結構而言,卻是基本清晰地勾畫出了當代中國老板和職業經理人之間的主流關系,在現實中,既求賢若渴,又用人而疑;既想给職業經理人放權授权,又想時刻暗示老板的至高無上的權威;……等等。事實上,影片中墨者革离的命運,也是絕大部分職业經理人的命運;影片中的梁老板,在現實生活中是司空见慣,屢見不鮮;那麽,這兩者之間到底如何相處,才是老板和職業經理人這一對矛盾的最佳配合狀態和雙方最終归宿與命運的最好結局呢?
  這裏簡要說明幾個概念的涵義。所謂老板,就是企業事業單位的投资方,核心股東,一般擔任法定代表人和董事長(或董事局主席)(參見:《淺論職業經理人如何管理老板的亲友》,張京宏、沈宗南:上海世新進修學院,教學試驗研究所,《世新期刊》,2006年第11期)。所謂職業经理人,就是企業的經營管理者,包括企業總經理、副總,總監,項目經理,等類似職務的人員,受雇傭於企業董事會,對董事會負責,負責企业全面或某一方面的運營管理。一般情況下,職業經理人在企業中不占有實際股份(所謂管理股等虛擬股未得到程序認可的,不屬於實際股份)。
  這裏,笔者結合影片分析,總結出幾点,以供參考。  
  第一章 影片《墨攻》的故事情節概要  
  公元&#年,趙國欲占領燕國,但必須經過介於趙燕兩國之間的梁城。梁城的地理環境和軍事位置,決定了趙國必須首先占領它然後才能進攻燕國。
  這個梁城是個小城邑,只有4000多人口,遇到此事,舉國上下大為震驚,於是多方求援。但是無效,無奈之下,向主張“非攻 兼愛”的墨家軍請求幫助。墨家軍沒有答應請求,但有一個墨者,名叫革離,主動去幫助梁城防守。
  革離剛到梁城,上下都不服氣,因為不知道这個職業經理到底有幾斤幾兩。上到梁王,梁王之子梁公子,下到司徒牛子張,等等。當時正式梁城公司面臨內困的時候,趙國十萬大兵压境,梁城無計可施,即将束手無策,已經派出梁老板的親信牛子張出城議降了。
  就在此时,職業經理人墨者革离首先踢出了自己的第一腳,以射箭技術逼退了赵軍先鋒隊的沖鋒;然後,又面見天天花天酒地的梁老板,告訴其公司现在的情況,問梁老板是賣公司還是自己當老板,戰勝了投降派。
  於是,在前面幾腳踢的比較漂亮的情況下,梁老板決定授權職業經理人墨者革離,將全部兵權賦予革離,但是職業經理人墨者革離的第一副手司徒牛子張,便是梁董事長的親信心腹。讀到這裏,絕大部分當老板的人是聰明的,心領神會,我們不再繼續挑明了。
  在得到授權之後,職业經理人墨者革離開始調整公司戰略部署,首先在最弱的南門修理了甕城,這一招我們在營銷站理論上叫心理營銷,打心理戰,首先在心理上戰勝對手。
  在调整就緒之後,成功應對了趙軍的多次進攻。由于趙軍的成本、時間、目標等方方面面的限制,以及職業經理人的成功防守,使梁城得以穩定。
  此時,梁老板感覺到,現在危機不存在了,度過難關了,應該卸磨杀驢了。為什麽呢?因为每個老板都無時無刻不想向所有員工暗示自己的至高無上的權威,至少在自己這一亩三分地裏面。職業經理人業绩好,企業、風氣等有好转,職業經理人的威望大大上升,許多員工也從精神上以職業經理人為權威,這必然大大傷害了老板的某種心理。老板內心有這種心理,加上身邊的一些人煽風點火,內外交加,最終使梁老板決定,收回對職業經理人的授權兵權(相當現在企業的財務權、人事權和銷售權)。
  為達到目的,則要找借口,找出職業經理人的不是。怎麽找呢?說職業經理人謀反,最后梁老板和親信們逼走了职業經理人墨者革離。
  職業經理人墨者革離離開後,梁老板的親信能力確實又不行,使赵國軍隊以非常小的代價,毫不費力地攻占了梁城。後來梁老板只能賣公司了,他的那些親信,也是樹倒蝴猻散。梁城公司在很短時間內被消滅,若大的中國市場上,只剩下了秦、楚、燕、趙、韓、齊、魏七只大鳄,歷史上叫“戰國七雄”。再後來,公元前221年,秦王政經過武力戰爭统一了六國,形成了上第一个封建中央集權制的國家-秦帝國。  
  第二章 影片《墨攻》中反映出的老板和職业經理人關系發展的一般规律  
  影片《墨攻》的故事發展過程中揭示了當前中國社會絕大多數職業經理人和老板之間的關系規律:
  第一階段:相互認知期
  在這一階段,老板和職業經理人雙方有個互相了解的過程,這個過程中,老板主要考察職業經理人的人品、能力、態度、經驗等,進而决定是否認可職業經理人,同時包括認可的職务、薪資等心理範圍;而職業經理人則主要考察老板的綜合情況,包括公司的經營情況,是否適合自己、老板的個性、價值觀、脾气等,以及自己期望的工作崗位和薪資福利水平。
  在這一階段,若不合適,則雙方一拍兩散,各不相欠,若合適,則走到第二階段。
  第二階段:密月期
  在這一階段,雙方都有相逢恨晚的感覺,一個感覺碰到人才太晚,一個感覺碰到賢明的老板太晚,双方由於剛剛接觸時間不是很長,深層次的價值觀冲突等還沒有機會出現,因此大家表現出密月狀態。这階段,好比男女青年熱戀期,雙方怎麽看對方都怎麽好。
  但是,密月期往往不會很長。因為隨著合作與共事的深入,勢必會涉及雙方對一些具體事情的處理意見,意見往往會出現不一致。在此階段,如果雙方深層此的價值觀分歧非常巨大的話,可能合作就从密月期結束了;如果双方深層次的價值觀分歧不是原則性分歧,具有磨合性或互補性,則雙方的關系進入第三个階段。
  第三階段:磨合期
  在前兩個階段,老板一般不會進行實際性的授權(即:、人事權、營銷經營權),但是可以進行一些測試性的授权或考核。在第三階段进入磨合期後,雙方逐渐有了一定的默契,職業經理人逐漸能接觸一些實際性的操作,同時得到一定程度的實質性授权。
  這一階段的主要沖突表現在思想價值觀總體一直,但在具體方式方法上有分歧。這種分歧如何處理,是一種艺術,其中包括,事情處理的水平等等。
  如果老板總是聽不進去職業經理人的具體意見,職業經理人會感覺老板刚愎自用,逐漸會自己封閉,不再提意見;如果職業經理人聽不进老板的意見,老板则感覺職業經理人眼里沒有自己,太獨裁等。這些細节如果處理不好,隨时有可能積累起來,時间一長,量變導致質變,可能導致合作的結束。
  在影片《墨攻》中,職業經理人革离是在這一階段得到实質授權並進行管理的。
  第四階段 穩定合作期
  在穩定合作期中,雙方合作呈現穩定狀態。這一期限往往是合作中最主要的階段。這一階段裏,雙方基本上能就主要問題進行協商,達成一致,形成默契的配合。
  雖然如此,但在这一階段中,老板對職業经理人的控制在核心人事、財務等若幹方面还是一如既往。老板認為,企業是我的,授權不等於不管,所以我控制是理所當然。職業经理人認為: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既然委托我管理,就應當相信,为什麽搞這一套?雙方的合作中,這一矛盾始終貫穿著。
  在影片《墨攻》中,職业經理人革離身邊的第一副手牛子张將軍便是梁老板的監軍。
  第五階段 合作疲劳與矛盾積累期
  一般地說,合作時間一長,一定存在疲勞期。這如同婚姻一样,夫妻時間一長,也存在審美疲勞期(見:《電影〈手機〉观後感》,張京宏,《傳媒技巧的若干高級應用剖析》,沈宗南,載上海世新進修學院教學试驗研究所 《世新期刊》2006年第5期)。這也是合作關系最為關鍵和最為危險的阶段。
  如果這一期限度過的話,則雙方的合作可以长久進行下去;若這一期限沒有能平穩度過的話,則雙方一般都是解除合作關系。
  第六階段 合作解除期
   合作解除的原因有許多方面。有因為待遇問題的,有因為觀念問題的,有因為信任問题的,等等。到這一階段,合作關系的六個階段完整地完成一個循環。  
  第三章 在合作磨合期和合作疲勞與矛盾積累期老板和職业經理人雙方應註意的問題  
  在合作中,結束合作關系概綠最高的階段便是第二階段合作磨合期和第五階段合作疲勞與矛盾積累期。
  在這兩個階段中,如果雙方想保持合作關系的話,都應註意以下方面的細節。
  (01) 老板方面
  首先,要尊重職業職业經理人的人格尊嚴和職權行使,帶頭支持職業經理人的工作。這一點不用多說,绝大部分老板還是具備這些素质的。
  其次是,現在的企業中,許多員工都是“老板”的人,這些人的素質參差不齊,老板支持職業經理人的工作的具體表现之一,就是約束這些“親信心腹”們在工作方面配合和服從職業經理人的安排,而不是從中制造老板和職業经理人的矛盾。
  某種意义上說,老板放這些人在職業經理人身邊,就是想隨時隨地掌握職業經理人的工作動態,這些人的公開身份可能是司機,可能是副總,也可能是文員,可能是出納,可能是統計員,等等。這些人的選用也至關重要。如果這些人能調和老板和職業經理人之間的關系,该說的說,不該說的不說;该做的做,不該做的不做。如果老板用的“親信心腹”屬於此類的人,一般來說,和職業經理人的合作會比較穩定長久,企業的效益和團結力也會比較良好。相反,如果這批人的用人不當的話,該說的不說,不該說的亂說,在老板和職业經理人之間挑撥離间,搬弄是非,則這样企業風氣一般不會怎么好,職業經理人一般是换的比較頻繁,每一任職業經理人的任期不會很長。
  筆者掌握的一個案例很能說明問題。某E公司招聘銷售经理,老板也在職業經理人身邊放了一個“親信”。该“親信”兩邊挑撥離間,一次老板喝多了,說銷售經理“不過是個賣貨的,有什麽了不得”,該“亲信”立即把這話傳給銷售經理聽;由於老板文化程度低,有時講話等方面不嚴謹,一次職業經理人喝多了,說老板“一個鄉巴佬,碰運氣掙了兩個臭錢,還以為自己是有學問的人”,該“ 親信”又立即把這話传給老板。結果這個老板和職业經理人的合作在雙方的謾罵中結束,並帶來了兩場官司。
  (02) 職业經理人方面
  首先要從心理上理解老板的“管”。從上說,放權+監管=授權,放權+不管=弃權。一個對企業棄權的老板绝對不是好老板。這一點職業經理人要理解。
  其次,在雙方觀點不一致的時候,一般情況下,要尊重老板的意見。從法律上說,职業經理人對企業沒有任何直接或間接的最終責任,老板仍是企業責任和資金風險的最終承擔者,從一般道理上講,老板不可能為了損害自己的利益而取決定。從勞資關系上講,老板是雇傭方,是資本的代表,職業經理人是被雇傭方,出賣的勞動力,只不過体面點,是智力為主而已。因此,職業經理要把自己的定位搞清楚,知道自己是誰,然後再進行行事,且不可本末倒置,因為老板可以雇傭你,也可以叫你走。
  第三,要主動加強和老板的沟通。溝通的重要性,這裏不再贅述。  
  第四章 結束語  
  總而言之,從辯證法的來講,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是存在於矛盾之中的。因此,老板和職業經理人之間的合作也是一組矛盾,如何控制矛盾的主要性質和主要方向,使合作向著有利於企業、老板、職業經理人、社會四個方面的方向發展,則是所有相關人員都應值得思考的問題。
  筆者在此,僅僅是提出了問題,具體處理問題的方法有許多,要根據具體情況,灵活分析,妥善處理。
  以上是筆者的觀點,不當之处,敬請批評指正。  
市場營銷論文範文指南
市場營銷論文分類
論文格式指南
市場營銷論文服務}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老板和职业经理人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