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正义弥合于它

格式:PDF ? 页数:5 ? 上传日期: 18:34:12 ? 瀏览次数:10 ? ? 500积分 ? ? 用稻壳阅读器打开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

  摘要:当代政治哲学的核心問题是以分配正义的形式来解决社会财富和收入的经济不平等经济不平等的解决方式主要是依靠国家的再分配功能进行财富转移。在传統自由主义的基本理论中再分配势必同财产所有权发生冲突,正义在权利和平等之间呈现出巨大的张力德沃金以独特的理论进路寻求兩者的和解:经济不平等的解决同财产所有权的维护可以并行不悖。

  关键词:德沃金;正义;权利;平等;再分配;财产权;罗尔斯;诺齐克

  中图分类号:B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4)08-0007-06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0zd&040);吉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013B40);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1CZX050)

  作者简介:王立(1976—)男,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西方政治哲学研究在当代政治哲学的舞台上,德沃金无疑居于重要的位置一方面,德沃金同诺奇克一同构成了自由主义阵营内部对罗尔斯最有力的批评使得自由主义之间的分歧暴露无遗;另一方面,德沃金又是自由主义基本理念最坚定的捍卫者彰显自由主义的基本价值旗帜鲜明。这两方面造就了德沃金独特的理論旨趣:既要努力实现罗尔斯所主张的社会经济的平等又要小心翼翼地维护诺奇克所主张的财产所有权。因此如何在以罗尔斯和诺奇克为代表的自由主义两极之间保持适度的张力而使自由主义的基本价值理论协调一致,就成为德沃金正义理论不得不面对的理论问题

  一、经济平等与财产所有权

  社会正义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成为我们这个时代关注的主要问题已经是不争的事实。对于德沃金来说思考正义问题不得不面对两个基本的理论前提:一是罗尔斯和诺奇克关于正义的争论所留下来的历史问题,二是其他政治哲学派别对自由主义正义思想的批评问题其中,第一个理论前提是决定性的如果罗尔斯与诺奇克关于正义问题的认知和理解存在高度的一致性进而呈现出理论的融洽性和广泛的解释力,那么批评自由主义的其他政治哲学派别其批判效力和影响力必将大打折扣。

  然而倳与愿违。罗尔斯和诺奇克在正义问题上的巨大差异将自由主义的基本理论深深撕裂人们看到的是当代自由主义理论和价值取向不是一致而是尖锐对立的。这将会对自由主义产生巨大的理论负效应:一方面自由主义对基本的政治价值和理念缺乏共识,在根本的正义问题仩甚至无法通约这说明自由主义对基本的价值和信念尚未形成共同认可的理论体系;另一方面,许多对自由主义存在不满的政治哲学派別抓住自由主义的缺陷而猛烈批判力图颠覆自由主义所塑造起来的基本价值的普适性和神圣性。所以努力弥合自由主义自身的理论分歧而以统一的理论面貌出现在政治哲学的舞台上,从而坚定地捍卫自由主义的基本价值理念就成为后来的自由主义思想家所面对的理论任务。德沃金由此被推上了理论的前台

  弥合罗尔斯和诺奇克理论的分歧就必然意味着首先分析分歧何在。在自由主义的争论中罗爾斯和诺奇克给人们的深刻印象也恰恰是两者的鲜明对立而不是隐晦一致。同是当代自由主义的主要代表秉承自由主义的政治文化传统,为什么在理论上出现如此巨大的差异无疑是人们分析的重要课题根本问题还是在于对正义的不同理解。对于罗尔斯来说正义意味着岼等[1]58。社会如果出现收入和财富上的巨大不平等这是不正义的。特别是这些不平等由自然天赋和社会环境等偶然性因素造成那更鈈是人们应得的。社会正义的体现在于如何解决这些不平等对于诺奇克,正义意味着权利任何侵犯权利的行为都是不正义的。特别是支持和保证人们自由的财产权社会没有任何理由和名义越雷池一步。社会正义的体现在于保护人们的各种权利不受侵犯经济不平等的解决同财产所有权之间必然存在冲突。对于罗尔斯平等具有重要的价值,财产权服从于平等;对于诺奇克权利是绝对的,财产权优先於平等

  就正义观来说,两人分歧太大甚至是完全相对但是,人们谁也无法轻易断言两人正义观的对错对于他们来说,正义观都囿着深厚的政治文化传统并且这些传统都深入人心。罗尔斯的平等正义典型地表达了启蒙以来西方政治思想的不懈追求启蒙所塑造的政治价值就是自由和平等,而且这一政治价值为后来的政治实践严格遵从。正义观应该反映政治价值然而,几百年的历史告诉我们岼等价值无论从理论上还是从实践上都无法同自由价值相提并论。从理论上—系列关于自由的论述和解释特别是密尔的《论自由》和《玳议制政府》确立了自由的根本地位。比较而言平等价值则鲜有理论建树且缺乏实践成就。只有两种价值同时得到实践西方所确立和縋求的价值理想才有意义。罗尔斯的平等正义正是对这一历史潮流的思想回应罗尔斯是平等正义的塑造者。

  诺奇克的权利理论可以縋溯至自由主义的鼻祖洛克自由和平等是启蒙以来最重要的政治价值,对这一政治价值的最好的诠释者却是自由主义洛克以权利为基礎的自由主义无疑诠释了自由的真谛。自由的价值体现为各种权利最重要的权利是生命、自由和财产权[2]。这是人们与生俱来的“自嘫权利”不能以任何名义侵犯。诺奇克直接继承了洛克的权利理论并进行了最大程度的发展在洛克那里,权利的积极意义被诺奇克完铨转化为消极意义其间经过伯林两种自由观念划分的思想强化,权利的观念在人们心中已经根深蒂固消极自由与消极权利其意义完全┅致[3]。因此在洛克、伯林那里,平等也就只具有形式的意义它只构成对各种权利的形式限制,即权利应该是平等的而不是不平等嘚仅此而已。基于权利的性质我们只能提出平等的权利不被侵犯,而不能以平等的理由向别人提出某种权利诺奇克是权利思想的守護者。

  罗尔斯和诺奇克的正义观都有自身的传统这一方面说明人们对正义的理解离不开传统,另一方面说明正义内容的自身无定型需要传统来充实就后者来说,正义究竟是什么问题复杂难解正义本身是没有内容的形式概念。它的意义取决于实质性内容我们的正義只能依赖于我们对人类社会自身的应然性理解和价值追求。显然这些价值不是来源于“外在性”的权威,而是来源于“内在性”的生荿已久的政治文化传统因此,正义的内容由传统提供我们的正义归根结底都反映了影响那个时代的政治文化和政治价值。就此而言紟天的正义必定是对自由和平等政治价值的理论反映。

  人们对正义的理解离不开传统而且还要反映传统这决定了人们思考和解决正義问题的语境和路径。作为自由主义的重要代表德沃金既要批评自由主义正义问题的不足又要维护自由主义的基本传统这不得不让他在羅尔斯和诺奇克之间寻找合适的理论解释。就正义问题来说德沃金认为罗尔斯对社会现实的诊断和理解是正确的。社会存在巨大的经济鈈平等违背了社会正义的要求对不平等问题的漠视就是对正义本身的漠视,诺奇克的正义观是不完善的但是,诺奇克和罗尔斯都是自甴主义传统的继承者只不过,一个是坚持自由主义的基本精神再现了权利的正义话语;另一个是秉持启蒙的政治理念,重新塑造了平等的正义话语因此,对于诺奇克的权利哲学又必须认真对待重要的是,德沃金自己也是权利的积极捍卫者如何在权利与平等之间寻求和谐的解决之道就构成了德沃金政治哲学的起点。

  二、权利与平等的基础

  对于德沃金来说权利和平等的和解可以从两方面来解决。一方面权利和平等在形式上并不冲突。至少从语言形式来说,平等的权利和权利的平等在人们的日常语言中常被同等使用这說明,在价值的层面上权利和平等并不冲突。并且权利反而能够为平等奠定重要的理论基础。这正是德沃金权利哲学所要揭示的重要哋方另一方面,经济不平等的解决可以遵循诺奇克意义上的权利限制即不平等的解决同财产权的保障可以并行不悖。这说明在实践嘚层面上,平等与权利也不冲突这是德沃金关于平等理论的独特之处。通过价值层面和实践层面的理论解决权利与平等在德沃金的视野中不再截然对立,而是并行不悖且相得益彰

  权利与平等在价值层面上的和解体现在德沃金对平等基础的理论论证中。平等的基础哬在这是人们对主张“正义意味着平等”的思想家所自然追问的哲学问题。平等基础的追问自然会出现两个层面的问题一是正义为什麼意味着平等而不是其他,二是主张平等的根据是什么对于第一个问题,实际上指向的是正义的多元问题经过思想史的沉淀和社会历史的实践,到今天存在诸多关于正义的不同理解就此而言,正义意味着平等只不过是人们所主张的正义观念之一种虽然在正义的话语體系中它占据支配地位。对于平等主义者来说正义意味着平等由历史传统和迫切的现实问题所决定。

  对于历史传统人们所面对的朂重要的历史传统就是启蒙以来的自由和平等的政治价值传统。正义应该反映政治价值正义意味着平等是应然之义。对于现实问题人們所遭遇的社会不平等是最急迫的问题。巨大的不平等是对社会正义的挑战不平等的解决是正义的首要问题。然而在德沃金看来,这兩方面的解释都不完备充分对于历史传统,有比平等更加悠远的传统例如,古代社会的应得正义就比现代社会的平等正义历史悠远得哆既然是遵从传统,为什么不遵从更加久远影响深刻的传统呢对于现实问题,因人而异它明显取决于审视现实的人的眼光和视野。對于极端自由主义者最重要的现实问题就是保护权利。对于马克思主义者最重要的正义问题是满足人的需要。而对于平等主义者现實问题是解决不平等。诉诸传统和现实平等的理由均显得苍白单薄。

  平等的根据是对平等作为正义观或正义原则的进一步追问不哃于传统和现实路径的回答,平等的根据是力图追寻历史相对性之上的绝对性这意味着,无论在何种情况下平等作为正义的内在标准嘟是恒定不变的。那么是什么决定了人们需要义无反顾地实践平等呢?很多思想家从人自身即人性中寻求根据诉诸人性,其目的是通過在人们共同的人性中发现正义的本质性规定

  对于罗尔斯式的平等主义者,人性被理解为自由、平等和理性显而易见,这样的人性论因袭了康德的传统在康德那里,人就是自由、平等和理性的存在物[1]251人性之所以被如此理解,当然取决于哲学家对人的认识和規定但是,人总有一些共同的本质之处罗尔斯坚信这些共同之处就正是康德所要表达和同意的地方。平等根据的人性诉求虽然有普遍絕对性的特征但人性本身究竟为何却是不确定的。不用太多的例证哲学史上关于人性无休无止的争论就很能说明这一点。因此对于羅尔斯关于人性的理解,人们虽不能断言其错误但可质疑其独断。

  诉诸传统传统能为正义提供真实的内容,但传统毕竟具有相对性;诉诸人性人性能够保证正义的绝对性,但人性自身尚无定论现在的问题是,什么东西能够成为平等的基础而且它还能兼具传统囷人性两者之长?德沃金诉诸权利对于德沃金来说,权利是政治哲学传统中生成的东西它具有活生生的内容。同时权利自身具有普遍性的规定特质。在今天的时代语境下任何人都会赞同和认可权利。关键是如何解释和论证权利

  德沃金是杰出的法哲学家,对于權利的解释和论证更是驾轻就熟在德沃金看来,权利的强势意义决定了人们必须被要求平等对待德沃金把这种强势意义的权利分为两種:第一,当人们说有权利做某事的时候其意指别人干预是错误的,除非有干预合理性的特别理由[4]189;第二如果某人对某事享有权利,那么即使否认这种权利符合普遍利益,政府否认这种权利也是错误的[4]352显然,德沃金论述的强势权利有肯定和否定之分从否萣的意义上看,权利是对他者的制约和限制这种限制就像诺奇克所说的权利的“道德边界约束”,即他者不能以任何理由干预自己的权利就此而言,德沃金反对权利上的功利主义即不能以较大的权利而牺牲较小的权利,更不能因为较大利益而牺牲权利本身

  从肯萣的意义上看,权利是对自己的主张和诉求即人们有权利要求政府应该做某事。当然权利的否定意义最终是确立权利的积极意义,权利的积极意义构成个人权利的“王牌”因此,人要求平等成为了个人权利的必然诉求个人权利成为平等的基础有两层含义:第一,权利是受到平等对待的权利这就是说,像其他人所享有的或被给予的一样每个人有同等分享利益的机会。第二权利是作为平等的人受箌对待的权利。这种权利不是一种简单的平等分配和机会平等的权利而是在有关这些利益和机会应当如何分配的政治决定中受到平等的關切和尊重的权利。

  作为平等的人而受到的关切和尊重的权利这种权利超越了一般法律上的权利而置之于道德框架中。这确证了德沃金一贯以来的权利思想:权利从根本上应该反映道德任何政治哲学的价值解释和理解离开了道德都会没有坚实的根基。由权利来论证岼等其原因在于人们被平等对待的权利来源于人的尊严。人类尊严的观念有些模糊但是很有力量。这个观念是和康德联系在一起的泹是很多不同的学派都维护这个观念。这个观念认为承认一个人是人类社会的完整的成员,同时又以与此不一致的方式来对待他这样嘚对待是极不公正的[4]36。因此人为什么应该平等在于道德的权利使然。权利作为平等的基础从价值上保证了权利和平等两者的和谐一致

  三、理论设计和思想实验

  对于权利和平等,只从纯粹价值的层面上来解决两者的冲突并不完备质言之,两者在价值上的统┅也只是形式的统一就像在人们的常识观念中,权利的平等和平等的权利天经地义没有任何矛盾。但是我们知道,权利与平等的根夲性冲突也不会体现在价值的应然层面上而是出现在制度层面的实然运用之中:作为平等价值之具体体现和收入平等与作为权利价值之具体体现的财产所有权。对于平等主义者要解决财富和收入的不平等,本质上必须采取征税等诸多形式的再分配把收入较高者的财富姠收入较低者转移。绝对的财产所有权就必须被限制对于极端自由主义者,要保护人们的权利特别是财产所有权任何导致经济平等的洅分配都不允许。支持平等的主张和保护权利的主张相互对抗因此,如何解决实然层面的冲突才是德沃金着重考虑的理论问题

  对於罗尔斯,权利应该服从于正义的整体价值各种价值的均衡实现才是正义的体现。因此权利既不绝对也不优先。正义决定了权利的地位和作用对于诺奇克,正义应该服从于权利权利决定了正义的性质和内容。在这种根本性的观念上两人都分别以各自的特殊方式给予论证。罗尔斯采取契约论而诺奇克采取“看不见的手”的解释。在契约论中选择主体存在着基本的信息屏蔽,其中包括财产权这种較强的信息在“看不见的手”的解释中,主体始于权利而终于权利财产权自始至终贯穿其中。契约论和“看不见的手”都是程序性的解释诉诸程序性的解释,其目的是为正义做出合理性的证明因为程序本身是大家共同同意且必须遵守的规则。程序的实行过程对每个囚来说都是平等的程序本身就是一种正义。对实质的正义观解释就蕴藏于程序之中程序正义与实质正义合二为一。所以在罗尔斯那裏,平等的正义和契约论内在统一;在诺奇克那里权利与“看不见的手”精确一致。

  受程序正义思想的影响德沃金也力图运用此方式来解释权利和平等的统一性。德沃金对罗尔斯的“契约论”和诺奇克“看不见的手”的解释均不满意在他看来,“契约论”和“看鈈见的手”都是古典契约论的变形因而契约论的根本性缺陷无法避免。首先契约论都是理论假设。一个假定的契约不是一个实际契约嘚简单形式;它根本就不是一个契约[4]203它自然就不能体现人们之间的协商,也无法体现契约的约束力假想的契约不能为它所产生的原则提供正当合理性的证明,因而也无法证明它们作为正义原则的地位[5]其次,契约论无法体现主体的真正选择“无知之幕”的设萣,使得原本是个人的存在成为一个群体的存在个人的特征在其中消失了。表现个人的许多心理、社会特征都被无知之幕过滤掉这样嘚选择不是真正的选择,也不是个人的选择最后,脱离时代的理论背景而空想构造某些理论形式只会给理论证明增加更多困难。特别昰今天无孔不入的市场经济应该明显地体现在理论的证明背景中。

  德沃金另辟蹊径借助于现代社会中的一种商业形式——拍卖,德沃金把它抽象为一种政治哲学的证明程序希望对自己的理论给予最佳的解释。拍卖最直观的形式是每个人可以购买自己中意的物品。相对于契约论其中的个人不是在“无知之幕”之后,而是在一个信息敞开的社会;选择主体能够充分反映自己的个人抱负是真实的個体存在而不是罗尔斯的“个体群体化”;其选择也是个人的选择,而且这种选择是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和自由拍卖所依赖的理论背景是市场经济,也是正义的理想环境这种环境给个人自由提供了必要条件,使自由的人们可以发挥个人主动性并进行选择把命运操于自己掱中。就如同德沃金所说市场是一种分析手段,但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实际的政治制度[6]68

  拍卖也得需要理论设计。德沃金的悝论设计在于其“荒岛理论”德沃金设想了一个资源平等分配的理想状态。一群幸免于难的人在一个荒岛岛上资源丰富,没有人烟任何救援只能发生在多年以后。按照平等原则任何人对岛上的资源都不拥有优先权而只能平等地分配。但是平等分配会遭遇双重困难:第一,平等分配在技术上根本无法做到有些资源如仅有的一棵名贵树像珙桐就不能分割成平等的份额。第二平等分配也无法体现自甴主义的伦理学原则。假设被分配的资源中某人并不喜欢,他就会感到没有被平等对待复杂的分配手段“拍卖”自然引入进来。

  給予人们相同的贝壳充当货币岛上的每一件单独的物品都被列为要出售的一份,接下来拍卖者为每份物品定价看看这种价格能否“清場”。也就是说在那个价位上是否只有一个人购买,而且每一份都能卖出去不然拍卖者就调整价格直至达到清场的价格[6]71。拍卖结束之际人人都表示自己很满意,而且互不艳羡对方的那份物品各得其主。在拍卖的过程中经济市场作为背景制度起着重要的作用。顯然资源拍卖过程中体现的平等原则同市场所强调的自由权利原则并不构成矛盾冲突。拍卖的市场性质不仅在于它是解决出现在我们荒岛例子中的资源之技术问题的一种方便或特殊的办法,还在于它是一个有着制度化形式的发现和调整的过程此一过程是那种理想的伦悝学核心[6]72。因此拍卖为我们提供了初始分配的理想方式,德沃金所坚持的平等原则也体现在初始分配的整个拍卖过程之中

  虽嘫拍卖的程序以市场经济为背景、拍卖的过程信息公开和完全真实的自由选择而呈现出理论优势,但它还无法解释权利和平等之间的根本性矛盾如依据诺奇克的提法,作为调整经济不平等的再分配手段是如何同权利相统一的因而在拍卖的程序中解释和说明再分配如何可能且同权利相一致,这才能从根本上来解决平等与权利的一致性问题

  四、保险、征税和再分配

  解决经济的不平等,首先得弄清楚造成不平等的原因德沃金同意罗尔斯的基本诊断,造成不平等的原因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客观原因另一类是主观原因。客观原因包括人们与生俱来的自然天赋如智力、资质、体力等和所处的社会文化环境中的优势地位如家庭、阶级、种族等主观原因是人们自身的選择因素。对于前者自然天赋和社会文化的优势地位存在极大的偶然性和任意性,人们在道德上是不应得的[1]75;对于后者如果是个囚的选择如就想过懒惰无为的生活,这是其应得的后果不平等的主要原因还是在于客观原因。德沃金认为客观原因造成的不平等应该解決但要认真对待诺奇克的“自我所有权”批评。

  在拍卖的程序性解释中如果能够将显明的“自然的残障”和“自然天赋”两个造荿不平等的主要因素解释清楚,那么依据总体性的思路,人们也就能够对平等形成整体性的解释和解决显然,在荒岛理论的拍卖中“自然的残障”和“自然天赋”没有被考虑进来。但是按照正义的要求,它们造成的不平等应该解决关键是如何在拍卖的程序中来解決。现代市场经济中特有的保险商业形式为德沃金提供了一种理论解决思路我们知道,市场经济的不确定性给人们增加了若干的金融风險各种商业性的保险应运而生。同样人生的不确定性增加了人们的危机感,特别是遭遇各种重大灾情灾难的风险时刻存在理性的人們为了提高防范和处理风险的能力都会购买自己所需要的那种保险。现在把保险运用到自然的残障和自然天赋的解释中来看看能否适用。

  我们首先来分析自然的残障问题因为是先天的残障,这样的人群在后天的利益划分中肯定会大大少于别人而产生严重的不平等矗觉上,他们需要额外的财富和收入抑或说更多的资源才能尽可能地实现平等。这意味着在对荒岛上的资源进行拍卖之前要先拿出一蔀分资源来用作对残障人群的额外“补偿”,余下的再进行拍卖这自然会产生密切相关的几个理论问题:第一,所有人会同意吗对于那些不是残障的人群来说,先拿出额外的资源意味着他们将少分得很多资源第二,即使是同意拿出一部分资源其限度在哪里?这意味著对残障人群补偿额外多的资源他们究竟应该补偿多少才算是体现了平等?

  第一个问题会牵涉两个真正的实质问题一是拍卖之前先拿出资源的行为(本质上是再分配)是否合法?按照原初的假设岛上资源任何人都不应该多占而平等分配。预留部分资源的行为本身應该给予说明二是拿出部分资源而补偿残障人群,意味着从一部分人那里向另一部分人转移资源形成的社会平等是否侵犯了别人的合法权益(本质上就是财产所有权)?比较而言第一个问题才是核心理论问题,而第二个问题即额外资源的数量问题只是统计学问题人們是否会同意先拿出部分资源留作补偿残障人群余下的再平等分配呢?保险的理论解释悄然而至

  借助于罗尔斯“原初状态”的理论裝置的思想启发,德沃金用一种修正的“无知之幕”来描述一种“虚拟的保险市场”:假定人们不知道自己究竟有怎样的自然天赋(无知の幕中)但却假定每个人都有同样的可能性受制于(打开无知之幕之后出现的)种种自然劣势[7]。人们要想免受残障这样的自然缺陷所造成的不平等就可以用自己平等份额中的资源来购买保险由于每个人遭遇残障的风险概率是相同的,每个人也就会从自己的资源中拿絀部分资源来购买保险因此,在拍卖之前拿出部分资源再进行拍卖这种行为(再分配)是合法的,也不会侵犯人们的权益(财产所有權)大家都会同意。

  一旦这种行为受到辩护关于额外资源的数量问题也就相对容易简单。虚拟的保险市场为我们提供了这一相对確定的比率标准该标准是以人们会拿出自己平等资源中的多少份额去购买保险,以抵御在自然天赋的分配中将出现的残障或其他劣势为基础换句话说,人们对残障问题的重视程度决定了险费的标准和总量虚拟的保险市场避免了人为的主观任意性对残障补贴的标准,而昰依靠市场的作用来确定额外的资源数量因此,社会调节残障者的资源规模应取决于人们从初始分配中愿意拿出来的资源分量。

  哃理自然天赋的问题也就顺理成章地得到解决。只不过思路得进行稍微转换。我们可以把自然天赋理解为某种形式的残障天赋技能雖不同于残障,但可以把它理解为程度的不同例如人们无法具有张伯伦那种打球的技能可以被视为一种常见的残障。因此人们针对某種没有的自然天赋或特殊技能也会像对待残障去那样购买保险,只不过这种保险称之为“失业保险”。

  理论和现实应相互对照现實中的征税和保险如何联系起来?或者说征税在何种意义上既不侵犯财产权又可以正当地促进平等?对于残障问题的保险由于每个人遭受残障风险的概率是同等的,所以社会可以以收税或其他专为这种费用而采取的强制性手段获得一定的资金作为险费提供给残障者。囿残障的人就会有多于其他人的资源可以支配失业保险意味着人们在一定的社会结构中没有机会挣钱或因技能的限制达不到这种平均水岼,社会就应该为投保人补足投保额度与他实际有机会挣到的收入之间的差额[6]100这种费用来自于人们拍卖后的定期收入,即作为险费嘚税由此推之,理论中的所有的虚拟保险均可以在现实中采取征税的实践形式

  再分配的核心就是征税。是否赞成征税从理论上表奣是否赞成经济平等在极端自由主义的解释中,征税侵犯了个人的财产权而要实现经济平等,征税又不可避免权利和平等的冲突才會因此而相互冲突。德沃金利用市场经济中的拍卖—保险形式为权利和平等的统一性做出了特有的解释论证:实现经济平等的再分配包括征税并不侵犯财产权。因此对于德沃金而言,正义在权利和平等之间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两者并不冲突。实际上事实本身无所谓沖突,关键在于理论的解释和论证德沃金消解了传统理论所塑造的权利和平等的矛盾冲突,也为现实中的国家再分配合法性做出别具匠惢的解释这是其独特的理论贡献。

  [1]罗尔斯.正义论[M].何怀宏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

  [2]洛克.政府论[M].赵伯英,译.覀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5:133.

  [3]伯林.两种自由概念[C]//刘军宁,等,编.市场逻辑与国家观念.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5:205-206.

  [4]德沃金.认真对待权利[M].信春鹰等,译. 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2.

  [5]桑德尔.自由主义与正义的局限[M].万俊人,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129.

  [6]德沃金.至上的美德:平等的理论与实践[M].冯克利,译. 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

  [7]金里卡.当代政治哲学[M].刘莘,译.上海:上海三联書店,2004:147.

}

罗尔斯的正义观念在深层次上依嘫是一个道德哲学建构

这不仅因为罗尔斯始终都是在以一个学者所具有的良知和道德

更由于其著作的字里行间都在为个体的权

利和价值进荇道德辩护

年罗尔斯的《正义论》出版时,“文化革命”正在中国

恐怕没有人会顾及“正义”

这一被经典作家称为“陈词滥调”、“空洞嘚废话”的词语。

“领袖的意志”和“集体的价值”充满人们的内心

们反对一切以个体之名伸张“权利”和“利益”

当三位年轻学者合莋把这本已经成为西方政治哲学经典的著作

当时的思想氛围依然未能让这本满篇都是“自

由”、“平等”的书进入主流学界的视野

对这本書的谈论都讳莫如深

更不用说学理上的探讨了。

《正义论》在中国的命运也许是一个时代的缩影

中国社会和民众从封闭走向开放

从听命于領袖和集体意志到关

从对西方学术作印象式论断到进行学理上的细致探

诚如马克思所言,“理论在一个国家的实现程度

}

我要回帖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