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吨皮筋需2万元,纱是9000元,生产一米织带皮筋需用12克,重庆纱线产品交易中心是26克,算一下皮筋占百分之多少

(2010o福建)(1)某同学利用“插针法”测定玻璃的折射率,所用的玻璃砖两面平行.正确操作后,作出的光路图及测出的相关角度如图所示.①此玻璃的折射率计算式为n=(用图1中的θ1、θ2表示);②如果有几块宽度大小不同的平行玻璃砖可供选择,为了减小误差,应选用宽度(填“大”或“小”)的玻璃砖来测量.(2)某实验小组研究橡皮筋伸长与所受拉力的关系.实验时,将原长约200mm的橡皮筋上端固定,在竖直悬挂的橡皮筋下端逐一增挂钩码(质量均为20g),每增挂一只钩码均记下对应的橡皮筋伸长量;当挂上10只钩码后,再逐一把钩码取下,每取下一只钩码,也记下对应的橡皮筋伸长量.根据测量数据,作出增挂钩码和减挂钩码时的橡皮筋伸长量△l与拉力F关系的图象如图2所示.从图象中可以得出.(填选项前的字母)A.增挂钩码时△l与F成正比,而减挂钩码时△l与F不成正比B.当所挂钩码数相同时,增挂钩码时橡皮筋的伸长量比减挂钩码时的大C.当所挂钩码数相同时,增挂钩码时橡皮筋的伸长量与减挂钩码时的相等D.增挂钩码时所挂钩码数过多,导致橡皮筋超出弹性限度(3)如图3所示是一些准备用来测量待测电阻Rx阻值的实验器材,器材及其规格列表如下:
待测电阻Rx电源E电压表V1电压表V2电流表A滑动变阻器R开关S,导线若干
阻值在900Ω-1000Ω之间具有一定内阻,电动势约9.0V量程2.0V,内阻r1=1000Ω量程5.0V,内阻r2=2500Ω量程3.0A,内阻r=0.10Ω最大阻值约100Ω,额定电流0.5A为了能正常进行测量并尽可能减小测量误差,实验要求测量时电表的读数大于其量程的一半,而且调节滑动变阻器能使电表读数有较明显的变化.请用实线代替导线,在所给的实验器材图中选择若干合适的器材,连成满足要求的测量Rx阻值的电路. - 跟谁学
搜索你想学的科目、老师试试搜索吉安
& > && >&& >&(2010o福建)(1)某同学利用“插针法”测定玻璃的折射率,所用的玻璃砖两面平行.正确操作后,作出的光路图及测出的相关角度如图所示.①此玻璃的折射率计算式为n=(用图1中的θ1、θ2表示);②如果有几块宽度大小不同的平行玻璃砖可供选择,为了减小误差,应选用宽度(填“大”或“小”)的玻璃砖来测量.(2)某实验小组研究橡皮筋伸长与所受拉力的关系.实验时,将原长约200mm的橡皮筋上端固定,在竖直悬挂的橡皮筋下端逐一增挂钩码(质量均为20g),每增挂一只钩码均记下对应的橡皮筋伸长量;当挂上10只钩码后,再逐一把钩码取下,每取下一只钩码,也记下对应的橡皮筋伸长量.根据测量数据,作出增挂钩码和减挂钩码时的橡皮筋伸长量△l与拉力F关系的图象如图2所示.从图象中可以得出.(填选项前的字母)A.增挂钩码时△l与F成正比,而减挂钩码时△l与F不成正比B.当所挂钩码数相同时,增挂钩码时橡皮筋的伸长量比减挂钩码时的大C.当所挂钩码数相同时,增挂钩码时橡皮筋的伸长量与减挂钩码时的相等D.增挂钩码时所挂钩码数过多,导致橡皮筋超出弹性限度(3)如图3所示是一些准备用来测量待测电阻Rx阻值的实验器材,器材及其规格列表如下:
待测电阻Rx电源E电压表V1电压表V2电流表A滑动变阻器R开关S,导线若干
阻值在900Ω-1000Ω之间具有一定内阻,电动势约9.0V量程2.0V,内阻r1=1000Ω量程5.0V,内阻r2=2500Ω量程3.0A,内阻r=0.10Ω最大阻值约100Ω,额定电流0.5A为了能正常进行测量并尽可能减小测量误差,实验要求测量时电表的读数大于其量程的一半,而且调节滑动变阻器能使电表读数有较明显的变化.请用实线代替导线,在所给的实验器材图中选择若干合适的器材,连成满足要求的测量Rx阻值的电路.(2010o福建)(1)某同学利用“插针法”测定玻璃的折射率,所用的玻璃砖两面平行.正确操作后,作出的光路图及测出的相关角度如图所示.①此玻璃的折射率计算式为n=(用图1中的θ1、θ2表示);②如果有几块宽度大小不同的平行玻璃砖可供选择,为了减小误差,应选用宽度(填“大”或“小”)的玻璃砖来测量.(2)某实验小组研究橡皮筋伸长与所受拉力的关系.实验时,将原长约200mm的橡皮筋上端固定,在竖直悬挂的橡皮筋下端逐一增挂钩码(质量均为20g),每增挂一只钩码均记下对应的橡皮筋伸长量;当挂上10只钩码后,再逐一把钩码取下,每取下一只钩码,也记下对应的橡皮筋伸长量.根据测量数据,作出增挂钩码和减挂钩码时的橡皮筋伸长量△l与拉力F关系的图象如图2所示.从图象中可以得出.(填选项前的字母)A.增挂钩码时△l与F成正比,而减挂钩码时△l与F不成正比B.当所挂钩码数相同时,增挂钩码时橡皮筋的伸长量比减挂钩码时的大C.当所挂钩码数相同时,增挂钩码时橡皮筋的伸长量与减挂钩码时的相等D.增挂钩码时所挂钩码数过多,导致橡皮筋超出弹性限度(3)如图3所示是一些准备用来测量待测电阻Rx阻值的实验器材,器材及其规格列表如下:
规&&&&&&&格
待测电阻Rx电源E电压表V1电压表V2电流表A滑动变阻器R开关S,导线若干
阻值在900Ω-1000Ω之间具有一定内阻,电动势约9.0V量程2.0V,内阻r1=1000Ω量程5.0V,内阻r2=2500Ω量程3.0A,内阻r=0.10Ω最大阻值约100Ω,额定电流0.5A为了能正常进行测量并尽可能减小测量误差,实验要求测量时电表的读数大于其量程的一半,而且调节滑动变阻器能使电表读数有较明显的变化.请用实线代替导线,在所给的实验器材图中选择若干合适的器材,连成满足要求的测量Rx阻值的电路.科目: 高中物理最佳答案解:(1)①由折射定律可知:n=入sinθ折& 由图可得θ入=90°-θ1& 而θ折=90°-θ2所以1cosθ2②由实验测量玻璃的折射率时,光路图中有一条关键直线,就是将第一次折射时的入射点与第二次折射时的出射点相连的直线.所以当玻璃厚度越大时,此直线越准确.(2)由增挂钩码和减挂钩码时的橡皮筋伸长量△l与拉力F关系的图象,发现减少钩码与增加钩码橡皮筋形变量不相同,则说明橡皮筋的已超出弹性限度.所以选择D选项.(3)通过对电源的电动势,得通过待测电阻的最大电流为0.01A,而电流表的量程却是3A,所以电流表不能用.由于电压表的电阻阻值已知,因此可以通过电压表来替代电流表求出电流.将小量程的电压表与待测电阻串联后,再与大量程的电压表并联,最后以变阻器分压式接入电路.连线如图所示.故答案为:(1)1cosθ2;大;(2)D(3)如上图所示解析通过实验来测定玻璃的折射率,利用光的折射定律先确定入射光线且在其上插入大头针,然后在玻璃另一侧观看入射光线上的大头针并用大头针来确定其位置.从而作出光路图,算出入射角与折射角的正弦之比即为玻璃的折射率.研究橡皮筋伸长与所受拉力的关系时,作出增挂钩码和减挂钩码时的橡皮筋伸长量△l与拉力F关系的图象.若在弹性限度内,则减少钩码与增加钩码橡皮筋形变量应该相同,但从图象发现两者不等.因此橡皮筋的已超出弹性限度.通过实验测量待测电阻Rx阻值,由电压表与电流表读数求出待测电阻阻值.但这涉及到电表量程的选取,原则是电表指针在中间附近.由电源的电动势算出电流表的量程太大,因此必须用电压表来替代电流表的作用.知识点: [折射率及其测定, 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 伏安法测电阻]相关试题大家都在看推荐文章热门知识点
关注我们官方微信关于跟谁学服务支持帮助中心一吨皮筋需2万元,纱是9000元,生产一米织带皮筋需用12克,纱线是26克,算一下皮筋占百分之多少_百度知道
一吨皮筋需2万元,纱是9000元,生产一米织带皮筋需用12克,纱线是26克,算一下皮筋占百分之多少
一吨皮筋需2万元,纱是9000元,生产一米织带皮筋需用12克,纱线是26克,算一下皮筋占百畅籂扳饺殖祭帮熄爆陇分之多少的比率,成本是多少,见笑了
你这个比率有两个含义:1,皮筋的重量比率,记为A
2,皮筋的成本比率 ,记为B
首先要明确单位换算:
1吨=2000千克=2x10^6克
2万元=20000元
畅籂扳饺殖祭帮熄爆陇
A=12/(12+26)x100%=6/19x100%
约为31,58%
每米皮筋成本=12÷(2x10^6)x2元
每米纱线成本=[26÷(2x10^6)x9000] =0,117元
B=0,12/(0,12+0,117)x100%=120/237x100%
约为50,63%
来自团队: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其他2条回答
百分之三十一点六左右,一米的成本为0.474元
12÷(12+26)
12×(20)+26×(0)
31.58%0.474元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这是个机器人猖狂的时代,请输一下验证码,证明咱是正常人~完成下列实验题(1)在做“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的大小”的实验中,下列所给步骤的合理顺序为(开始两步已排好)A.将画有油膜轮廓的玻璃板放在坐标纸上,数出轮廓内的方格数(不足半个的舍去,多于半个的算一个),再根据方格的边长求出油膜的面积S.B.将一滴油酸酒精溶液滴在水面上,待油酸薄膜的形状稳定后,将玻璃板放在浅盘上,用彩笔将薄膜的形状描画在玻璃板上.C.用浅盘装入约2cm深的水,然后将痱子粉或石膏粉均匀地撤在水面上.D.用公式D=VS求出薄膜厚度,即油酸分子的直径.E.根据油酸酒精溶液的浓度,算出一滴溶液中纯油酸的体积V.F.用注射器或滴管将事先配制好的油酸酒精溶液一滴一滴地滴人量筒,记下溶液的滴数n与量筒中增加的溶液体积V0.(2)如图所示,是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做探究“橡皮筋做的功和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的实验,图中是小车在一条橡皮筋作用下弹出(橡皮筋与小车不再相连)沿木板滑行的情形,这时,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记为W.当我们用2条、3条…完全相同的橡皮筋并在一起进行第2次、第3次…实验时,每次橡皮筋都拉伸到同一位置释放.小车每次实验中获得的速度由打点计时器所打的纸带测出.(不计阻力)(1)除了图中的已给出的实验器材外,还需要的器材有;(2)每次实验得到的纸带上的点并不都是均匀的,为了测量小车获得的速度,应选用纸带的部分进行测量;(3)下面是本实验的数据记录表,请将第2次、第3次…实验中橡皮筋做的功填写在对应的位置;
物理量数据次数
橡皮筋做的功
10个间隔的距离S(m)
10个间隔的时间T(s)
小车获得的速度vn(m/s)
小车速度的平方vn2(m/s)2
(4)你认为橡皮筋做的功Wn和物体速度vn变化的关系应是. - 跟谁学
搜索你想学的科目、老师试试搜索吉安
& > && >&& >&完成下列实验题(1)在做“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的大小”的实验中,下列所给步骤的合理顺序为(开始两步已排好)A.将画有油膜轮廓的玻璃板放在坐标纸上,数出轮廓内的方格数(不足半个的舍去,多于半个的算一个),再根据方格的边长求出油膜的面积S.B.将一滴油酸酒精溶液滴在水面上,待油酸薄膜的形状稳定后,将玻璃板放在浅盘上,用彩笔将薄膜的形状描画在玻璃板上.C.用浅盘装入约2cm深的水,然后将痱子粉或石膏粉均匀地撤在水面上.D.用公式D=VS求出薄膜厚度,即油酸分子的直径.E.根据油酸酒精溶液的浓度,算出一滴溶液中纯油酸的体积V.F.用注射器或滴管将事先配制好的油酸酒精溶液一滴一滴地滴人量筒,记下溶液的滴数n与量筒中增加的溶液体积V0.(2)如图所示,是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做探究“橡皮筋做的功和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的实验,图中是小车在一条橡皮筋作用下弹出(橡皮筋与小车不再相连)沿木板滑行的情形,这时,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记为W.当我们用2条、3条…完全相同的橡皮筋并在一起进行第2次、第3次…实验时,每次橡皮筋都拉伸到同一位置释放.小车每次实验中获得的速度由打点计时器所打的纸带测出.(不计阻力)(1)除了图中的已给出的实验器材外,还需要的器材有;(2)每次实验得到的纸带上的点并不都是均匀的,为了测量小车获得的速度,应选用纸带的部分进行测量;(3)下面是本实验的数据记录表,请将第2次、第3次…实验中橡皮筋做的功填写在对应的位置;
物理量数据次数
橡皮筋做的功
10个间隔的距离S(m)
10个间隔的时间T(s)
小车获得的速度vn(m/s)
小车速度的平方vn2(m/s)2
(4)你认为橡皮筋做的功Wn和物体速度vn变化的关系应是.完成下列实验题(1)在做“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的大小”的实验中,下列所给步骤的合理顺序为(开始两步已排好)A.将画有油膜轮廓的玻璃板放在坐标纸上,数出轮廓内的方格数(不足半个的舍去,多于半个的算一个),再根据方格的边长求出油膜的面积S.B.将一滴油酸酒精溶液滴在水面上,待油酸薄膜的形状稳定后,将玻璃板放在浅盘上,用彩笔将薄膜的形状描画在玻璃板上.C.用浅盘装入约2cm深的水,然后将痱子粉或石膏粉均匀地撤在水面上.D.用公式求出薄膜厚度,即油酸分子的直径.E.根据油酸酒精溶液的浓度,算出一滴溶液中纯油酸的体积V.F.用注射器或滴管将事先配制好的油酸酒精溶液一滴一滴地滴人量筒,记下溶液的滴数n与量筒中增加的溶液体积V0.(2)如图所示,是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做探究“橡皮筋做的功和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的实验,图中是小车在一条橡皮筋作用下弹出(橡皮筋与小车不再相连)沿木板滑行的情形,这时,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记为W.当我们用2条、3条…完全相同的橡皮筋并在一起进行第2次、第3次…实验时,每次橡皮筋都拉伸到同一位置释放.小车每次实验中获得的速度由打点计时器所打的纸带测出.(不计阻力)&(1)除了图中的已给出的实验器材外,还需要的器材有;(2)每次实验得到的纸带上的点并不都是均匀的,为了测量小车获得的速度,应选用纸带的部分进行测量;(3)下面是本实验的数据记录表,请将第2次、第3次…实验中橡皮筋做的功填写在对应的位置;
物理量数据次数
橡皮筋做的功
10个间隔的距离S(m)
10个间隔的时间T(s)
小车获得的速度vn(m/s)
小车速度的平方vn2(m/s)2
(4)你认为橡皮筋做的功Wn和物体速度vn变化的关系应是.科目: 高中物理最佳答案解:(1)“油膜法估测油酸分子的大小”实验步骤为:准备浅水盘(C)→配制酒精油酸溶液(教师完成,记下配制比例)(F)→测定一滴酒精油酸溶液的体积(题中的E)→形成油膜(B)→描绘油膜边缘(A)→计算分子直径(D)故答案为:CFEBAD.(2)①该实验用到打点计时器,所以需要低压交流电源,要测量长度,还需要刻度尺;②在正确操作情况下,橡皮条恢复原长时,小车做匀速运动,小车在相等时间内的位移相等,此时小车获得的速度最大,要测量小车的最大速度,应选用纸带的点迹均匀的部分段进行测量.③根据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x=vt得:,所以:1=0.20.2m/s=1m/s,2=0.280.2m/s=1.4m/s,3=0.30.2m/s=1.5m/s,4=0.40.2m/s=2m/s,5=0.450.2m/s=2.25m/s;所以:,,,,;④由动能定理可知,合外力做的功应等于物体动能的变化量,所以W与v2成正比,即Wn∝vn2,说明Wn与vn2成正比.故答案为:(1)CFEBAD;(2)①低压交流电源,还需要刻度尺;②打点均匀;③1;1.4;1.5;2;2.25; 1;2;2.25;4;5.06;④Wn正比与vn2.解析(1)将配制好的油酸酒精溶液,通过量筒测出1滴此溶液的体积.然后将1滴此溶液滴在有痱子粉的浅盘里的水面上,等待形状稳定后,将玻璃板放在浅盘上,用彩笔描绘出油酸膜的形状,将画有油酸薄膜轮廓的玻璃板放在坐标纸上,按不足半个舍去,多于半个的算一个,统计出油酸薄膜的面积.则用1滴此溶液的体积除以1滴此溶液的面积,恰好就是油酸分子的直径.(2)①该实验用到打点计时器,所以需要交流电源,要测量长度,还需要刻度尺;②要测量最大速度,应该选用点迹恒定的部分.③根据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x=vt求得各点的速度.④根据动能定理可知,合外力做的功应等于物体动能的变化量,所以W与v2成正比.知识点: [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 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的大小]相关试题大家都在看推荐文章热门知识点
关注我们官方微信关于跟谁学服务支持帮助中心BA.每次实验必须设法算出橡皮筋对小车做功的具体数值B.每次实验中橡皮筋拉伸的长度必须保持一致C.放小车的长木板应该尽量使其水平D.先释放小车,再接通电源(2)为了计算由于橡皮筋做功而使小车获得的速度,在某次实验中某同学得到了如图所示的一条纸带,在A、B、C、D中应该选用C点的速度才最符合要求.(3)如图b所示为实验得到的W-v2图象,未过原点的原因可能是未平衡摩擦力或者平衡摩擦力不足.
分析:(1)橡皮筋做功为变力做功,故设一根橡皮筋做功为W,则保证相同的橡皮筋且伸长量相同的情况下,两根橡皮筋做功为2W,三根橡皮筋做功为3W,n根橡皮筋做功为nW;要平衡摩擦力.(2)橡皮条做功完毕小车速度最大,做匀速直线运动;(3)图b中,拉力做功一定值,才有速度,说明阻力没有被平衡.解答:解:(1)A、B、橡皮筋做功为变力做功,故设一根橡皮筋做功为W,则保证相同的橡皮筋且伸长量相同的情况下,两根橡皮筋做功为2W,三根橡皮筋做功为3W,n根橡皮筋做功为nW,故A错误,B正确;C、要长木板一端适当垫高以平衡摩擦力,故C错误;D、先接通电源,待打点温度后再释放纸带,故D错误;故选B.(2)橡皮条做功完毕小车速度最大,做匀速直线运动,点迹均匀,故选C点;(3)图b中,拉力做功一定值,才有速度,说明未平衡摩擦力或者平衡摩擦力不足;故答案为:(1)B;(2)C;(3)未平衡摩擦力或者平衡摩擦力不足.点评:本题是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的实验,关键明确橡皮条做功是变力做功,通过增加橡皮条条数而使功整数倍增加,同时要注意平衡摩擦力,基础题.
请在这里输入关键词:
科目:高中物理
在“探究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时:(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C.A.两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可以同时比橡皮筋的拉力大B.如果只有一个弹簧测力计则不能完成本实验C.两次拉橡皮筋时,需将橡皮筋结点拉到同一位置O.这样做的目的是保证两次弹簧测力计拉力的效果相同D.若只增大某一只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大小而要保证橡皮筋结点位置不变,只需调整另一只弹簧测力计拉力的大小即可(2)若两个弹簧秤的读数分为3N、4N,且两弹簧秤拉力方向的夹角为锐角,则不能(选填“能”或“不能”)用一个量程为5N的弹簧秤测量出它们的合力,理由两力夹角为锐角,其合力大于5N,超过弹簧秤的测量范围.
科目:高中物理
做《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时,(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CA.同一次实验过程,结点的位置必须都拉到同一位置O点,不能随意变动;B.用两只弹簧秤拉橡皮条时,应使两细绳之间的夹角总为90°,以便于算出合力的大小;C.必须使分力与合力在同一平面内;D.力的夹角越大越好.(2)如果实验情况如图甲所示,其中A为固定橡皮筋的图钉,O为橡皮筋与细绳的结点,OB和OC为细绳.图乙是在白纸上根据实验结果画出的图&图乙中的F与F′两力中,方向一定沿AO方向的是F′.
科目:高中物理
在“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的实验中,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下一系列点.(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BD.A.每次实验必须设法算出橡皮筋对小车做功的具体数值B.每次实验中橡皮筋拉伸的长度必须保持一致C.放小车的长木板应该尽量使其水平D.先接通电源,再让小车在橡皮筋的作用下弹出(2)为了计算由于橡皮筋做功而使小车获得的速度,在某次实验中某同学得到了如图所示的一条纸带,在A、B、C、D中应该选用C点的速度才最符合要求.如果实验得到的W-v2图象如图所示,原因可能是没有平衡摩擦或平衡摩擦力不够.
科目:高中物理
如图1某学习小组做探究“功和速度变化关系”的实验装置示意图,图中小车是在一条橡皮筋作用下弹出,沿木板滑行,这时,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记为W.再用2条、3条…,完全相同的橡皮筋并在一起进行第2&次、第3次…重复实验.每次实验中小车获得的速度由打点计时器所打的纸带测出.(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实验中长木板应保持水平B.每次实验中,橡皮筋拉伸的长度必需保持一致C.每次实验必须设法算出橡皮筋对小车做功的具体数值D.实验中应先让小车在橡皮筋的作用下弹出,再接通打点计时器(2)处理数据时,以第一次实验时橡皮筋做的功W为单位,作出W-v图象,图2中那一个是符合正确实验操作条件下实际情况的.
科目:高中物理
(1)下列叙述正确的有A.光电效应和康普顿效应都证实了光具有粒子性B.卢瑟福在α粒子散射实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式C.紫外线照射某金属表面时发生了光电效应,则红外线也一定可以使该金属发生光电效应D.氡的半衰期为3.8天,若取&4个氡原子核,经过7.6天后就一定只剩下一个氡原子核(2)在光滑水平面上放着两块质量都是m的木块A和B,中间用一根劲度倔强系数为k的轻弹簧连接着,如图,现从水平方向射来一颗子弹,质量为m/4,速度为v0,射中木块A后留在其中.求:①在击中A瞬间木块A和B的速度分别为多少?②在以后运动中弹簧的最大弹性势能是多少?③在以后运动中A的最小速度和B的最大速度分别是多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纱线网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