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更好的管理出租房屋和深圳流动人口和出租屋

您是本站第位来宾
版权所有:宝泉岭信息港 网站维护:宝泉岭管理局网络中心2015年出租房屋与流动人口管理工作计划
为了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出租房屋和流动人口服务与管理工作,切实维护辖区社会稳定,打造&平安社区&,根据街道综治办及市政府《**市流动人口和出租房屋管理管理办法》,结合我社区出租房屋、流动人口实际情况,制定出本计划。
一、指导思想
为维护我社区的社会治安稳定,巩固、完善打防控一体化建设,坚持&打牢基础、突出重点、抓住根本,以查处促管理,以管理强基础,以打击促防范&的工作思路,坚持服务与管理并重,进一步推进流动人口社会化、信息化管理,建立健全长效管理工作机制,为打造&平安社区&夯实基础。
一、工作目标
l、强化宣传教育,使流动人口及房屋出租人、承租人的法制意识有较大提高,能依照《**市流动人口和出租房屋管理管理办法》相关规定,自觉申报登记并做好自我管理和防范工作。
2、全面摸清辖区内的流动人口、出租房屋底数,健全各类档案资料,做到底数清、情况明、管理规范。
3、采取&严查、严管、严防、严控、严责、严究&&措施,彻底把出租房屋整治干净。
4、严密防范和打击&三股势力&各种暴力恐怖活动、非法宗教活动以及各类刑事犯罪。
三、组织机构
为强化对《**市流动人口和出租房屋管理管理办法》的宣传和实施力度,对流动人口、出租房屋的组织领导,特成立流动人口和出租房屋管理服务站,其组织成员如下:
四、工作任务
该篇范文(全文共有1313个字)可完全免费阅读或下载全文。香当网为全国范文类知名网站,每一篇范文均为原创WORD文档,可以说是独一无二,稍作修改便可使用,即刻完成写稿任务。阅读与下载全文:
点此阅读该doc格式WORD文档全文---
点此下载该doc格式WORD文档全文
上篇:下篇:
今日新增会员:156
今日新增文档:27
本站热门范文推荐
香当网常见帮助如何加强流动人口和出租屋管理
加强流动人口和出租屋管理,创建平安稳定和谐社会
——新疆自治区社区干部培训班讲话提纲&
主讲:王庆华
一、流动人口与出租房屋管理基本知识
1、什么是流动人口?
答:流动人口是指临时离开户籍所在地,跨越一定行政辖区,前往他地从事经济社会等活动的人口。
2、流动人口管理工作的指导思想:
答:从全党全国工作的大局出发,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对流动人口特别是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要因势利导,宏观控制,加强管理,兴利除弊。
3、流动人口管理工作的主要任务:
答: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各有关地区和部门树立全国一盘棋的观念,加强合作,齐抓共管,采取更有力的措施,对流动人口问题进行综合治理。
4、流动人口管理实行什么原则?
答:流动人口管理实行“谁主管、谁负责、谁用工、谁负责、谁留宿、谁负责”的原则。
5、什么是租赁房屋?
答:租赁房屋是指旅馆业以外以营利为目的,公民私有和单位所有出租用于他人居住的房屋。
6、租赁房屋治安管理的原则是什么?
答:租赁房屋治安管理实行“谁出租、谁受益、谁负责”的原则,出租方为治安责任人,必须与房屋所在地公安派出所签订《治安责任保证书》。
7、社区民警在流动人口管理中的责任有哪些?
答:社区(责任区)民警是流动人口管理的第一责任人,主要负责协调、依靠基层党政、群众组织,组织、动员辖区群众,组织、带领协管员不断强化对暂住人口的管理和服务工作,落实暂住人口务工、经商和落脚场所、单位的治安责任,澄清底数,掌握情况,及时发现、打击暂住人口中的违法犯罪嫌疑人和各类逃犯。
8、流动人口管理协管员的职责是什么?
答:协管员主要是协助社区民警搞好暂住人口的申报登记、办证、管理、注销等日常工作工作。
9、检查出租房屋的基本方法和要求是什么?
答:进屋、见人、看物、查疑是检查出租房屋的基本方法,以达到发现线索,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
二、流动人口与出租房屋管理
大量农村人口向城市聚集是我国现阶段人口迁移的基本特征,也是多数发达国家在城市化、现代化过程中必须经历的阶段。城市(特别是大、中城市)作为重要的功能拓展区,吸纳了大量的流动人口,他们对于促进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实现城乡共同富裕起到了积极作用。随着社会文明进步,经济社会飞速发展,导致人口流动速度加快,特别是外来人口的大量流入,也给当地社会管理和社会稳定带来了许多问题。(治安、计生、税收、教育、医疗、社会保障、住房、交通等)
目前流动人口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态势:一是总量不断增加的态势;二是从东部沿海城市集聚转变为向中、西部集聚的态势;三是从流动打工到谋求在当地城市定居的态势;四是从单纯挣钱到追求各种权益平等的态势;五是流动人口成分越来越复杂的态势。
2、五个主要问题
通过对有关流动人口管理现状的调查发现,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工作认识还不完全到位。公安机关是流动人口管理的重要部门之一,基层派出所又处在流动人口管理的最前沿,因而显得特别重要。但从调查的情况看,不少派出所对流动人口管理工作的重要性缺乏足够认识,没有把流动人口管理工作置于实有人口管理的重要位置;有的认为流动人口流动性太强,难管也不愿管。由于疏于管理,导致流动人口管理混乱,甚至出现失控和漏管现象,使流动人口出现违法犯罪问题。
(二)管理手段还不够到位。在流动人口中,除暂居在建筑工地、工棚、企事业单位和零散的经营店铺的流动人口外,大部分流动人口靠租赁房屋解决住宿问题。就在城边沿途一带赁房居住,由于出资人法制观念淡薄,人口数量大、流动性强,不可避免地带来一些社会治安问题。出租房屋成为违法人员窝赃、销赃以及制假、贩假或者卖淫嫖娼、吸贩毒的窝点,是违法犯罪高发地区之一,成为影响社会治安秩序和稳定的隐患。房屋出租人不按规定办理房屋出租手续,导致出租房屋分散广,隐蔽性强,且一些出租人和承租人不主动申报登记、申请暂住证,公安机关很难及时掌握出租房屋和流动人口的有关情况,缺乏流动人口管理工作的长效机制。
(三)宣传教育还不够到位。对流动人口法律法规宣传力度不够,维权意识淡薄,未能让流动人口切实感受到依法受到保护的重要性,应该与当地村或者社区委员会共同合作,加强对流动人口的法律法规宣传。
(四)信息采录还不够到位。流动人口信息采集、录入率不到位,职能部门信息不共享。客观上讲,公安机关警力有限,但信息的更新、比对不及时,实践应用率低,应该从多方位多渠道入手,才能够达到预期的目的。
(五)义务与权利不对等。这与当前地方政府“重管理轻服务”、“地方保护主义”有直接关系。流动人口常处于被管理的状况,但他们的权利(如子女入学、住房保障、医保、社保、就业等)与常住人口相差甚远,直接导致流动人口配合管理的主动性不强。
资料: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2010年上半年调查结果[1]显示,当前流动人口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明显不足,其生存发展状况不容乐观,应引起各方面高度重视。一是子女接受义务教育情况。流动儿童在公立学校就学比例为73.4%;在打工子弟学校和私立学校就学的尚有26.6%。二是流动人口职业培训缺口大,失业人员受训机会更少。只有12.5%的就业流动人口接受过政府组织的培训,仅有3.8%的失业人员接受培训。三是流动人口住房和卫生条件堪忧,租房负担大。流动人口家庭人均住房面积为13.1平方米,半数家庭人均住房面积不到10平方米。20.9%的流动人口家庭住房内没有厕所,20.8%的家庭需要与邻居合用。41.5%的流动人口认为目前的住房支出已经达到或超过自己能承受的最高房租。四是流动人口住院分娩率较低,计划生育服务供给不足。西部地区流动妇女在家中和私人诊所分娩比例高达16.7%。中小城市流动已婚育龄妇女与配偶同住的占84.9%,但在流入地接受过至少一项计划生育服务的比大城市低17个百分点。五是流动人口社会保障不足,工伤保险参保率低。就业的流动人口中,参加工伤保险、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和缴纳住房公积金的比例分别为31.7%,55.7%,23.8%,12.1%,8.0%和4.6%。工伤风险较高的采掘、制造、建筑业中,参加工伤保险为58.4%,48.9%和25.1%,远未达到《工伤保险条例》要求。流动人口养老保险转移比例低,异地接续仍然困难,在外地参加了城镇基本养老保险的被访者中,74.7%没有将养老保险转移到现工作城市。六是流动人口内部收入分配差距明显,流动人口困难户的比重及其困难程度都高于城镇居民。
3、遵循六条原则。
(1)、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
以人为本,就是以人民群众为本,要维护人民群众包括流动人口的合法权益。在对流动人口、出租屋管理中,政府更要体现以人为本、与人为善的关爱,更多的扶持他们,尽力降低外来人口的各种成本支出。例如,为外来人口租房而办理居住、就业务工的各种费用能免则免、能降则降。承租人在与业主签订了合法的房屋租赁合同后,即具有合法的居住权,任何人包括行政机关都不得侵犯其生活及隐私。
(2)、实行属地管理的原则
多年来,出租屋和流动人口的日常管理工作基本上由公安部门“单打独斗”。广大公安干警辛勤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以条为主的单一管理模式,条条之间缺乏协调,难以形成合力,出现多头管理的混乱局面和无人管理的空白点,即管理“竖不到底,横不到边”的问题,在整体上,对出租屋和流动人口管理难以取得预期的效果。
现在各地改革出租屋和流动人口管理体制,建立“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管理体制,其核心内容就是下放事权,把管理的重心下移到街(镇)和居(村)委,以街镇的属地综合管理为主,各职能部门协调配合。各地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负责本辖区出租屋和流动人口管理工作的组织领导、指挥协调、管理服务和监督检查工作。实践证明,这样做较好地解决了以往“条条”因力量有限而管不到底、“块块”因缺乏管理职权而难以管理的老问题。
(3)、推行分类管理的原则
实行分类管理的好处是,能从实际出发,选择合适的管理模式,优化管理资源配置,突出管理的重点。目前深圳有五种出租屋管理模式,东莞有“窗口托管”管理模式,佛山有“门禁卡+视频监控”技防管理模式等。这些可看作是因地制宜的分类管理模式,我们可以借鉴选择。
对出租屋还可以进行具体的分类管理。根据各种出租屋的硬件条件、业主守法纳管意识和实际管理情况,对出租屋分别作出甲、乙、丙等级认定,突出重点,分类管理。甲类出租屋:硬件设施完善,环境整洁,无消防安全和治安隐患,业主自觉纳管、诚信经营,没有发生过治安和刑事案件,以提供服务为主,由业主负责人口登记工作。乙类出租屋:硬件设施较好,无明显消防安全和治安隐患,近期未发生过治安和刑事案件,实行管理与服务相结合,明确专人登记管理,防止出现漏管现象。丙类出租屋:硬件设施不完善,存在治安、消防安全隐患,业主规避管理,近期发生过治安或刑事案件,作为治安管理的重点,倾斜力量,完善措施,定点包干,加强跟踪管理。社区民警和出租屋管理员要定期上门检查,督促进行整改,必要时可责令其停租。
(4)、遵循依法管理的原则
首先,要完善出租屋和流动人口管理的法律法规。
其次,出租屋和流动人口管理部门要依法管理。
案例:2005年深圳龙岗警方以标语的形式要求“打击河南籍的敲诈勒索团伙”,并奖励民众举报“河南籍的敲诈勒索团伙”的犯罪行为,引起众多河南籍人的强烈不满,认为警方在打击犯罪分子时存在地域和籍贯歧视。在打击犯罪问题上,对犯罪应以行为来判断,不是以身份和籍贯来判断,龙岗警方的做法不符合宪法原则。这些措施对本辖区的治安管理有一定效果,但有违宪法和法律的规定,显然不利于构建和谐社会。这样做,很容易引起群体性事件,甚至是导致民族冲突。这告诫人们,管理数量众多的出租屋和庞大复杂的流动人口,必须有一支高素质的管理队伍。因此,要加强培训,提高他们依法行政的水平和依法管理的能力。
(5)、坚持优化服务的原则
各级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在指导思想上要由“被动控制型”管理向“主动服务型”管理转变。确立“为流动人口服务也是为人民服务”的新观念,制定各项有效的管理规章和措施,在服务中管理,寓管理于服务之中。
建立和完善面向流动人口的服务网络。由出租屋综合管理部门牵头,各相关职能部门参与,在出租屋集中的社区推行出租屋管理服务中心模式,实行“一站式”服务。充分利用出租屋管理部门的网络系统,主动为租赁当事人提供信息服务,现场受理居住证办理、居住人员信息登记、租赁合同登记备案、租赁纠纷调解和税费征收等业务。积极为流动人口提供就业和技能培训服务;开展对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宣传教育活动,积极为流动人口提供避孕节育和优生优育服务措施;努力为流动人口子女入学提供便利;做好对流动人口的法制宣传教育和法律援助工作。鼓励外来人员做好本职工作,符合条件的可申请入户。我们要通过优质的服务和管理,让外来人员对当地具有认同感和归属感,为外来人员在当地创业和生活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6)、前瞻性管理的原则
&前瞻性管理就是要求我们发扬“敢为人先”的精神,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拓展出租屋和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的新领域和新方法。日,浙江省嘉兴市新居民事务局挂牌,成为全国首家地市级流动人口常设服务管理机构。东莞市把全市外来工统称为“新莞人”,
日东莞市新莞人服务管理局正式挂牌成立,这是全国第一个专门为外来流动人口管理而设立的行政职能部门。深圳市用居住证取代暂住证,《深圳市居住证暂行办法》自日起施行,推行居住证制度。这些都是前瞻性管理有益的尝试。
4、做好六个方面的工作。
&(1)、加强流动人口的登记和管理。一是健全制度,规范台帐,责任落实到人,以派出所为主导,以警区为主体,以社区、驻村民警为骨干,以街道、居(村)委会及治保会、用工单位、物业管理公司和出租屋屋业主为依托,以流动人口协管员、治安联防队员、保安员为基本力量,开展暂住和流动人口登记。二是加强信息采集录入,夯实人口信息资源,拓宽信息渠道。驻社区、驻村民警要将采集到的流动人口信息准确、及时地录入派出所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实现流动人口微机化管理,同时加大旅馆业、留宿人员信息的采集和报送,掌握适时运行动态,使各项管理工作上一个新的台阶。
(2)、暂住人口应分层次化管理。确定以房管人的思路,加强对出租屋、搭建屋、工地、网吧、休闲娱乐中心等流动人口聚集场所和区域的重点管控,将暂住人口划分为单身、合租、集居、家居四种不同类型,分类型管理。其中的单身与合租的流动人口应为重点管理对象对重点工作对象和服务对象,采取合理引导、重点调查、重点帮教和重点控制四种形式加强管控,做到管理工作万无一失。
(3)、加强流动人口队伍管理建设。建立流动人口管理服务站,以社区民警、流动人口管理员为主,社区人员为辅的流动人口管理队伍,由政府提供必要的经费保障,确保队伍活力,使其正常运转、管控到位,尽量不出差错。
(4)、加大法制宣传教育力度。积极开展流动人口法制宣传教育和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做好流动人口维权服务。社区民警和驻村民警要深入到流动人口当中去,了解他们的困难,倾听他们的呼声,体察他们的生活状况;要关爱流动人口中的妇女、儿童、老、弱、病、残,千方百计尽为他们排忧解难;要积极引导流动人口通过法制渠道维护自身合法权利;通过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安全常识,提高流动人口自我防范、自我保护能力,让他们自己遵纪守法。
(5)、创新流动人口管理模式。公安机关要加强与其它部门间的协调,采取流动人口“一站式”服务管理模式,依托社区服务平台,整合流动人口管理各成员单位,进行合作化办公的方法,全方位一条龙为流动人口提供各项服务,解决流动人口的后顾之忧,使流动人口在履行义务的同时能享受到相应的权益,让他们积极与公安机关配合,有困难找民警,拉近警民之间的距离,建立警民鱼水情。
(6)、落实流动人口管理职责。流动人口管理工作是社区(驻村)民警的重要任务之一,要把流动人口管理工作列入工作的议事日程,要把流动人口管理工作作为考核社区(驻村)民警和派出所工作的重要内容。要建立健全工作责任制,落实管理措施,实行倒查制度,确保管好流动人口,维护辖区的社会治安和谐稳定,为社会长治久安献计献策作出积极的贡献。
5、实现五个转变。
在思想观念和管理模式上实现五个方面的转变:
(1)、由以社会控制为主的治安管理型向城市统筹规划、综合管理模式的转变;
(2)、由重管理轻服务向管理服务并重、寓管理予服务之中模式的转变;
(3)、由户籍人口与暂住人口双轨制管理向社会实有人口管理服务模式的转变;
(4)、由职能部门管理为主向以完善社区管理服务体系为主的属地管理模式的转变;
(5)、由政府管理为主向政府依法行政、社区依法自治、基层组织广泛参与的社会化管理模式的转变。
三、“深圳模式”与“长沙模式”
(一)深圳破解社会难题 靠证房卡管住1200万流动人口
广东省深圳市是我国第一个经济特区,也是全国流动人口最为集中的城市之一,现有人口1400万人,其中户籍人口240万人、流动人口1200万人。大量集聚的流动人口,在给深圳发展注入巨大活力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了一系列新的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常住人口和外来人口比例严重倒挂、各类新型刑事案件不断出现,“外来”、“流动”,既是深圳社会管理的特点,更是难点。围绕着这个特点和难点,深圳市有关部门一直进行着流动人口和出租屋创新社会管理模式的探索。
以证管人——服务促进管理
居住在深圳市莲塘地区的刘再清,是一位从海南农村来深圳打工有9年之久的小伙子,去年办了深圳居住证。已有5年没回海南老家过春节的他,1月25日刚买好回三亚的飞机票便兴冲冲地告诉记者:“我今年回家可以自豪地告诉家人我有了深圳居住证,已成为深圳人了。”
像刘再清一样,来自全国各地在深圳工作的成千上万的年轻人因为拥有深圳居住证而自豪、自信,这是他们成为深圳人的象征和标志。为了做好流动人口的管理工作,深圳市有关部门推出居住证制度,这无疑是个深得民心的社会工程。
2008年8月,深圳市全面推行居住证制度以来,做到了“三个注重”:注重居住证的服务功能、注重居住证的信息功能、注重居住证的实战功能。使居住证从本质上有别于过去的暂住证,同时也引导更多的流动人口主动办证,截至目前,全市已办理居住证1081万张。
通过居住证“1+3+N”信息化应用系统,实现了联网共享,系统掌握了办证人居住、就业、社保、计生、教育等38项基础信息,形成了“三合一”闭环式管理机制。
以房管人——管理模式创新
出租屋管理是令人颇感头痛的难题,但在今天的深圳,这个难题已得到破解:深圳市实行房屋编码制度,按照一户一码、统一编号的原则,对全市所有房屋设定了唯一的房屋编码,共采集房屋信息、设定房屋编码67万栋887万个,完成率98%以上,并制作成电子地图,为“人屋对应”打实基础。
同时,深圳实行了出租屋分类管理制度,根据房屋用途、设施状况和人员居住情况,将出租屋划分为多种类型,分别明确监管主体和管理责任,有些出租屋成为管理重点对象后,由社区民警牵头组织,定期上门核查。
针对出租屋管理,“旅业式”、“物业式”、“单位自管式”、“散居包片式”、“院区围合式”五种出租屋管理模式在深圳推行。截至目前,深圳市已建立“旅业式”管理小区1087个、“物业式”小区2278个,“单位自管式”小区2292个,参与流动人口管理的社会辅助力量达4.6万余人。目前,五种管理模式推广普及率高达80%以上,覆盖了千万流动人口,取得较好效果,全市出租屋发案率持续下降,由2004年的3万多宗下降到2010年的20624宗。
以卡管人——填补治安漏洞
为加强治安防范工作,深圳市在积极推进物业管理进社区的基础上,结合社会治安电子防控工程建设,实施了出租屋电子门禁卡管理措施,为每栋楼房分别安装一套门禁卡和视频监控系统,对出租屋和流动人口实行智能化管理,社区出租屋管理服务中心通过对租住人员实行“核准制”,严格控制居住人数和人员身份,一人一卡、凭卡出入,真正做到来有登记、走有注销。
这种“单元”防控,在楼宇各单元入口安装“门禁卡+视频监控”技防系统,有效地填补了治安管理漏洞。
面对“城中村”异乎寻常的治安工作压力,深圳市治安部门还把目光放在了21万“电子眼”上。目前,深圳共有视频监控探头21万余个、监控室9600余个、专职监控员1600余人。仅2009年,利用这些“电子眼”,深圳警方就发现线索5880条,破获刑事案件3112起,抓获嫌疑人4223名。
改革创新——是特区永恒的主题,也是城市发展永恒的主题
深圳是一个外来人口居多的城市,如何保障外来人口的人身财产安全和合法权益,同时维护好社会稳定,确实是个难题。
社会管理工作,贵在创新,难在创新,只有改革创新,才能推进和突破。近几年来,深圳市流动人口和出租屋管理部门围绕建设出租屋长效管理机制,进行了大量的尝试,并把出租屋和流动人口信息全部录入了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了实时动态跟踪管理。2008年,深圳实施了居住证制度,对外来流动人口进行“信息化、社会化、有效化”管理。房屋信息普查编码是推行居住证制度的基础与前提,目前,深圳所有房屋和流动人口信息全部实现了对应挂接,全市流动人口和出租屋服务管理工作进一步加强。
深圳市流动人口和出租屋管理部门以深化社会管理创新为动力,加大管理服务工作的力度,抓重点,攻难关,出实招,闯新路,推动全市流动人口和出租屋管理服务工作迈上了新台阶,有效地促进了社会治安状况的好转。全面做好流动人口和出租屋服务管理工作,为建设民生幸福城市创造良好社会环境。
(二)长沙“211”模式创新流动人口管理服务
队伍、制度建设
从2010年下半年起长沙市正按照实有人口600∶1的比例,着手组建7000人的流动人口与出租屋协管员队伍,
&日起施行《长沙市流动人口与出租屋协管员管理办法(试行)》:共八章二十四条,对人员聘用、工作职责、管理培训、工作时间和工资福利、奖惩考评、经费保障等方面作了详细规定。《长沙市出租屋内发生重大案件、事故责任追究的规定(试行)》:共十条,从责任追究的情形、责任追究对象、责任追究内容、责任追究程序、责任追究办法等进行了具体规定。
转变——管理新思路
在流动人口管理上,把“自由人”变成“组织人”,做到“以业管人”,把“组织人”变成“社区人”,做到“以房管人”,把“社区人”变成“城市人”,做到“以证管人”。城市管理要适应经济体制、组织形态、就业方式和利益关系的变化,不断推进管理创新、提高管理水平。同时,要把流动人口管理纳入城市管理,把流动人口服务纳入公共服务之中。
规范——“211”模式充实基层管理
“211”(两级管理,一支队伍,一个平台)流动人口管理新模式,即在基层进行二级管理,在街道建立流动人口管理服务中心,在社区建立流动人口管理服务站,为流动人口提供管理和服务;按照实有人口600:1的比例组建一支流动人口与出租屋协管员队伍,并建立一个流动人口综合信息平台。目前长沙各个街道社区,已经全面建成流动人口管理服务中心和服务站。另外,流动人口与出租屋协管员通过流动人口管理表和出租屋管理表,收集全市流动人口和出租房屋的信息,并将信息录入到流动人口综合信息平台,该平台信息可供综治、公安和税务等部门使用。
长沙居住证办理(2010年实行)
在长沙的流动人口办理居住证实行申报登记制度。凡在长沙市行政区域内,拟居住三日以上的流动人口,应于居住之日起三日内申报暂住登记。拟在长沙市居住三十日以上、年满十六周岁并有固定居住(租住)住所或稳定职业的流动人口,应当申办居住证。十六周岁以下和非长沙市户籍学生也可以申办居住证。
  申办居住证需提供:居民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住所证明,育龄妇女须提供婚育证明,近期参照二代身份证标准的彩照1张。
流动人口居住证的有效期分为1年、3年、5年。申请办理有效期为3年、5年的居住证,还需提供长期工作合同或房屋租赁合同。办理暂住登记和居住证不收取费用,街道、社区流动人口服务站(中心)和公安派出所均可受理申办暂住登记和居住证。居住证由制证专用设备和IC卡材料制成,便于携带和信息汇总。居住证作为流动人口在长沙的居住证明,载明了持证人的居住信息,表面的视读信息包括姓名、性别、民族、个人相片、身份证号码、签发机关、签发日期等。
长沙市的流动人口可在各街道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站、社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中心申请办理,在公安派出所也可申请信息登记和居住证办理。
(三)长沙市雨花区美林景园社区计划生育“庭院式”管理服务模式
楼盘的不断增加带来了人口的急剧增多,更带来了社会管理的一系列问题,首当其冲的就是计生管理。面对新形势、新问题,我们从2006年开始在美林景园社区试点,从开发、入住、宜居三个环节入手,建立“街道负责、社区实施、物业配合、业主参与”的联动机制,探索以楼栋为大家、以门户为小家、管理信息化、服务人性化的“庭院式”计划生育工作模式。
一、提前介入,开发管理“前置化”
新建小区实行封闭式管理,业主就是上帝,不论是开发商还是物业公司对既无效益又不是职能的计生管理都希望“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并都不愿意配合;而业主也不愿意“私人空间”被打扰,更有个别人为达到违法生育目的想尽办法躲避计生管理与服务,“进门难、找人难、掌握信息难”的现象非常普遍。面对这种局面,我们意识到:不主动介入进行前置工作、不采取措施有效管理,小区将会变成计生管理的盲区。为此,我们将工作重心前移,工作措施前置,在新建小区开发前期就注重协调小区、物业、业主三者关系,强化国策意识,营造计生氛围,打牢工作根基,使他们从不愿意配合到主动管理。
1、提前衔接商家,强化国策意识。在楼盘报建之初,我们抓住开发商前来社区、街道计生办进行《长沙市建筑施工单位计划生育管理登记表》审批盖章的契机,街道计生办、经贸办、综治办联手为开发商协调进场建设环境,打消商家顾虑,使其主动提供开发规划图、建筑规模位置、售楼进度等资料,让我们摸清售房入住底子、衔接物业公司、安排专门人员,使计生管理尽早的进驻开发公司,为物业公司成立后的计生管理工作做好铺垫。
2、提前规范物业,落实工作责任。物业公司入驻之初,街道同步送达雨花区房产局与计生局共同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区物业管理小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规定》文件和《街道工作函》,并委派专人上门,指导、协助做好入住人员的计划生育信息采集、录入,把好入住登记关;要求物业公司按文件要求和街道意见成立计生办,作为公司机构设置健全税务登记的基础并明确一名计生兼干,街道还每年与物业公司签订计划生育管理责任书,从而形成计生责任追究和工作落实的长效机制。特别在物业公司和业委会出现矛盾时,社区从中协调;既考虑业主的利益,又顾及物业公司的操作,使物业公司与社区成为了利益共同体,工作合力也就自然形成。
3、提前引导业主,打牢工作基础。我们积极渗透“无规矩不成方圆”、“社区是服务的,不是添乱的”等观念,引导小区加快业主委员会的筹备进度,并利用社区工作的途径有意识的将支持社区计生工作且在本小区居民中有一定威信的人员,如五老人员推荐进入业主委员会或筹委会,社区和业委会成为好朋友,从而带动业主委员会成员和广大业主们积极参与计生工作,制定业主公约,明确业主实行计划生育的权利和义务,实现业主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各小区将门卫、清洁工、小区内居住的退休干部、教师等吸收为计划生育协会会员、志愿者,建立健全以楼栋长、协会会员等为骨干的计生信息员队伍,协助开展入住人员计划生育的动态信息、服务需求等收集工作。
二、多方联动,居住管理“庭院化”
为严格把好居住关,确保小区住户计划生育管理落实到位,我们以自行开发的“一家人”信息系统为依托,将美林景园小区为一个大庭院,每一楼栋就是一条路径,每一住户就是一个分叉,每一户人员就是庭院的基本;公安、物业、业主委员会等多方联动,门卫、楼栋长、信息员等环环相扣,确保入住一户、登记一户、管理一户、服务一户。
1、公安提醒到位。政策上,业主上户口并不需要经过社区,但街道与派出所协商后,在户政窗口张贴“温馨提示”,并备好信息表格,提示住户上户前到社区进行计划生育手续移交、信息登记,派出所从综合治理的角度,要求小区业主务必配合完善手续之后再进行户口迁移。如今年1-6月小区新入住户全部是先到社区报到。
2、物业登记到位。根据工作责任,物业公司负责对新购房、入住人员的基本情况进行登记,并及时将人员情况录入“一家人”居民信息管理系统,随后通过网络将信息提交到社区,计生办从中提取入住人员的婚育情况、避孕节育情况及异动信息与派出所进行核对完善核实后分别建档成册。
3、信息反馈到位。保安、保洁员、五老人员、协会会员等消息灵通人士、计生热心人员兼任计生信息员,他们将信息收集、反馈给楼栋长,再由楼栋长按月填写已婚育龄妇女的计划生育跟踪管理与服务信息单,将有计划生育情况异动的、有违法怀孕、违法生育等情况的,及时通报给小区物业公司的计生兼干,经核实后再反馈给社区计生专干。楼栋长等信息员、计生专干的信息反馈工作与报酬挂钩,由社区、物业公司联合予以考核,对于及时提供信息的实行奖励,对于反馈不及时或知情不报导致严重后果的予以处罚。
4、居务公开到位。小区的计生管理与服务工作,社区都主动与业主委员会沟通,成为《业主公约》中所有业主共同的决策,业主委员会按季度对社区实行计划生育居务公开(即政策公开、事务公开、财务公开)情况进行定期监督评议,既督促居民自觉履行计划生育义务及享受应有的权益,又督促居委会定期向业主委员会报告计划生育工作并接受评议;同时也对物业公司在履行计划生育管理与服务工作方面进行监督、督促物业公司尽心尽责。通过业主委员会的监督评议来不断提高社区居委会、物业公司计生工作的服务水平与质量。
5、社区管理到位。社区根据信息员、物业公司提供的信息,及时上门核对情况,并对新购房、入住人员中的已婚育龄妇女根据计划生育不同情况进行分类管理。为此,我们按照“庭院式”管理模式开发了一套“平面直观化”的计划生育居民信息管理系统——美林景园“一家人”信息系统,把美林景园小区作为一个大庭院开展管理服务工作。其特点有四。一是直观。在全面采集、登记计划生育信息的基础上,按楼栋形成一栋—张的“庭院式”平面图,每户一个“房间”。整体平面图,点击某一栋居民楼,即呈现该栋的分户平面图。每张分户平面图,按居住人员计生基本情况填写,对3种管理类别对象分别用不同颜色加以区分,对落实了长效措施、年龄在40周岁以上、有固定从业单位的对象归为放心类,用绿色标注;对期内需要按月随访的关心类对象,用黄色标注;对再婚又无共同子女或未婚同居的挂心类对象,用红色标注。这样,每栋居民楼的育龄群众计生管理与服务情况一目了然,既能全面到位,又能对号入座;既能分清重点难点,又能方便齐抓共管。二是便捷。通过应用该系统,计生专干心中有数、手中有册、册上有位。图表可以由专干根据工作实际,标注重点、难点,做到工作中分清轻重缓急,还可以将该栋住户的具体信息打印出来,交给楼栋信息员共同参与管理与服务。三是科学。通过应用“一家人”信息管理系统,我们准确掌握了目前美林景园小区的入住情况有住房778套,实际入住709户,其中租住户14户,常住人口2108人,其中育龄妇女666人,按分类,552人为放心类,106人为关心类,8人为挂心类,达到了情况系统化、信息网络化、工作规范化的目的。同时,也有利于简化考核评估,只要抽几栋房子按照系统内的基本信息就可以准确上户或电话抽查,工作量明显减少,检查的方式也可以多种多样,经常性督促检查工作十分方便。
三、以人为本,宜居服务“人性化”
优质服务是“庭院式”管理的成败关键。物业公司和业主委员会的配合只解决了“管住”的问题,而如何“管好”,真正使小区成为“大家庭”,实现“庭院化”,则更需要家庭式服务的铺垫和培育。因此我们抓住长沙市正全力建设“创业之都、宜居城市、幸福家园”的契机,在宜居环节上下功夫,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努力打造服务优质、贴心的“温馨计生”,就是要让居民在小区找到家的感觉,将小区建设成宜居、乐居、住户引以为荣的家园。在全面掌握小区居住人口结构、婚育情况、生育意愿及生殖服务保健等服务需求的基础上,我们实施了“454”优质服务工程。即送生育证上门、送独生子女证上门、送婚育证上门、送避孕药具上门的“四上门服务”;出生婴儿必访、节育手术必访、孕产期必访、独生子女病重必访、独生子女困难家庭的“五访服务”和为流动人口提供便民联系卡、就业培训服务卡、社区卫生服务医疗卡、计生优质服务卡的“四卡”服务,以优质服务赢得居民的信任和支持。同时,我们坚持宣传教育引路,我们社区工作人员视自己为小区居民,将小区居民当成自己的家人和朋友,致力于群众对计划生育政策的掌握、对计划生育管理的主动参与,深入开展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等宣传服务活动。一是规范阵地,打造宣教平台。加强了社区、物业公司计生阵地的建设,建立了长10米、高标准、内容丰富多彩的计划生育文化长廊、文化墙、宣传栏。二是营造氛围,让计生理念深入人心。充分利用现有的各类资源如小区休闲活动场所、小区广播、网络、报刊等宣传工作的前沿阵地,引进漫画、儿歌等新形式的宣传方式,广泛开展宣传服务活动。三是深化活动,实现居民的交流和互动。社区制定了《计生全年优质服务“早知道”》的活动计划,并制成温馨服务小卡片发放到育龄群众手中,并先后开展了大型计划生育人口论坛、主题活动、专家讲座咨询等活动,促使小区居民实行计划生育由被动走向主动,从自发走向自觉。&
几年来,我们在新建小区楼盘的计划生育管理服务工作方面做了一些探索,但还不够成熟,加上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出现,我们将进一步完善、推广“庭院式”工作模式,促使人口计生工作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流动人口和出租房屋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