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津县人民政府网政府今年换届吗

利津县政府办公室原副主任陈志远等2人被立案侦查
  齐鲁网9月10日讯 记者从省人民检察院获悉,近日,利津县人民检察院决定,依法对利津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原副主任陈志远(正科级)、利津县民生热线综合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刘兴焕立案侦查,并采取强制措施。案件正在进一步侦查中。  延伸阅读 青岛市北区公安民警骆福永涉嫌受贿被检察院立案侦查(,)原总裁郭本恒被立案侦查泗水县畜牧局原局长华(正科级)被立案侦查济宁泗水县畜牧局原局长赵晓华(正科级)被立案侦查济南、德州3名科级干部被立案侦查
(责任编辑:HN666)
新闻精品推荐
每日要闻推荐
社区精华推荐
精彩焦点图鉴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贾学坤-中国利津政府网站
站内搜索:
&&&&&&书记
&&&&&&副书记
&&&&&&&&&&&&
&&&&&&常委
&&&&&&&&&&&&&&&&&&&&&&&&&&&&&&&&&&&&&&&&&&
贾学坤,男,1963年4月生于山东利津,1980年9月参加工作,现任中共利津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
工作简历:
1980.09&1982.07& 惠民师范化学专业学习
1982.07&1984.12& 利津县原前刘中学教师
1984.12&1988.01& 利津县原前刘中学教导副主任
1988.01&1991.10& 利津县原南宋乡中学教导主任(其间:9.10在山东教育学院教育管理专业学习)
1991.10&1992.05& 利津县原南宋乡中学校长
1992.05&1994.03& 利津县原南宋乡教育组副组长兼南宋乡中学校长
1994.03&1997.02& 利津县原南宋乡教委主任兼南宋乡中学校长
1997.02&1998.11& 利津县原南宋乡人大副主席
1998.11&2000.03& 利津县原南宋乡党委组织委员
2000.03&2001.02& 利津县原南宋乡党委副书记
2001.02&2002.01& 利津县原北宋镇党委副书记
2002.01&2003.02& 利津县原北宋镇党委副书记兼纪委书记
2003.02&2005.07& 利津县原盐窝镇党委副书记、镇政府镇长(其间:5.07在北京国际商业学院行政管理专业学习)
2005.07&2006.03& 利津县原盐窝镇党委书记
2006.03&2006.12& 利津县原利津镇党委书记、人大主席
2006.12&2009.08& 利津县委委员、利津镇党委书记、人大主席(期间:8.12在山东省委党校经济管理专业学习)
2009.08&2010.01& 利津县委委员、陈庄镇党委书记、人大主席
2010.01&2011.11& 利津县委委员、副县长、县政府党组成员、陈庄镇党委书记、人大主席
2011.11&2011.12& 利津县委委员、副县长、县政府党组成员
2011.12&2012.01& 利津县委委员、副县长、县委政法委书记
2012.01&2012.02& 利津县委常委、副县长、县委政法委书记
2012.02&&&&&&&&& 利津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利津县政府办公室原副主任陈志远等2人被立案侦查
  9月10日讯 记者从山东省人民检察院获悉,近日,利津县人民检察院决定,依法对利津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原副主任陈志远(正科级)、利津县民生热线综合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刘兴焕立案侦查,并采取强制措施。案件正在进一步侦查中。
【 延伸阅读 】
&&想爆料?请登录《阳光连线》( )、拨打新闻热线0,或登录齐鲁网官方微博()提供新闻线索。齐鲁网广告热线2,诚邀合作伙伴。
[责任编辑:韩薇、刘岩]
手机安装浏览更多山东资讯
齐鲁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山东广播电视台下属21个广播电视频道的作品均已授权齐鲁网(以下简称本网)在互联网上发布和使用。未经本网所属公司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山东省广播电视台下属频道作品以及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东营利津县多措并举严肃村“两委”换届纪律
关键词:利津 换届纪律
[提要]加强教育培训,筑牢思想防线。筛选了12起近年来县内外违反换届纪律典型案例印发全县,在县电视台每天滚动播放换届政策纪律要求,警示教育基层党员强化纪律意识。通过组织党员进行公开承诺、党委...
& & 东营11月21日讯(利津电视台&赵海斌)加强教育,筑牢思想防线。筛选了12起近年来县内外违反换届纪律典型案例印发全县,在县电视台每天滚动播放换届政策纪律要求,警示教育基层党员强化纪律意识。通过组织党员进行公开承诺、党委(党总支)书记上党课、集中学习换届纪律、重温入党誓词、与竞职人选逐一谈话等方式,从严教育管理党员和参选人员。
& & 畅通信访渠道,回应群众诉求。县纪委、县换届办、县信访局建立了信访工作沟通机制,设立了3部公开举报电话和电子信箱,接受党员群众咨询和来信来电来访27件,即时答复、迅速处理。县纪委、县委组织部联合下发了《关于做好换届前农村信访积案化解工作的紧急通知》,成立4个联合督导组,对今年以来13起涉及农村党员干部的信访积案进行了包案化解。
& & 严查违纪案件,形成强力震慑。县纪委坚持&有报必查、露头就打&,始终保持从严从快查处的高压态势,坚决做到发现一起、严查一起,情节严重触犯法律的,移交司法机关处理,用铁的纪律保证换届风清气正,确保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健康有序进行。&  想爆料?请登录《阳光连线》()、拨打新闻热线,或登录齐鲁网官方微博()提供新闻线索。
[责任编辑:gaoyanan_iqilu]
齐鲁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山东广播电视台下属21个广播电视频道的作品均已授权齐鲁网(以下简称本网)在互联网上发布和使用。未经本网所属公司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山东省广播电视台下属频道作品以及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当前位置: >
&中国&东营&政府门户网站 www.  来源:市史志办
字体大小:
 浏览次数:  保护视力色:
县委书记:杨同柱 
县 长:李延成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综述】 县名由来 利津县建于金代明昌三年十二月(1193年1月),因邑有&永利&&东津&两地而得名。
  政区 人口 全县总面积1665.6平方公里。辖4镇2乡2个街道办事处,512个行政村。年末全县总户数8.7万户,总人口29.9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3.9万人。人口出生率9.02&,死亡率8.15&,自然增长率0.87&。有少数民族21个,179人。
  经济概况 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43.788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7.2%。第一产业增加值20.723亿元,增长5.2%;第二产业增加值79.4973亿元,增长21.4%;第三产业增加值43.5678亿元,增长16.0%。三次产业比重14.4∶55.3∶30.3。全社会完成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96.3728亿元,增长28.5%。实现财政总收入11.8905亿元,增长49%,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4.6856亿元,增长29.1%。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58.2225亿元,比年初增加6.5557亿元。其中储蓄存款余额32.6399亿元,增加2.8673亿元。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54.9363亿元,增加10.0412亿元。
  农业 全年农林牧渔业实现总产值40.9943亿元,比上年增长6.1%。粮食总产11.1187万吨,增长4.5%;棉花总产3.563万吨,增长-20.5%;水果总产3.1689万吨,增长10.4%;蔬菜总产32.7731万吨,增长-17.8%;水产品总产7.6506万吨,增长4.0%。肉类总产7.5651万吨,禽蛋总产5.8172万吨,奶类总产1.206万吨。全年完成造林面积1.44万亩。全县农机总动力39.6万千瓦,增长6.4%。
  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79.4973亿元,比上年增长21.4%。年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及以上的工业法人企业有147家,实现总产值616.8687亿元,增长29.5%;实现主营业务收入609.8772亿元,增长52.4%;实现利税56.5943亿元,增长70.6%;实现利润33.2845亿元,增长85.9%。资质以内建筑业企业实现建筑业总产值38016万元,增长15.3%。其中,建筑工程产值37340万元,增长24.8%。实现建筑业竣工产值32014万元,增长21.1%,施工房屋面积74770平方米,增长11.6%。
  建设 环保 实施二幼停车场、城区绿化提升、津苑小区及生态园绿化提升、三里河上游清淤等重点市政工程。县城建成区面积24平方公里。供热面积142.9万平方米。供水能力2.5万吨/日。污水处理能力3万吨/日。垃圾处理能力80吨/日。绿地面积200万平方米。城市道路面积109.5万平方米。重点实施以电厂脱硫工程建设为主的工业二氧化硫减排工程,以炼化行业废水治理为主的工业化学需氧量减排工程,以城市污水处理厂为主的生活污染物减排工程。创建国家级生态乡镇3个,省级生态乡镇2个,市级生态村166个,创建省级&绿色学校&8个,省级&绿色社区&6个。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工业烟尘排放量达标率、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均达100%。2010年化学需氧量排放量1713吨,下降3.5%。二氧化硫排放量5315吨,下降3.2%。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89.0%,城市空气质量良好率99%,水环境功能区达标率为99%,道路交通声环境质量处于&较好&水平以上。
  交通 邮电 公路通车里程1560.2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通车里程47.4公里。公路旅客运输量为195.4万人次,比上年增长4.5%。公路货物运输量1369.7万吨,增长25.0%。完成邮电业务总量11091.7万元。其中,电信业务总量10540.2万元,邮政业务总量551.5万元。年末固定电话用户2.89万户,移动电话用户19.03万户,互联网用户1.45万户。
  商贸 旅游 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1705亿元,比上年增长18.8%。其中,城市市场实现零售额14.4927亿元,农村市场实现零售额3.6778亿元。实现进出口总额33351万美元,增长10.2%,其中出口6644万美元,增长9.9%。新签利用外资项目2个,合同外资额713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2051.5万美元,增长9.7%;外派人员218人次。全年接待国内外游客20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6000万元,增长20.0%。
  教科文卫体 有中等职业学校1所,在校生1491人;普通高中3所,在校生6602人;初中17所,在校生11595人;小学38所,在校生18597人。共取得市(地)级以上各类重要科技成果18项,专利申请量97件。有各种艺术表演团体1个,群众艺术馆、文化馆1处,公共图书馆1处,档案馆1处。广播、电视人口覆盖率100%。有卫生机构13所,其中,医院、卫生院11所,疾病预防控制机构1所,妇幼保健机构1所。各类卫生机构共有床位865张,卫生技术人员769人,其中,执业医师及执业助理医师357人,注册护士289人。全年参加省级以上体育比赛共获奖牌5枚,其中金牌3枚。
  社会生活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111元,比上年增长13.47%;人均消费性支出12330元,增长1.3%。城镇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27097元,增长4.0%。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7965元,增长15.53%;人均生活消费支出4116元,增长12.9%。全市城镇基本养老、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26555人、38526人、11366人、18876人和5600人,分别比上年底增加1654人、4326人、390人、1838人和242人。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参保农民25100人,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民253328人。全县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救助12832人,其中,城镇低保1898人,农村低保10934人。有收养性社会福利单位7个。
【转方式调结构实现突破】 2010年,全县上下大力实施&工业强县&战略,以利津经济开发区、陈庄工业园、利北滨海经济园和中部高效生态农业园&一区三园&主体产业区为载体,围绕化工、纺织、农产品加工、机械制造、新能源和现代服务业&六大产业&,以项目建设为重点,大力推进转方式调结构,推动三次产业向高端高质发展,着力构筑现代产业体系,全县高效农业、新型工业、现代服务业齐头并进,实现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的同步提升。2010年7月,山东诚航新能源车辆制造项目开工建设。该项目滚动投资55亿元,是利津县引进投资规模最大的招商引资项目。项目的建设不仅在利津建立起集科研开发、汽车零配件、整车组装、展示销售于一体的新能源汽车产业,而且带动钢铁、橡胶、机械制造等配套产业快速发展。日,利华益集团投资16亿元的年产25万吨丁辛醇项目正式投产。项目每年可为企业带来12亿元的利税,标志着利津县在石化高端领域发展上迈出重要步伐。依托丁辛醇项目,利津县规划建设总投资150亿元的13个后续项目,努力打造全国最大的有机化工基地。
【推进项目建设】 2010年,利津县坚持抓总量与调结构紧密结合,抓现有企业膨胀、招商引资、全民创业&三项措施&,推进大项目建设。为加大项目推进力度,县委、县政府把三月份定为&项目开工月&,于3月29日举行重点项目集中开工仪式,总投资38.5亿元的14个重点项目同时开工建设,全县重点项目建设攻坚战全面打响;把四月份定为&无会月&,各级领导干部沉下基层搞调研,集中精力抓落实,让&无会月&成项目推进&黄金月&;把5月份定为&项目突击月&,广泛动员、全力攻坚,大打项目建设突击战;把6月份定为&集中招商月&,在首届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经贸洽谈会上签约项目14个,签约金额140多亿元。2010年,全县新上工业技改项目46个,总投资97.6亿元;引进投产在建招商引资项目73个,计划总投资187.5亿元。
【开展全民创业活动】 日,利津县全民创业动员大会隆重召开,号召&百姓创家业,能人创企业,干部创事业&。县委、县政府出台《关于深入推进全民创业的意见》,开展&全民创业大讨论&&提素质促发展,争当创业先锋&&机关干部联系企业和创业大户&等一系列活动,在全县形成党委政府鼓励创业、社会支持创业、全民竞相创业的浓厚氛围,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快速发展。2010年,全县新建和扩建固定资产投资50万元以上的民营项目117个,新增个体工商户1120户,种养大户5851户,全民创业的水平和效益不断提升。
【重点工程建设】 2010年4月,利津宫家引黄泵站正式竣工启用,彻底解决灌区38万亩土地、16万多人的生产生活用水难题。2010年6月,利津水厂改扩建工程全面竣工,使城区日供水能力由原来的不足2万吨增加到6万吨,改善供水水质,为利津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强的供水保障。另外,先后实施津二路北延、利十一路建设、陈庄工业园基础设施建设、陈北水库建设、万亩节水改碱示范区项目、3万亩中低产田改造项目、生态渔业示范区项目、肉禽养殖产业化项目等18项重点工程,改善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优化发展环境,提升经济承载能力。
【解决民生问题】 2010年,利津县委、县政府立足改善民生、促进和谐,确立14件民生实事。其中301套农村特困群众安居工程、经济适用房建设工程、城区集中供暖改造工程、农村公路建设改造工程、社区卫生服务站建设提升工程、中小学校舍安全改造工程、危桥改造和七干渡槽改造工程、落实农村干部报酬和村级组织运转经费工程等全面完成。和悦小区建设、城市绿化亮化提升及供热扩容、第三实验幼儿园建设、农村社区服务中心建设、社会福利综合中心建设等跨年度工程均完成计划进度。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等社会保险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城乡低保实现应保尽保,保障能力进一步提高,城镇失业率为1.67%,各项惠农政策得到落实。
【现代服务业发展】 2010年国庆前夕,东营市百货大楼利津店开业,结束利津没有大型现代化综合商场的历史。4月28日,利津县银座商城建设项目正式签约。依托正在建设的黄大、德大铁路和利津火车站,利津县规划占地2200亩的铁路物流园区,投资3.3亿元的玖号物流公司、投资3.6亿元的十方仓储公司、投资3.6亿元的金源物流集团二期工程等纷纷上马,拉动利津服务业快速发展。
【文化旅游工作】 2010年8月,《利津文化丛书》出版发行。该书通过历史卷《东津神韵》、人物卷《东津群英》、风物卷《东津风采》,全面探究利津文化底蕴,荟萃利津历史人物,展示利津物产名胜。2010年底,利津博物馆全面竣工。工程总投资4000万元,分序厅、历史文化展厅、城市规划展厅、产业规划展厅和多功能厅,是利津县文化建设的亮点工程。2010年,利津县组织举办&神奇黄河口,吉祥凤凰城&系列文化艺术活动、&利津三月三黄河踏春节&&黄河口渔家美食节&等文化旅游节庆活动,编制《利津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建设黄河生态公园和乐园等一批重点文化设施和旅游景点,使全县文化事业、现代旅游业步入新的发展阶段。
【农业产业化】 2010年,利津县与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六和集团合作,依托六和集团养殖产业化项目,带动社会投资4.5亿元,建设15个标准化肉鸡养殖小区、200个标准化肉鸭养殖棚舍和日屠宰能力16万只的肉禽生产线、年产30万吨的六和饲料加工厂,打造起集饲料生产、养殖、屠宰、储运、销售于一体的肉禽产业链。形成由政府推动、企业一体化运作、通过建设肉禽养殖基地拉动相关产业发展的&利津模式&。2010年,利津县按照三次产业联动发展的思路,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新建标准化畜牧养殖小区18个、放心蔬菜基地3600亩,改造提升水产养殖面积1.4万亩,新建、续建、改扩建农业龙头项目24个,农业产业化进程不断加快,有力带动农民群众致富增收。
【城乡一体化战略】 2010年,利津县城中村改造、城市棚户区改造、利三路中段及三里河中段区域综合改造、文化商务中心建设等重点城市建设工程全面铺开,启动全县发展战略研究和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城镇体系规划、小城镇规划的修编工作,初步构建起县城和盐窝镇、陈庄镇、刁口乡&一中心三组团&的城镇化建设格局。确立&东融、西接、南拓、北扩、中优&的城市发展思路,规划建设中部文化商务区、东部传统老城区、北部现代工业区、南部生态休闲区和西部新兴发展区,加大县城开发建设力度。狠抓小城镇和农村社区建设,在全县规划70个农村社区,辐射512个行政村,把各项公益性服务全部纳入社区,有力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
【&突破利津&战略】 2010年底,市直第十五批下派工作队、180名队员,县乡66个下派工作组、204名下派干部圆满完成下派帮扶任务。市县下派干部深入落实&突破利津&战略,按照&强班子、找路子、办实事、帮民富&的总体要求,完善基础设施,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共完成重点帮扶项目200个,累计投入资金、物资折合1.47亿元。
【乡镇街道概况】  
&&& 利津经济开发区(凤凰城街道)
  党工委书记、主任 贾密林(2010.12任职)
  位于县境南部,总面积64平方公里,辖43个村民委员会,44个自然村。有4952户,总人口17173人,其中女8806人。全年人口出生率为9.9&,人口自然增长率为3.5&。
  2010年,全街道实现工业总产值275亿元,利税18.5亿元。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0634万元。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010公顷,总产4887吨;棉花1363公顷,总产皮棉1437吨;瓜菜411公顷,总产7927吨。全年种植业产值12622万元。年末片林面积226.7公顷,森林覆盖率3.5%;林果总产1831吨,林业产值108万元。年末大牲畜存栏13684头,猪存栏14443头,羊存栏6473只,家禽存栏444823只,全年畜牧业产值10512万元。水产品总产量700吨,渔业总产值3488万元。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3904万元。有水库40座,总蓄水能力50万立方米。农业机械总动力34180千瓦,农村用电量361.2万千瓦时。实现地方财政收入5675万元。农村人均纯收入8283元。有中学2处,在校学生1288人;有小学4处,在校学生924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幼儿园7处,入园儿童398人,适龄儿童入园率100%。有文化、广播站1处,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100%。
  利津街道
   党工委书记 薄传民
   办事处主任 张向阳
  位于县境南部,县城驻地,总面积102平方公里,辖64个自然村,63个村民委员会,有9870户,总人口31884人,其中女16457人,全年人口出生率为8.6&,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07&。
  2010年,全街道实现国内生产总值38.9亿元,工业总产值29.6亿元,利税20396万元。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5063万元。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714公顷,总产9319吨:棉花2197公顷,总产皮棉2346吨;瓜菜674公顷,总产40239吨;全年种植业产值18316万元。年末片林面积1500公顷,森林覆盖率16.1%;林果总产4299吨,林业产值158万元。年末存栏大牲畜4282头,猪存栏29802头,羊存栏27757只,家禽存栏137万只,全年畜牧业产值15412万元。水产品总产量3000吨,渔业总产值5392万元。农林牧渔服务业总产值5785万元。有水库50座,总蓄水能力25万立方米。农业机械总动力66475.2千瓦,农村用电量705.5万千瓦时。地方财政收入290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8372元。有中学2处,在校学生889人,小学5处,在校学生1450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幼儿园16处,入园儿童702人,适龄儿童入园率100%,有文化、广播站1处。有卫生院1处,设床位90张,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99.6%。有43个行政村达到小康村水平。
  北宋镇
   党委书记 徐光照
   镇长 赵 琦
  位于县境西南部,距县城8.5公里,总面积105.56平方公里,辖91个自然村,72个村民委员会。有11060户,总人口35936人,其中女17978人,非农业人口1706人。全年人口出生率为8.2&,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5&。
  2010年,全镇实现工业总产值60.2亿元,利税5.05亿元。农林牧渔业总产值51171万元。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4930公顷,总产33883吨;棉花3051公顷,总产皮棉3236吨;瓜菜1374公顷,总产71392吨。全年种植业产值20750万元。年末片林面积1200公顷,森林覆盖率25%;林果总产7196吨,林业产值181万元。年末大牲畜存栏5260头,猪存栏17426头,羊存栏26883只,家禽存栏110.5万只,全年畜牧业产值17589万元。渔业总产值6138万元。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6513万元。有水库14座,总蓄水能力300万立方米。农业机械总动力77545千瓦,农村用电量1133.7万千瓦时。实现地方财政收入2133万元。农村人均纯收入7933元,比上年增加589元。有中学2处,在校学生1224人;有小学5处,在校学生2036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有幼儿园14处,入园儿童780人,适龄儿童入园率100%。有文化、广播站1处,卫生院1处,设床位50张,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98%。有40个行政村达到小康村水平。
  盐窝镇
   党委书记 刘茂和
   镇长 牛建民
  位于县境中部,距县城22.5公里,总面积243.6平方公里,辖108个自然村,125个村民委员会。有21219户,总人口75686人。全年人口出生率为8.8&,人口自然增长率为3.1&。
  201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29.6亿元,其中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达到100640万元、148000万元和47360万元。工业总产值138亿元,利税14.4亿元。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6538公顷,总产36915吨;棉花8333公顷,总产皮棉7329吨;瓜菜3744公顷,总产230554吨。年末片林面积1439公顷,森林覆盖率20%,林果总产9549吨。年末大牲畜存栏61571头,猪存栏30991头,羊存栏381188只,家禽存栏256.8万只。有水库122座,总蓄水能力860万立方米。农村用电量705.5万千瓦时。实现地方财政收入2794万元,农村人均纯收入7826元。有中学3处,在校学生3396人;有小学9处,在校学生3373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有卫生院3处,设床位106张,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99.5%。
  陈庄镇
   党委书记 贾学坤
   镇长 牟心田
  位于县境北部,距县城27公里,总面积224.89平方公里,辖72个自然村,95个村民委员会。有18020户,总人口55229人,其中女27847人。全年人口出生率为8.79&,人口自然增长率为2.92&。
  2010年,全镇实现国内生产总值26.4亿元。工业总产值110亿元,利税57365万元。农林牧渔业总产值68380万元。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2918公顷,总产16296吨;棉花7554公顷,总产皮棉8205吨;瓜菜934公顷,总产瓜菜51345吨。全年种植业产值26260万元。年末片林面积75公顷,森林覆盖率23%;林果总产5771吨,林业产值139万元。年末大牲畜存栏3412头,猪存栏19286头,羊存栏33800只,家禽存栏70万只,全年畜牧业产值21198万元。水产品总产量12100吨,渔业总产值11085万元。全镇有水库95座,总蓄水能力2600万立方米。农业机械总动力12万千瓦,农村用电量1242万千瓦时。实现地方财政收入3021万元。农村人均纯收入8141元,比上年增加1161元。有中学1处,在校学生2119人;有小学7处,在校学生2672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有幼儿园8处,入园儿童1214人,适龄儿童入园率100%。有文化、广播站1处,农村广播、电视覆盖率均为100%。有卫生院1处,设床位30张,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99%。有34个行政村达到小康村水平。
  汀罗镇
   党委书记 崔文凯
   镇长 李建林
  位于县境东北部,距县城38.7公里,总面积174.6平方公里,辖73个自然村,73个村民委员会。有11146户,总人口34762人。全年人口出生率为8.051&,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72&。
  2010年,全镇实现工业总产值82230万元,利税16890万元。农林牧渔业总产值56819万元。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833.6公顷,总产4666.4吨;棉花6948.4公顷,总产皮棉6318吨;瓜菜361公顷,总产14617吨。全年种植业产值15834万元。林果总产748吨,林业产值129万元。年末大牲畜存栏2406头,猪存栏4866头,羊存栏153118只,家禽存栏45.5万只,全年畜牧业产值14337万元。水产品总产量9981吨,渔业总产值15296万元。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11223万元。有水库1座,蓄水能力1007万立方米。实现地方财政收入1495万元。农村人均纯收入7777元,比上年增加835元。有中学2处,在校学生1642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有幼儿园15处,入园儿童799人,适龄儿童入园率99%。有文化、广播站1处。有卫生院1处,设床位30张,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92%。
  明集乡
   党委书记 贾密林(2010.12离职)
   乡长 王新生
  位于县境北部,距县城10公里,版图面积118.5平方公里,辖32个自然村,38个村民委员会。有5813户,总人口18960人,其中女9494人,非农业人口682人。全年人口出生率为10.95&,人口自然增长率为3.6&。
  2010年,全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3.84亿元,其中一、二、三产业增加植分别为15200万元、14900万元和8300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1%、25%和23%。工业总产值1.5亿元,利税1800万元。年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及以上的工业法人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1402万元,利税总额1906万元。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9960万元。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077公顷,总产5160吨;棉花6127公顷,总产皮棉5968.7吨;瓜菜494公顷,总产10243吨。全年种植业产值13607万元。年末片林面积168公顷,森林覆盖率16.6%;林果总产748吨,林业产值95万元。年末大牲畜存栏4257头,猪存栏6052头,羊存栏18046只,家禽存栏48.5万只,全年畜牧业产值7255万元。水产品总产量4067.6吨,渔业总产值6315万元。有水库9座,总蓄水能力240万立方米。农业机械总动力4.1万千瓦,农村用电量725.6万千瓦时。实现地方财政收入646万元。农村人均纯收入7130元,比上年增加758元。有中学1处,在校学生848人;有小学3处,在校学生1046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有幼儿园3处,入园儿童380人,适龄儿童入园率100%。有综合文化站1处,农村广播、电视覆盖率均为100%。有卫生院1处,设床位60张,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100%。全乡有10个村达到小康村水平。
  刁口乡
   党委书记 韩春强
   乡长 闫 彬
  位于县境东北部,距县城74公里,总面积526.5平方公里,辖4个自然村,3个村民委员会、1个居民委员会。有764户,总人口1449人,其中女592人。全年人口出生率为7.5&,人口自然增长率为2.7&。
  2010年,全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3.21亿元,其中一、二、三产业增加植分别为1.32亿元、10.8亿元和1.09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4.5%、46.6%和61.5%。工业总产值39.71亿元,利税6.3亿元。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1461万元。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44公顷,总产110吨;棉花3367公顷,总产皮棉790吨;全年种植业产值4792万元。年末片林面积13330公顷,森林覆盖率25%,林业产值9万元。年末大牲畜存栏175头,猪存栏27827头,羊存栏4544只,家禽存栏8.4万只,全年畜牧业产值2538万元。水产品总产量4.2万吨,渔业总产值13389万元。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733万元。农业机械总动力3550千瓦,农村用电量488万千瓦时。实现地方财政收入776万元。农村人均纯收入13265元,比上年增加2985元。有中学1处,在校学生28人;有小学1处,在校学生92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有幼儿园1处,入园儿童28人,适龄儿童入园率100%。有文化、广播站1处,卫生院1处,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100%。所有村均达到小康村水平。(燕同亮)
&&&&& 详细信息请浏览网站:
Email推荐:
如果您在本页面发现错误,请先用鼠标选择出错的内容片断,然后同时按下“CTRL”与“ENTER”键,以便将错误及时通知我们,谢谢您对我们网站的大力支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利津县人民政府网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