嘀嘀出行专车专车只跑新都行吗

对不起!您要查看的页面没有找到或已删除。
您也可以:
去看看感兴趣的分类:真实\\我是怎么做到开专车月入万元的,附专车行业黑幕_每天多学一点-爱微帮
&& &&& 真实\\我是怎么做到开专车月入万元的,附…
我是个29岁的大龄无业男吊丝,差不多算是成都最早一批加入滴滴专车的司机。到现在开了有8个月的专车了,想法很多,跟大家分享一下。 一、我所开过的专车种类。我加入滴滴约半个月后,就加入了一号专车,也就是属于快车的。当时一号的补贴相当高,平峰期跑一单,保底50元。高峰期每单,保底60元!所以那个时候我都是优先接一号的单,特别是在高峰期需求大的情况,基本上只接一号。而且更爽的是,一号不抽成。不像滴滴,要抽20%+1元。就是说跑滴滴,车费跑了20元,滴滴要抽5元!我们所挂靠的租赁公司就吃的这个钱。不久后我又加入了易道,但易道的单子不好抢,我只跑过几单就放弃了。易道最大的特色就是乘客可以反选车辆,就是乘客下单后,比如有附近五个司机去抢这个单。乘客可以看到这五辆车的很多信息,比如哪辆车最近,哪个司机评份高,具体车型是什么,这司机“经验值”(大概这个意思,居然名称忘了)是多少。从这里也能看出来,易道是最容易被刷单的,因为选择哪辆车的权利,完全在乘客手上。易到还有很多不错的功能,比如司机和乘客可以直接通过APP联系,司机遇到奇葩乘客,可以拉黑,但易到的抽成很厉害,好像要抽25%!我加UBER加得很晚,在今年4月份才加入。原因是,在专车刚进入成都市场时,所有的人都不看好UBER,都觉得这主要是滴滴和快的(一号专车)的竞争。二、关于专车司机的保障很多租车公司,还有司机群。都会去建一个“风险金”,就是要求愿意参与的司机,交几百到一千元不等。凑够两三万的“风险金”,一旦队伍里谁被抓了,就拿这个钱去交罚款来取车。这其实就是买保险嘛,不过比买保险好,如果都没出事,你又不想开专车了,可以要求退款。我自己也分别在两个不同的平台,交了风险金,一共花了一千多。同时,滴滴、一号等平台,也承诺说一旦被抓。平台承担一小部份罚金。三、专车的好处专车确实是解决了市民打车难的问题。以前在春熙路,来一辆出租车空车,马上几波人上去拉车门,甚至为争车还打架——我在新闻上看到的。现在基本上看不到抢出租车的情况了。哪怕是坚决反对专车,只坐出租车出行的朋友。专车实际上也给你提供了便利,因为你现在很容易打到出租车了。出租车司机,似乎也不敢像以前那样挑客了。近了不去,堵的不去,远了加钱。四、关于出租车和专车的比较很多人说起出租车司机,就吐槽一大堆。其实我觉得这主要是政策性垄断和份子钱导致的。每天要交四五百元的规费,那我自然要拼了命的赚钱。又是卖方市场,需求远大于供应。反正我不愁拉不到客,我自然要选择最好的路线。车差点,态度恶劣点,再抽杆烟,吼下对讲机(一般会有很多脏话)等等,都无所谓的,未必你还能给我打个1星?你有意见?你不爱坐?那我谢谢你,求你下次别坐了,还有一万个人抢着坐呢!专车之所以能大行其道,我觉得根本原因就是出租车数量受政府管控和巨额分子钱。如果政府不管控数量,放开出租车市场,公司只收正常的管理费,比如一个月200元。那会出现什么情况呢?马上会成立更多的出租车公司,投入更多的车辆。竞争会使出租车的车费大大降低。这样的结果就是:出租车多了,车费降了,司机不用那么辛苦了,收入也高了。市民打车方便又便宜了。台湾的出租车市场就是这样的,政府完全不管。台湾人民说,越是政府不管的行业,越是发展得好。在台湾的出租车数量,完全是市场自己调节的。所以uber在台湾举步维艰,因为台湾本土的出租车就足够多,足够好,足够满足需要,根本就不需要你uber。在质疑专车的声音中,最主要的就是说专车不安全。安全我想应该分为两种吧,第一是交通事故方面。说实在的,在市区里开车,一般就出点小擦挂,造成人员伤亡的情况极少。就算真的出现重大交通事故了,专车一般都有安全气囊,车辆的安全性相对较好。而成都的出租车,除了迈腾,其它车型,连一个安全气囊都没有(听出租车司机说的)。理赔上,我不太懂,专车应该要弱一些。但都买了三责险,和座位险的,滴滴等平台也买了保险的。肯定会赔,赔多少不清楚。因为没遇到过,也没听说过。但真心的,这种概率太小太小了。还有就是人身和财产的安全。最常见的就是东西忘车上了,目前就在天涯版块,都还有热贴,说出租车司机捡到水果6死活不还,各种抵赖玩消失。这在专车上是没听说的。因为乘客有你电话,东西忘车上了马上就能联系你。我车上就捡到过水果5,还有各种东西,都还给别人了。这在出租车上是不可能的,因为你没司机电话。很多时候连车牌都没记,下车好一会,才想起自己东西丢车上了。要想查出是哪辆车,哪个司机,基本上不可能了。人身安全也不会有问题,反正司机的个人信息都能查到,他还敢怎样?哪怕把你手机抢了,你联系客服,报自己的手机号,也能查出来你几点几分,在哪里上的车,是哪个司机,经过什么样的路线,什么时候在哪里下的车。全部都能查到。五、司机和乘客的素质问题再说一下司机和乘客的冲突、矛盾。司机报怨乘客素质低,乘客抱怨司机素质低。大家经常报怨别人素质低,中国人素质低。似乎只有自己素质高。我觉得还是少指责别人,先承认自己的素质,再慢慢提高吧。我自己素质就没多高,有时候会大发脾气,随地吐痰,偶尔乱扔垃圾。真是有待提高自己啊!  打开任何一个专车司机的QQ群,微信群,你听到最多的就是报怨和痛骂各种奇葩乘客的。我后来就不怎么看司机群了,感觉确实有点乌烟障气。全是各种日妈倒娘的语音,这完全和出租车的对讲机一样一样啊!当然,一个群发言的其实是少部份人哈,大部分司机至少在载客的全过程中,表现是良好的。  实际上,绝大多数乘客也是客气和理解的。讨人厌的毕竟是极少数。但群里的司机,拉到正常的乘客,不会说什么。一旦拉到恶心的乘客,必定在群里狂吐槽一通发泄下。包括我自己,拉到了讨厌的乘客,也会在微信上跟我哥们骂一通。反过来讲,很多人聊起专车司机时,也会说遇到的各种恶劣的司机。其实也是他坐了20趟专车,骂的是其中的一次。也不是普通情况。幸运的是,有了uber的评分系统,就基本能把素质差的司机和乘客剔除。我为了完成uber任务,拉过几次评分低的乘客。我只能说,那表现,低分你值得拥有!所以大部份司机,看到评分低的乘客是不愿意拉的。同理,乘客也可以不选择评分低的司机。与此同时,我也加入了去哪儿网专车。那几个月情况就是,我每加入一个平台,就以为专车平台就是这些了,我已加完了。不久后又新冒出来一个,我又去加入。因为大家的想法都是多加一个平台,多一种选择嘛,哪怕我不跑,先加进去了,也不亏。其实我在这时也听说了uber,也想加,但没有门路,去uber的网站上申请,也没有回音,就暂时没管他了。六、专车内部的黑幕。有些国内的专车软件,有一点对司机很不公平的地方。就是完全偏向乘客,比如下单后,乘客可以随意取消订单。司机要取消订单,就必须征得乘客同意才行。乘客投诉司机,都会严肃处理。司机投诉乘客,一般都不了了之。乘客可以评价司机,司机不能评价乘客。大家都知道,去哪儿是最大的订机票的平台。所以他的单子,95%都是机场接送单,也就是说几乎都是预约单。它是春节前开始在成都上线运营的。单子也不太好抢,我总共也就跑了四五趟的去哪儿。春节期间,去哪儿网出台了高额的奖励政策。具体数据记不清了,大概就是比如每天完成3单,奖励200。完成5单,奖励500。有些经济压力大的司机,为了多赚钱,就在春节期间,拼了命跑去哪儿。车上放着牛奶、饼干、毛毯等,吃住全在车上。但是,去哪儿网很可耻的把司机耍了。它给你玩了个文字游戏。因为大家都是跑过滴滴、一号的。也有类似的“成单奖”,就是每天完成多少单,会得多少额外的奖励。但去哪网的奖励,相当奇葩费解,所有人理解错了。因为去哪儿,全是预约单。它的意思是,只看你今天接了几单,不管这一单的预约日期是哪一天的。比如今天是2月1号,我接了一单2号的,一单4号的,一单5号的。OK,我就算完成了一半,2月1号的3单奖励任务了。等到我在2号、4号、5号都正常完成我1号接的任务了,于是,我才能拿到1号的奖励。这么复杂的一个玩法,去哪儿网事先又不解释清楚。而且完全又没必要把奖励规则搞得如此复杂。所以我只能认为是去哪儿故意坑司机的!多少司机以为自己完成任务了,实际上没完成。年后去哪儿网就更坑了。因为它的单子超级难抢,所以我一直没怎么跑,偶然抢到一个12点半,从机场去郫县的。还暗自高兴,在群里说起时,却被当头泼了一盆冷水。他们说去哪儿专车的抽成,早就调整为40%!也就是说,我大半夜的跑这一趟,从家里去机场接她、等她、再送到郫县,我自己再回城。至少得3个半小时。算下来就赚几十元,我疯了差不多!进一步了解到,去哪儿网当时的政策是,赚的钱主要不是车费,而是他的奖励,比如跑3单奖200元。所以大家就不在乎车费,只求凑够数量。如此一来,司机就都求接行程近的单子,远的单子就只有被我这种不明真相的群众接了。接下来轮到说uber了,这是我加入得最晚,也是我目前最熟悉的平台。Uber之所以能逆袭成功,在我看来,就是靠砸钱。Uber对司机和乘客,是两头讨好。对于乘客来说,1.3元一个公里,2角钱一分钟,10元就可以从春熙路坐到2环路,大概比出租车便宜3分之1,这还仅是市区的情况。去三环外,出租车一般都要加钱。而uber,哪怕跑到新都温江也是这个收费标准。七、关于车费的问题很多人说uber的起步价是10元,这是不准确的。Uber没有起步价,10元是最低消费。区别在于,比如坐了3公里,20分钟,车费不是10+1.3*3+20*0.2=14.3。而是 1.3*3+0.2*20=4.3,因为4.3&10元,所以按最低消费10元收取。对比出租车的8元起步价,含2公里。那uber的10元“起步价”,就相当于含了五六公里(看堵车情况)。这么低廉的费用还没完,还得加上uber很实在的优惠。比如长期搞的8.8折。当然还有“优惠券”,滴滴这些的优惠券,虽然数量多,获得也容易,但限制也多。有到期时间,一次只能用一张,用不完的作废,甚至会规定车费满了多少才能用,在什么时间段才能用,只能去机场才能用等等。所以很多人都是有一堆滴滴的优惠券,但真正起作用的没几张。Uber的优惠券,获得的方法是你介绍一个朋友用uber后,你就能得30元。30元看起来不多,但那是相当实在的,几乎就等于30元现金了。没有任何时间和次数限制,这次用了12元,还剩18元,下次可以接着用。所以,那个时候,很多人包括我自己,都去积极的拉朋友来坐uber。每拉一个人,我就可以免费坐两三次车了。所以uber的用户就成几何式爆发增长。直到近一两个月前,uber的优惠券才变为,30元只能用一次。Uber对司机的补贴也高。我4月份加入时,是2倍补贴。就是说,车费显示15元。我实际会收入30元,并且没有抽成。仅这一点,算下来就比当时滴滴的舒适性专车收入高。然后早晚或高峰,完成3单奖励50,5单100元。通常来讲,完成3单没问题,完成5单要看点运气。再看当时的滴滴,根本对早晚高峰没有任何奖励。前文讲了,我加了这么多平台。主要跑哪个平台,就看两点。一是看车费和奖励等收入,二是看单子好接不。滴滴的补贴一直不算高的,但因为他单子多,好接,所以我在加uber之前是主要跑滴滴的。Uber在成都高速发展期应该是在3-6月份,我4月加入时。感觉就像进了一个新天地。以前滴滴等平台,平峰期很多时候都得等单子,一小时也接不到一单是很正常的。Uber的单子基本上都是连击,送完这个,几分钟紧接着又来新的一个。所以乘客喜欢坐uber,司机也喜欢跑uber。靠砸钱来两边讨好,自然就发展起来了。用过uber的人都会发现,uber没有预约功能。这真是很有智慧,很有经验的人,才会做出这样的设计。作为乘客来说,感觉上有预约功能更方便,更稳当,其实真还不一定!刚开始跑滴滴没啥经验时,我也接了很多预约单。经常遇到的情况是,比如下午3点在有个从市中心出发的预约单,正好我在两点时送客到了市中心。这个时候我就尴尬了,不晓得是该等一个小时,还是再跑一单,万一跑这一单堵车了,时间赶不上怎么办?接多了预约单的师傅,很难免会出现迟到的情况。八、关于拒载问题我就遇到一次严重的情况,接了个预约单,下午7点从电子科大清水河校区出发,去机场。那个位置是相当远哦,在羊犀线的绕城外。我送完一个客是5点半左右,在东门二环。马上往那边赶过去,哪晓得遇到严重堵车。都快7点了,我都没出三环,我一路上是心急火燎啊,毕竟人家是要去机场。无奈我实在没法按时赶上,我只好给乘客打电话协商。最后我赔他100元打车费,他自己取消了订单。后来我几乎就不接预约单了,只接一种预约单,就是早上第一单,在我家附近出发的。那是肯定不会迟到的,也不会空跑。Uber的理念是,只要车足够多,随时随地能很方便的叫到车,那就不需要预约,确实很有远见。很多uber司机会在电话里问乘客要去哪里,得知你的目的地后,他会因为几种原因不想去,就会拒载。原因主要是,第一,他在完成任务期间,他希望能接行程近,能快速完成的订单。第二,你去的目的地,是机场、车站等危险区域,他怕被抓,不敢去。第三,下班跑兼职的想接个顺路回家的,包括跑全职的最后一单收工回家的,也是想接顺路的。九、关于国家对专车的态度我个人觉得本朝对待专车的态度,相比其它国家,还算宽容的。否则滴滴、uber不可能这样发展壮大,真要严打专车的话,每天抓100个车简直轻轻松松的,连续严打几个月,专车市场马上玩完。欧美国家打击uber还更厉害些,就一两周前,uber才宣布停止在法国的运营。很重要的原因是,帝国主义列强,有个强大的组织,叫做工会。工会在很大程度上是要保护即得利益,阻碍生产力发展的。不明白的可以去看《罗辑思维》讲的工会那一期。十、专车的收入应要求,再谈下专车司机的收入。有个有意思的现象。大量的司机喜欢有意无意夸大自己的收入。我就经常遇到乘客或朋友对我说:“听说开uber,一个月随便赚5W哇?听说就下班跑一下,一个月也是一万多哇?”我自己,还有我一个朋友,都是全职开uber的,以我们的经历来说,这是不可能的。哪怕是在uber补贴最多,单子也多的4、5月份。我每天跑10个小时,一个月大概能赚1万左右。我朋友比我跑得多些,他每天跑12个小时,能赚1万3左右。注意,这仅仅是最好的两三个月而已。在开uber之前,我跑一号和滴滴,月入大概七八千吧。开销上,除了油费这个最大头以外。最大的开销其实是违章的罚款和扣分。话费、流量费,保养费,这些都没多少钱。因为有大量的人听说跑uber“一个月赚5W”,都争相来加入,申请成为uber司机。有人是辞了原来月入7000的工作,有人是借钱买了车。我当初加uber时,头天申请,第二天培训,就上线接单了。但仅仅一个月后,要想成为uber司机就有些难了,大量的司机申请了后,十天半个月等不到通知。十一、快速招车的技巧在这里给各位要坐Uber的朋友,分享一个能让司机尽快来接你的小技巧。在自己家里叫Uber时,会有一个错觉,觉得附近的司机,肯定对这附近很熟悉。由于软件GPS定位,特别是在室内,不会太准,所以司机都会在电话里问下,你具体在哪里。我们最怕听到的是“我在兴元华盛(小区名),2期,后门。”亲,你的小区不是天府广场,也不是环球中心。附近的司机也不是住这里的,只是恰好路过而已。要在电话里弄清楚“兴元华盛”这四个字是怎么写的就很困难(否则没法在导航里定位),更别说找到哪儿是2期,哪里是后门。让司机不晕的说法,应该是:“我在荆竹南街32号,旁边有个招商银行。”这样就太好找了,因为定位虽然不准,但一般不会差太多,我就可以看你定位附近,这条路在哪里,然后跟导航到这条路来,顺着路找32号,和招行的招牌。往往银行或超市的招牌都很好找。还有个方法,在Uber叫车界面,地图上会显示一个大头针。那就表示GPS目前定位你的位置,你可以放大地图,看看这个定位是否准确。如果与实际不符有偏差,你可以把大头针移动到你准确的位置,然后再点叫车。在电话里就可以告诉司机,我就在定位的位置,很准确,你放心跟导航来吧。文章节选自天涯成都站长按二维码设别,添加关注本公众号已开通评论功能,欢迎评论
点击展开全文
推送文章都是精选好文,且具有深度,需要静心研读,方能有所领悟。
您的【关注和订阅】是作者不断前行的动力
本站文章来自网友的提交收录,如需删除可发送邮件到 bang@ 或联系QQ ,
(C)2014&&版权所有&&&|&&&
京ICP备号-2&&&&京公网安备34当前位置 & &
& 专车第一案开庭 司机称:该罚嘀嘀专车
专车第一案开庭 司机称:该罚嘀嘀专车
19:32:00&&出处:&&
编辑:快科技 &&)
让小伙伴们也看看:
阅读更多:
好文共享:
文章观点支持
当前平均分:0(0 次打分)
登录驱动之家
没有帐号?
用合作网站帐户直接登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嘀嘀专车司机端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