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巴布韦和中国的时差民族和宗教

民族宗教冲突原因探析&|&发布日期:&|&nbsp浏览()人次&|&&|&&]丁文蕾  许多人认为,一个国家内部发生民族、宗教等冲突的原因很简单,其背后的驱动力是民族和宗教群体间存在的&古老的仇恨&。但是,也有人不同意这种解释。他们提出,为什么暴力冲突发生在一些地方,而另一些地方却没有发生?为什么有些争端就比另一些争端更充满暴力,更难以解决?
  笔者认为,可以从3个方面去探析内部冲突的原因,即根本原因、直接原因、国内精英在冲突中所起的作用。
  内部冲突的根本原因
  内部冲突的根本原因由结构性因素、政治因素、经济和社会因素、文化和认知因素构成。
  结构性因素包括弱势政府、对族群安全的关注以及族群地缘因素。
  弱势政府是指一些政府天生软弱。例如,许多诞生于非洲和东南亚的殖民地政府是殖民者扶持建构的,缺乏政治合法性,因而难以名正言顺地对领土实行有效的管辖。另外,地方性腐败、行政管理能力不强、没有能力推动经济发展这些问题的存在,都使政府变得越来越软弱。当政府组织衰弱时,暴力冲突就随之而来。
  对族群安全的关注也源于政府的软弱。当政府衰弱的时候,国家里的各个族群就感到必须加强自我保护,他们担心其他族群会对自己造成威胁。但问题是,如果一个族群在采取措施进行自我保护,就可能对其他族群造成威胁,这会促使邻近的族群也采取措施以减少自身受到的威胁&&这就是安全困境(也称&安全两难&)。
  族群地缘因素在多民族国家比较突出,但并不是单一民族就能保证国内和谐。比如,索马里是非洲亚撒哈拉地区族群最统一的国家,但它却被宗族战争和军阀混战所撕裂。
  政治因素包含歧视性政治制度、排他性国家意识形态、族际政治和精英政治几个方面。
  许多人认为,一个国家是否发生内部冲突,很大程度上与政治体系的类型和公平有关。封闭的专制体系存在时间长了,会使一些族群的利益得到满足,而另一些族群的利益被践踏。即使是在比较民主的体制里,如果一些族群在政府、议会、军队、警察、政党以及其他政治机构中没能获得足够的代表席位,不满也会产生,时间长了,整个政治体系的合法性就会受到质疑。如果政府经常使用暴力、压制手段或政府正处于转型中,那么国内冲突就很可能发生。
  排他性国家意识形态包括公民民族主义和族群民族主义。公民民族主义强调公民身份的神圣化、个人机会的均等、公民化的教育、集体行动等,因此在国内事务上通常会忽视或侵蚀少数族群基于文化特殊性的权益,倾向于国家对少数群体采取同化政策。就其本质而言,公民民族主义依赖已建构起来的法律制度去确保公民权利的实现。相反,族群民族主义不依赖制度而是依赖文化,它主要强调本族群的文化特殊性,强调对本族群利益的维护高于一切,强调族群成员对族群内部事务的自主性,挑战多族群共存的国家,并在极端条件下形成分裂主义势力。
  许多学者认为,一个国家内部是否会发生暴力事件,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内政治和族群政治内部的动力。如果族群雄心勃勃,有很强的身份认同感和对抗性策略,那么发生暴力冲突的可能性就大。如果各族群的目标不相容,族群内部的相互比较又刺激了竞争,那么随着焦虑的日益增加,冲突也容易爆发。另外,新族群的出现以及族群内部权力平衡的变化,也会导致不稳定局面的出现。
  一些学者强调精英政治,认为它是那些孤注一掷的机会主义的政治家们在政治和经济动荡时期所采取的策略。根据这一思路,族群冲突经常是由身处政治和经济动荡时期的精英所引起的,目的是击退国内的其他挑战者。
  经济和社会因素被看成是内部冲突的潜在原因,包括经济问题、歧视性经济体系、经济发展与现代化过程的挑战与困境。
  大多数国家都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经济问题,这些问题会加剧国内的紧张局面。在工业化的世界,即使一个国家的经济在增长,但如果它没有过去增长的那么快或者增长速度满足不了社会的需求,问题也可能出现,例如高失业率、高通货膨胀率。许多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徘徊不前,失业、通货膨胀、资源竞争特别是对土地的争夺,为冲突提供了温床。简单地说,经济下滑、停滞、崩溃都会严重影响社会的稳定。
  面对经济机会的不公平、占有资源的不平等、生活水平的巨大差别等,受歧视的社会成员将其视为不公平和不合法。例如,在斯里兰卡,泰米尔人一直受到人口占多数的僧伽罗人的歧视。经济的发展并不一定能解决所有问题,因为在经济增长过程中,总会有一些人、一些地区获得更多的经济机会,导致发展差距扩大。
  许多学者都将经济发展和现代化视为不稳定和内部冲突的主要原因。他们认为新技术的使用使社会发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变化:迁移和城市化打破了传统的社会体系;教育的普及,大众媒体的发展,提高了人们独立思考自身所处社会位置的意识。这些变化对现存的社会和政治体系构成了压力,人们产生了经济和政治期望,当这些预期得不到满足时,挫折感便随之增加,在政治领域尤其如此。
  文化和认知因素,包含对少数民族的文化歧视,对历史的错误认知。
  对少数民族的文化歧视,包括不平等的受教育机会,在使用和教授少数民族语言时所受到的法律和政治上的限制,以及对宗教自由的限制。上世纪三十四年代,苏联在高加索地区实施了一些激进的政策;保加利亚对土耳其人、斯洛伐克对匈牙利人、泰国对北方和西方的山区部落也推行了同化政策。
  许多族群彼此的仇恨是有历史基础的。然而,不可否认的是,人们往往漂白和美化自己的历史而妖魔化对手。例如,对待1994年发生在卢旺达的胡图族对图西族的种族大屠杀,胡图族人坚持认为,&这不是种族灭绝而是自卫&。故事就这样口耳相传地一代代传播下去,导致族群对自身历史及对其他族群历史的错误认知。如果两个邻近的族群相互排斥和互相仇恨,那么任何一方最轻微的挑衅,都会成为报复的&正当理由&。在这样的情况下,冲突就很难避免,而且会越来越难以控制。
  内部冲突的直接原因
  内部冲突必须分开来考虑:第一,它们是由精英阶层引起的还是普通大众阶层引起的;第二,它们是由内部发展引起的还是由外部发展引起的。内部动因包括领导人和国内问题,外部动因包括邻国和邻国问题,从理论上来说,内部冲突必然由这其中的任何一种引起。
  国内问题,表现为经济的快速发展、现代化或者政治经济歧视引发的问题。发生在印度旁遮普和斯里兰卡的冲突就是很好的例子。前者是由现代化快速发展和移民问题引起的,后者是由于长期存在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偏见引起的。
  邻国问题,比如蜂拥而来的邻国难民、边界冲突引发了骚乱或暴乱。上世纪70年代,约旦境内激进的巴勒斯坦人受到排挤,导致许多好战组织在黎巴嫩重新建立起来。
  邻国的动因是指邻近国家的政府出于政治、经济或意识形态目的,有预谋地引发他国的冲突。例如,苏联1979年武装入侵阿富汗,在那里出现了骚乱。另一个例子就是1976年莫桑比克全国抵抗运动在津巴布韦设立基地,目的就是破坏莫桑比克的新政府。
  领导人问题包括文官领袖和军队领导人之间的权力斗争等等。
  国内精英在冲突中所起的作用
  许多内部冲突的直接原因是国内精英的决定和行动。正如社会学家所说的,精英们所做的决定和行动常常容易被误导,许多时候阻碍了预防冲突的努力。精英们之所以做出不同的决定和行动主要是由于3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意识形态冲突。一些内部精英争斗的冲突通常表现为对国内政治、经济和社会事务组织的意识形态之争,另一些是以神学框架为指导的基要主义者的宗教斗争。针对如何组织政治、经济和社会事务的意识形态的斗争,在冷战结束以后并没有消失,而是以新的形式表现出来。
  二是犯罪活动危害国家主权。特别是在亚洲和拉美的一些国家里,贩毒集团的势力已经对国家主权构成了挑战。例如,阿富汗、巴西、缅甸、墨西哥、塔吉克斯坦以及委内瑞拉、哥伦比亚的情况都是如此。大毒枭和他们的犯罪集团之所以能对国家主权构成挑战,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许多族群和政治运动组织被迫通过非法的毒品交易获取活动资金。贩毒活动使得冲突的本质变得复杂化,问题的解决也因此更加困难。
  三是精英权力斗争。一些内部冲突实际上是相互竞争的精英之间的权力斗争。内部精英斗争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受到政府压制而进行的权力斗争,典型的代表有缅甸、柬埔寨、危地马拉、印度尼西亚、伊拉克和土耳其;另一种是&打种族牌&(拿种族说事),许多地位已经确定的政治家和有抱负的领袖人物都有打&种族牌&的强烈欲望,他们自称是&族群的战士&,这种现象在安哥拉、波西尼亚、布隆迪、克罗地亚、肯尼亚、利比里亚、菲律宾、卢旺达、索马里和塔吉克斯坦等国家和地区存在。
  这些因素使得公共话语从公民民族主义转为了种族民族主义,并使种族民族主义变得日益恶劣。少数民族常被挑选出来,成为引发内部冲突的&替罪羊&。当权力斗争很激烈时,政治家们就用受到了威胁的语言去描述另一个族群,夸大这些威胁,鼓励族群成员相互团结,捍卫自己的政治地位,因为外部的威胁能很好地加强族群内部的团结。当领导者控制了国家的媒体时,这些行动就特别有效:不间断地宣传能够很快、很明显地歪曲其他族群。这样的行动不利于国家的稳定,会激化族群矛盾,从而引发暴力冲突。
  为什么处于权力斗争中间的孤注一掷的机会主义政治家总是依靠民族主义?这很容易理解。因为对许多政治家来说,分裂国家,让成千上万人相互厮杀,他们就能以很小的代价获得和巩固权力。为什么政治家利用族群诉求的手段在有些地方能引起共鸣,而在另一些地方却不行呢?为什么在一些地方的一段时期里有很多人追随民族主义旗帜,而在其他时期其他地方却不是这样呢?世界的一些地方曾经经历了经济动乱和权力斗争,所幸的是并没有出现内部问题。例如,芬兰在上世纪80年代晚期经历了经济衰退,却没有发生国内族群间的冲突,这是因为芬兰少数民族人数很少,族群间的关系也很和谐。同样,波兰自1989年起经历了完整的政治和经济改革,波兰的少数民族很少,几乎没有出现族群问题,民族主义诉求没有共鸣。
  世界上许多地方都被种族历史和一些为了权力什么都会干的政治家所困扰,但是因为经济状况比较乐观,没有发生大规模的流血冲突。例如,印度尼西亚需要应对在东帝汶、伊里安查亚、亚齐发生的冲突,但是印度尼西亚并没有分裂成数十或数百个民族国家(ethnic fragments),这应该归功于该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它让各族群特别是贫穷的族群不希望发生冲突,也不希望惠及了越来越多人的政治和经济体系瓦解。东欧也是如此。东欧虽然经历了深刻的政治变革,但还是相对平静的,原因之一就是它的经济发展状况比较好。这一地区的国家在不远的将来有机会加入欧盟,这让人们有了忽视民族诉求、维护现有体制的强烈愿望。匈牙利也存在着犹太人问题,但匈牙利是这个地区经济发展最强劲的国家之一,最有机会很快加入欧盟,因此当地的民族诉求没有得到响应。
  怎样预防内部冲突
  首先,预防内部冲突应该从两个方面来着手。一个方面就是要长期关注那些很可能引发暴力冲突的潜在条件,特别是应该关注相关经济问题、受到歪曲的族群史以及某种政治、经济和文化上的歧视。另一个方面就是应该密切关注内部冲突的直接原因,分析那些把潜在的暴力条件转化成致命的现实冲突的因素。
  其次,预防内部冲突必须充分考虑这样一个事实,即引发内部冲突的4种直接原因中的任何一种原因都有可能引发内部冲突。各种预防冲突的努力都是必不可少的,任何单方面的预防措施都是不够的。
  第三,预防内部冲突应该密切关注国内精英的决定和行动。通常情况下,国内精英应该对内部冲突负责。预防冲突应该系统地考虑采取淡化种族认知的方式,避免拿种族做&替罪羊&,尽量避免经常性的暴力宣传。
  没有任何一个因素或一类因素能解释一切内部冲突发生的原因,但上述框架对分析非常复杂的事务却有一定的实用价值。据此,我们可以对冲突进行分类,然后对照以上的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进行分析。我们还会发现,是不同因素的共同作用推动了冲突的出现。在内部冲突研究领域,最关键的一点就是细节研究。许多历史事件研究都缺乏一个清晰的分析,人们往往倾向于关注那些可能引发内部冲突的条件,而不是冲突的近因。在这方面,还有许多工作需要我们去做,但无论如何,在研究中构建一个清晰的框架,与毫无头绪的点面分析相比要重要得多。
  (作者单位:中央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编辑:李鹏臻)[字号:
]前一则: 后一则: 网站声明
本网站是国家民委主管的大型公益性网站,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也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您发现网站上内容不符合事实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电话:010-
电子邮箱:
感谢您对我网的关注!
热点理论新闻
推荐理论新闻当前位置: >
2014年津巴布韦人口、男女比例、民族宗教、人口增长率
时间: 21:34 类别:
津巴布韦人口有多少?根据世界人口时钟数据,下表是截至2014年11月津巴布韦目前的人口概况:
津巴布韦人口总数
15 158 377
津巴布韦男性人口数量
津巴布韦女性人口数量
津巴布韦男女比例
津巴布韦主要民族
绍纳族,恩德贝莱族,白人,亚裔
津巴布韦主要宗教
原始宗教,基督教,伊斯兰教
津巴布韦人均GDP
741美元(2011年)
津巴布韦国土面积
390,000.0587平方公里
津巴布韦人口密度
34.10人/平方公里(2012年)
津巴布韦人使用语言
津巴布韦人口概况
津巴布韦人口主要有绍纳族(占84.5%)和恩德贝莱族(占14.9%)。官方语言为英语、绍纳语和恩德贝莱语。58%的居民信奉基督教,40%信奉原始宗教,1%信奉伊斯兰教。
津巴布韦历年人口数量及增长率
10 167 392
10 461 782
10 733 048
10 981 267
11 210 802
11 428 655
11 639 364
11 846 110
12 045 813
12 229 500
12 384 727
12 503 652
12 586 763
12 640 922
12 673 103
12 693 047
12 710 589
12 724 308
12 740 160
12 784 041
12 888 918
13 076 978
13 358 738
13 724 317
14 315 972
15 158 382
上一篇:没有了
网站导航 帮助和服务津巴布韦青年的“中国梦想秀”&|&发布日期:&|&nbsp浏览()人次&|&&|&&]陈璐
  津巴布韦青年梦想艺术团在成都市文化艺术学校开展交流
  9月19日,当国家大剧院花瓣厅变成了非洲艺术的欢乐海洋,当中国观众与津巴布韦演员手拉手跳起《小苹果》&&津巴布韦青年梦想艺术团的此次中国巡演画上了圆满句号,这批从津巴布韦&达人秀&、津巴布韦&梦想秀&中选拔出来的年轻团员,也完成了他们期盼已久的中国之旅,在实现梦想的道路上又进了一步。
  非洲风情演出击中观众心房
  受中国文化部邀请,津巴布韦青年梦想艺术团于9月9日至19日在四川、北京等地进行访问演出。第一站由北京飞往成都,从候机大厅开始,这群活力满满的年轻人就按捺不住兴奋与才情,以B-BOX配音,在地板上轮番&斗&起舞来。机场瞬间化身无障碍舞台,精彩的表演吸引了众多旅客围观、拍摄。
  充满青春与激情的氛围始终张扬在中国的每一场表演中。第五届中国成都国际非遗节的重要演出&五洲文脉荟天府&中,艺术团与来自世界各地的优秀团队同台献艺,热情洋溢的舞蹈和直达心灵的歌声掀起当晚高潮;在多场广场演出中,他们以始终高昂的情绪,融合了非洲传统与现代风情的节目,成为国内外演出团体中的一道亮丽风景。
  在国家大剧院的演出则是艺术团首次走进中国最高级别的表演艺术殿堂。当天的节目更加丰富、成熟,既有非洲原生态的土风舞和民谣,也有当代风格明显的舞蹈《绚丽的非洲》、《我的梦》;既有《我的孩子》、《我们的津巴布韦》等非洲的歌曲,也有在中国人耳熟能详的《贝加尔湖畔》、《套马杆》等。通过他们的表演,观众感受着非洲的脉搏与梦想,探寻着非洲的足迹与未来,产生强烈的共鸣。
  中非青年交流火花别样精彩
  巡演期间,艺术团还走进成都市文化艺术学校、河北工业大学、北京樱花园实验学校,与中国师生进行互动交流。两国间的传统友谊和对艺术共同的热爱让中非青少年一见如故,每场交流活动都仿佛成为他们的狂欢聚会。
  中非青少年在展示和欣赏彼此艺术的过程中获得了诸多启迪。无论谁上台表演,作为观众的一方总会不遗余力地报以呐喊和掌声。在成都文化艺术学校,该校实验艺术团演员带来的川剧《变脸》让津巴布韦青年看得目瞪口呆。在樱花园实验学校,英华校园艺术团的彩带舞、二胡演奏带给津巴布韦青年别样的感受,而作为该校艺术特色教育项目的非洲鼓乐,更得到了一个互相切磋的绝佳平台,碰撞出精彩的火花。
  津巴布韦知名主持人、艺术团随团记者麦克斯表示,非常高兴看到两国青年有这样一个交流与分享的机会,共同推动传统艺术的现代传承。成都市文化艺术学校校长张晓俊也对记者说,成都与非洲的文化交流由来已久,实验艺术团今年已两次赴非演出,独具四川特色的文艺表演深受欢迎;非洲艺术团来华交流也很受该校学生欢迎,为他们提供了不出国门接触异域艺术的机会。
  文化部外联局非洲处处长松雁群说,2006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后,中非文化交流不断深化,&中非文化聚焦&等品牌活动影响不断扩大。就中津文化交流而言,今年以来即有&欢乐春节&艺术团在津巴布韦演出,天津青年京剧团赴津参加哈拉雷国际艺术节,辽宁芭蕾舞团在津演出等多项大型活动。包括此次交流在内的&非洲文化校园行&活动是对非工作的重点,中非青年之间的互动和学习可以产生更好的发散效应,具有重要意义。
  助力津巴布韦&草根&实现梦想
  帮助&草根&实现梦想的选秀活动在国内屡见不鲜,但是由当地华人社团发起举办、让这一形式落地非洲国家仍然算得上一个新颖的创意。2014年,由津巴布韦华人华侨联合总会主办的首届津巴布韦&达人秀&取得强烈反响;2015年,由津巴布韦华人华侨联合总会、津巴布韦华商联合总会、津巴布韦中资企业商会等举办,得到中国驻津巴布韦大使馆、中国文化部大力支持和&一名微晶&等企业赞助的津巴布韦&梦想秀&再次亮相,为津巴布韦普通民众打造实现梦想的舞台。
  据津巴布韦青年梦想艺术团领队、津巴布韦华人华侨联合总会副会长赵科介绍,此次来华演出的30名团员,都是从选秀活动中脱颖而出的艺术青年,热爱生活、多才多艺是他们的共同特征。
  这批团员大多是第一次来中国,其中不少人是&90后&。他们用真诚和努力弥补了舞台经验的缺乏。酒店里,巴士上,参观途中,甚至高速路服务站的休息间隙,团员们随时随地排练,调整节目。
  在这个今年8月才组建的团体里,很多人身兼数职,彼此间也需要进一步磨合。团员格蕾塞斯最初只敢在后边伴唱,在大家的帮助下,她充满自信地走上前台担任领唱。16岁的图法拉&东多擅长B-BOX,一心想来中国的他经过不懈努力,从替补团员升为正式团员。&我不但向中国观众展示了自己的表演,还在这里学会了团队协作,学会了珍惜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他说。
  中国的城市建设和民众的友好给团员们留下了深刻印象。他们认真学习中国话,全身心地体验中国文化,自发组织会议进行讨论总结。&中国的发展值得我们学习,中国人的办事效率也让我们感到敬佩。&团员里昂说。
  赵科说,他们与选手进行了深入交流,听到、看到很多感人的故事。有的选手家庭非常困难,一日三餐都难以为继,却带来震撼人心的表演;有的家长一开始不支持,后来发现孩子很有才华并能够去中国表演后,态度发生了改变。此次中国巡演也带给赵科很大的触动,他表示回去后除了继续坚持举办&梦想秀&活动,还要考虑把艺术团延续下去,推广选手及其艺术,并开展音乐、舞蹈培训,通过打造完善的文化产业链条,助力中非文化交流和非洲文化走向世界。(编辑:彭凤平)[字号:
]前一则: 后一则: 网站声明
本网站是国家民委主管的大型公益性网站,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也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您发现网站上内容不符合事实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电话:010-
电子邮箱:
感谢您对我网的关注!津巴布韦和中国的哪个地方相邻_百度知道
津巴布韦和中国的哪个地方相邻
津巴布韦58%的人口信奉基督教,日独立建国,这名字源自于替英国在这地区建立殖民地的塞西尔·罗兹,主要有绍纳族(占79%)和恩德贝莱族(占17%)两大民族。津巴布韦人口约1300万(2008年),1%信奉伊斯兰教,英语是津巴布韦的官方语言。津巴布韦位于非洲南部,黑人占总人口的99%,首都哈拉雷(Harare),在1980年之前原本称为罗得西亚,面积39万余平方公里,40%信奉地方宗教,简称津巴布韦津巴布韦共和国(Republic of Zimbabwe),主要语言还有修纳语和恩德贝莱语,并与中国建交
来自团队: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
津巴布韦的相关知识
其他1条回答
?津巴布韦?非洲吧?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津巴布韦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