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送年,有异地参加工作的吗(公务员)?

中央遴选明确禁止在职公务员国考透露出什么信息?
今年新出的中央遴选明确禁止在职公务员国考…从2016起在职公务员不准参与国考了…请问这吐露出什么信息?为什么这么禁止内部流动?流动不是更好么?第二个问题是地方上会不会跟进呢?这不是更不利于地方上人才的内部流动么…&br&
我补充下。其实我并不反对遴选,反对的是在遴选的同时取消在职公务员的国考。国考对于在职公务员而言不仅仅是上下通道,更是一个平行通道。假设我今天考进A部委,但做2年后发现A部委不适合自己,想去B部委。那么在职屌丝公务员可以通过国考这样一个公开的平台,不管能否考上,至少拥有再次选择的权利。而如今限制报考,则直接封杀了屌丝去B部委的可能。机关内部的平行调动制度根本不完善,需要极大地运作能力,对于普通小兵而言完全是天方夜谭。这意味着一旦年轻的时候选择错误,想要平行调动(注意,我的意思是非领导岗位)只有选择辞职再考了。有勇气的人就辞职,没勇气辞职的那就选择在自己不喜欢的岗位混一辈子的日子。这种封闭制度难道对于公务员更好地服务于哔哔(此处被和谐)是有利的么?&br&
其次,各地省考和国考在公开公平上这几年已经逐步完善了起来,如今加大远远不如国考省考透明公开的遴选,选调,缩小已经逐步完善的省考国考的比例,这显然是一种制度上的退化啊?一旦中央这种政策为各地效仿,岂不是各省的省二代的弟弟妹妹表哥表姐最喜欢了么?&br&&br&------------------------------------此处是分割线----------增加6月6日的内容---------------------------------&br&&br&看了很多人的答案,为了大家看起来更有效,综合了很多人的想法,然后我来说下我现在的看法。&br&
1对政策整体评价:稳定基层队伍,建立更加符合高层需求的公务员流动机制,出发点是无奈的,动作是强势的,长远来看是必然的。&br&
2我认为该政策的最大问题:制定政策的时候,没有给予基层足够的预期,没有给予基层公务员足够的过度时间。比如,给个三五年的过渡期,会更为理性化。因为当年无数的应届毕业生为了先解决就业问题考入了基层,本想今后通过国考省考等考试,再图改变。而国家轻松地一个政策,却毁掉了无数年轻的基层在职公务员的前途和命运。比如这政策毁掉了无数异乡在职的夫妻想考一起团聚的希望,比如毁掉了无数异乡基层在职工作,想考回家乡的子女。而他们一开始的选择,也没什么大理想,留在异地,或者不喜欢的工作单位,仅仅是为了能够有一口饭吃,因为以后还有机会改变。(当然,集权国家一向忽视个人权益,这种小群体的利益更加不会为人所关注了。)&br&
3该政策的长远影响:我在这里引用下下面一位答主的答案稍加修改(若涉及版权请告知,我立即删除,谢谢)基层低工资低收入短时间内不可能改变,流动性又进一步弱化。事实上断绝了平民屌丝中很多相对优秀者公考进入基层(尤其是中西部和贫困地区)的心思。从长远来看,因为基层情况复杂,待遇短时间内不可能改变,所以平民子弟考公务员以后肯定是赔本买卖,在这种环境和前提下还愿意进去多半是官富二代,或者本地富户子弟,只有他们才不在乎工资高低,升迁与否。而等到公务员阶层高层领导全是官二代,富二代,底层公务员全是本乡本土豪绅, 那么地方官与地方豪强大户结盟的趋势必然显现。基层百姓将会有什么日子可想而知。&br&&br&
4我最后鄙视一下:用主义大旗,用个别思想道德先进模范来捆绑所有基层公务员的一些人。说什么所谓基层。不能有晋升的想法,不能有流动性的想法,就应乐于奉献,肝脑涂地,不然就是厚颜无耻的人,我真心服了你了。
今年新出的中央遴选明确禁止在职公务员国考…从2016起在职公务员不准参与国考了…请问这吐露出什么信息?为什么这么禁止内部流动?流动不是更好么?第二个问题是地方上会不会跟进呢?这不是更不利于地方上人才的内部流动么…
我补充下。其实我并不反对遴选,反对的是在遴选的同时取消在职公务员的国考。国考对于在职公务员而言不仅仅是上下通道,更是一个平行通道。假设我今天考进A部委,但做2年后发现A部委不适合自己,想去B部委。那么在职屌丝公务员可以通过国考这样一个公开的平台,不管能否考上,至少拥有再次选择的权利。而如今限制报考,则直接封杀了屌丝去B部委的可能。机关内部的平行调动制度根本不完善,需要极大地运作能力,对于普通小兵而言完全是天方夜谭。这意味着一旦年轻的时候选择错误,想要平行调动(注意,我的意思是非领导岗位)只有选择辞职再考了。有勇气的人就辞职,没勇气辞职的那就选择在自己不喜欢的岗位混一辈子的日子。这种封闭制度难道对于公务员更好地服务于哔哔(此处被和谐)是有利的么?
其次,各地省考和国考在公开公平上这几年已经逐步完善了起来,如今加大远远不如国考省考透明公开的遴选,选调,缩小已经逐步完善的省考国考的比例,这显然是一种制度上的退化啊?一旦中央这种政策为各地效仿,岂不是各省的省二代的弟弟妹妹表哥表姐最喜欢了么?------------------------------------此处是分割线----------增加6月6日的内容---------------------------------看了很多人的答案,为了大家看起来更有效,综合了很多人的想法,然后我来说下我现在的看法。
1对政策整体评价:稳定基层队伍,建立更加符合高层需求的公务员流动机制,出发点是无奈的,动作是强势的,长远来看是必然的。…
按投票排序
167 个回答
(解匿)答主作为某中部省份选调生,从基层乡镇到县、市,且历经多次考试,遴选、省考笔试不下9次第一(不能说确数,怕被人认出);目前作为地方主要领导(其实就是市委书记,你懂的)的文字秘书之一,还是有点体会,妄自与各位分享。第一,基层乡镇是个坑。1.公告误人不浅。答主大学时是学生干部,专业拿过全国性奖项,开学校先河,毕业时拿到了500强、省直、选调生的三份录取单,但是毅然选择了选调生--当时公告上写的是省委选调生,党政后备干部--当时我就单纯的信了,直到分配到边远乡镇才如梦初醒,我从此再也未见过组织部的“娘家人”,直到我考走才见了第二次面(我得办理调动手续)。其他乡镇苦逼不再细言,知乎上他人苦水我都体会过。2.年限误人不浅。答主入职时已有年限限制,但是我却亲眼目睹了什么叫信口雌黄。凡事有关系的,有背景的,不到1月,最多3个月,通通上调到了县里、市里,更可耻的是,开编都从未在乡镇,直接开在县直、市直。年限其实就是屌丝的魔咒,有关系的自带“魔免”。答主因为不甘心(其实就是吃不了苦),第一年中,参加华南某省、中南某省、国考,三次都是笔试第一,却因为年限,不敢参加面试。3.副科误人不浅。基层有句话,“妇科病”,(不解释)。第二.公考遴选是个宝。1.公考很公平。不得不说,公考相对而言是当下较公平的量尺,你有中央之才,可以高分不胜寒,你有省委之能,也能鹤立鸡群。在年轻的基层公务员中,你得承认,有些人天生就是出类拔萃,不是基层能留住的。而公考人为干扰的能力毕竟有限,能干扰的起码是正厅级以上(他们的子女早就高枕无忧了),而县处级、科级基本上干扰不到(他们的子女才是干扰主力军)。2.遴选较公平。答主历经数次遴选,每次第一,除了2次没吃亏外(多亏领导赏识),其他3次被逆袭,而且是甩了录取的那位笔试5、6分的情况下被逆袭(你懂的,人家基因比答主好,人家是太子)。但是遴选还是比较公平,至少每次第一,大家还是看在眼里的(文字部门需要写材料的苦逼),于是答主从乡镇2年年限一满,就通过遴选,在县委办有了一个座位,1年后再次遴选到市委办。3.提拔不公平。在基层提拔年轻人,有以下几种情况:1?扎实做事,任劳任怨,碰上大换届;2?扎实做事,任劳任怨,熬了很久的资历终于轮到你(上面不空降);3?扎实做事,任劳任怨,领导提名力推你(你懂的,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恨);4?“少爷、姑爷、舅爷”(人民日报今年1月某日有原文,大家随意)。在答主身边有个例子,某人因为血统好,从科员起三年内多部门历练,终于修成团委正科实职,于是他爹上新闻了。比起市直、省直三年副科员,五年正科员,至少副处退,你会明白,在上级机关苟且,总比在基层苟且强。三.禁考政策不太好。1.是博弈的结果。中央要精英,但又不希望精英都去了北京,毕竟地方是执政的广大腹地;地方要稳定,没有基层公务屌的青春奉献,哪里有官老爷们的清闲,总不能叫衙内们去广阔天地奉献青春吧。2.是无奈的举措。寒门出俊才,纨绔少伟男,如果都依赖考试论英雄,你把衙内们的前途都封死了。3.是智慧的结晶。大家都知道,公考是先考后盖章,遴选是先盖章后考。程序差毫厘,影响谬千里。不得不佩服组织上的厉害,不盖章你就考不了,你就死了心吧。草草作答,祝福各位善待自己,博观约取,厚积薄发,总有出头日。等你们上台履职了,希望制定政策的时候别忘记基层岁月。------------------------------------------------如今再来回看自己的回答,毕竟又是一番滋味。许多知友在问如何备考,我就个人经验浅谈,希望于君有益。第一个词,勤奋。“历经天华成此景,人间万事出艰辛。”你想简简单单地考上,那么生活就会给你一个简简单单的态度,让你考不上。苏秦刺骨,范相划粥,只有勤奋,才能掌握更多的知识。第二个词,谦逊。“江海成百谷王,在其下”。要积极汲取别人的智慧和经验,要把自己看低一点,人外有人,山外有山。你有多谦逊,你就有多少容量。第三个词,坚持。“虽复埋尘泥满身,尤能夜夜动龙吟”。姜公屠牛,舜耕历山,都是一时困顿,要坚持下来,不要放弃,也许你到不了最初的目标,但你在坚持的路上已经比其他人走得远了。回首再看当年景光,涛声依旧,但你已经扬帆很远了。
哪些说不干就走的,说没禁止辞职再考的,呵呵,现在的趋势是根本不让辞职,逼你在黑煤窑打工,法院系统已经有这个趋势了,估计这样下去会逐渐扩展到其他部门。即使你什么福利都没享受过,而且过了最低五年服务期,辞职还得是:“提出辞职申请的人员在服务期内应勤勉敬业,能够圆满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工作业绩得到部门充分认可,经考核合格后,由干部科提交党组会研究辞职事宜。”尼玛,辞职还得勤勉敬业,工作成绩得到认可,经党组研究,亲,这不是提拔,是辞职好么-_-#,除了监狱减刑,你见过哪个地方走人还要勤勉敬业,得到部门充分认可,考核合格才能走的?更搞笑的是一年只有十天可以提辞职=_=,实话说还不如监狱,审查减刑假释都不需要这么多限制……看到回复里很多人说可以直接旷工走人,说明下,对于学法律的人来说,被开除公职就意味着大部分法律职业被终生禁止进入,比方说做律师,被开除公职的人是不能执业的。所以辞职还是开除对于法律人的区别极大。——————————————————————————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法院关于辞去公职的有关要求为进一步规范我院人员管理工作,现就我院人员辞去公职事宜提出如下要求:1、此要求适用于我院行政编制人员和事业编制人员(不含事业编制书记员)。2、在我院工作未满五年最低服务期限的人员不得提出辞职申请;出现延长服务期限情形的,在延长的服务期限内不得提出辞职申请。3、在我院工作期间存在下列情形之一的人员,已满五年服务期的,自情形出现之日起,延长服务期五年;不满五年服务期的,自服务期满之日起,延长服务期五年: (1)已完成任命程序的中层副职 (2)已办理我院公租房入住手续的人员; (3)已解决配偶进京落户的人员 (4)经我院协调,解决子女入托入学问题的人员; (5)经党组研究决定应当延长服务期限的其他情形,如享受住房分配、家属随调、公派出国、公费求学深造、跨行业、跨区域挂职交流等待遇。出现延长服务期限情形的,由本人签署延长服务期限的承诺书,交干部科留底备案。同时出现上述两种以上情形的,分别计算延长的服务期限。在此要求出台之前出现上述情形的,适用延长服务期限的要求。4、服务期满人员可于每年6月10日-6月25日、12月10日-12月25日两个时间段内向干部科提出辞职申请,其他时间不得提出辞职申请;服务期满且来院工作时间满10年以上的,经党组研究,提出辞职申请的时间可不受上述时间段的限制。5、提出辞职申请的人员在服务期内应勤勉敬业,能够圆满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工作业绩得到部门充分认可,经考核合格后,由干部科提交党组会研究辞职事宜。6、根据我院工作需要及提出辞职人员个人表现,由党组讨论决定是否同意其辞职申请,并由干部科将党组决定通知到本人。7、相关人员在未得到辞职是否批准的决定之日前,应坚持正常工作;批准辞去公职的,按照相关规定办理离职手续;辞职未获批准的,应继续坚持工作。  8、因辞去公职事宜出现违反纪律情形的视情形给予开除等处分。9、我院制定的其他制度与本要求相冲突的,以本要求为准。10、本要求自公布之日起施行。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法院日
作为一个06年参加工作,最早在县城当公务员 ,后来回家所在的区(与县一个市),然后遴选到省直,我觉得这方面我还有一定发言权。我觉得这个制度不是不能出,但出来的时机不对,效果不好。为什么大家都想考中央公务员。原因很简单,大家宁可忍受北京的高房价、低工资、雾霾天,冲得就是发展潜力大。作为普通平民,在中央部委按年限可以到正处级别。如果自身优秀,有领导重视,厅局级以上也是可以期待。但在基层,县里20年可能还只是科员或者副科。对于有一定自信的人来说,选择哪条路是不言而喻的。如果中央真想禁止底下人才往中央走,就应该改变遴选机制。国考除外交等特殊部门外,一律只准在基层工作。然后采取逐级遴选方式。为弥补专家人才不足,部分岗位面向社会。考试内容也可以偏向工作实际,考虑工作表现。这样的话对于基层公务员来说也有个盼头。否则同样优秀的人,也许仅仅一个人考了国考,一个是基层,临退休时就是两个不同的命运。
这个问题的核心矛盾不在于禁考,而在于禁考后如何给基层公务员一个公平合理的晋升、流通渠道。目前来看,遴选是远远没有达到大家的期望的,至于未来能不能完善,并不乐观(需要时间,但时间不等人啊!)。
本人原本是坚定的自干五,进入体制后被活生生坑成了美分。基层提拔本身就是玄学,跟你的工作能力无关。关闭了考试大门还要忽悠老子好好工作?工你马哟,指着一条没有希望的路让老子走,「基层服务加分变定向——两年内省考禁考——五年内省考禁考——国考完全禁考」,这一系列下来,都被坑了好几年了还当老子傻逼啊?以后多学东西,多学技能,工作慢慢干,能干多少是多少。这周末加班吧?有事,不加。帮剪个片子拍个照片吧?不好意思,不会。情怀不能当饭吃,人活着首先要养活自己、照顾好父母,保护好家庭,在这之后再他吗跟我提为人民服务吧。
一边打击领导把公务员当家臣用一边又不给公务员往上爬的机会一边不给公务员自己搞公司一边又是一群红色贵族把持着垄断企业真是难
中国政府的控制手段,以至于上级控制下级的控制手段,最重要的一条就是。你永远跳不出我的手心!没有五险一金,你没有办法跳槽到企业。没有通过公考跳槽到另外机关的机制,你只能在领导手心做一条狗,你能怎样?
毕竟不是每个人一毕业就能去军) (委 当秘书的,想体验基层生活就能当县(书记)的
这规定真是扯,太短视了,屌丝如何如何悲催是小事无,个人问题,但是这对国家整体发展非常不利。原因不单单是大家所说的阶层固化这么简单,而是低工资加不流动,事实上断绝了平民屌丝公考的心思,平民子弟考公务员以后肯定是赔本买卖,那还愿意进去多半是官二代富二代,或者本地富户子弟,只有他们才不在乎工资高低,升迁与否。现在已经逐渐有这个苗头了,至少在江浙一代,地方大户送子弟进机关或者与外地公务员结亲的已经不少,机关里面也已经有不少低调的二代了。问题是等到公务员阶层高层领导全是官二代,富二代,底层公务员全是本乡本土,你以为这是好事儿啊,地方官与地方豪强大户结盟历来是中央的大忌。会形成地方割据势力。到时候,要权有权,要钱有钱,要人有人,内部铁板一块,水泼不进,对上阳奉阴违,对下鱼肉百姓,那酸爽。。。。这就是我不明白的地方了,上面的水平不知道比我等小民高到哪儿去了,我们都能看出来的事情,他们没理由不明白,为什么要这么搞呢?能稳定基层的绝对不是这个办法,这事实上反而会逼走大批的年轻公务员。。。除非下一步对于基层公务员的待遇有一个大的提升(职务级别并行制?)或者极大扩展遴选的范围和公正度。不然,恶果很快就会显现。
大方向早就是如此了,取消公选的时候还没看到风向吗。再说,这个国家的公职人员只要一天还立着“为人民服务”的牌坊忍受低得出奇的工资(还要被“老百姓”骂),我就认为公务员根本不适合家境不好的外地人来当,这话不中听,但事实就是如此,那点破工资是个女生还好,职业体面嫁人不难,但如果是个男生有可能买车买楼娶老婆吗?那么除了不停考去更好的部门就只有不择手段搞钱了,毕竟面对生存的压力嘛。所以现在国家断了你们的路也好,省的好多人先考个根本不想呆的外地基层职位再天天看书想考走,这样职位浪费了,自己也荒废了(多数人花了若干年都没有如愿考走),也许当初直接去北上广深混企业早就出人头地了呢。-0-再啰嗦几句,有人认为这是用人制度的倒退,我觉得恰恰相反,这个才是基层岗位回归正常化的必经之路,以前基层岗位作为跳板存在,很多人明知既没经济待遇也无政治前途依然愿意去,现在不给在职考了,自然也就该辞职的辞职,如果再招考也没人报,国家才会真正考虑提高基层待遇来吸引并留住人,毕竟任何政策都是靠基层来落实的,这事不能没人做。6月7日编辑有些人的逻辑真是让人无语,公务员就是一份工作而已,国家从未动员谁去考,也没有承诺过除了法律规定以外的待遇和晋升空间,你说就业困难,先考个竞争不激烈的单位骑驴找马这作为个人选择来说不算错,可是你既然做了选择,就要承担选择的风险,比如现在政策变动的风险,比如进入体制内荒废专业没有再出去工作能力的风险(其实这点对大多数人来说是个伪命题,有专业能力谁会去基层机关当个破公务员,还不是找不到像样工作,大城市好岗位又考不上才去异地基层啥的)。国家作为一个用人单位,当然不愿意自己的基层员工天天看书想着考走了,这放任何一个企事业单位都一样,何况是招人程序无比繁琐的政府部门,怎么就不对了呢。要知道公务员考试已经是全社会最少歧视的招聘行为了,政府只是禁止自己内部员工再参加,是完全合理合法的权力,正所谓端人碗服人管,你还在拿人家的工资有些东西就得服从,要么辞职重考呗,这个没禁止。哦,据说有5年禁考,那当初录用的时候可以放弃啊,可以不面试,可以不体检啊,上班了在转正定级之前都可以取消录用的,不会上班一年还不了解待遇和前途有多差吧。
当年通过选调考试,顺利从基层技术岗位上调省级大机关做组织人事,结果加快了脱离体制的想法…从基层走的时候,局里人事突然发现,咦,居然还有人这么玩,动这个脑筋,不行,以后必须报备,否则不准走;随后从省级机关辞职的时候,组织人事部门也傻眼了,我们这个这么讲觉悟和奉献的部门居然有人玩这个,不行,以后不报备不准辞职。庆幸自己闪得早,也深深对后面的兄弟姐们表示歉意…做组织人事的人常说:不能依靠待遇留人,我们就靠事业留人,信仰留人,情感留人…终于他们发现这话自己也不信了,于是来个制度留人吧…sigh…可耻得匿了…——————————我是分割线——————————最近好像突然点赞和评论的朋友多了起来,身边也有很多以前的同事来关心我离职后的生活,但每每我和他们说,做出出来的决定并不是为了收入的时候,很多人都报以“你逗我玩”的表情,我也只能表示无语。也许这就是在职业上升期选择“半途而废”和职业瓶颈期选择“转投他路”之间心态上的区别吧...真心祝愿离开的和留下的朋友们,一切顺利!
取消匿名,没什么大不了的……反正知乎也没有人认识我,不过为什么匿名用户不能回答别人的提问呢?奇怪了利益相关,国税县级单位公务员,曾参加2015年国考笔试面试,面试没过,也不计划再考遴选,不小心还赶了个最后一次,也算功德圆满了。自己不计划考,但是看到这条新闻还是如鲠在喉,颇有不爽。这是一个信号,对于广大基层公务员来说,可能黑暗的时候才刚刚来临。禁止在职公务员参加国考,这样基层就安心工作了?蠢猪逻辑。其实本来考试的也就不多,基层留不住人的原因也完全不是有国考省考这些渠道的吸引。但是这样做断绝的是人们的希望,也表明了上层的态度,表态的意义远大于实际意义。我不清楚上层是怎样撕逼导致最后出台这样一个政策的,但是结果很清楚,小号废科举。这是个什么样的信号呢?表明上层除了站队撕逼,根本无力或者无心解决基层的组织问题,基层党政组织已经废了,村一级基本都被宗族势力和黑道把持,乡一级虽然有财政供养人员作为钉子,可是留不住年轻人也就没有未来,县一级还好一点,但是也够呛,留得住人留不住心。这个信号还有一个含义,中央有可能抛弃基层,想到身边的乡贤之类的玩意,以后可能形成这样的格局,基层公务员主要由当地人尤其是当地的二代们从事,主要官员由上面下派的干部担任。异地基层公务员们,没有未来,现在走还来得及,本地基层公务员,如果你不是二代,趁年轻多学一门手艺吧,船沉了会游泳的沾光。
一个同事说有他办法。我问他什么办法?他说,在职公务员先考事业编,成事业编制,再考想考的公务员,参加省考或国考。我觉得应该可行,就是有点折腾。
悲哀,这个禁止令本就是畸形的,可以这样说,对国家,对于民众,对于广大基层乡镇狗都是极大的不利。目前中国相对公平的考试前三名有国考,省考,高考,也就是说,这三个考试在中国也是政府主导并且运用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的人才选拔考试,当然走到今天,这三个考试已经开始出现松动,我相信不久的将来就会出现严重的问题。但是这三大考试却是可以最大限度的保证考试的公平性,至少可以保证的就是凭借考试实力来决定个人的前途好坏,这个对于一些寒门学子简直就是莫大的福音。当过公务员的人都明白,公务员的工作调动,升迁全部都是黑箱操作,没理由的,把这个人换到这个部门,把你调到上级机关或者下级机构,几个领导一勾兑就行了,个人只有服从组织安排的份,如果不是有国家编制这个东西存在,下属对于上级领导的依赖将会空前的大,那么就会诞生出专制,一些核心部门,核心机构,核心领导班子完全有能力对抗其他部门,某些部门的权力不是一般的大。现在禁止参加公务员参加国考,我相信省考也会禁止,实际上现在的人事部门已经开始加大了公务员报考的审核难度,就算你考上,也不能参加工作,是不是很流氓的做法。实际上参加国考和省考的公务员们大多数都是在老少边穷的地方,这个就是不争的事实,工作清闲,现在的公务员工作也不清闲成天干着一些毫无价值的事情,真正为人民服务的事情却很少做,这个就不多说了,总之就是现在的公务员就是为上级机关服务,为领导升迁服务的。所谓的中央遴选,实际限制了相当多的条件,部门规章,优先选拔等等,在公平公正的制度下,实质上弱化了,以后的公务员流动机制将会更加低效。也就是你考到基层公务员里面,在这个乡镇一辈子就是一个部门负责人,也就是股级,比如党政办,交安办,信访办,你还得防止当地的地方势力渗入,恐怕一辈子就是一个小办事员,可悲。总之现在的公务员考核体制就是极大的损害了基层公务员的积极性,导致懒政,相当大的程度上降低了行政效率,加剧了官民对立和隔阂,十分不利于国家长治久安,当然了很多人并不知道,在行政体制内,体制内相当多的人对于政府不满意,纯粹的美分也不在少数,对于基层的控制力将会更大的减弱。现在的基层公务员和村官跟原来的知青下乡没什么区别,时代变了,思想却没有什么改变。愿各位基层乡镇狗,村官狗好自为之,各安天命,苦不苦,问问知青下乡累不累。
对公务员整个制度了解不深,可能回答与题干关系不大,也做不到上面的专业分析,只是分享一下身边的现象。
两个同班同学,都在我们市(县级市)的单位上班,一个考上的,据说当时考了第一名,称他为A吧,;另一个是家里安排的,没毕业时就被安排进去了,具体怎么操作的,也不太了解,暂叫B。
A上的是211,B上的是一个不知名的大专。有次聚会结束,B很不屑的感慨:以前上学时,我爸老拿她和我比,我还自卑的不行,现在她不和我一样,甚至说还不如我呢,学的好、会考试有P用!
对我们大多数人来说,体制内的考试,其实就是一群“寒士”之间的竞争,因为在那些二代或是“世家”面前,你根本没什么可争得,当然,你若有特别特别突出的能力这就另说了。
昨天还有个同学发了状态:离开学校之后,你才会真正发现,在这个社会打拼,更多的是拼家境、拼背景……
所以,针对这情况,如果忍受不了,我觉得要么去相对公平的企业里;要么继续基层奋斗,或许,你可以为自家后代进入体制探个路,打个基础。
竟有五六人邀此题,想来若不答则愧对诸君。但因涉及甚广,恐难以周全,还望海涵。------------去年曾在朋友圈发了一个系列,叫大大的野望,用三个朝代分析了三代领导人的执政思路。里面提到了大大想要走的是两汉之路。------------这里解析一下汉朝的科举制度。两汉有两种固定的人才选拔方式,一种是太学考试,一种是举孝廉。先说太学考试,甲等为郎,已等为吏。郎在中央任职,隶属于中央政府,未来有机会担任地方长官乃至中央官员,而吏只能回其本乡地方担任地方长官的掾属。这两者之差异,颇似如今的部分国考公务员与地方公务员。待到武帝时期,中央要求由地方官员举荐廉吏(优秀)孝子(党员)到中央,经过考试任职郎官,打通了地方官员的上升通道。这孝廉制度颇似如今的遴选。一个青年太学生毕业考试后,派到地方服务。待服务地方行政有了成绩,再经长官遴选到中央,又须经过中央一番相应的考试,然后才始正式入仕。这本是一个相当合理的制度,这由教育而考试,由考试而行政实习,由行政实习而选举,再由选举而考试,再由考试而任用之。可但凡政策延续久了,必有弊端。任一官员,有了权察举,各地方经他察举的,便是他的门生故吏,将来在政治上得意,必然也会察举他的亲属。一如魏之曹氏,晋之令氏,是故无论成败,魏晋以下门第之根源,都要追溯到东汉之孝廉制度。-------上面把本文的核心点“官”、“吏”说明,再接下来探讨本次政策:首先是公务员想获中央提拔,便纷纷集中到北京参加国考。全国人才集中到中央,这不是件好事。地方无才,不仅地方行政要减低效率,且地方经济文化,也不易上进。执政根基的地方垮台了,中央又哪能单独存在。所以中央集权不是件好事,而中央集才也不是件好事,这便可理解前段时间的习主席主推的“第一书记”的事情了。基层党组织是我党取天下的法宝,也是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之基。其次现实中有大量的基层公务员在单位闷头读书准备国考,不管自己本官职务与实际工作,而其上司也无法奈何他。考试只是一种手段,而不是目的,中央政府希望招聘的公务员都是可以下基层的,倘若基层公务员把自己岗位作为跳板,则便失去了中央为地方选材的本意了,况且中央并没有禁止辞职 再考,真正有实力的人并不会被拘泥于一隅。其三是前些年随着国考的铺开,报考人数急剧增加诞生了“公务员热”。大量的公务员队伍必将扩张政府的权力范围,这本身与总理的“简化放权”思路是相悖的。且“士十于官,求官者十于士,士无官,官乏禄,而吏扰人”,对于中央而言,以现有的思路走下去,必将重蹈宋之冗官冗吏之局面。-----------但凡政府推出的政策,不能说都出于帝王私心,也不能怪他们安排得未尽妥帖。当知任何一制度,都会随着时间和环境而改变,都决不会尽善尽美,因此也正需要我辈继续努力!------至于朋友们问对此应如何面对,我相信仔细看过两遍的心里应该已有答案了。关于大家关注帝王私心部分,我就不在这里写了,另起一篇,以免殃及池鱼被和谐。
以下是总书记在2013年6月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的讲话选段。我搞不明白一些公务员为什么不深入学习研究中央精神就贸然报考。第二,关于干部工作公开。干部工作公开,公开什么、在什么范围公开、用什么方式公开、公开到什么程度?也需要认真研究、稳妥把握。不能把严肃的干部工作搞成“选秀”、“作秀”,把社会注意力过多吸引到干部选任上,助长干部队伍浮躁情绪。实行竞争性选拔的初衷是扩大选人用人视野,也确实有一大批优秀干部在这种机制下脱颖而出。但是,有些地方和单位的考试侧重于知识而不是能力,而且笔试成绩作为第一道关卡,这就让那些善考不善干的人占了先,选拔出的人不少“高分低能”,也造就了一批不好好工作的“考试专业户”。有的明明有合适人选,也要搞竞争性选拔,招进女婿气走儿。一些地方和单位甚至科级干部也动辄面向全国选拔,花的人力物力不成比例。这些年,竞争性选拔的岗位大多属于委任制范畴,委任制干部应该主要适用实绩晋升原则,可以增加一定的竞争性,但不能把竞争性选拔作为主要方式甚至唯一方式。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的范围和规模要合理,不宜硬性规定竞争性选拔比例,更不能搞什么“凡提必竞”。只有在本地区本部门确实没有合适人选、特别是缺乏紧缺专业人才时,才适宜于公开选拔,并且应该尽量就近取才。竞争性选拔的方式方法也要改进,引导干部在实干、实绩上竞争,而不是在考试、分数上竞争,不能搞“一考定音”。就是公选也要科学设置资格条件和考试方法,让干得好的才能考得好,考出干部真水平、真本事。
话的意思很明确,不干就走,公务员不是留给屌丝的。以前有人说,优秀青年到体制内去,现在只能说,优秀青年还是在外面混吧,体制内不代表先进生产力。不知道打了谁的脸。
恕我直言,体制狗们才反映过来?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凭什么公务员就要有畅通的上升机制,你们有没有想过工人和农民?说到底你们还是觉得公务员有特殊性。说白了,体制内外都一样,“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积阴德五读书”,首位的本领是投胎,我们这叫“技不如人”,基层公务员都想着进中央都想着处级厅级部级,让二代们去基层吃灰?党国招你们进体制是为了让你们服务广大人民群众顺便实现你们人生价值的?嗯,说不定这俩目的是有的,不过排名还不如上面的“五读书“。基层公务员这个职业,不适合心理年龄但凡稍微年轻一点的人。药丸。
这种东西要么就彻底断绝从社会上招人,省市一级单位只有遴选,一边国考要着应届生一边堵死基层向上的空间,这么叫按死在基层能有多大工作意愿??我很怀疑。--------------------------------------------------------------看到许多别人的答案,觉得如果这样的政策真正的执行开并且从上至下贯彻落实的话,那公务员可定会成为绝大多数人的辞职前跳板,找个清闲的岗位开始做辞职的准备,考各种本各种证,只要是辞职就再也不会踏入公务员一步了,基层最终人才彻底沦陷,典型的劣币驱逐良币。不顺畅的遴选渠道只能是让所有有能力的人对基层岗位敬而远之。------------------------------再割----------------------------这一段时间经济形势不好 很多毕业生真的是为了找个饭碗躲进了体制内 好转了估计心思活动的人会有很多~~-------------------------今年的省考也开始禁止在职公务员参加了,看来以后在体制内想要换地方只能走遴选这一条路了,很多要求基层工作经验的职位看来是给基层村官或者三支一扶留的,也算是对他们的补偿吧。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

我要回帖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