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山县孙岗村2016扶风县贫困户名单单

浙ICP备号-7
版权所有:企领网
如你每一笔商务成交能主动告知企领网,本站承诺将捐助1元人民币用于公益。东方今报报道我院赵玉强同志到罗山县孙岗村任第一书记事迹 - 重点发布 - 河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四地质矿产调查院
东方今报报道我院赵玉强同志到罗山县孙岗村任第一书记事迹
作者:转自:东方今报 【
】 浏览:447次
& & 回老家罗山驻村却没空回家看看 这个书记100多天都忙着干啥?600)makesmallpic(this,600,1800);' src="/sky/upload_files/article/75/_02_atmcq.jpg" width="645" border="0" alt="1.jpg" title="1.jpg" />& & 2020年,全面脱贫建成小康社会,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冲刺线,而这时间,还剩下5年,倒计时早已开始。在信阳罗山的一个偏远山村中,一片荒芜的丘陵地,成了当地脱贫的关键;从省里被派驻村的赵玉强,成了2600多村民的期盼。驻村100多天,戴着第一书记的“帽子”,赵玉强都干了啥?这个“幸运”被分到老家扶贫的干部,又将用啥办法,让自己的老乡致富?【幸运】& & 被分回老家驻村 却没空回家看看600)makesmallpic(this,600,1800);' src="/sky/upload_files/article/75/_36_as8y5.jpg" width="645" border="0" alt="2.jpg" title="2.jpg" />& & 不到一线,怎知贫困如许。赵玉强清晰记得,初来罗山县青山镇孙岗村是今年8月27号,他当时还是穿着短袖衬衣,村旁石山口水库附近满是荒地。如今他再次眺望石山口水库,脚下的荒地已被犁过,果树的树苗正被栽满。& & 扶贫不能“手榴弹炸跳蚤”,过去给点政策、给点钱就能摆脱贫困的日子一去不复返,如今的精准扶贫,需要一级一级官员沉下去,各司其职,找到那个贫困的村庄,帮助那些贫困的同胞。这是组织派第一书记驻村的目的,也是赵玉强从省地矿局来到孙岗村成为第一书记的原因。& & 扶贫,成了赵玉强这个副处级干部今后两年时间的第一要务。在未来的日子里,让拥有696个贫困人口的孙岗村走出贫困,赵玉强深感压力。好在罗山县是他的老家,相比其他省派第一书记,语言、人脉、地域情况都成了赵玉强的“优势”。& & “当时我甚至做好了去豫西、豫北的打算了,没想到会分到家乡,我从这里走出,对这里更熟悉。”在老家扶贫,可赵玉强却没时间回家看看,距离上次回家看望也已是一个月前前。& & 如今赵玉强吃住都在村里,原单位在他刚驻村时在村部为他搭建了活动板房,厨房、厕所、小餐厅……虽然简陋但也“五脏俱全”。“书记当代表,单位做后盾”,省地矿局一系列周到的“服务”,也让这个大男人可安心在孙岗村生活工作了。【摸底】& & 因水而贫 找不到“路”的山村最需要啥&600)makesmallpic(this,600,1800);' src="/sky/upload_files/article/75/_10_f6w5v.jpg" width="645" border="0" alt="3.jpg" title="3.jpg" />& & 走访入户俗称“摸底”,这是所有第一书记驻村的第一步工作,赵玉强也不例外。& & 都说靠水生财,可孙岗村却因水,变得“穷”了。村旁的石山口水库如今是罗山百姓的大水缸,在1958年水库开建时,大量的孙岗村民不得不搬出库区,外迁他乡。& & “没多久迁走的村民就因舍不得家乡又跑回来了,加上水淹,本就不富裕的土地更加紧张。”在孙岗村做了15年村支书的崔满强介绍,村中耕地变少,如今人均只有七八分地。& & “连小偷都不来我们村,到处是山坡和荒地,就靠几分田地去养家确实难。”60岁的李定国和老伴说村里的小伙子娶媳妇,接到村口就得下车,因为“无路可走”。& & 虽然老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可村子地形以丘陵为主,生产条件和产量都有限,靠地生活成了走不通的路。而石山口水库作为一级水源地,村民不能在其中养鱼,不能在周边开养殖厂,曾经开起来的养猪场后来就被取缔了,村民想自己靠水致富,这条路也不好走。加上村子位置偏,出村交通差……久而久之,拥有“青山绿水”的孙岗村就这么被“剩下”了。& & 走访完所有的村民之后,每家地多少、收入如何、孩子都在哪儿打工读书……这些赵玉强都熟记于心,村民们对这个“外来”书记也都熟悉起来。& & “村民们第一期望就是修路,方便孩子们上下学,让下雨天不再泥泞;第二是建水塘,方便存水浇地;第三是用电;第四是文化广场……”赵玉强的工作本上,记录着村民最急迫的期望。【动作】& & 协调资金打基础 一次捐款显村民凝聚600)makesmallpic(this,600,1800);' src="/sky/upload_files/article/75/_24_0bkjx.jpg" width="645" border="0" alt="4.jpg" title="4.jpg" />& & 扶贫口号刷在墙上不能解决问题,落到实处才能人人可见,而修路往往是帮扶最直观的体现之一。从摸底结束的那刻起,赵玉强就根据村民所盼开始逐一“下手”了。& & “我们局里专门调拨了一部分项目资金用于我驻村,将近200万元。当时我报的第一个项目就是修路。”赵玉强说,除了自己单位资金支持,他本人也通过关系资源,从罗山县国土资源局争取来了“福利”。& & “土地整理项目,县国土局拨付了小200万,11月6号已经入库了。”孙岗村本身争取这个项目有些困难,但赵玉强凭着自身优势,愣是让项目资金在孙岗村入库。& & 无论是单位支持还是政府拨付,赵玉强都打算将这钱用在三个地方: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培育扶持、农村环境改善。& & 如今在孙岗村,几条5米宽的水泥路刚刚晾干;四五座数百平米的池塘已挖好等待着蓄水;明年开春,县电业局将在村里增加5台变压器,供村民用电……& & 老支书崔满强说,因村子面积大,村民较分散,他们正在考虑文化广场建在哪里。“但村民们说无论建在哪儿,他们哪怕骑着自行车也会每天赶到,跳上几段广场舞,也享受下城里人的生活。”& & 今年扶贫日当天,在北京打工的孙岗村村民吴俊,其三岁孩子不幸跌入工地上装满开水的钢筋锅,浑身60%严重烧伤。远在孙岗村的赵玉强在村里为其组织了一场捐款。“少的几十,多的几百,赵书记自己捐了5000块。”崔满强透露,捐款轰动了山村,乡镇乃至县城。& & “一个村子的贫困是暂时的,村民团结,相互帮扶就一定能富起来。”那次捐款让赵玉强看到了孙岗这个贫困村的凝聚,这让他增强了帮扶致富的信心。【造血】& & “双子星”合力 青山绿水变宝贝财富600)makesmallpic(this,600,1800);' src="/sky/upload_files/article/75/_52_6kiax.jpg" width="645" border="0" alt="5.jpg" title="5.jpg" />& & 对于摆脱“贫困”,所有人都知道造血比输血更重要,但只有双管齐下才能见得疗效。因地、因人去“造血”,更是对“精准扶贫”的诠释。& & 赵玉强深知此理,他对于孙岗村的“输血”已经开动,而“造血”方面,他更是准备了“大动作”――将千亩荒地变为果园绿荫美景,借着水库,搞生态旅游。& & 相比修路、建塘,这个动作要大得多,光是平整上千亩的土地就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因此借助企业力量,成了他的法门。& & “亚森去年入驻孙岗村,如今已在这里投了4000多万元。”赵玉强口中的“亚森”,是一家生态农林开发公司,董事长李世江是隔壁灵山镇人,孙岗村的“废地”成了李世江眼中的宝。& & 去年10月份,李世江通过土地流转方式,开始在荒没了数十年的丘陵地上动工,翻地种树,整理水库旁的环境,打造生态园区。& & 借着水库搞生态旅游,丘陵种满果树,池塘载满荷花,加上水库边农家小院和垂钓休闲……李世江的想法和赵玉强不谋而合。& & 李世江介绍,如今一期工程占孙岗村2400多亩地,100多户贫困户处在园区之中。这片土地已经种上了黄桃、石榴、桃树、苹果等树木,未来要修建千米长廊,沿着水库打造观景栈道。同时赵玉强对他们的帮助很大,驻村的100天里,他协调款项、让政府重视、介绍专家……& & “长工管吃管住,也有按天算的,每天70块,管饭。”李世江称,现在仅是翻地、种植就需大量用工,孙岗村的村民成了首选对象。住在园区内的特困户李定国和老伴,正打算让在外打工的孩子回到家中,在家里开起农家乐,让今后来孙岗村游玩的客人,尝到地道的罗山菜。& & “胃美、眼美、心美”,如今赵玉强和李世江这两位孙岗“双子星”,正让曾令孙岗村贫困的水库,和那片不适于农耕的荒地变成“宝贝”,青山绿水共存的同时,让2613名孙岗村百姓富起来。
】【】 【】【】
【】【】 【】
&&&&河南省地矿局第四地质矿产调查院网站对任何包含于,或经由本网站,或从本网站链接、下载,或从任何与本网站有关信息服务所获得的信息、资料或广告,目的是为公众提供资讯,服务社会公众,不声明也不保证其内容的有效性、正确性或可靠性。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通过我们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我们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我们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内容。
&&&&以上声明之解释权归河南省地矿局第四地质矿产调查院网站所有。罗山县青山镇特色产业带动群众脱贫
时间: 日 来源:信阳晚报、青山镇 作者:秦毅 浏览次数:
信阳消息(秦毅)今年,青山镇党委政府把发展特色产业作为推进精准扶贫的重要举措来抓,因村因人施策,以特色产业带动群众脱贫。
通过招商引资,在孙岗村、王岗村建成近3000亩特色花果园各一个;在岳山村建设近4000亩的博纳现代农业园一个,其中葡萄采摘园近2000亩,其他休闲观光果园2000亩;以“公司+农户”的形式大力发展果木种植、水产、畜禽养殖产业。在青山村、陈洼村利用当地丰富的山场资源的优势,扩大巩固发展茶叶产业,建设茶园近3000亩,建立茶叶专业合作社3个,吸纳50余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入社,有效地进高贫困户的收入。
下一篇:没有了
罗山县人民政府信息中心负责日常维护
联系信箱:
主办单位:罗山县人民政府
承办:罗山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网站备案:您所在的位置:
罗山县青山镇特色产业带动群众脱贫
来源:信阳新闻网-信阳晚报
欢迎订阅《信阳手机报》移动用户发送短信 XYSJB 到即可开通 3元/月 不收GPRS流量费
版权声明:本网原创稿件以及标注来源为《信阳日报》、《信阳晚报》的所有稿件,其版权均归信阳日报社所有,未经信阳日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严禁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如需授权,请致电:。
消息(秦毅)今年,青山镇党委政府把发展特色产业作为推进精准扶贫的重要举措来抓,因村因人施策,以特色产业带动群众脱贫。
通过招商引资,在孙岗村、王岗村建成近3000亩特色花果园各一个;在岳山村建设近4000亩的博纳现代农业园一个,其中葡萄采摘园近2000亩,其他休闲观光果园2000亩;以&+农户&的形式大力发展果木种植、水产、畜禽养殖产业。在青山村、陈洼村利用当地丰富的山场资源的优势,扩大巩固发展茶叶产业,建设茶园近3000亩,建立茶叶专业合作社3个,吸纳50余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入社,有效地进高贫困户的收入。
编辑:翟存鸣
信阳日报微信
掌上信阳微信
信阳日报新浪微博
信阳日报腾讯微博
文明河南在信阳微信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信阳新闻网立场。
扫描二维码可直接爆料,或者拨打下面电话爆料
新闻热线:
爆料邮箱: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编号:1910522
Copyright (C) .cn All Rights Reserved.
信阳日报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贫困户名单公示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