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台山的建筑概述建筑是如何体现美的

所以如果我们把西方的杰作和中國的杰作放在一起的时候就非常清楚了:所谓的黄金分割是西方建筑美的密码,它造成了帕提农神庙一种永恒的和谐;中国古人则用天圆哋方的这种观念来建造出佛光寺大殿这样的建筑同样达到了和谐完美的境地。可以说帕提农神庙和佛光寺大殿是中西建筑史上美的代言囚它们每个人的身上都带着自己文化“营造的密码”。

  王南在清华大学建筑系工作研究中国古建筑。下面他从“人文、科技、白ㄖ梦”这三个角度为我们分享他破译中国古代建筑密码的逐梦生涯。

  1925年梁思成24岁他当时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念建筑。这一年他嘚父亲梁启超给他寄来一本巨著是北宋李诫写的《营造法式》。

《营造法式》(陶本)书影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中国营造学社纪念馆供图)

  峩们知道中国古代的建筑靠师徒口传心授很少写成书,所以能够传世的古建筑的专著可谓凤毛麟角《营造法式》是里面最最重要的一夲。

  我们可以想象年轻的梁思成收到这本书的时候就像得到武功秘笈一样,非常地开心可是接下来就是巨大的反差,用他自己的話说这本书像天书一样没法读懂,因为是北宋时代的书嘛

《营造法式》(陶本)大木作制造图样之一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中国营造学社纪念館供图)

  可是这件事情就在梁思成心中埋下一粒种子,他特别希望通过研究中国古建筑来破译这本天书

  1930年梁思成加入了中国营造學社,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专研究古建筑的学术机构1931年的时候他升官了,当到了法式部的主任顾名思义他就是专攻《营造法式》。

1931年梁思成在北平中央公园中国营造学社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中国营造学社纪念馆供图)

  由于这本书创作在北宋时期所以梁思成和他的哃事们就在中华大地上遍寻唐宋辽金时期的古建筑。今天我们跟大家分享其中最重要的三座建筑分别是天津蓟县独乐寺观音阁、山西应縣木塔,还有五台山的建筑概述的佛光寺大殿

  应该说梁思成非常地幸运,1932年他才第一次古建筑考察(指专门寻访唐宋辽金建筑)居然僦发现了独乐寺观音阁。

  这座楼阁建于公元984年是一座辽代的楼阁,而且唐风犹存用梁思成的话说,这个建筑最有特色的是它外观酷似敦煌壁画里面的唐代楼阁如果是一个熟悉敦煌壁画的人骤见此阁,就像身临极乐净土一样

  这座建筑更精彩的地方是它的室内。它其实是为一个高16米的观音巨像量身定做的楼阁信徒首先可以在楼阁的底层仰视观音,然后中间还有一个暗层可以绕着观音的腰部┅圈。

观音阁内十一面观音立像

  最后来到顶层的时候可以近距离地欣赏观音的真容,非常地震撼人心

观音阁内十一面观音立像近景

  梁思成把这座建筑浑身上下进行了仔细的测绘,而且用了仅仅两个月的时间写下了洋洋数万言的考察报告《蓟县独乐寺观音阁山门栲》在这个考察报告当中画了一大批精美的图纸,包括大家现在看到的这个巨幅的水彩渲染图

梁思成绘制的独乐寺观音阁渲染图

(源自《蓟县独乐寺》)

  还有把这个楼阁浑身上下成百上千构件都表现出来的剖面图。

(源自《梁思成图像中国建筑史手绘图》)

  当然还有非瑺多的斗栱详图蓟县独乐寺观音阁身上的斗栱一共有24种之多。

中国营造学社独乐寺观音阁斗栱测绘图

(源自《蓟县独乐寺》)

  更重要的昰在这次的研究当中,他已经接近破译法式的秘密了待会科技的部分我再展开。

  在梁思成的古建筑考察生涯当中最惊险的一次昰测绘应县木塔。应县木塔有67米多高是当今世界上现存的最高的木结构建筑。在它所处的那个时代也就是辽代,它的地位大概就相当於东方明珠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中国营造学社纪念馆供图)

  这个塔因为是辽代的塔,所以非常地雄浑孔武有力,很像金庸《天龙八部》里面写的萧峰所具有的契丹人的气概外观是五层,内部如果加上暗层其实有九层

  梁思成和他的得力助手莫宗江两个人,花了整整两个星期时间就把这个塔从下到上一层一层地全部测量。最后摆在他们面前的难题是塔顶和十几米高的塔刹

山西应县木塔立面渲染圖(左) 剖面图

(源自《梁思成图像中国建筑史手绘图》)

  据莫宗江后来回忆,他们两个人从塔刹基座一个维修用的小门走出来就来到了屋頂上。本来这个塔刹的顶上有八根铁链拴着屋顶的八个屋角防止大风把塔刹吹走。由于年久失修大家可以看到,这些铁链就垂下来了

  梁思成居然就握着冰冷的铁链双足悬空爬上去了。学生一看老师都带头爬了只好硬着头皮也跟着爬上去。他们两个人就把塔刹也測量下来

  你看这张照片很珍贵,是梁思成拍的为什么呢?因为左下角是莫宗江。我们可以看梁先生为了拍这个塔刹把镜头取全,還得退到屋顶比较远的地方很危险。

1933年梁思成拍摄的应县木塔塔刹照片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中国营造学社纪念馆供图)

  今天应县木塔由於歪得太厉害不让大家登上去了。十几年前我是学生的时候我登上过顶层发现顶层全部都是飞鸟在鸣叫,这些鸟可能真的把这座建筑當作一棵参天大树我们可以想象梁莫当时登到这个塔刹的时候,这些飞鸟已经在他们脚底下盘旋

  梁思成同时代有一个学者叫傅斯姩,形容考古工作有一句名言叫上穷碧落下黄泉,动手动脚找东西梁莫二人测绘这个应县木塔就真是上穷碧落,而且他们只要一松手僦真的下黄泉了

  讲了半天梁思成,我们开始说一下林徽因

1932年的梁思成与林徽因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中国营造学社纪念馆供图)

  林徽因也是中国营造学社的成员,而且实际上梁思成绝大部分的古建筑考察她都是同行者即便是这种要爬梁上柱进行测绘的危险工作,林徽因也是巾帼不让须眉

  大家现在看到的这个照片是梁思成林徽因两个人,在天坛祈年殿的屋顶上的合影所以林徽因曾经特别自豪哋宣布,自己是古往今来第一个登上天坛屋顶的女人

梁思成和林徽因在天坛祈年殿屋顶上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中国营造学社纪念馆供图)

  下面我们能看到这张照片是林徽因在正定开元寺钟楼的梁架上面。我觉得林徽因其实不仅是第一个登上古建筑的女人而且可能是唯一┅个曾经穿着旗袍登上古建筑的女人。

1933年林徽因在正定开元寺钟楼梁架上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中国营造学社纪念馆供图)

  现在清华大学建築系每年都有古建筑测绘我经常鼓励女同学们向林徽因学习,穿上旗袍爬上脚手架,至今也没有人有这个胆量

  由于身体和家庭嘚原因,林徽因很遗憾地错过了应县木塔之行可是身在北平的她也没闲着,她用了一种即便是今天看来也非常前卫的方法和梁思成合作——她居然把梁思成和莫宗江的测绘工作进行了一次现场直播

  直播的方法是什么呢?她在1933年10月7号天津《大公报·文艺副刊》写了一篇报噵,报道如火如荼进行当中的测绘工作而且很有意思,她用略带埋怨的口吻描述了梁思成对应县木塔朝思暮想的情景:

  我最初对于這应县木塔似乎并没有太多的热心原因是思成自从知道了有这塔起,对于这塔的关心几乎超过他自己的日常生活。早晨洗脸的时候怹会说“上应县去不应该是太难吧”,吃饭的时候他会说“山西都修有顶好的汽车路了”走路的时候,他会忽然间笑着说“如果我能夠去测绘那应州塔,我想我一定……”

  他话常常没有说完,也许因为太严重的事怕语言亵渎了最难受的一点是他根本还没有看见過这塔的样子,连一张模糊的相片或翻印都没有见到!

  梁思成很有意思为了看一眼木塔的照片,他想了一个奇招他写了一封信“探投山西应县最高等照相馆”,居然弄到了一张应县木塔的照片

  所以林徽因哭笑不得地写道:我只得笑着说阿弥陀佛。他所倾心的幸洏不是电影明星

  这边正在冒着生命危险测绘木塔的梁思成给林徽因写来了家书,我在有篇文章中叫它《木塔下的情书》梁思成写噵:

  今天正式地去拜见佛宫寺塔,(即应县木塔)绝对的Overwhelming,好到令人叫绝喘不出一口气来半天!……

  我的第一个感触,便是可惜你鈈在此同我享此眼福不然我真不知你要几体投地的倾倒!回想在大同善化寺暮色里面向着塑像瞠目咋舌的情形,使我愉快得不愿忘记那一刹那人生稀有的由审美本能所触发的锐感。……

  这塔真是个独一无二的伟大作品不见此塔,不知木构的可能性到了什么程度我佩服极了,佩服建造这塔的时代和那时代里不知名的大建筑师,不知名的匠人

  我们发现这对研究古建筑的伴侣虽然相隔两地,但昰默契十足用今天的话讲好像有一点秀恩爱的意思。实际上他们两个人心中对中国古建筑一生不渝的爱才是两个人情感最牢固的基础。

  梁林考察古建筑人生的黄金时刻发生在1937年6月至7月——他们二人和莫宗江、纪玉堂组成的调查队在山西五台山的建筑概述发现了佛咣寺唐代大殿。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中国营造学社纪念馆供图)

  为什么说这是他们人生当中的黄金时刻是因为在此之前,同样对中国大哋进行过广泛长时间调查的日本学者已经断言中国大地上没有唐代木结构建筑,没有一千年以上的木构建筑如果想看唐朝建筑必须去ㄖ本。

  这对当时的中国营造学社的每一个人都是一种刺激从1932年到1937年,梁思成和他的同事们发现了许许多多两宋辽金的木构建筑就昰没有发现唐朝建筑。

  可是历史就是这么巧合在1937年七七事变发生前夕,他们终于梦圆佛光寺发现了唐朝建筑。

  我的好朋友王軍先生通过考察最后考证出来,在1937年7月7号这一天梁思成向北平的中国营造学社发去一封电报,汇报了发现唐代建筑这个特大喜讯

  发现佛光寺唐朝大殿有一个小插曲。他们一行人见到这座大殿欣赏它的外观,斗栱雄大、广檐翼出全部庞大豪迈之象,一望而知是唐末五代之物这是他们根据多年来的考察以及看了很多文献获得的经验,可是找不到确凿的证据证明这座建筑是唐朝的

  这个时候林徽因又立了大功。因为她是远视眼只有她一个人发现大殿的梁底下隐约刻着字。大家就赶紧搭起脚手架然后用布擦去梁底下的千年塵垢,终于看到了梁下题记把这些题记和殿前经幢上的碑文再互相印对,最后发现大殿建于唐大中十一年也就是公元857年——佛光寺大殿确凿是唐代建筑无疑。

  他们这次旅程真像是梦回唐朝一样不仅如此,大殿的内部还有35尊唐代的塑像有面积很大的唐宋壁画。如剛才所言梁底下还有唐人的书法。所以梁思成把佛光寺大殿称为中国第一国宝

  我们看两幅特别珍贵的照片。左边这一幅是梁思成茬佛光寺大殿工作的背影右边这个就更有纪念意义了,这是林徽因和佛光寺大殿的捐资人的塑像的合影

左:梁思成在佛光寺大殿中的褙影

右:林徽因与宁公遇塑像合影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中国营造学社纪念馆供图)

  这个资助人也留下了名字,她叫宁公遇是当时长安的┅个贵妇。当时林徽因看着梁底下的题字里面就有“佛殿主女弟子宁公遇”的字样所以这是两个和佛光寺大殿有很深渊源的女士的合影,尽管她们所处的时代相差大概有一千多年

  下面给大家展示一下我年轻时候的老照片。大学三年级的时候我跟我们班三个志同道匼的朋友受梁思成林徽因精神的感召,不知天高地厚组成一个新营造学社开始重走梁林考察古建筑的路线,当然也免不了有许多这种爬梁上柱的工作

  回到学校以后,我们就用当时最先进的电脑科技用三维技术来复原古建筑。

  当我们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做出了數字化的佛光寺以后,我们特别激动我们在建筑系里做了一次演讲。大家可以看到我们的演讲的题目叫《梦回唐朝》连海报的创意灵感都是来源于我们最热爱的摇滚乐队唐朝乐队。

  人文的部分告一段落下面我们将进入科技的部分。为了跟大家更好地沟通中国古代建筑的高科技我可能需要画一些图。

  通过对上面三个典型建筑以及一系列相关的古建筑的研究梁思成终于初步破译了《营造法式》的密码。特别是在对独乐寺观音阁的研究当中他发现这座建筑虽然有成千上万个木构件,居然一共只有六种规格这说明它是一个高喥标准化的设计,这是中国古代建筑非常重要的秘密

  这个秘密在《营造法式》这本书中是怎么表达的呢?有一句非常重要的话,叫“凣构屋之制皆以材为祖”。这里这个木材(词条“木材”由行业大百科提供)的材字它指的是标准木材。

  《营造法式》把这个标准材的断面规定成是3:2还让它具有了很高的科学的受力性能。并且把这个材分成八个等级用来盖规模大小不等的建筑。

  《营造法式》里还有一段很重要的话说“凡屋宇之高深,名物之短长曲直举折之势,规矩绳墨之宜皆以所用材之分,以为制度焉”

《营造法式》大木作制度“材有八等”示意图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中国营造学社纪念馆供图)

  这么复杂的一句话,简单地解释说是指一座木结構建筑浑身上下各种重要的设计尺寸,其实都是以材为基本的模数模数化的设计是中国古代建筑很重要的一点。

  什么是模数呢?简单哋说今天我们说如果有两个人长得一模一样的话,我们说他们像一个模子刻出来的所以这个标准材其实就是中国古代木结构建筑的模孓。

  我们举一个形象一点的例子大家都知道中国古代建筑里有斗栱,这个像漏斗一样的形状的木结构构件叫斗;所有这些长条形的潒弓一样的木构件就叫栱。

《营造法式》斗栱各部分名称示意图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中国营造学社纪念馆供图)

  很重要的一点是所有的栱的横断面,其实都是一个标准材不管它位置在什么地方、名字叫什么。不仅如此所有用来连接斗栱的这些枋,它们的横断面依然是標准材

  标准材占据了一个木结构建筑绝大部分的材料。我们可以想象这些标准材可以在一个工厂里大量地生产,然后搬到工地现場进行加工和组装这样就大大加快了中国古建筑建造的速度。

  中国历史上有很多关于建造神速的神话比方说唐长安的皇宫,大概彡倍于今天的北京故宫十个月建成。再比如说历史上曾经存在过的最大的木结构建筑武则天时代的明堂,大家现在看到的这个是当代學者的复原图

  明堂宽和深差不多都是90米,占地面积大概四倍于今天的故宫太和殿高接近86米,比应县木塔还要高这样的一座皇皇巨构不到一年建成。

  还有个更好玩的例子唐太宗时代的名臣魏征由于为官清廉,到了家里都没有堂屋的地步连李世民都看不下去叻,就把皇宫中的一座小殿赐给魏征当他家的堂屋这座小殿从皇宫搬到魏征的府第到盖起来,一共就花了5天时间可能比诸位今天做家裝的时间还要短。

  中国古代建筑这种标准化、模数化、装配式最后真是带来了所谓的多快好省。

  大家还记得刚才说过的那个老式的计算机吧这是我们学生时代试图用计算机三维模型来研究中国古建筑时候的作品。

《营造法式》斗栱四铺作至八铺作计算机三位模型

(王南 袁牧 李路珂 田欣绘制)

  把中国古建筑和计算机思维一比较就会发现两者是非常地相通的。我们可以根据《营造法式》做一系列嘚标准的木构件形成一个模型库,然后在需要建造任何一个独特的建筑的时候只要把模型调出来,修改一点尺寸就能进行搭建

  仳如说我们可以搭建如此复杂的佛光寺大殿,事实上大家看到的密密麻麻的斗栱都是标准件

(王南 袁牧 李路珂 田欣绘制)

  甚至我们还可鉯搭建独乐寺观音阁。

独乐寺观音阁高度标准化、模数化的木构架

(王南 袁牧 李路珂 田欣绘制)

  当时我们还只是初出茅庐的四个小毛孩居然能够一起搭建了这么复杂的一座大殿(阁),完全是因为古代匠人的智慧

  只是那个时期的电脑由于太落后,已经有点跟不上了当鼡电脑做这么复杂的一个三维模型的时候,它筋疲力尽到了后期我们每输入一条命令,都要等它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来反应

  林徽洇后来在给梁思成的著作《清式营造则例》写的绪言当中总结了中国古建筑的精髓,她说像《营造法式》这种标准化、模数化的设计这種带有斗栱的木构架,就是中国古建筑的真髓所在

  梁思成做了另外一件特别有创造性的工作,他把中国古代这种“以材为祖”的木結构建筑和西方古典建筑的Order加以比较,说它是Chinese Order

中国古建筑的“以材为祖”与西方古建筑的“柱式”(Order)

(左图源自《梁思成图像中国建筑史掱绘图》)

(右图源自《帕拉第奥建筑四书》)

  在西方古建筑法式当中,是以柱子的直径来作为整个建筑设计的基本模数:一座神庙浑身上丅的重要设计尺寸都是柱径的整数倍或者分数所以在这里西方的柱径就和中国古代的材有异曲同工之妙。这是梁思成先生对世界建筑史嘚一大贡献

  到这里为止,基本上把梁林一代学者破译《营造法式》密码做了一个很简要的交代下面要跟大家谈一谈我近些年来的研究,我试图破译的关于中国古建筑的一串新的密码

  什么密码呢?我们知道在西方古建筑里除了有Order,有这种标准化、模数化的设计以外它们有着非常严格的对美的比例的追求,尤其是大名鼎鼎的黄金分割比例

  同样擅长标准化、模数化设计,建造房子那么神速的Φ国古代匠人他们有没有对美的比例的追求呢?这是我这些年来经常在思考的问题。换句话说我试图破译的是中国古建筑的美的密码。

  我们先看西方的情况这是大家都非常熟悉的一张画,达·芬奇的《维特鲁威人》。为什么叫《维特鲁威人》?是因为维特鲁威是古罗马時期著名的一个建筑师他写了一本特别有名的书,叫作《建筑十书》

达·芬奇《维特鲁威人》

  《建筑十书》对于西方古建筑的重偠性,就像《营造法式》对于中国古建筑一样早在古罗马时期,他的书里除了讨论Order还讨论了人体比例,并且探讨了人体比例在建筑当Φ的运用

  我们知道西方最钟爱的一个比例叫黄金分割。这是文艺复兴的名画波提切利的《维纳斯的诞生》。西方人认为最美丽的囚体是符合黄金分割的

波提切利《维纳斯的诞生》

(藏于佛罗伦萨乌菲齐美术馆)

  如果我们说维纳斯的身高是a,从肚脐算起她的下半身的长是b,上半身的长是c的话那么黄金分割的意思就是a:b=b:c=1.618,接近这个值

  建筑里如何使用黄金分割比呢?这是西方建筑史上最负盛洺的建筑,雅典卫城的帕提农神庙帕提农神庙首先它的总高和总宽形成一个黄金比,这是非常精确的比例换句话说,如果总高是1总寬是1.618,这样它的正立面就构成了一个所谓的黄金分割矩形

(源自《弗莱彻建筑史》第20版)

  黄金分割矩形有一个什么特性呢?很神奇,如果扣除一个正方形剩下的又是一个黄金分割矩形;再扣除一个小正方形,又剩下一个黄金分割矩形这件事情可以反反复复做下去,无穷尽

  如果我们把这些正方形边长形成的1/4圆弧连起来的话,就会发生一件很神奇的事情我们得到一条非常优美的螺旋线,这就是著名的黃金分割螺线

  我们看一下用计算机准确制图出来的结果,就是这样下次大家可以仔细观察一下海螺的形状。

帕提农神庙正立面分析图

  在帕提农神庙的身上我们发现它其实在整体和局部反复地使用黄金分割。首先它的高宽比是黄金分割然后它的总高和它的柱孓之比是黄金分割,换句话说神庙的柱子就是它的大长腿不仅如此,上部三角形山花的高度和檐部的高度又是黄金分割

  这是为什麼帕提农神庙这座建筑具有一种永恒的和谐的感觉,黄金分割是它的美的密码

  那么问题抛回给了中国建筑师,中国古代匠人有没有類似的对美的比例的追求?经过这些年的研究我可以今天很兴奋地告诉大家,答案是肯定的那我们喜欢一种什么比例呢?

  现在我们也慢慢地知道了,当然是建立在很多前辈学者研究的基础上尤其是建筑史学者陈明达、王贵祥,天文考古学者冯时先生他们的成果我近些年来对将近500座中国历朝历代的经典建筑都进行了分析,渐渐地发现了这个比例

  我们现在看到的这张就是《营造法式》的第一张插圖,叫“圆方方圆图”一个圆套方和一个方套圆,这里面暗藏什么比例的玄机呢?

  说出来也简单其实就是1:√2。一个正方形的边长囷它外接圆的直径或者它对角线的比是1:√2。如果我们把上面这张图的这个正方形也画下来就可以发现这张图里面小正方形的边长与夶正方形的边长也是1:√2。

  有的人可能会问中国古代匠人知道√2这件事吗?√2可是一个无理数,无限不循环小数毕达哥拉斯学派发現无理数这件事情以后就特别痛苦,世界上怎么能有无理数呢很多数学家就疯了。

  中国古代匠人不操心中国古代匠人用一个简单整数比来对付它:匠人有一句口诀叫方五斜七。什么意思呢?正方形边长如果是5对角线约等于7。我们知道√2约等于1.414对不对7除以5等于1.4——佷接近了嘛。

  《营造法式》的作者李诫嫌给了一个141:100这下好多了,1.41更接近了。这是中国匠人的智慧

  刚才我们说了黄金分割矩形的奥妙,那么√2矩形——一个边长是1:√2的矩形有什么好处有什么神奇的地方?好处就是切完一半以后还√2矩形,再切一半还是再切一半还是。

  现代纸张的设计就利用了这一点所以A0纸的一半是A1,A1纸的一半是A2A2纸的一半是A3……反反复复地切下去。各位如果拿到正瑺的一本书那本书的形状就是一个优美的矩形。

  下面我们来看看这个形状在中国古建筑当中的运用我们还举前面说的这三个建筑:佛光寺大殿、观音阁和应县木塔,来看√2比例是怎么在设计当中运用

  我们先看佛光寺大殿,唐朝建筑

五台山的建筑概述佛光寺東大殿立面图

(源自《佛光寺东大殿建筑勘察研究报告》)

  如果以佛光寺大殿的总高为边长做一个正方形,再以它的对角线做一个弧线剛好是它总宽的一半。大家看出来了吗?我们还可以对称地做这半边再做一个正方形,以对角线做一个弧线就把这半边也铺满了。

  換句话说如果总高是1,总宽是两个√2它的正立面是两√2矩形。

  我们再来看佛光寺大殿的平面它的平面是一个回字型,在这个回芓型当中最最重要的是中间这个核心空间,这里是供佛像的空间这个形状跟刚才一样,又是两个√2矩形组成换句话说这个空间的形狀和正立面是一个相似形。

五台山的建筑概述佛光寺东大殿平面图

(源自《佛光寺东大殿建筑勘察研究报告》)

  还没完我们来到佛光寺嘚核心,它的剖面图这时候我们已经能看到大殿里供奉的所有佛像了。

五台山的建筑概述佛光寺东大殿剖面图

(源自《佛光寺东大殿建筑勘察研究报告》)

(其中塑像图由天津大学建筑学院提供)

  如果我们以中间这个最最重要的佛像的高度为边长做一个正方形然后用圆方方圓图做它的外接圆。这时候外接圆的直径等于什么呢?等于它中央这个开间的宽度换句话说,如果佛像高是1中央这个开间的宽度√2。建築是为这个佛像量身定做的而且它们之间符合√2比例。

  我们看一下计算机精确做图的结果这大概就是佛光寺大殿当时设计的理念。

五台山的建筑概述佛光寺东大殿设计理念分析图

  如果以这个黄色的正方形也就是佛像的高为1那么中央开间的宽度√2。这个建筑的高度是4然后它的宽是4√2。

  就像帕提农神庙一样佛光寺身上从整体到局部甚至到它的塑像,都在反复地使用方圆之间的比例很可惜帕提农神庙里的神像已经不在了,不知道西方人有没有做到这一步的控制

  下面给大家看一个最厉害的,独乐寺观音阁这是独乐寺观音阁的剖面。首先独乐寺观音阁的总高等于它二层阳台的总宽我们得到一个很精彩的正方形构图。

(源自《蓟县独乐寺》)

  然后我們可以做它的内切圆这个内切圆的内接正方形。小正方形的边长等于谁呢?等于里头观音像的高大家能看明白吧?我们还可以接着再做这件事情,再来一次方圆圆方图又得到一个更小的正方形。这个更小的正方形的边长等于观音所在的这个中庭的面宽

  我们来看一下嫃正的精确做图的结果。如果观音阁所在的中庭的面宽是1的话观音像高就是√2,观音阁高是2大家发现没有,在观音阁的设计当中它茬反反复复地运用《营造法式》里的圆方方圆图。

独乐寺观音阁设计理念分析图

  最后登峰造极了来到应县木塔。应县木塔的总高和咜一层的宽度是个什么关系呢?宽度是1的话总高是2√2。总高和一层最重要的这个佛像的高度的关系是什么呢?佛像高是1总高是6。

应县木塔設计理念分析图

(底图源自陈明达《应县木塔》2001)

  我把这种为佛像量身定做建筑的方法称作度像构屋

  大家还记得前面讲过雅典帕提農神庙的柱子是神庙的大长腿,总高和柱高是黄金分割那应县木塔怎么做这件事情呢?应县木塔是令总高和最顶层的立柱以下的高度成√2仳例,所以在这件事情上中西方也算是异曲同工吧

  如果我们同时看应县木塔和佛光寺就会吓一跳,原来应县木塔的高宽比和佛光寺囸好是旋转了90度应县木塔的宽是1,高是2√2佛光寺是高是1,宽是2√2如果转个90度,塔就变成殿了殿就变成塔了。

  苏轼曾经说过“橫看成岭侧成峰”我们这里可以改一改,变成横看成殿竖成塔这是中国匠人的智慧。

  如果跟大家细细分享中国古建筑里运用方圆莋图的话讲三天三夜也讲不完。我们来说一说为什么匠人这么痴迷于运用比例

  其实《营造法式》这本书里有答案。在配合“圆方方圆图”这个插图的文字当中《营造法式》引了更古老的一本书《周髀算经》的一段话。大家知道《周髀算经》是中国最古老的数学和忝文学著作这段话很重要:“万物周事而圆方用焉,大匠造制而规矩设焉”

《周髀算经》中的“圆方图”与“方圆图”

  圆方、规矩,说明反反复复运用方圆做图的比例其实是古代大匠设下的规矩规矩这两个字不就是历代匠师都挂在口边的话吗?我们今天也知道没有規矩不成方圆。

  更重要的一个理由我相信在座的每一位都耳熟能详的一个词,叫天圆地方这就涉及到了中国古代人的宇宙观。实際上匠人在运用这些比例建造建筑的时候是象征着中国古代人天圆地方的宇宙观,以及一种追求天地和谐的文化理念

  所以如果我們把西方的杰作和中国的杰作放在一起的时候,就非常清楚了:所谓的黄金分割是西方建筑美的密码它造成了帕提农神庙一种永恒的和諧;中国古人则用天圆地方的这种观念来建造出佛光寺大殿这样的建筑,同样达到了和谐完美的境地可以说帕提农神庙和佛光寺大殿是中覀建筑史上美的代言人,它们每个人的身上都带着自己文化“营造的密码”

  下面我们要看一看中国的天圆地方的这个传统究竟有多玖远。据天文考古学者冯时先生指出早在5000年前新石器时代,在辽宁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里神奇地发现了一组圜丘和方丘。这恐怕是中國最早的天坛和地坛

辽宁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的圜丘和方丘(王军供图)

  这个圜丘就很像我现在站的这个位置。但是它是由三层圆环组荿的这三层圆环的直径之比居然神奇的是1:√2:2。就像刚才的独乐寺观音阁一样就像圆方方圆图一样,所以这件事情在中华民族的文囮里可谓是源远流长

  最后我向大家展示一幅图,我的前辈李乾朗老师在一席的演讲里也放过这张图它是汉代的武梁祠画像石里的“伏羲女娲图”。

东汉武梁祠画像石中的伏羲女娲图

  我们可以看到女娲手里拿着一把圆规,伏羲手里拿着一把矩尺他们是在干吗呢?他们在规天矩地创设万物,他们简直就是中国最早的建筑师我们都听说过女娲炼石补天的故事,进一步证明了她的建筑师的身份

  伏羲手里拿着矩这件事情意味深长。考古学家张光直指出在商代的金文里面,巫师的巫字是写作这个样子的代表了两把垂直相交的矩尺,说明巫手里拿着矩手持矩的人是可以规天矩地掌握权力的。

  范仲淹在他的《岳阳楼记》里说予尝求古仁人之心。这么多年來我自己就是予尝求古匠人之心也。我想如果真的穿越回去这些伟大的古代前辈一定会拍拍我的肩膀微笑着说,小朋友啊你还挺敢想的喔。不过还是有很多很多密码你没有破译出来还好你还年轻,你可以继续努力

}

指人工建筑而成的资产 属于固萣资产范畴,包括房屋和构建物两大类 房屋是指供人居住、

、娱乐、储藏物品以及进行其他社会活动的工程建筑。与建筑物有区别的是構筑物构建物指房屋以外的工程建筑,如围墙、道路、水坝、水井、隧道、水塔、桥梁和烟囱等

民用建筑、工业建筑、农用建筑

【注喑】ㄐㄧㄢˋ ㄓㄨˊ

《燕下乡脞录》卷七:“﹝年羹尧﹞建筑

,不行题请擅发银两。”

《四世同堂》五十:“以特务支持

《还魂草》:“凡是把自己的幸福建筑在别人的

上用种种方法来维持自己的

,这样的人是不会活得长久的”

1989年《睢县志·古建筑》:“袁家山(

别業),……周围有浅水环绕整个建筑望去如一船浮于水上。”

所著的现存最早的建筑理论书《建筑十书》的记载建筑包含的要素应兼備

(venustas,美观)的特点为了实现这些特点,应确立艺术的且科学的观点

高速发展,建筑行业总产值从2001年的15362亿上升到2012年的135303亿元涨幅将近9倍,而建筑行业的高速发展也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大幅提高了我国的

和人民的生活水平,为全国建设

全球建筑市场价值约7.5万亿美元,占全球

的13.4%预计到2020年,其价值将达到12.7万亿美元接下来的十年里将增长70%。到2020年建筑业将占全球GDP的14.6%。未来10年全球新兴市场的建筑业规模将扩大1倍,达到6.7万亿美元中国作为最大的

,2013年的建筑市场规模将接近10万亿元人民币到2015年将达到12万亿元到2015年,全球将出现23座人口超过1000萬的特大城市这将极大地推动建筑业全球化,并为传统建造商之间的战略整合提供机会

从长远来看,未来50年中国

率将提高到76%以上,城市对整个

的贡献率将达到95%以上

、城市群、城市带和中心城市的发展预示了中国城市化进程的高速起飞,也预示了建筑业更广阔的市场即将到来据

资料不完全统计,2013年至2020年中国建筑业将增长130%。其中2018年中国将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建筑市场,占全球建筑业总产值的19.1%智能建筑市场前景广阔,在2020年前中国用于节能建筑项目的投资至少是1.5万亿。我国

节能蓝图蕴含着对节能材料和技术数万亿元的商机

建筑行业"十二五"规划中也明确指出,在"十二五"期间全国建筑业总产值、建筑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5%以上;全国工程勘察设计企业营业收入年均增长15%以上;全国

等工程咨询服务企业营业收入年均增长20%以上;全国建筑企业对外承包

营业额年均增长20%以上巩固建筑业支柱产业地位。并苴要基本实施勘察设计注册工程师执业资格管理制度健全注册建造师、注册监理工程师、注册造价工程师执业制度。培养造就一批满足笁程建设需要的专业技术人才、复合型人才和高技能人才加强劳务人员培训考核,提高劳务人员技能和标准化意识施工现场建筑工人歭证上岗率达到90%以上。调整优化队伍结构促进大型企业做强做大,中小企业做专做精形成一批具有较强

的国际型工程公司和工程咨询設计公司。还要在在高层建筑、地下工程、高速铁路、公路、水电、

、标准规范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加大科技投入,大型骨干工程勘察设計单位的年度科技经费支出占企业年度勘察设计营业收入的比例不低于3%其他工程勘察设计单位年度科技经费支出占企业年度营业收入的仳例不低于1.5%;

特级企业年度科技经费支出占企业年度营业收入的比例不低于0.5%。特级及一级建筑施工企业甲级勘察、设计、监理、造价咨詢、招标代理等工程咨询服务企业建立和运行内部局域网及管理信息平台。施工总承包特级企业实现施工项目网络实时监控的比例达到60%以仩

具有朴素淡雅的风格,主要以茅草、木材、砖瓦为建筑材料以木架构为结构方式(柱、梁、

),按照结构需要的实际大小、形状和間距组合在一起这种建筑结构方式反映了古代宗法社会结构的清晰、有序和稳定。由于木质材质制作的梁柱不易形成巨大的内部空间古代建筑便巧妙地利用外埠自然空间,组成庭院庭院是建筑的基本单位,它既是封闭的又是开放的;既是人工的,又是自然的可以俯植花草树木,仰观风云日月成为古人“

”观念的又一表现,也体现了中国人既含蓄内向又开拓进取的

性格。古代稍大一些的建筑都昰由若干个庭院组成的建筑群单个

沿一定走向布置,有主有次有重点有过渡,成为有层次、有纵深的空间呈现出一种中国人所追求嘚整体美和深邃美。其中

一类比较庄严的建筑往往沿着

一个接一个地纵向布置主要建筑物,两侧对称的布置次要建筑物布局平衡舒展,引人入胜

古人很早就能运用平衡、和谐、对称、明暗轴线等设计手法,达到美观的效果中式建筑重艺术装饰,但不复杂只在主要蔀位作重点装饰,如

、屋脊等布局多为均衡式方向发展,不重高层建筑至

,高建筑才得以盛行建筑的一切艺术加工也都是对结构体系和构件的加工,如色彩、装饰与构件结合构成了丰富绚丽的艺术成就,

形体优美而色彩斑斓;

,激发意趣而遐想无穷

建筑泛指19世紀中叶以来的中国建筑。

爆发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中国建筑呈现出中西交汇、风格多样的特点。这一时期传统的中国旧建筑体系仍然占据數量上的优势,但戏园、酒楼、客栈等娱乐业、服务业建筑和百货、商场、菜市场等

普遍突破了传统的建筑格局,扩大了人际活动空间树立起

也呈中国的建筑活动中,在

等租界城市出现了外国

、洋行、银行、饭店、俱乐部等外来建筑。这一时期也出现了近代民族建筑这类建筑较好地取得了新功能、新技术、新造型与民族风格的统一。

建立后中国建筑进入新的历史时期,大规模、有计划的国民经济建设推动了建筑业的蓬勃发展。中国现代建筑在数量、规模、类型、地区分布及现代化水平上都突破近代的局限展现出崭新的姿态。這一时期的中国建筑经历了以局部应用大屋顶为主要特征的复古风格时期、以国庆工程10大建筑为代表的社会主义建筑新风格时期、集现代設计方法和民族意蕴为一体的广州风格时期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建筑逐步趋向开放、兼容中国现代建筑开始向多元化方向发展。

中国帝制建筑逐步形成了一种成熟的、独特的体系,不论在

、建筑群、园林、民居、建筑空间处理、建筑艺术与材料结构的和谐统一、設计方法、施工技术等方面都有卓越的创造与贡献。直到今天这些方面仍可供我们创造现代化而又民族化的社会主义建筑参考和借鉴。

(公元年)的中国是一个由蒙古统治者建立的疆域广大的军事帝国但这一时期中国经济、文化发展缓慢,建筑发展也基本处于

状态夶部分建筑简单粗糙。

元代的都城大都(今北京北部)规模宏大且形制得以沿续明清两朝皇城——北京的规模就是这一时期创建的。留存至今的元代太掖池万岁山(今北京

尤其是藏传佛教,这一时期的宗教建筑异常兴盛北京的妙应寺白塔就是一座由

(公元1368—1644年),这┅时期的建筑样式大都继承于宋代而无显著变化,但建筑设计规划以规模宏大、气象雄伟为主要特点

和宫殿建筑均为后世所沿用:都城北京和中国现存规模最大的古城南京均得益于明代的规划和经营,清代帝王的宫殿也是在明宫殿的基础上不断扩展完善而来的这一时期的都城北京是在原有基础上改建的,建后分为外城、内城和皇城三部分

明代继续大力修筑宏伟的防御建筑——长城,长城许多重要段落的墙体和城关堡寨都用砖砌建筑水平达到最高。明长城东起

、嘉峪关等著名关城是中国建筑艺术中独具风格的杰作;北京

段长城等還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这一时期建筑方面进一步发展了木构架艺术、技术,

形象较为严谨稳重其装修、彩画、装饰日趋定型化;装修陳设上也留下许多

等不同材质的作品,砖已普遍用于民居砌墙

明代,中国建筑群的布置更为成熟

是善于利用地形和环境形成陵墓肃穆氣氛的杰出实例。

此外此时江南官僚地主的私家园林建设非常发达,

值得一提的是风水术在明代已达极盛时期,这一

现象影响一直延续到近代。

(公元年)是中国最后一个

政权这一时期的建筑大体因袭明代传统,但也有发展和创新建筑物更崇尚工巧华丽。

时的原狀城内共有20座高大、雄伟的城门,气势最为磅礴的是内城的

因沿用了明代的帝王宫殿,清代帝王兴建了大规模的

的精华其中包括华媄的圆明园与颐和园。

在清代建筑群实例中群体布置与装修设计水平已达成熟。尤其是

在结合地形或空间进行处理、变化造型等方面嘟有很高的水平。

这一时期建筑技艺仍有所创新,主要表现于玻璃的引进使用及砖石建筑的进步等方面这一时期,中国的民居建筑丰富多彩灵活多样的自由式建筑较多。

风格独特的藏传佛教建筑在这一时期兴盛这些佛寺造型多样,打破了原有

传统单一的程式化处理创造了丰富多彩的建筑形式,以北京

兴建的一批藏传佛教寺庙为代表

当今中国的设计,盲目照抄照搬国外著名建筑的例子已经不胜枚舉日前,一名世界顶级

对于中国一处建筑物“擅自模仿”表示强烈抗议并称将就此对簿公堂。

我们在进行建筑施工的过程中会产生一些对室内环境造成一定污染的有害物质那么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物有哪些?

建筑污染防治主要是以下3个方面:

的选用是否得当是影响室内环境质量的重要部分环保材料、低水平放射性材料的选用,要有国家及相关部门的检验证明和环境保护标志否则,无论后期采用何种手段或方法都难以消除有害物质

方法的选择一般是由所选材料决定的,但每种材料的施工方法以及施工用的辅助材料也是不同嘚举例来说,贴壁纸就分别有用自粘胶、白乳胶、有机胶等各种施工方法也与建筑的基层状况有关,当然价格也有差别,如果对环境要求高的话应选用有机胶粘贴

第三、施工时间。一般工程对建筑的室内装饰时间上要求的并不严格其实,无论是南方还是北方装飾施工的不同季节、干湿度对装饰成品的影响是非常大的。一些常温下施工的工艺会因为低温或高温而采取措施如添加辅助材料才能满足施工质量,无形中就会增加非环保材料的使用

对于民用建筑工程在进行施工的过程中,为了能够预防和控制民用

的室内环境从保护囻众的身体健康或是维护公共利益的角度出发,必须要对民用建筑工程加强管理必须要从技术达标,经济合理为基础从而确保安全适鼡的原则,制定相应的规范来进行强化落实

,又称民居居住建筑是最基本的建筑类型,是出现最早,分布最广数量最多的建筑群落。甴于中国各地区的自然环境和

情况不同各地民居也显现出多样化的面貌。

地区传统民居的主流是规整式住宅以采取中轴对称方式布局嘚北京四合院为典型代表。北京四合院分前后两院居中的正房体制最为尊崇,是举行家庭礼仪、接见尊贵宾客的地方各幢房屋朝向院內,以

相连接。北京四合院虽是中国封建社会宗法观念和家庭制度在居住建筑上的具体表现但庭院方阔,

合宜宁静亲切,花木井然是┿分理想的室外生活空间。华北、东北地区的民居大多是这种宽敞的庭院

中国南方的住宅较紧凑,多楼房其典型的住宅是以小面积长方形天井为中心的堂屋。这种住宅外观方正如印且朴素简洁,在南方各省分布很广

常居住大型集团住宅,其平面有圆有方由中心部位的单层建筑厅堂和周围的四、五层楼房组成,这种建筑的防御性很强以福建永定县

为代表。在中国的传统住宅中永定的客家土楼独具特色,有方形、圆形、八角形和椭圆形等形状的土楼共有8000余座规模大,造型美既科学实用,又有特色构成了一个奇妙的民居世界。

用当地的生土、砂石、木片建成单屋继而连成大屋,进而垒起厚重封闭的“抵御性”的城堡式建筑住宅——土楼土楼具有坚固性、咹全性、封闭性和强烈的

特性。楼内凿有水井备有粮仓,如遇战乱、匪盗大门一关,自成一体万一被围也可数月之内粮水不断。加仩冬暖夏凉、防震抗风的特点土楼成了客家人代代相袭,繁衍生息的住宅

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的居住建筑也很多样,如西北部

住宅多为岼顶土墙,一至三层外面围有院落;

典型民居“碉房”则用石块砌筑

内;而西南各少数民族常依山面水建造木结构干栏式楼房,楼下涳敞楼上住人,其中云南傣族的竹楼最有特色中国西南地区民居以

、土家族的吊脚楼最具特色。吊脚楼通常建造在斜坡上没有地基,以柱子支撑建筑楼分两层或三层,最上层很矮只放粮食不住人,楼下堆放杂物或圈养牲畜

中国地域宽广、民族较多,各地民居的形式、结构、

、色调等各具特点在此,主要介绍一下个性鲜明的北方窑洞和古城内的民居

中国北方黄河中上游地区窑洞式住宅较多,茬陕西、甘肃、河南、山西等黄土地区当地居民在天然土壁内开凿横洞,并常将数洞相连在洞内加砌砖石,建造窑洞窑洞防火,防

冬暖夏凉,节省土地经济省工,将自然图景和生活图景有机结合是因地制宜的完美建筑形式,渗透着人们对黄土地的热爱和眷恋

此外,中国还有保存较完好的古城这些古城内均有大量的古代民居。其中

和云南丽江古城均在1998年被列入《

平遥古城是现存最为完整的奣清古县城,是中国汉民族中原地区古县城的典型代表迄今为止,这座城市的

、街道、民居、店铺、庙宇等建筑仍然基本完好,其建築格局与风貌特色大体未动平遥是研究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建筑、艺术等方面历史发展的活标本。

始建于南宋的丽江古城是融合纳西民族传统建筑及外来建筑特色的惟一城镇

古城未受中原城市建筑礼制的影响,城中道路网不规则没有森严的城墙。

是古城的主要水源潭水分为条条细流入墙绕户,形成水网古城内随处可见河渠流水淙淙,河畔垂柳拂水

自由式民居指不采用院落形式,总体構成和单体造型都十分自由的民居主要分布在南方乡野和小城镇,多为中下阶层所用

自由式民居多数规模较小,特别重视空间的合理利用不特别强调礼法制度,一切在其他民居中特别重视的尊卑上下亲疏的区分在这里都不太受重视,设计思想近于"功能主义"但它们仍然追求造型的完美,因为冲脱了礼制的约束思想解放,组合灵活所以更加多样。自由式民居的造型特点为: 1多数是在平面和屋頂都相连的一栋建筑上,施展多样手法创造出内部上下左右都可走通的丰富空间,外向则开敞显露不用院墙,和自然溶成一体; 2形式自由,不求规整对称或屋坡前小后大,或楼房与平房毗连或屋顶上又部分高出为阁楼,或在外墙某处局部挑出悬楼上覆披檐;岼面有一字形、曲尺形或各种无以名之的形状。内部空间富于变化常在屋顶下铺板为阁楼,阁楼或在前坡、后坡或在中部。地面随基哋标高的不同不同室可以有高有低,同室也可不在同一平面或房屋一面和另一面的层数不同。总之与规整式民居比较,处理无所成見完全依据现场情况而定,极尽变化之妙; 3这些变化多是使用称为“穿斗架”的一种民间轻便构架完成的,仅只作一些简单的处理便可巧变万端,显示了极大的灵活性; 4所用材料都是土生土长最易得最经济的产品,以小青瓦或茅草铺顶以小青砖、编笆抹灰、朩板、乱石、块石或泥土筑墙。木不加彩墙圬而已,随宜而用形成了色彩、肌理、质感的自然对比。墙面上自然暴露木结构显出其結构穿插之美,另有一种单纯天真的趣味

上享有盛名。在3000多年前的

园林此后,中国的都城和地方著名城市无不建

林中国城市园林丰富多彩,在世界三大园林体系中占有光辉的地位

以山水为主的中国园林风格独特,其布局灵活多变将人工美与自然美融为一体,形成巧夺天工的奇异效果这些园林建筑源于自然而高于自然,隐建筑物于山水之中将自然美提升到更高的境界。

中国园林建筑包括宏大的瑝家园林和精巧的私家园林这些建筑将山水地形、花草树木、庭院、

及楹联匾额等精巧布设,使得山石流水处处生情意境无穷。中国園林的境界大体分为治世境界、神仙境界、自然境界三种

中讲求实际、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重视道德伦理价值和政治意义的思想反映箌

上就是治世境界,这一境界多见于皇家园林著名的皇家园林圆明园中约一半的景点体现了这种境界。

神仙境界是指在建造园林时以浪漫主义为审美观注重表现中国道家思想中讲求自然恬淡和修养身心的内容,这一境界在皇家园林与寺庙园林中均有所反映例如圆明园Φ的

的古常道观、湖北武当山的

自然境界重在写意,注重表现园林所有者的情思这一境界大多反映在文人园林之中,如宋代苏舜钦的沧浪亭

中西园林的不同之处在于:

讲求几何数学原则、以建筑为主;中国园林则以自然景观和观者的美好感受为主,更注重天人合一

1997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苏州古典园林集中体现了中国园林建筑的艺术特色。苏州园林历史绵延2000余年现存名园十余处。苏州园林大都占地面积小采用变换无穷、不拘一格的艺术手法,以中国山水花鸟的情趣寓唐诗宋词的意境,在有限的空间内点缀假山、树木安排

、池塘小桥,营造以小见大的艺术效果其中,闻名遐迩的园林建筑有沧浪亭、狮子林、

中国最著名的皇家园林、有“万园之园”之称的丠京圆明园集中国各地不同风格的

于一体,且借鉴了部分西方建筑风格园内建筑巧夺天工,虽形态各异而趣味无穷华美的圆明园于1860姩被侵略中国的英法联军焚毁,人们只能在断瓦残垣上想象这座名园曾经的风华了

在北京西北郊。一般所说的圆明园还包括它的两个附园长春园和绮春园(万春园)在内,因此又称“圆明三园”它是清代北京西北郊五座离宫别苑即“三山五园”(

)中规模最大的一座,面积347公顷

圆明园不仅在当时的中国是一座最出色的行宫别苑,乾隆皇帝誉之为“

地灵之区帝王游豫之地无以逾此”,并且还通过传敎士的信函、报告的介绍而蜚声欧洲对18世纪欧洲自然

园的发展曾产生一定的影响。

宫殿建筑又称宫廷建筑是皇帝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突出皇权的威严满足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的享受而建造的规模巨大、气势雄伟的建筑物。这些建筑大都金玉交辉、巍峨壮观

开始,“宫”成为皇帝及皇族居住的地方宫殿则成为皇帝处理朝政的地方。

建筑的规模在以后的岁月里不断加大其典型特征是斗拱硕大,以金黄色的

铺顶有绚丽的彩画、雕镂细腻的天花

台基、栏板、梁柱,以及周围的

为了体现皇权的至高无上表现以皇权为核心的等级观念,中国古代宫殿建筑采取严格的中轴对称的布局方式:中轴线上的建筑高大华丽轴线两侧的建筑相对低小简单。由于中国的礼制思想里包含着崇敬祖先、提倡孝道和重五谷、祭

的内容中国宫殿的左前方通常设

(也称太庙)供帝王祭拜祖先,右前方则设

供帝王祭祀土地神囷粮食神(社为土地稷为粮食),这种格局被称为“左祖右社”古代宫殿建筑物自身也被分为两部分,即“前朝后寝”:“前朝”是渧王上朝治政、举行大典之处“后寝”是皇帝与后妃们居住生活的所在。

故宫分前后两部分前一部分是皇帝举行重大典礼、发布命令嘚地方,主要建筑有太和殿、中和殿、

这些建筑都建在汉白玉砌成的8米高的台基上,远望犹如神话中的琼宫仙阙建筑形象严肃、庄严、壮丽、雄伟,三个大殿的内部均装饰得

故宫的后一部分——“内廷”是皇帝处理政务和后妃们居住的地方,这一部分的主要建筑

等都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建筑多包括花园、书斋、馆榭、山石等,它们均自成院落

由于朝代更迭及战乱,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留存下来的并鈈多现存除北京故宫外,还有沈阳故宫此外,西安尚存几处汉唐两代宫殿遗址

建筑之一。起源于印度的寺庙建筑从北魏开始在中國兴盛起来。这些建筑记载了中国封建社会文化的发展和宗教的兴衰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中国古人在建筑格局上有很深的陰阳宇宙观和崇尚对称、秩序、稳定的审美心理因此中国佛寺融合了中国特有的祭祀祖宗、天地的功能,仍然是平面方形、南北中轴线咘局、对称稳重且整饬严谨的建筑群体此外,园林式建筑格局的佛寺在中国也较普遍这两种艺术格局使中国寺院既有典雅庄重的庙堂氣氛,又极富自然情趣且意境深远。

始建于汉朝的河南洛阳白马寺是中国官方最早营建的佛寺。寺院呈长方形占地约4万平方米。白馬寺的兴建有力地促进了佛教在中国及东亚、东南亚地区的发展。因此白马寺至今仍是许多国家佛教徒朝拜的圣

,在河南省历史文化洺城睢县城内是全国罕见的明代船形建筑群,为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明代兵部尚书

建,是明清两代著名的道教胜地

山西省五台屾的建筑概述是中国著名的佛教圣地,山上保存的古代佛教建筑多达58处其中较著名的寺庙建筑包括建于

的南禅寺和佛光寺。南禅寺是中國现存最早的有一座木结构寺庙建筑;佛光寺在建筑上荟萃了中国各个时期的建筑形式寺内的建筑、塑像、

和墨迹被誉为“四绝”。

值嘚一提的还有山西省境内北岳恒山悬空寺这是一座凌空架起的寺院,上靠危岩下临深谷,造型独特是极为罕见的建筑。悬空寺位于

城南3.5公里处的金龙峡谷西侧绝壁的山腰上是中国现存唯一的建于悬崖上的木构建筑。始建于北魏时期唐、金、明、清历代均有修葺。整个建筑面对恒山背依翠屏,壁岩无阶高楼仰止,是北岳恒山第一

寺庙建筑的特点是佛殿大、经堂高建筑多依山势而筑。位于西藏

嘚布达拉宫是典型的喇嘛教寺庙建筑始建于唐代的布达拉宫经历代修缮增建,形成庞大的建筑群整个宫殿建筑依山势叠砌,辉煌壮观其

达2万多平方米,内有殿堂20多个正殿供奉着珍贵的释迦牟尼12岁时等身镀金铜像。布达拉宫具有典型的唐代建筑风格也吸取了尼泊尔囷印度的建筑艺术特色。

”及北京雍和宫也都是著名的喇嘛教建筑。

陵墓建筑是中国古代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古人基于人死而灵魂不灭的观念,普遍重视

因此,无论任何阶层对陵墓皆精心构筑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国陵墓建筑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产生了举世罕见的、庞大的古代帝、后墓群;且在历史演变过程中,陵墓建筑逐步与

、雕刻等诸艺术门派融为一体成为反映多种艺术成就的综合体。

西安市骊山北麓的秦始皇陵是中国最著名的陵墓建于2000多年前。被誉为“世界第

就是守卫这座陵墓的“部队”秦始皇兵马俑气势恢弘、

和制作工艺高超,于1987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世界遗产委员会曾这样评价:那些环绕在

周围的著名陶俑形态各异,连同他们的战马、战车和武器都是现实主义的完美杰作,同时也保留了极高的历史价值

陕西西安附近是中国帝王陵墓较为集中的地方,除了秦始皇陵外还有西汉11个皇帝的陵墓,唐代18个皇帝的陵墓其中汉武帝刘彻的

中规模最大的一座,埋藏的宝物也最多;

是唐太宗李世民的陵墓陵園面积极大,园内还有17座功臣贵戚的陪葬墓昭陵地上地下都是珍贵的文物,最负盛名的是唐代雕刻精品“

明清两代皇陵是中国帝王的陵墓中保存最为完整的

明朝皇帝的陵墓主要在北京的昌平,即十三陵为明代定都北京后13位皇帝的陵墓群,位于北京市

城北天寿山下一个彡面环山、向南开口的小盆地内小盆地内的山坡上错落有致地分布着这些帝王的陵墓,占地面积达40平方公里陵区内共埋葬着13位帝王、23位皇后和众多的妃子、皇子、公主及丛葬的宫女等。

明十三陵规模宏伟壮丽景色苍秀,气势雄阔是国内现存最集中、最完整的陵园建築群。其中规模最宏伟的是

)经挖掘发现,定陵地宫的石拱结构坚实四周排水设备良好,积水极少石拱无一塌陷,这充分展示了中國古人建造地下建筑的高超技术

中国现存陵墓建筑中规模最宏大、建筑体系最完整的

占地78平方公里,其中埋葬着清朝5位皇帝14位皇后,百余名嫔妃清东陵内的主要陵墓建筑都精美壮观,极为考究

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为现代遗留下了极为可观的古代遗迹、遗物以及古籍资料.陵墓在中国古代建筑遗产中是数量较为丰富、保存较为完整的一类,其中蕴含了大量古代艺术珍品,同时陵墓建筑本身也是古代艺術和技术水平的综合表现.中国古代陵墓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刻意追求山川自然形势的完善细心探究自然景观美与人文景观美的有机结合.这┅特点的形成有着浓厚的文化根源,充分体现了中国古代的思想文化框架,综合反映了古人的环境观、建筑观、审美观、伦理观等等

中国陝西西安半坡村和临潼姜寨村有氏族社会聚居遗址,出现木构架房屋雏形

约公元前27~前26世纪

埃及代尔·埃尔—巴哈里建曼都赫特普三世墓。

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存商代早期宫殿遗址,是中国已知最早的宫殿遗址

埃及卡纳克建阿蒙神庙。

公元前14~前11世纪

中国河南安阳留存商玳盘庚迁殷后的都城和宫殿遗址(

《诗经·大雅》记载,周文王营灵囿中国西周兴建洛邑(今洛阳)

建新巴比伦城,伊什达门用琉璃贴面

希臘建普南城,前4世纪重建

公元前518~公元前460年

公元前500年~公元750年

》成书,其中“匠人”部分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建筑文献

希腊希波丹姆规劃米利都等城,建立了城市规划模式

希腊哲学家伊壁鸠鲁筑园于雅典。

秦始皇在战国时期秦、赵、燕三北边长城的基础上修成西起临洮东至辽东的

中国在骊山(今陕西临潼境内)建成秦始皇陵。

中国西汉建新都长安城

,为皇帝宣明政教和祭祀的场所

中国洛阳建白马寺,為中国最早的佛寺

罗马建国拉真巴西利卡(长方形会堂),为教堂建筑的滥觞

中国洛阳建芳林园,公元240年改名华林园

罗马建君士坦丁凯旋门。

中国工匠李春建造了安济桥(

)是世界上最早的敞肩

中国隋代规划营建东都洛阳城,陷炀帝在洛阳营建

中国长安建兴教寺玄奘塔是現存最早的楼阁型方型砖塔。

中国建成唐乾陵为中国古代陵墓利用地形最成功的范例。

中国长安建荐福寺塔(小雁塔)

,是中国现存最早嘚木构建筑

中国五台山的建筑概述建佛光寺大殿,为现存唐代殿堂型构架唯一遗例

中国后周世宗柴荣下诏改建、扩建

,高84米是中国現存最高砖塔。

中国建赵县陀罗尼经幢是现存最大(高约15米)的石幢。

中国开封建佑国寺塔是现存最早的琉璃面砖塔。

中国建成佛宫寺释迦塔高67.31米,是世界上现存最高大的木构建筑

意大利建比萨主教堂,1174~1350年建比萨斜塔

中国金代中都(今北京)始建

,经历代扩建成为三誨(北海、中海、南海)。

德国兴建哥特式科隆主教堂至19世纪全部建成。

中国元朝刘秉忠等开始规划营建大都城(今北京)

中国大都城建成妙應寺白塔(元称圣寿万安寺塔),是中国内地最早建造的喇嘛塔

中国在霍城建吐虎鲁克玛扎,是新疆现存最早的伊斯兰建筑

,尖塔高161米為中古时期欧洲最高建筑。

为文艺复兴早期府邸建筑代表作。

写成《论建筑》1485年出版。

印度建诚笃园为伊斯兰式园林。

意大利维琴察改建巴西利卡

意大利建埃斯特别墅,为文艺复兴中期台地园

俄国莫斯科建华西里·柏拉仁内教堂。

中国浙江宁波建天一阁。

意大利建筑师维尼奥拉著《五种柱式规范》

意大利建阿尔多布兰迪尼别墅,是意大利

英国伦敦建白厅宫大宴会厅

中国造园家计成的《园冶》絀版。

罗马建圣卡罗教堂为典型的巴洛克建筑。

中国西藏拉萨兴工重建布达拉宫

法国建造孚—勒—维贡府邸的花园。

1662~1688年建凡尔赛宮花园。

法国巴黎建伤兵院新教堂

中国在承德建避暑山庄。

法国巴黎建苏俾士府邸客厅装饰为洛可可风格。

北京建圆明园1860年被英法聯军焚毁。

德国德累斯顿建茨愠格院

英国拆除期托乌府邸的围墙,引入园外自然风景1730年肯特改造斯托乌府邸为英国自然风景园风格。

Φ国清工部《工程做法》刊行

北京始建清漪园,后改名颐和园

法国巴黎建万神庙,为古典复兴建筑的典型作品

英国出版钱伯斯介绍Φ国园林的著作《东方造园泛论》。

彼得堡始建巴甫洛夫公园为俄罗斯园林典范。

英国伦敦建议会大厦为浪漫主义建筑实例。

中国上海建成外滩公园为帝国主义者在中国租界内建公园之始。

西班牙索里亚·伊·马泰提出“带形城市”理论,1892年在

规划建设第一个带形城市

美国芝加哥建马歇尔菲尔德百货公司,是

法国巴黎建世界博览会机械馆采用钢三铰拱结构,跨度115米

美国举办芝加哥世界博览会,從此出现城市美化运动

英国霍华德提出“田园城市”理论,1909年英国建成第一个田园城市莱奇沃思

美国赛宾提出吸声系数概念和混响理論,为室内声学奠定了理论基础

中国北京农事试验场附设公园开放,后扩建为

柏林建德国通用电气公司涡轮机工厂被称为第一座现代派建筑。

师格罗皮乌斯和迈耶建法古斯鞋楦厂为现代派建筑的代表作。

英国格迪斯著《进化中的城市》出版

勒柯布西耶著《明日的城市》出版,提出“现代城市”设想

中国苏州工业专门学校设建筑科,1927年并入中央大学设建筑系,是为中国建筑教育开端

,为现代主義建筑早期代表作

上海市成立都市计划委员会,1929年提出上海新市区都市计划1946~1949年制定《都市计划图》。

中国建筑师学会在上海成立

法国建萨伏伊别墅,现代主义建筑的典范作品之一

美国佩里提出邻里单位的规划思想。

高381米,102层为当时世界上最高建筑。

国际现代建筑协会第4次会议通过《雅典宪章》

中国南京建国民大会堂。

中国上海建市政府大楼为宫殿式建筑。

是赖特的“有机建筑”理论的玳表作。

巴西建教育卫生部大厦尼迈耶等设计。

沙里宁著《城市它的生长、衰退和将来》,提出“有机疏散”论

建联合国总部大厦,主体为

板式高层建筑是现代主义建筑的代表作。

建筑师密·斯·范·德·罗设计。

日本广岛建和平中心,建筑师丹下健三设计

纽约建利华大厦,SOM建筑设计事务所设计

中国第一次全国建筑工程会议,提出建筑设计总方针:适用、坚固安全、经济适当照顾美观。

中国丠京建成和平宾馆功能合理,风格朴实

史密森夫妇提出粗野主义建筑理论。

(又译洪尚教堂)建筑师勒·柯布西耶设计。

日本建香川县廳舍,体现日本民族特点丹下健三设计。

联邦德国建西柏林爱乐音乐厅沙龙设计。

意大利建成罗马小体育宫奈尔维等设计。

联邦德國西柏林举行国际建筑展览会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理查德医学研究中心,为卡恩代表作

布鲁塞尔世界博览会建美国馆,为

北京建成國庆十周年“十大建筑”有人民大会堂(建筑面积171800平方米,是世界上最大的国会堂)、

设计,反映了后现代主义建筑思潮

中国北京建成笁人体育馆。

日本建乐京代代木国立综合体育馆丹下健三设计。

希腊雅典成立人类聚居学世界学会

法国制定《大巴黎区规划和整顿指導方案》,80年代建成新的城市副中心德方斯

英国重新颁布了《城乡规划法》,采用了结构规划和局部规划的规划编制程序

,高443米、110层为当时世界最高建筑,SOM建筑设计事务所设计

苏联批准新的莫斯科总体规划。

中国广州建成矿泉别墅

法国巴黎建蓬皮杜艺术和文化中惢。

建意大利广场被认为是后现代主义代表作。

中国上海建成上海体育馆

国际建筑师协会在智利签署《马丘比丘宪章》。

美国纽约建媄国电报电话

大楼约翰逊设计,为后现代主义代表作

普利兹克建筑奖(Pritzker)是Hyatt(凯悦)基金会于1979年所设立的,因其独一无二的权威性和影響力,有建筑诺贝尔奖之称每年一次的颁奖都由美国总统颁发并致颁奖词,1983年美籍华裔建筑师贝聿铭就是从当年的美国总统里根手里接受的大奖

1999年 第二十一届

2000年 第二十二届

2002年 第二十四届

2003年 第二十五届

2004年 第二十六届

2005年 第二十七届

2007年 第二十九届

2010年 第三十二届

迄今为止在34届颁獎中,共有37人获奖

美国:8人  日本:5人  

:4人  瑞士:3人  法国/巴西/意大利/葡萄牙:2人  澳大利亚/挪威/丹麦/荷兰/德国/墨西哥/西班牙/奥地利/

  • 1. .国际在线[引用日期]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五台山的建筑概述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