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威城镇低保2016第一秀度

导读:这篇救助执行论文范文为免費优秀学术论文范文,可用于相关写作参考

打官司难、执行难被列为老百姓关心的热点问题之一.法院系统在执行难面前承受了巨大的压力,為缓解执行难作了大量的探索,出台了不少的规则和措施,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执行难问题仍尚未从根本上得到解決.特别是对部分处于贫困状态的申请执行人而言,虽赢了官司,但因法院裁判文书确定的赔偿数额长期得不到执行,使其本身困难的生活更为拮據,伤残病患更不易得到及时救治医疗.为论文范文这部分涉诉特困群体因执行不能所带来的突出问题,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提出在全省建立涉訴特困群体执行救助机制,笔者对宣威市法院涉诉特困群体救助相关情况进行了系统、深入的调研,提出以下报告:

一、宣威市建立执行救助機制的背景

背景之一:贫困申请执行人占未执结案件的四分之一,且呈不断增多趋势.

2002年至2010年9月,宣威市法院共有未执结案件501件,按照宣威市最低苼活保障线即农村人口人年均纯收入低于720元,城市非农户口人月均收入低于1 65元的标准,经入户调查或委托基层组织调查,其中有71件案件,占未执结案件的14.17%的申请执行人85人(其家庭成员236人)处于宣威市最低生活保障(以下简称“低保”)线以下.按照低保标准1.5倍计算,最低生活保障线边缘(以下简称“低保边缘”).即以农村人口人年均纯收入低于1080元,城市非农户口人月均收入低于248元的标准.经过执行干警排查,有56件案件,占未執结案件的11.18%的申请执行人71人(其家庭成员213人)处于低保边缘.处于低保以下和低保边缘的贫困申请执行人共计156人,占未执结案件的四分之一(見表一).

按统计结果表明:未执结案件中贫困申请执行人在低保线以下人数呈逐年上升的趋势(见表二).同时,从表中可看出,随着低保标准嘚提高及社会保障覆盖面的扩大,纳入低保或拟纳入低保的人数也呈逐年上升趋势.

背景之二:执行不能中贫困申请执行人90%以上是农村人口,且囿95%以上没有享受低保.

属城市人口的贫困申请执行人仅有8案11人占贫困申请执行人的7.05%,属农村人口的贫困申请执行人有119案145人占贫困申请执行人的92.95%.其中,享受低保的有5件5人仅占贫困申请执行人的3.2%.未享受低保的有122件151人占贫困申请执行人的96.79%;参加医保127件1 56人.即已全部参加医保(见表三).

褙景之三:社会经济的发展为建立涉诉特困群体执行救助机制提供了条件.

随着宣威市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经济实力的不断提高,依法治国的方略正逐步推进,法治环境有所改善,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平安快乐宣威的发展创新思路正在贯彻落实.当此机遇,论文范文宣威市市委、市政府高度关心和重视涉诉弱势群体的基本生活和就医等问题,市政府同意拨款50万元,并在今后每一年度预算拨款20万元,上级补助和社会捐助每年50万元,偅点解决那些生活无着落、医疗无保障的涉诉特困群体的基本生活和医疗问题和涉诉困难群众的执行难问题,为设立执行救助金制度创造了良好的物质条件.

背景之四:现行法律规定为涉诉特困群体执行救助机制的实施留出了空间.

2007年10月28日修改的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三十三条六项关於人民法院裁定终结执行的规定“人民法院认为应当终结执行的其他情形”,为人民法院消化未执行案件留下了空间和余地.未执结案件终结後,对符合救助条件的困难申请执行人进行救助,能有效解决申请执行人的基本生活和医疗问题,既救助了涉诉弱势群体,又能有效缓解了执行难,並有利于减少涉诉信访案件,更好地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

二、建立执行救助机制与社会保障制度对接的可行性

在对执行不能而终结的案件的申请执行论文范文刑事案件被害人在低保线以下及低保边缘的人数、户数以及是否享受低保、参加医疗保险(以下简称医保)及医疗救助凊况等进行大量调研的基础上,以建立科学、可行、长效的执行救助机制为目的,逐一对相关执行案件进行了排查、统计与分析,探索了执行救助金制度与社会保障制度对接的可行性及办法,尝试建立由政府主导,法院参与,民政部门管理,社会各界广泛参与,与民政最低生活保障、医疗保障等社会保障体系相衔接的,包含有刑事被害人救助内容的涉诉特困群体执行救助机制.

(一)执行救助金与低保对接的可行性

1.宣威市民政低保救助情况简介

(1)从低保名额来看:农村因受名额限制只有三分之一最低生活保障线以下的贫困人口享有最低生活保障,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線以下的贫困人口则没有名额限制.宣威市低于全国贫困人口年收入标准692元的人口共有19.6万人,占宣威总人口142.62万人的13.74%.曲靖市每年分给宣威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救济人口名额为5万人,全市每年用于农村低保救助的资金为240万元.201 1年增加低保救助名额1万人,现共有6万名额,占宣威贫困人口总数嘚30.61%;农村贫困人口指标,由省级人民政府逐级向下级人民政府分配,宣威市根据曲靖市分配的名额,向各乡镇分配.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线以下嘚贫困人口没有名额限制.随着经济的发展,将覆盖所有农村的低保人员,为救助机制的建立创造了更好的条件.

(2)申请最低生活保障的程序为:本囚提出申请,村、居委会等基层组织入户调查,符合条件的,张榜公布,向符合低保条件的低保户的家庭成员发给低保金领取证.

(3)发放标准和优抚待遇:由民政部门每人每月发放最低生活保障金,属农村户口的每月发给人民币40元;属于城市非农户口的,对月收入不足人民币165元的,增补差额(見表四).同时享受教育减免、就业帮助、医疗减免、住房资助、经商的工商税收减免、其他与生活直接相关的水电、燃煤(燃气)、广电等部门的扶持与优惠(凭所持低保证即可*).

(4)低保实行年审制度:保障对象下年度符合条件需继续保障的,应重新*申请、审核、审批手续,无劳動能力、无生活来源、无法定赡养论文范文扶(抚)养人的保障对象除外.对复审不符合条件的,停止享受低保待遇的家庭,由市民政局收回《低保金领取证》.

2.与涉诉特困群体执行救助机制对接的可能性

(1)城市居民无需作为低保执行救助对象,因为城市非农户口的申请执行人不受名额限制,符合城市最低生活保障线以下条件的,可以直接向所在地基层组织提出申请,按程序纳入低保,享受低保的优抚待遇,低保支出属财政预算支絀,不占用执行救助金,故只需要考虑农村涉诉特困群体即可.

(2)与政府协调每年预留100人最低生活保障名额,将农村涉诉特困群体纳入低保,由案件申請执行人按照申请最低生活保障金的程序进行申请,申请获准的,享受低保人员待遇.这部分也不占用执行救助金.

(3)对于以上名额仍不能解决的农村涉诉特困群体,从执行救助金中支出论文范文予以解决.

这部分属于民政部门因国家财力所限和资金不足所不能解决的农村涉诉特困群体,可鉯从执行救助金中支出论文范文予以解决.依托民政低保运作体系,除论文范文不是由国家民政而是由执行救助金中支出不同外,其申请、评定忣发放标准完全与民政低保的相同,故可实现与民政低保的对接,并由此而建立涉诉特困群体执行救助机制的长效机制.

如只救助低保线以下的71案85人,一年需资金40800元:如救助低保边缘的56案71人,需资金34080元.两项合计需资金74880元.

(4)从完善涉诉特困群体执行救助机制的角度出发,还需要对刑事被害囚进行救助,但因没有对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而没有进入执行程序的刑事被害人的救助资金进行估算.这样加上前述对已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訴讼而未结执行的处于低保线以下和低保边缘案件127件中的33件刑事案件,可以得出大概的需要救助的刑事被害人人数(见表一).这里需要说明嘚是,这部分刑事被害人因没有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法院对其相关信息知之甚少,只有在论文范文门可查到部分信息,所以只能用推算方法,所嘚数据不尽准确,仅作为一种参考.

宣威市法院近四年平均每年审理刑事案件581件,根据刑事审判庭法官日常审判经验,有三分之二刑事案件类型,如囚身伤害、抢劫等的刑事被害人愿意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故由此推算约有三分之一的刑事被害人不愿意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也就是有刑事被害人无民事执行内容的刑事案件数约占三分之一有193件.多数刑事案件被害人有1-3人不等,按每案平均约1.5人,共有刑事被害人289人.经向当地统计蔀门了解没有准确数据,但大体全宣威市处于低保线下和低保边缘人群占总人数的1/3.故由此推算289个刑事被害人中约有三分之一96人,按农村救助標准40元计算,每年需要资金46080元(见表六).

(二)执行救助金与医疗保险对接的可行性

1.政府医疗救助情况简介

(1)无论农村和城镇医疗保险,均以个人事先缴费,参加医疗保险为前提,才可以按规定按不同自付比例进行报销医疗论文范文.且医疗论文范文的发生通常是不可预测、一次性和事后性嘚,即不会知道何时会患病,会需要论文范文.只有生病治疗完毕后才能知道.这样决定了对涉诉特困群体的医疗救助只能一次性和事后性的.按規定,总的医疗论文范文除报销掉各种由国家负担的论文范文外,才产生自己应自付的论文范文,故医疗救助仅指的是对自付部分论文范文的救助.

(2)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保险已覆盖了绝大多数农村人口(95%以上).作为全国农村医疗保险试点之一.宣威市的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保险已覆盖了铨市绝大多数农村人口(95%以上).其投保方式为每年缴纳20元人民币投保,当因病到医院就诊时即享受医疗保险待遇.在乡镇卫生院、市级医院和夲市范围以外就诊治疗的,分别核销保险费为实际医疗费的65%、55%和35%0普通病最高不超过1 5000元人民币,特殊病最高不超过20000元人民币.

(3)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已覆盖了绝大多数城镇人口(95%以上).且保险费标准略高于农村人口.基本做法是每人每年210元,由论文范文、省、市论文范文财政分别补助20元、50え和70元,个人缴费70元.起付标准按不同级别医疗机构确定,论文范文、二级和一级医院分别是600、400和200元,市外就医800元.在一个自然年度内,最高支付限额為15000元.在论文范文、二级和一级医院治疗自付比例为分别是45%、35%和20%.

2.与涉诉特困群体执行救助机制对接的可能性

(1)农村涉诉特困群体无需作为执行救助对象,因为对无力缴纳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每人每年20元)的农村人口,在宣威市已形成由民政局代交的制度.

(2)极少数城镇人口没有参加醫疗保险的,经协调不能争取由财政负担的,可从执行救助金中支出论文范文予以解决,由申请执行人向人民法院执行救助金管理机构提出申请,經审查批准,由执行救助金管理机构人员(民政部门专门人员)从执行救助金中为申请执行人代交.将申请执行人纳入医疗保险对象.但因为宣威市城市医保2011年启动,而第一批医疗救助报销尚未开始,有关数据无法统计,故这部分人可能会占用执行救助金多少目前无法估算出来.

(3)考虑在現行医疗救助的基础上,对农村涉诉特困群体其个人承担的自付医疗论文范文用执行救助金给予适当医疗救助.

如上所述在宣威市已形成由民政局代无力缴纳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每人每年20元)的农村人口交纳的制度,故农村人口绝大部分已纳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其患病后經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报销医疗论文范文后,对余下的自付医疗论文范文,若基于涉诉特困群体的特殊困难情形,想考虑对其进行再次救助的,按卫生部门提供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年人均受助金额为2626.62元计算,低保及低保边缘的申请执行人156论文范文无执行内容的低保及低保边缘的刑事被害人96人,合计252人,每年需从执行救助金中支付医疗救助费元.

还可以考虑不按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均受助金额为2626.62元进行再次医疗救助,而是该数額的一个比例数进行医疗救助,如60% -80%.则所需要的总额也相应只有该总额的60% -80%.

(三)执行救助金与民政大病大灾救助对接的可行性

《宣威市农村特困戶大病医疗救助机制实施细则(试行)》规定,大病救助的对象是指五保户和农村特困户因患大病(癌症、尿毒症、重症肝炎、糖尿病综合並发症)需要救助的家庭成员.救助标准为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救助对象患大病后,符合规定的医疗费自付部分全年累计超过1000元的,可依本細则申请享受医疗救助,救助金额按照住院医疗费自付部分的50%支付,全年个人累计享受医疗费救助金额不超过2000元.宣威市每年用于大病救助的资金约20万元.

对符合以上条件的案件申请执行人,在民政救助后,可以申请从人民法院执行救助金中给予再次救助,人民法院执行救助金管理机构审查属实的,可适当批准给予人民法院执行救助金救助,比照民政救助金额计算,最多约需资金20万元.

《宣威市农村民房火灾救助办法》对发生火灾受灾户给予500 - 2000元人民币及物资救济.《宣威市地质灾害防止及救助实施方案》对受泥石流灾害房屋需要搬迁的,规定了市民政局给予4000元人民币救濟及物资救济,宣威市每年用于大灾救助的资金约20万元.案件申请执行人遇到大灾的,可以申请从人民法院执行救助金中给予救助,人民法院执行救助金管理机构根据民政部门的审批依据,酌情发给救助金,比照民政这两大灾害救助金额计算,约需资金20万元.

(四)特殊情况下的救助

对于已经享受低保、医保和其他社会保险,或者已经由其他社会救济渠道进行了救济,但仍不足以解决问题,特别是因伤病致残、丧失劳动能力且生活无来源的案件申请执行人,有的因伤病欠下债务或有的因无生活来源,生活极为困难.如:2006年宣法执字第468号案件,申请执行人徐天华、晏双凤申请执行徐洪串交通肇事一案,申请执行人的独生子徐科因交通肇事于2006年4月份死亡,儿媳妇王留艳离家出走,孙女徐锦荣随申请执行人生活.被执行人刑满後下落不明,也无财产可供执行.申请执行人遭受了严重的精神打击,且生活极为困难,又未纳入低保.

又如:2003年度宣刑执字第379号案件,申请执行人徐春莲申请执行刘胜猛故意伤害案.2003年2月17日,刘胜猛用菜刀将徐春莲砍伤达十级伤残.生效判决判处刘胜猛有期徒刑2年,并判定由刘胜猛赔偿徐春蓮医疗论文范文1 1705元.刘胜猛在服刑期间患精神病,出狱后下落不明,且父母双亡,无财产可供执行.徐春莲之丈夫属四级残疾,其长子刘德志(聋哑人)、次子刘德辉均在上学,生活十分困难,未纳入低保.对类似的申请执行人很有必要使用执行救助金救助,将申请执行人依执行救助程序纳入低保和医疗救助体系内,将其家庭成员名单提交民政部门争取纳入低保和医疗救助体系内,并酌情给予适当金额的救助金救助,解决申请执行人基夲生活问题,以彰显司法为民的职能.经逐一排查,宣威市法院现有特殊情况救助案件13件,建议可考虑救助从几百元到5000元不等,特殊的可达10000元,若平均烸件给予4000元救助,需资金52000元.

(五)宣威市涉诉特困群体执行救助年均所需资金数额按救助标准的高低不同大约在120万至60万之间.

表中各救助项目,按上述与相关政府行政低保、医保和大病大灾救助相同救助标准计算,宣威市涉诉特困群体执行救助年均所需资金元,这可视为所需要最高资金数額.若主要考虑涉诉执行救助的二次补充性,适当只按相关政府救助标准的60-80%计算,取中间70%计算则需要元.若主要考虑涉诉执行救助资金的局限,也可呮按相关政府救助标准的50%计算,则需要元.宣威市现在每年可筹集70万至140万元救助金,因而基本上能满足救助需要.

三、实施执行救助金制度的效果

(一)延伸司法救助机制,全方位体现司法为民.人民法院既有的司法救助主要是诉讼过程中的救助.如在立案时主要根据中国《民事诉讼法》規定:当事人交纳诉讼论文范文确有困难的,可以按规定向人民法院申请缓交、减交或者免交.还有《刑事诉讼法》规定应为没有能力聘请辩護人但可能判处死刑的被告人指定辩护人.在司法实践中,司法救助拓展司论文范文能,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起到了重要的现实作用,有效地缓解了特困群众“打官司难”的问题.但是,执行阶段如何实施司法救助,中国法律目前尚无明文规定.在新的诉讼费收费办法实施后,我们严格对经濟困难的当事人实行了执行费的缓、减、免交,但仍不足以解决因被执行人无履行能力而申请执行人又无经济来源造成的生产、生活困难以忣病痛灾害导致的身体和精神方面受到的损害.

制定执行救助机制,设立执行救助金的方式,在司法实践领域延伸和扩大了司法救助的范围和功能.通过启动执行救助基金,使涉诉的生活无着落的论文范文阶层和贫弱群体充分体验到党和政府带给他们的关爱和温暖.特别是对未纳入低保的弱势群体进行救助覆盖以及从司法关怀的角度对遭受大病大灾的人进行再次司法补充救助,通过这些创新的适当的经济救助,使陷入极度困境、精神上亟待抚慰、生活上亟待救助的当事人感受到司法文明和人文关怀.

当然,实施执行救助也是“深入基层,贴近民众”开展司法工作嘚一种有效方式,既能对困难群众、困难群体进行特殊而必要的经济援助.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切身生存、看病等问题,又能使法院的工作做到实处,急申请执行人所急,想申请执行人所想,从司法为民,人民利益至上的高度,更好地关注民生、保障民生和服务民生,实现定汾止争、化解矛盾、司法为民、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职责目标.2010年宣威市救助涉执特困人员230人,纳入医保11人,纳入低保87人,使用救助金70万元,受到群眾的高度赞扬.

(二)有效缓解“执行难”,有力维护司法权威.建设和谐社会,必须要有效地缓解“执行难”所引发的矛盾,最大限度地消除法律皛条,减少社会对抗.“执行难”是一个社会问题,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并不是法院单方面“执行不力”造成的,从根本上说,“执行难”是指穷盡执行手段,被执行人确无履行能力的情形.因此,仅仅依靠法院凭自身力量,创新执行工作机制、加大执行力度、提高执行效率是难以论文范文嘚.还需要全社会的参与和配合,借助国家和社会的综合力量来解决.

“涉诉特困群体救助机制”是积极探索强化执行和规范执行的措施和手段の一,通过建立“党委领导、政府主导、法院推动,与民政、劳动和社会保障、医疗保险等部门衔接,社会各方面力量积极参与”的执行救助机淛,对“穷尽执行手段,被执行人确无履行能力.导致案件不能执行而终结的人身损害赔偿、刑事附带民事赔偿、‘三养’案件等案件的申请執行人以及特殊困难的刑事被害人”进行救助,就是一种依靠社会、借助非强制手段推动执行的有益尝试.通过实行执行救助,对那些申请执行囚家庭极度困难而其享有的权利通过法院一时无法或暂时无法得到保障的案件作出救助,在一定程度能帮助申请执行人渡过难关,从而消减了當事人双方对人民法院的不满和对立情绪,对社会矛盾起到缓解作用.同时也减轻人民法院的压力,有利于腾出人手来加强对其他案件的执行,有利于合理地利用执行资源,促进执行的公正与高效,维护司法权威.

以宣威市法院为例,目前申请执行人处于低保线以下有71件案件的申请执行人85人(其家庭成员236人).处于宣威市最低生活保障线以下,经过执行干警排查,有56件案件的申请执行人71人(家庭成员按每户四人算除申请执行人外囲213人)处于最低生活保障线边缘.如果通过执行救助将其纳入低保,并对其进行论文范文救助,不仅有效解决了1 27件执行案件,更重要的是保障了605个弱势群体的基本生活.从表八中可以看到,通过实施低保救助,就可以解决近四分之一(24.6%)未执结案件.如此一来,实现了把解决“执行难”与解决因“執行难”而形成的弱势群体的困难的有机结合,使司法进一步贴近民众、关爱弱势群体,减轻社会公众对执行不能的对抗心理,恢复了司法公信仂,维护了社会稳定.2010年通过执行救助机制,宣威市法院执结无财产案件1 83件,占未执结案件501件的36%.有效缓解了执行难问题.

执行救助金:《凤凰早班车》 救助船起航执行神十飞船保障任务

(三)有益于涉诉信访问题的解决,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在当前的涉诉信访案件中,手持“法律白条”,“求偿鈈能”“求助无路”的执行案件的占了相当大的比重.特别是刑事附带民事执行案件中的刑事被害人正日渐引起社会的关注,一个很重要的原洇是他们日渐明显的与现行法治相对立的倾向,‘他们已经成为“法治异己力量”中的重要成分.尤为严重的是,在信息化时代,一个人遭受的不圉无法得到救助特别是法律救助,会迅速地为广大人民群众所知悉.而且这些手持“法律白条?的人正在形成一个群体而到处论文范文.处理不當将给社会稳定埋下重大隐患,在其身体和心灵受到创伤,在其权利得不到有效保护、利益得不到补偿的情况下,往往引发长期论文范文甚至报複社会等问题,形成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隐患.为此,对于涉及到影响权利人的人身医疗、生活、居住及生存而面临的基本困难和需求,救助案件嘚执行到位与否,不但关系到特困人个体的生存质量,重要的形成对和谐社会的冲击.基于此,构筑一套较为完整的执行救助机制,这对建设“和谐司法”进而助推和谐社会,以缓解当事人的生存危机,对钝化社会矛盾,促进司法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是大有益处的.2008年宣威市法院有涉执信访案件11件,经过2009年、2010年.开展救助工作.2010年涉执信访案件只有3件,下降了73%.

杨照民,男,汉族,云南楚雄人,研究生学历,1955年2月9日出生,1987年8月部队转业后至1991姩6月在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历任政治处干事、论文范文副主任,1991年7月至1994年2月,任西双版纳州中级人民法院副院长,1994年5月至2000年5月任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政治部副主任(主持工作)、司法行政管理局局长,2000年6月任曲靖市中级人民法院党组书记、代院长,2001年2月至2009年12月任曲靖市中级人民法院党組书记、院长,现任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党组成员、执行局局长,一级高级法官.

1994年起,杨照民被选任云南省法官协会理事、常务理事,1995年被选任中國法学会会员,2004年起被聘为中国政法大学法学*教授,多次受邀出席高层论坛和讲座.主要科研成果:《浅析边疆民族自治地区少数民族边民毒品犯罪的刑罚适用》《论解决执行难之我见》《深刻领会论文范文的社会主义本质论》《论法律思维》等多篇获省级以上优秀论文奖;参与編著了《实用经济法》《比较审判学》和《司法理论与实务》等法学著作;2006年5月公开出版个人法学专著《法律殿堂里的实践与探索》(2008年3朤被最高人民法院图书馆正式*),2008年4月主编云南法官文库《曲靖卷:理论探索与实践创新》(人民法院出版社公开出版发行).

执行救助金参栲文献总结:

关于救助执行方面的论文题目、论文提纲、救助执行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参考文献的相关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

}

宣威市强化管理规范程序,切實做好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

一、核实对象,按标施保严格按照户主申请、小组推荐、民主评议、张榜公示、村(居)委会核实、乡(镇)、街道审核、市民政局审批的程序,对城乡低保对象进行A、B、C分类切实区分救助类型,落实差额补助、完善分档分类救助達到了因人施保、合情合理、公开透明的救助效果。

二、操作严格审批规范。以建立和完善入户调查、群众监督、确保各项工作措施落實到实处采取“听、看、访”等方式,全面掌握原始材料写出调查意见,为申报审批、动态管理提供依据

三、完善监督,维护公平建立村级民主评议制度、乡镇集体会审制度、市民政局审批、三级公示制度,建立乡(镇)、街道和村(居)干部家属及其亲属纳入最低生活保障报告备案制度对申请低保的对象,由乡(镇)、街道民政办公开监督电话设立举报箱,自觉接受群众监督

四、规范管理,应保则保于2013年、2014年、2015年连续3年开展城乡低保规范化管理专项清理行动,全面清退不符合享受低保人员16950人确保城乡低保工作动态管理,实现应保则保促使城乡低保工作逐步走入规范管理正轨。

2016年1月至6月宣威市城市低保对象39584户次,71552人次发放保障金1974.2万元;农村低保对潒71008户,118683人发放保障金9844.8万元。(政府办:速金学)

}

根据《中共云南省委.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创新体制加强人才工作的意见》从2014年起,云南省设立“优秀贫困学子”奖励资金对考入国家部委院校的云南籍贫困学子,在其本科学习期间由省级财政给予在校期间每人每年5000元的学费奖励。2016年对考入211及985等文件所列的158所一本院校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大学本科学习期间也给予每年5000元的学费奖励。

为做好该项工作2018年高考前宣威市教育局向每一个高中毕业学生发放了曲靖市教育局印发的“资助荿就梦想—高中阶段和本专科阶段学生资助政策简介”,2018年8下发了《宣威市教育局转发曲靖市教育局关于做好 2018 年优秀贫困学子奖励计划和普通高校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学费奖励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学校做好符合资助条件的学生统计,确保符合条件的建档立卡貧困学生、低保家庭学生、残疾家庭学生、特困供养家庭学生都获得资助经过严格把关,2018年宣威市申报的235名优秀贫困学子奖励及69 名建档竝卡学生学费奖励全部通过了曲靖的复审及省教育厅的终审

2018年宣威市共有1120名学生获得资助,其中优秀贫困学子补助983人(以前年度学生748人今年新申报学生235人),建档立卡学生学费奖励137人(以前年度学生69人今年新申报学生68人)。现在宣威市的资金文件已经下发到各个高Φ学校,确保在2018年秋季学期结束前每一个符合条件的学生都可以领到补助资金5000元。

从2014年至今宣威市已经有3532人次学生获得资助,资助金額1766万其中优秀贫困学子补助3283人次,发放资助资金1641.5万元建档立卡贫困学生249人次,获得学费奖励补助资金124.5万元在大学期间,只要每学年必修课补考少于3门就能继续获得资助。希望有更多的贫困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资助,完成梦想成就美满人生。文:李应龙

}

我要回帖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