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冲历史文化市高山古寺的历史

云南记忆153:芒市(潞西)五云寺&高山流水行学天下&
图片概述:&
& 五云寺,位于云南省潞西市芒市镇红旗路西段南侧,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因大门前有
五棵大青树,树上长年栖息许多白鹭,远看宛若五朵白云,故称五云寺,傣族称「奘罕」,
即金子寺。
寺内现存以汉傣两种文字阴刻的木匾一块,长一百七十七厘米,宽四十九厘米,厚三.三五
厘米,汉文居中,直书着「大清康熙四年芒市长官司放廷定创建(孟+力)焕奘罕」。傣文略
小,分刻于汉字两侧,题记大意为∶「五云寺是芒市土司放廷定于康熙四年所建的第一座佛
寺,原名叫奘罕。它是从姐别赛(今法帕乡新寨)迁至姐木(芒市附近)原址城东(今芒市
镇东里州防疫站一带),住持长老是左 密天,清迈(泰国)人。嘉庆七年(一八○二年)
土司(放泽重)又将寺迁到今址(芒市镇蝶焕电影院附近)。道光年间(一八二一至一八五○
年)放提法母子重修,住持长老姓板。咸丰五年(一八五六年)放哈法又修,住持长才姓冯。」
寺中仍供奉着芒市地区首尊铜佛--帕拉过(孟+力),此铜佛系泰国清迈长老左密天从清迈带
来的。此外,寺橱中还使用着一口乾隆时期(一七三六-一七九五年)铸制的大铜锅,煮一次
饭,可供百人食用。
一九四五年,奘罕被日本侵略军用汽油烧毁。一九四六年,信众用竹料搭成一简易经堂。一九四八年,
由信众募捐和土司资助重建为木结构的殿堂。一九四五年后,五云寺有住持佛爷伍凹利达及和
尚一人。一九五三年七月从芒市中华寺移去重约三吨的大铜佛一尊于五云寺。「文革」中,除
佛寺始建时的一尊小银佛被信众收藏起来之外,五云寺的殿宇、佛像、经书等几乎全部被毁。
一九八四年开始重建,次年落成,目前五云寺是芒市地区重要的佛教朝圣地,也是重要的风
景旅游区。
&&注:《云南记忆》系列是2013年9月24—11月6日到云南德宏州芒市、瑞丽、梁河
及保山市腾冲地区,参加女儿高山流水主演的一部电影&《云中信》时,完成的部
分城市记忆采录!感谢电影《云中信》的制片人张总,感谢电影《云中信》导演
韩越,感谢电影中的爸爸(褚丰铭),电影中的小鹿姐姐以及全体剧组成员对高
山流水的关爱呵护!让我们一起跟着高山流水行学江湖的脚步,回味云南天空、
云朵、稻田、古村、老屋、古桥、古道、庙宇、墓葬、流水给我们的慰藉吧!
&中国城市记忆工作室&高松拍摄
感谢【高山流水(中国城市记忆)文化保护基金】长期对民间民俗文化记录传承的支持!
我们身边流过的一切都将成为历史!
拯救城市记忆行动解读:
城市如同一个手掌!布满了大街小巷的掌纹!
拯救城市记忆行动就是穿行其间,寻找那条城市历史的生命线!
《中国城市记忆工作室》是用行动为笔、时间为纸、
不间断记录这个城市变迁的过程、留取城市在时光中的片段、
剪辑记忆在生活中的足迹。珍重自然文化与历史文化给我们的开悟与抚慰。
爱这个城市!让我们行动吧!
&&&高山流水之父:高松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深圳市海外国旅门户网站]
&热门搜索:
400-696-8188
预订热线工作时间:8:00-20:00
旅行定制热线:8
腾冲历史文化简介
  腾冲,这座南方丝绸之路上的历史文化名城,历经沧桑,积淀了丰实深厚的历史文化,边陲古道的马铃声,记录着中、缅、印的商贸历史;春秋战国时期的铜案、铜鼓凝集着两千多年悠久灿烂的文明;石雕佛像,闪烁着中原与东南亚文化交流的光芒;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中国军民在这片絷土上抗击日本侵略军,首创全歼侵略者的战例,捍卫了中华民族的尊严。庄严肃穆的国殇墓园里安息着为国捐躯的抗日英烈,数千座墓碑向后人昭示着民族精英抵御外辱的浩然正气。    当你走进腾冲名人的故居,走进一座座明清古寺、古碉、古城,走进一座座清幽古老的院落和一道道石板小巷,你会在一种特别的文化氛围中受到震撼。在古老的侨乡和顺,还有一座建于1928年,至今仍然是全国规模最大、藏书最多的乡村图书馆。  腾冲历史悠久,早在石器时代境内就有先民繁衍生息。商代晚期已进入铜器时代,先民筚路蓝缕,以启山林,发展着这一地区的经济文化,部落与部落之间进行着广泛的交流。  腾冲地处西南丝绸之路--"蜀·身毒国道"的要冲,在秦汉时期已是一个商贸重镇。唐南诏时"畴壤沃饶,人物殷凑",筑腾充城,为云南西部重镇。宋大理国设腾冲府。
元至元十一年(1274年)改藤越州,又立藤越县,十四年(1277年)改腾冲府,置腾越、越甸、古勇三县。至元二十五年(1288年)罢州县,府如故,隶大理路。  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设腾冲府,后废。永乐元年(1403年)置腾冲守御千户所,隶金齿军民指挥使司。宣德五年(1430年)置腾冲土州。明正统年间的三征麓川之役,以腾冲为战略基地和管制边境土司的触角,大军云集腾冲。万历年间平息岳凤之乱,平叛大军从腾挥戈收复三宣。  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裁卫入州。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置腾越州判分防南甸。乾隆四十年(1775年)改腾越协为腾越镇。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升腾越州为直隶厅,隶迤西道。道光二年(1822年)降直隶厅为厅,隶永昌府。道光三年(1823年)改腾越州判为经历,仍分防南甸。光绪年间,爆发了抗英的"马嘉理事件"和"甘稗地之战"。宣统三年(1911年),以张文光为首的革命党人,发动了推翻清王朝的武装起义,在腾冲建立了云南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权--滇西军都督府,出兵占领了整个滇西,促进了辛亥革命在云南的胜利。  中华民国元年(1912年),改腾越厅为腾冲县。民国二年(1913年),撤消腾冲府。民国三年(1914年),迤西道改腾越道。民国六年(1917年),五行政区直隶腾越道。十九年(1930年),裁腾越道,设云南第一殖边督办署于腾冲。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改第一殖边督办署为腾龙边区行政督署。  1942年5月,日本侵略军自缅甸侵入我国,占领我腾冲城,腾冲人民配合抗日军队坚持抗战达两年之久,迎来了1944年中国远征军的滇西反攻,于同年9月14日光复腾冲,作为古城虽成了一片瓦砾场,但反攻战役中,军民用生命和鲜血共同谱写了彪炳史册的光辉篇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1950年成立腾冲县人民政府,隶保山行政专员公署。1956年,保山专区合并入德宏自治州,腾冲县隶德宏州。  1963年,恢复保山专区专员公署建制,腾冲县录保山专区至今。腾冲旅游推荐线路:成都到腾冲火山公园、瑞丽独树成林双飞五日游更多腾冲旅游线路
去旅游要多少钱
、 、 、 、
旅游选品途国旅有保障
深圳排名第一旅行社
深圳旅游局认证
签约付款安全无忧
3个工作日内退款保障
去旅游要多少钱
省?50?30起
省?20?88起
省?20?98起
省?20?98起
省?20?98起
省?20?98起
省?20?108起
省?70?108起
省?40?118起
省?40?118起云南保山腾冲县介绍_保山信息网
腾冲县介绍
一共有115家企业单位,29594条供应信息和808条产品收录在保山信息网
腾冲县简介
腾冲县隶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云南省保山市的一个县,地理位置属于西南地区,行政代码是530522,座机区号为0875,邮政编码为679100,辖区面积为5845km,共拥有18个行政区,2016年最新统计常住人口约为约62万人,平均人口密度为106人/km,车牌号码前两位是云M,身份证前6位是530522。
腾冲县市行政区划
腾越镇是县城所在地,位于腾冲县中南部,东经98°13,北纬24°12,海拔163米,东与五合、孟连相连,西面有西山坝熔岩台地与小西镇接壤,南靠国家级森林公园来凤山与著名侨乡和顺为界,北与小西镇毗邻。气候四季如春,年平均气温14.8℃,积温5000℃—6000℃,干燥度0.46—0
一、自然地理概况固东镇位于腾冲县北部,距县城40公里,在腾冲县所有乡镇中,其集镇规模位居全县第二。固东镇东与界头、曲石接壤,南与马站相连,西与猴桥毗邻,北是通往滇滩、明光口岸的咽喉要道。位于东经98°34’,北纬25°14’,属山间盆地;年均气温14.6℃,平均降水在1560--
滇滩镇位于腾冲县的北部边境,与缅甸克钦邦接壤,素有“极边第一镇”之美誉,国境线长24.7千米,有三条出境通道通往缅甸,是腾冲县对外开放的前沿,也是保山市通往缅甸、印度等东南亚、南亚国家的一条重要陆路通道,镇内滇滩口岸距缅甸克钦邦第一经济特区板瓦12公里,距缅北大城市密支那176公
猴桥镇山川秀美,历史悠久,是一个以发展林业、边境贸易及旅游为主,木材加工、物资集散、交通运输和第三产业为辅的边关重镇,以下几个方面可以概括猴桥的镇情:国土面积广阔,人口密度不高。全镇国土面积1086平方公里,是保山市国土面积最大的乡镇,腾冲县两个民族乡之一。境内居住着汉、傈僳、回
和顺镇位于腾冲县城西南4公里处,全镇国土面积17.4平方公里。明代洪武年间,和顺的先民从四川、南京、湖广等地奉命至此屯垦戍边,世代生息繁衍,距今已有六百年的历史。古名“阳温墩”,由于小河绕村而过,故改名“河顺”,后雅化为“和顺”。和顺交通便利,东与腾越镇相邻,南与荷花乡接壤,西接
界头,是腾冲县北部边境的一个乡,沿高黎贡山西麓走向,属龙川江源头上游怀抱中的“花园盆地”,距缅甸重镇密支那的板瓦镇仅40公里,故名界头。全乡国土面积864平方公里,东与保山接壤,南与曲石相接,西与明光、固东两乡唇齿相依,北与明光、怒江州泸水县毗邻。全乡辖28个村民委员会,360个
曲石因石头弯曲成柱状而得名,位于腾冲县城北部,高黎贡山西坡,座落在龙川江上游两条小江的交汇处,总面积为385平方公里,乡政府所在地距县城30公里。全乡辖17个村220个村小组,有8943户,42000人,其中非农人口1235人,有耕地59903亩(土地祥查是11万亩)。曲石乡最高
明光镇位于腾北边陲,处在东经98°33′,北纬25°30′的经纬线上。东西相间12.8千米,南北相距54.4千米,全乡国土面积698平方公里。明光乡东与界头乡接壤,南与固东镇相连,西接滇滩镇,北与邻国缅甸相毗邻。国境线长54.38千米,有六号、正七号、中七号、副七号、八号、九号界
转口贸易加工基地-----中和中和镇明、清时名缅箐,是古西南丝绸之路上的重要驿站。乡政府驻地新街村距县城15公里,辖区东西宽35公里,南北长40公里,面积389平方公里,地处东经98°14′30″--98°28′30″,北纬24°55′--25°11′之间,乡内最高海拔2614米
芒棒镇位于腾冲县城东南部,高黎贡山北麓,龙川江两岸的河谷地带,东临保山市潞江乡,南与五合相连,西同腾越镇接壤,北与北海、曲石两乡毗邻,属腾冲东大门。世界-自然保护区——高黎贡山是全乡东部的天然屏障。龙川江由北向南从中流过,把全乡分为东西两部份。全乡国土面积300.9平方公里,其中
荷花镇位于腾冲县西南部,东接清水乡,西北与中和乡相连,东北临和顺镇,南端与德宏州梁河县曩宋乡接壤地处东经98°30′,北纬25°01′,平均海拔1350米,总面积125平方公里;辖10个村民委员会;43个自然村;96个村民小组,属腾冲的四关古道之一。荷花总体气候为立体气候,年平均
马站乡是1984年3月在体制改革中组建的新乡,位于腾冲县城北部,东连曲石,南接北海、小西,西与中和、猴桥相连,北邻固东。乡政府驻地马站街,距县城23公里,腾固路以及新修的腾板路从境内通过,是通往滇潍、自治两个边境口岸的咽喉要道,也是我县北部片区的“门户”。境内海拔1870米,年平
一、区域概况北海乡(原名打苴乡)位于腾冲县城东北部,经纬度为:北纬25°1′—25°10′,东经98°31′—98°40′。地处大盈江水系源头,龙川江西岸,笼苁山东侧,东邻芒棒,西毗马站,南接小西,北连曲石,属腾冲县中部高山地区。全乡呈不规则正方形,国土面积187平方公里,东西宽
这里具有丰富的地热资源,这里拥有众多的名胜古迹,这里有最迷人的茶园景观,这里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这里的人民勤劳朴实,领导团结务实……一、地理位置清水乡位于腾冲县中南部,距县城12公里,属半山区,南与德宏州梁河县接壤,东北、西部分别与勐连、腾越、和顺、荷花四乡毗邻,辖六个村民委员
一、地理状况五合乡位于腾冲南部,东靠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并与保山市接壤(新保腾路过境线25公里,是腾冲的东大门),南与龙陵县龙江乡和腾冲县团田乡、蒲川乡相接,东连腾越镇,北与芒棒乡相邻。龙川江从北向南贯穿全乡,形成两山高,中间低的河谷地貌。乡内海拔1200米-2200米,呈典
新华位于腾冲南部,距离县城56公里,东与蒲川相邻,南与龙陵县河头乡隔江相望,西部和北部与梁河县小厂、平山乡接壤。全乡国土面积122平方公里,东西宽11.5公里,南北长16公里。新华地形地貌因其四周群山环抱,形似灶上的铁锅,又名“小蒲窝”。新华地质构造复杂,坐落在著名的新生带火山区
踏上这片好客的土地,会被这里淳朴的民风感染;走进这片茶国土地,会被这里四处飘溢的茶香感染,这便是蒲川——绿色的家园。“风光秀丽清凉山,茶叶飘香泉潺潺,新秀眉绿冠腾越,清凉磨锅出蒲川。”蒲川的名声随着茶叶散发的香味而名扬省内外,茶叶也成为当地的经济支柱,看那一片又一片绿油油的茶园,
团田乡地处腾冲县南部,离县城58公里。国土面积97.5平方公里,东、南面沿龙川江与龙陵县相邻,西及西北与腾冲县蒲川乡接壤,北与腾冲县五合乡相连,境内省道腾龙公路穿境而过18KM,是腾冲通往龙陵、德宏的南大门。境内地势西高东低,南北狭长,最低海拔1010米,最高海拔2020米,东西
腾冲县详细介绍
    保山市腾冲县位于滇西边陲,西部与缅甸毗邻,历史上曾是古西南丝绸之路的要冲。腾冲县是著名的侨乡、文化之邦和著名的翡翠集散地,也是省级历史文化名城。腾冲在西汉时称滇越,大理国中期设腾冲府。由于地理位置重要,历代都派重兵驻守,明代还建造了石头城,称之为“极边第一城”。
    保山市腾冲县与缅甸接壤的国境线长达148.7公里,从腾冲到克钦邦首府密支那217公里。特定的区位优势使之成为云南省工商业的发祥地之一。从宋、元以来,就是珠宝玉石的聚散地,首开翡翠加工之先河。到了清代,翡翠的加工、销售业已十分兴盛,现在,翡翠的加工、交易空前活跃,商业贸易、旅游等行业日益兴盛,“翡翠城”正以崭新的面貌吸引着海内外和客商。
    保山市腾冲县属热带季风气候,所平均气温14.8℃,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全年适于旅游观光。腾冲森林密布,到处青山绿水,景色秀丽迷人。境内有傣、回、傈僳、佤、白、阿昌六种世居少数民族,民族风情丰富多彩。其中傈僳族在刀杆节表演的“上刀山,下火海”惊心动魄,令人叹为观止。
    神秘雄奇的高黎贡山和怒江天险,从三江并流区自北向南逶迤而下,以独特而丰富的生物资源,属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被世界野生生物学会列为具有重要要际意义的A级保护区。她壮丽而神奇,走进高黎贡山,就像走进了奇山异水的长轴画卷之中。在这个被誉为“天然植物园”和“物种基因库”的地方,你会看到拨地参天的大树杜鹃之王、秃杉之王、银杏之王;你会看到云南山茶的始祖,看到世界上最大的人工秃杉林,还有很多稀世的珍禽异兽……
    在这里有中国最密集的火山群和地热温泉。90多座火山雄峙苍穹,80余处温泉喷珠溅玉,温泉泉眼数以万计。壮观的热海大滚锅、热箭四射的万年哈蟆嘴、令人浮想联翩的醉鸟神泉、怀胎奇井、美女仙池、扯雀魔塘……种种奇观妙景,展现出国家级火山热海风景名胜区的百态千姿和无穷奥秘。
    腾冲,这座南方丝绸之路上的历史文化名城,历经沧桑,积淀了丰实深厚的历史文化,边陲古道的马铃声,记录着中、缅、印的商贸历史;春秋战国时期的铜案、铜鼓凝集着两千多年悠久灿烂的文明;石雕佛像,闪烁着中原与东南亚文化交流的光芒;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中-民在这片絷土上抗击日本侵略军,首创全歼侵略者的战例,捍卫了中华民族的尊严。庄严肃穆的国殇墓园里安息着为国捐躯的抗日英烈,数千座墓碑向后人昭示着民族精英抵御外辱的浩然正气。
    当你走进腾冲名人的故居,走进一座座明清古寺、古碉、古城,走进一座座清幽古老的院落和一道道石板小巷,你会在一种特别的文化氛围中受到震撼。在古老的侨乡和顺,还有一座建于1928年,至今仍然是全国规模最大、藏书最多的乡村图书馆。
    保山市腾冲县位于云南省西部,西邻缅甸。保山市腾冲县总面积5845平方千米。总人口62万人(2004年)。保山市腾冲县人民政府驻腾越镇,邮编:679100。代码:530522。区号:0875。拼音:Tengchong xian。
  行政区划
    腾冲县辖5个镇、12个乡、1个民族乡:腾越镇、固东镇、滇滩镇、猴桥镇、和顺镇、界头乡、曲石乡、明光乡、马站乡、北海乡、中和乡、清水乡、芒棒乡、五合乡、新华乡、蒲川乡、团田乡、荷花傣族佤族乡。
  历史沿革
    汉时,腾冲属于乘象国“滇越”,依据是《史记·大宛列传》、《史记·西南夷列传》,“滇越”国中之“越”字乃腾越一名中“越”字之最早见于史书者。
    三国时,腾冲属盘越国。国名来源于《三国志·魏书》,“盘越国亦名汉越,王在天竺之东南数千里,与益都(益州郡)相近。”
    隋唐时,腾冲属藤越国。腾冲一名始于《旧唐书》、《新唐书》,亦作“藤冲”“藤充”,腾冲属于腾越大地的核心地带。“腾越”,亦作“藤越”,亦首见于唐时。
    南诏时有藤越国。按南诏行政区划,藤越国为南诏属国,在永昌节度辖下。现在腾冲县地域内有“汤浪”、“藤弯”、“越礼城”、“越赕”、“申赕”、“腾冲”?亦作“藤冲”“藤充” 等初次出现于樊绰所著的《云南志》一书,均为并列地名。
    宋时,大理国设立腾冲府。大理国初期,沿袭南诏建制。至太中国时(高相国专权时期),将永昌节度所辖地域分为两片,在怒江以东设立永昌府,在怒江以西设立腾冲府,由其子孙高泰贤、高泰运分别治理。“藤越国”至此不再存在。
    元时,有藤越州、腾越县、腾越府,甚至也曾被蔑称为“软化府”。元宪宗三年,高泰运之后世高救内附于元朝。元朝在腾越大地上分别设立过藤越州、藤越县、腾越府(腾冲府)。元人把腾冲视作军事重地,惧大理国时“腾冲府”一名中“腾冲”二字力度太大,便蔑称之为“软化府”。
    明时,腾冲军民指挥使司管到西双版纳、老挝。《明史·地理志》:“腾越州,元腾冲府,洪武十五年三月属布政司,寻废(麓川军占据)。永乐元年九月置腾冲守御千户所,……正统十年三月升为腾冲军民指挥使司,嘉靖三年十月置腾越州,……十年十二月罢司(军民指挥使司)为腾冲卫。”辖地包括“三宣”“六慰”之地,“三宣”即干崖宣抚司、陇川宣抚司、南甸宣抚司;“六慰”即木邦宣慰司、缅甸宣慰司、车里宣慰司、八百大甸宣慰司、老挝宣慰司、孟养宣慰司。
    清时设腾越卫、腾越州、腾越厅。清朝初期,置腾越卫;康熙二十六年(公元1687年)改腾越卫为腾越州;嘉庆二十五年(公元1820年)升为直隶厅(设腾越直隶同知,属迤西道);道光二年(公元1822年)降为厅(腾越厅)。腾越厅领七土司,即南甸、干崖、盏达、陇川、勐卯、户撒、腊撒。
    民国以后设腾冲县。公元1911年10月27日,张文光、刘辅国等发动腾越起义,打响云南辛亥革命第一枪。1912年在腾冲设腾冲府。1913年改设腾冲县。
    1942年日军侵占腾冲,在滇西设腾越省和腾冲县。1944年9月14日中-队光复腾冲。
    1949年12月15日,边纵七支队三十六团进驻腾冲,23日成立腾冲县临时人民解放委员会。1950年2月21日,成立腾冲县人民政府,属保山专区。1956年4月,腾冲县随保山专区并入德宏自治州。1963年8月,腾冲县随保山专区从德宏州内分出。1971年1月1日,保山专区改为保山地区,腾冲县属保山地区。保山地区改为保山市后,腾冲县属保山市。
    2008年,腾冲县辖5个镇、13个乡。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县总人口593925人,其中各乡镇人口(人):腾越镇 101155 固东镇 41568 界头乡 63778 曲石乡 40971 明光乡 滇滩镇 27368 马站乡 25309 打苴乡 7568 和顺镇 5794 中和乡 34433 清水乡 25058 芒棒乡 39229 五合乡 31502 新华乡 15610 蒲川乡 25318 团田乡 17001 荷花傣族佤族乡 25172 猴桥镇 25309。
    昆明是目前去往腾冲的必经之路,无论乘坐任何交通工具都必须从昆明转乘。
    一、飞机 耗时:约50分钟;
    起点:昆明巫家坝机场
    终点:腾冲驼峰机场
    票价:850元
    备注:1、昆明至驼峰机场航线开通后,机票持续紧俏,折扣颇高,打折幅度不大;
    2、腾冲驼峰机场已开通西双版纳航线,即将开通丽江、香格里拉航线;
    3、腾冲驼峰机场未来预计开通北京、上海、广州、贵阳、西安、成都、重庆等国内热点旅游城市的航班。
    4、腾冲机场把腾冲带入了云南一小时旅游圈
    二、汽车 耗时:约10小时
    起点:昆明南窑客运中心/昆明新南站/昆明西站
    终点:腾冲旅游客运站
    票价:150元——200元
    备注:1、平时票价通常为150元,春运期间票价可达200元;
    2、昆明至腾冲班可乘坐卧铺或豪华大巴,豪华大巴票价稍贵。
    三、火车 腾冲目前无铁路经过,大理经保山到腾冲铁路已列入国家“十二五”规划项目。
云南保山腾冲县地图
以下地名与腾冲县面积相当
保山行政区划
欢迎各位网友积极参与,共同创建我们美好的家园。如果您有介绍家乡的文字、图片,欢迎与我们联系  资源保护与开发分析  腾冲县的文化景观也是十分丰富而独特的因为腾冲的文化资源具有明显的优势。腾冲的文化资源优势主要根源于其独特的生存环境和社会历史这两个方面。处于高黎贡山之西的腾冲,如同腾冲县的自然景观一样。西南极边之地,正当滇西与境外联结的古今通道上,距离东南亚和南亚较近,而离汉文化的发源地中原地区较远,龙川江、大盈江、槟榔江穿境而过,火山、地热遍布,山川秀丽,物阜民丰,构成了腾冲人独特的生存环境;历史上,腾冲是一个为历代王朝所重视的戍边重地,元明以来,大量的汉族移民通过戍边、屯垦、经商等形式遍布腾冲各地,而原聚居于此或后来迁徙进来的少数民族也仍有一部分以“大分散,小聚居”形式保留下来,与汉族人群杂居共处,文化上既相互影响,相互交融,又各袭传统,从而呈现出了文化多样性的特点。腾冲酒店预订/hotel/   如傈僳族的上刀山下火海”佤族的清戏,傣族的嘎光、傣戏、麒麟舞等,都是表现了这些特点。随着汉族人群的大量迁入,汉文化也在腾冲这块土地上生根成长,四处传扬。由于它远离故地,为高山大川所阻隔,所以,还保留了汉文化早期的诸多事象和形态,其中有不少是内地已经消失或极少见到工艺方面如人工抄纸、皮影靠子、油纸伞制作、打锡箔等,民俗演艺方面如洞经音乐、皮影表演、耍灯做会等;同时,由于紧邻异国,又处于古代对外交流的蜀身毒道”和现代的国际通道─滇缅公路上,过去人们要到内地得先出国,从而使腾冲较早地接受了外来文化的影响,包括东南亚、南亚和西方文化的影响,使腾冲侨乡四布,成了一个以宝玉石为中心的多种商业的集散地,铸就了一种中西合璧的文化形态,如和顺乡和绮罗村的一些建筑,就展现着这样的风貌。如果与其他地区作一简单比较,腾冲文化资源的优势就更清楚了与相邻的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比较,弱于少数民族文化的奇姿异彩,但其优势在于有着深厚的汉文化传统,有着以汉文化为主的文化多样性,中原汉文化落脚于边地特殊环境的产物。同时,小聚居”少数民族人群,既受到汉文化的影响,又保留着自己的传统,也呈现出了与民族自治地区不同的一些文化风貌。与中原汉文化比较,没有随中原文化的变迁而变迁,而是自己的地缘环境中,与周边文化的沟通交流中,形成了自身发展的态势,既保存着不少早期的文化事象,又中外融铸,自成一体。此外,腾冲开发建设的历史中,曾经发生过若干具有广泛影响,乃至国际意义的重大事件,留下了众多有价值的史迹,形成了深厚而独具优势的历史文化。例如古西南丝绸之路的蜀身毒道”就在腾冲出境,而今还有不少深陷着马蹄印的路段在诉说着数千年的历史;高黎贡山西麓的蛮酋古城”罗古、罗密,狼牙山的西京城”等“土围子”揭示着早期开发腾冲的多元文化态势;明清时期为“威定边疆”所设的八关九隘七十七卡”就有相当一些处在素为西南门户的腾冲地段,如古永隘、明光隘、滇滩隘等,以及槟榔江沿线的上七卡”中八卡”和“下十卡”等,其中位于槟榔江与棕包河、黑泥塘河交汇处的得胜雕”石堡高矗,残垣依在弩孔森森,至今仍不失当年威仪;近现代以来,腾冲起义的枪声,同盟会员先贤的足迹遍及腾冲;特别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军队凭借怒江天险,挡住了日寇的铁蹄,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卓越贡献。腾冲作为中国第一个依靠中国军队浴血奋战、全歼日军而获得解放的城池,世界战争史上写下了辉煌的一笔。而今当人们俯仰在国殇墓园,或在古建筑的廊柱上剔抚累累弹痕的时候,无不唤起一种深沉庄严的历史感。这既是一份爱国主义教育的好题材,又是一份优势突出、潜力无限的文化旅游资源。总之,腾冲文化生长于其独特的生存环境之中,深厚的历史积淀、源远流长的民族传统与外来的影响同时并存,处在一种既开放又封闭,既变化又停滞,既交融又独立,这样一种既矛盾又统一的形态之中。从现代旅游开发和文化产业发展的角度看,文化上的开放、变化、交融是一种优势,而封闭、停滞、独立也未必就是劣势,因此而保留了更多传统的东西,若能加以合理的发掘和引导,也可能转化为优势,为文化产业的开发发挥作用。当然,一种文化资源优势既表现在显形的方面,也有诸多隐性的内质尚待发掘。文化的显形与隐性之间具有对应关系,但却曲折隐晦,难以一眼洞穿其中的奥秘,需要加以具体分析,综合地看待。一个文化事象中,一旦充分发掘其隐性的内涵,显形的文化价值就会凸现出来。对于腾冲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就应同时从显形与隐性两方面着眼,其重点是  使之后继有人。由于腾冲独特的自然及人文环境,1.要让各种有价值的文化事象传承下去。使得一些在中原地区已经绝迹或很难得见到文化事象至今还在苟延残喘地生存着,但其中有许多也都处于后继乏人的困境和濒临灭绝的危险之中。固东镇刘家寨,传了好几代人、曾经闻名遐迩的皮影班子,现在只剩下57岁的刘永周一人会制作皮影靠子,只有2个人会表演皮影戏了而刘永周有2个儿子,本也是喜欢造型艺术的却因为做皮影赚不了钱,而转行去搞泥塑。固东镇甸苴村委会的荥阳村本来是一个制作传统油纸伞的专业村,已经延续了200多年,传承了9代人,可是由于油纸伞的工序复杂,制作费力,卖价却很底,而今全村会制作的仅有5个人,其中有3个是70岁以上的老人。71岁的老艺人郑应楼自己估计,如果这样下去,再过35年,这门手艺可能就会全部消失掉了像上述两种文化事象应该给予投入扶持,及早抢救,使之传承下去,同时也要花力气帮助他开拓市场。  挖掘出各种工艺、演艺和民俗活动等文化形态的隐性内涵,2.要适应社会的发展和环境的变迁。变革其显性形式,使之不仅仅为当地人的生存需要,而且要走向市场,通过引导,加以提升,使之从一种生活形态变为一种艺术,使之增值,反过来又让这些文化形式获得自养和自传承的动力。如上述的皮影和油纸伞,都曾经是人们生活中司空见惯的娱乐形式和生活用品,但由于受到电影、电视等形式的冲击,受到新型洋伞的冲击,如果还让它自生自灭地一如既往,消失只是迟早的事。而如果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扣住旅游开发的契机,充分发掘和张扬其历史意义和文化内涵,变革其形式,使之成为人们所乐于接受的观摩形式,成为艺术品和收藏品,那么它就将获得新的生命。同样,腾冲的洞经音乐也需要借鉴丽江“纳西古乐”开拓成功的经验,充分挖掘其隐性内涵,揭示其美学意义,去开发适应市场的文化产品。  对一些自然景观注入更多的文化含量,3.要结合腾冲旅游发展和旅游景区的开发特点。同时,将一些文化资源改造、提升、开发为独具魅力的旅游景观。腾冲地灵人杰,得天独厚,火山、热海、湿地、流泉以及山川地貌等自然景观独特而丰富,当地党委和政府的大力倡导和推动下,提出了建设旅游大县和文化强县的口号,建造了许多必要的文化旅游设施,甚至以大手笔修建了一个在国内其他县级单位所难以见到文化广场,连续5年举办了火山热海文化旅游节”致使目前腾冲已经有了一定的知名度,旅游业获得了较大的发展。然而在实际开发中,却存在重硬件、轻软件,重自然景观、轻文化景观,重外在形式、轻文化内涵的不足之处。这也说明,旅游开发中,文化建设和软件建设的难度更大的道理。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文化既要有形也要有实,只有形实相符的文化景观与鬼斧神工的自然景观两者同时并重,成为旅游的双翼,其旅游业才能飞腾得更高更远。  腾冲还有许多历史文化资源的优势,实际上。可以开发为文化旅游景观,需要给予足够的重视,并加以利用。就说半个多世纪前的抗日战争,使腾冲遭到空前的劫难,损失惨重,几成焦土,但是随着硝烟的飘散和人类和平乐章的奏起,经过岁月的洗礼,战争的历史可以变成一笔无价的财富,战争留下的战壕、弹痕,乃至断壁残垣,都可能成为人们追往思今的旅游胜地。调查中,很遗憾被誉为“极边第一城”腾冲古城早已经被彻底拆除,不见了踪影,要不然这破旧的古城本身就是最有魅力的旅游景观。不过,而今在城中的文庙、药王宫和英国领事馆等古旧建筑的廊柱上,还留有许多枪炮弹洞,很担心它将来在古建筑修复时会被覆盖或清除掉。腾冲的这些古旧建筑固然宝贵,但重大历史事件留下来的疮痍也弥足珍贵,希望好好保护,相信它迟早会变为财富的  产品市场化前景评估  腾冲的旅游业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近年来。2003年,腾冲旅游和休闲度假的人次已经突破了170万。比起腾冲的旅游发展和旅游景观开发建设来说,腾冲文化旅游产品的市场化开发要相对滞后。目前,腾冲的游客大多来去匆匆,除了游火山、热海、湿地,看侨乡风貌,瞻仰国殇墓园之外,一般就是珠宝市场去购买一点廉价的玉石玩饰,就打道回府。其实,腾冲的文化旅游产品种类多,门类齐全,如果能够将一些演艺和工艺方面的特色产品推出来,进行市场化运营,一方面可以让游客更多地停留,欣赏民族民间的艺术展演,感受并了解腾冲的民俗文化,另一方面还可以更多地满足游客购物和收藏纪念的需要,带走一些有特色的民间工艺产品。这样,既可以让民间艺人和经营者获得收入,又能进一步促进腾冲旅游业的发展,可谓两全齐美。腾冲文化(旅游)产品的市场化前景可分为工艺和演艺2大类型来评估:  一、特色工艺品产销  腾冲的工艺品中,目前。翡翠、玉雕算是市场上形成了一定的气候,这主要与历史上这方面的文化积淀及靠近玉石出产地有关。腾冲在世界上首开翡翠加工之先河,曾经造就了众多富豪大商,涌现出翡翠大王张宝廷、寸尊福等名家,受到过孙中山先生的赞誉。以后,经过数十年的沉寂,改革开放以来再度崛起,玉石进出口在腾冲边境贸易中日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有多家企业进入了全省企业100强之列,出现了以荷花乡雨伞村为代表的玉雕加工专业村,成为富民、富县和GDP增长的重要来源。然而,自从东南亚金融危机以来,腾冲的珠宝玉石市场又一度低迷,产销都受到抑制,至今尚未达到腾冲翡翠玉石业鼎盛时期的规模。素有“翡翠之城”之称的腾冲玉雕业比起国内外此产业发展势头强劲的一些城市来,似有落伍之忧。检查县内自身的情况,诚如当地玉石专家所言:玉器生产已产业化、加工机械现代化、产出高效、行业成为外贸支柱热门化的今天,偌大创收‘功臣’所在圣地’竟没有一个单位附设有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现代科技发展的今天,那么多以玉为生、为业、为‘衣食父母’商行、单位,很少见有人对翡翠进行理化分析;从事翡翠经营的数千人中,很少见有学历、有知识、有文化修养、层次高且与其商品很匹配的从业人员。腾越文化研究·腾冲翡翠业的历炼与未来发展趋势》看来,腾冲翡翠、玉雕工艺的市场前景不容乐观,有关部门应予高度的重视,需要从管理、科研到从业人员的素质提高等方面都给予引导和扶持。腾冲在翡翠、玉石文化方面具有深厚的底蕴,若能加以挖掘和倡导,创造出相应的文化氛围,将会对这行业及旅游业的发展有较大的促进。如浙江的温州创造了一种鞋文化氛围,包括研究会、博物馆、大量的出版物等,推动了当地鞋业发展,其经验值得借鉴。  竹编方面以斗笠为主,藤竹编制品也是形成了一定市场化的手工艺产品。目前在腾冲市场上。藤编方面以藤椅为多见,而且主要是作为生活实用品而制作,游客购买的并不多。腾冲的藤器编织素有名气,如果能在此基础上,从藤竹旅游纪念品方面加以扶持,其市场前景将是光明的和顺乡,曾见到已故老艺人马新潮用藤篾编制的一些工艺品,很值得挖掘开发。  另外手工抄纸、打锡箔等从传统工艺方面来看,腾冲的特色工艺品还有皮影靠子、油纸伞、傣族织锦、农民画等。也颇值得称道。但这些工艺和工艺产品至今还只是为适应当地人的需要,较小的范围内起作用,并未形成市场化,甚至有的仅仅是为了制作者的精神需要而存在其实它都具有潜在市场化的可能,这需要与旅游结合起来给予扶助。一方面要从产品的美学趣味上去改造提升,使之更具工艺品的特性,更好地与市场接轨;另一方面要多渠道地打开销路。可考虑命名一些专业工艺村,使之逐步发展为旅游点,让游人直接去感受和了解其工艺,边生产边销售;另可在一些旅游点开辟展销窗口,加以宣传促销。  二、民间演艺  如洞经古乐、皮影表演、佤族清戏、傈僳族“上刀山下火海”等等。腾冲流传着多项具有传统特色的民间演艺形式。  与道教有关的洞经组织及洞经音乐就普遍存在于云南各地。据传说,1.洞经古乐─明清以来。明代正统年间腾冲石城竣工,从外地请来了一堂洞经,庆典上演奏,之后洞经便在腾冲流传开来了至今,腾冲洞经音乐在云南属于保留得比较完整并独具特色的一类。具有儒道合流的特点,往往在大型的迎神盛会中演奏,娱神”也“娱人”具有宫廷音乐庄重、古朴、典雅的风格,题材广泛,曲调丰富,常演出的有80多个调子,有经调和乐调之分,乐调中有乐曲与腔曲的区别。上世纪50年代以后,腾冲洞经被禁绝,80年代初期逐渐恢复,目前腾冲有民间自发的洞经组织10多个,多分布在腾冲县城及其周围乡村,如和顺、洞山、绮罗、小西等地,远乡个别经济文化发达的乡村如固东的甸苴、顺利等也流传着洞经音乐。可是洞经音乐多为年纪大的人所喜欢,各洞经组织都出现了人员老化、青黄不接的现象。当然,最主要的原因还是没能与市场接轨,从而缺乏经济的支撑。其实,完全可以经过改造,成为旅游娱乐的一个项目。丽江“纳西古乐”国际上炒热,并成为当地旅游的一个重要景观,就是一个榜样。  据说明代就传入腾冲,2.皮影表演─皮影是中原地区的一门古老艺术。清代已在腾冲北部农村广为流传。据说,1984年腾冲还有20余个皮影班子,而今却所剩无几。其中固东镇刘家寨的皮影传到今天,已经有4代人,共120多年,其戏班曾经在腾冲城乡及德宏、缅北巡回演出,解放后也曾分别赴保山、昆明展演,受到广泛好评,被称为“土电影”刘家寨的皮影传人刘永周既会做皮影靠子又会表演,被省文化厅命名为“民族民间高级美术师”现在腾冲皮影面临着失传的危险,需要在给予扶持的同时,帮助其向市场开拓。尽管有现代电影、电视的冲击,但仍有潜在市场需求。中年以上的城市人对这门表演艺术已经很陌生了若在旅游景区或适当的场合宣传展演,相信会有观众的只是表演的用语等方面还需加以改进,以便让各地游客都能听懂。  其音乐属于高腔系,3.佤族清戏─流传于荷花乡佤族聚居的甘蔗寨一带。与弋阳腔、清阳腔具有同源关系,演出习俗类似汉族的花灯。清代中后期随着军旅、商贾和移民的过往驻足而传入佤族村寨的一种内地的汉文化传播到佤族人群中,并生长变化,流传数百年,这本身就是一种很有意思的文化现象。佤族清戏的剧目主要为汉族传统故事,声腔有9腔13板,曲调抑扬顿挫,悦耳动听,既善叙事又极抒情,具有相当的表现力。该戏种原近失传,有关部门的扶持下,又有了生机,甘蔗寨里也建起了一个专供演出的戏台。可进一步再与旅游结合,村寨或旅游区展演,将会获得一定的观众。  神奇惊险、扣人心弦的表演活动。其起源较早,4.傈僳族“上刀山下火海”这是一种勇敢者的技艺。说法不一,其中有传说是随明代“三征麓川”军队传入傈僳族中的最初为出征前的一种誓师性军傩活动。上世纪中叶被作为封建迷信禁绝后,80年代初在腾冲傈僳族人群中较早得以恢复,甚至还传授到外地区的傈僳族人群中。由于它自身具有独特的吸引力,很快就受到外界的关注,1982年就被中央新闻电影制片厂拍成纪录片,介绍到国内外。从此便开始走出大山,先后到县城、地区、省城展演,以后又到海南、浙江、辽宁、山东、河北等地作商业性表演,获得了一定的收益,也激发了表演者的热情。目前,腾冲傈僳族聚居地区的猴桥、胆扎、联族、中和、明光等地都组建了刀杆队,多具有较好的发展势头。这一文化演艺若能进一步与腾冲的旅游发展结合起来,将会相得益彰,其市场前景更加灿烂。这些演艺形式可以说是腾冲地域文化中的奇葩,数百年来腾冲人代代相传下来的传统文化产品,应该倾各方面的力量帮助它走向市场,使之大加弘扬。  产业生长点培育论证  只有在保护的基础上合理开发文化产品,对于文化资源首先要保护。并使之培育成为一定规模的文化产业,其文化资源就将成为旅游业发展和社会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来源。就目前腾冲旅游蓄势待发、蒸蒸日上的发展态势来说,要将文化产业培育成为一个推动社会经济进步的重要产业,首先必须考虑如何更加紧密地同旅游产业结合起来,促进旅游业上品味,上档次。吸引游客前往觅踪的特色景观需要文化的支撑,文化是使旅游业实现社会、文化、环境等方面的可持续性发展的基础。文化促进旅游的同时,文化产业的生长也需要旅游业的扶持,因为旅游者通过游览活动,消费文化旅游产品,促使文化产业发展壮大。从旅游供给一方来看,经营者的目的经济利益,但他必须提供颇具魅力的文化享受,才能实现盈利;而从旅游需求一方来看,游客希望得到自然和文化的享受,物有所值的心理满足感。文化介入旅游,可以更多地满足游客的意愿。腾冲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全省、全国范围来看都是一流的为什么腾冲的旅游发展却落在大理、丽江之后呢?过去到腾冲旅游的人大多是政府接待的公务人员和科考人员,经过县委、县政府的扶持和培育,近几年大有改变,真正的游客人数急剧上升。但目前还是以本省的游客为主,逗留于县境内的时间一般都较短,旅行社指定的旅游线路也只是2天。通常就是逛逛火山、热海和湿地等自然景观;文化景观也就只有国殇墓园、和顺侨乡等屈指可数的几处吸引着游人。这种状况与腾冲丰富的旅游资源并不相称,说明腾冲的旅游资源还需要从深度和广度两个方面去挖掘。要深入、广泛地挖掘腾冲旅游资源,文化是必不可少的工具。腾越文化”作为边疆的地域文化奇葩,理应成为腾冲旅游与文化产业生长、培育的重点和依托。一旦找准旅游与文化两大产业的结合点,腾越文化将在腾冲的旅游发展中大显身手。腾越是腾冲古代自西汉以后好几个朝代的主要称谓。腾越文化是腾冲这块得天独厚的土地上,经过2000多年的岁月洗礼和积淀,由汉族、傣族、傈僳族、佤族等多民族文化的碰撞、融汇而形成的独具特色魅力的文化。凡有人群生存的地方就有文化的表征。腾冲的自然景观,如火山、热海、湿地等,也是人们长期在上面世世代代生息、繁衍、发展的空间环境,因而它也不是单纯的自然空间,如人们对火山余烬和地热的利用也多少影响着当地人群的文化生态,其中的文化内涵有待进一步发掘。当地腾越文化研究会的研究者认为,腾越文化具有边地独有的汉味”土味”洋味”侨味”特点,如果能从一些旅游景观中,发掘出其中的一味或多味,并加以宣传,不是更会有效地提高其景观的品味吗?  另一方面还可以考虑依靠和利用一些特色文化开辟新的景观,现有旅游景区导入文化使之提升是一个方面。从而丰富腾冲的旅游景观类型。例如建立一些特色村寨,开辟类似“农家乐”旅游方式。如在荷花乡的羡多村建立“神鸟村”让游人不仅只是去看一棵古榕树上的万千鹭鸶,还让游客去实地感受和体会人鹭和谐相处的傣族文化。此外,特色工艺方面,还可命名和建立诸如皮影村(固东镇)抄纸村(界头乡)纸伞村(固东镇)藤编村(小西乡)制陶村(马站乡)等等。文产办)来源腾冲旅游网/
楼主发言:1次 发图:0张
  无图的贴  结果是注定的
  腾冲三友休闲村位于腾冲县石头山工业园区。休闲村占地108亩,园区景致高雅,松、竹、梅相印成色,潺潺流水,游鱼成趣,山鸟常鸣,微风拂面,又是天然的氧吧,置身其中,让人神清气爽。园区有各式样别墅式豪华餐饮包房24间,包房面积从20平米到100平米不等;包房内有云南省著名书法家和山水画大师墨宝供游客鉴赏;豪华包房配有大型高档茶桌和专业的茶艺师,品茗论道,交友闲谈。包房配有自动麻将机,就餐之余,也可娱乐。大厅可容纳240人同时就餐,可以举办各类培训会议、员工聚会、朋友聚会、公司团拜等。  餐厅由当地名厨掌勺,尝尽腾冲地方美味,更有经典川、滇、粤菜供您品尝;特别推出烤乳猪、烤土鸡、烤山兔等烧烤风味;另有山珍美味隆重推出,敬请您的光临品鉴。  山间另有别墅住房12间,装修豪华,清静优雅,适合修身养性。  地址:腾冲县石头山(腾冲往荷花乡方向7公里),有  公交车前往。  订餐电话:  (林经理)  (张经理)  (杨经理)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腾冲历史文化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