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钢吧职代会内容:山钢吧职工内部退养消息

山钢回应“裁员减薪”:员工内部流动 薪酬挂钩绩效_新华网山东频道
您的位置:
山钢回应“裁员减薪”:员工内部流动 薪酬挂钩绩效
15:34:01      来源: 新华网山东频道
新华网山东频道11月9日电(记者 陈灏)针对近期外界流传的“山东钢铁拟裁员减薪”,山钢集团7日向新华社记者回应称,山东钢铁主业规划用工数量调整属集团内部流动而并非直接裁员,待遇调整是因为新型分配机制下薪酬与效益挂钩导致,也不是网传的直接减薪。
山钢集团有关负责人介绍,受宏观经济和钢铁行业自身深层次矛盾影响,钢材价格水平比1994年价格水平的90%还要低,同时市场需求急剧下滑,山钢集团与整个行业一样,进入了生死存亡的考验期。为应对严峻的市场形势,山钢集团今年对管理机制进行了多项改革创新,以促进劳动效率的提高和节本降耗。
对于外界盛传的“裁员一万人”,山钢集团回应称,对于人员冗余度过高的钢铁主业,山钢集团将采取多种方式实现减员分流、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人工成本,规划三年内钢铁主体减少用工10000人。分流方式包括清理各类临时用工、向其他产业和法人单位转移安置、新投资业务和新组建公司消化、向民营企业派出生产经营团队等,并非直接“裁员”。
山东钢铁员工薪酬的调整也与山钢集团今年的改革举措有关。据了解,今年山钢集团调整考核分配机制,以管理要求更高、考核幅度更大、多赢多得的考核分配思路,实行收入与绩效挂钩。按照“企业亏损,管理者责任最大,科级以上干部收入降幅要大于其他职工”原则,山钢集团公司领导班子成员率先下浮50%,总部机关部门负责人下浮40%,其他各级管理人员也相应下浮20%-30%。山钢集团党群工作部一名负责人说:“这一分配机制更符合市场发展方向。企业经营效益与员工收入挂钩,实现收入能增能减,才能打破钢铁主业人多、效率低的‘大企业病’。”
记者了解到,山钢集团这次调整确实早有准备。今年五月,山钢集团董事长任浩曾向记者表示,近年山钢不遗余力淘汰落后产能,2007年至今年5月共淘汰炼铁能力648万吨,炼钢能力235万吨,涉及职工1万多人,但山钢没有让一名职工下岗。这造成钢铁主业非直接生产人员比重大,劳动生产率低;生产班组人员冗余度较高,“六个人可以完成的事情,很多安排了八九个人”。从2011年开始,有产能淘汰任务的济钢、莱钢、张钢、金岭铁矿四个单位就分别采取分流转岗、内退等方式,对职工进行安置。在山钢集团今年重点改革任务当中,就有优化生产和管理结构、完善上市公司的业绩考核体系和考核办法等措施。
横向比较来看,山钢集团粗钢产能不到2300万吨,员工接近9万人;同处山东的日钢集团产能约为山钢的一半,但是职工数量不足山钢的四分之一;即将上马的山钢日照钢铁精品基地百万吨钢用工量也远远低于现有标准。在钢铁产能严重过剩、市场需求低迷、整体利润较低的大背景下,山东钢铁年内已经扭亏无望,无论从长期还是短期来看,钢铁主业对冗余人员进行分流调整均势在必行。
目前,山东钢铁正停牌实施定向增发,拟增募50亿元用于日照钢铁精品基地建设。按照山钢此前非公开信息,日照钢铁精品基地在人工成本、运输成本、社会负担等方面均远低于山钢现有的济钢、莱钢两大主力生产基地,2015年建成后将成为山钢重点盈利项目。但在钢铁市场需求低迷的大环境下,山钢能否借此摆脱当前困境仍然有待观望。(完)
编辑:庞黎黎
新华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新华网或新华网山东频道&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新华网或新华网山东频道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新华网或新华网山东频道&,违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新华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 电话:62工行2016年内退政策?2016年最新教师内退有关政策
&&&来源:& &
  内退条件编辑 内退相关规定
  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5年,本人申请企业批准的,可办理企业内部退养手续。办理了内退手续的,不享受变更身份的一次性安置费或经济补偿金;享受了一次性安置费或经济补偿金的,不能办内退。
  内退办理条件
  根据国家相关规定,企业职工内退必须同时达到以下几个法律要件方可办理,缺一不可:
  1、企业富余职工;
  (所谓富余职工是指企业因生产经营发生困难不能正常生产,而无法安置工作岗位的这部分职工)
  2、法定的内退条件 ; 
  (国务院1993年第111号令规定法定的内退条件是:&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5年的&。国家法定退休年龄是:男60岁女55岁。法定内退条件即男55岁、女50岁))
  3、职工本人自愿;
  4、企业领导同意;
  5、劳动部门备案;
  在内退程序上,除了当事人双方的认可和协商一致,办理大面积内退期间,应当经企业职工代表大会讨论同意,应当在工会的监督下进行。
  内退待遇编辑 内退期间由企业发放生活费,在改制前的企业已办理内退手续的,其生活费、养老金从改制后新企业成立的第一天起改按文件执行,由改制后的新企业继续为其发放生活费和缴纳社会保险费;也可以按改制前原内退规定一次性发给有关费用,并缴足有关社会保险费。
  (一)改制时内退的人员,生活费由原企业移交新企业,由新企业按月发放,并且正式退休前不再追加。生活费标准:根据企业经济效益和工资水平,由企业和内退职工协商,按职工本人内退前12个
  内退 月的月平均工资的一定比例计发,但最低不得低于下岗职工第一年基本生活费标准。按规定不得低于最低生活保障费。按生活费标准也可一次性发放给内退职工,并向社保机构预缴养老金和医疗费。生活费一次性发放的,以后不再追加。 (二)社保金的缴纳。无论原有内退人员,还是改制时的内退人员,均应将养老金和医保金落到实处。养老和医保费按规定的缴费比例和内退前12个月的月平均工资以及一定的年递增率计算预缴额,职工到龄退休或患病时按相应规定享受有关待遇。一次性缴费有困难的,由原企业向新企业移交等额资产,由新企业负责按月缴纳内退职工内退期间的养老和医保费。改制后的企业无特殊原因,均应与内退人员续签劳动合同。
  内退产生由来编辑 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一批特大型中央企业(集团)开展了重组改制和境外上市的工作,主要采用&存续分立式&的改制方案,将成长性好的优良资产上市,剥离原来不良资产和富余人员进入存续企业,形成了规模巨大的国有存续企业和存续事务人员。内退人员是存续事务人员中人数众多的一个群体。所谓&内退&,是&退出工作岗位休养&的简称。
&&&&&2&&&&&
责任编辑:雪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山钢吧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