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宁有多少南京流动人口有多少

滚动新闻:
站内搜索: &
周宁县狮城镇加强流动人口均等化服务
宁德卫计网5月21日讯(通讯员 吴凤霞)狮城镇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县计生工作会议精神,扎实推进流动人口公共服务均等化,努力实现流动人口在现居住地享受与户籍人口同等宣传倡导、计划生育、优生优育、生殖健康和奖励优待等方面的服务。针对今年我县大量学生返乡就读,城区学校就学压力大的情况,我镇继续将英才实验学校作为流动人口入学指定学校,其他三所小学及两所中学在容量许可的情况下积极接受流动人员子女入学就读。所有入学的流动人员子女在教育教学、评优、优干升学等方面享有城区户籍人员子女同等待遇,流动人口计生户家庭也享受中考加分政策。
责任编辑:谢惠丽
相关评论&&&滚动新闻:
站内搜索: &
周宁狮城镇“四个一”提升流动人口服务水平
来源:东南网
信息管理“一月清”。由镇、村和社区计生干部认真调查,逐级规范填报,统一管理,形成完整、规范的流动人口管理档案,实现了流动人口“现居住地清、流出地清、婚姻状况清、家庭情况清、节育措施清、变动情况清”,为有效开展流动人口管理服务提供了详实的“计生户籍簿”。
双向管理“一平台”。加大信息化建设力度,依托流动人口信息交换平台,建立完善流动人口网上信息收集交换制度,落实流动人口区域协作、双向管理责任,及时做好流动人口育龄妇女管理服务信息的提交、查询、协查、反馈等工作。
免费办理“一证件”。为流动人口办理流动人口婚育证明实行“一站式”服务,并开展免费送证上门服务。“以办促验、以验促办、上门办证、流入验证”的方式使流动人口办证率、验证率均达到100%以上。
温馨服务“一家亲”。坚持“公平对待、搞好服务、合理引导、完善管理”的原则,实行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服务与户籍人口同宣传、同管理、同服务,积极为流动人口提供免费政策法规咨询、生殖保健、避孕药具、优生优育等服务,并努力营造温馨舒适的服务环境,提高流动人口自觉配合计划生育管理服务的主动性。主要体现在为5户流入计生户提供贴息贷款30万元,为32户办理计生意外险;为1户提供1万元幸福工程款;为4户失独家庭提供每户1000元慰问,并安排自愿者服务;为11名流入育妇提供两癌及妇科病免费检查服务;为5名考上大学的流入计生家庭学子提供助学金3000元;累计走访慰问计生困难户33户,慰问资金达10000多元,让流入人口切切实实享受到当地卫计部门的优惠。(凌良定)
责任编辑:宁德编缉
相关评论&&&周宁县介绍_福建宁德周宁县地名网
福建宁德周宁县
地名:周宁县隶属:行政代码:350925身份证前6位:350925长途区号:0593 邮政编码:355400车牌号码:闽J行政级别:县人口数量:约20万人人口密度:191人/km2辖区面积:1047平方公里行政驻地:狮城镇 行政区划:
周宁县相关网站:?????????????
57km2  周宁县辖镇,县府驻地。1958年设城关公社,1983年改建狮城镇。位于县境中部,面积57平方公里,人口2.9万。辖狮城、南庄、仙溪、洋庄、龙潭、安后、洋……
164km2  咸村之名始于唐末宋初,传说仕本村李氏宗祖岳王兵败夜过此地。闻村人熟睡鼾声如雷,脱口而成“鼾村”(鼾与咸谐音)而得名。早在新石器时代,咸村就有人类活动。经……
106km2  浦源镇位于周宁县中部,全镇5266户,27323人,辖17个行政村、68个自然村,距县城3.5公里、东南与县城接壤,西北以-岭与泗桥为界,西南与李墩相邻……
  七步镇位于周宁县东部,310省道穿境而过,素有周宁“东部窗口”之称,全镇辖20个行政村,面积115平方公里,4613户,1.93万人口,平均海拔70……
89km2  李墩镇位于周宁县西南部,距县城16公里,东与七步交界,东南与咸村镇相连,西南与礼门乡接壤,西北与政和县杨源乡毗邻,北与浦源相邻。镇政府所在地李墩村位于周……
208km2  周宁县辖镇。1958年设纯池公社,1984年改乡,1991年建镇。位于县境北部,距县城15.2公里。面积208平方公里,人口24万。辖纯池、祖垄、溪尾、……
100km2  泗桥原名“泗洲桥”,地处周宁县西北部,距县城3经318公里,与闽北的政和县相毗邻,素有“闽东西大门”之称。乡域面积100平方公里,海拔900米,全乡共有……
134km2  礼门乡位于周宁县西南部,与宁、政和相毗邻,乡政府所在地离城关27公里,全乡辖有17个行政村,82个自然村,总面积134平方公里,总人口1.67万,乡党委……
73km2  玛坑乡位于周宁县东南部,东北与福安市康厝乡接壤,东南与宁德市赤溪镇毗邻,西南、西北分别与本县咸村镇、七步镇相接。全乡地域面积73平方公里,设15个行政村……
   周宁,即周宁县位于福建省东北山区,东邻福安,西接政和,北连寿宁,东南与宁德接壤,西南与屏南隔溪相望,土地总面积1046平方公里。小(古镇)浦(城)公路横贯县境,是闽东通往闽北的咽喉。周宁县旧称“周墩”。
    周宁地处鹫峰山脉东麓,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境内峰峦起伏、山陡谷深、溪谷错综,最高峰龙冈头海拔1506米,最低点街头亭海拔65米,千米以上的高峰282座,县城海拔880米,居全省之首。境内主要溪流18条,最大的龙亭溪境内流长56公里。地貌有中山、低山、丘陵三大类型,中山占全县土地面积的61%,是用材林和单季稻、牧、茶区;低山占26.7%,是水源涵养林和粮、茶区;丘陵地占12.3%,是双季稻和主要经济作物区。
    境内资源丰富。溪流纵横,水系发达,天然落差大,水电资源可开发利用37万多千瓦。周宁历史上曾有过银、铁采炼,现已探明矿藏有16种,其中明矾、高岭土、稀土、珍珠岩等,储量丰富,富有开采价值。周宁属中亚热带季风山地气候,冬长夏短,雨量充沛,无霜期207天,海拔高差大,立体气候明显。年平均气温14.6~19℃,年平均降雨量1693毫米。县城夏无酷暑,盛夏日均气温仅24℃,气候凉爽宜人,被誉为“天然空调城”。离县城不远风格迥异的旅游景点有气势磅礴壮观的九龙T瀑布群,被列为福建省第一批十大风景名胜区之一,为“福建第一奇瀑”;人鱼同乐的鲤鱼溪,情趣独特;名胜古迹滴水岩天然岩洞与洞前人工湖相映成趣。周宁原属宁德县。民国24年(1935)设周墩特种区,直隶福建省府。民国34年8月升设周宁县。狮城为县治所在,位于县境中部东洋溪畔,距省会福州238公里,为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1988年,全县辖1镇8乡,140个行政村,总人口156498人,其中农业人口占92.3%。境内汉族占99%,少数民族主要是畲族。
    周宁人民具有光荣的革命斗争传统。30年代以来,周宁人民先后参加中国0闽东特委领导人叶飞、阮英平、范式人、左丰美、詹如柏等在周宁领导的革命斗争,开辟闽东革0据地。1933年春,在纯池半村成立苏维埃政府。1934年10月下旬,叶飞率领中国工农红军闽东独立师攻克咸村后,闽东红军独立师和闽东工农游击第十一支队在周墩城内千余名革命群众配合下,解放周墩城,成立周墩苏维埃政府。1935年3月,在溪底建立境内第一个0农村支部。4月,成立0周墩县委。8月,成立0周墩中心县委。从此,人民革命斗争的风暴席卷周宁各地。抗日战争爆发后,全县有地方武装指战员和部分革命团体成员151人随军北上抗日,随后闽东特委迁至周宁横坑,继续领导闽东人民坚持革命斗争。解放战争时期,周宁人民不畏-,坚持斗争。1948年3月,在咸村成立0闽浙赣省委城市工作部宁德工委。1949年2月,成立周宁工委。6月,闽浙赣游击纵队第五支队与闽浙赣游击纵队第四支队整编为闽东人民游击队,敦促县长黄颐于6月28日率部起义,周宁县和平解放。周宁人民赢得了“革命斗争不息,红旗始终不倒”的赞誉。
    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周宁人民前仆后继,英勇奋斗,为革命做出重要贡献。凌福顺、张华山等1800多名周宁优秀儿女,为中华民族和人民的解放事业谱写了可歌可泣的光辉篇章。
    民国时期,周宁贫困落后,生产水平低,农作物一年仅收一季,“年年犁耙播、亩产一百五(市斤)”,且灾害连年,农户终年辛劳,却食难饱肚,衣难御寒。境内仅有炼铁、铸锅、陶瓷、茶叶等手工业作坊和零星分散的个体手工业。历史上商业贸易不发达,仅有乡(镇)村小商店270多家,经济凋敝。常年离乡背井到闽北一带铸锅、烧炭、伐木等卖苦力谋生的劳力达数千人。
    建国后,在0周宁县委和县人民政府领导下,全县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周宁的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也有过失误和挫折。日至1953年3月,全县开展减租反霸、剿匪,进行土地改革,废除封建土地私有制,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稳定了社会秩序,国民经济迅速恢复。年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简称“一五”,以下类推)期间,完成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生产迅速发展,工农业总产值(按1980年不变价计算,下同)年平均递增11.79%。1957年,农业总产值比1949年增长1.44倍,工业增长4.95倍。年的“二五”期间,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中,由于浮夸风、“共产风”和瞎指挥的影响,生产连年下降,工农业总产值年平均递减7.68%。1961年,粮食总产比1957年减少9892吨,降低40.1%。年经济调整期间,贯彻“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工农业总产值年均递增7.07%,至1966年工农业生产才恢复至接近1957的水平。年的“三五”、“四五”期间,时值“0”,广大干部群众努力排除“左”的干扰,艰难前进,工农业总产值年递增7.22%。年的“五五”期间,“0”结束,尤其是0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拨乱反正,纠正了长期以来“左”的错误,全县转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推行农村经济改革,国民经济稳步发展,工农业总产值年平均递增9.66%。年的“六五”计划和“七五”计划的前三年,实行改革开放,农村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发展商品经济;工业企业实行承包、租赁多种形式的经营责任制,增强企业活力,县人民政府在上海、广州、厦门等开放城市设立经商、办企业的“窗口”,促进外引内联,加快改革开放步伐,促进生产持续发展,全县工农业总产值年均递增8.53%。1988年,工农业总产值比1949年增长11.3倍,比1978年增长1.36倍,县财政收入比1980年增长1.26倍,社会总产值比1949年增长13.4倍,国民收入比1949年增长8.5倍。国民经济由自给、半自给的自然经济逐步向社会主义商品经济转变。
    周宁一向以农业为主,长期以来交通闭塞,阻碍了经济发展。建国后,党和人民政府逐年增加农业投入,加强交通、水电、水利等基础设施的建设。1975年,实现全县社社(乡)通公路;1982年,装机1万千瓦的县龙溪水电站建成投产;1988年,实现市内电话自动化和长途电话、农村电话半自动化,为发展山区经济提供有利条件。农业生产逐年发展,特别是全面推广杂交水稻和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生产持续增产。1988年,全县粮食总产量为1949年的3.9倍,单产从1949年的82公斤提高到301公斤;农业生产从单一经营向多种经营发展,初步建立起林、茶、果、牧业四个商品基地。全县森林覆盖率达45.5%,略高于全省平均水平。茶叶是周宁的大宗商品,以质优、味醇、清香、耐泡而著称。地产黄花菜品质优良,被省供销社称为“周宁花”。禽畜、魔芋、马铃薯、水果、淡水鱼等产量成倍增长。乡镇企业迅速发展,成为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
以下地名与周宁县面积相当:
周宁县网友签到处↓ 元芳,你对周宁县怎么看? ---说两句吧!
5楼 网友115.239.212.67于 12:25:28发表:我是彭氏后家谱记载是从甯邑八浦迁来福安市前埔,现因找不到甯邑是在哪,所以无法找到来历,请先生能否帮助,?
4楼 网友113.83.245.154于 15:14:21发表:我的出生地就在周宁,祖籍是河南,父母49年南下,周宁就是我的第二故乡啊!周宁哪里哈
3楼 网友114.95.155.215于 16:01:31发表:大周宁
2楼 网友125.43.102.201于 9:20:00发表:我的出生地就在周宁,祖籍是河南,父母49年南下,周宁就是我的第二故乡啊!
1楼 网友110.80.4.250于 11:38:25发表:我喜欢的人 老家就是周宁县的
全国地名搜索
区划: ? ?
?宁德行政区划:
注:数据来自网络,仅供参考。欢迎!天气预报:
当前位置:
[中国宁德]
字体大小:
【行政区划】 2013年,宁德市辖蕉城区、福安市、福鼎市、霞浦县、古田县、屏南县、寿宁县、周宁县、柘荣县等1区2市6县,共有48个乡、64个镇、13个街道办事处、170个居民委员会、2139个村民委员会。2013年宁德市行政区划一览表【人口】 2013年全市户籍人口347.18万人,其中男182.29万人,女164.89万人。按城乡分:城镇总人口109.43万人,乡村总人口237.74人口。按人口抽样调查,2013年调查抽中我市9个县(市、区)的112个调查小区,其中国家点16个小区。涉及51个乡镇,57个村居。调查数据结果:省点调查样本常住人口19191人,其中城镇人口13317人,占64.18%;乡村人口6874人,占35.82%。出生275人,死亡158人。出生率以平均常住人口计算为14.42‰,死亡率为8.25‰,自然增长率为6.16‰。经过省人口抽样调查主要数据质量分析评估显示:宁德市2013年常住人口284.00万人(不包括户籍在本市的外出半年以上的人口),出生率12.90‰,死亡率7.00‰,自然增长率5.90‰,城镇化率51.80%。市级对各县(市、区)进行评估,数据显示如下图:2013年各县(市、区)主要人口指标评估数据
推荐给朋友
-- 访问量:
宁德市人民政府主办
宁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承办
值班室电话
宁德市数字宁德建设办公室
联系电话:
2011 版权所有
建议IE6.0,以上分辨率浏览本网站}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周宁人口普查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