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历史学家,在钱穆看来史学研究有哪些两学一做的重要意义的意义

2014年高考历史二轮精品复习演练:《历史与历史重现》(含答案与解析)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2014年高考历史二轮精品复习演练:《历史与历史重现》(含答案与解析)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14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钱穆民族文化生命史观简析
> 钱穆民族文化生命史观简析
钱穆民族文化生命史观简析
    来源:毕业论文网
  摘要:钱穆先生是二十世纪重要的史学家之一,他的民族文化史观在当时的史学界并非主流,但是近些年来他的史学著作和史学观念却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本文尝着试对钱穆先生的民族文化史观的内容.形成原因以及意义做一个粗略的探讨。
  关键词:钱穆;民族文化史观
  钱穆先生是中国近现代著名的历史学家之一,民族文化生命史观是他的史学思想里面最核心的东西。虽然在当时的史学界并非主流,但近几十年来,他的著作和史学观念被越来越来多的人所关注。有人曾说在近代的史学家中,以传统文化为根基和本位建立了一套系统而完备的史学体系的,钱穆是最重要的一位。①史学界关于讨论钱穆先生民族文化史观的文章、著作也有很多,但是大部分都将重点放在对其民族文化史观的内容和内涵的阐述上,鲜有详细论述其史观形成的原因和价值意义的文章。而这就是本文的出发点,在分析论述其史观内容的同时,较为详备地分析其史观形成的原因和意义。
  一、钱穆民族文化史观的主要内容
  要理解钱穆先生的民族文化史观首先要弄清他对历史的定义是什么。在他的《中国历史精神》一书中,对这个问题是这样阐述的:历史便即是&人生&。历史是我们全部的人生,就是全部人生的&经验&。历史本身就是我们人生整个以往的经验。②也就是说,钱穆先生将历史看成一种过往的人生和经验,将历史上所遗留下来的材料称之为历史材料。后人可以通过历史材料来了解和认识以往的历史,但历史材料不可能也没有必要记录下整个以往的历史。这就像我们写日记,即便是天天写,仍然只能记录下一些对自己而言比较重要的事情,而不能事无巨细都记下来。毋庸置疑的是,对于我们而言,以往人生和经验的主体就是我们自己本身,我们就是这些经验和人生的创造者。同时,每个人写日记都有其不同地方,比如说,有的人喜欢用比较朴实的语言;有的人则喜欢用比较华丽的辞藻;有的人只是简单地记录一天所发生的事情;而有的人却善于反思总结。这是因为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性格和文化修养。
  那么依照钱穆先生对于历史的理解,即历史是一种人生和经验,就会产生两个问题:国家历史的主体是谁?国家历史主体的不同会产生什么样的结果?钱穆先生通过思索和分析,在他的著作中给出了答案:国家历史的主体就是民族,不同的民族会产生不同的文化。在《中国历史精神》一书里,详细阐述了历史,民族的关系:&既然历史就是我们整个的人生经验,所以只要你谈到民族,谈到人生,是无法不谈到历史的。&③又写到&一部中国史,就是民族和国家的生成史&④一个国家的历史是由一个民族创造的,一部国家史就是一部民族史。同时,因为民族生长的环境不同,就造成了文化的不同。因此中国,以色列,德国,英国等各个民都有其特殊的民族文化。
  历史,民族,文化是钱穆先生的史观的重要因素,在钱他看来,历史,民族,文化三者是同义的,&我们可以说,没有一个有文化的民族,会没有历史的;也没有一个有历史的民族,是没有文化的。同时也没有一段有文化的历史,而不是由一个民族产生的。&⑤三者联系起来,则会得出一个明显的结论,即各个民族的历史文化都不同,都有其独特的地方,不存在孰优孰劣。这也正是证明先生最终想要证明的结论。为什么这样说呢?这就得从他的生长环境寻找起因。
  二、钱穆民族文化史观形成的原因
  毫无疑问,&民族&和&文化&两词在钱穆先生的史学思想中占有关键的地位。为什么这两个词对于他而言会有如此重要而特殊的意义?这需要从他生长的家庭环境和当时的社会环境说起。
  钱穆先生于1895年江苏省无锡南延祥乡啸傲泾七房桥一个五世同堂的大家庭,家中还有一个长兄和两个幼弟。他的父亲自幼有神童之称,但由于身体孱弱,几次考试都病倒在考场中,最终放弃考试,在七房桥设馆教学。钱穆先生幼年时期受其影响颇大。他父亲死后留下两篇赋,其中一篇为《岳武穆班师赋》,对他民族观念的形成有重要的启发。他曾写到&余自幼即知民族观念,又特重忠义,盖渊源于此&⑥。而这种朦胧的民族意识在清末新式小学果育学校得到加强。钱穆先生在果育小学的体操先生钱博圭老师曾告诉过他当时的皇帝并不是中国人,而是满洲人,不仅如此,街上的店铺都有满汉之分。这对年幼的钱穆也产生不小的启发,他曾写到&余自幼即包民族观念,同情革命民主,亦由博圭师启之&。而他的&民族&观念和感情是切合当时中国的社会环境的。钱穆先生出生那一年正值甲午战争中国战败,这使得很多中国人,尤其是知识分子有了深重的危机感。因此,正如他自己讲到那样,他自幼就有强烈的民族情感。而这种民族情感在三十年代日本入侵中国后又一次达到了顶峰。正是在这个时期,他写出了的著作《国史大纲》。他坚信每个民族都其独特的历史,独特的历史发展之路,有起也有伏终有一天中国将重现辉煌。
  在中华民族面临巨大的危机之时,有的人主张全盘西化,有人则主张在保存中华文化精华的同时,吸收外来文化。这个问题归根到底即是中西文化的如何取舍和融合。而这一个问题在钱穆先生小时候就萦绕在他心中。&余此后读书,伯圭是次数言 常在心中。东西文化孰得孰失,孰优孰劣,此一问题围困住近一百年来之全中国人,余之一生亦被困在此一问题内&⑦钱穆先生对于新文化运动之后社会上无限放大西洋文化的优点却大肆贬低甚至抛弃传统文化的现象感到不满和怀疑。一个国家的历史和文化不可能全是值得称赞和学习的,同样,也不能有一个国家的历史和文化是一无是处,应该全部被抛弃的。在《国史大纲》一书中他写道到:&所谓对其本国或以往历史略有所知者,尤必附一种对其本国以往历史之温情与敬意&⑧而正因为对本国历史抱有一种温情和敬意,他能看到中国的历史和文化虽然有很多糟粕,但仍然有其可取之处。而每一个民族的历史文化都其发展的高潮和低潮,中国现在之所弱,西方之所以强只是两个立方体的两个平面的比较,不代表之前或是之后的历史。
  三、钱穆民族文化史观的意义
  二十世纪二三时年代,中西文化产生了前所未有的碰撞。在西方先进的技术和强大的力量面前,许多中国的知识分子足见丧失了文化上的自信,转而盲目地崇尚西方的文化,贬低中国的传统文化。而钱穆先生民族文化史观以传统文化为基础建立一套完整的史学体系,既在当时的史学界独树一帜,又唤起了人们对中华民族自身的历史文化的重视。曾有人批判他是文化保守主义,这完全是因为对他的人生经历和著作不了解而造成的误解。钱穆先生一生对于西方文化都抱着开放的态度,在他年轻的时候就是十分关心从西来的新文化,为了深入了解和阐述中国的文化,他对西方的历史文化做过很深的研究。他的民族文化史观只是认为一个民族的历史文化的变化和发展只能以本民族的传统文化为依托,以外来的文化为辅,而全盘接受西方的制度和文化&无异于是一种变相的文化征服,乃其文化自身之萎缩与消减,并非文化文化自身之转变与发皇。&⑨这对于今天的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文化也有重要的启示。中国新文化建设的主体和基础只能从中国历史文化中寻找,如果抛弃本民族的历史、文化、道德、价值,就算建立起一个新文化也不能称之为中国文化。
钱穆民族文化生命史观简析相关推荐您好,欢迎光临高考资源网站-顺风考试网!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
字体大小:
《钱穆:一生为故国招魂的史学大师》现代文阅读及答案
编辑:顺风考试网   来源:网络  更新时间: 
钱穆:为故国招魂的
  钱穆(),江苏无锡人,一代国学大师。钱穆读书治学始终充满一种理想和激情,一种民族情怀。钱穆的学生、著名学者余英时曾 说:&他给人的第一个印象,是个子不高,但神定气足,尤其是双目炯炯,好像把你的心都照亮了。&当时,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所长傅斯年认为史学就是史 料学,史学的工作是整理史料,不是作艺术的建设,不是做疏通的事业。这种思想在历史学界有很大影响,并得到政府支持。但是钱穆却坚持自己的理想,做贯通的 历史。他在北京大学争 取到一人把一门通史课讲完,其目的就是要说明历史应该是能融会贯通的,而不仅仅是考证史料,更重要的是他要说明中国历史是有其独特的规律和模式的,教师的 任务就是让学生掌握它并对它保持信念。通过多次备课和讲授,钱穆终于将上自太古,下至清末贯通起来,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钱穆的民族情怀也贯穿在平时的 生活中,在他初入北平,进燕京大学讲课时,就对校方用英文字母给教学楼命名表示不满。在他的提议下,燕京大学把外国名字均改为中国名字,也有了以钱穆名字 命名的穆楼。据说,今天北京大学校园内的未名湖,也是钱穆命名的。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钱穆随学校南迁。学校与清华大学、 南开大学联合组建西南联合大学。生活一度非常艰苦,钱穆曾和吴宓、闻一多、沈有鼎四人合住一屋。在西南联合大学,钱穆继续讲授中国通史课程,局面更胜以 前。著名历史学家、后来曾师从钱穆的严耕望讲述当时盛况:&校外旁听者争坐满室,先生上讲坛,须登学生课桌,踏桌而过。&也是在这里,钱穆开始手不停挥地 编写《国史大纲》,因为正值抗战期间,钱穆笔间感情更加充沛。《国史大纲》跨越了几千年的风雨,不断重演着外族人入侵与被同化的历史、中国人在面对外来挑 战时所表现出的气节与智能&&在一个西方世界占据优势,中国正在跌落自信的谷底时,钱穆希望中国人对于自己的历史保持着&温情与敬意&,该书一经出版发 行,就成为全国大学的教科书,风行至今。抗战胜利,北大复校,傅斯年主持校务,钱穆没有得到聘书,就闭门著书立说。
  1949年,钱穆经由广州去了香港,离开大陆,此后再也没有机会回归故土。
当时的香港成了一个大的流亡场,各色人物从大陆逃亡香港,其中也有无数流亡学生。这些流亡学生,就像在大海上四处飘泊,前途渺茫,失去了精神依托。 在这种情况下,钱穆放弃了较为闲适的教书生活,在极为艰苦的情况下创建新亚书院,为内地流亡学生提供一个学习工作的场所。严耕望后来感叹,钱穆此时正是学 养成熟而精力未衰的阶段,正当更有高度发挥,却因时局动荡,被迫到香港办学,十余年间耗尽心力,对于学术界是一项不可弥补的损失。但是,对于当时的学生, 却有了精神的依归,更是为中华传统的存亡续绝。钱穆回忆新亚书院初创办时,&彼辈皆不能交学费,更有在学校天台上露宿,及蜷卧三、四楼之楼梯上者。予于晚 间八九点返校,楼梯上早已不通行,需多次脚踏铺被而过&。在这时代巨变的无可奈何中,钱穆是要努力去培养传递文化的薪火。新亚书院是当时香港唯一不牟利的 学校,许多老师来此授课,纯粹都是尽义务。学校还在每周末设公开学术讲座,吸引校外人士来听讲。
新亚书院位于香港著名的贫民区,条件十分艰苦。钱穆只有两间小屋,一间居住,一间办公。办公室给余英时的印象是&一张长桌子已占满了全部空间&。支撑着他的,是中国传统精神。余英时回忆,在一个炎热、潮湿的夏天,他发现钱穆正躺在地板上,病了。
  钱穆叫余英时去买二十四史给他读,仿佛这足以驱逐其所有的痛苦。钱穆亲自给新亚书院写了校歌:&&&乱离中,流浪里,饿我体肤劳我精。艰险我奋 进,困乏我多情。千斤担子两肩挑,趁青春,结队向前行。珍重珍重,这是我新亚精神。&新亚书院最终成为20世纪后半叶中国教育的奇迹之一。而钱穆从香港到 了台北,他再未回到大陆。日,钱穆在台北寓所辞世,享年96岁,身后留下一千四百万言的著作。1992年,家人将钱穆骨灰撒入茫茫太 湖,以示其魂兮归来。
  日,国学大师钱穆、傅斯年墨宝在香港拍卖。其中钱穆的信札,用行书写就,字体飘逸、秀雅,信中钱穆写道,&今日之国运,吾侪从事学术教育工作者皆不得辞其咎&。短短一句话,可见一代国学大师&以天下为己任&的胸襟。
(摘编自任士英主编《20世纪国学大师档案》)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在20世纪三十年代,钱穆著书立说,主张国人要对国史有一种&温情与敬意&,就是希望国人能够对自己祖先的历史有一种深厚的情感,尊重自己的传统。
B.文章引用钱穆的学生、著名学者余英时的话&好像把你的心都照亮了&,说明钱穆先生是一位善于理解学生、把学生作为知己的好老师。
C.北大复校后,在傅斯年主持校务的情况下,钱穆没有得到聘书,所以他在1949年离开大陆由广州去香港,这也是钱、傅二人观点不同所致。
D.在严耕望看来,钱穆创建新亚书院时正是学养成熟阶段,如果把精力用在学术上,会收效更大,但终因创业耗尽心力而十余年无学术成果。
E.作为一代国学大师,钱穆有着非比寻常的治学精神和民族情怀,他秉承了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经世救国的抱负,一生为国学复兴鞠躬尽瘁。
2.第二段中,作者引用严耕望对钱穆在西南联大讲课盛况的描述,具有怎样的作用?请简要分析。
3.钱穆在香港创建新亚书院,新亚书院的创立具有怎样的意义?请简要分析。
4.文章题目为&一生为故国招魂&,老一代知识分子钱穆先生的故国情怀给了你什么样的启示?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来.源.顺风考试网()
1. B.&理解学生、把学生作为知己&理解过窄,余英时是从赞赏钱穆先生的学识人品的角度说的,紧接着的一段话,可以作为注脚。C.因果关系不 当,把钱穆离开大陆的直接原因归为&没有得到聘书&,文章没有说明;把它进一步分析为&钱、傅二人观点不同所致&也于文无据。D.说钱穆&十余年无学术成 果&有误,只是这时精力用在办学上,使学术界受到了&不可弥补的损失&。
 答A给3分,答E给2分,答B给1分,答C、D不给分。
相关文章:
版权申明:凡本网来源标注是“顺风考试网”的文章版权归顺风考试网所有。未获顺风考试网授权,任何印刷
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
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
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fuzyhw@qq.
com)或微博(),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
本文标题:本文地址:,转载请注明出处高中历史-史学观点_图文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高中历史-史学观点
上传于||暂无简介
大小:851.50KB
登录百度文库,专享文档复制特权,财富值每天免费拿!
你可能喜欢史学研究成果与高中历史教学
&&& 高中历史课程改革以来,新的教育理念正逐步落实到课堂教学之中,高中历史教学出现了许多新气象。但我们也发现:许多高中教师不关心史学研究动态,史学观念严重滞后于学术研究成果,很多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忽视了新的史学观念的吸纳,史学观念陈旧,对学术界的动态反应漠然,高中历史教学表现出极大的封闭性,教学内容与学术研究成果严重脱节,以致对新教科书的体系难以准确把握,对教科书的许多内容解读产生偏差,这一现象不符合新课程的时代性要求,已成为制约历史新课程发展的瓶颈。史学观念的更新与运用在高中历史新课程教学中已显得刻不容缓。
一、高中历史教学重视史学研究成果的必然性
&1.从史学研究进展及其与高中历史教学的关系看
进入新时期特别是近20多年以来,我国的史学研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在史学理论方面,学者们积极吸纳西方史学研究的新理论和新方法,开始走出当年重复苏联史学体系及既有结论的束缚,对阶级斗争为纲的传统革命史范式做了深刻反思。一些学者依据马克思主义原理,批判地审视当代国际史学观点,完善、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史学观,相继提出了现代化理论、文明史观、全球史观和社会史观,为科学全面地认识历史进程奠定了理论基础。
在研究对象和范围方面,克服了以往&历史研究集中于政治史、阶级斗争史这种线性思维的不足。&【1】通过跨学科研究,&在研究模式上呈现了政治史------经济史、文化史------社会史的范式转移。&【2】相继出现了文化史、社会生活史等专门史的研究热潮。同时,历史研究也呈现出学术下移的趋势,在关注政治、经济、文化等发展的同时,更多的关注民间、关注广大百姓的社会生活,从而推动了史学发展的多样性。
随着思想解放的推进,许多教条化的论断和法则开始动摇,甚至一些形成定论的论断也受到了质疑,史学研究实事求是、无证不信等优良传统得以恢复。对一些因政治和学术偏颇而被颠倒的历史结论、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进行了正本清源的研究,做了恢复历史真相的工作,形成了新的学术规范和话语系统,诸如对五种社会形态理论、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世界近现代史体系及一些具体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等,都有了与传统观点截然不同的看法。
&&& 史学研究与高中历史教学,是工作性质和任务全然不同的两个领域,前者是对历史进行深入的研究,重在探索和发现;后者是对中学生进行普及性的历史教育,重在教育和育人。但由于两者都离不开历史,必然会产生相关性:史学研究是历史教学的基础,历史教学过程实际上是利用和推广史学研究成果的过程。因此,高中历史教学必须关注、利用史学研究成果。
2.从历史《课程标准》和课标教科书内容看
&&&首先,吸纳了新的史学观念。
&& 我国史学研究新成果在2003年颁布的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课标)中,在以课标为指导思想编写的各版历史教科书中已有鲜明的体现。可以说,课标及其历史教科书,在吸纳新的学术成果和新的史学观念方面迈出了新的步伐,一定程度上,它们是我国当代史学发展和繁荣的缩影。这突出体现在课标和课标教科书更新了史学观念,在坚持唯物史观的前提下,吸纳了当代史学界较为流行的文明史观、全球史观(整体史观)、现代化史观、社会史观等新的史学范式。【3】
第一,文明史观认为,人类历史从本质上说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人类文明的发展及其人类自身的文明化是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人类创造、积累文明的过程及其所获得的成果是历史的基本内容。一般认为,&文明&按照纵向可以分为农耕文明和工业文明的兴起和工业文明的发展三个阶段,横向可分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
在课程标准规定的课程性质、课程理念和课程目标中,都渗透了文明史观,多次提到&要吸收人类优秀文明成果&,&热爱和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地区、各国、各民族的文化传统,汲取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等。
现行新课标教材的必修1、2、3实际上是分别介绍人类政治文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成果。在学科体系方面,淡化了五种社会形态理论,按照文明史观构建了新的学科体系。在内容选择上,以文明史观来统驭教科书的编写,正如岳麓版教科书在必修一的前言中所说,&我们要在已有的历史脉络和整体的历史框架的背景下,分别深入思考人类政治文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历程。&
第二,全球史观(整体史观)是将人类社会的历史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它认为人类历史发展过程是从分散向整体发展转变的过程。这一转变开始于15世纪末16世纪初的新航路的开辟,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标志其基本完成。
如果说唯物史观以社会形态作为审视历史的基本单位,文明史观以文明作为审视历史的基本单位,那么全球史观是以&社会空间&作为审视历史的基本单位。所谓&社会空间&,指的是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生活圈。这种生活圈可大可小,但当中的内容却直接影响到人类的每一个个体。在此思路下,移民史、疾病传播史、植物传播史、生态演变史、风俗演变史等等应运而生。
第三,现代化史观,按照罗荣渠《现代化新论&&世界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一书中的说法:&广义而言,现代化作为一个世界性的历史过程,是指人类社会从工业革命以来所经历的一场急剧变革,这一变革以工业化为推动力,导致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全球性的大转变过程,它使工业主义渗透到经济、政治、文化、思想各个领域,引起深刻的相应变化。狭义而言,现代化&&是落后国家采取高效率的途径(其中包括可利用的传统因素),通过有计划地经济技术改造和学习世界先进,带动广泛的社会改革,以迅速赶上先进工业国和适应现代世界环境的发展过程。&
&& &这一观点极大地改变了我们过去的一些机械的想法。过去我们一度认为,有什么样的生产力,就必然会有一种惟一与之相对应的生产关系,但我们却很难解释清楚一个问题&&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生产力究竟有何不同?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生产力又有何本质的差异?现代化史观认为,到现在为止,人类社会的生产力无非是经历了三次大的跃进&&工具制作和火的使用、农业生产力和工业生产力,而同一生产力可能会导致不同的生产关系。&【3】
上述三种史学范式实际上是相互联系的,现代化范式和整体史范式更多地强调1500年以来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演进以及工业文明向全球扩散的历史,我们可以将其看着是文明史范式的一个特定阶段,只是在这一阶段用现代化史范式和整体史范式来概括更能把握其特定的历史阶段特征。它们都是唯物史观在不同方面的反映。
第四,社会史观认为,人类历史不仅仅是政治、经济、思想、外交等大事件的历史,更是与平民百姓芸芸众生息息相关的小事件的历史。它引导人们&眼光向下&,注重分析研究广义的社会问题包括政治、经济、文化问题之外的所有问题,其核心就是社会保障或社会福利及其相关问题,包括社会变迁史、社会日常生活史、社会习俗史、家庭婚姻史、城市进化和人口流动史、社会保障史、人与环境关系史等等。
其次,采纳了新观点、新成就。
新课标历史教科书是以高校学者为主体编写的,也必然跟踪史学研究的发展趋势。因此,新课标教科书必然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反映学术成果、体现学术进展的载体,体现鲜明的时代性,并保证教科书内容的科学性。新课标教科书除体现上述主要史观外,还提出了一系列新观点、新方法,审慎地用文明史观、全球史观和现代化理论透视中外历史,对革命和改革的关系的评价,做了更合理的阐释;对一些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等,进行历史唯物主义的客观评价;正本清源,以往一些被隐蔽的历史真相和被颠倒的历史事实恢复了历史原貌。例如:
&& &各版教材都根据&夏商周断代工程&研究新成果,明确写进夏、商两朝的起讫年代和西周的建立时间。关于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历史地位和历史影响,近年来,学术界不少学者从制度文明的角度,认为古代中国政治体制体现了&现代行政&的特点;当代著名学者张传玺认为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具有明显&公天下&的因素。这些,在新教科书中得到了充分体现,并对中央集权制度给予了不同程度的肯定。新教材第一次介绍了《大宪章》,这是采纳了史学界的共识:《大宪章》中把王权置于封建习惯的约束下的精神,为议会制度的建立提供了重要经验,它确立的&法律至上&和&有限王权&的原则,逐渐被承认为立宪政治的基础。在选修一教材中,日本明治维新、俄国1861年改革都被置于工业文明冲击下的改革大背景下,认为明治维新使日本走上了近代化道路,俄国1861年改革是向现代化迈出的重要步骤。
再次,教科书与史学界研究进展存在差距。
虽然课标及其教科书吸纳了新的史观和部分史学新观点,但由于种种原因,教材本身具有自己的稳定性,这就决定了教科书所选取的内容往往跟不上学科研究的发展。教科书所呈现的内容与史学研究的进展始终是存在差距的,出现其内容相对于学术而言的滞后。
例如,教科书中关于抗日战争时期的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关于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关于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爆发的原因,等等,这些内容的介绍,都不同程度的滞后于当今史学界的研究。即便是在很多已经形成定论的课题上,教科书延用旧说的现象仍然存在。如关于&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这一专题所选择的内容,在葛兆光等学者看来,就有违历史的真实。仅就先秦而言,现在很多学者都意识到,介绍顺序应当是儒、墨、道,三派应当平等对待,墨子的很多想法,是针对儒家来的。再如对宋朝的评价,上世纪国学大师钱穆提出了&积贫积弱&说,几乎成了对宋朝的&定性&结论。其后,研究者对宋代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得出了不同的结论,并得到国际史学界的认可。如邓广铭先生,把宋代称为&我国封建社会发展的最高阶段&,并指出&两宋时期内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所达到的高度,在中国封建社会历史时期之内,可以说是空前绝后的&。但教科书对宋朝在中国古代社会的地位缺少全面的描述。
&3.从新课程高考命题改革的要求看
&&& 高考命题的主体人员由高校教师组成,高校教师在命题中,必然会渗透自己的学术思路,把他们平时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成果直接或间接地体现出来。因此,关注史学研究的新观念、新成果、新思路也就成了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教师的必修课。
&&&& 从高考测试的内容看,以国家教育部考试中心2007年颁布的新课标历史科《考试大纲》为蓝本,包括江苏省在内的各自主命题省份的历史《考试说明》,都是按照文明史观,重新构建了学科体系和考试内容。新课程高考中,创设新情境、考查新目标,试题依托教材,但不拘泥于教材,这已是不争的事实;以近代化史观、文明史观、全球化史观等新史观命制的试题,在新课程高考卷中频频出现,也已成普遍现象。
以下所举近年的新课程高考题都充分体现了当代流行的史学观念或展示了史学研究的最新成果。
【例1】(10江苏卷)英国曼彻斯特地区,在18世纪80年代初只有棉纺厂两家,短短的时间内棉纺厂发展很快:1802年52家,1809年64家,1830年99家,以上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珍妮纺纱机推动工业发展&&&&&&& B.蒸汽动力的普遍推广
C.铁路交通大规模兴建&&&&&&&&&&& D.英国棉纺品大量涌入中国
【例2】(08江苏卷)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指出:&1500年至1763年的这些岁月是全球开始统一时期,是从1500年以前时代的地区孤立主义到19世纪欧洲的世界霸权的过渡时期。&不能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 A.新航路的开辟&&& &&&&&& &&&&&& &&&&&& &&&&&& &&&&&& &&&&&& &&& B.欧洲国家的对外扩张
&& C.工业革命密切了国际交流&&&& &&&&&& &&&&&& &&&&&& &&&&&& D.英国确立了殖民霸权
【例3】(09江苏卷)20世纪30年代蒋廷黻的《中国近代史大纲》称:近百年的中华民族根本只有一个问题,即追求近代化。如果这一观点成立,是基于它
A.全面揭示了近代中国历史的基本线索&
B.根据人类文明发展的一般规律得出结论
C.考虑到近代中国特殊的社会性质
D.重视中国近代化建设的政治前提
【例4】(09全国文综I)1787年费城会议制定的《美利坚合众国宪法》规定:合众国不得授予贵族爵位。反映了美国宪法的主要原则是
A.民主主义&&&&& B.平等主义&&&& C.自由主义&&&& D.共和主义
【例5】(11年江苏卷)近代世界史上,英国在政治变革与经济发展方面远远走在其他国家前列。由此成为现代化的&领头羊&。阅读下列材料:(材料略)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工业革命的原因。
(2)材料二中&保守主义的政治&是如何建立的?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该时期保守主义的特征。
(3)材料四中&一次新的斗争&指什么?依据材料四,概括这次斗争的原因。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现代化各要素之间的关系。
在现有条件下,高中历史教学最主要的依据和载体是新课标历史教科书,关注史学研究成果是客观形势和客观条件所决定的。
二、高中历史教学重视史学研究成果的现实意义
课标及其教科书,渗透了文明史观的理念,并依此对历史知识进行了筛选,从而确定了新课程体系。但不少教师面对模块专题体例下时序紊乱的现状,不能用文明史观整合教材,形成新的知识体系。对江苏历史(选修)《测试说明》运用文明史观所构建的新体系内涵理解不深,认识不清。尽管新教科书已经淡化了社会形态理论,但是,&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封建统治阶级&等过时的称谓仍充斥于课堂和教辅书中。近代英国学者约翰?斯图亚特?密尔有一句名言:&每个时代都有很多种看法,在随后的时代不仅会被认为是错误的,而且简直就是荒唐的;同样,有很多如今被人们普遍接受的看法,以后将会遭到拒斥;也有很多过去被人广泛接受的看法,却遭今人抛弃。&在我们的新课程课堂上,一些&荒唐&的已&遭今人抛弃&的有悖于新史学观念的观点、提法仍在大行其道和流行。因此,高中历史教学重视史学研究成果,其意义是明显的。
&& 1.有利于教师更新知识结构
&& 课标在内容的选择上,要求坚持时代性,密切与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的联系。如上所述,课标采纳了当代史学研究中的新史观,据课标编写的新课程教科书,一方面,在许多问题上,及时的引用了学术界最新的研究成果。另一方面,教材的编排受种种原因的限制,也出现其内容相对于学术而言的滞后。面对这两种情况,不管是教科书相对与学术的同步还是滞后,都需要教师及时地关注和了解学术动态,吸取学术研究的成果,丰富和更新自己的专业知识。作为一名称职的高中历史教师,为了在课堂教学中体现时代精神,体现历史学科求真特性,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自己必然会时时关注历史学本身,及时吸纳史学新成果,这一过程,实质上就是自我学习、自我提高的过程,这必然促使自身原有的知识结构发生深刻的变化,使自己的知识结构与时俱进,使自身的专业素养进一步提高。
&& 2.有利于教师真正落实用教材教的观念
&& 新课程实施以来,我们已经取得了这样的理论共识:教材是学生在校学习的主要资源(非唯一资源),是学生学习、掌握历史知识最主要、最重要的途径,但它不是学生历史知识唯一的来源和途径。同样,教材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依据(但并不是唯一的依据),是一种重要的&教学的工具&。在教学过程中,我们用学术研究的&新&替代教材的&旧&,结合教材相关内容,及时、恰当地介绍史学研究新成果,这就使自身的专业素养有了更大的发挥空间,在实际上改变了过去奉行的&本本主义&,纠正了一味教教材、抠教材的陋习,真正把教材当成了一种学习资源在利用,在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灵活地利用教材,使教材成了一种动态的、生成性的学习资源。
&&& 3.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新课程实施以来,我们也已经取得了这样的理论共识:要把传统教学以教师为中心、一切从教学出发的倾向,变为以学生为中心,一切从学生学习实际出发,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意识。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引领者、合作者。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学生学习内容,适当引入史学研究成果,这是拓展、深化教材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激活学生思维,拓宽学生视野,引发学生深入思考的重要途径。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为了使引入的史学研究成果为教学内容服务,教师要引导学生变换角度整合教材内容,或者挖掘教材的隐性内容、发现教材自身的缺陷、纠正教材原有的不足,如此等等,学生必须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思维,勇于质疑、探索,开展师生间、学生间的交流、研讨、辩论,这些,必然会促使学生从习惯于接受式学习向探究式学习或发现式学习方式转变,使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在多样化、开放式的学习环境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与参与性,培养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 4.有利于合理开发、利用课程资源
在课堂教学中引入史学研究成果,为学生的学习服务,教师首先要通过多种形式、途径(如阅读专业书刊、利用图书馆、互联网等)关注史学研究动态,自已在对现行教材的解读、分析中能科学、合理地利用史学研究成果,同时还要使学生能在教师引导下,合理利用教材和教师提供的新信息,全方位、多角度地分析、理解。从课程资源的角度看,这是教师为了实现教学目标和课程目标,充分发挥了自身和学生的主动性、能动性,合理利用了现实生活中物质方面和人力方面的课程资源,并使其在历史教学过程中发挥了应有的作用。因此,在历史教学中应用史学研究成果,有利于合理开发、充分利用课程资源。
三、史学研究成果合理应用于高中历史教学的基本途径
&& &1.努力做学习型、学者型教师
在处于信息化社会的今天,知识更新速度极快,史学研究新成果迭出,而历史教学必须尽量向学生传递真实的信息。这种时代特征、历史教学的特点,都要求我们平时的教学不能只满足几本&教参&和教辅资料,必须与时俱进,有针对性地、有选择地主动学习新的专业理论书籍和高校教材,认真钻研教学刊物的相关文章。以下简要介绍对我们更新知识和观念有明显成效的一些著作。
《世界文明史》,马克垚主编、2004年4月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代表了目前国内文明史研究方面的最高学术水平。该书在内容上,不仅囊括文明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维度,而且论及文明之间的交往;在空间上,立足全球,东西并论,既包括欧美,也包括亚非拉;在时间上,从古典文明纵论到现代文明,按照人类生产力的发展变化把文明的发展与演变划分为农业文明时代、工业文明的兴起、工业文明在全球的扩展三个阶段,进而以此把全书分为三编。本书对我们深入理解文明史观有重要价值。
《高中历史学习 新视角 新知识》,杨宁一主编,2008年9月人民出版社出版。该书以文明史观为线索,基本涵盖了新课标教材。全书分为古代中国、古代世界、近代世界、近代中国、现代世界、现代中国六部分,每部分由概述、学术动态和参考书三部分组成。本书对帮助教师把握新课标和新课标教科书,扩大知识面,把握学术动态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现代化新论&&世界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作者罗荣渠,是著名历史学家、北京大学教授、当代中国现代化理论与比较现代化进程研究的主要开创者。该书由商务印书馆2004年1月出版,首次提出以生产力为社会发展中轴的一元多线历史发展观,以此论述世界的现代化发展总趋势和近世中国的社会巨变,并对中国的现代化道路作了专题考察。这是我们理解现代化史观的重要教材。
《换个角度看历史------现代化与世界近现代史学科体系研究》,著名历史学家钱乘旦、王宇博主编,2007年4月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该书介绍了现代化理论及体系。其中第四部分是关于中学历史教育与教材研究的,对新课标体现的现代化理论做了阐释,对中学历史教师把握现代化理论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 《全球通史》,(美)斯塔夫里阿诺斯著&吴象婴、梁赤民译,1999年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本书被认为是第一部由历史学家运用全球史观,囊括全球文明而编写的世界史代表作。作者采用全球史观,将整个世界看做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的统一体,从全球的角度考察世界各地区人类文明的产生和发展,把研究的重点放在对人类历史事件和它们之间的相互关联和相互影响上,努力反映局部与整体的对抗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本书初版问世以来,赞誉如潮,被译成多种语言流传于世,目前已更新至第7版,是我们了解全球史观的好教材。
&&& 《高校世界历史配套教材》,本丛书分古代史卷、近代史卷和现代史卷,由刘文涛、陈海宏主编,分别于2001年11月、2005年4月、2009年11月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这是学习吴于廑、齐世荣主编的六卷本《世界史》(国内较早运用全球史观编撰的世界史著作)的配套教材,是教育部高等师范专业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改革计划的研究性成果,内容涉及各断代史通论、研究综述、近现代国外史学理论与流派等六部分。该书对把握世界史的研究动态等有很强的通用性和针对性。
此外,《历史教学》、《中学历史教学》等历史教学专业杂志对我们更新知识,开阔眼界也是大有帮助的。
2.吸收新成果,纠正教材中过时的或片面的观点
由于受篇幅的限制以及传统思想观念的束缚,现行新课程高中历史教材,在许多历史问题上依然停留在陈旧、过时或片面的观点上。以&抗日战争&为例,《历史教学》杂志2005年第11期刊登中央党校郭德宏教授《论抗日战争史研究中的若干重大问题》一文,郭教授从抗日战争史研究角度、领导者、主战场、三次&反共高潮&、抗战人物评价等十三个方面对抗日战争史研究的传统结论提出质疑和商榷,表达出有别于传统历史教材基调的&新声音&。如:
(1)&中国抗日战争的起点和时限,现在国家已经明确从九一八算起,中国的抗战是14年,而不是8年&。
(2)&从九一八事变以后,抗日救亡就成了全国政治生活的主流&&民族矛盾即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3)&从形式上来看,抗日战争无疑是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国民政府领导的。因为国民党是当时的执政党,国民政府是当时代表中国的合法政府,直接领导和组织了全国的抗战。&&从实际领导作用看,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则共同起了重要的作用。例如,在政治领导方面,中国共产党倡导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但国民党和国民政府坚持抗战,拒不投降,也对抗日战争的胜利进行起了重要的政治领导作用。&
(4)&如果说中国共产党是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也应该承认国民党是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因为它在抗日战争中也是起了重要作用,做出了重要贡献的。&
(5)&正面战场一直是抗日战争主战场&&敌后战场和正面战场共同构成了一个统一的中国战场,都是中国战场的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都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6)&在整个抗日战争时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始终破裂。这就说明,国共两党之间的合作还是主要的,国民党的反共是有限度的。&
(7)&公认的国民革命军十大抗日名将&&除了张自忠、戴安澜因壮烈牺牲,傅作义因起义得到肯定外,很多人后来成了&战犯&,几乎没有人知道他们在抗战中的英勇事迹。&&蒋介石&&是中国抗战的领袖,领导了全国的抗战,特别是领导了国民党、国民政府和正面战场的抗战。&
对于以上这些观点,我们完全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尤其是在文科班的复习教学中,配合其它材料,让学生通过分析、思考,加以理解认识,以使学生掌握更加符合历史原貌的抗日战争史实,从而真正落实课标提出的相关要求。
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如,史学界认为:先秦政治制度的特点是以血缘宗法关系为纽带的封建制度;秦以下的中国王朝,其政治架构的基本特点,可以概括为中央集权、君主专制和官僚政治行政;在现代政治转型过程中,英国采用的是和平变革的方式;共和主义是美国宪法的主要原则;洋务派&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口号在19世纪中期的中国有利于西方文化的传入;1922年至1927年间,民族工业&黄金时代&没有因一战结束后帝国主义势力卷土重来而萧条和萎缩,民族工业在北京国民政府时期呈持续发展状态;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除广为人知的军事政策的不明智外,还与交战另一方国民党方面战略战术的变化有关,与&左&倾错误下中共政治资源的削弱相关。等等。
3.吸收新成果.引导学生从新的视角审视历史问题
当代史学发展的特点之一是研究视野的开拓和研究视角的转换。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就同一问题引导学生利用不同的史观多角度、全方位地进行分析、理解,以使学生突破思维定势,培养思维的灵活性。例如,
&用不同的史观评价新航路的开辟
革命史观&&&&&&&&&&&& (1)是世界市场联系之路,世界逐渐连成整体
社会史观&&&&&&&&&&&& (2)是人类文明交流融合之路,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
全球史观&&&&&&&&&&&& (3)是西欧资本主义工业化的起步之路
现代化史观&&&&&&&&&& (4)是西方列强殖民掠夺之路
文明史观&&&&&&&&&&&& (5)增加了人类的食品种类,改变了人的饮食结构和生活习惯
近代列强强迫中国开放通商口岸
从传统革命史观看,它是西方列强对华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的基地,使中国经济主权受到严重损害,加速了中国半殖民地化进程,是列强殖民侵略的重要标志;从现代化史观看,它促进了中国自然经济的解体,是中国近代工业的诞生地和相对集中的地区,推动了近代城市的崛起;从全球史观看,它加强了中国和世界的联系,使中国纳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从文明史观看,它是西方工业文明对中国产生冲击的产物,是中国了解和学习西方近代工业文明的窗口,也是最早接受西方民主思想,中国传统农业文明最早开始向近代工业文明转变的地方;从社会史范式看,它是传统农业文明与近代工业文明最早交汇的地方,在思想观念、礼仪交往、生活习俗等方面都发生了重大变化,产生出相应的社会问题。
4.吸收新成果,引导学生涉足史学争鸣
在学生学习过程中,适当引导学生结合所学内容,涉足史学争鸣,引导学生质疑、辩驳、争论和提出与众不同的看法,这既有利于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更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尤其是独创性和批判性的思维品质的养成。
例如,关于洋务运动的评价,教材采用的观点是&迈开了中国近代化历程的第一步&。在引导学生复习必修二、三相关内容后,可向学生介绍史学界目前仍存在的两种对立的观点,即基本肯定说(但有消极因素)和基本否定说(但有积极因素)。课堂教学中,可视学生或班级学习情况,采用课堂辩论或课后书面作业等形式,让学生结合相关史实,进行求异思维,这样,学生对洋务运动的相关内容会理解得更深刻、透彻,也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
&&& &5.吸收新成果,适当引入教材中没有的史学新观点
&&&& 历史学者提出的一些新观点、新观念,表面上看与教材内容并无太大关系,但在讲到相关问题时如能适当引入,则可帮助学生加深对问题的认识。
&&&& 如,多少年来,我们一直相信,奥斯曼土耳其占领地中海东部的广大地区,控制东西方贸易商路,对过境商品征收重税,是欧洲人开辟新航路的原因之一。我国的一些教科书至今仍在沿用这种说法。《历史教学》2011年第5期刊登了浙江师范大学教授王加丰的文章《再谈地理大发现的动因&&雷海宗先生半个多世纪前的一则洞见》一文,文中指出,早在1954年,老一辈史学家雷海宗就对此提出异议,在分析雷海宗观点的基础上,王教授进一步说明:开辟新航路是西欧内部竞争的结果。教学中,如果我们能合理补充这一新观点,必然会引起学生的质疑和思考。正如这篇文章的编者按所说,长此以往,学生的&思维素质和独立精神无疑会逐渐得到提高。历史课程的公民教育不是教会学生记忆知识点,学会思考是历史教育的重要价值。&
四、史学研究成果引入历史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史学研究成果引入高中历史教学,能打破传统的闭塞的课堂教学,让学生呼吸到史学研究上的新鲜空气。但是,中学历史教学毕竟不同于高等教育,我们要注意防止不顾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目标,将中学历史课变成史学研究课的偏激行为。我们在吸收史学研究新成果时,必须慎重考虑,坚持适当、适时、适度的原则。具体而言,我们应尤其注意以下两方面:
1.要正确认识历史教育的本质和历史教师的职责
新课程下的中学历史课堂不能排斥学术新成果,但是中学历史课堂也不应该变成自由论坛,不能背离社会主流的价值观,推销个人片面的观点和看法。因为历史教育直指人的思想和心灵深处,直接影响学生的历史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历史教育与现实政治&血肉相联&。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是社会的代表,是社会主流文化价值的载体,他是社会与受教育者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代表社会对学生的身心施加影响,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对学生进行符合社会根本利益的价值教育。例如,对于1946&1949年国共内战,我们应持怎样的价值观组织课堂教学?有人借用台湾作家龙应台《大江大海1949》一书的观点:&我不管你是哪个战场,&&我不管你是对谁效忠、对谁背叛,我不管你对正义或不正义怎么诠释,我可不可以说,所有被时代践踏、污染、伤害的人,都是我的兄弟、我的姊妹。&这种脱离时代背景、不区分战争的正义或非正义,仅从人性论的角度认识这场内战,可能是欠妥的。
2.要恰当把握引入和利用史学新成果的&度&
这里的&度&包括教师利用史学研究新成果的角度、深度、信度。角度就是要从有利于课程教学目标的实现为目标;深度就是引用学术研究新成果不能超出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的学习能力;信度就是对于学术新成果不会与主流意识形态的基调相违背,可以被主流意识所包容和接纳。
在具体操作中,怎样筛选可引入课堂教学的史学新成果?我们可采取这样的原则:有教材基本知识为依托,在史学界已基本形成共识,已直接反映在国家舆论宣传之中。如,上面所列郭德宏教授一文的7个方面观点,有的是现行教材有史实根据的,有的是2005年9月胡锦涛总书记在抗战胜利60周年纪念大会讲话中已经明确的。类似的史学新成果,以学生的知识基础和学习能力为基础,通过合适的方式,在高一新授课或高二、高三文科班的复习课中引用,不仅能加深学生对抗日战争相关史实的理解,更能引起学生的思考,培养学生的批判性历史思维。
&&& 同时,我们还要注意,历史学术研究新成果有时并不都适合同步地转化成中学历史课程资源而引入历史课堂。例如,《历史教学》2011年第4期(上半月刊)刊登了天津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杨静副教授的《&社会主义&的由来和发展》一文,文中指出,社会主义作为一种思想,最早出现在空想社会主义理念中;作为一种社会运动,起源于西欧资本主义制度的无产阶级革命。作为一种现实制度,既有以科学社会主义指导下的苏联模式社会主义,也有北欧瑞典等国的民主社会主义模式,更有混杂着科学共产主义和民主社会主义成分的民族社会主义模式,如希特勒的纳粹主义、亚非拉第三世界的民族社会主义,此外,还有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局部社会主义实验。该文最后说:&社会主义是人类本质和理性的反应,社会主义不是什么虚幻的空想、遥远的理想,是人类生活的现实。但要真正使其成为美好生活的样板,各国人民一定要&&在吸纳人类文明各种积极成果的基础上,探索各具本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模式。&这种学术研究成果,对开阔我们教师的眼界,是大有裨益的。但如果引入历史课堂,就利用史学研究新成果的角度、深度、信度而言,是不大妥当的。
&&& 总之,史学研究新成果与高中历史教学息息相关,高中历史教学及时吸纳史学研究新成果,有利于广大历史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有利于高中历史教学保持科学性、时代性,有利于历史新课程改革不断走向深入。
参考文献:&&
【1】姜义华等主编:《20世纪中国社会科学----历史学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5年9月版
【2】朱汉国:《浅谈普通高中历史新课程体系的变化》,《历史教学》2003年第10期
【3】参见黄牧航《史学观念的转变与高考历史试题的命制》,《中学历史教学参考》期
1.近20多年以来,我国史学研究取得了长足发展,试简述主要表现。
2.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吸纳了哪些新的史学观念?概述这些史学观念的基本含义。
3.现行课标历史教材吸纳了当代史学界的许多新观点,试举例说明。
4.现行课标历史教材与当前史学界研究进展还存在差距,试举例说明。
5.新课程高考是如何对待当代史学研究成果的?
6.高中历史教学重视史学研究成果的主要意义有哪些?
7.当前形势下,历史教师应怎样更新知识结构,提高学科素养?
8.试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简述高中历史教学中利用史学研究成果的基本方法和基本原则。}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精准扶贫的重要意义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