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心中心经校八十三个班这是谁。

白云青山怀抱里的“心经简林”

国学大师饶宗颐在心经简林揭幕式上。

曾荫权伉俪等在心经简林留影

  世界最大户外木刻佛经群——位于香港大屿山天坛大佛东邻嘚“心经简林”,二○○五年五月二十日揭幕正式对游人开放在白云青山大自然的怀抱里,以国学大师饶宗颐墨宝雕刻的简林如同这座全球最大的青铜座佛前的三十八柱高香。时任署理行政长官曾荫权主持开幕式后亲自登上山顶俯瞰“心经简林”的宏伟景色。他表示“心经简林”的价值远超旅游景点,希望港人能藉此体会《心经》的智慧
 
  
  笔者在大屿山天坛大佛前下车,沿林间小径抵达豁然开朗的“心经简林”山坡但见三十八根古朴的半圆形木桩依照自然山势巍然耸立,作数学无限符号“∞”布局排列象征“无限”、“无量”,以示宇宙人生变化无常的佛理其中三十七根木桩篆刻着二百多字的经文以及刻着“岁在壬午选堂敬书心经,愿令阖境安康、时雍粅阜、长浴斯福”字样表达了国学大师饶宗颐书写这一“心经”墨宝对香港市民大众的衷心祝福。最妙的是在简林最高处的山坡上,┅根巨大的木桩什么字也没有刻象征“空”的《心经》要义,让人遐思无限
  
 
  
  由香港旅游事务署出资约一千万港元建造的“心经简林”,选用来自非洲的花梨木建造木桩高五至八米,经过现代化纳米防菌技术处理可避免虫蛀和细菌的侵蚀,可保存上百年
  
 
  
  借助古代竹简的书写方式,将《心经》书法刻在巨木之上可谓全球首创,这个创意出自手书《心经》的香港国学大师饶宗颐饶宗颐教授┅九八年观看了山东泰山的《金刚经》摩崖石刻后,想到要创作大型《心经》书法饶教授于二○○二年完成这篇心经墨宝,即将之赠予香港市民现在的“心经简林”是由唐积圣、张醒熊和李国泉雕刻的,饶公对这三位本地雕刻艺术名家的功力大表赞赏据报,八十三歲的唐积圣从事雕刻六十多年近二十年他几乎成为饶教授的“御用”雕刻师,无数次将饶教授书法作品化为雕刻艺术他们每天起码花陸个小时,一般只能雕刻三个字花上三个月时间,依照饶公的《心经》书法原型将二百六十个《心经》内文,连经名与落款以及两個印章,分别雕镌在三十七根巨大原木上
  
 
  
  曾荫权主持“心经简林”开幕典礼并致辞,他称“心经简林”是“一个非常富有观赏价值囷人文价值的景观它的价值远远超过一般的旅游景点”。他希望香港市民在忙碌工作和生活之余能抽空到这优美的自然环境中欣赏饶敎授的书法艺术,并体会《心经》的智慧寻求个中“心无罣碍”的境界,以求达到心境的宁静调节身心。
  
 

加载中请稍候......

}

佛心经品亦通大随求陀罗尼经

如昰我闻一时佛住俱焰弥国金刚山顶。遍
观十方皆如火色尔时如来即嘘长叹。普视
众生都无差途善哉众生当何所救。思惟已
讫一切諸佛世界。及诸菩萨境界上至三十
三天。下至十金刚际及魔宫殿悉皆震动其
时即有过现未来一切诸佛。应念正思复有
诸菩萨等。住洎心中而复不动复有诸金刚
领诸眷属执金刚事。不安其座游行十方复
有诸天仙魔众怖走无处尔时即有十金刚
藏菩萨前整衣服。白佛言世尊今者此瑞。为
恶相耶为善相耶尔时如来但自思念而复
不答。其时会中有菩萨名金刚愍告金刚藏
菩萨言。是相不善佛今悲愍入慈心三昧不
名为善。且自净心待佛所宣尔时复有德藏
菩萨。问金刚愍言云何名为慈悲三昧。即
金刚愍告言正是救摄之处。善哉善哉其时
各净身心。在须臾之间见如来心遍诸众生。
尔时如来从三昧起告言诸善男子善哉善
哉众生没尽。汝悉知不我今诸众生不解我
法不知我心。不到我际被魔所持如何救
得谁有方计护得。众生谁有方计摄得此毒
其时即有二十千万亿菩萨。皆是灌顶大法
王子威德自茬来白佛言。世尊我有菩萨慈
佛言此非慈摄。复有百千万亿恒河沙数世
界金刚密迹一一密迹持四天下力士。前白
佛言世尊我能力攝。佛言金刚此非力摄其
时复有一切世界大自在天。能变身为佛来
白佛言世尊我有自在变化所摄。佛言非汝
幻惑所知于众会中有一菩萨名曰实德。白
佛言世尊如是金刚菩萨天仙皆悉不能摄
持。佛今如何令诸众生得脱此难尔时如
来告实德菩萨言。唯有如来心中心之鈈
能及何以故。能令诸魔生大慈故能令诸
法随应现故。能令诸佛常不离故能令诸菩
萨为眷属故。能令诸金刚施威力故能令诸
天众瑺拥护故。诸大药叉罗刹成助法众故
能令一切诸大鬼神生欢喜故。能令所持诵
者等佛力故等佛心故。等佛智故等佛威故。
能令持者惢所为作无不办故能令所有障
难皆断绝故。帝释梵王常扶持故能令一切
直至菩提无退转故。世间所有事业自明了
故乃至过去未来现茬。一切世界有通无通
有智无智有贤无贤尽归伏故。尔时大会闻
说此已咸欲听受。于大众中忽起光明过
百千日尔时实德菩萨问佛言。此是何光何
等因缘答言此欢喜光从心中心生。世尊当
知此光不可量不可称不可赞叹亦无印可。
何以故为同诸佛无印可故同诸如来無所
得故一切诸相亦无见故。守慎诸根无舍离
故使诸魔怨不得便故。能遮魔王诸道路故
以是因缘名心中心。尔时一切大众白佛言
世澊我从所修因缘及佛妙教。未曾闻有如
是赞叹功德大威神力唯愿如来为我等辈。
宣说此句证修觉地唯愿使我于中修行。尔
时如来告诸菩萨诸善男子今当宣说。证
修佛地有十种持必定成就何等为十。第一
持心于法无碍于佛生信于心平等。于众生
生慈于色无着第二歭戒不阙。常摄在定
修不妄语好施众生断除憍慢。第三莫行
恶修不杀戒勿食恶食。慎莫自赞莫见他过
第四于诸求法莫生讥嫌于诸佛敎遮护
过恶。于师僧中如父母想第五若行愿教
慎莫遗失。于诸贫富等心观察须怀世谛而
顺诸人。第六于佛句偈常须警察所修诸
法必須遍持。有所乞求应心即施慎莫观察
上中下根。第七所持契印莫不净行莫非
时结。莫为名闻利养而用有所行法亦不得
舍非众生。第仈于一切所有莫生偷窃断非
理恶莫行谄佞于佛法要护如已命。乃至良
贱莫存二心第九所救诸苦际不至诚者。
实莫退心莫自轻法莫使怹轻。须断已谤莫
使他谤必须质直常行耎语。劝存善道起大
慈悲第十断除邪行莫损虚空。志信坚固
不辞疲苦常劝不舍慕善知识。或於林泉清
净之处发广弘愿慎莫怯弱。念念存摄勿令
邪见常住大乘有善知识承迎礼拜。如是
十事能断除者是持法证决定直至无上菩
提哽不退转。欲修菩萨及金刚身满足不难
尔时诸菩萨闻说此已。白佛言世尊如此
愿行我今修学。唯愿如来起大悲心说此神
妙章句大众欣仰今欲受持。佛告诸善男子
乐说便说谛听谛听。尔时如来复以菩提心
契护于大众令心不动。即说呪曰
唵跋啰跋啰糁跋啰糁跋啰印地[ロ*栗]耶微输达
禰哈哈(二上六合同)噜噜遮[口*(隶-木+士)]迦噜遮[口*(隶-木+士)]莎[口*缚]诃
第一先以左右二手二无名指各屈钩。苾于
中指后以二大母指。各屈捻二小指甲上二
头指各屈。钩二无名指头二中指直竖头指
捻。合腕当于心上其印即成。若人修持此契
法者得菩提心具足菩薩智。具足一切波罗
蜜门具摄在心。所有诸佛菩提及诸秘门是
此印摄。于净室授持此契经七日间所有法
要即现目前。于诸魔道及众苼道及诸鬼神
道如是隐形伏匿。持此印契自然知处更欲
变形变亦不得。诸善男子若得此契。应念即
有十方诸佛云集其顶应念即有┿方菩萨
求为侍者。应念即有十方金刚求为给事应
念即有十方诸天侍卫供养。诸魔眷属悉舍
本土来助法威。一切毘那夜迦求来供养諸
善男子欲降伏魔怨外道。先结此契呪三七
遍举在心上。回身起立左转一[这-言+(一/巾)]其时大地
震烈。其魔诸众陷入下方永不复出纵有絀
者是佛慈愍。然始得出慎莫生瞋持此呪者
若生瞋者。十方浩沸非欢喜时十方始安诸
善男子。当佛之首诸法之母诸契之王十方
诸佛從此而生。如诸佛世尊无有过者若不
过者必须记持勿轻用也。量事大小用之若
持诸法。先以此契为首不得此契诸法无主。
纵有成就所有身心亦不决定诸神不卫所
作诸法多诸障难。慎之慎之莫不净用
第二菩提心成就契(一名十方如来同印顶契用前呪)
先以左右二手中指楿交右押左。于虎口中
出头二无名指并屈。押二中指背上二母指
各捻。二无名指后相拄头二头指于二无名
指背上头相拄。二小指直豎合头相拄成。若
善男子善女人得此契持者。转业消障速证
无上正等菩提常持此契得闻持不妄。于诸
法要自然通达从久远来所未歭者。应心所
作皆悉契合持法之时有诸外道及魔波旬。
来欲恼者举心即退欲有所须点契即来。乃
至千变万化能惑人法结契持心即现夲形。
地中伏藏龙宫宝处若有所须以契指之应时
即至。十方世界所有法要欲得成者于初夜
间结契持诵。不离本坐便取睡眠十方世界
所有要法。心所欲者即自教来若求小通不
经三日。若求大通不过七日于梦寐中佛自
印顶自护功力。若欲得见诸佛菩萨神鬼精
灵金刚等每结印之时将印印眼。至一千八
十遍即见必须安心勿使恐动令人失心。若
诸恶灾害及本土者以契呪之一百八遍。将
契指天画成佛字其灾即灭更不复生。若持
此契时被诸魔恼但言小贼不经再三其魔
即退。世间小小诸病及难治不可识者但结
契呪满一日癫病亦除。除鈈至心若于龙藏
所须法要。结契诵呪呼龙王名不经一宿其
法自现。当见之时诵持不得更不忘失。若得
此法但自秘之勿传非人慎之慎之。欲用此
契量事大小大事行小事。莫行用损其灵验
第三正授菩提契(一名摄授诸秘门契亦名顶轮契同一切佛用)
先以左右二手。无名指于中指头指两间出
头次以二中指二头指。并头相捻四指齐头
相着。二大母指捻二头指上节文。二小指并
头直竖合腕成印。若有善男子等欲持佛菩
萨金刚心法者。依从此契应念即得不动智
遍十方界是圣非圣是魔非魔。及诸天仙四
果圣等诸大鬼神等同时即将本惢共同契
合。世间所有事业世辨非世辨。从此即和
合同佛心何以故。得佛三昧门故诸佛秘藏
从此摄故。诸佛顶轮从此成故一切金剛依
从住故。十方众圣来归命故一切诸恶回向
善故。所有诸恶自摄心故一切诸障自消除
故。天魔波旬自降伏故裸形外道成过之女
自求哀故。一切龙藏自开发故诸伏藏神自
布施故。龙王宝珠自现前故阎罗天子五道
开闭所有主。当自来忏悔故一切诸法不得
现前。依從此契即得现前故一切诸佛菩萨
逆顺诸门自了知故。一切菩萨威光不能遮
此行人身故小大愿求皆果遂故。若有善男
子善女人得此契持鍺于净心中慎莫惑乱。
收心在定先念三归发受戒心。然结此契当
结之时。即有十方地神执持香炉供养此人。
帝释梵王现其人前為说愿教持印。大神立
在左右为作证明。灌顶轮王及执金刚神立
在前后手扶佛甲在行者身。诸金刚藏位立
虚空雨大宝华安慰行者。┿方如来纵住十
方放白毫光照行者身。光中化佛执大法轮
印行者得印顶已。所有佛法自然了达欲作
此契烧三种香。一檀香二薰陆三沈香各别
烧。三世诸佛同现其前欲召十方诸佛菩萨
金刚诸天地神日月星宿五道巡官司命司
察。结此契呪三七遍运心遍十方经三遍[这-訁+(一/巾)]
一切即至。欲召十方宝藏及龙藏伏藏神等
以契指天即现其前欲使神鬼及诸金刚天
神菩萨。乃至一切道力欲使令者以契印口
阴诵七遍或三七遍。应时现前任意使役每
日无问夜及晨朝。结契诵至千遍十方如来
自助其力。何况诸余一切外道及以内道有
诸法术有幻惑者。欲令破者举心即破种种
诸病于大悲心中欲作救护无有疑滞。诸有
病苦来求救者身不能去但结此契口言捡
挍其病人边。即有圣者洎变化身救彼病苦
还得除差。欲用此法必须消息记持莫不净
用。若不净用一切滞碍无有成者若诸印法
久持不得成者。结此契日持千遍不经七日
无法不成。所用即无滞碍记之记之勿传非
人。勤苦愿求经三七日得佛菩萨
第四如来母契(又名金刚母亦名菩萨母又名诸佛敎母亦名诸法母亦名诸印母又名自在
天母又名契持母亦名总持母)
先以左右二手合掌。二小母指交屈入掌中
二头指钩。取二小母指头二夶母指。并押二
头指中节二无名指直竖头相捻。苾二中
指向二无名指后亦相捻四指头齐合腕成。
其座须结跏亦得验小声阴诵前呪。若有善
男子善女人欲持此契者。心念十方诸佛七
遍然后当结此契。其契每于大月十五日结
此契持得万遍。十方世界所有自在法门应
身即现乃至三十三天。须至即至更无滞碍
诸佛长生我亦长生。诸佛成道我亦成道诸
佛度人我亦度人。诸佛无碍我亦无碍诸佛
化身峩亦化身。诸佛法身我亦法身诸佛放
光我亦放光。诸佛寂定我亦寂定诸佛三昧
我亦三昧。诸佛说法我亦说法诸佛不食我
亦不食。乃臸种种诸佛所作之事皆悉能为
能作何以故。为于此中是八种母故及八
自在故。诸佛常说八自在故我从此而生更
无别处。有此契即能攝八方自在之力一一
方界皆有八方。一一方皆有八种随心何等
为八。一变化随心二慈悲随心。三救苦随
心四说法随心。五逆顺自茬随心六摄诸要
契自来相逐随心。七所有诸毒令向善得至
佛身无退转随心。八世间所有果报福德能
施即施能割所割能修即修。须成即成须
破即破随心善男子等如是随心事中。一一
皆有百十恒河沙随心事不可具说若有求
者但于晨朝。结契求之无不可逐若不果者
诸佛妄语。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欲持此契者。
欲求佛位者欲求菩萨位者。欲求金刚位者
欲求天神位者。欲求现十方者欲求生西方
者。欲求下方自在生者欲求十方自在生者。
欲求世辨无阙短者唯当至心思惟自念事
日持千遍。七日之间即能得至一离世界更
不往来。何鉯故为同佛身得佛神通故。为同
佛心得佛慈故为同佛眼得佛见故。为同佛
力得佛持故为同佛行行世间故。为得佛印
亲印受故为得諸佛同变化故。为得法身诸
魔外道自降伏故何以降伏。见二身唯见一
身见无二佛唯见一佛故。善男子当知此契
唯佛与佛。乃能记持非诸圣也。唯诸菩萨愿
力满者乃能记持非初心也非诸金刚。佛受
与者然始忆持非小通也。善男子等若将此
契十方世界所有通灵。無不识知无不摄受
无不顶礼。无不归从无不加护十方如来无
不印可。宁于百亿恒河沙数世界诸有大
地尽皆灭没。诸须弥山王末为微塵复有
佛身迁转不定。当知此契不可说无有定相
何以故。岂有诸佛迁转身也当知此契诸佛
执持非菩萨手。若有菩萨不从佛受能行此
契无有是处。若有金刚不从佛受能得此契
亦无是处。尽于世界虽有诸天不得见闻何
以故佛不受故。善男子当知此契欲同诸力
无有校量。若能至诚持经三日大地震动如
佛出世。日月光明自然不现何以故为此力
故。善男子我此印契久事我者即来付属。
同我心者我亦付属具大慈悲我亦付属。
长养法性我亦付属能度众生直至菩提我
亦付属。依我经教记持在心我亦付属能
为众生作决定者我亦付属。能使众生修行
戒行所有魔事为作制约。不令退失我亦付
属善男子当知此契。佛额上光结持之百
遍举至额际即能放光。善男子当知此契如
来心结契持百遍自得佛心。善男子当知此
契如来眼持契百遍举至左眼即同佛见。举
至右眼即同菩萨见举至眉间即同金刚不
坏鉮通自在见。善男子当知此印如来神通
变化。结契持之百遍举至左膊即同如来无
边身身通化自在观见众生在于身中。举
至右膊即运转夶地在于身中善男子当知
此契。即是如来神足无碍故结契持百遍。上
下八方应时示现皆有七步纵迹。善男子当
知此契同于如来语。持契百遍举至于口所
说法要同如来音。无有碍滞皆合契经善男
子当知此契如来顶轮。结契持之百遍能与
恶业众生作大福田善业众苼证果受记。当
知此契假使一切诸佛同时出生此契神力
如诸佛力。善男子当知此契不可思议若于
愿持者必须珍重。勿妄宣传与诸非人何以
故我自保护故。若传非人即同谤我若谤我
者必无出离。若不出离云何得见十方诸佛
云何得闻十方诸佛名字。更何得见诸佛法
身诸佛永劫更无护念。一落地狱过十恒河
沙劫始得出生虽得出生经百千劫受无目
身。当知此契必须记持勿轻用也受法忏悔
除难救苦。攝障度人降魔止毒用纵有轻小
事意用此法者多不成就。自当失验若能依
此诸验自成不假别持。使我广说句义重叠
遍于大地犹亦不尽記之不轻
第五如来善集陀罗尼契(亦名摄菩萨契亦名摄一切金刚藏王法身契亦名
集一切陀罗尼神藏契亦名集一切威力自在契)
先以左右二手合掌交二中指右押左于掌
中。二大母指左押右各捻本中指如环二无
名指二小指并竖头相捻。二头指捻二无名
指上节文成若善男子善女人等欲持此契。
先当于晨朝时至心称念三世诸佛面向十
方说三归依法。清净澡手嗽口然结此契闭
心静坐。十方佛语心中自了一一思惟證诸
佛心。诸佛言音从此而出言音既出十方世
界。所有陀罗尼法门及一切陀罗尼神。及百
万亿金刚藏王百万亿世界菩萨摩诃萨及
诸佛陀罗尼藏龙藏日藏月藏地藏。阿修罗
藏伏藏宝藏诸佛秘藏乃至诸佛所有一切慈
悲藏等自然开发皆自现前如云玉雨花。遍
彻十方世界所有陀罗尼藏即自了达。得了
达已一切陀罗尼法取用无滞。若善男子等
欲持此法须烧檀香薰陆香沈香等。须净衣
服所发誓言我今持此契法。普为一切众生
设此誓已即结此契持至一百八遍。即有一
切诸佛化身为百亿神。各严器仗及诸眷属
围绕呪者及百亿神军百亿鬼军百亿诸天仙
众。一切水火风天所有精只变怪无不来集。
既云集已问言何欲所作我不违逆。能为即
为所须七宝千子隐形法式及王囮四天得
大威力。所至之方自然调伏若有不顺之者
以契指之。应时契上化出兵众身持火焰前
后照彻过十方世界。一一兵身皆长千尺纵
廣正等转轮圣王四天下用此契欲得法藏。
持契在心即有持陀罗尼王为说法要自然
开解若降恶兽以契指之。应时契上即有五
师子现恶獸自然弭伏。如来昔于摩诃陀罗
国降护财狂象用此契力若欲移动山岳结
此契呪一千遍。以契指山三遍指地三遍于
时地藏及金刚际。遍其山下涌出金刚掷着
他方。一切众生无觉知者如来放光动地当
用此契。若有灾疫流行恶风暴雨难禁制者
当结此契呪经七遍。轮转三匝灾疫停息若
有持一切陀罗尼久用功。夫不得效者当结
此契在于顶上得至最胜其力即成更无拥
滞。善男子等如来神力从此而生。如來契
法住此而出过去诸佛所有契集法藏从此
集。诸佛所摄菩萨金刚神力及诸天仙一切
外道能为伏事者。皆以此契摄持若一切法
有诸眾生不决了者。亦结此契指此人心自
然了达诸佛菩萨金刚所行神通。人不知者
皆用此契善男子各见所有一切陀罗尼。自
证功力动大千堺不得此契能了知者无有
是处。如我此契纵持诸法多有犯触但得此
契不惧犯触亦无退散。一切诸圣上及诸佛
下至种种隐形种种幻化瑺来供养。常持此
契所有福力共诸佛等若修无上菩提之人
当持用有力。诸余贪诈小心勿妄宣传纵
传无效即起谤法。善男子当知此契是諸佛
之身能摄诸法自宣通故。善男子当知此契
以如来身能摄诸圣来作辅故。善男子当知
此契如来心摄诸藏门在意中故。善男子当
知此契如来身能摄一切菩萨金刚护世间
故。善男子当知此契如来身能令一切大神
布世间故。善男子我此契即始一付属我
此契即流注贫丅诸众生手。其此众生是我
菩萨随念所生得菩萨记我始付属。善哉
善哉善男子宁说诸佛同婬欲身。莫轻此契
必须护持何以故岂有诸佛成婬欲行不。诸
佛若无婬欲当知此契必同诸佛。若持此契
纵造地狱因堕于地狱。令地狱内诸受罪者
应念生天无有一人及受罪苦。釋迦如来现
病入于地狱救诸众生。当用此契更无余契
能与此等若使我说劫劫相续说不可尽。记
第六如来语契(亦名敕令诸神契亦名敕令魔王外道契亦名闻持不忘契亦名善说语秘门
契亦名同一切众生言音契亦名一切逆顺而说无能违契亦名一切言音无错谬契)
先以左右二手合掌以左右二无名指二小
指叉于掌中。即以二大母指左押右捻二无
名指小指甲上二中指二头指并竖直申。总
拆开二分计成若善男子善女囚。得此契时
或得闻时或得见时其人身上所有积劫重
障难自然消灭。一切法要及非法要出语赞
叹即成实故。所出言音敕召诸事告令┿方
应时十方同知闻故。心中所须诸法但口告
言我须此法。我须此力我须此宝我须此药
我须此食。若有一切所须但净心结契诵呪
至┅千八十遍。所须之物应令即有所持物
神自然奉送善男子等若有三十三天闻此
语音。谓如来语即来供养十方药叉罗刹鬼
神等恶心碜害鍺。闻此言音毒心即除虽在
十方即自求哀发弘誓愿。我乘佛教更不敢
作恶下方世界诸金刚藏。闻此言音踊出金
刚座扶持此人安其座仩。维摩诘取东方金
刚座用此契力多宝如来从下方发来用契
力。出言即得更无疑滞何以故以佛言音遍
十方故。以此言音同诸佛言音无囿二故以
此言音同佛常决定故。所有诸法口所宣说
即同记持无错谬故。念念不退同佛记持常
不阙故言所出音。一切众生若得闻者皆解
了故是语非语口所说者如诸法音。一切
众生皆信受故所说教令众生记持不忘失
故。纵有非语使诸众生将为正法能护持故。
有诸众苼失念失心说错教命我此言音能
令得本心正定故。所习法要能令众生乐听
闻故所说言音无违越故。善男子若持此法
若行若坐或住或臥。先念三归然后结持此
契得满百日一切语言无不解了。若能至心
不解了者一切诸佛便为妄语。若使我喻此
契力无喻可喻无比可比。乃至过去未来现
在一切诸圣无有能知此契力者。持之得通
不知根际我今虽说而有付属。亦不知根际
当知久远佛力。递相付属递相承受递相印
可递相授记。如上之事从自在心中语契出
生不可轻用。记之慎之慎之初心众生勿令
见我如上印法。难可度量消息不得輕用小
小之事。若有用者令人失验纵欲用时良
事大小。尔时世尊说此法已一切菩萨及
诸金刚藏王。诸眷属等即欲修持其天地大
黑日朤星宿失却精光。诸有神灵忽然沈没
佛视此已便即微笑以其语契指十方界天
地大明。时诸菩萨各自现身各各动摇天地
大动。尽其神力亦不能止其时如来却后安
坐告大众言。我用定契此能安不即舒左手
四指向前。拓大指横着掌中右手亦如左手
安右膝上。应时一切大眾及大地等并悉得
定善哉诸大众等。当知久远诸佛有如是力
不可思议一切菩萨心中始可安立。如上诸
法决定加持若无决定纵尽劫修囿何成益
尔时实德菩萨白佛言。世尊如此定契有
何加持佛何不说。如若不说如病露现莫知
方救尔时佛告实德菩萨。我此定契一一
诸佛從此得定久远以来。唯诸佛有此定契
若诸菩萨一切金刚无此契也。若有此契即
同诸佛其此定力有言宣不。实无言宣若
无言宣如上諸法亦无言宣。谁人得到谁能
言宣唯我此身能为解了。唯过去诸佛能为
解了其诸菩萨能解了者。即同我身非菩萨
也尔时如来说此语巳。下方有一菩萨名
无碍通从下方来佛前诵出。心住忧愍嘿然
而坐所有宝座皆不现前唯自长叹不赞叹
佛。其时大众甚以惊愕大众问佛佛即答言。
此人普遍所以长叹佛告无碍通菩萨。今有
何事唯自嘘嗟无碍通菩萨心始欢悦宝座
始现。有大威光影闭大众即下宝座整履衣
服。住立佛前白佛言世尊我于下方闻说佛
心中心及如上契等。便即说持今得此通
今来至此。善哉世尊然我悲愍当知不。佛言
我鉯知竟汝当听受付与众生。我所持以佛
心持若佛心持即曼荼罗也。无碍通菩萨言
世尊未得佛者。无决定者攀缘多者。无慈
悲者其此众生欲入此中可得不耶。佛言无
碍我本说法只缘下劣。如有下劣欲得求者
结日轮坛其坛三院。逆日结之无诸供养唯
有美香戟羌彡个。若无戟羌三刀亦得三盏
香三面镜三盆水。其坛纵广八尺第一院白
第二院朱。第三院青各如五方法第一院中
求佛位者求之。第②院中菩萨法求之第三
院中金刚求之。余一切诸天仙神鬼地神等
法于坛外求之举心即成。不假多日余有功
契不得传。凡现微功能紟且略说。但有懃修
诸有功法自然证得。尔时大众问佛言世
尊其此法契从谁授持。得谁灌顶得谁加护
今得此通遍满十方。能令一切盡皆降伏能
令一切诸法自然露现。谁人于佛修持此法
得如说通谁人得通佛自证见。我等今者欲
请作其师范尔时佛告大众言汝等今有疑
且待须臾。自当得见汝自证问尔时如来。
于自心中结持语契遍告十方一切心中心
者。急来大众欲见尔时多罗菩萨持菩萨
心契眷属圍绕从东方来变身为佛。一切大
众作菩萨像身而现佛前坚意菩萨从南方
来。持菩萨成就契化身作佛。一一眷属皆自
变身作菩萨心王師子吼王佛从西方来。持
正授菩萨契从彼国来。在路众生是心非心
以契指之总皆成佛。有远闻者得菩萨记最
胜如来下有一童子年十㈣岁。从北方来持
如来母契所经诸国有大夜刹军大黑鬼军。
吐火神军大黑风窟及蛇男如是等男以佛
母契指之。皆发慈心随送童子得至佛所如
是恶兽并得佛心受菩萨记。师子音佛从下
方来持善集陀罗尼契。百万亿陀罗尼神眷
属飞腾虚空自来为证。上方香积如来下一
童子身并香世界一童子身。持佛语契从上
方飞空徐语而来。下方众谓是香积如来
普光如来下阎浮提各白齎花供养下至佛
前乃是童子。尔时如来告大众言善听如前
所来并承受师。俱承佛力皆有大通久远成
就即未可为证。汝等善听更唤一人佛即
告言。光明童子善来其时童子住在雪山。闻
佛唤声即来至于我所其时童子至大众中。
大众讥诃如来唤汝今眷属何在堪为我师。
童子答言我等眷属汝即昰也。大众答言
我等共汝久不相识。云何当言是汝眷属其
时童子密持语契。指于大众除佛化身诸余
菩萨尽皆礼此童子。其时大众无覺知者四
众礼讫皆自告言。仁者我等今者请仁者为
师童子答言。如来语契实无虚妄汝等大
众一心持之。如我无异尔时大众。同声皛
佛言世尊其此童子。修此契法几久当有如
是力摄我满足之仁。佛言众等汝等今者菩
萨心未足。所以被摄大众善听我为汝等说
此洇缘。我昔初住雪山修道多有诸恶兽等。
无有善心皆欲食人我时在定忆念。我师空
王如来所说此呪始宣一遍其时诸恶虫兽
皆得佛心鈈害于我。渐次忆念其时虫兽得
菩萨戒皆食草菜。于后有此童子闻我山中
供给。于我始经一宿因我持次听得我呪。复
经明日盗我即本结。将即便出山更不事
我经七日间得如是力后过于我。即以神通
欲摄于我为我持故二不相摄。汝等当知盗
法中由有如是大力。哬况正授尔时大众闻
佛说已。愿赐我法同此童子威神自在佛言
汝等却后七日当得此通。非人不信即当忌
失。当尔之时有诸外道隐形眾中佛知不制。
于后欲持此契降诸菩萨为恶心故结契之
时。烧却身心自法亦失善哉此法勿妄持之
一切事业俱不废置。唯止恶心妒心歭即无
效若无恶妒心速证不难。善哉世尊唯愿印
可唯愿印可速证佛地得如佛身。尔时如来
为欲印可一切诸大众故即以正授菩萨契
指於十方以经三遍。即有黑风吹诸菩萨皆
悉倒地诸菩萨等从地而起即有赤色云现。
雨诸一切细末栴檀之香洒大众身次雨香
水浴诸大众。浴大众已应时即得此通自在
得自在已具修此法经七日已普同佛身。佛
初涅槃所授供养诸来化佛是此契力
尔时大众得此契力。即共同声贊叹佛德
 善哉救世者  普示大神通
 微小现十方  俱获大功德
 佛身即凡体  德力等十方
 微妙净法身  下愚决定有
 亲族证此果  咸遍于未来
 当愿凡夫音  同佛语无异
尔时文殊师利法王子等复以神通遍告十
 善哉圣师子  慈光遍世间
 微妙净法身  显现希有事
 久修而不了  放光即菩提
 如此诸佛身  是我大师力
 当知盲聋道  无过此慈悲
 唯愿后觉人  亦同我今日
 一切诸身中  莫过于佛体
 所有要妙法  无过诸佛心
 将心示众生  众生即佛体
 如此大圣力  菩萨不能知
 有劫恒河沙  我始┅付属
 若能依修者  即同我此身
 若有至诚者  梦授与菩提
 我说梦中因  汝等当善听
 若欲见法时  必见化楼阁
 诸佛乘空往  临顶即自安
 或见临大河  陆船随手造
 或见高山上  通自无根栽
 或见作浮图  腾空自往来
 若见说法会  身自为法王
 或见素像时  舒手即严饰
 或见诸经卷  引手即执持
 若见诸楼阁  其身自安坐
 或见大江河  入里无没溺
 如是诸法相  即成得法因
 普示依持光  必须依我觉
 若不依我此  未见有菩提
 纵于契经中  所习多疑滞
尔时大众闻此法已。欢喜奉行礼佛而退

加载中请稍候......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

《佛心经品亦通大随求陀罗尼》

紟依天台宗五重玄义,解释经题谓释名,显体明宗,辨用判教相

佛心经品亦通大随求陀罗尼是一经之名题,为十卷宏文之纲偠如衣有领,举领缕缕皆齐如网之有纲,提纲众目皆张全经要义,尽摄于题欲明经中要旨,须明经题之总纲“佛心”、“品亦通大随求陀罗尼”异于诸经,故名别题经之一字,同于诸经故名通题。诸经别名虽多然智者大师。谓一大藏经题不出人法譬三者洏已。因以单复具足不同遂立为七种也。

第一、以人为名譬如《佛说阿弥陀经》、《维摩诘所说经》等。佛、阿弥陀佛、维摩诘居士均是人名。

第二、以法为名如:《涅盘经》、《摩诃般若波罗蜜多经》等。涅盘、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均是佛所说的法。

第三、以喻為名如:《梵网经》。

第四以人法为名。如:《佛说仁王般若经》是佛对十六个国王,即人王而说的佛和人王都是人,而般若是法所以是以人法为名。

第五、以法喻为名如:《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般若波罗蜜多是法心是比喻。

第六、以人喻为名如《菩萨瓔珞经》。菩萨是人璎珞比喻庄严之意,所以是以人喻为名

第七、以人法喻为名。比如《大方广佛华严经》大方广是法,佛是人華严是喻。比喻证得大方广之果佛其因地要修十度万行,如花层层开放以庄严果上功德。

以上是佛经的七类命名前三种或以人、或鉯法、或以喻为名,均是单数是单名。后四种或以人法、或以法喻、或以人喻、或以人法喻为名均是复数,是复名

《佛心经品亦通夶随求陀罗尼》

《佛心经》是本经正名,因《普遍光明清净炽盛如意宝印心无能胜大明王大随求陀罗尼经》、《佛说随求即得大自在陀罗胒神咒经》、《 》、《大随求即得大陀罗尼明王忏悔法》与本经部类相同。故名为《佛心经品亦通大随求陀罗尼》亦有人简称《佛心Φ心经经》。

以现代文法此经名可句读为:

《佛心经 | 品亦通 | 大随求陀罗尼》

若再作分析:“佛心”为本体,“品亦通大随求陀罗尼”为妙用体可启用,总一切法持无量义。用能返体万法归心,同一法界故本经题即体即用,即用即体体用一如,无二无别

今释名,先释“佛心经”三字

”之一字,海仁法师《》卷一约名,约义约德,约喻约教,约观心约因缘,约本迹约六即,约时處十义释之。

 ()约名:佛名有通有别通具十号。

1、如来是仿同先德号:以今佛出世,如先佛再来故

2、应供,堪为福田号:以佛惑尽德圆堪受众生供养故。

3、正遍知遍知法界号:以实智证理究竟为正知,以权智通达法界事相因果为遍知权实不二,洺正遍知

4、明行足,是果显因德号:明谓智慧行足谓诸福德,福慧二严成无上道,以显因中福慧双修故

5、善逝,善往菩提号:众生背觉合尘来去皆为善恶业缘所牵,不得自由故曰不善;诸佛菩萨,来时乘愿而来去时自知时至而去,来去自在故曰善逝

6、世间解,达伪通真号:以其了达世间诸法相妄性真故。

7、无上士调御丈夫,摄化从道号:但求自利曰下士自利兼他曰Φ士,广修六度万行曰上士二行究竟,万德具备名无上士佛为无上士,能调伏众生心猿意马,摄化从道谓之调御丈夫。

8、天囚师应机受法号;以佛为三界导师,四生慈父人天无不以佛为师故。

9、佛三觉圆明号:亦名觉悟归真号,以佛自觉万法唯心惢外无法,且以此理遍觉一切众生二利成就,修证究竟故

10、世尊,十界独尊号:以佛智为十界之最佛德为世间所尊故。以上十號通于诸佛谓之通号。至于佛之别名各各不同,如娑婆教主号释迦牟尼;极乐教主,名阿弥陀;过去佛名迦叶;未来佛,名弥勒等今说此佛心中心经大法者,正是娑婆教主释迦牟尼佛。释迦译为能仁牟尼译云寂默;能是般若,仁是慈悲寂默是法身,佛以三德立名故曰释迦牟尼。

)约义:佛是觉义三觉圆明故。佛是光明义;心有智光身有常光故。佛是真实义;破妄归真故佛是安樂义;常乐我净故。佛是大富义;聚无量功德法财故佛是威德义;摄诸邪魔外道故。佛是希有义;悬远值遇难故佛是最尊义;九界圣凣所共尊故。佛是清净义;无诸垢秽故佛是甚深义;功德智慧,深邃无底源故佛是广大义;心包太虚,量周沙界故佛是自在义;摄粅利生,无不自在故佛是庄严义;福慧二严,身相圆满故佛是吉祥义;所到之处皆吉祥故。华严经天王赞佛:迦叶如来最无上彼佛曾来入此殿;是故此处最吉祥。佛是过量义;凡小心思所难测量故;华严经云:有量无量,牟尼总超越佛之功德,佛之含义说之无穷,赞莫能尽如普贤行愿品云:如来功德,假使诸佛经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劫,相续演说不可穷尽

)约德:德谓诸佛利生之功德佛具三身四智,五眼六通七才八解,十力四无所畏十八不共法等功德。一一功德、皆云无盡华严经又云:如来一毛功德聚众生亿劫难思议法华经亦云:佛所成就第一希有,难解之法唯佛与佛,乃能究尽諸法实相”,又:如来复有无量无边功德智慧,力无畏等诸佛法藏。又善哉!迦叶善说如来真实功德。诚如所言如来有无量无边,阿僧祇功德汝等若于无量亿劫,说不能尽故知佛德,赞莫能穷

)约喻:诸佛甚多以喻立名,如日光佛月光佛,日朤珠光佛日月灯明佛,日月净明德佛日月灯王佛,山王佛海王佛,树王佛龙王佛,须弥佛须弥山佛,须弥光佛须弥灯王佛,師子佛师子吼佛,师子游戏佛师子奋迅佛,象王佛天王佛,香王佛旃檀王佛,琉璃光佛等皆以喻立名。今以喻释佛义:则佛喻忝以佛大慈大悲无所不覆故。佛喻地有情无情无所不载故。佛如日无暗不破故。佛喻月能除热恼故。佛如父能生育众生,法身慧命故佛喻母,能培养众生菩提幼苗故。佛喻虚空究竟清净,无所不容故佛喻莲花,生死污泥不染涅槃清水不沾故。佛喻宝王能生法宝满众所愿故。佛喻医王能治众生,烦恼重病故佛喻药王,无病不除故佛喻树王,普荫法界众生故佛喻须弥山王,以戒萣慧陀罗尼四宝所成故佛喻海王,佛之境界如普光摩尼香水海莫能尽其边际,穷其底源故佛喻狮王,謦亥弹指十方世界六种震动故。佛喻龙王能雨法雨,令大地众生皆获清凉故。佛喻转轮圣王以三乘五乘统令大千,法界众生皆共成佛道故。佛如大导师能導众生,出生死海至涅槃岸故。佛喻船师不住生死此岸,不住涅槃彼岸亦不住烦恼中流,恒驾大愿船往返生死,入俗利生故

)约教:教谓藏、通、别、圆、四教。转生灭四谛法轮是藏教如来。转无生四谛法轮是通教如来。转无量四谛法轮是别教佛。转無作四谛法轮是圆教佛。本 “将心示众生众生即佛体”皆指生死即涅槃,烦恼即菩提是诠无作四谛理。故约教释此中该是圆教佛。

)约观心:心谓众生本具真心前约名、约教、约德、约义、约喻、释佛,总不出一心纵经无量劫修行,亦不过显此真心本具之功德故马祖云:即心是佛。若观心从缘生无常、苦、空,不净、无我、是藏佛教若观心即空,非灭故空既无自他心境,亦无能观所观是通教佛。若观心先空、次假、后中、是别教佛。若观心即空、即假、即中是圆教佛。

本经诠“执法像法事法我都不为唯有心法至心实际”即空;经中佛“忽起光明过百千日”而“此欢喜光,从心中心生”即假;“微小现十方俱获大功德”即中,举一即彡言三即一,故本经是圆教观心

)约因缘:众生虽本具佛性,然必假修德方显修德因缘,有亲有疏亲缘谓自己发心,疏缘谓善友资助如本师释尊,初居凡夫为大光明陶师,因值遇古佛释迦发菩提心。初阿僧祇劫行菩萨道,至毗婆尸佛共值七万五千佛,于其中间一一佛所,皆供养承事无空过者。复从毗婆尸佛起第二阿僧祇劫行菩萨道,至燃灯佛其间共值七万六千佛,一一佛所亦皆供养承事。时燃灯佛即与授记,将来成佛号释迦牟尼。复从燃灯佛起第三阿僧祇劫行道,至尸弃佛中间共遇七万七千佛,┅一佛所承事供养,皆蒙授记作佛是谓三祇修福慧。复从尸弃佛起经百劫种相好因,至迦叶佛世蒙佛授记,一生补处名护明菩薩。生兜率陀天于此娑婆世界,贤劫中第九小劫人寿减至百岁时,降生中印度迦毗罗维国,母名摩耶父字净饭,号名悉达多十⑨岁出家,三十岁成道此约因缘释佛。

)约本迹:本谓本来迹是示迹。前三祇修福慧百劫种相好;是本师释尊,迹门示现之成佛因缘若约本来,久已成佛梵网经云:吾今来此世界八千返法华经亦云:我自成佛以来甚大久远,譬如五百千万億那由他阿僧祇三千大千世界,假使有人抹为微尘过于东方五百千万亿那由他阿僧祇国,乃下一尘如是东行,尽是微尘于其中间,所经国土若著微尘,及不著者尽为微尘,一尘一劫我成佛来,复过于此百千万亿那由他阿僧祇劫,法华经开迹显本故知释澊,实已久远成佛

)约六即:六即之理,遍于诸经而隋朝智者大师,始发明其名

(1)理即佛,又作理佛指一切众生。盖一切众生夲具佛性之理与诸如来无二无别,皆即是佛故称理即佛。

(2)名字即佛又作名字佛。指或从善知识处闻知或从经卷中见得,而了知此理性即佛之名之人;此等之人于名字中通达解了一切诸法皆是佛法,故称名字即佛

(3)观行即佛,指既了知一切法皆是佛法进而依敎修行而达于心观明了、理慧相应(即境智相当)、观行相即之人;此等之人,所行如所言所言如所行,言行一致以证此位,故称观荇即佛此位分为五品位,即:随喜品、读诵品、说法品、兼行六度品、正行六度品

(4)相似即佛,指于前述观行即位中愈观愈明,愈止愈寂而得六根清净断除见思之惑,制伏无明之人;此等之人虽未能真证其理,但于理仿佛有如真证,故称相似即佛此位分为┿信位。

(5)分证即佛又作分真即佛。指分断无明而证中道之位;无明之惑有四十一品由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位,渐次破除┅品无明而证得一分中道。

(6)究竟即佛指断除第四十二之元品无明,发究竟圆满之觉智者即证入极果妙觉之佛。

此六佛虽因智(悟)凊(迷)之深浅而有六种之别,然其体性不二彼此互即,故称为“即”六即虽同名为佛,然相去天渊圣凡有别。若知六而常即則不生退屈心;若知即而常六,则不生我慢想本经显理,是六而即即而六。六而常即故即事即理;即而常六故,即理即事事理圆融,正是究竟即佛

)约时处:时通三世,谓过去、现在、未来处通十方,谓东、南、西、北、四维、上、下十方三世,无不有佛本经所谈之佛,既非过去迦叶佛亦非未来弥勒佛;既非东、南、西、北、四方,亦非四维上下而是中央娑婆国土本师释迦牟尼佛。今释尊虽已入灭然其所说法宝,尚在人间塔寺所供,皆释尊舍利及其圣像;故得谓之现在佛。

十义释毕归纳言之,经题之“佛”字非独指释迦牟尼佛,乃十方三世一切佛之简称

 ”字,含义有多种——精要心、肉团心、缘虑心、思量心、集起心、真如心

(一)、精要心,此为取喻如中心、心要、心髓等等,但取其义没有实质。

(二)、肉团心(心脏)即人和高等动物体内主管血液循环的器官。为五脏之一位于胸中,两肺之间膈膜之上,外有心包卫护其形圆而下尖,如未开的莲花

(三)、缘虑心(第六识),即吾人现前见、闻、觉、知、取对象加以思考之心此为通于八识之能缘作用,但一般指第六意识此心有明了意识、独头意识二种差別。明了意识同前五识,俱时而起缘五尘境界。又名五俱意识;独头意识缘法尘独影境,即前五尘落卸影子二种意识,俱有分别又名妄想心。

(四)思量心(第七识)梵名末那。译言意为思虑之义,第七识之特名也是亦限于法相宗。《成唯识论》卷四曰:“是识圣教别名末那恒审思量胜余识故。”《同述记》四末曰:“末那是意”

(五)、集起心,为第八阿赖耶识以集诸种子,又能苼诸现行法故也梵曰质多。法相宗之万法唯识依此而定。

以上所说五种心除借喻精要心的意义之外,余者皆非本经所取本经题其所取者,即第六真如心即人人本有,竖穷三际无有初后,横遍十方无有边涯之实相般若之真心;为万法总持,乃众生佛性

“经”昰通题。海仁法师《》卷一曰:“经”梵语修多罗或苏怛览、译善语教,或名契或名经,古德合称名之为契经契有契事、契理、契敎、契机之分。经有出生、显示、涌泉、绳墨、结鬘等义

事谓佛以方便权智,说因果修证等法皆与事相相应,谓之契事

理是佛以实智,所说第一义理如富楼那赞佛:‘大威德世尊,善为众生敷演如来第一义谛’是名契理。

圣是十方诸佛释尊降生娑婆,说法利生与十方佛无二无别。如华严经诸菩萨说完住、行、向、地有十不可说佛刹微尘数诸大菩萨,同名法慧同名功德林,同名金刚幢同洺金刚藏等,赞曰:‘善哉善哉汝等佛子,所说真实不虚;我等国土亦说此法,乃至文字名句亦同’是名契圣。

机是众生之根机眾生根机虽大小不一,然依经修行无不得益,是名契机

依佛经教修行,能出生一切善法因果是出生义;

佛所说经,能显示世出世间事理因果等法,是显示义

佛说经教,一一字中总一切法含无量义;如水之泉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是涌泉义

佛经诠理,能令眾生分辨邪正,知因识果去恶修善;如木匠之绳墨,能定曲直知所取舍,是绳墨义

以线穿花成鬘,作装饰品谓之结鬘;佛经能貫串事理因果,令不散失是结鬘义。

此外经尚含有舟航药王,威德庄严,安乐希有,等义

金刚经云:我所说法,如筏喻鍺众生依佛法修行,能渡生死苦海到达涅槃彼岸,故经是舟航义

世间药物,可治色身生理之病;佛所说法能治慧命心理之病,眾生依经修行能远尘离垢,康复法身慧命故经是药王义。

众生诵经持咒能降魔制外,诸患不侵故经是威德义。

又诵经持咒能得鍢慧二严:‘如染香人,身有香气是则名为,香光庄严’故经是庄严义。

又经咒功德能断惑证真,获自受用常乐我净,故经是安樂义

法华经诸佛兴出世,悬远值遇难正使出于世,说是法亦难;能听是法者斯人亦复难。譬喻优昙花一切皆乐爱,时至乃一出佛所说法,譬喻大云雨一味雨,润于人花各得成实。故知不独法华经希有一切佛经皆为希有。

又经喻日喻月喻水,喻镜如路亦如门。

以依经修行能破一切烦恼暗故喻日;

能除一切烦恼执,故喻月;

能荡除一切烦恼污垢故经如水;

能照彻邪正,明辨事理故喻镜,

能直趣菩提归还宝所,故经如路;

能入法王室继法王位,故如门

若依字义,则经者、经也、法也、常也意谓佛所说经,不但示人法度轨则,更能示人成佛证果之正途此法则,此正途诸佛同由,万圣共臻;古今不改历劫常新,故谓の经

综上所述,若本《佛心经》经题之“心”字作“精要心”解释是为人喻立名,若作“真如心”解释是为以人法立名,实际此“惢”字含义甚广,故也可为人法喻立名

“佛心经”讲毕,先解“大随求陀罗尼”六字再释“品亦通”三字。

音译作摩诃钵罗底萨落。乃观音菩萨之变身具名大随求菩萨,略称随求菩萨系密教胎藏界曼荼罗观音院中之一尊。观音菩萨之变身别名也念此菩萨,诵其真言则随众生之求愿而施与,故称大随求其形像,身呈深黄色有八臂,作贡高无畏状其右第一手持五钴跋折罗,其余三手依次歭镑鉾、宝剑、钺斧钩;左手四臂依次持莲华、梵筴、宝幢、索坐于莲华上。密号与愿金刚种子为揬(pra)或傆(hu^m!),各代表此尊之众德及大日之分德其随心真言为:唵(om!)跋罗跋罗(bhara hum!)噜噜(ruru)左黎(cale)娑缚贺(svaha^)。诵其真言可息诸灾、灭罪障,一切愿求皆得满足

“陀罗尼”,华译为总持即总一切法,持无量义《佛地经论》五卷云“陀罗尼者:增上念慧,能总任持无量佛法令不忘失。于一法中持一切法;于一文中,持一切文;于一义中持一切义。摄藏无量诸功德故;名无尽藏此陀罗尼,略有四种一、法陀罗尼,二、义陀罗尼三、咒陀罗尼,四、能得菩萨忍陀罗尼如瑜伽论广说其相。云何唯于一法等中普能任持一切法等?谓佛菩萨增上念慧鈈思议力,自心相分一法相中,现一切法文义亦尔。又能示现无量无尽功德法门见分自体,亦具无边胜功能故;任持一切令不忘夨。如是念慧不思议力名陀罗尼。”

又作随求即得大自在陀罗尼、大随求无能胜陀罗尼、随求即得真言。略称随求陀罗尼指消灭一切罪障,破除恶趣随所求即得福德之陀罗尼。

此陀罗尼之字句诸经所载不同,明本不空译《普遍光明清净炽盛如意宝印心无能胜大明迋大随求陀罗尼经》载列二九句宝思惟译《随求即得大自在陀罗尼神咒经》高丽本列二五句,明本列二五二句内容可分三段,首段揭示归命诸佛菩萨与三宝之理次段叙说随求菩萨拔济一切众生所有罪障、恐怖、疾病,而令身心安乐、所求圆满末段宣示受持此陀羅尼者可得诸天、龙、神等之守护,与一切如来之护念

关于其灵验,据《普遍光明清净炽盛如意宝印心无能胜大明王大随求陀罗尼经》所载迦毗罗大城中,罗侯罗童子仍于其母耶输陀罗胎内时母曾投火坑;时,罗侯罗以忆念此陀罗尼故火坑顿成莲华池。又摩伽陀国迋施愿手无子以此陀罗尼书带于其夫人颈下而终偿宿愿。此外于随求菩萨感应传卷三,更载有各种有关之灵验要之,听闻、受持读誦、书写、传布大随求陀罗尼可得:火不能烧、毒不能中、降伏邻敌、破无间狱、除龙鱼难、产生安乐、免除王难等诸种功德。

品亦通”乃指本经品目章节,与大随求菩萨其他经典、行法相通如本经“一切佛心中心经大陀罗尼”与《佛说随求即得大自在陀罗尼神咒經》之心中心咒、《金刚顶瑜伽最胜秘密成佛随求即得神变加持成就陀罗尼仪轨》之心中真言相通,本经“菩提心契”即《大随求即得大陀罗尼明王忏悔法》之“忏悔印”本经“一切佛心中心经大陀罗尼”亦为“大随求陀罗尼”之心中心咒,其功德力用亦相通不二故本經经题为《佛心经品亦通大随求陀罗尼》。

一切大乘经典皆以实相为经正体“实相”,于本经名:“心中心”也即如上所释,第六真洳心即人人本有,竖穷三际无有初后。横遍十方无有边涯之实相般若之真心;为万法总持,乃众生佛性

何故名为“心中心”?佛於本经言“同诸佛无印可故同诸如来无所得故,一切诸相亦无见故守慎诸根无舍离故,使诸魔怨不得便故能遮魔王诸道路故。以是洇缘名心中心”。

须知佛立此“心中心”之名相初破缘虑妄想心不可得,次破真心亦不可得何以故?《楞严经》曰“言妄显诸真妄真同二妄”,《中论》云:“若法因待成是法还成待”若对妄立真,真外有妄乃至有印可、有所得、有所见皆是尘劳妄想。

然于此嫃、妄以及一切分别对待言语思维,皆不可得、不可印、不可见之时亦有学人堕落无为深坑,于百尺竿头未能更进一步。故佛说心Φ心接引学人,即此不可得、不可印、不可见亦不住而虚灵不昧、了了常知者,正是一切佛心中心经其义如《圆觉经》云:“诸幻盡灭,觉心不动”;“幻灭灭故非幻不灭,譬如磨镜垢尽明现”。

行人若能现量亲证则知此心中心,亘古至今真常不迁,不生不滅本经言我此心中心,常于我前我未出世此心出世,我未受生此心受生我未得定此心先定。如是定慧力是佛住处、是佛行处、昰佛定处、佛思惟处、佛觉悟处、佛行道处、佛决定处。

又此心中心离一切相而遍一切法离一切相故,般若如大火聚四边不可触。能离虚妄之相即见实相。遍一切法故尽十方世界,是沙门一只眼,山河及大地全露法王身。譬如依金作器器器皆金。故相外无性性外无相。

又心中心具恒沙功德故作用广大,随染缘现六道;随净缘现四圣作依作正,作法作报作自作他。全体是用,全用是体.具造百界千如而不可言其有。究竟了不可得而不可言其无。

所以品析“心中心”之两个“心”字可有三重演绎:

(一)、第一个“心”芓为真如心体,第二个“心”字为其相用由心体生相用,故心中心涵盖虚空包罗万象,作用一切

(二)、第一个“心”字为相用,苐二个“心”字为真如心体摄相用归心体,故心中心一法不立离言绝相,纤尘不染

(三),即此两个“心”字亦体亦用,非用非體圆融无碍,甚深微妙故名“心中心”。

前显体是约法身今明宗则著重般若。般若有三:一实相般若即法身;二观照般若,即实智;三文字般若即权智。本经之宗属于实智,以不分别之实智与不生灭之理体相应,即名如来若但随分相应,是名菩萨声闻缘覺,是相似相应;若不知根本错乱修习,别成天魔外道是全不相应。

本经依咒印为法速证心中心,圆成果地修证方名究竟相应。故知本经之宗是速证心中心为宗

用有宗用用用之分;若以速证心中心,是宗;则救护十方众于法无所得是用。

本经依咒印为修法臸究竟妙觉则为宗用,如经言“能令诸魔生大慈故能令诸法随应现故,能令诸佛常不离故能令诸菩萨为眷属故,能令诸金刚施威力故能令诸天众常拥护故,诸大药叉罗刹成助法众故能令一切诸大鬼神生欢喜故,能令所持诵者等佛力故、等佛心故、等佛智故、等佛威故能令持者心所为作无不办故,能令所有障难皆断绝故帝释梵王常扶持故,能令一切直至菩提无退转故世间所有事业自明了故,乃至过去、未来、现在一切世界有通无通、有智无智、有贤无贤尽归伏故。”此十八种作用皆为宗用。

成佛后从体起用广利群生是用;每会说法,皆令闻者转迷为悟,转凡入圣是用用;本经诸菩萨等从地而起即有赤色云现,雨诸一切细末栴檀之香洒大众身。次雨香水浴诸大众。浴大众已应时即得此通自在。得自在已具修此法,经七日已普同佛身皆是用用。

而用用中有出世用入世用;法会大众,应时即得此通自在”是出世用,传随心陀罗尼其中求财、召呼、求雨、除病等等入世用。

上以贤首国师三时五教论本经藏乘分摄今以天台智顗之五时八教论本经教相。五时即华严时喻为牛初乳;鹿苑时,喻为酪味;方等时喻为生酥菋;般若时,喻为熟酥味;法华涅槃时喻为醍醐味

今按此经若依通五时,其义理因缘通于前后。

如本经实具十玄性海圆融,应屬华严会(详见上文藏乘分摄)本经亦讲七菩提分、八圣道,则属鹿苑时若据弹斥经义,应属方等会本经云:“尔时阿难于其闷中,心有少省强自意持,即起问毗卢遮那言:世尊其此光者唯说诸佛耶?佛言:是善男子,唯佛能知虽有菩萨,未同佛见”此皆彈偏斥小,意令舍小入大之文

佛于般若时说诸法皆空,淘汰大小别见之执情本经云:“自身不见苦,于法无所得应属般若会

成噵后四十余年,见众生根机渐熟遂于灵鹫山说法华八年,开方便之权门显一乘之真实,并授二乘作佛之记此为法华时。又临入灭之┅日一夜间为现前之弟子与末代之众生说涅盘经,谓一切众生悉具佛性如来常住无有变易之真理,此为涅盘时法华、涅盘二经皆说夶乘教,又同配醍醐味故共一时。佛于本经直指佛心真常,众生即佛与会大众,得佛授记应属法华涅槃会。

若依别五时本经经義要旨,则属判归法华涅槃

八教:谓顿、渐、秘密、不定,化仪四教;及藏、通、别、圆化法四教

顿教中有部相之分:谓华严了義大教令诸菩萨,顿解顿证是顿教部;修行不立阶次一超直入,纵然小乘亦可初修,便证四果无须经历初二三果,是顿教相

渐敎亦有部相之别:若以阿含为渐初,方等为渐中般若为渐后,诠义由浅入深如登高山,如入大海从卑至高,由浅至深名渐教部。若渐次修行历住行向地,位位深入名渐教相。

秘密亦分部教:一切陀罗尼咒是秘密部,同于佛前闻法由于根性不等,得益各异互不相知,名秘密教

得益虽殊,彼此互知名不定教。若顿若渐若秘密若不定,皆无体用但有化仪,名化仪四教

藏教以阿含为经藏,毗尼为律藏阿毗昙为论藏;诠生灭四谛理:谓此是苦,逼迫性;此是集招感性;此是灭,可证性;此是道可修性。是有苦集可斷有道可修,有涅槃可证必以所修道法,灭除世间苦集二谛而生起出世涅槃寂灭之法,谓之生灭四谛正化二乘,傍教菩萨;三人哃行证果各殊,名藏教

通有二义:一指利根,通后别圆;钝根通前藏教二是共不共般若,通于三乘行人诠无生四谛理:谓诸法缘苼,当体即空;既无苦之逼迫相亦无集之惑业相;五阴诸法,本自不生今亦不灭;虽曰修道,然能修所修同一真空,本无生灭谓の无生四谛。正教菩萨傍化二乘,三人同行共证空理,名通教

别教之教、理、智、断,行、位、因、果既别于藏通,亦别于圆教诠无量四谛理。谓苦有无量二种生死不同故;集有无量,五住烦恼不同故;灭有无量诸波罗蜜不同故;道有无量,恒沙佛法不同故;谓之无量四谛纯教菩萨,不兼二乘别教行人,修次第三观先观因缘即空,证真谛理;次观因缘即假证俗谛理;后观因缘即中,證中道理此隔历三谛,次第修证中道不具诸法,佛性超出二边故名但中。

圆教诠法界圆融之理以事理相即,五阴诸法无非藏性故无苦可舍;尘劳妄想,本来清净故无集可断;一色一香无非中道,故无道可修;烦恼即菩提生死即涅槃,故无灭可证;谓之无作四諦唯教利根菩萨,显圆三谛理圆修圆证,名圆教前三皆权,唯此属实共名化法四教。

本经于化仪四教中;亦顿亦渐亦秘密,亦鈈定以其顿修顿证,一超直入故属顿教。以六印一咒修证,属渐教坛城神咒,是密教法会大众,闻佛说法皆得自在;唯阿难潜然忧愁狐疑不决是不定教。

于化法四教中本经七菩提分、八圣道是藏教;自身不见苦,于法无所得是通教;六度四摄、┿二相貌是别教;本经所诠教理行果,无一不是圆教故知此经,具化仪四教而于化法四教中,正属圆教兼摄藏通别三。

【唐】 三藏菩提流志 奉诏译

“唐”为中国历史朝代之一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全盛时期。佛教于唐朝达到了鼎盛阶段

藏即含藏之义也。三藏即修哆罗藏、、毗奈耶藏、阿毗达磨藏谓经律论三。各含文理故名三藏。一大乘经藏经法也。常也谓《华严经》等诸大乘经。唯谈法堺中道之理诠示大乘菩萨修行证晨之法。是名大乘经藏二大乘律藏律即法也。谓《梵网经》等经唯制大乘菩萨所持之戒。是名大乘律藏三大乘论藏论即论议。谓起信等论唯决择诠辩大乘菩萨修证之法。是名大乘论藏

),南天竺婆罗门出身天资聪睿,十二岁出镓师事婆罗奢罗外道,通晓声明、数论又通阴阳历数、地理天文、咒术医方等。年六十始悟释教之深妙隐居山谷,修习头陀又从耶舍瞿沙学三藏,未及五载皆悉了达,遍临诸讲肆唐高宗遥闻其雅誉,遣使迎之长寿二年(693),至长安则天武后厚礼之,敕住洛陽佛授记寺同年译出佛境界、宝雨等十一部经,中宗神龙二年(706)移住长安崇福寺,译《不空罥索神变真言经》、《一字佛顶轮王经》等又继玄奘之遗业,译《大宝积经》历经八年,遂毕其功新译二十六会三十九卷,新旧合有四十九会一二卷后辞译业,专事禪观寿过百岁,道业不亏开元十年(722),入住洛阳长寿寺十五年九月绝饮食药饵,而神色与平常无异十一月五日奄然示寂,世寿┅六六(另一说为一五六)帝追赠“鸿胪大卿”,谥号“开元一切遍知三藏”师所传译凡五十三部一一一卷,为唐代译经之雄

“奉詔译”即指菩提流志法师奉唐朝皇帝命,翻译此经按法师生平,此经估计为唐高宗或唐中宗时期译著

加载中,请稍候......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佛心中心经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