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中十分区7分区游击总队

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回忆冀中十分区抗日斗争
下载积分:500
内容提示:回忆冀中十分区抗日斗争
文档格式:PDF|
浏览次数:518|
上传日期: 07:00:17|
文档星级: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回忆冀中十分区抗日斗争
官方公共微信抗日时期冀中的划分
八路军第3纵队兼冀中军区下辖4个支队兼4个军分区。另有几个军区独立支队和回民教导总队。原人民自卫军编为3纵队第7、8、9支队,兼第1、2、3军分区。原河北游击军主力编为3纵队第10支队兼第4军分区。9月由独立1支队兼第5军分区。每个军分区下辖4个团。
  在抗日战争初期特定的历史环境下,各抗日根据地党政军机构高度一致。冀中区划分为4个专区,管辖区域同各军分区的作战地域基本一致。其大致划分是:
  第一专区、一地委(第l军分区作战地域):河间、深县、武强、饶阳、肃宁、献县、青县、交河、沧县。
  第二专区、二地委(第2军分区作战地域):轰县、安平、深泽、无极、定县,安国、博野、正定、新乐。
  第三专区、三地委(第3军分区作战地域):文安、新饶、安次、霸县、永清、静海、大城、任邱。
  第四专区、四地委(第4军分区作战地域):雄县、固安、新城、容城、徐水、安新、新安、高阳、清苑。
  需要说明的是:冀中区的划分随着战争的需要几经调整,所属县也几次变化,当时冀中区所辖县中,全国解放后有的不在保定市的辖区内,有的则进行了撤、并。
  1938年9月,原直属于3纵队的独立第l支队开始兼第5军分区,同时划分冀中第五专区。辖区包括:固安、永清、霸县、大兴五个县的大部,和定兴、新城、琢县、良乡、宛平的平汉路以东部分,安次、武清两县的北宁铁路西南部分,还有雄县的大部分。由于这个地区靠近平、津,地理位置特殊,所以当时曾归晋察冀军区和冀中军区双重领导。
  至此,冀中区我党领导的抗日武装体系基本形成。八路军第3纵队兼冀中军区及所辖的5个军分区部队,是骨干力量、主力军。
  在第3纵队的序列中,有一支特殊的队伍,就是回民教导总队
1942年5月,日军对冀中抗日根据地进行了“五一大扫荡”。各军分区部队和各县的地方武装、广大民兵相互配合,同“扫荡”的敌人进行了英勇顽强的斗争,给敌人以重大杀伤。据统计,5、6两个月内,我军共对敌作战272次,毙伤日伪军11000多人(包括日军联队大队长1人),同时,由于敌人的兵力过于强大,我军也遭受了较大损失。
  在给敌人重大杀伤以后,为了保存有生力量,各分区主力部队奉命向西部山区转移,跳出了敌人的包围圈后转到外线作战。少数主力部队留在冀中,配合地方部队和民兵,继续斗争。敌人的“扫荡”结束后,各军分区机关和部队相继重返冀中。
  1943年8月,吕正操奉命率领从冀中抽调的6个主力团,调往晋绥军区。各军分区所辖部队实行缩编,同时各组建了2至3个相当于小团规模的地区队。部队缩编以后更加精干,更加适合开展敌后游击战,战斗力反而增强了。
  1942年9月,根据中央的命令,冀中区党委和冀中军区撤消。各军分区归于晋察冀军区直接领导。一年以后,为了迎接即将到来的大反攻作战需要,中央决定,重建冀中区党委和冀中军区,任命杨成武为冀中军区司令员,林铁为政治委员。第5至10军分区重归冀中军区领导。各军分区所辖的地区队全部扩编升格为主力团。
这时,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和中国抗日战争的形势已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在苏德战场上,苏联红军已经开始全面反攻,直逼德国首都柏林。在欧洲战场上,盟军在诺曼底登陆后,不断给德军以沉重打击。在太平洋战场上,日本海军遭受几次打击后已经处于被动挨打的劣势地位。同样,在中国的抗日战场上,中国军队经过近7年的艰苦战斗,大量杀伤了敌人,消耗了敌人,迫使敌人从战略上转人收缩、防守、撤退的态势。中国军队则越战越强,已经具备了从战略防御转人战略反攻的条件。
  1945年春,中共中央发布了“扩大解放区,缩小沦陷区”的战斗号令。冀中区党委、冀中军区立即组织了扩大解放区的5个战役。这5个战役,共消灭日伪军1万多人,解放了12座县城,将解放区扩大到了北平、天津、保定、石家庄的近郊和从津浦路到渤海边的广大地区。从而在很短的时间里,就完成了恢复、发展、巩固冀中平原根据地任务,为即将到来的战略大反攻做好了准备各县县委都组建了自己掌握的武装力量,开始叫游击队,后来统称县大队。开始时,各县的县大队主要领导,由县委主要领导兼任。由于各县的斗争形势不一样,所以县大队的编制也不同。小规模的县大队只有几十个人,,而较大规模的县大队则指挥2至多个民兵连,人数达400至500人。各区也都成立了区小队或区中队,人数在十至几十个不等。县大队和区小队的人员都是脱产的,武器和弹药则完全是从敌人手里夺取。各个村庄大都成立了民兵游击小组、青抗先、妇救会、儿童团,形成了全民抗战的局面。
  在抗日战争期间,仅冀中区所属各县的民兵,始终保持在百万人左右,成为不脱产的抗日骨干力量。各县的县大队、区小队、村里的游击小组,以毛泽东的人民战争思想为指导,坚持县自为战、村自为战、人自为战,创造了地道战、地雷战、破袭战、村落战、麻雀战等多种战法,在平原上开展了敌后游击战争,创造了以人民战争的火海烧死日本侵略者这头野牛的战争奇迹。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问题补充&&
本页链接:
猜你感兴趣}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晋察冀一分区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