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南北环线游的dongxinanbei

独家评论:为什么花钱无数的新疆男篮总是输?|2016CBA半决赛|新疆VS四川_凤凰体育
凤凰体育特约评论员洪申 3月2日的乌鲁木齐,正值降温,晚上10点45分,有了些刺骨的寒冷,但就在冷风中,红山体育馆的门口,仍然有为数不少的球迷痴痴等待。&新疆队,加油!&,但这样的声音听起来有些刺耳,也有些无力,就在30分钟前,新疆男篮104比115主场输给四川,半决赛惨遭横扫。 没有球员出来与球迷道别,当终场的哨声吹响,新疆队的球员迫不及待地回到了更衣室,好像他们已经等不及回家了。 他们本不应该不如此,高薪挖来主教练李秋平、去年北京总冠军功臣李根,2014年得到的中国男篮后卫刘炜、未来之星周琦,以及更早之前苏伟,加上超级外援布拉切&&四个月前,新疆队还被认为是CBA总冠军最大热门,现在,这支本赛季投入超过6000万的土豪队,以最耻辱的方式在家乡父老面前与总决赛说再见。 李根的微博认证,还是&北京首钢男篮队员&。 2015年10月到现在,他一共只发了7条微博,两条是为了澄清自己离开北京首钢的真相;一条是为昔日队友、因伤赛季报销的北京内线朱彦西鼓劲;其他四条,全与赞助商有关。5个月来,他没有在微博上谈及一次与新疆队有关的内容。 去年夏天,他以自由球员的身份,他与新疆队签下一份年薪650万的合同,是新疆本土球员西热力江的三倍,可兰白克的6倍。从那一刻开始,与北京队的恩怨,贯穿了整个赛季。从联赛首战的领冠军戒指风波,到季后赛首轮&弑旧主&,他始终是一个话题人物。 有些蹊跷的是,这好像只是他与北京队的战争,5个月来,他没有从新疆队那儿得到任何支持。 有些媒体因为他的签约,将他称为中国男篮职业化的代表,但事实上,他的&职业&更像是被迫而不是主动的。赛季首战客场挑战北京,一位新疆本土球员赛前搂住他的脖子,&如果我和北京队打起来,你会不会帮我?& 一次训练后的康复,他再一次遭到这位新疆本土球员的挑战,队医正在给他做腿部按摩,那位球员毫不客气地要队医先给他按摩,双方险些发生冲突。从那之后,他与那位本土球员再也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交流,甚至碰面都不打招呼。 一位前去红山体育馆采访的记者说,&李根就爱讲些片汤话,和在北京队时完全不同&。 他小心翼翼将自己与其他人隔离开了,也就失去了神奇,场均14.2分、2.8个篮板,与上个赛季在北京队时的17.0份、3.3个篮板,差了一个档次。 官方年龄25岁的西热力江,去年夏天一度想过退役。 他代言了一家干果店,偶尔会觉得这比打球更有意思。这位在场上作风硬朗,脾气暴躁,甚至引起外界非议的球员,对自己在新疆队的未来其实有些迷茫。他曾经认为自己是这支球队的灵魂,迄今为止,他也是惟一从2008-09赛季就呆在新疆队的本土球员,但他的薪金,只有200万。 在&职业化联赛&,薪金即便不与地位挂钩,至少也能保证在更衣室的话语权。经常采访新疆男篮的记者都会说,西热力江有时候就像是球队的发言人,别人不敢说的话,他敢说;别人怕教练或者队友说三道四,他不怕。 就在半决赛0比2落后四川,球队正值风雨飘零之际,所有人面对媒体都紧闭牙关,西热力江发了一条微博,&这就是团队的老大ta挖出一条道,让团队走的更顺畅,却不会告诉你这路开垦的过程ta多累,多辛苦所以请尊重你的老大& 这点出了新疆队实际上出了问题,更衣室有了矛盾。 大大咧咧的西热力江或许并没有想到这一点,作为球队的掌握话语权的本土球员,他本应该团结这些年来逐渐被球队挖来的狠角色,但他似乎并不热衷于扮演桥梁的角色。在他的眼中,只有&你跟我干&或者&你不跟我干&。 谈不上激化矛盾,但在矛盾真的发生时,西热力江无法阻止,他只能发一条微博,宣泄自己的不满。 3月2日,西热力江11投2中,其中三分球7投0中,只拿到4分、4个篮板、3个助攻,以及4次犯规。晚上11点30分,他又发了一条微博,附上三张图片,其中一张就是臭名昭著的&打伞&。 他将之称为&从未放弃&。 《新疆都市晨报》用羡慕的口气提到了四川队的张春军,将他称为&绿叶&。 他们同样也点出了新疆队的绿叶,苏伟、俞长栋,而没有提到可兰白克。你很难确定可兰白克在这支球队的地位,作为新疆队为数不多的本土球星,可兰白克一度被视为新疆未来的核心,2014-15赛季,他的数据也证明了这一点,场均能拿到13.6分、3.5个篮板。 但在2015-16赛季,一切都改变了。 投资巨大的新疆队,压根儿就没想过培养一位自己的球星,事实上,在夺冠的压力下,即便教练组与管理层有意为之,也会受到老板的谴责。他的上场时间大幅度缩水,场均得分跌到5.8分,而在2011-12赛季,他被租借到山西的那个赛季,他都能拿到6.1分。 他身边的朋友一直在说,&可兰真的不甘心&。 去年5月,可兰白克还对未来充满信心,他在2014-15赛季的三分球命中率达到41%,&我觉得我跟勇士队那个(克莱)汤普森挺像的&。当时他还幻想着主教练崔万军留下来,讲了很多教练的好话,&他给我设定了很多战术&。 但很快他就失望了,俱乐部给他的薪金,也证明了他们的态度,可兰白克是主力球员中年薪最少的,只有100万。 这个赛季,可兰白克越来越沉默了,他的一位朋友甚至有些担心,&可兰跟其他人都处不到一块儿&。 被横扫的那个晚上,可兰白克在微博上与球迷发生争执,否认自己比赛前一天的晚上去酒吧酗酒,但很快,他删掉了那句评论,又一次地沉默了。 周琦孤单地走回更衣室,他和队友们隔得有点远,远远地看,他的身材显得更加消瘦,甚至让人担心会被风吹倒。 李秋平在赛后的新闻发布会上,单独提到了两个球员的名字。 一个是外援布拉切,李秋平实实在在地点出了他与布拉切的矛盾,&新赛季还是要通过训练,把我的战术思想贯彻进去,新疆队要打团队球,不能过分依赖外援&;另一个是周琦,&周琦打成这样,可能是大家对他的期望太高,他还年轻,这是他第一次打季后赛,很多东西都需要时间去积累,这种时候让他站出来也不现实,还需要给他很多很多的时间&。 李秋平认为周琦需要时间,但周琦恰恰缺少时间,2015-16赛季的最后一场球,周琦只拿到5分、5个篮板,以他整个赛季,尤其是季后赛的表现,要想以首轮秀的身份进入NBA,除非在2016年夏天一直呆在美国训练,但因为新疆队的惨败,一切都变成了未知数。 事实上,对新疆队极为熟悉的媒体,担心的并不是周琦的数据,而是他的处事。 在新疆队,周琦独来独往,一位知情人士说:&他没有任何朋友,好像也不在乎这些,难以相处。&赛季初,布拉切还想将他揽入自己的羽翼,但周琦并没有接过老大哥递出来的橄榄枝。 2014年,周琦以5年1200万的薪金加盟新疆,在青年队呆了一个赛季,他在2015-16赛季迎来了自己的CBA处子秀。李秋平试图以&新人需要时间&为他解惑,并且拿他曾经的弟子姚明举例,但问题在于,姚明在他的处子赛季,甚至到2000年,都没有想过自己何时加盟NBA,而周琦,从2014年开始就认真考虑有关NBA选秀的事儿了。 &他试图保护自己,不知道该如何与别人打交道,干脆就谁也不理,&知情人士说。 在任何一支球队,谁也不理的球员会被孤立,但在新疆队,这更像是常态。每个人都只管自己那一摊,都先学会保护自己,忙着甩掉黑锅,包括李秋平在内,没有任何人在接受采访或者网络上坦白承认自己做得不够好,没有任何人因为输球愿意承担责任。 新疆男篮本应该成为职业化的排头兵,他们拥有一切职业球队梦寐以求的条件&&老板舍得投入重金,外援能力出众,且总能挖到实力不俗的内援,但在伪职业化的CBA,这反而成了他们的原罪。投入重金的老板,总是试图操控球队;能力出众的外援不断挑衅主帅;而巨资挖来的国内球员,彻底破坏薪金体系,让本地球员失去荣誉与忠诚。 我们必须承认的是,在球员流动并不通畅的CBA,乡情与金钱的刺激同样重要,七拼八凑的新疆男篮,最终也只是一个雇佣兵军团,任何人都找不到归属感和方向,只能沉默,只能孤立。(凤凰体育特约稿件 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凤凰体育微信
凤凰体育微博
相反,命运反而在葡萄牙队最缺乏球星的时代,给了他们最想要的结果——团结和努力。
开场阶段C罗在担架上哭成了泪人,但100分钟后,他在领奖台上留下了幸福的泪水——眼泪贯穿了这场决赛。
在勒夫看来,星座和人体都包含着宇宙深处最大的秘密。
鲁能现在打联赛的成本太大,它既要应对那些联赛对手,还要应对自己的家丁。
所有人都喜欢童话,但童话影射的终究还是现实。拉尔斯·拉格贝克,就是那个将让童话变成现实,或者说,让现实成就童话的筑梦师。视频:奇怪的新疆UFO事件
奇怪的新疆UFO事件。
你或许喜欢
我来说两句()
想先评论需要先过去的新疆去哪儿了?
  50年,新疆何以从温情到戾气?
  这是一群离开家几年甚至几十年的人,他们中有60后,70后,也有年轻一代的80后,90后,虽然年龄不同,所处的时代也不同,但是在他们眼中,新疆都是最好的地方。
  新疆支边者的记忆:整个新疆是平安无事的
新疆支边者,资料图。
  金泰(音译),1988年离开新疆,距今已有26年,是六十年代众多新疆支边者中的一员,1970年被分配到新疆工作,他回忆道,初到乌鲁木齐时,感觉到了异国他乡,大街上喇叭广播的是听不懂的维语,满眼都是穿着五颜六色戴着头巾的少数民族妇女,还有处处的瓜果飘香。他跟同行的几个同学都十分亢奋,在乌鲁木齐呆了三天时间,天天在街上,把乌鲁木齐的大街小巷逛了个遍,少数民族同胞都十分友好,没有碰到令人不快的事情。
  当年的支边大学生要到部队农场劳动锻炼二年,他被分配到陆八师步兵二十二团在乌苏县一个叫古尔图的农场。由于新疆粗放型的种地方法和内地完全不一样,新疆小麦由播种机播种下去,主要管理是浇水。在那里地不像内地,平平整整的,而是高低不平的,所以浇水很困难,水总是往低的地方流,放了半天水,浇不了什么地。而且,当地使用的一种叫坎土曼的工具,初来乍到的他们根本不会用。对于当地人来说却是轻车熟路,水在他们的坎土曼下非常听话,指到那里水就流到那里。
  为了能尽快适应,他们跟当地人达成协议,由当地派二位维吾尔族农民来做浇水顾问,二位会插秧的支边大学生去当他们的插秧顾问。金泰回忆,当时他和另外一位来自镇江的同学被派往当地生产队做顾问。那个生产队全部都是维吾尔族。早上一早出去劳动,中午就在田头吃饭,吃完中午饭稍微休息就开始政治学习。社员们都发言,批判一个 “东突”分子分裂祖国的言行。
  一直到秋收结束,金泰和他的同学们在生产队呆了七八个月,这期间,蔬菜自己种,荤菜得自己买。星期天他们就下乡买鸡蛋和鸡,改善伙食。维吾尔农民养鸡但是不怎么吃鸡和鸡蛋。于是他们就学了一句维吾尔语:“土红巴妈约克?(有鸡蛋卖吗?)。他们甚至到过很远很远汉族人从没有到过的偏僻居民点,从来没有出过什么事。“如果是现在,我想我们根本不敢到那么偏僻的地方。"金泰说道。
  1972年金泰被分配到新疆地震部门工作,一起分配来的还有新疆大学和新疆工学院毕业的不少维吾尔族学生。虽然素不相识,但因为没有了语言障碍(他们都会说汉语),大家相处得都非常融洽。
  地震工作需要常常跑野外,由于新疆地域辽阔交通又不方便,金泰和他的同事们通常跑几百公里都看不到人,一旦看到牧民的帐篷或农舍,他们就迫不及待的停下车钻进去。然后用半不拉子的维吾尔族语问候,这时少数民族的家庭主妇就会端上奶茶和馕,招待他们。
  多少年跑野外都这样,金泰几乎跑遍了新疆南北,他表示从来没有遇到过少数民族同胞伤害。在乌鲁木齐上街,虽然和陌生的少数民族同胞少打交道,但是也从来没有遇到过麻烦,即便到少数民族聚居的二道桥以及南梁一带。和单位的少数民族同事相处也恨融洽,二个民族过年都放假,互相拜年。整个新疆是平安无事的。
  70后的记忆:有温度的地方慢慢没了
新疆早市,资料图。
  小汀,70后,1999年离开新疆,故乡的记忆是家乡的戈壁、沙漠、红柳和天山牧场,他与它们遥相对接、共游神往。
  5月22日,他的家乡乌鲁木齐遭遇了痛苦,在他的记忆中,出事的地点是一条夏日绿树成荫、闹中取静的小巷,因为在乌鲁木齐西公园旁、在老文化宫旁,这条小巷多了一份宁静和涵蕴。印象中早市伴随着成长的记忆,那里有蔚为壮观的蔬菜瓜果,喜欢它是因为那儿的蔬菜瓜果是成堆成堆小山一般贩卖的,红的西红柿、绿的螺丝椒、青的恰马姑、黄的黄萝卜,紫的皮牙子,黑的黑美人,白的小白杏,冬瓜南瓜西瓜哈密瓜,一车一堆一地一片、色彩斑斓。吆喝声、还价声,提兜口袋布袋麻袋,好不痛快淋漓!
  小汀说他喜欢这种直爽、洒脱、纯粹与简单,这也是故土教会他、带给他的彩色性格。也是初来寸土寸金的上海、北京,走进城市狭缝的菜场中,见到小箩筐摆放整齐、规规矩矩的娇嫩蔬果所不屑一顾的原因。直到今日,家乡的菜场集市早市夜市还是他这个游子引以为豪的对家乡的念想,也是夏日归乡必会早早和妈妈约好去闲逛的地方。
  不过,不知从何时起城市中的早市、夜市、路边摊,这些有着温度,温暖的地方慢慢没了,消失了。文化宫早市也是乌鲁木齐仅剩不多的早市了,那里曾是勤劳质朴的普通老百姓习惯舒坦的念想,那里也曾是解决一家子一日三餐实惠便捷的地方。
  小时候,小汀是在一个有着6户汉族人家2户维族人家组成的大院里长大的。父辈们同属一个单位,所以屁孩的他们是从小的玩伴。那时无忧无虑,只知道夏天的房顶、秋日的麦田、冬天的零下30度和春天的风筝。燕子家的锅炒青菜都是辣的,大古丽家的拉条子最好吃,哈利的妈妈是《冰山上的来客》的真古兰丹姆的扮演者,阿里江家里有虱子但永远是玩耍的圣地,阿芒古家里最穷但她学习最好&&大院留下太多和小伙伴们童年的美好记忆。
  中学时小汀班里有几位民族同学,直到今日这种民汉分校的历史依旧存在于家乡,老师说是他们的父母希望他们来汉族学校学习。阿达丽是他们其中的一位,她大大的眼睛黝黑的皮肤,善良而腼腆,汉族的春节前夕会和我们一样,给同学寄送写满祝福语的新年贺卡。古尔邦节会她也会邀请好友前往她家共度古尔邦节,热情好客的维族朋友,端上她们手工制作的各式民族传统糕点、馓子、油香、烤肉,十几种摆满整个长桌,挂着挂毯的墙壁,民族饰品装扮的家,维吾尔音乐中的载歌载舞,一切像他们的美食、服饰、歌舞一般,赏心悦目、欢快愉悦。
  离乡多年,小汀说,回家常能听到妈妈激动讲述老邻居的相逢、儿时小伙伴们人生迁徙的种种痕迹。虽然那会儿早已有了暴恐事件,但谈论起来并没有什么心理隔阂,因为我们生于同一片热土,都爱自己的家乡。
  “只能祈福我热爱的家乡,愿您消除偏见与仇恨吧,欢乐长久!”小汀说道。
  另一名70后叫热汉古丽,维吾尔族,1988年离开新疆来北京上大学,从小在新疆军区大院长大。她表示,大院里95%都是汉族,到现在为止都是好朋友。即使在“7&5”事件后,也没觉得跟汉族朋友有什么心理上的不适。但能感觉到,在新疆的朋友,无论是汉族还是维吾尔族,他们会有心理隔阂。热汉古丽说,这几年回新疆,维吾尔族的朋友会说以后别跟汉族人一块玩儿了,小心被自己民族的人收拾。
  但自己的汉族朋友还是会主动邀请她,不过跟她在一起时会刻意回避一些东西。“说实话,这种变化我特别不愿意看到。”热汉古丽说,“我们这一代,还有不同民族的朋友,但下一代可能就越来越难做到了。现在,我家亲戚朋友的孩子跟新疆当地的汉族小朋友交往越来越少。有时候,一些氛围也会带来限制。在乌鲁木齐,虽然许多学校既有汉族学生,也有维吾尔族学生,但是他们会在一些事上被分开,比如维吾尔族学生生活都是维吾尔族老师负责,汉族学生则由汉族老师来负责。公共机构也这样,在法院、检察院、公安局,维吾尔族人就由维吾尔族办事人员来接待。”
  恐怖事件不是现在才有,从上世纪80年代就有,许多人却只强调它的现在,不探究它的背景、历史渊源,这就导致社会上给维吾尔族贴标签的问题。“恐怖分子就是恐怖分子,跟民族无关,我们需要包容!”热汉古丽说。
  80后的记忆:新疆很包容 但也有心结
新疆风光,资料图。
  小寅,80后,乌鲁木齐人,2005年高中毕业,现在北京工作。小寅对新疆的记忆是最好的地方、气候养人、避暑胜地、水果好资源丰富。
  小寅认为,新疆是一个包容性很强的地方,绝大部分汉族人来自于全国各地,文化的碰撞与融合很明显。拿自己来讲,小寅的姥姥和姥爷是湖南人,刚建国的时候来的新疆,他本人就很喜欢在新疆吃湘菜。
  小时候的记忆对小寅来讲是大院生活,一个单位的人都住在一个大院子里,什么民族的都有,大家关系都特别和谐。冬天,单位发东西的时候,比如土豆啊大葱啊辣椒之类,院子里的老爷爷老奶奶都会帮着一起晒。夏天,在过穆斯林的古尔邦节(相当于汉族的春节)的时候,小孩子也都会去串门,看着宰羊然后一起吃。
  上大学的时候,他基本每个假期都会回家,09年大学毕业,刚好就在7月3日的时候回了家,结果两天之后就发生了七五事件,出事的地方也离自己家并不远。他参加了9月份汉族人的游行表明了自己的立场,同时也参与了七五事件的善后活动,来维护维汉关系。说到这里,小寅强调了一句,没有维族的新疆就不是新疆,没有汉族的新疆也不是新疆。
  事件以后,虽然表面上可能没有什么变化,但在小尹看来,所有人都有了一个心结。“拿我自己当例子,我在街上走的时候看到维族人就会觉得心里有点发怵,可是我不会绕着走因为我知道极端分子都是少数,绝大多数人都不会这样。可是隔阂就会产生,比如和维族好朋友聊天聊到这种话题就会很敏感,稍有过激有可能就会不愉快。”他说道。
  但是他强调,“一次一次的暴恐事件让他们的阴谋适得其反,反而让我们更清楚的认识到这与民族问题,宗教问题无关,这是赤裸裸的暴力恐怖主义”。
  同在北京工作的乐砾,离开新疆已达10年之久,她是新疆蒙古族,现在北京从事景观设计工作。记忆中的新疆怎样?“以前特有安全感”乐砾毫不犹豫的说道。
  乐砾从小在博尔塔拉的兵团长大,爷爷父亲都是新疆支边者的一份子,她虽然离开北京十年之久,但是去年自己的婚礼还是选择在新疆办。因为日期定在6月29日,离7.5比较近,乌鲁木齐戒备森严,原定于参加婚礼的宾客,三分之一没有来参加。因为他们都要各自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有点紧张吧,”乐砾说道,“从公交车站上等车的人群中也可以看出来,维族人和汉族人分开站两边。”
  不管怎么样,新疆在乐砾心中还是无与伦比的,她将自己的蜜月也选择在新疆度。伊犁,博尔塔拉&&新疆独有的天然美景,让她很陶醉。
  90后的记忆:新疆很温暖 亦有不美好的回忆
新疆的孩子,资料图。
  齐鑫,91年,来自乌鲁木齐,现在北京中医药大学读书。说起新疆的记忆,齐鑫不假思索的说道很美好很温暖。但也给了我一些不好的回忆。
  齐鑫说,上初中的时候,上的是民汉合校,维吾尔族学生占据了大多数,他曾被他们打劫过,也被挨打过,留下的都是不怎么好的回忆。
  民汉合校的校长还是书记,齐鑫表示有点记不清了,是维吾尔族的,这使得维吾尔族的学生有点肆无忌惮,他们常常聚在一起,拉帮结伙欺负汉族学生。因为学校所在的地方,维吾尔族居多,汉族学生通常都选择默默承受。被打的理由也很随意,可以说是无理由,你学习好老师喜欢你,我打你一顿等等。留在他记忆中都是一些受伤害的事情。
  上高中的时候齐鑫遇到了7.5事件,他说学校气氛也变得比较诡异,学校里(乌鲁木齐市第一中学)出现了两只巡逻队,一支是由维族学生组织的,另一支是由汉族学生组织的,双方都在校园里不定时的巡逻,防止自己民族的学生被打。在这期间他还听说新疆大学出现维族学生打老师的情况,结果汉族学生也把维族学生打了一顿,校园里弥漫着紧张和诡异。
  齐鑫将自己称为疆三代,疆一代是爷爷们,他们将自己的青春和汗水都献给了新疆这片热土,疆二代是爸爸们,他们跟随父母在新疆生活工作,第三代就是他们。齐鑫说相比起他们这一代,爸爸妈妈们的时代即疆二代要好一点,齐鑫妈妈当年在喀什工作生活,喀什是新疆维族人比较集中的地方,每次回新疆,妈妈都很亲切,与维族朋人交谈拉家常,没有一丝害怕的感觉,相比而言他会感到有点不爽和恐惧。
  另外一个让他不爽的是语言交流,虽然他的维族同学们都受到过汉语教育,但是只要有一个维族人在场,他们之间都用维语交谈。齐鑫说比如同学聚会,他们十个人,有五个人是维族同学,在汉族同学在场的情况下,他们跟维族同学说话用维语,这让他感觉到不舒服,“有一种被排斥和被监视的感觉,你说的话他都知道他们说的话我们却不知道。”
  齐鑫谈到了自己家大院的一个维族哥哥,他上初中的时候,这个哥哥在上高中,其父母都是高级知识分子,齐鑫说,有一年暑假我问他,你暑假打算去干吗?他说学习维语。齐鑫很惊讶,你的维语已经很好了,为啥还要学习,他的回答是觉得自己被汉化的太严重了。
  “我对新疆的感觉怎么说呢?”齐鑫深深叹了一口气,又爱又恨吧,同时觉得有一丝害怕,这种害怕来源于对故乡的陌生感,特别是7.5事件之后,这种感觉愈加强烈,一个人对自己故乡有了陌生感,这让他自己也觉得寒心。
  但是事实不能改变,新疆被人贴了一份标签,“说起新疆,大家都像是在说阿富汗,以色列,这让人无奈,说自己是新疆人,更会招致别人的区别对待。”齐鑫说,“每次跟别人介绍自己都要说一句我是山东的(齐鑫爸爸是山东过去新疆支边者的后代),我出生在新疆。但身份证开头的650不能改变事实,办照难住店难还受人提防,心里不是滋味。”这也是他身边97%的小伙伴选择在外地工作,并且留在外地的原因。
  “你知道我们90后这一代人的口号是什么吗?”齐鑫反问我。
  “是什么?”
  “走出新疆!”
  (文中主人公均为化名)
商海沉浮,各领风骚三五天;谁与争锋,后浪拍死前浪。本栏目由坐镇,闲来无事,诉说当今最热财经人物,不能独家,也求独特。恭候您周一到周五来听故事。来者都是客,您要是有商人、官员、学者、财经热点人物的料要爆,欢迎跟帖,也可邮箱爆料:yuxiangliu@,或猛戳“我要爆料!”
[]往期回顾(window.slotbydup=window.slotbydup || []).push({
id: '206520',
container: s,
size: '990,40',
display: 'inlay-fix'
用手机查看这篇菜谱手机扫描右侧二维码,将这篇菜谱带进厨房,让您边做边看!您也可以 随时随地看菜谱!
新疆抓饭的做法
1.大米是预先泡过的。&
2.用锅加入清油,要是你能吃得惯羊油味的话可以加入羊油,正宗的维吾尔族人做用的就是羊油。放入羊肉炒香炒透。炒到中间的时候加点盐让羊肉有底味。& 这是刚炒的时候。把皮芽子(洋葱)一起放进去炒
3.加了盐后起的沫。
4.现在可以加入胡萝卜了。
5.继续炒炒到胡萝卜变软。看看这个样子就可以了。
6.现在要加水了。看看加水的量。
7.加入大米。看看加入饭的方法。
8.用米盖住羊肉,再抺平。
新疆抓饭的版权归作者所有,没有作者本人的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转载或使用其中整体或任何部分内容。
第一次做,还是比较成功的。
评论排序:
看过新疆抓饭的人还喜欢看...}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新疆的南北哪里安全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