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上感应篇》陈彩

《四库全书》是中国古代最大的叢书编撰于乾隆年间,由纪昀等360多位高官、学者编撰3800多人抄写,费时十三年编成丛书分经、史、子、集四部,故名四库共有3500多种書,7.9万卷3.6万册,约8亿字基本上囊括了古代所有图书,故称“全书”

}

 《《太上感应篇》》简称《感应篇》。作者尚无定论《宋史?艺文志》著录“李昌龄《感应篇》一卷”。《郡斋读书附志》存夹江隐者李昌龄所编《《太上感应篇》》八卷今北京图书馆藏明刻一卷本和元刻八卷本、明刻八卷本。《正统道藏》太清部《《太上感应篇》》三十卷署“李昌龄传,郑清之赞”而宋代名李昌龄者又不只一人。清代惠栋《《太上感应篇》注》和俞樾《《太上感应篇》缵义》皆以《宋史》有传的参政李昌齡为作者道藏本《感应篇》前有南宋理宗绍定六年(1233)陈奂子序,称蜀士李昌龄为之作注近世日本学者吉冈义丰认为真正的作者是南宋初姩著《方舟集》的四川人李石,此论似乎证据不足仍待进一步考证。

 《《太上感应篇》》仅约一千二百余字以开头的“祸福无门,惟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十六字为纲,接着叙说人若想长生多福必须行善积德,并列举了二十多条善行一百多条恶行,作为趨善避恶的准绳要求人们“不履邪径,不欺暗室积德累功,慈心于物忠孝友悌,正己化人”;声称“欲求天仙者当立一千三百善,欲求地仙者当立三百善”;并谓人体中有名为“三尸”的司过之神,时刻都在记录人的恶行每于庚申日上白天曹,下讼地府告人罪状,述人过恶由此而定夺人的寿天祸福。它特别强调“立善多端莫先忠孝”,成仙证道的根基就在于此它将道教的方术和戒律贯穿于道德修养之中,由神来对人作道德上的善恶评判使人从一念起处下工夫。最后以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积善天必降福行恶天必降禍作结。全篇主要宣扬天人相感、因果报应思想既有儒家伦理规范,又有释、道的宗教信条融儒、释、道三家思想于一炉。

 《感应篇》问世以后受到封建统治阶级的欢迎,不少皇帝都大力推动它的流布南宋皇帝出资官刻;明成祖皇后徐氏还仿之作《仁孝皇后劝善書》,为之推波助澜;清顺治皇帝还御制劝善要言序以示提倡。在封建帝王的推动下明清时期民间富有之家都纷纷捐资刊刻,免费散發从而使此书在社会上广为流传,影响十分广泛以至边远地区,乃至日本皆有此书的流布。

  •     1.本网专稿栏内的所有作品包括标有“江西文明网”LOGO的图片,版权均属于江西文明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经本网授权使用的作品應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江西文明网”和作者姓名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2.本网注明“来源:×××”(非江西文明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不承担此類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     3.在本网的新闻信息页面上进行跟帖或发表言论者不代表本网观点,文责自负
  •     4.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咜问题,请在发布之后30日内同本网联系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太上感应篇》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