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气来源于色素的种类 来源于哪些植物或动物 产地 科属 功效

带你了解传统植物染色
累积了许多前人的经验与智慧,这些优良的色彩文化应该重新赋予意义,才不会使文化形成断层现象。
天然染色的特点在于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同时可以避免化学染料的严重污染问题。
美感层次意义
天然染色不但可以得到各种鲜艳的高色,更可以得到大量细腻的中间色,优雅的色彩是大自然最慷慨的赐予,值得我们细细品味。并且透过不同次数与不同的复染,可以染出更丰富隽永的色彩。
市场需求的意义
随着人们日益重视环保,市场需求已经越来越迫切,特别是高端市场的需求已经显现。
于中国,远在周朝开始就有历史记载,设有管理染色的官职-染草之官-又称染人。在秦代设有【染色司】、唐宋设有【染院】、明清设有【所】等管理机构。从大自然中萃取矿物与植物等染料,将青、黄、赤、白、黑称之为五色,再将五色混合后攫取其它的颜色。以及日本古代染色中有名的『』亦是。在今日崇尚环保自然的风潮中利用之花、草、树木、茎、叶、果实、种子…等进行之植物染的研究与创作融入生活中,有别于化学染料,不会产生有害大自然的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废水,或其它的。得自植物界的染料,在
美丽的颜色中回归自然和环保
“草木染”就是使用天然植物染料进行面料染色的技术,是中国传统的织物染色方法,具有天然、环保以及现代工业染织无法表现的艺术性,但是现在却在中国已经失传。现在我们重新复兴这项艺术,对于保护和传承中国的传统艺术是有很大意义的。
人们利用天然有色物质、棉、毛织品等很早就开始了。古书的记载和出土的文物,都说明了我国早在西周时代已经明确分煮。渍、暴、染4个步骤染色,并设"染人"这一官职。我国古代染色是采用天然植物中所含的色素,如染青蓝色的靛蓝。这是一种存在于靛蓝草枝叶中的物质,经发酵后产生可溶性的白色溶液,将织物浸泡在这种溶液中后取出,在空气中氧气的氧化作用下生成不溶于水的青蓝色,它耐日晒水洗和加热。至今我国苗、瑶等少数民族的蜡染工艺,就是先用加热熔化的蜡液在白布上描绘图案,然后放进靛发酵后的白色溶液中,经空气氧化后用水煮,把蜡脱去而成。这种技艺从汉代已开始,唐代已盛行。现今的已用化学方法制成。
古埃及人、古印度人也用靛蓝、首草等作染料。据说埃及几千年前包裹木乃伊的青色麻布是用靛蓝染成的。印度人还用一种寄生在不同植物上的体中所含的红色素染色。古希腊罗马人也用另一种,是一种贝壳类动物,分泌一种液体,暴露在空气中后由黄色经绿色和蓝色,最后变成紫色,是一种名贵的紫色染料。
在十九世纪末期从煤块提炼颜料成功之前,染料大部份都来自植物的根、树皮、叶、花、种子或木材。事实上,我们祖先在三千年以前已懂得用植物色素,来染制衣服、器皿、渔具、食物和化妆品。西晋时代的《》记载,从提取黄色染料。明代宋应星在《》,列出了20多种颜料的来源、染制和定色的方法。他又指出,古代人类所穿衣服的各种颜色,是根据其社会阶级而定,不能逾越。黄色是最高级,为皇帝专用;青色最低级,是平民衣服的颜色。但因为人数众多,所以青色的染料需求量大。
青色的染料,来自“蓝类”植物。《本草纲目》解释所谓五蓝,就是茶蓝、、、吴蓝和。其实在上,各是属于不同科属的植物,其中木蓝和马蓝多生于华南。
野生植物中,也有多种是含有颜色染料成份的。其中最重要的,就是、马蓝、、和。
我国是最早使用染色的国家。早在4500多年前的黄帝时期,人们就能够利用植物的汁液染色。多个古籍文献中记录了色彩的名称,东汉《说文解字》中有39种色彩名称,明代《》、《》则记载有57种色彩名称,到了清代的《雪宦绣谱》已出现各类色彩名称共计704种。明清时期,我国天然染料的制备和染色技术都已达到很高的水平,染料除自用外,还大量出口。中国应用天然染料的经验跟随丝绸一同传播到海外各国,产生了久远的影响。
人类使用天然染料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距今五万年到十万年的。北京文化遗址中发现的石制项链,已用矿物质颜料染成了红色。早在六、七千年前的,我们的祖先就能够用粉末将麻布染成红色。&居住在青海诺木洪地区的原始部落,能把毛线染成黄、红、褐、蓝等色,织出带有色彩条纹的毛布。
西周时代,已经设置了专门负责印染纺织品的专职官吏,称为“染人”,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记录的纺织品与服装的颜色有暗绿、红、黄、白、碧绿、及玄黄等,春秋战国时,已经出现了许多专门染色的染坊,发现了多种,其中以最为多用。
秦汉时期,人们在染色实践中发现了染色与空白的对比关系,认识了有地控染色面积和染色形状可以形成空白的花纹,于是防染技术开始出现。这一时期,西南一些首先出现了用蜡做的染花方法。先把蜡溶化成液体,用沾取蜡液在白色底料上描绘纹样,然后浸入染料中染色。当时多用,又有少量紫色、红色。之后,去掉蜡纹即呈现白色花纹,得到了蓝底白花或色底白花的花布。古代称其为“阑干”,现代称之“”。而在汉代,观赏性的蜡染已开始出现了。西南地区蜡染艺术一直沿续下来,至今,贵州、云南、广西等地的蜡染仍然流行。
南北朝时期印染艺术较为突出的是纹缬的出现,纹缬也叫“”、“”、“”,现代称“扎染”。
唐代的印染技术全面发展而且成就斐然,这时的纹缬、、都出现了惊人之作。时期的印染艺术已相当全面,色谱也愈加完备。明代官方设有颜料局,掌管颜料。而用于制作染料的植物已达几十种。&清代的各种印染艺术逐渐形成独特风格,做工精细,蜡纹纹密。
利用,是我国古代染色工艺的主流。自周秦以来的各个时期生产和消费的植物染料数量相当大,明清时期除满足我国自己需要外,开始大量出口,而用制成的胭脂绵输到日本的数量更是可观。
中国古代用于着色的材料可分为和植物染料,其中以后者为古代主要的染料。古代先民很早就掌握了多种植物染料的性质,并发明了多种染色技术和被称为“缬”的技术。各种染料均有其着色原理,矿物颜料和植物染料虽然都是色料,但它们的着色原理却是不同的。矿物颜料着色是通过粘和剂使之于织物的表面,但颜色遇水即容易脱落。则不然,染制时,其色素分子是通过与织物纤维亲合而改变纤维的色彩,所着之色虽经日晒水洗,均不易脱落或很少脱落。
我国古代印染不仅颜色多,色泽艳丽,而且好,不易褪色。古代将青(即蓝色)、赤、黄、白、黑称为五色,也是本色、原色。原色混合得到多次色如绿、紫、粉等色,也称间色。染料来源分为和植物染料两大类。
《诗经》中有用、染色的诗歌,可见中国在东周时期使用植物染料已在民间普遍应用。中国古代的一些农业书和工艺书上、都有关于染料和染色法的记载。先秦古籍《》(作者不详)是中国第一部工艺规范和工作标准的汇编。书中“设时之工”记录了中国古代练丝、纺绸、手绘、刺绣导工艺,对织物色彩和纹样都作了详细而完整的叙述;公元533534年贾恩勰着的《齐民要术》中有关于种植和萃取染料加工过程,如“杀双花法”和“造靛法”所制成的染料可以长期使用。1637年明末宋应星编撰了中国第一都科技百科全书&天工开物&中有关各种染料的制造、练制的化学工艺以及各种染料在织物上的染色法的描写。在“”一章中,总结丝、麻、毛,棉荨织物在纺纱织布的技术,并在“彰施”&一章,记录有关染色技术的应用。
公元3000年前古埃及和美索不达米亚人已掌握了织扬染色的技术。古埃及的尼罗河畔的金字塔的墓壁上红色和红色的染色织物,说明了这一点。约在2500年前,印度已有从茜草提取茜红和提取棉织品了的记录。茜草的浸渍液,经处理后,可染成红色;蓝草的浸渍液经氧化后,可将织物染成。公元前&550年希腊己形成羊毛手工纺织和染色的工作坊,进行生产工作。远古时候纽克里特人制造了昂贵、著名的泰尔紫(Tyriam&Purple)一种海螺分秘物经氧化后得到的染料,后来的腓尼基人掌握了制造技术,利用泰尔紫在毛织品鲜艳紫蓝色,日后的贵族更以这种颜色染制袍服,作为贵族阶级的象征。
公元1371年,欧洲开始才有有关染色、印花的记载资料。也就是说在十九世纪以前,染色和印花所用的染料全部都是天然的动、植、矿物染料。染色工艺还是采用的。
自有生命的地方就有色彩,有色彩的地方就有文化,有色彩文化的地方就有情意,有情意的地方就有人文的深度。
在长远的历史中,人类都从天然材料中染得天然的色彩,包括矿物、动物与植物染料三类,其中又以为大宗。《》有言“染大抵以草木而成,有以花叶,有以茎实,有以根皮,出有方土,采以时月。”为此,我们得以了解植物染色在传统染色的重要性。
科技人员在研究中国古、旧地毯时发现,数百年前生产的地毯是植物染色,历经沧桑而不退色,依然光彩照人。的特点有:
(1)&采用的为染料来源。这是大自然恩赐给人类的礼物,与人类共生共存,生生不息。是一种最自然的染色方法。
(2)&使用染色不仅可以减少染料对人体的危害,充分利用天然可,而且可以大大减少染色废水的毒性,有利于减少污水处理负担,保护环境。
(3)&天然植物染色,使毛光润又有油性。植物染色的特点是:颜色柔和,不刺眼,不伤毛质中所含有的油性。对羊毛有保护作用,最大的优点是越用越漂亮,颜色越变越柔和,颜色保持年限可超过地毯的使用寿命,。
(4)&植物染色中部分染料是名贵的中草药材,染出的颜色不仅纯洁艳丽,色泽柔和。而其最大的优点是不伤皮肤,对人体有呵护保养作用。许多兼具有药草或避邪的作用,如染蓝的具有杀菌解毒、止血消肿的功效;又如染黄色的,在民间是趋吉避凶的护身符,其它如苏枋、、、等染料植物,也都是民间常用的药材,这些兼具药草与染料身分的植物,能使染料具有杀菌、防皮肤病、防蛇虫与提神醒脑等特殊疗效。
(5)&天然植物染色主要针对的是,而天然纤维与几乎是同宗同根,有很好的亲和作用。
(6)&植物染色产品的颜色具有独特的魅力,除了具有天然的色泽以外,植物沉静柔和而具有安定力的气质,色泽与色感并不因时日而改变。的取材中,除了染料是健康的,布料更是符合这个标准,植物染料的褪色是褪而不减其美的,因为除了颜色的深浅变化外,它的色泽与色感并不因时日而改变。
是指提炼自植物,耐久不退色的有色物质。色素普遍存在于植物体内,例如:、等。在花和果实中,鲜艳的色彩使人很容易察觉到这些色素的存在,但有一些重要的植物染料,并不是那么显著的。例如:它们可能是存在树皮中一些构造复杂的化学物质,甚至必须藉助的作用才能显色。大部分的都很容易分解、消失,只有一些能耐久不被氧化的,才能做为染料。在古老的年代里,植物染料一直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从衣服、食品到工具、艺品,甚至是人的装置上,都少不了植物染料的参与。
有虫(紫)胶、胭脂红虫等。
是各种无机和,主要有棕红色、淡绿色、黄色、白色,经过粉碎混拼后可得20多个色谱;如朱砂等。但矿物染料由于有些含或有害成分过多,固色不理想等原因,现在已经极少用了。
现在的染料来源主要是,其来源有:
我国幅员辽阔,地理、气候等自然条件复杂多样,染料丰富,植物染料染色的工艺、技术在历史上都享有盛誉,在许多乡村和还保留利用植物染色的传统,中国具有独特的纤维原料——丝绸为载体。因此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开发植物染料这一宝贵遗产,提升资源利用水平,满足国内外对天然、环保及功能型纺织品日益增长需要,发展现代植物染料产业前景广阔,使植物染料染色这一古老的技艺,在新形势下,重新焕发青春。
主要可以从人工种植的植物中提取;可以从农副产品的废弃物中提取;可以从野生植物中提取。
我国南方重要经济作物桑和茶也可用作植物染料,尤其是南方普遍栽种的,其老叶是一种资源丰富的。而且茶叶富含茶多酚,它有较强抗菌保健功能,用于丝、毛染色可开发高档抗菌保健纺织品。经研究发现,绿茶、红茶、乌龙茶、可以作为染料。由于茶叶主要作用为饮料使用,价格比较高。选用做染料使用的茶叶,可以选用茶叶的老叶、、等价值稍低的原料。
这是选材最多的来源。绝大多数可以用来做植物染料。当然根据性价比的原则来挑选材料才是合理的。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原材料的产地不同,收购或采集时间的不同,色素会有很大的不同,提取的时间,方法都有不同,结果会有较大的差异。
这是主要来源之一,树皮、树根、树枝、树叶、心材;只要是含有色素并能用于纺织品染色的材料都可以采用。但不能以破环生态为代价。比如不能对正在生长期的树木进行砍伐,而应该以砍伐后的树木进行分类,树皮、树根、树枝进行收集,对每年正常修剪的枝叶可以用来做染材。对果实、果壳进行收集做染材。
除了正常种植的草外,野生的杂草应该作为首选。如、、等。这类野草来源丰富,不会破坏生态资源。真正做到:变废为宝,变害为宝。
这一类也是主要来源。其色素大多在果壳,也有是在树根、树皮、树枝和树叶里。大多数是废弃物,完全可以用来做染料的原材料。
部分蔬菜可以用作染料,有些不是食用部分,如丝瓜叶、皮等都可以做原料。总体原则:有计划,有目的的种植和采集;注意对含有色素植物材料的有效利用,以废弃物,杂草为主要原料不仅增加了,降低了成本,同时也是环保的需要。
不仅可应用在纺织印染业,在其他如食品、饮料、造纸、塑料、建材、工艺品、日化产品、制药等诸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完全可以替代,造福人类。许多天然色素还因其特殊的成分及结构而应用于新型的开发。尤其是一些植物染料本身就来源于药用植物,因而它们在卫生及医药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还被用于化妆品制造。例如中的色泽,美肤、美发品中的各种染料等。可医治皮炎的艾蒿色织物以及印、韩、日等国用、、和染成的具有防虫、杀菌、护肤及防过敏的新型织物。
天然植物染料无毒无害,对皮肤无过敏性和致癌性。具有较好的和环境。其色泽柔和、自然有特色,在高档真丝制品、保健内衣、家纺产品、装饰用品等领域中拥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开发天然染料不仅有利于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而且对开发一些高附加值的纺织品更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我国在天然染料的研究和应用方面与国际水平相近,不像其他工业领域存在较大差距,天然染料应用的核心价值是它的安全性和生物医学性。
在纺织品上的应用:
1、以纤维分:主要对亲和力好。在上色谱全,色泽鲜艳,牢度较好;其次是;;;对于、、、都比较合适;对部分也有效果。
2、以产品类分:服装类的婴儿装及其用品;内衣、;衬衣;家纺类的床上用品;毛巾,桌布;服饰类的围巾、袜子、手套、帽子;美容类的敷面膜,手绢;其他类还有宠物用品等。
3、以品种分:原棉、纱线、布匹、成品染色。
从市场需求来看,最适合的产品应该是婴幼儿服装及其用品;内衣;家居服;;家纺产品等。
蓝靛的制作
蓝靛是一种草术植物,它的栽培及制作在瑶族人民中具有悠久的历史,蓝靛的主要用途是染布,也可药用。瑶家蓝靛不仅自己使用,还作为产品拿到集市上销售,是少数民族特需的染料。蓝靛种子细小,形似杉术种,三月清明以后采种,五月整地埋墒搭棚育秧,七至八月移栽。大多移栽在地及箐沟边,以土质潮湿的地方为宜。蓝靛株高二至三尺,校叶杆萃绿,其味芳香,独有特色,七至八月采割浸泡。
浸泡蓝靛需挖一个圆形池,把割来的蓝靛堆在池里,用木头压,避免水满飘动。每池要放八至十二挑蓝靛。浸泡三至四天,能叶腐烂出深蓝色水汁,再把蓝靛叶渣打捞干净,用1比200的石灰泡入池中搅混,使池中水浪起伏,浪花泡沫不断。两小时后蓝靛自然沉底,把上边的水放出,再把大池中的蓝靛顺水槽放到小池中,蓝靛沉底后又从小池中排水,剥下的就是纯真蓝靛。把蓝靛舀放箩筐中,待水自然滤出,风干挑回家中倒在土池里,可存放半年至一年。
蓝靛制作的关键是石灰的比例,不宜过量也不能太少,最好用当年新烧的石灰。石灰少显深蓝色,染不上布,染出的布较青。好的蓝靛深色略紫红色,染出的布黑里透红,销售价钱也高。如果石灰过量,制出的蓝靛显灰淡色彩,似鹅鸭的粪便,不光亮,染出的布不鲜艳。
8蓝靛的历史与作用
在多种植物染料中,蓝靛是应用最广的一种。蓝靛色泽浓艳,牢度非常好,几千年来一直受到人们喜爱。蓝靛作为染料的历史相当悠久,考古数据显示,公元前2400年古埃及第五王朝就曾以蓝靛来染色。《诗经-小雅》中有“终朝采绿,不盈一掬,终朝采蓝,不盈一襜”的诗句,荀子《劝学篇》中的“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是对蓝染工艺的精辟总结。东汉时期,马蓝是我国北方重要的经济作物,在陈留(今河南开封)一带有专业性的产蓝区。当时,文学家赵岐路过陈留,看见山岗到处种着蓝草,就兴致勃勃地写了一首=篇《蓝赋》,并作序说:“余就医偃师,道经陈留,此境人皆以种蓝染绀为业。”隋唐时期,由于我国和东西方的贸易往来不断扩大,蓝靛也成为商品输出到西亚,并流传到欧洲。我国的染匠还东渡到日本,传授用于蓝染色的技术,并写出集染色技术之大成的巨著《延喜式》。
我国蓝草的种植非常广泛,南北方均有。贵州气候湿润,适于蓝的生长。明代嘉靖年间纂修的《贵州通志-风土志》中记载:“永宁州靛山在慕役司(今镇宁),水迥山转,其中深箐可种蓝,蓝有木蓝,缪蓝,耕久而益有收,山箐之中,积数百年之枯叶烂柯,刀耕火种,土尚暖,寒则不生,岁必异地而植。”这说明当时在贵州种蓝已经普遍盛行,并有固定的种植规律。到清代,贵州地方志对蓝的记载更多。《贵阳府志》说:“黄平山多田少,山涧多植蓝靛。”在小农经济时代,蓝靛是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作物,至今贵州少数民族地区仍保持着种蓝的习俗,几乎家家户户都有一小片蓝地,有几个染缸,还有些地区有专业制蓝靛的靛农。
蓝草的染色,最初应该是揉染---把蓝草叶和织物揉在一起,揉碎蓝草叶,汁液就浸透织物,然后晾在空气中转化为靛蓝。后来人们把布帛浸在蓝草叶发酵后澄清的溶液里染色,这就是鲜叶发酵浸染法。由于蓝草叶成熟多在夏秋之际,鲜叶染色也就限制在这段时间里。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春秋时期,蓝草的种植更加普遍,染蓝作坊也大批出现。在染蓝作坊里,原来用鲜叶浸染的方法已经不能适应新的要求--尝尝由于浸染不及时,染池的染液自行发酵和氧化,变成泥状的蓝色沉淀而废弃。后来在生产实践中,发现用酒糟发酵可以随时将沉淀了的蓝泥再还原出来染色,于是染蓝作业就再也不需要抢季节、赶时间进行浸染了。因此蓝叶收割后,先制成泥状的蓝靛,待要染色时再发酵,一年四季都可以进行染色。尽管到明清时期靛染已经十分普遍,但古代揉染和浸染等直接染法仍然继续保留。《群芳谱》记载:至于秋月,煮熟染衣,只有小蓝,“每担用水一担,将叶茎细切,锅内煮数百沸,去渣盛汁于缸,每熟蓝三停,用生蓝一停,摘叶于瓦盆,手揉三沙蓝,染工俱于生熟蓝汁内斟酌”。可见,用靛染色虽然牢固,但过程繁琐,直接浸染法仍有一定的适用场合。
蓝有很多品种,郑樵的《通志》把蓼蓝、大蓝、槐蓝称为三蓝。宋应星的《天工开物》提及有茶蓝、马蓝、蓼蓝、吴蓝、苋蓝五种。现代常见的有以下几种:蓼科的蓼蓝,一年生草本,叶长椭圆形,干后有变蓝色的特征,久经栽培,叶供药用。但据唐宋时期的史科说它只能染碧,不能做靛。唐《新修本草》写到:“蓼蓝不堪为靛,唯作碧色尔。”宋朝《本草图经》写到:“蓼蓝但可染碧,不堪做靛。”直到明代才见有用其做靛的记载。十字花科的菘蓝,又名茶蓝。二年生草本,全株带粉绿色,叶长椭圆形或者长倒卵状,根称“板蓝根”,叶称“大青叶”,均供药用。菘蓝做靛历史已久,唐朝《新修本草》记载:“菘蓝可以做靛。”豆科的木蓝,亦称槐蓝,灌木,药用泄肝郁火和凉血解毒。《本草纲目-草五-蓝》中写道:“木蓝长茎如决明...迥与诸蓝不同,而做靛则一也。”爵床科的马蓝,多年生草本,叶对生,干时黑绿色,倒卵状椭圆形,以堪为蓝靛,染青碧而得名。《四民月令》中提到“六月可种冬蓝。冬蓝,大蓝也,八月用染也”。《天工开物》中明确指出马蓝亦可为靛。目前,贵州用来制靛的蓝草有蓼蓝、木蓝、马蓝与菘蓝四种,其中蓼蓝、马蓝、木蓝居多。菘蓝较少。
用蓝靛染色的服饰不仅耐脏、耐晒、不易褪色,而且越经水洗越鲜艳,同时还具有药用价值,对于刺挂草割引起的皮肤伤痛以及虫咬烂疮等皮肤疾病,都可起到消炎止痒的作用。从文献上看,早在秦汉时期的《神农草本》中,就曾将蓝列为上品。“其味苦寒,主解诸毒,杀虫歧,注鬼、蛰毒,久服头不白,轻身,生平泽。”后来,历代编纂的本草及医药书籍也多有记载。唐代陈藏器编著的《本草拾遗》中说:蓝“敷热疮,解诸毒,滓敷小儿秃疮热肿”。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说:“凡蓝五种,辛苦、寒、无毒”,“止血、杀虫、治噎膈”。在贵州三都,一般采用菘蓝制取蓝靛,而菘蓝就是板蓝根,有清热、解毒、消炎的功效。其他如蓼蓝、木蓝等制成的蓝靛,民间也常外涂以治疗小儿腮腺炎。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逐渐意识到化学染料对皮肤的伤害,无毒环保染料开始流行,而蓝靛由于其独特的保健功效更是倍受青睐。[1]&
9蓝靛的种植与蜡染原料制靛
天工开物-彰施第三-蓝靛》中写到:“凡蓝五种,皆可为靛,茶蓝即菘蓝,插根活。蓼蓝、吴蓝皆撇子生。近又出蓼蓝小叶者,俗名‘苋蓝’,种更佳。”据古书记载,蓼蓝的栽培一般是“榆荚落时可种蓝。”《礼记-月令》说:“仲夏之月,令民毋艾蓝以染”,这是因为仲夏之月是蓝草发的时候,此时采摘蓝草叶将影响生长,因此规定蓝靛染色不许提前进行。《天工开物》中详细介绍了种蓝的方法:“凡种茶蓝法冬月割获,将叶片片削下,入窖造淀。其身斩去上下,近根留数寸。薰干,埋藏土内。春月烧净山土使极肥松,然后用锥锄(其锄勾末向身长八寸许),刺土打斜眼,插入于内,自然活根生叶。其余蓝皆收于撒种畦圃中。暮春生苗,六月采实,七月造淀。”
贵州种蓝仍沿袭着这些方法。蓼蓝是贵州民族地区常用的染草,产量较高,色泽鲜艳。黔东南地区气候温暖,常在阴历三月中旬开始种蓝,一般是选用较阴湿的好田栽种,栽的行距约为二尺。挖土后,用栽靛锄掏成窝,放蓝靛杆(种子)五六根,大半截插入泥内,小半截露在土外,掩土按紧。五月间锄媷第一次,并施肥料,六月媷第二次,七月媷第三次,同样要追肥。六七月间,蓝草叶成熟,呈绿色。碾碎后,黄色液汁变清,即可采集。菜后随发新叶,隔三个月后,九十月间又可以收割。收割毕,摘叶及嫩枝泡在水中,制成蓝靛。入冬以后,霜冻之前留杆作为种苗,先挖土为坑,将杆存放坑中,掩上树枝,盖泥之后再覆以稻草,既免霜冻,又防水湿。每1.5平方丈的土地,可以收叶杆共约一百斤。除了以上所述的移杆栽培,还有一种是用泥土封蔸。贵州苗岭以北地区属长江流域,气候稍冷,冬季有霜冻,因此必须收藏靛杆,否则蓝靛不能过冬。而贵州苗岭以南属于珠江流域,气候暖和,无霜冻,蓝靛过冬只需埋杆。苗岭以南的蓝靛一年可以收两至三季。如果收三季,则是五月一次,七八月一次,十一月一次,最后一次割杆大约在离地三厘米处下刀,杆用土掩埋,来年春季可自行发芽生长。
蓝对土壤矿物质含量的要求也很高。汉代科学家张华在《国经衍文本草》中曾提到:“地多蓼,必有禹余粮”(蓼科植物大量生长的地方,下面必定有丰富的赤铁矿),说明当时人们对蓼蓝的生长习性已经相当熟悉,并以之作为判断矿藏的标志。因此可见,正是赤铁矿为蓼蓝的生长提供了营养。因贵州赤铁矿含量丰富,所以也是蓝靛大量生长的地方。贵州少数民族通常将蓝草种在家中菜园或附近山坡上,土壤越肥沃,蓝草就长得越高、越茂盛。贵州以制靛为生的靛农每年都要靛种留出,下一年改换别的地种植,每一块地要等三年才能再种。如果还在以前的地种植,蓝草就长得不好,这可能就是因为矿物质被蓝草吸收而减少,因此影响了蓝靛的质量和产量。
制靛技术约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由西南传入中原,先用于菘蓝制靛,到后来应用范围越来越广。《天工开物》中有记载:“凡造淀,叶与茎多者入窖,少者入桶与缸。水浸七日,其汁自来。每水浆一石,下石灰五升,搅冲数十下,淀信即结。水性定时,淀澄于底。其掠出浮沫,晒干者曰靛花。”《本草纲目》中提到:“靛叶沉在下也,亦作靛。欲作靛,南人掘地作坑,以蓝浸泡,入石灰搅烂,澄去水,灰烬入靛,用染青碧。”贵州《黎平府志》记载蓝靛的制作方法云:“蓝靛名染草,黎郡有两种,大叶者如芥,细叶者如槐,九十月间割叶入靛池,水浸三日,蓝色尽出,投以石灰,则满池颜色皆尽收灰内,以带紫色者为上。”
在贵州民族地区,由于家庭经营小农经济长期延续,对于蓝的栽培、加工和使用,均停留在一家一户的小天地。若供自家使用,割叶取靛一般是在农历七月和十月进行,打谷时即开始葛叶子炮制。他们将生叶一束束的放入木桶后舀满清水,知道盖过蓝草为止。有时,会在蓝草上压一些植物,使其充分浸入水中。一般采用1米高的杉木染缸或大塑料桶,每缸十五六斤的生叶。泡蓝使蓝草内的水溶性靛蓝素需要融合于水中,水的颜色会逐渐变成蓝绿色。泡制时,天热需要三天,天冷需要五天。这几天主要是靠观察,看靛叶是否变软。如果靛叶开始变软,则说明靛青素已经吐出;若叶片还呈现青绿色且质地较脆,则表明泡蓝的时间不够。靛叶也不能泡得时间过长,否则泡烂的蓝草枝叶会变成杂质,影响蓝靛的质量。然后将一斤生石灰先化石灰水,再把石灰水倒进桶里,通常每5斤靛叶需要加水60斤,加石灰1斤左右。加入石灰水后,需要用瓢在桶中反复搅动,水色会从绿色转变为深青色,泡沫会从蓝色变为白色。经过一两个小时掏水搅拌的打靛过程,石灰即与靛蓝色素充分结合,水溶性靛蓝素与空气中的氧气产生氧化作用,变成不溶性的靛蓝素,并与石灰的钙离子结合逐渐沉淀,木桶上方的水会越来越清澈。次日沉淀后,先将水舀出,这些水含有少量靛素,之后还可以用来调染液。然后,再舀出沉淀的蓝靛,将蓝靛换到另一个小桶中进行反复沉淀。每桶(十五六斤生叶)可得蓝靛约3斤。蓝靛浆质量的传统识别方法是:将蓝靛少许放在手背上,待干后蓝靛呈现黑蓝发亮带紫色的为好靛;若呈现蓝灰色则是石灰太多,染色时难以染深;如果只有黑色,色泽灰黑,则是浸泡蓝靛叶过度,靛叶发烂,这种靛浆不能用,染好的布颜色易脱落。但在一些贵州民族地区,由于种植蓝靛不便,20世纪以来,洋靛(化学染料)渐渐取代了土靛。
大塘制靛是靛农采用的高效指点方法,北魏时期贾思勰著的《齐民要术》一书对大塘制靛有详细的记载,第五卷就有种蓝一节,描述了我国古代种烂、制蓝靛的详细情况。“七月中作坑,令受白许束,作麦秸泥泥之,令深五寸,以苫蔽四壁。刈蓝倒竖坑中,下水,以木石镇压令没。热时一宿,冷时再宿,漉去荄,内汁与瓮中,率十石瓮,&著石灰一斗五升,急抨之,一食顷止。澄清,泻去水,别作小坑,贮蓝靛着坑中,候如强粥,还出瓮中,蓝靛成矣。”用这种制靛方法制作出来的蓝靛产量较高、质量稳定,主要作为商品出售。现在贵州凯里市郊的万潮镇还保存着这种制靛技术,与《齐民要术》记载的方式相似,但也稍有不同。
在贵州万潮,一般阳历十一月底就可以进行蓝靛的收割了。此时蓝靛长势很好,约80厘米高,靛杆粗壮,植株较密,大约二尺一棵。靛农用镰刀齐根将杆割断,用稻草束成捆,码好装进筐里,装满筐,挑下山。
这时靛农家门口堆积着刚割下来的靛杆,一家人便忙着将靛杆和靛叶分离。他们手持一种特制的靛刀,略成弧形,有点像镰刀,但比镰刀直,两面有刃,因此靛刀一起一落之间能削两次靛叶。他们动作娴熟,速度极快,手起刀落,靛叶便纷纷落下,三两下就削好了。雪去枝叶的目的是为了留种子,因为靛杆上有许多小芽,气候温度适宜时,就会分棵,长成一株蓼蓝。但并不是所有的蓝靛杆都能用作留种的,靛农要观察芽的情况,有的芽已经长出小叶来了,劲儿已经泄了,就不能用了;有的杆太细,虽然可用,但劲儿不足,蓝长不大,效果也不好。
全部削完后,靛农再将靛杆挑回地里。为了让靛杆安全过冬,还要将其妥善收藏起来。将分离下来并捆好的靛杆竖着放进窝棚里,在其上薄薄地掩上一层土,再盖好一层稻草,就可以放心地等着来年春天移栽了。
削下的靛叶装好筐,挑到靛池边。先要将靛池与靛坑之间的两个通道用池边废弃的靛叶堵塞结实,使之不漏水,然后才能把靛叶倒进靛池,放满水,过几天再来打靛。
由于天气较冷,靛叶泡了七天,色素才完全吐出,叶子才变软,就可以制靛了。靛池里的水呈碧绿色,池面漂浮的蓝靛枝叶呈棕绿色,这是部分露水水面的靛叶受日晒所致,而完全浸于水中的靛叶则仍青绿可爱。如果天气暖和,这个过程两三天就足够了。此时靛农带着耙子去捞靛叶,完全捞干净后,再放入石灰水。在有些地区,还将残叶捞至另外一个圆形小坑“浸渣园”里,将已浸泡的枝叶再浸泡一次,物尽其用。
石灰与蓝靛叶的比例约为1:10,先调成成石灰水并混合均匀。在放石灰水之前,靛农还要祭奠一下靛神。人们一般杀一只鸡,开一瓶酒,烧一把香,再取来一束芭茅草打成活结,让它向靛神转达问候和期望,祈求靛神帮助控制好天气、温度、石灰水的量等制靛因素。
石灰一进入靛池,就可以看到靛水由青绿色变成浅蓝色。然后六个人手持推板,分不同的方向用力抨击水面。先向下击打水面,谓之“冲”,这是为了让石灰水与靛水混合均匀、充分反应;然后又从四周向中心呈水面,谓之“拉”,这是为了使空气与水接触面积增大,使氧化过程加快,此时水色慢慢变紫。由于用力很重,水面会激起一米多高的浪,泛着蓝紫色泡沫,泡沫飞溅到池边,看上去似乎呈固态状,就像一堆蓝色的雪。据古书上介绍,将这些泡沫晒干后就是靛花,是一种很好的中药材,具有清热凉血的作用。经过四次“冲”和“拉”,靛水的颜色已经成深蓝紫色。靛农用大勺舀一勺,再慢慢倒掉水,勺中留下少许沉淀物,这就是蓝靛。让它继续反应两个多小时,就可以在打靛池放靛了。
放靛前,靛农先把靛坑内打扫干净,捡去草叶杂物,从草垛上取来一些糯米草,放在靛坑内点燃,烧成灰,将其收进竹筛里,慢慢移步,晃动筛子,过滤成粉末状的草灰便在坑底均匀地铺了一层,然后将这层灰略略踩实,它是用来隔离蓝靛和坑底泥土的。铺完草灰,竹筛就要执行另外一个任务了。靛农再靛坑的入口处放了一个引流槽,下方接着竹筛,用来过滤蓝靛中残余的碎叶。竹筛用铁三角架支着,铁三角的下面还垫了几片伞状的芭蕉叶,它的作用也不可忽视,因为奔流的靛水容易将坑底的草灰冲掉,芭蕉叶就是保护隔层---草灰的。
靛农又仔细察看了靛水,确信反应比较成功,即蓝靛已经生成了,就将靛池与靛坑之间通道的堵塞物除去,一股水流立即冲出洞口,流向沟渠。因为在反应的两个小时中,蓝靛下沉,上层基本是水,仅含少量靛,故应将水放掉。靛池的中部有一个洞,是为了放水用的,下部的一个洞用来放靛。这个洞的位置是根据经验而定的,以靛池能容纳的靛叶和一次制靛的产量而定,所以按照固定的量来制靛,基本上不会浪费。当水放得差不多了,空气与同时通过洞口,发出奇怪的“咕咕”声,可以看到靛池表面的水变得较稠,泛着蓝靛的光泽。此时靛农赶紧为沟渠的流水改道,将水引到靛坑内,同时用竹竿捅开靛池下部的洞,大量的蓝靛水立即喷涌而出。
蓝靛并不是直接进入靛坑,而是先经过它的喉部---过滤池,让杂质有沉淀的机会。然后经过竹筛的过滤以及守候在靛坑边勤劳的靛农除杂,进入到靛坑内的就是比较纯净的蓝靛水了。等到所有的靛水都流入靛坑内,紧张忙碌的制靛工作也进入了尾声。靛农用大桶盛水洗靛池,如下雨般冲刷池壁及池底部,剩余的蓝靛随波流进靛坑,将浪费减到最小。这时,靛坑基本满了,白沫漂移,蓝波荡漾。
制靛时,还有一道名为“驱水”的工序,就是将水面赶平。在放石灰水进行“冲”、“拉”之前和在靛坑装满之后,用小推板轻轻地安抚动荡的水面,让它平静下来。这个动作让人感觉很艺术化,就像作画之前先把纸铺平,画完之后又仔细收好。这个细节令整个制靛程序有了头尾,感觉既专业又细致,还带着点感情色彩。
过一段时间,靛坑内的水分慢慢蒸发掉,只剩下10厘米左右的泥状沉淀,这就是蓝靛了。靛农准备好筐底和筐四周,使其不漏靛。然后用一种特殊的工具,有点类似建筑工地的抹泥刀,像切豆腐一样将蓝靛分成若干小块,一块块铲起来放进筐里。为了保持蓝靛的水分,当筐装满后便把筐放进水稻田里。秋冬季可以看到靛池周围的水稻田中泡了很多这样的筐,上面盖着稻草。当赶场时,靛农便会挑着蓝靛来卖,大约3元钱一斤。[
开放分类:
蜡染,古称蜡缬,与绞缬(扎染)、夹缬(镂空印花)并称为中国古代三大印花技艺。蜡染实际上应该叫“蜡防染色”,它是用蜡把花纹点绘在麻、丝、棉、毛等天然纤维织物上,然后放入适宜在低温条件下染色的靛蓝染料缸中浸染,有蜡的地方染不上颜色,除去蜡即现出因蜡保护而产生的美丽的白花。苗族人民有着自己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和民间工艺美术技艺,其中的蜡染艺术作品和蜡染旅游工艺品在整个染织美术界久负盛名、独放异彩。
蜡染,古称"蜡缬"。传统民间印染工艺之一。今在布依、苗、瑶、仡佬等族中仍甚流行,衣裙、被毯、包单等多喜用蜡染作装饰。主要方法是用蜡刀蘸蜡液,在白布上描绘几何图案或花、鸟、虫、鱼等纹样,然后浸入(以蓝色为主),用水煮脱蜡即现花纹。结构严谨,线条流畅,装饰趣味很强,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
蜡染&-&简介
([英]),是我国古老的民间传统纺织印染手工艺。蜡染,古称,与(扎染)、夹缬(镂空印花)并称为我国古代三大印花技艺。蜡染是用蜡刀蘸熔蜡绘花于布后以蓝靛浸染,既染去蜡,布面就呈现出蓝底白花或白底蓝花的多种图案,同时,在浸染中,作为防染剂的蜡自然龟裂,使布面呈现特殊的“冰纹”,尤具魅力。由于蜡染图案丰富,色调素雅,风格独特,用于制作服装服饰和各种生活实用品,显得朴实大方、清新悦目,富有民族特色。&
蜡染&-&历史追溯
的染织工艺早在西周时期(公元前ll世纪——公元前771年)已得到较大的发展。根据等文献记载,丝、染色当时都设有专官主管,还设有主持生产靛青的“”工官。足见当时的丝织、染色工艺已颇具规模。蜡染古时候称为蜡缬,是用蜡把花纹点绘在麻、丝、棉、毛等织物上,然后放入染料缸中浸染,有蜡的地方染不上颜色,除去蜡即现出美丽的花纹。这是我国古老的防染工艺,历史已很悠久。&
我国古代发现的蜡染文物,有新疆遗址出土的(公元396—581年)蓝色蓝色蜡缬棉织品及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北区墓葬出土的(公元400—421年)蓝色缬绢和(公元618—907年)的几种蜡缬绢、蜡缬纱;还有130窟第一层壁画下发现的唐代废置的大量蜡缬残幡。这批遗存的蜡染实物中,北朝的和西凉的蜡缬织品都是深蓝色地现白花,纹样光洁清晰,古朴典雅;唐代的蜡缬绢和蜡缬纱的地子,有棕、绎、黄、赭等色,大部分是白色花纹。
蜡染工艺在我国西南地区世代相传,尤其是少数民族地区,继承和发扬了传统的蜡染工艺,而且流行很广,已成为少数民族妇女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种艺术。这里的少数民族以蜡染作主要装饰的有黄平、重安江一带和丹寨县的苗族妇女,她们的头巾、围腰、衣服、裙子、绑腿,绑腿,都是蜡染制成,其它如伞套、枕巾,饭篮盖帕、包袱、书包、背带等也都使用蜡染;、一带的妇女把蜡染花纹装饰在衣袖、衣襟和衣服前后摆的边缘,她们背孩子的蜡染背带,点染得精巧细致,除蓝白二色外,有的还加染上红、黄、绿等色,成为明快富丽的多色蜡染。&
贵州各少数民族的蜡染各有特色,例如苗族的蜡染图案有的还沿用古代铜鼓的花纹和民间传说中的题材,有的是日常生活中接触的花、鸟、虫、鱼;而布依族则喜用几何图案。各民族的蜡染都有独特的风格。
中国古代蜡染遗存:&
近数十年来,中国出土的古代蜡染实物百余件,新疆、甘肃、青海、贵州、四川均有出土。基于气候和葬式的原因,蜡染文物出土最多的是在新疆和贵州,年代最早的是川东风箱峡崖葬和出土的汉代蜡染,出土文物最多的年代是唐、宋。
1959年,新疆考古工作者在新疆民丰县古尼雅遗址发现了一座东汗晚期的墓葬,墓中出土了两块蓝白印花棉布的残片,这是我国目前所知的最早的棉布。其中有一块棉布中心部分已经缺失,只能见到半只脚和一段狮尾。左下角有一个32厘米见方的方框,框内画有一个半身女神像。女神高鼻深目,胸怀袒露,颈佩璎珞,臂饰环,手持盛满了果实的。从人像项饰璎珞以及和身后有顶光和背光这一特征来看,可以断定此蜡染布的产地为键陀罗,是印度佛教艺术影响下的产物,因此西域蜡缬技术来源于印度的可能性比较大。
1984年新疆和田洛浦县山普拉地区赛伊瓦克汉代墓群一号墓出土一件蓝白染花棉布装饰画的边饰残片,是手工将防染剂画在棉布上,然后以蓝色染液浸染而成,与民丰县出土的东汉蜡染棉布工艺方法相同。
1959年于田屋于来克古城遗址出土的北朝时期的纺织物中,有毛纺织品、蓝色印花棉两件,其中毛织物图案为蓝底白花,经专家考证,这些小团花是用木板印蜡工艺制作的。棉织物图案不全,只有一些线条,是以手绘方式上蜡的。
1968年,敦煌莫高窟发现了一批唐代残幡,几乎每件幡都使用了不同品种的织物,且较多地采用了手绘、夹缬,蜡缬,刺绣等手段。敦煌莫高窟第130窟内和第122、第123窟前的部分幡身为蜡缬,纹样生动优美,如湖蓝底云头禽鸟花草纹蜡缬绢、降底灵芝花鸟纹蜡缬绢、黄底云头花鸟蜡缬绢、土黄底花卉问蜡缬绢等,纹样均为手绘,线条洗练概括,形象生动传神,纹样边缘整齐清晰。
1980年,人们在往川东峡江地区风箱峡崖葬现场的峡路上,发现散落的文物中有粗细不等的平纹麻织品七八种,其中有蜡缬细布衣服残片,图案纹样为蜡印团花以及菱形花纹。据初步鉴定,这些蜡染遗物的年代大约在战国至西汉时期。这是迄今在中国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发现的最早的蜡染实物资料。
1987年,长顺交麻干贷天星洞岩洞葬出土蜡染织品八件,均为棉质。裙里为本白色、裙面未蓝底显白化得蜡染,有点豆点花草纹缬蜡染裙,勾连纹蜡染裙,忍冬花纹蜡染所裙,铜鼓蜡染裙等,其工艺未夹板注蜡法。同年,平坝下坝棺材洞发现了十五件染衣裙,图案精美,内容丰富,均为棉麻织品,平纹组织。有彩色蜡染褶裙5件,裙腰为麻质,裙身为棉质,蓝底显彩色花纹;其工艺包括填彩蜡染、挑花和刺绣及布条拼花;其种类有鹭鸟纹彩色蜡染裙、水鸟纹彩色蜡染群、彩色蜡染群、凫雁纹彩色蜡染群残件等。素色蜡染裙4件,种类有龟背及葵花纹蜡染棉质夹裙、忍冬花蜡染裙残件、缠枝花蜡染棉质夹裙残件、缠枝花草纹蜡染裙残件等。蜡染衣服3件。有缠枝花草纹蜡染夹衣、缠枝梅花点蜡染棉质单衣、卷草话蜡染棉布单衣等。这些蜡染图案为手工绘制,线条流畅,形态逼真,配以刺绣挑花,生趣盎然,是蜡染艺术佳作。
蜡染&-&西南蜡染的发展历史
蜡染在西南民族地区流传的历史非常久远。据专家推断,最迟在秦汉时期,西南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就已经熟练地掌握了蜡可以防染的特点,利用蜂蜡和虫蜡作为防染的原料。据《后汉书-南蛮传《搜神记》等记载,秦汉时期,被称为“盘瓠蛮”、“武陵蛮”的苗族先民“织绩木皮、染以草实,好五色衣,制裁有尾形…裳斑斓”。《隋书-地理志》也记载了“承盘瓠之后,故服章多以斑布为饰”的服饰状况。这里的“斑布”就是以葛苎棉为原料制成的色彩斑斓的布,其中蜡染是其重要的装饰手段。
西南地区最早用作贡品的手工产品就有蜂蜡和斑布。据记载,唐代“夷州(今凤岗)贡蜡烛10条,斑布,犀角,葛粉30斤等”一些久负盛名的西南少数民族蜡染布,作为精美的工艺品,也受到历代汉族统治阶段的喜爱,宋代苗族的“点蜡幔”、瑶族的“瑶斑布”、溪州生产的“溪布”等都是向封建中央朝贡的主要物品。
到了宋代,文献中开始出现对蜡染的明确说法,如宋代的《溪蛮丛笑》《华阳国志》《西南夷传》《元和郡县志》《南史》等书对西南地区少数民族的蜡染有很多记载。宋人朱辅的《溪蛮丛笑》中记载:“溪峒爱铜鼓,甚于金玉。模取铜纹,以蜡刻板印部,入靛渍染,名‘点蜡幔’。”南宋周去非的《岭外代答》谈到夹板蜡染工艺说:“以木板二片,镂成细花,用以夹布,而熔蜡灌于镂中,而后乃释板取布,投诸蓝中,布既受蓝,则煮布以去其蜡,故能受成极细斑花,炳然可观。”这些文献足以证明早在唐宋以前,蜡染已经在贵州少数民族地区风行了。
明清以后,有关的记载就更多更详尽了。如明代《嘉靖图经》记载:“西南苗,妇女画蜡花布。”《清一统志》记述:“花苗裳服先用蜡绘花于布。而后染之,既染,去蜡则花见。饰袖以锦,故曰花苗。”《贵州通志》引《广顺访册》云:“境内苗民,妇女在裙用蜡画布,花彩鲜明。”爱必达《黔南识略》卷十一云:“荔波董界里有’花瑶’。衣服用蜡染,挑花加以纹饰。”等等这些文献不但介绍了蜡染的工艺方法,也描述了蜡染的使用情况。
除了史志书籍记载外,不少文人的诗词中也有对蜡染的描述。如康熙时期贵州诗人田榕《黔苗竹枝词》中的“浓妆只因悬珠好,雾争如绘蜡精”;清嘉庆时甘肃武威人《黔苗竹枝词》中的”蜡绘花衣锦裙裳,振铃跳月斗新妆”’;清光绪年间贵州普定人刘韫良《苗族杂咏》中的:“满襟蜡绘花纹巧,染就花纹当绣裳”;毛贵铭《西垣遗诗》黔苗竹枝词100首中的“蜡花锦袖摇铁铃,月场芦笙侧耳听。芦笙婉转作情语,铃儿心事最玲珑”;舒位《白苗》中的“折得芦笙和竹枝,深山酬唱妹相思。蜡花染袖春寒薄,坐到怀中月堕时”。这些文学作品均以新奇的视野对贵州蜡染的精美发出赞叹。
除了通过历史记载的考证和文学描绘的意境来想象西南地区古代的蜡染外,现代考古学的发展也使我们得以真是地管窥古代西南地区蜡染的情况并将之与现存的民族蜡染进行对比,从而揭示西南地区蜡染的传承情况以及类型特点。
蜡染&-&起源的故事
在苗族地区的很多地方都流行有&(古歌),代代传唱叙述着蜡染的起源的故事:有一个聪明美丽的苗族姑娘并不满足于衣服的均一色彩,总希望能在裙子上染出各种各样的花卉图案来,可是一件一件的手工绘制实在太麻烦,但她一时又想不出什么好办法来,终日为此闷闷不乐。一天,姑娘又看着一簇簇一丛丛的鲜花久久发楞,办法没想出来却在沉思中昏昏入睡。朦胧中有一个衣着漂亮的花仙子把她带到了一个百花园中,园里有无数的奇花异草,鸟语花香、蝶舞蜂忙。姑娘在花园中看呀看呀,看得入了迷,连蜜蜂爬满了她的衣裙也浑然不知。等她醒来一看,才知道刚才是睡着了,可是低头再看:花丛中的蜜蜂真的刚刚飞走,而且在她的衣裙上留下了斑斑点点的蜜汁和蜂蜡,很不好看。她只好把衣裙拿到存放着靛蓝的染桶中去,想重新把衣裙染一次,试图覆盖掉蜡迹。染完之后,又拿到沸水中去漂清浮色。当姑娘从沸水中取出衣裙的时候,奇迹出现了:深蓝色的衣裙上被蜂蜡沾过的地方出现了美丽的白花!姑娘心头一动,&
立即找来,加热熬化后用树枝在白布上画出了蜡花图案,然后放到靛蓝染液中去染色,最后用沸水熔掉蜂蜡,布面上就现出了各种各样的白花,哦!染缸中居然染出了印花布,姑娘高兴地唱起了山歌。人们听到了姑娘的歌声,纷纷来到她家听她讲百花园里的梦境、观看她染出的花裙、学习她描花绘图的技艺,大家回到自己家里之后,照着姑娘教给的方法,也都染出了花样繁多的花布。从此,蜡染技术就在苗族及与之杂居的布依、瑶族等兄弟民族之间流传开来了。
蜡染起源的几种说法
  蜡染是一种以蜡为防染材料进行防染的传统手工印染技艺。蜡染故称“蜡缬”,据考证,“蜡染”一词在文献中最早、最确切的记载是唐代慧琳些的《一切经音义》卷五十之“众缬”:“今谓西国有淡汁,点之成缬,如此方蜡点缬也。”“缬”是以辅染物辅助印染过程而染出的织物,缬的出现标志着我国古代丝绸印染技艺的重大进步。& 了解考察蜡染的起源是理解蜡染本质的必要环节。任何技艺的起源和人类的劳动都是同步的,它包括人类发现的自然中的各种效应和人类的操作经验,蜡染技艺的起源也是如此。&  
埃及是古代文明的摇篮,它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其能够同时吸取东西方的各种文化,成为最早步入文明的古国之一。蓝靛在公元前2400年的古埃及及第五王朝就已经作为防腐抗菌剂使用,公元前1世纪的罗马学者普利尼斯在《自然史》中,描写了埃及人浸染织物时用蜂蜡访燃,并称这种方法为“古怪的”,这说明早在相当于西汉时期的埃及,蜡染技艺就已经广为流行了。英国&L.W.C.迈尔斯主编的《纺织品印花》中认为,埃及早在公元前1500年已闻名遐迩。因此,埃及应被认为是蜡染的发源地之一。&  &印度是世界上最早使用棉纤维的国家,而且印度早在公元前5世纪就已有从蓝草中提取靛蓝染棉纺织品的记录,因此棉织品的印染术也可能发源于印度。虽然印度气候潮湿,很难发现古老的织物残片,但从其他地区出土的蜡染棉织物可以判断,印度曾拥有高度发达的蜡染文化。赵丰教授在《丝绸艺术史》一书中考证了新疆民丰地区尼雅出土的绘有半裸女神像的蜡染棉织品,根据神像头后背光具有印度文化的因素,认为蜡染工艺在东汉时已传入中国西部边陲,印度应是蜡染的起源地之一。
我国无疑也是蜡染发源地之一,从大量史料记载和古代绘画中可寻觅一些线索。近年来发掘出土的精美的蜡染实物更是提供了有力证据,且把我国蜡染起源时间大大推前。陈维稷教授主编的《》认为,蜡染起源于西南少数民族,可追溯至秦汉之际,当时已利用蜂蜡和白蜡作为防染材料制作出白色图案的印花布,早于印度和埃及好几百年。美国人杜马斯&法兰西斯&卡特&在其所著《中国印刷术的发明及西传》一书中说:“现存中国的早期蜡染实物,比埃及、日本、秘鲁、瓜哇所发现的实物要早得多,特别是在敦煌石窟和新疆吐鲁番出土的蜡染实物足以证明。”&  
马来群岛蜡染产业的优势使其他也被认为是蜡染起源地之一,美国人费雷斯特所著《蜡染》一书中也提到蜡染发源地在瓜哇,至公元1515年以后,到那里旅行的人才把蜡染技术传到世界各地。&  
以上这些地区被认为是蜡染的发源地,一方面是因为这些地区限制的;蜡染技术高超且工艺保存完整,另一方面原因是有出土文物或者文献资料可供佐证,至于在已经消失了的文明中是否有蜡染技术就不得而知了。
蜡染&-&种类
目前的蜡染,大体可以分三大类:—类是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民间艺人和农村妇女&自给自绘自用的蜡染制品,这一类产品应属于民间工艺品。另—类是工厂、作坊面&向市场生产的蜡染产品,这一类产品应属于工艺美术品。第三类是以艺术家为中心制作的纯观赏型的艺术品,也就是“”。这三大类蜡染同时并存,互相影响,争奇斗艳。这种复杂的,多元化的现象,在艺术界是少见的。&
蜡染&-&工艺流程
绘制蜡花的工具不是,而是一种自制的钢刀。因为用毛笔蘸蜡容易冷却凝固,&而钢制的画刀便于保温。这种钢刀是用两片或多片形状相同的薄铜片组成,一端缚在木&柄上。刀口微开而中间略空,以易于蘸蓄蜂蜡。根据绘画各种线条的需要,有不同规格&的铜刀,一般有半圆形、三角形、斧形等。&
1、画蜡前的处理&
先将自产的布用草灰漂白洗净,然后用煮熟的芋捏成糊状涂抹于布的反面,待晒干后用牛角磨平、磨光,石板即是天然的磨熨台。
把白布平帖在木板或桌面上,把蜂蜡放在陶瓷碗或金属罐里,用火盆里的木炭灰或糠壳火使蜡融化,便可以用铜刀蘸蜡,作画的第一步是经营位置。有的地区是照着纸剪的花样确定大轮廓,然后画出各种图案花纹。??出大轮廓,便可以得心应手地画出各种美丽的图案。
浸染的方法,是把画好的蜡片放在蓝靛染缸里,一般每一件需浸泡五、六天。第一次浸泡后取出晾干,便得浅蓝色。再放入浸泡数次,便得深蓝色。如果需要在同一织物上出现深浅两色的图案,便在第一次浸泡后,在浅蓝色上再点绘蜡花浸染,染成以后即现出深浅两种花纹。当蜡片放进染缸浸染时,有些"蜡封"因折叠而损裂,于是便产生天然的裂纹,一般称为"冰纹"。有时也根据需要做出"冰纹"。这种"冰纹"往往会使蜡染图案更加层次丰富,具有自然别致的风味。
经过冲洗,然后用清水煮沸,煮去蜡质,经过漂洗后,布上就会显出兰白分明的花纹来。
蜡染&-&蜡染的染料
既然蜡染能染出蓝底白花的花布,那么为什么从来没有人见过红底白花、黄底白花、绿底白花的民间蜡染布呢(现代染色工艺技术已经完全可以做到这一步了)?这是因为靛蓝染色属于还原反应,只需要在普通的冷水中就可以进行;而红花素和栀子黄素等植物染料只能在较高温度的热水中才能上染棉布,否则就很容易掉色。而在这种高温下蜂蜡已经融化,无法保持防止染色的花形,因此古代是很难做出其他颜色的蜡染花布来的。&
蜡染&-&蜡染冰纹
蜡染的冰纹就是它让人们为之赞美不绝的性格特征。冰纹的形成,是蜡画胚布在不断的翻卷侵染中,蜡迹破裂,染液便随着裂缝侵透在白布上,留下了人工难以摹绘的天然花纹,象冰花,象龟纹,真是妙不可喻,同样的图案的蜡画布料,侵染之后,冰纹就似人的指纹一样决不相同,展现出清新自然的美感。&
蜡染的"冰裂"纹,类似瓷釉之"开片"极具艺术效果。裂之大小走向,可由人掌握,可以恰到好处地表现描绘对象,特点鲜明。要染多色彩层次的花口,可采用分色封蜡的手段,表现力更丰富。现在蜡染多用于制作工艺服装、壁挂、台布等。苗族擅长蜡染。&
蜡染&-&保养
一、由于蜡染的原料是纯棉布,因此在保养方面应注意防潮、防腐蚀,以免发霉长虫。如果买回后是用于收藏而非装饰,请定期取出凉晒。
二、蜡染可以随时用水清洗,但在洗的过程中不要使用清洗剂,以免掉色;也不可用机洗,因为很多染画主要是以须边突出主效果,用机洗会将须边搅坏。洗完后的蜡染制品可以慰烫。
三、蜡染制品买回后,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装裱。同时蜡染由于是用100%纯棉布制成,因此还是服装、被套、床单等的极佳选择。只要运用得当,一定会让您的居室或者办公室呈现另一番情趣。
四、蜡染在收藏与保养过程中应放置在干净、整洁、无尘的环境中,并应有专人定期清扫。
蜡染&-&蜡染之乡
蜡染之乡是中国。是中国著名的旅游城市,境内有、、(、等)、、等众多著名景点。安顺有“滇之喉、黔之腹,粤蜀之唇齿”的赞誉,地理位置重要,交通方便,更是“商业甲于全省”。安顺于1992年成功举办了首届蜡染艺术节,吸引了来自国内外的众多宾客,自此蜡染艺术走向全国,走向世界。安顺有大量的蜡染作坊、工厂,涌现出洪福远等一批知名的蜡染艺人。安顺的蜡染在继承传统的同时也在不断创新。&
1981年7月,"中国贵州民间工艺品展览"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展出,以苗族蜡染为主体的图案集《蜡花朵朵》被丹麦国家博物馆作珍品收藏。1982年5&月,"中国传统技术展览"在加拿大多伦多市的安大略科学中心隆重开幕,大厅中央,蜡染制作技术最富有艺术性和独创性的一道工序--蜡画表演,吸引了成千上万的观众。人们都以抢先一睹中国苗家姑娘杨金秀精湛的蜡画技艺和娴熟典雅的东方色彩为快,从中领略中华民族数千年古老文明的真谛。他们观赏、赞叹,称苗族的蜡染是真正的"东方艺术之花",是当代世界民间工艺的最高水平。稍后,苗家姑娘王、杨芳先后被邀到美国、香港等地表演蜡画技艺,引起轰动,被誉为"&蜡艺师"、"蜡花小姐"。短十、短的数年间,贵州苗族蜡染远播欧洲、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和大洋洲,不仅供艺术家们的欣赏、评价,而且在国内外广大人民群众中成为一种生活时尚,产生了强烈而广泛的影响。&
蜡染&-&蜡染名人
建国后,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对贵州少数民族民间艺术的收集整理和研究保存工作。贵阳地区的贵州大学艺术系、省美协、省群众艺术馆和省博物馆,先后组织工艺美术工作者深入民族地区征集民族蜡染实物和蜡染图案资料。改革开放后,全国科学大会的召开,给蜡染研究带来了新的活力。1973年在贵州省和安顺地区的扶持下,贵州安顺蜡染民族工艺品厂建成。随后,贵阳市工艺美术研究所开展的“冷蜡浆印花工艺”科研课题和贵阳市科研所“热蜡辊筒印花机”的研制获得成功,并小批量生产各种蜡染民族制品,为旅游内销服务。
在贵州蜡染的宣传推广方面,1981年7月,“中国贵州民间工艺品展览”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展出;1982年5月,“中国传统技术展览”在加拿大多伦多市开幕。短短的数年间,贵州蜡染远播欧洲、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和大洋洲,不仅供艺术家们欣赏、评价,而且在国内外广大人民群众中成为一种生活时尚,产生了强烈而广泛的影响。
除了一些政府部门、文化团体的积极推动,贵州蜡染的保护传承、发展创新也离不开一些来自个人的力量。他们有的从整体方面开展研究,有的采集各地各民族各支系的蜡染工艺、纹样和实物,也有的将蜡染开发成商品打开国际市场,而更多的则是默默地传承传统技艺的民族妇女。正式她们的努力和付出,才使贵州蜡染技艺得以传承和发展,并被世人所了解。他们都是被贵州蜡染独具的艺术魅力所吸引,从而全身心地投入到贵州蜡染的研究和保护工作中的。可以说,贵州蜡染闻名于世,很大程度上归功于这些寄情蜡染的本土人士。
1.系统研究者
陈宁康,1956年毕业于华东艺专美术系,1957年赴贵州工作,长期从事美术专业教学及民间美术研究,曾任贵州省蜡染艺术研究所所长。其妻傅木兰就职于贵阳市工艺美术研究所,与他志同道合。自1972年始,他们开始共同研究蜡染艺术、文化并从事创作。他们先后完成多项蜡染的科研课题,取得了木蜡染新工艺、涤棉蜡染工艺和控制冰纹工艺三项成果。他们创作了数百件蜡染作品,数十篇论文和专著《蜡染艺术》,在国内外多次举办蜡染艺术展,作品位中国美术馆、英国牛津大学博物馆等多家单位收藏。陈宁康在贵州工作生活了40年,在贵州蜡染的研究方面开创先河,并努力促成了我国与国际蜡染艺术界的直接联系。
马正荣,1952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实用美术系,曾在《贵州画报》、贵州省文化局创作室工作,后为中国美术家协会贵州分会副主席兼秘书长,为贵州民间工艺的宣传、搜集、管理和研究做了大量工作。其创作的蜡染艺术作品多次在国内外展出,1988年在北京中国美术馆举办《马正荣蜡染艺术展》,1991年在毛里求斯和法国巴黎举办蜡染展,1989年在济南举办《马正荣蜡染艺术展》。他还出版了贵州许多民间工艺的书籍,如《贵州少数民族数背扇》、《贵州苗族蜡染图案》、《贵州蜡染》、《丹寨蜡染》、《安顺民间蜡版画》等,为宣传贵州民间工艺起到了重大作用。
2.技术传承者
安顺苗族蜡染工艺师杨金秀,自幼练习蜡染,蜡染技艺成熟,勾点、圈、线运刀自如,图案设计上也时有创新,创造的图案均衡而灵动。1982年4月应邀赴加拿大表演蜡画技艺,被誉为“蜡染大师”;1984年春又应邀赴美国表演蜡染技艺,被誉为“蜡染仙姑”、“神笔”。在杨金秀的亲自指导下,安顺苗族新一代蜡染艺术家王刚英也先后十几次在不同等级的蜡染大赛中频获殊荣,获得“贵州省十大民间工艺大师”荣誉称号和“中国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称号。
丹寨苗族蜡染美术家王阿勇自幼在母亲的指导下学习蜡染技艺,作画自由随意,风格典雅大方。1983年,被选派赴美表演蜡染艺术,在美国引起了轰动,被誉为“东方的艺术家”。她在当地的影响很大,为人们所熟悉的丹寨苗族蜡染民族工艺品的代表人物。
黄平革家蜡染艺人廖子英自幼受蜡染艺术的熏陶,从小跟母亲、祖母学习蜡染技艺并虚心向多名蜡染艺人求教,绘制了大批蜡染艺术精品,她的作品被北京、上海、台湾以及韩国的许多博物馆收藏,2000年赴韩国表演蜡染艺术,在韩国引起轰动。
这些民间蜡染艺术家凭借着她们过人的天赋和对蜡染艺术的执着追求,在继承传统的蜡染绘画技艺基础上,又以大胆的想象进行了独特的创新,使贵州蜡染已不再是乡隅的游戏之作,而是登上了大雅之堂,拥有了与中国传统艺术国粹相同的地位。
3.工艺采集者
杨文斌,贵州雷山人,苗族,1964年毕业于贵州大学艺术系美术专科。由于喜爱民间艺术,1985年开始利用闲暇时间从事民间服饰和染织研究,重于采集民间工艺和作品。二十余年他走村串寨,一边考察工艺,一边收购蜡染作品研究或经销,对存在蜡染技艺的少数民族村寨了如指掌。车在盘山公路上行驶,他能指着云雾中的寨子,准确地说出是哪个苗寨、侗寨或布依寨以及他们的服饰、蜡染各有什么特色。他把工资和精力都投入到此研究中,掌握了大量资料,写了《苗族传统蜡染》一书。通过多年的考察和试验,他到处收集民间植物染色的配方,同时自己开办了一个蜡染作坊不断尝试,已经成为民间植物染色方面的专家,并多次协助北京和台湾的研究者进行田野调查。
刘雍,贵州福泉人,布依族,国家一级美术师。最初是为了艺术创作上的借鉴,几十次深入到偏远的苗乡、侗寨、布依山村,考察少数民族的挑花、蜡染、面具等艺术,并被深深吸引,从此整理、继承和发扬贵州民族民间艺术为己任。在30多年的时间里,收藏了5000多件苗、侗、布依等少数民族的手工艺精品,编撰了《贵州民间美术全集》之《蜡染》卷。刘雍认为,收藏与创作时相辅相成的,他的陶艺、雕塑、环境艺术作品吸取了贵州民族民间艺术的精髓,多次参加国内外展览并被中国美术馆收藏。2007年经国务院批准,刘雍被国家发改委授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称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也授予他“一级民间工艺美术家”称号。
4.市场开拓者
洪福远,贵州安顺人,自幼酷爱绘画艺术,从事蜡染工艺40余年,设计的各种图案有上千种,对贵州蜡染艺术的发展起着极大的作用。他主要经营蜡染壁挂,创立了“福远蜡染”的品牌。他自己设计彩色蜡染,雇请工人来画,产品销往全国各地甚至海外。他的作品都取材于民间,但经过他的设计加工,既汲取了民间艺术的精华,又兼顾了现代设计的思想,色彩更加丰富而鲜明,很受市场欢迎,作品经常参加展览并被中国博物馆及多家省市博物馆收藏,获得了很多奖项。1999年,洪福远被文化部授予“中国十大民间艺术家”称号。但从2003年以来,由于市场上仿冒品横行,使得他的蜡染作坊受到了一定打击。洪福远现在潜心于收藏和创作,走以文养文的路子,通过与蜡染有关的经营活动筹备资金表演、收藏、新产品开发为一体,成为当地的一道风景。
林青海,贵州安顺人,仡佬族,从小就喜欢家乡的蜡染,由于对家乡民族文化和艺术的酷爱,趁着中国第一次下海从商的潮流,毅然辞去公职专门从事蜡染经营。他认为,蜡染的民族文化底蕴是它最具魅力的地方,要使蜡染艺术被大众接受和喜爱,就必须对蜡染进行商业化运作。他首先从清华、北大、人大等高校开始进行蜡染巡回展出,广泛宣传蜡染的文化和艺术价值;再着手开创商业市场和利润来源,与商场和超市合作并创立“福达蜡染”品牌,产品因做工精细、质量上乘很快就赢得了市场份额。1997年,林青海以“福达民族工艺坊”生产的蜡染参加了首届中华民间艺术精品博览会,获得了金奖,次年又获得了中国国际民间艺术博览会“山花奖”。&
扎染有着悠久历史。起源于。起源于何时尚无定论。现存最早的扎染制品,是出于
地区。据记载,早在,扎结防染的绞缬绸已经有大批生产。公元408年东晋时期的作品,扎染这种工艺早在东晋时期就已经成熟了。当时绞缬产品,有较简单的小簇,如蝴蝶、腊梅、海棠等;也有整幅花样,如白色小圆点的“鱼子缬”,圆点稍大的“玛瑙缬”,紫地白花斑酷似梅花鹿的“鹿胎缬”等。
是扎染的载体,没有纺织也就没有、丝锦,没有了诸如此类的载体,也就不可能有在载体上的任何涂染的美术工艺。
我国的历史从现存的史料看,至少可以追溯到或。在商代和西周的墓葬中,都曾发现过不少玉蚕,说明当时人们对蚕桑的重视。到了春秋战国,丝织工艺进步很快,从现有发掘出来的实物和文献资料上看,当时的丝织品种类繁多,图案精美。及至汉代,丝织品和染织技法有了长足的进步,品类已可分为绵、绫、绮、罗、纱、练、纨绢、绨、缎等十数个类别。与此同时,还形成了中原地区以临淄、襄邑等地为主的丝织生产中心。
我国传统社会以男耕女织的基本经济形态形成之后不太长的时期,社会思潮中便出现了对“”的崇拜。汉代画像石星像图中就有“织女”的美丽形象。西汉长安昆明池畔也发现了“织女”的石雕像。这些文物中的“织女”,也就是我国民间无数从事纺织、刺绣、缝纫等手工艺劳动生产的妇女的神化形象。
在古代文献中也有许多纺织生产劳动的记述和描绘。比如《墨子·辞过》:“女工作文采”,就是说在春秋战国时期,织女的劳动已经不仅只是纺织布帛,而且在布帛、丝织上“作文采”了。《》说:“筋力日已疲,不息窗下机”,&生动地描绘了织女们艰辛的劳作;王建《》写道:“红缕葳蕤紫茸软,蝶飞参差花宛转。一梭声尽重一梭,玉腕不停罗袖卷。”描绘了织女的心灵手巧的纺织劳动。正是她们夜以继日的劳动,创造出举世闻名的中国纺织、织染的精品。
古代织女们进行纺织的原始织机是什么模样?我想,大致就是文献上说的“踞织机”。云南晋宁石寨山出土了汉代铜贮贝器,它的盖上有从事纺织的雕铸人物,从画面上看,这种原始的踞织机是手脚并用的。又从出土的汉代锦绮实物上看,当时的织机已经可以斜织和提花了。东汉《机织赋》:“纤纤静女,经之络之”,“动摇多容,俯仰生姿”,是对劳作的精彩描绘。正是她们的辛勤劳作,织就了“方圆绮错,极妙穷奇,虫禽品兽,物有其宜”的精美纺织品。
汉代铜贝器出土地的晋宁属滇池区域。当时滇池区域已有河蛮部族(西南夷中的一个强大部族。河蛮后来分为白蛮、乌蛮两支部落,分别是白族和彝族的先民)居住,我们有理由推断:在汉代,地处边陲的云南纺织工艺已经相当发达,其中必定有河蛮的纺织品,也就是说,必定有、先民们的纺织品。
在云南元谋大敦子,洱海及金沙江流域等新石器时代遗址中,还发掘出大量四、五千年前原始的石质、陶质纺轮、纺锤等工具,证明了新石器时期云南已经有了纺织生产这更进一步说明,当时不但有了棉、毛、麻等织物,并且能利用天然染料,印染出白叠花布。可见南诏、大理国的纺织技术已与中原不相上下了。
又据《滇志》记载,云南丝蚕生产也很发达。赵州(现大理市凤仪镇及其周边地域)丝是遐迩闻名的,汉时就有赵州丝出口到掸国(缅甸古称)、身毒的历史。时期,洱海区域就生产出著名的“”,鹤庆也有“井口布”出口的记载。
《前汉书·西南夷两粤朝鲜传》中说:“元狩元年博望侯张骞言,使大夏时见蜀布邛竹杖。问所从来?曰:从东南身毒国,得数千里得蜀贾人市。或闻邛西可二千里有毒身国……”大夏人所说的“贾”,很可能就有西南夷,即我国西南边陲的土著、商人、马帮。因为,早在北方丝绸之路开辟前的几百年,西南夷就通过数百年艰辛,以叶榆(现大理古城)为起点开辟出了一条秘密的南方陆上丝绸之路。通过这条密道,西南夷早就与东南亚、南亚、西亚、中东有了频繁的经济文化往来。张骞听说的“蜀贾”、“蜀布”,我怀疑有误。一、也许大夏人不太能识别我国商贾的籍贯、口音,随意说成是“蜀”人“蜀”布。张骞当时并未到过云南(张骞是从大夏沿北方丝绸之路返回长安后,向汉武帝奏报他的见闻,受汉武帝派遣才到云南来探查西南夷的秘密通道的),当时他即使见到了西南夷运到大夏的商货,也未必能够认出哪些是云南的商品。不过,无论如何,中国商贾运去的商品中必有产于云南白族的布帛、丝绸,这是毋庸置疑的。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当时作为南方陆上丝绸之路的中心——叶榆、永昌的民间纺织业已经有了相当高的工艺水平和产量。这就为大理白族先民的扎染染织奠定了稳定的物质基础。
扎染“秦汉始有之”(工仪实录),已有数千年历史,这支古代中的奇葩,一直以自己独
特而奇妙的美姿根深蒂固生长在人民中间,点缀、美化人民的生活。朴实无华,天然成趣的扎染这支古老的染缬奇葩,必将在大地重放光彩,更加绚丽。
在时,扎染产品被广泛用于妇女的衣着,在“搜神后记”中就有“紫缬襦”(即上衣)、“青裙”的记载,而“紫缬襦”就是指有“鹿胎缬”的上衣。唐代是我国古代文化鼎盛时期,绞缬的纺织品甚为流行、更为普遍,在唐诗中我们可看到当时妇女流行的装扮就是穿“青碧缬”,着“平头小花草履”。在更是广泛流行花纹精美的绞缬绸,“青碧缬衣裙”成为唐代时尚的基本式样。史载盛唐时,扎染技术传入等国,日本将我国的扎染工艺视作国宝,至今在日本的内,还保存着我国唐代的五彩绞缬。后经日本又流传入我国,由于云贵地区的水资源丰富,气候温和,所以古老的扎染工艺在那里落户。唐贞元十六年,南诏舞队到长安献艺,所着舞衣"裙襦鸟兽草木,文以八彩杂革"即为扎染而成。
宋代《大理国画卷》所绘跟随国王礼佛的中有两位武士头上戴的布冠套,同传统蓝地小团白花扎染十分相似,可能是近千年前用于服饰的直观记录。经过南诏、至今的不断发展,扎染已成为颇具白族风情的艺术。扎染技法的采用。使面料富于变化,既有朴实浑厚的原始类,又有变换流动的现代美,具有中国画水墨韵味的美和神奇的朦胧美,扎染服装是立足民族文化的既传统有现代的服装艺术创作。夹染、抓染、线串染及叠染等出现各种不同的纹路效果。在同一上运用多次扎结、多次染色的工艺,可使传统的扎染工艺由单色发展为多种色彩的效果。古时候一般用植物染料,亦称草木染。常用的染料有,紫草,蓝靛等。那时候的扎染技法有米染,面染,豆染等。即用豆面,石灰调成防染桨,通过花板涂在布上,然后煮染,可出现兰底白花的效果。根据设计图案的效果,用线或绳子以各种方式绑扎布料或衣片,放入染液中,绑扎处因染料无法渗入而形成自然特殊图案的一种印花方法。也可将成形的服装直接扎染。分串扎和撮扎两种方式。前者图案犹如露珠点点、文静典雅,后者图案色彩对比强烈、活泼清新。一般可用来做较为宽松服装、围巾等。多选用面料。
明清时期,洱海白族地区的染织技艺已到达很高的水平,出了染布行会,明朝洱海卫红布、喜洲布和布均是名噪一时的畅销产品。至民国时期,居家扎染已十分普遍,以一家一户为主的扎染密集著称的、喜洲等乡镇,已经成为名传四方的扎染中心。
扎染显示出浓郁的风格,1000多种是千百年来的缩影,折射出人民的民情与审美情趣,与各种工艺手段一起构成富有魅力的织染文化。大理染织业继续发展,周城成为远近闻名的手工织染村。1984年,周城兴建了扎染厂,带动近5000名妇女参加扎花,80%以上销往日、英、美、加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供不应求。这里,妇女们个个在扎花,户户在入染,已成为重要的扎染织物产地。只有认真解决上述问题,才能促进织染技艺的传承和发展。
大理民族扎染采用民间图案,通过对传统的扎染工艺进一步渲染和艺术加工,使之成为艺术化、抽象化和实用化融为一体的。其工艺由手工针缝扎,用反复染制而成,产品不仅色彩鲜艳、永不褪色,而且对皮肤有保健作用,克服了现代化学染料有害人体健康的。传统染料以板蓝根、为主,与化学染料相比,其色泽自然,褪变较慢,不伤布料,经久耐用,穿着比较舒适,不会对人体皮肤产生不良刺激。据说,像一类的染料同时还带有一定的消炎清凉作用,对人的健康有益。在回归自然、提倡保健的今天,扎染布被广泛用来制作衣裤、被子、枕巾、等与人体肌肤相亲的用品,格外得到人们的青睐。
是特有的工艺产品,在大理城乡随处可见它的踪影。扎染不仅代表着一种传统,而且已成为一种时尚。扎染如此受欢迎,是由于它特有的有别于其它染织物的个性。它朴素自然,蓝地上的白花清清雅雅,毫不张扬,符合人的情致,贴近人的生活,充满人性色彩,是人民勤劳、质朴、纯洁、诚实、善良和乐观、开朗、热情好客等美好品格和情趣化合成的。扎染在人们心目中已成为特殊的文化象征和民族传统艺术的标徽。
大理扎染是白族人民的传统产品,集文化、艺术为一体,其花形图案以规则的几何纹样组成,布局严谨饱满,多取材于动、植物形象和历代王宫贵族的,充满生活气息。其扎染分为扎花和浸染两个环节。扎花是以缝为主、缝扎结合的手工扎花方法,具有表现范围广泛、刻画细腻、变幻无穷的特点:浸染采用手工反复浸染工艺,形成以花形为中心,变幻玄妙的多层次晕纹,凝重素雅,古朴雅致。产品有匹色布、桌巾、门帘、服装、民族包、帽子、手巾、围巾、枕巾、床单等上百个品种。?
近年来,大理喜洲妇女在图案艺术、古代结扎技法和现代印染工艺相结合的基础上,推陈出新,发
?展了彩色扎染这种新的手工印染技术。彩色扎染突破了传统单色扎染色调的局限,强调多色的配合和色彩的统一。利用扎缝时宽、窄、松、紧、疏、密的差异,造成染色的深浅不一,形成不同纹样的艺术效果。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一些白族地区,一种称为"反朴法仿扎染"的工艺制品正应运而生。反朴法仿扎染是在古代扎染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像扎染而非扎染,像泼画而非泼画,图案花纹兼有扎染与泼画之风格的新工艺。其特点是在扎染工艺上省去了扎结这一工序,图案花纹色晕层次更为丰富,呈现出错杂融浑、斑斓厚重的色彩效果。彩色扎染和反朴法仿扎染具有同曲异工之妙,能产生朦胧流动的风格和回归自然的美,更好地表现物像,增添艺术魅力。
扎染采用天然植物染料,发挥传统民间扎花工艺特色,做工精致、当然精美、图案新颖多变,具有古朴、典雅、自然、大方的特点,既有较高明的艺术欣赏价值,又有较强的实用性。彝族扎染有蓝染、彩染、贴花等系列产品。有台布、壁挂、门帘、衣服、裙、帽、包、及各种面料。用户可根据各种图案花布,用来制作衣裙、围腰、、床单、、窗帘、桌椅帽等。用扎染制作的衣裙、床单、门窗、窗帘穿在身上,挂在室内,别一番古朴、典雅的风味。
“现代扎染是针对传统扎染、蜡染和这三种传统染色工艺提出的一个全新概念:即在各种和成衣上运用现代防染科学技术和各种特殊工艺手法,创造出区别于传统“三染”、工业印染审美特征的具有现代审美意义的平面、立体或单色和多色交融新图形的可产业化的艺术实践活动”。(①)作为一种独特的,与传统扎染一样,现代扎染在传承历史文脉的同时,还在本质上体现出自身反映不同文化背景、传达不同时代气息的特征,具有“笔墨当随时代变化”(语)的开放性特点。那么,在信息化、数字化快速发展、数字技术已经广泛地应用到各个领域,“数码思维”和“数码行为”成为我们正常“生活方式”的今天,数字化处理技术产生的数码艺术也必然能为借鉴,并成为当代创造现代扎染新图形的重要工具和主要设计语言。
扎染工艺分为扎结和两部分。它是通过纱、线、绳等工具,对织物进行扎、缝、缚、缀、夹,等多种形式组合后进行染色。其目的是对织物扎结部分起到防染作用,使被扎结部分保持原色,而未被扎结部分均匀受染。从而形成深浅不均、层次丰富的色晕和皱印。织物被扎的愈紧、愈牢、防染效果愈好。它既可以染成带有规则纹样的普通扎染织物;又可以染出表现具象图案的复杂构图及多种绚丽色彩的精美工艺品,稚拙古朴,新颖别致。&扎染以蓝白二色为主调所构成的宁静平和世界,即用青白二色的对比来营造出古朴的意蕴,且青白二色的结合往往给人以“青花瓷”般的淡雅之感,而平和与宽容更体现在扎染的天空中。
扎染一般以棉白布或棉麻混纺白布为原料,主要染料来自上生长的寥蓝、板蓝根、等天然植物的,尤其是板蓝根。以前用来染布的板蓝根都是山上野生的,属多年生草本,开粉色小花,后来用量大了,染布的人家就在山上自己种植,好的可长到半人高,每年三四月间收割下来,先将之泡出水,注到木制的大染缸里,掺一些石灰或,就可以用来染布。扎染的制作方法别具一格,旧籍生动地描述了古人制作扎染的工艺过程:"'撷'撮采线结之,而后染色。即染,则解其结,凡结处皆原色,余则入染矣,其色斑斓。"扎染的主要步骤有画刷图案、绞扎、浸泡、染布、蒸煮、晒干、拆线、漂洗、碾布等,其中主要有扎花、浸染两道工序,技术关键是绞扎手法和染色技艺。染缸、染棒、晒架、石碾等是扎染的主要工具。
扎花,原名扎疙瘩,即在布料选好后,按花纹图案要求,在布料上分别使用撮皱、折叠、翻卷、挤揪等方法,使之成为一定形状,然后用针线一针一针地缝合或缠扎,将其扎紧缝严,让布料变成一串串"疙瘩"。
扎染用的布料过去完全采用白族自家手工织的较粗的白棉土布,现在土布已较少,主要用工业机织生白布、包装布等布料,吸水性强,质地柔软。先由民间美术设计人员根据民间传统和市场的需要,加上自己一定的创作,画出各式各样的图案,由印工用刺了洞的蜡纸在生白布上印下设计好的图案,再由妇女将布领去,用细致的手工按图案缝上,再送到扎染厂或各家。
扎花是以缝为主、缝扎结合的手工扎花方法,具有表现范围广泛、刻画细腻、变幻无穷的特点。
浸染,即将扎好"疙瘩"的布料先用清水浸泡一下,再放入里,或浸泡冷染,或加温煮热染,经一定时间后捞出晾干,然后再将布料放入染缸浸染。如此反复浸染,每浸一次色深一层,即"青出于蓝"。缝了线的部分,因染料浸染不到,自然成了好看的花纹图案,又因为人们在缝扎时不一、染料浸染的程度不一,带有一定的随意性,染出的成品很少一模一样,其艺术意味也就多了一些。
浸染到一定的程度后,最后捞出放入清水将多余的染料漂除,晾干后拆去缬结,将"疙瘩"挑开,熨平整,被线扎缠缝合的部分末受色,呈现出空心状的白布色,便是"花";其余部分成深蓝色,即是"地",便出现蓝底白花的图案花纹来,至此,一块漂亮的就完成了。"花"和"地"之间往往还呈现出一定的过渡性渐变的效果,多冰裂纹,自然天成,生动活泼,克服了画面、图案的呆板,使得花色更显丰富自然。
浸染采用手工反复浸染工艺,形成以花形为中心,变幻玄妙的多层次晕纹,凝重素雅,古朴雅致。
扎染取材广泛,常以当地的山川风物作为创作素材,其图案或苍山彩云,或洱海浪花,或塔荫蝶影,或神话传说,或民族风情,或花鸟鱼虫,妙趣天成,千姿百态。在浸染过程中,由于花纹的边界受到蓝靛溶液的浸润,图案产生自然晕纹,青里带翠,凝重素雅,薄如烟雾,轻若蝉翅,似梦似幻,若隐若现,韵味别致。有一种回归自然的拙趣。
扎染是中国一种古老的染色,大理叫它为疙瘩花布、疙瘩花。《资治通鉴备注》详细的描述了古代扎染过程:“撮揉以线结之,而后染色,既染,则解其结,凡结处皆原色,与则入染矣,其色斑斓。”其加工过程是将织物折叠捆扎,或缝绞包绑,然后浸入进行染色,是用及其它天然植物,故对人体无任何伤害。扎染中各种捆扎技法的使用与多种结合,染成的图案纹样多变,具有令人惊叹的.扎染在中国约有1500年的历史。现存最早的实物是年代的绞缬印花绢。扎染发展到鼎盛时期,贵族穿的服饰成为时尚。
夹缬起于,盛于唐宋,唐明皇曾将其作为国礼馈赠给各国遣唐使。这些实物的残片,至今被英国、日本等世界一流博物馆视为国宝级珍藏品。至元、明,夹缬向单蓝色转化,最后仅在浙南地区保存下来,以温州为中心,向台州、丽水等部分接壤地区辐射。古代的染料,主要分为和两类,先秦至汉代,主要是使用矿物颜料,汉以后,矿物颜料主用得不多,植物染料日趋普及。植物染料发展至唐代,便成了相对固定的印花用染料,两宋至明清一直沿用不衰。浙南几个县其中染缬工艺流传到温州一带,据《永嘉县志·风土》记载:陆地则种豆芋、麻、枲、木棉之属,女红罕事事剪锈,惟勤纺织,虽女孩老媪未当废织,纺织如此,印染也然。《通志温郡蓝靛》,又载“红花靛青二种,颇利于民,实其地之专产,又言蓝有三种,蓼蓝染绿、大蓝染碧、槐蓝染青三蓝皆可为靛。农历六月中旬前后靛青叶生成熟,呈黄绿色,杆高一米左右,以手指碾碎液汁变青,此时可摘割,再隔二三月,可第二次摘割,蓝叶之内含有靛质,浸于水中使之发酵,则靛蓝可以炼制,浸渍可用陶缸或砖池,浸泡时间80-100小时(根据气温而定)发酵完毕后,将残叶捞去,浸出之液呈黄绿色,同时用碱剂石灰按10%比率加入搅拌使之氧化,可使靛蓝沉淀而成,靛蓝沉淀后去掉上部的水,再进行过滤,靛蓝膏制成,然后在恒温室内保存,并在靛蓝膏中保持足够的水份,用时加入发酵剂及发酵培养剂即成为植物染料靛蓝用于染缬。温州至今完整保存雕版、制靛、印染等工艺流程。原遍布温州各县(市、区)的蓝夹缬染坊,于上世纪七十年代陆续歇业后,一位苍南农民在外籍商人的资助下开设染坊,至今又断续作业,并对该技艺的传承保护产生积极影响[2]&。
一、工艺特征:以雕版紧夹织物,浸于染液而完成。主要特点是程序的多样性,技艺的精湛性。蓝夹缬技艺包含了织布、制靛、雕版刻制、印染等多个环节,每一个环节都有烦琐的程序,而且各个程序讲究技巧、工艺精细、要求高。
二、纹样特征:以戏曲人物为主要纹样,剧种涉及昆曲、京剧、乱弹等。蓝夹缬的纹样特征为研究戏曲以及民俗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使用特征:仅用作被面,是流传地民间婚嫁必备用品。蓝夹缬在浙南地区是婚嫁必备物品,和生活密不可分。当年几乎每个乡镇至少有一家染坊,较为富有的地区(当时经济发达的“浙江三桥”之一的虹桥镇蓝夹缬印染十分繁荣),甚至1个村庄就有2家,当地民谚用“嫁囡儿连一床夹花被也冇(没有)”,讥讽人家嫁妆贫寒、礼数不全[1]&。
温州蓝夹缬制作工艺
原材料及使用工具
1.&织布——主要材料:棉纱、米汤等;&主要工具:纺车、织布机等;
表演打靛技艺[3]
2.&雕版——主要材料:木版、纸张、浆糊等;主要工具:雕刻刀具、锔子棒、钻头、刷子等;
3.&制靛——&主要材料:靛蓝枝叶、海灰等;主要工具:竹棍、靛耙、木桶、密筛、靛筐等;
4.&印染——主要材料:雕版、、坯布等;主要工具:、元宝石、杠杆组、染布棚等;
工艺制作流程及方法
包括织布、雕版、制靛、印染等程序:1.&织布流程包括纺纱、上浆、织成等;2.&雕版流程包括贴粉本、刻纹样、通水路、拓回粉本等;3.&制靛流程包括浸泡、打花、过筛、沉淀等;4.&印染流程包括染液发酵、坯布装版、下缸上色、漂洗晾晒等。[1]&
乐清蓝夹缬制作过程
蓝夹缬从制靛到制作雕版到印染,程序繁多,环环相扣。首先是打靛,每年十月靛青收割好,打靛师傅通过包含十几道工序的制作环节,使监靛植物变成印染的靛青染料;其次是准备好质量上乘的雕版,雕版纹样以传统戏剧中的人物形象图案和花鸟走兽吉祥图案等为主,艺人精雕细刻,雕刻出栩栩如生的人物和动物形象;在前两个工序的基础上再通过多达三十多道工序才能完成印染。蓝夹缬技艺程序繁琐,工艺精湛,几百年的手工传承,是雕版印染的活化石。
1、去浆。将坯布放在锅里煮熟,泡洗去浆。2、理布。按雕版尺寸要求,把半湿坯布折理。3、上版。将折叠好的坯布夹在雕版中。4、上箍。用铁箍套住整组夹版(一副雕版17块,正好夹印一条被面)。5、敲花版。将一块块榫头用棒槌敲进夹版组上端,越敲越紧,一直敲到敲不进去为止。6、挑布边。用竹条挑开露在夹版组外的坯布边,不让粘拢,重要部位用小竹条撑着,为的是着色均匀。7、下缸。将沉重的布版组放进染缸。8、印染。布版组在染缸里每隔10分钟被提上来一次,反复几次,视色而止,期间还要翻面染。9、出缸。将染好的布版组提出来。10、冲洗。将布版组放在离地面的架上,用清水冲洗表面浮色。11、吸水。用布将布版组包裹,撒草木灰其上吸干水份。12、卸架。卸下布版组上的铁箍,将布取出。13、晾布。染好的蓝夹缬在高高的竹架上晾干,完成。“制靛”和“蓝夹缬制作”工艺都无法量化,全凭经验传承。
乐清蓝夹缬[4]
温州蓝夹缬的制作工艺各流程均存在传承谱系,基本为师承或家传:
一、雕版传承谱系,雕版工艺是蓝夹缬区别于其它印染工艺的本质所在,雕版艺师的传承决定着蓝夹缬技艺的延续。温州各地区的蓝夹缬染坊所使用的雕版,全部由瑞安市(县级市)的两大雕版世家制做供给。
二、制靛传承谱系:靛青是蓝夹缬的印制染液,温州历史上的种靛区有乐清中雁山麓、文成玉壶、平阳腾蛟等,其中乐清中雁山麓的十几个村落如赤水垟、黄檀硐等,所出靛青质优量多,有“靛青村”之称,至今尚有40多位老靛农每年坚持种靛、打靛,其传承多为父子相传,多在四、五代以上。
三、印染传承谱系:蓝夹缬曾是温州地区的日用被面,印制蓝夹缬的染坊遍布温州城区、乡镇,据统计约有200多家,尚健在的染师达60余名。其中当前从事蓝夹缬印染的主要有薛勋郎、陈松尧和陈父子、卢发桂等。[1]&
自古以来,蓝夹缬一直流行在浙南地区,有着浓厚的地域性和鲜明的独特性,时代的发展使蓝夹缬技艺濒临消失。
为庆祝蓝夹缬技艺成功入选国家级“非遗”项目,更好地宣传展示蓝夹缬技艺,值此全国第六个文化遗产日和温州市首届文化遗产节到来之际,乐清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举办了蓝夹缬专题展。蓝夹缬专题展于6月10日-14日在乐清市文化馆一楼展厅举办。此次展览以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打靛和印染的两个工艺流程和乐清的3位省、市级蓝夹缬技艺传承人。展厅里设置了蓝夹缬专题视频展播,纺纱和织布现场表演;展品中不仅有乡间收集到的传统夹花被、靛染的衣服、古老的雕花板、板蓝根、靛青染料,还特地到乐成街道里章村蓝草生长的地方采了几株蓝草,以用于现场展示。省级传承人陈松尧和温州市级传承人张承桃在现场进行染布表演,吸引了大量的观众前来欣赏。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腊肉专用天然色素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