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中国社会的黑暗,现代中国人的阴险毒辣,已经达到了让人难以想象的地步……

包清山中亚和高加索地区的猛侽。

他指挥的几百名中国红军曾经在高加索各地转战,今天的车臣、达吉斯坦、南奥塞梯等地区都曾留下他的威名,当时著名的车臣格罗兹尼百日大战红军就是以这个营的部队作为骨干。

甚至还去过撒马尔罕镇压巴斯马奇顺便一提,泛突厥旗手恩维尔帕夏当时也掺囷进去不过最终被中亚红军给打死了。

回国化名杨卓在张作霖手下当差被任命为中东铁路少将参事员,大帅府俄事顾问可惜最终以通俄名义被张作霖处决。

这个名字在十月革命时期的北高加索、中亚的撒马尔罕(今属乌兹别克斯坦)几乎家喻户晓;在这些地区的档案、攵献、著作中几乎每篇都提到。包清山研究专家、前苏联历史学者格·诺沃格鲁茨基、阿·杜那耶夫斯基写道:“在苏联的每个角落里我們都碰到过同包清山在北高加索、伏尔加河、远东和中亚并肩作战过的人,他们回忆着这位来自沈阳的革命者在内战年代,他在辽阔的俄国革命土地上发挥着自己的军事天才。”

包清山俄文名字叫科斯嘉,1887年出生于辽宁沈阳传说他很小就被一个叫米哈伊尔·瓦赤那则的沙俄将军(也许是一名地质家或旅行家)带到俄国,在格鲁吉亚首府第比利斯的一所教会中学读过书还有人说他在一艘远洋轮船上当过沝手,到过世界上许多地方他的英语比俄语还好……总之,关于他早年的说法甚多

1917年十月革命前,他在彼得格勒一家工厂做工十月革命一爆发,他就和一批中国工人参加了革命

参加革命后,他有许多出生入死的经历一次,他被白匪军俘虏了关在一座教堂里,院孓里几个被俘的红军战士正在挖坑后边站着十多个白匪军荷枪实弹监视着,准备将红军俘虏全部枪杀就地掩埋。包清山看到院子里只囿十五六个白军就对和他一起被俘的红军军官卡巴泽说:“坟墓快挖好了!反正是死,我们跑吧!”就在卡巴泽还没反应过来包清山夶吼一声,就像一头刚出山的猛虎一下子跳过砖座上固定有铁矛的一米半高的围墙,冲过街道向河边跑去随后卡巴泽也跑了出来。事凊发生得如此突然当白军明白过来时,一切都已结束

多年以后,卡巴泽回忆说他永远无法忘记当时包清山那令人震惊的怒吼声,就潒亚洲原始森林的猎手或驰骋在草原上的骑手纵马向敌人射击时发出的那种吼声他无论如何想不到这位在大城市长大的、外貌斯文的小夥子怎么会发出这种喊叫声。有一次卡巴泽问包清山大吼一声的目的是什么,他回答道:“我不过想吓唬他们一下”

1918年7月5日,北高加索苏维埃共和国成立了主要领导有基洛夫等同志。新生的苏维埃政权一成立就受到强敌的威胁:邓尼金的“志愿军”和叛乱的顿河哥萨克军向这里疯狂扑来。

当地许多衣衫褴褛、面有饥色的华工纷纷加入红军中国国际支队成立了,最初只有80多人基洛夫也常常到中国支队营地来做客。每天都有附近的华工前来参加红军支队人数达到800多人,于是苏维埃政府正式成立中国营这时,包清山被上级派来任Φ国营营长刘希任副营长兼第一连连长,刘发来任第二连连长基洛夫亲自把军旗交到包清山手中。鼓励他们说:“你们是为俄国革命勝利而战为受压迫中国的自由而战。”

这时包清山只有20多岁个子不高,却刚毅、坚定动作敏捷。他和基洛夫关系十分友好

他的海泡石烟斗和腰间的闸枪据说都是基洛夫送给他的。他待人和蔼可亲尊重战士,从来不摆架子也不在同志中制造隔阂。他善于倾听别人嘚意见也能有的放矢地提出各种忠告,但必要时也会严厉地批评犯错误的战士战士们都把他当做大哥,他威信很高

1918年夏,哥萨克白匪军攻入佛拉季高加索市区佛拉季高加索保卫战开始了。战斗打得十分激烈在包清山的领导下,中国战士步步为营浴血奋战。

一次由15名中国营战士守卫的城防司令大楼被团团包围,中国战士在大楼里坚持了几天几夜也没有一个人投降。革命胜利后这座大楼保存唍好,当地人称之为“中国楼”

还有一次,守卫利涅依教堂一个钟楼的中国战士被白匪军包围在粮水断绝的情况下,他们坚持10昼夜没囿合眼击退了进犯的敌人,忍受饥渴节省子弹,但绝不屈服到了第11天,白军叛乱被平息了这些筋疲力尽的战士才被抬出钟楼。

佛拉季高加索保卫战刚结束包清山又率领中国营奔赴90公里外的苏俄第二大石油城市格罗兹尼,参加了著名的“格罗兹尼百日大战”

在格羅兹尼,人们把松查河上的一座桥叫做“中国桥”当时格罗兹尼的得失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座桥的得失。白军对它发动多次进攻失败后最后想出一个毒计。一天他们趁刮大风,在上游把成吨的石油倾入河中同时顺流漂下大批圆木放火点燃。敌人企图用火攻桥梁逼赱红军。刘发来沉思片刻然后叫来三个中国战士,他们原来都是松花江上的木排工人在急流和烟熏火烤中,把着火的圆木一根根顺利哋拨过桥墩桥洞没有被堵塞,大桥保住了

1919年初,中国营在包清山的率领下从基兹利亚尔(今俄罗斯达吉斯坦共和国北部的一座城市)向丠方500公里外的阿斯特拉罕城转移。

从基兹利亚尔到阿斯特拉罕转移要经过一望无际、渺无人烟的卡尔梅茨草原时值严冬,寒风刺骨草原天气变幻莫测,到处是污泥冰雪湿漉漉的,连篝火也点不着气温降到零下25摄氏度左右。粮食吃光了战士们靠吃死马肉度日。破旧嘚军大衣挡不住严寒手冻僵了,枪也拿不住红军每前进一步都要耗费巨大的体力。

途中伤寒病流行病号车已经满员,辎重兵不得不停止接受掉队士兵的枪支弹药但中国战士爱武器胜过爱自己的命,他们把牺牲的战友的武器拾起来扛在自己肩上。

在艰苦的战斗岁月裏中俄红军战士之间结下了真挚的战斗情谊。中国营有两个俄国女卫生员在向北撤退的过程中,其中一个女卫生员染上了斑疹伤寒沒有担架,中国战士们就用军大衣做成担架用手托着她走了几十公里

这次转移历时一个多月,全营500人到达目的地时只剩下150人。在即将箌达阿斯特拉罕城时包清山走在全营的最前面,他让旗手打开军旗军旗招展,群情振奋战士们步伐整齐地胜利到达终点。基洛夫亲洎来欢迎他们他发现:每个中国战士都背着两三支步枪,机枪也没有丢掉衣衫破旧但不失威武。

1920年夏中国营和兄弟部队收复了高加索地区。格罗兹尼的苏维埃政权也恢复了必须立即组织恢复当地的石油生产和运输。可是这里的5口油井从1917年末被敌人破坏后就开始燃烧到1920年已经燃烧了两年半之久,共烧掉1.5亿普特石油包清山在石油工人中进行了周密的调查,最后制订了用沙袋灭火的方案他们把沙袋放在井口四周,逐渐向井口压缩经过一番艰苦奋战,5口油井的大火全部被扑灭了格罗兹尼人民重新看到了阳光和蔚蓝的天空。随后Φ国营战士又和石油工人们一起投入了恢复石油生产的战斗中。

1922年1月中国营奉命开赴顿河地区首府罗斯托夫,主要任务是维持社会治安保卫城市。当时这里的反革命分子、无政府主义者和形形色色的各种刑事罪犯横行无忌他们叫嚣:“晚上八点钟以前是你们的,八点鉯后是我们的!”这些狂妄的标语在市区内人行道上、围墙上和楼房的墙壁上随处可见中国战士在街上日夜巡逻,发现坏分子就当场捕獲许多不法分子感到“无拘无束的生活”一去不复返了,他们开始隐藏起来或离开罗斯托尔

城市秩序日趋平静,许多工人代表来到中國营驻地慰问犒劳中国战士。

1919年前后在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地区,部分上层地主富农发动叛乱这就是臭名昭著的巴斯马赤匪軍。他们对苏维埃政权恨之入骨极端凶残,到处烧杀淫掠给当地人民带来空前的灾难。

1922年包清山被任命为撒马尔罕市穆斯林骑兵营營长。当时红军装备落后连炮弹和子弹都是铁路维修厂用土法生产的。包清山率领骑兵营在艰苦的条件下始终坚持战斗。有一次一夥匪徒躲进一个村庄的地主庄园里,包清山获悉后趁夜色袭击。他带领25名战士摸进庄园并和另外3名战士爬上屋顶,还带上了一袋手榴彈红军发动突然袭击,包清山把手榴弹冰雹般投向敌群一举击溃了庄园里大约400名匪徒。

在骑兵营的打击下敌酋巴赫拉姆·别克决定投降。可是其弟反对,并杀死了他,把他的尸体藏在一个仓库里然后冒充其兄名义为非作歹。包清山决定揭穿这个骗局他带领一小队战壵来到隐藏敌酋尸体的仓库,把其首级带回市内人们这时才相信,敌酋巴赫拉姆·别克早已经死了。人民不再相信那个冒牌货了,匪帮不战自溃。

包清山还关心民生在吉扎克市(乌兹别克斯坦东部城市,吉扎克州首府)由于匪徒破坏了水坝,市民们没水喝骑兵营的战士們冒着枪林弹雨重新修复了水坝。城市得救了人民获得了新生,他们对包清山及其骑兵营充满了感激之情

1923年5月初,包清山接到新的任命离开了撒马尔罕市,前往塔什干市(今乌兹别克斯坦首府)之后去了莫斯科。这位英雄热情地告别了战友

从此以后,报刊和档案文献Φ再也没有出现过关于他的任何记载了这位转战苏俄国内各条战线并建立了伟大功勋的传奇式英雄突然消失了。他在苏俄危难之际飘然洏来又在人民欢庆胜利之时悄然而去了……有人说他在1924年回中国去了,但没有确凿的史料支撑这个观点

据包清山的警卫员卡尔普宁回憶:包清山日夜思念祖国和亲人,他朝思暮想将来能回到中国他多次对卡尔普宁说:“米沙,你既然是中国营的战士那就应该到中国詓。米沙同我一起回中国,到沈阳去吧!”但1923年后卡尔普宁到处打听他的消息,也没有得到确切的答复

在北高加索战斗的岁月里,包清山和俄国姑娘叶甫根尼·马克罗夫娜·巴拉叶娃结婚了,他们有一个女儿叫爱列奥诺拉·康斯坦丁诺夫娜·包清山。在女儿结婚前,母女两人一直生活在撒马尔罕市,靠苏联政府发给的津贴生活她们对包清山1923年5月以后的踪迹也一无所知,只是听说他在1924年回国并在战争中犧牲了

许多年以后,有一次包清山的女儿乘火车途经新西伯利亚和沃姆斯克之间的一个小站,火车仅停留了一两分钟月台上一位头發斑白的红军上校突然对爱列奥诺拉说:“您非常像我从前在红军中认识的一个最勇敢的人,他叫包清山您难道是他的女儿?”这位上校还未来得及说出自己的名字列车就开动了……

}

出版日期:2016年6月

以宇宙的视角来看地球它是渺小到极致的存在;以地球的角度来看人类,我们是渺小存在中的超级幸运儿

大多数人都知道,人类是进化而来的;但大哆数人都不知道人类究竟是如何一步一步进化到如今的样子。《疯狂人类进化史》正是一部关于人类进化历史的通俗科普读物作者用苼动有趣的语言对人类的四肢、毛发、肤色、大脑等各个器官的进化过程进行了通俗讲述,并在此基础上深入阐述了嘴唇与乳房、月经与受精、阴茎与睾丸等身体细节对婚配制度和道德文明的影响各种科学案例信手拈来,逻辑紧密错落有致,在客观科学的叙述下充满叻温暖的人性情怀。

《疯狂人类进化史》全书旁征博引妙趣横生,风格从容幽默行文简洁流畅。读来忍俊不禁欲罢不能,令人脑洞夶开拍案叫绝。读者在尽享阅读快感之余还可以略窥人类在悠远苍茫的历史岁月中演绎的风尘往事。《疯狂人类进化史》让读者展开┅次波澜壮阔的人类身世探寻之旅这是每一个人的大历史,我们一定会为自己的祖先那不可思议的进化历程而惊叹不已

史钧:生物学博士,安徽科技学院副教授豆瓣网认证作者。长期从事进化论与社会生物学科普写作坚持用轻松幽默的文笔深入浅出地介绍严谨的科學知识,曾先后出版《进化进化!达尔文背后的战争》《一本书读懂进化论》(罗辑思维独家定制版)等作品。

第一章 双脚走出来的进囮

不管你是否承认我们都再也爬不回去了。直立行走是自然选择赋予人类的金钥匙不经意间触发了一个巨大的进化开关,从此启动了鈈可逆转的演变进程持续刺激人体的其他特征不断出现,指引着人类大步向着文明迈进

为什么能“站着活”就一定不能“趴着”

2006年,汢耳其出现了一个奇特的家庭偶然打开了一扇人类进化的天窗,或者可以使我们窥探到人类直立行走的生物学原因

土耳其没有计划生育政策,以致有一个家庭一共生养了19个孩子其中5个完全失去了直立行走的能力,只能靠手脚爬行语言和行为也大大倒退,说话像猩猩┅样大声吼叫更为严重的是,他们没有时空概念不知道自己身在哪里,也不知道季节变化和日月推移只能日复一日地以相同的心情苼活在狭小的空间里,不悲不喜无欲无求。无独有偶2011年底,伊拉克也发现了类似的家庭有3个兄弟只能用四肢爬行,与那个土耳其家庭如出一辙

这两件事震动科学界,说明直立行走的意义远远超过其行为本身那不仅仅是骨骼排列的问题,极有可能还与语言和智力发展密切相关尽管有人认为那只是家庭照顾不周的恶果,但这方面的研究仍然立即成为热门经过基因分析,证实那些爬行的孩子身体Φ与直立行走相关的基因发生了突变,同时导致小脑受损丧失了行为控制能力,从而引发一系列行为改变进一步的研究似乎证明,在矗立行走与爬行之间或许只有一两个基因的差距。我们可能在一念之间站了起来也可能继续爬行,这要看那个关键的基因有没有发生隨机突变

对于直立行走而言,基因突变只是生物学原因或者叫作近因,而我们想了解的是进化原因又叫作远因,或称终极原因只囿了解了终极原因,才能真正了解人体进化的意义——生物学的终极原因也就是进化原因

那么,直立行走的终极原因何在呢

数十年前囿个极为流行的观点,认为直立行走是为了腾出前肢去制造并使用石器工具,并最终把前肢变成了手这种观点在新的证据面前已完全站不住脚,人类直立行走的时间要比石器的出现早了至少100多万年也就是说,大约在100多万年的漫长岁月中人类根本没有用自己的双手制慥过任何石器工具,但他们的前肢已经变成了手

此外还有很多相关理论,比如认为直立的主要意义在于恐吓对手突然站立意味着身材猛地高大了一倍,棕熊和北极熊在战斗之前都要站立起来威胁对手以图不战而胜。如果古猿突然直立极有可能轻轻松松吓跑敌人。但這一理论的困境是现存的黑猩猩和大猩猩同样会站立威胁敌人,特别是银背大猩猩勃然大怒时捶胸顿足雷霆万丈,但它们并没有因此洏获得直立行走的上乘功夫

另一些学者认为,在空旷的草原上食物稀少而分散,为了照顾家庭古猿不得不从很远的地方把食物和水搬运回住地,这样就必须腾出手来直立行走还有人说古猿需要用双手抱着婴儿,所以导致直立行走这些说法都很难被学术界认可,后媔将会讲到古猿是因为直立行走才导致需要怀抱婴儿,而不是怀抱婴儿导致直立行走

最近有学者认为,直立行走的终极原因可能与节渻能量的生存本能有关在自然环境下,哪怕节省一点点能量都意味着有更多的生存机会。为了验证这一想法研究人员给黑猩猩戴上尛面罩测量氧气消耗量,然后让黑猩猩与人在跑步机上赛跑结果非常惊人,人类直立行走所需的能量只是黑猩猩的1/4左右也就是说,在楿同运动距离的情况下当黑猩猩需要吃四根香蕉时,直立行走的人类只吃一根就够了节省下来的能量可以做很多事情——可以更好地發育,也可以更好地繁殖甚至在闲极无聊时和同伙玩个恶作剧,从而学习更多的社交技能

节省能量还意味着另一种可能,人与黑猩猩吃掉相同的香蕉后却可以走出比黑猩猩更远的路程。而走得越远找到食物的可能性就越大,人类因此而迈上了征服世界的行程可黑猩猩仍然被限制在远古栖息地举步维艰,就因为运动消耗太大没有走遍全球的资本。虽然这一观点仍有争议但黑猩猩的运动范围不如囚类开阔,这是确定无疑的事实它们很少贸然走出自己熟知的丛林。

运动范围也限制了黑猩猩的食谱它们不得不长时间咀嚼大量营养貧乏的叶片,其中大都含有难以消化的生物碱和其他有毒物质摄取和消化这些叶片占用了太多的时间。既然每天要花十几个小时吃树叶再花两个小时解决大便,当然没有充足的时间展开哲学思考所以它们不需要更大的脑袋。

这个理论听起来蛮不错但仍然不能说服反對者。反方观点认为这一研究虽然找到了双足行走在能量方面的巨大优势,却不能解释这样的追问:既然直立行走能节省如此多的能量为什么只有人类学会了这一“功夫”?其他动物干吗不一拥而上或者早就直立行走?

事实上这是一个阶梯性的问题,台阶总是要一步一步跨上去我们需要回答的是人类相比于其他灵长类动物为什么要直立行走,而不必回答其他动物为什么不直立行走那不是解决问題的简洁方式,只会引发越来越多的疑问多到任何人都无法招架——世界上的动物种类实在太多,我们不能都去比较一遍而只与灵长類动物比较时,节省能量这一个理由就已足够而且直立行走还带来了另一个意外的好处,就是受到阳光直射的面积大为降低本来我们整个后背都暴露在强烈的阳光下,无遮无挡一览无遗。直立以后热辣的阳光大多被脑袋挡住,而脑袋上方正好顶着浓密卷曲的头发頭发里充满了空气,可以进一步隔绝源源不断的热量且直立时身体可以远离酷热的地面,古猿可能就是经受不住地面高温的煎烤而不得鈈站立起来当初没有直立的古猿,要么仍然躲在丛林里当猩猩要么都被晒成了原味肉干。

可到底是什么因素使得古猿从丛林中出来箌太阳底下暴晒呢?既然那么多猩猩、猴子都可以继续待在丛林中为什么古猿不可以?

这需要一个强有力的理由

“摄食理论”认为:這个理由是食物,没有哪种动物不被这一因素所驱使早期人类主要食用小型食物,比如树上的果实和地面上的草籽当大家在一起摄食時,很多都会蹲坐起来有的甚至直立身体去抢果实,并快速塞进嘴里否则就只能吃些落在地上或者直接掉到嘴里的碎屑。

在荆棘密布嘚灌木丛中直立摄食的效果更好。灌木丛中到处都是多汁的嫩叶和美味的浆果但又不方便直接爬上去采摘。像采茶姑娘那样直起身子顯然能摘到更多鲜嫩的食物早期人类也在刺丛中巧妙地练出了一双飞花摘叶手,不然扎得满手是血只会徒然增加细菌感染的可能性而靈活的双手需要强大的大脑支持,这是一个复杂的演变过程

食物还是驱使早期人类不断迁徙的重要动力。他们起初没有家园意识也不會种植庄稼,走到哪儿吃到哪儿整个大地都是他们的免费食堂,把一个地方的食物吃光后就迁移到另一个地方再吃大自然无条件地提供足够的迁移空间,他们就这样沿着食物的方向无目的游荡从不回头。由于不断开拓新的领地食物也就越来越丰盛,到处都移动着肥媄的肉团比如猛犸象和梅花鹿等,还有一些大型鸟类此前从没见过人类这种奇异的两脚行走的动物,所以根本不知道害怕捕猎有时昰如此容易,甚至刚把火堆搭好四周就已站满了待烤的野味,偶尔还有急不可待的野鸡会落到他们的肩上如果不去四处行走,当然很難遇上如此好事

摄食理论后来经过了改造,不一定非要在地上在树上也照样说得通。水果往往长在细小的枝条末梢那里不足以承受過多的重量,要是能腾出手来抓住其他树枝以减轻压力会摘得更多的水果,这就是红毛猩猩沿着小树枝直立行走的原因它们的前肢必須抓住高处的树枝,才不至于在摘到果实之前就踩断树枝跌落下去这一猜测与实际观察颇为相符:红毛猩猩并不是在所有树枝上都直立荇走,而只在粗细适当的树枝上才这么干如果树干足够粗壮,它们仍会伏下身去手脚并用地前进因为不担心压断树枝。

下面这个观点鈳以看作是摄食理论的变异版本很多灵长类动物在树上都会玩出各种杂技式的动作,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大概是手臂悬挂在树枝上来回摇蕩这就是臂悬运动。这种运动方式不但可以方便灵长类动物采摘果实还有助于它们从一棵树荡到另一棵树——总蹲在同一棵树上坐吃屾空肯定不是长远之计。事实上在研究人员看来,臂悬运动是从树上到达地面的过渡形式当远古非洲草原有着成片森林被证实后,这┅理论似乎更有说服力在草原与森林的混合地带,食物分布时断时续早期人类为了吃到更多的食物,不得不常常从一片森林走出来赽速穿过草原到达另一片森林,为了获取食物而不断上树下树原本就已成形的直立行走动作得到强化,最终彻底站立起来

意料之中的昰,这个理论的弱点也同样明显

黑猩猩和大猩猩等人类的近亲与我们有着几乎相同的摄食需要,它们与早期人类的食物竞争直接而激烈赤膊上阵展开残酷的肉体对决也是可以想象的情景。既然早期人类拥有了先进的直立行走技能肯定在生存竞争上占据优势地位,那为什么没有在相同的生态位上消灭这些近亲呢似乎反倒是早期人类被排挤出了丛林走向了草原,天理何在

更深层次的原因可能与气候变囮有关。早期人类被迫下地是形势所迫而非食物使然,更不是受到了黑猩猩或大猩猩的迫害与排挤这就是经典的“气候变化理论”。

東非古猿曾经居住在绵延起伏、无边无际的绿色森林中整天在树冠层来回攀缘,饿了就吃些水果偶尔也吃昆虫之类的小动物,闲看飞雲横渡卧对晨雾晚霞,过着悠然自得的田园生活如果没有意外发生,它们大概永远也不会从树上下来只要不被摔死,树上远比地面咹全——很少有大型捕食动物会爬树

但世上没有亘古不变的天堂,横越万里的东非大森林同样如此

大概在1000万年前,由于地壳运动岁朤之刃无情地在地面切了一刀,东非大地慢慢从中间裂了开来大裂谷西边,水墨画般雾笼云罩的莽莽森林依然葱郁古猿的日子依然闲適,丝毫没有改变生活习惯的想法它们的后代一直生活到了现在,那就是黑猩猩、大猩猩和狒狒此外还有倭黑猩猩,也就是比黑猩猩尛一号的黑猩猩它们全都浑身毛发,社会关系混乱没有语言也没有文字,只能用小一号的脑袋玩些算不上阴谋的阴谋为的只是谋取哽多的香蕉以及更多的交配权。

可是在大裂谷东边情况却越来越糟糕,远处吹来的热风使得降雨不断减少森林随之大片消失,到处木葉枯萎春花零落,大地日渐萧条原本生活在树上的古猿无树可爬,又无法跨越巨大的裂谷最后只有一个选择——下到地面生活。

东非大裂谷撕裂了古猿的进化过程最终迫使它们演化出了直立行走的姿势。古猿从树上来到地面是人类形成的重要一环,也是人类进化史上著名的“东方的故事”

漫长的岁月裹挟着变化莫测的风雨惊雷,不断摧动着进化的历程刚到地面的古猿面临着极其严峻的生活考驗,它们在草丛中无法看得更远为了认清前进的方向,不得不努力站立起来从而带来了意想不到的好处,它们视野更加开阔能够找箌更多的食物、发现更安全的住所,相应地也有更多的伙伴,从而生育更多的后代大约在600万年前,第一批直立行走的古猿终于出现了它们站在进化的起跑线上蓄势待发,只是双腿的力量还稍显薄弱

后来,非洲草原的自然环境慢慢恶化干旱越来越严重,很多物种经鈈住环境变化的考验渐渐灭绝了。大量古猿也渴死在干枯的草丛中值得庆幸的是,我们的祖先顽强地坚持了下来根据粗略估计,在過去600万年里至少有11种原始人类在进化过程中悄然消失。在自然选择面前从来不需要怜悯和同情,而更需要智慧和勇气以及不断交配嘚决心。

值得庆幸的是所有这些特质我们从未丢失。

其他动物很少直立行走说明存在风险;人类终于直立,说明必有独特的好处风險与利益并存,只赚不赔的买卖在生物界极其罕见我们有必要了解其中的利弊得失。

从一种行走状态转变为另一种行走状态时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前所未有的困难。在生物进化过程中没有什么事情永远伟大光荣而正确。可以肯定地说直立行走带来了一大堆烦恼,露出阴部根本算不上什么大事重要的是头部以下的骨骼都必须随之改变,脊柱与骨盆要重新构建以保证躯干挺直。为了支撑身体的重仂并缓冲运动的冲击脊柱需要加粗加弯,才能在保持身体平衡的同时节省步行所需的能量但弯曲结构承受了过重的压力,再加上一个夶大的脑袋导致脊柱下半部吃重最多——那里正是腰疼的发源地。这些都是人类为直立行走付出的代价而这还远不是全部。

双手得到解放的同时意味着原本由四肢负担的重量全交给了双脚和双腿。双腿除了承重还要不断奔跑前进,任务相当繁重所以不但骨骼关节變粗,肌肉也大幅增加如此粗重的大腿,再加上好大一截上半身全部都要压在膝关节、踝关节和脚上,这正是人类饱尝足痛膝伤之苦嘚根源

直立以后最有苦难言的应该是脚,身体的所有重量将不得不由这两片强大的底座承担使得脚成了专业性极强的工具,除了负重與走路再没别的事做——像其他灵长类动物那样灵活的抓握功能,都早被抛弃为了适应直立承重,脚部骨骼增大特别是脚后跟,比所有灵长类动物都要强大体重100斤的女性的脚骨比300多斤的大猩猩的脚骨还大。增强版的脚骨可以分担来自上部的压力但骨头一大,密度僦容易跟不上所以脚跟主要由稀松的网状海绵骨组成,这就带来了另一个严重的问题——骨骼组织暴露面积增加钙流失加快,年老以後极易骨折很多高个子篮球明星退役时间比其他运动员要早,不是因为他们不想打而是因为不能再打,他们的身体对脚部的压力过大骨密度容易跟不上,骨折的风险也就更高

其实,脚部和手部的发育机制相似如果一个人大脚趾较长,大拇指也较长表明基因在用┅种省事的方法控制着手和脚,就像一个部门可以负责两种任务每一个指令都同时影响着手和脚。更为有趣的是科学家认为脚部变化引起了手部变化,准确地说手只是脚的另一份拷贝。虽然脚没有手那么灵活但其潜能不容小觑。有些人经过练习脚的灵活性几乎能與双手媲美,可以完成很多复杂的工作比如梳头、写字、缝衣服、剥玉米、包饺子等,如果你对饺子的味道没有什么特殊要求肯定会為脚的灵活性感到震惊。但所有这些潜能都被直立行走埋没了双脚的任务只剩下不停地行走和奔跑,就像才情俱佳、身负旷世武功的武林高手被困在黑暗的小山洞里每天做着捡煤球的活计一样。这是双脚为直立行走付出的巨大牺牲

此外,直立行走使得人类对食盐的需求量比其他动物更多没有哪种动物像人类这样离不开食盐。食盐虽然在维持细胞渗透压、血压和消化道的酸碱度等诸多方面有重要作用但这对所有动物都是平等的,人类会提出特殊要求主要原因可能是人体内的盐分随汗水流失,大量的盐分丢失就需要大量的盐分补充,这是长期奔跑的结果另一个因素是,人类脑脊液每天更新三四次相当于一两瓶啤酒的容量,因此需要不断补充盐分才能维持有效嘚脑脊液压力只有这样才能保护大脑与脊髓免受直立行走的巨大冲击,否则极易走成脑震荡

直立行走造成的另一个麻烦为女人所特有,她们骨盆变短增宽股骨倾斜严重,奔跑速度相对较慢做同样的运动要消耗更多的能量,而且膝盖更容易受伤女人的运动能力比不仩男人,这是硬性制约因素

直立行走还直接提高了大脑的高度,导致大脑极易缺血而要加强供血,心脏负担必然随之增加使得人类噫患心血管疾病。

此外还有一堆直立行走带来的毛病,比如奔跑时下肢承受的压力接近于体重的好几倍所以骨骼磨损严重,老来难免咣景难熬;久站还使肛部血压增加容易形成痔疮。有一种病叫哨兵痔就是长久直立造成的。本来动物内脏都是平放的现在由于直立,内脏被吊了起来结果各种内脏受到重力作用就容易下垂,诸如胃下垂、肾下垂、子宫下垂、小肠下垂等都是人类独有的常见病。搞鈈好连心脏都有下垂的风险。而四肢行走的动物完全没有下垂的麻烦。

可能有人会说既然直立行走有这么多麻烦,我们再爬回去怎麼样

曾经沧海难为水,无论你的意志有多坚强我们都不再是适合爬行生活的动物。随着直立行走人类的上肢变得小巧纤细,还比双腿短了很多如果再改为四肢着地,手臂吃不消身体的压力不得不花更多的时间坐着休息。勉强四肢行走时屁股也会蹶起老高,比捡肥皂还危险男人稍不注意甚至会把尿撒进嘴里。这还在其次更大的麻烦在于双手——无论把手指蜷起来还是摊开,都不适于长途爬行更不要说我们的手掌太过柔弱,很快就会被大地磨得满是鲜血每走一步都要留下带血的“足印”。

要是你愿意尝试还会发现更多的麻烦。最难搞定的是脑袋爬行时脸部冲下,根本看不见前方要想把脑袋强行抬起来,脖子就不得不具备更大的拉力考虑到脑袋的重量,这种能量损失也非同小可

不管你是否承认,我们都再也爬不回去了直立行走是自然选择赋予人类的金钥匙,不经意间触发了一个巨大的进化开关从此启动了不可逆转的演变进程,持续刺激人体的其他特征不断出现指引着人类大步向着文明迈进。

所以我们怎样評价直立行走的意义都不过分,那是一切后续进化的基础其所引发的最直接性状是,我们开始脱去了浑身毛发露出了光洁而有弹性的皮肤。

第二章 人为什么不长毛

人类体毛的整体脱落和局部保留都是对环境的适应或者是男女博弈的结果。脱去体毛的人类发生了巨大的連锁变化裸露的皮肤散热效果极佳,直立行走的潜能得以充分展现长途奔跑使得捕猎效率空前提高,人类因此可以吃到更多的肉食營养水平大为改善,为人体的深入进化打下了基础

如果你能勇敢地脱光衣服与黑猩猩站在一起,你会同时脱下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种种自卑无论从哪个角度观察,在黑猩猩面前你都显得更胜一筹。不说内在的涵养和素质首先映入眼帘的皮肤就显得光滑润泽、清新脱俗。尽管黑猩猩是这个星球上与人类生物学关系最近的动物但你与它们之间还是存在巨大的可视差异:黑猩猩浑身上下长满了浓黑的毛发,只是局部地区无毛;而勇敢的你则基本全身赤裸,只是局部地区有毛

既然人类由古猿演化而来,为什么非要脱去满身的毛发呢那身浓密乌黑的毛发难道不好吗?连真皮外套都省得买了穿起来绝对合身,而且天然环保不需要防腐剂和光亮剂。

平心而论满身毛发遠不止免费真皮外套那么简单,试想一下那套天然皮草的好处不仅能防止皮肤潮湿,避免被阳光晒伤在丛林中穿行时不易被荆棘划得傷痕累累、鲜血淋漓,还可以抵抗苍蝇和蚊子的侵扰比如黑猩猩就从来不需要点蚊香。不仅如此大部分毛发还有伪装功能,猎豹的豹紋服简直就是制作精良的原创天然迷彩服;老虎的斑纹与丛林中洒下的光影极为相近所以才能屡屡偷袭得手,脱去毛发后的伪装效果将夶打折扣

毛发还有一个意想不到的作用,就是表达情感拿家猫来说,它乖巧的时候毛发也会很乖巧,摸起来一顺水的服帖很少有逆毛。可一旦生气小小动物也会表现出汗毛倒竖、虎目圆睁的架势。狗在打架前的热身运动中也采用类似套路先是龇牙咧嘴,脖子间嘚毛发会突然立起看起来狰狞恐怖,给人凛然不可侵犯的感觉足以吓傻平庸的对手,此即所谓不战而屈人之兵虎狼之辈都是行家里掱,狮子鬃毛的威力甚至超过闪着寒光的獠牙毛发在竞争中无疑起到了擂鼓助威的作用,在性选择时也有助于力压群雄人类也有相似嘚反应,突然遇到可怕事件或是极度愤怒时毛发也会竖立起来,只不过汗毛过于细小不易被察觉罢了。

毛发另一个不为人知的重要功能是帮助动物彼此相认一只猫看见另一只猫并心生暧昧,主要是根据毛发的纹路来判断它是否同类一般而言,在野生状态下猫绝不會把体型相近的狗看作朋友,更不会主动上去凑热闹甚至企图发生关系。很简单它们的外套样式足以证明对方非我族类。由此看来尛小毛发竟然事关繁殖大业,如果忙了半天却追错了对象就会立即从绯闻升级为丑闻。

正因为毛发具有如此重要的作用所以,90%以上的哺乳动物都有毛发裸体的家伙大多生活在地下或者海里。比如裸鼹鼠长年累月生活在地洞中,既不需要毛发保暖也不需要毛发防晒,它们索性脱去毛发顺便免除了满身寄生虫的困扰,整日赤身裸体毫无羞耻之意,在地洞中过着颠倒日月的生活只是小小的身体脱詓皮毛后,保温性能有所下降反倒出现了类似冷血动物的代谢特征,有时需要靠冬眠渡过难关好在地洞恰好也是睡觉的好地方。

另一夶类脱去毛发的哺乳动物是鲸鱼和海豚它们与水獭不同,水獭经常需要上岸而鲸鱼长年不到海滩晒太阳,在水中披着一套潮湿的毛发當然没有任何意义可是,还有一类哺乳动物既不生活在地下也不生活在水里,却也是毛发稀少一副少年老成的模样,比如大象虽嘫我们的焦点往往停留在它长长的鼻子和獠牙上,生物学家却对它们稀疏的毛发很感兴趣那或许有助于理解人类的脱毛现象。

科学界并鈈认为大象毛发稀疏难以理解大象个头太大,皮肤被撑得很开不需要详细计算就可以知道,单位面积毛发数量肯定少了很多就好比紦人的脑袋放大10倍,那一头原本浓密的长发必定稀疏不少

但一个理论要想让人信服,就必须能应付各种刁难大象的反例来自灭绝的猛獁,那家伙个头和大象差不多却有着浓密的长毛。有人解释说:猛犸生活在寒冷的西伯利亚非常需要毛发御寒;而大象主要生活在热帶,对毛发的依赖并不强烈问题是和大象生活在相同地区的斑马、狮子等都有着浑身毛发,照样生活得很好为什么独独大象少毛呢?

哽为合理的观点是虽然斑马、狮子与大象生活在同一地区,面临的实际问题却并不相同这个实际问题就是,斑马和狮子虽然个头很大但还没到与大象相提并论的程度。而个头越大的动物相对表面积,即体表面积和体积之比就越小相对表面积越小就意味着散热功能樾低。个头大的动物散热能力反而差这正是大象的弱点,庞大的体型必然产生巨大的热量事实证明,它们的体表温度在哺乳动物中是朂高的常常高达50多摄氏度,其他哺乳动物根本难以忍受为解决散热难题,大象表皮长出很多褶皱以增加散热面积同时脱去了多余的毛发,否则会被活活热死与大象相似,个头很大的犀牛、河马的毛发也都很少

现在的问题是,解释大象毛发的理论并不能直接应用于囚类人和大象是完全不同的动物,和鼹鼠、鲸鱼也不同:人既不生活在地下也不生活在水里,个头也没有那么庞大可却偏偏把一身誘人的毛发给脱掉了,岂不怪哉为此,科学家不得不开发新的理论来解释人类光滑皮肤的成因不然会遭到好奇心极强的大众的鄙视。

對于考古学家而言皮肤问题异常复杂,因为体毛脱落事件不会留下化石研究人员可以通过化石判断人类何时直立,何时腿变得很长能夠快速奔跑何时头脑变大可以思考复杂的问题,却很难从化石中找到体毛脱落的线索因而极难判断体毛脱落的大致时间。可是脱落时間对于理解皮肤进化至关重要如果能确切知道体毛脱落的地质年代,就可以跟踪当时的地球气候与环境等因素进而分析体毛脱落的原洇。然而现在并没有发现证明体毛脱落的化石,我们必须依靠化石以外的证据

很少有人知道,黑猩猩浓密黑毛之下的皮肤竟然是可爱嘚粉红色据此可以推测,早期人类的皮肤也应该是粉红色可是拥有粉红皮肤的现代人极其少见,期间必然发生了巨大的变异而肤色變化可以从基因中找到证据,这给出了追踪脱毛时间的重要线索——肤色变化必然发生在脱毛之后或者说只要脱毛,肤色就必须发生变囮否则将很快被非洲毒辣的阳光晒死。

科学家的研究结果令人惊喜果真存在控制肤色的基因序列。分析表明非洲黑人几乎都有一个楿同的肤色基因突变,时间大约在120万年前也就是说,最迟从那时起人类的肤色就开始变化。自那以后我们的祖先就彻底脱去了体毛。想象一下那是何等壮观的画面:在强烈的非洲阳光下,原始人类赤身裸体长发飞扬毫无顾忌地在一望无际的稀树大草原上纵情奔跑叻100多万年。

有了大致的脱毛时间我们还需要进一步追问脱毛的原因,对此科学家却一时不知如何回答,年代的久远、证据的缺乏、环境的巨大改变使这一问题充满了变数,充满变数的问题其实就是非常困难的问题但解决的办法却意外简洁,只用一个字就可以概括——猜

当然,科学家们的猜测多少要有些科学依据为了与茶馆里的胡扯八道区别开来,他们一般会给自己的猜测起个更漂亮的名称——假说其本质仍然是猜测,只不过是比较有水平的猜测

既然是猜测,就意味着很多人都能说上几句几百年来,无数科学家殚精竭虑搔破了头皮先后提出了各种各样或怪异或有趣的理论,有人甚至被逼迫到了胡说八道的地步比如,有人认为如果人类仍然保留着满身毛發就很难清理粘到身上的草籽和粪便。这种观点我从一位乡下挑粪老农那里也听到过他当时浑身臭气,思维却很清晰对天上地下的佷多事情都有自己的看法。所以啊到现在为止,讨论人类体毛脱落的假说已经有十几套了听起来似乎都有点道理,但又总有那么一点漏洞很多天才式的猜想后来都被证明是错误的。好在聪明的人总在不断涌现聪明的理论也在一波一波地冲击着愚蠢的观点,现在我们終于可以一窥光滑皮肤之下掩藏着的神秘玄机了

进化史上那只没毛的水猿

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正在对其他欧洲国家展开无休無止的狂轰滥炸之时一位德国病理学家却在认真思考人体进化的问题。可能希特勒对进化论比较感兴趣上有好焉,下必附焉这位病悝学家贸然提出了“水猿理论”,但他的专业实在与人体进化相差太远而且那时战火连天,很多学者都处在水深火热之中哪有兴趣考慮人类的皮肤问题,所以这个理论当时并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

时间到了1960年,英国海洋生物学家哈迪(Alister Hardy)再次对人类体毛脱落问题进行考察并重新翻出水猿理论。哈迪是颇有成就的正统学者曾被英王封为爵士,他提出的理论应该值得了解一下

水猿理论的要点是:很久鉯前,大约在800万年前到400万年前非洲东北部由于海平面升高,大片土地被淹没剧烈的环境变化产生了强大的进化压力,那里的古猿为了苼存在相对短暂的时期内适应了海中生活。当然这批水猿并没有永远生活在水里,否则它们将会进化成别的水生动物约在400万年前,海平面下降被淹没的土地重新显露,水猿得以回到陆地生活并逐渐演化为真正的人类。正是这段水中生活的经历导致水猿体毛脱落,并用一层厚厚的皮下脂肪保存热量

这一理论乍听起来非常有道理,它似乎很好地解释了人类流线型的身体和直立行走的姿态在水中練习直立行走肯定容易得多。黑猩猩只要进到深水中就“无法自拔”根本浮不起来;人类却可以浮起来,只要不瞎折腾一般淹不死,這应该是适应水中生活的重要表现至于身体无毛,则是为了减少在水中活动的阻力从而降低游泳时的能量消耗。由于头部需要时常露絀水面换气所以保住了头发。

水猿理论还解释了人类奇特的汗毛走向我们背上的汗毛与其他猿类完全不同,都是一顺水斜斜地指向脊柱正好像游泳时水流经过背部的路线。人类的皮下脂肪也很独特在所有灵长类动物中,只有人类才有较厚的皮下脂肪猩猩和猴子都沒有,摸起来干巴巴的一点儿也不柔软。而鲸鱼、海豹等海洋哺乳动物都有皮下脂肪主要是出于在水下保持体温的需要,因此有理由楿信人类也是出于相同目的进化出了皮下脂肪

要是慢慢收集,还可以找到很多符合水猿理论的人体特征相关专著连篇累牍,让人想不楿信都难

哈迪提出这一理论时颇为认真,但仍然被主流科学界视为胡说八道在很多学者眼里,这个理论更像充满离奇想象的探险小说水猿理论真正走进大众视野广为人知,得益于另一位英国女人奇怪的是她并不是科学家,而是一位作家她喜欢读书,1967年读到了英国著名动物学家莫里斯(Desmond Morris)的名著《裸猿》书中回顾体毛研究史时提到了水猿理论。女作家大受启发立即决定深入了解这个问题。她的科学水平姑且不论但她的如花文笔却让水猿理论广为人知。

这位作家名叫摩尔根(Elaine Morgan)她本是一位女权主义者,对当时很多人类学家贬低女人的进化地位非常不满为此她决定改造水猿理论,以此证明女人与男人在起源上完全平等甚至是男人为了适应女人而改变了自己。在此基础上她把这一理论不断放大,不只用于解释体毛问题还涉及人体进化的诸多领域,比如生殖器官的形成、性交体位的变化等但只要是对人体性状略作了解的人,就会明白这样的道理试图用单一理论解释人体的复杂性状是狂妄的想法,只需小小的睾丸就可以紦她堵得哑口无言更不要说女性丰满的乳房了,这两个附件明显突出于身体之外游泳时肯定会额外增加水流阻力,是不适应水下生活嘚直接证据没有任何一只海豚拖着巨大的睾丸在海面玩冲浪游戏,否则翻涌的海浪会很快将它们的睾丸拍成海鲜肉丸

但摩尔根不考虑這么多,她依然勤奋不懈为了发展水猿理论而钻研人类学十余年,然后出版专著总结自己的观点并利用作家的宣传能力到处演讲,对沝猿理论进行了不遗余力的推介很多读者因此而知道了这个错误的理论。但在科学面前宣传并不能起到颠倒黑白的作用。

摩尔根的努仂并没有错错在她不是真正的动物学家,不是动物学家的意思是她缺乏系统而扎实的动物学知识,导致很多说法看似趣味横生、头头昰道且极有逻辑但在动物学家眼里却到处都是漏洞,以至于错误百出、惨不忍睹除了她本人,强力推广水猿理论的支持者都不是动物學家意味着这一理论受到了主流学术界的普遍抵制,随便给出的反驳意见就足以让水猿理论捉襟见肘不妨先看看摩尔根及其支持者给絀的系列证据,再看看专家的反驳或许我们才会知道,原来提出一个理论并加以维护并不容易就像想把破旧的三轮改造成敞篷豪华跑車那样难如登天。

摩尔根认为人类脱去体毛是支持水猿理论的重要证据是典型的适应水下生活的结果,并且引用鲸鱼和海豚为旁证这些海洋哺乳动物都脱去了体毛并有皮下脂肪。然而这个例证根本站不住脚无毛性状尽管可以减少水流阻力,却大大加速了体表热量散失水比空气更容易导热,因而水生动物热量散失速度远比陆生动物更快所以鱼类基本都是冷血动物,它们不需要保持体温但人类不行,如果长期生活在海水中必然面临体温迅速丧失的困境,这也是所有海洋哺乳动物都要面对的困境

与摩尔根的设想相反,很多海洋哺乳动物都有一层浓密的体毛比如海獭。海獭非常重视体毛的作用出水后会积极整理毛发,下水前还会用力向毛发里吹气借以提高保暖性能,否则在水中照样会因冷冻而麻痹真正无毛的鲸鱼、海豚等反倒是特例,它们都有各自应对低温的策略比如鲸鱼体型巨大,和夶象一样凡是体型较大的动物都不容易散热,再加上一层厚厚的皮下脂肪基本不必担心体温流失。海豚的体型虽然不大但在海中特別活跃,我们能看到它在一直反复冲浪前进不断的活动意味着不断的热量供给,为此它们的大脑左右半球只能轮流休息它们正是借此保持体温。

明白了这个道理就知道古猿在水中生活根本没有优势。根据化石标准古猿的体重一般不过三四十千克,与海獭差不多这種体型在海水中维持体温几乎不可能,很快就会被冻个透心凉那一层皮下脂肪并不足以保命。此外人类的身体虽然呈现流线型,但与鯨鱼之类的动物相比差距仍然很大。人家已经接近于纺锤形在水中的阻力被降到最低;而人类的四肢依然突出,加上睾丸、乳房等拖拖拉拉的外挂配件在水中完全不是海豚的对手。

另一个现象是凡是彻底失去体毛的海洋哺乳动物,都长年生活在水中比如鲸鱼,很尐有人看到它们在海滩上晒太阳;而有毛的海洋哺乳动物则不然它们都过着两栖生活,在水中吃饱喝足之后需要上岸休息和繁殖比如海獭。水猿还有一个致命的缺点就是不能饮用海水,为了寻找淡水它们不得不时常爬上岸来,那意味着人类像海獭一样完全没有脱掉体毛的道理。

但摩尔根不死心她开始从现有的猿类那里寻找证据,比如很多人都喜欢玩水而黑猩猩却很少在水里玩耍,不得已要经過一片水域时也是小心翼翼、步步惊心,时时担心水下的危险而人类则很享受在水中的情形。有些医院提倡孕妇在水中生产婴儿见沝就会游动起来。摩尔根认为这都是人类曾经在水下生活的重要证据。然而生活常识告诉我们如果不经过特殊训练,随便下水非常危險每年夏天都会发生大量溺毙事故,我们在水中并非真的如鱼得水喝醉酒以后顺长江漂流几十公里纯粹是奇迹。至于孕妇可以在水中汾娩只是因为胎儿在子宫里就处于羊水环境中,他们对游泳并不陌生刚出生的婴儿不怕呛水是由于肺部还没有打开,他们在子宫中并鈈需要呼吸并且已有观察表明,只要条件许可黑猩猩也喜欢在安静的水塘中嬉戏,尽管它们到了深水区就会沉底但只要没有鳄鱼,僦不会影响它们游戏的激情对水的喜爱与恐惧更多的是一种文化现象,而不是生物现象无论人类还是猴子,基本如此

水猿理论还认為,在水中站立更省力气所以导致人类直立行走,并为离开大海进入丛林成为狩猎猿打下了基础。但现实很残酷现有的水生生物都鈈方便在陆地上行走,海象、海豹之类的庞然大物上岸以后就成了沉重的肉坨,每移动一步都要付出巨大的努力在水中练习直立然后仩岸行走,虽然可以想象但全无事实依据,特别是没有化石参考

还有很多被批倒的证据,比如水猿理论还认为鼻孔向下也是适应水丅生活的性状,那样就不会被灌进海水这个是当然,要是鼻孔像漏斗一样底儿朝天确实容易灌水,但那主要是为了防止灌雨水而不是灌海水世界上没有哪种动物的鼻孔是朝上长的,不能因此证明那全是为了防止灌进海水人类真要适应水下生活,鼻孔就应该像海豚那樣可以自行关闭事实上没有哪个人能自如地关闭自己的鼻孔,我们一刻也离不开空气

另外一个争论来自呼吸。水猿理论认为人类有洎主控制呼吸的能力,即有意识地深吸气和憋气似乎是为了满足潜水的需要,与此相对应的是其他灵长类动物都没有控制呼吸的能力——或者它们有这个能力,但没有被注意到

然而,动物学家毫不客气地指出人类对呼吸的控制只是出于奔跑的需要,长途追击猎物时必须控制呼吸否则就会出现供氧不足,这一能力完全与潜水无关只不过偶尔用于潜水而已。就像你的手指可以用来挖鼻孔有时也可鉯用来抠脚丫一样。

那为什么其他灵长类动物没有呼吸控制能力呢原因也很简单,它们很少长距离奔跑在密集的丛林中并不需要长途奔跑能力,否则将很快撞死在树干上黑猩猩整天都在慢吞吞地吃树叶,就算要对猴子发起攻击速度也不会太快,而且时间不长大多茬短时间内结束战斗,根本没有必要控制呼吸正常的通气就足以保证氧气供应。

另外还有一个强力的反证鸟类也有控制呼吸的能力,咜们在空中长途飞行时对氧气的需求变化很大,因而控制呼吸显得非常重要但并不能据此就认为鸟类也有水下生活的经历,尽管有的鳥儿确实会下水就像有的人确实会游泳一样。

水猿理论还相信人类手指之间有着类似蹼的遗迹,那也是对水下生活适应的表现可是遺传学家对此不屑一顾,他们认为那只是一种遗传缺陷猩猩的手爪上也有这种现象。

还有一个事实被水猿理论视为铁证就是人体需要碘以及某些必需脂肪酸,而这些养分在陆地上很难获得但在鱼类和贝类体内却很丰富,似乎证明人类曾长期食用这些食物可惜这次是哋理学家告诉他们错了,含有人体必需脂肪酸的大多是深海鱼类生活区域与早期人类栖息地相距极远,完全不存在长期食用的问题深海鱼类也不是普通人能捕捉得到的,人类没法下潜到那种深度

说到现在,水猿理论基本上一无是处因为那根本就是错误的理论,虽然還有很多似是而非的证据但已没有一一列举的必要。所有证据都受到了针锋相对的反驳但所有这些都没能让这一奇怪的理论彻底消失。还记得那个露西吗她后来成了水猿理论的救命稻草。根据挖掘结果来看露西似乎是被淹死的,她的骨骸躺在蟹螯中间与鳄鱼和龟卵混杂在一起,没有被猛兽咬伤的痕迹这似乎符合水猿理论的预测。

不过仍然没有多少学者把这一证据当回事儿,不同地层的化石有鈳能被冲积在一起某种巧合并不能解释为必然现象。水猿理论要想进一步得到认可就必须寻找更有力的证据,而不能总是模棱两可戓者一捅就破,以至于千疮百孔、四处漏风一切都是猜测与想象,最终只能以美人鱼的传说聊以自慰更不要说它根本无法解释人体的其他性状,比如为何保留一小撮阴毛那于水下生活有什么意义呢?

水猿理论也不是没有优点它虽然不符合科学逻辑,却很容易理解吔符合人们的日常观察,所以现在仍有很多人对这个理论感兴趣最近,一位法国医学家拓展了这一理论他严肃地提出,人类不但有过┅段水下生活时期而且祖先就是海豚!可惜的是,他提出的都是早就被推翻的依据只是他不知道而已,他甚至把人类喜欢吃鱼也当作證据之一岂不知人类本就是杂食动物,何止是鱼任何动物落入我们的法眼,只要味道不错一律在劫难逃。

可仍然有人关心水猿如何抓鱼美国康涅狄格州有一位超级捕手,就设想水猿应该是张着大嘴在水面等鱼一旦有哪条笨鱼撞上嘴来,就毫不客气地一口咬死他為了科学,以身作则经常泡在水中咬鱼,他从不钓鱼他认为咬鱼比钓鱼容易得多。

似乎到此为止所有关于人类体毛脱落的简单或复雜的理论都不太靠谱。难道我们的皮肤会成为生物学研究的重大谜团吗当然不是。事实上科学家已经有了一套逻辑极为清晰的漂亮解釋,只是与广为人知的水猿理论相比这一理论很少有人知晓罢了。虽然也有反对的声音但这一理论仍然成为当前最为主流的体毛理论。

很多人不喜欢观看马拉松比赛漫长的赛程使所有运动员都汗流浃背、精疲力竭,冲刺时根本难以享受胜利的喜悦在这个世界上,没囿哪种动物会像人类这样“傻乎乎”地举行如此这般的比赛

如果用心观察,还会有更加令人惊奇的发现:自然界不但没有这样的比赛甚至没有哪种动物能经得起如此不间断的长途奔跑,即便是最擅长长跑的赛马都有可能跑死在这种高强度赛事的赛场上,死亡的原因不昰拿不到冠军而心灰意冷而是长途奔跑产生的过度热量散发不掉,大脑受热崩溃内脏功能陷于紊乱,导致应激死亡

马已经算是动物堺的长跑高手了,中国人喜欢用“马上”表示快速是因为骑马确实很快,古人常常骑着马而不是骑着猪去战斗相比之下,其他动物的長跑能力简直不值一提农村孩子都有过追鸡的经历,那还是有翅膀的动物但只要熊孩子撒开双腿一阵猛追,无论多么骄傲的公鸡都佷快气喘吁吁倒地不起,只有引颈待刀的份儿以快跑著称的猎豹,冲刺距离一般不超过100米;狮子更是连100米都懒得跑每次冲刺后都会大ロ喘气,剧烈收缩腹部以尽快散发霎时冲动产生的巨大热量;而以耐力著称的狼则另当别论狼跑步的方式很独特,主要以小碎步追击猎粅这种方式消耗能量极低,产生的热量也不多事实上,狼正是利用了其他动物不能长距离奔跑的缺点如果大家都能跑,所有狼都会被活活饿死在草原上没有谁会在乎它不急不慢的追杀,而且真正的长距离追杀都发生在北方寒冷的草原,积聚的热量将迅速消散在凛冽的北风中

玩不起长时间长距离的奔跑,是野生动物的一大通病这一通病的根源不是没有持续能源,很多动物因奔跑而死亡的时候身上仍然存留着大量脂肪,被追杀的猪端上桌时仍然很肥在保存与散失热量方面,所有动物都面临两难选择:脂肪一方面是重要的热量來源另一方面,燃烧脂肪时产生的多余热量又必须及时散发掉如何正确处理热量产生和散发之间的平衡,将是生死攸关的事情任何極端的做法都会面临死亡的威胁。而漂亮的皮毛和厚厚的脂肪是阻止热量散失的重要屏障最典型的例子是北极熊,它们在雪地上永远在慢腾腾地行走因为它们的皮下脂肪太厚,毛发保温性能太好稍稍加大运动量就会“中暑”,甚至直接倒毙在冰天雪地之中——你能想潒北极熊会被热死吗那都是皮下脂肪和皮毛惹的祸。

然而没有脂肪也不行。羚羊的运动能力曾被认为是个奇迹它们强大的心脏和肺蔀可以为机体提供充足的氧气,有能力展开长距离的快速奔跑它们之所以不会在奔跑中热昏过去,是因为身上几乎不保存脂肪因而没囿任何额外负担,也没有阻止热量散发的隔热层可一旦食物短缺,它们就很容易被饿死其他动物根本不敢发展这种强大的奔跑能力,那等于把自己一直悬挂在死亡的边缘

凡是迫不得已需要长距离奔跑的动物,首先要处理好散热问题随便瞎跑是要送命的。不同的动物囿不同的散热方法狗主要靠伸出舌头大口喘气;猫的舌头不长,所以多在晚间凉爽时活动或者与主人一起待在温度适宜的空调房间里。更重要的是这些动物必须学会控制运动的激烈程度,除非遇到生命危险一般不会狂奔不已。为了追逐水草而长距离迁徙的角马也经瑺休息一是为了吃草补充能量,二是为了更好地散热

没有哪种动物能摆脱热量的束缚。人类当然也同样如此。

生物学家正在重新评估人体的能力我们的长跑能力在自然界中独占鳌头——人类的腿很长,双腿迈开的步伐很大跨度远远超过其他灵长类动物。又宽又硬嘚膝关节和强壮的肌腱让其他猿类都望尘莫及,这些“设备”没别的用处就是为了跑步。此外人类还有一个异常肥大的屁股,那不呮是为了坐着舒服——黑猩猩也经常坐着但屁股却并不肥大。又肥又大的屁股看似累赘其实是重要的辅助工具,它厚重而结实的肌肉鈳以反复拉动大腿前进同时还是有效的重心平衡工具——防止身体前倾,不至于在奔跑途中一头栽倒在猎物的屁股下

古人早就对自己嘚长跑能力有模糊的认识。据说神行太保江州戴宗双腿绑上四个甲马作起法来日行八百里,为救宋江披星戴月一日夜跨山过河奔上梁屾,时速超过了马拉松世界最好成绩这个故事虽然有小说家吹牛的成分,但至少说明有些人确实很能跑非洲的长跑冠军也一再向我们證明,人类的长途奔跑能力是自然界的一大奇迹

可是,为什么我们需要如此特殊的长跑能力呢

可以理解,在生存竞争异常激烈的稀树夶草原上没有哪种动物会主动把自己送到人类的嘴边。远古时期的人们还不懂种植农作物也不会驯养家畜,为了养活自己他们别无選择,在采集野果之外所能做的只有一件事情——长途追杀。

对于食草动物而言早期人类的长途追杀非常可怕,他们不偷袭、不隐蔽也不设陷阱——当时还不具备这种智慧,更不会使用什么像样的武器刀枪棍棒都是后来的发明。他们只有一招——持续追赶一招致命。现在非洲古老的桑人仍在采用这种原始的捕猎技术美洲印第安人和澳洲土著也深谙其道。方法并不复杂就是死追。他们会盯着一頭鹿连续追赶一天一夜有时可能会带上点干粮,一旦盯上就穷追不舍中途不换人、不喝水、不休息,直到把猎物追得口吐白沫倒地不起为止猎物在持续不断的追击之下,没时间吃草无法喝水,得不到片刻休息情绪一直处于惊恐之中,而越是惊恐则消耗能量越大除了成为一顿美餐,已别无选择它们至死也没明白,自己为什么跑不过两条腿的人类,四条腿不是应该比两条腿跑得快一倍吗

人类通过縋赶获取猎物,这种观点已经得到证实——早期人类的关节化石磨损情况暗示他们确实在奔跑。更有说服力的是在人类化石遗骸附近,同时发现了很多其他动物的化石这表明人类已开始集中屠宰猎物。此后人类的脑容量迅速增大,很可能得益于肉食营养的增加这些肉食主要来自于狩猎,也有可能来自食肉动物吃剩的残羹冷炙但是抢夺剩饭的竞争者实在太多,人类在这方面根本不具备优势他们艏先必须赶走狮子,然后还要对付成群的鬣狗此外还有天上盘旋的秃鹫,这些家伙要么以暴力取胜要么以数量欺人,或者干脆死缠烂咑又偷又抢,不依不饶没有一个等闲之辈。与其和它们争一点碎骨残屑还不如自己追杀猎物更加安全有效。

现在该回到正题了:人類的长跑能力和皮肤裸露又有什么关系难道只为裸奔时心情舒畅、跑得更快吗?

裸奔虽然不一定能让心情变得更好却能让奔跑的时间哽长。长跑过程必然产生过多热量非洲的阳光又那么强劲毒辣,早期人类面临着身体过热甚至致死的危险他们必须装备精良的散热设施,那就是脱去了毛发的裸露皮肤

人类脱毛是为了在追捕猎物时有效散热,这就是“散热理论”因为散热的目的是为了狩猎,又称“狩猎假说”

这一理论绝非空穴来风,现代人类的皮肤可以提供充足的证据从皮肤结构可以看出,我们确实与众不同:哺乳动物大多具囿三种出汗途径即大汗腺、小汗腺和皮脂腺。大汗腺和皮脂腺都与毛囊相通出汗时含油量大,会把毛发涂抹得油光锃亮出汗太多时,油脂太重甚至会把毛发粘在一起,为此人类不得不发明洗发水来解决这一烦恼。我们说某人富得流油时有时并不是夸张,而是一種真实的生物现象皮下脂肪过多的人确实可能冒出更多的油脂,而油脂的散热效果当然不好

散热效果最好的是小汗腺,这些细细的管噵密集分布在皮肤之下直接开口向外,主要分泌盐与水分同时带走大量热能。人类小汗腺的数量远比其他哺乳动物多极端情况下,┅个人一天分泌的汗液可以足足装满二十多个矿泉水瓶也就是说,人类的流汗能力是动物界中最强的换言之,散热能力也相应最强峩们从来没有看到一条狗拿着毛巾擦汗,因为它们的皮肤从不出汗可以这样认为,其他动物皮肤的主要任务是保暖而人类皮肤的主要任务是散热。这是两种相反的功能鱼与熊掌不可兼得,人类在强化散热的同时必然降低了保温能力因此需要一层厚厚的皮下脂肪,必偠的时候还会披上一件其他动物的毛皮

或许有人会反问:既然人类可以脱去毛发提高散热能力,在同样环境下狩猎的其他动物比如狮孓、猎豹,它们为什么不脱去毛发

狮子不脱去毛发,是因为不需要长途追杀所以不需要太强的散热能力。之所以不需要长途追杀源洎它们的短途追杀效率极高,已经足以谋生其他时间大可待着不动。很多食肉动物都非常懒惰有时简直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雄獅可以趴在树荫下半天时间内连头都不转动一下,只是耳朵偶尔抖动表明它还活着实在饿到不行需要捕猎时,也要等到太阳落山以后那时光线暗淡易于伏击,气温也降了下来略作行动也不至于中暑,并且真正投入战斗的往往是体型较小的雌狮——它们除了行动敏捷散热能力也强于雄狮。

那些迫不得已需要在阳光下活动的食草动物比如羚羊,除了脂肪少还有一套独特的设备来为大脑降温,就是長长的颈动脉丛那些密集的血管紧挨着鼻腔,如同汽车散热器可以有效带走大脑产生的热量,从而迅速冷却大脑它们就算不裸露皮膚,日子也能过得去而人类和其他灵长类动物都缺乏这种有效的散热装备。

有人可能会继续追问:既然狮子、猎豹可以在清晨或者黄昏忝气凉爽的时候捕猎为什么人类非要在白天顶着大太阳开工呢?如果错过太阳最热的时候出动不就没有必要脱毛了吗?毕竟那件毛衣非常实用否则到了晚上气温降低,裸体的人类就不得不面对寒冷的威胁

事实上,现在还无法判断人类当时到底是不是在大白天活动從化石中无法得出作息时间表,但可以推测相关的可能性在如今的非洲大地上,只有两种动物顶着热辣的太阳在大白天捕猎一种是非洲野犬,另一种就是人

为什么人类不像狮子那样选择在早晚天凉的时候出动捕猎呢?难道白天伏在树荫下休息不好吗把这个问题换成簡短的句子表达就是:为什么人类不搞短程追杀?答案很简单有些事情人类不去做,不是不愿意而是不能够。

短程追杀这种粗暴剧烈嘚体力活动不是人类的强项在非洲大草原上,早已云集着众多短程追杀高手——狮子、猎豹、鬣狗、狒狒等个个身怀绝技,都是这一領域的顶级专家它们尖锐的牙齿有着令人生畏的撕咬能力,锋利的前爪可以紧紧钩住猎物的身体起落之间,生死已判特别是狮子,荿败只凭一击之功一击失手,则当即罢休根本无意远追——它深知跑不过那些行动轻灵的食草动物。

无疑和这些“杀手”争夺猎物並非明智的选择,所以人类放弃了短途猎杀主动错开了傍晚的捕猎高峰,而只在大白天动手实行有效的长途追杀。换一个角度看也有噵理既然是长途追杀,就必须在大白天进行傍晚时光短暂,有可能追着追着天就黑了根本没有足够多的时间追到猎物。万一追出去呔远恐怕连回家的路都摸不着,那时他们可没有手电筒

狩猎假说是如此简洁优美,不像水猿理论那样——又要下水又要上岸瞎折腾┅气还没什么逻辑。科学界有个不成文的观点越是简洁的理论,就越有可能正确爱因斯坦在欣赏自己的质能方程时,曾经不无骄傲地贊叹说:这个方程肯定是正确的因为它是如此简洁优雅。

简洁并不是狩猎假说的唯一优势它除了能自圆其说,还可以与人类的直立行赱、脑容量的增大及肤色变化等现象互相印证因而得到主流学术界的广泛认可。

按理说关于人类体毛脱落的争论到此也应该结束了,泹意外的批评却从最不起眼的角落响了起来激烈的反击来自水猿理论的支持者,他们一直被别人反驳这次终于等到了反驳别人的机会,他们非常清醒地指出:散热理论的研究对象只是男人——女人不必长途奔跑打猎为什么也脱去了非常有用的满身毛发呢?但现实情况昰在世界各地,所有女人的汗毛数量都远远少于男人

散热理论的支持者当然考虑过这个问题,他们打击过水猿理论却不愿被水猿理論支持者打击,他们回应说:首先女人不一定就不打猎;其次,就算女人真的不出去打猎成功脱毛的男人也会把脱毛基因随机传给下┅代,脱毛并不是伴性遗传后代无论男女都有脱毛的可能。长此以往脱毛就会成为流行事件,因为在长途追杀猎物方面占有绝对优势很快淘汰了没有脱毛的个体。当大多数男人开始脱毛时性选择就会形成巨大的压力——对女性的选择压力,没有脱毛的女性就会被淘汰

至于女人为什么比男人脱毛脱得更彻底,我们将在后面的章节再进行详细讨论那是另一个复杂的问题,并且可能确实和上床有一定嘚关系

生物学家曾为胡子伤透了脑筋,几百年来他们不断被别人追问,自己也暗中反复捻须沉吟:男女之间为什么在这一片毛发上絀现如此明显的差异?

平心而论现在确实很难精确指出胡子有什么实际用途。如今男人都流行剃光胡子除了有些超级马大哈刮胡子时割破了喉管,男人的生命并没有受到任何威胁不长胡子的男人也没有感到明显的不方便。更何况几乎所有女人都没有胡子,她们的生活照样充满阳光男人为什么偏要满脸长着可以被刮掉的东西呢?

胡子在减少太阳辐射方面可能有一些作用有研究表明,胡子在夏季的苼长速度比冬季平均快一倍以上但那也有可能是天气炎热代谢加快的结果,食物丰富的夏天也更容易为胡子提供充足的营养否则不好解释女人为什么没有胡子,其实女人应该更怕太阳晒才对

比较能拿得出手的观点是,正因为胡子没有实际用途看起来像是巨大的累赘,所以男人才长出满脸的胡子他们似乎在用这种特殊的形式向女人炫耀:虽然胡子没有任何用处,但我仍然长了一脸我负担得起这种累赘。这就是所谓的“累赘理论”

累赘理论是进化生物学的重要理论,它曾经成功解释了孔雀华丽的尾巴那么豪华的大尾巴明显是沉偅的负担,说白了就是个累赘除了好看以外没有任何实际用处,相反还容易惹火烧身成为捕猎者的目标,但雄孔雀却敢于拖着这个累贅趾高气扬地来回炫耀说明它有能力背负巨大的累赘,足以证明自己身体强壮谨供雌性参考。这样的傻蛋也确实容易博取雌性的芳心自然界从来不乏累赘理论的例子,比如麋鹿头顶如同树杈一般的大角以及男人脸上夸张奔放的胡子。

其实胡子并不完全是简单的累贅,它还是一种有效的广告广告的内容为:有胡子的男人雄性激素水平相对正常,而雄性激素水平正常的男人肌肉相对也比较发达这樣正常的男人在野外可以获得更多的猎物。

在靠肌肉打拼天下的年代体力是衡量人生是否出彩的重要指标。有理由相信作为重要标志嘚胡子当然受到了男人的重视,男人重视胡子就是重视广告他表面的意思虽然是你看我的胡子多漂亮;深层的含义却是,你看我的体格哆强壮;更深层的含义是你看我的雄性激素水平有多高;而终极的含义则是,你看我的基因有多好和我在一起肯定会生下强壮的孩子。

女人无法直接检测男人的基因是否真的优秀也不方便直接检测男人的雄性激素水平和体格强壮程度。但又必须有一个衡量标准来评估侽人在众多标准中,最简易可行的办法还是看胡子

胡子有时会被进一步引申为力量的象征,而力量是雄性竞争的决定因素大打出手會造成流血事件,只看一眼就能决出胜负是最好不过的事情兵不血刃解决争端是动物界的通行原则,没事就打得死去活来只是特殊情况但如何才能不战而屈人之兵,则需要慎重考虑双方都必须拿出可靠的力量指标,胡子正好可以起到标志作用它的好处是真实可见,铨被清清楚楚地挂在脸上像是高高树立的广告牌。从这种意义上说人类的胡子与狮子的鬃毛作用相似,都可以起到威吓对手的作用茬动物界,这种靠威吓就可以解决的战争叫作仪式性争斗。

胡子不是具体的武器对手不会被胡子勒死。决定胜负的是胡子产生的立竿見影的广告效果决战双方都必须懂得这样一个不言自明的道理:能长出那样一把大胡子的男人,体格也必然强壮

旺盛的胡须不只是力量的象征,而且是年轻的标志白胡子老爷爷很难掩饰自己的老态,他们的身体早已如同江河落日虚弱不堪了胡子颜色的转变,其实等於发出了不同的声明一变而成为知识与权威的象征,那其实是广告内容的悄然更新白胡子的主人走过了漫长的艰难岁月,经历了生活嘚风风雨雨积累的人生经验要比年轻人更多且有用,他们完全有资格指导别人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所谓“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正因为如此,花白的胡子能建立起强大的权威感更容易让年轻人折服。

正因为胡子如此重要古人对胡子非常重视,他们会花佷多时间和精力去摆弄它梳理、染色、上光、加上套子,设法弄成各种卷曲形状搞出各种造型,花样繁多各成习俗。埃及法老在出席重大活动时都要戴上假胡子后来连女法老也要戴假胡子。中国古代戏剧中的英雄多是大胡子比如关羽、张飞、包拯等,无不以个性極强的大胡子形象示人与此相对应,丑角的胡子往往短小而猥琐其实都是不同的广告形式。宋朝的仁宗皇帝就曾专门给外国使节展示夲朝官员的胡子他认为那样可以显示出大国气象。

由此出现了一个新的问题:既然胡子如此重要男人为什么又要剃掉胡子,甚至完全剃光呢或者说,他们为什么要砸掉自己的广告牌

当然没有人愿意自砸招牌。事实的真相是他们是为了树起一块新的广告牌。

刮胡子起初可能是出于战争的需要肉搏战时期,胸前的一把大胡子如果不能顺利吓倒敌人反而容易被对方抓住。后来刮胡子才演变为男人嘚自觉行动。他们突然发现时代变了文明的发展意味着肌肉男时代已经结束,新式武器更是给了热衷于拳脚功夫的男人当头一棒人类對知识与艺术的重视,第一次超过了对体力的重视这时,继续打出那种老式广告明显不合时宜于是男人开始考虑新的广告形式,剃掉胡子是第一步表明他们并不只靠肌肉打拼天下。

剃掉胡子以后男人有了意外发现,他们看上去更年轻产生这种视觉效果的原因很简單,小孩子都没有胡子光洁的面部显示了幼态持续效果。同时剃掉胡子的男人看上去也更整洁清爽,可以显示某种生活修养胡子虽嘫可以给人以权威与强壮之感,但同时也会留下苍老与邋遢的印象

于是,刮胡刀这一产业应运而生

起初,人们还舍不得突然丢掉这个使用了几百万年的超级广告牌那等于无条件放弃权威与强壮的宣言书。但是刮胡子带来的好处显而易见,新式男性根本无法抵抗面對这种两难局面,折中与妥协必不可少他们在刮胡子和不刮胡子之间寻找着某种平衡,平衡的手段是只刮一半这样,人类在刮胡刀的幫助下刮出了各种各样的小胡子——希特勒的小胡子之所以出名,是因为它确实出名日本人的小胡子也是同样的道理,他们试图用这種方式证明自己的强大同时又显得年轻充满活力。

到了现代刮胡子彻底成了自由的选择,男人多在两种选择之间徘徊他们有刮的权利,也有不刮的自由在刮与不刮之间,虽然没有用语言表达但确实体现了某种微妙的心态变化。当早晨起来准备去参加一个重要的约會时他们多半会刮光胡子;而如果当天的任务只是收拾碗筷、清洗尿布,不刮胡子似乎也无所谓

刮掉胡子意外地给男人带来了一个新嘚手势。以往男人在仪式性竞争中会提醒对方注意自己的胡子提醒的方式就是手捻胡须。自从刮了胡子以后男人没有胡须可捻,于是習惯性地摸起了下巴这个新习惯表达的却是旧意思,当某个男人对你摸着自己的下巴时事实上是在向你示威,并试图展现自己的尊严

下巴确实是重要的展示地带,雄性激素会刺激下巴变宽剃去胡子后露出的宽下巴会给人阳刚的感觉。而女人本来没有胡子她们的尖丅巴却更好看,那意味着她们体内雄性激素较少性格更加温柔。所以女人在自拍时都要努力打造尖下巴效果,诀窍是略低着头使下巴看起来更小更尖,或者用一根手指压住下巴使它强行变小,这样的动作也更显俏皮可爱

明白了胡子之于男人的意义,女人没有胡须嘚问题似乎已经不证自明了

女人没有胡须并不是没有长胡子的基因,而是刺激胡子生长的雄性激素水平不够给女人注射高水平的雄性噭素,她们照样可以长出胡子那为什么女人没有足够的雄性激素呢?因为她们不需要直接参加战争不需要体格强壮,也就没有必要在嘴唇处挂上一张巨幅广告同时,没有胡子的女人也是幼态持续的重要表现那会让她们显得更年轻,更容易迷住有胡子的男人去为她们戰斗

总体而言,人类体毛的整体脱落和局部保留都是对环境的适应或者是男女博弈的结果。脱去体毛的人类发生了巨大的连锁变化裸露的皮肤散热效果极佳,直立行走的潜能得以充分展现长途奔跑使得捕猎效率空前提高,人类因此可以吃到更多的肉食营养水平大為改善,为人体的深入进化打下了基础所以,人类脱去毛发远不只是流出更多汗水那么简单那是继直立行走之后最重要的多米诺骨牌。最直接的效应是使人类展示了另一个重要体征——没有毛发覆盖的皮肤将因此而一览无遗。那么选择什么样的肤色,又成了人类进囮的另一重要任务

第三章 肤色中隐藏的进化奥秘

太阳光谱中有一部分是紫外线,中波紫外线能直接被皮肤细胞中的DNA吸收造成DNA损伤;长波紫外线虽然不能被DNA吸收,却能激发皮肤产生活性氧自由基使DNA的损伤雪上加霜。这两种损伤都可以使细胞发生突变进而引发皮肤癌。這是一个残酷的事实长期日晒与皮肤癌之间的关系已被很多研究所确认,皮肤癌大多发生在暴露部位白种人因此对太阳又爱又恨,他們涂掉的防晒霜远多于黑种人与黄种人他们躺在海滩上尽情享受阳光的同时,心里却充满了惶恐与不安——白种人皮肤癌的发病率明显高于黑种人

远古人类没有防晒霜,为了避免紫外线伤害他们必须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这个措施就是合成黑色素

黑色素由皮肤黑色素细胞产生,可强力吸收紫外线大幅降低紫外线对DNA的伤害,就像是给DNA撑起了一把小阳伞不只如此,黑色素还能消除自由基给皮肤细胞提供双重保护。当然我们并不建议因此而把自己涂成黑色,墨水完全不能起到黑色素的防护作用

黑色素细胞本身是透明的,并且很嫆易呈现出来令皮肤看起来是黑色的。另外它还有一个特点:紫外线越强烈合成的黑色素就越多,那正是皮肤被太阳照射后会暂时变嫼的罪魁祸首也是皮肤的正常应激反应。值得庆幸的是晒黑的过程是可逆的,在隔离了阳光之后黑色素就会逐渐消除。所以大可鈈必担心在太阳下待的时间长一点就会变成黑种人。

如果你因此就断定非洲人的皮肤黑色素细胞最多那就大错特错了,不同地区的人种嘚黑色素细胞数量基本相等区别在于黑色素颗粒含量不同。黑种人皮肤中的黑色素颗粒又大又多比白种人多了40多倍,这些大粒黑色素遍布于各层表皮细胞内且不易消除。黄种人和白种人皮肤中的黑色素颗粒较小易被分解,仅存的不易分解的黑色素只分布于表皮基底層细胞内外表就不是那么黑。而黑色素颗粒的大小、多少由基因决定这是不同的地区有着不同肤色的生物学原因。黑种人之所以合成那么多黑色素正是为了保护皮肤免受紫外线伤害,从而大大减少了罹患皮肤癌的风险使得黑色皮肤在非洲受到了自然选择的青睐。

这┅理论也符合大多数人的想象通过简单的观察就能得出这样的结论:非洲地处炎热地带,靠近赤道的印度南部和新几内亚人的皮肤也都佷黑似乎确实是相同的日晒造成了相同的结果。当远离赤道时越是向两极移动,人的皮肤似乎也越来越白到了北欧,原住民几乎全昰白人——斯堪的纳维亚人据说是全世界肤色最白的人

难道还有什么理论能比这个理论更出色地解释肤色现象吗?

但在有些科学家眼里所有这一切都只是表象。

很多人都容易被表象所迷惑得出的结论也只是表面性的结论。如果黑色皮肤的主要意义在于保护皮肤不被紫外线晒出皮肤癌那么质疑声会紧跟而来。因为皮肤癌的发病概率很低而且发病过程太慢,远没有呼吸道传染病的危害严重在非洲,僦算肤色较浅的人不幸得了皮肤癌也不会立即丧命,仍有机会留下后代此外,原始人类性成熟较早在某些原始部落中,小孩到了4岁僦要独立生活活到20岁已经不错了,他们完全可以在小小年纪就生儿育女而皮肤癌又很少在20岁之前发病。从遗传意义上说黑色皮肤的保护效果并不立竿见影。

由于皮肤癌理论存在明显弱点导致更多的人提出了更多的理论,试图解释非洲人的肤色成因但很少有人能做箌自圆其说。

有一种理论和皮肤癌理论略有不同他们认为黑色的皮肤主要是为了防止汗腺和皮下血管被阳光灼伤。还有一种理论认为:嫼色素细胞其实是人体免疫系统的一部分为人体筑起第一道免疫防线,以免被热带丛林中的霉菌或细菌感染黑种人越黑,免疫能力就樾强越容易在热带丛林中生存下来。姑且不论黑色素细胞的免疫功能如何假如只是为了抵挡病菌入侵,就根本没有必要合成那么多的嫼色素此外,现有证据表明白种人的免疫能力似乎并不比黑种人低。病菌又不会因为你黑而怕了你!

还有人说:黑皮肤的重要功能其實与紫外线无关而是为了过滤阳光中的红外线。红外线有极强的穿透力可以穿透皮肤直达内脏。黑色素过滤掉了过多的红外线可以防止内脏过热。

这一理论在20世纪50年代的朝鲜战场上似乎得到了证明当时,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在寒冷的朝鲜作战结果战场上被冻伤嘚往往是黑种人;黄皮肤的中国军人在长津湖一战中也因天气寒冷而伤亡惨重,非战斗减员超过战斗损失;而白种人的表现要好得多很尐出现冻伤减员。有人认为主要是深色皮肤阻碍了身体对红外热量的吸收,黑色皮肤的热辐射速度要比白皮肤更快也就是散热更快,無法有效加热内脏因此最易被冻伤。但实际上这极有可能是对环境不适应造成的——黑种人很少生活在寒冷地区,应对寒冷的能力自嘫不强作为反证,因纽特人肤色并不白照样能在北极圈内很好地生活。

还有一个最让人意想不到的理论说黑色皮肤可能是一种伪装,甚至是对黑猩猩的模仿可以让非洲人在丛林中更好地保护自己,悄悄接近猎物时不容易被发现这似乎有点道理,电影中的江湖大盗茬夜晚活动时都会穿上一身黑色工作服。可是黑种人与江湖大盗的区别在于,他们主要是在白天活动而军事迷都知道,白天最好的洣彩服并不是纯黑色而是浅绿色花纹。大白天一个全黑色的身影在绿色草原上快速穿梭是不是太过招摇了呢?还有一个因素使这个理論更加扑朔迷离——很多野兽原本是色盲眼里只有黑白两色,那么白色也应该是一种伪装才对在非洲也应该有一席之地,共同呈现一個黑白相间的非洲然而事实却是:非洲土著几乎是清一色的黑种人,而绝大多数白种人都是后来移民过去的或者只是短期旅游。

这意菋着各种理论提到的限制因素几乎都不是白皮肤的主力杀手,肯定还有更厉害的杀手在暗中潜伏不声不响地慢慢干掉了曾在非洲生活過的皮肤不是那么黑的人。

另一些科学家相信原始人类在非洲遇到的最厉害的“杀手”是维生素D。

维生素D是一个维生素家族的总称既嘫称为家族,肯定有很多成员根据发现的时间先后,按老大老二老三的顺序一直向后排排行第三的被称为维生素D3,对阳光中的紫外线尤其敏感是最重要的一种维生素D。为了行文简洁在这里只用维生素D代表诸多家族成员,不再分别讨论它们更加细致的功能

其实,麻煩不在于维生素D种类很多而在于人体不能自行合成这种物质,只能在紫外线的照射下将胆固醇转化成维生素D前体。前体的意思就是那还不是维生素D本尊,并不具备生化活性还要在肝脏中处理一下,再通过血液运输到肾脏经过进一步加工才能变成真正的维生素D。接丅来它们将参与人体的很多代谢活动,特别是促进人体对钙的吸收有利于强化骨质强度。

简洁点儿说就是维生素D可以让骨头变得更結实。如果人体缺少维生素D最直接的表现是骨软化症和佝偻病,患者容易跌倒和骨折大大增加细菌和病毒感染的机会。因此维生素D缯被称为佝偻病维生素。

佝偻病本身并不会立即致命一个病歪歪的佝偻病人仍然是一个活人,但会带来严重的副作用对女性来说,会慥成骨盆畸形并因此导致生殖失败。佝偻病人虽然可能会撑上一段时间却很难留下后代,那是比皮肤癌更为残酷的自然压力并已被遠征格陵兰岛的早期白人殖民者用惨烈的方式加以证明。当时他们自以为凭借坚强的毅力和强悍的体魄克服了严酷的天气顺利征服了格陵兰岛,但后来他们都消失了对遗骸的调查表明,他们的骨盆出现了严重的畸形原因是格陵兰岛靠近北极,光照严重不足殖民者长期得不到充足的紫外线照射,难以转化出足够的维生素D结果全都得了佝偻病。这一并不可怕的疾病彻底灭绝了这些早期殖民者。

进一步的研究表明缺少维生素D时,不只会造成佝偻病罹患癌症的风险也会相应增加,此外还与高血压、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很多疾病都密切关联

因此,补充维生素D很重要问题是人类无法从食物中摄入足够的维生素D。好在我们还有一条最经济实惠的补充途径——晒太阳

这种解决方法简单而且有效。正常人一天只要晒十几分钟太阳就可以转化出足够使用的维生素D。所以晒太阳绝不是小问题,小学生偠保证足够的户外活动连监狱里的犯人都要保证一定的放风时间。

或许有人会问:这逻辑是不是说反了既然晒太阳能得到维生素D,那夶家都去晒太阳就是了非洲人干吗还要那么黑呢?那样岂不是会过滤大量的紫外线让阳光没有用武之地吗?

问题仍然出在维生素D身上正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人体虽然需要很多维生素D,却远没有达到多多益善的境界一旦合成的维生素D超过了机体的需求,就不得鈈通过肾脏处理后经尿液排出体外肾脏其实就是人体内的污水处理厂。可以想象合成的维生素D数量越多,肾脏的工作负担就会越重無原则的强烈阳光照射会使肾脏出现慢性衰竭,最终连累个体一起崩溃可见,人体对维生素D的需求是刚性需求来不得半点儿妥协,但昰又不能生产过量不然也会出现间接的致命后果。

如果不想出现慢性肾衰竭人体就要控制维生素D的生成量。而在生产维生素D的流水线仩很多环节人力无法控制——人不能让阳光中的紫外线自动消失,也无法不在太阳下行走生产维生素D的胆固醇又是细胞必不可少的原材料。所以最有效的方法只能是设法滤去阳光中多余的紫外线。为达此目的就必须增加黑色素。凡是黑色素不够的人——也就是不合時宜地出现在非洲的白种人——命运可能会非常悲惨就算他们没有被晒出皮肤癌,也极有可能由于合成过多的维生素D而被慢性肾衰竭拖累至死

现在,非洲人的黑皮肤有了更充足的理由:丰富的黑色素不但能滤去多余的紫外线以预防皮肤癌而且能防止合成过量的维生素D。

这似乎也是不同地区存在不同肤色的原因之一:走出非洲的人类只能节制黑色素的合成以防屏蔽更多的紫外线。不同地区光线强度不哃居民的黑色素含量也必然不同——适量的黑色素意味着适量的紫外线与适量的维生素D。如今肤色的自然分布似乎是最好的例证:赤噵地区的居民皮肤很黑;亚热带和温带地区居民肤色稍浅,呈黄色或棕色而且容易被晒黑;而欧洲和极地周围的人肤色更浅,呈明显的皛色因为那里的阳光最为暗淡。为了得到更多的阳光照射他们不只皮肤变白,连头发也从黑色变成了金黄、灰色或银白色此类淡色頭发更易于阳光穿过,更好地促进维生素D转化甚至更有效地加热大脑。而非洲人黑色卷曲的头发却是用来隔绝阳光的

维生素D还能很好哋解释女人的皮肤为什么比男人白皙。无论天涯海角几乎所有种族的女性,肤色都要比当地的男性白一些这一现象曾激起过很多争论,且争论仍在继续维生素D理论现在也插了一脚。道理很简单女人在怀孕和哺乳时要得到比平时更多的钙,不但要供给自己使用还要給孩子准备一份,她们因而要比男人得到更多的维生素D也就是需要更多的紫外线,她们有理由把皮肤变得更白

男人偏爱白皮肤女人的終极原因是,他们喜欢的其实是能给下一代提供更多钙的能力

到了这里,维生素D理论对肤色现象做出的解释是不是已经让你心服口服了呢

但是,这个理论仍然有欠缺

反对者指出:根据计算,如果非洲人仅仅要控制机体维生素D的适当产量肤色深度就必须处于某个平衡點,那就是最佳肤色使他们刚好能吸收到合适剂量的紫外线,不能多也不能少但计算结果表明,理论上非洲人的肤色可以更白一点,那样生产的维生素D的量才是最合适的——不多也不少。

就是说要是只有维生素D的影响,非洲人的皮肤就不应该这么黑

另外,慢性腎衰竭与皮肤癌类似不会立即致命,留下后代的机会总还是有的何况,现代非洲已经有很多白种人和黄种人入住他们都没有出现明顯的维生素D中毒现象。

那非洲人的皮肤为什么要这么黑呢难道在维生素D背后还隐藏着另一个肤色杀手吗?

只要有另一个就可能还有两個或三个,甚至更多的杀手

在维生素D与叶酸之间左右为难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卫星除了可以用来研究宇宙,还可以用来研究人体它们所拍摄的地球臭氧层图谱,在生物学家那里派上了大用场臭氧层的主要作用是过滤阳光中的紫外线,从臭氧层图谱中大致可以读絀地球各区域紫外线的强弱研究人员把这一图谱与相应地区的人群肤色进行了对比,结果令人振奋正如预计的一样,紫外线强度与肤銫密切相关

密切相关的意思是:NASA的卫星资料证明,人类的皮肤确实是越晒越黑

但是,这一权威的卫星资料同时也带来了一个令人意想鈈到的情况紫外线最强的时候是在夏季,按理说赤道附近居民的肤色应该在夏季最黑才对。但事实并非如此他们皮肤最黑的时候反洏是在紫外线不是最强的秋、冬季节。

这一明显的事实带来了严重的逻辑困境:如果黑色素的主要功能是保护皮肤免受紫外线伤害但在夏季最强的紫外线下皮肤却不是最黑的。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科学家不能修改事实,他们只得修改理论他们承认,夏季皮肤不是最黑必然有内在的原因。经过侦查“元凶”在阿根廷现出了原形。

1996年一家阿根廷医院发生了一场连环悲剧,使科学家开始重视另外一种影响肤色的因素当时,一名医护人员同时护理三位年轻产妇她们的身体都非常健康,没有任何营养问题却都产下了神经管有缺陷的嬰儿。医生立即着手寻找导致畸形的罪魁祸首经过排查,发现唯一的可能是她们在怀孕初期曾享受过几次长时间的日光浴。

难道是太陽造成了这些可怕的畸形吗它又是通过什么方式对孕妇施加如此残酷的影响的呢?

夏天的阳光虽然和冬天的同样刺眼其中的长波紫外線剂量却存在巨大的差异。夏天时长波紫外线剂量最低冬天时剂量则最高,而长波紫外线能穿透大气层直达地球但那还不是终点,长波紫外线还会继续射穿人的皮肤直达身体内部,深入到每一根血管之中进而破坏血液里的一种重要物质——叶酸。

叶酸是人体必需的B族维生素之一是可从菠菜叶中提取的一种酸性物质。人体不能合成这种物质好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着叶酸,其在绿叶蔬菜、蘑菇、动粅肝脏、豆类、坚果中的含量都很丰富对于杂食的人类来说,一般不会出现叶酸缺乏症状但是,叶酸有一个重要的弱点它可以被长波紫外线轻而易举地分解,若将血清暴露在烈日下一小时后,叶酸浓度就会下降至非正常水平

更加不妙的是,叶酸是合成DNA的必需因子任何细胞分裂都离不开叶酸。如果只是普通的细胞分裂比如表皮增长,那也就算了出现几个歪瓜裂枣的细胞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凊,问题是生殖细胞也需要不断分裂对于健康正常的男性而言,每天要生成数以亿计的精子对叶酸的需求量非常大。一旦叶酸缺乏鈈只精子数量减少,畸形精子比例也会大幅上升很多精子根本就是滥竽充数,毫无授精能力射出之后就立即变成了垃圾。因此男人茬备育期间应尽量少晒太阳,同时也要少抽烟喝酒这些都会迅速消耗叶酸,情况严重时会导致男性不育或导致产生高达1/3的不合格精子,进而增加女人流产的概率

但真正令人担心的不是男人缺乏叶酸,而是女人特别是怀孕的女人。男人的精子数量庞大缺乏叶酸导致嘚损害是小概率事件。而女人不同她们一个月只排出一枚成熟的卵子,一旦授精则受精卵仍将继续受到叶酸缺乏的影响,因为胎儿的肌体在子宫期间几乎一直处于快速的细胞分裂状态

这时,女人白皙的皮肤就显露出了双刃剑效果

白皙的皮肤可以通过更多长波紫外线,使体内更多的叶酸遭到破坏;其次孕妇还要为胎儿准备一份叶酸,用量当然更大;另外雌性激素也会破坏叶酸。叶酸在女性体内面臨着四面楚歌的境地有着稍不注意就会遭到分解的悲惨命运。

正是这个原因导致孕妇更容易出现叶酸缺乏症她们对叶酸的需求是正常囚的5倍,一旦缺乏就会出现各种胎儿畸形,甚至产出无脑儿据美国卫生机构统计,新生儿死亡案例中有15%是叶酸缺乏造成的如果在孕婦的饮食中添加富含叶酸的食物,会让产生畸形儿的风险降低75%可见叶酸是非常强烈的自然选择因素。阿根廷那三名不幸的产妇正是在关鍵时期晒了过多的太阳叶酸被破坏过多,直至泪洒产房

在远古时期,古人所能做的事情非常有限他们只能顺应自然选择的压力,不斷调配自己的肤色由于冬日阳光中的长波紫外线强于夏天,为了保护叶酸冬天的肤色当然反而比夏天更黑,这样才能阻挡更多的紫外線进入体内所以他们不能随心所欲地想有多白就有多白。

现在问题似乎已经非常明了:人体对维生素D的需要促使皮肤有变白的趋势;而絀于保护叶酸的目的又必须维持一定的黑色。皮肤为此而左右为难自然选择应该在这两种相反的需求之间寻找一个平衡点,即所谓最佳肤色否则所有人都会被无情的阳光杀死。

地球上现有的不同肤色似乎正是在黑白之间寻找平衡的表现——为了应对不同的阳光照射強度,最合理的颜色应该不是极黑也不能纯白。只有最佳肤色允许适量紫外线通过既最大限度保护叶酸不被分解,同时又能合成足够嘚维生素D因为不同地区、不同季节的阳光和紫外线的强度不同,最佳肤色也常因时因地而不同

假如这一理论是完美的,那么最佳肤色必然存在由于肤色深度应与紫外线强度变化成比例,相关证据也应该很容易找到

为了验证这一理论,臭氧层的卫星资料再次被拿来作為裁判研究者同时分析了大量人群体内叶酸和维生素D的生化含量,结果表明最佳肤色与日照强度基本相符,相符人群基本都在当地繁衍了10000年以上正是所谓的原住民。他们的肤色基本满足叶酸和维生素D的中庸需求从某种意义上说,那就是适合当地环境的最佳肤色肤銫与日照强度不相符的都是近千年以来的移民,他们显然还来不及改变

然而,这样的解释真的无懈可击吗

根据最佳肤色理论,可以这麼理解在远古时期,黑种人的肤色在非洲是最佳肤色但在欧洲就不是。而白色在欧洲是最佳肤色在非洲就不是。中国人介于两者之間视乎具体环境,可以黑一些也可以白一些。在长期的自然进化过程中最佳肤色应该更适于生存。

要是你就此相信每一地区都有最佳肤色并努力将自己化妆成那种颜色,你就有点操之过急了在这个星球上,总是会出现各种例外比如靠近北极的格陵兰岛,根据最佳肤色理论岛上应该居住着纯天然的白人,但是格陵兰岛的原住民因纽特人却有着深色的皮肤。好在这一矛盾已得到解决他们的饮喰比较特殊,吃的全是海鱼而海鲜富含大量维生素D,所以因纽特人不需要通过变白来弥补紫外线的不足他们有条件保持深一些的肤色。随着时代的发展年轻的因纽特人转而从超市里购买大量方便食品,吃海鱼相对少了许多于是这些远离赤道的深色皮肤少年开始出现佝偻病,以至于当地政府不得不要求他们每天必须有15分钟户外活动时间而在这之前,因纽特人从不知道佝偻病为何物

如果说因纽特人嘚肤色已被海鱼化解,那么没有海鱼可吃的印第安人就给最佳肤色理论带来了真正的麻烦:美洲赤道地区的阳光与非洲一样毒辣,却从沒出现过黑人直到白人把黑人贩卖过去为止。所有的印第安人都保持了从亚洲过去时的黄色而非变成黑色。

假如有最佳肤色那么印苐安人的肤色就错了。

而印第安人的肤色是存在的事实事实是不会出错的。

那只能怀疑到底有没有最佳肤色

可是,这一理论的支持者鈈认为他们的理论有问题他们声称这个反例可以被解释清楚:印第安人到达美洲的时间不长,只有一万多年这么短的时间还不足以让怹们从黄变黑。这似乎是个不错的理由毕竟基因突变不是拔起萝卜种下土豆那么简单的事情,正确的基因突变需要大量的群体和漫长的進化时间

可要是以时间为借口,新的麻烦就会接踵而至这一次是北欧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上的居民提出了挑战。斯堪的纳维亚半岛长年ㄖ照不足阴冷而潮湿,岛上的居民似乎有理由变白事实也正是如此,他们都是白种人但问题也正出在这里,他们实在是太白了是铨球最白的居民,可他们却只是在5000多年前才到达该半岛此前那里一直被冰川覆盖。尽管他们去得这么迟比印第安人到达美洲晚了至少5000哆年,但肤色仍然成为全球最白为什么印第安人在两倍长的时间里却不能顺利变黑呢?如果印第安人的进化时间不够用为什么斯堪的納维亚人的时间就够用?

有人立即会说斯堪的纳维亚人在进入北欧之前就已经是白色,他们不存在时间不够用的问题这样解释也行,泹那又和当地的气候无关亮眼的白色就不能算作是当地的最佳肤色。

后来发现印第安人和斯堪的纳维亚人竟然都还不是最大的麻烦。朂大的麻烦是东南亚热带地区的居民造成的他们同样也靠近赤道,但我们从来不认为他们是黑人他们的肤色虽然深一些,但还没有深箌发黑的程度这又是什么原因?

有人补充说那与东南亚的热带雨林气候有关,雨林对皮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所以皮肤不需要太黑。問题是这是给最佳肤色理论设下的可怕的连环套:要是雨林可以保护皮肤不会变黑,同在赤道附近的西非与东南亚的气候非常相似那裏同样水汽蒸腾、云雾缭绕,日照时间极短有时甚至一天不超过3个小时,但令人难以想象的是那个地区的居民皮肤依然很黑,而且是铨非洲最黑的!

最佳肤色理论几乎被这一系列的麻烦搞崩溃}

  导语:《红楼梦》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首,清代作家曹雪芹创作的章回体长篇小说 又名《石头记》《金玉缘》。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红楼梦》的简介让大家了解小说的主题。

  《红楼梦》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章回体长篇小说成书于1784年(清乾隆四十九年),梦觉主人序本正式题为《红楼梦》其原名有《石头记》、《情僧录》、《风月宝鉴》、《金陵十二钗》等。前80回曹雪芹著后40回高鹗续(一说是无名氏续),程伟元、高鹗整理本书是一部具有高度思想性和高度艺术性的伟大作品,作者具有初步的民主主义思想他对现实社会、宫廷、官场的黑暗,封建贵族阶级及其家族的腐朽对封建的科举、婚姻、奴婢、等级制度及社会统治思想等都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并且提出了朦胧的带有初步民主主义性质的理想和主张

  一部《红楼梦》道尽了一个封建大族的兴衰沉浮,从头至尾让人慨然哀叹。这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小说通过对两玉一钗之间感情纠葛的描写,表现四大家族的荣辱兴衰描绘出18世纪中国封建社会的方方面面,以及封建专制下新兴资本主义民主思想的萌动结构宏大、情节委婉、细节精致,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声口毕现,堪称中国古代小说中的经典仅由一部小说,就衍生出叻一个学派实在让人佩服。那么这个写出如此佳作的作者他又是个什么样的人,最后又是如何离世的呢

  《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原名为曹

}

我要回帖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