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知青和地方上的知青,在退休的年龄和工资上知青退休后有什么待遇不同

我是68年下乡知青83年回城,在呼倫贝尔XX公司上班退休时公司领怎么办把我基础工资报错

详细描述(遇到的问题、发生经过、想要得到怎样的帮助):

我是68年下乡知青,83姩回城在呼伦贝尔XX公司上班,退休时公司领怎么办把我基础工资报错工资底到即点现在导还不到三千元

}

  50年前成千上万平均年龄16岁嘚北京知青,一起坐着火车去了黑龙江在建设兵团里野营、拉练、干农活。三江平原、松嫩平原、辽河平原那里曾经被称作北大荒,昰中国的东北方在那里留下将近10年青春的知青们,被称为北大荒知青

  50年后,上百位平均年龄60岁的老知青在北京郊区的一个小区裏抱团享老,唱歌、跳舞、集体旅游那里位于北京的西南方向,他们互相照顾彼此磨合,有快乐也有矛盾。

  从年少到年迈从丠京到北大荒再到北京,他们最终依然选择了集体

  当初一同在北大荒寒冷冬天里“抱团”的人们,如今老了换了地方,换了方式

  “唱《红五月》,唱《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唱《我们走在大路》上,唱《革命人永远是年轻》”相声演员孟凡贵也是北大荒知青,他在电视节目中向观众介绍老知青聚在一起时回荡在房间里的通常是什么歌。孟凡贵也在那个小区安了家跟老战友一起抱团,享老

  这里离北京市区挺远,从二环路坐上公交车向着西南上高速,走一个半小时等周围几乎再看不见高层建筑时,眼前就只有這一个小区还拥有20层以上的楼宇。

  “跟老战友聚在一起有的聊,山核桃价格就连吵架都能吵到一块儿。”吵架的原因千奇百怪申通网点电话,有生活习惯不合拍有观点上的冲突。有时甚至只是因为想起了当初谁的连队睡的是床,谁的连队睡的是地窨子姚惠荣是这群人的牵头人之一,“或许我们就是喜欢集体生活”

  2014年8月28日开始,这群退休的老人陆续搬进小区那时,小区所属的社区還没成立居委会

  他们第一次参与的大型活动是在窦店民族文化宫,那是2015年9月苏宁速递,北大荒兵团的战友们一起上台大合唱庆祝二战胜利70周年。到抱团的第三个年头国际快递,每家做两个菜摆了一屋子,大伙儿像吃流水席中通快运,孟凡贵负责给大伙儿讲囻俗故事

  抱团享老的意义,不只是在零零散散的活动中一起笑一起唱更多是洒在生活里的细碎。好些人家互相搁着旁人家的钥匙谁若是生了病,大伙儿一起关照

  姚惠荣守在售楼处二楼的知青活动中心,有人挤进这间屋子嘉里大通单号查询,找她倾诉跟邻居吵架的不快或是吐槽对他人生活习惯的不满。有的人想出什么新的活动点子也推开门走进这间屋子。还有商户钻进来把印着广告嘚宣传品往门边一塞,想借抱团知青这个群体搞营销姚惠荣会直接把东西推出去。

  还有两口子闹离婚也在这间屋子里摞下了狠话,姚惠荣帮着调解“在家里打我管不着,在这个屋子里打就关我的事了。”她在心底给自己设了条线小丑鱼养殖,线就是这间屋子嘚门槛只要踏过线说出的话,她觉得就归自己负责了。

  抱团的老人时不时聚个会智能手机普及了,武汉中通快递ems快递价格,鍵盘换成触屏彼此间最快的联系方式变成微信。知青家园的老人组了微信群还定了群规。

  头一条规则就是要“传播正能量”他們回忆从前的兵团生活,群规里又加上了“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头一条就是“热受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还规定“禁推销防上当”。他们聚会时从不喝酒既“减少不安全因素”,又养生

  用孟凡贵的话说,养老生活秉持的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以健康為中心,活得潇洒一点、糊涂一点尤其是第二个点,“有些事儿你别较真儿”

  他们的“知青家园活动中心”,从2014年8月底开始每忝都有住在这里的北大荒知青战友轮流值班,“为战友们义务服务”这项规定直到去年年底才取消,因为有的战友70多岁了“照顾大家身体状况”。

  但姚惠荣还是习惯没事儿就在这间屋子里守着免得有老知青来敲门屋里却没人。有时中午累了她就在沙发上眯瞪一會儿。

  正如50年前在北大荒时一样“每个人的生活条件不一样,有的人生活好点有的差点,每个人的站的角度和工作环境不一样”姚惠荣解释。

  春节到了抱团知青决定集体挂红灯笼。灯笼是各自买的有人买的贵,100多元一个有人买的便宜,几十元一个便宜的灯笼一点亮,薄薄的红色外罩发白特别显眼。

  姚惠荣建议换俩红灯泡但买这个灯笼的人决定用红油漆给白灯泡上色。漆过的燈笼光却被挡得结实京东订单号查询,烤热了还掉漆挂在一群红灯笼里,更显眼了

  “其实,只是有人不乐意在这件事上花钱ems赽递单号查询网,在别的事上就乐意消费理念不一样。”姚惠荣说

  逢年过节,大伙儿组织团购保洁服务一起擦玻璃尤其是楼层高的人家,自己擦不安全价格是一户人家120元。

  有一家人想自己擦不到100元买了个擦玻璃器,没想到费了半天劲玻璃没擦好,机器囷纱窗都弄坏了60多岁的人折腾了半天,最终花了6000元换了坏掉的纱窗

  “得包容,各种各样的理念都有我在这儿好几年,磨了自己嘚性子”姚惠荣说。

  去年这个时候几位当初牵头的人,包括孟凡贵一起去辽宁卫视参加了一档节目,聊抱团享老的事儿主持囚是梁宏达,私底下同他们聊天问姚惠荣:“老同志们每个人都有个性,哪儿那么容易抱团不会互掐吗,不会打着打着就散了吗”

  姚惠荣想解释,又觉得说不清楚:“这个您跟孟老师说吧”

  等节目开始,聊到后面梁宏达也忍不住说:“我40岁,现在我们几個大学同学就在议论将来我们老了怎么办,是不是在海南也买个房子住在一起养老”。

  “他算是认同我们的观点了”姚惠荣说著说着,笑了起来

  50年前的8月,北京知青陆续出发前往北大荒。当时的北京南站还叫永定门火车站平均年龄16岁的年轻人塞满了一列又一列火车,每人都得到了一身军装

  起初,大家“都很高兴打闹成一片”,火车出发那一刻有人开始哭。车开了一阵之后姩轻人又推搡着热闹起来了。“都是乳臭未干的孩子不懂这一去,不一定什么时候能回来”

  50年前的往事,老人一回忆就停不下来

  姚惠荣记得,兵团的孩子下乡一年多刚有了探亲假有战友从北京带了绿豆糕回去。

  一个宿舍住37人睡大通铺,姚惠荣用双手反复比划“每人80厘米”褥子都得窝着。炕后边有长长的木架子钉在墙上搁着各自的东西。半夜有个战友摸黑拿肥皂,切成小块的肥皂掉落在炕上绿豆糕的主人睡得正迷糊,拿起来就咬了一口惊醒了,起来站在门斗前漱口

  “肥皂是因为舍不得用,才切成小块像绿豆糕似的。绿豆糕也是舍不得吃才藏在上面。”乐了一会儿姚惠荣又感慨。“摸着黑是因为北大荒的蚊子太大了,根本不敢開灯三件事儿赶一块儿了。”

  知青记忆里的北大荒冬天零下40多摄氏度,比他们后来再回去感受到的要冷得多胸腔里的热气钻出鼻孔,喷在北大荒寒冬的空气里蕴出一片白雾。

  16岁的姚惠荣平时穿37码的鞋在北大荒换成了41码,鞋里塞满乌拉草做的袜子才能抗冻

  她坐的那趟列车是1969年8月14日出发的,快递单号查询网火车穿过华北平原,向着北方那片黑土地而去8月16日开到了黑龙江。他们原本偠去的是黑河的最北边前方下暴雨,铁路塌方了就地下车,前往北安市赵光镇在赵光农场住下了。赵光是一位烈士的名字。

  “幸好当初没打仗不然都得上战场。”姚惠荣说语气里带着几分庆幸。

  宿舍里挤得满满当当左右两边都是炕,仍然住不下这些駭子东北林木多,砍来厚厚的木材在炕上加一层板子又能睡下一排人。姚惠荣睡在下铺上面的人一翻身,木板嘎吱嘎吱响不断有朩头渣子掉在她脸上。

  “我记得清清楚楚有个睡在上面的,早起四五点怕冷不想出被窝又想上厕所,憋不住在上面就尿了。”

  她饶有兴致地描述记忆里的事比如兵团组织歌咏比赛,参赛的女孩把东北最常见的红花绿叶被面裹在身上当裙子唱一半被面掉了,没捡起来就羞着跑了比如男生的合唱团,用钢笔当指挥棒甩着甩着甩出了墨水,前排人的脸都甩花了

  那次比赛女知青拿的奖哆,男知青不服半夜在宿舍里唱歌,脸盆水缸敲敲打打把对面营里的女兵吵得睡不成。第二天去食堂打饭时女知青又乐了。男生的鐵饭盒、搪瓷杯子被敲得瘪了漏了。脸盆接了水盆底就像花洒。

  兵团是部队编制姚惠荣在后勤食堂工作,7个人要管连队好几百囚的饭一个豆制品过敏的上海知青让她印象深刻。那小伙子叫李久胜每次打饭都不吃豆制品。大豆是那时东北常见的粮食作物姚惠榮并不知道过敏的严重性,还以为这人挑食不好伺候故意往他的馒头里掺了点儿豆粉。

  “这个坏主意是我出的望京快递,那时候嫃是不懂事”姚惠荣感慨。

  李久胜中午吃了豆粉馒头下午就去看急诊了,上吐下泻等李久胜回来,直接去食堂找姚惠荣了

  “当时给我吓得,以为他要来打架结果他说,那个馒头他一拿起来就闻到了豆子的味道,也猜到是我使坏可他自己也想试试,到底能不能吃一口”

  来自不同地方的知青时不时会打起来。姚惠荣最看不惯在食堂水井边上洗衣服的人带着泡沫的脏水流到井里。甚至还有在厨用水井旁洗澡的

  当初的种种友好与不友好,都在50年的漫长岁月里变成了如今彼此拿来打趣的故事。姚惠荣拿出手机翻到李久胜不久前发给她的消息。李久胜在扬州刚给她寄了特产白桃。

  还是这个李久胜曾经因为想家,在男女知青营房中间的尛树林里抱着树嚎啕大哭,边哭边用上海话喊“妈妈”两边营房都听到了哭声,新邦物流查询没多久,哭声像传染一样席卷了整个營房连成一片。

  连长来了想“劝劝这帮孩子”,喊着“知道你们想家了让食堂做加班饭,给大伙儿煮热汤面、阳春面”那时兵团很少做面条,食堂里没有压面机好几百人的面条,都得拿手擀出来

  兵团的知青也有偷跑的。有个男生“真走了穿着单棉鞋僦走了”,那个男知青沿着铁路以为一直走就能走回家,等他被找到时脚已经冻坏,“截肢了”

  姚惠荣在北大荒的兵团里待了8姩,她能回北京是因为一场大火

  那是个冬天,十一连一位知青的蜡烛点燃了草编的营房姚惠荣所在的七团一营三连离着火的营房鈈远,隔着夜色远远能看见火光有人骑马来了,招呼大伙儿去救火

  姚惠荣对那个夜晚最深的印象是冷,她跟着一起去救火站在┅个水泡子旁边,申通速递单号查询跟踪不断用水桶舀水,再接力式地传递给旁边的人

  这个机械的动作她一直做到大火扑灭,实際上她认为火是“自己烧完的,周围没有可燃物了”

  火灭了,没有人员伤亡大伙儿准备回连队。可姚惠荣发现自己走不了了她一直站在河边,三斤半的棉裤湿透了把她下半身冻在了河边的地面上。

  排长找来镐头把姚惠荣腿上的冰一点点敲开,借了辆老犇车把她拉回营地。第二天姚惠荣被送到医院,菜椒确诊为神经应激性质的关节炎,“在当地治不好”

  她就这样回京了,郑州顺丰速运电话吃着当时5分钱一包的武力拔寒散,膝盖上“拔”出了水泡那时,她很害怕以后再也站不起来幸好病慢慢治好了。

  “我现在平时都带着腰围子我们很多荒友都有腰肌劳损。”她拍了拍自己的腰

  直到她慢慢上了年纪,当初的8年兵团生涯又有叻新的意义。

  十几年前姚惠荣没退休时被选为区人大代表。她开始频繁接触社区的老同志也开始接触属于老人的“孤独”。

  她在中午11点半接到社区里一位老人的电话“姚代表,你12点上我们家吃饺子我包的芹菜馅儿的”。她去老太太家里客客气气吃饺子吃唍就走不了了,老太太有很多话要对她说

  那位老人的丈夫耳朵已经听不见了,子女也不在身边老太太初来北京,几乎谁也不认识姚惠荣打起精神,边听边琢磨“这哪是叫我来吃饺子,这就是找人聊天”

  她还接触了一对老夫妇,野生黑木耳价格80多岁了,镓里4个女儿只在周末回去杭州圆通快递电话,有6间屋子的大房子安静极了这对老夫妇问姚惠荣,你北大荒战友这么多朋友这么多,那些没有房的收入困难的,能不能“叫来我们这里住一个月给500块钱房租就行”。做饭收拾屋子有老夫妇的保姆负责入住者“会玩麻將就行”。

  姚惠荣组织了6对60岁左右的夫妇一起去老夫妇家住了两天,然后问他们谁愿意留没人应承。

  “老人毕竟80岁了人家伍六十岁的还能玩得动,能各处走谁陪你老同志玩。”那对老夫妇请保姆都只要会玩麻将的还总邀请姚惠荣去家里玩。刚开始她还想这家人真好,后来她明白过来“他们很孤独”。

  这种孤独对当时还没上年纪的姚惠荣来说,不过是别人的故事她并未被孤独矗接击中。她有能在一起凑热闹的朋友和同事退休头几年,还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给留学生讲课

  她的一位朋友曾抱怨自己的婆婆,那位朋友是一家私企的负责人公公去世了,和婆婆同住朋友每天工作极忙,回家后累到只想“在床上躺会儿”却偏偏被婆婆追着聊天,聊的不过是街坊邻居如何如何这位女强人一度被追着躲进厕所,婆婆甚至会“堵在厕所门口继续聊”

  直到十几年后,姚惠榮退休了有一天女儿下班后来看她。姚惠荣突然觉得有一肚子话想对女儿说她追着女儿聊天,直到孩子进了卫生间她就在门前等着,有一搭没一搭地说着闲话细想想,其实都是些琐事

  “妈,你能不能让我上完厕所你再踏踏实实跟我聊,”女儿隔着门问她叒告诉她,“你们这些事我不关心”

  姚惠荣一下子想起多年前朋友的故事。

  “我明白我老了需要倾诉对象,中通网点需要囿人听我的故事,听我说话”她对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记者说。

  她也发现自己一肚子的故事,并非跟谁都愿意说说了也并非谁都愿意听。从北大荒回来后的几十年里她工作着,忙碌着认识了更多人,去过更多地方年纪大了得出结论,最处得来的还是姩少时有着共同经历的那群人。

  两个老知青第一次见面一问身份,都是当初在北大荒当过兵的人黑龙江玉米价格,彼此间的氛围竝刻不一样了声调高了,语气近了就算当初不是一个连的,也不妨碍聊起那些过去的事

  1990年春,有老知青在北京策划了一次“魂系黑土地知青生活回顾展”2013年6月18日,在北京的北大荒知青组织过一次大聚会查询,参与者超过3300人姚惠荣就是在那次聚会上,知道了囿“北大荒知青志愿者委员会”这么个组织

  网络也让这些老知青有了新的沟通方式,一位战友建了个“知青家园”网站陆续达到退休年龄的人们,parcel开始“打开电脑,石家庄学府路学会打字”。

  孟凡贵写了一篇《笑谈兵团青春岁月喜度人生苦乐年华》,总結了“69届”老知青的大半生又把这段日子与网络时代的碰撞,形容为“既然边疆吃过苦再吃一次算什么,咬牙向前追小学生不掉队”。曾经在冰天雪地里摸过枪的手开始跟键盘上的小方块作斗争。

  知青似乎都有一个相似的想法要“珍惜眼下的生活”。姚惠荣想起了那些没能“全须全尾”回来的战友被铡草机伤了的、大火烧伤的、煤气熏死的、冬天挖沙子被沙子拍死的、挖煤出事的……

  “我们能健康活着呢,虽然多少有点儿病三高也好,其他病也好起码没断胳膊断腿,能一起抱团享老挺好。”她说

  2013年,姚惠榮的堂妹在北京房山区窦店镇一个小区买了套房子当时的价格是每平方米1.3万元左右,小区是花园式的环境优美,电梯入户的9层小楼房间朝向也不错。姚惠荣觉着合适况且“跟亲戚住一个小区能有个照应”,也跟着买了一套2014年入住之后,她邀请了20多位“荒友”去新居玩孟凡贵是其中之一。

  几个月里陆续去她家做客的荒友,加起来有100多个其中,动了在这个小区买房心思的就有17个姚惠荣干脆去找孟凡贵,请他出面帮着牵头“大伙儿团购买房”。

  “说是买房也不只是买房,其实就是我们想在一起抱团享老”姚惠荣想借着孟凡贵的“名人效应”跟开发商谈谈价,毕竟“这么多人一起买”

  孟凡贵对这事儿也很上心,那时他住在回龙观距离房山車程将近3小时,前前后后去了4次他跟开发商聊北大荒知青的故事。许多战友都还住着没电梯的老房子“腿不好,腰不好”爬不动楼叻,孩子往往也没法在身边天天照顾着大伙儿想要住在一起,每天早上彼此问一句有事也能互相搭把手。

  小区的开发商答应以最優惠的价格把房子卖给这些荒友。卧室原本就设计有紧急按钮又专门为这两栋楼装了户户对讲机,配备护理专车售楼处2楼专门留了┅间办公室,给荒友们做活动中心

  到最后,就连孟凡贵也在这边买了房子搬到了房山,跟几十年前曾经同吃同住的老战友重新住箌一起还有几位老战友,一时买不起房子宁可租房也要搬到这个小区里,跟大伙儿一起住着

  最终,在这个小区买房的老知青有百来户常住也经常参加聚会活动的大约40多户。不少荒友想搬来和大伙儿一起热闹却没能实现。

  这样的事儿发生过好几回一个老知青想买房子,咨询的当天态度“特别坚决”当场把4万元定金都交了,由于只收现金还开车去银行取了钱。有人劝她“买房不是买白菜”一定考虑好了多看看。

  第二天这位老知青改了主意房子不买了,定金也退了姚惠荣后来才知道,这位老知青的孩子觉得母親“太自私了”为了抱团享老非要卖掉一套房,钱不留着给自己创业还要去房山再买套房。

  最终母亲没能拗得过孩子。

  姚惠荣知道是这个缘故心里冒出了“啃老”两个字。“这些独生子女这么理直气壮,”她感慨“惯的”。

  离市区太远、附近没有恏学校、需要老人帮忙带孙辈……她能举出好几个子女不同意父母来房山抱团享老的例子

  当初想要逃离的集体生活,如今成了不少選择抱团者的向往15万北大荒知青在50年中各有际遇。有成名成家的肉牛养殖利润分析,也有生活困顿的更多的“东西南北各奔前程”。大伙儿对知青生活的回忆也各不相同。

  有老知青感慨“知青生活的经历,运笔成刀一般地撕开给人看……不管有着寒意或者带囿暖意”

  经历了回城后上学、单位改制、工作调动直至退休,如今走到“人生大戏最后的舞台上”最令人怕的,似乎反倒是孤独是过往的一切得失喜怒,再找不到人理解、分享

  最终,这种对孤独的惧怕使得历经“50年的等待后”,其中一部分人选择“携掱同行”“走向属于我们的夕阳红”。

  “跟兵团战友特别有感情有话聊。”姚惠荣反复地说50年前在漫天冰雪中积累的战友情,如紟随着他们逐渐老去变得越来越深。

  王建国是没能和姚惠荣等老战友抱团享老的人之一坐上知青专列时,16岁的他个头才1.47米差点被拦着没让上去。他家6个孩子他是老四,抢吃的不占优势经常挨饿。到了北大荒他顿顿大馒头往嘴里塞,个子才开始往上蹿

  迋建国在35岁时被确诊为脊髓空洞症,坐上了轮椅他的妻子也是北大荒知青,从那时起开始照顾王建国一晃30多年。姚惠荣觉得如果不昰有那分战友的感情在,说不定两人已经离婚了为了离医院近些,水蛭养殖前景王建国两口子住在市里。

  北大荒建设兵团隶属中國人民解放军沈阳军区一共6个师。用姚惠荣的话说北大荒知青接受“正规训练”,过的是“集体生活”那些部队编制的特性刻在他們的生命中,查快递单号查询查在他们年迈之后,农村做什么生意赚钱重新显出了痕迹。

  “特别认同这种抱团的模式”每次集體活动之后,姚惠荣都要写一篇一两百字的总结发到抱团享老群里,给大家分享和汇报活动内容点名表扬作出贡献的人。几年来所有嘚活动她都留存了照片和视频。

  每周一下午两点是知青合唱团活动的日子。孟凡贵偶尔会参加手一推开门,就能听见有人喊“孟哥”

  姚惠荣把一个大西瓜放在活动中心的桌子上,大伙儿唱完歌话题从当年谁在哪个连谁和谁认识,说到最近的演出谁唱哪一段没一会儿,桌上只剩下西瓜皮合唱团的指挥被大伙儿戏称为“政委”,她的爱人负责拉手风琴伴奏

  当地社区的居委会去年年底成立了,最近来一起唱歌的退休老人渐渐多了,有些并不是知青辗转听说这样一个合唱团,也想凑个热闹姚惠荣答应了,“当然鈳以”她嗓门儿大,据说是在北大荒那些年养成的习惯她打算把合唱团规模做大。

  每周四下午大家到一位专门装了卡拉OK设备的荒友家唱歌,唱《我和我的祖国》《祝祖国三杯酒》也唱《相约在北京,相遇在房山》

  “我们有体育比赛,弹球、拍洋画、推铁環接东北嘎拉哈。”孟凡贵在节目里连说带比划地介绍抱团享老的生活

  这里不久前还进行过一次义诊,宣武医院的专家“请来20多位”给小区里住着的老知青看诊。四十来户经常聚会的人家还会按月轮流请客

  百来户知青在这个小区里买了房,真正住下来的没哆少每周一去售楼处活动中心唱歌的人就更少了。也就二三十人都是“家里没什么事”的。

  没事的都差不多悠闲有事的各有各嘚忙乱。有的家里老人还在病痛缠身需要子女在身边照顾,有的兄弟姊妹病了也得他们顾着。

  一位知青提议把“抱团养老”的說法统一改成“抱团享老”,享受的享“咱们刚60多岁,还不叫养老呢”他们自驾游,全国各地走昆明晋宁县,有时组织上百人一起詓玩儿有时就几家人三三两两地一起。

  到今年8月28日抱团享老的北大荒“知青家园活动中心”就成立4周年了,姚惠荣还没想好怎么慶祝

  最终她决定低调行事,托运公司毕竟,比起北大荒知青下乡50周年更重要的,是“‘十?一’要迎来新中国成立70周年”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知青退休后有什么待遇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