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峰区精准扶贫哪位领导检管

您当前的位置: &
观摩感悟:西峰区驻村帮扶精准扶贫观感
  西峰区地处甘肃省东部,坐落在有&天下黄土第一塬&之称的董志塬腹地,是庆阳市党政机关所在地。全区辖5镇2乡,3个街道办事处,100个行政村、856个自然村、15个社区;总面积999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65.94万亩,人口37.73万人。以董志、彭原两乡为中心的董志塬,是世界上面积最大、土层最厚、保存最完整的黄土塬面,素有&八百里秦川,不如董志塬边&的传说。
  9月23日至24日短短两天,我们一路马不停蹄紧张有序的观摩学习了西峰区5镇2乡9村4户的双联精准扶贫及驻村帮扶工作。一路看来,感触很深,受益匪浅,站在精准扶贫的大背景下,横向对比,纵向思考, 取长补短,正视差距,工作轮廓和思路渐渐清晰。总体而言,西峰区工作主要体现在&一抓三突出一创新一坚持&上,简称为&1311&工作新思路。
  一、抓资料建档,让户内实际和村级信息同步进行。
  在我们观摩学习的9个行政村中,既有贫困程度最高的毛寺村,也有自然条件、基础设施较好的孔塬村。我们一致认为:西峰区委区政府非常重视双联精准扶贫及驻村帮扶工作。一进入西峰区的行政村,我们印象颇深的是舆论宣传铺天盖地,问起一般群众和普通干部,对精准扶贫和驻村帮扶工作能完全做到一口清。全县15个县级干部帮联15个贫困村,签订军令状,全面落实工作任务。在观摩的9个行政村,无论是驻村工作队,还是乡镇长、党委书记,对政策都能吃透,对村情都很了解,对工作思路都很清晰。尤其是在资料建档方面,能够摸清村情实际,建立完善双联&六大类资料&和精准扶贫&9有&和贫困户&6有&资料。驻村工作队和帮联单位,以&网格化管理&、信息化扶贫、精准化脱贫&为出发点,创新建立了精准扶贫网格化信息数据管理平台,对贫困户进行了详尽的建档立卡,通过&图标结合&的方式,实现了每个扶贫村的目标任务、脱贫计划、实施项目、完成时限&四位一体&图显及贫困户地理位置、户内情况、帮扶措施、帮联干部、项目需求、收入目标&六项明晰&电子档案,坚持落实干部入户反馈制度,实现了平台信息动态随时更新的要求,有效解决了户内实际与村级信息不同步的问题。
  二、突出真帮实扶,让贫困户摘掉穷帽子过上好日子。
  我们走访了4户群众,他们热情地接待了我们,提起精准扶贫,他们激动的双眼盈满了泪水,握着我们的手千恩万谢。尤其是毛寺村的贫困户毛相金,一家4口人,因病致贫,驻村工作队筹资新建了5个蔬菜大棚,年收入2.5万元,彻底解决了贫困问题。杨咀村的贫困户金立春,一家7口人,只有金立春一个人身体健康,驻村工作队根据具体情况,筹资为他栽植核桃树5亩。贺塬村的贫困户刘旭贵,45岁,25亩川台地,驻村工作队和帮联单位多方奔走协调,引进榛子新品种,为他家种植5亩榛子,从定杆、施肥、除草、防虫等方面加强管理指导,邀请果树专家及专业技术人员深入榛子基地,查看分析榛子病虫害情况。沿着山路一走进刘旭贵的家,他赶紧给我们端出今年新采摘的榛子让我们品尝,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告诉我们是驻村工作队和帮联单位让自己重新树立了信心,新栽的榛子今年已经挂果,明年榛子就可以丰收了,而且一亩榛子收入在6000元左右。
  三、突出主导产业,让贫困村的经济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
  短短两天,我们一路风尘仆仆,观摩学习了毛寺、杨咀、庄头、廖坳、孔塬、文安、贺塬、赵沟畎、五郎铺9个贫困村,这9个贫困村贫困程度相对较高。汽车沿着蜿蜒曲折的盘山公路小心翼翼缓缓前行。深秋季节,景色优美,群山连绵,流光溢彩,映入眼帘的是金黄的豆角、谷子和玉米,村道两旁熟透的苹果挂满枝头,一阵阵浓香扑鼻而来。9个贫困村的产业发展各有特色,百花齐放,独树一帜。毛寺村的主导产业是苗林、瓜菜、草畜、劳务,除此之外,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借助黑老锅冰窟自然景观、生态希望小学和香港中文大学捐款修建的无止桥等人文景观优势,积极发展第三产业。在招商引资方面,毛寺村吸引社会投资5.2亿元,建设以冬季滑雪为主的甘肃陇东冰雪健身基地项目,分步配套建设游客接待中心、河道漂流、马术俱乐部、旅游小镇、温泉度假村、垂钓及体育综合中心等8个休闲运动功能区,计划年底投入使用。杨咀、庄头、廖坳、赵沟畎、五郎铺5个村的产业以种植和养殖为主,主要发展以苹果、核桃、杂果、小米、玉米、中药材和规模养羊、养牛为主,拓宽增收门路、增加群众收入。孔塬村引进广州乔氏集团投资160万元,流转土地400多亩,建成玫瑰种植示范基地1处,努力实现集玫瑰种植、采摘、初加工、旅游为一体的新型产业基地。文安村为了解决搬迁贫困群众后续产业培育问题,新建占地90亩的蔬菜基地1处,现已完成10座日光温室主体,10月上旬可投入生产。这10座日光温室总投资150万元,科技含量高,生产纯天然有机蔬菜,拓宽了群众创业增收的新空间。贺塬村筹资9.2万元,扩大发展榛子产业,大胆试种,种植面积达到227亩,目前榛子成活率98%以上,为拓宽脱贫致富路子闯出了新途径。
& &  四、突出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水平,让群众的生产生活更加方便快捷。
  在观摩学习的9个村中,帮联单位和驻村工作队把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改善人居环境的主要抓手。通过实地观摩,结合区委区政府领导的介绍,我们了解到这9个村全部实现了水泥路通村到户、自来水入户、农电网改造全覆盖,在此基础上,建成了幼儿园、村级卫生所、文化广场、农民培训中心,老年日间照料中心、科技活动室、便民服务大厅、金融网点、瓜菜交易大厅、公厕等配套设施,同时成立环卫队,筹措专项资金用于环境卫生整治,这样既保证了村部正常办公,又美化了环境,提高了公共服务水平。尤其是毛寺村和庄头村,基础设施建设很有特色,值得借鉴和学习。毛寺村村部既有古老的原始建筑,也有时尚的现代建筑。一走进香港中文大学筹资建造的生态希望小学,便能闻到一股淡淡的泥土芳香,我们一行立刻被这种独特的建筑风格深深地吸引,仔细看来,墙体是用泥土夯筑成的,内有木柱作为支撑,墙体厚度为1.2米,南北通透,窗户都装有双层玻璃,极具人性化设计理念。另外,一踏进庄头村下冯老柏树园小广场,我们马上沉浸在晨钟暮鼓、苍松翠柏的清幽环境中,经过村党支部书记介绍,我们才知道该广场还有一个感人的故事,是一位名叫李生廉已过世的老先生,生前栽植了这一片柏树林,距今已有70年的历史,中间五棵树呈五角星形分布,寓意丰富,影响深远。于是董志镇政府配合驻村工作队和帮联单位筹资新建了这个小广场。
  五、创新&4321&工作新机制,让双联扶贫工作水平在发展中得到提高。
& &  什社乡文安村按照&抓产业、促增收,抓项目、强基础,抓民生、保稳定&的要求,坚持双联行动与扶贫攻坚深度融合,立足实际,在实践中创新出台&4321&工作新机制(4点:建成产业到户扶贫点、产业致富脱贫点、电商扶贫增收点和易地搬迁安置点,3服务:新建村级幼儿园、标准化卫生所和便民服务室,2水:实施人饮安全用水和安置点排水工程,1路:新建水泥路或者砂化道路),依托整村推进项目,整合行业部门资源,围绕基础设施建设、易地扶贫搬迁、富民产业培育、金融资金支撑、电商扶贫、能力素质提升等方面全力实施精准扶贫。
  六、坚持&四级联动&模式,破解融资问题,让贫困户不再为发展产业后续资金短缺问题发愁。
& &  针对扶贫户发展产业后续资金短缺问题,西峰区各乡镇紧抓农村产业发展资金专业合作社筹办及精准扶贫专项贷款的利好政策,坚持&四级联动&模式(联村领导带领包村干部在村组干部及群众代表中展开宣传,驻村工作队利用人群聚集区固定版面进行宣传,联户干部到帮扶户中开展宣传,组干部在本村民小组入户宣传),全方位宣传动员,吸引农户入社,动员有发展意愿的贫困户申报贷款,这样既有效地监管了资金去向,而且也更好地破解了贫困户发展产业的资金难题。精准扶贫政策资料包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精准扶贫政策资料包
上传于||暂无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想免费下载本文?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20页未读,继续阅读
你可能喜欢甘肃省庆阳市西峰区就业局多措并举精准扶贫_国研网
您当前位置:首页&>&重点专题库&>&人口与就业&>&最新动态
甘肃省庆阳市西峰区就业局多措并举精准扶贫
  一是领导重视率先垂范。就业局主要领导高度重视精准扶贫和双联工作,年初开会安排精准扶贫和双联工作。局长李本举同志多次亲自带队进村入户,随时随地召开专题会议指导解决难点、问题。正是领导的模范带头,带动了干部职工的勤奋工作热情,为双联和精准扶贫和工作的顺利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二积极培训,学习技术,借助外脑,激活内力。区就业局在技能培训方面采取现场为前来参加培训的村民免费复印身份证、发放学习用品、赠送纪念品,灌输先进农业生产方式、培养经营管理科学理念、宣传成功致富典型、发放宣传资料等方...
中国就业网 日
责任编辑:
Copyright &
DR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国研网
&&中关村信用促进会会员证书}

我要回帖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